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中考语文试卷制式的省思与重构

评价是教学的延伸,试卷是评价的载体。试卷制式是反映知识、能力、素养的重要框架,也是体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主要方式。然而,试卷制式与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试卷制式的要素组合与结构调整远远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试卷制式的名分归属与内容排布也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力度。在深化改革的今天,省思、调整、重构试卷制式势在必行。

一、省思

以前,中考语文试卷主要分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板块,课改后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名著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纷纷进入试卷,原来的试卷系统被打破,试卷的结构随之变为积累、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文学作品阅读、非文学作品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板块。虽然试卷的内容愈加丰富,但也越来越呈现出臃肿化、碎片化的趋势。

1.“积累与运用”板块

在中考语文试卷中,“积累与运用”向来是考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板块。实际上,“积累与运用”这个板块名称,也折射出某种无奈。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注音、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古诗文名句默写等考点侧重于积累,而综合性学习则体现出较强的运用特征。虽然运用建立在积累的基础之上,但是将积累与运用生硬地放在一起,从学理上似乎也经不起推敲。积累考查的是知识,运用考查的是能力,能力与知识的差别在于有没有具体的情境。从语言实践的角度看,只要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也是一种运用,换句话说,运用在特定的情境中是能够涵盖积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积累与运用”有更名的必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积累与运用”板块逐渐加入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名著阅读。平心而论,将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放在“积累与运用”板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综合性学习强调宽领域、跨学科的学习,口语交际强调实践性、情境性的对话,二者都属于语言运用的范畴。然而把名著阅读放在“积累与运用”板块,则不太合理。名著阅读虽然也可以设置成对某个语境的言语活动的考查,但是整体而言,它侧重于对整本书的审美、鉴赏、评价,本质上是一种阅读活动。“积累与运用”板块不能因为相对开放,就成为什么都可以加入的大杂烩。

2.“阅读”板块

“阅读”板块一般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两部分,再细分为文学作品阅读、非文学作品阅读、古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这种安排做到了文学与非文学的搭配,诗词与文言文的兼顾,总体来看是合宜的。

其中,非文学作品阅读是机动的,有时是说明文阅读,有时是议论文阅读,有时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具体选择什么文类,可视具体情况而定。特别要指出的是,在自媒体时代,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是十分必要的。非连续性文本在试卷中的运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自足性文本组合,如文字、图片、表格构成的组合;二是跨越式文本组合,如将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组合在一起,也使得文本与文本之间具有非连续性。

从信息编码的角度来说,如果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组合的信息指向一致,则这种跨越式文本组合是相对成功的;反之,如果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组合的信息指向相悖,则这种跨越式文本组合是存在问题的。跨越式文本的组合,要避免两个文本信息的繁杂与错乱,应追求信息的同化与顺应。这种跨越式文本组合的考查,其成败全依赖信息编码的顺遂与畅达。

由于材料来源的关系,古诗词赏析与文言文阅读往往联系紧密。单就古诗词赏析而言,常以一首诗歌进行考查,近年也出现多首诗歌进行考查的情况。多首诗歌的考查,一般以两首为宜。两首诗歌可以形成对比阅读,可以形成主题阅读,可以形成互文阅读。

近年来,中考中也出现了古詩词与文言文组合的现象。虽然这种现象体现了一种很好的实践精神与探索意识,但由于组合文本对古诗词信息的掩盖、遮蔽,特别是文言文考查对古诗词的牵制,使得古诗词赏析沦为文言文阅读的附庸。从理论上说,古诗词赏析涉及基调、语言、意象、意境、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与文言文考查的指向是不同的,理应享有独立的地位。

3.“作文”板块

这一板块需要讨论的问题还是正名问题,“名不正则言不顺”。关于这个问题,要从“作文”与“写作”的区别说起。从内涵看,“作文”意味着静态知识主导下的练笔,写的是那些四不像的“教练文体”,是给教师看的,只要求立意高远、文从字顺;“写作”意味着动态知识主导下的写作,是写给特定读者看的,读者也是文章的塑造者。从行为看,“作文”重视审题,弱化了主体性,作者成为教师命题的揣摩者和体现者;“写作”重在发现、感悟、猜测、质疑,关注写作的过程,作者是写作的主体。从本质看,“作文”是指在教学情境下的写的训练,不考虑读者对象的状况,不考虑文章写给谁看,是虚拟的写作;而“写作”是指精神生产的实践行为,进入“流通”领域,接受读者的检验,是真实的写作。尽管考场上的“写作”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但是用“写作”取代“作文”,不仅是对写作教学观念的校正,也是对语文教学行为的良性引导,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二、调整

在省思的基础上,我们不妨对初中语文试卷制式进行调整,使试卷结构更加科学、简约、灵动。

1.把名著阅读纳入“阅读”板块

当初,名著阅读进入试卷的时候,命题者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形式往往是选取名著中的章节,据此判断人物的身份、姓名,或者设计若干问题,让学生回忆名著中的情节内容;认为名著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因此把名著阅读安排在“积累与运用”板块。现在,我们对名著阅读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名著阅读虽然有别于单篇阅读,但也是阅读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名著阅读的考查不能死记情节甚至细节,应该重点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感悟、体验、思考。把名著阅读置于“积累与运用”板块有历史原因,但毕竟是权宜之计。最近几年,许多地方中考语文试卷都将名著阅读纳入“阅读”板块,这应当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名著阅读的分值一般在6~8分,由于不是很高,放在“阅读”板块的最前面比较合适。

2.把综合性学习融人“积累与运用”板块

现今仍有许多地方的中考语文试卷将“综合性学习”单独列出,作为与“积累与运用”并列的板块,这种做法值得商榷。因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要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往往就会遇到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的问题,包括注音辨音、识字认字、选词用词、标点运用、语病辨析、古诗文默写、图文转换、缩写扩写、讲述转述等。综合性学习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可以而且应该整合到“积累与运用”板块中。

2018年北京市中考“基础·运用”板块的试题就是很好的样例。整个板块以“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来统摄所有试题,依次设置了五个具体情境。第1题是填空题,情境是“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要求学生写出“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出处。第2题是选择题,情境是“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要求学生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根据语境选出汉字和词语。第3题的情境是“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要求学生选择标点符号、修改语病。第4题的情境是“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巧妙链接课文,考查文学常识以及在微信中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第5题的情境是“当活动进行到‘缅怀先烈’的环节时,校团委书记拿出了一枚珍藏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与同学们共同缅怀自鸦片战争以来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先烈”,要求学生准确理解小全张上的题词和碑文。该试题编制集知识、能力、素养于一体,熔语言、思维、文化为一炉,值得借鉴。

3.以“语用”取代“积累与运用”

不仅综合性学习可以整合到“积累与运用”板块中,主题学习、项目学习也可以整合进来。为了进一步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综合性学习、主题学习、项目学习本身还可以成为建构“积累与运用”板块的框架。有了综合性学习、主题学习、项目学习的统摄,原先零碎的静态知识的考查得以整合,“积累与运用”的意义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异化,而是优化。此时,以“语用”作为板块名称更加合适。

4.以“写作”取代“作文”

当“作文”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变成“写作”之后,“写作”就与“语用”“阅读”构成相对完满的并列关系。

“写作”板块一般分为微写作与大写作。其中微写作写片段作文,以补大写作之短;大写作写整篇作文,以克微写作之弊。二者组合是相对合理的。那么,微写作与大写作如何调配才能达到优化的效果?随着写作研究的日益深入,开辟交际语境写作的新天地,是初中语文写作考查的应有之义。交际语境写作是任务驱动下的写作,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和写作对象,写作对象不仅是写作过程的参与者,而且是写作成果的塑造者。交际语境写作是联系口语交际与写作训练的一座桥梁,具有很强的考查功能,理应得到推广。

但是交际语境写作也存在固有缺陷,它将学生的情感与思想束缚在一个相对狭窄的写作情境中,导致学生难以发挥灵动的才情、深刻的思想。因此将交际语境写作安排在微写作中,而将文学写作或思辨写作安排在大写作中,是比较合宜的。这样,“写作”板块就形成了交际语境写作与文学写作(或思辨写作)的二元结构。

三、重构

根据以上调整,重构后的中考语文试卷制式可列表如下:

安德森等学者修订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把认知过程维度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类目,其中记忆、理解、运用属于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创造属于高阶思维,这对完善中考语文试卷制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下面笔者尝试用安德森等学者的认知框架对上表相关内容进行描述。

1.“语用”板块

在“语用”板块,初中阶段的记忆主要体现在生字新词和古诗文名句的识记。就生字新词的考查而言,虽然强度不同于小学阶段,但是初中阶段同样不可或缺,最好是在真实情境中考查,在任务驱动中运用。对音形义、字词句的考查,可以分再认、回忆两类。就古诗文名句的考查而言,除了识记性默写,还应设置理解性默写、运用性默写等情境。仅有语境是不够的,还要有情境的设置。

从学生考试的心理而言,“语用”板块的试题难度不宜过大,但并不妨碍在该板块设置高阶思维的试题。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高阶思维的试题,应该围绕综合性学习,在真实的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方面要突出综合性,考查学生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运用,如QQ、微信、博客的语言运用,获得信息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突出实践性,设置“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展示学习成果”“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的情境,检测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考查学生基于高阶思维的语言理解与建构能力。

2.“阅读”板块

名著阅读的考查,短短几年就经历了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评判性阅读等阶段。积累性阅读指向识记作家、作品、人物、情节等,主要考查的是作品里有什么,体现了文本中心理念;理解性阅读指向理解作品的内容、形象、主题等,主要考查的是作者是怎样写的,体现了作者中心理念;评判性阅读指向感受和思考作品的思想、观点、态度等,主要考查的是读者的感受与思考,体现了读者中心理念。如果说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还属于低阶思维的话,那么评判性阅读就属于高阶思维了。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无论是童话还是寓言,试题的编制既要关注语感,也要关注文感。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试题主要有四类,即复述性理解、解释性理解、评价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其中复述性理解、解释性理解属于低阶思维,评价性理解、创造性理解属于高阶思维。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包括说明文、议论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其分值应该低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说明文阅读的考查,重点要落在說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的运用、说明顺序的梳理上;议论文阅读的考查,应该围绕文章的观点、论证的方法、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设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查,可借鉴PISA测评的理论和实践,依照“访问与检索”“整合与解释”“反思与评价”设置试题。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试题,至少要设置一道高阶思维的试题,对文本信息进行整合、评判、推断、设计、建构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古诗词的赏析最好分两小题,第一小题“示方法”,提供支架;第二小题“用方法”,用提供的支架读出诗歌的情感。第一小题为低阶思维的试题,第二小题为高阶思维的试题。

