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精选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在形势与政策课的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将其教学功能简单地等同于政治理论的宣传、意识形态的培养、政策舆论的引导等,致使教学实效性受损。

第一篇: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

学科行业形势融入“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实践探索

摘 要 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在我校交通土建类大学生中开展了“形势与政策”课改革实践,包括:增列择业和就业的学科行业形势内容,共用校内外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并建成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践基地,构建校企协同联盟的开放型师资队伍等。实践证明:学科行业形势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有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形势与政策”课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学宗旨,对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实效,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的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学科行业形势 专业教学实践基地 开放型师资队伍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要求,高校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努力做到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再次鲜明地向包括“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改进方向,是今后一段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总纲领和总指南。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的实效性,笔者以西南交通大学交通土建类本科生学科行业形势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切入点,通过增列学科行业地位、行业走向、行业前景、就业形势、就业领域、就业去向等与大学生自我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形势素材,补充并丰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共用本科卓越工程师行业教学实践基地和构建专兼结合、校企协同的开放型师资队伍等措施,推进“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针对性、生动性和鲜活性,为“形势与政策”课“四基”教育、形势观教育、政策观教育、改革开放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提供鲜活的实施载体,全面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实效。

1增列学科行业形势教学内容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针对性

大学生高度关注自己的学科行业形势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因为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本身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直接关系到自我的人生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程度。由于學科行业形势的总体情况事关大学生择业的可选择性和大学生从业的成功概率,因此,学科行业形势必然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春秋战国时代,辛研根据商情变化提出要“时用则知物”,其含义就是强调要分析未来形势需要,提前准备好货物,以防措手不及而延误了商机。当代大学生更应当学会分析学科行业形势,全面了解和正确把握学科行业形势的走向,顺应学科行业形势以发展自我,利用学科行业形势以实现自我发展,并在求学期间珍惜时光,为自己今后铺就的人生道路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科行业形势包括行业历史、行业地位、行业走向、行业前景、就业形势、就业领域等一系列内容。就我校交通土建类本科生而言,则应重点关注我国铁路、公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担负的职责及其地位;此外,还应通过讲述2016年公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2013年公布的《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以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上中国主要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整体情况,让大学生了解我国2030年铁路、公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目标;通过对中美铁路、公路发展史对比的讲述,要求学生们珍惜和把握铁路大提速、重载铁路、高速客运专线、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大好形势。同时要在强调铁路、公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良好可持续性的同时,培养交通土建学生的行业危机感和行业危机意识。教学内容中还应涵盖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交集团等单位的改制和组成情况,结合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和就业特点,分析各用人单位的就业情况。行业形势教学内容还应包括交通土建院校分布情况、各院校的毕业生规模和主要去向,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上述贴近大学生个人发展、择业就业的行业形势教学内容,既能调动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可以因势利导,讲解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对行业形势的影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社会稳定与自身发展的辩证关系,不空洞,不说教,大学生也乐于接受,避免了空谈大政方针的枯燥性,增强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活力,可谓事半功倍。

2利用校内外专业教学实践基地丰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形势与政策”课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模式,表现出封闭性和集中性等特点。尽管近年来各高校都在尝试建设专门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践基地,但由于经费和重视程度等问题,很多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践基地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如果能将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同时建成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践基地,既节约了专门建设和维护“形势与政策”课专门教学实践基地的费用,又能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点,聘请到基地内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专家开展学科行业形势的教育,可谓一举两得。结合我校交通土建类本科生的实际情况,目前交通土建本科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在成都本地就有校内实践基地8个,校外实践基地5个。校内实践基地包括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抗震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道路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风工程实验研究中心等;成都市内的校外实践基地有中铁二院、中铁二局、四川奥斯特边坡防护公司、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专业实践基地与我单位都签订有战略合作协议或者有共建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协议,具备为我校交通土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的软硬件设施和指导能力,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

3基于校企协同联盟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的开放型师资队伍

目前,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师资队伍大多限制在高校范围内,主要为专兼结合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一直以来,高校自身都在不断发展和培养“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队伍,许多大学广泛吸纳校内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业老师担任“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由此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形势与政策”课的专职教师队伍;与此同时,各高校也非常重视和培养以基层党委副书记、各学院辅导员为代表的兼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近年来,根据“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新形势,各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的外延性和开放性,有目的地邀请非高校内的专家学者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并将其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的重要补充,其主要形式是担任形势与政策的特约报告员。近年来,我校结合自身的行业背景和学科特色,开始聘请交通行业包括地方政府领导、行业知名企业家、行业知名专家担任学科行业形势方面的特约报告員。这些特约报告员行业知识面广、实践经验丰富、政治敏感性强,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增强学科行业形势教育的效果。我校土建学科的相当一部分特约报告员来自于我校有校企战略联盟的交通土建类企事业单位,如中铁二院、中铁西南院、中铁二局等,由于特约报告员具有“专业知识”与“行业形势”相结合的优势,其报告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权威性,能够将行业发展形势与国际国内形势、区域地缘形势、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政策等相关内容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认同感、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实效。

初步实践证明:学科行业形势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改革无疑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育注入了“鲜活剂”,调动了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利于教师在行业形势的动态解读中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同时,学科行业形势的解读对于帮助大学生认清形势、有的放矢的开展择业、就业和创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在学科行业形势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包括共用本科卓越工程师行业教学实践基地以及构建专兼结合、校企协同的开放型师资队伍等的尝试与实践,对新形势下“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文系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课题(CSZ14028);四川省教育厅课题(CJS14-009)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葛彦东.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187(12).

[2] 丁广明.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成效性探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1.2.

