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从阐述SA8000的主要内容着手,针对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和特点,辩证地分析了SA8000标准对我国加工贸易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就从政府层面如何应对SA8000标准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论文 篇1:

新形势下促进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加工贸易 金融危机 策略

一、研究背景

我国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参与加工贸易,在这几十年里,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对加工企业实施优惠,同时积极吸引出口导向型的外资。如此,促使加工贸易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沿海开放地区的迅速发展。目前,加工贸易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发生了许多改变,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但总体来看,加工贸易对我国仍然至关重要。从2000年至2010年我国总贸易情况和加工贸易的情况见表1,加工贸易占总贸易的比重一直较高,除2008年和2009年外,一直维持在45%以上。

从贸易增长情况看,2005年开始,除2009年外,各年的加工贸易增长率都要远远高于总贸易。另外,从2000年以来,除2001、2008、2009年外加工贸易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其中2002年至2005年间和2010年,加工贸易增值率都超过了25%。而2008年和2009年加工贸易的低迷情况是受到2007—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扰动。由于加工贸易对外联系紧密,因此金融危机迅速对我国加工贸易产生了较大影响。如果不考虑产生金融危机这几年的情况,那么简单地从数据上来看,加工贸易差不多占到中国总贸易的一半,且增长速度要高于总贸易,同时其也保持着较高的增值率。

二、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1、加工贸易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我国自1985年开始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为生产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提供了大好机遇。在此期间,一些在其他国家被严格限制的“两高一资”行业被大规模转移到我国。这些行业大多以牺牲环境、大量耗费资源能源为代价换取利润,造成了大量资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使我国的自然环境受到巨大压力。

2、我国劳动力优势正在减弱

我国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从要素的角度看,是由于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同时蕴含丰富的劳动力要素。但自本世纪开始,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上涨,劳动力要素的优势正在下降。与此同时,周边国家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劳动力成本较低,且素质稳步提升,成为了我国有利的竞争对手。

3、加工贸易促使了大额贸易顺差的出现,增加了我国贸易依存度,使贸易摩擦增多

自1994年开始,我国一直保持贸易顺差,巨额的贸易顺差使我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也引起了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而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从二十世纪末开始,加工贸易顺差都要大大超过或者至少等于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同时,我国加工贸易占总贸易比例较大(见表1),而且是一种“大进大出”的模式,这大大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这增加了我国产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也放大了贸易摩擦的危害。从地理方向上来看,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美、日、欧盟、东盟和中国香港这几个市场,对这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密度过大,也给我国贸易造成了威胁。

4、加工贸易中外资比例过大,增值水平低,产业竞争力小,技 术外溢作用小

从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看,我国加工贸易是一种外资主导型的加工贸易,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占80%以上。外国投资方一般只将低技术环节放在我国生产。同时,由于外资始终把握加工贸易的主动权,它们通过各种手段人为地降低了我国加工环节的增值率,使我国加工企业的增值率一直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而且,外资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相关的配套主要在外资企业之间流动。这使我国本已拥有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无法充分发挥,无法得到成长。同时,也使我国加工贸易无法发挥其产业链条长,技术外溢效应大的作用。

5、加工企业经营环境恶化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的滞后效应,我国加工企业仍然处于需求不足的状态。同时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进而使加工企业出口难度增加,也使其出口信用风险增加。而我国加工企业只是参与简单加工过程,赚取少量加工费,随着新劳动法的颁布和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加工企业成本增加,销量减少,利润下降,生存出现困难。

6、我国加工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加工产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东南沿海相关地区。这些地区拥有各种各样的优势,且获得了国家很多的政策倾斜,因此加工贸易发展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各种政策、历史和自然原因,加工贸易发展非常缓慢。这导致中西部地区大量资源向东南沿海地区移动而寻求更好的报酬机会。因此,从客观上说,加工贸易是导致我国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促进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策略

虽然我国加工贸易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从加工贸易的进出口额来看,现时加工贸易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和贸易良性发展还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加工贸易发展还应该有更多新的思路。本文尝试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策略。