文言文的阅读除了常规的字词解释、断句、翻译之外,还应设置一二道基于高阶思维的主观题,考查学生积累、感悟和运用的能力,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欣赏品位。文言文阅读试题也要脱胎换骨,应命出各种新颖活泼的变式题,以改变僵化可憎的面目。

3.“写作”板块

微写作要求能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进行表达,能准确使用常用词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做到简明、连贯、得体、流畅地表达,而且做到合理安排文章结构,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大写作最好是在文学写作与思辨写作中二选一。文学写作旨在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思考能力,要求能用叙述技巧,诸如细节描写、对话及叙述顺序等,表现真实或虚构的经历,做到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思辨写作旨在考查学生针对生活问题或社会现象的评析能力,要求能恰当运用多种方法展开论证,逻辑清晰地为自己的立场辩护,做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有效。当然,微写作与大写作都属于高阶思维。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试卷制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时而变的。随着课改的深入,中考语文试卷制式必将趋于完善。

作者:林忠港

第2篇: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0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俗话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做完了200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我很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个浅陋的分析,用以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一、试卷结构格式化及试题的更合理化

今年的试卷结构已完全格式化了,三大板块:文言文、现代文、作文,与前两年一样。题量适当:20道题。文言文10道,现代文9道,作文1道,给以了学生充分的考虑时间,普通学生100分钟内做完全可以。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受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内容和要求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整个试卷难易适中,题型设计灵活多样,与以往不同的是作文由话题作文改为命题作文。

二、试卷选文特点

1、试卷选文体现了人文性。(1)选文既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人文气息,将考查学生语文知识、技能和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文化熏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这一理念。如《老海棠树》,向读者展现了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对亲人的热爱。(2)选文注重了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可读性,如《中国瓷器》,意在唤醒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欣赏自己的国宝,从而激发热爱祖国,为祖国而自豪的情感。(3)选文关注社会生活。《捕蛇者说》虽出自古代名篇,但所体现的关心百姓疾苦的主题今天仍很重要。而《鲍君》今天读来,在让人一笑之余,仍引人思考。

2、试卷选文体现了整体性。“条条道路通罗马”,道道试题关整体,有的题目命题点在局部,但辐射到整篇文章。如10题、14题、18题。学生只有读完全文,才能完成试卷的要求。《中国瓷器》中的14题是“从全文看,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回答这样的题目,如果不是认真地、一气呵成地读完全文,还真难以完成。《鲍君》中的第10题是“这

第 1 页 共 1 页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回答这个题目,如果不仔细咀嚼全文也是很难回答的。

3、试卷的选文体现了开放性。开放性是试卷的重要特点,这也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有创意的表达”等理念。开放性试题,使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同时让好同学有了尽情发挥的空间。如《老海棠树》中的19题是“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意段80字左右的感想”,这个题目给了一部份尖子更大的思维空间和表达空间。

三、试卷体现了二期课改精神之三维目标

本试卷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导向,试卷第1题的默写,第

2、

3、7题的加点词的解释,第4题的文学常识考查,第

5、8题的句子的翻译,第15题句子的理解,第

6、

9、

10、

12、

14、16题概括内容要点,第

11、17题品味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状态,既有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又有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四、试卷体现了大语文观念

除了第一题积累与运用外,阅读题也十分注重语文素养的考查,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不但重视考查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文中知识,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而且注重考查学生感受,发现分析、欣赏评价,借鉴语言文字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如第

11、

13、17,不但重视考查学生对文章人文内涵的领会程度,而且不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积累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如第

12、

14、

15、

16、18题。

五、写作贴近学生生活

“记住这一天”,显然是不平常的一天,对自己有重大意义,深刻印象的“这一天”,是自己的成长吗?是家庭的变化吗?是社会的发展吗?……是“这一天”显示出自己的认识有了关键性的体验与转折?审题是写好这篇作文的前提,是需要仔细琢磨一番的。

人人都能写,精彩看发挥。结合提示语就得认真领悟几个关键词语:首先是“我们”,不是“我”,因而“这一天”不仅是“我”需要“铭记”的,而是“我们”都值得“铭记”的,自己是在“这

第 2 页 共 2 页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一天”中与大家共同度过的。并且“这一天”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就不是一般的快乐层面上,具有一般的意义,就需要上升到一个初中毕业能达到的人生和价值观的高度,具有一定的理想色彩和青春的气息。于是,无论是“从清晨到日暮”一整天的活动,还是“某一个时刻”凡属“不同寻常”“不同凡响”的事都可入题,写出“我们”为什么值得“铭记”以至如何铭记就扣题了。应该说,学生都有过这方面的经历,甚至平时写过有关的此类的作文。不仅清楚而且精彩的。总之,这个题目正确审题,人人都有可写的内容,写得精彩与否就看临场发挥了。

另外,题目的提示还强调了“我们”,这样的提示我是不赞成的。当然,强调共性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也是有道理的,但好文章往往要有个性,要有独特的眼光,另类的体验。所以不宜强调“我们”。

上海近三年中考语文试题统计分析

2012年上海中考语文打了今年中考的头阵,和几个学生交流下来,发现普遍感觉良好,感觉题目不难。细细分析了一下,主要是前期备考充分,对12卷的考点又较为熟悉。 翻阅了近10年的中考卷,研究了一下近3年的考点分布及特点,我发现,一般难以下手的语文,也是有迹可循,有所针对的复习的。

一、诗句默写

表1 --2009-2011 古诗默写 题号 2009年(18分)

2010年(18分)

2011年(18分) 观猎

饮湖上初晴雨后 1(3分)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已删去) 送友人 2(3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3(3分) 黄鹤楼

登高(已删去)

青玉案·元夕(已删书愤(已删去)

第 3 页 共 3 页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去)

4(3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词以寄 5(3分) 曹刿论战 6(3分) 醉翁亭记

天净沙·秋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诉衷情 论语·为政 醉翁亭记

分析:要求掌握的篇目必须熟练背默,但从近年考试范围来看,考到的篇目都是名家的名篇。有4类尤其要注意。

1)写景佳句(如09年《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2)主旨句(如11年《醉翁亭记》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哲理句(如11年《论语·为政》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议论或抒情名句(如11年《书愤》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古诗分析

表2 --2009-2012 课内文言文翻译与虚词

2009年(4分) 2010年(4分)

题号

2011年(4分) 2012年(4分)

山居秋暝--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如梦令--李清天净沙·秋--白维 浩然

7(2词语解释

分) 8(2诗歌理解

分)

分析:纵观上海近10年的中考,只要是课内古诗文,无论是默写还是诗歌鉴赏,或是课内文言文阅读,所涉及的篇目几乎都是唐宋时期的作品。目前考到的篇目,唐两篇、宋一篇,今年在备考的时候尤其关照了学生要着重以下三类: 1)唐诗的边塞诗。

第 4 页 共 4 页 词语解释 词语解释 词语解释

诗歌理解 诗歌理解 诗歌理解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宋词的豪放派。初中学过的宋词的豪放派,也就陆游的爱国诗词、辛弃疾的爱国词、苏轼的壮词。09年和10年考的都是唐诗的山水田园诗,11年的是宋词的婉约派,三年以来考到的诗词风格清新,文笔细腻。今年在诗歌风格上可以着重复习以上两类。 3)元曲。元曲至今没有考过,考到的几率也是很大的。

三、课内文言文分析

表3 --2009-2012 课内文言文理解

2009年(82010年(8分)

题号 分) 小石潭记

9(2作者及所学作者及朝代

分) 10 (分) 11(3文章理解

分)

分析:跟前两个板块相似,课内文言文大多考唐宋时期的,除了06年C卷的《桃花源记》和08年C卷的《核舟记》,所考篇目都是唐宋八大家作品,尤其是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此外还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12卷分析:2012卷考的是欧阳修的《卖油翁》,考点和前几年一致:释词、译句、文章内容理解与填空、文章中心与作者情感分析。其中释词、译句还是考查150个实词和个虚词的用法。尤其要注意的是,09卷与11卷两年考了实词,10卷考的是虚词,今年果不其然

第 5 页 共 5 页

2011年(8分) 2012年(8分)

记承天寺夜游 捕蛇者说 卖油翁

作者及朝代

朝代及作品

课文 语句翻译

语句翻译

3(关键字:(关键字:于)

居)

(关键字:食) (关键字:以) 语句翻译

语句翻译

文章理解 文章理解 文章理解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考了虚词。

四、课外文言文分析

表4 --2009-2011 课外文言文理解

2009年(12分) 2010年(12分)

题号

“福安居盛家园”

衣”

12(4解释加点字 分) (为、具)

解释加点字 (居、实) 语句翻译选择

解释加点字 (云、得) 语句翻译

解释加点字 (善、虑) 语句翻译选择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

“韩魏公知北都”

“太祖视事东阁”

2011年(12分) 2012(12)

13(3语句翻译 分) 14(2原文诗句回答

分)

15(3词语指代内容梳(关键字:之) (关键字:再、愠) (关键字:故、何) (进、经)

原文诗句回答 原文诗句回答 原文词语回答

文章理解(概括品文章理解(理解人

文章理解

质)

物内心) 分) 理

分析:课外文言文必考题型是释词和译句,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还是要继续巩固。较常出现的题型是填空、选择、简答题。填空一般考文章内容概括和理解,多用文章原句。 近三年的第14题都是要用原句回答,实际上是降低了难度。填空题还会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和写作情感分析,需要自己组织语言。

