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旅游学概论

关于《旅游学概论》课程建设的几点看法

[摘 要]《旅游学概论》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对学习旅游专业知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旅游专业其他后续课程的基础。文章重点强调《旅游学概论》课程在学习旅游专业知识过程中的基石作用,提出应从课程知识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配合和实践教学的安排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其成长提供沃土,使其今后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基本模块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旅游学概论》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旅游和旅游活动方面的基础知识详尽地进行掌握,为系统、全面地学习本专业的其他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重视实践教学等方式,可以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其未来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而要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从课程知识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教学的安排等方面入手,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

一、知识点的把握

《旅游学概论》作为专业基础课,具有综合性和基础性的特点,是旅游专业所有课程研究的基础,对其他课程的设置具有指导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专业其他课程都是对这门课程内容的深入研究。因此,其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展开。

1.三大基本模块的掌握

《旅游学概论》主要揭示旅游学的基本研究对象与内容以及相关的概念与理论,概括而言,可以分为三大基本模块: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旅游和旅游活动,旅游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这些是课程内容的基础;其次,是课程内容的核心所在,也就是理清完成旅游活动需要的三大要素,包括活动主体的旅游者、客体的旅游资源和介体的旅游业;最后,是课程内容的延伸部分,主要分析和讨论旅游活动的发展带来的那些需要我们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与后续课程的有机衔接

由于《旅游学概论》课程内容是旅游学研究的基础,所以这就决定了它和其他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会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所以,在针对每章节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时,对于涉及到其他专业课程内容的时候,应该着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研究对象、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概括性论述,至于下一步更深入的内容则可以交付给其它相关的专业课程。

比如,在分析“旅游业”这一章的“旅行社”一节时,对于“旅行社的主要业务”这部分内容就可以省略,因为这部分内容会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进行详细介绍。否则,就会出现课程内容混杂、重点不明,最终使《旅游学概论》成为各课程内容的简单罗列,从而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3.专业信息的更新

旅游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它的发展,相关的研究与理论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政府以此为依托也不断出台新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本国旅游业的发展,所以在掌握基本知识模块的基础之上,需要不断完善课程内容,补充最新信息。需要补充的内容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概念性内容;第二种是政策性信息,包括我国出台的旅游业方面的法律法规等;第三种是统计性数据。

比如,1996年我国出台的《旅行社管理条例》中对旅行社的解释是:“旅行社是有营利目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而2009年5月1日国家出台了新《旅行社条例》,里面对旅行社重新进行了界定,认为旅行社是“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者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而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旅行社的数量也在逐年发生变化,通过这些数据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说明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通过涉及旅游方面内容的报纸、期刊和网站,比如《中国旅游报》、《旅游学刊》和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等,让学生自己主动去了解和把握旅游学研究和旅游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信息。

二、教学方法的配合

以教学方法而言,对于专业基础课程来说,一般所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即强调教学活动以课堂讲解为中心,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中心,讲解教材以应付考试为中心。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旅游基础知识,并加以融会贯通,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理论阐述法

虽然我们需要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但是作为专业基础课程,首先进行理论的阐述与分析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理论阐述过程中,除了要重视突出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以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重内容讲解的逻辑性,进行层层递进的分析。比如在讲解“旅游的发展历史”的时候,首先要介绍虽然对于旅游的真正产生时间还存在争议,但是目前人们已经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旅游是从旅行开始的,然后明确旅行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得出在经历了人类社会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由于商人的出现,人类最早有意识的旅行活动得以真正产生。

其次,注重提炼内容的重点,由繁变简,便于理解和记忆。比如在讲解旅游活动的概念时,突出旅游活动的三大特征表现,即外出旅游的目的、时间上的暂时性和区域上的异地性,从而得出结论:旅游活动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以外的其他原因,暂时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前往异地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

2.案例教学法

通常与理论阐述法结合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法,它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现代教学方法。与一般课堂讲解式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可运用课堂提问、个人练习或者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为了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进行量身定做,可以采用书面和视频案例相结合。案例的叙述要完整、丰富生动,并可呈现出一定的问题,以便进行相关讨论分析。

其次,选择的案例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因为旅游本身就是让人感到身心愉悦的活动,所以具有趣味性的案例也容易将学生带入这一境界,更好地理解旅游,热爱旅游和旅游行业。

比如,在介绍我国旅游资源目前的发展状况时,通过播放《中国,魅力永存》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资源的类型、特色和代表,然后通过相关的图片和资料介绍我国重要的世界级旅游资源,特别是世界遗产,并选择具有一定特色和吸引力的视频对部分遗产做重点介绍,像《孔府那些事》中介绍的“甘蔗为什么这么疼;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等”,并以此为基础上,让学生分析如何更好地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

3.互动教学法

旅游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诗词歌赋等的衬托和点缀,因此教学中可以采用诗词对接、神话串烧、典故连载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旅游活动的多彩和丰富内涵,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自身的口头表述能力。比如,在分析旅游资源的审美性特点时,让学生自己查找和介绍所选择的旅游资源背后所隐含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来说明。

4.专题教学法

结合相关专业知识,采用专题教学方式,开展讨论,扩展知识面,活跃思维。选择的专题应具有一定的前沿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够探讨目前行业发展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和趋势。比如目前可以关注的专题有后世博旅游、低碳旅游、红色旅游等问题。通过这些专题的探讨与分析,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可以及时有效地掌握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对其今后的专业学习、论文选题等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三、实践教学的安排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先驱课程的《旅游学概论》,除了要重视对旅游和旅游活动基本内容和理论的掌握,对旅游行业基本内涵和发展状况的了解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对这一行业有着更加直观的感受和认识,并由此明确自身的专业方向,为思考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结合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根据前面介绍的课程知识模块,选择作为课程核心的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三大章节的内容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并可与相关的专业实习或实训活动相结合。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其次,可以选择在五一、十一、中秋、元旦等法定假日期间,让学生亲身体验假日旅游活动,可以是一日游,也可以是多日游,并结合当时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所体验到的旅游活动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撰写相关的报告,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撰写有自己在假日旅游期间亲身经历和感受的旅游小故事,分享旅游体验。

总之,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和权变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始终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随时动态把握旅游业的实际管理运作模式,能运用开拓性的创新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独立处理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旅游学概论》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养分和空间,从而为学生带来更光明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田磊:《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4):158.

