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病例讨论护士长总结

2022-03-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一次反思过程,是一种记录工作情况、回顾工作不足的重要方式,在总结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化的分析工作情况,这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成长。怎么写出有效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死亡病例讨论护士长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死亡病例讨论护士长总结

死亡病例讨论文档

刘家生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讨论时间: 讨论地点: 主持人:范合群(副院长)

参加人员:赵素静(主治医师)范涛(住院医师)以及住院部医师、全体护理人员

患者姓名:刘家生、男76岁 死亡时间:2013年12月30日

死亡原因:

1、心肌梗死

2、全心衰竭

3、心律失常:房颤

4、心源性休克

最后诊断:

1、心肌梗死

2、全心衰竭

3、心律失常:房颤

4、心源性休克

讨论记录:首诊医师汇报病史及治疗经过:患者、男76岁于2013年12月30日上午9时20分来院就诊主诉:腰背部疼痛1晚。病史叙述:患者于昨晚夜间突发腰背部疼痛不适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不适。呕吐三次均为胃内容物未见呕血及黑便。大便呈黄色稀便,腰背部疼痛呈间断发作,有时感腰背部疼痛加重并难以耐受。无明显胸闷及心慌不适,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无呼吸困难,感头痛头晕不适。查体:T36.2 血压120/7mmHg R23次 神志清楚、精神差、烦躁不安、无叹气样呼吸未见明显呼吸困难、皮肤及巩膜未见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未见紫绀、颈静脉无充盈无怒张,颈软、双肺呼吸音略粗糙未闻及啰音,HR80次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无异常,双肾区叩击痛阳性。双下肢未见浮肿。来院就诊后行相关辅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8.5中性粒细胞80.7%、尿分析:尿蛋白2+ 白细胞2+ 双肾B超检查过程中因患者烦躁不安不能耐受疼痛而中止检查。辅检医师口头报告双肾未见明显积水、右肾结石可疑。

初步诊断:

1、肾绞痛

2、急性胃炎 。于2013年12月30日上午10点钟立即给予西米替丁0.8克护胃、654-2解痉及乳酸左氧氟沙星抗炎治疗。于2013年12月30日上午10点45分第一组液体西米替丁滴注过程中患者突感胸闷、心慌及明显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查体:精神差,呼叫反应迟钝,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存在。血压120/60mmHg R25次 HR108次律不齐,双肺满布湿性啰音及哮鸣音。急查心电图示:快速室率房颤T波异常(可能是下壁心肌缺血)、右室肥大。立即给予吸氧、速尿20毫克静推减轻心脏负荷、氨茶碱0.25克地塞米松10毫克平喘改善通气。于2013年12月30日上午11时患者呼吸困难未见缓解并查体见患者神志模糊、呼叫无应答血压60/30mmHg 心率消失、呼吸停止立即行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后于12点查心电消失宣告临床死亡。

接诊医师范涛意见:

1、患者 男性7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属心肌梗塞的高危人群;

2、患者来院时主诉:腰背部疼痛不适,并有胃肠道症状。相关辅助检查尿常规阳性。初步诊断时考虑诊断方向以胃肠道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为主要考虑方向。并未注意老年男性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背部剧烈疼痛也可因大面积的心肌梗塞造成严重的心肌缺血而引起的背部放射性疼痛所致。可以分析得出:初步诊断时诊断思路狭窄未能及时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因腹泻呕吐导致脱水,致心排血量骤降,冠状动脉灌注量减少,引起心肌缺血,后床边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

3、来院后未能常规完善心电图相关辅检导致未能及时诊断心肌梗死。

4、最后死亡原因分析因大面积心肌梗死导致全心衰竭、心律失常:房颤、心源性休克而死亡。

范合群院长意见:

第二篇:死亡病例讨论

1.住院号:12107178

卢相才死亡病例讨论

时间:2012-06-27 15:00 地点:ICU病房办公室

参加人员:李秀宪副主任医师,李凡民主治医师,张解放、王东秋、陈淼住院医师等。

发言人:王东秋住院医师汇报病历(略) 张解放医师: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年,平时口服药物控制,因“意识不清伴呕吐4小时”于2012-06-26入住我院神经外科。入院查体:Bp181/90mmHg,Glasgow评分E1V1M4,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查体不合作。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0mm,光反应灵敏,左侧鼻唇沟变浅,颈稍抵抗,双肺呼吸音粗,可及少量啰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腹软,无腹肌紧张,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肌张力低,左侧肢体瘫,右侧肢体有活动,肌力检查不配合。生理反射正常存在,左侧babinski(+),右侧babinski(-)。辅助检查: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高密度影。入院后诊断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高血压病3级、肺部感染。入院后给予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止血、降颅压等治疗,后转入中心ICU继续治疗,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保持气道通畅,抗炎,降颅压,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护及改善重要脏器功能等综合治疗,并行血肿碎吸术;后患者于2012-06-27 11:30 突然出现呼吸心跳暂停,经抢救无效,2012-06-27 12:40 宣布临床死亡。

李秀宪副主任医师:考虑为呼吸、循环衰竭,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急性脑积水,高血压病3级,肺部感染死亡。

