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园林建筑论文(精选5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配置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处理得当,二者关系可求得和谐一致。园林建筑属于园林中以人工美取胜的硬质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是园林构景中的主体。园林建筑与植物一起配置时,搭配得当,可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

第一篇:园林建筑论文

论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园林配置

摘 要:园林建筑中,园林植物的少许点缀往往如同画龙点睛之笔,说后者是前者的灵魂体现一点不为过。园林建筑的建造理念和所需要表达的艺术气息来源于园林植物的设计与配置,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一个好的设计理念往往是设计者智慧的体现,无论是种类的搭配还是建筑与植被的协调都是以设计者大量的工作经验为基础进行的。

关键词:园林建筑;园林植物;艺术;配置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与现在已经无法相比,当今人们的物质需求大多数已经得到满足,但心理需求却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这种矛盾的供求关系中,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随之而来的则是生态意识提高。在建设领域的飞速发展中,园林城市建设己经逐渐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生活在自然中”成为园林建筑的终极目标。园林工程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在园林建筑中,园林植物恰恰代表了自然,在建设过程中扮演了主角,也是主要的建筑材料。

二、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的协调作用

园林建筑设计之初需要考虑自身轮廓、线条、色彩和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而园林植物的配置同样需要考虑许多因素,比如草坪及灌木乔木一般是不能单独存在的,色调的一成不变容易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植物间的搭配不能不考虑各种植物的线条、色彩、树形、纹理和比例,设计出的方案若过于复杂就会让植物配置整体上得杂乱无章,弄巧成拙。既要避免单调呆板,又不能过于杂乱,这就要求设计者需要采取间距、外形相同以及在乔木搭配灌木等方法进行设计,这种搭配考虑到的是一种美的感受,或者说就是一种艺术。合理的植物配置往往能够给人带来舒适感,愉悦感和幸福感,植物之间的搭配取长补短,相互协调,整体性和一致性得到充分体现,这是成功设计所要具备的条件。另外,当今植物配置设计者根据雇主的要求,需要体现一定的主题,比如厚重的主题让人想到枝叶茂密、质地粗厚的阔叶类;沉稳则是整片的针叶林;青春的主题一定是色彩丰富等等。

三、植物配置所体现的艺术性

建筑物的线条一般规整平直,令人乏味,而植物作为生命体往往给人一种动感和生机。人们对植物的第一印象就是颜色,色彩色调对人们带来了视觉的冲击。

比如紫色、红色、浅红、橙色、黄色的植物在园林中并不少见,虽然一些植物需要到秋季才会显现这些颜色,但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进去。这类植物色调属于暖色调,给人一种温馨、鲜艳的感觉,秋天变色的植物也是一种植物的个性,受到大众的青睐。与之不同,青色、蓝色、灰色等冷色调给人稳重感多一些,注意植物色调冷暖的特性,会有较好的表达效果。这些设计使园林建筑环境具有意境和生命力。植物配置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在需要的时候还能满足设计者对建筑设计理念的完美體现。另外,园林建筑空间依赖园林植物来体现其层次感,总之,卓越的园林建筑设计离不开园林植物的陪衬。

四、不同园林建筑与植物的配置

本文分别列举了中国古典园林、皇家园林和现代园林为例,区分不同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中国古典园林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建筑物与自然相互协调的结合美,这种美让人感觉亲近自然,用成语形容就是“天人合一”,人在其中仿佛身在自然,美景尽收眼底;皇家园林能很直接带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一定要概括其特点,那就是宏伟大气,无论是建筑还是植物都常以原物作为材料直接建设,而建筑本身大多是富丽堂皇的,雄伟霸气,建筑式样通常别具一格、布局规则严整,皇家园林中,主体建筑一定是最高大、最显眼的,用来衬托皇室家族之王至高无上的权利;现代园林的建筑与植物配置因为需要考虑空间的利用率,往往采用各种各样的建筑样式和常见的植物搭配,各个地方大众喜好不同,所设计的园林风格也不尽相同,现代建筑灵活多样的特点和节约空间的优点最终大多数设计师的选择。

总的来说,无论是哪种成功的建筑设计和植物配置都是无不体现这设计者的智慧,随着人们对居所要求和环境需求的提高,大力发展园林城市,投入资金和精力用于园林建筑的建设已经成为园林建设发展必然。而此领域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卓越设计师的数量相对较少是有目共睹的。除此之外,科学配置问题和某些植物的相互结合原则,只有科学的方法才能设计出合理的配置。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总结以获得更加科学、完善的工作指导。

