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2022-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创业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农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xxxx,xx镇xx村人,原来是县医药公司的董事长。因多种原因,离开了医药公司,返乡创业。四处考察项目未果,村支部书记xxxx建议其找镇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唐善利主任,探讨创业项目。xx在唐善利主任的建议下,带领人员参加了泗阳县农干校举办的创业培训班学习,明确了自己的创业方向和项目。

根据所学的生猪养殖技术以及和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联系,xx投资3500多万元成立了苏种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苏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拥有两个子公司:宿迁市银农苏钟猪养殖有限公司和宿迁市圣农苏钟猪养殖有限公司,分别坐落在xx镇xx村、沈圩村。这是继宿迁市广源种猪养殖有限公司建成后,又一大型养猪场落户xx镇,加上50多户小规模养殖户和洽谈之中的养殖项目,使得xx镇的养殖产业已初具雏形。

苏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是由xx、张雪冰、唐善曙、薛家虎等四位外地客商申报注册。两个公司第一期占地面积150余亩,投资3500余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00万元,流动资金2000万元,总建筑面积2.5万平米,存栏苏钟能繁母猪2500头,年出栏商品猪3万头,还可为入股农户及周边养殖户提供猪苗0.5万头。

苏钟猪因产仔率高,育肥速度快,胴体瘦肉率高而成为江苏省主要推广品种之一。xx镇苏钟猪扩繁基地的建成将成为江苏省目前最大的苏钟猪扩繁基地,每年可带动入股的500名养殖户走上致富之路。不久的将来,养殖业将会成为xx镇木材加工业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第2篇:自主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自主创业者的基本资料:

姓名:尹刚 性别:男

学院: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年级:09级(本科) 学号:0943062172 联系方式:15196634109 籍贯:四川安岳

个人履历:

1997-2003就读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双龙街乡的五峰村小学

2003-2006就读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双龙街乡的双龙初级中学

2006-2009就读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的四川省安岳实验中学

2009年至今 就读于四川省的四川大学

照片:

我们的共识:

1) 商业是冒险者的游戏。本来我们可以像一个普通的学生那样生活在校园里,本来我们可以找个稳定的工作、娶一个不美也不丑的老婆、生两个孩子 大的是哥哥 小的是妹妹 然后等儿子结了婚、女儿找到了真爱 我就可以每天过着钓鱼、和老伴去看日出日落的日子。。可是人生太过短暂 如果问我为什么痴迷于商业?因为我不甘心此生就这样单调平凡地度过。

2) 科技强国 教育兴国。一个国家的兴衰在小学黑板上就可以看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具体创业事迹:

1)、2011年7月7日成功注册了“成都起跑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双流东升街道广场路46号(双流中学正对面);

占地:350平方米

公司管理层人数:5人;教师人数:50-100人。

股东:尹刚50% 卓越50%(后来股东有:尹刚40% 卓越40% 喻小葵20%)

董事及监事:尹刚 总经理:卓越

教学总监:喻小葵

2)、2012年7月3日,成立了成都起跑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第一家分公司;

公司地址:双流吴家坝中街93号7幢一单元(双流实验中学正对面)

公司管理层人数:4人;教师人数:50-100人。

股东:尹刚50% 卓越50%(后来股东有:尹刚40% 卓越40% 喻小葵20%)

董事及监事:尹刚 总经理:卓越

教学总监:喻小葵

3)、2012年9月1日,成都起跑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书店)注册并开始进行图书销售;

公司地址:双流东升街道广场路46号(双流中学正对面);

书店店长:尹刚

工作人员:2人。 现在公司总投资50余万,第一年实现盈利20万左右;

公司的理念:赢在起跑线!一步领先,则步步领先!

公司相关图片:

下图为公司的LOGO(商标);

下面是成都起跑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部的相关资料: 1)、宣传资料图片集(部分):

2)、公司经营图片:

起跑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部相关图片:

第一分公司的图片:

起跑线的基本理论: 公司创办的思想理念

起跑线理论:

相同的时刻不同的人常常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自然缘其物竞天择,优先到达终线者将会是宠儿。

若V甲>V乙:

甲对乙说:赢在起跑线!一步领先,则步步领先!

乙对甲说: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

教练说:你们的加速度关系将会成为决定此阶段谁获取胜利的关键因素。

用动态法认识“赢在起跑线!一步领先,则步步领先!”

“物”在各种物理状态、化学状态、生理状态或者是心理状态的情况下,往往不得不“竞”。有竞争定将会有优劣。优则赢在起跑线和一步领先,但是谁最先到达终点?优者只是具有优先的优势罢了。如果将此段距离分成若干小段,每一小段都有起跑线和重点线,上一段的结束就是下一小段的开始,赢在每一段的起跑线方能够做到一步领先,则步步领先。

论证基础:

1、毛泽东说过:斗争求生存,竞争求发展。

2、物竞天择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们对商业的思考:

每个人的包里都有钱,钱是用来满足各自的需要的;谁先发现他/她们的需要,谁先满足他/她们的需要,他/她们就会乐意地把钱交给谁。

为何穷人是穷人?

The secret 1:修炼什么最终将会成为什么 穷人总是站在穷人的角度去想问题,用穷人的惯性思维模式进行思考,修炼的是穷人的言行。

思想→情绪→行动→结果

所以种穷因得穷果

The secret 2:穷人不懂钱,更不懂经济

穷人不懂钱:在穷人的眼中,钱就和与子购买的商品一样,具有是在感。可以说钱在穷人的脑中是“物质”“固态的”的,而在富人眼中钱却是“数字化的”“流动的’. The secret 3:文化层次 资源的优化配置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同样的1台电脑,在文化层次低的人手中就只是1台音乐播放器、视屏播放器、聊天工具及游戏机;然而在文化层次高的人手中电脑可以用来制作网页、游戏、软件,甚至是控制卫星及导弹。

中国是人口超级大国,资源紧缺,因而资源必须优化配置。切实有效的途径就是把资源分配那些真正懂它的人——文化层次高的人。

进而可以推理出中国不可能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选拔制度。所以穷人缺少拥有财富的基因。

The secret 4:消费与投资

买一件西服是消费还是投资?

在穷人看来买一件西服的原因可能是:显示自己的成功、显示自己的有钱、追求别人的赞美、贪慕时间的虚荣。对于富人来说这只是一种形象投资。鹤立鸡群会更有可能为人所瞩目,增强对资金的影响力。

吃饭、住宿、娱乐、购物„„消费与投资的博弈无处不在。

消费消费,钱越是消费就越是浪费。

投资,则会使钱如同滚动的雪球,越聚越大。

The secret 5:我为谁打工?

