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设计中包装设计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国内旅游商品市场内容同质化严重,消费力低下的现状,通过对日本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研究,进而在叙事性、互动性和符号性对包装的图形装饰、结构体验和形态表现等方面深入剖析和解读。从而呼吁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应以旅游地的“异”文化信息为中心,并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依据。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互动设计中包装设计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互动设计中包装设计论文 篇1:

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与心理需求的用户体验包装设计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从产品生命全周期角度分析包装设计,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通过包装设计中的结构、造型、平面、材料等方面,提出提高用户体验的产品包装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心理学;用户体验;包装设计

中国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然而,你有没有遇到过欢天喜地的去拿快递,看着眼前全部是透明胶带封口的包装,却尴尬的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拆包装好。可想而知,物流包装的用户体验会影响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食品包装袋的直角在撕裂开封的过程中偶尔会划伤到手,只需改进成圆角设计就会避免这个问题。这个细小的技术问题可以直接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这些都是针对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用户体验。然而在整个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产品的用户并不只是消费者,因此,包装设计应该基于心理学知识,通过包装结构、包装造型、包装装潢、包装材料等多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互动设计,从而满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用户体验,提升产品在更多潜在用户中的品牌形象。

2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包装设计来提升用户体验

2.1传统产品包装设计考虑因素

传统的包装设计在设计流程上面,包装设计师更多的考虑是商家的要求和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要求设计师以提高产品销量作为最主要设计目标,设计好坏经常以销量的高低作为评价方式。包装设计师与产品生产商和消费者直接的关系如下图:

2.2现代产品包装设计考虑因素

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可以延伸出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前,包装设计师需要设计的不仅仅是产品包装设计,同时要考虑品牌商的品牌内涵、企业文化等精神内容,还要考虑产品后续的销售系统、消费心理、物流系统、回收系统等多个环节,产品在整个上市期间需要接触到的用户有品牌商、设计师、物流商、销售商、消费者、回收商等多个环节的人员,同时产品包装设计要区别与同类产品,扩大更多的潜在客户,因此说产品的包装设计不仅仅要考虑产品,还要考虑品牌和消费心理,更要满足全生命周期下所有使用产品的用户要求,从而更好的提高产品用户的体验值。

2.3现代产品生命周期中销售模式多样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产品销售方式除了货架销售以外,更多的向线上销售方向倾斜,产品的营销策略也从产品包装设计、实体店的空间设计、卖场里堆头的设计而转向线上的网站设计、电商首页设计、相关媒体广告设计、短视频设计等多种方式。可以说现代的包装设计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产品本身,更多的是打造产品从品牌塑造、产品包装和销售模式三方面相互配合协助来进行整体包装设计,从而形成一种整体一致的产品视觉体系。这就要求包装设计师不仅仅要包装产品,也同时要包装品牌,打破了传统包装设计师的工作范畴,随着销售模式改变而提升包装设计师的技能要求。

3以研究心理学为基础的包装设计来提升用户体验

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基于消费者的心理研究,從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出发,通过消费者对产品特性吸引,通过查阅产品包装设计,决定购买行为的实施,到产品开启使用和产品包装丢弃回收环节,最终达到对产品品牌的肯定与认可,基于消费者以上整个行为过程,包装设计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更细化的分类产品特征进行定位,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包装创意设计,从而更好的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用户体验。

根据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产品包装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一个设计需求。包装设计首先要有容装内容物的功能,同时要保证内容物在生物和化学等方面安全,还要满足包装设计是给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使用者使用的,要有图文标志等信息进行用户沟通,当产品流通到销售环节时候,产品会被消费者所购买和使用,从而决定是否对产品品牌最终认可。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同样存在这样一个由低到高的设计需求。在这样一个包装需求过程中,可以通过针对不同层次的包装设计进行创意要素设计,从而达到产品在生产、包装、运输、销售、使用、回收等多个环节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最终塑造产品品牌。