1、短期的发展策略

(1)继续给予加工企业税收上的优惠。从现时的国际经济环境来看,出口退税政策无疑是缓和我国加工企业外部压力的良好措施之一。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明确出口退税的内容,适当提高退税税率和扩大退税的范围,特别是现时我国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的退税,同时加快退税的进度,确保退税的额度。在国内税收上也要尽量给予加工企业一些政策支持,如在全国所有地区和所有行业中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帮助加工企业降低成本。

(2)为加工企业建立通畅的融资渠道。在合理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加大为加工企业融资的力度,降低其融资难度,为其运营资金提供稳定的来源。特别是中小型加工企业,一定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中小加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使中小型加工企业资金上拥有坚实的后盾,从而没有后顾之忧地渡过难关并发展壮大。

(3)允许加工企业适当地进行产品内销。短期内,允许加工企业适当内销,可以促使其清理存货,回笼资金,从而缓解其困境。具体而言,应该给予加工企业内销一定的优惠。而优惠的程度取决于加工企业在生产中的配套比例、与上下游生产服务环节结合的紧密程度,和其技术外溢效应的大小。

(4)加强与贸易伙伴的经济合作,抵制贸易保护主义。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趋势。我国作为加工贸易大国,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国际环境中,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可能会遇到更多的贸易摩擦。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在政府和行业的层面上都要

创造更多的对外沟通机会,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在出现贸易摩擦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针对贸易摩擦的具体情况制定稳妥的应对措施,甚至是反制措施。

2、长期的发展策略

(1)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中存在一些比较显著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加工贸易必须要进行产业升级,从而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建立评估机制,提高准入门槛。严格限制和淘汰“两高一资”行业、低附加值、低技术水平的行业,提高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含量,降低资源、能源的耗费。其次,政府应该在技术自主创新、跨国营销上对企业进行鼓励。从技术上说,应鼓励加工企业进行自主研发,或者鼓励我国企业与外国跨国企业共同研发并获得知识产权,给予这些企业税收和政策上的优待。从营销上说,应引导企业提高营销能力,鼓励其利用各种新的营销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经营,同时引导加工企业形成品牌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其长期内的竞争实力。最后,加快配套建设,促进产业的关联。使国内其他产业部门与加工产业部门协调发展,提高其技术含量与产品质量,使其产品能达到加工企业投入品的要求。同时要发挥加工贸易产业链条长,技术外溢效应大的特点,加深加工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联系,促进它们的共同发展。

(2)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第一,做好转入地劳动力的储备工作。相比而言,我国东南沿海区域比中西部地区要更加发达,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也更高。因此,成熟的劳动力肯定缺乏向中西部流动的动力,因此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弥补其收入差距带来的损失,使劳动力能顺利流向中西部地区。同时,也要注意中西部地区当地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使其能适应和达到加工企业的要求。第二,要解决运输问题。中西部地区相比现在的东南沿海来说,交通更加不方便,运输成本更高。因此,要使加工贸易能在中西部地区生根发芽,必须要解决运输问题。应该进一步提升铁路公路的运力,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同时,应降低相关的运输费用,进而使加工企业的运输成本下降。第三,在加工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时,不能盲目,应该根据加工行业和企业自身的特点来选择转入地。同时应利用当地的各种优势,吸引类似的企业进驻,从而发挥产业集群的效应。

(3)发展境外加工。境外加工可以使企业将自身优势与加工地优势结合起来,同时也能够将国内外两个市场联合起来,有利于企业成长。因此,我国也应该鼓励加工企业发展境外加工。政府应该对开展境外加工的企业做好审批和管理,从而降低境外加工企业的风险,同时也应该避免本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发生重复投资和无序竞争。在审批和管理的前提下,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加工企业开展境外加工,建立健全相关服务体系,为其提供信息服务和人才支持。在税收上给予其一定优惠,在融资方面,在建立境外投资风险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应促使政策性银行或相关机构向境外投资的加工企业提供一定中长期的优惠贷款。