2.郭勇死亡病例讨论

时间:2013-03-03 15:30 地点:ICU病房办公室

参加人员:李秀宪副主任医师,李凡民主治医师,孙海云、王乃刚、陈淼住院医师等。

孙海云医师汇报病历:患者郭勇,男,38岁,以“意识不清3小时”为主诉于2013-03-10 07:28入住神经外科。既往“高血压、糖尿病”3年。患者约3小时前被人发现倒在地上,呼之不应,身边可见呕吐物,急被家人送往我院,行头颅CT显示:脑出血破入脑室,遂以:“脑出血破入脑室”收入院。患者自发病来,无肢体抽搐,小便失禁。入院查体:Bp 192/78mmHg,神志不清,呈浅昏迷状态,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光反应迟钝。颈部抵抗。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啰音,心腹无明显异常。右上肢刺痛可定位,右下肢刺痛可屈曲,左侧肢体刺痛无反应。四肢肌张力高。双侧babinski(±)。颅脑CT(菏泽市立医院 2013-3-10 1099883):右侧丘脑及脑室内高密度影。入院诊断:1.右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2.高血压 3.糖尿病。患者入院后,完善入院检查,于2013-03-10急诊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术患者病情尚平稳。于2013-03-12 7:50左右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呼吸不规律,给予气管插管,病情危重,经家属同意,转入我科。在我科给予机械通气,抗感染、改善脑代谢、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于2013-03-12 14:40突然出现心率、血氧饱和度下降,立即予以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iv,经抢救30分钟无效,于2013-3-12 15:10宣布临床死亡。死亡原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诊断: 1.脑出血术后 2.高血压 3.糖尿病 4.脑干功能衰竭。

李凡民主治医师:患者术后反应可,于2013-03-12 7:50左右患者出现呼吸急促,给予气管插管,病情危重,转入我科。入我科时四肢花斑,考虑循环衰竭。病情进展快,考虑再出血可能。患者高热、高钠、呼吸循环衰竭,考虑脑干功能衰竭,预后差。

李秀宪副主任医师:同意李凡民主治医师意见。患者脑出血诊断明确,原有高血压,考虑出血原因高血压可能性大,但需考虑烟雾病、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能;患者发病后短时间内昏迷并出现脑积水,提示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患者出现急性脑积水及迟发性脑积水机会均明显高于一般患者;患者术后反应较术前进步,提示手术及时、得当、有效。患者年青,应积极向家属交代病情危重,预后差。死亡诊断: 1.脑出血术后 2.高血压 3.糖尿病 4.脑干功能衰竭。

记录者:孙海云 手签: 3.郭博昂死亡病例讨论

时间:2013-01-21 15:00 地点:ICU病房办公室

参加人员:李秀宪副主任医师,李凡民主治医师,张解放、王东秋、陈淼住院医师等。

发言人:王东秋住院医师汇报病历(略) 张解放医师:患儿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咳嗽,喉中痰鸣音,无明显发热、无呕吐及腹泻,进奶量可,在外输液治疗9天(具体不详),咳嗽好转,第九天时患儿出现口腔溃疡,发热,体温约37.8℃,无抽搐发作,无呕吐及腹泻,给予口服退热药物(瑞芝清3次),体温下降,1天前患儿出现腹泻,大便呈绿色蛋花样,10余次/日,伴有呕吐,呕吐物为奶汁,患儿出现多汗,昨日于门诊就诊输液治疗(英力、头孢米诺、WitC、WitC、水溶维生素)。患儿未再腹泻,自夜间患儿出现哭闹,进奶时呛咳,进奶量少,体格检查:T:37.3℃,神志清,精神差,面色尚红润。前囟平软,呼吸尚平稳。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部充血,口腔未见明显溃疡面,颈软。三凹征(-)。双肺呼吸粗,可闻及痰鸣音及干性啰音。心率128次/分,心律规整,心音略钝,未及明显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肠鸣音可及。双侧巴氏征(-)。手足口未见皮疹。血液分析(我院2013-01-18)WBC 39.62x109/l N 93.6%, PLT 474x109/l;CRP 3.833mg/l。诊断为:1.败血症 2.支气管炎 。

李秀宪副主任医师:患者入院时病情极重,诊断明确,多次向家属交待病情,并尊重家属意见,患者病情无改善,并持续进展,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家属表示对整个诊疗过程无任何异议。 4.李建峰死亡病例讨论 时间:2012-09-11 15:00 地点:ICU病房办公室

参加人员:李秀宪副主任医师,李凡民主治医师,张解放、王东秋、陈淼住院医师等。

发言人:王东秋住院医师汇报病历(略) 张解放医师:患者于入院1天前不慎摔倒,致伤头部及躯体多处,当即昏迷,具体情况不详,伤后有短暂肢体不自主抽搐,急送至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并行头颅CT检查,显示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给予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给予对症治疗,复查头颅CT显示左侧枕部硬膜外血肿,入院查体: Bp145/76mmHg,神志不清,刺痛无睁眼,无言语,刺激肢体偶有躲避动作,查体不合作,头部无菌敷料包扎,部分已浸透,头部引流管一根,额部可见皮肤擦伤,左侧瞳孔4.5mm,左侧瞳孔5mm,光反射消失,口腔内带气管插管一根,颈部抵抗,双肺呼吸音粗,心腹部未见明显异常,肩背及腰臀部多处皮肤擦伤,四肢肌张力不高,肌力查体不配合,左侧巴氏征阳性。头颅CT(东明县医院)示左侧顶枕部双透镜型高密度影,右侧额颞部颅骨缺损,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后改变。 入院诊断为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左侧顶枕部硬膜外血肿、脑疝、软组织损伤。入院给予全麻下 “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自主呼吸未有恢复,双瞳孔约5.0mm,光反应消失,GCS评分为E1V1M1,入我科行机械通气,生命支持等治疗。 李秀宪副主任医师:患者入院时病情极重,诊断明确,多次向家属交待病情,并尊重家属意见给予手术治疗,患者病情无改善,并持续进展。

