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教案小班

2022-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是教师授课的依据,是课堂活动内容、步骤设计的蓝图,是最重要的教学文件,也是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改进的重要材料。教案就如同编剧写的剧本、建筑用的图纸,不仅有备忘的作用,而且是重要的资料积累。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健康教案小班》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幼儿园健康教案小班

基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园持之以恒的通力合作。小班阶段是核心,因为它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的五大领域把健康排在了首位,足见其重要性。在小班,第一学期的健康生活重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以及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努力,带领着孩子们朝着这一目标前行。以下是具体案例及我们的做法与收获。

案例1:今天你喝水了么?

每一次孩子们进入厕所小便时,我总是发现他们的小便又黄又臭。当他们坐在小椅子上时,我问孩子们:“你们今天喝过水了吗?都喝了几杯水呀?”孩子们支支吾吾,有的说我喝过了,有的说没喝过,有的说喝了很多,有的说只喝了一点点。

为了让我们班级的幼儿养成喝水的好习惯,我们在教室里做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水杯”的排列图,每一个杯子上都有小朋友的照片,并且在上方蓝色盒子中有很多吸管。我们告诉小朋友,每次喝完水后就要拿一根吸管插在属于你的水杯中,一根吸管代表喝了一杯水,两根吸管代表喝了两杯水,等放学时我们再一起看看,哪个小朋友会照顾自己。同时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看图讲述了“为什么要多喝水?”、“多喝水有什么好处?”,幼儿明白了“多喝水皮肤会很漂亮;多喝水不容易生病”等道理。

收获:

每次我们班级小朋友喝完水都迫不及待地去给水杯插吸管,没有一个孩子会忘记做这件事情。几天下来,我发现小朋友的小便清澈了许多,由此幼儿也养成了自觉喝水的好习惯。这既是习惯的培养,又是保育工作的开展。给水杯插吸管,这样的形式孩子们很喜欢。在插吸管的过程中,锻炼的不仅是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更是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

案例2:我是午餐好宝宝

我们班级在午餐方面存在着不少的现象及问题。有的孩子不会拿调羹;有的孩子挑食;有的孩子喜欢含饭……刚开始,我们会用语言进行提示,但我们发现用语言提示的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我们便动手开始喂饭了,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孩子也得不到发展。我们就在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们愿意吃完属于自己的那份饭菜呢?

我们在教室里做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动物光盘”的拍拍灯墙面,每一个光盘都围绕着一些拍拍灯,每一个拍拍灯对应了一个小朋友的照片。

我们告诉小朋友,每次自己吃完全部的饭、菜和汤,都可以来到“动物光盘”的拍拍灯墙面前,亮起属于自己的那盏灯。

收获:

一面小小的光盘互动墙,竟然让孩子们爱上吃午饭。这面墙就像有魔力一般,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午饭后,自己吃完饭的孩子总是第一时间来这里拍亮自己的灯!当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灯亮起,小朋友心里的那份自豪和满足也被点亮。

富有游戏性的光盘墙激励着孩子们参与自己吃午饭并且光盘的行动,而当孩子们成功光盘时,这面“动物光盘”拍拍灯墙面就如同是一个肯定幼儿的无声老师,让幼儿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享受成就感!

案例3:我会擦鼻涕

冬天到了,经常可以看见孩子们的鼻子下面挂着两行透明的鼻涕。这时,我们通常会提醒孩子去擦鼻涕,孩子们就拿纸巾轻轻地抹一下鼻子,不知道要将鼻涕全部擤出来,我们则一直帮助孩子们擤鼻涕。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在一节集体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都坐在了座位上,只听见“阿嚏”一声,淘宝打了一个喷嚏,两道透明的鼻涕流了下来,“淘宝,快去擦鼻涕。”淘宝走出座位拿纸巾抹了一下鼻子又坐了回来。没过一会儿,坐在淘宝旁边的小唐,从座位上走了出来,换了一个座位坐了下来。我看着小唐,问道:“小唐,你怎么了?怎么换了一个位置?”小唐看了看淘宝,又看看我回答道:“他鼻涕没擦干净,还拿衣袖擦鼻涕,所以换了一个座位。”

