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探究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国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发展中遇到很多贸易摩擦事件,政府关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保护主义抬头,而造成了我国与其他国家政府之间的矛盾与对立。这些国际贸易摩擦的争端事件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稳定运行,滞缓了我国对外贸易拓展,降低了我国经济发展增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探究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探究论文 篇1:

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的特点、根源及对策

摘 要:随着全球气候的恶化,各国经济逐渐由传统模式向低碳经济模式发展,把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国际竞争非常激烈。因而,这些产业成为了国际贸易摩擦中新的聚焦点。本文认为一个产业的基本特征决定了该产业贸易摩擦的程度及其协调的难易。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战略新兴产业的行业特点、贸易特点和摩擦特点,在此基础上认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道路:以国内市场强大需求为动力而自主研发,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完成,即走自主研发、内需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战略新兴产业;产业特点;贸易特点;摩擦根源;光伏产品

一、引言

目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重要手段。比如,2009年9月在美国颁布的《美国创新战略:促进可持续增长和提供优良的工作机会》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发动支持先进汽车技术、清洁能源革命、推动健康技术创新。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英国创造性的推出了“制造业战略”,指出要重点发展生命科学、超低碳汽车、尖端制造业和医药行业。韩国也于2009年1月在《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中提出,重点发展生物产业、新兴信息技术产业、能源与环境、绿色汽车等22个重点方向。同年的4月日本制定了新增长战略,着重发展医疗与护理、电力汽车、环保型汽车、太阳能发电、文化旅游等产业。而我国更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举措。在“一二五”规划中指出,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中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这一计划,到2015年新兴产业的产值要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到2020年将达到1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2011年5月,美国国贸委员会指责我国促进本土创新的政策影响了美国的经济发展,并认为我国知识产权侵权;同年11月,美国的商务部展开对中国晶硅光伏电池的“双反”调查。

针对这种现象,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李金桀(2011)指出,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正在从传统的劳动密集行业向新兴产业扩展,对策是掌握标准制定权;Pengmei Li、Huiming、Li(2011.7)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新兴产业进行对比,得到战略新兴产业的竞争实质上是技术竞争,中国选择战略新兴产业应和发达国家的选择相一致;魏少婷(2013)通过对新兴产业贸易摩擦的实质研究得到新兴产业贸易摩擦实质上是战略性贸易摩擦。

尽管不乏对新兴产业贸易摩擦成因对策的研究文献,但多数研究并没有从产业根源上深究战略新兴产业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因而所提对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认为一个产业的基本特征决定了该产业贸易摩擦的程度及其协调的难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就是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的革命性技术的产业化运用。这种技术只能以国内市场的强大需求为动力而自主研发,这种产业的成长壮大也只能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完成。因此,本文按照产业特点决定贸易特点和摩擦特点的逻辑思路,寻找从根本上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的出路。

二、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

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指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思路和政策要点之一就是“五大支持政策”,它们分别是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

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是在更早的时候产生的,所以我国提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核心技术上几乎都存在问题。两种模式截然不同的“待遇”,多少反映了赚快钱、靠补贴仍是光伏产业的主流。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中的一种,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其发展渠道、盈利模式却只有新兴的“形”,而没有新兴的“魂”。

目前我国各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都普遍存在市场发育程度差和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就拿光伏产业来说,资料显示,我国光伏产业50% 以上的原料需要进口,而90%以上的市场又在国外,但光伏产业所产生的污染又全部留在了国内。即使国内10%的市场,由于一些新兴产业企业规模小,力量分散,研发能力不足,又存在恶性竞争的情况。很显然,缺乏市场需求的产业发展是没有根基的,是没法产生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的,是不能长久的,其成长是受限的。产业发展所必须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性,该发挥的力量也很难实现和发挥。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是在更早时候产生,因此我国提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核心技术上几乎都有“软肋”。例如,一边是光伏巨头不断加码建下游电站,热火朝天;一边却是分布式光伏雷声大雨点小,死气沉沉。两种模式截然不同的“待遇”,多少反映了赚快钱、靠补贴仍是光伏产业的主流。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中的一种,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其发展渠道、盈利模式却只有新兴的“形”,而没有新兴的“魂”。太阳能产业制造能力中国已居世界首位,但核心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仍依赖国外。我国也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给予培育和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力的政策支持,以此抢占未来世界新一轮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同时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战略新兴产业贸易摩擦的特点