纵观穷人无数,但是可以发现很多共同点,那就是他/她们在工作之中常常能不努力就绝不努力,能不用脑子完成的事情就绝不使用大脑,能掐着点上班就不会早到,不是抱怨工资低就是抱怨工作苦。

根本原因在于他/她们觉得自己是在为别人打工!只要工资照常拿就会安于现状。而富人做工作就会思考如何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如何做才能得到同行的好评,怎样才能得到上级的认可。在富人眼中他/她们就是在为自己打工,而所在的公司只是自己的一个工作场所罢了,所以在相同行业内总是有立足之地甚至是有名气。

The secret 6:投资理财

买一套房子或是把钱换成黄金是让货币保值

穷人有钱存银行 富人需钱就贷款

穷人越来越缺钱 富人越来越有钱

富人贷款为穷人创造工作平台或是消费平台。而穷人用的每一分钱都有相应比例进入富人的腰包,每得到一分钱也会相应比例地为富人做出贡献。

The secret 7:年轻人一定要存点钱

很多农民工迫于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参与繁华的城市建设。但在他们老的时候依然经济困难地回去,较年轻的时候的区别在于多了很多子孙后代、消耗了人生之中最为灿烂美好的时光,脸上流下了深深的岁月痕迹,甚至是肢体残疾。为何?

穷人一挣到钱就想把它用来改善家里和自己的生活水平,买家电、买手机、买衣服等。家人的消费观念也渐渐发生改变,越用钱越是虚荣越是浪费,左手进右手就出。而富人把钱存在那儿,等到投资的机会来临时就如同播撒种子一样地花在了刀刃上。虽然前期可能会被骂成不孝子孙,但是他们绝不会因为一时的饥俄而把种子吃了,几年或者是十几年后他们便能够给家人买房子、买车子、办保险。

穷人挣到钱就觉得满足了,而富人挣到钱还想办法挣到更多的钱,用钱去挣钱,让别人去帮自己挣钱。

The secret8:所有富翁都有一个共同点——他/她们都是老板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工作能做一辈子?一辈子能做的工作别人是否给你机会一辈子做?公司就如同金子塔,你能往上爬多高?每往上走一层,需要的人就越少,竞争就会越是激烈和残酷。

为别人打工,你必须按时上班,不工作就没工资,随时可能被别人所取代。

你为家人为家庭而工作,但是却因为工作而离开了家庭疏远了家人。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创业,但如果你有这个机遇为何不把握?

The secret 9:有钱人的共性

①超级爱钱

我们能得到的正是我们所持续渴望的

②相信自己一定有钱

创办教育机构的理论:

学习学习,学会如何练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只学不习是呆子,只习不学是蛮子。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所谓三天不练手生,学习也是如此。由于记忆分为短期记忆、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三种,而学习的知识主要是归属于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然而记忆不是永恒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的颜色也将渐渐消退。如同被分开的恋人,刚开始的日子还能清晰地在脑中描绘出对方的样子,可是当一周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几年过去了„„不管多么拼命地想,哪怕把记忆库所有与对方相关的记忆片段组合起来也不能清晰地描绘出对方的样子了,越是拼命地想越是模糊„„记忆是让人欣喜让人忧的东西,所以学习应当温故而知新。温故知新,实践出真知。逆水行舟,每次进步一点点,终会到终点。

不是说要顺其自然,为何要逆水行舟?自然中有逆水行舟,逆水行舟也是一种顺其自然。物竞天择,顺其自然是顺其自然的生存发展规律,并非坐以待毙,消极悲观。人与人是不同的,不同的人构成了这个复杂而庞大的社会,如同一个金字塔,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阶层,若要追求更好追求更多,只有爬得更高。有时后即使不想更上一层楼,只求安于现状,也易被很多逆流而上者踩在脚下。逆水行舟是一种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就得逆水行舟。

【学习中的运动理论】

因为种种原因,不同的人会在同一时刻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技。不同的人的各种体能指标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不过此场比赛不得不进行。阶段性的学习是短跑比赛,终生的学习是长跑比赛。有的人赢得了短跑却输了长跑,有的人即使输了短跑,但赢得人生的长跑。为何?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来分析便很容易得知。在阶段性的起跑线上,所谓的强者的速度大于所谓的弱者的速度,但加速度呢?有大速度者应不自傲,力争有大的加速度;弱者不必懈怠,在现有的加速度的基础上,再增大加速度,让速度每天增大一点点,人生终将会有亮点。学习这场博弈,最终谁会取得胜利,关键在于谁能更完美地将加速度和速度相结合。

【量与质】

学习方法理论的数量及其质量,人人当思量。知识不仅可以让人变得聪颖,还了可以让人变得愚昧。只求数量不质量,渐渐生疑;只求质量不数量,渐渐坐井观天。追求完美往往不完美,学习到合理的数量和恰到好处的质量。

【量变到质变】

一个全然不知哲学为何物的人,当看了几天的哲学书籍后,可能感觉没有任何的变化;看了几个月后,便已浅尝哲思味;看了几年后,便有了自己的思维体系和独到的见解;看了几十年后,便是哲学家之一,人生哲思路。水滴可以石穿,小流可汇成江海。学习的量变引发质变,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升华。

【恶性循环 良性循环】

当每学习一点知识就懂一点知识,就会渴望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有懂得更多的知识就会想成为博学多识,这就进入了学习的良性循环;若每学习一点知识,就有些似懂非懂,学习了更多的知识,就越是疑惑,那么便无信心甚至不想继续学习,进而厌学逃学,这就进入了学习的恶性循环。进入良性循环的人越学越想学,越学越快,越学越有趣;进入恶性循环的人越学越厌学,越学越慢,越学越痛苦。

【考试】

考试的形式既可以是在规定的地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张张卷子,也可以是一场活动,甚至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字一个眼神。考试属于生活的一部分,考试贯穿整个人生。在关键的时刻,可能就因为说了一句关键的话或是做了关键的一个动作就赢得了“考试”的高分,从而让个人和他人的生命轨迹发生巨大的变化。

考试就是对平时学习效果的一种考核验收。学习千日,用在一时;考场一分钟,场下十年功。

【学习与补习】

学生的学习就是将该学的知识学到并学会如何应用。补习便是解惑,并引导应用。补可理解为查缺补漏,缺什么就补什么,吃饱不浪费。形象地说学习犹如种庄稼,补习便是施肥,缺什么就补什么,如果不缺也补就会物极必反,如果缺了不补就会后劲不足。

【补习与考试成绩】

成绩提升速度=查缺补漏速度

分数提升速度=查缺补漏速度—新增漏洞速度

随着年级的升高,漏洞的量会累积,由量变到质变。有的学生在初

一、初

二、高

一、高二的成绩下滑还不怎么明显,但到了初

三、高三就目瞪口呆地望着自己的成绩下降了,原因在于前期的考试主要是考查近一两个月或者半年知识掌握能力,而后期考查的便是整个初中或高中的知识掌握能力。前期的时长短,相应的漏洞量少,后期的考查覆盖面广,知识量大,知识的交叉连接要求高,所以漏洞量的积累致使成绩的崩溃。

