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有效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無论是在人类生活,还是在社会生产中,水资源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升,社会生产也在不断进步,水资源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然而随着水资源的大量使用,资源短缺问题也日益严重,加之在生产生活中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因而可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为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应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使水资源应用更加合理。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水资源有效管理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资源有效管理论文 篇1:

浅析博兴县水资源有效管理

摘 要:全县河流分布均匀,除黄河流经县境外,主要河流有小清河、预备河、支脉河、北支新河、打渔张河等。此外还有麻大湖。县境内河流主要有小清河和支脉河两大水系。文章介绍了博兴县水资源概况,论述了博兴县水资源管理的具体做法,分析了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有一定得借鉴意义。

关键词:博兴县;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博兴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下游南岸,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8°03′~118°23′,北纬36°58′~37°23′,南邻淄博市的桓台县和临淄区,北接滨州市的滨城区,东与东营市的广饶县毗邻,西与淄博市的高青县接壤,处在环渤海经济圈、黄河三角洲腹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受水区。南北纵距45.8km,东西横距29.5km,版图面积900.7km2。

1 博兴县水资源概况

博兴县当地水资源贫乏,可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地表水利用主要集中在清预夹河以及以北区域,可利用量不大;浅层地下水开采主要集中在预备河以南井灌区;深层地下水主要供给城区居民生活用水。黄河水主要供给京博工业园及城区工业用水。

1.1 降雨量。博兴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3.6mm,折合年降水总量4.99亿m3。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年际年内分配不均匀,年内降水多集中于汛期,其中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3.6%,而其它时段降水量仅占全年的26.4%。年降水量丰枯变化显著,连丰连枯现象明显。

1.2 当地水资源量。按照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根据《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用水总量控制管理的通知》(滨政办字[2010]87号)要求,分配给博兴县的地表水用水指标和地下水最大允许开采量特别有限,博兴县的生产生活用水可谓捉襟见肘。

1.3 外调水量。外调水量包括引黄水量和引江水量,据统计,近几年黄河水资源统一调配,按计划取水,引黄水量受到限制。根据山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及山东省各市承诺引江水量也受到很大限制。博兴县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地表水、地下水、引黄水、引江水之和。

2 博兴县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

水资源是指一个区域中能够逐年恢复和更新的,并能够为人类经济社会所利用的淡水。博兴县水资源可利用量包括当地地表水、地下水、黄河水及长江水。其中地下水以降雨能够得到补给的浅层地下水为主。

2.1 当地水资源总量不足。据历年水文资料统计分析,博兴县1956~2007年多年平均降水量553.6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119.6毫米;地表水资源量5639.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9765.1万立方米,重复计算量2330.5万立方米,当地水资源总量为13073.6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68 立方米,低于全省水平,属严重缺水地区。

2.2 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博兴县降水量、水资源量的年际变化幅度很大,存在着明显的丰、枯水年交替出现现象,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的出现也十分明显。水资源的年内分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际年内变化剧烈,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旱时没水可以用,汛期水大不能用、不敢用。

2.3 分配引水指标调整,客水水资源可利用量减少。黄河水是博兴县最主要的客水资源,是全县工农业生产和人畜用水的主要淡水资源,对博兴县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在新的引水指标分配政策下,博兴县客水水资源量可利用量明显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

3 解决问题有效措施

3.1 积极开展水平衡测试,鼓励工业企业节水。近几年,针对我县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大幅增长,水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加之大部分企业(单位)供水管网老化,水的跑、冒、滴、漏现象相当严重,不仅给企业增加了资金方面的负担,而且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为进一步加强节水管理,挖掘内部节水潜力,探索水资源持续、有效、合理利用的新路子。

3.2 适当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水资源具有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根据水资源稀缺程度和实现水环境保护程度来制定标准,力求保证该区域的水资源供需平衡。目前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发挥不太明显,未达到水资源费的应征标准,适当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有助于促进节约用水工作,同时水的重复利用率也会提高。只有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既能被用水户接受又能真正起到经济杠杆的作用,才能达到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目的。

