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公司科技工作总结

2023-0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是刚进职场的我们,还是成长路上的奋斗人,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吸取他人与自身的教学,优化自身的工作方式。在长时间的工作下,我们自身的工作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用于记录与反思自己的工作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力公司科技工作总结》,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电力公司科技工作总结

新时期基层电力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对策分析

摘 要:为实现电力公司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就须加强基层电力公司的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科技創新管理工作是基层电力发展公司实现科学合理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基层电力公司的创新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阐述,并对其中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促进我国基层电力公司科学管理体制的形成,为我国的电网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电力公司;科技创新;管理

电力企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工作,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提出并大力实施“一流四大”的科技发展战略。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投入、组织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机制、科技创新全过程管理机制、外部合作机制和成果保护机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基层电力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增强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创新实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基层电力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存在问题

1.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近些年来,我国电网工程不断建设,国家加大对电网工程的扶持力度,电力公司在进行管理工作时,也在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努力,争取早日实现管理模式的科学化与制度化。为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电力公司一直致力于改革,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阻碍管理模式的科学发展。电力公司在进行改革过程中存在着对创新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单纯的注重科研与评奖等。由于没有很好的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导致信息交流不及时,没有形成资源共享的平台,造成科研力量分散现象的出现,这些都对电力公司的发展其一定的制约作用。在管理工作中,没有明显的规模效益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力公司的发展。

2.缺乏专门的科技管理机构和专家人才

现阶段,我国的供电公式在管理方面没有专门机构,这说明基层电力公司在实际进行管理工作时应注意将科技管理工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有效的区分开来。基层电力公司在在进行创新时,缺乏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基层电力公司人员复杂,但总体水平较低,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水平进行科技管理工作,在自主创新方面的能力尤其的缺乏,不利基层电力公司科技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实施。

3.创新动力不足

制约电力公司创新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市场压力,市场压力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基层电力企业的经营理念是社会服务,不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进行创新方面没有足够的动力。虽然具有一定的资金和人才优势,但是在创新方面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基础电力公司的发展。影响基层电力公司创新工作进行的另一因素就是员工绩效考核与创新工作不匹配。在基层的电力公司,领导对员工的关注点在生产任务上,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发展,从而不能实现基层电力企业创新目标。

4.缺乏科技创新外部条件和环境核心技术

基层电力公司承担的科技创新项目工作一般分为科技研发、科技推广、群众性创新、发表论文及专利等,其中科技研发类项目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对于基层电力公司而言,每年科技研发项目申请和批复数量是有限的,只有小部分人员,能够真正参与到科技研发项目中。久而久之,降低了其他人员的科技创新热情,也不利于企业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形成。

二、加强基层电力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对策

1.完善基层科技管理组织体系

明确基层科技管理机构工作定位,强化四项职能建设。一是加强参谋职能,深入了解摸清本单位科技创新工作现状,准确了解和把握上级科技创新工作思路,逐步确立本单位科技创新工作发展战略,为公司领导正确决策提供支持和建议,充分发挥“参谋部”和“咨询部”的作用。二是加强协调管理职能,完善科技创新管理手段,提高执行能力。通过营造政策环境,调动员工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共同做好公司科技创新工作。三是加强服务职能,主动承担内部宣传科技工作知识和信息的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积极协助员工解决科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建立完善的基层科技创新工作支撑组织体系,改变“个别参与”的科技创新工作现状,以创新工作为载体,有针对行的将员工分为三种类型,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组建创新团队,承担不同的创新工作。公司层面集中骨干力量,跨部门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组织重大科技课题研发工作。各专业部室层面以理论和实践互补有机结合,形成实用型创新小组,主要承担公司年度科技创新指标工作任务,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难题。依托公司团委,组织年轻高学历人才组建学习型创新小组,自选课题研发。