补习就是补漏洞,补习和漏洞进行着一场激烈的博弈,补习知识量大于漏洞量则分数升,反之亦然。

何为补习?补:查缺补漏

习:运用,练习,学习。

查缺补漏地学习,运用所学习,练习再练习。

【学习与个人发展】

知识将人划分为知识分子和文盲。资源只有在真正懂它的人手中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功能。有知识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掌握更多的资源,有能力更好地运动资源。有知识的人领导没有知识的人。有知识的人如同神经细胞,没知识的人如同肌肉细胞,神经细胞少,肌肉细胞多,但是肌肉细胞听命与神经细胞。若人没有了神经细胞就只是一堆肉,肉中夹杂了骨头。神经细胞最受人体的保护和敬重。

【学习与国家发展】

一个国家的兴衰在小学黑板上就已经决定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事在人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强调了民才是国家的关键。当没有人的时候,对于人来说就失去了所有的意义。有人的国家是生产者,有人才的国家是消费者。

结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不仅有学,还要有习。

学习有很多种类,有不同的形式,时间有长有短,时时学习,终生学习。 学不知道,习所知道,知道不知道,学习才知道。

第3篇:农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新年过后,咋暖还寒,连绵阴雨提醒着人们冬天还在做最后的抗衡。就在人们昂首期待春天的阳光早早到来的时候,xx县xx镇xx村x纺织厂里,工人们却各施其位,忙碌个不停,厂长郑也投身其中,指挥工人生产,一片繁忙的景象。轰鸣的机器编制出锦绣的布匹,也描绘着郑不平凡的创业史。

xx村地处多山丘陵地带,人均耕地不足半亩,仅靠种地致富,困难重重,特殊的地理环境迫使村民必须走出村子,开拓一条富裕之路。1995年,25岁的郑不甘心守着一份薄田,过贫苦的日子,背着简单的行囊,加入到农民工行列,来到浙江一家纺织厂做修理工。也许是和纺织机器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从此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纺织行业。刚进厂的那段时间对他来说是最受煎熬的,由于技术不是很熟练,常常为不能及时排除机器故障急得满头大汗,甚至被扣薪水。然而,任何困难都阻挠不了他留下来专心学一门技术的决心。为了提高技艺,他勤学苦练,多向别人请教,不怕脏活、累活、苦活,不断磨练自己,突破一个个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练就了一手硬本领,学到了技术,开阔了视野。工资也由原来的几百元涨到一千多元,成为厂里人人皆知的技术骨干。

2008年是郑已经在纺织厂工作的第十三个年头,其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看一看。这时候的他也已经是月薪3000多元的技术能手,家境也一天天在改变。照理说,有得心应手的工作,有高薪的收入,郑应该很满足了,可是在他内心隐藏着一个更大的梦想。

2008年下半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他所在的纺织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订单减少,产量急剧下滑,效益逆转,最终不得不宣布破产。经过十几年生活和工作,就要离开厂子的时候,他站在静悄悄的生产车间里,摸着蒙上一层灰尘的机器,心情异常复杂。十几年的经历如电影般在脑海里播放,如何让机器再转动起来的思索萦绕心头。一个人富不算富,回乡创业大家富,凭借自己的技术和积累的管理经验,回家自己创办纺织厂的念头油然而生。

此时的xx镇党委、政府正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县的各项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政策,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相关措施,向远在异域他乡的农民工发出来自家乡的殷殷召唤。2008年10月,郑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考察之后,毅然决定返乡自办工厂,从农民工转身当老板。缺少资金,他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没有厂房,他腾出了老屋;买不起新设备,就从原来工作的工厂购买已经废弃的设备。运输、安装、调试,凡事都要亲自动手才能放心,常常累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x纺织厂终于在一阵鞭炮声中开工了,久违了的机器声又响了起来。

x纺织厂一成立,就吸引了附近返乡农民工前来应聘,甚至还有浙江的农民工慕名而来。如今已经解决60多名返乡农民工就业,工资由底薪加计件相结合,月薪达到1600——2700元,工厂月产值达200万元左右。随着规模进一步扩大,按照计划,将来扩产后,可解决120人就业,年产值近3500万元。为了避免走原来所在工厂失败之路,郑吸取教训,改变思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从原材料、花色、制作上严格要求,严把质量关,以质量求胜。并与世界接轨,接国外订单,产品远销韩国,用来制作高档西服,只有一部分销往国内。随着业务不断扩展,郑接的订单也越来越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深入,万马齐喑的市场状态下,一枝独秀,于危机中抢占商机,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2010年已纳税320余万元。

面对未来,郑的眼光更放长远了,他不仅对自己辛苦创办起来的企业做强做大,他更大的愿望是能更好地回报家乡,用自己的行动带来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带领父老乡亲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第4篇: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立潮头 挑重担 勤创业

--塔集镇缪鹏“双挂双促”活动先进事迹

缪鹏,196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苏哥的威尔有限公司董事长,按照县委统战部“双挂双促”活动的要求,挂塔集镇双桥村党总支书记。并被评为淮安市十佳“双强”型党总支书记。

现年46岁的缪鹏先生,原在县服装厂工作,担任负责技术和生产的副厂长。1995年初因企业改制,无奈之下他外出创业,凭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很快在苏南闯出了一片天地。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在江阴市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江苏翔宇服饰有限公司,拥有资产亿元以上,企业员工1000余人。企业生产的“翔宇”系列服装产品全部实现出口外销。成为知名企业家、大老板的缪鹏先生,不忘家乡的建设事业,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回报社会。2003年元月,他在县招商引资政策的感召下,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在县经济开发区创办了江苏哥德威尔服装厂,招收本地农民工和下岗职工500余人,工人月工资均在1200元以上,企业每年上交税收都在500万元以上,为农民增收和地方财政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在塔集镇双桥村,人们传颂着该村创业能人缪鹏情系家乡捐巨款的感人事迹。

2003年初,在家乡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感召下,缪鹏带着一腔报效家乡父老的激情,第一个回到金湖县经济开发区投资8000万元,创办了“江苏哥的威尔服饰有限公司”,开创了金湖加工

出口服装的先河,每年实现销售1.5亿元,利税2000万元,安置就业350人,成为全县强有力的支柱企业,

到双桥村挂职后,积极帮助该村做好三年发展规划,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为解决全村行路难的问题,他个人带头捐款17万元,又帮助协调资金,在全村建成了6.5公里长,横穿南北的村中心水泥路。2008年,个人投资40万元,又多方筹资近120万元,建成了800平方米的村部办公楼和1100平方米的农民创业点,其规模和品位在全县名列前茅,全国政协副主席丁光训还亲笔为该村题写了村名。

铺路驾车,筑巢引凤。为了加快“富村富民”的步伐,他积极对外招商引资,以商招商,目前一个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正式签约,为该村增加“造血”功能。为引导和鼓励本村农民发展高效农业,增加收入,他又拿出100万元,设立了高效农业发展基金,重点培养20个典型户,每户5万元,赚了还本,亏了分文不要。

