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技术推广农业技术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强化现代农业技术的同时,可通过技术推广的方式增加农作物产量。从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情况来看,依然存在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缺乏有效性和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不足等问题。基于此,通过采取完善和创新推广机制、组建优秀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改进推广方式和获得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可等措施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完善技术推广农业技术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完善技术推广农业技术论文 篇1:

农业技术推广在农村种植业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摘 要 伴随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表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农业生产不再过度依赖实践经验,经营者更为重视农技的引入和运用。当前时期,增大农技推广力度可大幅提升农业种植成效,现阶段的农业生产工作应当高度重视农技的推广和科学使用。基于此,在阐述农业技术推广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村地区种植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围绕农业技术推广在农村种植业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 农村;种植业;农业技术推广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效率对国家经济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并在推动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技术推广是发挥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作用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础。在农村种植业中,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作用是当下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有必要探究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价值以及运用农业技术推广来推动农村种植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1 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

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存在广义和狭义的差别。立足于广义层面而言,农业技术推广指的是将乡村有关农业技术作为中心,采用咨询、指引、示范等方式处理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以技术的有效运用推动农作物产量的提升。立足于狭义层面而言,农业技术推广指的是各科研单位的探究成果运用到农作物种植实践中,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户物质收益。农业技术推广大多采用咨询、指引、试验、培训和示范等方式,把领先的农业科技运用到渔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等领域,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引导。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种植业间存在十分紧密的关联,农业技术的广泛推广,能够加快农业种植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用户生产能力。在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中,农户可掌握先进知识和先进种植技术,改变落后的种植理念,推动农业种植业朝着现代化、信息化方向迈进[1]。

2 农业技术推广对种植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稳健发展、提升农业产出的重要工具。具体而言,农业技术推广对种植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

2.1 促进科学种植理念的形成

传统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大多依托经验的积累与农户的反复试验,且农户大多科学素养较低,对科技的了解和运用比较少,无法实现科学种植,这便导致农业生产的成效不理想。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够依托专门的讲解员针对农业技术的讲述进行剖析,让农民对先进的生产技术有基本的了解,让其可以从技术原理层面解释一些农业现象,可以让农民深刻意识到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并主动运用恰当的农业技术处理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拥有先进种植观念的农民不但是农业技术推广的直接受益人,还可以变成农业技术的推广人员,促使其他农民也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科學种植的理念[2]。

2.2 促进农村种植业水平的提升

我国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然而滞后的农业生产模式并未让丰富的耕地资源产生理想的效益,农业生产水平有待提高。与农业技术开发相比,农业技术推广是实现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要素,同时也是我国农业生产能力提高的有效渠道。农业技术可以依据各地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进行剖析,得出该地区适合栽种农作物种类的结论,另外经过科学栽种周期的部署,尽可能地提升农业效益。为此,立足于长远而言,农业技术的推广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特色化水平,让农产品栽种体现出区域特点,进而提高农业生产质效。

2.3 促进农村种植业的现代化发展

我国在加快社会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同时,应当注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增快。在耕地规模等农业资源固定的状况下,农业技术的运用程度发展为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度量指标,而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技术运用范围大幅提高的关键推动力。农业技术的领先程度体现的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而农业技术的运用推广是把农业技术有效运用到农业种植实践中,把科技兴农的思想渗透到农户的头脑中。唯有开展好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才能达成农作物产量提高的目的,才能有效提升我国耕地的运用率,让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更快实现[3]。

3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推动农业种植业发展的策略

伴随科技的日益提升,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变化,为新事物的发展营造了优良的环境,让农业生产表现出全新的发展形势。采用改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变革农业生产体系、增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等措施可有效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成效,有利于达成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有利于农户经济收入增多。

3.1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创新机制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是以技术为基础的,而农业技术需要多样化的推广活动。经过积极推广农业技术,能够把先进科技和农业生产有效融合,把先进科技和农户实际需求有效融合,进而提升农业技术的实际应用程度。为此,推广农业变革体系十分关键,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一项重要举措。