[2]陶卫宁:旅游学概论教材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其合理架构的建立[J].旅游学刊,2006:98~104.

[3]付洪利:任务驱动教学在高职院校《旅游概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8):129.

[4]李会琴 杨湖浩 周玲: 肖拥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旅游学概论》为例[J].旅游研究,2009(12):80-83.

[5]黄萍:实用性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的创新研究—《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启示[J].统计教育,2007(4):116-119

作者:盛蕾

第2篇: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课程教学模式之研究

摘 要: 《旅游概论》是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理论课程,专业性强,概念多,较为抽象。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新课程改革重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学习改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作者根据在《旅游概论》教学课程改革实践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整合知识,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的体会,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形式设计及教学评估设计四个方面提出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旅游概论》课程 新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很多地方已大力推行,现代教育课程已进入新一轮的改革高潮,中等职业教育提倡“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这次课改直接面对的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过于注重知识积累而忽视对人的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新课改重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学习改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与职业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理念是一致的,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培养的是专业有优势、上岗有能力、继续学习有基础、持续发展有潜力的职校生。

《旅游概论》是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理论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什么是旅游,什么是旅游业,以及旅游和旅游业在古代、近代、现代及未来的发展情况,是旅游专业学生的入门学科,同时也是南京市职教教研室规定的旅游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同其他专业课相比,这门课的特点就是理论性强,专业性强,概念抽象,故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能力有限的学生来说,此课程显得枯燥乏味。上课很多时间都是老师说,学生听,课堂单一,学生不能积极地参与课堂,一节课好像始终都是老师在唱独角戏。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以往《旅游概论》课程的教育目标就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目的仅仅是让学生对旅游有一个宽泛的了解,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去应付考试。结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我将教学目标设立为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通过比较全面地掌握与现代旅游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从而增强对自身和社会的了解,具有初步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为了让学生感受旅游、发现旅游,结合“十一”黄金周等旅游高峰期,我设计了“黄金周大讨论”的活动。第一阶段,首先向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查询有关黄金周的资料;第二阶段,大家利用一节课的时间,针对搜集的资料互相交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第三阶段,根据资料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利用课上时间开展一次辩论赛,把赞成“利大于弊”和赞成“弊大于利”的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辩论。第四阶段,根据对课堂辩论赛所支持的正方或反方,把自己对黄金周的利和弊的看法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作为期末考试的综合题40分列入总评成绩。整个活动过程时间跨度为一学期。

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不仅培养了学生放下书本利用其他资源学习的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勇于自我表现的意识。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们纷纷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运用各种方法,有的将资料制作成PPT,有的将从网上下载的图片和文字打印成宣传资料,等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提高了自信,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在此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高。很多学生改变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上网的目的不是玩游戏就是聊QQ,大部分不会关心国家大事和新闻。而取消“五一”黄金周从开始提议到最终确定公布,学生一直在关注,最后公布的时候甚至有学生和我说:“老师,‘五一’黄金周真的取消了。”看来他们上网也开始关注国家大事和时事新闻了。而且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他们了解并知道了许多旅游业的前沿信息,这些都是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对他们的专业学习非常有益。在以前的学习中,有的学生一学期下来书还是崭新的,没有阅读的习惯,通过这次活动,虽然学生们的文章很大一部分内容往往是网上或者报上摘抄的内容,但可喜的是,就算查找资料,他们也要自己先阅读一遍;就算摘抄,他们也要阅读完进行筛选后才下笔。以往的考试都是老师复习重点,学生不管是否理解,回家都要死记硬背。布置关于“黄金周”一文后,学生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因此认真对待,最后的结果是皆大欢喜。这比强迫他们学习、死记硬背效果要好得多。即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实职业教育更多的应注重平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自主学习,改变过去一到考试,临阵磨枪的情况。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传统的学科化教学内容组织经实践证明不能完全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需要,特别是随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日趋社会实用化,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式也必须走向技术化和模块化,那种以强调学科的逻辑顺序和科学的完整体系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的演绎型思维方式也应转向以职业需求和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的归纳型思维方式。《旅游概论》的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七个部分,在这七个部分中,除了对旅游的定义,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的学习不与其他专业课程交叉外,其他章节都是另一专业课程的缩影。例如在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的学习中会涉及《旅游心理学》、《旅游资源》、《旅游地理》的内容,在旅游业的介绍中又会涉及《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学》的内容,等等。如果把这些重叠的内容按照模块化来做项目课程,则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教学课时,增加学生实践课时的操作,而且学生可以将知识融会贯通,有机结合,消化巩固。

虽然在目前的教学当中,《旅游概论》对于很多内容都只能浅尝辄止,不能深入,不能发挥,是一门枯燥的课程,但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将和其他课程有所重复的内容尽量简单介绍,增加一些实用性、趣味性较强的内容,例如播放旅游景点的视频,从四川的海螺沟、红原大草原、九寨沟到云南丽江,法国巴黎…… 每一段都让学生们惊叹不已,和着轻缓的背景音乐,伴着主持人的娓娓道来,以及我自己在旅游过程中的亲身感受,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既进行了一次愉快的旅行,又接受了导游行业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形式的设计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主要反映在强调技能训练、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和情境体验等方面,旅游业所需的从业人员的特点也要求能力强素质高。因此《旅游概论》教学方式的选择也必然是多样化的。除去课堂讲授外,还应增加包括模拟教学、实地调查、社会实践、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例如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教学中,我以南京明孝陵的开发状况进行案例分析,请学生们从旅游开发的独特性、经济性和市场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先在学校了解明孝陵在成为世界遗产之前的状况,再亲身参观明孝陵,学生们就有了最直观、最感性的认识。他们看到了同样的旅游景点,可由于管理者的意识问题,景区的开发有了很大的差异,而景区的合理开发又影响着景区的生命周期。这种实地调查、实践方式能够形象地解释旅游开发的重要性,把握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现代社会日新月异,随着互联网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信息的传播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仅抱着书本学习已然不适宜了。因此,我将每一模块的最后一节定为讨论课和案例分析课,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要求每周每个小组都要从报刊或者互联网上搜集一条有关旅游方面的信息,我们在课堂上选择其中的两条进行分析讨论。刚开始,学生们都不太勇于发言,搜集的资料价值不高,经过努力启发和精心组织,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慢慢高涨起来,效果也越来越好。