3.3 健全节水机制,创新发展理念,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工业用水方面有序开发和高效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建立以节水、节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在农业方面要全面实施资源型农业战略,以节水为中心发展现代种植业和养殖业,大力推广喷灌、滴灌,逐步淘汰大水漫灌等陈旧的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要改善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严重依靠资源和浪费水资源的经营方式,逐步改造水道和洁具,减少生活用水漏失环节。

3.4 加强蓄水工程建设及管理,合理调蓄用水结构。首先,加强现有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的维护、管理与使用,引导农民将现有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充分管理、利用起来,同时利用政策帮助和支持农民因地制宜地修建水池、水窖等适合当地条件的小型集雨蓄水工程,充分开发利用雨洪资源,减少地下水农灌用量,为“三农”发展提供必备的水源保障。

3.5 加大水资源统管力度。严格取水许可制度,加强對计量设施的安装和管理,对取用水户严格按计划取水用水;对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需要取用水的,必须制订节水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大力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

3.6 加强水源地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保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水源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减少水源地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加强生物防治实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地区地下水补给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7 加强水质保护,根治污染,促进水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今后,要合理进行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提高用水效率,要有计划地进行污水处理,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减少污废水排放量,提高二次利用率,使水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即节约用水又保护水环境,一举多得。

总的来说,以科技进步与更新观念为动力,全方位、多渠道实施水资源的节约与管理,动员全社会参与,做到持之以恒,就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全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和谐博兴。

参考文献

[1] 左其亭,陈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 何俊仕.水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刘沪宁

水资源有效管理论文 篇2:

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摘要:無论是在人类生活,还是在社会生产中,水资源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升,社会生产也在不断进步,水资源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然而随着水资源的大量使用,资源短缺问题也日益严重,加之在生产生活中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因而可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为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应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使水资源应用更加合理。基于此,本文将阐述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意义,并探究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工作;有效途径

引言:

我国人口众多,各种产业也较多,因而对水资源需求量较大,然而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面对较大的需求,水资源的储量不足,水资源的利用也因此受到了影响。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水资源越来越匮乏,水资源的匮乏不仅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对此,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规划水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生产中,水资源的应用体现在方方面面。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是社会生产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农业生产中,为促进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使用水资源灌溉。当前社会,工业产品无处不在,在工业生产中同样需要使用水资源。除了在生产中的应用,人们日常生活也离不开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够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进而保证社会生产所需要的水资源,促进生产生活。长期以来,社会生产进步的同时,水资源也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农业生产中,人们对化学药物和肥料的使用越来越多,水资源也因此受到污染,工业生产中,废弃物的随意排放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加强水资源管理可以缓解水污染问题,有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地球上虽然有大量的液体水,但不是所有的水资源都可以利用,各种生物的生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需要水资源,而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相应的,可以利用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水污染问题的加剧,水资源的缩减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面对这样的情况,加强水资源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从而节约水资源。水资源的节约使得生态环境中水源更加丰沛,动植物也会因此拥有更有利的生存环境,这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有极大地促进作用[1]。

二、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节水宣传

水资源节约不是某个人的事情,而是所有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因而在水资源管理中,应加强节水宣传,使公众充分认识水资源,明白水资源节约的重要意义,并认识到节约水资源的必要性。水资源管理不仅需要合理的开发利用,科学地治理,还需要有效配置、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许多人认为自然中的水资源较多,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加节制,节水宣传应使人们转变这种观念,客观地看待水资源。宣传工作可以从多个角度,采取多种方法来实施,比如,可以通过官方网络平台宣传,在平台中发布水资源的使用现状,水资源的污染情况,以及水资源的储量等,通过多种资料的分享使人们认识到水资源节约的必要性,同时,在平台上也可以进行节水宣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使人们掌握更多的节水技巧,从而促进水资源的节约。

