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储备库实施方案

2022-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产品储备库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农产品储备库实施方案

土地储备方案的风险评估研究

摘 要:为了给土地储备部门提供一个比较实用的土地储备方案的风险评估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BP神经网络分析模型,层次分析模型,信息熵权重确定模型,以及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来解决该问题。通过建立的模型和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土地储备方案的风险评估的函数关系。

关键词:BP神经网络分析;层次分析;熵值取权法

近年来,通过实施土地收储及招拍,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下,提高土地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性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由于受到资金多、金融产品单一等的因素下,土地收储也成为金融风险的关键环节。土地收储机构可以通过利用银行的授信贷款、抵押贷款等渠道的信贷资金的方式来收储土地。而这些资金如果是在土地市场活跃较好的环境中,风险不易显现。但是当土地市场疲时,很容易因为所收储的土地无法变现而导致金融风险的集中爆发。影响土地储备项目风险性的因素很多,因此一个有效实用的土地储备方案的风险评估方法显得越来越重要[ 2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聚类分析提取了6个能够决定项目风险值的主要指标:收购储备面积,涉及拆迁补偿人口,动态回归周期,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项目规划用途。本文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建立大量数学模型,确立土地储备方案的风险评估方法。

1 预备知识

BP神经网络是一种按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该网络的主要特点是信号向前传递,误差反向传播[ 1 ]。在前向传递中,输入信号从输入层经隐含层至输出层逐层处理,每一层的神经元状态只受上一层神经元状态的影响。如果输出层没有得到期望输出,就会转入反向传播,通过预测误差调整突触权值和偏置来使BP神经网络预测输出值不断逼近期望输出值。

4 总结

BP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这一特点完美地弥补了决策者在储备土地风险方面专业知识的欠缺。通过SPSS对一二级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在同一类因子中运用相关性分析确定出每一类因子的代表因子。随后在此基础上对土地收购项目的一二级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提炼出对风险值影响最大的5项指标。建立BP神经网络和层次分析两个模型,分别得出这五项关键指标与风险值的函数关系。在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后,再次建立基于信息熵的权重确定模型,修正了层次分析法带来的因素对权重的主观影响。

参考文献:

[1] 姜启源,谢金星等.数学模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 韩丽英.土地使用权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1.

[3] 司守奎,孙玺菁.数学建模与算法应用.

[4] 王吉权.BP神经网络的理论及其在农业机械化中的应用研究.沈阳农业大学,2011.

作者简介:陈芦园(1995-),女,江西赣州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

作者:陈芦园

第2篇:国际储备体系改革:现状、方案与前景

[摘  要] 国际储备体系改革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行的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储备体系存在制度上的内在缺陷,因此有必要改革国际储备体系,改变美元“一币独大”的局面,提高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现有的国际储备体系改革方案主要包括建立超主权储备体系方案和建立多元储备体系方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立超主权储备体系的条件并不成熟。推进多元储备体系的形成,同时加强超主权储备资产发挥的作用,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国际储备体系;国际储备;超主权储备体系;多元储备体系;改革

[

国际储备体系是国际货币体系下关于国际储备资产的制度安排,也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从美国蔓延至全球,它对全球经济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至今没有消除。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起因是金融市场信贷的扩张无度,但审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时,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此次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目前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储备体系内在缺陷的体现和必然的后果。国际储备体系改革作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改革思路与方案。本文从国际储备体系的现状入手,综述主要的国际储备体系改革方案,并对国际储备体系改革的前景进行展望。

一、国际储备体系的现状

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货币秩序陷入动荡。1976年,IMF在牙买加召开国际金融会议,签订了《牙买加协议》,牙买加体系由此形成,并沿用至今。这一体系又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因为它没有规定本位货币,也没有统一的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但是,由于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形成的货币惯性,美元仍是世界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国际储备资产。现行国际储备体系是以美元为基础的多元国际储备体系。

1. 国际储备的结构与分布状况

根据IMF的数据,截止至2010年底,全球国际储备总量达7.06万亿SDR①,但其结构和分布呈现出显著的不均衡状态,美元呈现出“一币独大”的状态。

从国际储备的结构来看,外汇储备占的比重极大,而外汇储备中美元占的比重较大。截止至2010年底,黄金储备仅为0.80万亿SDR,外汇储备则高达6.01万亿SDR,占国际储备总量的85%,占非黄金储备的96%。美元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重自2001年以来,虽然总体呈下滑趋势,但截止至2011年底,美元储备仍在外汇储备中占较大比重,达62.1%(见表1)。

从国际储备的全球分布来看,虽然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持有的国际储备增长速度是发达国家近3倍,总量也较大,但以信用货币构成的外汇储备为主,黄金储备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截止至2010年底,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持有的国际储备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1.6倍,总量达4.25万亿SDR,其中外汇储备为4.00万亿SDR,但黄金储备仅为0.16万亿SDR。发达国家持有的国际储备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0.6倍,总量达2.81万亿SDR,其中外汇储备为2.00万亿SDR,黄金储备为0.64万亿SDR,是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4倍,即全球80%的黄金储备都集中在发达国家。

2. 现行国际储备体系的缺陷及其产生的根源

现行国际储备体系下的国际储备资产的价值具有高度不稳定性。在牙买加体系以前,货币与黄金直接或者间接挂钩,货币的价值以黄金作为担保;牙买加体系确立了黄金的非货币化,货币价值与黄金脱钩。在现行体系之下,国际储备资产实际是没有任何贵金属作为基础的主权国家信用货币。而且,牙买加体系没有统一的汇率制度,将汇率决定权完全交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确定,使得汇率上的扭曲和无规则的大幅度波动成为经常现象。[1]

国际储备资产价值的高度不稳定性导致了国际间贫富差距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制度上的缺陷导致处于弱势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得不积累巨额的预防性外汇储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冲击。[2] 截止至2010年底,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持有相当于4万亿SDR的外汇储备,这意味着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真实的资源和财富换取储备货币发行国利率极低的国债,相当于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客观上对储备货币发行国提供了补贴[3]。在现行的汇率制度下,如储备货币贬值或储备货币发行国违约,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还将承担巨大的损失。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现行国际储备体系的设计上具有内在缺陷。究其根源,就是通常所说的“特里芬两难”。现行国际储备体系以主权国家信用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该货币的发行既要满足货币发行国实现国内经济目标的需要,又要适应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需要,这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因为随着国际贸易、金融活动的发展,全球对国际流动性的需求不断增加,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必须通过维持国际收支赤字来输出国际流动性,而长期的国际收支赤字会导致其他国家对储备货币丧失信心。显然,蔓延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证实了以美元这一主权国家信用货币为基础的国际储备体系已经对全球经济安全、经济秩序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国际储备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国际储备体系改革方案:研究综述