我看了看淘宝的鼻子及衣袖,确实如同小唐所说的那样。鼻涕没有擦干净,衣袖上也残留着一点鼻涕。于是,我和全班小朋友一起再次分享了擦鼻涕的正确方式。另外,我们在教室里的垃圾桶前也做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擦鼻涕”的提示图:当小朋友流鼻涕了就来抽一张纸巾,对折好之后放在鼻子上,用手捏住鼻子的两边用力擤鼻涕,然后将用好的纸巾扔进垃圾桶里。在班级里,我们还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许多有关鼻涕的绘本故事,例如:《鼻涕村出事了!》、《公主怎么挖鼻屎》、《不要挖鼻孔》、《脏兮兮,臭烘烘》等等,通過各种有趣的绘本故事内容,帮助孩子们学会照顾自己,提高独立能力。同时,我们也和班级里的家长们进行了沟通交流,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对于许多家长来说,“擦鼻涕”是一件再也普通不过的事情了。孩子鼻涕流出来了就拿纸巾帮他随手一擦,多么省心,如果提醒孩子擦鼻涕,孩子会用手或袖口一擦,这样家长还需要洗衣服,家长们觉得这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所以导致了大部分的孩子不会自主地用正确的方式擦鼻涕。于是,针对“擦鼻涕”这个问题,我们和家长们进行了再次沟通,让家长们重新重视这个生活中已经习惯的小动作、小问题。

收获:

在小班初期,这种图形并茂、互动性强的操作方式幼儿很喜欢!通过这样的环境提示来帮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有用且有成效。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每时每刻的不断坚持,学校家庭的共同合作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途径。经过了家园共育的配合,我们班级大部分的孩子已经会自己主动地运用正确的方式擦鼻涕了,效果显著。这既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又是保育工作的开展。

从以上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我们班级在一件件有关健康的小事中不断努力,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需要我们有长久的耐性、坚实的态度、和蔼的言语,还要有一颗爱孩子、包容孩子的心。小班幼儿就像一张白纸,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更需要我们教师科学的引导。同时,我们更不能够忽视家庭的作用,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是形成幼儿好习惯的老师,家园同步化教育,能使幼儿更快、更有效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者:朱悦婷

第2篇:幼儿小班健康教案

一:活动内容——冬天来了,保护自己 二:适应年龄(3至4岁) 三:活动目标

1体会环境与人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知道天气冷,要多穿衣服,多吃热的食物,多加运动 3能正确给洋娃娃穿戴衣物,发展动手能力 四:教学重点

1初步感知冬天特征,学会多种御寒方法 五:活动准备

1洋娃娃人手一个,各种各样的适合洋娃娃穿戴的夏季、冬季的衣服若干

2关于介绍冬天特征的录像 3录音机、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1播放录像,(冬天叔叔晨跑,穿得很厚的阿姨,带着手套帽子的小女孩等等片段)教师质疑:“这是什么季节?”(生:冬天)

2师质疑:“冬天,天气变冷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根据录像回答:天气变冷了,我们可以多穿衣服,穿厚衣服,带上手套,帽子,围上围巾,要多参加活动,积极锻炼身体)

3出示热水

教师:“小朋友们,喝完热水,感觉身体怎么样?”( 让幼儿体会:冬天到了,天气很冷,喝完热水以后很温暖) 小结:让幼儿明白天冷了可以吃热的食物

4播放音乐,让幼儿手拉手舞蹈,或者互相拥抱转圈圈等。并交流舞蹈以后,感觉身体怎么样?(让幼儿体会:天冷了,可以活动身体,很温暖,同时让幼儿体会与同伴游戏时的快乐) 5给洋娃娃穿戴衣物

(1).教师一边出示穿着薄衣服的洋娃娃一边说:“天气变冷了,洋娃娃冻得直发抖。小朋友,咱们快给她想个办法,怎么才能使洋娃娃不冷呢?”