3.1.1 因地制宜,加大农业机制创新力度

农业对地理环境的要求较高,每种农作物对土壤、湿度、温度的要求都不同,有些农作物喜欢干燥的环境,有些农作物喜欢阴湿的环境。为此,在农业创新体系推广期间,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依据地理特点、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开展有目的的创新。在当前农业发展情况下,基于乡村实际情况,将乡村经济作为根本进行农业生产机制变革,保证取得比较理想的农业技术推广成效,为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打下夯实根基[4]。

3.1.2 增大科学研究力度,构建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机制

为取得最佳的农业技术推广成效,需要增大科学研究力度,提升对科研的关注度,通过开发新的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农业变革体系,构建与当今时代农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推动农业的稳健发展。

3.1.3 打造产业试验站,构建技术创新探究基地

技术需要以有关理论为依托,也需要通过实践进行验证。为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成效,应设立试验站,让技术创新的功能得到全面发挥,在技术创新的带动下,构成个性化的推广机制,保证农业技术的稳步提升。

3.2 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方式

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对于农业技术的运用成效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为此,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是提高农业技术运用水平的重点,是提高农业生产质效的有效举措。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应注意以下4个方面。1)改进中介服务,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资源,让政府主管单位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等组织提供有关帮扶,推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等组织提升开展工作的效率,主动加入到市场竞争中,不断健全政府宏观控制能力,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科学指引。2)健全农业技术服务基础设施,推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开展,结合农户需求推广相应的农业技术,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有效提升农业技术运用程度。3)加大现代农业发展力度,加大评估服务提供力度,构建完善的评估机制,重视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把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有效融合,注重农业信息化建设,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畅进行。4)优化农机推广方式,将新技术、新品种作为突破点,引导农民提高农业技术运用水平,经过反复实验探究,调整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提高农业技术运用率,以取得理想的农业生产成效。

3.3 增强对农村地区农民的种植技术培训

增强农业种植技术培训是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成效的有效举措,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在生产质效方面,技术起着决定性作用,增强农业技术培训、增大技术开发力度,可以有效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为此,增强农业种植业培训十分关键,有重大价值。应当从机械运用、农业种植、電脑操作等维度对农户进行全面、深入的培训,以提高农民整体的科技素养,为农业技术的推广营造优良的环境,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夯实基础。

3.4 政府建立起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帮扶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取得理想成效,离不开政府有关单位的帮扶。对于政府主管部门而言,应当增大农业技术推广资本、人员等多种资源的投入,避免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由于人才、资本等因素的阻碍而无法正常开展,进而为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坚实的后盾。另外,为了让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有效落到实处,还应当构建完善的激励体系,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利用激励体系的健全激发有关推广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成效。

4 结语

农业技术是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的重要依据,是提升农业产出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全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下,剖析农业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方面的功能,引入与推广农业技术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有助于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具体而言,各地应当契合区域农业生产现状和差异性,通过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提升农业种植效率和农作物产量,推动农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海东.农业技术推广对推动种植业发展的作用[J].农家参谋,2020(5):13.

[2] 杨雪芹.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57-58.

[3] 王庆玉,沈忆.农业技术推广对种植业发展的作用[J].种子科技,2019,37(14):122,124.

[4] 江在安.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19,13(30):96-97.