国际储备体系改革的重点是如何解决美元“一币独大”的问题,加强国际储备体系的稳定性。当前关于国际储备体系改革的观点主要可归为两类:一是建立超主权储备体系,即形成以SDR或某种新创设的超主权储备资产为基础的国际储备体系,以超主权储备资产取代美元的特权地位;二是建立多元储备体系,降低美元在国际储备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提升其他储备资产所占的比重,改变美元的特权地位。总体来看,各国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对于国际储备体系是否需要改革有较为一致的认识,但对于如何改革并未形成统一的或者具有倾向性的观点。

1. 建立超主权储备体系

“特里芬两难”是长期困扰以主权国家信用货币为基础的国际储备体系的难题。只要以主权国家信用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就有可能会陷入“特里芬两难”的困境。如果能够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资产,就可以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资产的内在缺陷,是国际储备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4] 从长期来看,建立以单一超主权储备资产为基础的国际储备体系,对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是有益的。[5]

建立超主权储备体系的方案可分为两类:一是创设全新的超主权储备资产;二是改造现有的SDR。

创设全新超主权储备资产的方案可追溯至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前。20世纪40年代,凯恩斯在“凯恩斯计划”中就提出了建立以30种代表性商品为基础的超主权货币班克(Bancor)为基础的国际清算联盟(International Clearing Union)的建议。[6] 20世纪80年代,库珀(Cooper)提出了单一货币制度的构想,建立全球中央银行,并由其掌握单一世界货币的发行权。[7] 阿勒桑德里尼(Alessandrini)等人认为现行国际储备体系很脆弱,而SDR又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建议创立超主权银行货币(SBM)和新的清算联盟。[8] 罗森斯维格(Rosensweig)则提出了一种更为激进的方案,建议建立世界中央银行,创设单一全球货币(SGC),以之取代世界各国的主权货币。[9]从理论上看,使用全新的超主权储备资产可使得储备资产的发行与主权国家的利益脱钩,可从根本上解决“特里芬两难”问题,但是这类方案的可行性堪忧。一是创设全新的储备资产取代原有国际储备资产会招致美国等原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反对;二是新的超主权储备资产能否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的问题。创设全新的国际储备资产取代美元的方案太具有颠覆性,操作难度过大。

与从无到有的创设新的储备资产相比,更多的学者倾向于改造现有的SDR以达到形成超主权储备体系的目的。利用现有的SDR优于创造一种全新的储备资产。[10] SDR 为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的缩写,是IMF于1969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使SDR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主要的储备资产也是IMF的目标之一。遗憾的是,由于SDR自身的缺陷和政治上的阻力,创设40多年来,SDR在国际储备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十分微小。IMF的一项研究中指出,SDR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果能让SDR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可改变目前美元占据国际储备体系绝对主导地位的现状。[11] 首次提出将SDR作为新储备资产的人是著名金融投机商索罗斯,他建议将SDR发展为新的全球性货币。[12] 周小川指出SDR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应当着力推动SDR的分配,拓宽SDR的使用范围,满足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4] 奥坎普(Ocampo)主张建立以SDR为基础的国际储备体系,将SDR改造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和危机期间为IMF提供资金的工具。[3] 斯蒂格利茨(Stiglitz)等认为,建立新的全球储备体系的方法是IMF大量发行SDR。[13] 凯南(Kenen)认为,SDR完全可以成为储备资产,他建议在IMF中创建替代账户,允许各国央行将一部分外汇储备存入替代账户兑换成SDR,在需要的时候可用SDR换回所需的外汇。[14] 与主权国家信用货币相比,用SDR作国际储备资产具有以下优点:一是SDR的价值由一篮子货币决定,可提高储备资产价值的稳定性;二是SDR的发行由IMF根据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需求决定,可避免单个主权国家经济利益与国际储备需求之间的矛盾。

但是,以SDR为基础的超主权储备体系方案的可行性也遭到了不少质疑。一是目前SDR的数量太少,在国际储备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太低。IMF没有GDP,也没有征税能力,不具备创造货币的基本条件,[15] SDR的数量可能永远无法与美元、欧元等匹敌,[16] 因此无法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取代主权国家信用货币。二是SDR的使用范围有限,无法保证其发挥国际储备资产的职能。SDR只是一种记账单位,不能用于干预外汇市场,也不能用于与市场参与者进行交易,SDR对官方储备而言不具有吸引力。[17] 三是SDR的发行机制缺乏足够的弹性。SDR由IMF根据各会员国缴纳份额的比例分配,一般性分配每五年评估一次,无法满足不同经济体对储备资产需求。四是SDR的发行方IMF难以成为真正的世界中央银行,无法独立根据全球经济状况发行SDR,发行SDR的铸币税等利益问题也难以协调。[18] 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SDR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短期内用SDR取代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的条件还不成熟。

综上,超主权储备体系虽然是一个理想的方案,但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实现这一方案具有技术、制度和政治等方面的多重阻力。这类方案总体来说过于激进,需要通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现阶段应当积极推进SDR的分配,扩大SDR的使用,提高SDR的吸引力,推进IMF的改革,为未来建立超主权储备体系打下基础。

2. 建立多元储备体系

建立多元储备体系是指由若干种国际储备货币形成“N币鼎立”的形势,改变美元“一币独大”的局面,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一方案有助于加强国际储备体系的稳定性,维护各国的金融稳定和安全。

未来的国际储备资产结构将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指出,国际储备体系正在逐步摆脱美元的支配,而欧元的设立和金砖国家的崛起为多元储备体系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美国无法阻止国际储备体系向多元化发展。[19] 艾肯格林(Eicheegreen)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国际储备体系也应向多元化发展,即建立一个以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为储备资产的国际储备体系[20]。伯格斯滕(Bergsten)指出当前的国际储备体系已成为“美元—欧元”两元体系,也许很快会成为“美元—欧元—人民币”三元体系,美国必须接受这一现实,甚至推进多元储备体系加速形成。[21]弗兰克尔(Frankel)也认同国际储备体系将从美元本位制走向多元储备体系的观点,并指出人民币将在未来加入到日元、英镑的行列,成为重要性次于欧元和美元的储备货币。[22]

多元储备体系的缺点在于波动大,不稳定。[5] 不同储备货币之间的可替代性会使这些货币间的汇率波动变得十分大。如果人们对某一种储备货币丧失信心,则会造成各国央行争相抛售该种货币,从而引发更大的问题,造成更大的混乱。艾肯格林对此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央行的储备管理人员并不追求储备资产组合报酬的最大化,他们会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储备资产的管理问题,如果储备货币发行国能够实行稳定有效的政策,那么就能较好地保证多元储备体系的稳定。[20]

