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城市经济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通过对全国、云南省及滇中城市经济圈近20年三次产业的产值及就业比重的变化趋势、结构偏离度的考察和分析,以此来研究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业结构城市经济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产业结构城市经济论文 篇1:

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城市经济功能提升的研究

经济功能作为城市的主要功能主要是由城市产业结构决定的,优化产业结构可促进城市经济功能的完善和提升,提升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广西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商贸流通中心,柳州市在广西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泛北部湾经济区兴起,广西经济发展重心南移,柳州的地缘和交通两大优势逐渐弱化的形势下,柳州提出要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来增强柳州市的经济实力,从而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保持并不断提升柳州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分析现阶段柳州产业结构的特点,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市经济功能完善和提升的策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产业结构与城市经济功能

(一)城市经济功能的涵义

城市经济功能是城市在一定地区的经济活动中所承担的作用和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效能。城市的经济功能由产生和服务于城市经济活动的生产、分配、消费以及交通运输、金融、商务、信息等功能组成。组织生产和服务城市经济是城市的主要经济功能。

生产功能是指城市生产和制造各类商品的能力和作用。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功能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功能。尽管现代城市服务业地位不断上升,加工、制造业的地位在不断下降,但生产功能仍然是现阶段我国城市的主要功能。

服务功能是指为完成经济活动和为实现经济要素流动提供设施、途径及各种手段的综合能力。服务的内涵较广泛。包括交通物流服务、通信信息服务、金融中介服务,以及会展和旅游服务等。城市的服务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经济功能的有效途径。

对于处在工业化时期的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城市经济功能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是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聚集效应是指城市吸收、聚合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效能。城市作为聚集的中心,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市场容量、文化活动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边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使得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聚集效益又进一步吸引了许多贸易、金融、科研、教育机构的形成,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和规模聚集效益。这种规模聚集效益的作用,使得城市在所属区域内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得到加强。

扩散效应是指企业、人口、资金、技术等经济诸要素由城市向外围地区扩散并由此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扩散一方面是由于过分的城市集聚导致“不经济”造成,即当过分的集聚造成城市资源缺乏、环境恶化、企业生产效率下降等社会经济问题时,生产企业和城市人口便自发地向城市边缘区和外部迁移:另一方面,城市将从区域内集聚的经济要素经过组合加工生产出新的经济成果后通过商品流、要素流、信息流不断地从城市向周边辐射。从而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二)产业结构及优化与城市经济功能

城市产业结构是指城市经济中各类产业的构成和各产业之间量的比例和质的联系的总和。产业是城市经济的基础,城市的经济功能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产业结构之上。产业结构直接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越合理,城市的经济实力越强,对周边区域产生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就越明显。各国经济学家对产业结构的研究揭示了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产业结构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演进的,随着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制约并决定了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成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

产业结构优化就是利用各种方法尽可能地使产业结构趋向最优配置。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的本质就是要建立起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基础产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城市产业结构。主导产业是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上,由城市的优势产业发展而来,为满足城市外部需要而进行生产的输出型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会带动产前、产中和产后一些相关辅助配套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主导产业决定城市的主要功能,主导产业的集聚性强弱影响城市的辐射力大小,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输出的产品越多,市场范围越大,城市的辐射力就越强,影响范围就越广。随着城市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演化,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得以进一步升级和优化。城市经济功能也会不断进行调整、得到完善和提升。

二、柳州市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对城市经济功能定位的影响

(一)柳州市产业结构及主导产业分析

1,第二产业地位突出。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西蒙·库兹涅茨、赛尔奎因等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通常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则迅速上升,同时拉动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当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到20%或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至高于第三产业而在GDP构成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就进入了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降到1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至最高水平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成为GDP构成中最大比重时,工业化就到了成熟期,开始向后工业化阶段即发达经济过渡。

长期以来,第二产业一直是市柳州经济发展的主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据绝对的比重。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市政府“工业立柳”的方针指导下,柳州的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工业产值增加迅速,使得第二产业产值在CDP的比重大大增加,2007年柳州市的第二产业产值在GDP的比重上升到57.99%。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则逐年下降,从1991年的26.43%下降到2007年的10.22%。第三产业自1984年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后缓慢发展,2005年达到最36.34%,此后随着柳州工业快速发展、第二产业比重快速增加。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的比重缓慢下降。以上分析表明柳州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第二产业占绝对比重,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从第三产业内部看,虽然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业等传统服务业有一定基础,但在第三产业中比重不高,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之和占第三产业GDP的比重仅有35%,且增幅缓慢,难以满足规模日益扩大的工业发展的需要。金融保险、房地产以及其它新兴服务性行业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

