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管理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与日俱增,交通发展的越来越好。公路桥梁的数量也逐渐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陆路交通成为我们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公路桥梁的建设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种高速公路,高架桥,立交桥,跨海步桥,跨江桥的数量都远远多于以往。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管理论文 篇1:

基于短板效应的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监测系统研究

【摘要】近年来,对高速公路桥梁的安全监测越来越重视,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基于短板效应的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监测方案。本文以上海某高速公路桥梁为例,探讨基于短板效益的安全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构造,并通过实际应用进行检验。

【关键词】短板效应;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监测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到2013年末,高速公路总里程为10.4万公里。为了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通畅性,日常安全监测和维护工作量极大。特别是高速公路的桥梁多、分布广、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传统的桥梁安全监测方法已很难满足高速发展的需求[1]。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基于短板效应的安全监测系统被研发并应用,提高了安全监测的效率。

2 基于短板效应桥梁安全监测系统的概述

以往对高速公路桥梁监测主要采取人工定期检测存在诸多的不足,比如:对桥梁结构损伤反应不够迅速、易受人为因素干扰、影响正常交通、难到達检测难度的区域、检测信息不完整等。为有效弥补这些不足,上世纪末期,国际上就提出了无人值守、即时监测的桥梁安全监测系统。短板效应,就是说水桶的高低不影响其盛水高度,而是由最短木板所决定。基于此理论,以影响桥梁结构安全参数为“短板”,比如:桥梁墩台的沉降等,建立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监测系统,可有效降低系统的费用,提高检测效率,提升了实际应用价值。

3 基于短板效应桥梁安全监测系统构成

3.1 基本原理

本系统主要应用了连通管式电感液位传感器,以桥梁墩台的沉降为主要监测标准,即以其为“短板”,其基本原理是在被监测的桥墩和基准点之间装配连通管道,即把两点间垂直向的相对位置转变成连通管内液面的变化,通过连通管原理测得液面变化来计算出被测桥墩相对基准点的垂直变化。如果把基准点设于其它桥墩,该位置变化就是桥墩的相对沉降变化。如果把基准点设于永久点上,该位置变化则为桥墩的绝对沉降[2]。

3.2 监测系统构建

本研究中的监测系统主要有:水管、连通管、通讯设备、电感式数字液位传感器、监测服务器及沉降监测软件构成。在对墩台沉降监测时,首先应在桥梁墩台上布设多个测量点,每一个测量点均可对该点的液位进行动态实时测量;液位传感器则通过RS-485总线串联一起,测量所得的数据则通过总线多点采集功能传输到监测服务器,并保存于数据库。监测软件则对各测点的沉降进行实时计算,并绘制监测数据的时程曲线。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将桥墩的沉降变化通过连通管管液面变化来反映,电感液位传感器反映出液面变化的情况,并转化成数字信号,并储存于传感器的缓存中。通讯控制设备根据设置好的采样数据和频率定时从传感器获得所需的测量信息,通讯控制设备把这些信息传输到中心监测服务器,再通过特点软件进行储存和管理,同时计算机进行自动计算,将被测高速公路的桥梁墩台沉降变化反映出来。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高速公路桥梁地域分布较为广泛,桥址和监测中心存在一定的距离,为实现及时、快捷的数据通讯,可应用无线通讯实现系统数据的传输。采集器则和DTU无线网关进行连接,应用3G、2G、电信等无线通讯技术和监测中心进行数据的交换和传输。在数据计算完成后存储于中心服务器,用户可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查询桥梁墩台的变化数据[3]。

4 实际应用

对上海某高速公路桥梁进行安全监测,该桥梁为上海至浙江高速段的一座大型连续性桥梁,全长约512m,根据桥梁的资料,确定其12#和13#桥墩存在相对沉降,以14#桥墩为基准点,将测量点设置在12#和13#梁桥墩的上下游测,基准点则设在14#的上下游测完成测量点的布置。再应用安全监测系统进行检测,发现12#和13#的相对沉降监测数据相对基准点未发生变化,表明对该桥梁不存在安全风险。要强调的是,对特别重要的高速公路桥梁,不能单单依靠单一监测,应进行全面的监测。

