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研工作反思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学校教研工作反思

反思学校教研 推动新课程改革

【摘要】传统教研在功能上多表现为关注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不够,我们应反思学校的教研组织性质、机构、方式,以保证新型教研的顺利开展。因此,学校教研组织应成为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学习型组织,并建立合理的教研组织机构,采取有效的教研方式、健全的教研制度,以保障教研和课改的实施,从而推动新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学校教研 反思

传统的教研行为只关注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与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因素和价值取向。要把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变为现实,就必须思考学校的教研行为是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并让教师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从而推动新课程的改革。因此,我们必须反思学校的教研组织性质、机构、方式及保障,以保证新型教研的顺利开展。

☆反思一:学校教研组织的性质是什么?

传统教研在功能上多表现为关注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不够。这导致有的教师从教数十载,其专业发展水平还只停留在入职后的初期水平。为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教研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还应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当树立学校教研组织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场所的新型教研理念。要使学校的教研行为发挥促进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功能,学校教研组织就应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而要使学校的教研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学校就必须做到做到以下几点:①使教研组织的管理功能性变为专业引领性。②把教研行为的短期学习性变为持续长效发展性。③把强调竞争的结果性变为过程合作性。④把个人研究型变为集体研究、反思、交流,达到组内共同提高型。

☆反思二:怎样建立学习型教研组织机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研热情日益高涨,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也日显重要。然而学校如果不创建一个合理的学习型组织和机构来指导、规划的话,教师的教改活动势必会各自为政,从而影响效果。为了引导教师的教改活动,促进其教改能力的提高,让教改担当起“科研兴校”的重任,走教改的组织化道路就成为了学校的必然选择。那么,学校应如何创建教研的组织机构呢?

1.创建学校教科室,并明确其职责、功能和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新时代的学校教科室,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负责校本教改的规划和管理,对外联系专家,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科研素养。②组织课题研究。根据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立足校本,组织教师开展以应用性为主的课题研究。 ③收集教育科研信息,组织教育理论的校本学习和研讨,为教师搭起教育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同时,还要使学校教科室承担起“科研兴校”的重任,推动新课程改革。此外,还要进一步提高教科室的管理职能,加大其管理权力,要让教科室有职责和能力去组织教师的一切培训和学习。

2.创建开放型教研组,建立网络式学习组织。

(1)为了有效地完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师就得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上实现突破,不仅要在本专业上加强学习,还要在相关专业上综合发展、学习和提高,并加强与其他科目教师的合作。因此,学校应建立开放型教研组,以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以及教育观念、方式方法的融会贯通,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形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开阔视野,实现专业增值。当然,要使各学科老师都能跨科交流,还必须加强年级组的备课功能,实施教研组、年级组对教师的网络化管理。

(2)创建区域内的教研网络,实施资源共享。在学校学科教研组织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内的学科教研网,通过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定期就共同面临的问题进行研讨,以拓展教师互动的空间,从而走出封闭的圈子,在多途径的互动中,发挥集体智慧,共谋解决问题的策略,实现区域内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共同提高。

(3)学校应建立与高等院校、上级教研机构合作的研究制度,以保证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来源和支持。学校的教研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而进行的,如果仅局限于校内力量,而没有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研究就经常会自囿于同水平上的反复,而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甚至停滞不前,从而导致形式化、平庸化。从这个角度来说,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学校教研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实践发现,教师在上级教研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研修和学习更能获得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且可以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而上级教研部门也能更好地推动新课改,这样所产生的双向型网络式教研流程,就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提高的机会和平台,也为上级部门提供了真实的研究素材和资料。

☆反思三: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教研方式?

1.立足校本教研,采用反思型教研模式。

在新时期下,反思是校本研究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要使教研有效,学校就必须鼓励和要求教师在教学和教研中进行反思。教师的反思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的过程。通过反思、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还形成了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从而真正成为了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了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并克服了被动性和盲目性。

2建立说课制度,采用合作与交流型的教研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所以教师之间也必须加强合作,其有效体现莫过于集体说课。说课是教师对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在此活动中,大家把各自反思的三个过程拿出来探讨,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一所学校的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不仅取决于每一位教师的参与和智慧,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集体实践与集体智慧。因此,学校教研组织应为各教研组、备课组提供固定的时间和场所,以使教师能够加强合作,使集体说课成为交流的理想场所。

3开展课题研究,实施骨干带动模式。

教师在教学、教研中,在反思交流中,在集体说课中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在合作讨论中得到了解决,但有些问题却要在实践中检验和研究才能解决。由此可见,不是所有问题都要花时间进行研究才能解决,所以骨干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要发挥引领作用,以找到问题的价值取向,并论证问题的创新性、可行性,同时还要规划研究的范围、主攻方向和目标。进行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并推广经验。所以选题、论题的过程就是全体教师学习、提高的过程,而研究课题的过程则是全体教师收集资料、思考相关问题、论证相关结论、推广新课程,以及学习研究方法的过程,这样一来,整个学习型组织的成员就可以实现整体提高,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反思四:教研工作以什么作为保障?

要使教研得以顺利进行,除了在人员配备上要给予充分重视外,学校还应健全教研的相关制度,如经费使用制度、教研奖惩制度、教师业绩考核制度、教科室职责与权限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内容都应与校本研修、教师教研挂钩或向它倾斜。同时,在时间上还要给予保证,如学校可以对每学科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以用于教研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洁.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J].课程·教材·教法,2003,(2).

[2]秦平等.校本教研基础理论与最新实践[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3]刘芳等.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作者:胡大军

第2篇:校本教研管理工作的实践与反思

昆明市第十一中学是城镇地段的二级完中,在高中招生录取中处于劣势地位,生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学校完成了片区义务教育的控辍保学任务,成为随迁子女入学的重要保障,教育教学的任务日益严峻。目前,学校的教学管理存在粗放和低效现象,教师缺乏教学创新的意愿和动力。在这样的形势下,全面分析学校校本教研管理在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寻找提升校本教研管理水平的方法,就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对校本教研管理的思考

通过前期的调查和学校初中年级成绩的监测,笔者发现,学校虽然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但是流于形式、教师漠视校本教研等情况还比较普遍。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对教师校本教研的缺失不能不引起笔者的关注和思考,因此怀着一种责任感,力争透彻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带领教学管理人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教师借鉴的教研路子,力争把研究成果首先应用于教学管理中,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校本教研管理执行其实是教学决策的后续,是联系整个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忽视了执行,就难免偏离轨道、目标,所以政令不畅、执行不力,是目前学校校本教研管理中应该关注的问题。如何保证学校校本教研管理政策顺利贯彻执行?要注意如下几点:

1. 不断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管理者可以通过教职工大会、教研组长会、备课组长会、年级组长会、年级教师会、党小组讨论会等形式,将学校发展的目标和管理设想在会议和学习中向老师宣讲,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动态,抢抓历史机遇。同时,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充分倾听教师意见,提高政策的公平性;提升校本教研管理者的沟通协调能力,彻底克服管理不善引发的信任危机。

2. 树立强有力的领导权威

校本教研管理者领导权威的基础就在于他的影响力。管理者要以个人的学识和魅力,让教师对他充满信心;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坚持原则,正确处理好领导与被领导、公与私的关系;要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和老师们同甘共苦。学校管理者可以将校本教研管理的团队成员编入年级管理,充分发挥优秀老师的帮带作用。

3. 健全和完善科学的用人机制

放手重用那些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老师,起用和提携有方法、思路、能力的老师,大胆启用新教师,将教学的活力注入备课组和学科群。同时,妥善调整改善教师人才队伍机构,安排学科管理人员不仅要看其热情和信心,还要看他的素质和能力。积极与年级的党小组配合,将具体的事物委派给相应的老师之前,认真考察,创造一个想正事、谋正事、干正事的良好氛围。