作为一个出生在塔集镇双桥村的创业能人,他十分关心家乡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新农村建设,多次捐款捐物。最近,当他得知该村正在新建一条6.5公里的水泥路,因建设资金不足而面临停工的情况后,他主动与村党总支、村委会联系,提出了自己捐款的要求,并专门驱车回村,一次性捐款14万元,解决了修路的燃眉之急,他的慷慨之举,爱乡之情受到了村民的高度赞扬。缪鹏先生还计划支持家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兴办农民创业点,使双桥村真正走上“富村富民”的道路。

最近,在金湖县塔集镇双桥村,人们传颂着该村创业能人情系家乡捐巨款的感人事迹,说的是“江苏翔宇服饰有限公司”、“江苏哥德威尔服装厂”总经理,厂长缪鹏先生慷慨捐资14万元,支持家乡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现年46岁的缪鹏先生,原在金湖县服装厂工作,担任负责技术和生产的副厂长。1995年初因企业改制,他在无奈之下外出创业,凭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很快在苏南闯出了一片新天地。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在江阴市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江苏翔宇服饰有限公司”,拥有资产在亿元以上,员工达1000余人。企业生产的“翔宇”系列服装产品全部实现出口外销。成为知名企业家,大老板的缪鹏先生,富了不忘家乡的建设事业,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回报社会。2003年元月,他在金湖县招商引资政策的感召下,毅然回金湖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在县经济开发区创办了“江苏哥德威尔服装厂”,招收本地农民工和下岗职工500余人,人平月工资都在1200元以上,企业每年上交税金都在500万元以上,为农民增收和地方财政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作为一个出生在塔集镇双桥村的创业能人,他十分关心家乡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新农村建设,多次捐款捐物。最近当他得知本村正在新建一条6.5公里的水泥路,因建设资金不足而面临停工的情况后,他主动与村党总支、村委会联系,提出了自己捐款的要求,并专门驱车回村,一次性捐款14万元,解除了修路的燃眉之急,他的慷慨之举,爱乡之情受到了村民的高度赞扬。缪鹏先生还计划支持家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兴办农民创业点,使双桥村真正走上“富村富民”的道路。

谁说女子不如男

——塔集镇姜锦香同志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要买什么裤子去到姜锦香店里看一看。”每当听到这些话时,姜锦香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但同时,也有些酸楚——姜锦香经历了不平常的创业历程,走到今天可不易啊!姜锦香创办玩具厂有十多年,手头也有了一些积蓄,安安稳稳过后半生日子,毫不夸大的说是悠哉

悠哉的,可她是镇妇女创业的佼佼者,不会满足于现状的,于是和家人商议到县城开裤店,通过多次与她爱人沟通,最终家人选择支持。 说是容易,做起来难,这终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姜锦香要做的工作很多:

1. 市场调查。姜锦香觉得要开好多大价位的裤店,就要了解普通老

百姓需求什么价位的裤子,客户群能有多少,经过几个星期的调查,大体掌握了一些基本情况,同时也确定了“驰蒙”裤业。

2. 了解市场价与进价。商品价格对于开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

一定要将市场价与进价进行对比找利润,为了解市场价,姜锦香实际考察了很多地方,当然,在进行调查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但姜锦香都一一克服了。了解进货价是为了算出每件裤子的利润,这是很关键的,姜锦香了解到,如果你去问价,一般是问不出最低价的,只有进行不同的考察对比,才能总结出真正的价格,所以为了能得出最终价格,姜锦香又跑了很多地方,经过一个多月的“四处问价”,终于把价格基本定下来。

3. 计算利润。商人最注重的就是利润了,但是利润不只是卖价减去

成本这么简单,毕竟要租店面,还要置办货架等一系列东西,姜锦香白天就在县城找店铺问价格,晚上在网上找货架等需要的东西,最后算出了这些价格,再以后就可以算出利润了。

4. 找进货渠道。找一个好的进货渠道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省时省

力,还可以提高利润,当然好的进货渠道是最难找的,姜锦香开始四处寻找进货渠道,但是,事情往往都是不尽人意,然而就在

她最迷茫的时候,一个朋友提醒了她,这让她茅塞顿开,一下子找到了理想的进货渠道。

5. 租店面。找一个好店面不是容易的事,姜锦香经过多家实际询问

对比,终于在香港城找到了合适的店面,这也将是她未来几年为之努力的地方。

6. 办营业执照。开店当然要办营业执照,姜锦香在创业协会的帮助

下,很快拿到了营业执照,看着自己的裤店,姜锦香感到很欣慰。

7. 宣传。经营生意,宣传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姜锦香通过广告及亲

戚朋友等宣传,终于迎来了第一批顾客。

直到现在,姜锦香的驰蒙裤店算是踏入轨道,看着店里来来往往的顾客,姜锦香感到付出没有白费。今天,姜锦香站在自己的店门前,看着一批批的客人,心里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谁说女子不如男!篇二:自主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自主创业者的基本资料: 姓名:尹刚 性别:男

学院: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年级:09级(本科) 学号:0943062172 联系方式:15196634109 籍贯:四川安岳

个人履历:

1997-2003就读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双龙街乡的五峰村小学

2003-2006就读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双龙街乡的双龙初级中学

2006-2009就读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的四川省安岳实验中学

2009年至今 就读于四川省的四川大学

照片:

我们的共识:

1) 商业是冒险者的游戏。本来我们可以像一个普通的学生那样生活在校园里,本来我们可

以找个稳定的工作、娶一个不美也不丑的老婆、生两个孩子 大的是哥哥 小的是妹妹 然后等儿子结了婚、女儿找到了真爱 我就可以每天过着钓鱼、和老伴去看日出日落的日子。。可是人生太过短暂 如果问我为什么痴迷于商业?因为我不甘心此生就这样单调平凡地度过。

2) 科技强国 教育兴国。一个国家的兴衰在小学黑板上就可以看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具体创业事迹:

1)、2011年7月7日成功注册了“成都起跑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双流东升街道广场路46号(双流中学正对面);

占地:350平方米

公司管理层人数:5人;教师人数:50-100人。

股东:尹刚50% 卓越50%(后来股东有:尹刚40% 卓越40% 喻小葵20%) 董事及监事:尹刚 总经理:卓越 教学总监:喻小葵

2)、2012年7月3日,成立了成都起跑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第一家分公司; 公司地址:双流吴家坝中街93号7幢一单元(双流实验中学正对面)

公司管理层人数:4人;教师人数:50-100人。

股东:尹刚50% 卓越50%(后来股东有:尹刚40% 卓越40% 喻小葵20%) 董事及监事:尹刚 总经理:卓越 教学总监:喻小葵

3)、2012年9月1日,成都起跑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书店)注册并开始进行图书销售;

公司地址:双流东升街道广场路46号(双流中学正对面);

书店店长:尹刚

工作人员:2人。

现在公司总投资50余万,第一年实现盈利20万左右; 公司的理念:赢在起跑线!一步领先,则步步领先! 公司相关图片:

下图为公司的logo(商标);

下面是成都起跑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部的相关资料: 1)、宣传资料图片集(部分):

2)、公司经营图片:

起跑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部相关图片:

第一分公司的图片:

起跑线的基本理论:篇三:农村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粱作魁创业先进材料

粱作魁,男,1981年出生,共青团员,龙井市三合村人,一名看似普通且文质彬彬的农村青年,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通过他不懈的努力,他经营的苹果梨合作社正在一步步的发展壮大,为农种植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成为了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粱作魁说过,他的内心里很早就有了要创业的想法,农村是个很广阔的市场,作为一名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他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大学毕业后,他一直边工作边构思着自己的创业梦想。终于在2008年,他说服了他的两个朋友,在父母的不解和反对下,在他的三合村老家合伙创立了一个苹果梨合作社,分批种植了50株苹果梨树。然而,他们的一番创业激情刚刚开始就被一场病虫害浇凉了心。初期由于树种选择不好、技术的不熟练,又遭遇了病虫害,很多树苗甚至病死,产量很低,没赚到什么钱,还倒贴了不少钱。那段日子,各种负面的语言铺天盖地而来,父母更加不理解为什么他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孩子不在城市里工作安家,偏要回到村里创建什么苹果梨合作社。每次去往合作社的路上,身边的村民都会对他指指点点,对家里的小孩子说以后不能像他一样。粱作魁他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所坚持的,所走的道路到底正不正确。但是他又想到,年轻人就该坚持自己的梦想,既然自己相信方向没有错,那么迟早有一天

自己会成功。粱作魁说,那时候我的信念是,既然你选择了,就一定要做出成绩,绝对不能轻言放弃。凭着一股坚强的信念,他独自挑起了这副重担,打药、施肥、除虫等等都亲力亲为。他开始思索问题的关键所在,更加意识到学习种植技术尤其是树种选择、种植、剪枝、病虫害防治等基本技术的重要性。于是,他只要一有时间就到网络上、书本中学习查阅相关树种选择、种植、剪枝、病虫害防治等基本技术,每天坚持写读书笔记,不懂的地方请教家乡有经验的老种植户,向推广站的技术员咨询相关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使他对的种植技术有了较为完善的了解。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苹果梨合作社种植的苹果梨有了很大的成功。到2009年年底,彻底扭亏为盈。2010年后,他的苹果梨种植业已经形成模式,降低了风险,提高了利润,达到年产量xxx千斤。

“要想挣到钱,销售是关键”。在以前,由于信息闭塞,销售渠道单一,村民主要采取农户分散销售的办法。粱作魁建立苹果梨合作社以后,通过他对网络及市场的了解,为苹果梨的销售提供了很多信息,极大的保障了苹果梨合作社的销售渠道,增强了社员对种植的信心,对增收致富的信心。

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很多村民们也纷纷开始发展种植,并加入苹果梨合作社,只要有人想要加入,粱作魁都会很热心的给村民们进行详细的讲解,遇到技术难题时,粱作魁还会在山上给他们手把手做示范,不断的提升了村民们的技术水平和种植经验。

经过这几年的辛苦努力,粱作魁的苹果梨合作社渐渐走上了

正轨。粱作魁不仅吃苦耐劳、勤奋好学,而且淳朴善良、热心助人。他富了不忘本,一心想着让村民也能过上好日子。他建立的苹果梨合作社,让村里的很多困难户和种植户都加入到到苹果梨合作社,无私向村民传授养殖技术,指导村民科学养殖,替村民解决销路等等,得到了村民们的交口称赞,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代青年的风采。篇四:创业个人事迹材料

十佳创业青年典型材料

梅田湖镇:付国强

付国强,梅田湖镇益康三化多氧水公司总经理。从1997年到广东省帆洋饰品有限公司打工,到2003年自己创办雅惠饰品加工厂,2008年创办梅田湖镇益康三化多氧水公司,走过了一段艰辛创业风雨路程,也取得了创业的丰厚回报。2008年,他创办的梅田湖镇益康三化多氧水公司实现总产值达100多万元,利税1万多元,安排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5人,为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不甘贫穷,立志创业。付国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1976年出生在梅田湖镇金鸡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1995年高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在家里种田,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仅能维持生活的温饱。90年代末,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年轻气盛的付国强也有了一种外出闯一闯的念头。1997年5月,付国强跟着几位在外打工的朋友来到了广东省佛山市打工,那时的佛山正是全民创业、全民经商的时代,家家户户办企业、跑市场,置身其中,就像看电影镜头,目不暇接。他一边打工一边想:佛山的企业遍地开花,如雨后春笋,而且有的人也是空手起家然后逐步发展壮大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像他们一样办一个企业呢?一个年后,他萌发了自己办厂的念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市场调查,最终将自己的创业项目锁定在自己打工比较熟悉的饰品加工上,公司一炮走红,每年利润都在10万元以上。2008年7月,在梅田湖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付国强转让了因金融危机勉强维持的饰品加工厂,在自己家乡里办起了一家纯净水生产企业,走出了创办企业、改变贫穷的第一步。

二、努力创新,艰辛创业。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企业创办之初,我也走过了一段艰辛之路。企业刚创办时,只有我一个人,我既是采购员、推销员,又是生产工人和货物搬运工。公司所在的位置,离梅田湖镇政府还有1.5公里。当时我的产品主要是乡镇政府各部门,每次为了及时把水送到,早晨

三、四点就要起床,用板车将桶装水拖运到镇政府,然后随便买点吃的就算早餐吃,有时连吃东西的时间都没有,就饿着肚子。虽然吃了这么多苦,但由于自己经验不足,产品品种单一,再加上交通不便,成本高,几个月下来,企业没有赚到钱,到了年底,企业几乎到了停产边缘。是放弃办厂,还是重整旗鼓,从头重来?在徬徨、犹豫、苦闷阶段,梅田湖镇政府和信用社伸出了热情援助之手,2009年2月,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信用社给他发放贷款5万元,重新进行生产,并改进了生产设备,将自己生产的纯净水提高了一个档次。为了拓宽销路,打开市场,付国强在华容县城联系了十多个送水点,遍地刷写广告提高知名度。终于,产品在县城打开

销路,现在,“益康三化多氧水”日均销量1000桶。从此,企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天地。2009年7月,他又出资10万元,买下了原街道食品厂后面空地,企业规模又一次得到扩张。

三、搏击商海,诚信创业。企业要发展,要壮大,质量是根本,没有可靠的质量作保证,产品难有市场。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我自己亲自操作,掌握技术要领后,再传授给聘请的师傅。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付国强又专门购进了一套质量检验设备,严把质量关,公司生产的纯净水合格率都是100%。并且为了保证安全放心,每生产一次批次的水,他都亲自装上一瓶存挡,预备随时进行质量检测。严格的质量保证换来了市场的信任,三化多氧水获得了和本县其他如“南山矿泉水”等知名企业同台竞争的机会,逐渐打开了市场。