5 结语

通过本研究表明,建立基于短板效应的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监测系统能及时有效的反映出大大桥墩的沉降变化状况,为桥梁的日常维护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可有效提高桥梁养护的技术水平,提高监测效率和质量,降低监测和维护成本。基于短板效应的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监测可直接监测到影响桥梁安全的关键性因素,在满足监测的要求下,相比传统的桥梁安全监测系统,可大幅减少系统建立规模,减少投入,实现了技术性和经济性的最佳平衡。通过本研中的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济性,且操作方便,在高速公路桥梁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华东.公路桥梁运营安全监测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6):14-16

[2]廖继勇,胡柏学,罗阳青.基于短板效应的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监测系统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0,36(02):83-86

[3]王穂平,赵泽辉,刘亚磊等.基于巡检的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监测与维护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5):165-170

作者:王豪英

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管理论文 篇2:

浅谈我国公路桥梁的安全状况及政策

摘 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与日俱增,交通发展的越来越好。公路桥梁的数量也逐渐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陆路交通成为我们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公路桥梁的建设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种高速公路,高架桥,立交桥,跨海步桥,跨江桥的数量都远远多于以往。但是,随着这些公路桥梁数量的增加,也引发了我们对公路桥梁安全状况的思考,毕竟对于我们来说,人身安全才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分析探讨公路桥梁的安全状况才是当务之急,这些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

关键词:公路桥梁;安全状况;政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公路桥梁自然而然会有有关安全状况的问题出现。当然,造成公路桥梁出现安全状况问题的不仅仅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也是一大重要原因。细观我国这些年来公路桥梁安全指标不合格造成的坍塌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仔细究其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也就是自然环境,人为因素就有很多,包括工人素质,投入资金等。我们要对公路桥梁安全隐患如何解决提出好的建议,让公路桥梁的安全状况减少甚至不再出现。

1 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情况

我国现如今已经步入了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一个发的飞跃。经济发展情况良好,我国综合国力十分稳定,使得国家能够拨出更多资金投入交通领域的发展,对于我国公路桥梁的建设国家投入的也更多,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用到的建筑材料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等都上升了一个层次,再加上新时代到来,为我国的许多行业提供了便利,互联网时代,让信息技术得以为我们所用。我国现如今的公路桥梁发展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桥梁建设中更偏爱梁式桥。无论是立交桥,高架桥等,这些都是梁式桥,梁式桥是我国桥梁中种类最多的。再者,我国桥梁建设时常用的桥型是板式桥,板式桥的一大特点就是利用钢筋混领土打造成空心或实心为主的桥,结实且投入资金合理。公路桥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现状也是很好的,但是,前提是一定要重视公路桥梁的的安全隐患,不要让公路桥梁的安全状况造成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

2 造成我国公路桥梁的安全状况的因素

2.1 造成公路桥梁安全状况的自然因素

上文已经提到,造成我国公路桥梁的安全状况的主要因素有两大类,一大类是人为因素,一大类则是自然因素。首先先谈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对公路桥梁的建设有着很大影响。我国这两年来爆发了很多自然灾害,地震的频率越来越高,然而,地震对公路桥梁的影响是格外大的。地震会影响整个地壳的位置变动,公路桥梁会随着地壳变动而发生偏移,如若事前没有做好公路桥梁的抗震措施,那么势必会出现公路桥梁坍塌的问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512汶川地震给全国上下打了一剂强心针,当时,周边大大小小几乎所有的公路桥梁全部坍塌,可见自然因素对公路桥梁的影响是很大的。再者,低温冻害也是一大影响因素,我国前些年的南方罕见低温大雪让整个南方笼罩在低气压中。对于公路桥梁更是一个大的考验,公路桥梁由于低温,使整个桥体结构冷缩,一旦温度回暖,桥体结构迅速热涨,久而久之,桥体会变得不牢固,坍塌的可能性增加。安全状况势必会发生。

2.2 造成公路桥梁安全状况的人为因素

首先是施工人员素质不达标,对于道桥的建设来说主要依靠的就是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建设到位道桥安全状况会减少一半。可是现在很多施工人员都缺少专业的素质,专业知识不够硬不说,还没有积极的态度,对工作缺少积极性,这样很可能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可见,施工人员的素质是公路桥梁建设中出现安全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次,那就是公路桥梁建设时的设备,对于现在的公路桥梁建设用的设备,必须要跟的上时代,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新换代,如果设备更新换代速度慢,使用老化的设备,很有可能在工程中留下安全隐患,这值得我们去重视和关注。再者,国家投入的资金,现在在21世纪中,国家对公路桥梁建设的投入已经有所增加了,但是许多生产商却没有把全部资金都用在公路桥梁建设中,甚至有些生产商利用这些资金去吃喝玩乐,浪费国家资金,让公路桥梁建设用资金严重不足,这也是造成公路桥梁安全状况出现的一大原因。

