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023-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与阅读写作II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估手段等,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课程体系中的交融,并提出下一步改革和完善的方案,可以为同类院校的研究生英语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硕士英语阅读与写作II(全球化研究,西方文学、哲学经典)是2012年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提升,是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一个新的尝试和挑战。这门课程改变了英语教师讲授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情况,实现了技能课程知识化,知识课程技能化,即在英语技能训练内容的选用和讲解中融入人文知识的拓展,而在人文知识的教学中强化英语读写的训练,人文教育与英语教育融为一体。学生阅读有关人文学科的文献、作品和评论等,提高人文知识和素质的同时,熟悉和掌握英语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方法,强化科学研究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学方法上,采用相对应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这种教学方法被证明是科学合理的,而且体现出对学生和教师的人文关怀。该课程开课一年,选课人数高达1600人,教学效果良好。新学年伊始,有必要从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更好地满足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和服务于他们的专业学习。

1 研究背景

1.1 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

大量调查显示,理工科研究生最为需要的英语技能是阅读,其次是写作[1]。我校研究生毕业以后一部分将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一部分可能會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阅读英文文献,撰写英文论文、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申请研究资金和项目等都将是他们今后学术生涯中非常现实的任务和工作的一部分。所以加强学术语境下的英语读写技能是学生的实际需要。

1.2 理工科学生人文化的需求

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 不仅在于人才是否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而且还在于人才是否具有完善的个性和良好的品德。有必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英语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本质内涵是二者有机的结合,相互交融、相互协调[2]。当前全球化趋势下具备“人文关怀全球化”、“人文知识现实化”、“科学意识交叉综合化”及“方法意识中西结合化”的“四化型”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人文思想基础,完善自己的思维框架,然后才有可能具有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理工科学生利用外语熟悉和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是时代的要求。

1.3 外语教师专业化的需求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教研室体制的弱化,教师可以跨教研室授课。根据不同的科研方向,如文化、文学、哲学、语言学等,教师自由组合成新的教学团队,承担相关的教学任务。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深化专业研究,利用科研成果指导教学,真正做到教学科研相结合,促进外语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

2 理论依据

2.1 研究生英语学习的特点是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3]

研究生英语学习课程的语言教学内容要富于时代性、科学性和哲理性,才能提高研究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生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其人文教育属性,英语技能不应该是英语学习的目标,而应是其学科学习的基础,是学习人类自我探究的方法和成果,是延续人类自我认知过程的工具。

2.2 研究性学习突出的特点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直至得到结论, 均由学生来做,这就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善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而这些正是创新精神所必需的。一般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小组成员之间合作的好坏,对课题研究的成败有直接的影响。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是达到学习目的的基本保证。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感、团结协作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大多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现实与未来的人文关怀及将科学造福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3 现状分析

3.1 课程简介

硕士英语阅读与写作II(全球化研究,西方文学、哲学经典)为硕士研究生英语必修课,2学分,32学时。实行小班授课,每班30人。分级考试中成绩较高的学生选修该课程。

3.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体现

3.2.1 文理交融的教学内容

学生在现有的英语语言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研读全球化研究、西方文学、哲学领域的学术文章,夯实语言技能,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术交流能力。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以人文知识为信息获取的主要内容,阅读和写作科技论文的技能为训练重点。具体包括3个模块。

模块1:阅读跨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献,主要理论包括霍夫斯塔德的文化维度理论、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面子和面子网络等,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掌握观察和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阅读的文献涉及各个领域,如管经、教育、心理和信息加工等。

模块2:阅读文学哲学类的经典作品和评论,如人本主义(《哈姆雷特》)、浪漫主义(《傲慢与偏见》)、现实主义(《汤姆苏亚历险记》)、现代主义(《时时刻刻》)为主的人文学科知识,讲解文化历史背景,介绍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会利用已学到的跨文化理论对一些作品做跨文化分析,如英版《Hamlet》和中文版的《夜宴》的比较。

模块3:以阅读的文献为例,分步详细讲解摘要、引言,方法,结构与讨论,结论等各部分的内容要素,阐释英语论文的语言特点,如常用句型、语步、时态等,并强调中英文论文写作的不同,如如何避免中式英语等。在实际操练过程中,要求学生为给定的英语论文撰写摘要、前言和结论等,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

3.2.2 研究性的教学方法

学术探究性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 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其他学习方式不能替代的作用[4]。每次上课由文献介绍和写作讲解两部分构成。课前教师收集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的文献或评论,布置学生阅读。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途径查找相关内容,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课堂上对文献进行介绍和讲解。教师给予及时的补充和指导,带领全班学生开展讨论。然后,利用已读的文献,讲解和训练英语论文的写作技能。这种研究性学习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性以及学习过程的探究性。

3.2.3 形成性的评估手段

以“人文关怀度”为评价标准,进行“知”的效果评价;人际关系状况和课题活动参与状况相结合,考察学生的实际行为水平,进行“行”的效果评价。两种评价的具体实施者能给予学生一个科学公平、真实且符合人文素质教育宗旨的评价[5]。具体操作如下:

4 课程建设的研究内容

4.1 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资源

部分课程内容来自改革前(2004-2012)拓展课课程体系中长期积累的、教学效果反映良好的学习资源,同时进行了补充和修訂,但仍需要进一步优化。

增加跨文化研究理论部分的内容:从长远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欠缺将成为制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一个相当大的障碍,使得他们在文献查阅、学术交流和论文发表等方面很难与国际同行及时、有效地沟通与对话[6]。在研究生阶段,仅仅了解一些文化现象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跨文化语境下的经历的增加要求更深刻地了解文化异同的原因和根源,如不同的国家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在与教师和学生的座谈中同样了解到一些类似的教学反馈,学生对跨文化理论部分学生最感兴趣,要求增加相关教学内容并扩充学时。

4.2 编写教材

目前还没有针对和适合我们现有教学体系的配套教材。实际上,授课教师团队合作,根据各自的专长和研究方向收集了大量的教学资料,目前已经筛选整理完毕,包括要求学生阅读的文献、课件、文学哲学作品的电子文本、视频音频、以及部分学生制作精良的PowerPoint。计划未来一年中,在已有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下,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编写以提高硕士研究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导向的系列研究生英语教材。

4.3 深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媒介,是改革成败的关键[7]。英语教师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的过程。要促进英语教育发展,就要造就一支专业水平高的英语教师队伍,培养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团队。在集体备课、教育科研、辅导学生等诸方面开展教师合作,形成互补、协作的工作学习关系;通过教师的自主努力和团队协作提高教师的教研和科研能力,这样的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有利于教师学以致用,互相取长补短,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专家型”发展,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8]。我们按照研究方向初步划分了教研团队。存在的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还是需要把16次课,涉及的有关文学、文化、哲学等所有内容进行讲授,不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有教师反映在处理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内容时感觉更加游刃有余。所以下一步的目标是更加明确教学范围,细化教研团队,分成若干个教学小组,承担对应的教学内容。可能的话,每位教师增加讲课的班级数量,但只讲授一个或几个主题的课程内容。这样的做法可以节省教学资源,并保证所传授给的人文知识的专业性和前沿性,促进教师的科研,利于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这种做法既是科学的教学管理,也可彰显对教师队伍的人文关怀。

5 结语

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学生本身和现代外语教育的要求,也是英语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必要因素。实现这个目标任重道远,高校管理部门都需要转变思想,积极配合,使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真正实现“理工学生人文化,英语教师专业化”。

参考文献:

[1]罗娜,陈春梅.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J].当代外语研究,2012,(5):38-42.

[2]顾晔.以学科文化为核心的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浙江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案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8,(4):91-93.

[3]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5):243-247.

[4]孟进.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中的作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4):8-9.

[5]http://www.studa.net/gaodeng/110822/08181563.html[DB/OL].

[6]郭继荣,王非.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47-49.

作者简介:曹硕(1977-),女,辽宁沈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二语习得和语言认知等方面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24

作者:曹硕

第2篇:在说明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语文作为母语,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甚为密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必须要打破学科“壁垒”,把“触须”伸进其它学科之中,建立语文学科通往其它学科的“互联网”,从其它学科中汲取语文营养,同时又用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和实践。当然,语文学习与其它学科结合的内容、途径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与法、哲、史结合,也可与数、理、化、地结合等等。仅就语言学习而言,可从法律中学习语言的严密性,可从哲学中学习语言的深刻性,可从历史中学习语言的描述性,可从数学中学习语言的逻辑性,可从物理中学习语言的精确性等。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不能再照本宣科,或就事论事,在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实现大语文的学习时,我们就不能不注意到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什么是科学?——大多数中学生会这样告诉你:“科学是先进的生产力”,“科学是神秘深奥的学问”。那什么是科学精神呢?——“是天资”,“是勤奋”——孩子们五花八门的回答,说明他们对“科学”、“科学精神”的概念由模糊而产生敬畏,最终也将走向疏远。有关专家认为,这正是今天我们对青少年科学精神教育的匮乏,也说明科学精神在这个社会的缺席。而“倡导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理性;倡导人文精神,表达人文关怀”正是我们现今这个社会倡导的主旋律。

如何理解科学精神呢?“科学精神”不是我们通常想象的那些赞美式的词语,而恰恰是被我们所忽略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基本的做人准则的紧密结合。正如有人所说,科学是一把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而人文精神正是使用这把钥匙的说明书。

因为科学技术进步,不仅涉及科学知识的深刻变革,也涉及人的观念的变革;两者相互作用互相渗透,科学技术渗透人文因素,人文因素渗透科学技术,都在加速进行,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要培养未来时代的精英,我们就必须关注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试以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中两个单元的说明文为例,第三单元的选文让学生在领略了那些体现着人民大众的智慧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蕴涵其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这些文章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接触到多种知识。如涉及建筑学的:《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涉及建筑与审美的结合如《桥之美》、《说屏》。第四单元的选文则可以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求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还可以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如《大自然的语言》中丰富的实证,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严密的逻辑推理,《生物入侵者》中对现实生活中生存环境的关注,《奇妙的克隆》中对最前沿科学的深入浅出的介绍。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更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内容丰富,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获得科学与文化知识,锻炼观察与思考的能力,以及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在这两个单元的说明文教学中我觉得教师如能关注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此作为教学的基础,那么学生在这两个单元的说明文学习之后,必然受益匪浅。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这一思路呢?途径也许有很多,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