1.战略新兴产业的行业特点

(1)发展的同步性

虽然发达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早,但是由于其成效低再加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其进度是微乎其微的。发展中国家虽然起步晚于发达国家,但是其赶超意识强、重视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付诸行动。这样使得全世界战略新兴产业几乎处于同一阶段,发展阶段的相近性导致发展战略的相似性。

(2)产业的幼稚性

战略新兴产业处于发展的初期,不但所需的技术处在研发阶段创新的支撑体系还很不完善,而且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和流程也在探索之中,其产品处在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生产成本高,难以大规模生产,因而缺乏国际竞争力。

(3)补贴的必然性

由于战略新兴产业的对科研的高要求、小规模生产、技术的先进性等,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初始阶段需要承担较高的成本。所以政府为了国内新兴产业能够取得竞争优势,从国家全局利益出发,必须给予企业补贴以使其有足够的进入资金。例如,据《2013年中国光伏发展报告》,我国光伏发电享受的补贴不仅包括项目初投资补贴还有以发电量计量的电价补贴。

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特点(两头在外、中国光伏产业对外依存度过高、技术水平低、自主研发弱、产能过剩)来看,中国新兴产业除具有上述特点外,还有其特殊性: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快速发展、企业增多,存在严重的复制现象进而导致了产能过剩;但行业处于低水平且竞争力低,在某些重要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但并没有抓住核心技术,这使得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劣势地位。

2.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贸易特点

(1)光伏产品出口增长迅猛

表列出了我国近6年以来光伏产品进出口的统计数据,从表中我们看到,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它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百分比更是不断递增,说明了我国光伏产品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增速。关于2012年光伏产品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正是本文之重点,即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遭到进口国多种形式的救济措施所致。具体原因将在下文中详细表。

(2)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

由于我国技术水平低、自主研发能力弱,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中,位于上端、利润空间巨大的高纯度硅料生产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只占据了利润微薄、资金技术门槛低的产业链中下游。仅仅是把中国作为光伏产品的中转站,从国外进口高技术原材料在中国加工后再出口国外,即形成了“两头在外”的形式。这样不仅把污染留在国内而且还导致中国所谓的过度出口。我国光伏产业原料进口比例高达90%。

(3)出口地区相对集中

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地区相当集中,2012年(图),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国家(地区)主要是欧盟,对欧盟国家(地区)的出口额分别占到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的67%。对美国出口占总额的11%,其次是日本占7%,然后是澳大利亚、印度及其他占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是6%、2%、7%。出口地区过于集中给我国光伏产品的发展带来了不小风险。

3.战略新兴产业的贸易摩擦特点

(1)由政府主导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贸易救济措施的采取、摩擦的解决过程中,政府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事关一个国家的整体利益和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必然成为一个国家政府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战略新兴产业的幼稚性、发展的同时性以及战略的相似性使得该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摩擦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摩擦的有效解决客观上也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2)具有长期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大都具有原创性,非贸易所能得到,必须经过长期的自主研发。与此相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也必然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贸易摩擦和救济措施将长期存在。

(3)以反补贴为主

补贴是政府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政策工具,也必然成为各国支持国内战略新兴产业成长壮大普遍采取的重要措施。因此,反补贴措施就成为战略新兴产业最主要的贸易救济措施。

四、战略新兴产业贸易摩擦根源分析

相关文献普遍认为光伏产品贸易摩擦发生的原因有:保护相关产业,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政治上的大选压力,中国对外

贸易的迅速发展、出口秩序混乱、政策措施扭曲、企业应诉抗辩能力弱等。但是我们认为所有这些原因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由该产业的产业特征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我国光伏产业目前选择的依靠国外核心技术和国外市场加工出口的发展道路是不符合其产业特征的。

