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效率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我国未来养老保险基金的需求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不断增大,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十分低。如何规避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确保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成为迫切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效率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效率论文 篇1:

关于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效率的设想

摘要: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日益增多,但投资效率不高,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条件下,面对将要到来的养老金支付高峰,笔者认为应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研究,改变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效率。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 投资效率 设想

随着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转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规模日益增大,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状况却不容乐观,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问题日益迫切。针对目前我国养老基金投资现状,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养老基金投资效率,需要把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作为一个系统研究。

1.养老基金投资模式的选择

鉴于我国的养老基金的运作模式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因此在设计投资模式时,两者也应该分开设计。

1.1 社会统筹养老基金投资模式。

基础养老金是支付给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的一部分,在相同的统筹地区内任何人的基础养老金是一样的,不同统筹区域的社会平均工资不一样,那么基础养老金当然就不一样,实现全国统筹是养老金改革的目标,当实现了全国统筹时,则全国领取养老金的人员的基础养老金是一致的。其次,该部分养老金是采用现收现付制度,这就实现了代际转移。最后,我国在制度转型过程中统筹基金是有缺口的,中国基本养老金结余2975亿元,是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一起的结余,如果只考察社会统筹基金的话,则是收不抵支的。而这个缺口应由政府负责,而且一旦基金收支发生赤字,也是由政府兜底。

既然如此,笔者认为将社会统筹养老基金的收入、支出全部纳入财政公共预算,结余当然同时纳入了财政公共预算,实现预算平衡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所以社会统筹养老基金不需要进行投资。

1.2 个人账户基金投资模式。

从国际上看,强制性完全积累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模式可分为公共集中型模式和私营竞争型模式,其中公共集中型模式中又可分为政府直接统一投资管理模式和委托代理投资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差别集中体现在收益率和管理成本两个方面。

现阶段中国不具备特定的外部市场环境条件,因此我国的个人账户基金应该使用公共集中型委托代理投资模式,投资主体应选择全国基金理事会,因为理事会在运作自身所拥有的全国社保基金的同时,已经具有了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提高投资水平的优势。

1.3 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模式。

在2005年,国务院决定在2006年将一部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于海外,目前正在物色合适投资管理人。不过笔者认为由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长期性和独立性,可以称其为一个风险投资基金,根据国际经验,应该本着谨慎的策略,离开国内资本市场,立足于发展海外资本市场。这样可以避免给国内市场经济制度带来负面影响,避免“与民争利”和陷入市场监管者与投资者之间利益冲突时的尴尬与矛盾,也可以避免对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产生政治干预。管理者应仍然选择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选择投资代理人。

2.政府角色定位与外部环境建设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资源配置效用,而不应该挤占市场的位置。因此政府的监管原则应变“数量限制”原则为“谨慎人”原则,加强基金投资管理的立法,提高统筹层次以及建设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为基金投资开辟条件,而市场的责任在于为基金投资提供良好的投资场所并有良好的市场秩序。

2.1 管制原则的转变。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其它国家刚刚建立养老金制度之初,人们对养老金投资作用认识不足,也缺乏养老基金的管理,大都从基金的安全性出发,采用对基金进行“数量限制”这种严厉管制,一般都投资于银行和国债。后来由于基金的数额的扩大和金融业的发展,各国政府愈来愈认识到养老金投资的收益性,便开始投资运营,管制的原则也由“数量限制”逐渐过渡到“谨慎人”原则。随着时间的前移,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资本市场经理人的成熟,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要求的提高,谨慎人原则的实行势在必行。

2.2 统筹层次的提高。

当前在基金管理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基金管理分散化,政出多头,这不但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降低了管理的效率,造成了养老保险基金被挤占、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它也使各基金的平均规模过小,投资经营成本增加,成了基金投资最大的障碍。

因此首先应提高统筹层次,争取做到省一级统筹,一方面可以增强互济功能,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发生结构性资金缺口的机会,这样便有利于做实个人账户,使得个人账户基金保住不丢失,有钱可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减少管理环节和管理层次,可以实现集中管理,降低基金分散管理的风险。

2.3 社会保障法的制定。

首先制订社会保障基本法,规定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原则,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然后制订社会保险专门法,规定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的法律内容。社会保险专门法是社会保障法的进一步具体化,它可以对养老社会保险基金作进一步的法律内容规定。