五、结束语

当今社会以非常高效的速率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相当快,这就意味着人们的审美观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水平,过去的那些审美标准已经远远达不到当下人们的需求,园林建筑作为最直接的审美内容之一,也需要根据人们当下的审美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变,需要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园林艺术自身的魅力,才能更好地吸引人,园林应该更加丰富自身所独特的美感,从而让人们从中感受到美的体验。虽然,现阶段园林建筑关于植物搭配方面的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项很成熟的技术来支持,但是,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并且不断努力着,我们始终坚信只要我们在整个行进过程中认真,不断进步,以我们坚实的步伐,总能走出一条新的道路,我们将会成为园林植物搭配技术方面的开拓者,我们也有这样的积极性来将这条道路开辟下去。另一当面,我们也应该注重植物自身的美,只有抓住植物自身的美并以此为基础,将植物美的方面发挥出来,园林建筑如果能与植物融洽地配合在一起,这将是人们视觉上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作者单位:南京凯进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王兴祝

第二篇:浅析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

摘要:为了实现生态环境和城市建筑的协调统一和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进行园林设计。园林建筑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人们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同时也给园林建设者带来一定困难,特别是植物搭配问题。园林设计人员要分析园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以确定搭配的植物品种,以使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和谐完美。鉴于此,本文对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合理配置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园林建筑在城市更新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无论是古典园林建筑还是现代园林建筑,都离不开植物的配置,所以在设计园林建筑的时候,一要根据不同的主题来进行植物的配置,根据建筑物的风格设计构图,使植物能衬托建筑的美,使建筑与园林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园林建筑的主题和功能。

1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舒适度越来越关注,在满足自身的物资需求的同时对于精神需求也更为关注,这也为园林建筑与园林景观的有效融合奠定了基础。在建筑规划过程中,融合园林景观,不仅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也可以优化环境,构建一个良好、舒适的空间。

1.1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中的功能性作用

建筑存在的实质是能够为人们提供活动的场所,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园林建筑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主体,应该首先满足园林设计的需要,在使用功能方面进行设计。在一些园林景观中经常出现“花瓶”建筑,这就是园林设计师只注重园林建筑的美化功能,而忽略了其实用功能,这是本末倒置的一种设计思想。一方面,“花瓶”建筑占据了园林的较大空间,没有实现对土地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建筑本身的成本较高,造成各种材料的浪费,而又收效甚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一个园林景观体现其功能性的场所主要集中于园林建筑中,包括餐饮、展厅、卫生间、科普馆等都需要充足的建筑空间。园林建筑功能性作用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了园林的参观率与满意度,只要在园林建筑中将游人各种所需都进行考虑,才能够为游人提供便利的服务,增加园林景区的内涵。

1.2园林建筑能够体现园林景观的设计特点

园林建筑是整个园林景观的标志,不同意境风情的园林景观的体现恰恰是由于园林建筑的点缀。以中国传统园林景观为例,通过亭台楼阁水榭等园林景观建筑要素来表达“道法自然”的造园思想,凸显人们对自然和美的追求。中国传统园林可以分为3类:即皇家园林、寺庙园林与私家园林,这3种风格迥异的园林设计风格主要是通过园林建筑来实现的,皇家园林主要采用红砖黄瓦的建筑风格,通过磅礴大气的建筑将皇家园林的威严与庄重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而私家园林建筑主要运用青瓦青砖,这种建筑风格带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受,一花一树、一草一木都在园林建筑的衬托下具有别样的风格,既装点了环境,又愉悦了人的身心,将园林景观的设计特点充分地表达出来。

2植物对园林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植物的表现形式有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地被及草坪。在进行园林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在保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植被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与园林建筑相得益彰,通过乔木、灌木、地被等的合理搭配,衬托提升园林建筑的整体质感,为风景建筑增添浪漫元素。总的来说,植物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发挥的主要功能有:空间建构功能、环境功能及观赏功能等。所谓空间建构功能是指植物能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充当类似建筑物的地面、墙面等限制组织空间的因素。这些因素往往可以引导和改变人们的视线方向。植物的株型大小、形态、通透性等都是空间构建功能的重要参考因素,也是在设计过程中的首要考虑因素。