4.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建章立制,科学规范教学工作和各层级管理行为,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促进校本教研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是推行执行力的有效手段。

5. 确保形成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校本教研管理工作要着力打造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氛围,通过充分尊重教师劳动,让他们在组织承认、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上得到充分满足,从而形成学校内部的凝聚力。

二、校本教研管理工作实践

笔者从2019年10月開始分管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对校本教研管理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1. 加强层级管理

层级管理是指在学校校本教研管理过程中,在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内部实现统一的管理。具体地说,就是让教科研管理活动贯穿教学的三个主要实施部门(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明确各部门的责权,实现责权利相统一。

(1)支持年级组管理。成立新的年级组时,除了充分考虑教师配置问题外,还将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放入年级,既让年级组的工作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同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可以通过管理人员在学校各个部门进行协调。笔者本人就在两年的教科室主任工作期间分别作为两届管理干部参与了年级组的管理工作,其间完成了多项年级活动的协调工作。尤其是初2021届,从进入初三年级开始,笔者就参与了年级组的初三备考工作,如备课组的教学计划制订、学科课时练习检测的督促、学科考试质量分析,力争夯实复习备考的过程管理。作为信息技术专任教师,笔者还在管理中协调完成了许多年级上信息技术工作中的急需问题。在年级中寻找党组织的支持,争取党员的理解,着力创造积极、务实的教学氛围。

(2)重视教师专业引领。管理者在工作的开始,要重组教研组,选取较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人任教研组组长,打造学科专家体系,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在科学的体系下运作,同时也可以避免管理者因为学科壁垒问题无法对学科教学进行监测。学校教师的思想和知识固化十分严重,管理者要通过教学实绩对比和专业人员引进,将学科教研组组长进行优化,极大地激发学科教师的专业危机感,在教研组老师中树立了学校重视学科专业培养的印象,把教师的关注点放到关注学科知识、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上。同时,通过丰富校本培训方式,让老师们尽量走出去,见识和学习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打开教师眼界,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加强学科备课组的管理。本学期,教科室在学校的支持下,利用年级组牵头举行的学科活动,让学习能力和学科知识在有设计、有计划的学科活动中得到提升。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教科室—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教师”的层次体系逐步建立。这样一来,管理有序,责任有别,工作任务易于及时下达和落实到人,教科研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只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对各项活动及时给予指导、协助即可。

2. 落实制度管理

制度管理是指在学校校本教研管理过程中,根据国家和有关法规的精神以及学校自身的实际,在充分征询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有关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进行调节,实行按章办事、依规治校,增强校本教研管理的效能。经过一段时间的梳理,笔者在校内制定和使用新的《教师校本教研工作手册》,将听课和学习结合起来,并制定相应的填写规范,定期检查。同时修改了包含《骨干教师考核管理制度》《校本教研积分奖励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教学常规工作要求》《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并在教研组长会和年级备课组长会上向教师进行宣传,让他们学习和了解。

3. 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是指在学校校本教研管理过程中,根据一定的目标和现实客观条件,对学校教研组未来的工作进行有目的、科学的规划和安排。每学期开学笔者都会认真拟订学校的教科室工作计划,包含指导思想、总体工作要点(毕业班工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工作、各项教学比赛组织工作、常规性工作、临时性的总结、申报、汇报等工作)、各月具体工作要点,让管理工作有的放矢。

4. 以研促教

校本教研管理者应该是学校教学研究的先行者,要让教师切实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真正的好处——教学质量的真实提升。笔者担任教科室主任后,就以“校本教研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单元备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为题申报区级课题。在带领课题组成员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引导教师进行课题的准备、开展实施、阶段性结题、总结工作,加强学科备课组对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寻找适合学情的教学方式,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带领教师真正研究学生和课堂,让研究成为教师备课活动的主题,让课题真正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

三、以大单元备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笔者在校本教研管理中利用大单元备课作为教研活动的切入点,通过年级和备课组活动,切实改善学校的教研现状,通过改善教学研究风气,形成扎实进行校本研究的氛围,让研究成为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让教师真正从研究中获得成就,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第一阶段,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学校近5年中考、联考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考试成绩,作为后期成绩对比的依据,同时查找大单元备课的相关资料,在课题涉及的教研組和备课组教师中进行宣传和学习。

第二阶段,在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广泛宣传,同时语、数、外学科参加课题的教师梳理出一套初步的大单元备课的基本流程,要求备课组相关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初步应用实践,总结出成熟的经验,并对前期教学流程进行修订和补充,形成大单元备课固定的方法、流程。

第三阶段,将前面修订的单元备课的方法和步骤在初中年级备课组中展开,把其他科目教师的备课活动也纳入单元备课活动中来,提高参与度。同时,前期课题参与人在各自备课组担任备课活动导师,带领教师对所在学科教学和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利用备课组力量进行逐一解析,形成学科备课资源(学科重难点学段分布、学科重难点课时分布、考试重难点分布等),为后期大单元备课活动在全校推开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利用前期形成的备课资源再次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备课组活动推动教师对课堂的改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收集后期考试的数据,用于数据对比。

第五阶段,课题组成员对前面课题中涉及的备课组活动进行总结,梳理出适合自己学科的备课活动方式,汇总出学科核心知识要点的学段、课时分布,成为教研组、备课组以后进行相关活动的资源,同时对数据进行梳理,确定课题研究的总体效果。

如何提高校本教研管理水平是困扰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在教学和教研中唤醒教师发展的内驱力,是每个学校管理者的目标,希望我们在校本教研管理中进行的尝试,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

◇责任编辑 晏祥辉◇

作者:高琼

第3篇:技工学校的教研工作

摘 要:技工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目前技工学校的教研工作管理普遍缺位,教师形成了“教学是主业,教研是副业” 的错误观念。本文分析了当前的教研工作形势,阐述了教研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强化教研工作的新举措。

关键词:技工学校 教研工作 新举措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带来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快速增加,规模化、快速化培养高质量的后备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对技工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专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技工学校应该顺应新的发展形势,改变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传统模式,对教学研究工作重新定位,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去研究如何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但目前的技工教育模式,虽然年年改革,但总是“换汤不换药”, 如教学内容更新了,但教学理念没有更新;教学设备更新了,但教学模式没有更新;教学对象不同了,但教学方法没有改变;通过教学研究出来的“校本教材”, 却是改头换面的“复制品”。教学研究一直是技工学校工作的一项薄弱环节,技工学校要对教学研究深入探讨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一、准确认清当前的技工教研工作形势

当前,技工教研工作有名无实,因为各技工学校专业设置比较多,而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导致专业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研究。尽管不少技工学校设置有专门的教研室或教研处,但往往只是挂个牌子而已,因为搞教研的都进了课堂、到了實训车间搞教学去了,即便抽时间大家在一起教研一下,也是走走过场、做做记录,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更不要说出成果了。这不能不说是技工教研工作的一大遗憾。

技工教研工作为什么一直处于“疲软状态”? 为什么会成为技工教育这个“木桶” 上的“短板”?主要原因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对技工教研存在片面认识,重视不够,缺乏统筹规划。有些技工学校对教研的认知仅以论文发表的刊物等级或课题通过的机关级别来评判成果的高低,片面要求教师自主教学研究,不看过程,只看结果;有些技工学校的教研存在“纸上谈兵”“画饼充饥”的情现象,教研并未真正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这样的教研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基础。因为,教研若不能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难题,就没有生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是教研機构体系不完善,一些技工学校甚至还没有设立教研机构。有些领导片面认为,一次教研活动不开展,一个课题不研究,短期内并不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往往把教学研究当着可有可无的 “软任务”,没有考核指标和激励政策,致使教师长期教而不研,教学水平原地踏步、教学质量停滞不前。因为教研与教学是一对孪生兄弟,彼此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三是教研队伍数量不足,教研能力有待提高。据了解,目前有些技工学校教研机构平均在岗人数不足2人,教研室形同虚设,负责教研的人员往往干的是教研以外的工作,有些学校甚至将学校的闲置人员安排到教研部门工作。这种状况怎么教研?能教研什么?如果不能彻底改革,技工学校教研工作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四是教研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来源单一。有些技工学校几乎没有教研经费,甚至对教师的获奖教研成果都不给予奖励,严重挫伤了教师教研的积极性。