在《旅游概论》的课堂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益,它的运用所包含的内容、信息可以超越课本与学生的思维空间,强化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作用,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在《旅游概论》教学中,我使用最多的是图片、视频,通过专题性材料的播放,对学生进行旅游知识的普及性介绍。例如在讲解旅游资源保护这一章节时,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认识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更直观地了解资源保护的背景,我播放了《可可西里》的片段。《可可西里》讲述的是关于动物藏羚羊的保护问题,悲凉而又深刻,荒凉的高原、恶劣的生存环境、可怜的藏羚羊、英勇无私的巡山队员使学生们受到了震撼,许多学生在观看过程中默默地流着眼泪,这不仅仅是一段普通的电影片段,更是一次震撼心灵的教育。

四、教学评估的设计

职业教育教学评估的最根本问题就是要转变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课程评估的根本指标的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核心的发展性评价理念。首先,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改革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必须能够反映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教师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其次,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方式,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考试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能只限于笔试,还应采取口试、试验、参与研究项目、实地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还可以通过面谈、正式作业、项目调查、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和写论文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教学评估方式多样化,它的杠杆调节作用也明显地体现出来,课堂教学就有了保障机制。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旅游概论》教学更是要不断适应形势,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蔡正敏.旅游概论.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9.

[2]徐茜.旅游概论的教学设计.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7.

[3]江艳,邓菲.旅游学概论兴趣导向型教学浅谈[J].职教论坛,2008,(30).

[4]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王薇薇,尚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目的[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8).

作者:汪薇

第3篇: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改革探讨

【摘 要】本文阐述智慧课程的特征,分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改革策略:基于智慧型课程融会贯通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师生角色定位;充分应用网络数字技术,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大数据 旅游学概论 智慧课程 课程改革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具有旅游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更需要加强对符合时代要求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旅游学概论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基础旅游知识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探讨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改革,旨在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能力并具有更高思维能力的旅游专业人才。

一、智慧课程的特征

智慧课程是伴随着智慧教育兴起产生的,集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私播课所长,有创新的课程形态。其具有以下特征:

(一)课程教师的专业协同

智慧课程相较于传统课程而言,更符合开放式教育发展趋势。而大规模的开放教育虽然对于教师的专业分工要求更高,但同时也要求必须从各自为政转变为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智慧型课程的构建。因此,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应该具有教师专业协同特征,通过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提升实践能力和教授能力素质,完成智慧型课程教学的新体系和模式改革,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并朝着符合大数据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方向成长发展。

(二)学习内容的与时俱进

目标和内容是组成课程的核心部分,智慧课程在内容方面应具有“智慧”特性。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课程教学内容都存在陈旧、烦琐以及和时代脱节的问题。但是,智慧课程的学习内容将会引入学科前沿理论和社会热点问题,教材内容的理论性和应用性更具前瞻性,不但知识内容更为丰富全面,而且课程结构更为合理。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不但理论性较强,而且也较为抽象,推进智慧课程改革增强学习内容的时代性,才能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成功构建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三)创造和创新融合发展

智慧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是分层次和分阶段在不同章节采取不同策略及方法进行教学,并且为了满足学生多元化智能成长发展需求会构建不同教学场景实施多元化教学方式,因此更重视创造性和创新性的融合发展。鼓励并支持师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是采取智能网络教学形式的智慧课程,更是需要不断重组和创新,才能转化生成或者有效调节教学内容保持开放性和融通性,让更为丰富多样化并且具有创新性和动态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挖掘智慧课程的内涵。

(四)多元化选择虚实结合

智慧课程适用于为不同类型的学习对象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学习对象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并喜欢的学习内容,从而更深层次地挖掘自身学习潜力,形成智慧型学习。促进学习对象智慧成长是智慧课程的主要特征,因此智慧课程更为重视整体结构设计和开发实践,以及整体内容和学科之间的相互结合,重视与时俱进对话沟通的学习具有過程性、关系性以及创新性等优势。与此同时,基于互联网平台为学习者提供线上线下学习体验活动,充分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创设情景化教学,提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虚拟性学习效果。多元化的自主学习方式选择,再结合现代仿真技术和大数据信息等相关数字资源,可实现场景虚拟,让智慧课程虚实结合进一步提升学习成效。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人才培养过程对自主学习的需求

旅游学概论课程虽然只是旅游管理专业新生入学第一期开课的入门级课程,但同时也是基础核心课程,不但对师生和旅游学科的教育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将影响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深入理解和知识体系的基本构建,以及对未来职业的正确认识。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答疑解惑、案例分析以及分组讨论等,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并培养实践能力以及持续学习能力。但是,如果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实践范围,就有必要借助互联网课程资源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因此,基于对人才培养过程中自主学习的需求,需要构建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全方位、多层面地学习知识,遇到问题时能通过独立思考作出更为理性的判断。

(二)顺应学生知识获取方式的时代变化需求

互联网对于学生知识获取方式以及思维习惯和人际交往影响很大。虽然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于互联网有一定的依赖性,但是他们更为活跃的思维和对网络的轻松应用能力,也可以自主利用互联网多元化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因此,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单向信息传输,而是更为灵活开放的自主互动教学方式。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改革将传统教学优势和线上资源优势结合,顺应了学生知识获取方式的时代变化需求,更能激发学生采取主观能动性独立或协作完成深度学习。

(三)智慧课程教学改革条件逐渐成熟

为帮助桂林当地的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从业者摸准游客需求,丰富优化旅游产品,更精准地开展服务和营销工作,桂林移动携手桂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以“智慧旅游”为主题于2016年开展了“旅游大数据项目”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智慧城市—旅游大数据应用。次年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上,桂林移动“旅游大数据”也再次大放异彩。由此可见,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改革符合大数据时代的市场发展需求。随着互联网在校园全面覆盖,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已经在校园普及,学生对“雨课堂”和“课堂派”等各种软件的使用已不再陌生,这充分证明智慧课程教学改革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

三、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改革策略

(一)基于智慧型课程融会贯通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智慧型课程的融合贯通,是传统与现代、学生与教师、线上与线下等各个与课程相关方面的融会贯通。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改革除了以智慧型课程融合贯通理念为基础,还应该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旅游学前沿知识理论和相关社会热点,以及相关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信息资源。根据知识体系的不同,将教学内容设定为多个不同教学单元,各个教学单元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情境和教学案例等,确保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学单元之间的有效连接和平滑过渡。同时,课程内容素材库应该将可以充分反映行业前沿时效性的文化知识信息以及焦点或热点问题分析信息纳入当中,让各个教学单元不但知识点清晰,而且内容均衡又具有时效性。