植物虽然不像构筑物作为实体来限定空间,但植物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的水平面上筑起一道空间范围。例如,地块一种植彩色地被植物,和地块二铺草坪的地块交界处,虽然不具有实体的视线屏障,但通过植物质感的不同已暗示空间范围的不同。在垂直方向上,植物对空间感的影响方式更加多样化。乔木树干相当于直立于外部空间中的支柱,这是一种实体限制空间的暗示方式。空间的封闭程度会随着树干的大小、疏密和种植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植物的葉丛是形成空间感的另一种手法。一般来说,枝叶越浓密、体积越大,其围合感越强。在夏季,枝叶繁茂的树丛能够给人一个相对闭合的空间;而在冬季,即便是同一个空间,但由于叶片凋零,对于空间的感受却是更空旷。

3各式园林建筑与植物的选择

3.1古典园林建筑植物的选择

园林景观建筑属于园林规划中以人工雕琢而非自然取胜的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而同时植物体是有生命的活体,有其生长发育规律,具有大自然的美,是园林构景中的主体。园林建筑和植物的配置如果处理得好,进行合理化搭配,可互为因借、相得益彰。在园林中,古典建筑要体现其意韵,就要和园林中植物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借助园林植物的柔和减少古典建筑的生硬感觉,使古典建筑与周围环境、与参观的人融合,带给参观的人视觉的享受。在园林中,不同植物的组合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植物与建筑的交融,相当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自然和谐的美感自然生成。古典建筑的建设性质决定其给人以硬朗刻板的感觉,而植物以其生机给人以柔和的感觉,二者有机结合可以让人赏心悦目。为延续历史建筑风格,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我国的古典园林数量比较多,历史也比较悠久。不同区域的古典园林因地理位置和地方特色呈现不同特点。园林在建设时色彩搭配不同,给人带来不同感受。植物在古典园林建设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不同植物采取不同方式搭配可以使园林呈现不同的样式。一般在选择植物搭配时主要是突出地方特色为主,以使园林呈现不同景观,突出地方特色。

3.2西欧建筑植物的选择

国外园林植物选择和中国古典的园林植物配置截然不同。西欧国家以意大利、和英俄国的园林建筑为代表,他们的布局是规则式园林,将植物修剪成几何的形状。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园林多选择常青树,在道路及围墙旁边种植,在围墙上布置爬墙类绿色植物。英国在十八世纪以后,出现了以广阔的草坪、茂盛的灌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为特征的英国田园。而现代由于环境污染形势愈来愈严峻,都市对生态自然要求很高,在选择植物时考虑回归自然,利用植物来达到一定的保护环境的效果。综合考虑植物配置的成本以及带来的效果,注重植物搭配时给人带来的视觉体验。

3.3现代园林建筑植物的选择

现代建筑形式多样且灵活,所以在选择植物时不能受到太多的束缚。以人为本是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绿色景观能够缓解人们身心上的压力,并且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新鲜的氧气,净化空气。现代人倾向于简单大方的园林植物配置方式,大多没有绝对的准则,主要根据建筑的用途来设计。因此,简单大方的设计更能受到大众的喜爱。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环境污染是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城市的建筑与生态环境更加协调,必须进行园林建筑的建设。在园林建筑建设中首要问题是选择与所建建筑相匹配的园林植物,把握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的关系,让园林植物为园林建筑增添活力,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园林建筑。

参考文献:

[1] 王燕来.刍议园林建筑设计中山石植物的运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9):256.

[2] 刘敏.论园林建筑中地形、植物、水体的设计[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9):259.

[3] 高见,郑桂莲.浅谈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的关系及作用[J].居舍,2018(11):94.

[4] 马文锋.园林建筑小品及其植物配置研究[J].花卉,2018(06):162-163.

[5] 田明,李君芳.试论园林植物在建筑景观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8(05):90.[6] 左诗琴.建筑外环境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探讨[J].现代园艺,2017(20):105.