五是技工教研跟不上技工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还停留在过去的围着教科书搞教研思维之中,不能很好地和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对应地研究,更不能很好地针对现代产业和企业用人的标准相结合地研究,研究缺乏针对性和前瞻性。所谓的研究成果不但不能转化,反而僵化。

六是技工教研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力量分散。技工学校所设的教研部门因为存在教研人员配置的局限性,如学科和专业之间、教务和教研之间、系部和年级之间的研究缺少协同合作,可谓是“海安的锣鼓各打各”。虽有统一要求和标准,但教研出来的“成果”却没有“含金量”,如有些教师每年都会撰写出不少的教研论文,但能公开发表的几乎为零,能在省市级教研成果评比中获奖的也是微乎其微。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质量问题。

二、充分认识加强技工教研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技工教研工作是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客观需要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技工学校必须认真研究技工教研工作,用最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为社会提供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技工教研工作的重心要放在研究如何加快培养更多的掌握精湛技艺和高超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研究如何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研究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真正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伟大目标。

2.加强技工教研工作是推进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的本质需要

教研工作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教研室是一种学术组织,是学校研修的最基本单元;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它在学校教学管理和教研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学素养发展的学习共同体。作为技工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教研工作,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才能不断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3.加强技工教研工作是推动技工学校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我国现有技工院校1000多所,竞争求发展的格局正逐步形成。长期以来,与其他类型职业学校教育普遍沿用的“普教改良型”学科课程模式不同,技工学校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课程和教学模式。技工学校只有瞄准就业和劳动力市场需要,对照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根据职业(工种)的实际需要安排教学,突出技能训练,培养出来的高技能人才,才能受到企业的欢迎。

三、着力实施加强技工教研工作的新举措

在新的形势下,技工学校的教研工作要以引领教学为己任、以服务教学为宗旨、以自身建设为根本,不断创新教研模式。教学研究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把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积极推广成熟实用的教学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研究机构在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指导、教育评价、师资培训和组织开展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作用,使教研机构真正成为技工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业务的指导者。

1.要高度重视技工教研工作

充分发挥教研在技工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

一是要全面提升技工教研探寻规律的能力。要从研究型教研、教学型教研、学习型教研、调研型教研上下工夫。

二是要着力提升技工教研服务决策的能力。

三是要着力提升技工教研创新理论的能力。

四是要着力提升技工教研科研服务实践的能力。

2.要加强技工教研机构建设

教研协作将为技工学校的教研工作注入无限活力。要充分发挥技工教育集团的作用,经常不定期组织市级教研活动,举各校之力,攻克教研中顽固的堡垒;避免重复研究,减少精力和财力的浪费;借他校之长,补己校之短,形成信息资源共享的优良格局。

一是加强县(市)级技工教研机构建设。要逐渐建立完善覆盖全市的教研机构网络。

二是加强技工学校教研机构建设。每个学校都应完善教研机构,充实教科研队伍,加大教研经费投入力度。

三是要发挥技工教育培养“实战型” 技能人才的优势,积极开展实践研究。

四是加强技工教研学术团体建设。重视发挥好这些学术团体在“研究、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功能。

3.要完善技工教研体制机制

要创新教研形式和运行机制,加強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沟通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从而促进教师获得专业发展。教研是一种最直观也是最有效的人才选拔手段。因为教研能使教师开阔视野,保持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兴趣,及时了解和掌握专业的发展动态。

同时,不仅要完善技工教研工作机制、健全技工教研管理制度、建立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和奖励制度,还要不断提高研讨的效率和质量,让教师觉得不参加教研活动就失去了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让教师主动想来。

4.要创新技工教研方式方法

技工教研不能仅仅从教育的角度来谈技工教育,还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分析技工教育问题。

一是要坚持立足实践。要紧贴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办学和管理实际。

二是要加强成果转化与推广。把教研成果转化为观念、知识体系和方法手段,以提高教研成果的利用率。

三是要树立良好学风。教研工作者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方法和作风。要深入实际,走进行业企业,走进办学和管理一线,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真理。

5.要提高技工教研信息化水平

技工學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研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是建立教研工作信息平台。提高技工教研信息收集、交流、统计、处理的综合能力。

二是开发技工教研数字化资源。加强技工教研案例库、项目库、文献库和数据库建设,推进数字化教研成果的跨学校、跨地区和跨部门共享。

三是加强促进校际教研的交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提升教科研的品位;同时通过举办教科研活动,联络教师间的感情、增强校际友谊,有效地整合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共同进步。

希望通过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校与校之间的交流研讨所迸发的火花,触发各学校加强内涵建设、加快学校发展的灵感,提升教研的整体水平,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江海技工学校)

作者:缪建军

第4篇:学校教研总结与反思

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生命。而教学质量的提高重在管理、创新。一年来,我校能够紧紧围绕松桂镇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向老师提出了“在激励中进步、在互动中提高、在反思中发展”和“学中思、思中做、做中悟、悟中创”的口号。同时坚持教学管理创新化,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策略,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强化管理,探究合作策略:

教学创新重在管理创新。一年来我们树立的教学管理思路是:开发自我、同伴互助、校际交流、整合提升。为了实现教学管理目标,我校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立足本校,抓管理、争优质、提质量、促发展,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而努力。

1、抓教师队伍建设,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鼓励教师们学习新课标理念。

利用每周

二、周三的政治、业务学习时间,进行教师们就教育教学等方面学习体会、收获和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经验、教训或是教育教学上最新信息和动向,即将他们的所学、所感、所悟进行展示和交流。以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资源共享的目的。学习使教师们认清了形势,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使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极大转变,有效的提高了教师们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我校语、数、英分别进行了专题学习、音像资料的观摩、辅导

讲座、专题研讨、教学个案分析,学科教研活动等不同教研学习活动,

每学期学校组织校际交流,送教下乡活动,确实学有成效,教师们对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有了新的认识,对学生质量的评价有了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方法。

(2)校长有明确的教学管理思想,带领一班人,深入实际,重点指导以点带面,全盘推动,效果显著。例如:我校的两位老师参加了松桂镇的二级培训。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年来,学校为了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分层管理、因材施教,出现了一批全面发展的学生,也出现了许多发展有特长的学生,更可喜的是出现了后进变先进,智力得以开发的学生。

1、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够认真执行课程计划,能够开齐、开足课题,认真执行新大纲和学科教学文件的精神,几年来,学校一直把教研活动做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内容、有组织、有效果。

2、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突出一点是狠抓课堂教学质量,目的是在保质量的前提下,减轻学生的过重的负担。

3、学校注重加强和改进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定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管理办法,建立了民主开放的管理模式,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分层次的管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层的管理,管理中力求体现科学性、形成性、自主性、激励性,使其出现良好的运转机制。校长能深

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参加教研,实地考查,亲自指导。

4、以科研促教研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在教学研究中,教师们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对影响小学生学习策略的因素进行认识,并进行归纳总结。使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出应培养的学生学习策略,如语文学科中的预习指导策略、自主阅读指导策略;数学学科中的复习指导策略。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师计划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对自身要求不严格,计划比较随意,不符合常规管理的要求。对于不合要求的计划,未能及时整改。

2、部分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敬业精神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态度有待于进一步端正。课前准备不充分,导致课堂教学随意性大,教学语言不准确、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差。