(4)允许适当内销,实现内外贸对接。我国人口众多,具有很强的市场潜力,对于加工产品的消费潜力也非常大。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加工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进口产品。而对于加工企业而言,内销可以加速其存货与资金的周转,加速其经营的循环速度,扩展其利润来源,提高利润额度。因此,在长期内,我们应该允许一定程度的内销,具体而言应该扩展加工产品内销市场,扫除各种障碍。同时应该改变目前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切实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拉动我国加工产业和我国经济共同增长。

[参考文献]

[1]王晶、曹菁轶: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7)

[2]樊长科:金融危机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对策[J]生产力研究,2010(6)

[3]马晓玲、赵放: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加工贸易的纠偏与完善[J]财经问题研究,2010(9)

[4]李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J]产业经济研究,2010(4)

[5]龚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加工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思考Ⅲ生产力研究,2010(7)

[6]张琦:金融危机下中国加工贸易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

作者:郭骏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论文 篇2:

SA8000标准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

[摘 要] 本文从阐述SA8000的主要内容着手,针对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和特点,辩证地分析了SA8000标准对我国加工贸易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就从政府层面如何应对SA8000标准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SA8000 加工贸易 影响 对策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关税壁垒和一些非关税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逐步削弱。与此同时,生活水平和道德意识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健康、道德、环保等问题越来越重视。美国、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构筑起多种新型的、隐蔽性更强的国际贸易壁垒。继“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之后,一种旨在保护劳工权益的“蓝色壁垒”走向前台,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蓝色壁垒的核心就是SA8000标准。

一、SA8000标准的主要内容

SA8000是全球第一个有关企业道德规范的国际标准,它强调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要承担保护劳工基本权益的社会责任。因此,SA8OOO标准又被称为“社会责任标准”。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相比,SA8000是一个企业要确立自己的国际市场地位,对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健康、安全和应享有的权益的保护标准认证,是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独立审核的国际标准,是道德对资本独裁的一种制约。SA8000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并且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近年来,SA8000认证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美国、法国等国家的贸易组织一直试图通过协议安排,要求所有生产纺织品、玩具、鞋类等产品的企业必须事先通过SA8000的认证,否则这些国家将联合抵制其产品的进口。

目前,SA8000标准规定了企业必须在9个方面来承担社会责任:一是童工问题:企业不得使用童工, 雇佣员工年龄不能低于法律规定的最低年龄。而且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儿童和应受义务教育的青少年, 不得将其置于不安全或不健康的环境下进行工作。二是强迫性劳动:公司不得使用或支持使用强迫性劳动,也不得要求员工在受雇时交纳抵押金或扣留身份证件,企业必须允许员工辞职。三是结社自由与集体谈判权: 企业应尊重全体员工自由组建和参加工会以及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四是歧视: 企业不干涉员工信仰和风俗习惯,不得因种族、社会阶层、国籍、宗教、残疾、性别、生育倾向、工会会员或政治派系等原因而对员工在聘用、报酬、培训、升职、退休等方面存在歧视行为。五是惩戒性措施: 公司不得存在体罚、精神威胁或肉体胁迫以及言语上的侮辱。六是工作时间: 企业必须遵守相应法规,不能经常要求员工一周工作超过48小时,且每周加班时间不超过12小时,所有加班必须是自愿的,并且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除非在特殊情况下或短期业务需要时,否则不得要求加班,且应当保证加班可以获得额外津贴。七是工资: 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必须达到法律或行业的最低标准或提供福利, 要足以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不能带有惩罚性的对工资进行扣除应,保证不采取虚假的培训计划来规避劳工法所规定的对员工应尽的义务。八是健康与安全:企业应具备避免各种工业与特定危害的知识,进行健康安全教育,必须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通过采取足够的措施来降低工作中存在的危险, 尽可能防止意外的发生;同时也要为全体员工提供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 清洁包括浴室、宿舍、饮水及食品储存设备在内的维持设备。九是管理体系:企业高管层应根据标准制定公开化、透明化的政策,使各层面、各部门都能了解其实质内容有效地实施符合社会责任与劳工条件的政策。委派专职的资深管理代表进行具体负责, 让非管理阶层代表与其沟通协调。严格执行并适当的维持,保证所选择的供应商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SA8000包括一整套社会责任标准守则及一份指导性文件,任何企业或组织可通过SA8000认证, 向客户、消费者和公众展示其社会责任的表现和承诺,并通过持续审核制度,使公司能不断改善生产运作环境。该标准将劳工权利与订单直接挂钩,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概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一直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据半壁江山,现己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成为我国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1年~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值21884.79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48%;200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值8318.8亿美元,占进出口总值47.25%;2007年加工贸易进出口值9860.5亿美元;占进出口总值的45.36%;2008年加工贸易进出口值10535.8亿美元,占进出口总值的41.13%;2009年加工贸易进出口值9093.2亿美元,占进出口总值的41.20%,位居各种贸易方式进出口值之首。