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不但应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设置,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数字资源制作水平。首先,教学内容设置应该结合行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更新,可以结合文化和旅游部以及本地旅游部门所发布的最新消息,培养学生加强专业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行业动态,提升行业敏感性;其次,加强与课程内容相关信息资源的音频和视频数据库建设,重视信息编码过程符合学生的感知规律以及信息点之间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保证课程内容知識点清晰并且构建图文并茂或高质量的教学视频音频辅助教学资源库。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转变师生角色定位认识

大数据时代的知识和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互联网海量的知识信息以及便捷的知识获取方式导致师生之间的知识积累水平差距越来越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改革首先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并通过行业挂职实践的方式及时更新专业技术。同时,充分利用视频会议、远程讨论、互联网论坛等现代科技,加强不同教师之间的课程分析以及理论讨论,提升课程结构的科学合理性,确保更加准确深入地开展知识点教学。

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改革要确保有效性,还应转变师生角色定位,明确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保障智慧课程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作为课堂核心,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构建中,教师应在“以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确保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进一步提升教学对象的自主学习意识。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的教学应该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单向知识信息传递方式教学向知识共享互动式教学转变。

(三)充分应用网络数字技术,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

教学模式和方法丰富多样,但是不同教学模式和方法所发挥的作用以及适用范围却并不相同。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改革要提升有效性,不但需要充分应用网络数字技术,同时还应该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例如,可以采取模块化教学、数字化教学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

1.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教学方式中的“模块”,主要是指技能模块和能力模块,因此模块化教学是指模块式技能培训(简称MES)和模块式能力培训(简称仍CBE)。MES主要是以培训技能作为核心,并以现场教学为主。CBE则是基于对工作和任务的科学分析构建多个教学模块,不但包括技能训练项目,也包括理论教学项目,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和技能项目融合整理确保科学组织教学活动。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改革所采取的模块化教学,更侧重于对CBE教学的应用,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旅游活动基础知识、现代旅游三要素、现代旅游关联问题等三大模块之后,再细分其对应包括的多个小模块,将课程理论和实践内容融会贯通之后进行科学统筹安排。每个模块下都应该遵循学生“够用、适用、会用”原则构建学习项目,各个学习项目独立设置,由教师完成对各模块理论项目的知识讲解以后,再由师生共同或生生协同完成实操训练项目。为了增强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概念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掌握,各个模块的项目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配合模块化教学。

2.数字化教学。所谓数字化教学,就是在对校本课程教学内容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为满足教学对象多元化自主学习需求,通过构建数字教学环境增加公共数字教学区域。旅游学概论智慧课程改革可以构建互联网教学平台,利用在线预览功能以及线上线下互动沟通交流功能,或者是借助移动主动自主学习等其他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数字技术,不但让课程知识信息的容量更为丰富广泛,同时也实现课程资源的广泛共享,并且实时方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喜见乐闻的教学拓展。另外,在转变课程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模式的过程中,还应该合理选择有益于个性化、智能化教学和学习的方法及模式,在诸如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逆向教学等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模式开发运用当中,结合课程内容辅以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和基础课程,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需求进行智慧课程改革,不但是因为智慧课程教学改革条件已经逐渐成熟,同时也是人才培养过程对自主学习的需求,更是顺应学生知识获取方式变化的需求。旅游学概论课程应该积极探索通过智慧课程改革提升有效性、转变师生角色定位,基于智慧型课程融会贯通理念不断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应用网络数字技术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晖,黄晓媛.大数据时代《旅游学概论》智慧型课程建设与改革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8(41).

[2]潘国伟,谈爱清.智慧课程:学校课程重建的价值思考与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7(1).

[3]赵茜茜.高职《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大众科学·上旬,2019(9).

[4]孙文福 .《旅游学概论》课堂教学理念改革与教学模式实践与创新探究[J].亚太教育,2016(1) .

[5]王娟.智慧型课程:概念内涵、结构模型与设计流程 [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3).

[6]杨萍.“旅游学概论”智慧型课程建设与思考[J].智库时代,2020(1).

[7]何丽芳.《旅游学概论》课程综合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2).

【作者简介】李永强(1979— ),青海西宁人,桂林旅游学院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职师学院硕士生导师。

(责编 王 一)

作者:李永强

第4篇:《旅游学概论》课程案例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内容摘要】 作为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旅游学概论》,有必要实施案例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形象感知,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旅游学概论》课程在案例教学中应打破原有章节的局限,按照内在逻辑关系划分为旅游学基本理论模块、旅游活动的构成模块、旅游影响研究模块三大不同的知识模块,依据模块内容选择讨论式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式案例教学、实景模拟式案例教学等不同类型的案例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 旅游学概论;案例教学 ; 教学实践

1《旅游学概论》课程案例化教学的必要性

《旅游学概论》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之一, 对于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认识并掌握本学科知识体系构架,了解旅游现象和旅游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旅游业发展面对的内外部竞争环境日益复杂,促进学生完善旅游学概论知识体系,有必要运用案例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形象感知,通过对一定真实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典型事例、个案进行分析、辩论、演绎、推断、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在实践性的案例中深化理解旅游活动及旅游现象,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由抽象到具象地掌握知识的目标。案例教学法主要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经实践证明是深化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为理论和实践教学架起桥梁。对《旅游学概论》课程进行案例化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旅游概论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形式,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明确、科学的专业学习目标,深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2 《旅游学概论》课程案例化教学实践

《旅游学概论》课程是旅游专业最基本的学科理论与学科方法的理论性课程,是对旅游学研究的概要性论述。该课程是以旅游活动涉及到的内容为中心,对旅游学的核心问题,即旅游学内容的三大板块(旅游者、旅游业、旅游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而简洁的阐述,让学生掌握旅游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该课程的学习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专业认识水平、知识结构体系与专业操作技能,为学生旅游管理方向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1 构建教学内容模块