3、一些教师的备课补充总结与教学反思流于形式,缺少实质性的内容。

4、个别教师的学生作业数量与批改次数还不足,作业批改不认真,批改不规范。学生作业的规范化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5、多数教师的听课、评课记录,过程过于简单,没有听课之后的点评痕迹。

6、教研水平急待提高。

教育教学研究还未能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教研活动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

(四)、今后的整改措施:

1、加强教学流程管理。重点加大“备、上、批”等若干环节的检查与督促力度,以我校关于教学常规考核的具体要求为准绳,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对照执行,同时采用平日抽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有检查、有反馈、有提高。

2、学校领导实行每周推门听课,听课中看课堂教学效果,看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听课后及时评课、导课,听评互促,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授课水平。

3、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加强校本研究,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

第5篇:学校教研工作总结-学校教研工作总

2016-2016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小学

我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关怀下, 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总结如下:

一、关注课堂教学, 抓好教学质量

学校的教学工作都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 学校本期制定了教学目标任务, 各年级对目标任务向班级和学科教师进行了分解, 学校对上期学区教学质量考试的质量情况向全校老师进行了通报, 各年级召开了总结会, 制定了本期教学计划, 拟定了措施。老师们向课

堂要质量, 大力进行教学改革, 各位教师精心设计教案, 合理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 利用好教材中所蕴涵的思维发散点, 充分展现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 培养学生乐思、善思的学习习惯, 贯彻”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自主学习, 当堂训练” 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习题精选, 题量适中, 评讲及时, 因材施教, 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二、推进课程改革, 实验好新教材

突出新课程改革工作重点。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 领会其改革的精神实质, 科任教师熟悉新教材, 逐步摸索出适应新教材, 适应我校学生特点的教学路子, 重视学法指导,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校切实抓好教研活动,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对新课程实施不

断总结。

三、充分发挥教研活动作用

加强教研活动, 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 教研活动管理制度化、科学化, 教务主任认真对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业务的管理。重点抓备课、教法研讨、命题研究、质量分析。做到有针对性, 有实效性。学校教研工作总结同学科教师加强沟通, 充分发挥了团队作用。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 认真制订活动计划并积极实施。学校每月对教学工作全面检查。

四、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规范教学行为

坚持依法治教,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加强实施新课程的组织领导和新课程设置管理, 继续细化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教学常规的要求, 以加强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为重点, 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将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针对调研和巡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及时将情况向全体教师进行通报分析,

进一步规范了教学行为。

五、搞好考试安排, 严格考试管理

严格考试的考务工作。强化考纪教育, 增强考试的严肃性, 确保考试的客观、真实、有效。严格考试管理, 加强了教师教学质量监控, 对考试情况及时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 面向全体进行教学质量跟踪调查, 切实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六、认真组织各级各类教研活动

开展校内教师公开课活动、中心校、校际教师观摩课活动。通过这些活动, 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强了校际间的教育教学交流。

七、参加学区教学检测班级教学工作紧张有序

参加中心校教学检测班级教学工作” 紧张、有序、科学、高效” 。根据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形势及时调整备考策略, 优化教学行为。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

第6篇:2020学校教研工作计划_学校教研个人工作计划

教研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如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教研工作计划2020,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2020(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围绕《xx镇中心学校20xx-20xx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强化教学管理为抓手,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强化责任意识,团队意识,研究意识,充分发挥教导处、教研组的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提升教科研工作水平,为我校本期申报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打牢基础,努力开创我校教学教研工作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抓住一个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要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全面提升教和学的水平。

1、落实好当堂达标、单元过关和各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并定期进行教学调度。监测结果将作为教育决策和指导学校、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认真抓实、抓好。

2、切实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

本学期将落实毕业班的阶段考制度,由中心校办公室组织安排好全镇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制度,由办公室组织命题,并要做到及时认真批改,及时正确评价。同时大家要积极共同研究探讨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使用教学资源,尽力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坚持“课堂抓主流,课外抓辅导”的做法,加大六年级的培优补差力度,因人而异,讲求实效。

(二)突出两个重点——课改实验和校本研修

1、深入实施课改实验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要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稳步推进新课程实验工作。

(1)继续做好新课程教材的学习培训。立足校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教师参与学习培训;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与课改实验工作相关的业务培训与教学研讨活动,同时也要创造条件,邀请专家到我校讲学,进行课堂教学引领。

(2)强化“五个一”的新课程教师成长档案制度。每位教师都应在教学业务档案中建立“五个一” (读一本好书;写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论文;编一份较高水平的期末试卷;设计一节优秀教案;上一堂优质课)的教师专业成长专档。该专档作为学校教学常规检查的必查项目之一。

(3)举办新课程教学现场研讨会,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市级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整合资源,让资源利用最大化。积极开展新课程标准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40分钟即时效率。注重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及时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2、深入开展校本研修

科研是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本学期,要着重抓好以下两大工作:

(1)深化校本研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以教学技能不会的教师随时向会的教师请教,熟练的教师教不熟练的教师,以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为途径,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和能力;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课例为载体,教师分层(实践型、成长型、研究型)制定专业成长计划,教研组整合教师专业成长计划,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校本教研计划,并积极落实到位;继续开展教师读书分享活动,积极倡导教师将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继续开展优秀论文、案例和优质课评选活动,努力提高校本教研水平。

(2)加强过程性管理,扎实推进各项课题的研究进程。 两个省市级课题及“自育自学”课题的研究,要按计划规范实施,保质保量做好这些课题的过程性工作,积累好原始资料,要努力让课题研究引领一批青年教师,锤炼一批骨干教师。 关于“自育自学”课题的研究,要做好“四个主人(做时间的主人、做集体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做评价的主人)”“引导自学”课型两项子课题的同时,按低、中、高年级段重点对“化整为零 积少成多 每天坚持 务成习惯”这项子课题,继续深入进行实验研究。

(三)搭建三个平台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坚持以人为本,研训结合,以研促训,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学习交流平台——《阅读人生 智慧育人》教师读书分享活动要定期开展、编印《教苑絮语4》。这是一个融自主学习反思与同伴互助于一体的平台,让广大教师互学共进。教师的读书心得体会,教育教学的故事、论文、经验等都在这里交汇、碰撞,引领教师教育前沿理论,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2、专业引领、带动平台——骨干教师讲学(经验讲座或课堂教学展示)和“走出去”“请进来”的专家讲学。本学期,要大力挖掘校本资源,充分发挥现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骨干力量的引领作用,开展课堂研讨、专题讲座、教师座谈等校本培训活动。

3、教学展示平台——xx镇“第六届青年教师大奖赛”决赛、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及各种优质课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本学期要针对本校实际,结合教育局评优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相应的评选活动。

(四)强化四项工作 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1、加强教学常规教研与管理,努力在管的科学上求突破。

(1)从备课(提高有效性)、上课(体现时代性)、作业(加强精选性)、辅导(注重及时性)、评价(倡导发展性)等环节入手,修订、完善科学化、人文化、精细化的教学管理体系,为教学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奠定基础。各校要结合教师绩效考核,严格教学常规“月检”制度,积极开展自查整改和评比活动,使每一名教师扎扎实实做好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

校本部依靠学科教研组和年级组开展集体备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全面开展电子集体备课。我们采用以下模式:①主备人提前备课→②主备人印发主备方案→③主备人在集备会上主讲授课思路→④同学科教师参与讨论→⑤对主备方案进行修订→⑥根据讨论意见,教师进行第二轮备课→⑦教师个人二次备课,在主备人二次备课的基础上,各备课教师结合集体智慧,在研讨深化的基础上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课时教案,既体现集体智慧结晶,又显现个人教学风格→⑧反馈后形成本年级组特色电子教案。