五、现代文阅读

(一)

表5 --2009-2012 现代文阅读

(一) 题2009年(24分)

2010年(24分)

第 6 页 共 6 页

2011年(20分) 2012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号 说明文《城市景观花说明文《中国红为什么议论文《向字典鞠议论文《过有卉装饰》 1这样红》

躬》

“容”的人生》

个别词含义(

2错别字订正(2分)

6 分) 1分)

分)

关联词运用(

3词语解释(3分)

7 (3分) 1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词语填空选择(3分)

8 (3分) 1文章内容梳理(9举例说明(2分)

9 分) 2开放性试题(6分) 0

分析:中考第一篇现代文要么是说明文要么是议论文。前几年连续考说明文,出题形式逐渐成熟,考点也相继考完。11年议论文开始升温,因此在备考时,让学生尤其注意议论文里高频考点:论点。

议论文中相对基础简单的考点有:找出或概括论点、三种论证方法及作用、四种论证结构、论据及作用。

相对难度提升一点的有:补充论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补充论据一般是补事实论据,学生可相应做一下“万能”论据的准备,稍作修改就可通用了。

12卷分析:12卷考了议论文可以说不出意料,考点也只出了一个论点,难度属于较低的。

六、现代文阅读

(二)

第 7 页 共 7 页 选词填空选择(3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文章内容分析选择词语能否删除及其原因(4分)

分)

论证方法及作用

仿写造句(3(8分)

分)

段落顺序选择(3 中心论点及论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

词语填空(4分)

分)

(5分) 证(9分)

论据选择位置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表6--2009-2012 现代文阅读

(二)

2009年(24分) 2010年(24分)

题号 《在可可西里《蘑菇转了一个弯》

回头》 拼音汉字(221 分)

文章内容分析22 (3分) 陈述句改反问句(2分)

分)

用(3分)

心理状态分析(4 修辞方法以及作词语指代(2分)

修辞及效果(3分)

错别字纠正(2分) 《龙眼与伞》

《第一声喝采》

2011年(28分)

2012年

词语指代(3文章内容理解填空(6文章理解(原因)(323 分)

修辞及作用(424 分)

文章理解选择25 (4分) 缩写故事(826 分)

分析:纵观近十年的中考记叙文,不难发现有一个规律:主旨围绕着一个“爱”字,如06年《孩子和书》的陌生人之间的爱,07年《老海棠树》的祖孙之爱,08年《年轻的国旗》的对祖国的爱,09年《在可可西里回头》的母爱,10年《蘑菇转了一个弯》的父爱,11年《龙眼与伞》的母爱,12年《第一声喝采》的友情。近三年亲情的比重较大,出题的倾向是希望同学们关注社会,更体验身边的温暖,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12卷分析:今年的记叙文所涉及的考点如下:句子段落的作用,修辞及作用、主旨理解、

第 8 页 共 8 页

词语指代(3分)

分)

分)

文章理解(表现)(6 文章理解(事件对人物形象分析(4分)

分)

比)(6分)

主旨理解选择(4作者意图理解选择主旨理解选择(4分)

分)

(4分)

情景想象(8分) 观点表述(8分)

情景想象(8分)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梳理。题型题量和难度上都与前几年没有太大出入,相对应的答题方法也是平时经常训练的。整体来说,今年记叙文出得中规中矩,较好把握。

七、作文

表7 --2009-2012 作文

2010年(602011年(602012年(60题号 2009年(60分)

分)

27 在学海中游泳

分)

分) 心理美滋滋的

黑板上的记忆 悄悄的提醒

分析:近几年一直以命题作文的形式出现,题目的灵活性增加,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套题的可能性。从10年和11年的作文题上不难看出,作文的开放性很大,可以从各个角度解读,这就确保了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

不过,无论出题形式如何,作文的主题逃不过“亲情”、“友情”、“自我展现”这三大方向。这让我们在复习时还是有所针对有所准备。

12卷分析:今年的作文题相当有意思《心里美滋滋的》,表层含义的解读是一种较为愉悦的心理状态,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心理又不同于快乐或者高兴。“美滋滋的”有一种慢慢渗透入心并持续愉悦的感觉,考生在这一点上要注意。

相对于表层的解读,今年的亮点更在于深层的挖掘,为何会“美滋滋的”?“美滋滋的”的这种体验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美滋滋的”对于你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念有没有什么改变?

总而言之,还是通过记一件事,述一段情,表达一个领悟到的道理。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讲自己成长的故事,从生活出发,回归到成长的感悟,契合着上海中考作文命题的大趋势。

第 9 页 共 9 页

第3篇: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现代文阅读两题,分值48分。

其中必有一篇记叙文,另一篇是议论文和说明文二选一。

议论文或说明文的题号为16——20,共五题。

一、议论文

出题特点:以近期时事热点、与人文生活相关论点为出发点。

考点主要有:

1、词语题。文中一些关联词或副词等能否删除以及原因。(问答题)

常见问题:划线句中的。。。。关联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划线句中的“据说”,“研究资料显示”等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题思路:一般情况下,这种词是不能删除的,因此必须先答不能,再答出原因即可。 答题格式一般为:不能+关联词含义及作用+体现议论文的某种语言特征。

2、论证方法及作用。(问答题、填空题、选择题)

答题思路:论证方法+论证作用+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影响

常见问题:。。。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格式一般为:

A、举例论证:举。。。例子说明了。。。,使论据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充分说明了。。。

B、引用论证:通过引用。。。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更深入,更有权威性。

C、对比论证: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在你逻辑上更严密,使。。。的观点更深入人心。

D、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的道理,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形象生动,浅显易懂。

3、论证结构(填空题、选择题)

结构:层进(递进)、并列式、总分总式、对照式

4、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提炼。

答题思路:从文章标题,中心论点中提炼。

5、含义理解题。主要为重点字词的具体含义,重点句子的理解。分为问答题和选择题。 常见问题:文章标题中的。。。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指什么?

文章中。。。。词代表什么,深层含义是什么?

对文章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答题思路:联系文章中心论点和词语(或句子)前后句子和分论点的含义。

答题格式一般为:字面意思+在文中的具体所指+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

6、语段分析题。即给定一段议论文字,问放在本文中合适否;或者给定一段文字,问放在文中哪里合适。

答题思路:分析文章论点与文字的关系,找出与文章中某些分论点的相似或关联之处。 答题格式:放在。。。+选段论点分析+放入段论点分析+二者关联之处(或形成。。。论证关系)

二、说明文

出题特点:关注现实,从人文和实用性出发。

1、归纳题:说明对象及特征。(问答题、填空题)

答题思路:说明对象在文章标题或文章首段中一般都会出现。特征,需要注意文章每段开头的句子,以及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提炼

答题格式一般为:说明对象是。。。,分别从。。。、。。。。、。。。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2、词语题。(问答题)

常见问题:问能否删除(或变为其他词)及原因

选择适合的关联词填空。

答题思路:一般情况下,这种词是不能删除(或改变)的,因此必须先答不能,再答出原因即可。

关联词是根据说明对象以及句子前后文内容来确定。

答题格式一般为:不能+词语含义及作用+体现说明文的某种语言特征。

3、说明方法及作用(问答题、分析题)

常见问题: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思路:找出句子的主要特点,联系前后语段。

答题格式一般为

A、举例子:举。。。的例子,具体生动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B、列数字:列出数据,准确、具体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C、作比较:把。。。和。。。作比较,强调了(突出)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D、列图表:更直接更具体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E、引资料: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学性和趣味性。

F、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4、说明顺序(填空题)

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重点)

5、含义理解。文中具体词语的含义(引申义),具体句子的理解等。(问答题)

常见问题:文章标题中的。。。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指什么?

文章中。。。。词代表什么,深层含义是什么?

对文章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答题思路:联系说明对象和词语(句子)前后语段进行分析

答题格式一般为:字面意思+在文中的具体所指+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

6、语段分析题。即给定一段说明文字,问放在本文中合适否;或者给定一段文字,问放在文中哪里合适。(问答题)

答题思路:分析文章语言风格和说明顺序,找出与文章中某些与本段文字意思相近或相关的语段,选取风格一致、有相关联系的语段即可。

答题格式一般为:合适。放在。。。+选段语言风格和说明内容两方面分析+放入段语言风格和说明内容两方面分析+二者关联之处+放进来后的好处(从说明方法和内容上) 不合适+选段语言风格和说明内容两方面分析+放入段语言风格和说明内容两方面分析

7、判断题(选择题)

常见问题:在四个与说明对象相关的特点中选取一个符合题意的。

答题思路:找出选项中说明内容在文中的具体位置,根据文中的前后语段和关键词语判断。

8、某个段落作用。(问答题)

常见问题:首段(结尾段、或中间的某个段落)有什么作用。

答题思路:分析段落内容以及在结构上对文章的作用。

答题格式一般为:对说明对象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

A、首段:开篇用。。。方法,提出(引出)说明对象,统领全文。

B、中间某段:内容分析+对说明对象的作用+在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或为下文做铺垫)

C、结尾段:内容分析+总结全文,说明了。。。(说明对象特点)。

三、作文。(60分)

1、命题形式:命题或半命题

2、要求:不能出现个人真实信息。

诗歌以外的体裁。

600字左右

3、命题特点:

以积极向上、能引发人生思考的词语为关键词:

与人文修养相关的命题方式

与生活相关

字面理解+深层引申理解

2013: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

2012:心里美滋滋的

2011:悄悄地提醒

2010:黑板上的记忆

2009:在学海中游泳

要求:

丰富的生活感悟及细微的观察和体验能力。

第4篇:200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阅读(68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30分)

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2.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怡然不动„„ 4.从下列A、B两组中任选一组默写(不能两组都做) A组(1)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

(3)《书湖阴先生壁》中描绘山水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1)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3)《别董大二首(其一)》中,诗人给友人以勉励与自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5.亲贤臣,远小人

(

) .6.其两膝相比者

(

) .7.半山居雾若带然

(

) .8.尔辈不能究物理

(

) .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①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行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螵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②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①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2分) 1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___(人名)。(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4(10分)

(1)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日:“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日:“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日:“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日:“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2)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2.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4分)

(1)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

B谨食之,哩而献焉

C 设酒杀鸡作食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2)下列与“欲以去热也”中的“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今日存,明日去

B.去死肌,杀三虫 C.乃记之而去

D.俸去书来 1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积压以为知”的看法. (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0分)

②①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

①近五百年来,人们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怀着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她那神秘的微笑,引起了种种猜测和议论.