《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的发展历程;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及特点;掌握旅游者的类型与特征及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理解有关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了解旅游业的构成及发展状况和正确认识旅游的影响,从而对旅游及旅游业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打破原来章节的局限,按照内在逻辑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知识模块,在讲授模块知识之前导入案例,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再传授与知识模块相关的知识, 再进行案例的分析与总结, 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旅游学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认识旅游活动; 旅游者; 旅游资源; 旅游业;旅游组织; 旅游市场; 旅游的影响。根据课程体系内容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知识模块:旅游学基本理论模块、旅游活动的构成模块、旅游影响的研究模块。

2.2 针对教学内容模块实施多类型案例教学

课程在案例教学中应依据教学模块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案例化教学方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实现深化理论教学同时最大限度的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教师所扮演角色为划分依据,可以将案例教学分为三种形式:讨论式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式案例教学、实景模拟式案例教学[1]。讨论式案例教学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案例教学方式,是指在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入案例作铺垫,并且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分组的讨论,通过对案例内容进行全面讨论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旅游课程的教学。角色扮演式案例教学是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将角色扮演法与案例教学法结合起来运用,以此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教师需要通过设计一些具体的教学任务,创设出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可以全面地进入到相关的角色情境中,通过对角色的感化认识解读教学内容,学习旅游专业知识。 实景模拟式案例教学是指在案例教学中引入必要的场景,使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场景中来。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教学场景使其在情感、认知等方面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场景相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主动的探索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并不是把三种案例教学方法完全区分开来,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交叉使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案例教学需要在开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案例教学的实施计划, 包括安排的教学案例的总数、各章节安排的个数、案例类型、案例讨论的具体内容、组织形式、步骤等。在案例教学中依据划分的三大教学模块内容,选择不同类型的案例化教学方法,课程模块化案例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2.2.1旅游学基本理论模块案例教学

旅游学基本理论模块主要介绍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认识旅游活动的界定、类型、特点及测量指标,通过专业术语和核心概念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于旅游专业的认识。此部分知识模块应以详细讲解为主,并恰当运用讨论式的案例教学,尤其是在讲授旅游发展历史和一些专业概念的演化过程中,通过讨论式的案例教学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信息和观点的交流,从初始阶段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2.2.2旅游活动构成模块案例教学

旅游活动的构成模块主要包括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者章节中,可以通过讨论式案例教学方法对案例材料如:“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者的定义”讨论分析。通过什么样的人属于旅游者,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旅游者,不同类型的旅游者有什么样的特征等三个递进问题让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深入学习[3]。旅游业章节中有关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内容可以通过实景模拟式的案例教学分析了解各类旅游企业业务内容、流程,了解旅游业态与旅游行业及旅游产业之间的联系。旅游资源章节通过知名旅游资源开发的角色扮演式及實景模拟式案例教学如“黄果树瀑布群的旅游开发”等材料分析了解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企业等不同开发主体的职责,旅游资源开发需具备的条件、基本原则以及开发内容等。

2.2.3旅游影响模块案例教学

旅游影响模块主要包括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旅游影响是近年来旅游研究的热点话题,涉及到旅游实践中的许多问题和现象。可以运用讨论式案例教学对某地旅游影响的案例材料,如:“旅游对西藏经济的影响”,“黄山的无序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等讨论分析,使学生明确旅游影响是一个中性的概念,通过对发展旅游带来的积极、消级影响的分析辩论,培养学生辩证视角分析和评价问题的能力。

3 结论和思考

就目前课堂反馈情况来看,案例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旅游学科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拓宽学科知识面,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改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但案例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长期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师生的沟通有限,使得教師无法全面顾及到学生的个体性与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此外,教师在多媒体的使用中也主要局限于视频、图片的播放,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不足。教学实践中所使用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还不完善,微信、APP、智慧旅游、VR 交互技术等信息技术未得到充分利用[4]。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通过自我学习或培训等方式不断扩宽知识面和提升专业理论水平;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挂职等丰富教师的行业实践经验,增强案例教学的实践内涵,以进一步提升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此外,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应促进信息技术与案例教学的有机融合,形成案例教与学双方的良性互动,以此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如:借助信息技术为角色扮演式及实景模拟式案例教学提供仿真的问题模拟情境,通过技术设计的人机交互界面让学生沉浸在扮演角色中[5];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记录和储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行为表现和学习结果,以此作为教学考核评价数据的来源,将每个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与其课程考核成绩挂钩,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常莹.案例教学法在旅游专业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探讨[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2):147-150.

[2]徐秀美.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与教学策略分析[J].品牌,2015(2):206-207.

[3]任新玉,华海迪,姚雨辰.《旅游学概论》翻转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5)26-27.

[4]毋兆鹏,李 勇.智慧旅游背景下新疆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高 教 学 刊,2019(5):157-159.

[5]贾亚君.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法反思与案例库建构[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29-130.

作者:王丽芳 谢霞

第5篇:中职旅游专业理论课《旅游概论》活动单教学方法探析

新学期就要开始了,旅游专业的老师每学期拿到课表时,都会先看看这学期教什么课程,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害怕教《旅游概论》。这是为什么呢?这门课程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抽象性、逻辑性、概括性等特点,不像《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贴近生活,可动手性强。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妨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及教学效果的提高。而这门课程又是中职旅游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更是江苏省旅游专业对口单招考试中占分较高的一门。江苏省旅游专业对口单招考试中,基础理论共六门课程,《旅游概论》占总分的19%,即57分。我们又必须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已经成为旅游专业理论教学的一个难点课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渐渐总结出一套用小窍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进入到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去的一种教学方法。以资共勉。也就是我校推进的“任动单”教学法。

任务单教学模式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一方面,学生通过活动和自主建构。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天赋、审美鉴赏力、个性等得以表现;另一方面,又丰富、发展着学生个体的个性潜能、资质和素养。学生在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引发、帮助、促进学生学习,在方法和技能上辅导学生,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开展合作一探究教学。学生的认知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激发,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任务单教学法的运作模式,其实施步骤一般可分为以下几步:

(一)学习目标的确定

学习目标是学生努力的方向,是进行活动单教学的前提。教师在每节课的目标时,除了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外,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如果学习目标过高,学生无法实现,目标就形同虚设;如果太低,又很容易达到,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也没有多大作用。所以,学习目标不仅要切实可行,还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动一动,跳一跳,就能尝到摘果子的乐趣。这样的目标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自我完善、总结提升、达标测试)