(责任编辑:刘昀)

作者:白玉禄

完善技术推广农业技术论文 篇2:

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摘 要 在强化现代农业技术的同时,可通过技术推广的方式增加农作物产量。从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情况来看,依然存在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缺乏有效性和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不足等问题。基于此,通过采取完善和创新推广机制、组建优秀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改进推广方式和获得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可等措施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农业种植业;农业技术推广;推广机制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发展进程中农业是非常重要的产业内容,农业技术的发展及农业发展情况对我國的民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技术研究不断突破,通过应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对种植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农产品有较高的品质和产量,还可对种植业结构起到调节作用,对农业现代化方向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因此,技术人员要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积极创新方法,对农民做好技术培训工作,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

发展。

在推广农业技术的过程中,有关部门要将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做到位,帮助农民树立创新观念,使其能积极接受新的农业种植技术,认识到农业发展中现代农业技术所发挥的作用,让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有所认同并在农业种植中合理应用。另外,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人员也要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农业技术专业知识,做好技术交流工作,帮助农民了解农业技术[2]。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对于农民所提出的问题能准确回答,对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够完善

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完善。我国常采用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这种推广机制欠缺灵活性,很难做到因地制宜,不仅无法与农民产生共鸣,而且对农业种植业的促进效果有限,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农业生产的多样化需求。如果不能采用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将不利于农民对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认知的改变。虽然部分农村地区基于推进农业种植业发展构建了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但依然存在不完善之处,尤其没有从农业生产实践及农民的认知水平出发,导致该机制不能有效落实,不能看到农业技术带来的优势及所获得的成果。许多农民了解各种农业技术,但总是处于观望状态,不能真正地将其用于农业种植中,因此没有发挥其实际应用价值。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农业技术推广难以开展,对农业种植业的发展也无法起到促进作用。此外,部分地区的农业技术普及程度不够,增加了农业技术推广的难度。

1.2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

从当前农业技术宣传情况来看,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存在人才不足和人才断档的问题。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多为中老年,缺乏创新性,不利于农村发展。人才储备不足,无法有效应用农业技术,更不能有效推广,影响农业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现有推广队伍的人员组成在整体素质方面也有待提升,农业技术飞速发展,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相关培训资金不足等问题,导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者的整体素质比较低、队伍中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推广农业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人对农业种植业所发挥的作用,充分考虑其综合性的特点,所有工作人员都需具备较高的推广意识,并将推广工作与农业种植业的实际相结合,充分掌握农业现代化技术知识。但是,从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情况来看,由于未建立专业团队,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在开展推广活动时仅仅局限于日常的展示宣传工作,导致推广效用不能充分发挥。此外,推广人数不足、推广能力不佳,且部分地区的农业技术部门的推广人员缺乏自我提升意识,不能根据农业种植业的发展需要更新知识,工作人员缺乏学习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1.3 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缺乏有效性

农业经济发展速度不够理想,主要是由于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缺乏有效性。从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情况来看,虽然农业种植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农村人口数量差距较大,且不同的农业生产环境对于农业技术有不同的要求,都会导致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改革的全面实施无法有效落实。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如果没有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农业技术推广,难以获得成效。特别是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依然是以家庭为单位,影响农业种植产业规模化发展[3]。在应用农业种植技术时,由于推广力度不强,先进的技术及工具都无法得到合理运用,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4 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不足

1)一些农民仍然受传统种植模式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求稳怕乱”的心理,会担心由于作物种植技术的调整而给自身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面对先进、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时积极性不高、接受度不足,主要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先进的农业技术,这样无疑会使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受到限制。2)一些农民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使其对待先进的新型技术存在排斥心理,导致推广周期被延长,影响新技术的推广。3)城镇化发展也对技术推广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员通常选择进城务工,导致推广效率变低。

2 解决策略

要将农业技术推广落实到位,就需从农业种植业的实际出发,改革合作推广体制,创新推广方式,组建优秀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和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多元化发展,同时还需相关部门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1 完善并不断创新推广机制

为获得良好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现代化,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不断健全和日趋完整,就需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施改革。因此,要更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分析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市场经济体制所具备的特点,详细分析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从农民的实际出发,改革管理体制[3]。在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时,要落实岗位责任制,杜绝裙带关系。改变传统的单一化推广方式,根据具体的工作做到多种形式的合作,以更好地发挥合作推广的作用,促进农业种植业的发展。