1.基于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分析

根据战略性贸易理论一个国家为了促进本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就需要从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及消费等方面过程提供政策支持。对进口国来说,必须采取贸易保护的政策以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对出口国来说,就给予大量的技术、研发、生产及销售的补贴政策最终会导致产能过剩。

2.基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分析

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之间都存在研发/生产方面的同步性,使该产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能使本国企业在国内很好的发展,国内相关产业会团结起来建立成特殊利益集团,共同影响政府的贸易政策选择。例如欧美对我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利益集团游说产生的政治影响。

3.基于相似需求理论的分析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Linder)认为,一个产业的发展首先应该基于国内的市场需求。因为在满足国内市场的过程中,企业能够及时地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意见,改进技术,完善产品。当国内市场的需求满足以后,就可以向与本国收入水平接近的国家出口。同时,收入水平接近的国家之间也存在对同一产品需求的差异性,从而为他们之间产业内贸易提供了可能。这种出口时机和出口流向的选择,既可以避免主要为出口而生产造成的大量集中出口或向收入低于本国的国家市场出口容易引发的倾销问题和出口补贴问题,从而大大降低贸易摩擦的可能性;也可以通过战略新兴产业内部贸易建立起稳固的贸易关系。尤其是对于大国产业发展和贸易而言,这一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见,战略新兴产业走内需发展的道路应该各国的普遍选择。

4.基于技术差距和产品周期理论的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U.Posner)、弗农(R.Vernon)等人认为,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因而拥有生产和出口高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技术在国际间的转移要经历首先垄断技术并在创新国当地生产和消费该产品,当国内市场满足后就向收入水平接近的国家出口此商品,之后再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在国外投资生产该产品,最后才愿意出卖技术。这说明决定一个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在该产业发展的发育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是很难买到的,只有到了产业的衰退期才可以买得到该技术,但意义已经微不足道。因此,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只能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五、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

针对战略新兴产业的行业特点、贸易特点及摩擦特点,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要走自主研发、扩大国内需求的道路。政府应将大量的补贴用于研发核心技术上,有了本国的核心技术可大量增加本国新兴产业的产量,供给增加就会引起国内价格下降,国内消费者的相对购买力增加,需求增加。在满足国内需求之后,将剩余产品用于出口,这时因国内价格较低进口国没有理由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予以救济措施。另外即便是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给以补贴,但因是国内补贴国内消费,所以不存在贸易问题。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1.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跃升转换。具体措施如下:逐步将政府的出口补贴转变为对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出口补贴只能暂时增加相关产品出口,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产业竞争力,部分企业还养成了依赖补贴、不思进取的惰性。

2.进一步规范政策,不断扩大国内需求

积极有效地拉动国内需求。贸易摩擦背后隐藏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对外依存度过高,过于依赖出口。一定意义上讲,国内需求的不足,直接导致的就是企业竞相压价争取出口。事实证明,通过此种大进大出的“打工经济”,国人自己获到的实惠并不多。因此统筹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的关系,把重心放到扩大内需上来,是缓解光伏产业贸易争端的一根本出路。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尤其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一定要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不能随意进行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国内市场的开发空间是非常巨大的。而且相对于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的可控性更强。从过度依靠外需转为以内需为主,是减少我国与他国间贸易摩擦的良策。

3.面临着日益升级的贸易摩擦,只有掌握标准制定权,才可能摆脱被牵制地位。中国企业要立足国际市场,就要勇于布局中高端市场。除此之外,基于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出口地区相对集中的特点,应该走多元化市场战略,这样可以减少发展新兴产业中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张勇,熊名宁.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对策[J].商业时代,2012.

[2]魏少婷.新兴产业贸易摩擦的实质影响及启示[J].北京经贸,2013.

[3]郭剑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J].商业时代,2012.

[4]韩玉军,李雅菲.美欧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的成因与影响[J].中国经贸,2013.