4优化包装各要素设计来提升用户体验

4.1互动性的包装结构设计

包装结构设计可以达到包装内容的容装功能。结构设计中基础要素均可以体现满足用户体验,自锁底盒可以在未装产品时候折叠成型,节省运输空间,满足生产商和供应商之间的痛点;提手设计满足搬运工人物流搬运使用,也可满足消费者使用;开天窗设计满足消费者观察内装物需求。在现代产品包装中,包装结构创新设计可以通过互动来提升用户体验,例如下图是咖啡杯包装设计,可以通过防热垫的旋转组成不同的脸谱图案,在提供用户防止烫伤的同时,用户可以根据此款互动结构来表现当下现有的心情和环境氛围。

4.2情景化的包装造型设计

包装造型是指包装的外部容器的造型设计,在保证内容物容装功能基础之上,包装容器的外观要美。比如下图一款果汁包装设计,通过瓶盖的造型设计,可以让使用者体验到鲜榨的感觉,通过包装造型设计来模拟情景,可以提高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用户体验;同时在集合包装中,开箱过程可以让使用者感觉到产品不是果汁,而是真正的水果,提高产品的品质形象。

4.3个性化的包装平面设计

包装平面设计更多的是指包装容器外观上的设计,包括包装商标、文字、图形、色彩、产品成分、二维码等相关信息。包装平面设计可以起到和用户直接沟通。随着个性化产品包装设计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一款酒包装的标签设计就选择使用刮刮乐图层纸来进行个性化祝福语的设计,刮刮乐图层纸既能保证内容的私密性,还能体现出产品表达的神秘感与惊喜,这款产品无疑是亲朋好友聚会送礼的最好佳品。

同样国内一款阿胶糕产品包装设计采用近场通信技术,可以通过产品智能包装与客户智能手机相连,可以自动访问线上各类服务页面,包括产品防伪认证、产品信息、祝福留言等内容。

以上这些都是通过对包装平面设计中某一项元素进行创意设计或者是新技术引入,完全颠覆传统的包装平面设计,而是通过包装平面设计产生多维度多方位的设计,更好的与用户产生情感与审美的共鸣。

4.4智能化的包装材料设计

包装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包装容器、包装装潢、包装印刷、包装运输等满足产品包装要求所需要的材料。包装材料新技术的开发,可以制作出更好的产品包装设计,从而满足使用者的某种需求。如同一款肉类包装,通过包装薄膜中智能标签设计,通过标签感受包装内气调环境的变化来显示不同颜色,直观有效的表达此包装内的肉类是否新鲜,让消费者不再苦苦寻找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细小的数据说明文字,给人以新奇的视觉体验。

5总结

在当下体验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下,包装设计的趋势不再是传统的产品包装,而是更大范围的品牌包装。品牌文化的包装、产品销售的包装、系统物流的包装、线上线下等营销与宣传包装相结合共同出现,只有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所有接触的用户进行详细划分、找出各环节痛点,通过先进的包装技术进行创意设计,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品牌塑造,达到和用户直接的互动,从而更好的提高用户体验。

当下的包装设计中更多的创意与互动均在销售包装设计中体现的更多。随着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营销方式的多样化,包装设计应该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均体现出提高用戶体验,因此就要更多的分析所有使用者的心理,在整体包装设计中均应体现如下几个要素:产品包装设计应该结合品牌文化,体现品牌价值;应该满足供应商、物流人员等的使用需求,提高产品在搬运仓储等环节的使用体验;产品包装定位更应该抓住消费者使用痛点,通过创意包装、互动包装、趣味包装、智能包装、个性化包装等多种方式提升消费者的用户体验;产品的包装设计同样要考虑消费者使用后的丢弃体验,是否环保,是否节省空间,是否可以回收利用。

包装设计只有真正的实现以人为本,才能最终提升用户体验,才能让品牌产品在当下体验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文俊鸿基于交互体验下的包装视觉传达设计研究[J]设计,2017(24):114-115