蒙代尔(Mundell)曾提出过“全球金融稳定三岛”的构思,即通过构建一个由美元、欧元、日元组成的货币联盟。这个货币联盟首先要逐步减少彼此之间的汇率波动,形成固定汇率制度,并最终在此基础上建立单一国际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23] 这一构想体现了由多元储备体系过渡到超主权储备体系的动态变化进程。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直接建立超主权储备体系显然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建立多元储备体系则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其所遭遇的阻力也相对会少很多。

三、 国际储备体系改革的前景

未来的国际储备体系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既是稳定国际金融秩序的需要,也是大国和区域经济集团实力变化在经济上的反映和政治上的诉求。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25年国际储备体系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一是美元维持现有的绝对主导地位;二是国际储备体系呈现多元化——美元、欧元、人民币成为三种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三是超主权信用资产SDR成为国际储备资产。上述三种情况之中,第二种情景出现的可能性最大。[24] 美元在国际储备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步下降,其他国家或区域经济集团的货币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比重和地位将逐步提高。

国际储备体系的改革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渐变过程。当前,国际储备体系改革作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IMF和G20的组织和协调下进行。但是,改革不只是各国共同协商解决技术层面的制度设计问题,而是涉及各国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是国与国之间政治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较量和博弈。因此,尽管各国十分重视国际储备体系的改革问题,由于彼此的利益诉求不尽一致,国际社会在改革方面取得进展仍然十分有限。在短期内,美元仍将是国际储备体系中最主要的储备资产。这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没有可以完全取代美元的国际储备资产。欧元因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陷入了比美元更为严重的境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暂时无法和美元匹敌,SDR在国际储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和发挥的作用十分微小。另一方面是因为货币的兴衰具有历史惯性,一种货币的衰落和其它货币的崛起与取代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在中期内,国际储备体系有可能改变当前美元“一币独大”的现状,逐步实现多元化。如果有足够的综合国力和恰当的政策配合,其它国家的货币可以逐步发展为能够和美元分庭抗礼的对手;如果制度设计得当、主要国家间利益得到有效协调,SDR在国际储备中所占的份额和发挥的作用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长期内,如果各方面条件相对成熟,可将超主权储备体系作为理想目标考虑。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可以采取以下的基本立场参与到国际储备体系的改革中去。建立超主权储备体系的方案太具颠覆性,必然会遭遇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强大政治阻力,最终难以付诸实施。选择一个相对温和的符合市场自然选择的方案——多元储备体系,更容易被国际社会接受。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中国一方面应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强区域货币合作,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上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SDR的改革,扩大SDR的使用,提高SDR在国际储备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加强超主权储备资产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作用。

综上,国际社会改革现行国际储备体系,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协作。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也应当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为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为稳定国际金融市场,谋求全球共同发展而努力。

[注  释]

①  IMF以SDR为计价单位。

[1]  徐明棋. 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 1999(7).

[2] United Nations.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f Experts of the Pre-sient of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on Reforms of the In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System[EB/OL].2009-09-21.

[3] Ocampo, José Antonio. Building an SDR-Based Global Reserve Sy-stem[J]. Journal of 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0, 1(2).

[4] 周小川. 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EB/OL].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009-03-23.

[5] Greenwald, Bruce and Stiglitz, Joseph E.. A Modest Proposal f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Reform[A]. S. Griffith-Jones, J. A. Ocampo, and J. E. Stiglitz, eds. Time for a Visible Hand: Lessons from the 2008 World Financial Cris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6] Keynes, John Maynard. Proposals for an International Clearing Union,[A]. Donald Moggridge eds., 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John Maynard Keynes [M]. McMillan Press, 1980,25.

[7] Cooper, R.N.. A Monetary System for the Future[J], Foreign Affairs, 1984, 63(1).

[8] Alessandrini. Pietro and Michele U. Fratianni. International Monies, Special Drawing Rights, and Supernational Money[EB/OL]. SSRN working paper, 2009.

[9] Rosensweig, Jeffrey A.. Single Reserve Currency: An Analysis of the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with Implementing a Single Reserve Currency[EB/OL]. SSRN Working Paper, 2009.

[10] Williamson, John. Why SDRs Could Rival the Dollar[EB/OL]. Policy Brief, Washington D.C.: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9.

[11] Mateos Y Lago, Isabelle. Rupa Duttagupta and Rishi Goyal, The Debate on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EB/OL].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09-11-11.

[12] 方兴起, 乔治·索罗斯. 反新自由主义的“新辩证法”[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4).

[13] Stiglitz, Joseph E. and Bruce Greenwald. Towards A New Global Reserve System[J].Journal of 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0,1(2).

[14] Kenen, Peter. An SDR Based Reserve System[J]. Journal of 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0,1(2).

[15] Aiyar, Swaminathan S. Anklesaria. A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Currency to Rival the Dollar? [EB/OL]. Washington D.C.: Cato Institute, 2009.

[16] Aiyar, Swaminathan S. Anklesaria. Can IMF Currency Replace the Dollar?[N]. Times of India, 2009-04-05.

[17] Eicheegreen, Barry. Commercialize the SDR[EB/OL]. Project Syndicate, 2009-04-27.

[18] 向松祚.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J]. 国际货币评论, 2010(1).

[19] Dailami, Mansoor and Paul Masson. The New Multi-Pola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EB/OL].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5147, The World Bank, Development Economics, Development Prospects Group, 2009.

[20] Eichengreen, Barry. Managing a Multiple Reserve Currency World[EB/OL]. Asian Development Bank: The Future Global Reserve System-An Asian Perspective, 2010.

[21] Bergsten, Fred. Why the World Needs Three Global Currencies?[N]. Financial Times, 2011-02-15.

[22]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 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文献综述[J]. 金融发展评论, 2010(3).

[23] Mundell, Robert.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20th Centur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2000.

[24] World Bank. Global Development Horizons 2011-Multipolarity: The New Global Economy[EB/OL]. World Bank Official Site, 2011.