[3] 宁晓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功能的互补融通——基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4] 王新刚,马金锁,王向华.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

作者:商姚 向京华

第二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探索

摘 要: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课因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强调时效性和系统性,因此必须加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网络交流,使形势与政策课成为一门全方位为学生提供思想指导的课程。

关键词:高职高专;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探索

一、形势与政策课的本质特征

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有相同之处;另一方面,又有其特殊的内在本质特征,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形势与政策课以其现实社会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基本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其本质特征主要体现自身内容体系、研究对象和教育方式上的特点和规律,表现为内容体系上的稳定性与动态性、研究对象上的知识性与思想性、教育方式上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稳定性与动态性并存是形势与政策课在内容体系上的本质特征,集中表现在教育的内容既处于相对静态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既要考虑系统性,又要突出实效性。首先,形势与政策本身既是不断发展同时又是相对稳定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线性与非线性、静态与动态的统一。一方面,政策是相对稳定的,政策的出台或者变更总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不能朝令夕改。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又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国家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都要下达形势与政策的要点,在教学上也比较容易安排内容。但内容有时也往往滞后,这就需要跟上形势,突出该课程的时效性。其次,形势与政策课要体现科学的、完整的和稳定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这些相对稳定的基本因素,可以让我们把握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预测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

知识性与思想性统一是形势与政策课在研究对象上的本质特征。形势与政策课的研究对象既有现实问题又有历史问题;既有宏观形势又有微观动态;既有社会改革又有经济发展;既有国际局势变化又有国内形势动态;既有科学技术又有生产建设等,涵盖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历史、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动态的国际国内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和国际关系学等的综合,具有很强的知识综合性。与此同时,形势与政策课又体现着强烈的思想性,要引导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政策,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所以,形势与政策课既要不断满足学生求知欲望,又要寓思想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

规范性与灵活性互补是形势与政策课在教育方式上的本质特征。形势与政策课在内容体系上的稳定性和动态性,必然派生出其他在教育方式上的规范性与灵活性。规范性是指与其他课程一样有大纲、有教材、有课时、有学分、有计划、有考核等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灵活性是指“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要努力做到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规范性与灵活性互补体现了其既是教学活动、又是教育活动的双重属性。对这一本质特性进行把握,有利于积极探索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新方式和新途径,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生命力。

二、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思考

形势与政策课正是因为具有以上的特征,因此与概论课思想品德课相比,它更突出时效性和灵活性。按照“05方案”形势与政策课在高职高专各个学期里要开足16个学时,但学分却只有1个学分。在实际的操作中,各个学校往往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来开设形势与政策课,通过讲座、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方式来凑足学时,以避免挤占专业课的课时。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教学往往不足,甚至被压缩掉了。而课堂教学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它便于形成系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使形势与政策课更好地发挥作用,要做到三结合,与专任教师结合;即与概论课思品课结合;与学生参与结合。

与专任教师结合,是形势与政策课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的构成比较复杂,除专任教师外,学院领导、各系部的书记、学生处的正副处长、辅导员以及邀请的校外专家和省市领导等。庞杂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了各种不同的信息,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知识水平。但也正是因为资讯过多,往往不利于形成系统理论和知识框架。有时学生参加讲座,变成了老乡会和联谊会等,由于缺乏跟踪和反馈,形势与政策课的效果打了折扣。因此,专任教师的教学变得尤为重要。专任的思政课教师,首先要爱这门课,钻研这门课,上课全情投入、有激情会深深打动学生。在面对一些有分歧的观点,面对对待当代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敏感问题,面对对待历史虚无主义和普世价值观等人生观世界观问题,允许有争议,有讨论。但教师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大张旗鼓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学生会从老师的身上得到正确的答案。其次,教师要紧跟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教师只有深刻领会每年形势的要点,吃透政策的精神,站在最新理论的前沿,才能驾轻就熟,给学生以引导。形势与政策的教材是大学生版《时事报告》,发到学生手里往往是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月或两个月,学生的兴趣热点已经有所转移,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积累多关注事实,在尽可能短的时间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判断形势,给学生解答。时事报告可作为事件的理论上升和思想反馈。在多方合力的基础上,学生视野开拓了;在专任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对形势与政策形成清晰的脉络和知识结构;培养大学生今后独立自主地分析形势与政策发展的趋势和大局,掌握和运用使思维达到正确认识的武器和科学工具的知智。

与思品课概论课相结合,是形势与政策课得以发展壮大的保障。由于形势与政策课自身的课程特点,独立生存的难度较大,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校通常会变相压缩学时,因此形势与政策课必须找到依托。与概论课和思品课有机结合,是形势与政策课发展的可靠途径。由于思政课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这是形势与政策课与思品课概论课结合的前提。可以从内容、考核等方面进行结合,但要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避免挤占概论课和思品课的学时。在内容方面:高职高专的学时安排中,大一的思品课3学分,开设一个半学期,与形势与政策课比较容易结合。有的高职高专学校是把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授课安排在每个学期的中间,也有的是上完思品课后接着上形势与政策课等等。不管怎样安排,形势与政策都会丧失了敏锐性和时效性,无法及时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实事,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因此要把形势与政策课与思品课结合一起来上。在充分理解形势与政策要点的基础上,思品课的前20分钟上形势与政策课(要与学生参与结合),后面上思品课。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新颖生动,会为后面的思品课提供鲜活的素材,两者相得益彰。大二的概论课也可参考实行。在考核方面,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方式多样,党委宣传部、学生处等都参与其中,往往是婆婆多了没人管。形势与政策课的专任教师应当仁不让,勇于担负起课程考核。考核的方式力求丰富多样,讲求实效。大一学期学时稳定,可侧重理论考核,学生课前制作的实事PPT、课后的实事评论等可作为考核的依据。大二、大三由于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占用大量教学时间,可侧重实践考核,做社会调查报告等。开学出,根据形势要点,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安排考查内容,老师定期追踪指导,形成报告。与思品课概论课结合,使形势与政策课的开设成为常态,而讲座和报告会等又使形势与政策课变得丰富多彩,由于有固定的渠道交流,学生可以把获得的信息进行升华,反思,再去指导实践。

