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设施设计理念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在建筑设计中要更好的满足为残疾人需求,提出设计看法,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康复医院无障碍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说明了其对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推动社会和谐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康复设施设计理念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康复设施设计理念论文 篇1:

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医疗康复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医疗康复行业在我国作为新兴行业还不够成熟,现存的医疗康复系统仍不够完善。文章基于服务设计理念,首先阐述了相关概念解析及研究意义;其次运用服务设计的方法,提出“线上”+“线下”新服务模式;最后通过眼动实验和可用性分析,证明该医疗康复服务新模式的可用性,从中发掘新模式的价值。通过文章的研究,以期为以后医疗康复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利参考价值。

关键词:服务设计;医疗康复系统;眼动测试;系统可用性量表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11-0124-02

医疗康复在我国作为新兴起的行业,起步晚、引进慢,加上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医疗康复行业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因此存在着许多局限性…。而目前针对医疗康复领域的研究,大多是对老年群体的服务现状以及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研究,对于医疗服务系统本身的研究仍然较少。因此文章从现有的医疗康复体系入手,基于服务设计理念改良医疗康复模式,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为目标,在医疗康复行业中探索更多可能。

1服务设计概述

服务设计是以用户为主要视角,通过人员、场所、产品、信息等要素创新,实现服务提供、服务流程、服务触点的系统创新,从而提升服务体验、服务品质和服务价值的设计活动。服务设计的方法繁多,如用户旅程和服务蓝图等,但需要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环境来选择相适应的设计方法,找到研究对象的痛点和舒适点,并针对这些待解决的要点进行重新规划设计,从而提升前台的用户体验以及优化后台的程序系统。

2医疗康复系统概述

医疗康复系统是现代化医院运营的必要技术支撑和基础设施,实现医疗系统是为了以更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手段来加强医院的管理,从而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改进医疗康复质量,这也是未来医院发展的必然方向。在未来,更先进的医疗康复系统将在多个医院,建设企业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实现整个系统下的人、财、物等各种信息的顺畅流通和高度共享,为医疗行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医疗康复系统设计意义

近年来,慢性病逐渐成为困扰人们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有所改变,开始把健康放在第一要位,因此对康复治疗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没有相关能够完全整合各类服务以促进康复的服务系统,在这个方向中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目前各界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结合现有医疗康复的传统管理模式和实际需求,基于服务设计理念,开发更先进的医疗康复系统,提高康复治疗效率,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醫疗康复系统设计方法

4.1构建用户旅程图

用户旅程图是服务设计中常用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直观地表达整个服务过程中的用户心理需求和服务触点,帮助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用户体验。通过对使用现有医疗康复系统的患者进行调研,分析患者在就医前、就医时和就医后的行为特征,从这三个主要阶段中发掘患者的心理需求,将其以可视化的方式绘制成用户旅程图,找到其中的触点和机会点,从而进行新的医疗康复服务系统的设计,如图1所示。在就医环节时大部分患者感觉整个过程枯燥乏味、康复效率低下,甚至可能产生出康复无效的想法,导致患者对康复治疗的配合度较低,从而影响进一步阶段的康复环节。因此应从患者心理需求角度入手,引入激励和社交的新模式来改善患者对康复治疗的看法,从主观上解决患者康复治疗配合度不高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康复效率。

4.2创建服务蓝图

为了更好地解决患者康复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借助服务蓝图来整理现有系统的整个服务过程,如图2所示。可以发现在结束一个阶段的康复治疗后,再进行转院转诊治疗时的数据信息转移不够智能化,基本上需要重新再进行一遍就医流程才能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导致浪费许多时间,大大降低了康复效率。因此可以从服务系统本身入手,引入云数据共享,在保证隐私的条件下,提供各医院之间数据的传输,从而减少转院转诊耗费的时间,从客观的角度上提高康复治疗的效率。

4.3提出“线上”+“线下”新服务模式

通过旅程图和服务蓝图的帮助,提出构建院间云端数据库和引入激励机制和社交系统,使“线上”软件服务加上“线下”院内康复相结合,来达到提高康复效率的目的。“线上”云端数据库可以提供更方便的转院转诊以及康复治疗预约服务,数据库可以让各院安全地共享信息,转院转诊时仅需在线申请即可进行在线数据转移,节省了往返于院间办理手续的时间,提高了康复的效率;同时在新的服务系统中可以引入里程碑式的激励机制,患者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康复治疗时,里程碑将会记录一次完成记录同时发放奖励,从心理上满足患者的成就感,改善患者对康复治疗的态度,同时还能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新的线上社交模式能够帮助患者从枯燥乏味的治疗体验,转变为分享式的情绪宣泄,患者可以在社交模式下进行交友、自由发表康复体验和心得,促进患友之间的交流。让传统的“孤独”治疗变为群体的“社交”治疗,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有服务模式康复效率低下的问题。