四、富而思源,勤俭创业。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经过两年的探索与磨练,企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知名度,付国强和他的纯净水公司在梅田湖逐渐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他的水也先后获得了诸多的荣誉。有的人对他说:你现在是一个大老板了,该享享福了。听到这样的话,他总是一笑了之。他心里知道,公司能有今天,不仅仅个人吃苦闯出来的,更是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得来的,是家乡的百姓群众支持得来的。赚到了一点钱,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讲享受,而是要富而思源,把有限的钱用到扩大再生产上,用到支援家乡建设上。于是,付国强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先是免费为梅田湖敬老院赠送水,按每位老人一个月两桶的标准,不收一分钱,并公开承诺,企业办到哪一天,老人们免费喝水就喝到哪一天。后来,家乡交通建设资金困难,为保证通村公路建设顺利完成,村干部到处筹集资金,付国强听说后,主动找到村支书,捐出自己辛苦赚来的1万元。发展无极限,追求无止境。付国强经常说到,人的一生,在不懈追求,不懈创业中度过,更有意义和价值。今后,一定要做大做强企业,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公司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并带动着更多的有志之士投入到创家业、办企业、干事业的洪流中,为建设和谐新干、小康新干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粮食加工我的成功之路 我是四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励家村前励组村民赵晋成如今正值不惑之年。“海纳百川,有容及大”,溪流由滴水而汇成海洋,面对四通公司今天的成功与名望,我不禁感慨万千,往事如烟,可堪回首?? 十几年前,我才刚刚成家不久,却遭遇了一些飞来车祸,险些成为废人,不仅身受针石之苦,而且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负债累累。而励家村人多地少,单一靠种地很难维持生活,在几个兄弟姐

妹的帮助下,我做起了倒卖鸡蛋的小本生意,几番寒暑,几番风雨,一晃两三年过去了,手中稍微有了点积蓄。这时我搜集到一个重要的信息,许多农村人在沈阳、抚顺等地做生意,但只能用火车捎带货品,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受时间限制,十分不便,于是我想,如果有一辆车配货,不但能满足需求,而且效益一定十分可观。我不顾妻子的劝阻,东拼西凑买了一部解放牌大汽车,开始往城里送货,因而从此与杂粮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为别人带货的同时,我自己也捎带了一些货品,回来经加工后,在市场上零售;久而久之,经营的品种也逐渐增多,而小米的需求量超出其他种类。几个加工点加工的几乎都是我的货。一九九八年,小米成了销售的主导产品,经我销往吉林、黑龙江和周边的几大城市,生意大了,买卖火了,年底我又更换了两辆大货车,同时承包了一个粮谷加工厂,新的事业之旅开始了。

然而没有一个人做事总是一番风顺的,我也不例外。二三年春,我从佳木斯提取了三百吨红小豆,货一到家,连连跌价,两个月不到,赔了十几万元。惨痛的代价使我总结出一条教训,知识的匮乏,信息的闭塞,是这次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开始学英文,买电脑上网?? 面临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二三年初,我适时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四通股份责任有限公司”,在镇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扩大生产规模,兴建了平方米两千平方米的厂房,增添玉米片膨化设备,招聘高级技师,利用当地盛产的玉米,转化饲料进行深加工。二四年初,我公司与加拿大独资,大连天地人有限公司结成联袂,创建“天帮”牌猪用系列产品,并已成功投向市场,该产品预计年转化玉米五千吨,饲料四千五百吨,产值千万元,利税三万余元。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公司主导经营的小米、玉米楂、玉米片通过联网,已销到深圳、广州、武汉等南方各大城市,其产品因货真价实,品味独特而供不应求,随着产品的热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为下岗人员和剩余劳动力五十多人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

不经历风雨,见不到彩虹;今后我将一如既往,一往直前地推进我所热爱的事业,为励家镇的经济发展服务。

机械制造铸就成功路(励家镇双岗子村刘刚)

我叫刘刚是双岗子村村民天工机械制造公司经理。今年四十一岁靠机械加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初中毕业以后,我没有旬其他农家子弟那样或是务民,或是经商,而是选择了靠技术发家致富的着道路。凭着小时候对机械的爱好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功底,我自己悟起了电焊技术。我先是到电焊修理部附近暗中“偷光”,之后再买来必要的设备和配件,自己练习。虽然我

并不聪明,但我相信:勤能计拙,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手也烫了,眼也花了,衣服也“穿”也了几个小洞??终于我完了平生第一件作品——一个美观而又坚固的铁门在我手中诞生了。

从此,我自立门户,在自己家中成立了修理部,给人们做大门,车棚等,创业的过程是艰难的,有时候活很少,我就自己研究技术,有时候活很多,很急,常常忙得团团转,眼睛都熬红了。刚开始效益不是太好。有人劝我打“退堂鼓”。我都坚持已见,我想,任何事情都得经历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成功有是一天两天的事。拿我们乡下人的话说,: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因此,我购买了相关书籍,努力钻研技术,熟练掌握技巧,争取把最好的产品展示在人们面前。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虽然没有产生很大的效益,但我还是坚持到镇里去发展,那里一来人流物流量大,二来信息灵敏。于是我开始了第一次动迁。之后我转变了经营观念,由以前的大门,车棚改为加工粮食用的设备,开始生产各类加工粮食用的机械,由于产品质量好,加之市里人都爱吃深加工过的粮食产品,如小楂子,因而这类粮食加工机械特别好卖,产品供不应求。人手不够用,我开始雇工十人,每人每月计件开资,员工多则每月千元,少则每月六七百元,产品基本上随产随销,近则本地及周边乡镇,远至辽吉黑再中转至全国各地,目前,只有海南和新疆二省区没有我生产的粮食加工机械。再后来,我先租后买下了镇机械厂,定厂名为“励家粮食清理设备厂”,并荣登辽西蒙东信息网络图,号称“天工机械制造”。然而我毕竟是个农民,虽然委多年不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但我的粮食清理设备,其实质是充分挖掘粮食的附加值,充分体现粮食的价值,我不会小富即安,我要多生产出一些好的粮食加工产品,以更好的服务于中国农业,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王海军整理)

杂粮运销大户娄云飞(励家镇娄家村娄云飞)

我叫娄云飞,是娄家村村民。现年三十三岁,九二年高考以几分之差,使我与大学无缘。但我坚信:“榜上无名,肢下有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并未因落榜而灰心丧气,而是静下心来琢磨自己将来的出路在何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前思后想,我认为与其守在家里足不出户,还不如外出做点小本生意,一来赚钱比较快,二业可以有机会见见外面的世界;当时我们村里有很多人都去城里卖杂粮,我也跟着去了,开始做起了小买卖。寒来暑往,秋收科藏,一晃儿在城里度过了两个春秋。我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现在城里人生活水平有了很朋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健康观念日益增强,许多人爱吃农村的小米,小楂子等五谷杂粮。我想,如果回家开个加工厂,利用家乡丰富