2.加强基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掘内部人力资源优势

以科技创新“分层”组织管理体系为基础,分三个层次开展公司科技创新人员队伍建设。一是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团队建设,有计划地加强尖子人才和领军人物的发掘和培养。以“创出大成果,造就一流人才”为目标,加强跨部门人才合作,建立公司层面科技创新“精英”团队。二是以氛围营造和与生产结合为目标,各专业部室建立实用型科技创新“基础团队”。“基础团队”结合日常工作,注重在工作能力提升的同时,培养其科技创新工作思维。通过在部门内部采取“互师互补”的形式,培育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扎实的专业人才。三是在青年员工内部建立“创新工作室”,以将科技专利和论文等主题的科技创新工作为突破口,通过让青年员工参与某个专项科研任务和课题研究,培养新进人才的团队意识,增进对科技工作的了解。通过“创新工作室”为公司打造具有科技创新热情,能干肯干的技创新工作“生力军”。三个团队在对科技人员的能力提升方面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科技工作人员可以在团队之间流动,这样以来有利于盘活人才资源存量,培育和造就一支梯次结构合理、专业种类齐全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三、结语

促进基层科技管理工作由传统模式向创新模式转变,就要创新组织结构、管理手段和管理思路,鼓励科技原始创新,充分发掘企业内部的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内部沟通协作,增强对外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管理创新是一种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是要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作为重要条件,传统的科技管理方式对科技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基层电力公司要妥善解决制约科技发展的问题,为科技创新做好保障工作,这样才能促使科技创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迅晖.电力企业管理现状及创新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7).

[2] 康海莉.新时期提升电力企业营销服务的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4).

作者:王中明 王昭滨 于海跃 曹玉兰 王鹏程 唐斯旸 马海峰 尤键佳

第2篇:新时期背景下基层电力公司科技管理创新举措研究

摘 要:该文分析了新时期背景下基层电力公司科技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同时阐述了加强科技管理的措施和方法,最后总结了基层电力公司科技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促进传统管理模式的转变,加强科技管理机构的搭建和人才培养,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 基层电力公司 科技管理 创新

1 基层电力公司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模式落后

在目前大部分的基层科技管理依旧在沿袭那套老旧落后的工作模式,尽管在这方面我国也在大力投入,倡导发展,并进行不断探索,在部分方向上取得了突破,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老旧的模式过分关注科技褒奖、科研实施和组织调研任务等方面的管理,但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同时,由于管理模式的陈旧和管理技术的不科学化,造成了信息堵塞,使得科学调研的进度缓慢,效益始终得不到提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1.2 缺少管理机构和人才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市级及以下电力公司均没有设置科技管理的有关部门来进行管理工作,就算发展到了现在这个阶段,科技管理机构的职能部门对相关管理工作也并不十分明确,对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没有清晰的认识。科技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之间联系混乱,没有起到管理作用。另外,管理人才的缺失也是重要问题。许多企业虽然人才济济,但是在管理人才选拔方面缺乏重视,高素质、高能力的管理人才微乎其微,导致整个科技管理工作止步不前,更谈不上制度的创新。

1.3 缺乏创新动力

由于市场压力不足和对生产效益的过度追求,导致基层电力公司缺乏创新动力。压力创造动力,但是,由于电力公司以服务大众为主,企业的发展目标并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加之国家对电力行业大力扶持,提供资金帮助,这一特殊性质导致电力市场压力不足,致使创新动力的缺失。另外,对于基层电力公司而言,上层干部更加关注企业的生产情况,没有制定好的绩效考评制度来刺激员工的积极性,这对员工创新意识是极大的遏制。

1.4 缺乏创新条件和环境

科技创新工作一般包括技术研发、技术推广、大众创新以及专利和论文的发表。但是,对于基层电力公司而言,每年在科技研发和创新上,实现突破和有自己作品的人乏善可陈。科技研发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全和技术掌握得不到位,技术人员没有处于良好的创新环境之中,创新火苗也会逐渐熄灭。