与学生参与相结合,是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灵魂。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形势与政策课由于紧跟形势,鲜活的材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国内国际突发事件、热点新闻,一直是学生茶余饭后的焦点。把它们引入课堂,上升到理论高度,开拓学生的心胸和国际视野。由于每年的形势与政策下发的要点,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把握要点精神的前提下,勇于创新。在与学生参与方面,可与兴趣与任务驱动相结合,如在思品课上,把这一两周发生的热点问题交给分好的学生小组,由学生小组负责收集材料,分析材料,总结观点,做成PPT,在下节课课前进行演讲,教师进行点评归纳。小组的集体表现作为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例如在年初的南方雪灾后,学生展示了震撼的图片,得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5.12汶川大地震,学生紧密跟踪事态的发展,心与灾区灾民同在,一起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奥运成功举办,学生感受到崛起的大国自信;神七上天,学生在感受祖国的伟大和自豪,等等。由于学生有目的地去参与,逐渐养成了读报分析问题的习惯,他们会自觉地把发生的大事与世界观人生观结合起来,同时又为思品课、概论课提供了鲜活而又有说服力的材料,达到了双赢共生。学生的参与使形势与政策课由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思考,也促使学生用在思品课和概论课学到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像奥运、神七等事件,学生很容易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联系起来,使抽象的理论看得见,摸得着。通过参与互动,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把理论外化为行为。

三、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学习的管理

互联网是一个强大的信息传播平台,每个网民既可以是信息的获得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十七大报告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校园网络以其跨越时空性、虚拟性、开放性、学术性等诸多特点,强化平等、民主的教育管理方式,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现实要求。校园网为学生课外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开拓了空间,像高职高专学生上网主要集中在学习知识、打游戏、QQ网聊及校园的BBS和各类论坛等。怎样使学生在网络上学习形势与政策难度是比较大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度高,加之学生的叛逆性和课外无法监控,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只能通过隐性诉求,潜移默化,做到润物细无声。在实施过程中主要从培养学生上网习惯,建立师生互动平台,和学生作品上网展示等赏识教育来完成。

培养学生上网的习惯,是加强形势与政策网络教育的前提。正是因为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跨时空性等特点,学生在网络上如自由驰骋的骏马,要使其按一定的轨道前行,所以要加强培养学生的上网习惯。使其上网的第一时间关注的就是形势与政策的有关问题,甚至使其自觉地把新闻网页设为首页。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用的题材要新,有新引力,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同时还要善于抖包袱。有些新闻可以点到为止,引起学生的好奇,促使他们去了解真相。比如广东的学生大多数没有见过雪,对雪充满了好奇。雪灾期间,引导学生去认识这场灾难。许多学生在互联网上下载雪灾的图片和救灾的场景,有些有条件的同学还到湖南等地拍了许多照片放到校园网上,让其他同学真实感受这场灾难,并在学校募捐赈灾。国内国外的大事经常发生,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要善于引导,引起他们的思考,两耳不闻窗外事是跟不上时代的。经过二三月的培养,学生上网自觉不自觉就会关注某些话题。良好的习惯也需要强化,因此需要思政课老师协同作战,有意识的在教学中灌输这一理念。

建立师生互动平台,是形势与政策课课外教学的延伸。通过校园BBS、教师个人网页或电子邮箱,QQ群,帖吧,博客等署名或匿名,双方平等对话讨论,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网络交流的问题,往往是学生真实意愿的表达,细心、耐心的讲解,有助于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树立教师亲和的形象。把党的方针政策有策略地灌输进去,摆事实讲道理,少说空话大话。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避免抵触情绪的发生。在网际交流间,是会有一些学生把对学校的不满,对社会的愤恨发泄出来,甚至还会有对教师的个人攻击。因此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要有准备有策略。负面的信息不必急于删除,可以找几个学生从正面角度进行跟帖,引起辩论,这样可使信息处于可控的范围,又不至于使这部分学生流失,到其他网络上去散播,把网络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客观上有利于缓解学校的压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把学生的作品上网展示,是确立形势与政策网络教学时效性的保障。利用校园网思政部网页中实践教学的栏目,分门别类,把课堂教学中学生制作的实事PPT、视频、调查报告、论文等挂网,作品的显要位置写明姓名、系别、学号、联系方式等,鼓励学生观看交流。在制作作业时会互相比较,取长补短。由于有联系方式,各系各级学生也可相互交流,鼓励竞争,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如对挂网的作品不满意,可及时修改,对思政部老师开放网页后台管理权限,方便教师及时更新。通过“网来网去”的交流和“网上网下”的活动,创建共建、共享、共管、共创的网上资源。

形势与政策课正是因为其自身的独特性,决定了在教学中常规教学与讲座相结合;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网络教育与自身思考相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特征在于“活”,它的内容是鲜活的,也必将注定它的形式是灵活的。因此不断地调整教学模式以适应形势的发展,使学生感受到这是一门对自身成长重要的课程,在这门课里不仅学习到形势发展的变化和对形势发展预判的能力,而且学习到对自我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思考。这样才会最大地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2]李卫红.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开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新局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08,1.

[3]王崎峰,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价值目标、本质特征、现实诉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第24卷第2期,2008,4.

作者:付宏东

第三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功能略论

[摘 要]在形势与政策课的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将其教学功能简单地等同于政治理论的宣传、意识形态的培养、政策舆论的引导等,致使教学实效性受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功能定位存在偏差有其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可从宣传、教育、告知、沟通等方面重新阐释,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形势与政策课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心灵、关注成长”的教学理念,达到知识接受、理论认可和政策认同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功能;略论

[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把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成学生真心喜爱并终身受益的课程,提高教学实效性,高校及教师就必须正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不足,重新审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功能。

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功能定位存在偏差的主要表现

(一)对“功能”的界定

“功能”概念最早出自物理学,引入中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功能”内涵的理解存在较大争议,代表性的观点有:一是“目的论”,功能的存在要合乎一定的目的,以此作为自己存在和实现价值的依据;二是“作用论”,功能是事物对人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是德育对于受教育者个体和社会所起到的作用;三是“结果论”,功能是一种社会现象对于一个更为广大的体系来说所具有的被断定的客观结果,而非主观性的意向,包括目標、动机、目的等;四是“价值论”,功能是社会现象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总体而言,这些观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在理解认识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鉴于对“功能”内涵界定的争议性,或者过于追求概念的精确界定可能会丧失创造概念在实际运用中的本意,笔者对“功能”内涵的界定如下:事物所具有的一定内在属性或特征,在人化的自然中需要由主体的一定素质和能力来驱动,并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而产生一定可预期的现实效果。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功能定位存在偏差的主要表现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功能定位存在偏差,主要指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尤指教学理念或者理解上的差异性,造成课程内在的属性和特征不能够完全显现,使教学的预期效果受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功能定位存在偏差的直接表象就是简单地归为或者等同于政治理论的宣传、意识形态的培养、政策舆论的引导等,常表现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偏重于以下某种方式:

一是新闻“播报机”。主要表现为滚动的时事播报,向学生传达近期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以及党和国家最新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但就事论事的特征明显,主要偏重于“告知”。虽然这种教学的设计方式在某些时候很新颖,类似于“新闻联播”,但要保持持久地激发学生学习的驱动力明显不足。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网络、杂志、报纸等媒介了解各种国内外发生的时事热点十分容易,新闻“播报机”的教学方式如果不借助影响力足够的平台,很难达到“新闻联播”的效果。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最重要的是把表面化的时事“面纱”揭开,而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是政策“传声筒”。主要表现为单纯地罗列时政,告之政策,对政策没有自己的见解和领会,或者分析浅尝辄止,重难点不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甚至出现理解偏差造成政策解读的误解。这种教学的设计方式虽然能够传达各种政策精神,但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很多政策文件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比较枯燥,学生的能力、知识构成、兴趣等差异较大,如果不结合背景、原因、远景进行分析的话,容易消化不良,造成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视频“播放器”。主要表现为在单元教学活动内偏重于播放关于时事政策方面的视频,如剪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省市一级的地方新闻、教育部与中宣部下发的《时事》VCD等影像资料中的某些片段进行播放。这种教学组织方式虽然能够在视觉上最大限度地带动学生的兴趣,在舆论上高度和政府立场保持一致,但也有可能带来“视觉疲劳”,更可能使学生质疑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担当的角色。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的另一问题在于视频资料的迟滞性,如教育部与中宣部下发的《时事》VCD,从制作到下发给高校常常要等上一段时间,甚至播放时某些时事和政策已经盖棺定论,没有突出时效性。

这些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如下:一方面,影响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实效。因为没有完全领会课程本身的教学功能定位,不能将政策精神转化为教学内容,照“文件”宣科,对政策分析敷衍了事,会将形势与政策这样一门“养心”“养眼”更“养人”的课程上得枯燥无味、效果全无。另一方面,难以彰显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特色。部分教师将教学功能定位偏差的原因归为形势与政策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但换个角度看,恰恰是这种相对的灵活性更体现了实施教学的务实性,赋予了教师因地、因时、因材施教的空间。如果把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作为课程建设的“挡箭牌”,几个学期下来仍然形成相对稳定、有特色的、符合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教学专题,课程在高校内部的评价、影响和地位会是一个很大的问号,甚至和形势与政策课开设的初衷背道而驰。这种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而进行的形势与政策教学,表面上看好像领略了课程设置的初衷,严格遵循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实际上则是一种囫囵吞枣的表现。由于引不起教学对象的共鸣,其担任的“二传手”角色又没有真正将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形势分析以及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灌输给教育对象,客观上偏离了“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培养提高大学生认识和把握形势的能力,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的终极教育目的。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功能定位存在偏差的原因

一些高校和教育工作者之所以更强调形势与政策课的政治理论宣传功能,或者将其简单等同于舆论的引导和政策的宣传,有其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还有课程内容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仍须加强以及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中的主观个性化等因素。

(一)历史原因:自由主义思潮和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

20世纪初期,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快速发展并一度走向政治前台。以“五四运动”为重大标志,这一思潮和当时产生不久的社会主义思潮日渐分化,并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逐步对立化。自由主义思潮强调对于个人自由的极度保护,反对政府的任何干预,在思想文化领域中表现出一种激进而又踟蹰的姿态。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运动,矛头之一就是反对自由主义思潮,反对自由主义对党的政策和路线的诋毁。新中国成立后,在多次政治运动的冲击下,自由主义思潮渐灭,唯余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独大。1978年改革开放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渐起,其在经济领域强调“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在政治领域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国家干预”,对国家的政治生活形成了巨大冲击,造成了广泛的思想领域的混乱。以1989年的国内政治风波、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史实为鉴,党和国家在对各种社会思潮包容并蓄的同时,十分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尤其是针对作为国家伟大复兴希望的当代大学生群体。党和国家对高校的组织构架做了适当调整,强调了党委的领导作用,并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高校逐步设立了直接隶属党委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进一步规范了思政课教材的使用,强化了对教学内容的引导。

(二)现实原因: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对“主旋律”教育的偏爱

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銳性与责任感。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课的终极目的就是提供正确的导向,在“释疑解惑”的基础上达到刺激思想、培根铸魂的目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其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要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积极落实教学主管部门每学期颁发的“教学要点”,向学生传播形势与政策备课会的内容与精神,教师个体真正发挥的空间不大。另一方面,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汲取人类文明、学习西方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难免会泥沙俱下,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观的影响。对此,邓小平曾经做过很形象的比喻:打开窗子透透新鲜空气,也会有苍蝇、蚊子进来。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有很强的伪装性,且国内4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累积了一定的社会矛盾,在改革走向的深水区时容易显现爆发,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如腐败和官僚现象,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经过数百年发展形成的技术性层面的操作机制和价值观念,一些表象很容易迷惑正在成长的大学生。正是由于这种社会思潮的日渐多样性和复杂性,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在“度”的把握上很难拿捏,难以赋予教师更多个性化。再次,高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主旋律”教育的主要阵地,积累了深厚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经验和教学手段。在“主旋律”教育浓厚氛围的感染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能够很好地发挥“主旋律”教育的“传、帮、带”的作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手段让形势与政策课的政治理论宣传功能更容易实施。