5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医疗康复系统设计实践

5.1搭建系统原型和眼动测试实验

文章结合提出的新服务模式与现有康复医疗软件,搭建一个具有简单交互的系统界面模拟原型,以满足后续眼动测试以及系统可用性评估条件。眼动测试需要用到眼动仪设备来识别和追踪人的瞳孔,可用于推断的认知、情绪、喜好和习惯。使用眼动仪的视觉跟踪技术,可以在系统软件界面中记录受测者的感兴趣的空间位置、注视时间以及视觉轨迹,以形成相应的热点图和路径图,为后续分析该医疗康复系统的可用性提供补充参考。

5.2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医疗康复服务新模式

5.2.1热点图与路径图对比分析

图3为实验测试后生成的部分热点图和轨迹图。通过结合热点图和轨迹图的对比可得知,30名受测者的视觉热点主要聚集在界面中心的信息内容,其次是下方的导航栏和上方的内容分区。由此可以得出,将最主要的转院转诊功能放在页面的中心区域,可以准确地将信息传递给用户;而次要辅助里程碑和社交功能可以放置在边缘位置,可以最大化的体现新模式带来的新功能。

5.2.2系统可用性量表分析

系统可用性量表由十个主观评测问题组成,采用李克特5分式量表法,分为五个正面描述题和五个反面描述题,十个问题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表1为SUS系统可用性的十个问题各分项的人数与平均得分情况,通过计算得出SUS得分为71.25分,这说明该系统的可用性处于合理范围内。由此可见,在现有医疗康复系统上引入“线上”+“线下”的新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们的医疗康复效率。而云端数据库是一种革新,加上激励机制和社交平台的辅助,为今后相关的医疗服务设计、云数据应用和医疗康复软件界面研究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价值。

6结语

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医疗康复。文章基于服务设计理念,重新设计现有医疗康复系统,提出构建新的服务模式。并引入云端数据库,实现大数据传输,让用户不再花费更多的时间往返于院间。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新功能的引入,如激励机制和社交平台,从精神上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医疗康复系统设计,不仅从系统角度上改善了就医效率问题,还从用户心理的角度上给予关怀和慰藉,从而提高了康复效率,极大地提升了的医疗康复的用户体验。

作者:陈开毅 夏敏燕 姜皓译

康复设施设计理念论文 篇2:

有关医疗康复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

【摘要】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在建筑设计中要更好的满足为残疾人需求,提出设计看法,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康复医院无障碍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说明了其对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推动社会和谐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 康复中心 无障碍设计 设计特色 康复训练

新疆残疾人康复中心综合楼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联合新建的项目。

本工程拟建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七道湾南路1986号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内。新疆残疾人康复中心综合楼由地上12层,地下一层,作为设备用房及地下停车库,属于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肢体残疾康复用房、听力语言残疾康复用房、视力残疾康复用房、智力残疾人康复用房、孤独症儿童康复用房、辅助器具服务用房、科研用房、培训用房等业务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附属用房等设施构成,残疾人康复机构为二级建设规模。是集康复门诊、康复治疗、康复病房为一体的高层综合楼。

本设计根据残疾人康复中心的特点,结合总平面规划及乌鲁木齐的气候特点,将东西朝向的综合楼设计为内廊式建筑,同理东西向部位主要设计也为将来与其它医院建筑连接做好准备。结合环境合理布局做到内外有机的设计,将好的朝向布置为康复用房,使半数以上康复用房具有良好的朝向和满足采光标准。

内部设计实现全部无障碍设计。体现人文关怀,能满足肢体残疾、视觉残疾及其他残疾的一般需求。科室场地建设应充分考虑无障碍原则。康复科应设有康复门诊、康复病房、康复训练室及康复功能评定室,康复训练室及康复功能评定室应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先上物理因子療法室、运动疗法室、作业疗法室、言语疗法室、康复评定室、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及训练室、宣教室。以后可根据实际需求增设心理治疗室、矫形器与自助具制作室、职业查询与社会服务室;完善康复评定室(增设肌电图室、诱发电位室、心肺实验室)。可根据疾病来源设神经疾病康复组、骨科疾病康复组及其他康复组。康复门诊、康复病房的建设同于一般的临床科室,物理疗法室可在医院理疗科的基础上改建。

运动疗法室:面积为60~120平方米以上,科室内应备有常用的各种康复器材。门的设计要求要充分考虑到轮椅和运动障碍者的出入自如,室内采光良好,室内物品摆放整洁有序,一切设施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安全,可抓扶的物品必须牢固坚实,暖气、管道、水池的设计应妥善,地板最好采用木质地板。运动疗法室旁设两个小单间,一个为患者暴露身体的特殊检查和评价时使用,另一间为工作人员办公室,室内应有空调设备,以控制冬夏季适于训练的室温。