(作者单位:山东奥龙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阚吉强

第三篇: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

[摘要]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配置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处理得当,二者关系可求得和谐一致。园林建筑属于园林中以人工美取胜的硬质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是园林构景中的主体。园林建筑与植物一起配置时,搭配得当,可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

[关键词]景观 园林建筑 园林植物 植物配置 环境协调

中国园林是园林建筑与园艺工程高度结合的产物,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结合体,是中国传统居住、休闲、观赏、文学艺术等综合营造的艺术空间体形环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是人类生存的命脉。园林里的山山水水和花草树木,使园林显得生机勃勃,情趣幽逸。“石本顽,有树则灵。”树木可使顽石有灵气,画面才有气韵。古人说:“山借树而为衣,树借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树之光辉。”从山与树两者之间的关系,把配置原则作了很好阐述。

一、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的相互作用

(一)园林建筑对植物配置的作用

园林建筑除了在自身形象的轮廓、线条、色彩与自然环境主动协调外,对于园林植物的配置,必须用花草树木来加以搭配,使之不孤立。

1.园林建筑为植物种植提供基址。通过建筑的遮、挡、围的作用,能够为各种植物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建筑的外环境为植物提供基址。

2.园林建筑对植物能起到背景、夹景、框景的作用。私家园林以墙为纸、以植物为绘,从而使建筑和植物组成优美的构图。

3.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将园林建筑建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二)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的作用

1.植物配置使园林建筑的主题和意境更加突出。依据建筑的主题、意境、特色进行植物配置,是植物对园林建筑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园林中某些景点是以植物为命题,而以建筑为标志。例如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首先要体现主题思想“柳浪闻莺”,柳树以一定的数量配置于主要位置,构成“柳浪”景观。

2.植物配置协调园林建筑与周边环境。建筑造型、色彩等原因与周围不相称时,可以用植物缓和或消除矛盾。园林植物能使建筑突出的体量与生硬的轮廓“软化”在绿树环绕的自然环境之中。植物的枝条呈现一种自然的曲线,园林中往往利用它的质感及自然曲线,来衬托人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式建筑形体,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两种材料的质感。一般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要选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在结构细致玲珑的建筑物四周,选栽叶小枝纤、树冠茂密的树种。如园林中厕所旁边常栽植浓密的珊瑚树等植物,使其尽量不夺游人的视线。

3.植物配置丰富园林建筑的艺术构图。建筑物的线条一般多平直,而植物枝干多弯曲,植物配置得当,可使建筑物旁边的景色取得一种动态均衡的效果。如青岛的天主教堂前的枝干虬曲的古树配置于圆尖的建筑前,显得既有对比又和谐。树叶的绿色,是调和建筑物各种色彩的中间色,如白色的香花衬托于灰色的墙前,尤为醒目。墙面上爬山虎更突出了这种色彩的对比。

4.植物配置使园林建筑环境具有意境和生命力。植物配置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在景点命题上体现植物与建筑的巧妙结合,在不同的区域栽植不同的植物或突出地方植物特点为主,形成区域景观的特征,增加园林的丰富性。

5.丰富园林建筑空间层次,增加深景。植物的枝、干、叶交织成网络,可形成一种界面,利用它可以起到限定空间的作用,使园林植物疏密相间,虚实呼应,高下相称,与建筑相互配合,呈现一种和谐美。

二、各种园林中的建筑与植物配置

(一)皇家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特点是园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完美融合,而这种融合的美与环境气氛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以来于植物配置及配置得体,体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皇家园林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雕梁画栋、色彩浓重、金碧辉煌、布局规则严整、等级分明、建筑体型高大,为反应帝王的志高无上的权利,宫殿建筑的特点。一般选择姿态苍劲、意境深远的中国传统树种,如圆柏、海棠、银杏、国槐、玉兰等。

(二)私家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

以苏州园林为首的江南古典私家园林建筑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以“咫尺之地”进“城市山林”植物配置重视主体和意境,多于墙基、角落处种植松、竹、梅象征古代君子的植物,体现文人具有象竹子一样高风亮节,象梅花一样孤傲不惧。

(三)寺观、陵园等园林的建筑与植物配置

寺观、陵园等园林比较庄重严肃,所以主要体现庄严肃穆的气氛,一般多用银杏、油松、圆柏、白皮松等植物。

(四)现代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

现在建筑样式多样灵活,因此可以选择多种树种,应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功能和景观要求选择适当的树种,如白皮松、榆叶梅、圆柏、海棠、玉兰、银杏、国槐、法国梧桐、合欢、龙柏等植物,其栽植的方式也多种多样的。

无论是在古典园林,还是在现代园林;无论是在街头绿地,居民区的小游园,还是在大规模的综合性公园,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园林建筑和植物配置都会引起游人兴趣,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位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因此,园林建筑和植物配置的协调统一是表达景观效果的必要前提,成为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肖和忠、张玉兰,试论园林建筑的植物配置[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8,4,52-55.