推广农业技术时,有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具体的工作需要对推广机制进行不断创新,扩大宣传范围,使得推广工作为多部门、多机构之间相互配合执行。随着农业产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农业结构发生变化,农业技术也越来越现代化,然而不同地区的农村自然资源不同,技术应用水平也有所不同,所以在推广农业技术的时候,需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4]。从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情况来看,要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作为基础,注重宣传农业技术知识,做好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实现农业合作多元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另外,需要从经费上确保推广机制得以不断优化,这是因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推广资金是否充足的影响,注重经费对于机制完善程度的保障尤其重要。除了财政拨款之外,还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或实行优惠政策等途径吸引社会投资,为农业技术的创新、普及和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2.2 组建优秀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农民作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对我国农业技术的普及发展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推广者作为负责和农民直接对接的技术性工作者,其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推广成效。在开展技术推广工作时,要充分掌握推广人员的能力,认识到推广人员的知识水平、职业素质及所具备的经验都会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种植业,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需积极引进高素质优秀人才,要求其专业能力符合要求,使其能更好地胜任工作,为农业种植业提供优质服务。

提高农业劳动人员的经济收入,积极引进优秀技术人才参与到农村建设,发挥有关部门的引导作用进行技术知识培训,使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技术,提高其知识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5]。

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政府有关部门在技术推广工作中要发挥主流力量的作用,资金投入要充足,人力资源也要充足,以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做到位。2)有关农业技术部门需将技术推广机构建立起来,促进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3)政府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主体要提出新要求,即摒弃传统的经济成分组成,实现多种经济成分组成,所出台的优惠政策要具有针对性,使农业技术能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并扩大推广范围。

2.3 改进推广方式

在推广农业技术过程中,推广方式会影响推广效果。因此,推广人员需不断改进技术推广方式,发挥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作用,创新生产技术,提高农业产品的品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推广方式。1)从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出发,基于技术推广的实际情况,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质量和效率都有所提高。2)对于技术基础建设要不断完善,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全面展开且具有针对性。此外,技术人员还需对技术推广工作流程进行不断完善,基于评估结果调整技术推广方法,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够获得好的成效。3)引导农民采取新的农业技术并能科学合理地使用,使其在农业种植中获得良好的收益,提高农业经济效益。4)促进农业生产与技术推广之间的有机融合,保证各农户能全面了解市场情况,并不断接受新的种植品种与种植技术,并将推广工作切实落实到种植、产品收获及出售等多个环节,促进生产和技术的有机融合;以此为基础,加大力度促使推广工作能有效服务于产品加工、产品检验及包装等流程,从根本上贯彻并落实精细化、集约化的推广理念;通过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完善其生产流程,而且有利于直接提高农业经济收益,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2.4 获得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可

农民对于新型农业技术的认可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秉承的传统观念是否得到转变,所以想要提高广大农民对于推广技术的认可度,需要改变农民自身的观念,使其传统、落后、错误的观念得到转变,能够认识到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存在的弊端,并使其认识到先进的生产技术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可以从与农民息息相关的收入水平着手,采用实际案例对其进行说服。另外,从“科技兴农”的角度加强对农民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以定期培训的方法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认知水平及科技发展意识,这也是加强推广的基础工作。

3 结语

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要做到因地制宜,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有效的技术推广方法,注重宣传,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有所提高,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顺梅.农技推广对促进农业种植业发展的意义:以会宁县为例[J].甘肃农业,2020(5):51-53.

[2] 白利斌.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农业科学,2020,3(2):9-10.

[3] 莫君慧,于正松.科技园技术扩散背景下农业技术采用效率研究:基于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花卉产业的调查统计[J].创新科技,2019,19(6):88-92.

[4] 朱艳萍,曾小梅.农技推广对推动农业种植业发展的作用和效果[J].江西农业,2019(24):142-143.

[5] 刘新荣,刘洁.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分析[J].农家科技,2019(9):16-17.