2,工业行业集中度高,产业集聚性强。对2007年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增加值按行业进行统计发现,位居前10位的行业增加值之和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92,7%,仅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个行业的增加值之和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就达到70%,表明柳州工业行业集中度非常高。此外,计算这10个行业增加值占全区同行业增加值的比重后发现。有5个行业的比重在40%以上。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高达68.4%,专用设备制造业52.6%,烟草制品业52%,通

用设备制造业42.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1.6%。说明柳州的工业不仅行业集中度高且集聚性强,对外具有较大的辐射能力,充分显示了柳州作为广西工业中心的突出地位。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汽车、机械、冶金是柳州的优势产业。在地域分工中处于优势地位。产品大量输出,是柳州市经济发展依托的重点产业,应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但目前这些产业存在加工程度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对能源和材料消耗大等问题。

(二)主导产业与柳州市城市经济功能定位的矛盾

对于城市来说,主导产业体现了主要经济功能,在一定时期,城市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决定了城市的性质。柳州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把柳州定位为“西部新型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现代生产性服务中心”、“区域性商业信息和商贸流通中心”、以及“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从主导产业的角度来分析,柳州的制造业主导产业集聚性强。对广西。乃至西南地区都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未来柳州市要发展成为“西部新型制造业基地”应该是可行的。但是第三产业一直以来是柳州的弱项,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较低,特别是交通运输、仓储,批发零售以及信息等行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较低,目前难以但当主导产业的重任。柳州要成为区域生产性服务中心,在物流和商贸流通方面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任重而道远。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柳州城市经济功能的提升

城市功能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功能种类增加、功能层次的提高和能力增强三个方面。柳州以第二产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生产功能比较突出,而服务功能较弱。今后要把发挥城市多功能和突出主导功能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指导思想,既要突出制造业主导产业,保持城市的集聚优势、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又要培育新的服务业主导产业,使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提升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要注重城市创新体系建设。以技术创新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不断提高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

(一)突出制造业主导产业,提高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能力

提高城市的辐射力是提高城市功能层次的关键。城市功能层次越高,城市越能在更大区域中起核心和带头作用。而城市集聚力和辐射能力的大小与城市主导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针对制造业主导产业存在加工程度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对能源和材料消耗大,且产业链短促、与关联产业、基础产业关系不够协调等问题,柳州今后要继续突出制造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在政策和投资力度上进行倾斜。重点发展汽车、机械和冶金工业。

汽车工业的发展要围绕规模升级、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全面提升整车生产能力,积极发展高效低能耗的微型车、多功能乘用车和中重型载重货车,促进汽车产品向系列化方向发展:积极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好市场前景的汽车零部件产品,着力提高整车本地配套率:积极发展汽车贸易和配套服务,全力打造汽车产业链。

统筹推进机械和装备制造业发展,力争在工程机械、通用机械、建筑机械、塑料机械、起重机械等装备制造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发展专业化协作,形成围绕整机产品的协作配套体系,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大力扶持本地零配件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资本集聚和区域集聚,加快电工电器、仪器仪表、机械基础件等行业发展,形成有竞争力的机械工业产业链。

冶金产业的发展要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开发适应汽车、机械、家电等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有市场竞争力的、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推进有色金属材料的深加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开发生产铟锡氧化物靶材、镀膜玻璃、纳米氧化锌等高附加值产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二)培育新的服务业主导产业,促进城市经济功能的完善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城市产业主体经历了从最初的手工业、商业向工业,又从近代工业向现代化服务业的升级转移。城市产业合理发展的进程是工业从城市中逐渐向外转移,服务业成为城市的产业主体。

柳州市作为广西重要的工业中心,生产功能一直是其主要的经济功能,服务功能则比较薄弱。今后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与生产有关的交通运输、商贸、信息、金融保险等现代生产性服务行业,并把它们作为主导产业来培养。要适应西部新型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需要,立足工业城市的较好基础,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较发达的交通优势,通过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构建完整的现代生产性服务链,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扩大辐射范围,逐步把柳州建成区域性现代生产性服务中心,