Reforming the Global Reserve System: Status Quo,

Suggestions and Prospects

Shi Qing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China)

Key words: global reserve system; international reserves; super-sovereign currency reserve system; multiple currency reserve system; reform

作者:施箐

第3篇:从中俄油气合作看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实施

[摘要]2010年我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约为60%,加快建设石油战略储备成为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战略储备的实施更是其中的关键。文章从中俄油气合作进展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石油战略储备规划和实施中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政府和企业多主体储备模式,合理布局,充分把握中俄油气合作的契机,降低储备成本等建议。

[关键词]石油;战略储备;实施;中俄;油气合作

[

[文献标识码]A

[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虽然我国石油资源比较丰富,产量相对稳定,但是消费量大且不断攀升。早在2007年我国石油净进口就已达到50%,到2010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2.5亿吨,进口依赖度升至60%左右。随着我国石油供求矛盾逐渐突出,石油的进口依存度越来越大,加快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实施,扩大储备规模,提高保障能力,成为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当务之急。

俄罗斯是我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来源国之一,中俄油气合作历史悠久,但是近几年才开始有实质性大规模进展,管输原油已经进入大庆,其发展将对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实施产生深远的影响。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石油、凝析油和天然气的总资源量分别为353.5亿吨、8.4亿吨和98.74万亿立方米,仅次于沙特。2011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运行,该管道穿越中俄边境,途经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3个县市区,止于大庆油田,全长1030公里。俄罗斯将通过这条石油管道每年向我国运输1500万吨原油,标志着中俄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中俄能源合作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实施提供了具有区域经济性的储备油源。相对于发达国家和石油消费大国而言,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规模和综合储备天数均有较大差距,需要探讨解决储备基地布局及储备实施的问题,不断提高储备能力,保障经济发展。

一、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发展及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一)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发展历程

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包括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地方石油储备、企业商业储备和中小型公司石油储备等,目前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和国家石油公司石油储备两级体系正在建设中。我国的石油储备基地共规划了三期,采取逐渐积累和分步部署的方式,其储量安排大致是:第一期1200万吨;第二期2800万吨;第三期2800万吨。从2003年起,我国开始在山东省青岛市的黄岛、辽宁省的大连市、浙江省宁波市的镇海和舟山四个沿海地区建设了第一批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工程在2008年前陆续竣工。在一期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建成投产后,预计将形成约10余天原油进口量的政府储备能力,再加上全国石油公司系统内部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中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已达到30天原油进口量。目前我国已完成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二期规划,迄今为止欲建战略石油储基地的地区包括甘肃兰州、新疆鄯善、河北曹妃甸、天津滨海、广东广州、辽宁锦州、重庆万州等多个地方,中国石油战略储备已从储备初期的200万吨-300万吨增至2010年的1200万吨。

(二)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一是储备主体及储备形式过于单一。目前,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主体是政府。参考世界石油储备大国,储备体制主要有三种形式。美国属于自由市场型,政府是储备主体,政府不给予民间储备任何资金支持,也没有纳入管理范围。德国、法国以官民结合的联盟储备为主,联盟储备、政府储备、企业储备共同形成德、法的社会市场型储备体制。与我国毗邻的日本,同属于政府导向型的储备体制,但是日本石油储备体制的特点是以政府储备和民间储备并重,以政府储备为主。通过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的石油储备体制并不十分符合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需求,政府的储备压力过重,限制了我国石油储备能力的发展。同时,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形式过于单一,仅对原油和成品油等实物石油进行战略储备,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储备能力。

二是注油来源过度依赖中东及非洲,运输渠道安全存在隐患。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基地注油主要来自进口原油,2010年来自中东和非洲的原油占进口总量的73%(见图-1)。中东和非洲的海上运输路线可以大致分为三条航线:(1)中东波斯湾一霍尔木兹海峡一马六甲海峡一中国;(2)地中海一直布罗陀海峡一好望角一马六甲海峡一中国;(3)西非一好望角一马六甲海峡一中国。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通过海运进口石油的路线比较单一,高度依赖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和马六甲海峡,尤其是马六甲海峡,随着中国对石油进口需求的日益扩大,马六甲海峡在中国石油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将日益凸显。而海运受天气影响比较大,比如印度洋的飓风、西北太平洋的台风等等。同时,中东地区是世界最动荡的地区,经常爆发的战乱使石油供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近年来索马里海盗的猖獗更使得石油海运面临巨大威胁,使运输不确定性和成本也相应增高,对我国石油战略储备注油来源及渠道安全造成威胁。

三是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分布不均衡。基地注油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促使我们要进一步探讨关于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选址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与石油消费量紧密相关。沿海地区海洋运输条件便利,且附近均有进口原油加工中心以保证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实施的基本要求,但是选址过于集中,辐射范围小,导致储备效能作用递减。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分布并不均衡,西部地区石油战略储备明显低于东南沿海地区,而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的战略性石油储备必须得以加强。

四是储备实施成本过高。储备成本主要由建设成本、管理成本、购买成本以及风险成本构成,其中建设成本大约占23%,而购买成本约为75%。随着人们对石油储备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石油战略储备实施中的注油时机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石油储备的成本很高,作为石油进口大国的中国也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石油储备的规模是很有限的。相对于日本已通过储备变成资源大国,我们在储备实施过程中需要做的工作更多。如果可以降低购买成本,那么石油储备的总成本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储备规模可以得到持续扩大。

五是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模式必须与储备体制相适应。目前我国没有中央直属的能源和油气储备管理机构,半官方的行业协会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而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的建设及管理又确实需要一个独立于各公司的履行部分国家职能的机构,这导致我国对战略储备的管理能力不足、管理效率低下。

二、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实施的建议

(一)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选址应遵循分大区分散分布的原则

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划分应符合我国整体区域规划,加强西部地区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步伐。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石油储量丰富,就近使用开采的原油进行储备,根据国际油价变化,适时储备,不仅可以保障储备的安全性,也可以降低储备的成本。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划分大致为:东北及华北地区——辽宁大连、铁岭(辽河油田)、黑龙江大庆林源(大庆油田)、山东黄岛(华北油田);西北地区——新疆鄯善(吐哈油田)、甘肃兰州(长庆、玉门油田);东南沿海地区——浙江镇海、舟山港(东海油田)、广东湛江、汕头和茂名(南海油田)以及位于西南的四川万州。将我国的石油储备基地与我国的油田分布和石油进口渠道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和规划基本吻合我国油田的分布,这对于我国石油储备基地获取石油十分有利。但是西部地区基地数量少且规模小,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建设仍需加强。随着我国和俄罗斯以及中亚五国油气合作的进一步展开和运输管道的开通,坚持以沿海储备与内陆储备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