(2).组织幼儿讨论各种御寒的办法,如:穿上厚厚的衣服、带上帽子、围上围巾、做一些活动、吃热东西等。

(3)把幼儿分成四个小组,分别给洋娃娃穿戴合适的衣物,同组之间的幼儿可以互相帮助。教师观察指导,帮助动手能力较差的幼儿。

(4)教师教给小朋友一些关于冬天到了,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例如:穿厚衣服保暖,擦护手霜,吃热的食物等)

活动评析: 一:教材分析

小班幼儿年龄虽小,动手能力弱,自我保护意识差,不能主动地去适应天气的变化。但是穿衣服,喝水很贴近幼儿的生活,因而本次题材来自幼儿生活,浅显易懂,在谈话中,多数幼儿都能想出并说出多种御寒的方法, 通过教学时准备的材料,“给洋娃娃穿衣”让宝宝体会穿衣保暖,更能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

二: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通过组织幼儿谈话,让幼儿喝热开水、给洋娃娃穿戴衣服,跳舞等活动,让幼儿体验天气变化对我们身体的不同感受,教给幼儿适应环境的方法,使他们懂得一些具体的生活小常识,从而激发幼儿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的变化,并能主动想办法适应环境。同时增强了同伴间的交往,体会游戏的快乐。

第3篇: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我学会了,我快乐

关键词: 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 幼儿园健康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学会许多的东西的。

2、通过看图的方式,学习折钱包并明白自己的学习策略。

3、通过与同伴的交流,体验学会本领后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一张正方形的蜡光纸

活动过程:

1、谈话:我会…

◎教师:虽然我们是小班的小朋友,但是已经会做许多的事情啦!你知道自己会做哪些事情吗?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回答,教师在肯定幼儿的同时,帮助幼儿分析,让他们较明确的、真实的知道自己的能力。

2、尝试学习看图折钱包。

◎理解折纸步骤图的含义。

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蜡光纸,告诉大家:我们今天要学习折钱包。启发幼儿看折纸步骤示意图,折出小钱包。教师引导幼儿看图中的虚线、箭头等,帮助幼儿理解图式的意思,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折纸活动。

◎学习看图折钱包。

幼儿尝试折纸,教师注意在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帮助他们理解步骤图的含义,但是尽量不要代替他们折纸。

◎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3、展示幼儿作品,体会其中的快乐。

◎向同伴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师:我们今天看图学会了折钱包,下面,我们去小×班给他们看看我们的钱包,告诉他们是我们自己折出来的,好吗?教师与幼儿共同到邻班去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师:你们给同伴看自己的钱包,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你们很开心很高兴是因为什么呢?教师:你学会了折纸,你很快乐,你还学会什么?你快乐吗?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

第4篇: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活动名称:健康过春天 (春季卫生常识) 活动目标 :

1、知道感冒了身体不舒服,了解简单的预防疾病的知识。(重点)

2、 知道细菌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要讲卫生,爱清洁。(难点)

3、知道关爱生病的小朋友。

活动准备:未洗的水果、生水、白纸、颜料。 活动过程:

1、由儿歌引入新课。

你说一,我对一,春天到了有意义;你说二,我对二,我们都是好幼儿;你说三,我对三,健健康康过春天;你说四,我对四,我们一起来学习。

2、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健康过春天。

A、提问:今天我们班幼儿到齐没有?为什么没有到齐?

B、哦,是因为感冒了。

C、为什么会感冒呢?

3、教师小结:春天是容易感冒和生病的季节,因为天气忽冷忽热,人们就很容易着凉,;春天来了,天气渐渐暖活起来,细菌很容易生长,小朋友们感染了细菌就很容易生病,那么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感冒过没有?感冒了有哪些不舒服?

5、让小朋友们充分回答。

6、教师小结。

7、感冒了很不舒服,小朋友们知道怎样预防感冒吗?