柳州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其物流业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集中于运输、仓储等低水平物流项目。今后要在对传统的运输、仓储业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方法的广泛应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以实现“近期建设成为桂中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中期发展成为区域性物流基地,远期发展成为大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及辐射东南亚的重要物流中心”的目标,

柳州号称“桂中商埠”,商贸流通也具有一定的基础,要培育和发展现代化大型商品市场。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信用消费等现代商贸新兴业态的发展,把柳州市建设成为“区域性商业信息和商贸流通中心”。

(三)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提高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

城市功能等级的高低与城市创新能力有关。创新能力是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不断创造新思路、新制度、新技术的能力。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在柳州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把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结合起来,同时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知识密集化、高技术化。柳州的传统制造业在目前以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体,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应是我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任务。要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传统产业,发挥化工、制糖、造纸、建材、日化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优势:同时积极培育具有先导性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促进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和技术密集化发展,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增强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提高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能力。

作者:明 育

产业结构城市经济论文 篇2:

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状态分析

摘 要:通过对全国、云南省及滇中城市经济圈近20年三次产业的产值及就业比重的变化趋势、结构偏离度的考察和分析,以此来研究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问题。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但是,其就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滇中城市经济圈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协调;结构偏离度

引言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配第-克拉克定理就揭示出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协调与否。而库兹涅茨的国民收入理论和钱纳里的多国模型的实证研究则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存在。从国际经验来看,产业结构变化必然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而且二者变化的速率大致接近,这是地区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必要前提[1]。

滇中城市经济圈作为国家12个重点开发区之一、云南省优先开发区域,承担着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壮大经济规模和集聚人口的重任。经过近2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滇中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二者之间进程的不同步,现已成为滇中城市经济圈经济快速发展的阻力。因此,本文对滇中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深入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借鉴作用。

一、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动态演进趋势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自1992年以来,滇中城市经济圈一直保持着“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即始终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三次产业结构间的比重不断变化,更加趋于合理化、高级化。从图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92年的19.24%下降到2010年的10.1%,同时与二、三产业比重的差距日益增大;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则呈现了总体逐步下降的趋势,由1992年的53.48%下降至2010年的46.75%;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7.28%升至43.14%,上升幅度高达15.86个百分点,其比重虽仍低于第二产业,但与第二产业比重的差距却日渐缩小,大有齐头并进甚至超越的势头。从横向方面看,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产业结构跟同时期全国和云南“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演进状态基本保持一致,但由于位于云南“心脏”部位,是云南的枢纽,因此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要优于云南省(图2、图3)。

图1 1992—2010年研究区产业结构演变

图2 1992—2010年全国产业结构演变

图3 1992—2010年云南省产业结构演变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云南省统计年鉴、研究区统计年鉴及其他数据计算整理

(二) 就业结构严重滞后

从图4、图5、图6可以看出,1992—2010 年,滇中城市经济圈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上升,这种变化同全国和云南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的趋势有所相同。从比重变化的幅度角度看,滇中城市经济圈第一产业比重变化了18.3个百分点,全国、云南第一产业比重变化了21.8、19个百分点;滇中城市经济圈、全国及云南的第二产业比重分别变化了3.8、7和2.7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分别是14.6、14.8和16.3个百分点。

图4 研究区各产业就业比重趋势图

图5 全国各产业就业比重趋势图

图6 云南省各产业就业比重趋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云南省统计年鉴、研究区统计年鉴及其他数据计算整理

以上数据反映出滇中城市经济圈各产业就业比重变化幅度都小于全国相对应各产业比重的变动幅度,且在滇中城市经济圈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就业比重保持在45%以上,就业结构滞后于全国的水平。按照现代经济理论的划分,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的结构水平上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传统型、发展型和现代型(表1) [1]。结合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滇中目前的就业结构仍属于发展型。这说明滇中城市经济圈第一产业有大量的劳动力还没有转移出来,这在云南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表1 就业人口结构类型表

此外,从图7各产业从业人员人数的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并从2001年后有逐年上升趋势,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发展速度较缓和,2001年后亦呈上升趋势,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发展则呈现微弱下降的趋势。以上结果表明,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劳动力正在逐步同时从第一产业的部门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部门中转移,并且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要大于第二产业的速度,这样就形成了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大于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的现状。这个结论显然并不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就业人员先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这说明滇中城市经济圈就业结构的调整有其特殊性,其就业结构的比重形成了“一三二”就业结构格局。

