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初中生物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体态语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体态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并且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知识内容,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本文主要对教师体态语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同时阐述体态语言教学的注意事项。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教师初中生物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初中生物论文 篇1:

高校教师试上初中生物课的片段解析

笔者有幸聆听了高校教师上的一节初中生物课,课题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其中的几个片段着实令人回味。

片段一:“小测验”引入。

师:我们现在进行一个小测验,但同学们不用紧张,因为可以翻书。但我告诉你——翻书没用。请同学们听歌曲联唱。

紧接着,老师播放了自己剪接的几段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采红菱》、《映山红》、《采槟榔》。

(学生听歌,开心、疑惑。)

师:同学们,这是音乐课吗?这些歌曲与生物有关系吗?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歌曲中提到了哪些植物?(学生交流。)

师:谁举手最高?好,就由你来回答!

(学生圆满地回答,略。)

师:采槟榔需要用什么工具呢?请你选择。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太给力了!我更有信心上好这节课了!因为同学们从环境当中、从材料当中获取知识的能力非常强!同学们利用获取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非常强!

这样的引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是想不到的。细细品味下来,回味无穷。这位教师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使用了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给力),在拉近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实际上达到了检测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渗透了对学生学法指导。而这恰恰是本节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如何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知识的应用)。这样一段引入从实质上来说是破了本节课的题——原理的应用。这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引入太高明了,也给老师的继续教学留下了余地:根据学生现状及时调整后面的教学策略。

片段二:一段有趣的师生对话与互动。

师:我很久没上初中生物课了,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记得了,哪位同学告诉我?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记不得,相互可以讨论一下。(有学生机械地背诵书本概念。)

师:朗读没有用,要记到心里面去。谁还能用自己的语言告诉我?(看学生无反应,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光合作用的公式。)

师:这能代表光合作用的实质吗?

生:不能。

师:谁说的不能?谁说的最响?

生:我!

师:那你告诉我为什么不能?

生:还缺两个东西。

师:缺什么?你说,我来写。

生:还是我来写!(学生主动要求上来写。)

师:他写的对吗?

(此时,全班同学纷纷举手,纠正前面学生所写内容。全班“我来,我来”的声音不绝于耳。)

师:现在我明白了,光合作用是这样的(老师指黑板。)

师:在同学们的启发下,呼吸作用我忽然也会了。就是吸进氧,呼出二氧化碳嘛!是这样吗?

(学生中有说“错”的。)

师:谁说错的?老师又怎么会犯错呢?

生:你刚刚说的是呼吸运动,不是呼吸作用。

师:你们说的非常好,而且敢于纠正老师的错!

师:前两天,农民张大爷来找我:“老师啊,你是教生物的,帮我看一看,我设计的温室好不好?”我一看,非常高级,但是我看不懂,他究竟想干嘛?你们可不可以讨论一下,告诉我。(学生讨论。)

师:现在有谁想做老师的老师?

生:我!

如若不是亲眼所见,我们都会认为这是事先排练好的。学生的表现欲极强,且不畏权威,敢于质疑。是什么原因使得学生有如此表现呢?就是因为老师用幽默的语言和激情点燃了学生,设置了具体的情境引导了学生,用口语化的表达贴近了学生,用商量的口吻平等对待学生。老师蹲下了身子,放低了姿态,将学生推到了课堂学习的台前,使学生想学习、乐学习。“赏识+激励”创造了课堂的奇迹!

片段三:渗透学法指导、强调思维的探究。

师:为什么提高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蔬菜会“肥”一些?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就一定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吗?这需要探究、研究。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背景资料(展示大气主要成分表格)。

师:当我们不知道某一知识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略。)

师: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问老师、看书、查阅资料、做实验……

师:无限制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一定增强吗?为什么?

(学生间有争议。)

师:纸上得来终觉浅。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谁以后就可能成为科学家。谁能尝试做出解释?

(在老师点拨下,问题得到了解决。)

师:老师事先准备了两种分别产于福建和陕西的苹果,请同学们分别尝一尝。

(学生纷纷品尝苹果。)

师:哪一种苹果更甜呢?你能判断出产地吗?