8、小朋友们讨论后回答。

9、看图片后找对错。

教师小结:通过教学,让幼儿们知道春天是个容易生病的季节,知道我们周围有很多细菌,吃东西前要洗手。

活动名称:手足口病知识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重点)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难点)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准备:手足口病例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量体温、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

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2、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

3、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幼儿讨论)小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

三、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讨论)

小结: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经常串门;不要和患病儿童接触。

(5)家长外出回家后,立即让家长洗手、换衣服,防止将病菌带给自己。

(6)饭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幼儿加强营养,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动室或家庭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垃圾及时清理、消毒。

四、开展比赛活动。

(1)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

小朋友们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现在,咱们就来比一比谁洗的小手最干净。以小组为单位洗手,选出洗手最认真的小朋友。 附:足口病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勤洗澡来勤换衣;你拍二,我拍二,开窗通风好习惯;你拍三,我拍三,肥皂洗手把好关;你拍四,我拍四,人多地方我不去;你拍五,我拍五,晒晒毛巾和被褥;你拍六,我拍六,盐水天天来漱口;你拍七,我拍七,生冷食物不要吃;你拍八,我拍八,手足口病赶跑它;你拍九,我拍九,太阳下面扭一扭;你拍十,我拍十,良好习惯要保持。

教师小结:通过集体学习,让幼儿知道手足口病,让他们如何去预防这种病的发生,自己做到讲卫生。

活动名称:春季卫生常识 活动目标:

1、了解食品的一些卫生常识,知道不讲卫生和垃圾食品对人体的危害。(重点)

2、在抢答的活动中,区分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种类。 (难点) 活动准备:一些和饮食卫生有关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教师:

1、你喜欢吃什么食品?为什么?

教师将幼儿说的各类食品一一贴在黑板上或快速地画在黑板上,并进行分类。

2、通过观察图书,了解注意饮食卫生的重要。

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想一想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观察画面,说说:这些小朋友怎么啦?他们为什么会生病?

例如:观察拉肚子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他会拉肚子?(吃蔬果不清洗,也没有洗手。)……观察一名肥胖儿童:他为什么会这么胖?(他吃的东西太多了、甜食吃多了、油腻的食物吃多了……)

3、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吃什么食品比较好?什么样的食品要少吃,为什么?

4、请幼儿说一说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

教师请幼儿谈论自己记录的结果,并将记录的结果进行总的汇合,找出最好的食品和最差的食品,并给以“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称号。

5、食品抢答,教师报出食品的名称,请幼儿说出垃圾或绿色食品。

6、引导幼儿评选出2个绿色食品。

7、游戏“蹲一蹲”

教师请3位幼儿上来分别扮演3个绿色食品,并站成一排。

玩法:分别说出自己蹲和别人蹲,要接得快。例如:有绿色实物:黄瓜、西红柿、青菜,第一个是黄瓜说:“黄瓜蹲,黄瓜蹲,黄瓜蹲完了青菜蹲。”青菜听到后,立即接上来说:“青菜蹲,青菜蹲,青菜蹲完了西红柿蹲。”然后,继续接说……说错了,就换人接着游戏。

教师小结:通过教学,让幼儿知道有些东西是不能吃得,有的东西要多吃一点才对我们身体有益,幼儿们也很兴趣

第5篇: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幼儿园设计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学习自己入厕

活动名称学习自己入厕

活动目标:

1、学习自己入厕,尽可能不尿湿裤子。

2、知道当厕所人多时不争抢。

活动准备:木偶小猴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故事《小猴尿湿了》

——教师出示木偶小猴,讲述故事一遍。

——尿湿裤子会有什么感觉?怎样才能不尿湿裤子?

——教师总结:尿湿裤子会让我们心理和身体都感觉不舒服。

2、教师和幼儿共同参观班级厕所。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本班活动室的厕所,让幼儿知道厕所是大小便的地方。 ——识别男厕所和女厕所的位置。

——分清小便池,知道男孩、女孩小便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3、分别请男孩子和女孩子上厕所。

——男孩子入厕。讨论:怎样上厕所才不会将小便弄到便池外?(不要离便池太近,以免弄脏裤子)

——穿有拉练的裤子小便,要小心不要损伤皮肤。

——女孩子入厕讨论:怎样上厕所才不会让小便弄湿裤子?

4、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入厕的注意事宜。

——教师带幼儿回到活动室。玩游戏时想小便怎么办?吃饭时想小便怎么办?集体活动时想小便怎么办?