2.4 外部资本市场的完善。

我国资本市场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应通过以下途径使资本市场逐步完善。

2.4.1 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逐步改善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结构。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积极探索和完善统一监管下的股份转让制度。积极稳妥发展债券市场,改变债券融资发展相对滞后的善,这有利于缓解单一依靠主板进行融资的压力,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

2.4.2 开展金融衍生工具、建立风险对冲机制。在中国资本市场,无论是投资债券还是,都缺乏相应的套期保值工具来处理资产的风险暴露。最缺乏的工具有两种:用来回避市场风险的股票指数期货,用来回避利率的国债期货。而养老基金是强烈风险规避的机构投资者,所以中国资本市场应积极探索开放金融衍生工具、开放套期保值产品。

2.4.3 鼓励基金公司积极进行产品创新。近年来基金行业产品创新在加速,不同风格的基金产品相继推出,大大丰富了养老基金的投资选择。为适应现阶段企业年金发展的需要,建议监管部门能够放松限制,鼓励基金公司开展专门面向养老基金的产品创新。例如出台相关法规,允许设立对养老基金定向募集的特种基金,推出保本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等等。

3.投资产品的选择

3.1 潜在可选择的工具。

根据国际经验,各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几乎涉及所有的投资工具,概括起来可以分为金融工具和实物工具两大类。金融工具包括存款、国债、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股票以及投资基金等;实物投资工具具有投资期长、流动性差的特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通货膨胀风险,也是养老保险基金可以选择的投资工具,如房地产。

3.2 扩展我国投资工具的选择范围。

拓展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范围,在现有的条件下,结合我国国情可以通过基础设施、银行间债市等来扩展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范围,具体来说,笔者建议有以下两种方法:

3.2.1 投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投资属于典型的长期资金运用,期限可能是30年、50年,因此,应当开拓期限相对匹配的资金来源,而养老保险基金就是重要的选择渠道。这不仅从微观上为养老保险基金等长期资金的运用提供了更为宽泛的空间,同时也从宏观上降低了金融资源错配的风险。在这方面可以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让养老金基金优先进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既能保障养老金基金的本金安全,又可以使养老金基金获取利益,如大桥和公路。

3.2.2 投资银行间债市。在目前股票市场收益率日益低下的条件下,可以考虑投资于银行间债市。债券投资具有期限固定和收益稳定的优势,是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组合中的首选目标。同时,养老保险基金的入市对扩容银行间债市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不断完善,个人账户基金和全国社保基金将滚动积累成一个为各个市场和机构所向往的一块大“奶酪”。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基金、非金融机构法人等机构之后,养老保险基金将成为银行间债市主要的、也是最稳定的机构投资者。

3.3 未来投资选择的建议。

3.3.1 金融衍生产品。中国目前尚无金融衍生产品,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会逐步推出,如期货、期权、互换等等。金融衍生产品具有杠杆放大作用,投资风险很大。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不适合作为养老保险基金这种以增值为目的的投资,应仅限于用作其风险对冲工具。养老保险基金用于投资的金融衍生产品主要有:股票指数期货、零息抵押担保债券、住房抵押支持的债券等。

3.3.2 房地产。各国发展趋势显示,房地产已不再是养老保险基金理想投资工具。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现阶段养老保险基金直接投资于房地产会承受较大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在房地产市场实现证券化的前提下,养老保险基金方可将其作为投资工具,并在经济发展稳定时期增加投资比例。

3.3.3 海外市场。海外市场具有广泛的投资领域,各国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趋于成熟时,都逐步放开了对海外市场投资的限制比例。中国目前仍实行一定程度的外汇管制,人民币尚不能自由兑换,进行海外投资存在政策制度障碍,当障碍不复存在时,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于海外市场的比例可由少到多渐次增加。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51页

[2] 肖汉平.《“谨慎人”规则在中国养老金投资监管中适应性研究》,《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报》,2005 年 7 月

[3] 吴宏洛.《我国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制约性因素》,《当代经济研究》 2006年3月

作者:朱夏婉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效率论文 篇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

摘要: 我国未来养老保险基金的需求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不断增大,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十分低。如何规避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确保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成为迫切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

据人社部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3.51万亿元,同比增长19.5%;总支出3.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4%;当期结余约3200亿元,累计结余3.86万亿元。如何正确认识风险、规避风险,促进基金的保值增值,切实保障参保人的切身利益,是当前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重点问题。

1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面临的风险

1.1外部环境风险。

1.1.1政治环境风险。政治环境风险是指因突发性政治事件的发生或者政府行为直接引起养老保险外部环境的变动,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或目标的实现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指不利的影响。此外,国家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的调整,也有可能给投资活动的参与者带来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负面的可能是正面的。