[2]包群,园林建筑的选址与布局[J].辽宁经济,2005,2:110.

作者:董 鑫

第四篇:园林绿地中园林建筑小品的探讨

摘 要:建筑小品可谓是当今建筑工程领域的重头戏,其如文学领域的诗歌、音乐领域的流行曲一般深受人们青睐,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建筑结构多以精巧多彩、欢快活跃的特征为主。在园林绿地中适当加一些建筑小品已成为城市化建设的时尚,本文从园林建筑小品的特点与分类入手,结合其功能阐述了相关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地;建筑小品;特点;分类

伴随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居住水平不断提高,加上人们精神需求的上升,各个园林工程逐渐朝着多样化、多功能化、多元化转变,这促进园林工程事业发展的同时,对园林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小品作为园林绿地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在整个城市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建筑小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其工作重点做了分析。

1 园林建筑小品概述

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一般没有内部空间,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富有特色,并讲究适得其所。这种建筑小品设置在城市街头、广场、绿地等室外环境中便称为城市建筑小品。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为游人提供文化休息和公共活动的方便,又能使游人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

2 园林建筑小品的分类

园林建筑小品的内容非常丰富,按其功能分为三类:

2.1 休息用的园林建筑小品

休息建筑小品既有简单的使用功能,又具有优美的造型,它们不仅给游人提供游览、休息、赏景的场所,本身也是一个景点,而且往往成为景观的构图中心,如亭、廊、水榭、花架等。

2.2 服务及管理类园林建筑小品

服务类园林建筑小品是城市绿地内必不可少的园林小品,是公共需求的基础设施,如垃圾箱、园灯等。

2.3 饰景园林小品

对园林景观有装点、深化作用,如雕塑、水景、景观墙等。

3 园林建筑小品的特点

一是造型新颖独特。园林绿地中的园林建筑小品千姿百态,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为充分体现自身艺术价值,园林建筑小品与一般建筑物存在一定差异,不仅具备基本使用功能,在外形立面处理上也具有一定独特性,构件之间的对比度较强,能够充分吸引观賞者的目光,以提高园林绿地整体设计效果。

二是实现了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园林绿地中园林建筑小品的新颖之处不仅体现于形态上,更体现于材料和技术上。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形势下,园林建筑小品实现了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小品的素材更为广泛,并且为建筑设计师带来设计灵感,为园林建筑小品的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

三是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园林建筑小品能够充分体现出时代精神,并与社会发展保持高度一致,作为时代精神的具体写照,深刻体现着整个社会的人文发展。

四是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艺术气息。园林建筑小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艺术气息,充分体现出社会文化地域特征,与城市综合发展以及城市风貌相协调,并且与当地自然景观具有一致性。

4 园林建筑小品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与国外相比,我国园林建筑小品无论从表现形式还是文化内涵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园林建筑虽然小,但确是园林景观中的重点,园林建筑小品在设计与布置要注重城市文化以及民风民俗,只有被广大城市居民认可的园林建筑小品才是优秀的园林建筑小品,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城市园林建筑小品的使用率。

4.1 体现文化内涵

优秀的园林建筑小品,优秀的建筑小品要体现当地的文化内涵,体现当地文化风俗,同时也要具有优美的表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耐人寻味的作品。要作出优秀的建筑小品,具有文化和精神内涵是园林建筑小品的必需要求。

4.2 要与环境有机结合

中国道家讲究天人合一,园林建筑小品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园林的景观。但目前,很多园林建筑小品与周边环境不符,联系性较差,没有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从小品的造型和使用的材料以及小品的色彩等方面入手,来与环境协调一致。

4.3 减少建设费用

园林建筑小品要在园林环境中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但建设中却花费大量建设费用,设计师应结合文化,做出既可以体现文化内涵的建筑小品,同时在建设的费用上也应当尽量节省,做到用最少的经费做出优美的建筑小品。

5 园林绿地中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注意事项

当前园林绿地中园林建筑小品在设计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成本过高,并且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甚至对绿地的生态效益造成严重影响,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缺乏一致性。部分园林绿地中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园林建设以及城市协调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园林建筑小品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要点:

一是要与功能以及技术要求相符合。在对建筑小品进行设计时,不仅要对其外观造型进行构思,还要保证其和功能以及技术要求相符。一些建筑小品在设计尺度时,是根据人类的相关生理构造特点进行操作的。比如,园林中的台阶以及坐凳的具体高度都是按照尺寸要求进行设计的。