的农业资源,加工小米,小楂子出售,销路一定会好。第二年春节刚过,我就把这个想法和父亲说了。父亲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方向,很支持我。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自己的钱不够,就多方筹措资金,购买设备,翻盖厂房,开始加工小楂子。由于当时资金有限,我只买了几样必要的设备,也没有雇工,多数劳动都是自己和家里人干。我们自己磨,自己筛,自己选购原料,自己到市场上销售。由于我讲究信誉,保证质量,所以销路十分畅通,产品供不应求,逐渐地开始雇工劳动,自己腾出时间联系业务,生意也越做越大。如今,我已拥有固定资产三十多万元,年加工玉米二百多万斤,产品销往我省十多个城市,并远销到吉林、哈尔滨等地,在不远的将来,我还要再扩大生产规模,并将产品进行绿色注册。

现在,我虽然小有成就,但归根结底我的成功离不开党的富民政策,是时代给了我发家致富的机会。因此我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和向往。令我欣喜的是,今年五月我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我多年来艰苦努力的最好的证明。我相信,在党的富发政策的引导下,国家会更富强,人民会更加安居乐业。社会将更加进步,我的粮米加工厂也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生猪及饲料经纪人(励家镇平房村崔文利)

我叫崔文利,是平坊村二组村民,如今已过不惑之年。回想我的创业经历,可谓坎坎坷坷,一言难尽。当年,家是普通中的普通,人是平凡中的平凡,和许多农村青年一样,也曾有过雄心壮志和梦想;残酷的现实一度使许多人放弃壮志激情,而我却从未被困境所束缚,从未被失败击倒。我想,万丈高楼平地起,英雄不怕出身低,只要艰苦奋斗,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样可以有所作为,插上致富的翅膀。

最初我选择了边种地边做小买卖的方式,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外出经商,这样我一方面积累了虽然不很多但却十分必要的资金,同时也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但是,农业是基础,没有农民的富裕,终究是虚假的繁荣,根本谈不上“共同富裕”。所以我想,应该创造一种环境使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位置:既能满足城市的消费需求,又能为广大农民致富铺路,同时也带动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才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事业。

经过几番选择,最后我把目标锁定在生猪收购上,当时农民养猪的热情远不及现在,大型养殖户少,分散养殖较为普遍。由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猪的销售也就成了问题,常常有想卖猪的找不到收猪车,收猪车也不能及时收足生猪的情况。于是,我开始为二者牵线搭桥,保证收猪车及时收到生猪,养猪户能及时将猪卖出。这样,收猪车开篇五:xx创新创业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青春因创业而美丽 工作因敬业而优秀

----记“返乡大学生”xx事迹

xx,男,汉族,出生于1983年11月,现年31岁,大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xx镇xx村人。2005年至2007年,在xx大学学习了园林与食用菌技术。2007年返乡之后,他一心扎根在xx,在农村这片天地里他深感到农民挣钱的不易,便尝试用自己所学的专业为村民致富,经过7年的打拼,今天的他终于走上了致富之路,村民们在他的带动下,也渐渐富了起来。

执着梦想,诚信创业。2007年毕业回乡后,他得到了村干部及村民的大力支持,在xx村担任了有机蔬菜项目负责人。为了不辜负村民对他的信任,他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通过自主创业先使自己富裕起来再带动周围的父老乡亲一起致富。2009年,xx尝试着种了一亩地草莓,被前来参观的一家日本企业看中,并与村里签订了合作种植协议,注册成立了xx 有限公司,进行了两年的试种植,草莓种植取得了成功,目前已在有机草莓生产基地里建起12个塑料大棚和1个温室。并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于2013年和2014年成功举办了两届“草莓采摘节”,为xx村的草莓开辟了市场。2014年春,他又开始负责种植xx镇有机观光园区的种植与管理,并利用学来的技术成功在此栽培了西瓜、香瓜等瓜果蔬菜。

带动致富,奉献社会。通过这两年的摸索,他感觉到本村地质肥沃,污染少,并且他看重了有机农业的发展态势,只有发展有机生态特色农业才能更好的致富。并且他也认识到了发展有机生态特色农业,必须成规模种植才能吸引客商,一人种植不行,必须发动更多人种植。几年来,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积极带领全村村民发展有机农业,促进了村域

经济快速发展,使农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xx村已形成以有机产业为主导其他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村域经济发展格局。截至目前,xx村已建成总占地面积57亩的有机园区,包括4,000平方米的有机农业观光园,1,000平方米温室16栋,600平方米大棚94栋,400平方米温室2栋。已有生菜、花菜、卷心菜、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豆角等30多个蔬菜产品获得中绿华夏国家有机认证中心的有机食品认证。有机果蔬的种植面积38公顷,年收入100万元;有机杂粮种植面积20公顷,年收入42万元。 2013年xx村人均收入达到8921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认为自己挣到钱不是目的,而是让大家致富才是搞种植业的目的。通过几年的种植,凭着自己积累的种植技术和经验,在种植这条路上他始终还想一直坚持走下去,带动群众发展种植业,让有机瓜果蔬菜产业成为老百姓创业增收的渠道,使有机瓜果蔬菜种植规模化、规范化走向市场化,让有机瓜果蔬菜产业成为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有力地推进农村农民创业致富的增收。

第5篇:创业典型先进事迹材料(精选)

尊敬的各级领导:

本人名叫xxx,系xx省xx县xx乡xx村村民。2005年考入xxx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学习上:在校期间,经过努力曾多次荣获“甲等奖学金”,并在大二时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以省级“十佳优秀毕业生”荣誉毕业。社会实践上:在校期间曾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一职,在院团总支的领导下,多次组织学院同学参与省、学校等举办的各项活动,成绩显著。在2006年的三下乡活动中,由于表现突出荣获省级“优秀三下乡服务队员”称号。在学院的引导和帮助下,我开始初步创业尝试:开自行车出租行。并以勤工助学的方式帮助了一些家庭贫困的同学。通过在xx师范大学的学习和锻炼使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更高层次的提高:人生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你所拥有的财富;而在于你在有生之年里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也基于以上的认知,我在2005年10月刚进校时便向我们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2006年11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7年7月毕业后,在学校的推介下我进入xx省冶金建设工程公司(国有企业)党办工作。在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由于表现突出,2008年6月获得出差广州的机会。在广州近一年的生活,让我真切的感受到我国绿色农业产品的真正价值。这便萌生了我回乡创业的念头。

2009年7月,我便辞去工作回乡养殖蝇蛆和土鸡。而回乡创业正是实现我儿时的梦想:学业有成,回到家乡为家乡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然而创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做决策前一定要作好市场调查和了解行业。通过三个多月的市场调查和了解我得出这样的认识:从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看,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期,工业化推动下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新型的“产业工人”,这必然带来三个结果:

一、城市消费总量的不断增长;