1.1.2经济环境风险。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与经济环境密不可分,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头。基金投资会受到市场金融资本,市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影响,还将面临通货膨胀、利率及汇率变动的风险。

1.2制度风险。

制度风险是指制度设计能否保证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收支平衡,各运行参数的设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缴费率的高低变化,统筹层次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替代率应设计为多少等都需要事先妥善设计制订,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平稳运行。由于现实情况远比理论复杂复杂,事先的设计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完全正确,从而带来的制度风险。

1.3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属于围观层次的风险,按照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技术流程,可以从筹资、管理、投资运营等环节分别对技术风险进行分析。

1.3.1筹资风险。是指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过程中,由于制度设计的缺陷以及参与主体(地方政府、企业、个人)追求资本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等因素所导致的基金筹资额与预期目标不一致的风险。表现为:①基金机制不健全,缺乏硬因素。②没有明确消化转制成本的渠道,单纯依靠社会保险费解决所需资金,致使企业和个人缴费率过高。③征收程序不完善,管理缺乏效率,使基金征收周期长,效率低。

1.3.2管理风险。基本养老保险资金管理风险是指从收到支的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环节多、主体多、层次低和效率低等原因而产生的风险。具体表现在监管体制不合理,在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金管理模式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受行政机构的领导和监督,导致基金在征、管、用三个环节无法实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统筹层次低,调剂能力差,因此,会发生挤占挪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行为。

1.3.3从投资运营角度来说,主要面临以下两种风险:

(1)委托代理风险。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能会效仿全国养老保险基金,和企業年金的运营模式,委托基金、券商、保险等资产管理机构投资运营。

(2)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由于不完善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以及外部事件造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发生损失的风险。

2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管理对策

2.1建立防范中国养老保障基金投资风险长效机制。

完善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紧密相关的法律制度安排,是防范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风险长效机制的根本对策。目前我国并未出台明确的关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甚至暂行条例也很少见,出台有效的投资法规,保持基金投资的长效运行。

2.2构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健全灵敏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防范机制,确保政府在面临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时,可以及时修正风险中带来的失误,维护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运作。

2.3完善监督与预警机制。根据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面临的各类风险,构建起完善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防范机制,必须建立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预警机制的社会系统。

(1)应当密切关注金融市场环境风险因素的发展以及演变动态,并且及时出台相关的防范机制;(2)对基金投资制度的设计,一方面要严格坚持安全性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盈利性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关注制度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具体包括:一是法律系统,它是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的夯实基础,是制度运行的有效保障。二是管理系统,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各种养老保险实施机构以及其实施内容履行的根本职责;三是监督系统,在法律的大背景下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与实施的监督管理,其中重点是对实施系统的监督。上述三个系统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使整个养老保险投资有条不紊的开展,从而成为整个养老保险基金制度正常运行、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3)提升技术能力,避免因技术能力的确实而造成的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王亚柯. 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风险与管理风险——基于美国联邦社保基金管理经验的启示[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8-13.

[2]惠恩才. 多元化投资运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出路[J]. 农业经济问题,2015,09:32-38.

[3]封铁英,李梦伊.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模拟与预测——基于制度风险参数优化的视角[J]. 公共管理学报,2010,04:100-110+127-128.

[4]江玉荣.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模式的国际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学术界,2013,01:205-214+287.

[5]林熙,林义. 国际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新趋势[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8,01:69-72.

[6]岳公正,王俊停.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风险及新型补偿制度改革[J]. 经济学家,2016,12:30-36.

[7]张盈华.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特征与风险规避[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29-138.

作者:刘方钊 李文丹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效率论文 篇3: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面临的风险及防范路径的选择

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投资运营是维持养老金制度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而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在投资运营中还面临诸多风险,客观地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面临的风险,探索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投资运营,以保障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安全性和合理的收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面临的风险

(一)我国的金融市场及资本市场发育不良,结构不合理

首先,金融市场结构决定了养老保险基金在金融市场可选择的投资工具和投资比例,同时养老保险基金作为金融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其投资行为又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结构。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养老保险基金多元化投资。其次,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只有现货市场,缺乏期货期权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导致目前资金投资渠道的匮乏及资本市场发展的滞后,阻碍了金融结构的优化,使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资本市场面临诸多潜在风险。