一、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以学为乐,欲罢不能。说明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换言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说明文的基础和前提。怎样激发兴趣呢?主要抓住“趣”和“奇”两个字进行。

趣,利用科普作品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喜欢科学的兴趣。《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内容十分有趣。语言本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而本课却要说说大自然的语言,这个标题本身就很有趣,令人寻味。课文中把“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无比丰富的生活中的物候现象比喻成是大自然的语言,而且有根有据,其趣味无穷。有趣的大自然的语言中又兴起了一门新兴科学——物候学,这则是更加有趣。

再如《生物入侵者》一文,作者将那些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生物比拟成入侵者,在妙趣横生的叙述中引导学生关注的是生态环境问题。

奇,借助科普作品中的新奇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的特点,新奇的内容可以激发他们保持和发展旺盛的求知欲。如《奇妙的克隆》一文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学发展,对学生们非常好奇,非常感兴趣的话题,给予了解答,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此文的教学已成功了一半。

让学生在热爱科学的情况下去领会,才能体会到科学精神的实质。

二、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否认科学教育应该是当今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应该适当地进行科学教育。那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科学教育?途径有很多,我认为通过说明文的教学来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一个重要的捷径。

让学生从说明文中感受科学的神奇力量。

《大自然的语言》可以让学生知道物候现象的有关知识;《奇妙的克隆》可以让学生了解基因学研究的方向;《生物入侵者》可以让学生了解关注那些小小的生物具有多么深刻的现实影响力;《你一定会听见的》可以让学生思考耳朵带给我们的大千世界。当然,说明文中科学知识的教学应以课本上的为主,不宜过多的挖掘和拓展。

通过说明文的学习,学生激起了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从生活中的“草枯木荣”“候鸟来去”等现象,引出一门新兴科学——物候学,这令人大开眼界。许多学生利用网络去查找资料,丰富了课本,也实现文本的延伸。

三、渗透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第三单元让学生在领略了那些体现着人民大众的智慧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同时,体会到了蕴涵其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故宫博物院》让学生既获得了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桥之美》引领学生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身边曾经感觉到美好却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在第四单元的学习中,通过《生物入侵者》让学生关注身边世界,关注生态环境;《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让学生学习科学家敏锐的科学眼力以及深入探索的精神;《你一定会听见的》则在声音游戏中引领学生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进而听见自己的心音,由此构成一个丰富其妙的世界,得到很多乐趣,引导学生注意体验生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

具体做法:

引导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感受说明文的特点。不论学习何种作品,首先是要让学生自读,而且是一定要认真地读,这是读书人必须养成的习惯。阅读说明文,一定要把握他的科学性、文学性和通俗性等特征。科学性是指说明文必须准确无误地讲述科学知识、传播科技信息、普及科学教育,在内容上要揭示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的规律,要有科学的依据。文学性是指说明文把科学知识形象化,用文学的手段加以表现,用文学的形式讲述科学的道理,是文学和科学的完美结合,例如《生物入侵者》就是其中典范之作。通俗性是指说明文,为了达到说明事理,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一般要用通俗易懂的、人民大众的语言来深入浅出的讲述科学道理,少用科学术语。两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具有上述三个特点,在自读时要加以感受。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作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作品,是阅读的最基本要求。读了一篇文章,最起码要知道它写了什么内容。例如,《大自然的语言》,要知道它是介绍物候现象的有关知识。

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理清作者行文思路,把握逻辑思考顺序。在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这一步可做的事很多,不同的文章可以确定不同的侧重点,说明文的阅读,我认为应该放在概括德文章的内容要点上。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必须在熟读和精读的基础上进行。不同课文,概括内容要点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如《大自然的语言》,就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和《生物入侵者》则是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清作者的思考过程,从而把握事物之间的规律。

点拨学生反复揣摩语言,增强感悟语言的能力。文学中有科学,科学中有文学,这恰恰是说明文的独特之处。揣摩说明文的语言,不仅可以加深对语言运用的理解,增强感悟语言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领会说明文中的科学知识。例如《你一定会听见的》,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图景。我们揣摩其中生动优美的语言,不仅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而且也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不断的问自己“这些美好的声音我听见了吗?”一种喜欢、热爱之情自然也随之油然而生出。

引导学生以课本为基础,向更开阔的领域延伸。在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的教学中,事先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并将资料进行整合,编成杂志,配以封面和图片,随着一本本精美的杂志的诞生,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了。随后又以此为基础上了一堂《桥梁知识知多少?》的活动课,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将查找到的知识内化。

总之,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思考问题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才是学习的目的,也是树立科学精神的意义所在。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积极投身当前开展的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吕 燕

第3篇:经济学: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

中国成为超级经济大国,自然少不了经济学领域研究者的贡献。经济学能让我们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社会问题的本质,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能让我们对政府政策的优与劣进行分析判断……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叶建亮副教授,将为大家详细解说这个看似普通但绝不普通的基础专业。