此外,课程内容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仍须加强以及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中的个体因素也是重要原因。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非常强至今仍无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如果不能做到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备课集体化,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理念定位上教师个人的痕迹会较深,在对课程的功能定位理解上可能产生偏差。

三、形势与政策课的几种教学功能

客观而言,要厘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功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如果考虑到课程设置初衷、课程本身特征以及高等教育特质等因素,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功能。

(一)宣传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与目标指向

宣传功能主要是指对执政意识形态以及路线、方针与政策的阐释、论证和保护等。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切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旋律”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培育学生热爱国家、热爱民族、拥护党和政府的意识与决心。宣传功能是形势与政策课的最主要的教学功能,关系到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实质问题,攸关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二)教育功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体系特征的多学科化

教育功能主要是指真理与知识的传授,包含更多的人文启蒙色彩。实际上,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宣传功能和教育功能因为价值取向目标指向明确而常常难以分开。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体系特征看,这是一门挑战知识性、教学技巧难度高的课程,无论是内容安排上还是在讲授过程中,都体现了多学科交叉渗透、互相融合的特性。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系统学、军事学等多种学科的一些基本原理都在这门课程中有具体反映。在高校专业化精细化分工的局势下,文理科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差异巨大,如何更好地实施教学,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切实担负起真理与知识“启蒙”的角色,对这些学科的知识自己首先要吃透,才能够“授之以渔”。

(三)告知功能:信息化时代人才视野的拓宽

告知功能主要指信息的透明化,突出各种时政与形势分析的时效性。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借助网络等媒介了解国内外的信息显得快捷容易,一些非“主旋律”的信息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强调形势与政策课的告知功能,主要是针对一些教育者在面对一些相对敏感的时政时不愿意讲或者避重就轻的现象,如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或者矿难等突发性事件。这种处理的方式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学生知道事件的表象而不求甚解,教师一味宣传“主旋律”而避让这些相对敏感的大事件,反而造成学生的一种逆反情绪。告知功能的另一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梳理海量的国内外时政,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心政治”的思维意识。要想更好地实现告知功能,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停留在政策分析上,回到党和政府的立场上。

(四)沟通功能:现代大学育人目标的准“精英化”

沟通功能主要指民情、政情的上下通达,营造理性、平等的“议政”的交流平台。一方面,现在的高等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非“精英化”教育,但从育人的目标来看,大学生应该具有更为丰富的知识、理性的判断力和独立的个体思维。另一方面,现在早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大学生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层面,而是要深知国内外的形势攸关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命运。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沟通功能要强调培养学生理性的事件观察力和睿智的判断力,在教学中的沟通远胜于教学中的单向传输,只有有效的沟通才能够使“真理越辩越明”,才能够“教学相长”,才能够摆脱单纯的理论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形象。从更宏观的层面上看,沟通功能的有效发挥,还能够真实地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也更能有效地因材施教,避免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闭门造车。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功能远不止如此简单,但要确保教学的实效性,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标的顺利实施,这些功能应该要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功能定位对教学实效性的启示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课程,只有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理念上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成长,在实际教学中做到“以学养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功能。

(一)真理与知识的传授

充当知识的“启蒙者”,授予真理、增进知识,更能够说服、启发和引导学生喜欢上形势与政策课,才能摈弃学生中的“政治无用论”的观念。形势与政策具备多学科交叉的特征,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寻找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专业和行业背景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与鲜活的实例,这样既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够通过实例来论证、支撑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得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生动化、具体化。

(二)品德、意志与情操的培养

形势与政策课在传授真理与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不仅是“成才”的问题,还应是“成人”的问题。形势与政策课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特征,在教育的过程中,应侧重于培养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学生集体主义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而作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也是不可或缺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更体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拥护上。

(三)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坚定政治立场的引导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课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引导学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坚定立场的引导,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的过程,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人才,更關键的是要培养对国家和民族有用、为党和政府所用的人才,否则就会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航向。

(四)开放思维与独立人格的塑造

德国的哲学家费希特曾说:“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的能力,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述客观的事实,还应传达自己的思想,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与国家、民族和个人密切相关的各种时政。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时政面前,要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让思想走在年龄的前面”,而不是毫无主见或是人云亦云。从这种意义上讲,开放思维与独立人格的塑造才能使学生摆脱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对于教师的依赖,提高学生洞察国内外形势、明辨是非的能力。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在实现“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作用之外,还应拓展课程的教学功能,凸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价值导向的引领性和思维的思辨性,以更好地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录全.强化“形势与政策”课意识形态功能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4):109-112.

[2] 江玉岚,朱学荣.新自由主义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1(2):228-229.

[3] 焦成举,张国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简论[J].教育探索,2006(2):74-75.

[4] 林滨.试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四种力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64-67.

[5] 李正昌.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育人功能优化的途径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10-11+21.

[责任编辑:刘凤华]

作者:张文风

第四篇:国际生态农业发展政策与启示

以化石能源和工业技术装备大量投入为特征的常规农业使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但也给农业生态环境和食物安全埋下了隐患。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人口激增,自然资源衰竭,尤其是土壤资源的严重损失,环境污染和能源紧张日趋严重等问题,致使农业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能力降低并引起一系列生态危机,人们在自然界惩罚面前逐渐开始认识到农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是人们探索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实现途径。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WilliamAlbrech提出了“生态农业”一词,1972年国际上一个致力于拯救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健康安全食品生产的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IFOAM)应运而生,世界各国也相继制定政策扶持和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政策体系及其特征