(责任编辑:张春雨)

作者:常银莲

完善技术推广农业技术论文 篇3: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现状及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和一支庞大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成为世界上拥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最多的国家。然而,分布如此广泛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正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决择,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减少已使多数乡级农技站陷于瘫痪,农业技术推广事业正处在改革的十字路口。本文试图在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理状

1.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总量增长较快

80年代中期以来,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不包括创收,仅包括事业费与专项推广经费等)在80年代后期下降后有一较大幅度的增长,由1986年的年投资11.4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47.6亿元(现价),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仍增长将达60%,年平均增长达4.8%。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增长未能有效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经费,而是被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的更快增长所抵销。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由1986年的38万人增加到1995年的67.5万人,增长将近一倍,年平均增长达5.8%,快于年技术推广经费总额的增长。说明在现有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下,增加的农业科技推广经费只是壮大了推广队伍,增加了就业人数。

2.人均总经费严重不足

虽然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增加较快,但随着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更快的增长,人均总经费则在扣除物价上涨后呈现负增长,由1986年的年人均2,800元下降到1995年的2,500元,年平均下降0.9%(图1)。

需要指出的是,在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增长中,工资增长所占比例较大,使得推广投资中约有三分之二被用来发工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人均活动经费(推广经费)急剧下降。以1985年不变价计算,由1986年的1,167元/年/人下降到1995年的894元/年/人,年平均下降0.6%;推广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由1986年的60%下降1995年的35%,下降了25个百分点。

3.推广人员相对收入水平下降

由于经费不足,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水平很难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远低于农口与非农口国家机关(表1),且差距仍在扩大,由80年代中期的占非农口国家机关和农口国家机关的90%与87%分别下降到1995年的83%与79%。换句话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平均工资由1985年分别比非农口与农口国家机关职工平均工资低10%与13%下降到1995年的低17%与21%。

二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国际比较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始终未能回升到80年代中期水平

为了研究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变化,在此以推广投资强度指标来衡量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变化。同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一样,在此定义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为农业推广投资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变化见图2。

由图2看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在1986~1990年持续下降,到1990年达到最低,仅达到0.35%,以后虽有所上升,但仍未能赶上1986年水平,1995年仍未达0.40%。

2.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低

表2为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与其他国家的比较。由表2看出,无论是工业化国家平均或者低收入国家,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强度均远高于中国。在国际上,各发达国家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少,农业生产规模大,且均有较高的科技素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另一方面,由于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许多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是由私人的行业公司承担,这些投资均未包括在统计范围之内,即使如此,其农业技术推广强度也高于中国。

三、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减少对推广活动的影:微观资料分析

1.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大幅度减少

为了验证近年来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变化对基层单位的影响,我们于1997年6—7月份对黑龙江、河南、四川、浙江四个省22个县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了调查。表3显示出所调查县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实际投入经费的变化。由表3看出,自1985年以来,四个省农业对农业技术推广实际投入的经费均在下降,四省平均下降了514%,平均年下降7.0%。其中政府投资下降了51.1%,平均年下降6.9%,表明我国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减少在基层单位更为明显。

2.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受到冲击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减少已经影响到全国正常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多数乡级农业技术部门形同虚设。据我们对浙江、四川、河南与黑龙江四省22个县的调查发现,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近十多年来受到较大的影响,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与推广人员处在艰难的生存线上。表4显示出四个省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对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评价。由表4看出,四个省中有两个省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认为我国90年代中期的乡村两级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比80年代更差,所有四个省的多数农业科研人员都认为90年代中期的村级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比80年代差。表明80年代后期以来,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涣散的现象较为突出,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