②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处在于:当你注视她的笑容时,先是看到微笑,既而似乎隐去,然后微笑重新出现,过一会儿再次神秘地隐去„„

③哈佛大学脑神经科学家玛格丽特博士,是一位研究视觉系统的权威学者,特别对人的眼睛和大脑如何处理视觉形象的光照度和对比度感兴趣.她认为蒙娜丽莎微笑之所以时隐时现,是由于视觉系统的本性所致.她在一本名为《美术故事》的书中读到这样一段:”我知道你已看这幅画不下一百次,但是再看,就这么看„„”她照着做了——近看远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她感觉《蒙娜丽莎》具有一种闪烁的特性,但还是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一天,她在骑自行车回家的途中,忽有所悟:微笑的忽隐忽现是由于我眼睛注视的部位不同所造成的.玛格丽特大喜过望:蒙娜丽莎微笑之迹终于解一了! ④玛格丽特解释说,人眼的视网膜具有两个不同的区域:中心的小凹区对阴影不敏感,而善于分辨彩色和细节:环绕小凹区的外围区对彩色和细节不第三却善于辨别运动和阴影.人们在欣赏蒙娜丽莎时专注于她的美目,视网膜的外围区恰好落在她的嘴部和面颊部.由于外围区善于辨别阴影,将蒙娜丽莎嘴角和颧骨部位的曲线突出了,从而显示出笑容.人们发现蒙娜丽莎在微笑,很自然地将视线移到她的嘴部,在看她的嘴时,会发现笑容消失了

⑤为耻证实这个论断,玛格丽特用电脑将蒙娜丽莎士比亚的面部进行了图像处理.面部阴影完全消除

时,笑容也随之消失了.面部阴影逐渐加强时,笑容就出现了.蒙娜丽莎微笑的时隐时现,原来是人们的视线在画面上游移所致.

⑥至此,有人会说:”让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美流传百世不是更好吗?为什么非得要去揭秘呢?科学家真是无事忙.就算你对了,将旷世奇美归结成眼球的转动、视线的游移、脑电波的闪烁,还有什么电脑图像处理等等,以这些世俗之物来亵渎艺术大师,岂不大煞风景?达·芬奇在天之灵闻之,当跌足叹日:焚琴煮鹤,莫此为甚!“

⑦但也有从会说:“ ”

⑧孰是孰非?惟有去问达·芬奇本人了。 相关链接:

15.阅读正文和相关链接,蒙娜丽莎的微笑被称为“神秘的微笑“是因为: (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6.细读第4段,联系上下文,完成下表。(6分) 视网膜区域名称 功能 论断

17.第6段中加点的“此“指的是(2分)

18.从玛格丽特揭秘过程中可以看出,要探究一个事物,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填写出其中三点。(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9.从文中推断,第7段的内容显然应与第6段相对。请你用一段话来驳斥对方(即第6段)的观点,阐明自己的见解。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8分)

⑴ 2000年5月,考古学家郭教授和其他4个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上足食物和淡水,分骑5峰骆驼从大沙漠边缘的小城出发,深入沙漠腹地300公里,对大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

⑵ 几天拭一,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5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⑶ “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⑷ 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40分钟。渐渐地,沙暴的呼啸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昏暗无天日的天空中出现了亮色,沙漠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和燥热。

⑸ “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跑掉了。大家开始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和一些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这时,向导在一块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大刘抢先冲上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我也有份,我

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加入到争抢之中„„

⑹ “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猎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大刘咄咄逼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

⑺ 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露。轮到大刘了,他 喝了两大口水„„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 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⑻ 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大刘忍不住喊起来:“教授,我的喉咙又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吧!”郭教授似乎没有听到,未作出任何反应。突然,大刘猛然向郭教授冲过来,想抢夺水囊。“乓”一声枪响,子弹射在大刘脚前的沙地上,郭教授真敢开枪!大刘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

⑼ 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不由担忧起来。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时候,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子,分喝了水后,他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因为郭教授每次喝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的目共睹的。

⑽ 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跃起来。大刘回头朝郭教授喊道:“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吗?”的确,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水了。郭教授没什么反应,身体踉啮着要摔倒在大刘的怀里。

⑾ 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郭教授继续赶路,自己则提着猎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下次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

⑿ 遇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小城。直到这时,大刘也没有再盲目性大家喝一口水。有人抱怨大刘比教授更苛刻。大刘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

⒀ 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那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里,是郭教授悄悄装进的沙子。

⒁ 跋涉艰难绝境,有信心与勇气是穿越生死的惟一支撑,那就是希望啊。

⒂ 几年后的访谈中,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在被追问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次历险,几乎说着同一句话:“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20.第5段画线句“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联系上下文,队员们“恐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依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第7段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恰当的词语,并简述理由。(4分) (1) “轮到大刘了,他________地喝了两大口水„„”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________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10段画线句“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根据文意,写出教授

叮嘱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为什么说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6分)

(1)就本文的写作特色(如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的表现力等),任选一个角度作150字左右的点评。

(2)选择文中令你最感动的一处,写150字左右的感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写作(52分)

25.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第一题: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风华下正茂的中学生。校园里我们生机勃勃;校园外,我们热情奔放„„

以“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为题作文。 第二题:以“我的视线”为题作文。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考生本人有关的校各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2)不得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阅读(68分) 文言文阅读(共30分)

(一)(8分,每空1分,错、漏、添、改一字均不得分)1.明月松间照 2.铁马冰河入梦来 3 日光下彻 影布石上。4 A组:(1)风掣红旗冻不翻 (2)塞下秋来风景异 (3)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B组:(1)心忧炭贱愿天寒 (2)日出江花红胜火 (3)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4分,每空1分)5.疏远(远离) 6 靠近 7 停留 8 研究(探究)

(三)(8分)9.(4分,各2分)(1)我小时候喜欢书。(但)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关键词:好,致)10.(2分)书非借不能读。(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11.(2分,各1分)清 袁枚

(四)(10分)12.(4分,各2分)(1)D (2)B。13.(4分)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成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说成知道的。(关键词:日,土产,强,知)。14.(2分)得分要点,提出看法:提出看法1分,表述完整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8分)

(一)(20分)15.(4分,各2分)(1)蒙娜丽莎微笑时隐时现(意到即可)(2)蒙娜丽莎含蓄的笑容,给人以丰富的联想。16.(6分,“信纸断”2分,其余每空1分)视网膜区域名称 功能 论断 小凹区 对阴影不敏感,善于分辨彩色和细节。 蒙娜丽莎微笑的忽隐忽现,是由于眼睛注视的部位不同所造成的。外围区 对彩色和细节不敏感,善于辨别运动和阴影。 17.(4分,各2分)蒙娜丽莎微笑之谜终于解开了 糟蹋艺术 做煞风景的事。18.(3分,答出一点得1分)(1)对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2)丰厚的知识储备(3)锲而不舍的精神(4)勇于实践的精神(5)严谨的科学态度。19.(3分,符合一点得1分)得分要点:(1)能从科学或艺术相结合等角度驳斥对方,确立自己的观点。(2)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3)表述完整。 [附原文]“达·芬奇乃文艺复兴之旷世奇才,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他特别对物理学、生理学和医学感兴趣,研究人体颇有 ,作出过许多贡献。如今蒙娜丽莎微笑之谜揭开了,达·芬奇在开之灵当拊掌赞之日:后生可畏,深得吾心!”

(二)(18分)20.(2分)没有找到水。21.(4分,每空1分)。(1)猛(“拼命”、“毫不客气”等)突出大刘鲁莽直率。(2)轻轻(“缓缓”、“慢慢”等)突出教授沉着冷静,顾全大局。22.(2分)要求:符合情境,与水囊、走出沙漠相关。23.(4分,答出一点得2分)要点:(1)给人以战胜死亡、走出沙漠的勇气和信心(给人以生的希望)(2)激励人们去战胜人生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阴。24.(6分)6分:观点或感点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4分:有中心,有内容,语言较通顺。3分:中心模糊,内容空洞,语病较多。

第二部分 写作(52分) 25.作文(50分)

参照2004年中考作文分项相加评分表 写字(2分)

字迹端正,书写认真,2分;字迹沿端正,1分;书写马虎,字迹潦草,0分。 附: 2004年中考作文分项相加评分表(满分50分)

等第 综合评分 中心与材料(40%) 语言(40%) 思路(20%)

A 50~45分 题意理解正确,中心鲜明;选材恰当,有新意;对生活的认识正确,且有自己的见解;感情真挚,想像力丰富。 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思路通畅;条理清晰;结构安排有特色。

分项得分 20—18分 20—18分 10—9分

B 44~37分 题意理解正确,中心鲜明;选材恰当,有新意;对生活的认识正确,且有自己的见解;感情真挚,有一定的想象力。 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句通顺,用语得当。思路连贯;条理清楚;结构合理。

分项得分 17—15分 17—15分 8—7分

C 36~27分 题意理解基本正确;选材基本能为中心服务;对生活的认识基本正确/ 思想表达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用语基本正确。 思路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合理。

分项得分 14—11分 14—11分 6—5分

D 26分以下 题意理解偏颇,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选材不合理;缺乏真情实感。(四项中符合一项,皆为D) 思想表达不够清楚;语句不够通顺;用语不够恰当。(三项中符合任意一项皆为D)思路不清楚;结构不完整。(两项中符合任意一项皆为D)

分项得分 10分以下 10分以下 4分以下 说明:

A等基准分为48分;B等基准分为40分;C等基准分为31分;D等基准分为20分。

其中一项富有特色,其他两项达到B,可考虑A;其中一项富有特色,期货两项在A、B之间,可考虑满分。

严重偏离题意,或语病严重,或不足规定字数50%,得分不超过13分。 思想内容不健康,最多评C等。

错别字较多,标点不正确,总扣分3分。(3个错别字扣1分)

第5篇:上海2012中考英语试卷评价:阅读和写作部分

阅读理解部分关注学生体验。阅读部分语篇语言自然地道,题材丰富,体裁多样,有感谢信、伦敦交通指南、科幻小故事等,旨在体现“读中学、学中悟、悟中升”的教学观念。注重测试学生运用语篇提供的信息归纳、提炼并表达观点的能力,学以致用。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多元表达。

写作部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写作题目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求考生以书信方式表述自己的观点,在帮助他人解决困惑的同时也正视自己的考试心态。通过写作,希望考生能各抒己见,既找到减压放松的方式,又懂得过程重于结果的道理。考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多层次表达,又防止了猜题、套题的可能性。

总之,英语试卷合理分布难易度,杜绝偏题难题怪题,淡化语法、注重能力。

第6篇:上海市黄浦区201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答案解析版)

2015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在Rt△ABC中,∠C=90°,如果∠A=α,AB=c,那么BC等于(

)

A. c•sinα B. c•cosα C. c•tanα D. c•cotα

2.如果二次函数y=ax+bx+c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

A. a>0,c>0 B. a<0,c>0 C. a>0,c<0 D. a<0,c<0

3.如果||=3.||=2,且与反向,那么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

A. = B. =﹣

C. =

D. =﹣

4.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如果AD=2,BD=3,那么由下列条件能够判定DE∥BC的是(

)

A.

5.抛物线y=﹣x+x﹣1与坐标轴(含x轴、y轴)的公共点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6.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且DE∥BC,若S△ADE:S△BDE=1:2,则S△ADE:S△BEC=(

) 2= B. = C. = D. =

A. 1:4 B. 1:6 C. 1:8 D. 1:9

第1页(共24页)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7.如果=,那么的值是

.

8.计算:tan60°﹣cos30°=

.

9.如果某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平移后能与y=3x的图象重合,那么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

.(只要写出一个).

10.如果抛物线y=x+(m﹣1)x﹣m+2的对称轴是y轴,那么m的值是

.

11.如图,AD∥BE∥FC,它们依次交直线l

1、l2于点A、B、C和点D、E、F.如果AB=2,BC=3,那么的值是

.

221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AD,BD⊥CD,如果AD=1,BC=3,那么BD长是

.

13.如图,如果某个斜坡AB的长度为10米,且该斜坡最高点A到地面BC的铅垂高度为8米,那么该斜坡的坡比是

.

第2页(共24页)

14.在Rt△ABC中,∠C=90°,CD是斜边AB上的高,如果CD=3,BD=2.那么cos∠A的值是

.

15.正六边形的中心角等于

度.

16.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圆心O的坐标是(3,﹣5),如果圆O经过点(0,﹣1),那么圆O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

.

17.在Rt△ABC中,∠C=90°,∠A=30°,BC=1,分别以A、B为圆心的两圆外切,如果点C在圆A内,那么圆B的半径长r的取值范围是

.

18.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E⊥CD,垂足为点E,连结AE,∠AEB=∠C,且cos∠C=,若AD=1,则AE的长是

.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78分) 19.如图,已知两个不平行的向量、. (1)化简:2(3﹣)﹣(+); (2)求作,使得=﹣

.(不要求写作法,但要指出所作图中表示结论的向量).

20.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抛物线y=ax+bx+c经过原点O、A(﹣2,﹣2)与B(1,﹣5)三点.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写出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1.已知:如图,⊙O的半径为5,P为⊙O外一点,PB、PD与⊙O分别交于点A、B和点C、D,且PO平分∠BPD.

第3页(共24页)

2(1)求证:=;

(2)当PA=1,∠BPO=45°时,求弦AB的长.

22.如图,小明想测量河对岸的一幢高楼AB蛾高度,小明在河边C处测得楼顶A的仰角是60°距C处60米的E处有幢楼房,小明从该楼房中距地面20米的D处测得楼顶A的仰角是30°(点B、C、E在同一直线上,且AB、DE均与地面BE处置),求楼AB的高度.

23.已知: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且∠ABE=∠ACD,BE、CD交于点G.

(1)求证:△AED∽△ABC;

(2)如果BE平分∠ABC,求证:DE=CE.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抛物线y=(x﹣3)向下平移使之经过点A(8,0),平移后的抛物线交y轴于点B. (1)求∠OBA的正切值;

(2)点C在平移后的抛物线上且位于第二象限,其纵坐标为6,连接CA、CB.求△ABC的面积;

(3)点D的平移后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位于第一象限,连接DA、DB,当∠BDA=∠OBA时,求点D坐标.

2第4页(共24页)

2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6,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在AB延长线上,联结CE,AF⊥CE,AF分别交线段CE、边BC、对角线BD于点F、G、H(点F不与点C、E重合).

(1)当点F是线段CE的中点,求GF的长;

(2)设BE=x,OH=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3)当△BHG是等腰三角形时,求BE的长.

第5页(共24页)

2015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在Rt△ABC中,∠C=90°,如果∠A=α,AB=c,那么BC等于(

)

A. c•sinα B. c•cosα C. c•tanα D. c•cotα

考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进而利用sinA=

,求出即可.

解答: 解: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α,AB=c, ∴sinA=,

∴BC=AB•sinA=c•sinα, 故选: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正确记忆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是解题关键.

2.如果二次函数y=ax+bx+c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

A. a>0,c>0 B. a<0,c>0 C. a>0,c<0 D. a<0,c<0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 首先根据开口方向确定a的符号,再依据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可判断c的正负,由此解决问题.

解答: 解:∵图象开口方向向上, ∴a>0;

∵图象与Y轴交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 ∴c<0;

∴a>0,c<0.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能根据图象正确确定各个系数的符号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运用了数形结合思想.

第6页(共24页)

3.如果||=3.||=2,且与反向,那么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

A. = B. =﹣

C. =

D. =﹣

考点: *平面向量.

分析: 由||=3.||=2,且与反向,根据平面向量的定义,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 解:∵||=3,||=2, ∴||=||, ∵与反向, ∴=﹣.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知识.此题难度不大,注意理解平面向量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

4.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如果AD=2,BD=3,那么由下列条件能够判定DE∥BC的是(

)

A. = B. = C.

= D.

=

考点: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分析: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逆定理,当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 解:当即=或=或

=

时,DE∥BD,

=

=

时,DE∥BD,然后可对=.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也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逆定理.

第7页(共24页)

5.抛物线y=﹣x+x﹣1与坐标轴(含x轴、y轴)的公共点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 先根据判别式的值得到△=﹣3<0,根据△=b﹣4ac决定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得

2到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由于抛物线与y轴总有一个交点,所以抛物线y=﹣x+x﹣1与坐标轴的交点个数为1.

解答: 解:∵△=1﹣4×(﹣1)×(﹣1)=﹣3<0, ∴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而抛物线y=﹣x+x﹣1与y轴的交点为(0,﹣1),

2∴抛物线y=﹣x+x﹣1与坐标轴的交点个数为1.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求二次函数y=ax+bx+c(a,b,c是常数,a≠0)

2与x轴的交点坐标,令y=0,即ax+bx+c=0,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得交点横坐标.二22次函数y=ax+bx+c(a,b,c是常数,a≠0)的交点与一元二次方程ax+bx+c=0根之间的22关系,△=b﹣4ac决定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b﹣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22交点;△=b﹣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b﹣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6.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且DE∥BC,若S△ADE:S△BDE=1:2,则S△ADE:S△BEC=(

)

22

222

A. 1:4 B. 1:6 C. 1:8 D. 1:9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首先证明△ADE∽△ABC,进而证明S△ABC=9S△ADE;运用S△BDE=2S△ADE,得到S△BEC=6S△ADE,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 解:∵

,且S△ADE:S△BDE=1:2,

∴,;

∵DE∥BC,

∴△ADE∽△ABC, ∴

第8页(共24页)

∴S△ABC=9S△ADE,而S△BDE=2S△ADE, ∴S△BEC=6S△ADE,

∴S△ADE:S△BEC=1:6. 故选B.

点评: 该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的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牢固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这是灵活运用、解题的基础和关键.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7.如果=,那么的值是

.

考点: 比例的性质.

分析: 根据合比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 解:由=,那么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合比性质:=⇒

8.计算:tan60°﹣cos30°=

.

=

.

=

=,

考点: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 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求出即可. 解答: 解:原式=故答案为:. ﹣

=

.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正确记忆相关数据是解题关键.

9.如果某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平移后能与y=3x的图象重合,那么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2式可以是 y=3(x+2)+3 .(只要写出一个).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专题: 开放型.

第9页(共24页)

2分析: 先设原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h)+k,再根据经过平移后能与抛物线y=3x重合可知a=3,然后根据平移的性质写出解析式,答案不唯一. 解答: 解:先设原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h)+k,

2∵经过平移后能与抛物线y=3x重合, ∴a=3,

∴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y=3(x+2)+3.

2故答案为:y=3(x+2)+3.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知图形平移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如果抛物线y=x+(m﹣1)x﹣m+2的对称轴是y轴,那么m的值是 1 .

考点: 二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 由对称轴是y轴可知一次项系数为0,可求得m的值. 解答: 解:∵y=x+(m﹣1)x﹣m+2的对称轴是y轴,

∴m﹣1=0,解得m=1, 故答案为:1.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对称轴,掌握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轴其一次项系数为0是解题的关键.

11.如图,AD∥BE∥FC,它们依次交直线l

1、l2于点A、B、C和点D、E、F.如果AB=2,BC=3,那么的值是 . 2

222

22

考点: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分析: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解答: 解:∵AD∥BE∥FC, ∴==,

=

,代入可求得答案.

故答案为:.

第10页(共24页)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所得线段对应成比例是解题的关键.