在这一片段中,感受到了高校教师的严谨性,作为初中生物教师,传授的知识既要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又要确保传授正确的知识。在这一点上,高校教师的确做得很好。另外,在学习方法的点拨上,也很到位。尤其难得的是,本节课虽然没有具体的探究实验,但老师给听者传达了一种全新的信息:思维也是可以探究的。应该正是在这样一种理念的引领下,才使得这节课在剥去轻松幽默的外衣后,给学生和观课的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嚼劲”。

片段四:有趣的反馈。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叫“开心找茬”。

(老师开始朗读自编的文章《张大爷的平凡生活》。朗读过程中,学生不断找到错误,课堂活跃异常。)

师:说对的同学有奖!

这种反馈形式摆脱了初中传统常用的几种题型的考查方式,将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内容放在了具体的情境之中,学生听起来并不觉得累,反倒觉得更有趣。从反馈的结果看,学生掌握的情况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整堂课“超时”完成。在随后的交流中,上课教师也表示单从这一点,这节课可能就不能算是好课。但作为长期在一线教学的教师,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课究竟是“做”出来的,还是“上”出来的?精致、严丝合缝、分秒不差的课与强调思维探究、费时的课哪一种更是我们应该倡导的?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升如何做到有机的结合?……笔者在佩服这位高校教师智慧的同时,更折服于他的勇气。毕竟走进中学课堂、这一他并不熟悉的领域是需要一定胆识的。无论以何种身份走进课堂,理念、学识、激情、严谨都是不必不可少的。

作者:马琰

教师初中生物论文 篇2:

试论教师体态语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体态语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体态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并且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知识内容,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本文主要对教师体态语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同时阐述体态语言教学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教师;体态语言;初中生物

体态语言指的就是除了有声语言之外的眼神、手势、表情及肢体姿态动作,主要包括目光、面部表情、身体动作与姿态等。相较于有声语言来说,体态语言更加直观、形象,具有其它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为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体态语言的运用,促进教学质量及有效性的提高。

一、教师体态语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手势应用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只是进行单纯的讲解,学生根本无法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利用手势进行演示,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神经系统的组成”这一内容的时候,可以利用双手模拟神经突触结构。一只手握紧上举,将其看作是突触轴丘,另一只手握紧,将其看作是突触后膜,肩膀自然就是轴突。通过这样的模拟,形成一个完整的神经传递链,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生物知识。并且,在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传递神经冲动的时候,可以借助手握粉笔的方式,再配以教师的相关讲解,就可以加深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理解,进而学习相应的教学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比如,在学习“神经元的结构”这一内容的时候,可以利用手势模拟神经元的结构。教师伸出右手,将五指伸开,将其比作是一个神经元细胞,手掌代表的就是细胞体,而五指代表的就是多而细的树突,而手腕以上的部位代表的就是粗大的轴突。通过这样形象的比喻,教师让学生有一个立体的认识,并且对神经元结构予以深刻理解,有效加深了学生对神经元结构的记忆。

2.身体姿态应用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学生无法立刻理解,甚至还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理解提供直观、形象、方便的途径,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点,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教师以身体为模型,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而予以有效掌握。比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DNA结构这一内容的时候,先在黑板上画出DNA结构,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记忆;之后教师进行相关讲解,让学生对DNA结构予以深入认识;接着用两个手臂模拟DNA的螺旋结构,让学生对DNA结构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最后,教师留出几分钟,让学生对黑板平面图与教师体态的立面图进行对比,进而加深对DNA空间结构的认识。通过这一过程的学习,教师不仅可以完成教学内容,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教师体态语言教学注意事项

1.体态语言要规范、准确

相较于其它交流方式,体态语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教学过程中,其不仅服务于教学内容,具备一定的准确性、规范性、简洁性,还要充分展现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体态语言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克服以下问题:其一,不明白。教师展现的一些表情、动作,学生看不明白,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二,不文明。一些粗野、不雅的表情、动作必须禁止使用,避免给学生留下修养不够的印象,同时防止学生模仿。其三,不庄重。教师举手投足之间如果表现出松松垮垮的状态,或者做出一些轻浮、花哨的动作,就会导致学生不尊重这个教师,也就不会对此科目展开学习。所以,教师体态语言必须规范、准确,这样才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2.注意体态语言交流与反馈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运用体态语言的时候,要避免“一言堂”现象,要增加和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而对自身教学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在教师做出规范动作之后,学生就会给出相应的反应,此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加强体态语言的交流与反馈,对提高生物教学效果有着积极意义,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体态语言的运用,将抽象知识内容具象化,让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了解知识内容,进而予以全面掌握。同时,在运用体态语言的时候,必须注意体态语言的规范、准确,以及体态语言的交流与反馈,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展开全面的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小燕.体态语言让教学生辉[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8).