2 加强基层电力公司科技创新管理措施

2.1 完善科技管理体系

完善科技管理体系,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定位,加强职能建设。第一,加强协调管理。通过通过科技管理手段的改变,进而改变环境氛围,组织参加各项活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统筹协调,强化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识。第二,加强服务。有关部门和人员要主动担负起科技创新的宣传工作,拓展创新知识,将服务职能挑在肩上,发挥全面高效的监督和引导工作,解决员工在科技研发和创新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第三,加强参谋。基层单位的上层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科技研发现状,对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计划做出宏观把控,理清发展思路,确定良好的发展战略目标,为创新提供意见和支持。第四,完善支撑体系。现在大多数的科技研发或创新以个人为主,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团体。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以围绕创新工作展开,将员工分开管理,使其负责不同的创新管理工作。将公司的骨干力量分批组建不同的团队,负责不同的创新研发工作。各二级部门横向交叉,加强合作,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形成创新网络,承担上级的指示和下派任务。基层优秀骨干由公司直接管理,自主研发,将每一个创新的点子进行实验验证。

2.2 发掘人才骨干,建设人才队伍

以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为基础,分层次组建人才队伍。一是顶尖人才和领军人物的培养。以重大科研成果为依据,有计划地加强部门联系,造就一流顶尖人才,创造精英队伍。二是基础队伍建设。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在各基础部门建立创新团队,围绕日常基础工作,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工作能力。三是建立创新研究小分队。在新青年中组织和建立小分队,使他们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培养实践经验,让青年员工也参与到科研论文和项目的研发中,扩大技术人才的覆盖面,打造科技创新的后备军。

2.3 建立激励制度

调动行业内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需要更好的激励制度,这是当前管理制度改进最应着手改变的方面,也是提升员工积极性的根源所在。公司应该制定学术研究成果的奖励制度和绩效薪酬分配制度,对学术领军人物和在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与技术进步的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另外,对于有关的科技创新机构和部门要实施考核,对于任务指标的完成度进行统计,完善动力激励机制。

2.4 引进科学设备,营造创新氛围

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为创新提供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形成管理创新环境。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强化员工创新意识,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技创新培训,搭建创新平台,解决员工在创新中的困境,使科技创新广泛被人们所接纳。另外,还要为青年员工提供创新环境和技术支持,注重人才培养,将能力高、责任意识重的有为青年委以重任,通过部分带动全体的方式,引导整个行业创新意识的提高。还要将创新成功的典型案例通过宣传等方式加以传播,搭建资源共享的桥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3 结语

如何充分发挥基层电力公司科技创新职能,是整个电力行业正面临的难题,亟待解决。要改变基层电力公司科技管理模式,就要从制度、手段、思路和人才上做出调整,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加强内部沟通,学习新技术,引进新设备,为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基层电力公司要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确未来创新方向,做好基础保障工作,这样才能促进基层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激发国家电网的创新实力。

参考文献

[1] 高雅,趙淑伟.科技与管理双轮驱动创新发展——访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博[J].国家电网,2016(8):46-48.

[2] 李琳,隋博.新时期基层电力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对策研究[J].管理方略,2015(18):68.

[3] 沈晋平,宋雷德.新时期电力企业改革背景下行政管理创新的方法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16):62.

[4] 何林娟.浅议新时期电力企业改革背景下行政管理的创新方法[J].大科技,2015(4).