1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AD,BD⊥CD,如果AD=1,BC=3,那么BD长是 .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如图,证明∠A=∠BDC,∠ADB=∠DBC,得到△ABD∽△DCB,列出比例式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 解:如图,∵AD∥BC,AB⊥AD,BD⊥CD, ∴∠A=∠BDC,∠ADB=∠DBC, ∴△ABD∽△DCB,

∴AD:BD=BD:BC,而AD=1,BC=3, ∴BD=. 故答案为.

点评: 该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的应用问题;牢固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是解题的基础和关键.

13.如图,如果某个斜坡AB的长度为10米,且该斜坡最高点A到地面BC的铅垂高度为8米,那么该斜坡的坡比是

.

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分析: 直接利用坡度的定义,坡度是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又叫做坡比,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 解:∵某个斜坡AB的长度为10米,且该斜坡最高点A到地面BC的铅垂高度为8米,

第11页(共24页)

∴水平距离BC==6(m),

则该斜坡的坡比是:=.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坡度的定义,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

14.在Rt△ABC中,∠C=90°,CD是斜边AB上的高,如果CD=3,BD=2.那么cos∠A的值是 .

考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进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cosA=cos∠BCD进而求出即可. 解答: 解:如图所示:∵∠ACB=90°, ∴∠B+∠A=90°, ∵CD⊥AB, ∴∠CDA=90°, ∴∠B+∠BCD=90°, ∴∠BCD=∠A, ∵CD=3,BD=2, ∴BC=, ∴cosA=cos∠BCD=故答案为:. =

=

.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正确记忆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是解题关键.

15.正六边形的中心角等于 60 度.

考点: 正多边形和圆.

分析: 根据正六边形的六条边都相等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正六边形的六条边都相等, ∴正六边形的中心角=

=60°.

故答案为:60.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和圆,熟知正多边形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圆心O的坐标是(3,﹣5),如果圆O经过点(0,﹣1),那么圆O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 相切 .

第12页(共24页)

考点: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 确定圆O的半径,然后根据点O到x轴的距离与圆的半径的大小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圆心O的坐标是(3,﹣5),如果圆O经过点(0,﹣1), ∴圆的半径为

=5,

∵O到x轴的距离为5,

∴圆O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相切, 故答案为:相切.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求得圆的半径,难度不大.

17.在Rt△ABC中,∠C=90°,∠A=30°,BC=1,分别以A、B为圆心的两圆外切,如果点C在圆A内,那么圆B的半径长r的取值范围是 0

考点: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求得斜边AB和直角边AC的长,要使得点C在圆A内圆A的半径就满足比AC长、比AB短,从而得解.

解答: 解:∵Rt△ABC中,∠C=90°,∠A=30°,BC=1, ∴AB=2BC=2,AC=

=

∵以A、B为圆心的两圆外切, ∴两圆的半径的和为2, ∵点C在圆A内,

∴圆A的半径长r的取值范围是0

点评: 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也就是比较点与圆心的距离和半径的大小关系.

18.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E⊥CD,垂足为点E,连结AE,∠AEB=∠C,且cos∠C=,若AD=1,则AE的长是

.

考点: 梯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第13页(共24页)

分析: 作AF∥DC,交BE于G,BC于F,作FH∥BE,交DC于H,先求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EGFH是矩形,从而求得FC=AD=1,GE=FH,由cos∠C=求得CH,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FH,最后根据cos∠AEB=即可求得AE的长.

解答: 解:作AF∥DC,交BE于G,BC于F,作FH∥BE,交DC于H, ∵AD∥BC,BE⊥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FH⊥DC,AF⊥BE, ∴FC=AD=1,∠FHC=90°,∠AG,E=90°, ∵cos∠C=∴HC=, ∴FH==

, =,

∵FH⊥DC,AF⊥BE,BE⊥CD, ∴四边形EGFH是矩形, ∴GE=FH=∴cos∠AEB=, ,

∵∠AEB=∠C,且cos∠C=, ∴cos∠AEB==,

∴AE=故答案为=. =.

点评: 本题考查了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等,作出辅助线关键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是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78分) 19.如图,已知两个不平行的向量、. (1)化简:2(3﹣)﹣(+);

第14页(共24页)

(2)求作,使得=﹣.(不要求写作法,但要指出所作图中表示结论的向量).

考点: *平面向量.

分析: (1)直接利用平面向量的加减运算法则求解即可求得,注意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 (2)利用三角形法则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 解:(1)2(3﹣)﹣(+)=6﹣2﹣﹣=5﹣3;

(2)如图,则∴==﹣=. ,

=,

即为所求.

点评: 此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运算与作法.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三角形法则的应用,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0.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抛物线y=ax+bx+c经过原点O、A(﹣2,﹣2)与B(1,﹣5)三点.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写出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考点: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 (1)把原点O、A(﹣2,﹣2)与B(1,﹣5)三点分别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得a、b、c的数值得出函数解析式即可;

(2)把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得出顶点坐标即可.

解答: 解:(1)∵抛物线y=ax+bx+c经过原点O、A(﹣2,﹣2)与B(1,﹣5)三点,

22∴,

第15页(共24页)

解得:,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2x﹣3x.

2(2)y=﹣2x﹣3x =y=﹣2(x+)+,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点评: 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以及利用配方法求得顶点坐标.

21.已知:如图,⊙O的半径为5,P为⊙O外一点,PB、PD与⊙O分别交于点A、B和点C、D,且PO平分∠BPD. (1)求证:=;

22(2)当PA=1,∠BPO=45°时,求弦AB的长.

考点: 垂径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作OE⊥AB于E,OF⊥CD于F,连结OB、OD,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OE=OF,根据垂径定理得AE=BE,CF=DF,则可利用“HL”证明Rt△OBE≌Rt△ODF,得到BE=DF,则AB=CD,根据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得到

=

,所以

=

2;

22(2)在Rt△POE中,由于∠BPO=45°,则可判断△PO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OE=PE=1+AE,则OE=1+BE,然后在Rt△BO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1+BE)+BE=5,解方程求出BE即可得到AB.

解答: (1)证明:作OE⊥AB于E,OF⊥CD于F,连结OB、OD,如图, ∵PO平分∠BPD,OE⊥AB,OF⊥CD, ∴OE=OF,AE=BE,CF=DF, 在Rt△OBE和Rt△ODF中,

∴Rt△OBE≌Rt△ODF, ∴BE=DF, ∴AB=CD, ∴ =,

第16页(共24页)

∴即+==; +,

(2)解:在Rt△POE中,∵∠BPO=45°, ∴△PO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OE=PE=PA+AE=1+AE, 而AE=BE, ∴OE=1+BE,

在Rt△BOE中,∵OE+BE=OB,

222∴(1+BE)+BE=5,解得BE=﹣4(舍去)或BE=3, ∴AB=2BE=6.

22点评: 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勾股定理.

22.如图,小明想测量河对岸的一幢高楼AB蛾高度,小明在河边C处测得楼顶A的仰角是60°距C处60米的E处有幢楼房,小明从该楼房中距地面20米的D处测得楼顶A的仰角是30°(点B、C、E在同一直线上,且AB、DE均与地面BE处置),求楼AB的高度.

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分析: 过点D作DF⊥AB于点F,设AB的长度为x米,则AF=x﹣20米,在Rt△ABC和Rt△ADF中分别求出BC和DF的长度,然后根据CE=BE﹣CB,代入数值求出x的值. 解答: 解:过点D作DF⊥AB于点F, 则四边形BFDE为矩形,

设AB的长度为x米,则AF=x﹣20米, 在Rt△ABC中, ∵∠ACB=60°, ∴BC=,

在Rt△ADF中,

第17页(共24页)

∵∠ADF=30°, ∴DF=(x﹣20), ∵AB=DF,CE=60米, ∴(x﹣20)﹣=60,

解得:x=30+30. 即楼AB的高度为(30

+30)米.

点评: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仰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求解,难度一般.

23.已知: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且∠ABE=∠ACD,BE、CD交于点G.

(1)求证:△AED∽△ABC;

(2)如果BE平分∠ABC,求证:DE=CE.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 证明题.

分析: (1)证明B、C、E、D四点共圆,得到∠ADE=∠ACB,即可解决问题. (2)如图,作辅助线,证明EM=EF;由sinα=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 (1)证明:∵∠ABE=∠ACD, ∴B、C、E、D四点共圆, ∴∠ADE=∠ACB,而∠A=∠A, ∴△AED∽△ABC.

(2)解:过点E作EM⊥AB,EF⊥BC; ∵BE平分∠ABC,

∴EM=EF;设∠ADE=∠ACB=α, 则sinα=,sinα=

第18页(共24页)

,sinα=,得到,根据ME=EF,

∴,而ME=EF,

∴DE=CE.

点评: 该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的应用问题;应牢固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四点共圆的判定等几何知识点.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抛物线y=(x﹣3)向下平移使之经过点A(8,0),平移后的抛物线交y轴于点B. (1)求∠OBA的正切值;

(2)点C在平移后的抛物线上且位于第二象限,其纵坐标为6,连接CA、CB.求△ABC的面积;

(3)点D的平移后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位于第一象限,连接DA、DB,当∠BDA=∠OBA时,求点D坐标.

2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 (1)设平移后的抛物线表达式为y=(x﹣3)+k,把A(8,0)代入表达式可得k的值,可得出平移后的抛物线表达式,把把x=0代入得y的值,可得出B坐标,即可得出tan∠OBA的值.

