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124宣传工作方案

2022-1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镇124宣传工作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乡镇124宣传工作方案

基层乡镇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现实困境的解决方案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加剧,然而我国现行体制存在着行政权力优先于其他部门全力的情况,因此群众希望得到其他方式解决自己的利益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纪检监察机关成为群众信任的有关信访举报部门。本文以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问题为研究对象,对其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基层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困境;解决方案

1.信访工作困境与原因

1.1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访不断解决,信访压力却增大

一方面从现实困境来看,虽然近些年来各地不断加大矛盾纠纷排化工作力度,深入一线解民忧,在“抓早、抓小、抓苗头”的指导思想的指引下通过不懈努力解决了大量问题,但重复信访量却持续上升。相关部门也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努力引导群众归口信访,但业务范围外信访占比却逐年提升。基层乡镇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多种方式引导群众有序信访,但越级上访量大幅提升,越级上访形式严峻。另一方面越级访考核成为制约地方的信访枷锁,越级访考核存在误区,尤其是官员考核信访“一票否决制”这些硬性标准,反而起到了负面作用。

(2)信访办理手段有限,信访形式翻新

从当前信息办理的流程和方法来看,其流程一般为:受理登记→摘报→转办→暂存→反馈,而信访办理的基本方法包括信访直查、转办、信访监督等。现有流程和方法在实践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信访办理程序给党政领导留下任意性空间,二是信访办理过程缺乏公开透明,三是信访办理的手段十分有限。此外,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非正常信访行为不断增多,而且形式不断翻新,呈现三大特征,即非正常信访活动趋于组织化、非正常信访时间趋于集中化、非正常信访问题趋于复杂化。

(3)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力量配备薄弱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部门本来有其“法定”的受理范围和工作职责,但在实践中,纪检监察信访功能发生错位导致工作任务繁重,使基层纪检监察部门陷入“四难”境地:一是检举控告与个人诉求相交织,息访难已成为各级纪检机关面临的普遍性难题;二是合理诉求与非常手段相交织,稳控难度较大;三是政策原因与人为因素相交织,导致基层纪检监督机关在处理这类信访问题时往往力不从心;四是网络举报与发泄私愤相交织,带来工作被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另外,基层乡镇纪检监督机关力量配备薄弱,干部队伍专业素质结构水平较低,人才引进困难,比如人员配备少,兼职多,变动较频繁,专业培训少,轮岗交流少,活力较弱等。

1.2原因分析

(1)信访制度的制约

一是信访机构设置交叉紊乱,无论是横向政府机构的信访部门、党委与人大信访机构、司法政协信访机构等,还是纵向自上而下的各部门设置的专门信访机构和信访人员,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信访组织网络,但处于组织网络核心的国家信访局与地方政府信访机构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隶属关系、强有力的约束关系和垂直的人事关系,仅在思想观念、工作行为及业务上给予指导,且各信访机构间缺乏协调管制能力,从而影响了基层信访工作的运作效率和整体效能。

二是信访制度存在重大缺失,比如信访功能一定程度上异化、信访组织体系安排比较简单、信访机构缺少相对独立的权利等。

三是信访权利人政治色彩浓厚,信访工作的成效取决于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而信访部门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独立解决信访问题的权利。信访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大领导”的亲自过问,而非寄托于法律法规之上。信访问题的处理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意性,人为因素的掺杂过多。

(2)信访博弈均衡困难

在信访工作调查中发现,群众信访的博弈方式主要包括联名信及其他异常信件、重复上访、越级上访、集体上访、过激行为五类,而公共部门应对的博弈手段则包括说服、规训、接访等,信访博弈的无序折射出信访制度中突出而尖锐的矛盾。在信访实践中发现,对于基层乡镇政府而言,一旦群众信访涉及多方利益,基层政权常常既不代表国家也不代表所管辖区域内的人民,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集团。因此这种背景下,基层乡镇政府往往在利益选择方面有所倾斜,进而导致信访博弈产生不均衡现象。

(3)地方信访环境不良

一是基层乡镇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多认为信访工作是软任务,对信访问题缺乏预见性,又缺乏及时解决的自觉性,进而导致基层信访问题突出;二是依法行政的环境尚未形成,行政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社会管理的方式陈旧之后,信访信息化水平较落后,资源共享不到位,软件应用不到位,从而大大削弱了其综合功能。