[5]刘红.从光伏产品看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趋势[F].国际商务论坛,2012.

[6]杨婷婷.中美新能源产业贸易摩擦问题探究—以太阳能光伏电池双反案为例[R].商业时代,2012.

[7]苏华山.我国应对国外“双反”贸易摩擦需要有新思路.[J].国际观察,2012.

[8]马建军.如何应对战略性贸易摩擦[J].WTO实务,2007.

[9]Pengmei Li, Huiming Li. A research on strategic emerging ind

ustrie[R].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361-363.Trade Characteristics; Friction Causes; Photovoltaic Products,2012.

作者:王奉贤 张哲

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探究论文 篇2:

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分析

摘要 中国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发展中遇到很多贸易摩擦事件,政府关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保护主义抬头,而造成了我国与其他国家政府之间的矛盾与对立。这些国际贸易摩擦的争端事件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稳定运行,滞缓了我国对外贸易拓展,降低了我国经济发展增速。作者在本文中主要以研究中国国际贸易争端与摩擦为主,通过分析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现存的问题,了解了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障碍,并根据特殊局势考虑如何有效解决国际贸易摩擦问题。

关键词 中国 国际贸易 贸易摩擦 问题

一、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

我国自加入世纪贸易组织以来,一直与国际市场进行着深入的合作,在国内市场中,对外经济贸易所发挥的作用也在日益增强,我国在世界范围中的国际竞争力逐渐显示出了它的发展动力,不断提高着我国的经济收入与整体经济发展实力。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但是国际各国对中国经济发展与贸易的不同认识造成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公平待遇,许多国家以各种形式阻碍我国贸易正常化发展,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开始持续增加,一些国家不断采用反倾销、反补贴、特殊保障措施以及质量、技术、卫生、环保等标准对中国出口设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近些年来,中外贸易摩擦不断产生,造成了很多贸易稳定发展的问题,我国面临着国际贸易摩擦与正常化发展的严重问题,当前我国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为:

第一,我国贸易摩擦的事件不断增加,导致了全球贸易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物价飞涨,制造成本增加,影响了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常水平,相关数据显示,从 1995 年至2002 年 6 月,全球发起反倾销调查 1,979 起,反补贴调查147 起,保障措施案件(截至 2001年底)114 起。1995~2003 年,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共立案 275 起。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从最初的与美国开展的锦纶六切片和针对肉鸡的双反调查一直到现阶段的汽车贸易摩擦战与欧美的香蕉贸易摩擦大战,一直都是采用强硬态度对待国际贸易对我国的制裁与摩擦对峙,这种背景下中国企业积极采用法律渠道解决问题,纷纷上诉国际法庭与我国法院,其中很多案件赔款额度之高达到了25亿美金。

第二,贸易摩擦的对象呈扩大趋势,以前的中外贸易摩擦一般都发生在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可近年来却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与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发生的摩擦也在增加。主要与发达国家发生摩擦的具体表现为我国每次与外国发达国家之间所发生贸易摩擦时所涉及的金额比较多,而且次数也很多,因为很多情况下经济摩擦的发生都是由外国发达国家所造成的或者是与发达国家相关联的。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石油我国的国情以及经济政策决定的,因为我国在过去的对外经济交往中的主要对象就是发达国家,可是岁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也在不断地增加,所以经济摩擦也就出现不断增加的状况。仍以反倾销为例,根据 WTO 统计,1995~2003 年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立案数量为 226起,占中国所遭受反倾销立案总量的 63.5%,而同期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立案数量为130 起。这说明,使中国出口屡屡受挫的反倾销壁垒主要不仅来自发达国家,更多来自发展中国家。

二、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原因

在2010年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9年多时间里,一直保持着稳定发展和和谐共进的原则,但是国际社会担心中国威胁论的理论演变为真实现象,纷纷采取手段制裁中国出口贸易,让中国贸易发展由绝对出超变成了平稳出超,让外贸大量额度的外汇收入变成了平稳外汇收入,降低了我国的生产能力,带来了大量的中小企业的倒闭与员工的失业。WTO总干事拉米曾经在一次谈话中判断,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与本国贸易保护的意识至少还要持续2-3年才会结束,这就证明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国际贸易遇到发展障碍已经是无法躲避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国国际贸易对外政策将面临更为坚决的选择,必须要认清当前的发展环境,才能够选择好未来的发展路径,作者认为当前国际贸易不断产生摩擦的原因主要为:

1.贸易保护主义横行

贸易保护主义是19世纪政府强行干预经济发展,保护本国经济稚嫩企业发展,强行干预国际企业对其的伤害,这种贸易保护可以防止本国企业的崩溃与瓦解,帮助本国企业实现经济收益与持续稳定的发展动力。贸易保护的目标就是使自己国家的利益最大化,而我国现阶段在国际各国的出口数量巨大,对其他国家的产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很多小家电和生活用品都由我国制造和出口,出口的数量惊人,抢占了其他国家的市场,相反考虑,每一个国家都希望拥有自我独特的对外贸易出口产业,而不是让中国抢夺自我的市场份额,在自我产业处于劣势的状态下,该国家宁愿选择贸易保护方式故意制造摩擦,防止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一般会采取安全标准、质量标准、环境标准等技术贸易壁垒以及卫生、防疫、市场秩序等其他非关税壁垒措施进行贸易保护。自由贸易政策与贸易保护政策肯定会产生激烈的对撞,产生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也肯定会产生很多关于国际贸易的矛盾问题,一些国家限制中国这类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采取新借口来制造摩擦,减少出口量,限制中国出口,比如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滥用反倾销、反补贴、特殊保障等措施。这些贸易保护政策必然会引发相应的国际贸易摩擦。

2.外贸依存度过大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简记为 FDI)方面,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02 年流入中国的 FDI 达到了527.43亿美元大关,成为全世界吸引FDI最多的国家。其中,2004 年是这几年外商直接投资额迅速增长的一年。1~10月的海外直接投资已达538亿美元,同比上升了23.5%,超过了上年全年535亿美元的水平。1979~2004年中国累计吸收FDI 达 5,014.74 亿美元。

三、中国国际贸易摩擦的对应解决措施

1.积极参与到国际组织中,开展区域合作经济发展

积极参与到国际组织和贸易组织中,寻求一定的国际贸易保护,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横行的现阶段,必须要拥有更多的贸易伙伴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进行周旋,以便于争取时间,也可以在区域经济中寻求到新的发展机会,从而更好的将本国出口商品进行销售和出口,获得外汇收入,提高本国经济发展能力。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的一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也可以达成一些多边谈判的共识,帮助我国提高在国际友人心目中的地位,获得稳定的收益,而且在国际经济摩擦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需要完善自由贸易制度中可以限制本国经济肆意发展的措施,提高物品质量和商品的附加价值是十分重要的发展渠道,而起还要不断提高品牌化价值,改善国际贸易经济发展模式的质量。

2.完善对外经济政策

我国在不断促进经济增长、发展对外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将国际因素与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向结合,来制定相关的政策,不断的扩大进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坚持加强提高“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战略目标,为促进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具体做法为:稳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进行境外资源合作开发等,加强互利合作,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缓解贸易摩擦。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外商的技术、专利、销售网络和品牌,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以返销的形式进入其国内市场,使我国企业的出口行为转变为外商所在国具有国际合作性质的国内行为,避免贸易摩擦。

3.我国要调整对外经济战略决策

调整我国国际经济对外经济的发展战略主要目的是为了可以再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我国可持续发展动力,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不足,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是“出口扩大,扩大出口”的思想,对外贸易依存度较强,喜欢用廉价的劳动力换取外汇收入,更喜欢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国际市场需求刚好是低廉劳动力成本,数量为主的一些小型商品,这就造成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他国家的经济体受到了我国的外贸冲击,从而引起了摩擦。我国制药转变陈旧思想,将“独赢”思想转变为“共赢”思想,就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取得胜利,淡化出口发展,适当选择进口,提升国际市场需求,扩大国际贸易各国合作的范围。

参考文献:

[1]李海霞.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现状及对策.合作科技与经济.2010.9:70-72.