作业疗法室:作业疗法,也叫职业疗法,是指导患者针对性的进行有目的的作业活动,以恢复或改善其自理生活、学习、职业工作能力。就目前来看,作业疗法还不被重视,但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职业疗法将会越来越重要。房间要求60平方米以上,采光好,便于出入,其他同运动疗法室,另配有摆放物品的柜子及作业训练台。

言语治疗室:言语训练室不易过于宽敞,只要能进去轮椅,能放开教材柜子,能放置一面穿衣镜,有训练桌,有几把椅子即可,训练室要具有隔音性及吸音性,室内尽量避免过多的视觉刺激,要简洁、安静、井井有序。人员配备暂时定1~2人,言语训练器材相对简单,可购买成套的言语训练卡片,也可以自制或去商场购买一些实用的训练用品。

与此同时本,项目在具体的无障碍设计细节上,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具体如下:

1.公共厕所、无障碍厕所

公共卫生间均设无障碍专用卫生设施,洗手间、卫生间设置提示标记。

无障碍专用卫生洁具均需安装方便使用的安全水平抓杆。安全抓杆应安装牢固,直径应为30mm ~40mm,

内侧距墙不应小于40mm。

所有卫生间相关做法,无障碍做法详03J926,其它详07J902-3医疗建筑<卫浴、淋浴、洗池>

2.无障碍通道、门

建筑入口均按无障碍设计要求设有轮椅坡道,入口大门按供乘轮椅通行的门扇

要求设置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推拉门、平开门的把手应选用横握式把手或

U型把手)在门扇下方安装高0.35m的护门板.门内外高差不大于15mm,并以斜坡过渡。

3.无障碍楼梯

本工程疏散楼梯均为无障碍楼梯,在梯段两侧均需做扶手,楼梯木扶手金属栏杆做法详新02J6-27页-1。

楼梯踏面的前缘设计成圆弧形,楼梯栏杆下方设置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挡台距踏步起点和终点250mm~300mm

设置提示盲道以告知视觉障碍者所在位置和踏步起点和终点处楼梯踏步的踏面和梯面的颜色有区分和对比,以

引起使用者的警觉和协助弱视者的辨别能力

本工程的无障碍楼梯均采用直线形的楼梯,梯段两侧均设扶手。无障碍楼梯、台阶的扶手高度应自踏步

前缘线量起,扶手的高度同时应同时满足其他规范的要求。

4.公共走道和侯梯厅均需设有扶手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无障碍设施的上层扶手的高度为850mm~900mm,当设上下两层扶手,下层扶手高度为650mm~700mm

当扶手安装在墙上时,扶手的内侧与墙之间要有40mm~50mm的距离,便于手和手臂在抓握和支撑扶手时,有适当的空

间配合扶手要安装牢固,应能承受100kg以上的重量

5.无障碍电梯

本工程的5部医梯均为无障碍电梯,三面均设扶手,有无障碍位置按钮面板,有语音楼层提示等。

电梯入口处宜设提示盲道

6.医疗无障碍设计

7.其它

做好无障碍设施标志牌和带指示方向的无障碍设施标志牌指示系统,室内地面均需铺设盲道。

整个建筑物内各区域均设有语音提示系统及盲文导示标牌。

残疾人康复中心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的综合性康复机构和技术资源中心,承担着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等工作。只有避免我国医院无障碍设计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就此对医院无障碍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和设计,通过深入细微的无障碍设计提高整个康复医疗服务水平和推动社会和谐建设,也针对将来的社会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促进医院无障碍设计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指导意见》(2011年试行本)

《医院建筑与设备设计(第二版)》陈惠华 萧正辉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作者:谢宛蓉

康复设施设计理念论文 篇3:

梁山县人民医院医养健康项目

梁山县地处济宁、泰安、菏泽、濮阳四市交界处。为全国首批武术之乡,全国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境内有古运河、流畅河、九支渠、柳长河等诸多水系,整体环境优美宜居,适合养生旅游和旅居养老。结合2018年国务院将山东省列为医养结合示范省及2019年济宁市为山东省医养结合示范市的相关政策,梁山县人民医院拟建设医养健康项目。新的梁山县人民医院医养健康项目的建成将会成为梁山旅游的保障,会给梁山近80万人民带来一家放心就医、长者乐活的场所。

关 键 词:医养健康,山水文化,智慧医疗,智慧养老

项目区位分析

本项目地块位于山东省梁山县东南部梁济运河西侧,南侧为迎宾大道,西侧为雪山峰路,东侧为规划道路,北侧为九支渠景观河道。整个项目总用地面积20.5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分成综合医疗区和康复养老区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块。