[2]郝秀梅基于情感表达的体验式包装设计探究[J].包装工程,2014,35(14):5-9

[3]仲晨面向消费者体验的包装设计方法与应用进展[J]包装学报,2018(10):8-15

[4]肖洒功能需求与用户体验下的快递包装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7(38):263-268

[5]李斯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包装设计策略[J].绿色包装,2018(12):61-63

作者:唐玉

互动设计中包装设计论文 篇2:

日本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的异文化体验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国内旅游商品市场内容同质化严重,消费力低下的现状,通过对日本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研究,进而在叙事性、互动性和符号性对包装的图形装饰、结构体验和形态表现等方面深入剖析和解读。从而呼吁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应以旅游地的“异”文化信息为中心,并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依据。

关键词:日本旅游商品包装 包装设计 图形装饰 互动体验

纵观国内传统旅游商品市场,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商品内容的严重同质性——糖、饼、糕点或是茶叶等物品在不同地区、城市,都被作为特产而推出售卖。不同于早期旅游市场中旺盛的购买力,面对包装粗陋且内容几乎一模一样的旅游商品,消费者已疲于应对。

这里牵扯到旅游的目的——旅游并不是以占有商品和服务为目的,领略不一样的风光,体验奇特的风土人情,或许是旅游的意义所在。同样,旅游商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物本身所承载着的物品的使用价值,更多的是从中获得的旅游地信息形象等抽象价值。因此产品内容的同质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赋予其旅游地形象的异质性社会属性。

如何赋予同质商品异质社会属性,并起到宣传形象的作用,关键在于商品的包装设计。“包装不仅承担着物品的保护功能,更是精神文化的综合体。利用其特有的传达功能,可以充分地体现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更好地诠释商品生产企业的历史和文化。”?譹?訛在生产力巨大发展,商品被大量生产的后工业时代,市场上的货物玲琅满目应有尽有。包装的作用除了保护商品不被损坏,易于运输以外,更重要的功能是传播作用。美化和传递信息,将本商品与其他商品做出区分,是同类商品包装设计中尤为注意的因素,也是旅游商品包装中格外注重的部分。

文化的差异性和生活的差异性是旅游的生命,没有“异”,就没有旅游需求。人们不满足于现状,希望能够从“异”地他乡、“异”族文化、“异”性环境中寻找到能满足自身需求的东西。?譺?訛“异”是旅游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重点。包装中的“异”信息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旅游目的地的地理风貌,自然景观的差异;二、是旅游者区别于惯有生活环境的差别性身份体验。三、旅游地所特有的神话故事传说或名人轶事的不同。以下则试图从“异文化” 的体验视角,对旅游商品包装设计进行分析。

一、叙事性图像体验

图形在包装中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也是设计从包裹运输到拥有商业价值的重要一步。旅游商品包装上的图形装饰,无疑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异”文化的叙事承载物:通过图像、设色、纹案等元素的架构,组建起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

1.拟物还原

一个陌生城市,最直观的“异”必然是身处于其间的环境给人带来的“异”。每一片地区都有其特有的自然环境,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标志建筑。建筑与环境,作为旅游地最易被拆分出的文化符号元素,也是包装图形设计中叙事的典型命题单元,在叙事中常被整体搬到包装中,作为旅游地的个性化特色出现,使游客充分回味体验其中景物的差异性美感。

2011年以世界第一直立式电视塔的身份代替东京塔,成为日本首都新地标的东京晴空塔,不能不说是东京旅游地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在晴空塔下售卖的矿泉水,长锥形的瓶身上设计的图形便将场境聚焦在城市远景中矗立的晴空塔。结合售卖商品“水”的纯净和品质,将时间定格在夜晚时分,同时又巧妙的突出晴空塔具有日本传统美学的独创色彩——“晴空塔白”。淡雅的蓝色夜景中,屹立在城市之上,以严谨几何形态出现的晴空塔,将东京地区的形象以及日本民族传统美学体现得淋漓尽致。(图1)