[2]高扬.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探究.科苑发展.2011.8:40-42.

作者:靳嵩

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探究论文 篇3: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策略

[摘要]在世界性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国际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国际产业结构的重构、出口市场的集中及制度的缺陷是贸易摩擦形成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地开拓新的市场、完善与对外贸易有关的各项制度等。

[关键词]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摩擦;策略

[作者简介]黄晓凤,广东商学院县城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广东 广州 510320

[文献标识码]A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背景下,许多国家的政府通过立法给贸易保护主义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打乱了原有的贸易秩序,与我国的贸易摩擦日趋增多。2008年全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受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9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为61.4亿美元,分别较2007年增长15%和35%。2009年1~3月,全球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两反两保”调查25起,涉案总金额约为7亿美元。中外贸易摩擦的发生严重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复苏,也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构成了严重的阻碍。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措施,促进中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从而为全球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贡献,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必须坚决反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建立和完善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各项制度。

一、反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的资源禀赋理论,一直到现在的国际贸易理论,都认为自由贸易使贸易双方的福利状况比贸易前或保护贸易时的福利状况要好,是一个实现了帕累托改进的过程,一言以蔽之,自由贸易乃是双赢游戏,而贸易保护则是负和博弈。尽管如此,由于激励相容机制的缺失,理想中的自由贸易政策并不是现实中各国贸易政策的真实写照。

那么怎样才能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都放弃保护主义而采用共赢性自由贸易的策略呢?按照非零和博弈理论,要实现共赢性博弈,必须在博弈方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触发器”,或称“激励相容”机制,它是一种通过报复或惩罚的约束来维护长期合作的行之有效的做法。例如:A、B两国共同签订双边贸易协定,以法律化的形式约定,只要你选择贸易自由化政策,我便永远执行贸易自由化政策;如果你违背协议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我就将对你实施我的惩罚策略。在激励相容机制下,谁违反协议,谁就会遭到损失。以此类推,要在全球范围内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实现贸易自由化,就得签订多边贸易协定。毫无疑问,WTO就是旨在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多边贸易协定。但在WTO体制的框架内为什么新贸易保护主义却盛行呢?其原因是WTO制度框架下收益的非对称性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WTO相关条款的模糊性为贸易摩擦的产生提供了机会;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在遏制贸易摩擦产生方面力度不够,等等。因此,为了保证WTO成员之间能够选择贸易自由化的策略以实现多边博弈的共赢,在未来的WTO贸易协定中,应该对保障措施制度、反倾销制度以及争端解决机制进行完善。

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产业结构在形成整体性演进中,由于静态上的重构和动态上的脱节,不可避免地在国际贸易中就表现为摩擦迭起。为此,避免国际贸易摩擦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将生产要素转移到最有优势的产业,以避免与其他国家产业结构的重构。针对因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所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状况,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为: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避免国际产业结构重构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必须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建设形成强大的原始科学创新能力、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系统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集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生物、新材料、环保、新能源、海洋等产业,引导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一批集聚效应突出的产业基地、一批跨国高技术企业和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二)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我国家用电器、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建材、造纸等优势传统出口产业极易遭遇国外的反倾销调查,其原因是这些产业的出口产品技术附加值低,在质量、服务、差别等方面缺乏竞争力,只能凭借劳动力优势与国外产品展开价格竞争。因此,要避免国外的反倾销,我们必须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优势传统出口产业,提升这些产业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品在档次、质量、款式、商标、广告、包装、服务等方面的差别,全面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在根本上改变我国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只能依靠价格竞争且易于引起反倾销的状况。另外,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原则,依靠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加快优势传统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的集中度,避免企业间的恶性低价竞争引发的反倾销调查。

三、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我国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受到金融危机重创的美国、欧盟、日本等地,如果我国不开拓新的市场,继续对这些国家和地区存在很强的依赖,那么,面对这些发达国家高标准、高质量的环境和经济衰退的趋势,以我国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就难免遭遇这些发达国家反倾销、反补贴和技术壁垒的障碍。下面的博弈分析说明了这一问题。