(二)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的管理必然涉及到水资源的规划,水资源的使用范围较广,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用水,工业生产需要用水,农业灌溉需要用水,城市清洁、建设等工作中也需要用水。对此,有关部门需要综合分析各领域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据此规划水资源。水资源不仅包含地表水,还包含地下水,不同地区的地表水分布不同,地下水的储量也不同,有关部门应充分了解水资源的分布,据此开展规划工作。在同一区域,不同时间,水资源的储量也会不同,有关部门需要了解枯水期水储量,也需要掌握丰水期的水储量。在综合多种因素之后,有关部门应制定科学的方案,有效分配水资源。方案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同时管理水资源的利用,对于具体的情况,应具体分析,确保水资源应用合理[2]。

(三)推广水资源利用技术

水资源使用过程中需要借助一些技术,为提升水资源管理效果,应推广水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供水过程中,需要进行长距离管道输送,也需要筑坝,为保证供水质量和安全,应使用科学的技术修筑工程。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可以借助节水技术减少浪费,比如,在农业生产中,应减少使用传统大面积灌溉的技术,而应推广更加节水的滴灌技术,也可以使用喷灌技术。生产生活中,应推广水资源重复利用技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对于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应推广废水处理技术,减少废水对环境水源地污染,同时促进废水的循环使用。在推广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有关部门还应该研发新的技术,并将新技术推广使用[3]。

(四)加强水污染的防治

水资源管理不仅需要科学配置资源,还需要保护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污染。生产生活中多方面的因素都会造成水污染,对此,有关部门应从多方面着手,防止水污染。农业生产中,生产者会使用农药和化肥,使用化肥和农药之后,土壤中会有残留物,这些残留物会融入地表径流,进而污染水体。此外,农业生产不当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壤中有害物也会进入水体,造成水污染。对此,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使农业生产者科学生产,避免水污染问题的产生。畜禽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其中含有较多的污染物,为避免废水随意排放,造成水污染,应科学处理废水,使其达到排放标准,之后便可排放。在河道或水库周边,禁止倾倒垃圾,从而避免水资源的污染。

三、结语

总体而言,水是生命之源,人们应懂得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促进社会长远发展。为合理用水,加强水资源管理,有关部门应做好节水宣传,使更多的人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还应该合理规划,使水资源得到有效应用,对于水污染问题,应加强防治,为节约用水,应推广水利用技术。水资源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未来,有关部门应完善管理办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娅瀛.刍议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00(008):1675-1675.

[2]周鑫.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探讨[J].水能经济,2017,000(007):131-131.

[3]刘英.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J].吉林农业,2019,000(023):40.

作者:李金龙

水资源有效管理论文 篇3:

新形势下有效开展水资源管理及保护工作研究

摘要:文章基于对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现状的分析,从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运用法律手段开展水资源保护、对净水技术进行创新以及对水利开发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水资源管理;保护

一、引言

虽然地球上拥有70%的水,但是其中主要是又咸又苦的海水,其中能被用于生产生活以及农业灌溉的淡水资源比较稀有,且其中一部分难以被开发利用,使得我国成为一个淡水资源短缺且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严重不足也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利于工农业发展。此外,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极度不均匀,这也影响了不同地区的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速度,面对目前不断加剧的水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策略,有助于优化水资源配置并将其转换为经济发展优势,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

强化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管理工作,有助于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为此,在审批所有涉及水资源的工程项目时,都要按照规划要求开展审查检验工作,保证其满足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要求。其次是完善并严格按照取水许可证制度以及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保证现行水资源收费制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大对水资源使用费用的征收力度,强化相应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在其中收取农业灌溉所用水资源费用时,应结合实际用水量来收取,避免农户在农业灌溉中出现浪费水的问题,充分发挥此制度约束人们行为并充分利用水资源的作用。最后要完善和落实高效用水制度来构建节水型社会。不仅要构建完善的节水价格体系,而且要推广应用节水型技术和设备,严厉查处和管理耗水量比较大的企业和项目。此外,还要提高民众节约用水以及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减少污水的排放,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在上述水资源管理工作中,为了起到有效的水资源保护目的,针对目前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水资源浪费问题,还需要对水价政策进行完善,保证保护水资源行为的科学性。因此要结合我国水资源实际情况对水价体系进行改革,构建完善的水价体系和管理制度,比如通过对水价政策的调整,构建阶梯式水价体系,确定水价额度,逐渐培养人们节约用水的习惯。还可以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来构建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节水技术和工具设备的推广应用,采取更加科学的方式实现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三、运用法律保护水资源