2.基層纪检监察部门信访工作实现途径

2.1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回归本职

一是以信息反馈为着力点,提供领导决策的依据,基层纪检监督部门要广泛收集信访信息,科学处理信访信息,迅速传输信访信息,保证信息传递的高质量和实效性;二是要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维护基层群众的合法利益,主要方法与手段包括反映促办、转交承办、过问督办、移送承办、直接查办、信访监督和信访协调;三是要以督查协调为切入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建立健全信访责任机制,使各部门工作形成合力。要建立健全信访预警机制,力争将消极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和信访公开机制,确保信访问题处理的公开透明,此外还需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实行信访工作过错追究制。

2.2完善纪检监察信访制度

一是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取消不合理的越级访考核指标,建立科学的信访绩效考评机制,将息诉息访率、群众评价等纳入考评范围;二是规范信访处理程序,确保信访处理程序公开、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要健全信访终结制度,对满足法定条件的信访行为,可启动无理信访举报事项认定程序。具体操作中的“条件”包括:地方行政机关按照规定处理终结,但当事人又反复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的;信访举报人所反映问题已由受理的纪检监察机关妥善处理完结,但信访人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反复信访举报的;对司法机关依法终审判决、复查决定等不符而又反复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的;信访举报事项系无事实依据且反复解释劝告不听、仍反复举报的等。

2.3整合基层纪检监察信访资源

一是整合信访受理渠道,积极利用现代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具体操作如下:归并信访机构弱化救济功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发挥舆论媒体信访制衡作用等。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工作效能,认真把握三个着力点,即运行制度化、信息数据化、维护科学化。

2.4加强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一是重视信访工作,配好一线队伍,尤其是针对基层乡镇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处理一线人才,要建立信访干部的资格准入制,借鉴欧美先进经验,严把“进人”关。在一线工作岗位要配备一定比例的法律工作者,使其能够对信访者提供法律角度的答复。二是强化学习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抓好在岗业务培训,提升综合素质能力,重视干部心理健康。三是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坚持做到为民、务实与清廉。在实践工作中,可转变工作观念,由“群众上访”转变为“干部下访”,认真听取意见,察实情,干实事。

参考文献:

[1]熊高辉.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化工管理.2015.25

[2]张劲松,吴英.论基层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学习论坛.2013.2

[3]沈叶,林尊鹏.“三转”向深行难题求破解——皖赣部分地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三转”纪实[J].中国纪检监察.2015.10

[4]顾晓明.关于建立乡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的尝试与思考[J].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8.1

[5]原健.破解基层涉纪信访问题的思考[J].先锋队.2012.9

[6]高国富,刘娟.农村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的若干思考——以乡镇等基层综治信访维稳主管部门为视角[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

作者:郑智

第2篇:危重新生儿124例的转运护理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转运的护理方法。方法:备专用救护车及转运设备 ,24 h 值班 ,由经验丰富的新生儿科医师及护士负责前往求助医院 ,稳定患儿病情后 ,置转运暖箱中进行多功能监测 ,转至新生儿科。结果:共转运124 例危重新生儿 ,转运成功 104 例 ,其中死亡 20 例。结论:备好转运设备 ,转运前认真评估及转运中密切病情观察是危重新生儿转运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婴儿,新生;危重病;转运;护理

危重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将基层医院的新生儿,经就地抢救、稳定病情后转运回上级医院,使高危儿得到最好地诊疗与护理,从而降低新生儿病死率与致残率。危重新生儿成功转运对降低整个区域的新生儿死亡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转运不是一个简单的运送过程 ,而是一个连续的监护治疗过程。2002 年 5 月至 2009年 8月经我院新生儿科转运危重新生儿124例,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24 例中 ,男婴 84 例、女婴 40例; 日龄: <24 h34 例,~72 h 26 例,~7 d 17 例 , > 7 d 47 例。体重: < 1 000 g 18 例 ,~2 500 g 48例,~4 000 g46例,> 4 000 g 12 例。病种分布:早产儿 36 例 ,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系统疾病) 32 例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2 例 ,新生儿湿肺、肺炎 14 例 ,呼吸暂停14 例,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肛门闭锁 12 例 ,其他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 4 例。均由他院及我院妇产科转入。转运患儿 124 例中 ,转运成功 104 例 ,占91.10 %;转运后死亡 20 例 ,其中 15 例为极低体重儿(胎龄 < 27 周、出生体重 < 900 g) ,并存多脏器功能衰竭 ,余5例放弃治疗后死亡。

