休克鱼现象

2022-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休克鱼现象

阿拉伯国家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研究

一、文化休克的概念与表现

美国人类学家卡勒弗·奥伯格(Kalervo Oberg)在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提出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文化休克是因为人们突然失去了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和标志所导致的一种精神焦虑”。[1]

文化休克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休克的主体是人。二是精神状态焦虑,即心理、情绪发生变化,并由此引发行为上的一些变化。三是主体环境发生改变。[2]

继奥伯格之后,关于文化休克的理论研究不乏其人,如莱斯加德(Lysgaard, S.)的U型曲线模型,约翰·格兰霍恩和珍妮·格兰霍恩(John T. Gullahorn & Jeanne E. Gullahorn)的W型曲线模型,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关于文化休克的理论研究。其中,对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例。

目前,上海大学阿拉伯国家的留学生在校人数为27人,主要来自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利塔利亚、索马里等国家[3]。

通过个别访谈,并结合相关文献,笔者总结了上海大学阿拉伯国家留学生文化休克的主要表现。

1. 焦虑

留学生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准备到中国留学的一段时间内,心里往往会焦虑不安,充满一系列的疑问,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出国经历的学生。例如,中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上海大学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饮食是否习惯?有没有自己爱吃的清真餐厅?下飞机之后如何与人打招呼?不会叫出租车怎么办?迷路了怎么办?住的宿舍是否满意?是一个人住还是两个人住?如果是两个人住,文化习惯不一样,是否能够和室友和睦相处?自己能不能交到好朋友?自己生病了,如何去看病?如果上课听不懂,向老师提问,老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是否愿意帮助自己?

2. 思乡

留学生在到达上海大学之后,通常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买一张新的电话卡,给家人和朋友打电话,或者上网聊天,这是思乡的表现之一。依照美国学者拉莱文和马拉·阿德尔曼的研究,他们把文化适应过程总结为五个阶段:蜜月阶段、文化休克阶段、初步适应阶段、孤独阶段和融合阶段[4]。在学生达到融合阶段之前,这种思乡的心理会一直存在,尤其是当留学生处于孤独阶段,思乡的心理尤为浓厚。受访的阿拉伯学生告诉笔者,思乡的状况会持续一段时间,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少则一个月,多则一年、甚至几年。当问及多长时间回一趟家乡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基本上是一年回去一次。对于这些留学生来说,回家一趟的费用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他们还是会选择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和朋友。

3.误解

误解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文化差异。阿拉伯国家主要是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文化和价值观,尤其表现在确定性、时间观念、个人与集体关系等方面。在学生进入融合阶段之前,通常误解的程度比较深。对此,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的徐金金基于霍夫施泰德模型做出了相关剖析[5]:

第一,不确定性规避。不确定性规避是指一个社会感受到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情景的威胁程度。阿拉伯国家的人民通常不害怕其他文化, 也不愿被其他文化所同化,比较强调家庭和血缘关系的重要性。

第二,个人主义。阿拉伯国家表现出的是偏集体主义, 这与他们的部落主义、家庭观念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时间取向。阿拉伯国家的人民看重耐心,处理事情通常以感性和感情作为基础,而不太注重逻辑。

基于徐金金的分析,阿拉伯学生来到中国之后容易与人产生误解。比如,他们经常会问:“为什么是这样?在我们国家不是这样的”。在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阿拉伯学生迟到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很多事先安排好的事情经常发生变化,其他国家的学生有时非常生气,会问“他们为什么要迟到”等问题。

二、文化休克的消除

针对阿拉伯国家的留学生产生的文化休克现象,上海大学在入学教育、学习指导、学生活动、后勤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帮助这些学生尽快适应在上海大学的生活,尽量使他们度过一段愉快的留学时光。

1. 入学教育

学生注册之后,上海大学通常会召开一个针对新同学的开学典礼,介绍与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与注意事项,学校还会邀请上海公安局、上海出入境管理局、社区派出所的相关同志介绍法律法规、签证等方面的内容。此外,上海大学留学生联合会的全体成员也会出席开学典礼,他们通常会分别用中文与本国语介绍自己,并对新来的同学表示欢迎。每当新来的留学生听到自己国家的语言时,都会欢呼雀跃,阿拉伯国家的留学生也不例外。当阿拉伯语“阿斯兰姆阿莱伊库姆”出现时,台下的阿拉伯学生就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异常高兴。