二是巧妙立意。要巧妙进行构思,实现情景交融,使其具有一定的美感以及艺术感染力。对于我国古典园林来说,讲究的是物境以及情境和意境三者融为一体。因此,园林建筑小品在最装饰性与艺术性进行追求的同时,还要保证在更高层次上的深刻含义,这也就意味着要赋予其一定的精神与文化内容。这是对建筑小品的一个最高要求。

三是保证人工和自然之间的融合。我国园林自古以来就崇尚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小品能够运用自然的形式实现自然情趣。在材料上能够使用竹以及天然石材和木材能。当前,各种新材料以及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园林之中,比如,金属以及合金还有高分子材料都得以运用,必须要对材料以及质感进行对比,还要考虑其工艺现代感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如果处理得当,就会实现人工和自然的良好结合,从而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

四是将安全隐患排除。工程队伍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于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对建筑小品要定期进行检查,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用的材质质量选择不容易风化的,尽量将风化导致的相关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园林建筑小品作为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园林意境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园林建筑小品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建筑小品的造型、质感、色彩等要素加以全面衡量和精心设计,确保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绿地中的实际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切实提高园林设计整体效果,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国园林.园林绿地中的明珠——园林建筑小品[J].中国园林.

[2]赵旭.分析园林绿地中璀璨明珠——园林建筑小品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3(24):219-219.

[3]陈雅.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园林建筑小品与构景要素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2(10):129-129.

作者:石晓琳

第五篇:园林绿地中园林建筑小品的探讨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我国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开展了现代化建设。除了较为常见的建筑建设、交通建设等建设外,绿化建设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园林是城市绿化建设中的一个重点建设对象,而在现代城市园林中,合理的进行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时重要且必要的。园林建筑小品即是指园林景观中具有较小的体积且造型别致、选址得当的建筑物,园林建筑小品可以起到烘托整体氛围、点缀周围环境等作用。因此在现代园林中园林建筑小品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使用功能;观赏功能;生态环境

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得人们对生活的环境的质量等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更好的满足人们的要求,并相应国家构建生态平衡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口号,城市中建设了越来越多的园林景观。在园林景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园林建筑小品。在进行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建筑小品自身的精美,也应对周围环境进行充分的考虑,并选择合适的位置。充分发挥园林建筑小品烘托整体气氛的作用,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进行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时,还应考虑整体的协调性,使园林建筑小品既成单独的个体,有自己的特点,又完美的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1 园林建筑小品的功能特点

园林建筑小品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园林景观的细节所在,既具有自身的特点成为独立的个体,又起到点缀、装饰的作用,可以烘托整体的氛围,突出主题。将园林建筑小品和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园林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且意境深远,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

1.1 园林建筑小品的使用功能

在进行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它的使用价值,从而更好的为观赏者提供服务。如园林景观中存在的灯小品,除了自身具有美观性,烘托整体意境外,其最主要的使用功能和价值便是照明。而园林景观中的座椅、垃圾箱等,虽然造型美观,但是座椅的主要作用便是为观赏者提供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垃圾箱的主要使用功能便是容纳垃圾,保持园林中的环境整洁。园林小路的主要功能便是行走的载体,将人们从一个景观引向另一个景观。但是在进行设计时,仍应进行特殊的艺术处理,使各个园林建筑小品在尺寸、位置摆放等方面符合整体的设计要求,并具有艺术性,给人以美的感受,实现它的次要功能即观赏。

1.2 园林建筑小品的欣赏功能

在进行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园林的整体布局和规划,并保障各个园林建筑小品的观赏性。各个园林建筑小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具有自身的特点,造型独特、外表美观,充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并且各个园林建筑小品摆放的位置、自身的造型等与园林的整体相融合,不会给人突兀的感受。如园林中存在的人物雕塑、动物雕塑等作品。其中人物雕塑根据人物年龄、身份背景、生平经历等信息进行雕塑,从而使一个个人物雕塑具有鲜活的“生命”。

2 园林建筑小品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

2.1 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应精致巧妙

园林建筑小品具有点缀、装饰的作用,可以烘托整体的氛围,并且具有自身的特点。为了更好的吸引观赏者的目光,并达到标新立异。部分设计时在进行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时过于注重造型奇特、外形夸张,或设计的园林建筑小品与整体的主题不相符。不仅未能和整体环境较好的结合,反而破坏了园林的观赏价值。如在校园的园林中设计抽象派的雕塑等,应综合考虑整体氛围和主题,可设置教育大师、历史名人等雕塑。