[2]何金华.教师身体语言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1(29).

[3]罗翠萍,付安平.新课程改革下生物教学信息反馈方式初探——充分利用体态语言进行教学信息反馈[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4).

作者:王丽萍

教师初中生物论文 篇3:

广东省乡村初中生物教师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摘 要 为了提高乡村初中生物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从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广东省湛江市45名乡村初中生物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初中生物教师迫切需要灵活多样的培训,对心理学、生物专业知识、办公软件、课堂创新教学策略等培训需求较大,更偏向细化型、综合型的培训考核方式,希望培训能提升个人素质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乡村初中生物教师;教师培训;办公软件;创客教育

Analyzing and Investigation of Rural Junior School Biology Tea-

chers Training Needs in Guangdong Province//WEN Jing, LIU Kai-

dong, LIN Liuyu

Key words rural junior biology teachers; teachers training; office software; maker education

1 前言

乡村教育强,中国的教育才能强,而支撑乡村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力量是乡村教师。我国有330万名乡村教师,约占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1]。生物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对中学生物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乡村生物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少,及时提高乡村生物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所以中学生物乡村教师培训应得到足够重视。本研究拟通过对广东省乡村初中生物教师培训需求进行调查,以期为乡村生物教师培训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对象

《广东省乡村初中生物教师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经过多位教师根据培训前期调研情况编制完成,信度为0.187,说明各题目之间保持很好的独立性。本次调查对象为准备参加培训的广东省湛江市45所不同乡村中学(含民办学校)的初中生物教师,问卷回收率100%。其中,男20人,女25

人;教龄5年内13人,5~10年11人,10~20年12人,20年以上9人;生物及相关专业毕业人数为27人,非生物专业毕业18人;本科学历39人,专科毕业6人;教师职称集中在中学一级和中学二级。

3 结果统计与分析

乡村初中生物教师对培训的需要 大多数乡村初中生物教师有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88%),也时常会在教学中感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有学习进修的想法(93%),但由于获得培训的机会较少,教学任务较重,因此平时学习及提升自我的途径,依然是通过传统的在工作中学习(38%),或是时间调控较为自如的自己看书(30%)等,而取代了比较耗费时间与精力的高校学历教育(12%)、外界培訓班(11%)和专业资格证书(9%)培训。他们接受培训的原因主要是提高自己(26%)以及接受新教育理念(25%),此外,他们认为培训对提升自己的工作绩效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帮助作用(78%)。在被调查的45名乡村教师中,38%较少获得教师培训的机会,51%参加培训机会一般,仅有11%有很多培训机会。

所以,乡村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感到自身的不足,有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对培训有较大的需求,也认同教师培训对自己的工作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帮助作用;但乡村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普遍较少,少数有较多机会参加培训的教师也是离城区较近的。

乡村初中生物教师喜欢的培训方式 乡村初中生物教师喜欢的培训方式有交流研讨(15%)、观摩教学(15%)、案例分析(14%);其次是实践指导(12%)、名师引领(10%)、说课评课(8%)、现场参观(8%)、专题研讨(6%);而对理论讲授(4%)、网络培训(3%)、读书指导(1%)不太感兴趣。成人的学习特点不同于中小学生,也不同于大学生。对于职后的乡村教师而言,他们更希望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于传统的理论讲授、远程的网络培训和枯燥的读书指导不感兴趣。教师都很希望参与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并就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与同行、专家进行交流和研讨,有助于及时与自己的实际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学习效果会更好。由此,教师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日常的授课方式:学生是否也不喜欢这样传统枯燥的教学方法?

所以,创新培训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培训方式,避免传统的、单一的以专家讲座为主的教学模式,避免枯燥乏味的培训,以提升教师参训的积极性。

乡村初中生物教师需要的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是实现培训目的、响应培训需求、提高培训实效的重要保障[2]。乡村初中生物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1)对自身思维及专业能力提升的“软需求”。思维角度包括创新思维的认识与把控(35%)、心理学在工作中的应用(31%)及压力与情绪管理(31%);专业能力提升角度则包括植物学(18%)、动物学(17%)、遗传学(13%)、微生物学(13%)、人体解剖学(13%)等普通生物学知识的系统整合与掌握。