3 解决我国公路桥梁安全状况的政策措施

3.1 完善我国公路桥梁的管理制度

对于任何工作而言都需要一个完备的管理制度,因为完备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促进工作顺利进行,给工作带来更好的效率。对于公路桥梁的建设而言也是,同样需要一个完备的管理制度。在原有的公路桥梁建设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要吸取其优秀的部分,对于其中不符合实际的,不合理的部分要给予剔除,同时,公路桥梁的日常养护制度要继续推行,因为公路桥梁需要日常养护,否则会在日常使用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对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规定他们的责任,对于违反规定的工作人员要给予惩罚,让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提高自己在工作时的责任意识,保证公路桥梁能在日常工作时保证畅通。再者,管理制度中还包括桥梁突发情况及时上报制度,一旦公路桥梁出现任何紧急情况,相关管理部门要及时上报,不能有任何拖欠,否则会给日后公路桥梁使用带来更大威胁。上级知道相关问题后要及时想出解决方法。可见,完善公路桥梁的管理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3.2 加强日常对公路桥梁的质量检查力度

公路桥梁每天进行使用,自然因素又随时对公路桥梁造成影响,所以,如果不经常性对公路桥梁进行质量检查,很有可能让公路桥梁出现安全状况,为此,想要减少公路桥梁的安全状况,要经常性对公路桥梁进行安全质量检查,在检查时了解各个桥梁公路的部件的使用状况,还有其完好率,公路桥梁的技术状况也要及时进行评定,评定结果不佳的公路桥梁要进行改善,有可能还要进行有效管理,对于这部分桥梁还要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检查方案,剔除公路桥梁中的使用问题,让公路桥梁在日常的每一天使用中都能保证自己的最佳状态,不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3.3 加强日常的公路桥梁养护力度

相比日常的公路桥梁质量检测,虽然公路桥梁的日常养护重要性不及它,但还是要积极进行。类似于一辆好车,如果不及时进行养护,那么再好的车也可能出现问题。养护就是保证公路桥梁的各个功能都完好,公路桥梁的桥面路面出现脱落或被腐蚀的要及时进行补救,防止出现更大单位的脱落和腐蚀。在雨后或雪后要及时进行路面桥面清理,泄水孔要时刻保持畅通,不要堵塞泄水孔。同时,公路桥梁的箱梁通气孔要及时疏通,梁体内要保持干燥通风。

结束语

我国公路桥梁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安全状况如果不及时解决,那么势必会给公路桥梁之后的使用带来更大的威胁,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更大的威胁。所以,一定要积极对公路桥梁进行质量检验,进行日常养护,也要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让公路桥梁的安全状况能有效减少。

参考文献

[1]李尚英.我国公路桥梁安全事故暴露的问题[J].建筑工程,2004.12(6):30-35.

[2]王宗衍.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公路建设,2004.2(12):68-73.

作者:顾枫 王梦丽

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管理论文 篇3: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

摘要: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以此提升高速公路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率,还可以促进高速公路、桥梁技术的成熟化发展。本文主要围绕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管理展开讨论,重点分析BIM技术的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BIM技术

在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高速公路施工企业竞争激烈。为了加强市场竞争实力,必须全面发挥出企业管理优势,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同时提升管理水平。在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中,合理应用BIM技术,建立工程安全管理模型與框架,以此提升桥梁施工管理质量。

1、BIM技术

BIM技术为建筑信息模型,可以收集汇总建筑物数据,建立完整的数据库系统。BIM模型,可以和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共同讨论项目特定功能,同时应用数字方法。现阶段,在建筑项目施工全过程中,都可以应用BIM技术。BIM技术模型如下图所示。

BIM技术属于现代科技产物,并且属于工程行业发展动力。在应用BIM技术时,需要参考CAD图纸内容,静态公路模型、施工技术,注重BIM模型创新。在建立空间维度时,添加项目设计计划,同时建立动态化模型,模拟高速公路运行状态。在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建筑安全管理属于重要组成,同时可以促进项目运营目标。当前,施工企业开始广泛应用BIM技术,通过BIM技术,有助于改善桥梁项目管理现状,全面提升结构安全管理效率,同时维护高速公路桥梁安全。合理应用BIM技术,可以建立高速公路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共享施工现场信息,同时为管理人员提供张总数据信息,全面加大决策支持,全面提升高速公路建设安全性。