——厕所里人多怎么办?小便急怎么办?(厕所里人多时不争先、不拥挤、依先后顺序小便。小便急时,可与其他幼儿协商,让自己先用厕所)

5、教师和幼儿共同参观幼儿园公用厕所。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公用厕所,告诉幼儿在室外活动时可就近入厕。

来自幼儿园文化网

第6篇: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健康操 (公开课教案)

目标:知道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增进大肌肉的活动能力

准备:课件、儿歌《动一动》、磁带、录音机

过程:

1、提问导入课题今天呀我们要一起来做健康操,小朋友们高不高兴呀?在做之前呢、老师要问小朋友一些问题、看看小朋友知不知道。小朋友平时有没有做运动呀?为什么要做运动呢?好请小朋友看老师在做什么?刚才老师身体哪些地方在动?做运动有什么好处?你们的爸爸、妈妈平常都会做什么运动呢?

2、屏幕下面呀,请小朋友看屏幕、健康操屏幕上有什么?幼儿有一个小姐姐和一个小弟弟。对老师给他们取了一个名字叫―佳佳和宝宝。记住他们的名字了吗?我们来看看佳佳和宝宝哪些地方会动、可以怎样动?先来看佳佳什么地方会动、可以怎样动?(幼儿:头会动、会左右动、上下动、手会动―脚会动―腰会动―屁股会动)那宝宝哪些地方会动呢?让幼儿边看边回答问题。

3、动一动请佳佳和宝宝跟我们来做健康操,看佳佳和宝宝都等不及了。小朋友准备好了吗?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健康操,做完后请幼儿会位置上休息。师:请小朋友自己想一个小动物的动作跟音乐来做健康操,做完后问幼儿带了哪个小动物来做健康操。

4、活动结束:老师最后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小朋友,做运动有什么好处呀?幼儿说出做运动的好处,那以后我们每天坐一遍锻炼身体。

教师反思:幼儿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能大胆的说出做运动的好处,愿意和老师一起做运动,对课件上课很感兴趣喜欢这种上课方式,课堂气氛活跃,最主要的是知道运动可以锻炼身体、能长高长胖、有力气、不生病等很多好处。

第7篇:幼儿园小班健康领域教案

设计意图

爬行是幼儿喜爱的运动。爬的形式有多种,如手膝着地爬、手脚着地爬、正爬、退爬、曲线爬等,无论何种形式的爬都能增强幼儿四肢肌肉、背部肌肉和腹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敏度和协调性,从而较好地发展幼儿的耐力素质。结合我班幼儿的实际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节小班爬行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手膝着地爬,锻炼四肢力量。

2.发展全身协调能力和动作的灵敏性。

3.培养遵守规则、相互谦让的良好行为品质,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活动准备

两长、一短的塑料通道3个,海绵做的圆形粮食,数量是幼儿人数的3倍多。

活动过程

1.做小动物模仿操,引出主题——快乐的小乌龟。

2.幼儿在创设的情景中练习直线爬、曲线爬。

师:小乌龟游泳时咕噜噜吐泡泡,那它是怎样走路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教师带幼儿在创设的情景中练习爬行:

(1)过小桥(直线爬)。

(2)过弯弯曲曲的小路(曲线爬)。

(3)过草地(自由爬)。

(4)大灰狼来了,幼儿全体趴下不动。

3.幼儿动脑筋在场地中用各种方式爬行。

师:爬的动作有很多,想一想你还会怎么爬,自己去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

幼儿在场地中练习各种方式的爬,如往前爬、退爬、侧爬、转圈爬、匍匐爬、手脚着地爬。

4.听信号用各种方式爬。

师:你们真是快乐、聪明的小乌龟,想出了这么多爬的方法。老师要和你们做个游戏,我拍铃鼓你们来爬,老师拍得快,你们就快快爬;老师拍得慢,你们就慢慢爬。

5.游戏“帮鸡妈妈运粮”。

讲解玩法:天要下雨了,鸡妈妈的粮食在地道那面晒着呢,要是被雨淋湿了就不能吃了,请小乌龟帮着运粮。要从通道爬到晒场,将粮食驮在自己背上,再从山洞旁边的草地上爬回来。反复运,直到把粮食运完为止。

游戏时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并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通道去运粮。

6.放松活动:做小乌龟韵律操。

上一篇:部编拼音复习第二单元下一篇:写雨的现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