“自主学习”是活动的前提,“合作探究”是活动的主体,“成果展示”是活动的外显,“自我完善”是活动的提升。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从学生的知识体系来看,也完全符合学习的逻辑思维。且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中,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动脑、动手、动口之后再加以教师的点拔,对知识的掌握就更牢固。

下面以《旅游概论》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第=节旅游资源的任务单为例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旅游资源第一课时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掌握旅游资源的定义,掌握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二)课堂探究

任务一:概念导入

引言:旅游资源是旅游的吸引力因素。也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竞争激励。旅游业发达国家都千方百计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使它成为最具吸引为例的旅游对象,以招徕源源不断的旅游者,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旅游资源的概念。

任务二:举例分析

任何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都是形形色色,丰富而有特色的,例如桂林山水、苏州园林、浙江古镇等等。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各地区的别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找出典型的例子,再加以分析归类,得出旅游资源的类型并用小黑板展示。

任务三:合作探究

旅游资源的特点有吸引性、变化性、垄断性和季节性。先认真阅读课本上的知识。然后组内合作探究。解决:如何理解旅游资源的这四个特点?

任务四:拓展应用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的宝藏。敦煌研究院的一份报告中说:“近年来局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特别是人文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得壁画病害发展非常迅猛。”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师曾对记者说:没有可以永久保存的东西,莫高窟的最终结局是不断毁灭。我们毕生所做的就是与毁灭抗争,让莫高窟保存的长久些。

1.敦煌莫高窟是属于旅游资源中的哪一类型?

2你还知道有关敦煌莫高窟的其他资料吗?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展示。

检测反馈:

一、填空题

1 旅游资源是能够吸引旅游者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____和____。

2 “黄山四绝”____云海、奇松、怪石和温泉属于____旅游资源,它为旅游者提供了自然美:中国现存的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____北京天坛,属于____旅游资源,它为旅游者提供了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审美情趣。另外,如今国外已将____和旅游地居民的热情友好态度列为另一粪“资源”。

3 人文旅游资源可以分为____和____。

二、简答题

如何理解旅游资源的季节性?

三、任务单教学法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有合理的评价体系,或叫激励竞争机制才能真正的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说:

1.预习成果展示部分:全部组员完成预习活动加5分,根据成果展示的内容、书写加3—5分。

2.课堂活动部分:(1)积极讨论交流,小组加3分;(2)设疑,小组加2分;(3)答疑,小组加2分;(4)纠错,小组加2分;(5)竞答,小组加2分。

3.课堂课后检测部分:根据小组得分情况进行加分。

作者:陈 霞

第6篇:高职“旅游概论”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文章介绍了“旅游概论”课程的问题,从而提出项目课程设计的想法,并从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课程评价体系设计等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课程设计 项目化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邓梅(1981- ),女,湖南株洲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旅游职业教育、区域旅游经济。(湖南 长沙 4102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餐旅管理与服务类专业教指委教改课题“高职高专餐饮服务与管理课证通融的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LJZW201122)

[

一、课程分析

“旅游概论”是旅游类专业(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外语等)的基础课、入门课,是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指定的专业必修课。它主要研究旅游学的基础理论、结构框架。课程以旅游活动为出发点,研究旅游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和关系,介绍我国发展旅游的方针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旅游学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学生可以系统把握旅游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为后续理论课程、实践环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旅游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翔实,涉及旅游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各个方面,條目庞杂,理论和实践环节信息丰富。一些跨学科和专业的边缘概念历来界定不是很清楚,理论条目较为深奥,各个层次旅游教育专业老师小心规避。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旅游概论”的课程教学以学术和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主要是讲授为主,课堂作业练习为辅,互动性差。这种教模式最大的弊端是强制灌输色彩浓,学生被动接受,对一些较为深奥的理论概念、条目难以理解,对旅游活动场景缺乏直观的认识,很不利于以后专业主干课程教学的开展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学习效果不明显。笔者主张突出旅游教学实践环节,要求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区别高职旅游专业理论教学与基础理论教育旅游理论教学。为此我们对旅游行业进行广泛的调研分析以及与企业密切合作,进行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项目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在完成一个个真实项目的过程中学习,边做边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应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职教学生基础薄弱。因此,在教学上我们坚持“以应用为目的,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尽量多安排实践和实训,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旅游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掌握尽可能多的实际技能。本着“理论够用、突出实践、服务行业”的基本思路,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导向、工作过程导向,突出能力目标,精心设计项目和任务作为载体。在深入企业调研后,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知识、信息和技术资源。聘请行业专家深入课程与教师一起将企业需求转化为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体系,由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和实施教学。我们获取了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岗位的工作内容、方法、工具、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与行业专家一起将“旅游概论”课程的教学定位为工学结合教学的实施的起步阶段,教学目标确定三个方面。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的基本原理,包括旅游的本质、特征;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业的几大领域;旅游活动及旅游业所产生的各种效应。能力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旅游、认识旅游业;让学生了解熟悉旅游专业,帮助学生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尽早地给自己确立一个发展方向。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旅游、爱旅游的旅游情结。然后秉承“以能力素质为本位,以行动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职业活动为主线”的思路设计,构建了这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将该课程划分为若干个项目,设计一个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在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个项目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在项目教学中,突出“教、学、做”“教、学、用”合一,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

三、课程内容的选取

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原则,以能力需求和岗位任务为要求,强调的是知识的必要性、理论的可用性以及信息的新颖性。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做了不少工作。