图7 研究区各产业从业人员人数的发展趋势比较

注:增长系数=当年各产业从业人员人数/基年各产业从业人员人数

二、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协调性分析

一般的经验分析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证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是较为一致的,工业化的过程既是产业结构的比重优势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演替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依次转移的过程,并最终达到经济均衡 [2]。

从上述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分析中发现,其产业结构在朝合理化、高级化方向发展的同时,还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不协调之处。为进一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下采用结构偏离度来分析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关系。

结构偏离度是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一种不对称状态的度量。其计算公式为:

结构偏离度=(GDP 的产业构成百分比/ 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

若结构偏离度为零,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在总量上达到均衡状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转移协调;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说明就业人口的转移与经济发展、结构转移越不同步、不协调 [3]。表2 是1992—2010年全国、云南省与研究区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变动情况。

1.第一产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负偏离。1992 年以来,滇中城市经济圈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由 0.70上升到 2010 年的0.78,介于全国0.70、云南0.82水平之间。较高的负偏离度表明第一产业就业份额远大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份额,第一产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3]。将这些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压力仍然比较巨大。

2.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过大。全国第二产业偏离度基本保持在0.67—1.42,变化幅度及绝对值都较小,而滇中城市经济圈第二产业偏离度在2004年最大,达到2.94的数值,后虽呈直线下降趋势,但到2010年其数值仍大于1.13,说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份额远大于第二产业就业份额。从理论上讲,第二产业应该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使产业的发展与其吸纳的劳动力能力保持一致。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因素,增大了就业壁垒,以至于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相对下降,进而导致第二产业偏离度过大。

3.第三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均衡。滇中城市经济圈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从1992年的0.46下降至2010年的0.3,下降幅度较大。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存在的滞后不协调性明显得到改善,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平稳;二是目前滇中城市经济圈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技术含量偏低,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不高,市场竞争充分,用人机制灵活,就业进入壁垒较低,成为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部门[4]。

总体上看,无论是全国、云南省还是滇中城市经济圈,其就业结构都滞后于其产业结构。滇中产业结构偏离度总体情况好于全省,但与全国相比仍存在差距,不过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已呈现出明显的缩小趋势,相信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带动就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全区产业结构偏离度将更加趋于合理化。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全国、云南省及滇中城市经济圈1992—201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与研究,总体来说,滇中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都在日益优化与协调,但就业结构的比重与发展仍然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未能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部门,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要缓解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果不协调的状态,就必须通过各种手段与政策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不断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相协调,最终实现经济与就业齐飞、城乡和谐共发展。

1.进一步加大第一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具有滇中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与滇中城市经济圈相呼应的集经济、社会、生态、示范功能于一体的全新现代农业体系。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农村就业容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畅转移。

2.挖掘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第二产业尤其是现代制造业仍然是现阶段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大发展力度。同时,不断提高第二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价值,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未来发展重点,积极培育符合产业需求的各类劳动者,迎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3.充分利用滇中城市经济圈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以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为契机,充分挖掘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教育资源、旅游资源和特色餐饮资源,发展以旅游业、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物流业及社区服务业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从而不断拓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逐步提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促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化和高级化。

4.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新技术革命发展方向,通过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及劳动力技能培训等方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促进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不仅在数量上,还要在质量上、结构上满足滇中城市经济圈经济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君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实证研究——基于陕西的个案分析[J].经济经纬,2009,(4): 35-38.

[2] 佟亮.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演变分析[J]. 商业经济,2011,(3) .

[3] 王晓君,刘爱芝.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6,(8):129-132.

[4] 秦琴,方苏春.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11).

[责任编辑 李 可]

作者:李莎

产业结构城市经济论文 篇3:

绵阳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研究

摘要:产业结构布局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优质的产业结构配置有助于经济的良性增长。本文通过城市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来分析绵阳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建议

一、引言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十三五”规划的要求下,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是必由之路。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相关的经济学原理进行阐述和分析,发现其与城市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同时对绵阳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出建议。

二、城市经济学理论与产业结构

(一)经济基础模型

经济基础模型是属于需求导向模型,是研究来自城市域外的市场需求为城市经济增长动力的模型。在城市经济学中,城市经济划分为两大部门:基础经济部门和非基础部门。基础经济部门是为城市外的消费者提供产品,而非基础部门是为本市内的消费者提供产品。城市外的消费者对基础部门提出需求,基础部门对非基础部门提出需求,两大部门之间的就业比例决定城市经济的增长率。基础部门越发达,城市经济就越发达。所以基础部门中的产业往往是一个城市的主导产业,会决定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因此,一个城市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基础产业的发展。