3.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收入低于其他行业

由于受政府投资减少的影响,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收入增长远低于物价的上涨,预期收入与农业部门及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均在下降(见表5)。其中收入的增长1996年仅比1985年增长239.5%,远低于全国消费价格总指数328.0%及零售价格总指数295.0%的水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预期收入水平与同行业相比,认为收入较高的由1985年的9.84%下降到1996年的5.3%,下降了4.6个百分点;而认为较低的则由1985年的26.2%上升到1996年的60.5%,上升了34.3个百分点。预期收入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认为收入较高的由1985年的16.4%下降到1996年的15.8%,下降了不到1个百分点;而认为较低的则由1985年的23%上升到1996年的61.8%,上升了38.9个百分点。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在认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预期收入水平比其他行业较高一栏中,1990年比1985年低,而1996年又比1990年高。这一数字与同期我国的经济形势相符合。据作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认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收入要比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高,尽管回答技术推广人员收入比其他行业较入较高的技术推广人员不是太多。

4.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数量在过去10年内增加约四分之一

尽管被调查的农业科技推广站的推广经费下降了51%,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却增加了50%,22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由1985年的910人增加到1995年的1,312人,增加了401人。

5.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投入推广工作时间减少

推广经费少的直接影响是技术推广人员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时间减少了,由1985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85.4%下降到1996年的76.0%,而从事行政与创收工作的时间明显增加,分别由1985年的10.9%与1.6%上升到1996年的11.8%与10.5%。

6.推广人员不再安心本职工作

政府对农业推广投入的减少除影响推广人员投入推广工作的时间外,许多推广人员不再安心本职工作。四省22个县76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有65%的技术推广人员认为之所以能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因为没有其他的选择,另有17%的推广人员不打算继续从事农业推广工作。

7.农业技术推广速度下降

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下降的直接经济影响是农业技术推广速度下降。在回答有关与前五年相比,你认为良种技术、栽培技术、植保技术、土肥技术与农机技术的推广速度是提高还是降低时,虽然多数人仍然认为比前五年加快,但该比例有所降低,而回答速度减慢的人则均增加(图3)。其中认为栽培技术与土肥技术推广变慢的人数比例增加最为明显,分别由1990与1985年的19%与20%增加到36%与33%;认为良种技术推广速度下降的人最少,仅由15%变为19%。表明良种技术的推广仍是90年代中期最受农民欢迎的技术之一。

四,有关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建议

1.切实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提高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强度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93年7月通过了《农业技术推广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国家的事业单位,所需经费由政府财政拨给。然而,该法律并未得到有效的执行,有关方面应建立有效的机制,切实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落实。

同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所面临的是经营规模极小的千家万户。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十几万个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或协会,但涉及的入会农户仅占总农户的百分之几,而且大多为松散型的,辐射力不强,真正能在农业技术推广中起中介作用的农业级织几乎没有。这决定了要使一项技术推广到农户,单位农产品的农业技术推广费(投资强度)远远大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然而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强度却远远低于工业化发达国家,只是工业化国家的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的60—70%(还没考虑这些国家非政府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而且也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投资强度的水平。

我国农户的其他特征更说明了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重要性。农户的农业生产不但规模小,而且多种经营,专业化程度低;农民总收入中农业生产收入的比重在显著下降,由1990年的74%下降到1997年的61%(黄季■、罗泽尔,1998),在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已不再是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这些因素必然导致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积极性的下降,并加大了技术推广的难度和成本;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比发达国家弱,全国农民平均受教育仅6年多,1997年农民家庭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的比重仍高达10%(黄季■、胡瑞法等,2000)。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仅仅提供农业科技信息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试验、示范、进行言传身教的培训,才能使农民真正掌握好农业技术。

根据国际经验,建议把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从80—90年代的0.4%左右提高到0.8%以上,这种投资强度并不算高。

2.农业技术推广最终要走产业化的路子,但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投资还应以国家为主

在一些私人行业公司不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任务仍由国家承担。在我国,在短期内尚缺乏较为发达的私人农业技术推广网络。而且,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规模太小,农业技术推广成本高,私人技术推广公司很难快速发展壮大。因此,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任务还应由国家承担。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政府承担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任务并不等于全盘承担,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要根据农业各种技术本身的特性,重点推广企业和私人难以参与的农业技术。许多国家政府支持的农业技术推广主要侧重于农业的产中技术(如农作物的栽培技术、灌溉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而产前和产后技术则大多数被推向市场。