2.学习指导

上海大学的阿拉伯留学生基本上是公费生,中文功底通常较弱。所以,他们来到上海大学以后,都是先进入汉语进修班学习汉语。由于这些学生人数比较少,汉语水平相差不大,所以在进行汉语分班时,学校一般会把他们放在同一个班级,再加入一些欧美国家的学生。一方面,让他们在一起相互帮助,相互照应;另一方面,让他们在学会基本的汉语之前,用第二语言英语与班上其他学生以及教师进行交流。在学生进入专业学习之后,在选择导师时,学校也会尽量安排英语水平高、有耐心的教师进行指导。关于这一点,在笔者与学生的谈话中得到了印证,受访学生告诉笔者,“我们与老师的关系特别好,老师特别热情,愿意帮助我们,这一点在我们的国家很少见”。

3.学生活动

上海大学担任留学生综合事务办公室的负责人曾在阿拉伯国家的大使馆工作多年,阿拉伯国家的学生经常来办公室找这位老师,用阿拉伯语与他交流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这位老师的影响下,他们一改原有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这对阿拉伯学生来说十分不易。另外,学校提供的多种学生活动机会也为这些阿拉伯国家的留学生提供了与其他学生交流沟通、展示自己国家独特文化的舞台。比如,在每年5月的上海大学留学生国际文化风情展上,阿拉伯国家的学生穿上自己国家的服装,跳着自己国家的舞蹈,舞动着自己国家的小方巾,拉近了他们与其他国家学生、中国学生的距离;每年的语言实践活动能够让他们有机会饱览中国的名山大川、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每年的上海大学体育节暨广播操比赛也让他们在比赛中彰显风采,在异国他乡品尝胜利的滋味;各种各样的社区文艺演出与慈善活动让他们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喜悦;上海大学留学生联合会的成立更让他们找到了贴心的朋友,不再感到孤独和焦虑。

4.后勤保障

上海大学建有多个清真餐厅,阿拉伯国家的留学生能够在那里吃到自己喜欢的饭菜,避免因饮食习惯的差异在其他餐厅经常会遇到的尴尬局面。在住宿方面,学校尽量把阿拉伯学生安排在一起,如果他们提出要与其他国家的学生住在一起,学校也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这些学生外出时,学校会提醒他们带上留学生紧急联系卡,卡片上有24小时紧急联系电话、医院信息、语言帮助等方面的内容,让他们能够放心出行。

总之,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上海大学在消除阿拉伯国家留学生的文化休克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从笔者与留学生的访谈中,笔者能够感受到这些学生目前心理状况良好,基本适应了在上海大学的学习与生活。有一位索马里留学生还告诉笔者,他很喜欢中国,毕业之后愿意留在中国工作。这对于留学生管理人员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鼓舞,也将更加激励学校把留学生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Oberg, K. Culture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 [J]. Practical Anthropology. 1960,7(4).

[2]安然.“文化休克”译释探源[J].学术研究, 2010(3).

[3]http://211.68.95.15/lxs/frameset.jsp[EB/OL],2011-9-10.

[4]张秋红,李纯丽. 留学生跨文化心理探究与高校外国留学生管理[J].兰州学刊,2009(3).

[5]徐金金. 从跨文化管理角度探秘阿拉伯文化——基于 Hofstede国家文化模型分析[J]. 经营管理者, 2009(23).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编辑:覃云云

作者: 曾龙

第2篇:从期待视野的视角论“90后”大学新生文化休克现象

摘要:高中生在进入大学前,往往怀着各自对大学生活的期待,但在进入大学后,诸多大学新生会出现文化休克现象,具体表现为对大学集体生活、人际交往、学习活动等方面的不适应。从期待视野的角度看,个人成长环境、校园文化、价值观、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是产生文化休克现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90后”大学生业已成为目前大学教育的主体,文化休克现象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需要具备系统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以便能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找到并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文化休克