(二)建立政府和企业的多主体储备模式,完善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体制

对于完善我国的石油储备模式,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作为政府导向型体制,日本充分发挥了两极体制的作用。一方面,由政府承担主要的石油储备,强化战略储备能力;另一方面,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炼油商、销售商和进口商的储备义务。其储存的地点分散,与我国的国情也较为相似,因地制宜的方式值得借鉴。日本的储备体系包括公司储备和政府储备,并且有直接负责制定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决策的部门——经济产业省,石油公团(兼有政府职能和国家石油公司职能)负责投资及项目计划,对储备基地进行组织管理,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公司进行基地建设及运行管理,形成了一体化的储备主体体系。为了有效防止政府承担过多的责任,应该利用我国大型石油企业自身的石油储备能力,互相补充,实现以政府为主体,大型石油企业并重的有效多方组合,明确划分各个主体承担的储备比例和责任。这不仅有利于扩大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规模,也有利于保障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安全。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在进行石油战略储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实物石油,应该使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形式面向多元化发展,增强潜在石油战略储备。对我国已探明油气资源进行合理储备,同时加强石油勘探开采和加工技术的提高,以解决我国石油资源构造复杂、开采难度大的问题。在充分有效利用我国油气资源的前提下,增大我国潜在石油战略储备能力,实现我国石油战略储备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保证我国长期石油供应安全。

(三)加强中俄和中亚五国油气合作,保障石油供应安全,加快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实施步伐

自1994年俄罗斯石油企业向中国提出了修建从西伯利亚到中国东北地区石油管道的建议以来,中俄双方在油气领域有过多次合作,但是实际付诸实践的合作项目寥寥无几。中俄的油气合作主要可以分为两方面,即石油、天然气。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成果的是2011年正式运行的中俄石油管道,俄方预计在未来的20年内将通过这条管道每年向中国输送1500万吨的原油;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中俄双方关注的是未来的规划,中俄合作天然气管道虽然只是中俄双方共同的意向,但可将中俄天然气管道的合作视为中俄未来天然气合作的指示灯。中俄未来的油气合作还包括油气领域上游和下游的拓展和延伸,中俄合作勘探开发俄罗斯三个陆上油气区块和一个大陆架海上区块、中俄关于开辟北冰洋石油运输航线的长期合作框架协议和中俄合资的天津炼油厂,形成了一个上下游一体的产业链。中俄油气合作的运输方式主要为中俄石油管道和中俄国际铁路。从俄罗斯西伯利亚通过陆路运输或管道运输基本不受天气影响,与海运相比,在运输的过程中造成的石油损耗较少,提高了石油运输效率,降低了我国石油储备基地获取石油的成本。俄罗斯局势稳定,与我国接壤,中俄石油管道直达我国大庆,对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石油储备基地而言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获得石油供应,为我国的石油储备的实施提供安全稳定的油源。中俄石油管道合作签订了20年的合作协议,约定自2011年起的未来20年内每年向中国输送1500万吨的原油,这保障了我国石油储备基地的油源供应的长期稳定性。

中亚五国地区的主要产油国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根据《国际能源展望(IEO)2009》提供的里海地区石油生产预测,中亚环里海地区的石油生产能力突出。中亚地区石油产量将在2010年接近1亿吨,而这一数字到2020年将达到1.39亿吨,巨大的生产能力为中亚石油的出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实现国家利益,中亚各国纷纷制定了自己的能源政策,这些政策近年来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独立自主。现在对于中亚五国而言,正是处于群雄割据时代,我国现在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广泛发展与中亚国家的石油合作,扩大石油进口来源地,拓展石油进口渠道。如果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能够取得突破,使每年从中亚进口石油从目前的不到1000万吨增加到2000万吨,那么届时中亚能源供应也将占中国能源进口的10%以上。在俄罗斯和中亚两个方向获得稳定的能源基地后,中国可保证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国际形势变化的风险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分散。这样,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的格局将基本形成,促进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向安全、便捷、经济的方向发展。

(四)从中国国情出发,完善强化我国的石油储备管理

储备管理是石油战略储备实施中的重要环节,而石油储备管理机构的设置要与石油储备体制相适应。西方国家有许多成功的管理模式,如美国的石油储备由专门的管理机构实施,即由能源部负责战略石油储备的建设工作,由战略石油总部办公室和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具体管理储备基地和海洋运转站,战略石油的动用要经总统的批准;德国的联盟储备由法定的石油储备联盟(EBV)管理,而EBV要听命于联邦经济部,政府储备由专设的IVG公司管理,企业储备则由政府的法规政策管理;法国的石油储备管理与德国相似,由战略石油储备专业委员会运作和协调战略石油储备活动,由安全储备管理公司管理民间储备。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我国的储备管理体制,美国的管理模式值得借鉴。我国的储备管理机构应该有一定的决策管理职能,使战略储备能灵活运行,甚至实现部分商业化的运营。

(五)准确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科学合理地选择正确的时机对石油储备进行补仓和释放,充分利用有限的石油储备规模,最大限度发挥石油储备的积极作用

在石油供需矛盾的骤然增大或者国际石油价格剧烈增长的情况下,适当释放石油储备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填补市场供应的空缺,抑制油价过快增长,进而减少经济损失,缓和石油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国际能源署要求各成员国必须建立相当于60天进口量的战略石油储备(后改为90天),而参考美国的几次大规模石油储备补仓和释放时机,都是立足于保障国内能源供应安全和降低储备成本,这也符合国际能源署的初衷。“低价进油”策略就是在国际石油在价格低位徘徊的时候,对我国石油储备进行补仓,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控制石油储备的成本,符合我国石油储备现状的要求。2008年7月,国际原油价格从最高点145美元,桶左右开始下滑,11月我国向黄岛储备基地注油730万桶,抓住了低油价的储备时机。从经济性的角度来说,正确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准确判断国际油价涨跌趋势,把握油价在低位徘徊的时机,增加石油进口,加快石油储备进程,可以有效的控制并减少石油储备的成本,有利于我国石油储备长期的稳定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高油价的情况下我们无所作为。2006年8月我国实现了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零突破,开始向镇海储备基地注油,共300万桶。在我国石油储备规模急需扩大的情况下,小规模的注油补仓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我国石油储备总量的持续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要制定合理规范办法,经济循环使用储备油获利,补充成本缺口。

三、结语

石油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重大,在当今石油资源日益减少且不可再生的情形下,加快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的实施,对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甚至于保障我国经济的正常平稳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立足于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现状,建立健全的多主体储备体制、完善管理与成本控制系统、合理布局储备基地等有效措施,才能加快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实施进程,保重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作者:孙仁金 董思学 邓雯婷

第4篇:钨稀土产品储备工作实施方案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促进钨、稀土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根据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赣州市开展钨稀土产品储备工作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基本思路

钨、稀土产品储备工作遵循“政府调控、协会组织、企业收储、银行贷款、财政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

通过实施企业收储,解决钨、稀土产品价格下滑和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推动钨、稀土产品价格上行,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确保我市矿产品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储备主体及储备方式

