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习俗

2023-0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重阳节的习俗

目的论视域下重阳节名称翻译的探究

[摘 要] 在全球文化的冲击下,重阳节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日益边缘化,而鲜为西方人所知,重阳节的翻译成为时代不可或缺的主题。而节日名称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龙头,在节日翻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此,在目的论视域下,解读重阳节名称翻译的问题并探究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提高重阳节英译的可接受度,加强文化认同感,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

[关 键 词] 目的论;重阳节名称翻译;音译加注法;直译法

[

文化全球化和大众媒体发展迅速,文化冲击现象严重。如今洋节盛行,华夏文明正在被遗忘,中国传统节日岌岌可危。尤其中国的传统节日,例如重阳节,由于在西方文化中没有相似节日,其传承及传播均受到极大威胁。要使重阳节成为全球主流文化,提高重阳节翻译质量势在必行。其中,节日名称是节日的精华所在,而专注于节日名称翻译的研究少之又少,重阳节名称英译的研究则成为时代不可或缺的主题。

一、重阳节名称的翻译

(一)重阳节的翻译

中国素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重阳节寄托了晚辈对长辈的美好心意,于道德构建具有积极作用。1989年,国家将九月九日正式定为“老人节”,取长寿之意。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重阳节包含着中华民族历史形成和沉淀下来的性格、信仰、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等诸多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内涵的价值取向。然而,目前对重阳节翻译进行研究的文献寥寥无几。近十年来,有些学者对重阳节习俗或名称的翻译也只是作为其研究的一部分,只分析了现有译本存在的问题(康晶,2014[1]),还有一些学者只探讨了重阳节在中国传统古诗中的翻译方法(王立莉,2017[2]),均未开展系统研究。传统节日承载大量民族特色文化,民族节日翻译一直是翻译中的难点之一。诚然,节日名称翻译作为节日翻译的一部分,必然引起各界重视,这于翻译界与文化传播都具有深远意义。

(二)重阳节名称的翻译

名称是一个节日的精华所在,翻译好节日名称是将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推向国际的关键一步。然而,大多作者只是通过比较研究,支持其认为最佳的译本(刘虹洁,2017[3];陈实惠,2013[4])或停留在分析译本的层面。事实上,对重阳节名称诸多译本,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使用率最高的作为唯一的译本。最佳的名称翻译不仅能够反映节日文化内涵,传达节日所代表的民族精神,而且不会造成目的语读者误解,阻碍文化交流。重阳节名称翻译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系统的指导,诸多译本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将运用目的论对重阳节翻译需要进行更加系统、全面的翻译研究。

二、目的论下重阳节名称的翻译

(一)目的论下重阳节名称的翻译

目前,对节日翻译的研究多是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指导,在翻译目的论视域下进行节日翻译研究是一个全新视角,可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该理论指出翻译是人类基于源文本的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不同的翻译行为,其目的必然也不同。翻译不仅仅是翻译语言更是翻译文化。功能学派代表人诺德认为,“目的论”强调翻译目的和译文功能的决定作用[5]。并且提出了目的论翻译的基本原则,即交际目的原则、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连贯原则和忠实原文原则[6]。这正好符合节日翻译中充分发挥译者能动性的需求,因此,本文拟从翻译目的论的视域,来改进重阳节名称翻译,适应文化全球化浪潮。

(二)目的论下重阳节名称翻译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重阳节名称翻译存在的问题

重阳节名称译本甚多,为使研究结果更具代表性,本文中分析的译本均取自权威字典(陈实惠,2013[7]),并总结出各个译本涉及的翻译策略,以便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

(1)词汇误用问题

由于中西方社会地理环境、历史风俗等存在很大差异,我们无法将富含中国民族特色的词语简单地对应英文词语。例如,在中国无论节日长短、节日性质,统称为节,而在西方国家day和festival都表示节,并且是有区别的。day通常用来指为特定人群设定的节日,表达纪念和感情的色彩比较重,根据其初始含义一般表示持续一天的节日。festival更强调具有传统意义的节日或持续一段时间的节日。不能将节日机械地对应为day,而应该从语言维上做出选择适应性转换,必要时将festival换成day[8]。