作者简介:王一惠(1981-),女,吉林省吉林市人,扬州大学艺术学院团委副书记、学工办副主任,助教。(江苏 扬州 22500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和政策的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正由大众化逐渐迈向普及化,越来越多的高中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特别是2009年以来,“90后”逐渐取代“80后”成为大学教育的主体,他们的到来为大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传统的大学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新生入学教育作为高校针对新生开设的大学第一课,一直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面对在诸多方面都与“80后”迥然不同的“90后”,传统的入学教育模式已略显窘态,新时期“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又该何去何从?或许接受美学中的学术术语——期待视野能给我们一个可以释疑的答案。

一、期待视野下的“90后”大学新生“文化休克”

“期待视野”是受教育者本身固有的对某知识体系与技能能够传接并相互能动作用的有目的的再生认知总和。它包含自身的心智基础、接受目标和欲望、评价接受标准以及潜在的转化创造力等。[1]简而言之,期待视野就是一种基于自身知识结构、价值取向及认知能力的对于未来事物的预期和判断。对于“90后”大学新生而言,他们的期待视野则表现在对校园文化生活、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期待,这些期待基于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所了解到的国内外大学的情况并伴随着高考录取的喜悦而来,所以他们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的期待往往是非常理想化的,“自由、多彩、个性”成了大多数“90后”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期待。

怀着各自对大学生活的期待,“90后”新生们步入了自己曾经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在跨入校园后,诸多“90后”新生们却产生了“文化休克”现象。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一词最早是在1960年由人类学家Oberg提出的,是指“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与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这种焦虑在生理上表现为持续不断的身体上的疲劳感、长期的精神压力、失去熟悉的食物和伙伴的不适感、对新环境居民的反感、对自己价值观受到亵渎的不满、对自己的角色产生混乱而感到不舒服、应付环境的无能感等。[2]即为了适应新的文化而产生的令自己迷惑、焦虑、甚至排斥的感觉。

从大学生源的构成来看,大多数高校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各地文化的差异性,直接导致不同地域的学生们在共同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与新伙伴的不适感、对大学新环境的不适感和对自己角色定位的迷惘及无助,这种在相互适应及被动适应不同文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即是文化休克的一种表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地域性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直接造成了新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出现了各种文化不适应甚至文化休克的现象。从期待视野的角度来看,“90后”大学新生的大学生活与他们的主观期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

1.对“自由”、“自主”式学习生活的期待与目前教育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

虽然“90后”大学新生所经历的高考在知识体系上与以往有了较大改变,但在实质上仍为应试教育,所以“90后”大学新生们在高中阶段大多过的是枯燥乏味、身心疲惫的学习生活。在经历了黑色六月的高考后,众多的准大学生们都在寻求释放多年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崭新的大学生活无疑是他们的期待所在。但现实中的大学生活果真能为他们带来完全“自主、自由”的学习生活吗?事实诚然不可能如他们所愿,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大多源自前苏联,虽然经过了多年对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管理经验的借鉴吸收,但实现完全的“自由”或“自主”式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仍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现行中小学教育的目标导向仍然是学业成绩,应试教育也仍然是主流的趋向,所以实行“自由”或“自主”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时机也尚未成熟。所以,在经过了多年备受压抑的学习生活后,怀着“自由”、“自主”学习生活期待的“90后”大学新生们在进入大学后,面对与自己期待不完全吻合的管理模式,必然会在期待与现实的转换中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和矛盾。

2.对人际交往的期待与存在现实交往障碍之间的矛盾

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社会人的心理需求,“90后”大学新生们也不例外。刚进入大学的“90后”新生们渴望得到别人认同,也急需在新环境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从目前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来看,多数的大学生多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呈现出功利化倾向日益突出、自我中心过度、缺乏积极主动性、网络沉溺淡漠人际关系及交际不平等等方面的问题。[3]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功利性地选择一些在某方面能为自己提供益处的同学为交往对象;还有些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较为严重,不顾及对方的感受,以至于人际关系紧张,诸如宿舍矛盾、学生干部与普通同学之间的矛盾等,很多就是由自我中心而引发的;此外,不少学生每天“三点一线”,徘徊在宿舍、食堂、教室(或图书馆)之间,与其他同学、老师和朋友之间的交流逐渐变少,特别是现在电脑的普及,使很多“90后”新生们都以网络的虚拟交往取代了现实交际,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日益冷漠;还有些新生们凭借优越的家庭背景,占据了更多的优势资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表现出更多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际交往的不平等。所以,“90后”大学新生们虽然都对新环境的人际交往充满着期待,但现实中的种种因素却又造成了他们人际交往的障碍。