4.疑难病例讨论

时间:2013-06-16 15:00 地点:ICU病房办公室 参加人员:李秀宪副主任医师,张廉君主治医师,张解放、孙华丽、陈淼住院医师等。

孙华丽住院医师汇报病史:老年女性患者,因“活动后心慌10余年,胸闷3月,腹胀、纳差20余天”入院。入院后查体:BP:90/57mmHg,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HR:75次/分,心浊音界不大,心音可,律不齐,闻及早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约3cm,双下肢水肿。辅助检查:2013.56.ECG:II、III、avF QS波,V1-4 rS。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陈旧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IV级诊疗经过:给予监测血压、改善心功能、抗凝、抗血小板、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肌重塑、降脂等治疗。患者仍感胸闷,腹胀,行腹部B超示肝界下移,胆囊炎。于2013-06-13 16:10分 出现短阵室速,给予利多卡因,硫酸镁,复查心电图示频发短阵室速。改测血压,1/1小时;听诊双肺闻及广泛哮鸣音,给予二羟丙茶碱;急查血气分析。

张廉君主治医师:老年女性患者,病史较长,未经正规治疗,查体:可见心脏扩大,肝大,腹部B超亦证实肝大,患者出现全心衰表现,心功能极差。虽给予强心利尿等,患者心功能仍极差,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积极纠正,病情仍持续加重,并转入ICU,积极对症处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 李秀宪副主任医师:老年女性患者,病史长,病情复杂,入院后诊断明确,治疗及时。治疗抢救过程中,多次与患者家属沟通。

5. 疑难病例讨论

时间:2013-05-21 15:00 地点:ICU病房办公室

参加人员:李秀宪副主任医师,李凡民主治医师,张解放、王东秋、陈淼住院医师等。

发言人:王东秋住院医师汇报病历(略) 张解放医师:患儿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咳嗽,喉中痰鸣音,无明显发热、无呕吐及腹泻,进奶量可,在外输液治疗9天(具体不详),咳嗽好转,第九天时患儿出现口腔溃疡,发热,体温约37.8℃,无抽搐发作,无呕吐及腹泻,给予口服退热药物(瑞芝清3次),体温下降,1天前患儿出现腹泻,大便呈绿色蛋花样,10余次/日,伴有呕吐,呕吐物为奶汁,患儿出现多汗,昨日于门诊就诊输液治疗(英力、头孢米诺、WitC、WitC、水溶维生素)。患儿未再腹泻,自夜间患儿出现哭闹,进奶时呛咳,进奶量少,体格检查:T:37.3℃,神志清,精神差,面色尚红润。前囟平软,呼吸尚平稳。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部充血,口腔未见明显溃疡面,颈软。三凹征(-)。双肺呼吸粗,可闻及痰鸣音及干性啰音。心率128次/分,心律规整,心音略钝,未及明显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肠鸣音可及。双侧巴氏征(-)。手足口未见皮疹。血液分析(我院2013-01-18)WBC 39.62x109/l N 93.6%, PLT 474x109/l;CRP 3.833mg/l。诊断为:1.败血症 2.支气管炎 。

李秀宪副主任医师:患者入院时病情极重,诊断明确,多次向家属交待病情,并尊重家属意见,患者病情无改善,并持续进展,应积极向患者家属沟通病情。 6. 陈玉成死亡病例讨论 时间:2013-08-11 15:30 地点:ICU病房办公室

参加人员:李秀宪副主任医师,李凡民主治医师,孙海云、孙华丽、陈淼住院医师等。

孙华丽医师汇报病历:老年男性,既往类风湿关节炎史3年;慢性间断性腹泻1年;胃穿孔史2年,保守治疗;高血压病史半月;结核性胸膜炎病史5年。此次发病因“咳嗽、咳痰、闷喘1月,伴发热2天,加重1天”。入我院。入院后查体:BP 118/80mmHg。神志清,精神差,憋喘貌,平车推入。口唇无紫绀,胸廓对称,双肺叩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心率86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明显浮肿。辅助检查:头颅CT(7-3)示多发脑梗塞。胸片(2013-4)示双肺条索状、斑片状阴影,肋隔角浅钝。入院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炎,脑梗塞,高血压,慢性胃肠炎,陈旧性胸膜炎。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给予抗感染,平喘,祛痰,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激素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于2013-8-5 16:10时出现闷喘明显加重,SPO2降至30%左右,甚至有时测不出,血压100/60mmHg,心率103次/分,考虑呼吸衰竭,给予二羟丙茶碱、氟美松平喘、抗炎治疗,尼可刹米、洛贝林兴奋呼吸治疗,碳酸氢钠补碱,继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高流量吸氧,效果不佳,患者SPO2渐不能测出,出现意识模糊,请麻醉科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医护人员护送转入ICU机械通气治疗。转入我科后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白蛋白低,给予输注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呋塞米利尿消肿。并行肺部CT:考虑双肺间质性肺炎?双侧少量胸腔积液。患者病情持续加重,出现无尿,因血压低,未行血液滤过治疗;血钾高,给予补充碱性液体,纠正酸中毒,降低血钾; 患者于2013-08-10 15:25突然出现心率下降,血压测不到,脉搏微弱。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患者予17:05分抢救成功;患者于18:05时再次出现心率下降,血压测不出,再次给予心肺复苏,抢救40分钟无效,于18:45分宣布死亡。