(2)利用平移后的抛物线可得出点C的坐标,从而得出直线AC的解析式,由AC与y轴交于点E,可得出点E的坐标,利用S△ABC=S△BCE+S△ABE求解即可,

(3)设对称轴交线段与AB与N,交x轴于点F,利用角的关系可得△NAD∽△DAB,由相似比可得AD=AN•AB,由FN∥BO,可得AN=AB,再结合AF+m=AD,即可求出点D的坐标. 解答: 解:(1)设平移后的抛物线表达式为y=(x﹣3)+k,把A(8,0)代入表达式解得k=﹣,

2

22

2

2

2

第19页(共24页)

∴平移后的抛物线表达式为y=(x﹣3)﹣如图,

2

把x=0代入得y=(x﹣3)﹣∴B(0,﹣4), 在RT△AOB中,tan∠OBA=

=2,

22

,得y=﹣4,

(2)把y=6代入y=(x﹣3)﹣∴C(﹣4,6), 如图,

,解得x1=﹣4或x2=10(舍去),

∴直线AC解析式为y=﹣x+4,

设AC与y轴交于点E,则点E的坐标为(0,4), ∴S△ABC=S△BCE+S△ABE=BE•|C横坐标|+BE•OA=16+32=48, (3)如图,设对称轴交线段与AB与N,交x轴于点F,

∵FN∥BO,

∴∠OBA=∠DNA,

第20页(共24页)

∵∠BDA=∠OBA ∴∠BDA=∠DNA, ∴△NAD∽△DAB, ∴=,即AD=AN•AB, 2∵FN∥BO, ∴==,

∴AN=AB,

设点D的坐标为(3,m), 由题意得AF+m=AD,即5+m=(4222

2

2

),

2解得m=5(负值舍去), ∴点D(3,5).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涉及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三角形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平移后的抛物线表达式.

2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6,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在AB延长线上,联结CE,AF⊥CE,AF分别交线段CE、边BC、对角线BD于点F、G、H(点F不与点C、E重合).

(1)当点F是线段CE的中点,求GF的长;

(2)设BE=x,OH=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3)当△BHG是等腰三角形时,求BE的长.

考点: 四边形综合题.

分析: (1)首先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C的长,证得△ACF≌△AEF,得出BE=2,进一步得出△CBE∽△ABG,△CGF∽△CBE,利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得出CF、CG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得而答案即可;

(2)作BM⊥AF,ON⊥AF,垂足分别为M、N,利用△ONH∽△BMH,△ANO∽△AFC,△BMG∽△CFG,建立BE、OH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整理得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根据y=0,得出x的定义域即可;

(3)分三种情况探讨:①当BH=BG时,②当GH=GB,③当HG=HB,分别探讨得出答案即可. 解答: 解:(1)∵AB=8,BC=6, ∴AC=10, ∵AF⊥CE,

∴∠AFC=∠AFE=90°,

第21页(共24页)

∵点F是线段CE的中点, ∴CF=EF,

在△ACF和△AEF中,

∴△ACF≌△AEF, ∴AE=AC=10, ∴BE=2,

∵∠CGF=∠AGB,∠GFC=∠ABG, ∴∠FCG=∠GAB,∠CBE=∠ABG, ∴△CBE∽△ABG, ∴即==, ,

BG=, ∴CG=,

∵∠GCF=∠BCE,∠CFG=∠CBE, ∴△CGF∽△CBE, ∴=,

又CE=2CF, ∴2CF=BC•CG, ∴CF=, ∴GF=(2)如图, =

;

2作BM⊥AF,ON⊥AF,垂足分别为M、N, ∵AF⊥CE, ∴ON∥BM∥CE,

∴△ONH∽△BMH,△ANO∽△AFC,△BMG∽△CFG, ∴==,=,

=

=

第22页(共24页)

∴=,

又∵△CBE∽△ABG, ∴=,BE=x,

∴BG=x,

∴=,

则y=(0

(3)当△BHG是等腰三角形, ①当BH=BG时,△AHD∽△BHG,

=

,则5+y=6,y=1,由y=

,解得x=3;

②当GH=GB,得出∠AHD=ABH,不存在;

③当HG=HB,得出∠HGB=∠HBG=∠OCB不存在. 所以BE=3.

点评: 此题综合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知识设计的面广,需要多方位思考解决问题,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

第23页(共24页)

第24页(共24页)

第7篇:中考语文精品试卷:2010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卷(59)

2010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一(3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 嗔视(chēn) 狡黠(jié) 一抔黄土(póu) ...B. 纤细(qiān) 棱角(líng) 面面相觑(qù) ...C. 慰藉(jí) 腼腆(tiǎn) 相形见绌(chù) ...D. 提防(dī) 愤懑(mèn) 吹毛求疵(cī) ...2. 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原创) A. 纯粹 鞠躬尽瘁 震撼 擎天憾地 B. 儒雅 妇孺皆知 桑梓 莘莘学子 C. 题词 题纲挈领 申辩 申张正义 D. 沾染 拈轻怕重 愁怅 风流倜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原创)

A.“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仅仅是自我安慰的遣词造句而已,失落的情感需要的其实并不是不痛不痒的慰藉。(安慰) ..B. 欣赏诗歌,可以让我们唤起丰富的想像,体味自然的诗意和人生的情趣。(观赏) ..C.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骇人听闻的8.0级大地震。(耸人听闻) ....D. 有些党员干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于脑后,对人民群众的困难不闻不问,这种现状应....引起高度重视。(充耳不闻)

4. 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原创)

2008年8月8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20时12分,全体起立,军乐队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冉冉升起。现场观众放声高唱,嘹亮的国歌声在体育场内回荡。

①以“美丽的奥林匹克”为主题的大型文艺表演拉开了帷幕 ②灯光转暗,古琴声起,巨幅画轴缓缓展开

③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林匹克与中华文明交融交汇的华丽乐章

④艺术家们历经三年多精心准备的这台演出,以新颖的创意、浓郁的中国风情、富有感染力的表现手法 A.②③①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③

1 5.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 萧山是个小地方,但对于没有方向感的我来说还是有些晕头转向,不知道哪是东,哪是西? B. 有媒体说“韩国生于裁判,死于裁判,”除了词语对仗,看不出任何意义。 C. 对洪水,要水涨堤高,严防死守;对地震,要在废墟中崛起,重建家园。

D. 人的内在素质,如人的经验智慧,品德意志,创造力等等,关系到主体活动的质量,这是成才的基本要素和前提。

6.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原创) ①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③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7.文学常识填空。(3分)(原创)

①鲁迅曾称誉我国古代名著《 》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②《威尼斯商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剧中人物 是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典型的“吝啬鬼”形象。

③《儒林外史》,我国清代 写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8.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将下列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3分)(原创) ①古人常常用对对子来对儿童进行语言启蒙教育。

②对对子容易调动学生的游戏天性和好胜心,很适合在幼年阶段进行语言基础训练。 ③对对子能考察一个人的语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9.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原创)

①自全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区委始终突出实践特色、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核心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环节来抓。②通过解决突出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完善体制机制等,着力在“增动力、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强队伍”等六个方面进行了体制机制创新,③组成了萧山科学发展的新优势,为转危为机、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10. 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3分) (摘自《2010全真语文模拟卷八》)

每个人都拥有财富。知识是财富,它能增长智慧,也能美化心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挫折是财富,它能积累经验,也能磨练意志……拥有这些财富,人生就会多姿多彩。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根据《BFB中考一套》改编) 约 会 荷 花

①早早的就听说霍金要来了,霍金保持着他特有的身体姿态与偶露的微笑要来杭州了!

2 ②霍金来杭州,人们都以为这是一位科学巨匠与我们的一次聚首,一场约会,一篇不亚于任何追星场面的经典篇章。而我私底下却在想:霍金应该是来赴西湖的荷花之约的。

③当那么多的人都在为霍金而狂时,他坐在轮椅上想的是什么呢?是身体上的不适?是想拼命忍着将要流溢出来的口水?是想好好地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还是新的黑洞理论?这些都只有他自己知道。

④一尊微弱之躯,一个病中的老人,面对这么多鲜花、掌声、赞叹和美誉,他为什么不像其他明星表露出满心的欢喜与陶醉呢?哪怕是装出来的。一切都是那么静静的,静静的,犹如秋天的一片落叶,静静地飘下,飘到一个地方,风吹一下,就动一动。风不吹,就静静地禅定着。那些仍然留在枝头的鲜花与果实与它无关,那些欣赏鲜花与享受果实者的赞叹与它无关。它只属于大地。回归大地,是它的理想与抱负。走向大地时的那份从容与宁静,那份无悔与蕴藉,只有那片掉落的秋叶,才能够懂得!

⑤很多的时候,霍金都保持着一种雕塑般的姿态。没有任何一种雕塑会像他那样生动,会像他那样令人难忘与不舍!身子斜斜的,脖子斜斜的,连他的微笑也都是斜着的,我猜想他看到的人与物也都是斜着的,惟独他的心笔直地立在那里。

⑥所有的鲜花与笑脸还有亲吻连同祝福,也就是冲着他的那份直立着的心而去!

⑦大多时候沉默着的霍金,总让人误以为他是暂时地睡着了,睡着了似的霍金其实是比谁都清醒着。他在心中寻找美,一份简单得令人心痛的美。所以,当他看到西湖的荷花盛开时,忍不住赞叹了:多美啊!美就是那么简单!而美又不是那么简单的!当荷花浮出水面,亭亭玉立于这个世间的时候,那些曾经生活在淤泥与黑暗中的生活细节就淡远了,曾经付出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心血与汗水都化作了一缕甜蜜的回忆与沉潜的智慧。

⑧任何生命都有这个过程。当霍金读懂荷花时,笑了,由衷地发出赞美:多美啊!