3.对理想职业的期待与专业学习之间的矛盾

从期待视野的角度看,“90后”大学生的职业期待由初中的萌发到高中的初步形成再到大学的逐步完善,需要经历一个较为复杂的变化过程,同时也呈现出变动性、发展性、自主性和合理性的特点。[4]在初中阶段,大多学生对以后的职业理想往往都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家庭的影响有关;到了高中阶段,随着身心的不断成熟,同时自身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认知能力不断增强,更多的学生则会考虑自己想干什么,从而在选择高校及专业时参考家人意见后作出自己的判断进而做出选择;到了大学后,随着学习生活日益趋向规律化,不少“90后”大学新生们都会发觉原先被高考录取的喜悦逐渐消失殆尽,学习的目的性和职业理想也日益模糊,特别是专业课学习的不断深入,专业学习的倦怠感不断增强,不少新生刚入学不久就旷课甚至辍学的现象多半是由此而引起。他们长久以来所形成的职业理想,受到进入大学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发生改变,这往往让他们不知所措,甚至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与信心,职业理想与专业学习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

二、“90后”大学新生产生“文化休克”的原因解析

“90后”大学新生们接受信息的渠道与方式趋向多元化,他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视野也不断拓宽,自我意识较强,传统的“灌输式”被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难以按照其既定教育目标实施,特别是他们对自身情感与认识的体验尤为敏感,在心理上引起的冲突也更加剧烈,传统的新生入学教育形式已难以满足时代的要求。从现实中“90后”大学新生们产生文化休克的原因来看,主要源于以下 个方面的原因。

1.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差异

不同的自然生态与环境决定了人类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类型,[5]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并逐渐向普及化过度,高校特别是热门地区高校生源的地域差异日趋明显,天南海北的莘莘学子们通过高考走到了一起,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彼此的交往中出现的如饮食习惯、生活节奏、气候等一系列生活习惯的变化,往往会给他们带来不适和压力。调查显示,从饮食、气候这两项指标进行考察,有67.8%的西部学生到北京之后,是在较长时间内慢慢适应的,有1.7%的学生认为到现在都不怎么适应北京的饮食和气候。[6]生活上的不习惯很容易造成学生想家的情绪,甚至对学校教育产生排斥和抗拒的心理,无疑会影响学生在学校的文化适应。特别是“90后”新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关爱,所以在遭遇身在异乡、寝食不适等情况下一般会表现出种种不适应。

2.对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不适应

目前“90后”大学新生们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大多是应试教育,父母对他们的最大关注就是学习成绩,他们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也大多是基于学习问题的,这就导致了他们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弱。进入大学后,他们发现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很多是高中模式的延续,最大的区别仅仅是教育的理论性更强而已。究其原因,一是学校的文化生态环境包容度不够,有些高校的办学理念未能充分体现文化包容的思想及尊重个体发展的理念。二是学校的制度环境欠缺以人为本,不少学校所制定和执行的规章制度没有体现出对个体差异的尊重,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个体和群体差异性,评价机制不健全,这些都会对他们的文化认同和学校认同产生负面影响,从而表现出对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不适应。

3.社会层面的变革不断加剧

在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的飞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同时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校园也是开放的,也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更重要的是“90后”大学新生直接处在社会的最前沿和两种文化强烈碰撞的交汇点上,所面临的变化或反差更加强烈。尤其是我国民主社会的进程不断加快,无论是在与同学还是老师的交往过程中,“90后”大学新生们对于“平等、民主和自由”的追求与向往较以往的大学生更为强烈,但校园中交往功利化、复杂化的趋向却使得他们感到困惑与焦虑,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选择与刺激甚至超过了成年人。由于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弱,使他们的挫折感比成年人来得更强烈,焦虑体验范围更广泛,对环境的不良适应也更为明显。