作者:阿依努尔·努尔艾合买提 麦迪娜·热吉甫

第3篇:浅谈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

摘 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就如何搞好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最大效率地发展档案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管理

电力企业的科技档案是电力企业在生产、建设、科研、管理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科技文件材料(包括图纸、图表、文字、数字、声像等)。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科技档案,使科技档案中的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渗透和转化,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搞好电力企业科技档案工作对电力企业的改革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一、依法治档是加强电力企业科技档案工作的根本保证

国家和行业发布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管理规范》等法规性文件,为科技档案工作依法治档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电力企业档案工作中,依照档案法规标准管理科技档案还存在不少差距,有法不依、有标准不执行的现象还很突出,忽视管理法规和标准要求导致科技档案归档不全、材料不真实、整理不规范的情况常有发生。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档案工作的法规标准,使涉及科技档案部门和个人都按照法规标准管理或从事档案工作。

1.要提高对电力企业科技档案工作的认识。电力企业档案工作者应善于与领导沟通,使之了解国家关于科技档案的法规标准,了解科技档案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取得领导的理解和重视与支持,争取到在本单位行使依法管理科技档案的职权,电力企业档案工作者才能行之有效地依法做好科技档案工作。

2.要不断提高电力企业档案工作人员依法管理科技档案的工作能力。依法治档主要依靠档案专业人员加强执法,这就要狠抓档案工作队伍的自身建设,加强档案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和培训,加强工作责任感,使档案员成为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能适应在具体科技档案工作依法管理的要求。

3.要建立完善的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要依法治档,就要把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科技档案工作的法规,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把科技文件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开发利用各工作环节纳入有关人员的岗位经济责任制,形成既具有指导意义又有约束力的科技档案工作程序文件,使相关部门有法可依。同时,要形成档案部门必须参加科研成果鉴定、基建工程竣工验收、重要仪器设备的开箱验收与生产技术活动等各项具体工作的制度。这样,国家和电力行业关于科技档案管理的法规才能在电力企业基层中得到贯彻实施,依法治档在具体工作中才真正得到体现。

二、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的领导机构和管理制度

各单位的科技档案工作要执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档案的综合管理机构、专管机构或档案资料信息中心。科技档案工作是各项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对科技档案工作的领导,要把科技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发展计划,在经费、库房、设备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保证。

1.科技文件材料的归档。要做好科技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健全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制度。哪个部门产生的科技文件材料,由哪个部门负责归档。做到每一项生产、建设、科研、管理等工作活动完成后都有完整、准确、系统的科技文件材料,并按制度归档保存。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归档应按照原国家科委、国家档案局颁发的《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执行。凡是归档的科技文件材料,立卷时应遵循它的自然形成规律及其有机联系,真实反映它的历史过程;书写材料优良,字迹工整,图样清晰,装订整齐,禁用不牢固的书写材料。

2.档案部门对归档的科技档案要进行分类、编目、登记工作。应根据本单位档案的数量,设置专门档案库房和配备相应的档案设备。库房内应保持适当的温度、温度,同时要具有防盗、防火、防潮、防阳光、防腐蚀、防有害生物和防污染等设施,并应具备齐全的消防器材,确保档案的安全。应结合本单位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逐步实现科技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3.科技档案部门应建立健全科技档案的借阅制度。借出科技档案应根据使用范围、保密程度履行一定的批准手续。凡是根据档案材料编制的各种汇编、索引、手册等,在对外交流时,均应按原档案材料的使用范围,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才能进行。档案部门要建立健全档案的统计工作。统计内容包括档案管理基本情况、档案数量、档案提供利用及其利用效果等。

三、开发利用是电力企业科技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

科技档案的利用服务是衡量电力企业科技档案工作的最高标准,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也是做好电力企业科技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在加强科技档案工作的各项基础管理的同时,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科技档案的服务利用上。

1.积极主动参与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要求档案员走出档案部门,了解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动态,及时提供和介绍电力企业各相关工作所需的档案资料,使档案的技术和管理功能在各项生产经营、科技研究等活动中实现,提高经济效益。

2.应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科技档案利用服务质量。使用计算机全面辅助科技档案管理,应用激光扫描、缩微技术将重要科技档案存入计算机,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传播科技档案信息,使科技档案查询利用达到方便、快捷、准确。