问:经济学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总体而言,现代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科,也是理解人类理性选择行为的科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经济学是一门最接近自然科学的学科。也正因如此,1968年瑞典银行在其成立300周年之际,增设了“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与物理学、化学、生理或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一样,被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问:经济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答: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思想史、本土化与现代经济学。专业课中近一半的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并有部分课程进行全英文授课。

问: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答:经济学青睐具有以下特征的学生:

1.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尤其是形式化逻辑的训练,因此需要学生具有严谨而周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能逻辑清晰、层层剖析地加以研究。

2.要对理论学习具有较强的兴趣。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以扎实的理论训练为重点,为下一步相关学科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奠定雄厚的基础。因此,经济学专业侧重基础技术训练和理论训练,而不是实用操作导向的训练。我们希望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能胜任社会科学领域各类研究项目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胜任金融和经济部门管理咨询和决策研究工作,胜任政府经济综合部门决策管理工作。

3.有良好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经济学作为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是将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文关怀结合得最紧密的学科。我们立足于严密的逻辑训练,培养学生实证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立足于经济学的现实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探索,关注和认识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使得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有机统一。

4.有国际视野和良好沟通能力。我们现在课程设置上不断追求与国际接轨,同时通过合理的知识培养体系,创新的培养方法(各种学术讨论、Seminar、科研训练等),着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科研创新和国际化能力,促成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后能胜任国内外(主要是海外)大学研究生的学业,走向国际。

问:社会上是否存在对经济学专业认识的误区?

答:很多人对经济学的认识并不十分准确,具体表现在:

1.认为经济学就是教人们赚钱的学问。事实上,经济学并不是一门研究赚钱的学问。经济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富有和贫穷产生的原因,但是本身并不研究如何变得富有。

2.认为经济学可以对经济运行进行准确的预测,并以此投机赚钱。经济学的确有许多理论是研究经济预测的,但是经济学的预测有严格的假设条件,现实往往比理论复杂千百倍,因此,不能将经济学的预测完全等同于现实的预测判断。

3.认为学习经济学就是要经世济民,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问题上,人们始终要保持谦逊和谨慎,经济学尽管理论体系比较完善,研究方法比较科学,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现实问题比自然科学要更为复杂多变。简单应用不成熟的理论去改造世界,不仅不现实,也极其危险。学习经济学,更多的是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经济社会运行背后的规律。

小编插话:通过提出假设和构建模型来进行严密的推理,在数学公式与经济原理之间寻找世界运行的规律,经济学可是一门让人活得更明白的学问。

问: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的出路有哪些?

答:经济学专业主要为学生深入学习社会科学进行扎实的基础理论培养和技术训练,因此毕业生以继续深造为主,近几年的本科毕业生中大约80%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直接就业的主要在银行、证券公司和政府机构工作。

(本文改编自浙江大学出版社《教授带你“逛”专业》)

第4篇: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发展时期,应当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现在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要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所积淀的浓厚的人文精神。

那么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科学精神,就是求真求实的精神。求真即是追求真理,牛顿的力学定律、开普勒的天体定律、麦克斯韦的电磁论、乃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是追求真理的结果。求实即是追求实在。就科学上的“实在”而论,“实在”即是可验证其是事实存在的事和物。在地球上找得到的实物——动物、植物、矿物,都是实在的;在科学上可以实验得到的结果——电子、原子、中子,都是实在的;天文上可以观察的——行星、恒星、白矮星,也是实在的;月球上带回的岩石当然也是实在的。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作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

那什么又是人文精神呢?人文精神是求善求美的精神。通俗地说人文精神就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生命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

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比如我国《辞海》中就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在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和重点是不同的,它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大学精神,不仅需要科学文化教育,自然环境孕育,历史传统的熏陶,还需要人文环境的浸润和培植。理想的人文环境应该具有良好的校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术氛围、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当前的大学生,特别是我作为一个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重视科学,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比较普遍。其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彼此对立的,相反,却具有内在统一性。人文精神同科学精神,正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精神能够保证人文精神得到真正实现,而人文精神则能够保证科学精神的正确指向。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在追求真理、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价值的完美统一。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促使大学精神向科学人文阶段转变,是我们这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近20年来,我国教育家龚育

之不遗余力地呼吁社会重视的事——科学和人文的交融。他指出:“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当是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当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这就是现代的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结合和统一。”“相互渗透、结合和统一”,就是“交融”。交融并不容易,科学与人文从分隔、分裂要走向互补、交融,将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在不断争论中前进的过程。科学和人文的分离、分隔是一种历史现象、国际现象,其产生有必然性。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新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只靠自然科学或只靠社会科学。适应这样的形势发展,愈来愈需要培养文理交融的人才。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早就为革除“文理分驰”之流弊而竭力倡导“融通文理”。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认为,懂得工程而缺少人文修养只能算半个人,他反对“半个人的世界”, 强调教育要“理工与人文结合”。但许多传统观念和作法的沿袭和束缚,给文理交融造成重重障碍。因此,破除文理之间的传统壁垒,充分认识文理交融的必要性,对于推动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上可知,只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才能造就真正意义上的、健全的人。只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才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完整,既有理性,又有感性。科学它往往给人就是追求的一种真,人文给人是追求一种爱,就是我们能够懂得按规律办事,又懂得规律核心的问题,才能使我们社会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科学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人所共知,但科学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何制约,靠的就是人文精神。所以,我们在以