以xx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资源为主,加强同科教师间的经验交流,改革教学方法,实施最大效能教学。同时,也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促进学科整合,整体提高教学效能。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要开齐学科,开足课时,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顺利实施。中心小学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加强教学“五环节”落实情况的检查,做好过程性的文字记载、情况反馈,整改跟踪等,不断规范教学管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保证教育教学有序运转。

2、加强教学常规监控与评价,努力在评的科学上求突破。

(1)严格考试管理,强化过程性评价,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

(2)考试的综合比率(及格率、优秀率和巩固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上级主管部门考核我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影响社会与家庭对学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考核教师教学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综合比率较差的班级,学校将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教学调研与监控指导。

(3)落实“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节节有记录,节节有反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努力在研的特色上求突破。

(1)发挥备课组的职能作用,备课组既要加强组内研究,使备课组活动落到实处;又要注重组外交流,使教研组活动求得实效。工作中要不断阅读、不断学习,学理论文章,学他人实践,勤记录:做好文摘;善分析:理好所得。

(2)本学期要完善“周教研日”制度,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主题研讨要做到六定:定主题、定时间、定参加人员、定组织者、定主讲人、定议程,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主题研讨的实施由教研组长安排。每位教师都要参与,都要发言,都能够把新课程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听评课活动由年级组长进行安排。英语教研组可进行英语教学经验交流沙龙,交流主题由教研组组长设定。活动要有记录,并尽可能详实,把握“研究”:有教有研,有教必研,以研促教,以研兴教。

4、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努力在基础加特长上求突破。

(1)全面贯彻执行《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保证开齐学科,开足课时,特别要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切实做好“一、二、三”工程及“三个一”工程。本期在全镇范围内继续开展“三个一”工程(每班每周背一首诗,每晨一诵读,每天下午一练字)和“一、二、三”工程(每班藏书100册,每生阅读20册,每生写读书笔记3000字)。开展“大周五”师生共读一节课活动;拟推广根据学段编写的校本诵读教材,全面提升师生国文素养。开展经典天天读、开办手抄报(展示)等活动,培植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举办第三届千人书法大赛、第二届图书漂流活动、第二届汉字听写大赛,要求力度更大,更规范、更精细、标准更高。同时,作为我校申报市级素质教育示范校的特色——“魅力阅读”,要严格按照《行魅力阅读 育魅力少年》的特色实施方案巩固已有成绩,夯实学生的读、背、写基础,彰显我校这一特色。

(五)融入五项教育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教学是教师的主体工作,在其主体工作中,本期要求教师要把绿色环保教育、文明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防空防震防教育等渗透到学科中,融入到课堂内,同时还要积极宣传廉政文化。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2020(二)

一、总体目标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工作将认真落实市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和学校有关教育教学工作指导意见,继续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坚持突出学科特点,强化学科教学中的文学性、文化性,进一步改善教学研究方式。坚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学方式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研方向,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的均衡发展,稳步提升我校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品位。

二、工作目标及主要内容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能力。

1.组织全体语文教师深入学习一本教育教学论著(如胡根林的《追求高品质的语文教学》,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编著的《语文学习心理奥秘探索》);订阅并认真通读一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如《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或利用一个网站(如“XX教育网”或“中学语文教学网”),从而提高教育理论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观课和议课活动,以“研究课”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引导日常教学,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逐步提升教师观课、议课的水平和能力。

3.利用多种途径,学习先进学校和老师的教学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避免经验固化,教学僵化现象的蔓延。

(二)规范研训,落地生根,提升品质。

1.积极参加市级和基地的学科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

2.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新经验,传递新信息,交流新收获。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而高质的资源。

3.安排每位教师的研究课,要求每位老师上出不同的课型,在研究中不断进步。

4.进一步增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意识,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5.认真、规范组织好学科基本功竞赛活动。

(三)抓好课题研究。

1.积极参与学校课题《如何提XX中学学生的学习能力》的研究,并整理号资料台账。

(四)群策群力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

做好20XX年中考质量分析和总结工作,为20XX年中考毕业年级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加强初三年级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布置并安排好新学期毕业班学科教学思路。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2020(三)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研究、指导、管理、服务”为宗旨,着力加强教研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以创新求发展,向管理要质量,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工作,使我校教学科研工作再创辉煌,再上台阶。

二、思路与目标

严格规范教研管理,着力强化教师培训,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深入推进课堂改革,全力提升教学质量。

三、方法与措施

(一)强化教师管理和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建立教师周集体学习制度。每周定时间定地点,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校为教师们提供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讨论,开阔教师的视野,指导他们的实践,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学校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2. 加强教师专业成长。一是按照学校制定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扎实落实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和课堂教学优胜者培养规划,努力造就一支能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名优教师群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二是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教学模式的学习培训为重点,举办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和检测活动,为教师发展提供展示的舞台,引导、督促、激励教师自主成长。 12月份举行“说课标、说教材”展示活动。三是根据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容量以及业务现状,充分利用网络培训资源,加强研修,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3.充分利用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培训,有计划创造条件选派更多教师走出去参加省内外各类培训学习、交流研讨活动,组织推荐教师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评先选优活动。

(二)健全评价激励,增强教科研动力和意识。

1.教育科研的管理遵循“关注过程、促进发展”的原则,学校领导随时跟进教研组工作,定期对各学科组的教研活动进行跟踪检查,促进教研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普及化。各教研组长要组织好每次教研活动,真正做到了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内容、定时间、定地点,使全组教师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对于每周教研活动的具体情况都要进行记录,做好每次教研记录,教研室加强对人员的点名,保证按时出勤。记录结果将作为评定“优秀教研组”和教师教学常规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2.教研活动的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是指既要关注老师参与教研的基本过程,看教师自主学习、业务培训、课题申报及其实施、教研活动的参与等教研常规的完成情况,又要看教师的教研成效与论文获奖和发表情况,对老师的教研工作进行全程关注和综合评价。评价的结果将直接与学评优评先挂钩。

(三)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质量。

进一步明确备课组长工作职责,强化集体备课工作,各备课组要认真制定备课计划,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发扬团结协作精神,落实集体备课程序,提高集体备课实效,加强导学案的审核修改环节,设计切合实际、质量可靠的导学案,为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顺利推行打好基础。

进一步规范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提高各备课组的教研质量。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学校班子成员分工跟进各教研组指导,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教研活动的开展。为提高集体备课质量,教研室在9月份举行集体备课活动研讨会。

(四)扎实实施学案导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本学期我校继续在七、八年级运用学案导学模式,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

经过上一学期的导学案使用,各学科编制和使用导学案均积累了一些经验。本学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⑴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⑵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⑶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⑷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⑸开放性(有可供师生完善教和学的“留白处”);⑹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熟悉以下基本操作流程:教师个人备个案→集体研讨制定“导学案”→课堂组织实践“导学案”→课后反思补充“导学案”。

为使学案导学模式扎实实施,分别举行导学案的编写质量、课堂落实情况检查(9月份)和全校“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示范观摩活动(11月上旬)及优秀导学案评比活动(12月份)。

(五)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以教促研、以研促教”。

各教研组要组织开展教学观摩、实验、示范、达标等交流听课活动和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力争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主动听课,主动诊断,主动请教,主动发展的良好学教氛围,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与融合,真正达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目的。规范公开课常规要求,即公开课(含示范课、观摩课、评优)上课教师有教学设计、说课稿,听课教师有听课记录、评议记录,及时听评,做到“人人会说课,课课有人评”。

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和安排好组、校等各级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做好以教研组为单位全校一线教师全员参与的组内观摩活动;二是做好全校“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示范观摩活动;三是举办好10月份的首届微课大赛;四是开展经常性的听课学习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6节(每周一节以上,除学校公开课和观摩课)。教研室对听课记录及时检查,使学校教研工作不断改进、深入开展。

(六)强化教师课题研究意识,深化学校办学。

教师只有参与教育科研,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我们将以课题为抓手,把骨干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本学期学校将整合以往科研成果和现有研究课题,全方位推动全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教改中的中心作用,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