2 转运护理

2.1 转运前准备

①转运联络:急诊科值班医护人员接到下级医院要求转运危重新生儿电话时,简要了解病情,如出生时间、胎龄、评分、体重、目前病情等,并详细记录地址及电话;通知出诊医生、司机;②转运设备:转运简易呼吸机、暖箱、氧气装置、气囊面罩、手携式监护仪、头罩、喉镜、气管插管、手动式负压吸痰器、气管吸痰管、口腔吸痰管、输液泵或推注泵、台式监护仪;③急救药品、物品;④转运小组:熟悉地理环境的司机、儿科总值医生、急诊科护士各1名,在接到转运电话5min内立即出车。往返途中以移动电话与医院随时联系。到达基层医院后,首先要监护患儿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其次,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患儿有效通气的根本,对发绀患儿给予氧疗。同时,全部病例均给静脉留置针穿刺,建立静脉通路并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以保证急救药品及时输入。每例气管插管的患儿均下胃管抽出胃液并保留胃管,防止呕吐时误吸。操作要求熟练、迅速,注意操作规程及无菌技术。转运前尽量使患儿稳定病情后再转运,但对呼吸暂停、肺透明膜病、极低体重儿等不能等待的疾病,应尽早转运为佳,这可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2.2 到达转运医院后的处理

简要询问病史及体查,判断病情;紧急对症处理:清理呼吸道、吸氧、镇静、纠正酸中毒等;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气管插管,向家属及当地医师解释病情;并予家属签转运同意书,最后安全地将患儿移到转运车上,上车后将患儿置于暖箱中、接上呼吸机,安置各个管道。 2. 3 转运中护理

转运途中尽可能地维持患儿病情平稳。保证各种管道通畅 ,应付突然的病情变化。①将患儿置于暖箱系好安全带固定箱体 ,以防路上颠簸 ,减少震动 ,保持患儿安静。②颈部垫软枕 ,头偏向一侧 ,或侧卧位 ,防止呕吐。如途中有呼吸道分泌物应及时吸净 ,保持呼吸道通畅。③连结好监护仪 ,发现异常应将救护车暂停在路旁进行紧急处理 ,待病情稳定后继续转运。本组有 8 例患儿途中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立即给予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抢救后复苏。④保持各种导管(输液管、吸氧管、胃管等) 的通畅 ,防止堵塞、移位、扭曲、受压。

2.4 转运后护理

患儿接回医院后,若无特殊的急诊检查,如拍X线等,患儿直接送入新生儿科,并做好院前治疗、转运途中处理的交班事宜;填写转运记录单,总结转运过程;清点物品,补充氧气及其他耗材,准备下次出车

3 讨论

危重新生儿及时、有效地转运是保证其生命及预后的关键。①高危新生儿转运的特殊工作性质决定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更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对患儿极端负责的精神。耐心、细致观察病情 ,不放过任何微小的变化 ,为治疗把握最佳时机。为确保安全转运 ,转运人员必须经过特殊的专业技能训练 ,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程序 ,具备高度的抢救意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定期对转运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知识。②转运设备及抢救物品的管理需要有专人负责 ,并及时交班 ,转运后应及时补充 ,并做好设备消毒工作。③要求转运者多为危重患儿 ,时间与信息管理尤为重要。管理好时间是抢救患儿生命的关键 ,而做好转运准备工作即是争取时间的关键。④除物品准备外还应有备班人员 ,使人员排班留有一定余地。对于转运中出现的问题 ,需如实向上级医生汇报 ,并给予及时处置。

危重新生儿转运开展以来 ,因其设备精良 ,技术水平不断完善 ,使转运取得良好效果。从我院转运患儿病种分布来看,以早产儿、神经系统疾病占前2位 ,这与国外报道相一致[2]。本组转运成功率为83.19 %,与国内报道 (86.14 %) 相近[3]。所转运的患儿大多数呼救较晚 ,病情严重 ,说明基层医院的转运意识还不够强 ,有待于进一步宣传转运的重要性。转运前除重视心、脑、肺的功能外 ,注意体温和血糖情况是不可忽视的 ,因低温所致的机体寒冷损伤能加重原发病治疗的难度 ,从而引起相应并发症。本组转运患儿的血糖、体温都能最大限度地维持在正常水平 ,病死率较低 ,治愈率较高。相信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 ,转运工作会得到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陈运彬,黄水清,吴婕翎,等.区域性危重新生儿的转运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中华儿科杂志,1998,7:440.