3.开展科技档案信息的编研。随着计算机在科技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档案管理人员应学会专题史料编制等,提高科技档案管理效率;同时还应根据生产经营、科技开发等需要,深层次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领导决策、各部门日常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资料。

总之,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科技档案,促进科学技术成果传播、应用最大化,顺应时代发展是电力企业在新时期的必然选择。

作者:郭立

第4篇:电力公司科技工作总结

电力公司科技工作总结

电力公司科技工作总结 现代企业发展一靠科技进步,二靠科学管理,而科技进步又为科学管理提供了先进的工具与手段。因此,科技进步是推动企业蓬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近几年来,我公司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创一流企业工作中的作用,加大了科技工作的力度,夯实安全基础,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构建企业科技发展的新格局。

一、回顾200年我们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在管理方面:

l、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科技

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抓科技,分管科技工作副经理负责组织科技发展规划、重大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的实施。

2、组织制定了支公司科技发展规划。

3、以科技进步为指导,大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

4、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结合自身的特点搞好基础管理。

、在科技活动开展方面:

支公司制定并完善了科技工作管理的有关制度,大大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随着电力市场的形成,电力技术竞争也日趋激烈,如果不能够优质、高效地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就难以在市场上求得生存,更谈不上发展。我们把科技工作作为考核主要的技术岗位的主要业绩之一,同时,制定出了科技任务的完成标准,这样使科技工作有落

实,有考核。

支公司始终把促进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作为科技工作的主攻方向。首先把加强对现有设备的技术投入作为重点,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考核管理办法;其次,解决好影响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如安全运行、节能降耗、自动化控制等项目,使科技工作更加有的放失。

、在科研项目完成方面:

我公司把科技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安全生产和现代化管理上。坚持“安全第一”这个永恒的主题,我们推广了“微机防误闭锁装置”,进行了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网自动化、电网通信与自动装置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并且为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开发了用电营销管理自动系统、并为实现办公自动化作了前期准备工作。支公司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110kv变电站11台35kv开关的无油化改造。

2、110kv变电站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的实施。

3、修试班更新直流高压发生器。

4、城网配电变压器的完善。

5、县调自动化装置的安装。

6、供电服务承诺95598语音电话的开通。

7、10kv配网的改造。

8、用电营销管理自动系统的建设。

我公司在推动科技进步的方法与措施上,但还不够完善,力度也不够大。因此,我们要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一方面要提高认识,工作到位,增强各级人员依靠科技进步的责任感、使命感,真正把科技工作摆在关键位置来抓;另一方面,要在方法完善,措施配套,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思考问题,培养超前意识,强化竞争观念,逐步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充满生机的科技进步机制与管理体系,为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形成领导高度重视、职工积极参与、作用日益增强、成果不断创新的格局。这种新格局应当是关于

推动科技进步的方针政策、组织领导、规划计划、资金投入、科技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内容的最佳组合,具有宽松的环境,浓郁的氛围和蓬勃的生机。

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在科技进步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只有不懈努力,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才能不被淘汰。当今,人类迎来了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作为知识经济的主要支撑物起着重要作用。面对新的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在新的征途上,我们要不断开拓思路,下大气力,继续坚持科技兴企和科技为生产、管理服务的方针,为实现更大的跨越而努力奋斗。

第5篇:电力公司科技工作总结

现代企业发展一靠科技进步,二靠科学管理,而科技进步又为科学管理提供了先进的工具与手段。因此,科技进步是推动企业蓬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近几年来,我公司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创一流企业工作中的作用,加大了科技工作的力度,夯实安全基础,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构建企业科技发展的新格局。

一、 回顾200#年我们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一)、在管理方面:

l、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科技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抓科技,分管科技工作副经理负责组织科技发展规划、重大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的实施。

2、组织制定了支公司科技发展规划。

3、以科技进步为指导,大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

4、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结合自身的特点搞好基础管理。

(二)、在科技活动开展方面:

支公司制定并完善了科技工作管理的有关制度,大大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随着电力市场的形成,电力技术竞争也日趋激烈,如果不能够优质、高效地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就难以在市场上求得生存,更谈不上发展。我们把科技工作作为考核主要的技术岗位的主要业绩之一,同时,制定出了科技任务的完成标准,这样使科技工作有落实,有考核。

支公司始终把促进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作为科技工作的主攻方向。首先把加强对现有设备的技术投入作为重点,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考核管理办法;其次,解决好影响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如安全运行、节能降耗、自动化控制等项目,使科技工作更加有的放失。

(三)、在科研项目完成方面:

我公司把科技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安全生产和现代化管理上。坚持“安全第一”这个永恒的主题,我们推广了“微机防误闭锁装置”,进行了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网自动化、电网通信与自动装置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并且为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开发了用电营销管理自动系统、并为实现办公自动化作了前期准备工作。支公司2003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110KV变电站11台35KV开关的无油化改造。

2、110KV变电站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的实施。

3、修试班更新直流高压发生器。

4、城网配电变压器的完善。

5、县调自动化装置的安装。

6、供电服务承诺95598语音电话的开通。

7、10KV配网的改造。

8、用电营销管理自动系统的建设。

我公司在推动科技进步的方法与措施上,但还不够完善,力度也不够大。因此,我们要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一方面要提高认识,工作到位,增强各级人员依靠科技进步的责任感、使命感,真正把科技工作摆在关键位置来抓;另一方面,要在方法完善,措施配套,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思考问题,培养超前意识,强化竞争观念,逐步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充满生机的科技进步机制与管理体系,为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形成领导高度重视、职工积极参与、作用日益增强、成果不断创新的格局。这种新格局应当是关于推动科技进步的方针政策、组织领导、规划计划、资金投入、科技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内容的最佳组合,具有宽松的环境,浓郁的氛围和蓬勃的生机。

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在科技进步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只有不懈努力,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才能不被淘汰。当今,人类迎来了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作为知识经济的主要支撑物起着重要作用。面对新的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在新的征途上,我们要不断开拓思路,下大气力,继续坚持科技兴企和科技为生产、管理服务的方针,为实现更大的跨越而努力奋斗。

第6篇:电力公司2010年科技工作总结

2010年科技工作总结

现代企业发展一靠科学技术,二靠科学管理,而科学技术又为科学管理提供了先进的工具与手段。因此,科学技术是推动企业蓬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近几年来,农五师电力公司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创一流企业工作中的作用,加大科技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构建公司科技发展的新格局。

一、 回顾2010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在管理方面:

1、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科技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公司科技工作实施力度,保证公司科技发展规划、重大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的实施。

2、组织制定五师电力公司科技发展规划、重大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

3、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科学技术进步法》、《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结合电力行业的特点狠抓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工作。

(二)、在科技活动开展方面:

1、为搞好科技工作,年初公司制定了全年工作计划,将科技工作纳入公司工作议事日程,使科技工作有步骤、有目的的开展。公司认真组织安排了科学技术的宣传、普及与培训工作。通过黑板报、科普专栏、科技小活动等,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广大员工对科技工作的热情,形成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生产水平与生活质量。

2、认真贯彻落实有关科技政策,公司拿出10万元科技活动专项资金,用于科技活动的开展,加大科技工作激励机制的力度,大大提高了广大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3、认真组织安排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2010年在公司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与公司广大质量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科技进步、自主创新、节能减排、降损增效、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质量改进和创新活动并取得可喜的成绩。2010年度公司有10个优秀QC小组在五师获奖,其中有一个QC小组在兵团获一等奖。(三)、在科技技改项目完成方面:

公司始终把促进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作为科技工作的主攻方向。首先把加强对现有设备的技术投入作为重点,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考核管理办法;其次,解决好影响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如安全运行、节能降耗、自动化控制等项目,使科技工作更加有的放失