后的学习中,不能再只重视科学精神了,而是要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使自身得到全面的发展,更好地去适应社会,回报社会,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第5篇: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光电研究所周龙峰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我们在研究生生活中常常听到的词,每当人们谈论起它们都会无限感慨,通常都是抱怨它们中某一项的缺失,这十分值得我们关注。也许多数人会认为在研究生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立足于科学精神。其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最宝贵的精神。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和升华,可以说,人类社会实践的每一环节都是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影响下进行的。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创造的,表现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反过来成为人们追求真理时的科学指导。通常来说,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具体地,科学精神主要就是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竞争协作的包容精神,其讲求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它是科学认识活动主体的内在精神要素。科学精神产生于对自然界合理性的追问或对其进行理性探询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因此它是理性的产物。科学精神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到大众的意识深层。科学精神尊重科技的作用及其价值,推崇物质手段和物质力量的巨大作用,强调掌握科学方法、追求科学真理的意义。现实的历史也告诉我们,科学精神是我们人类坚持科学研究和科学探索的不竭动力,人类迄今为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与发展,毫无疑问地与科学精神的导向有着深切的关系。 人文精神是指蕴涵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符合道德,解除“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一般来说,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过程中形成的,并以规范、指导和约束各项人类自身的行为与活动,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集中表现为诸如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道德、信念、价值等,反映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人类善良、健康、高尚的精神。换而言之,人文精神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努力挖掘人自身的本质力量,强调客观对象适合人主体的需要和满足,而且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当然,它必然还会受到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制约。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较注重非理性的因素。概括地说,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生的真谛,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重视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

总的来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各自具下述的一些特点:前者以物为尺度,追求真实,探索无禁区,推崇理性至上;后者以人为中心,追求美好,认识有禁忌,推崇的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理性。这些特点使得它们主导了人类认识和观察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和两个重要维度。世界本身就是多种属性、多种关系、多向互为作用构成的复杂统一体,当人们的视野投入到这种内在的复杂性时,不知不觉会有所侧重。但是我们要意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们认识与观察世界所不可少的,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们对世界的把握才更全面,人们的实践活动才更自觉。

然而,从历史上看,人类在步入近代工业文明之后,似乎注定要面临非此即彼的选择:提倡科学理性或科学精神,必得以放弃人文精神为代价;提倡人文精神,必然妨碍科学理性或科学精神之发扬。例如,自西方启蒙运动兴起之后,随着宗教神学统治的溃灭,西方社会在科学振兴的旗帜下,其工业化进程以空前的速度推进着。在难以胜数的巨大物质财富面前,人们尽情地沐浴着科学知识和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恩泽,从而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对科学技术推

崇备至乃至顶礼膜拜。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实就是在一系列这样的过程中逐步被人们割裂开来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该是相互融合的,彼此都取代不了对方的地位和角色。如果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出现了相互分离甚至相互对立的情况,那是危害极大的。设想下,如果只注重人文学识而对现代科学技术十分无知,那么就会因为缺乏科学精神轻而易举迷信伪科学或者接受某些神秘主义的传教。反过来如果科学家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降低,背离了正确地价值观,甚至利用科学技术胡作非为,那么这些人的危害就会远远超过普通人对社会的危害。事实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它们两者彼此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科学技术中渗透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也渗透着科学技术,而且这个过程在加速进行中。这也使得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可偏不巧的是由于我们长期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以及科学与道德的分离,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也成为分离的了。但实际上,这种分离既不符合客观世界的现实,也不符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既不利于科学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人类道德的进步与完善。

我们可以亲身感受到,自然科学在近现代社会中一直突飞猛进,其知识量之多,信息量之广,知识更新速度之快,均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并没使人们能够舒心,反而额外产生了许多令人倍感忧虑的危机。20世纪以来,科技发现一个紧接着一个,间隔也越来越短,各个国家在高新科技方面的竞争越演越烈,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却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经济盲目增长,导致资源浪费,通货膨胀和过度消费;自然界不断受到人类的毁坏,以致产生生态危机等等。由此可见,人们并未从科技增长中得到更多的安慰和幸福感。相反,现代科技所创造的物质力量,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解决这些危机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当务之急。究其根本,并不在于人们对科学知识的缺乏,也不在于人们科学知识结构的缺陷,而在于对人文精神的关注的下降。科学不能保证其自身的正确使用,它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健康走向。由此也可以看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彼此互补、融合的,将其割裂开来会带来不小的麻烦。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串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它们都是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现象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规律的,它们的共同基础均在于社会实践。人生活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总是要面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种种矛盾。在揭示和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和以研究各种社会现象、人的生命意识、精神文化活动为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在此基础产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虽然存在明显的差异,人文精神虽不如科学精神那样可以实现数字化、公式化、定量化和精确化,保持价值的中立,但在以经验事实为基本依据,以规律为研究对象,以实践为标准来体现客观性和真理性这一点上,它与科学精神别无二致。二者的不同性决定了它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不同作用,不能相互替代,而这两种精神的共同性又决定了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科技与人文分不开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决定科学命运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关键,是人类真正全面合理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础。我们要尽力把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平衡点的选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世界发展成一个既充满人文精神的科学时代又充满科学精神的人文时代。这样的结果恰恰又是我们人类最需要的,也是整个社会所乐见的。