(二)我国债券市场发育不成熟,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结构不合理

首先,我国证券市场发育尚未成熟,规模还比较小,管理还不够规范,这样的投资环境是难以保障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的。其次,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强股市弱债市”的特征一直都很明显,债券市场相对于股票市场一直处于弱势,结构不合理。加之股票市场投机风浓厚,股权分置又使股票市场丧失了“价值发现”功能,使我国目前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是非常高的,同时又缺乏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手段,使得当前养老保险基金不可能、也不敢大比例投资入市。

(三)我国资本市场现有的投资工具都难以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需求

众所周知,基金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都会遇到通货膨胀等方面的风险,使这些基金承受贬值的压力。在所有的投资工具中,如果将社会保险基金存入银行,可以说安全性是最高的,但将有可能遇到银行倒闭的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及利率风险;如果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债券可能会遇到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及通货膨胀风险,使基金本金遭受损失;如果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股票会有可能遇到利率风险、政策风险。可见,所有这些投资工具,都不能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增值。

(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及基金管理公司本身管理混乱,不规范

一方面是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主体不清,管理上的政出多门直接导致投资管理的不规范;另一方面,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并不健全,各种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违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并制止。另外,我国的基金管理公司大多由证券公司发起设立,主要采取封闭运行方式, 公司缺乏完善的内部制衡机制,而且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很容易产生为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服务而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因此,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是非常高的。

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面临风险的防范路径探索

(一)使证券市场走上规范化道路,创建适合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外部市场环境

证券市场的主体是股票,这就要求必须采取措施使股票价格能成为企业价值的真实反映,股价变动能基本反应企业内在价值的变化。一方面要进一步改革公司上市制度,严格对上市公司入市资格的审核把关,对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应尽力按市场价格发行股票,完成上市。另一方面,应完善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凡是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的上市公司及相关的机构都要被严惩。还要严格执行上市公司的退出制度及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全面推进证券交易所及证券公司体制的改革。

(二)合理运用多种投资工具

养老保险基金由于自身特殊性的原因,对本金的安全性要求极高,进入资本市场的目的也仅仅是寻求保值增值,风险小,收益稳定就成了投资原则。但实际上我国目前资本市场金融产品是比较少的,养老保险基金要想找到适合的投资工具是有难度的。文章前面有过分析,存入银行与购买债券尽管风险系数不高,但潜在的风险也是难以规避的。因此,必须选择多种投资工具,并且以合理的比例进行优化组合,以期规避风险,并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三)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

一方面,必须把相关行政主体在养老保险投资管理中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政府部门必须成为真正的服务型的政府机构,而不能以各自为政的方式介入到管理中来。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过程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代理人与受托人的管理行为监管,在对两者的管理中也必须采用激励与约束并存的原则,使代理人和受托人的活动都在自己合法的范围内,同时促使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目标行动亦应采取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方式,这非常有利于降低投资中的道德风险。

(四)积极建立信息披露机制及风险预警机制

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后,由于委托人、投资管理人及托管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了基金入市投资风险。解决这一风险的强有力对策就是强化信息披露机制,做到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应及时公布基金资产、收益、现金流量等财务状况及影响安全性与收益性的重大事件。另外,风险预警机制能防患于未然,是控制风险的绝好措施,风险预警系统能通过对基金组织机构内外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预测,并形成征兆信息,并据此对未来的风险进行预先预警,使管理者可以提前做出应对。

(五)在投资多元化基础上,构建新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模式

要想使养老保险基金通过多种投资工具组合投资来提高投资收益率,必须以市场化、私营化为目标,建立新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模式,利用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基金可采取集中管理模式,不进行多元化投资,而对做实后的个人账户基金,可采用相对集中管理模式,采用多元化投资管理,将个人账户基金的经营权同政府职能分离,减少由政府直接投资运营所带来的效率损失。

(六)加强保险基金投资的监管

一方面,建立政府监督机构,对养老基金管理者与缴费者之间的信托关系实施监管,以保证管理者在履行投资职责时谨慎行动,避免过度冒险和发生与职工利益相违背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的立法和执法程序对养老金投资实施自动监管,有效的法规可部分替代或协助政府监督机构对养老金投资的监管,这同时也是一条利于节约成本的途径。另外,为了保证实现基金投资的目标,应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养老基金投资的公众监督机制,公众和大众媒体可对养老基金投资进程进行仔细的监督。

(焦红丽,1968年生,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高职学院讲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保险经营管理)

作者:焦红丽

上一篇:学校计划生育工作总结下一篇:医院半年工作总结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