2)教育教学实施方式與实施能力提升的“刚性需求”。随着新兴教育科技产品的研发推广,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与方式也日益受到多方瞩目。乡村教师由于工作环境条件的局限性,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教育新模式、形成教育新机制和产生教学新突破,因此对于Excel、PPT、Word等教学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微课制作技巧、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能力等的需求比较迫切。

另一方面,乡村中学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学生的心理、行为活动都较为特殊,因此在培训中融入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普及课堂创新教学策略如翻转课堂、创新教具制作、创客教育等,能吸引学生关注课堂的方式,同样是培训内容中不容小觑的关键性环节。

乡村初中生物教师培训动机及对培训效果的期望 乡村初中生物教师参与培训的目的是较为积极与明确的,他们希望在培训中拓展自己的眼界、突破自身的思维禁锢,使自己有新的充电机会(32%),从而实现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30%),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30%),而不太侧重于晋升职称(4%)、建立更多的人脉关系(2%)、调入更好的学校(2%)和缓解工作压力(1%)。

一部分教师在访谈中提出,希望能与授课专家、教师建立长期的联系,以随时讨论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教师培训不是简简单单在培训机构学习几天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困惑,培训机构、培训者拥有良好的资源,可尝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针对教师返岗实践后所出现的新困惑给予“售后式”的跟踪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效地保证培训的质量。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认为乡村初中生物教师培训需求有以下几点。

1)乡村教师对培训有强烈的需求,但参加培训的机会普遍较少。

①培训方式上,参训教师更希望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如交流研讨、观摩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指导、名师引领、说课评课、现场参观、专题研讨,而对于传统的理论讲授、远程的网络培训和枯燥的读书指导不感兴趣。

②在培训内容上,对自身思维及专业能力提升的“软需求”,如创新思维的认识与把控、心理学在工作中的应用及压力与情绪管理;专业能力提升,如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等普通生物学知识的系统整合与掌握;教育教学实施方式与实施能力提升的“刚性需求”,如Excel、PPT、Word等教学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微课制作技巧、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能力等;融入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普及课堂创新教学策略如翻转课堂、创新教具制作、创客教育等,能吸引学生关注课堂的方式。

③在培训效果上,可尝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针对教师返岗实践后所出现的新困惑,给予“售后式”的跟踪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证培训的质量。

针对乡村初中生物教师的需求,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各级各部门应该保证培训信息的公开、透明,更多关注乡村教师,提高他们接受培训的层次,尽可能为其创造更多系统学习的机会,缩小与骨干教师的差距;其次,乡村教师自己也需要改变观念,及时关注培训信息动态,掌握参与培训的主动权,主动与学校领导沟通、交流自己的想法,积极争取培训机会,尤其是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的培训。

2)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动机。教师培训的动机是促进教师发展的动力。希望通过培训学习新知识和更新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自己得到成长和发展,是教师学习的普遍动机。一些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活动获得相应的荣誉等也是正常表现,因为这些动机能激励教师珍惜学习机会、更加认真学习。因此,建立健全教师参加培训的激励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3)更新培训内容,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职后教学能力。开展教师培训,更多在于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因此,教师的知识基础和知识需求是教师培训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培训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注重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紧密联系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调查中,乡村初中生物教师中有40%为非生物专业毕业,这部分教师更应得到系统化的基础专业知识培训,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学会引导学生学习。

4)培训内容与形式遵循成人学习规律,注重理论向实践转化,提高乡村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化与运用。教龄较短的年轻教师更希望得到实践指导,包括课程设计、案例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等。由于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技巧也尚有欠缺,因此,他们渴望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授课以及帮助学生有效复习,同时也期望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去实践、观摩、研讨。而教龄较长的教师则更希望能学到教育新理念和教学新技巧,掌握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微课制作实操培训、PPT制作技巧等。由于乡村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教龄较长教师的年龄也普遍偏大,因此,他们建议培训学习简约化、培训时间适当缩短。

乡村初中生物教师殷切期望教师培训能结合乡村中学实际,让自己在返岗实践时能切合实际情况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翟帆,张春铭.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教育部原副部长李卫红说:乡村教育强,中国的教育才能强[N].中国教育报,2016-03-10(3).

[2]何小忠,韩念佟.乡村教师培训需求的特点分析及其启示[J].教师教育论坛,2017,30(1):33-38.

作者:文静 刘锴栋 林柳余

上一篇:门诊年终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村书记述职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