二、城市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对消费质量诉求越来越强。然而,这三点突出的表现在对吃、穿、住、行的要求上。基于以上的认知,xx养殖场的目标是:立足于农村,为城市居民生产绿色、健康的养殖产品。

这一项目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能协调城乡之间的合理发展。因为,该项目的主要市场在城市,利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农村和城市间搭建一座桥梁,从而实现城乡间合理的发展;

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当地农民增收。该项目无论是养殖产品生产,还是服务都将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真正的实惠,另外,随着xx的发展,在明年(2011年)将实施:“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真正带动和实现农民的增收。“公司+农户”模式说明:

(一)、公司将鸡苗和蝇蛆赊销给农户并和农户订立购销协议书;

(二)、xx向农户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和指导;

(三)产品的市场销售和定位统一由xx来做。

三、缓解当地就业压力。该项目的成功开发必然形成对劳动力的大力需求,这对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保护生态。由于,该项目是以生态养殖为主。因此,该产业可谓“无烟”工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任何的破坏和污染。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的平衡,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经过一年的努力摸索。目前,xx养殖场已基本建立起以“蝇蛆养殖为重点,土鸡养殖为产品载体”的养殖新模式。具体模式分析如下:蝇蛆富含高蛋白(60%以上)和20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养殖蝇蛆替代鱼粉配制鸡饲料,不添加任何饲料添加剂和生长激素。这样就可以实现原生态养殖的真正道路。

利润模式图解:

林地养鸡

蝇蛆养殖

种禽孵化

注释:①干蝇蛆粉富含高蛋白60%以上,可以替代鱼粉成分,能节省饲料成本10% 左右;②蝇蛆的残渣运用作鸡饲料可以节省成本5%左右;③自行孵化鸡苗节省成本10%左右;④蝇蛆富含各种动物生长所需的氨基酸能促进家禽的生长速度,又能提高家禽的抗病例。这样核算下来总成本节省25%左右。

随着养殖规模和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扩大,xx结合自身实际和市场供需情况,作了未来五年内的发展规划(另附:《xx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一份)。

目前xx虫子鸡的市场情况及前景分析:市场具有差异性。因此,xx的市场定位:中高端消费品;目标客户群:主要是城乡间中高层消费者;消费场所:主要在城市各大型酒店和各大综合超市;销售市场:实体市场、网络市场;销售模式:经销商模式、直销模式、定单销售模式;产品目前主要是:虫子鸡和虫子鸡蛋。

经过一年的发展,xx的市场已基本成熟。目前已经在xx、xx、xx等地设立销售点,平均价18元/斤-20元/斤,市场反响较好。其中,在贵阳,我们已经成功的拿到高档酒店(xx酒楼)和xx山庄等的定单。目前,均价20元/斤。目前,每月总销量:450只左右;然而市场缺口保守估计大约在800-1000只/月左右。按均价:18元/斤算,每只鸡3.5斤算,每只鸡价格:18元/斤×3.5斤=63元;利润:63元-20.5元/只(养殖成本)-人工成本(4元/只)=38元.利润率:50%以上。从市场现在对虫子鸡的反应判断:虫子鸡将会成为家禽行业里的一档高端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xx养殖场面临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xx自身养殖规模小的矛盾;

(二)、由于虫子鸡还是一个新事物。因此市场宣传推广上对于xx这样一个刚起步的养殖企业来说难度较大;

(三)、技术上养殖专业人才的匮乏制约着xx的发展和壮大;

(四)、基础设施简陋,制约着xx的生产和发展。希望各级领导和政府帮助解决的三大问题的是:

(一)、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虫子鸡宣传和推广困难的问题;

(三)、技术上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第6篇:农村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粱作魁创业先进材料

粱作魁,男,1981年出生,共青团员,龙井市三合村人,一名看似普通且文质彬彬的农村青年,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通过他不懈的努力,他经营的苹果梨合作社正在一步步的发展壮大,为农种植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成为了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粱作魁说过,他的内心里很早就有了要创业的想法,农村是个很广阔的市场,作为一名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他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大学毕业后,他一直边工作边构思着自己的创业梦想。终于在2008年,他说服了他的两个朋友,在父母的不解和反对下,在他的三合村老家合伙创立了一个苹果梨合作社,分批种植了50株苹果梨树。然而,他们的一番创业激情刚刚开始就被一场病虫害浇凉了心。初期由于树种选择不好、技术的不熟练,又遭遇了病虫害,很多树苗甚至病死,产量很低,没赚到什么钱,还倒贴了不少钱。那段日子,各种负面的语言铺天盖地而来,父母更加不理解为什么他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孩子不在城市里工作安家,偏要回到村里创建什么苹果梨合作社。每次去往合作社的路上,身边的村民都会对他指指点点,对家里的小孩子说以后不能像他一样。粱作魁他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所坚持的,所走的道路到底正不正确。但是他又想到,年轻人就该坚持自己的梦想,既然自己相信方向没有错,那么迟早有一天

自己会成功。粱作魁说,那时候我的信念是,既然你选择了,就一定要做出成绩,绝对不能轻言放弃。凭着一股坚强的信念,他独自挑起了这副重担,打药、施肥、除虫等等都亲力亲为。他开始思索问题的关键所在,更加意识到学习种植技术尤其是树种选择、种植、剪枝、病虫害防治等基本技术的重要性。于是,他只要一有时间就到网络上、书本中学习查阅相关树种选择、种植、剪枝、病虫害防治等基本技术,每天坚持写读书笔记,不懂的地方请教家乡有经验的老种植户,向推广站的技术员咨询相关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使他对的种植技术有了较为完善的了解。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苹果梨合作社种植的苹果梨有了很大的成功。到2009年年底,彻底扭亏为盈。2010年后,他的苹果梨种植业已经形成模式,降低了风险,提高了利润,达到年产量xxx千斤。

“要想挣到钱,销售是关键”。在以前,由于信息闭塞,销售渠道单一,村民主要采取农户分散销售的办法。粱作魁建立苹果梨合作社以后,通过他对网络及市场的了解,为苹果梨的销售提供了很多信息,极大的保障了苹果梨合作社的销售渠道,增强了社员对种植的信心,对增收致富的信心。

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很多村民们也纷纷开始发展种植,并加入苹果梨合作社,只要有人想要加入,粱作魁都会很热心的给村民们进行详细的讲解,遇到技术难题时,粱作魁还会在山上给他们手把手做示范,不断的提升了村民们的技术水平和种植经验。

经过这几年的辛苦努力,粱作魁的苹果梨合作社渐渐走上了

正轨。粱作魁不仅吃苦耐劳、勤奋好学,而且淳朴善良、热心助人。他富了不忘本,一心想着让村民也能过上好日子。他建立的苹果梨合作社,让村里的很多困难户和种植户都加入到到苹果梨合作社,无私向村民传授养殖技术,指导村民科学养殖,替村民解决销路等等,得到了村民们的交口称赞,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代青年的风采。

上一篇:留一份给自己下一篇:保卫科安全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