为了抓好学校各级课题组的开展工作,要加强对已有课题的督查、评估和指导工作。另外各课题组在学期初须召开课题组会议,制订出本学期的活动计划,确定本学期课题实施的目标。平时还要做好活动的记载工作、完善台帐资料。在期中和期末要对各课题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按期完成中期评估、结题等工作。要求课题组成员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实践,进行探索。在实践中思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发展,以此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

(七)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

规范校本课程管理,制定相应的制度,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方案,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特长,努力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校本课程门类,编写餐前诵读等校本课程教材,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竞赛或展示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增强校本课程的系统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张扬个性,发挥潜能,培养兴趣与特长。学校计划在学期末举行校本课程成果展示活动。

(八)做好各功能室和网络资源的管理使用工作。

1.做好电教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提高教育部教学资源库和学科教学平台的使用率,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建立并充实学校教学资源库;完善学校网站,充实网站资源,积极参加优秀校本课件资源征集活动,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2.进一步做好科技馆、录播教室、高清演播室等功能室的建设。

3.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学生个人空间建设与阅读活动的整合,使信息技术学习与读书活动相互促进,提高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益。

(九)扎实创建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

今年是教育信息化推进年,我校被确定为“教育信息化示范校”。按照要求,“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创建活动须在10月底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根据本校实际,按照制定的学校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创建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实施,做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结合“教育信息化示范校评估标准”,逐项进行建设,力争10月以前完成创建工作。

结合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创建的契机,加强全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技术的学习与运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设备和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进一步充实、完善、丰富教师个人空间,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成果的研究和开发。

(十)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研、教学竞赛活动。

组织教师积极开展20xx“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把教师注册率、“晒课”参与率、优课报名参与率作为我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考核的重要指标落到实处;组织参加好20xx年中小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及课题阶段性成果评选活动;指导师生参加实验技能测试、电脑制作、信息技术应用作品评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课堂教学评优等教学评比活动等。

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方法,不断创新模式,进一步规范教研管理,着力抓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重点抓好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围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增强教研的时效性、实效性,使我们的教研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出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之路。以此强化我校的教学中心意识,走素质发展道路。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2020(四)

新开端,新起点,让我们在这熟悉的风雨中变成展翅的雄鹰,拥有与蓝天搏斗的勇气与力量。我们坚信,只有我们不懈努力,才会谱写出新的篇章。新开端,新起点,新目标----奏响了我们的新学期之歌。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谋划工作的新思路,制定新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教研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将继续以认真落实全国教研工作会议和市县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以及进修校的“立足县本、聚焦课堂、创新思路、构建特色”的十六字工作思路为引领,以《新课程标准》为纲,以课本为本,依据我校的实际,咬定质量不放松的同时,将以“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为突破口,以学习运用先进课改成果为引领,促进常态化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以新型智库建设为牵引,提升课题研究影响力。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继续抓好一个重点(形成特色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强化两项工作(强化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强化校本研修);抓好四个落实(求实;求新;求严;求精),努力实现我校教学质量再创新高。

二、工作要点: 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领会其核心内容。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好汉字书写活动课和书法活动课。积极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相应活动。

3、整合课程内容,加强德育与各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积极探索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以课堂创新为核心,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创新符合本校实际的课堂,开展高效的教研工作。   三、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区域教研和整体教研的指导力度。

结合进修校教研室提出的“从基于教师个体的教学指导向基于区域整体的教学指导转变,从过去的一个点的研究,逐渐向整个面的研究去拓展,从关注教学的某一个要素,转向关注教学的全要素,真正实现教研方式的转型,从而助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的理念。

(二)、构建一支由教导处、教研组、学科组、学年组组成的教研队伍,充分发挥教导处的作用,创新教育教学管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工作实效。充分发挥名优骨教师的作用,力求做到教研活动的常规化、专题化、系列化。各级教研组务必在期初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活动过程要具体体现全过程,有重点,有专题,有资料记载。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好学习相关理论文章,督促本组成员认真参加各年级段的听课、评课等交流活动,做好材料的归档。

(三)、以“改进课堂教学”为重点,开展教学竞赛“烛光杯”教学初赛选拔活动,推荐协作体活动及综合场展示人选。(4月5日之前将方案名单上交初教部)。

语文学科: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更是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阅读教学课时目标的确定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中之重。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开阔视野,提高成绩,开发智力。阅读教学又具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因此本学期以初教部提出的“阅读教学课时教学目标的有效确定”为主题。开展本校的教研活动和第五写作体和“烛光杯”赛课活动。

数学学科:以初教部提出的“构建升本课堂,提升学生素养”的教学模式,以“育人为本,构建升本课堂,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以“有效设计例题与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主题的教研工作要求,针对课堂教学中施用中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准、对学生学习状态关注不够、课堂教学实效性不强等问题,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切实实现研究重心由研究以教为主向研究以学为主转变,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和数学学科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展以“激活已有经验,借助几何直观,提升数学素养”为教学主题的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英语学科:开展以“上好小学英语会话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的研究。

“综合实践、地方、品生品社”学科:围绕以 “优化素养、整合课程、改进教学”为主题展评内容。各学科在共同的主题上寻找自己学科立足点。研究具体内容以“综合实践、地方、品生品社”的教材内容为主的研究。科学学科以五年级教材《造一艘小船》一课为“烛光杯”赛课内容。

(四)、继续发挥小学名师和市县两级兼职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

1、配合县组建名师工作室“成长团队”、骨干教师成长团队和优秀青年教师团队。通过开展研究活动,研练活动,新老相带,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发挥骨干团队的整体力量,为全县教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网络教研活动,扩大教师教学视野。鼓励教师进行“闲聊式”教研,研读教材,传递教研信息,交流经验。

(五)、常规工作要求:

1、结合教研计划,鼓励每位教师读书,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开展教师读书汇报活动等一系列活动。 2、落实校本培训制度,通过“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教研教学水平,大力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3、本学期组织校本教研活动两次,各教研组活动两次。校领导深入班级听课,积极参与评课,业务领导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30节,教师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15节,营造良好的校本研究氛围。

4、继续落实新课标,做好新教材的学习和使用工作。跟踪指导好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材的使用(人教版),注重对任课教师的集体备课、校本研究等方式加强教师对新教材的使用指导和跟踪问效。

5、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工作,做好质量监测的分析,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2020(五)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研能力,依靠教研解决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的课堂教学特色,推动我校教研课改迈上新台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立足“校本”,搭建平台,兴师重教,铸造品牌。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确保学校教研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使我校的教研教改活动有序正常进行,使教研活动形成经常化、制度化,切实规范教研活动,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业务水平,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主要任务

1、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学习贯彻学校各项教育教学规章制度。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德育优先、能力为本”的教学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制定、学习和研究专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明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要求,研究执行专业教学计划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制定授课计划,确定学科考试、技能考核鉴定的内容与方法。多教师平行课要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制定相同的授课进度计划。学科考试及技能考核鉴定的内容和方法是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各学科考试和技能考核鉴定要采用灵活多样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3、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使教师在掌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要求、教材体系、重点难点的基础上,研究处理和使用教材的方法,研究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把培养学生基本素质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中心目标。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启发、引导、爱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结合教学质量评估,经常性组织相互听课,每学期要组织公开课不少于一次。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组织经验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5、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教学规律和教学技巧,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6、研究教科研立项工作,倡导良好的学术氛围。

三、建立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

1、建立备课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要组织好两次以上上档次、有质量的公开课,所选课题必须要有目的,有研究方向。公开课,课前要集体备课,课后要认真评议、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教学研究的作用。

2、建立教师个人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学年初制定好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的备课任务,认真准备并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积极发言;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每人每期听课不少于17节;在教学实践的同时,中高级教师必须开展“六个一”活动;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切实落实好常规教学,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学业评价。