(二)供给指向理论

城市增长理论中的供给指向理论认为,城市内部的供给情况决定城市经济增长。当城市依托于某一优势资源形成良好的供给状况时,会对周边城市的资金流、技术流、人力资源等产生吸引力,形成规模集聚效益。从而带动城市乃至周边城市的经济增长。但是形成优势供给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那就是城市的非基础产业、城市基建、城市管理机制等能够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所以非基础产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竞租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阿朗索提出竞租理论,并做出了城市租金梯度曲线和同心圆土地竞租。阿朗索认为,市民们所能支付地租的能力决定其在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的区位。他认为与区位关系紧密,支付能力较强的竞争者(如服务业)将在市中心区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其他经济活动的用地区位依据竞争力依次向外推。城市用地由中心区到郊区的用地结构依次为商业、工业区、住宅区、城市边缘和农业区,这与城市中心区至郊区不同地段的地租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是形成如今城市用地布局、产业结构的重要原因。

(四)经济发展阶段

根据GNP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将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分为三个阶段,即:农业化社会阶段、工业化社会阶段、后工业化社会阶段。根据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将工业化社会分为三个阶段,即: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化成熟阶段。

农业化社会阶段的表现是:一产比重比第二、三产业高;城市工业化初级阶段的表现是:

第一产比重高于10%;城市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的表现是: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且第一产业比重低于10%;城市工业化的成熟阶段的表现是:第二产比重与第三产比重相差不大,且第一产比重低于5%;城市后工业化社会阶段的表现是: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0%。基于以上标准,作为判断城市发展阶段的标准,为今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

三、绵阳市产业结构现状

绵阳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成渝绵经济圈中心城市。绵阳市的产业结构现状如下:

(一)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

2015年绵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033亿元,比上年增长86%,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8位,相比去年上升1位。从三次产业产值分析:第三产业增加产值58135亿元,增长了94%,增长最快;第一产业增加值26005亿元,增长了38%,增速最慢;第二产业增加值85893亿元,增长了93%,表现出二产>三产>一产的产业构成,这表明绵阳市已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但是通过比较三次产业的比重发现,一产比重下降到153%,但任大于10%,二产的比重为505%,三产的比重为342%,这表明现在绵阳市产业结构不合理,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二)基础产业发展不平衡,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竞争力较低

绵阳市把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将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生物、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八个产业作为工业发展重点产业,集中要素保障,优先加快发展重点产业。食品、新材料等八大重点产业快速发展,累计工业产值达到19062亿元,占全市成规模发展工业的比重增加到745%,增长了114%。但是作为基础产业部门,这些产业的发展不是很平衡,企业新增加的不多,而中小企业缺乏支持,发展较为缓慢,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比例占的很小。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打开国际市场过程中困难重重。如长虹集团在四川竞争力还行,但在全国甚至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

(三)非基础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非基础产业一方面可以为基础产业部门提供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当地市民的生活需要,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后勤保障。例如城市水电气、电力电信、交通等供应设施的良好发展,可以为基础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成为企业投资的重要吸引力。但绵阳在基建上的投资偏不是很高,尤其是在固定投资方面比例偏低。2015年,全市在固定资产上投资115409亿元,其中,民间投资了7079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3%。

总的来说,绵阳市各产业部门均属于全省性增长部门,但是竞争力优势与四川省相比较弱,成为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具体来说,第一产业结构效益、竞争力均与全省水平相当。第二产业内部的工业和第三产业是相对来说结构优势明显,竞争力劣势也明显的产业部门。

四、优化产业结构建议

第一,依托绵阳科技城的科技优势,以科技作为发展动力,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三大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建立先进的现代产业结构模式,与时代接轨;

第二,实施正确的产业政策,继续建设以大企业、大集团为核心的优势产业集群,基产业要研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增强竞争力;

第三,加大对非基础产业的财政投入,完善绵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

第四,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发挥绵阳优势科技教育资源,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的发展储备人才力量。(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红军,尹伯成.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演变与新发展[J].社会科学,2007,11:4-13.

[2]饶会林.城市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韩元明

上一篇:国内高速公路管理论文下一篇:西方商业银行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