在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主要凭借廉价劳动力所带来的成本比较优势,从事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的简单加工或装配。总体上看,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基本处于国际产业增值链条低端环节。目前,我国企业作为跨国公司国际产业链中的一份子,在下游产业开展加工或组装业务。即便是加工贸易发展较好的地区,如广东、深圳等沿海地区,其制造业加工增值环节也主要停留在主要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加工生产阶段,而原材料和零部件仍需依赖进口。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总体上仍处于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工序上,主体技术和加工制造档次低、附加值低,受国际市场行情和国际经济政策影响大。

三、SA8000标准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

SA8000标准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可以从正面影响、负面影响两方面辩证的看待。

1.正面影响

SA8000标准能刺激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进步。在短期内,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为了改善在职职工的工资,工作环境等,将会大大提高企业的劳动成本支出,使成本优势进一步弱化,从而降低企业在国际间的竞争优势,对其经济发展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因此许多企业不得不去想方设法寻求新的竞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有利条件,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摆脱仅仅依赖成本优势的尴尬局面。

SA8000标准能促使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重视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建设。SA8000标准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企业自身的利益相结合,因此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想要通过SA8000 标准认证, 就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承担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责任,改善企业劳动条件和职工的就业状况,激发和释放职工的劳动热情,激发企业的活力,提升企业国际形象。从长远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成正比的,是有利于加工贸易企业中长期发展的。

我们应当看到,SA8000标准无论对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提供了产业高级化的契机,抓住机遇摆脱现阶段以劳动力成本的低廉为基础的低层次的竞争优势,通过实施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实现企业价值链的升级和优化,有利于在新的竞争层次上建立竞争优势。

2.负面影响

SA8000标准将弱化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针对劳动力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标准而提出的SA8000标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加工贸易的发展,使我国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成本低廉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劳动力优势大打折扣。SA8000标准一旦全面实施,企业在短期内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费用,仅最低工资标准一项,就足以令一些加工企业因成本大增而退出国际市场,劳动力密集的优势将逐渐消失,劳动密集型产品原有的竞争优势将大大削减,制约了我国加工贸易比较优势的发挥。

作者:万 宁 支 叶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论文 篇3:

刍议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摘要】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加工贸易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的一种主要形式。加工贸易作为我国的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关键词】加工贸易 产业结构 海外销售渠道 自主品牌

一、产业链低端陷阱问题及原因

(一)产业链低端陷阱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逐年的对外贸易顺差中,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使得我国目前外贸依存度偏高,其根源在于我国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根据现代产业价值链研究表明:产业利润呈“V”字曲线(见图1),曲线的两端分别是产品研发和设计以及产品的品牌、服务,而中间则是产品的加工与生产。加工环节利润仅占利润总额的5-10%。而我国的加工贸易很大一部分正是处在产业链条的低端的生产组装,只赚取有限的加工费,从而我国越是处于制造产业链两端的国家越富裕。(如著名的“芭比娃娃陷阱”)。