李凡民主治医师:老年男性患者,既往类风湿关节炎史、慢性间断性腹泻、胃穿孔史、高血压病史、结核性胸膜炎病史。此次发病因“咳嗽、咳痰、闷喘1月,伴发热2天,加重1天”入我院。入院时患者憋喘貌明显,口唇紫绀,双肺可闻及较多湿性啰音,肺部感染比较重,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氧饱和度仍不高,并逐渐加重,出现神志不清,给予呼吸兴奋剂,仍不能缓解,转入我科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并加强抗感染,神志逐渐转清,胸部CT:双肺间质性肺炎,双侧少量胸腔积液;请相关科室会诊,考虑患者继发肺间质纤维化诊断明确。患者病情不稳定,出现少尿,神志渐不清,血压低,给予持续升压药物,血气分析提示血钾高,请肾内科、血透室会诊,因血压低,血滤滤过风险大,患者家属亦拒绝行血液滤过治疗。给予补充碱性液体,利尿等,降低血钾;多次复查血钾仍较高,且酸中毒明显;最终出现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李秀宪副主任医师:老年男性患者,病情重,病情复杂,转入我科后行APACHEⅡ评分28分,死亡率80~100%。虽经积极抗感染、补充白蛋白、能量支持、平喘化痰、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综合处理,病情仍持续加重,最终抢救无效死亡。肺间质纤维化,治疗困难,预后差,死亡率高。我科治疗及时,诊断明确,治疗及抢救前后多次与患者家属沟通,其无异议。死亡原因:高钾血症 死亡诊断:心肺复苏术后 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类风湿关节炎 间质性肺炎 脑梗塞 高血压 慢性胃肠炎 陈旧性胸膜炎 胸腔积液

记录者:孙华丽 手签: 7.申丹丹之子死亡讨论记录

姓名:申丹丹之子 住院号:13005295 时间:2013-02-06 15:00 地点:ICU病房办公室

参加人员:李秀宪副主任医师,张廉君主治医师,王乃刚住院医师。

王乃刚住院医师汇报病历: 患儿入院前7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阵发性连声咳,非痉挛性咳,有痰不易咳出,伴气喘,无特定时段,入院当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肌注退热药物后,体温可降至37℃,无寒战抽搐,无声音嘶哑,无呕吐腹泻。T:39℃,神志清,精神欠佳。发育欠佳。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皮疹、黄疸、瘀斑等。口唇红润。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前囟平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咽部充血。颈软。呼吸略促,40次/分。无鼻翼扇动,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喘鸣音及干罗音。心率140次/分,心律规整,心音略钝,心前区可及Ⅱ/Ⅵ级收缩期杂音。胸片:支气管肺炎;血常规:WBC:7.5*10^9/L,N 56.8%,L 40.6%,HGB 136g/L,PLT 115*10^9/L。入院诊断:1.喘憋性肺炎(重度);2.先天性喉喘鸣;3.先天性心脏病?4.营养不良入院后给予改善通气功能,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给以静脉补液、纠正酸中毒。针对病原体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抗感染。完善辅助检查;患儿病情危重,经患者家属同意后,现转入我科行生命体征监测及维持治疗。经抢救无效于2013-02-05 18:30宣布临床死亡。

张廉君主治医师:此患者为儿童,结合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患者诊断明确,虽经积极治疗,但因最终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李秀宪副主任医师:同意张廉君主治医师发言,患者诊断明确。入院后给予积极治疗转入我科行综合治疗,但因出现多个器官功能衰竭,最终死亡。诸如此类患者,预后极差,诊疗过程和家属及时沟通病情,家属对整个诊疗过程无异议。

第三篇: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参加人员:讨论时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本科室医师和一名护士长/副护士长参加。必要时,邀请其他科室或外院专家、医务部人员等参加。

二、讨论程序:讨论前经治人员应做好准备工作,如完整的病历、影像资料,各项有关检查报告等。由主管医师详细介绍死者的诊断、治疗、抢救过程并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参加人员对死者的病情、治疗措施、死因、可能存在的问题等作出分析,指出有无不足之处或应吸取的教训。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要求由本院医师书写,记录者应将发言人的意见如实详细记录在《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和病历中并签名,内容包括讨论时间、地点、讨论内容、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主持者应归纳总结并审签。

三、讨论要求:

1、各科室对每例死亡病例均应及时进行详细讨论;

2、死亡病例应在患者死亡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做出后及时进行;

3、特殊及意外死亡病例,不论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均应及时单独讨论(当日完成),并报医务部和院领导;

4、参加讨论人员应认真准备,从专业角度出发,遵循科学、实事求是、不偏袒、不护短、不走过场的原则,参加人员应充分发表意见,重点内容为诊断、治疗及死亡原因的分析、医患沟通,以及应吸取的经验教训。会后禁止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第四篇:死亡病例讨论.[精选]