3.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

短期内在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体制条件下,要改变农业科研、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的技术供需脱节现象相当困难。增加推广经费也不一定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没有新的运行机制,可能的结局之一是机构庞大,技术却走不进千家万户。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该有如下几个特征。

该体系必须是竞争的,不是条块分割的垄断体系;各种技术推广组织是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不再吃“大锅饭”;竞争使优胜的技术推广组织得到发展,使整个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系统转向以推广效益为目标,推广服务质量和适用技术为手段,而非接受上级指派推广任务的完成情况为目的;新的体系必须能刺激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促进技术产业部门不断产生农民生产中急需的,能产生较大效益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农业技术供需脱节的问题;该体系必须能使一部分农业技术的推广逐渐走上产业化的路子,但由于相当部分的农业技术本身特征(如公益性、技术产权难以得到保证等),政府的作用不但不能减少而且还需加强。重点是:

(1)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引进竞争机制,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为此,建议首先改革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资金拨款制度,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对推广项目进行招标,并实行基金管理制。建立全国性的推广项目基金制,是技术推广引进竞争的关键。

其次,在技术推广组织内部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实行人员与任务的竞争管理,借“项目”养人。

第三,打破地区分割,实行推广项目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项目公开招标制,择优录用。

第四,在各高等农业院校与科研部门分别设立农业技术推广部,专门从事新技术推广工作,允许他们公平地参加各种各样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推广项目招标申请,促进“三农”的联合,促进技术供需双方信息的直接反馈,解决教学、科研与实际生产相脱节的问题。

第五,改革现行的农业教育、科研与推广相互分离的体制,鼓励农业科研人员从事技术推广工作,同时鼓励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技术人员带着生产上所急需解决的科研课题走进科研院所及高校,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合作研究(或教学),也可以与科研与教学部门的研究人员一起共同申请来源于不同渠道的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为科研、教育与推广部门的相互交流创造条件。

第六,积极发展和支持民间和私人(非政府部门)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一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实行有偿服务。

(2)引导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逐渐实行产业化改革。

通过建立与农民技术需求直接联系的科技产业,可以使农民农业生产上所需求的各种技术信息迅速反馈到农业科研部门,而科研部门的新的研究成果信息也可以迅速被传递到农民中去从而加速新技术的推广与采用。

(3)建立全国性的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协调领导小组。

全国性的农村技术创新与推广协调领导小组的任务是,对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组织进行协调与领导,协调各部门针对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资金投入,主管农业基层项目的审批,确定新技术推广项目,协调不同技术推广组织与技术推广部门的关系等。

4.加速制定有关发展农业生产的技术政策

在科技政策上应注重发展优质型技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将诱导农业技术从数量增加转换为质量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从科技政策上作调整,从原来高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逐渐转向在不影响产量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针对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各地方农业资源(耕地、劳动力、资金等)秉赋程度差别很大,对技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这要求相关部门根据各地不同资源状态进行技术的选择与推广,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不同地区应发展适应于当地的不同技术,以便使农业技术的推广达到最佳效果。

开发并推广适合妇女的农业技术。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妇女参与农业劳动的机会越来越多、比例也越来越大,因此,农业技术的创新也应根据农村的这一发展趋势来进行技术推广,以便满足参与农业生产的妇女们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进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等级标准和市场管理及监督系统,真正做到优质优价,以促进优质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改善产品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Alston.J.M.and P. G. Pardey. 1996. Making Science Par: Economics of Agricultural R&D Policy. Th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Press. Washington D.C.

Evenson, R. W.“Economic Impact Studies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Extension” Working paper, Yale University 1997.

黄季■、胡瑞法、张林秀、Scott Rozelle,2000, 《中国农业科技投资经济》,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

黄季■和罗泽尔,1998《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

作者:胡瑞法 黄 季

上一篇:纪检工作总结三篇下一篇:地理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