[2] Shenai J P. Neonatal transport : outreach educationalprogram [J]. Pediatr Clin North Am , 1993 ,40 (2) :275.

[3] 王晓东 ,周晓光.新生儿转运中的救护措施及其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11) :672.

作者:胡元珍

第3篇: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124”培养体系的构建

摘 要: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立足民办高校自身实际,努力补齐短板,构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一个核心、两个重点、四个着力点”的多维度立体化培养体系,积极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有助于民办高校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新使命和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体系;构建

当前,在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壮大,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都取得了重要突破。但是,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队伍建设存在一定短板。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18思政讲话以来,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抓紧抓实,努力补齐短板,积极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各民办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重要工作。本文立足民办高校自身实际,分析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探索构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多维度立体化培养体系,力求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新使命和新要求,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加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民办高校贯彻党中央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总体方案》,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2],同时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4]六个方面的要求,为新时代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教学能力精湛的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意见》中再次强调“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5]的要求。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更加具体地明确了这支队伍建设的各项要求。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贯彻党中央的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完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民办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保证

习近平于2018年5月2日前往北京大学召开师生座谈会,会上他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之中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传播者,是大学生品格养成、人格塑造、价值观形成的引路人,是青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指导者,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加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民办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功能的必要保证。

(三)民办高校推动思政课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需求

立教之本是教师,兴教之源亦是教师,教师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缺乏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提升教学质量就仅仅是一场空谈,就是没有保障的。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7]。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只有大力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才能保障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才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中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听课抬头率以及提升课堂获得感,顺利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程,即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头脑。

二、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民办高校多管齐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初步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质合格、教学业务水平有明显提高、科研发展取得一定成绩、敬业精神强、团结和谐的专职教师队伍。但和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还存在底子薄、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大等问题,具体地讲,民办高校思政課教师队伍建设面临以下几大困境。

(一)少数思政课教师理论功底不扎实,政治素质有待提高

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深厚、信仰坚定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民办高校,绝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合格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但由于民办高校多数是自筹经费办学,办学条件跟公办院校无法相比,招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非中共党员、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的教师人数占有一定比例,没有完全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要求的基本标准。这部分老师由于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存在理论功底不扎实和政治素质不过硬等问题,他们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存在的思想困惑、理论认知和信念动摇等问题他们较难给出理直气壮的、令人信服的解答,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就难以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欢并使之终身受益的课程。

(二)总体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相对公办高校较为薄弱

根据中共中央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要求,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最近几年,虽然各大民办高校都致力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数量问题,但还是存在着总体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数量上看,缺乏资金支持是其数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客观影响因素,部分民办高校目前尚未做到1:350的师生比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数量还达不到标准。从结构上看,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等比例存在不平衡问题,如学历方面,中等学历的硕士或本科教师较多、高学历的博士教师极少;职称方面,大部分教师是中级职称,具有副教授或教授职称的较少;年龄方面,呈现偏年轻化的特点,任教时间长的中年骨干教师并不多。这种不合理的师资结构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调整,将会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发展和壮大造成限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三)职业认同感不高,流动性大,师资队伍不稳定

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驱动。民办高校由于存在教学工作量多、任务重、压力大、薪酬和福利与自身的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养老没有保障等问题,一方面导致教师在疲于奔命的繁重工作中产生职业倦怠,缺乏工作的热情,工作动力不足,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导致教师职业认同感低,成就感不强,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因此有一部分教师一边在民办院校从教,一边寻求机会另谋高就,尤其中青年骨干教师,在晋升职称或学历后,都设法跳槽到公办高校,所以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面临着优秀人才留不住、教师流动性较大且不稳定的尴尬局面。