·死亡病例讨论 时间:2012年1月13日 地点:消化科示教室 主持人:尹兰宁科长 记录:孔桂香住院医师

参加人员:医疗安全科尹兰宁科长、张德奎主任医师、樊红副主任医师、金安琴副主任医师、冯彦虎副主任医师、孔桂香住院医师、郝艳护士长、王小艳、张昕瑜、廖晶苍、郭蕊娇、韩雪、叶晓晶、髙珑瑜、张婷、朱鹤鸣、余燕、刘盼、马小红、师艳花、王鹏飞、魏丽娜、胡洁琼、于忆、郝晋雍、王伟。

讨论内容: 1.孔桂香住院医师汇报病例: 患者栾大明,男,36岁,因“间断呕血、黑便一月余,加重一天”。门诊以“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消化道出血”收住我科。患者于入院前1月余无明显诱因解黑色成形软便约200ml,伴乏力,头晕,出冷汗,无呕血、腹痛、发热、寒战、皮肤巩膜黄染等,后间断解黑色和暗红色大便,遂就诊与兰大一院。于2011年12月30日下午5点35分收住消化科,入院后给予特护、心电监测、禁食水、输血、输血浆、营养支持等补液治疗,并向家属详细告知病情,下病危通知,患者入院当天晚上仍间断解暗红色血便4次,约800—1000ml。当晚急请普外科会诊会诊考虑患者病情较重,肝功能差,无法耐受手术,建议内科保守治疗,之后仍积极请普外科主任医师会诊,并积极给予治疗。由于患者病情危重, 多次与家属沟通,并请内科ICU予以会诊,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家属拒绝转入内科ICU。

患者于2012年1月1日早上9点40分,自诉心慌、气短不适,烦躁不安,血氧饱和度波动于95%—97%,心率145—158次/分,呼吸33—36次/分,上级医师查房后指示患者

仍活动性出血,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反复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并嘱给予西地兰0.2mg入壶,申请冷沉淀5u改善凝血功能,急查血常规提示为血红蛋白为40g/L,拟积极联系输血。患者于上午11时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给与平痛新20mg肌注,11点45分出现自主呼吸微弱,神志不清,心率150次/分,血压108/80mmHg,血氧饱和度54%,立即给予抢救,给予面罩吸氧,生理盐水250ml快速静滴,尼可刹米一支入壶,11点55 分患者呼之不应,呈叹气样呼吸,血氧饱和度67%,血压74/34mmHg,给予尼可刹米三支入壶,中午12点患者仍呼之不应,无自主呼吸,给予心脏胸外按压,监测生命体征,分别于12点15分和12点20分各给予肾上腺素1支和肾上腺素3支,12点20 分患者血压测不出,继续心脏胸外按压,至12点23分患者呼吸、心跳停止,血压测不到,心电图示一条直线,各项生命迹象已停止,遂宣布临床死亡。

2.死亡诊断:(1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脾大、食管下段静脉曲 张、腹腔积液; (2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贫血、低蛋白血症; (3呼吸循环衰竭

3.死亡原因:(1消化道出血,失血性贫血; (2呼吸循环衰竭。

4.讨论总结:(一樊红副主任医师:患者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消化道出血,诊断明确,在兰大一院住院治疗后仍反复便血,病情危

重,转入我院,拟尝试行内镜下治疗。同时外科多次会诊考虑患者肝 功能及一般情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建议内科保守治疗或急诊内镜

治疗。但患者内镜下表现为渗血,未行治疗。患者反复便血,除食道 外,考虑患者由于凝血功能差,是否存在肠道出血。最后患者消化道 失血,重度失血性贫血,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属于正常死亡。 (二金安琴副主任医师:患者病史清晰,诊断明确,患者应该初

次消化道出血后争取外科手术机会,同时患者可能存在门脉高压性肠病,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出血。

(三冯彦虎副主任医师:患者在兰大一院住院期间肝酶明显升高, 有无肝衰竭表现。同时患者胃镜下大量血性潴留液影响观察,除食管 静脉曲张外,有无消化道溃疡。

(四张德奎主任医师:年轻患者,乙肝后肝硬化,应尽早积极争 取外科手术治疗,转入我院,患者反复出血,失血量过大,一般情况 极差,外科会诊后建议内科治疗,内科治疗效果有限,患者预后差, 最终死亡,属于正常死亡。

(五尹兰宁科长:患者在兰大一院住院治疗期间,效果差,后转 入我院,说明病情十分危重,应与家属多沟通。患者在兰大一院的化 验单检查考虑患者可能存在肝衰竭表现,患者住院后无法行外科手术 治疗,最终因反复出血,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属于正常死亡。 死亡病例讨论 讨论时间:2012.2.3

讨论地点:消化科示教室 主持人:金安琴副主任医师 记录:蒋涛医师

参加人员:医疗安全科尹兰宁科长、黄晓俊主任医师、张德奎主任医师、樊红副主任医师、金安琴副主任医师、孔桂香住院医师、王伟主治医师、郝晋雍住院医师、高丽萍住院医师、郝艳护士长、王小艳、郭蕊娇、韩雪、叶晓晶、髙珑瑜、张婷、余燕、刘盼、马小红、师艳花、裴江艳、俞丽芳、宋晓娟、移康玉、张文钰。