3、认真做好校本教研反思

(1)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撰写课堂教学反思和教育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要有一次教学反思,阶段性反思(理论反思)或撰写反思文章每学期不少于2篇,提倡写有典型意义的事例与教学行为的叙事案例。每学年撰写一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

(2)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反思的类型。如“课后反思”、“周后反思”、“月后反思”、“期中反思”。

(3)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教师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四、立足课堂,以研促教

1、教研重点

课堂教学是抓质量之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质量是一节课一节课上出来的,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切实按课程标准办事,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优化教学过程仍是我们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新标准理念下的教学方式的研究,能用《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重点进行“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三种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力求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教与学的关系

(3)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4)认知与情感的关系

2、基本要求

(1)确保教研组集体研讨的时间。每两周至少一次教研活动,时间不少于两课时(包括集体备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学科课改精神,学习有关教学理论,同时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上课技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2)规范教研活动的内容。人人必须要做到四个一:做好一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上好一堂教学研讨课,写好一篇教研总结,每次听教研课后填写一份评课表。

(3)认真组织开展好教研活动。努力使教研活动体现三化:活动时间经常化,活动内容专题化,学习主题的序列化。集体备课注重三个结合:与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

(4)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有能力的教师可确立一个课题,自己确定研究方案,每一次教研活动将围绕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交流和总结,真正把教研和科研结合起来,把教研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

五、重视校本教研管理工作

1、成立以校长为主、科研主任负责、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教研与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管理。校领导要下教研组或备课组参加教研、指导教研。

2、要结合实际操作和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校现有两个县级以上的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来解决我们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课题研究来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课题研究使全体教师能站在理论的最前沿,达到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素质的目的。

第7篇:学校教研工作建议

根据李局长讲话精神,针对这学期我校教研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夯实基础,提高教学效益。

1、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认真学习钻研《新课程标准》,结合我校和班级实际情况,每位教师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严格按其计划实施,真正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施,有记录,有考勤,有总结,有效果。。

2、依靠年级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加强同科教师间的经验交流,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科整合,整体提高教学效能。

3、开展听、评、说课等即时教研,搞好课例研讨,开展主题研讨。做到课前有准备,课后有反思、有分析。每位教师都要参与,都要发言,都能够把新课程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4、组织阶段性教学质量测评和试卷分析,有针对性的改革教学,下学期我们继续坚持执行月考制度,单元过关制度等。

5、搞好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和结题工作。

6、加强校际的沟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同其它兄弟学校共同研讨,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使每位教师都有向兄弟学校学习的机会,继续争取与手拉手学校多联系,勤沟通,请进来学习,走出去锻炼。

7、要求每位教师要做到:学习一篇教育教改理论文章(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读一本教育专著);写好每堂课教后反思,积极撰写学科教学论文,参加各级各类学科论文评比,写一篇研讨文章。积极鼓励教师跨学科,跨年段,互相听课,每人每学期听课至少20节。每学期每人至少出一节公开课,一节优质教学设计、一节评课记实、一节说科材料;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反思、一篇业务心得。

第8篇: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研工作总结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教学的第一单元,因为这一部分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活中的经验积累非常重要。上完课后有一些体会:

1、对大人来说“厘米”和“米”非常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说,要建立表象,理解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利用多媒体多出示一些长度是1厘米和1米的物体,进行多次感知。并且让他们多动手量身边的物体:比如课桌的长、宽、高,门窗的高度等,对学生日后填单位很有好处。

2、在教学1厘米有多长时,不要把尺子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以免放大的尺子误导学生。

3、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也应该教会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我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比如用小棒摆你最喜欢的图案、自己选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等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较多地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思路。一是怕中下生听不懂,影响学习情绪,二是怕展开讨论会影响教学时间。致使认识乘法的意义兜了一个大圈,浪费了很多时间。其实追究起来还是被旧的教学思想影响,还没有真正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回避学生的问题或者敷衍都是不可取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生成的,是不能被预设的。况且开放的课堂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学生的创造性言行、质疑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发生。教师事先备好的教学过程被打乱,教学进度或加快或减慢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从这节课上使我认识到:放与收都应有个度,开放是一种形式,而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放得太开不利于学生的探索,收得太紧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放与收之间,教师应恰当起好主导作用。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而我在教学中只轻轻地点了一下,致使有很多中下生不能列出正确的乘法算式,影响了教学效果。这节课使我认识到: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重组与激活教学内容、设计弹性化的教学结构、组织动态化的教学过程、实施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旨在打破以“课堂中心”的封闭性的教学时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开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师中心”的灌输式,进行沟通与对话,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教学,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观察到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或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有以下的收获:

1、学会观察,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怎样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例如:观察一个圆柱,如果从正面观察这个圆柱,教师要让学生从比较远的地方观察,把圆柱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站在教室的最后面,圆柱放的高度要与观察者的眼睛一样高,最好把眼睛稍微眯起来,这样,学生正面看到的圆柱确实是一个长方体。大部分学生能体会到。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借助学具,利用这些学具体验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圆,它有可能是什么?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正方形,它有可能是什么?„„教师给出从正面看到的平面的由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要求学生用4个正方体积木,有哪几种搭法?小组成员边讨论边动手搭,最后形成共识。

3、学生在学会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实物,把从正面、左面或右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图形画下来,大部分学生能画正确。

总之,《观察物体》这一教学内容,只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物感知,就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本单元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简单的排列组合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

1、

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奥数辅导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重点偏重于让学生说一说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理由,体会到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好处。并在设计“摆数”、“握手”这些活动时难度再稍微提升些,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事可做。

在教学中,我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灵活处理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积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共鸣。整节课以在数学广角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以明明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为线索,设计了“密码锁”、“密码门”、“握手游戏”、“穿衣搭配”、“乒乓球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以帮东东开密码锁的方法来进行数的排列教学,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感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摆数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活动操作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学习中应用。

教学案例:情境中自主探索学习 由七巧板引入

师:(课件出示)这两位同学在玩什么?你玩过七巧板吗? 师:为什么叫它“七巧板”?

师:用七巧板可以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现在拼的是什么图案?(鱼)填完表格,并写出乘法算式(课件依次出现)一条鱼用几块“七巧板”?(7块)也就是1个7,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2个图案,要用几块?表示几个7相加?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3个图案同上4个、5个、6个、7个的情况,先同桌说一说 反馈,出示答案编制口诀

师:根据上面的乘法算式,你能把它编成好听有好记的乘法口诀吗?四人小组为单位,先口头编,然后写在卡片纸上。 反馈。一句一句反馈。

指名一个小组汇报,跟电脑老师校对,一样的请举起来。老师选写得较好的一组,贴在黑板上。

揭课题: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板书课题) 齐读口诀 巩固口诀 师生对口诀(齐答) 生生对口诀(同桌之间) 师生对答(指名回答)

看到每一句口诀,你能想到哪个乘法算式?(打乱顺序出现) 巩固练习 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七( ) ( )七三十五 四( )二十八 六七( ) 二七( ) 七七( ) 看谁算得对有快! 要求:根据算式说得数,并说出口诀。(指名回答)其余同学用手势判断是否正确。

2╳7 7╳4 7╳5 3╳7 7╳1 7╳6 4╳7 7╳7 插花

(1)师:老师买了5束花,但不知道应该把它插在哪个花瓶中?请你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打开书本P74 ,用连线方式完成在书上。

(2)反馈:第一束花应该插在几乘几的花瓶里?下面同上 看图列式:写在数学本上 反馈:你是怎样列的? 第2题是开放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解决问题

(1)师:要求这个班的人数,但图上一个人也没有,怎么求呢?通过求出什么的数量,可以知道这个班的人数? (2)学生独立完成

(3)反馈:说出你的思考过程,你是怎样看的?(横、竖皆可) 结课:

这节课我们学的是7的乘法口诀,再把口诀来读(背)一遍。 【反思】

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从本节课的教学可知,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储备了相关知识,我们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法,注重“用教材”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实现教学的发展功效和育人的本质功能。 教学案例:《数学广角》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3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它们是谁呀?(边说边出示课件:小狗、小鸭、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鸡三个好朋友今天准备到小猫家去做客呢,可是刚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来,它们三个只有小鸭和小鸡带了伞,小狗没带伞,怎么办呢?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的确,三只小动物都和你们一样试了上面这三种方法,可最后它们却选择了第③种方法,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呀,他们考虑到小鸡和小鸭个子差不多,走在一起不容易被雨淋湿。

(教学设计意图:不拘泥于教材,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又渗透了简单组合及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方法的数学思想,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二、设置悬念,展开排数

师:三只小动物到了小猫家,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边说边出示课件)

师:咦,锁上还有一张纸条呢,让我看看纸条上写着什么呢?(课件出示纸条上写的内容: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把密码锁打开,锁的密码提示是:请用数字

1、

2、3摆出所有的两位数,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个。──小猫留。)

师:三只小动物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不能给他们帮帮忙?

师:那么我们就先每人拿出数字卡片,自己摆一摆,边摆边记,完成后,再小组内交流汇总,组长把整个小组摆出的数全写出来,当然重复的数字不用再写,然后全组同学一起把这些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找到密码。

学生先自己摆、记,然后小组汇总、排列、交流,教师进行巡视并作适当指导。

(教学设计意图:以帮小动物开密码锁的方法来进行数的排列教学,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感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摆数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活动操作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学习中应用。这里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再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学习过程。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适当增加了难度,让这个密码出现在所有的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列的第4个,这也是做到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设计意图。) 师:你们找到密码了吗?是多少?你们是怎么找到的呢?请几个小组的学生汇报找密码的过程。

师:那么刚才你们摆两位数时,你摆出了几个呢?(生上台摆,师板书) 学生举手后,问没摆全的学生是怎么摆的,问全摆出的学生又是怎么摆的,对这些摆法可让学生去比较一下,得出第一种方法有序地去摆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让刚才不是用第一种方法去摆的学生按这种方法再重新摆一摆,感觉一下是不是比刚才方便多了。 师:同学们都摆得很好,都动了脑筋,要想摆得快又不漏掉,我们应该选择一定的顺序去摆。(揭示课题)这也就是本节课我们学的新知识,数学广角中的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

(教学设计意图:既然是数学活动课就该让学生充分地摆,充分地说,以“摆”来帮助思,以“说”来表达思,在“摆”中发现问题,在“说”中交流问题,解决问题。)

三、握手游戏,认识组合

师:通过大家的帮忙,小猫家的密码锁被打开了,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它们激动地互相握起手来,小狗边握手边在想:“我们三个互相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几次手呢?”

学生猜好后,教师指出可以以三人小组为单位,三人模拟小动物握手,找出答案。

最后通过握手游戏得出:3人一共握了3次手。(请三个学生上台握手演示) 师:排数时用了3个数字,握手时是3个,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教学设计意图:模拟小动物握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己找出答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最后通过比较,找出区别,在区别中强化知识,此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四、练习巩固,深化认识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今天,我们不仅帮3只小动物解决了不少的问题,还学到了许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

师:那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份兴奋的心情,来做几道题吧! 1.(课件出示)第101页第1题,问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练习设计意图:通过“搭配衣服”这个练习,不但使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而且巩固了所学知识。) 2.(课件出示)一张5角,2张2角的纸币及5个1角的硬币,还有一本标价为5角的拼音本。问:如果买1本拼音本,可以怎样付钱?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练习设计意图:这个练习,是书中的“做一做”买5角钱的拼音本,在巩固简单组合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多元化、多角度综合地考虑和解决问题。) 3.三个人进行打乒乓球比赛,每两个人打一场,一共要比赛几场? 4.路线问题。 师:如果现在三只小动物要从小猫家经过小狗家再到小鸡、小鸭家共有几种不同的走法?(课件出示路线图)

(练习设计意图:这个设计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运用,让优生能“吃得饱”。同时,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有所回味,起到课后延伸与发展的作用。)

五、全课小结,谈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谈谈你的收获。

小专题小结:《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小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这个年龄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是打好学习基础、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从小养成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家长、教师的要求下或在模仿他人的过程中形成的。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更要多树立一些好的榜样。如多表扬一些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影响。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惯了的人,要在学习中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是很难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校、家长要结合起来,共同努力。

著名教育家曼恩曾说过:“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反复抓、抓反复,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稍有懈怠,便会走样;经常中断,就会前功尽弃。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的方式,是在重复出现而又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这种方式长期积累,反复强化就会形成习惯。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变成人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不做不行的“自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成自然”。

培养习惯是个长期的过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由于人们往往具有惰性,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如果稍加放松,孩子就会出现反复。有学科老师、班主任、心理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及督促,孩子更容易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对于孩子反复出现的不良现象,要反复抓,不能放松,想抓住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就要从现在、从小事开始训练孩子的行为,相信会有可喜的收获。

第9篇: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丁王庄小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风格,是加强学校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是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途径,是建立学习型学校的重要部分。因此,本学期学校将坚持“以科研求特色,以特色求发展”,立足校本研究,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我校教研水平。

二、总体目标

突出“教师成长年”主体,创设快乐课堂,促进学校全面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构建新型教研文化

文化是一个磁场、一种力量,我校凭借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努力营造求真、求实、求活、求新“四求”为核心的学习型教研文化,做“草根教研”。

(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科研管理

1、完善学习研讨制度

定期研讨可以使教研常规化、常态化。本学期每周一次教研培训,要求各教研组进行业务学习,备课组集体备课每月不少于1次,各个课题研讨学习或培训每月不少于1次。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1篇经验总结或论文,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参与一项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

2、实行外出学习互动交流制度

一要把本校的经验与做法及其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通过交流的途径进行推广;二要把专家名师的新信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外来学校的好经验学过来,改进自身的不足。要求凡参加校内培训学习的交听课笔记、会议记录学校检查,达到一人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深入开展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扎实开展自主教研

以教研组为单位,深入开展“反思、研究、成长主题实践活动”的教研。加强备课组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小课题行动研究。各备课组根据自己的小课题制订并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2、探寻集体备课新形式

在各备课组试行集体备课。在个人先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备课组讨论研究,先由主备人发言,在统一认识后,确定重点、难点、与现实结合点及最优教学设计、教学思路、重难点突破措施等,最后个人充实内容,突出个人特色,形成凝聚集体智慧的个案,刻成光盘,教师适时修改、反思。

3、加强课题研究

扎实开展各个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材料实行每月上交,上交情况并与月评挂钩,开展研究情况与考核挂钩。

4、整合教学资源

充实完善学校的教学资源库、教学交流平台等,让教师可以通过远程教育资源丰富自己。加大远程资源使用程度,在地方课程中有机整合远程资源,提高备课上课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参与远程资源使用情况的考核。

5、完善校本课程

学校的校本课程不能以单纯的教材为呈现形式,要继续研究、开发、补充、完善,使之成为一种动态发展的、不断充实的、丰富鲜活的课程――远教校本课程。同时,充实校本课程体系,加入切合实际的合理的课程内容。完成修订稿。

四、具体要求

1、各教研组认真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教研情况一律由教研组长做好记录和考勤。

2、各教研组务必紧密结合组内小课题行动研究,开展好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活动,按照各组集体备课时间、业务学习时间做好安排,严格考勤。

3、按时参加听课、评课、说课活动。

4、学期末做好各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教 研 工 作 计 划

武城镇丁王庄小学

二oo九年九月

上一篇:新观察英语资料下一篇:房屋租赁合同门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