假设:(1)欧盟为技术壁垒的实施区域,我国为适用区域;(2)如我国因技术壁垒遭受损失且不报复,欧盟选择实施技术壁垒的利得就大于不选择实施技术壁垒的利得;(3)欧盟实施技术壁垒,我国对此报复和不报复各自情况下,欧盟的成本和收益分别为(c1,r1)、(c2,r2),与之相对应的我国的成本和收益分别为(x1,y1)(x2,y2);(4)c1>r1、c2

如果我国对欧盟出口依赖较小,实施报复会有利于我国(y1-x1>0)。相反,如果欧盟实施技术壁垒,我国对此不报复,其利益受损(y1-c2<0),因此,选择实施报复是我国的占优策略。但就欧盟

而言,它知道我国对它的出口依赖较小,我国对它的报复威胁是可信的,而且一旦我国对其报复,欧盟实施技术壁垒的收益为负,因此它不会对我国滥用技术壁垒。

如果我国对欧盟出口依赖较大,选择报复会造成两败俱伤或者遭到欧盟更严重的反报复,会造成进一步损失(y1-x1<0)。相反,如果我国不报复,尽管欧盟对它实施技术壁垒影响了其部分利益,但是仍能够从欧盟获利(y2-x2>0),故不报复是我国的占优策略。但是欧盟知道我国对它的出口依赖较大,我国选择报复是劣策略,所以我国的报复威胁不可信,那么,选择对我国实施技术壁垒是它的占优策略。

以上分析说明:我国对某一出口市场依赖程度越高,遭遇贸易摩擦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是我国目前出口的现状。所以,建立市场创新机制,开拓新的市场,降低对现有出口市场的集中度和依赖,也是避开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重要战略。

四、建立和完善与对外贸易有关的各项制度

(一)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贸易救济制度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关国家肆无忌惮地对我国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缺乏一套完整有效的贸易救济体系,使得外国在对我国产品采取歧视性做法时,不必担心会遇到我国相应的报复。因此,我国应根据WTO规则,进一步完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体系,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完善的救济体系能形成一定的威慑,使国外不敢轻易挑起贸易争端,反制有关国家对我国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行为,变原来的被动为主动。

(二)积极参与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和修改

应对贸易摩擦不仅要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解决已爆发的贸易争端,而且要主动地参与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与修改,从源头上降低贸易摩擦风险,防止世贸规则的不完善为贸易摩擦的产生提供机会。在“多哈回合”的谈判中,我们应从以下4个方面完善WTO的法律规则,约束成员国的贸易壁垒:(1)完善WTO的中性规则,即所有成员都容易滥用的规则,特别是争端解决规则和反倾销规则;(2)完善约束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规则,这些规则包括农产品补贴、结构性高关税和绿色贸易壁垒等;(3)完善约束发展中成员关税和名目繁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规则;(4)完善有关中国加入WTO的法律规则,在中国加入WTO的法律文件中,有些规则存在很大的漏洞。如反倾销中确定倾销时价格的可比性、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等。这些安全漏洞为其他国家对中国滥用反倾销、保障措施贸易壁垒开了方便之门。我们应该通过多边和双边贸易谈判来修补这些漏洞,避免由此引起的中外贸易摩擦。

[参考文献]

[1]李智.对垒球贸易保护升温下我国贸易救济工作的思考[J].国际贸易,2009,(3).

[2]商务部公平贸易局.2009年一季度中国出口产品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情况[EB/OL].http://gpj.mofcom.gov.cn/aarticle/subject/mymcyd/subjectdd/200904/20090406167148.html.2009-04-13.

[3]黄晓凤.国际贸易非零和博弈的约束因素和实现机制探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1).

[4]朱启荣.技术贸易壁垒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9).

[责任编辑:舒 生]

作者:黄晓凤

上一篇:安全维稳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医师主管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