2、BIM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施工风险感知管理的技术应用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期间,存在多种影响因素,都会危害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性,全面加强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管理效果。施工人员应当重视施工风险感知管理,全面提升施工作业安全性。采用BIM技术,作业人员可以整理公路桥梁施工现场、周边环境数据信息资料,保证信息获取的准确性。此外,管理人员采用BIM模型,可以发挥出施工风险控制模型作用,准确识别和预防施工风险将,同时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借助信息数据资料支持,讨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比如作业质量、建设周期、施工安全等,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保质保量完工。

2.2施工空间管理的技术应用

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管理,必须落实到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全面提升施工空间管理力度,以此发挥出工程管理价值。按照实际情况,施工空间管理内容,涉及到项目决策设计、合同管理。合理应用BIM技术,可以提升工程管理效率与质量。在施工空间管理时,必须遵循以下要点:第一,项目决策过程中,科学开展建筑项目设计工作,施工人员合理应用BIM技术,科学采集数据信息,以此掌握桥梁工程实际情况。科学编制科学性、合理性工程项目,确保施工方案的详尽性。第二,采用BIM技术,发挥出模拟功能,全方位监测施工现场情况,同时分析和处理高速公路防护问题。注重合同条款内容比较,全面做好自检工作,加大细节防护力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科学规避安全风险问题。

2.3安全疏散模型的技术应用

在建立安全疏散模型时,必须充分应用BIM技术,发挥出性能与效用价值。安全疏散模型,可以模拟现场突发性事件,疏散通道、疏散面积等,同时可以模拟人员疏散时的拥挤度,疏散位置动态化等,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资料参考,全面加强安全疏散模型的科学性。联合工程实际情况,发挥出BIM技术的可视性特点,建立科学的安全疏散模型。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分析模拟各类影响因素,全真化模拟安全疏散情况,为管理人员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同时对安全疏散模型进行优化,确保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2.4数据监测、施工处理的技术应用

开展公路桥梁工程安全管理时,BIM技术人员必须按照工程实况,注重优化查询板块,同时确保项目人员可以掌握工程项目现场情况,准确预测项目潜在风险问题,同时注重风险预警,同时可以保障施工现场人员安全。此外,应用BIM技术时,必须全面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资料,确保管理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划分不同安全风险事故的等级。如图2所示。管理人员按照等级划分结果,提出科学化应对措施,降低安全风险事故所致危害。当安全事故比较严重时,施工人员必须及时上报处理。

2.5虚拟施工技术与智慧决策平台应用

在BIM技术中,涉及到虚拟施工技术,可以全面发挥出工程安全管理作用。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多建设较多代桥梁。建模范围应当将桥梁作为核心,基于核心桥梁向外部扩散,以此建立路基模型。按照工程精细度,采用工程编码方式,建立工程结构树与模型对应关系。在BIM技术中,也包含智慧决策平台,属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多数施工企业建立智慧决策平台,融合BIM软件,对工程建设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在技术支持下,可以模拟施工条件,制定出适宜的施工建设方案。BIM模拟技术,可以准确模拟建筑建设流程,全面提升安全性能。企业与设计人员,必须注重BIM软件与工程建设融合,建立专业化施工建设团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保障工程建设安全,技术成熟度高。在建设建筑项目之前,可以模拟建筑形态、周边环境、结构关系等。同时可以将声音、行人等特效添加到场景内,以此加强场景渲染感,全面实现碰撞监测功能。因此,施工企业应当全面提升外景仿真、吊装仿真水平,提升加大技术与资金投入度,处理好各项工程安全问题,加大工程防护力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技术支持下,珺技术的应用价值非常高,尤其表现在工程建设领域。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合理应用珺技术,可以全面提升工程安全管理效果。施工企业注重施工风险感知管理、施工空间管理,并且通过珺技术,建立安全疏散模型、做好数据监测、施工处理,同时建设虚拟施工技术与智慧决策平台,全面维护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建设质量,提升施工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金文晶,杨彪.BIM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7):22.

[2]王伟,李国峰.BIM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公路,2020,65(06):176-178.

[3]裘威.分析BIM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20,20(01):66.

[4]马保林.分析BIM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5(04):226-227.

(贵州省贵阳市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550000)

作者:陈贻乐

上一篇:单位中层岗位竞职演讲稿下一篇:企业安全生产征文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