讨论内容: 1.郝晋雍住院医师汇报病例: 患者李秉贤,男,81岁,因“皮肤巩膜黄染1月”于2012年1月28日上午9点58分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尿黄、乏力、纳差。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伴小便色黄、无呕吐、腹痛,无发热、寒战,无皮肤瘙痒,无咳嗽、可痰,无头晕、心悸。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给予护肝、退黄、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对症支持治疗,病情无好转。经全科病例讨论并得到家属同意后于2012年1月30日行ERCP但插管未成功。术后患者无特殊不适,联系放射介入科会诊考虑不宜行PTCD,患者胆道梗阻无法解除,黄疸进行性加重。

2012年2月1日患者于凌晨4点30分出现意识间断不清,但呼之能应,测得生命体征尚平稳,遂给与心电监测、吸氧,给予醒脑静20ml 静脉滴注,同时向家属多次告知并交代病情,患者病情危重,晚期肿瘤患者并重度黄疸,存在多功能器官功能不全,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家属表示要求次日出院,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患者于7点20分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心电监测提示为心率呈一条直线、脉搏血压血氧测不到,血压78/40mmHg,遂立即向上级医师汇报,张德奎主任医师组织实行床旁抢救,孔桂香住院医师、夜班医护人员全体进行抢救。同时再次向家属交代病情并下病危通知,给予吸氧、持续心脏胸外按压,并给予肾上腺素1mg及尼可刹米0.375g入壶,10分钟后患者心电图仍为一条直线,遂再次给予肾上腺素

1mg入壶及多巴胺静脉滴注,继续胸外按压,抢救半小时后患者仍无自主呼吸,心电图仍为一条直线,向家属告知家属要求拒绝胸外按压,即宣布临床死亡,死亡时间:2012年2月1日上午8时。

2.死亡诊断:(1法特氏壶腹周围癌(2多脏器功能衰竭

(3梗阻性黄疸(4胆汁淤积性肝炎(5中度贫血(6低钾血症(7反流性食管炎(8胆囊炎(9肝囊肿(10高脂血症

3.死亡原因:多脏器功能衰竭

4.讨论总结:(一金安琴副主任医师:老年男性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差,从检查来看患者20天血红蛋白由142 g/L降至82 g/L,并出现肾功能不全,常规止凝血时间明显延长,考虑可能存在壶腹部梗阻于入院后先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1月30日行ERCP插管

不成功,因常规止凝血时间明显延长未行开窗插管、亦未行PTCD,胆道梗阻无法解除,患者不接受手术拟于2月1日自动出院。患者黄疸进行性加重,肌酐、尿素氮进行性加重,诊断为多器官脏器衰竭,最终临床死亡。

(二王伟主治医师:患者老年男性,胆胰系恶性肿瘤患者,患者高胆红素血症,凝血功能差,在不解除胆道梗阻情况下,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因患者胆系梗阻无法解除,属正常转归。

(三樊红副主任医师:患者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患者,各项平衡的调整是治疗的基础,亦是治疗的难点。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心跳骤停。

(四张德奎主任医师:患者病史清楚,病因明确为壶腹部恶性肿瘤,于患者沟通充分,积极抢救,2月1日晨抽血合理、从复查结果看患者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肾功能衰竭进一步加重,存在肝功能损害,肝功能衰竭,患者应答不佳,存在肝性脑病肝昏迷情况。

(五尹兰宁主任医师:患者诊断多脏器功能衰竭明确,在无其余基础病情况下出现由肝功能衰竭引起的肾功能不全。血电解质紊乱治疗得当,低钾血症得到纠正。

(六科主任黄晓俊主任医师: 患者黄疸进行性加重,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尿素氮肌酐进行性升高,患者多考虑多脏器功能衰竭,弹道梗阻无法解除,肝功能损害不可逆的最终转化为肝功能衰竭,并出现肾功能衰竭。原发恶性疾病无法得到控制,治疗难度大。治疗过程积极正确,及时与家属多次沟通,并告知病情,抢救及时充分,属正常死亡。

死亡病例讨论 讨论时间:2012.4.9 讨论地点:消化科示教室 主持人:黄晓俊主任医师 记录:郝晋雍住院医师

参加人员:黄晓俊主任医师、张德奎主任医师、樊红副主任医师、金安琴副主任医师、孔桂香住院医师、王伟主治医师、郝晋雍住院医师、高丽萍住院医师、郝艳护士长、张昕瑜、廖晶苍、郭蕊娇、韩雪、髙珑瑜、朱鹤鸣、刘盼、师艳花、裴江艳、张文钰、杨婉卿、俞丽芳。

讨论内容: 1.潘慧实习研究生汇报病例: 患者刘斌,男,42岁,因“腹胀8月余,加重伴巩膜黄染1月”,于2012年3月27日以“腹腔积液”收住。患者自述于入院前8月因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后渐进出现腹胀不适,呈进行性加重,无腹痛,无皮肤巩膜黄染,无发热,无便血等症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尚平稳,积极做各项检查,诊断为多浆膜腔积液,甲亢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房颤,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期间下病危通知,给予特护,间断吸氧,西地兰静脉滴注,并给予护肝、

退黄、利尿,放腹水及输血浆等治疗。但患者双下肢浮肿及胸闷气短无明显改善,持续间断吸氧,多次向家属告知病情, 患者病情复杂,预后差。由于患者肝功能较差,结合内分泌科会诊建议,临床不考虑应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