(四)教学任务重,教学工作量大,一定程度影响教学质量

近年来,民办高校在教育部相关政策要求下,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能力上得到提升,教学水平也随之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但是思政课教师数量配备不足导致承担的教学任务偏重,教师疲于备课和讲课,使之缺乏精力和时间用以投入到对教学的精心设计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五)科研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有限,高质量成果偏少

民办高校都是自筹经费办学,出于成本因素,在科研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投入没有公办高校丰足,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一方面由于民办高校在薪酬福利等方面没有公办高校相应的保障机制,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极少,缺乏科研方面的领军人物,为数不多的高职称教师大多是从公办高校退休后返聘的教师,科研意愿不高。另一方面,教师数量的不足,教学任务的繁重,不仅影响教师追求教学质量,还影响教师的科研热情,疲于上课也导致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潜心科研。所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多数是有评职称的需求才去开展一定的科研活动,但由于缺乏平时相关的积累和相应的训练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弱,质量好、层次高、影响力大的科研项目和论文成果偏少。

三、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124”多维度立体化培养体系的构建

为解决上述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五大困境,笔者立足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124”多维度立体化培养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124”多维度立体化培养体系指的是:以塑造思想政治素质为一个核心,保证教师“红色”底线;以开展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培养为两个重点工程,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效果;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优化梯队结构为四个着力点,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以此为民办院校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教学效果良好的“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精神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重要保障。具体如图所示: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塑造过硬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塑造的过程,可从学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两个层面上下功夫:从学校的层面来讲,民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招聘工作时,应制定严格的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原则上必须是中共党员、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背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等基本条件,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入门关,才能保证其合格的思想性和政治性,进而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得以实现。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层面来讲,应该提高思想站位,保证“鲜艳红色”的政治底色,保证自身有崇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有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有对党的教育事业的不渝忠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争取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正确政治信仰、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合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感染人,以扎实的知识储备教育人,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青年学生,用丰厚的理论武装青年学生,恪守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本色。

(二)五维度融合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

积极构建“训、听、赛、检、评”五维度融合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具体地讲:“训”即培训,民办高校应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将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主要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各类校内外培训,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省级“名师工作室”、民办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等主办和组织的线上线下培训活动;通过“一对一传帮带”措施,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开展传帮带活动,帮助年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快速成长;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定期组织教学研讨,大力促进教师之间的深度交流和学习,以此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听”即听课。民办高校要坚持听课制度,鼓励教师深入一线课堂互相听课,听课后教师之间加强沟通,交流教學经验,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和进步。“赛”即比赛。民办高校可组织开展各类教学比赛、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参赛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升教学质量上来。同时,在比赛中与同行加强切磋,找出差距,挖掘亮点,相互借鉴学习,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进的效果。“检”即检查。民办高校应通过定期检查老师们的教案、课件、课堂教学等教学资料和教学情况,加强对教师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检查情况,分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将结果及时跟相关老师进行沟通,督促并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小结和诊改,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设计,确保每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评”即考评。建立“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的多方位评价体系,每学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考评,对成绩出色者进行公开表彰,给与适度的奖励,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营造浓厚的良心竞争氛围,激发教师的教学进取心。

(三)四措并举实施教师科研能力培养工程

首先,民办高校应适当减少教学工作量,合理减轻教学任务,缓解教师教学压力,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科研工作中。其次,组建科研团队,给予一定奖励,调动退休返聘老教授的积极性,每个团队以一位老教授为导师,若干中青年教师为组员,开展教研教改和科研讨论工作,充分发挥退休返聘老教授他们的科研经验丰富的优势,请他们传授经验,指导中青年教师捕捉热点前沿选题和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每年每个团队至少组织参加一次省级以上的学术研讨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了解理论前沿和重大热点问题的机会。再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不仅有教育系统专门的思政课题,各类社科课题、规划课题基本上都开设思政专项课题,这对于扶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机会和更宽敞的科研赛道,民办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项目申报、论文发表、专著出版和资金配套等方面应加大支持力度,充分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实行科研奖励制度,把科研业绩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提薪调酬等教师切身利益紧密挂钩,让教师对科研活动既有压力又有动力,营造积极有为的良好学术氛围。