2.解构重组

旅游地文化无疑是以“异”信息为中心的叙事,而异元素的来源便在于旅游目的地中最与众不同独具特色之处。将特色直接应用在包装上是普通的叙事体验,而在包装中将具有旅游地景致作为主题解构成元素,提取出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地方创作结合成新的图案,则能给予观者更深刻的体验。

历经数万年创作出来的大自然杰作,日本最大的砂丘——鸟取砂丘景点出售的伴手礼,在包装设计中亦是将景点作为图形对包装进行美化装饰。根据砂丘被劲风吹过后,留下层叠的砂状涟漪的特点解构设计,分离出鸟取砂丘最著名的“风纹”图案。结合使用具有形式美感的線条元素,将沙和风织成的壮美景象以具有日本“极简主义”美学精神的方式表达,令人过目难忘。(图2)

3.象征表现

作为叙事载体的旅游商品包装画面,图形通常糅合了对旅游地的解读,并希望能以此引起旅游者的共鸣。此时包装表面的装饰图形,已不简单是景物的再现,而是夹杂着创作者构思的带有解说性质的图像。观者体会到的也不仅仅只是客观的旅游地的特色表现,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深刻解读。

日本富士山地区的矿泉水包装,构图上淡化了山的主体形象,在富士山地图轮廓的基础上用平涂的绿色一笔带过。包装将笔墨着重描绘于富士山地区丰富优良的自然环境:山水、景点、特产、动物等元素。元素使用矢量卡通的方式表现,并通过排版有机的将其与地图结合在了一起,不仅起到了讲述说明富士山景区的作用,还很好的阐释了矿泉水水源地良好的生态环境。风格上采用的卡通插画形式,使得观者以一种轻松生动的方式感悟到富士山地区活泼、健康的生态。(图3)

二、互动性结构体验

作为旅游地“异”文化体验载体的包装设计,最佳的体验方式则是让消费者的感官都调动起来,深切感受到其特色。将旅游地具体的风土人情,转换为个人内部的抽象思维的形象。互动性结构体验是在包装结构设计的基础上,给人以体验感的一种设计思维。

1.姿势模拟

根据旅游目的地异文化的不同,体验时侧重的设计技巧也各不相同。在包装结构设计中,著名人物以及特有的风俗也是设计中考虑的重点。强调该地区特有人物的一个人所共知的动作、情景或是视角都能够勾引人们对此地区文化的遐想。

宫城县首府仙台市特有的包装设计,则引入了其建城者伊达政宗的角色体验。伊达氏为日本武士名家,众所周知武士刀是日本武士精神的象征。包装设计选择象征武士之魂的武士刀作为主要创意点,作为整体的外形设计。更为精妙的包装在具体的使用中,开盒方式上采用和武士刀相同的结构设计——一手握柄一手持鞘,将产品如出刀般拔出。精彩的结构设计,使得动作成为旅游地一项愉快的互动体验。(图4)

2.情景联想

一些旅游目的地拥有特定的传说文化,这些传说在长久的岁月流传中具有了特定的场景。情景聯想是将信息接收者投入情景,模拟现场角色扮演的一种方式。在包装设计的结构中突出旅游地特有情景、人物或道具,能够给与消费者经验层面的经历体验。

冈山是日本最出名的桃太郎传说的发祥地,桃太郎带着奶奶做的糯米团子出发,收容了小狗、猴子和雉鸡后,到魔鬼岛为民除害。当地饼干包装则将结构设计为团子状的圆球形,契合神话中主人公携带的重要道具——糯米团子的外形。团子状食品包装,结合内部饼干上印有的剧情人物的头像,立刻让人联想起神话中桃太郎的故事,由此便对冈山文化的认识更进了一步。(图5)

3.互动体验

在旅游地异文化的体验中,没有什么能够比与互动体验来得更加深刻的。包装通过对特定物品的模拟设计,将旅游地文化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与消费者联系起来。因为人的使用,使得包装设计的理念完整,这样的包装设计是一种将使用者本身调动起来的体验式的互动设计。包装的消费者不仅是使用者,更是设计的参与者。