第6篇: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天津工业大学世界科技文化史

世界科技文化史结课作业

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姓名:王 大 海

学号:091031091

5专

班级:机自099

学校:天津工业大学

2010年12月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求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的实践基础。应使对今天社会发展的现实状态,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要融和与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保持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立足当代人类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要融汇中西,致力创新,加速分化,促进综合,在新的时代的条件下构建和谐与融合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要求。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从古希腊开始,科学精神就在西方世界开始萌动,古希腊科学中的理性精神、分析精神非常的发达,柏拉图的理性主义还使理性负载着精神生活的意义,这样,亚里士多德才有可能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形式逻辑体系。而突出表现在近代,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更是把理性推崇到了万能的地位,认为理性可以达到人的一切目的。如在康德看来,意志行为惟有合乎理性。在近代科学发展中,由于客观精神与理性精神的复兴,实证精神和分析精神的迅速发展,由此引起近代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全面繁荣。突显出来科学精神的大旗更是在波澜壮阔的现代科学革命中表现出来。历史把科学精神推向了人类精神的核心地位。科学精神的演变与发展凝聚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而何谓科学精神?在美国科学史家默顿看来,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他进而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虽从未被整理过,但从科学家在习惯中,在无数论述科学精神的著作中,在对触犯精神气质的行为的道德谴责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道义一致性,可以推断出它的存在。”而从科学认识方法的视角,哲学家海德格尔则指出科学精神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物本—物化—对象化,这就是这种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核。”在我国,明确提出科学精神并提倡“弘扬科学精神”的是任鸿隽。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推进,黄昌款、胡适、毛子水、屠正叔等对科学精神的研究从而使这问题进入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而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从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刻卜勒、牛顿、波义耳等人身上,总结出了科学精神的几个特点,它们分别是:不盲从,不附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专心一致,实事求是等。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拓宽了科学精神的内涵,赋予科学精神以新的时代特征。科学精神是科学实践中

逐渐形成并不断表现出来的情操、气质、品格和特征,它是时代的科学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现代社会实践要求人们反思以往对科学认识的片面性,要求全面认识科学理性的作用。科学探索就是要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把握其本质及内在的规律性,反对用任何形式束缚人们追求真理的思想和行为。科学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来理解它。科学精神体现着人类对客观性、真理性、合理性的追求与创造。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宣传和探讨“科学精神”的热潮,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充分展示了科学精神及其巨大作用。

人文精神是从人文文化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髓。它以人为尺度,注重形象思维和整体综合,开掘主体生命内在的体验、感悟和直觉,人文精神突出了人主体地位,揭示主体价值。人文精神就其核心来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意义,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等。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上。人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也要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中把握人的价值,人还要处理好人自我表现的超越性的问题。作为一种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注重对个体的关注,夸大物欲作用,忽视精神价值的单面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也即通常所说的对人的“终极关怀”、“精神追求”等。有学者认为,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指“一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实践原则,这种原则是评价一切实践活动结果的根本尺度。人文精神把人的利益、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人文精神是推动起一种有别于科学认识的探究活动,去展现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它与外间世界的交相辉映。以人性、人文理念来观察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活跃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中,是一种理性意识与非理性的体验的结合,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它既表现为一定的知识形态,也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应承担消除人文危机的重任,为人类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开创一片新天地。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生的,都是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现象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规律的,其基础在于社会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这一活动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共同的基础,其共同的根基就是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人,而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也是人。许多科学家还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这样主体层

面的科学精神中也包含了人文精神。科学界的优秀分子意识到自己从事的科学工作对于社会、人类的责任,从主体层面把科学精神理解为科学家的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精神价值。杰出科学家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如怀疑精神、敬业精神、奋斗精神、献身精神。这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的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层面,人们要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深入实践的行动,自觉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渗透与统一建构。要在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大科学观,这种大科学观中蕴含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气质和广博内容,从而具有更加广阔的科学视野和实践价值。这就告诉我们,只有撇开种种理论上的谬误,回到马克思说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本身,才会确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本来就是统一的。科学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精神同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文化精神是不可分割的融合在一起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随,科学精神根植于人文精神之中。科学作为一项探求知识和真理的认识活动,体现的对真理的无私追求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人类向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前进。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这不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不也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科学精神就是人类一切美好、崇高、值得肯定的精神品质,其中包含了人文精神。