(四)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四有”好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8]。所谓“教育人为先”,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如果没有“一身正气”的师德师风、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爱,任何的教学技能都显得苍白无力。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守住底线,做好师德模范。首先,要有规矩意识,强化师德他律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规重道,遵纪守法是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要求。其次,要严以律己,提升师德自律的作用。陈帅、徐士元在《高校教师师德他律与自律的互动机理》中指出:“思政教师要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约束自己的行为,把立德、修德、践德作为终身追求,以高尚的品德教书育人”[9]。再次,要潜心育人育己,研究教学规律,上好每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信息时代,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有活到老学到老精神,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思政育人中与学生同成长、共进步,最终实现育人的自育。第四,要在实践中自觉坚守师德的传承,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师德师风文化。思政教师要努力做到关爱学生、热爱教学、敬业奉献;遵守学术规范、刻苦钻研;潜心问道、关注社会,在师德的传承和实践中把自己打造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五)着力深化教学改革,激发教师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0]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以此为指导思想,通过项目化教学、专题研讨、信息化教学手段、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的多元化评价模式等形式创新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朝以下五个方面努力深化教学改革:一是顺应新时代趋势,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变单向灌输的填鸭式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探索;二是把握民办高校学生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因材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三是因势而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协同育人工作,提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际效果;四是注重知行统一,融入社会参与实践,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五是主动出击,学习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超星学习通、课堂派、腾讯课堂、蓝墨云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更具吸引力。

(六)着力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形成教师发展保障体系

第一是组织保障,要保证民办高校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只有统一领导、统一队伍、统一管理、统一建设,才能发挥合力聚力的作用。第二是科学评价,要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校与学科的发展阶段不同、教师的职称与能力不同,那么,评价指标和考核的方案就不能完全一样,而应有个性化的差异。第三是思想激励,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压力大,要设立专项专门奖励,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受到的奖励和激励与其他专业教師有所不同。第四是容错机制,要给压力渐大的教师一个宽容的成长环境,建立健全教师健康心理保障措施,鼓励大胆创新,以新时代的视野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第五是将“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和“事业留人”三者有机结合,避免教师的频繁流失,尤其是留住优秀教师,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增强师资力量。通过以上措施,完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保障体系,不断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发展,全面增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和归属感,稳定教师队伍。

(七)着力优化教师梯队结构,促进教师队伍良性发展

首先是以老带新,充分发挥民办高校退休返聘老教授们的余热,通过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模式,分享自己的从教经历、总结自己的教科研经验,传授成功的“秘诀”,全力栽培青年教师。其次是抓住中坚,对于一定年龄以上的教师,由于其自身年龄限制,比较难流向公办高校,民办高校要紧紧抓住这部分中坚力量。他们一般教龄较长、有一定的教科研实力、正当壮年,要对他们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激励,有效激发中坚力量的潜力和核心竞争力。最后是团队凝聚,以课程和研究方向为基础,搭建一支兴趣相符、结构合理的师资团队,实现资源共建、成果共享,以团队的力量专注于长远的发展。在课堂讲课、课后实践、科研课题的申报以及研究成果的发表等方面取得一定优势,形成合力,不但对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积极意义,也有利于思政课教师的个人发展。一支好的团队,并非单单是物质方面得到满足,对团队而言,精神动力更重要。民办高校应该精准定位自身的特点,积极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氛围,塑造学校精神,引导教师树立主人翁意识,加强师师间、师生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凝聚集体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6.

[2][3][4][7][8][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08-14)[2021-03-02].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6]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抓住理想信念铸魂这个关键[N].人民日报.2018-05-31(10).

[9]陈帅,徐士元.高校教师师德他律与自律的互动机理[J].中国大学教学,2019(04):87-91.

责任编辑 朱芊

作者:沈秋娜 陈泓浩 李香玲

第4篇:124法制宣传日方案

“12.4”法制宣传日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今年是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第三年,是“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确立十三周年。为了更好地宣传和展示“六五”普法成效,推进法治园区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促进全体师生法制意识的提高,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氛围。根据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法制股的通知,结合本校实际,我校决定开展2013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二、活动主题

“弘扬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想”

三、时间安排

2013年12月

四、宣传重点

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传宪法,宣传与教育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高师生的法律素质。

五、组织领导

学校专门成立了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组织和监督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组长:杨习霞