2010年公司领导运用科学的眼光和态度认真规划和分析公司技改项目,确定把科技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安全生产和现代化管理上。并精心组织了项目的实施,针对安全生产完成了电厂消防系统技改项目、变电站大修项目的实施,针对电网运行管理,完成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工程、变电站集中抄表系统项目的建设,针对环境保护与节能降耗完成了流化床返料堵漏技改项目、高压蒸汽阀门研磨技改项目的实施。

二、2011年科技工作展望

2011年电力公司的科技工作要再上一个新台阶,公司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一方面提高认识,工作到位,增强公司员工依靠科技进步的责任感、使命感,把科技工作摆在关键位置来抓;另一方面,在方法完善,措施配套,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制定出科技工作的完成标准,把科技工作作为考核技术岗位的主要业绩之一,这样使科技工作有落实,有考核。强化竞争观念,逐步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充满生机的科技进步机制与管理体系,为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形成领导高度重视、职工积极参与、作用日益增强、成果不断创新的格局。这种新格局应当是关于推动科技进步的方针政策、组织领导、规划计划、资金投入、科技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内容的最佳组合,具有宽松的环境,浓郁的氛围和蓬勃的生机。

当今,人类迎来了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作为知识经济的主要支撑物起着重要作用。面对新的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在新的征途上,

我们要不断开拓思路,下大气力,继续坚持科技兴企和科技为生产、管理服务的方针,为实现更大的跨越而努力奋斗。

农五师电力公司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五日

2010

年科技工作总结

农五师电力公司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7篇:江苏双登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COMPANY PROFILE

of Jiangsu Shuangdeng Cable&Electronic Co., Ltd.

Jiangsu Shuangdeng Cable&Electronic Co., Ltd. ---- a core member of London-listed company Jiangsu Shuangdeng Group who’s National Key High-tech Enterprise with high reputation of “National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Enterprise”, “National Creditable Enterprise”, “National Famous Brand Excellent Enterprises”, “National AAA grade outstanding enterprise”, “well-known marks of China”. The Group has a post-doctoral workstations, N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and academician workstation. Located in Shuangdeng Science&Technology Park, with a convenient position near S29 highway, 328 state highway and Ningqi railway. Covering an area of 200,000 square meters with total assets of RMB 500 million, the company has over 800 employees, within which over 100 are technicians and managing staffs. The company mainly produces wires and cables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s, high and low voltage (cross-linked) power cable, aerial insulated cable, control cable, bare wire, Aluminum alloy cables and wires, marine cable, wind energy cable, class 1E Category K3 series of nuclear power station cable,low voltage wire for road vehicles, rubber cable, mining cable, screened cables, branch cable, CATV wire, computer cable, connector power wire, various kinds of fire retardant and fire proof wires and cables, and low smoke zero halogen (low halogen) wires and cables, water proof, ratproof, antproof, oil-retardant, heat resistant and other high-tech cables with a complete specification. Company products can be manufactured according to GB standard as well as IEC, VDE, ASTM, JIS and other advanced standards in foreign countries. Also, the products can be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uses to meet customers’individual requirement. The company believes in "scientific management, people first", pays great attention on technology improvement and personnel training. The company has over 200 first-class production or testing equipments through introduction of now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over years. The company’s products have got the entry license in power, petroleum, railway and other industries, and have been listed in “Recommended catalog of main equipment, product an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for national power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reformation”.

To suit for worldwide economy uniformity process, the company has introduced advanced management system, adopts ERP management fo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The implementa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6S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has made profound effect to company management, and the company management level is moving towards to the object of refined management and gearing t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The company has successively

obtained National industrial products production license, 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CCC), PCCC, TLC, ISO9001:2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e, ISO14001:2004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Export products quality license. And gained the reputation of “National quality follow-up key protection products”, “Customer favored brand with a good credit and good quality”, “Jiangsu well-known product” etc.