然而,在我们所在的大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决定了大学的文化生活,而大学的文化生活又决定着大学的风格,影响着大学的运作行为,影响着师生的气质和品性,进而形成一所大学特有的价值观念、学风、教风和校风。它决定着大学的形象,使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精神,那些具有个性的大学精神必然能形成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大学精神作为整个国家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形成过程中必然会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形成后的大学精神也反过来影响着社会文化的长远发展。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弘扬和发展人文和科学精神。首先,我们应该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在生活中注意我们的大学生形象,将这两个精神融合的注入我们的体内。

第7篇:关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看法

本学期抱着观望的态度选修了“科学的精神启示”这门课程,我的初衷就是熏陶一下自己,提升一下个人的文化素质,我发现这无论是我们社会还是当前的校园所缺少的。选这门课程我甚至被冠以附庸风雅的帽子,因为大部分人都选了专业拓展类课程而我这门课似乎真的格格不入。但是一节一节课听下来我觉得选这门课是值得的。如果只是接受知识只是授之以鱼,我想我已被授之以渔了,而这只是这门课程很小的一方面。

首先,来谈一下科学精神。我认为科学精神就是科学观念和敢于坚持这种观念的勇气。它透漏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心理。科学精神至少包括五个方面: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原理精神,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其内涵和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

科学观念是现代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一切。科学使人明白过去做不出来的东西现在可以做出来了,但是做出来的东西不一定能够造福于人类,所以还要有人文思想即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强调生产的人文效应,产品的文化含量等,是人类的发展方向。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不可分离的,二者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孪生姐妹。人文精神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思想的产生,而科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发展。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学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

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可能造福人类,也可能不,如原子弹、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伤害。科技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完全取决于人自己,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人如何运用它。科学技术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则有赖与人文精神的指导。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有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的指导人类实践。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精神;而科学精神本身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

1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精神首先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然后是坚持某种观念的一种勇气。因此科学精神首先是一种科学观念,在有这种观念的同时,还要有敢于坚持这种观念的勇气。观念是知识、方法在内最高层次的智慧:包括以礼为核心的科学观念和以人为核心的认为观念。科学观念诞生于近代科学,人文观念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

科学精神首先表现为探索。科学始于好奇。好奇心是科学诞生的第一动力。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便是不断探索的结果,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过去我们说金木水火土,近代科学发现金木水火土又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中子又是最基本的电子,基本的电子是由最基本的电子组成,一直到现在发现了三对夸克,而夸克又有什么组成的?科学家还在不断探索。

其二是实证精神。科学来源于事实,成于思维,多次重复的事实,找到规律还要思考,比如说哥白尼当时提出日行说的时候,除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之外,更重要的是使用脑子思考,因为当时还没有望远镜,所以观察还是很粗略的,归纳和演绎是两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精神的另外三个方面为原理精神,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原理精神就是要求干什么事都要追求根本,最根本的原理。例如牛顿发现牛顿第二定律,从根本上阐释了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产生速度的原因。创新精神表现为革命性,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无疑是最伟大的,并最终受到人们的尊重,例如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大家认为非常完美的经典物理学突然发现它解释不了光速不变的原理,甚至给物理学带了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其一出现,因反传统受到许多经典物理学家的反对。作为一个年轻人,敢于提出新的见解,爱因斯坦当然要有创新精神。还有一件事,当时诺贝尔奖委员会,大多数人都不赞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最终诺贝尔奖还是授给了爱因斯坦,说明了人们对于创新的认同。

独立精神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必须具有的一种素质。科学作为一种社会的事业,是社会行为当中的一部分,必然会受到各种影响制约。这就要求不依附于某种权威或者权势。实事求是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另外通往科学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的人生经历给出了最好的注释,从“魔鬼的造物”到具有“开创性贡献”的科学探索。其走向成功的过程,势必会饱尝艰辛,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科研本身会充满艰辛,备受挫折,而且要让科研成果赢得社会的认可,收获最终的成功,同样要经历各种误解,非难,苛责。因此,一个能取得伟大成功的科学家,不仅要具备科研本身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要有不为世俗所动的,敢于挑战成见,锲而不舍、求真的坚定科学精神和顽强勇气意志。

科学思想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人类社会,科学给人力量,而人为思想像一颗明星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如果说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就给人以方向。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我们的社会一定会走向美好的未来。

第8篇:价值和真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论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

价值和真理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是辨证统一的。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辨证统一的。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第一、成功的实践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为前提的。

第二、价值的实现是以把握相关真理为前提的。

第三、正确的价值认识的形成是以相关的真理为依据的。

第四、真理必然具有价值。

第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作用。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主客体之间的整体关系内部的基本矛盾问题,是人类实践与认识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所包含和体现出来的两个相互关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它们贯穿在社会生活进步发展的各个方面。

真理具有客观性,所以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是具体的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真理具有一定的原则,它是在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中追求真理、服从真理、坚持和执行真理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包括认识和改造人类自身。真理原则,是由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的客体内容和检验尺度所决定的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根本规则、准则。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和尺度,因为这一客观尺度的遵从,也是对自然规律的适应,但同时却带有自己明显的自觉性和积极能动的特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衡量尺度。但我们客观尺度的遵循和运用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我们要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和把握各种事物的内在结构、属性及其发展规律,即不仅以每一种特殊事物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活动的特殊尺度,而且同时指人能够通过对各种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的认识,把握作为系统整体的物质世界,从而以整个客观世界作为自己活动的一般尺度。也要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全面地把握各种事物和整个世界的客观尺度,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我们对物的客观尺度的把握和运用方式决定了人认识真理的重要性,人为了自觉地、全面地把握物的客观尺度,必须通过自己的观念去追求客观真理。但是,人类对真理的追求,不能归结为“理性的热情”,而是出于改造自然界实现人类美好愿望的需要,所以我们的活动不仅受着真理尺度的约束,也受到价值尺度的制约。