钨、稀土产品储备主体,以市内钨、稀土重点骨干深加工企业为主,钨、稀土矿山为辅,储备方式是企业将产品质押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对承储企业发放贷款,承储企业按时还本付息,财政资金给予适当补贴。

三、储备规模及储备期限

钨、稀土产品的储备品种和数量,遵循赣州市有关部门下达的指导计划执行,储备期限暂定从2009年1月起至2009年12月止。

四、运作程序

(一)企业申报。钨、稀土产品收储首先由参与收储的企业提出储备申请。储备品种限定为钨、稀土原矿及在我市加工生产的钨、稀土延伸产品。企业储备申报材料应包括:本企业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贷规模、生产能力、生产产量、近两年效益、承储承诺书、仓库所在地和库存量、申请储备的品种和数量等。由矿产品产业办及行业协会进行初审,市经贸委确认并报赣州市有关部门审批。

(二)信贷支持。企业根据赣州市有关部门同意收储的批文,实施收储、所需资金由企业向银行申请质押贷款。各金融机构要设立钨、稀土储备专项授信,运用灵活的贷款运行监管方式,采取封闭运行和浮动抵押等方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确保资金供应。各金融机构要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贷款期限要适应企业储备的时间要求。对金额较大的储备项目,可由主办银行牵头实施银团和社团贷款支持。

(三)动态管理。企业要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储备成本和企业承受程度,确定储备规模,合理降低储备风险。同时企业要提高信誉和诚信水平,杜绝以次充好质押,确保质押安全。根据市场行情,企业可随时与银行协商,动用和出售储备产品,动态调整储备规模。

(四)申请贴息。收储期间发生的贷款利息,市财政预算安排资金给予适当补贴,由市财政局另行制定相关办法。承储企业申请财政贴息时,需如实填报申请表,上报企业储备的贷款利息凭证等有关资料。各承储企业要对储备产品单独设帐,规范报表,如实反映储备财务情况,保证帐物相符。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钨、稀土产品储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市政府设立钨、稀土产品储备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经贸委、市地矿局、市财政局、各银行和金融机构,矿产品产业办公室及行业协会等单位组成,市经贸委为联席会议召集单位,承担日常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共同努力做好储备工作。

(二)加强财政扶持。各承储企业经审核批准后执行的钨、稀土产品储备,其缴纳的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由市财政给予补贴。赣州市政府下发的专项贴息,市财政按双倍数额配备资金,共同作为贷款贴息,对承储企业进行补贴。

(三)加强督促检查。市经贸委、地矿局、财政局、矿产品产业办公室,产业协会和相关金融机构要加强对承储企业收储业务的跟踪检查,对储备产品入(出)库的数量、品质等进行检查验收,做好备案;各承储企业要将每月储备钨、稀土产品的购、销、存数量和价格以及资金使用情况,定期上报市经贸委、地矿局、财政局和相关贷款银行,并及时结算和回笼资金。由市经贸委牵头,建立和完善钨、稀土产品储备信息通报和工作推进制度,确保我市钨、稀土产品储备工作达到预期目的。

第5篇:粮食储备库安全生产应急方案

北海国家粮食储备库安全生产应急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各级专项储备粮安全储存,提高安全生产紧急抢险工作能力,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根据上级的指示,结合我库实际特制订应急方案,粮食储备库安全生产应急方案。

一、 领导机构及职责

1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库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抢险队,储检科长任队长,其余员工为队员。

2、主要职责。(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领导部门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各级专项储备粮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完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落实、备足安全生产应急物资,层层落实工作职责,确保各级专储粮的安全储存。(2)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一旦遇到对储备粮安全保管造成威胁时,根据造成事故的性质,立即组织职工开展救灾抢险,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及有关抢险部门报告,把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二、 采取措施

1、加强对各级专储粮的安全检查,根据粮食的质量、品质

情况做好防虫、防结露的检查登记工作,随时掌握粮情变化情况,规划方案《粮食储备库安全生产应急方案》。

2、对消防器材要勤检查(消防加压泵的运转情况、灭火器

有效期)及消防栓的有效使用情况。

3、对电器设备、线路加强检查(抽水泵、大功率通风机、

环流熏蒸机等)一旦发现线路有问题,立即通知专业人员维修、更换。

4、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严禁在库区禁烟区内吸咽,违

者进行罚款,造成事故者,扭送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5、严格执行储粮化学药剂的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六双”

管理,完善审批、领用手续,做到帐实相符。如发现有遗失、被盗的情况,保护好现场,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及公安机关。

6、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实行24小时巡值,建立交接班制度,严格做到有检查、有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7、要求司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禁酒后驾车、开英雄快车,确保行车安全、人身安全。

北海国家粮食储备库

二00五年元月二十一日

第6篇:北海国家粮食储备库安全生产应急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各级专项储备粮安全储存,提高安全生产紧急抢险工作能力,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根据上级的指示,结合我库实际特制订应急方案。

一、 领导机构及职责

1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库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抢险队,储检科长任队长,其余员工为队员。

2、主要职责。(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领导部门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各级专项储备粮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完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落实、备足安全生产应急物资,层层落实工作职责,确保各级专储粮的安全储存。(2)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一旦遇到对储备粮安全保管造成威胁时,根据造成事故的性质,立即组织职工开展救灾抢险,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及有关抢险部门报告,把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二、 采取措施

1、加强对各级专储粮的安全检查,根据粮食的质量、品质

情况做好防虫、防结露的检查登记工作,随时掌握粮情变化情况。

2、对消防器材要勤检查(消防加压泵的运转情况、灭火器

有效期)及消防栓的有效使用情况。

3、对电器设备、线路加强检查(抽水泵、大功率通风机、

环流熏蒸机等)一旦发现线路有问题,立即通知专业人员维修、更换。

4、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严禁在库区禁烟区内吸咽,违

者进行罚款,造成事故者,扭送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5、严格执行储粮化学药剂的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六双”

管理,完善审批、领用手续,做到帐实相符。如发现有遗失、被盗的情况,保护好现场,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及公安机关。

6、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实行24小时巡值,建立交接班制度,严格做到有检查、有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7、要求司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禁酒后驾车、开英雄快车,确保行车安全、人身安全。

北海国家粮食储备库

二00五年元月二十一日

第7篇:xxxx国家粮食储备库主要职责及内设机构设置方案

xxxx国家粮食储备库

主要职责及内设机构设置方案

一、主要职责

1、承储中央、省级储备粮,负责市级储备粮(含储备油,下同)的经营管理;

2、负责驻辖区部队粮油采购、加工和配送,确保军队粮油供应;

3、承担全市粮油应急供应任务;