4.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理念与方式略显陈旧

从目前高校普遍开展的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来看,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些传统的模块式的入学教育活动在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一段时期内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对于“90后”大学新生们而言,他们如今所接受的信息量十分庞大,传统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他们已通过多种渠道有所了解,讲座或报告的形式他们也早已厌倦,所以在接受新生入学教育时也很难提起兴趣,直接导致了新生入学教育效果的下降。所以目前多数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亟需改变,以适应“90后”这个特殊群体的需要。

三、“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路径选择

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个性特点和他们在入学后存在的各种文化休克现象,同时认识到他们对大学生活的种种不适应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当前的身心发展,也对其今后人生的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所以应正视“90后”大学新生们对大学的期待,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强化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丰富其内涵,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促进“90后”新生们对大学生活的适应。

1.确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主导地位:“90后”新生入学教育的有效保障

一是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作为他们进入大学后的第一课,对于面临环境改变和角色变化的新生们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入学初期,新生们还处于新鲜、兴奋阶段,此时进行入学教育的倦怠感最为微弱,进行常规性和系统性的教育活动较为适合。二是充分强化辅导员、班主任和班委会的管理作用。辅导员、班主任是学生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班委会是协助班级管理的主要力量,他们对提升“90后”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影响甚大。所以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辅导员机班主任的积极作用,让他们不仅参与到新生入学教育中去,更要鼓励他们积极组织针对“90后”新生的入学教育活动,更有效地开展入学教育工作。同时,针对“90后”大学新生易兴奋、好激动的特点,教师要寻找他们母体文化中的“激励”之源,引起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和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效果,不断提升新生入学教育的成效。

2.深化大学认知教育,构建特色校园文化:“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必然选择

在对“90后”新生强化认知教育的同时,还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尊重共性,将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升华为对大学的深厚情感;二是正视差异,增强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正视差异,就是要能够看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90后”新生们各自的性格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开展入学教育;三是实现互动,提升新生入学教育的双向性。要认识到主流的校园文化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适应大学生活过程,要让“90后”大学新生们在感知校园主流文化的同时能够认同并接纳,这就需要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就能够让他们认知到什么是校园文化、本校的校园文化是什么,并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切身感受到这种校园文化的存在与力量。

3.开展形式多样的自我教育引导:“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必由之路

自我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方法。自我教育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方法上,其本质特征都是人的主体性的最大限度的发挥。[7]“90后”大学新生们自我意识和自尊心都很强,他们渴求得到别人的认同与尊重,但也反感那种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活动。因此,高校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时,不仅要重视他们的个性特点,以“交互式”、“榜样式”的入学教育方法为主,结合传统的“讲座(报告)式”方法,形式多样地进行入学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注重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举办团体心理辅导、杰出校友大讲堂、校园创业大赛等形式和网络媒体等新载体,帮助他们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引导他们合理地宣泄情绪,消除消极的心理暗示,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效果。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学生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90后”大学新生业已成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体,要结合总书记提出的“三个结合”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就必须正视他们的期待视野,建立科学、系统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提高新生入学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积极促进他们能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不断提升综合素质,真正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同时也让他们能够在高中毕业后期待大学,进入大学后适应大学直到热爱大学,毕业后能够回味大学甚至研究大学,真正让大学在他们的思想上打上深深的烙印。

参考文献:

[1]赵丽玲.从接受理论“期待视野”探索政治理论教学创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4):53-55.

[2]徐光兴,肖三蓉.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4):234-237.

[3][7]张学亮.“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0.

[4]苏明明.“90后”大学生的职业期待视野研究[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1.

[5]王鉴,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师生课堂互动的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2011,(9):68-75.

[6]罗吉华.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在京文化适应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54.

(责任编辑:刘辉)

作者:王一惠

第3篇:如何激发团队的活力,避免休克鱼现象

江西招聘就上江西英才网!