副组长:胡武侠

组员:李金艳、杨鑫、廖金龙及各年级组长

六、主要活动安排

1、通过电子显示屏、标语、宣传栏营造活动氛围。

2、举行一次法制宣传日升旗宣誓活动。

3、各班出一期主题内容《法律记心中》普法宣传的黑板报。

4、开展一次法制知识讲座,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法在身边”教育活动。

5、各班召开一次“法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活动。

6. 组织

四、五年级学生开展“我身边的法律故事”征文活动,各班选送十份参与学校评选;组织

五、六年级学生开展法制小报制作活动,于12月12日前交德育处(每班选送五份)。

7. 利用教职工政治学习的时间,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六五”普法教师读本》、《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提高依法治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

七、工作要求

1、根据学校安排,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把做好今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组织活动。

2、全体师生要以此次“12.4法制宣传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班级法制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同学们知法守法的意识。

3、要充分利用学校广播、板报、橱窗宣传栏等载体,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西关小学德育处

2013年12月1日

第5篇:124法制宣传日活动方案

鲫鱼淀小学关于2016年国家宪法日暨教育系统

宪法学习日活动的实施方案

今年12月4日是第三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16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根据区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决定开展以“不忘初心,尊崇宪法,共筑共享法治宝坻”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的社会氛围,为打平安校园,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活动主题

不忘初心,尊崇宪法,共筑共享法治宝坻

三、活动时间

从12月1日开始,到12月底结束。

四、活动内容

(一)学校利用宣传橱窗、校园网、国旗下讲话等途径对师生进行宣传、动员营造法制教育氛围。

(二)认真组织参与教育系统宪法学习日现场活动。

12月2日,组织学生观看国家宪法日暨教育系统宪法学习日现场活动。活动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10:00-10:05,升旗仪式。(2)10:05-10:15,

1 全国中小学生宪法晨读活动。晨读活动由部领导领读宪法部分章节(附后),现场学生及全体成员跟读,各地和学校通过网络直播,同步跟读。(3)10:15-10:20,中小学生合唱专门为宪法日创作的歌曲——《宪法伴我们成长》。(4)10:20-10:30,公布全国宪法演讲比赛获奖情况并颁奖。(5)10:30-10:50,全国宪法演讲决赛各组第一名进行宪法演讲。(6)10:50-11:00,部领导讲话。

网址:登录普法网(https://),观看和参与直播活动

鲫鱼淀中心小学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一日

关于2016年国家宪法日暨教育系统

宪法学习日活动的实施方案

鲫鱼淀中心小学

第6篇:124法制宣传日活动方案

今年的12月4日是“六五”普法规划实施后的第二个全国法制宣传日,街道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六五”普法规划的全面贯彻落实。现就xx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的宣传活动作出如下安排:

一、活动主题

xx年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按照“六五”普法规划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部署中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展好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镇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为促进街道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依法治镇的实施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氛围。

三、时间安排

xx年12月1日——6日结束。

四、宣传重点

围绕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重要论述,深入学习宣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围绕提高街道群众的宪法和法律意识,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围绕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深入学习宣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围绕“六五”普法的全面开展,大力宣传学法用法的先进典型,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主要内容

1、组织街道、村社区全体人员学习宣传《宪法》《信访条例》;

2、在机关楼前及各社区悬挂宣传标语。

3、充分利用法律咨询,便民服务活动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六、活动要求

1、认真组织,加强领导。街道普法办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组织进行学习宣传,全体人员必须参加,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宣传活动的指导和监督。

2、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各村社区,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重点突出“学习宣传“信访条例”,突出对“信访条例”的宣传,突出对维护稳定的宣传,突出对“六五”普法目标任务的宣传,突出法制宣传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广泛宣传,形成声势。要充分利用标语、横幅、咨询等形式和方法,广泛深入的开展宣传活动。要加强宣传形式和手段的创新,通过组织法制学习、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不断增强法制宣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

第7篇:农村小学124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精神,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12.4法制宣传日之际,我校将充分做好对全校师生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具体宣传活动安排如下:

1.学校周围墙壁张贴各种《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标语:(

1、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共筑伟大中国梦

2、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2.组织师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3.出一期以“法律宣传”为内容的黑板报;

4、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小学生法律知识;

5、国旗下演讲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6、全校组织学生制作宣传日活动手抄报;