一是删减部分尚未成熟、还在探讨之中的以及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例如旅游者的需求心理、旅游的供给规律、旅游的需求与供给调控、旅游规划等。二是结合旅游业最新发展动态,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如旅游活动类型,包括新兴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会展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反映旅游业最新动态和成果。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加入较多的实例介绍,将湖南乃至全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典型问题融入教学中。如世界遗产组织对张家界的黄牌警示、黄龙洞“定海神针,亿元投保”、黄包车重现西湖等,增强了教材的实用性。四是增编典型案例和讨论题库(包括音像案例);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库,比如旅游小常识、景区图片库、著名旅游网站链接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视野。五是根据长沙乃至湖南的旅游经济特色,制定了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方案,编写了实践课指导书,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安排一周的专业见习活动,让学生尽早地接触旅游行业。另外利用学生旅游协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实现课堂教学向第二课堂和课外延伸,并根据“导游从业人员资格证”的认证需求和“旅游概论”课程作为旅游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起始阶段教学需求,增加相关教学内容,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四、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在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以明确工作任务为载体,遵循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形成规律,充分利用学院、所在城市的资源和环境优势,把整个学院、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天然的旅游实验室。实际教学过程中打破现有的一门课程一名任课教师,课程理论知识点讲授与课内实践环节由一名教师担任授课任务的模式。积极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以合作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作业现场为主要授课地点,企业管理人员负责课内实践教学的整体设计,校内专职教师担当理论知识点的讲授和课程总体协调的方式,串联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设计了五个从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式学习情境(如下表),并且确定每个情境的学生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这样的课程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本身转而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体验,有利于多元化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每个学习情境都和学生一起设计一项工作任务,都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实施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下面以“旅游概论”第三章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导入案例:同学们大多都是从外地到长沙来念书的,算不算旅游者?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界定旅游者的概念。布置任务思考: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旅游者。接着播放歌曲:我想去桂林,并和学生一起学唱。引出决定个人旅游需要的客观因素和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再由主观因素动机差异引出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通过案例: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游,讨论消遣型旅游者、差旅型旅游者、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从行程、消费、时间安排等方面归纳这三种不同旅游者的特点。最后布置工作任务:(1)每位同学访问5位游客,完成5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问卷》;(2)就“旅游动机”访问你周边的同学。中间穿插技能竞赛活动:辩论“五一七天的黄金周长假改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教师讲授与指导学生自学相结合,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观摩、演示、角色扮演相结合,同时灵活运用辩论法、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比较有特色的是案例教学、专题讲座、现场教学。旅游专业的案例教学法不同于其他教学法中的案例分析,尽管两者都是利用案例来进行课堂教学,但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案例—理论—案例,案例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探究案例需要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为了探究案例。专题讲座是本课程邀请本地也就是湖南省旅游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成功人士进行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充实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前沿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实地调查现场教学是部分教学内容安排到旅游行业现场讲授,让学生参与旅游行业的实践活动。如本课程“旅游者”部分、“旅游资源”部分安排学生到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开展客源市场调查,旅游资源调查进行现场教学,“旅游业”部分组织学生到旅行社、酒店参观见习,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对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直观感受,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學,建立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比如课程教学课件、习题、教案、授课录像上网供学生下载自学;建立旅游概论课程QQ群,教师在线辅导答疑,通过网络及时解决学生疑难,增进师生交流。

六、课程评价体系设计

评价中注重过程评价,改变“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历史。在考核过程上,分过程、阶段和终结性评价,分别占30%、30%、40%;适度削弱教师评价比重,让学生参与自评、小组互评,融入企业评价与“客户”评价,构筑了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分别占总成绩的20%、20%、30%和30%。实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多元化、全程化考核。开放式是指考试命题注重理解,重点考核思维与技能;部分考核的答案是多元化、开放式,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多元化是指考核主体,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社会评价和老师评价相结合。全程化是指考核过程,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等。

比如我带父母去海南旅游活动线路设计完成后,给旅行社点评,同时让学生带回家给父母点评,实现老师与家长的对话、沟通,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对接。为此我们设计了过程性评价表。以实现各种评价方式相互结合,具体说就是“十结合”: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方面目标的检测相结合;百分制与等级制、学分制计分方式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终评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评语)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课前、课后)评价相结合;开卷与闭卷检测相结合;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相结合;对能力的检测,笔答与实际运用相结合;试题中的课内、外素材相结合。评价时结合课堂内外,从知识、方法和态度上进行多维评价。个别情况下采用投票、写评语或记录成长日记等方式评价,期末考试采用案例分析的闭卷笔试,成绩以等级呈现,更有利于学生的考核和成长。五个教学单元都围绕学习情境、工作任务展开,实施中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收获,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学习兴趣更浓,更自信,知识掌握更牢固,运用更灵活,技能更突出,教学成果显著。

高职“旅游概论”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模式还不是很成熟,存在诸如教学成本、学时安排、评价等问题,但旅游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帮助学生认识旅游、认识旅游业。让学生了解熟悉旅游专业,帮助学生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尽早给自己定位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旅游、爱旅游的旅游情结。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徐茜.“旅游概论”的教学设计—兼论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6).

[3]张天竹.工作过程导向的《导游实务》课程开发与实施[J].黑龙江史志,2010(6).

[4]蔡正敏.中职《旅游概论》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9).

作者:邓梅

第7篇:旅游学概论

1、被认为是开创了近代旅游及旅游业先河的人是…………………………………() ①威廉·瑟厄波②詹姆斯·恺撒

③托马斯·库克④约翰·贝德克

2、遵照医嘱或建议作异地疗法、洗温泉以及类似的疗养活动的旅游者一般是出于以下哪种旅游动机? ……………………………………………………………… ()

①身体方面的动机②文化方面的动机

③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④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3、旅游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的…………………………………………………………() ①第一产业②第二产业

③第三产业④第四产业

4、我国最高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是……………………………………………………() ①国务院②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

③国家旅游局④中国旅游协会

5、世界旅游组织成立于………………………………………………………………() ①1972年10月②1975年1月

③1982年8月④1991年5月

6、自1978年以来,在来华旅游人次和旅游消费总额上长期名列前茅的国家是…() ①俄罗斯②美国

③日本④韩国

7、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①是否跨越国界②消费高低不同

③便利程度不同④计价方式不同

8、将饭店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饭店所依据的标准是…………………………() ①饭店的等级②饭店的经济类型

③饭店的经营管理方式④饭店的规模

9、在完成旅游活动的要素结构中,起中介作用的要素是…………………………() ①旅游者②旅游资源

③旅游业④旅游区

10、当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饭店等级划分和标定方式……………………………() ①皇冠制②星级制

③数字制④价格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包括旅游活动的普及性、规模发展的()、空间分布上的()和时间分布上的()。

2、在我国,人们通常将旅行社、()、()称为旅游业“三大支柱”。

3、影响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也是实现旅游活动的两个最主要的先决条件为()、()。

4、世界旅游组织将全世界国际旅游市场划分为六大市场,它们分别是欧洲市场、美洲市场、()、()、()、南亚市场。

5、目前世界上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是欧洲,其次是()洲。

6、我国1996年颁布实施的《旅行社管理条例》中,按照旅行社经营范围的不同,将旅行社划定为()、()两类。

7、我国最高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是()。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旅游动机—

2.大众旅游——

3.总体旅游产品——

4.可持续旅游——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相对于独立自营的饭店而言,饭店连锁集团的竞争优势主要有哪些?