4、承担执行国家托市收购任务;

5、积极开展灵活的粮油经营业务,协助做好维护粮食市场和国家粮食安全工作;

6、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粮食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确保国有资金、资产安全,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7、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内设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

根据上述职责,储备库设立4个内设机构。

(一)综合部。

组织协调储备库内务管理;负责党务、人事、文秘、会务、保密、档案、库务公开、治安保卫、对外关系、环境卫生、职工饭堂管理等工作。其工作职责:

1、负责储备库日常行政管理、党务、后勤事务及职工饭堂管理,负责安排库务会议、全体职工大会等各项会议的组织和服务工作;

2、负责执行库务会议各项决定决议及储备库布置的工作的督办、催办工作;

3、负责储备库内部机构、公共事务及对外关系的沟通协调工作;

4、负责储备库管理制度汇总、制定、修改和执行检查工作;

5、负责储备库宣传工作、库务公开、企业文化建设和考评迎检工作;

6、负责储备库车辆管理工作;

7、负责储备库门卫管理、治安保卫以及公共环境的清洁、卫生、绿化等工作;

8、负责储备库公文处理、文书档案管理、保密管理和综合性文字材料的起草工作;

9、负责储备库证照、印章、介绍信的管理和使用工作;

10、负责办公用品的采购、保管、领用及各类印刷品的印刷工作;

11、负责组织编制和贯彻落实储备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

12、负责制定储备库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年度招聘计划、职工培训发展计划,负责储备库职工招聘、甄选和录用工作;

13、负责职工劳动关系、人事档案、奖惩、考勤、工作纪律执行监督及安排登记储备职工年休假等人事管理工作;

14、负责储备库薪酬、绩效考核及奖励激励和福利的修改制定和发放工作;

15、负责储备库职工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工作;

16、负责储备库人员的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工作,并对人才任用提出建议;

17、负责劳动争议与劳动纠纷处理工作;

18、完成储备库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仓储部。

主要负责储备粮的购进、储藏、轮换、运输;负责质检、统计、药品管理、库房管理、粮食出入库管理、基建工程、仓库设备建设与维护、安全生产等工作。其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粮油仓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负责储备库和合作企业粮食的仓储管理,确保库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

2、负责管理储备库仓库、检化室,带领保防人员实行科学保粮;

3、对出入库所有物品的数量、质量、品种负责,对本单位所有入库粮食的质量把关,按规定做好记录;

4、负责出入库物品的登记、记录工作,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和储备库管理制度做好库存账户明细和检查记录登记,做到帐、卡、物相符,向有关部门编制、传递相关报表;

5、定期与财务部门进行库存盘点清查,做到帐货相符;

6、负责所管辖范围场地、设施、物品的安全、搞好库区卫生和作业安全工作;

7、负责管理、发放、使用防化药品、用具,切实保证安全;

8、负责仓储机械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好保粮和出入库用工、用具、药品及设施维修的计划编制、申报工作;

9、负责储备库安全生产工作;

10、负责储备库基建工程及仓库设备建设与维护;

11、根据库存粮食的流通情况,按照相关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农发行和政府相关部门如实汇总填报各类报表等统计工作;

12、负责做好储备粮购进、销售、轮换、运输等工作;

13、完成储备库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财务部。

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本库财务管理制度、审核会计报表、财务资料,进行财务分析。其工作职责:

1、负责建立健全储备库各项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2、负责对储备库的成本、费用等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和监控;

3、负责储备库财务管理,根据储备库业务需要合理调拨使用资金,向储备库领导提供资金执行情况的分析和考核,确保资金高效合理使用;

4、负责储备库的资金计划安排和统一调配工作,严格规范资金审核审批程序;

5、负责储备库财务预算和决算的编制、控制、分析工作;

6、负责储备库费用、销售成本及利润的核算工作;

7、定期核对往来账款,及时清算应收应付帐款;

8、按照储备库财务制度审核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建立并完善财务凭证。定期收集、审查、核对各种会计资料,做好整理立卷、编制目录、装订成册工作,妥善保管;

9、负责储备库财务报表的编制、报送,负责财政、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协调工作;

10、负责储备库资产登记、检查、处置和管理工作;

11、负责储备库财务资料和会计档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

12、保守财务秘密,未经储备库领导同意不得向其他单位或个人透露储备库财务情况;

13、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储备库的财务审计工作;

14、完成储备库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四)军供管理部。 主要负责茂名化州市军粮供应站管理;负责粮油应急供应工作。其工作职责:

1、负责驻辖区部队粮油采购、加工和配送,确保军队粮油供应;

2、负责军供粮油的储备,保障部队备战、调防等特殊情况下军供粮油的应急供应;

3、全面贯彻执行总后勤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制定的军粮供应管理办法、规定及相关政策;

4、做好军粮供应保密工作,完善军粮供应工作制度及军供管理台帐;

5、在特殊情况下,负责化州市城区的粮油应急供应;

6、开展粮油市场销售业务,协助做好维护粮食市场和国家粮食安全工作;

7、军粮采购严格执行军粮统筹制度,军粮供应中不发生超供、断供、缺供、欠供的现象;

8、及时、完整、准确地填报各类报表,做到不拖欠、不遗漏、不隐瞒;

9、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制度,规范操作,杜绝事故的发生;

10、树立全心全意为部队服务的思想,坚持实行服务承诺制,坚持“质量第

一、服务第

一、信誉第一”,继续贯彻“先前方、后后方、先军队、后地方”的宗旨,主动了解和征求部队对军供粮的需求,增设花色品种,做好粮油品种、等级的调剂和串换;

11、坚持文明用语、定期走访制,耐心细致倾听意见,完善服务措施,改进工作方法,更好地为部队建设和后勤保障服务,搞好双拥工作,密切军地关系;

12、完成储备库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8篇:储备干部考评方案

烘焙连锁饼店运营------编制:韩秀好

储备干部考评方案

一、 考评对象:

(1)、在公司内部竞聘中符合储干条件的人员;或者是 日常表现优异,有积极的上进心,主动意识较强,店长推荐和营业部评审通过的优秀人才。

(2)、通过公司对外招聘,符合条件的社会人员。并通过了三天“OJE”的测试。

二、 考评标准:

按照储干培养实习期间不同阶段的考评分进行评定,按分项得分是否满足条件为评定依据。

三、考评时间:

阶段培养实习结束的5日内,由营运部通知并组织实施。

四、考评内容与方式:

1、第一阶段:轮岗岗位的理论+技能测评。理论测评以试卷方式;技能测评以现场实战或演练方式。

2、第二阶段:代岗岗位的运营目标(业绩目标+管理目标)达成。以当月店长的考核评分和岗位最终业绩为评分依据。

3、第三阶段:定岗岗位的理论+技能测评。理论测评以试卷方式;技能测评通过模拟情景现场解答的方式。

五、考评成绩:

1、理论考试:成绩满分100分,需达到80分以上,方为 合格。不合格的,延长1周进行再考核,不通过者,给予劝烘焙连锁饼店运营------编制:韩秀好

烘焙连锁饼店运营------编制:韩秀好

退。

2、技能考核和业绩指标:实际操作的技能测评和业绩指标考核均需在80分以上,方为合格。不合格的给予劝退或与其沟通后进行调岗处理。在三个月培训结束后,所有培训者需提交一份培训总结,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对于完成所有培训且成绩合格者,方可定岗位转正,并指派相应门店从事管理工作。

六、 考评小组:

组长:运营总监

组员:营运部主管、督导、店长和其他指定人员

七、 考评目标:

通过考评为公司选拔优秀管理人才。考评需公平、公正、公开的给所有人员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发挥所有人员的自身潜能。为公司门店的更好发展,提供所需的人才。 烘焙连锁饼店运营------编制:韩秀好

第9篇:土地储备02上海市土地储备办法实施细则20041025

上海市南丹东路300弄9号亚都商务楼501-503室 (200030)

Tel:86-21-54892998 Fax:86-21-54892858

上海市土地储备办法实施细则

沪府发(2004)41号

第一条 根据《上海市土地储备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市土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房地资源局),负责本市土地储备计划、土地储备的日常管理和重大问题的协调。

第三条 由市房地资源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编制本市土地储备三年计划,作为编制土地储备计划的依据。

第四条 本市新增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供应,原则上应当从储备土地中选择,并优先列入土地利用计划。

第五条 本市的滩涂围垦,由市土地储备中心按照《上海市滩涂管理条例》以及国家和本市土地开发整理的有关规定实施。

滩涂围垦成陆并经验收合格的土地,由市土地储备中心实施储备。

第六条 市土地储备中心和区县土地储备机构联合储备土地的,除市政府另有规定外,按照下列规定确定投资比例:

(一)储备拟依法征收后实行出让的原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市土地储备中心与区县土地储备机构所占比例各为50%;

(二)储备第

(一)项以外土地的,市土地储备中心所占比例为30%,区县土地储备机构所占比例为70%。

市土地储备中心与区县土地储备机构经协商一致,可以对前款规定的投资比例进行适当调整。

市政府批准的土地储备专门机构可以在相关批准文件规定的区域范围内单独实施土地储备,或者联合市土地储备中心、区县土地储备机构实施土地储备。

第七条 土地储备机构应当于每年10月底前,提出下一的土地储备计划建议,并报送市房地资源局和市发展改革委。其中,本实施细则第六条第一款第

(一)项所列土地的储备计划建议,由市土地储备中心提出、报送;本实施细则第六条第一款第

(二)项所列土地的储备计划建议,由区县土地

上海市南丹东路300弄9号亚都商务楼501-503室 (200030)

Tel:86-21-54892998 Fax:86-21-54892858

储备机构提出,经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审查,并经区县政府同意后报送。

市房地资源局应当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根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计划以及房地产市场状况,在对报送的土地储备计划建议进行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全市土地储备计划,并于每年11月底前,提交市土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经市土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分解下达。

第八条 土地储备机构拟实施储备的地块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的,应当向市房地资源局提出申请;市房地资源局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上述地块经审核同意并列入土地储备计划后,土地储备机构方可按规定实施储备。

土地储备机构拟储备原划拨的国有建设用地的,应当持与原土地使用权人达成的收购储备意向或者与区政府指定机构签订的有关协议,向市房地资源局备案,列入土地储备计划后,方可按规定实施储备。

土地储备机构拟储备的地块在土地储备计划中已经确定的,不再按照前两款的规定办理审核或者备案手续。

列入土地储备计划的储备地块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在土地利用计划内,优先安排其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

第九条 土地储备机构确需调整土地储备计划实施储备的,应当经市房地资源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审核后,报市土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第十条 储备地块的前期开发立项,参照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办理。市和区县投资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土地储备机构提交的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其中,下列储备地块的前期开发立项由市发展改革委审批:

(一)市土地储备中心和市政府批准的土地储备专门机构实施储备的地块;

(二)第六条第一款第

(一)项所列土地地块。

土地储备机构申请储备地块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市和区县规划部

上海市南丹东路300弄9号亚都商务楼501-503室 (200030)

Tel:86-21-54892998 Fax:86-21-54892858

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按规划管理权限审核办理。其中,储备地块有经批准的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应当载明该地块基础性建设的规划要求。

土地储备机构申请储备地块的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的,市和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按建设用地管理权限审核办理。但储备地块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一条 土地储备机构收购储备原划拨给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的,应当持收购储备协议、列入土地储备计划的证明和原土地使用者的房地产权证等有关材料,向市或者区县土地管理部门申请收回原土地使用权;经批准后,由市或者区县土地管理部门注销原房地产权证。

土地储备机构可以持收回原土地使用权的批准文件等有关材料,向市或者区县房地产登记机构申领房地产权证。

第十二条 土地储备机构经规划管理部门批准,临时利用储备地块的,应当按规定向市或者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办理相关用地手续。

第十三条 本市建立统一的土地储备信息库,对土地储备实行动态、全程管理。

土地储备机构应当按照土地储备信息统计制度的要求,将储备地块的基本情况、前期开发情况和临时利用情况等,定期报送市房地资源局。

第十四条 按批准的投资、规划、建设要求实施基础性建设的储备地块,经市或者区县土地管理部门会同规划等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按土地供应计划交付供应。

第十五条 储备地块交付供应时,土地储备机构应当按照本市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的有关规定,配合市或者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做好向规划、投资、环保等有关部门书面征询意见,编制招标拍卖文件,组织现场踏勘,接受地块情况咨询等前期准备工作。

第十六条 市和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检查土地储备计划的执行情况。

上海市南丹东路300弄9号亚都商务楼501-503室 (200030)

Tel:86-21-54892998 Fax:86-21-54892858

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和市房地资源局应当定期检查土地储备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财政、审计部门应当定期对土地储备的成本、开支以及土地储备机构的财务状况进行核查、审计。

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储备地块的临时利用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七条 土地储备机构应当定期将机构的基本情况、变更情况等向市房地资源局报告;有重大变动事项的,应当及时报告。

第十八条 本市土地储备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和市房地资源局另行制订。

第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二○○四年十月二十五日

上一篇:食品药品个人先进事迹下一篇:村便民服务中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