元町位于日本神奈川县,是伴随横滨港开港而形成的,向外国人开放的以咖啡、西点和时装为主的商业街。对于当时的日本社会而言,手拎箱这个物件属于伴随着外国人的到来而来的舶来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元町地区售卖的伴手礼则抓住了这一特点,将糕点包装盒设计成外国人带来的行李箱——手拎箱的形式,同时在箱体表面绘上旧时横滨港地图式街景和外国军官的人物场景像。消费者购买后拎在手上,便“成了”一个旧时旅人,在匆匆赶赴行程的路上。(图6)

三、符号性形态表现

拟形包装设计是一种较为直观的包装设计表现方式——在对旅游目的地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外部特征及象征寓意认知的基础上,以其形态为原型对包装外形进行创意设计。以旅游目的地“异”景观作为符号元素,结合保护、运输、使用等功能,使包装设计在形态上蕴涵丰富的艺术精神和趣味价值。

1.类像性拟形

当包装所选取的形态与旅游景点之间,有某种性质上的相同的时候就是类像性拟形包装设计。类像性拟形包装是一种囿于材质、尺寸和经济等限制下,在外形上对现实景物采取尽可能还原的包装形态设计。

位于北海道西南部第一高峰的羊蹄山,山头白雪皑皑终年不化。景点出售的糕点包装则是选取了羊蹄山的山峰形态,做出拟峰式十棱台造型设计。配色也配合现实中山头白雪,将顶部设计成白色以摹仿积雪的模样。消费者在购买特产的同时,再次“欣赏”了羊蹄山的美景。(图7)

2.标识性拟形

在衣食住行上都强调有别于它类的旅游目的地,通常会将其“异”于寻常之处总结概括,并用符号指代出来形成标识。标识性拟形包装设计,则是将这类标识符号以包装形态的方式表达。

日本有句谚语“吃在大阪,穿在京都”,大阪的餐饮业非常发达,在这里可以吃到全国各地的小吃。身穿小丑服打鼓的“吃穷太郎”,就是大阪用来指代大阪的美食太多太好吃,以至于让人吃到荷包空瘪的标识。因为名气太大,所以包装在形态上不局限于使用全部物象,“吃穷太郎”的帽子、手鼓、饰品等物的使用,也能让人获得“吃在大阪”的意义。(图8)

3.象征性拟形

象征性拟形包装设计是在旅游地特有的风俗习惯下,将带有寓意的符号元素作为形态设计来源的形式。也是旅游目的地“异”文化在包装形态上的体现。

大阪地区的百年老字号浪花酒业,酒瓶包装直接采用该地区福神“BILLIKEN”来做外型。“BILLIKEN”原型位于大阪的通天阁5楼观景台,传说摸一摸它的脚会带来好运气,因此被大阪人称为“福神”。酒瓶的形态设计则是借用此美好象征,运用在商品包装上,希望消费者都能得到大阪福神的好运眷顾。(图9)

结语

由此可见,包装设计使得商品作为物的自然属性被忽视,其附载的社会属性被突出。使用价值低廉易见的旅游商品:一包糖、一块糕、一瓶水、一张卡片等,其中蕴涵的信息含量却丰富多变:地域传说、名人轶事、名胜古迹、传统工艺……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在赋予同质性产品的差异性内涵的同时,也通过叙事、互动等符号性形态的表现方式,将旅游目的地“异”文化的抽象价值体验得淋漓尽致。

注释:

余雁,于讴编.商品包装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 15.

章晓岚.旅游视觉形象传播与设计[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5):46.