(一)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纵观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在有效均衡环境保护与促进农业生产的关系时,均把规范法规、完善制度放在首位。美国近些年农业发展在吸取生态失衡的教训之后,面对农业生产和开发给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转而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农业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立法,强调农业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肥、石油的投放量控制在适合的水准,维护自然资源的自然繁殖性。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1983年美国制定了有机农业法规,对有机农业进行界定,并要求所有农药都必须在联邦农业部登记,在使用的州注册,使用者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方可领证。州农业厅每年对农药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投诉违法的案件加以处理。对生产、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环境污染者,采用投资课税的方式,征收农药税和化学肥料税。特别是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的《农业法》中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18亿英亩的农地纳入计划,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已经成为美国农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1990年美国政府制定了《有机食品生产法》,成立了国家“有机标准委员会”。1991年在原来《有机食品生产法》的基础上,制定了《有机食品证书管理法》。1996年,美国政府修改《农业法案》,增加了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办法。2000年12月,隶属于美国联邦农业部(USDA)的农业市场服务处制定了美国有机农业条例(NOP),对有机农产品的定义、适用性、有机农作物等作了详细的界定。2002年,美国出台《2002年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案》。该法案授权:“农业部通过实施生态保护补贴计划,以现金补贴或技术援助等方式把资金直接分发到农民手中或用于各种生态保护补贴项目”。2010年美国政府颁布《健康、无饥饿儿童行动》法令,该法令提出有机贸易协会将提供1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进行有机食品的试验计划,用于学校食品计划中有机食品的提供。2011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FSMA),使该法案成为美国第111届国会第353号法律。《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不仅有助于加强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督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还有助于保护有机农业生产者(丁溪等)。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和有机农业研究所(FiBL)2011年联合发布的数据,2010年,美国有机产业产值达286亿美元,2000-2010年有机食品年增长速度为16.5%,远高于食品行业3.2%的年增速,有机食品占食品行业的份额呈增加趋势,2010年达到4.0%。

1991年6月欧共体就制定了首个欧共体生态农业条例,它明确规定了那些被确定为生态产品的农产品和食品应该或者说必须如何被生产出来,它不但对生产者如何生产和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的物质做了具体规定,而且也对加工者如何加工和再加工过程中允许使用的物质做了明确规定,并明确说明那些未在肯定可以使用的物质单列中出现的物质即为不允许使用的物质,这同样适用于那些非农产品的食品配料。所采用的附加料,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则允许部分附加料来自传统农产品,但不得高于25%。一旦使用了传统农业附加料就应在产品中标明使用的比例。只有95%以上的附加料来自生态的,才可作为纯生态产品出售。这一条对于那些向德国等欧盟国家出口农产品的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要,因为德国已经明确规定,只允许进口生态农产品和生态食品,而这些商品要进入其国内市场,就必须经得起严格的检验,不得出现任何德方认为可疑或不明的成分。

欧盟各国在发展生态农业时,都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加强对生态农业的领导、管理,通过制定支持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法规,为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瑞典政府早在1969年就制定了环境保护法规,上世纪80年代,又相继出台了15个单项法规,在此基础上,1999年颁布了一部完整的《农业保护法》,对农药、化肥、水等的使用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明确了污染者补偿原则,节约原材料与能源的生态环境原则等,并在法律中特别强调了政府的监督作用。欧共体于1988年规定,为控制生产和保护环境,实行20%的农地不耕作,对恢复自然植被的农户损失进行直接补偿,农户有义务按一定比例将低产农地转为生态用地,用于野生生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政府就此与农户立下契约,最低期限5年,长期自愿者为20年。德国在2003年根据欧盟的《欧共体生态农业条例》制定了本国的《生态农业法》,对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都有相应的标准规范,涉及水、土壤、大气、耕作制度、生物多样性、农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

英国的“控制公害法”,将污染物流入水中视为犯罪,实行严厉的污染者负担制。2000年以来,WTO贸易谈判形成的新的农业协定,促使欧盟诸国要强化以促进生态农业发展为主导的绿箱补贴政策,以代替原有的直接补贴政策。以可持续发展、食物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为目标指向的生态农业发展政策正在逐渐成为德国最主要的农业保护手段。

亚洲的日本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也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日本生态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四部,分别是《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可持续农业法》《堆肥品质管理法》《食品废弃物循环利用法》。其中,1999年7月12日颁布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是在对1961年实施的《农业基本法》进行评估后制定的具有新理念的政策法规,该法规的核心在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振兴,确保食物的稳定供应,发挥农业与农村的多种功能,是21世纪日本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方针。

(二)完备的财政扶持体系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2003年6月,欧盟确定农业补贴与环境保护完全挂钩,形成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农业补贴的环境保护功能改造完成。2003年欧盟出台农业生态环境的最低标准体系,并以此作为指导欧盟成员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纲领性文件。欧盟各成员国依据农业生态环境的最低指标体系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农业生态环境最低指标体系。构建确保农业生态环境标准指标体系实施的激励机制,首先设置奖励机制,补贴标准以农业生态建设的投入额度为参照系,其次设立惩罚措施,农业生产经营者申请农业生态补贴项目必须承诺预期成果和保证措施,若不能达到最低标准要求则不能获得全的农业补贴甚至不能获得农业补贴,最后,设置评估监督机制,成员国每年对本国农业生态建设进行绩效评价并向欧盟监测委员会提交评估报告,欧盟监测委员会综合各成员国的评估报告形成欧盟农业生态建设绩效评估报告,通过农业生态建设绩效评估报告对欧盟农业生态建设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法国是欧洲第一农业生产大国,其农业产值占欧盟农业总产值的22%,农产品出口长期位居欧洲首位。法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制定实施了生态农业发展计划,目前,法国生态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00万公顷,从事生态农业的单位或农户达2.5万个。近年来,法国生态农产品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为进一步鼓励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法国政府于2008年再次颁布了“生态农业2012年规划”,旨在提高生态农业产量,同时将生态农业面积扩大3倍,力争达到占可耕地面积的6%。这一规划提出的主要措施包括:第一,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生态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产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渠道;第二,对从非生态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的农户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第三,加强对生产部门的技术支持和对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第四,在制定农业法规时,充分考虑生态农业的特性和要求,从政策层面上放宽限制;第五,在生态农产品消费方面,政府加强引导,目标是到2012年,使生态农产品的消费比重超过20%。法国用于农业环境的资金,1992年为800万欧元,1993年上升到1.5亿欧元,增长近20倍,到2001年已高达3.7亿欧元。现在法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欧盟各国所有的资助项目都规定,农民必须按照生态农业标准耕种5年才能得到资助,否则必须退还所领款项。除了生态经营以外被要求实施额外环境措施的,相关费用由财政另行拨付。