2.如何才能保证和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

3.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4.旅游业具有哪些特点?

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请你结合实际或具体案例谈谈在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中应遵循哪些原则?

2.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③

2、①

3、③

4、③

5、②

6、③

7、①

8、④

9、③

10、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2、住宿业交通运输业

3、收入水平闲暇时间

4、东亚和太平洋市场非洲市场中东市场

5、美

6、国际旅行社国内旅行社

7、国家旅游局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旅游动机:动机就是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因素。旅游动机是指促发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内在动力。

2、大众旅游:先是指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另外一层含义是指现代旅游活动开始形成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开型旅游模式,并且成为广大民众中占支配地位的旅游形式。

3、总体旅游产品:从需求角度看,总体旅游产品就是旅游者从离家外出开始直至完成全程旅游活动并返回家中为止这一期间内的全部旅行经历的总和。从供给角度看,是指旅游目的地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提供的各种旅游活动接待条件和相关服务的总和。

4、可持续旅游:确保在从事旅游开发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答:①资本优势。(1分)②技术经济优势(1分)

③市场营销优势(1分)④物资采购优势(1分)

⑤管理方面的优势(2分)⑥风险扩散优势(2分)

2、答:①要有做好旅游服务工作的愿望。(2分)

②要有做好旅游服务工作的本领。(2分)

③要有做好旅游服务工作的条件。(2分)

④要有严格的保证措施。(2分))

3、答:①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2分)

②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2分)

③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2分)

④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1分)

⑤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1分)

4、答:①综合性(2分)

②依赖性(2分)

③带动性(2分)

④敏感性(2分)

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要适当展开答题,与题意相符的答案都可考虑给分) 答:①突出特性的原则。(1分)

A.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形成的原始风貌。(1分)

B.尽量选择利用带有“最”字的旅游资源项目。(1分)

C.努力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1分)

②力求经济的原则。(2分)

③注意保护环境的原则。(2分)

④综合开发的原则。(2分)

在上述要点的基础上适当展开。(2分)

2、(要适当展开答题,与题意相符的答案都可考虑给分)

答:①我国的地理位置距大多数主要国际客源产生地较远。(3分)这一因素的不利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

从欧美地区前来我国旅游的交通费用昂贵。

距离主要客源国较远的旅游目的地最容易遭受经济危机和世界油价上涨的打击。 ②我国旅游业面临着不少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激烈竞争。(2分)

③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质量尚存在问题。(2分)

④市场宣传和海外促销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改进。(3分)

A.营销经费不足。

B.营销和促销技术尚需改进和提高

第8篇:旅游学概论

1.旅游者:旅游者又称游客,是为满足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旅游消费活动的主体,是旅游服务活动的需求者和服务对象。

2.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满足旅游者愿望的客观存在物,是旅游活动的吸引因素,也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

3.旅游业: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基础,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满足旅游者各种需求的综合性产业。

4.旅行社:旅行社是指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者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

5.饭店对旅游业的作用:(一)饭店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重要基地

(二)饭店是创造旅游收入的重要部门

(三)饭店为社会提供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

(四)饭店是经济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

(五)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六)饭店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6.旅游交通的作用:

(一)旅游交通是实现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

(二)旅游交通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旅游交通是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旅游交通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

7.旅游市场的特点:旅游市场的异地性,旅游市场的波动性,旅游市场的季节性,旅游市场的竞争性。

8.旅游市场的细分:旅游市场的细分是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偏好,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把一个整体旅游市场划分为若干个消费者群的市场分内过程。

9.旅游客流规律:

(一)旅游的流向是由近及远,以近距离为主

(二)旅游的流量主要源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三)远程旅游将有更大的发现前景

(四)多数旅游者向风景名胜地区和文化特色显著地区流动

(五)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必定是旅游中心

(六)国际旅游的流向将朝亚太地区转移。

10.旅游对经济的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家收支

(二)有助于加快货币回笼

(三)有助于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四)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五)有助于旅游扶贫致富,缩小地区差别

(六) 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国际间的合作

11.旅游对经济的消极作用:

1、旅游业的国度超前发展导致结构失调,影响消费2过度依赖旅游业致使国民经济更趋脆弱

3、旅游的发展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上升

4、外汇漏损

5、管理不善造成人力物力和资源浪费

6、引用外资导致资源浪费

12.1927年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华侨服务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现代旅游的诞生。

13.旅游体验是:旅游者通过参观、交流、消费等活动与旅游客体相互作用的心理感受。

14.旅游业有哪些基本特点:(1)综合型产业 (2)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产业 (3)政策性较强的产业 (4)脆弱性产业

15.简述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1)解决和改善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3)建设和完善旅游上层设施4)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管理5)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的旅游服务工作人员4.简述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应遵循的原则:1)突出独特性的原则2)力求经济的原则3)注意保护环境的原则

16.旅游开发的内容:1规划和设计旅游景区、景点

2、建设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完善各类旅游服务

3、增强可进入性

4、加强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 、

5、做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

6、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17.旅游产品是在特定区域内被游客利用的若干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总和,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内容不仅包括有形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备及各类设施等,也包括无形的旅游服务、旅游线路和日程安排与设计、旅游宣传、节事活动等。

18.旅游组织:是加强旅游行业的引导和管理,为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管理、协调等职能的旅游业专门机构。

19.应该如何保护旅游资源1)针对自然作用的危害,对于因自然作用的原因而可能带来的危害,旅游资源管理着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预防2)针对旅游者方面的原因,首先应加强该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接待能力饱和将会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影响。3)针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方面的原因,除应加强保护旅游资源的宣传工作外,还应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

20、饭店连锁集团的竞争优势有哪些?1)品牌优势(2)规模经济优势(3)人力资源优势(4)市场营销优势

21.论述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积极影响:(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2)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3)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4)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 消极影响:(1)不良的“示范效应”(2)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3)当地文化被不正当的商品化。

22、应该如何保护旅游资源1)针对自然作用的危害,对于因自然作用的原因而可能带来的危害,旅游资源管理着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预防2)针对旅游者方面的原因,首先应加强该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接待能力饱和将会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影响。3)针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方面的原因,除应加强保护旅游资源的宣传工作外,还应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

上一篇:民间美术下一篇:媒介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