虽然目前我国关于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在逐渐增多,但是还缺乏从细节上开展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相关条例,导致在此管理和保护工作开展中遇到诸多问题没有规范性的规定作为一个依据和标准,以及部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开展中无章可循。因此在目前我国推进法治建设进度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具体条例,制定明确的科学合理分配水资源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杜绝水资源浪费、短缺以及污染等问题。此外,针对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中的水源地保护以及污水治理等工作,也需要通过相应法律法规的制定,结合当地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现状,明确规定污水排放量和处理要求,保证污水排放和处理工作的规范性。而且要定期开展对水源地水质情况的检测工作,将准确的检测结果作为开展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依据。此外还要通过饮用水保护制度的科学构建,以及水资源污染和防干枯等保护措施的实行,切实保障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四、创新技术净化水资源

水净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助于推进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开展,目前比较常用的净水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RO模反渗透技术。通过此技术对水资源进行净化之后,所得到的水质良好,其过滤精度较高,可以达到0.0001微米,是目前所用净水技术中最为优质的一种技术,其中最为核心的技术就是反渗透膜,此膜的孔径极其微小,可以到达0.0001微米的级别,在对其施加一定压力之后可以将水中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胶体、细菌等杂质去除,水资源经过此技术净化之后可以直接达到饮用的标准,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二是UF超滤技术。此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应用中表现出较大出水量和较高过滤精度的优点,其过滤精度通常不会超过0.1微米,可以有效过滤水中的病毒、细菌、悬浮物、泥沙以及铁锈等,但是在某些层面上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比较适合在山泉水和矿泉水生产中应用,可以有效保留水中的有益矿物质。

三是NF纳滤技术。通过此技术可以开展对水资源的深度管理,属于一种绿色环保的水处理技术,是目前国际层面上膜分离技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其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其纳米级别的孔径可以过滤特殊的电荷,对其中分子量中的多价离子和有机物起到有效截留作用,还可以在高碱、高酸、高温的模式下应用。

四是MF微滤技术。此种过滤技术是最为基础的水净化技术,通常其过滤精度不超过30微米,可以实现对大颗粒杂质和泥沙等杂质的过滤,所用滤芯主要有陶瓷滤芯、PP滤芯以及活性炭滤芯等。

五、全面规划水利开发

在水利开发过程中为了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规划,一是在此开发工作之前优化配置水资源,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来实现人与水资源的和谐共存。二是利用水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有助于通过效益的再分配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就是通过优化和调整当地产业布局的方式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在上述过程中则需要通过总体规划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通过合理分配水资源,比如合理调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通过合理规划来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推动我国的经济的健康發展。在此基础上还要开展生态水利建设工作,在提高对水和生态环境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提高对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重视,基于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各项水利开发工作开展中,加大宣传,提升民众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提升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而且在开展工程建设过程中,也要将水与人看作整个生态系统来开展规划工作,通过有利于生态水循环系统的发展规划来推动二者的和谐发展。

不仅如此,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在目前也出现了过量开采和污染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勘察工作,通过掌握准确的地下水水文资料来制定合理的地下水综合利用规划和布局,通过人工补给的方式保证地下水资源充足,通过测网立监的方式开展水资源污染防治工作,随时掌握地下水水质变化动态,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提升人们的节水意识,避免水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

六、结语

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做好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工作是解决水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推动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不仅要科学合理开展水资源开发管理和保护工作,完善法律法规来保护水源地、推进净水技术创新、全面规划水利开发项目并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推动我国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迎. 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水资源管理[J]. 水能经济, 2018, 000(006):P.201-201.

[2] 陈勇. 新形势下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平台技术应用研究[C]// 2020年(第八届)中国水利信息化技术论坛论文集. 2020.

[3] 王晓婧, 陈永胜, 唐流霞. 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流域化管理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26):273.

作者:王继军

上一篇:社区工作举措(精选2篇)下一篇:怎样撰写技术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