2.2 全面考虑园林的生态环境

构建生态平衡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近年来我国主要致力于的目标。因此在进行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时,也应综合考虑园林整体的生态效益。设计的园林建筑小品不应对园林自身的植物的生长产生破坏,避免过于注重观赏性而忽视整体环境和生态效益。应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2.3 建筑小品的设计要创新

在进行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时,避免重复用以往的设计或类似的设计,从而使各个建筑小品千篇一律。应在对周围环境和整体布局进行充分考虑后,进行大胆创新,并做到因地制宜。不同的建筑小品应具有不同的特色,并且因地制宜,与所在的园林的主题相呼应。

3 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应用解析

3.1 园林建筑小品假山在园林中的应用解析

假山在园林景观中被大量的运用,它可以分割空旷的广场,可以使平坦的地形起伏变化,可起到影壁的作用。从表现形式上面来看千变万化。从材料上来看,多采用景石砌筑的假山或者原土堆堆砌的假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材料也被运用到假山的材料中,一种采用新的喷涂制作工艺建造的“假山皮”技术在藁城市园林中被使用,“假山皮”塑制的假山可大可小灵活运用,随意性强,如公园瀑布工程中的假山,其形态惟妙惟肖,使都市人不出市区就能享受到如诗如画的大瀑布景观。

3.2 园林建筑小品花架在园林中的应用解析

在园林建筑中,花架的能让各种藤枝的植物和花能有个支撑的地方,同时能很大程度上面丰富园林的景观,而且还能起到一个遮阴挡雨和分割空间的目的,在园林中花架和绿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花架的形式有很多种,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种类,还有公园的设置,花架的形态,与整个园林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如圆形的则给人小巧玲珑的感受,长方形的给人一种端正而大方的感受,弧形的则给人一种视角变化上的美感。花架的材质有很多种,如铁质、木质和钢混以及竹质等。但最为常见的是钢混花架,不仅在良好,使用长久,还能在其外面涂刷各种颜色的涂料和绘制各种各样与环境相衬托的图案,尤其是在花架外涂刷真石漆,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特效,且对管理也較为方便,不用频繁更换,甚至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但前提是精心的管理来辅助。

3.3 园林建筑小品椅凳在园林中的应用解析

我们经常会在园林中会看到不同的建筑小品,而椅凳可是最长接触的,因为会在观赏累了的时候在椅凳上小憩休息的。它的存在无所不在,花丛中、大树下、广场中、道路两旁都有他的影踪。它各式各样,材质也多种多样,有木质的长短凳、高低方圆的石制椅凳、还有设计特别的玻璃纤维型椅凳,为人们的休息和娱乐提供了场所。

3.4 园林建筑小品廊道在园林中的应用解析

园林建筑小品廊道在各处的园林景观中也比较常见,是指房檐下的过道和房屋内的通道,既能遮阳挡雨也能驻足小憩。并经常配备具有几何纹样的围栏、挂落、座椅等,在隔墙上则装饰月洞门、漏窗和什锦灯窗等装饰构件。将园内游廊化为景区,在形成空间变化的同时给人们一种精致美的感受。给人们一种流连忘返、依依不舍的游园情结。在充分体现和衬托园林的生态美的同时给人心灵和精神上的升华,将廊道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4 结束语

在进行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时,绿化建设十分重要,它既可以绿化环境、减少噪音污染、空气污染,还可以提供观赏功能。在进行绿化建设时,园林绿化作用尤为明显。在园林中建筑小品功能众多,既具有观赏作用,烘托整体氛围、加深意境,部分建筑小品又具有使用作用,如座椅、路灯等。相关人员在进行园林建筑小品的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园林的整体规划布局,考虑其中植物的品种,建筑小品的位置等,做到因地制宜,既自成一体,又与整体相融合。

参考文献

[1]宋兴华.园林绿地中园林建筑小品的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6(24):266-266.

[2]宋妍.园林绿地中园林建筑小品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7(16):115-115.

[3]石晓琳.园林绿地中园林建筑小品的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7(23).

[4]李长巧.关于园林绿地中园林建筑小品的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6):00186-00186.

作者:魏杨

上一篇:幼儿安全论文下一篇:英语课程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