价值是指解释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观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所以我们对价值有一定评价,而价值原则则是人类活动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尺度,它是由人的需要和“本质力量

的性质”所规定的尺度,这种尺度对人来说是内在地起作用的属于人自身的尺度。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既是按照对象的本性改造对象的客观物质活动,又是满足人的需要、体现人的目的性的自觉能动的活动。因此,实践既包含了真理的要求,又包含了价值的要求。只有实现了真理和价值的有机统一,实践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

真理中包含价值的因素,真理本身就具有价值。承认客观真理中包含有价值的因素,并没有贬低真理,更不是把客观真理主观化。相反,只有承认真理中包含着价值因素,才能真正理解真理为什么能够向实践转化,真理何以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内在环节。没有价值,哪里来的真理?因为至少真理本身是有价值的,不然我们就真用不着那么麻烦,干脆一劳永逸地怎么都行就可以了。所以说,不是不存在价值问题,而是哲学过于软弱无力,回避了价值问题——确实,价值问题是最难说的,但是并非不可说。生活和实践教育了人们,使人们懂得了真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人类世代不惜代价地去追求真理,这是真理具有价值的鲜明表现。

但价值中也包含有真理的因素,价值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价值所体现的是人类活动的功利性原则,作为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价值的特点在于它不能仅仅停留在某种主观的要求上,而必须通过实践活动的成功体现出来。而凡是取得成功的活动,必然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遵循和利用了事物的某种客观本性,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中总包含着某种真理的成分,价值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但是,必须注意,所谓价值中包含真理的因素,仅仅指的是那些客观实现了的价值,而不是说任何个别主体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要求中都包含有真理的因素。

一切把价值与真理的关系作主观化、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理解的结论都是错误的,实用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论,把真理与价值统一起来是它的一大特色。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不是凝固的,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个统一之所以是具体的,是因为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总是在一定的实践条件下所达到的相对的统一。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基础上人们所认识的真理是具体的,所提出的价值要求以及价值所能实现的程度、范围也是具体的,由此决定,真理和价值的每一个统一也必然是具体的。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之所以是历史的,是因为二者的统一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人类实践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真理与价值矛盾运动的历史。人们一方面以真理性认识为基础去追求价值,追求物对人的有用性;另一方面又以价值为动力去探求更加完善的真理,促进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了解。正是在真理与价值的相互作用中,实践才得以向前发展,人类不断从必然中获得自由。

我们要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我们只有对价值的追求更自觉、合理和深入,才会对真理的把握更全面和深刻,才会激起更多探索真理的热情。我们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加大对真理的探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总之,真理和价值在实践的基础上辨证联结、相互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共同发展。

人类的实践活动只有做到既遵循真理原则,又遵循价值原则,才能保证实践的成功。正是基于实践的这一要求,人们逐渐形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形成了以两者统一作为实践的指导思想和行为规范的原则。科学精神是在实践中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爱护人,关注和促进人民、人类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实践中是辨证统一的。二者是融通互动、互动共生的。科学和人文的关系是真与善的关系,也是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心的核心问题。首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人类实践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也是适应未来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品格。其次,我们倡导的学习和普及科学文化,既是科学化的人才,也是人文花的科学。再次,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因为,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为追求知识和真理而奋斗、为人类的福祉和自由面努力,所体现的正是最根本的文化精神。实践必须坚持真理原则,必须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成功,这一实践的根本要求促使人们形成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本质上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坚持真理原则的客观要求这种意识的精神升华。科学精神是在实践中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成功的实践还必须坚持价值原则,在实践中必须做到以满足主体的需要为目标,实践的手段必须服务于促使这一目标在实践结果中得以全面的实现。实践的这一要求升华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爱护人、关注和促进人民、人类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科学文化的生命,是推动科学文化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二者有机统一结合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源泉!

在现实生活中,坚持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实践中的辨证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发扬科学精神、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文精神的进步。其次,发扬人文精神,具有制约科学发展方向、促使科学技术在应用中不会被用于危害人类的重要作用。第三,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总之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实践中的辨证统一,是时代进步对人类实践提出的日益迫切的要求。

第9篇:谈谈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认识

自动化学院 韩玉坤 2011040102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区别又统一互补。一方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独立、彼此有别。它们在理论内涵、方法原则、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同;另一方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又相辅相成、统一互补。科学精神以人文精神为导向,人文精神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二者实现融合有内在的根据。 人文精神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思想的产生,而科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发展。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学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要想真正地认识世界,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用综合交汇的方法和视线,这样才能达到追求真理、讲究价值的完美统一。

上一篇:如何有效管理学生下一篇:销售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