德国政府对生态农业的扶持政策有三大方面:一是对生产的扶持,1999年德国对生态农产品生产的补贴达1亿马克,在生态农业的范围内,转型企业每公顷农田和绿草地可得到300马克的补贴;在蔬菜栽培的土地上,转型中的生产实体每公顷可得到700马克的补贴,已从事生态农业的生产实体每公顷可得到350马克的补贴;参加州生态法案监控操作程序的生产实体,还将另外获得每公顷60马克的补贴。二是对营销的扶持。德国为帮助其生态农业尽快实现产业化,培育和发展市场,启动了《有机农业联邦计划》,动用7000万欧元作为专项基金,用于生态农业的宣传、信息服务、职业培训、科技研究与推广;三是对生产合作社的扶持、启动扶持补贴用于生态生产者合作社,最高可达建立生态生产者合作社费用的50%,最高限额为7.5万马克。

瑞士支持将生态保护的费用支付问题综合纳入全面的税收改革计划,包括激励性税收应该与财政和公共开支的规定相一致、重要的环境目标应该被这些税收措施所支持、各类新旧补贴都不得与生态系统保护目标相冲突等政策。

针对农业发展中由于依赖高投入、高增产伴生的环境污染而导致的一系列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韩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着手促进亲环境农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幅扩充和完善促进政策,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亲环境农业政策促进计划,在政策建设与实践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补偿实践亲环境农业的农民可能遭受的收入减少,奖励农业、农村的环境保护和安全农产品生产,1999年韩国政府开始引进并实施亲环境农业直接补贴制度。亲环境农业直接补贴制度是指政府向亲环境农产品生产者即获得亲环境农产品认证证书的农民,直接支付补助金的一种支援收入的政策,与提高价格收购政策等形成对比。与亲环境农业直接支付制度相配套,韩国政府为了通过发展亲环境畜产业改善农村景观、减轻环境负担等,构筑可持续畜产基础,从2004年开始尝试亲环境畜产直接支付制度即政府向参与政府的亲环境畜产发展计划的农民补偿因参与而导致的收入减少,或支援所需追加费用。亲环境畜产直接支付制度支援对象应在最近2年内没有因违反《家畜传染病预防法》、《有关污水、粪尿及畜产废水处理法律》而受到行政机关等部门的行政处分,没有因畜舍内及周边环境不清洁而发生民事纠纷,并且满足亲环境畜产业发展要求,即基础项目条件和激励项目条件。其中,基础项目条件为,以养猪和鸡为例,降低饲养密度,保证粪尿产生量比通常(允许)标准低20%~30%,同时把产生的粪尿按相关规定全部堆肥化和液肥化。另外,不论饲养何种家畜,都要在一定期间禁止使用抗生素类药,参加并完成专门机构举办的环境、防疫教育。激励项目条件为在畜舍及粪尿处理设施周边栽植景观树。

国际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相关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西方国家在发展生态农业时,都会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制度支持。例如美国各地农地、水等自然资源保护的实践证明,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各项法律和计划的实施使生态保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的《农业法》中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18亿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我国的立法落后于生产实践,虽然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得到逐步的完善和加强,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农业部门先后起草和实施了《农业法》、《草原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主要法律、法规,并制定了一系列部门管理规章,法制建设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但是目前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仍主要出现在各级政府的红头文件、工作报告和会议文件中,还以行政规范和管理引导为主,缺乏一部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法;尚未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包括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经济激励措施等在内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对新的生态问题和生态保护方式缺乏有效地法律支持。

(二)农业补贴政策与环境保护功能紧密结合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支持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其财政支持政策与环境保护功能紧密结合,例如,韩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倡导的亲环境农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幅扩充和完善促进政策,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亲环境农业政策促进计划,在政策建设与实践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而我国在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出现了农业补贴与环境保护功能相背离的状况,一方面国家对化肥、农业、除草剂等重要农资实行价格管制,对生产农资的厂商进行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提高厂商的供给意愿,另一方面,对种田农民给予农资综合补贴,在降低农民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农民购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重要农资的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

完善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生态农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农业生产、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建立了初步的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体系,截至目前,国家制定和完善了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近20余部。同时,国务院还制定颁布了有关环境与资源方面的行政法规30余部,许多法规和政策文件中都明确规定了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扶持、补偿的要求及操作方法,但总体说来,我国关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还相对薄弱,对各利益相关者权利义务责任的界定、对扶持内容、方式和标准的规定不明确。立法落后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发展,部分法规条例已经难以适应新的体制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新的生态问题和生态保护方式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持。一些重要的法规对生态保护和补偿的规范不到位。根据美国、日本、欧盟成员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法律法规的建设,我国应根据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适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农业法》,作为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法,并在《全国生态农业发展纲要》已制定的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近期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将生态农业发展的阶段目标、任务和措施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中,指导具体实践。

(二)逐步加强与完善产品认证与监管体系

在生态农产品认证方面,我国目前实行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的认证体系,分别由国家农业部和国家环境保护部的下设机构承担认证职能。该认证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三类认证标准界限不十分清晰,不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认知和区分。并且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着重认证、轻监管的现象,此外,对认证机构的认证服务和结果缺少必要的评估和管理,容易造成有机认证机构执法不严和收费不合理现象。因此,要规范绿色、有机认证市场,加强认监委等相关部门对相关认证机构的监管,采取市场退出机制,加强认证机构的权威性,通过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降低认证的成本和费用。完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种植的监管体系,形成认证机构、当地管理部门监管和农户自我约束的多重监督体系。

(三)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生态农业具有初始投资大,收效慢,环境保护外部性等特点,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有效的支撑。增加公共财政对农业尤其是生态农业的投入总量,在财政投入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的投入,注重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引进等和推广的投入;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对于投资于生态农业发展获得的收益实行免税或减税政策;增加财政补贴力度,改变补贴方式,根据WTO的规则,将补贴的重点放在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农村和生态投入几个方面;加大政策性金融对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支持。为了生态农业的长远发展,今后应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一是在生态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的设备方面,国家应将之列入相应的补贴名录,对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设备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二是国家对有机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撑方面,应设立国家级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示范区,示范园、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并对有示范效应的园区、基地、企业合作社等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撑。三是在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市场推介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开放一些公益性的有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活动,并帮助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者开拓更为广阔的营销平台。