7、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为学生讲一堂法制课。

8、围绕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的活动主题,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宪法学习宣传,增强宣传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要广泛利用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方面的知识,我们要自觉的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用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

第8篇:124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的有关精神,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切实开展好2010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进一步推动我社区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根据《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2010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社区决定在社区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围绕今年农业中心工作,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提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水平,坚持法制教育与服务“三农”相结合,为构建和谐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活动主题

以“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把“法律六进”活动落实到基层,以“12〃4”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法律法规,保护居民合法权益,促进“法律六进”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三、活动时间

12月4日

四、活动内容与形式

1、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活动。

2、积极参加街办组织的法律知识考试及有奖知识竞赛活动。

3、在百货大楼钱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

4、粘贴宣传画、宣传标语,组织法制文艺队演出、法制讲座、法制展览等活动。

五、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成立专门普法领导小组,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切实开展系列宣传画活动。

(二)注重实效,狠抓落实。结合社区时间和工作特点,有效组织实施,整合各类宣传资源,特别是各类法制宣传资料的准备上务必充分,切忌搞形式主义,确保活动落到实处。

(三)拓宽渠道,加大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版面、条幅等宣传方式,及时与上级宣传部门取得联系,加强沟通与协作,在社区公开栏上开辟法制宣传专栏、专版、专题,加强对“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开展情况的报道工作,展示宣传活动盛况和成效,营造良好的宣传声势。

第9篇:124法制日活动方案(模版)

关于开展2012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

列宣传活动的通知

各单位:

今年是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第二年,又适逢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各地各单位要把握时机,认真筹划好今年‚12〃4‛全市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和市人大常委会决议,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弘扬宪法精神 服务科学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和市人大常委会决议,突出宣传宪法,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一步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形成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三、时间安排

2012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从11月中 1

旬开始,到12月中旬结束。

四、活动形式

(一)组织法制宣传工作者和志愿者上街开展法律咨询服务;

(二)举办法治建设成果展览、开展法制文艺演出;

(三)组织法律知识培训、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考试;

(四)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包括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移动通讯平台以及出租车显示屏等)进行广泛法制宣传;

(五)免费发送法制宣传图片资料;

(六)悬挂横幅标语口号(见附件2),张贴宣传画;

(七)组织青少年学生到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

(八)举行大型集中法制宣传活动(见附件1)。

五、宣传重点

(一)大力开展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重要论述的学习宣传。宣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引导全体公民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展的方向。

(二)大力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宣传宪法确立的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以及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等内容,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进一步坚

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三)大力宣传法律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增强市场主体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四)大力开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公民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大力宣传‚六五‛普法规划的目标任务,宣传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取得的重要成绩,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六、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地、各单位要把‚12〃4‛全市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作为今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要根据本地、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并加强对活动的指导、督促和检查。

(二)围绕主题,突出特色。要紧紧围绕‚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结合本地、本单位中心工作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精心设计宣传内容,突出宣传重点和特色, 3

增强宣传的针对性。

(三)深入基层,务求实效。要把‚12〃4‛全市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和‚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和法治实践结合起来,真正把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送到基层社区、农村和单位,切实解决广大群众身边的涉法问题。请各单位提前做好宣传资料、展板的相关准备工作。

(四)注重创新,扩大声势。要加强对宣传形式和手段的创新,提升宣传效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开设法制专栏、专版、专题节目等。同时,要注重发挥各类网站、移动电视、手机等新媒体的作用,提高法制宣传活动覆盖面、影响力,扩大宣传效果。

附件:

1、**市2012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宣传标语

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附件1 2012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宣传标语

1、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推进依法治市进程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法治**建设 3.弘扬宪法精神 服务科学发展 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5.普及法律知识 倡导法治精神 彰显法律权威 6.大力推进依法治市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7、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自觉学法守法用法

8、学法律

讲权利

讲责任

讲义务

9、弘扬法治文化

传播法治文明

10、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开展‚六五‛普法教育

11、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统领

掀起‚六五‛普法新高潮

1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13、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全面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1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5、深入宣传法律法规,全面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16、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观念,执政为民的观念,依法行政的观念,依法维权的观念

17、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快建设法治**

18、加强依法治理,创建依法治市

上一篇:幼儿园保育员测试下一篇:五大发展理念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