于2012年4月5日上午8点50分查房时患者胸闷气短明显,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咳嗽咳痰较前加重,被动右侧卧位。无腹痛,无腹泻,无尿频尿急等症状。考虑呼吸道感染,行血培养,临床给予炎琥宁抗病毒及头孢曲松抗炎治疗。患者心率快且心律失常,药物难控制,请心内科会诊后给予西地兰及倍他可等治疗,监测心率及血压。下病危,向家属告知病情。患者于下午1点20分胸闷气短加重,烦躁不安,心电监测示:心室率200bps,仍为房颤,偶发室性早搏,血氧饱和度为60—80%,血压113/76mmHg,患者病情危重,下病危,向家属告知病情,随时可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死亡。患者家属表示放弃进一步治疗,临床积极请内分泌科及心内科会诊,据心内科会诊意见再次给予西地兰0.2mg入壶。患者于1点50分神志欠清,精神差,四肢皮温低,颜面发绀及肢端发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给予积极抢救。于下午3点55分患者心室率进行性下降,同时出现叹息氧呼吸,伴血压测不到,给予吸痰,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0.375g及洛贝林3mg入壶,给予多巴胺升压。于4点05分,患者呼吸停止,继之心电监测导联示一条直线,大动脉搏动消失、听诊心音消失,立即给予胸外按压,并给予肾上腺素

1mg入壶,给予尼可刹米、洛贝林、回苏林入壶治疗,后再次给予肾上腺素1mg入壶,经前抢救治疗于4点30分患者仍无自主呼吸、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心电图示一条直线,停止抢救,患者宣布临床死亡。

2.死亡诊断:(1多浆膜腔积液(2甲亢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Ⅲ°心功能Ⅳ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短阵室速心源性休克(3药物性肝损伤(4甲状腺功能亢进

3.死亡原因:甲亢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

4.讨论总结:(一王伟主治医师:患者存在肝功能损害,结合应用抗结核药物史,药物性感损害诊断明确;患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房颤史,入院时就有胸闷、气短,咳嗽咳痰等心力衰竭表现;患者甲亢性心脏病诊断明确;诊断病人情况入院后一直给予积极治疗,及时请内分泌科、心内科会诊,患者死亡当日,于心脏病基础上出现发热、心室率升高,急请心内科会诊后给予西地兰等治疗,心室率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值上限,心电监测提示房颤伴短阵室速,西地兰治疗效果差。患者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后期面罩吸氧效果差,终因甲亢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死亡。

(二金安琴副主任医师:患者入院时多浆膜腔积液性质未明,经全科疑难病例讨论,不排除结核的可能,患者黄疸的原因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给予保肝、退黄治疗后,有所好转。患者死亡当日,出现发热,心室率升高,胸闷气短加重,吸氧后氧饱和度仍很低,且渐行性下降,面罩吸氧不能缓解症状。终因甲亢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死亡。

(三张德奎主任医师:患者入院时有胸闷气短、咳嗽咳痰等症状,提示有心力衰竭,患者既往有甲亢病史,入院实行各项检查显示患者心力衰竭不排除甲亢性心脏病或心包积液的可能。患者入院时查肝功示胆

酶分离,凝血功能明显异常,积极给予治疗,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入院后按相应科室会诊意见给与积极处理治疗,但患者病情仍急剧恶化,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等,终因病情重且复杂,抢救无效,宣布临床死亡,属于正常死亡。

(四黄晓俊科主任医师:该患者多浆膜腔积液性质未明,已于全科疑难病例讨论后不排除心力衰竭,结核感染,恶性肿瘤等可能。结合患者病情不予以诊断性抗结核及抗甲亢治疗。给予利尿改善心脏功能,保肝、退黄治疗合理。患者病情复杂且重,入院后按相应科室会诊意见给与积极处理治疗,但患者病情仍急剧恶化,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等,终因病情重且复杂,抢救无效,宣布临床死亡,属于正常死亡。患者于病程中治疗合理,抢救及时。

死亡病例讨论 讨论时间:2012.7.6 讨论地点:消化科示教室 主持人:樊红副主任医师 记录:高丽萍住院医师 参加人员:医疗安全科尹兰宁主任医师、杨斌副主任医师、樊红副主任 医师、金安琴副主任医师、冯彦虎副主任医师、孔桂香住院医师、王伟 副主任医师、郝晋雍住院医师、高丽萍住院医师、刘军华进修医师及实 习医师、郝艳护士长、王小艳、廖晶苍、郭蕊娇、张婷、朱鹤鸣、余燕、 刘盼、马小红、宋晓娟、裴江艳、杨婉卿、张文钰、移康玉、髙珑瑜、 叶晓晶、俞丽芳。 讨论内容: 1.刘军华进修医师汇报病例: 患者才让道尔吉,男,53 岁。因“间断上腹部隐痛 5 年余,加重 伴乏力 2 月”于 2012 年 6 月 23 日收住入院。患者入院前 5 年余无明显 诱因间断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伴胀闷不适,未进行任何诊治,入院前 2 月上述症状加重,行腹部 CT 平扫提示肝脏低密度影,为确诊来院住 院治疗。 入院后进行各项检查, 做出临床诊断, 患者入院后立即下病危, 特级护理,心电监护,吸氧,静脉输液保肝、抗炎等治疗,患者于 2012 年 6 月 26 日中午 12 点 30 分病情恶化,出现心慌气短,给予吸氧,心 电监护,随后解粉红色血便约 100ml,向患者家属再次交代病情,下病