Through constant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ver 20 years, the company has set up a complete, fast, good service sales network since establishment. Its products are popular in over 20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ity, communications, 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truction, petrochemical, metallurgy, municipal, and won the praise of clients. The company’s products for example flame retardant fire-resistant flexible cable for communication power supply, large area of conductor for UHV and EHV power project, OPLC for Smart Grid, Colloid-rich liquid solar energy storage battery, a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aspects such transmission and storage of Grid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It has provided adequate product resources for national smart grid construction, three main communications operators, CNPC, and other clients from railway and military. Under the mission “developing new energy, creating the futire”, the company insists double-core mode and low-carbon economy oriented, trying to lead the improvement of new energy and Smart Grid.

With the eternal conception “surviving on quality, improving by innovation, reputation on service, profits from management ”, the company carrys on the Group culture “Assimilative intellect, keen innovation, diligence and self-discipline, collaboration and dedication”, and constantly improving firm’s value by quality sales and service activities. The company always seeks for Customer satisfaction, Employee satisfaction, Social satisfaction and Investor satisfaction. The company always guiding by the concept “market-driven, customer-centered, talent -oriented, quality-based, service-premised, management-supported” . We would like to cooperate with you to create the brilliant future together!

第8篇: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技术报告

附件

3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时间:技术报告年×月×日××××

注意:不同的技术领域可以有不同的技术报告,此技术报告模板是较为通用的格式,但不应完全受到束缚,此格式仅作参考。

一、概述

说明:该部分主要描述根据任务书要求,项目将涉及那些领域的技术的应用现状与面临的问题,以及研究简述。

二、设计与实现

说明:该部分主要描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原则、总体技术路线及其实现情况。

三、关键技术

说明:该部分描述项目研究的关键技术

四、技术要点总结

(此处正文)

六、技术展望

(此处正文)

第9篇:辽宁电力公司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签订科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发布日期:2010-05-19 15:54:28 5月13日,。通过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在技术领域形成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对双方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公司总经理燕福龙、党组书记焦保利,国网电科院院长肖世杰出席签字仪式,仪式由公司总工程师王芝茗主持。

肖世杰指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及交流合作常态机制,将开启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新篇章。此次合作为双方实现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赋予了新的责任和使命。按照此次战略协议的框架内容,国网电科院将根据辽宁公司发展需要,围绕双方共同确定的科研课题和相关协议,重点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咨询等方面为辽宁公司提供科技增值服务,解决电网规划、设计、建设、生产运行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积极主动与辽宁公司实现良性互动,不断延伸合作领域,开拓合作空间,提高合作层次,实现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促进双方又好又快发展。

燕福龙指出,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总体部署,省公司不断加快发展方式与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四化”工作方针,积极构建“三集五大”管理体系,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省公司始终注重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应用科技成果,努力提升电网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优质服务水平。通过协议签订,可以培育和发展双方长期的电力科技战略合作关系,开辟科研院所与电网企业的有效合作模式,同时建立和完善电力新技术和应用新需求的双边交流合作常态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推进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提升以科技创新推动和支撑双方发展的能力。

试点工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量计费系统,智能变电站建设,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移动实验室、高压计量校准系统等方面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签字仪式上,双方就辽宁电网发展和技术需求、科技开发和新技术应用领域的合作及关于对辽宁公司的技术支持、工程服务等方面的事项进行了座谈交流,增进了相互了解并达成了共识。

焦保利在座谈时指出,通过科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省公司与国网电科院将步入更为广泛、更高层次的全新战略合作阶段,双方将加速创新型企业建设进程,在持续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

国网电科院副院长闫华锋宣读《科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燕福龙、肖世杰分别代表双方签订《科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公司副总经理刘劲松、总经理助理于晓辉,国网电科院副院长奚国富、院长助理杜忠东等双方有关负责人参加签字仪式。

上一篇:美化校园活动方案下一篇:英文诗歌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