设计理念

充分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背景,造型提取“水泊梁山”的地貌特征,以舞动的建筑形体呼应水泊梁山的蜿蜒流长,以起翘的建筑挑板再现山峦的起伏,以依托建筑平台而生的梯状韵律景观回应山水历史,再添魅力神采,创造成为具有“山水文化”特色的,区域性高端医养结合示范园区。

河图洛书被誉为宇宙魔方,是中华文化和阴阳五行术数之源。康养养老区的建筑布局取自洛书的九宫格,景观通过河图的十字架形式将九宫格串联。

总体布局

整个项目的综合医疗区和康复养老区两大功能模块自西向东形成景观通廊,与东侧古运河遥相呼应。同时,两大功能区之间通过三处跨河的通道相联系,中间加玻璃顶风雨走廊,可实现全天候的互联互通。

交通流线组织

做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人车分流、人货分流

1)综合医疗区的人行主入口位于南侧的迎宾大道,从南向北依次按门诊楼、医技楼、病房楼排序,形成美观大气的医院南广场;雪山峰路设置医院车行主入口,供急诊及探视病人使用,北侧设有污物出口;医院内设置车行环路,南侧的主广场、西侧及东侧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实现人车分流,保证就医人员的安全。

2)康复养老区在南侧的迎宾大道设置养老区主要人行出入口,东侧规划路上设养老区车行出入口。

建筑功能布局

1)综合医疗区部分

采用了医疗主街的概念,以中心门诊大厅为核心枢纽,以医疗主街和辅助干道形成方格状交通网络,有机联系门诊、急诊、医技和住院部分。

诊疗单元模块化设计、组团式布置,医患分流。诊疗单元模块之间设计内庭院,最大可能满足自然通风采光的要求。

门诊医技之间、医技与住院楼之间设置内庭院空间和空中走廊。病房楼分区明确,每层设有两个护理单元,流线清晰;病房结构柱网标准化,便于不同病房之间的调配。

2)康复养老区部分

康复养老区按照六组合院式的组合,自然形成向心的内庭园。室外布置门球场、康复花园、健康步道等室外活动场地,底层架空做健身器械、游乐场地等。康复养老区将周边水系引入小区,创造水景环绕的栖居之境;内部靠近景观中心的低层建筑设置有接待中心、亲情探视中心、老年康娱活动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

康复养老区部分功能分区主要由介护式老年护养中心、居家式老年公寓(为自理型老人服务)、康复中心(为老人提供日常医疗康复保健服务)、老年大学、食疗中心、接待中心以及其他各项服务设施组成。

室外设置风雨廊用以保证恶劣天气下老年人室外活动和日常交流沟通的需求。每栋楼的一层都设置了为本栋楼服务的活动室,为老年人就近兴趣培养提供场地空间,让他们能够就近,便捷,随时的运动、活动和交流。

景观与绿化设计

打造立体多层次的水岸滨河景观,结合健身步道、运动场地、休闲游玩设施,规划立体和地面绿化、屋面绿化、内庭院绿化,为病员、医护人员和养老人员提供良好的景观和视野。并结合平面布局、建筑風格、水景等环境设施,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为治疗康复创造一个环境优雅、品质高尚的疗养区域。

建筑造型

综合医疗区毗邻北侧的九支渠景观河,采用舒展大气的弧线形风格,简洁得体、庄重大方、高效实用,色彩明亮温暖。通过建筑表皮和韵律感强的横向线条、体块的穿插、虚实的对比以及建筑“灰空间”等造型设计,塑造了生命、绿色、健康、舒适的护养中心空间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绿色院区”的设计理念。

康复养老区的造型采用现代中式风格设计,按花园式小区理念打造(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结合梁山的独有文化和地方特色,整体打造舒适的高端医养综合体。

智能系统设计

建筑功能格局以安全舒适、智慧医疗和智慧养老为理念,应用安全智能管理平台及其智慧病房子系统对医疗和康复养老区设备设施的运行数据与环境因素进行不间断监测与统计分析,通过智能传感器终端对病房内的新风系统、中央空调、照明系统、安防系统以及病房内的电动窗帘、恒温水、智能屏、床单、手环等数据实现检测与对接,实现内部各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实时发现设备设施存在的故障隐患,实现故障的可视化定位及精准预警,并根据故障级别及人员层级分别提供APP通知、短信、电话等多方式的分级告警。

智慧医疗区和智慧养老区的病房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以便捷使用为重点,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向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为院方提供便捷的管理。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式,实现多个系统的融合;以精准化、可视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实现康复养老区安全从源头到末端的全流程闭环式智慧化管理。减少日常工作量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使疗养体验得到极大的改善,保证康复养老区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董华

上一篇:劳务用工合同范文下一篇:安装合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