危,患者心率上升至 140 次左右,血压降至 80/50mmHg,给予扩容, 升压等治疗,并急请重症 ICU 会诊,患者心率升高后逐渐下降,血氧 饱和度和血压进行性下降 , 樊红副主任医师及 ICU 张虹医师现场抢救, 因患者家属拒绝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最终抢救无效于下午 3 点 10 分 心电图呈一条直线,瞳孔散大固定,宣布临床死亡。 2.死亡诊断: (1)肝癌(2)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门静 脉高压性胃病、贲门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硬化剂治疗后) (3)胆囊息肉 (4)贫血(5)失血性休克(6)呼吸循环衰竭。 3.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呼吸循环衰竭 4.讨论总结:

(一)樊红副主任医师:患者此前在我炎住院治疗, 并行介入治疗,并在北京 302 医院就诊,诊断明确: (1)肝癌(2)乙 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贲门静脉曲张破裂出 血硬化剂治疗后) (3)胆囊息肉(4)贫血(5)失血性休克(6)呼吸 循环衰竭。病情恶化时解少量粉红色大便, 当时患者血压持续下降, 经抢救效果较差,考虑存在大出血的可能,因肝区疼痛明显,肝癌结节 破裂出血的可能性大,患者属于肝癌晚期,治疗得当,属于正常死亡。

(二)冯彦虎副主任医师:患者病史清楚,诊断明确,同意樊红副 主

任医师的意见,患者属于肝癌晚期,治疗机抢救不存在问题,属于正 常死亡。

(三)金安琴副主任医师: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虽治疗期间有稍 微好转,但一直处于危重状态,同意上述意见。

(四)王伟副主任医师:患者入院时精神极差,因病情及诊断明确,

立即下病危,并向家属告知病情,整个诊疗过程不存在问题,同意以上 医师意见,属于正常死亡。

(五)尹兰宁主任医师:患者从病历看病史明确,诊断得当,病历书 写详尽,治疗抢救合理,同意樊红副主任医师的意见,属于正常死亡。

第五篇: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三、(5)死亡病历讨论制度

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病人死亡后一周内组织病例讨论,特殊病例应随时组织讨论。已进行尸检病人的病例讨论,待尸检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一般不超过二周。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医务科派人参加。死亡病例讨论必须设专门记录本记录,并摘要记入病历。

死亡病例讨论必须明确以下问题: 1.死亡原因。 2.诊断是否正确。 3.治疗护理是否恰当及时。 4.从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 5.今后的努力方向。

附件:死亡病例讨论流程与要求

1.讨论时间:一般应在死亡后一周内组织讨论,特殊病例应及时组织讨论,已进行尸检病人待病理报告出来后立即组织讨论。 2.讨论地点:医师办公室(或示教室)

3.参加人员: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科内实习医师、护士长。必要时医务科并召集影像、检验、病理、药师及其他临床科室主任参加,邀请分管院长参加。 4.主持人:科主任(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

5.讨论内容:(1)分析疾病的诊断;(2)分析病情发展、治疗措施、转归; (3)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4)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吸取的经验教训。 6.讨论流程及要求

6.1主持人简要说明病情及讨论目的,宣布讨论开始。

6.2经治(主管)医生汇报病情:要求简洁、重点突出,包含病情简介、诊治、抢救经过、死亡原因的初步分析、死亡诊断,提出要求讨论的主要内容等。

6.3各级医师及有关人员按职称由低到高分别发表意见,对病例进行分析。

6.4主持人总结:①对诊断及诊断依据的分析和鉴别要涉及到“该诊断”国内外的诊治进展。②诊治经过的分析,如是否符合诊疗常规,是否做到合理检查、合理医疗,疾病的转轨是否是疾病的自然进程,对死亡原因要做出明确的结论。③该例病人在诊断、治疗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应从中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6.5主持人查看死亡讨论记录并签字:①前记填写要全面,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初步诊断、主持人、参加人员(全名+职务或职称)、讨论主题、讨论目的、讨论时间、记录者。②正文记录按照讨论顺序记录。③最后主持人在记录者签名前签字。7.记录人:经治医师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死亡病例,一般情况下应在1周内组织讨论;特殊病例(存在医疗纠纷的病例) 应在24小时内进行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出后1周内进行讨论。

2、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本科医护人员和相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政(务)科派人参加。

3、死亡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汇报病情、诊治及抢救经过、死亡原因初步分析及死亡初步诊断等。死亡讨论内容包括诊断、治疗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以及经验教训。

4、讨论记录应详细记录在死亡讨论专用记录本中,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并将形成一致的结论性意见摘要记入病历中。

第六篇: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 死亡病例,一般情况下应在1周内组织讨论;特殊病例(存在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在24小时内进行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出后1周内进行讨论。

二. 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本科医护人员和相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教科派人参加。

三. 死亡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汇报病情、诊治及抢救经过、死亡原因初步分析及死亡初步诊断等。死亡讨论内容包括诊断、治疗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以及经验教训。 四. 讨论记录应详细记录在死亡病例讨论专用记录本中,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并将形成一致的结论性意见摘要记入病历中。

上一篇:四字祝福语下一篇:体液实习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