如何激发团队的活力,避免休克鱼现象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日本,有很多渔民每天都出海捕鳗鱼,但是因为船舱小,等回到岸边的时候,鳗鱼也基本死的差不多了。当然,死鱼也卖不上好价钱。可是,却有一位老渔民每次回来时捕的鳗鱼都活蹦乱跳的,因此,也卖出了好价格,很快就成了当地的一个富翁。其他的渔民都不理解,船舱和捕鱼的工具都一样,凭什么他的鳗鱼就不会死呢?这个渔民临死前才把秘密透露给他的儿子,原来他在装鳗鱼的船舱里放了一些鲶鱼。鳗鱼和鲶鱼天生好斗,鳗鱼为了对抗鲶鱼而拼命反抗,它们的生存本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所以大多能活下来。而其他人的鳗鱼呢?知道等待它们的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也就坐以待毙了。类似的故事还有一个:曾经有一个牧羊人,他放牧的羊群经常会死掉一些羊,无论他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每年还是总要死去一些,为此,他请教一个朋友,朋友告诉他,不妨引进几只狼试试,他听从了朋友的建议,没有想到的是,羊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了,为什么在羊群里放进几只狼,就可以有效阻止羊的死亡呢?原来,羊和狼是天敌,当狼进入羊群后,羊为了活命,就会拼命地奔跑,在跑的过程中,激发了自身的生命力、免疫力,从而增大了自身的活性,减少了自然死亡率。

这两个故事说明什么呢?其实,它们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那就是如何才能调动团队成员的内在动力,如何才能避免下属“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何才能有效激发下属的斗志,而避免成为“休克鱼”。那么,作为一个团队管理者,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团队的活力呢?

必须避免团队成员成为“温水里的青蛙”

很多企业的营销管理者,经常告诉笔者这样一个事实,他的下属没有激情,他的下属“老态龙钟”,他的团队处于“亚健康”状态等等,其实,如果管理者忽略了对下属的管理与激励,团队成员就很容易成为“温水里的青蛙”的:悠哉地过着日子,得过且过,感觉不到外在的威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任何一个团队,要想保持活力,就必须要避免下属成为“温水里的青蛙”,在“一潭死水”下,他们会慢慢失去斗志,慢慢失去工作的驱动力,团队也会慢慢地失去战斗力。因此,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就必须在团队“疲软”之前,适时引入一些“狼”进来,从而让一些“休眠”的员工“醒来”。比如,可以通过引入具有“狼性”的新员工进来,这些“空降兵”或者“外来人”就有可能会成为他们潜在的威胁,从而让一部分人不至“沉迷”、“陶醉”太深。通过引入新人,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保持团队持久的活力。

团队必须导入竞争机制

江西招聘就上江西英才网!

一个调味品公司的总经理告诉笔者,他们公司对于车间工人,曾经采取了类似吃大锅饭的固定工资制,结果,大家都不愿意多干活,偶尔有时生意忙了,要求大家加班,大家都不愿意,更不乐意,甚至还有的以请假来逃避,为此,他苦恼不已。后来,他变换了薪酬考核方式,变固定工资制为计件工资制,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对装卸车的工人也采取了这种方式,结果,让人欣慰的一幕出现了,很多工人再也不用催着去上班了,他们加班加点,甚至利用休息时间,帮着装车、卸车,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实,这位总经理就是采取了引入竞争机制的原则,旨在让大家互相赶超,并让付出与收获成正比。因此,管理者要想不让下属成为“温水里的青蛙”,就一定要引入竞争机制,让大家在一个平台上体现能者多劳,能者多得,多劳多得等。

巧妙激励,激发活力

团队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团队要想有活力,还必须要巧妙激励。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有经验的管理者,总是通过多用正激励,少用负激励的方式,来最大化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用汽车公司的前CEO韦尔奇,曾经总结出激发下属的“活力曲线”,他把员工分为“明星员工”,大约占到所有员工的20%,对这些员工,采取是“加薪、加心、加信”的正激励;活力员工,大约占到70%,要求他们上进、上进、再上进;余下的10%是落后员工,对他们是裁员、裁员再裁员。韦尔奇的逻辑是—企业不应该向员工承诺“提供终身就业”,而应该努力让他们拥有“终身就业能力”。“韦尔奇活力曲线”其实就管理的本质来讲,是抓两头放中间,即抓先进和后进,以此来带动中间。笔者在一家集团企业做管理时,每月都会让一些做的优秀的营销人员上台介绍他成功的经验,但同时,也让个别做的差的员工也上台分享他失败的经历,通过树立正反榜样,来激发大家赶先进,避教训,让大伙都能不断地提高。

第4篇:

上一篇: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下一篇:交安工程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