作者:薛莲

互动设计中包装设计论文 篇3:

设计之都 赢在创意

深圳著名创意策划人庞柱平说,深圳的发展,过去靠创意、现在靠创意、未来更靠创意。在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深圳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背景下,这句话不仅仅是吃“创意饭”的特定人群的美好愿望,也是一个事实。

自从“春天的故事”开讲,深圳就承载了太多的希望和头衔。在众多的头衔中,“设计之都”的分量不轻。

2004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立了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这是全球创意产业领域最高级别的非政府组织,旨在通过创意产业促进城市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在这个网络平台上,成员城市相互交流经验、互相支持,帮助网络内各城市的政府和企业扩大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多元文化产品的推广。加入网络某种意义上就等于加入了国际文化产品营销网,进入了全球文化产品供应链。

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被分别授予7种称号:“文学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都”、“设计之都”、“媒体艺术之都”、“民间艺术之都”和“烹饪美食之都”。其中,“设计之都”的竞争最为激烈。在已经加入和正在申请加入该网络的城市中,有1/3是指向这一称号的。2008年12月,中国深圳被授予“设计之都”称号,成为继柏林、布宜诺斯艾利斯、蒙特利尔、名古屋和神户之后第6个获得该称号的城市,也成为我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我国上海、成都、厦门也在争取加入该网络,厦门拟申请“音乐之都”,成都拟申请“美食之都”,而上海也一直在争取“设计之都”称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深圳的评语是,“深圳在设计产业方面拥有巩固的地位,其鲜活的平面设计和工业设计部门,快速发展的数字内容和在线互动设计,以及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环保方案的包装设计,均享有特别的声誉。”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的章新胜说,深圳作为发展中国家中获得“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这不仅是深圳的荣誉,也是中国的荣誉。“设计之都”称号在世界上十分权威。在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创意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影响力。深圳再次发挥“窗口”作用,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创意与设计的一个窗口。

打开深圳“设计之都”的官方网站,琳琅满目的创意妙想、设计作品、创意展览不断在更新。这里是一个“创意超市”,新鲜的、灵动的、无形的“思想”化为一个个具象作品,不安分地在网页界面上跳动。每一个创意、每一件作品,都迫不及待地要跳出来,赶往“财富之路”。这是深圳特色,创造力就是财富。

《赢在创意》是“设计之都”系列丛书的开篇之作。该书囊括了庞柱平的十几个创意策划,并揭示了将创意演变成财富的全过程,号称是“中国至今唯一一部对外公开商业秘密的著作”。为何以图书的形式分享创意成果,庞柱平这样解释:“我的初衷是想让有需要的人受惠于这些创意,如果有人能将这些创意演变成产品,让消费者受益,我想,我的劳动成果没有白费,我会无比享受这种成果。但是后来我又一想,创意应该在当今经济社会价值链中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链条,只有进入价值链,才会将创意真正变成一种产业,创意应该是一种‘发明’,应该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有了这种想法后,我才去申请专利。在本书里,重点推介了10多项创意项目,申请专利的仅有10项,其它的,我不介意有眼光的商家去 ‘山寨’它。”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官员所言,“创意是最让人眼前一亮的事,每一个人的参与,对于一座创意城市,以及对于其未来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一座城市里的人对创意都不感兴趣,那么这座城市就不可能成为创意城市。我对于创意城市有一个定义,即创意不是一部分人的事,而是每一个人的事。”

庞柱平说,目前有不少人对“设计之都”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认为“设计之都”就是平面设计或高端设计,距离平民百姓的生活很遥远。所谓创意,其实很简单,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它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在普通老百姓那里,每天都生成无穷的创意,例如我们俗称的生活小窍门就是很好的创意。应该把创意普及到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激发普通市民对创意的参与热情,通过政府或机构举办“市民设计大赛”或“创意比赛”之类的活动,让创意理念走进普通百姓中间。

10月11日,以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艺术展为契机,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联盟中其它五个“设计之都”的代表齐集深圳,目前全球六个“设计之都”城市历史性聚首。深圳作为“六巨头”之一,承载着中国的希望。中国创意影响世界,中国声音不容忽视。当新时期的中国文化能再次如秦汉唐时期一样,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时,中华民族复兴不远!

作者:非 言

上一篇:销售类实习报告下一篇:党建述职报告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