⑨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在接天的荷叶当中,霍金难道不比荷花更美吗?他与荷花融为一体。微风起处,荷叶与花儿都摇曳了起来。风在花叶上吹着,也吹在霍金的脸上。霍金也如一朵荷花,幽香随风飘过来,带给我们夏日里最后的一抹清凉。

(作者赵福莲,有删改) 〔注〕霍金: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患卢伽雷病,全身瘫痪,却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1.揣摩文章题目,写出它的两重含义。(3分)

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原创)

①一切都是那么静静的,静静的,犹如秋天的一片落叶,静静地飘下,飘到一个地方,风吹一下,就动一动。

②身子斜斜的,脖子斜斜的,连他的微笑也都是斜着的,我猜想他看到的人与物也都是斜着的,惟独他的心笔直地立在那里。

3 13.文章第⑧段说“当霍金读懂荷花时,笑了,由衷地发出赞美:多美啊!”请具体说说霍金究竟读懂了什么。(3分)

14.文章说“美就是那么简单”,又说“美又不是那么简单的”。你认为矛盾吗?请结合你的课内外积累写一段话,表述你的看法。(不少于80字)(6分)(原创)

(二)(根据网络资料改编)

鸟 儿 为 什 么 歌 唱

从玉华

①英国大提琴演奏家哈里森每天都会在小树林练琴,有一天,一只夜莺突然飞来,与她的琴声合奏,接下来,越来越多的夜莺加入其中。1924年,BBC录下这些人与鸟的二重奏,在广播里播放,80多年过去了,这段录音成为珍贵的历史研究资料。如今,人们把自然界的鸟儿组成一个交响乐团——键盘手乌鹊,背景音乐红尾雀,鼓手啄木鸟,电吉他苍头燕雀,歌手夜莺……

②鸟儿为什么歌唱?它们的大脑构造如此小巧,却将如此庞大的一部分用于音乐。让我们进入奇妙的探索之旅。

③一只澳大利亚琴鸟唱歌前通常要花好几个星期搭建它的舞台——一个直径约一米的土堆。园丁雄鸟要花费数个星期建造精巧复杂如同艺术品的窝,而且一定要用蓝色的物品来装饰爱巢,如果找不到蓝色花瓣,它会从数公里外的餐桌上带回蓝色的塑料汤匙。这些举动,其实都是为了最美妙音乐的来临。按照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鸟男们”如此特殊的歌舞只有一个解释——取悦雌性。因为澳大利亚的这片丛林,是个“男多女少”的卖方市场,琴鸟姑娘每年仅产卵一枚,受荷尔蒙困扰的小伙子们竞争格外激烈。

④这一学说得到了科学的印证。科学家研究了从38000只日本鹌鹑身上提取的大脑样本,然后将其分别放在光线下接受时间长短不一的照射。他们发现,当春天来临时,鸟儿就开始唱歌是因为春天日照时间比冬天长,在鸟类特殊的大脑细胞与阳光的共同作用下,其体内便开始分泌荷尔蒙。它们用唱歌来吸引异性。

⑤然而,这只是众多解释之一。另一种令人信服的理论指出,鸟儿歌唱是为保卫自己的领地。理论上,这叫“波盖斯提假说”,这个名字出自著名的同名电影,它讲述了一个法国士兵在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通过模仿许多士兵的说话声,使得敌人相信堡垒里驻满了军团而不是只有一个人,他靠自己的力量保卫了一个堡垒。鸟儿正是用这种方式保卫自己的领地,他们通过模仿其他生物的尖叫有效地赶跑敌人。

⑥还有更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快乐说”:鸟儿唱歌就是为了快乐。尽管这一观点还缺乏许多论据——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计算快乐的地步。

⑦理论越来越陷入无序,五花八门。甚至有科学家用诗歌来解释。他分析云雀歌唱的发音、节奏、韵律,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一首捷克斯洛伐克诗歌。结局不难想象:这个鸟类研究学家最后真的成了诗人。

⑧当然,人们往往更加相信拿着手术刀的科学家。在鸟儿热情的歌唱开始之后,它的大脑被取出,在干冰中冻结,用机器将大脑组织切成只有10微米厚的切片。“一曲未终”的鸟儿换来了最新的科学发现:只有在鸟儿歌唱的时候才能进行蛋白合成。当一只成年金丝雀学习一首新歌的时候,它大脑的顶部会出现新的脑细胞,这跟人类18岁开始脑细胞将一个接一个地衰老死去的古老教条全然不同。

4 ⑨全世界有近100个实验室在研究鸟类的大脑。有的实验室每年要杀死大约2000只鸟儿。“它低着头唱歌,脑袋就掉下来了。”鸟类没有签发同意手术的表格,所以科学家更喜欢用“牺牲”而不是“杀死”来描述鸟儿因科学研究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他们更愿意信奉:动物就是机器。

⑩如今很多动物保护者质疑这种科学实验伦理。或许正如有人所说:鸟儿是森林的喉舌,它们能告诉我们的比我们所知的更多。鸟儿为何歌唱?与我们人类歌唱的理由一样——因为我们能够歌唱。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15. 文章第①节中写到英国大提琴演奏家哈里森与夜莺的二重奏,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6.对于“鸟儿为什么歌唱”,文中提出了哪几种解释?(3分) 17.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4分)(原创) ①这些举动,其实都是为了最美妙音乐的来临。 ....②这一学说得到了科学的印证。 .18.“科学家更喜欢用‘牺牲’而不是‘杀死’来描述鸟儿因科学研究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如果是你,会用“牺牲”还是“杀死”来描述?请说明理由。(4分)(原创)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根据《2010中考古诗文阅读精练》改编)

(一)

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遇物即攫之,曰:“此吾可羞①也,此吾可服也,此吾可资也,此吾可器也。”攫已,即去。市伯②随而索其直,晋人曰:“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尔幸予我,我若富贵当尔偿。”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旁有哂之者,晋人戟手③骂曰:“世人好利甚于我,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何哂之有?”

选自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

(二)

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④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先生怒,欲亲赍付还。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赖人解救。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急行至京,试期已届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

(注)①羞:同“馐”,美好的食品,这里当动词用,意为“吃”。 ②市伯:市场上的管理官吏。

③戟手:戟,jǐ。竖起中指与食指如戟形。这是骂人时侮辱人的动作。④孝廉:举人的别称。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原创)

5 A. 市伯随而索其直(钱) B. 皆若己所固有(本来) ..C. 先生忧旅费不给(给予) D. 果系妇遗面盆(遗失)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原创) A. 遇物即攫之 辍耕之垄上 ..B. 往往百计而阴夺之

国险而民附 ..C. 以孝廉赴会试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D. 仆于途中拾一金镯 战于长勺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原创) (1) 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 (2) 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

22. 面对金钱财物,晋人与罗一峰的态度截然不同,他们各有怎样的品性?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杨 柳 枝 词 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1)

一、二两句诗中,写出了春天柳树的什么特点? (2)

三、四句用反问语气,耐人寻味。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四(4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1)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3)字数不少于600字。

6 2010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0分,各3分)

1、D

2、B

3、A

4、D

5、C

6、①沉舟侧畔千帆过

②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学而不思则罔

④赢得生前身后名

7、①史记

②夏洛克

③吴敬梓

8、对对子不仅能考察一个人的语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而且容易调动学生的游戏天性和好胜心,很适合在幼年阶段进行语言基础训练。因此(所以),古人常常用对对子来对儿童进行语言启蒙教育。

9、①在“突出实践特色”前加上“把”。

②将“解决突出问题”与“深入调查研究”换位。 ③把“组成”换成“形成”。

10.示例:友情是财富,它能增添快乐,也能珍藏情感;

亲情是财富,它能温暖心灵,也能抚平伤痛; 二(30分)

11.(1)霍金来西湖赴荷花之约;(2)我们与如荷花般的霍金相会。

(3分,前一点1分,后一点2分。大意对即可。)

1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或形象)地写出了霍金面对荣誉时的从容(或实现人生价值后的无悔)。

(2)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霍金在身体残疾时表现出的坚强乐观(或从容高洁)的精神品质。 (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3.示例1:经历了淤泥般的黑暗生活并将之淡远,所展现出来的亭亭玉立的生命是最美的。

示例2:付出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心血与汗水,把它化作一缕甜蜜的回忆与沉潜的智慧,拥有这个过程的生命是美的。

(3分,“经历苦难”的意思1分,“超越苦难”的意思1分,语言表达1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4.不矛盾。

美是简单的。有一句歌词说“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花开花落是最宁静的美;和谐相处是最质朴的美;笑看得失是最从容的美。生活的本质不在于浮华与繁复,而在于从最简单处感受真,于最平凡中体味美。

美又不是那么简单的。美的创造往往是曲折的,美的内蕴往往是丰富的。当人们赞叹《永州八记》的清秀之美时,可曾想到它蕴含着柳宗元贬谪的心酸;当人们称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境界之美时,可曾想到它源自于杜甫屋漏难眠的凄楚。只有经历岁月的沉淀和苦痛的磨砺,美才能绽放出永恒的华彩。 (言之成理即可。理解深刻,思路清晰,语言有文采5—6分;理解准确,思路较清晰,语言通顺3—4分;理解基本准确,有简单思路,语言基本通顺1—2分。)

15.(1)引出“鸟儿为什么歌唱”的问题;(2)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分,前一点2分,后一点1分)

7 16. 求爱说、保卫说(波盖斯提假说)、快乐说、诗歌说、促进蛋白合成说。

(3分,写出三种,意对即可)

17.①琴鸟唱歌前要搭建舞台,园丁雄鸟要造窝并用蓝色物品来装饰爱巢。 (2分,若抄录原文给1分)

②求爱说(雄鸟歌唱是为了取悦雌鸟)(2分)

18.示例1:我会用“杀死”来描述。因为鸟儿同我们人类一样是地球的生灵,科学家为了研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鸟儿为什么歌唱”的问题,而肆意剥夺鸟儿的生命,是一种残忍的行为。

示例2:我会用“牺牲”来描述。因为科学家研究“鸟儿为什么歌唱”是为了探索科学奥秘,鸟儿为科学事业献出生命,它的死是有意义的。(4分,能结合选文内容和个人认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三(20分) 19.C(3分)

20.C D (每个2分,共4分。)

21.①我还只不过是白天去抢,难道不是比他们强多了么?

②不用担心,(我)之前不是在山东的某个地方捡到一只金手镯,可以典当作为旅费。”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 晋人:贪婪(贪得无厌),不择手段,厚颜无耻(恬不知耻)。

罗一峰:拾金不昧,舍己为人,品学兼优。 (各2分,品格1分,结合文中材料1分)

23.(1)特点:繁茂、娇嫩、柔软。

(2)后两句运用反问句,通过柳树生长之地荒芜冷落,暗示人才生不逢时,只好终日寂寞。 ( 5分,上题2分,下题3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四 (40分) 24.分五等评分。

一等(35-4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①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②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③错别字3个扣1分(重出不计)。④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上一篇:长寿涪陵地区下一篇:行政执法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