(作者单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作者:王欧 张灿强

第五篇:浅议中职形势与政策教育

摘 要:本文从中职德育课程中开设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出发,进一步探讨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形势与政策教育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中职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职学校德育课中开设形势与政策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对中职学生进行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是透视社会热点,把握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形势的一种教学,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引导中职学生关心世界、关心国家、关心他人,培养中职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当前世界变化,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习惯,对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培养社会公民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

2004年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其中规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根据教育部职成司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推荐使用《时事报告》(职教版)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职成司函 [2010] 78号和粤教思函 [2010] 65号}文精神,明确将《时事报告》(职教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指定辅助教材。中职学校要切实把形势与政策教育列入德育选修课程,把这项工作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落实教材、落实课程、落实时间、落实教师、落实检查督促,选修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可见,以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为内容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中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时事政治敏锐性,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学生社会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

二、开设《形势与政策教育》德育课程,突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一)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状况。

在一些中职学校,德育课普遍不受学生的喜爱,觉得理论多,枯燥乏味,学不学无所谓。尤其是在大力强化中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是技能教育的今天,教育者容易形成一个误区——中职教育只要重视专业课,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就足够了。重专业教育轻思想教育成为不少中职学校教育办学的普遍现象。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培养技术性人才是不是中职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在强化技能教育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是否符合社会公民的要求?这是一个非常现实而急需弄清的问题。

从用人单位的现实情况来看,如今的用人制度已经打破过去的讲学历的用人思想,取而代之的是以能力为准则,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简单来说,就是要有才又有德。两者之间的关系曾有这样的比喻:有德有才之人是优等品;有德无才之人是次品;有才无德之人是危险品;无德无才之人是废品。若以这样的一种用人标准来衡量我们在重视专业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决不能称为优等品,这样的学生在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可想而知。从社会发展来看,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劳动者,更需要具有远大抱负、远见卓识、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社会公民。在此背景下,强化技能教育,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出卖自身劳动力,单纯控制和使用劳动工具的劳动者。因此,要让学生更体面的劳动,更有尊严地工作,更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加强中职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必须成为中职教育中刻不容缓的工作,应得到普遍的重视。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要渗透在德育课的全过程。

我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怎么样的人”的问题实施教育活动,提出“成才先成人,做事先做人”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与素质,完善的人格品质,良好公民素质、具备独立批判意识和正确价值观、良好的职业素质等品质的社会公民”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并坚持在德育课程和学生德育工作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模式。

(1)坚持开设《经济政治与社会》德育课程,发挥德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如今的中职生虽然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享受改革开放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巨变,但对于国内外时事、中国历史与国情却缺乏了解,对社会事件缺乏社会参与意识,以致在对某些时事问题的认识上容易受社会中非主流意识左右,产生错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在中职生中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必须的,是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更是中职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校开设《经济政治与社会》德育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掌握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增强主人公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公民意识,更好地应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该课程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与教育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书本理论知识教学,而且还要紧紧抓住国际与国内的重要时事内容,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让身边的时事政治经济事件成为教学的“素材”,成为学生们提高思辨能力的“养分”,增强德育课程教学的效果。与此同时,我们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大胆尝试,废除以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模式,把课前的时政播报模式作为学生考核成绩之一,教师上课前组织学生做好素材准备,把相关主题的时政内容进行提炼,利用课前5分钟对全班学生进行时事报道。另外,组织学生分组完成时政手抄报小组项目工作,也成为本课程的考核成绩之一,学生通过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获取信息,并进行整理,以团队完成小组的手抄报工作,有利于体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普及性、针对性。

(2)坚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入各年级德育课堂教学中。

加强学生的时代敏锐性。我校结合德育的相关情况,有针对性地把时事政治教育引入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第四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把《时事报告》(职教版)杂志纳入该课程辅助教材。事实证明,更全面地了解社会发展动态,更多了解社会大事,可以开拓个人视野,拓宽人际交往空间,更好地适应职场生活。现该杂志成为我校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和职场生活又一重要途径。辅助教材的使用,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学生对最新的国内外大事日益关注,开始对各种政治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反思,学生普遍对该杂志的使用表示满意。

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我们选用《时事报告》(职教版)2010-2011学年度第一期的“职业教育的新蓝图”内容,向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的介绍。通过具体数字和事例,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意识到“读职校,成为第一线技术人才,同样可以成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职业观,以更自信的心态面对中职学习和生活。

三、坚持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强化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实效

我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不仅在德育课堂,而且贯穿在日常的学生活动中。抓住具有教育意识的时代事件,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学生活动,促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摸索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在每日下午5点10分向全校师生进行时政专题播报。根据每月的主题项目,定期开展多种时事主题的黑板报评比工作。

此外,我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与每年国家的重大节庆假日联系起来,有针对性的开展时政教育工作。例如,2011年我们抓住日本大地震之事件,开展“爱是最大力量”等多种主题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在2010年,我校紧紧抓住亚运盛会在广东召开这一契机,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争做文明公民,为亚运添光彩”系列活动。2010年9月,我校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开展“争做文明公民”校园热话座谈会等多种活动,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让学生意识到个人文明习惯和提高文明修养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总之,通过多年的教育活动,笔者发现形势与政策教育能有效地弥补德育课本知识的滞后性和局限性,能有效培养中职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利于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是中职德育工作中的重要途径。而中职的形势与政策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合理发挥,更需要教育者们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符合校情、学情的方式,不断创新时政教育的模式,不断整合资源,方能提高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社会责任意识,让形势与政策教育在中职德育课中起到重要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乐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汪永智,刘秋明等.开创广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沈越,张可君.经济政治与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朱守锂

作者:余春荣

上一篇:工程检测论文下一篇:工程机械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