图1产业价值链V字型曲线

(二)原因分析

第一,高科技产品其实并不“高”。以我国加工贸易最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为例,电子信息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额约占整个地区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但其实仅仅是参与了其中的制造环节,虽然物质产出十分巨大,但是经济效益却十分低下。

第二,外商投资企业的影响。我国的出口总额一半以上来自外商投资企业,一定程度上我国经营出口产品的外资企业数量主导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我国出口快速增长是以要素价格过于低廉为代价的,因此出现了“繁荣而不富裕” 的局面。

第三,政策和制度的缺陷。加工贸易企业主体性质多为外商投资企业,由于我国对外资企业进口设备不征收税款,很多我国完全可以生产的技术设备仍要从国外进口,导致对我国本土的配套产业经济发展带动不足。

二、加工贸易的出口销售问题及原因

(一)加工贸易的出口销售存在的问题

第一,国内普遍存在贴牌生产现象。目前我國加工贸易主要是接单加工生产,造成了目前对外方投资者的和中间商的严重依赖性。第二,外资企业控制着海外销售渠道。一方面母公司可以掌握定价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中间商也在种种销售渠道环节中获得了收益。我国的加工企业只是被动地生产加工,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抗风险能力差。

(二)国内加工企业出口销售问题的原因

第一,资金问题。开拓海外市场,除了优质的产品和有竞争力的价格外,良好的宣传和知名品牌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国除了像海尔这样的大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去构建自己的销售网络外,中小民营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这是我国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在面临出口销售问题时遭遇的瓶颈。第二,品牌问题。在产品的流通过程中,品牌有着很大的影响,加工企业开拓自己的销售渠道,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树立自己的品牌,尤其是内资加工企业。但是我国承接的大量的OEM订单中,大多是生产后贴上其他公司的牌子,而使用自己品牌的比例很低。

三、加工贸易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加工贸易监管制度的现状

加工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进口中间产品的“保税监管”和对国内中间产品的“出口退税”,从而消除出口贸易壁垒中的高关税而造成的价格扭曲。我国的加工贸易政策从七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但是仍有不法分子的违规行为。比如,假报产品的品名、规格型号,进口的少报,出口多报;利用加工贸易的形式进行走私;在产品质量上没有严格把关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贸易秩序。

(二)加工贸易监管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1.加工贸易监督管理的模式问题

我国传统的加工贸易管理并对贸易产品的分类不够细化,对个别品类的高附加值并高污染的产品监管不力,导致传统的管理模式与加工贸易的发展不适应。在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中,电子信息产品的增长贡献值趋大,而在这类产品的市场环境下,要求库存为零库存,销售网络化以及采购实现全球化。旧有的程序、时限和效率下,这类贸易的发展被大大禁锢了;但是,也不能一味减少环节来提高效率,对于加工贸易中对环境有损害的品类,其审批应该严格把关。

2.加工贸易监督管理的执行及各部门配合问题

从地域上看,前面分析过由于加工贸易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低端,本身所赚取的利润有限,为了降低成本在企业设址的选择上一般不会集中化,以致于即便有严格的规章,但是执行性不强;从分类管理上看,由于进口产品的物料种类繁多,从大型器械的组建,到小的电子原件不等,这就需要科学界定加工企业的产品种类;从各部门的衔接上看,国家虽然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的意见》,但是由于海关、银行、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之间衔接不紧密,会影响政策实际施行的效力。

四、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竞争

我国外贸经济腾飞的经验使得周边一些国家的目光盯向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从经济的发展历程看,全球产业的转移每20年左右就开展新的一轮,并且会激发新的经济增长。我国的发展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一些周边国家,如越南以其一贯的低劳动力成本,对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因此,还必须加强加工贸易的转型及相关政策的落实到位,才能促进加工贸易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并且在产品结构上有较大的提升。

作者简介:李晓蕾(1983-),女,硕士研究生,现为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王雪娟 (1981-),女,硕士研究生,现为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

(责任编辑:陈岑)

作者:李晓蕾 王雪娟

上一篇:实习生实习总结(通用3篇)下一篇:老年人调查报告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