重阳节在九月九日,因此,重阳节翻译应使用day,例如Seniors’ Day。归根结底,译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精心挑选词汇,懂得变通,做到尽善尽美,使中国文化在国外传播得更深、更远。

(2)文化差异问题

译者应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关注译语文化与原语文化在性质、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重视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例如,以文化内涵为翻译导向,采用意译的方法,将重阳节翻译为Aged People’s Day或Seniors’ Day,虽然便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信息的有效传递,但aged people是指老到将无所作为的人,而senior更具褒义,符合中国重阳节寓意美好的实质。

相对而言,Seniors’ Day能更好地实现交际目的,并且与新时代赋予“老人节”的内涵一致,可谓是最佳译本。可见,作为译者应意识到文化的差异性,综合考虑,使译文尽量与原文一样具有感染力和表达力,激发读者对中国民俗的兴趣和好感,彰显中国优良传统美德。

2.重阳节名称翻译的策略

现有重阳节名称译本良莠不齐,严重阻碍文化传播,在这种情况下,目的论三大原则必不可少,因为译者可以根据翻译目的,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如音译加注法、直译法。

(1)音译加注法

21世纪,我国政府顺应时代要求将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節”,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充分发扬重阳节祈福、求寿、尊老敬老的文化认同功能,重建其社会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贡献力量。重阳节是在农历九月九日,因而,也称作“重九节”。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最大,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九九”便有了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从古至今,重阳节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可见,重阳节的名称蕴含了深刻的中国民俗内涵。对重阳节的翻译可以采用音译加注法,首先需要将“重阳”音译为Chung Yeung。但是Chung Yeung并不能体现其中的文化意蕴,需要在音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注释,即用保留原词的语音或部分语音,兼顾意义的办法来翻译,即Chung Yeung (a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celebrated on ninth day of the ninth lunar month for seniors),既说明了节日性质,指出节日时间,又有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其存在的意义。音译加注法将读者不熟悉的内容在翻译中呈现,避免过多注释。对概括性极强的节日名称采用音译加注法,有利于读者跨越语言文化障碍,更加真切地感受中国民俗,也有利于中国民俗走进西方文化。

(2)直译法

节日名称翻译应当充分考虑译语读者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感受,在正确传达原文信息的前提下,发挥译文优势,增强感染力,针对特定翻译目的选择特定的翻译方法或策略,如:

原文: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When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comes round, I will come for chrysanthemums again.《唐诗三百首新译》[9]

唐诗英译领域的代表性翻译家许渊冲在《过故人庄》最后写道,诗人与友人相约“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此处的重阳,更加强调的是重阳之日,即“九月九日”,因此采用直译法,即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内容和形式的一种翻译方法,将“重阳日”译为Double Ninth Festival,以强调时间,保持诗文整体性。这也说明明确翻译目的、遵循连贯原则是好翻译的前提,没有一个译本是万能的,但为了达到交际的要求,使外国读者体会这种传统美德和美好祝愿,英译时可考虑加注Seniors’Day。中西方民俗风情迥异,很多中国民俗词汇对西方人来说都很难理解,而民俗翻译的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任何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在翻译中都应该灵活化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译语读者的视角重新审视了重阳节名称翻译,并提升到翻译目的论的理论学说高度。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决定重阳节翻译的相应策略,实现跨文化交际语用下的等效,可培养译者正确的认知观,降低翻译实践的盲目性,提高重阳节翻译的可接受性效度,进而使更多的外国人士对重阳节感兴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和意图,使饱含中国文化特色的重阳节发扬光大,更好地实现其新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康晶.关联理论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预设与翻译[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7(3):44-47.

[2]王立莉.关联理论视角下古诗词中文化元素的翻译[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

[3]刘虹洁.文化翻译观指导下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译[J].北方文学,2017(7):261.

[4]Sergey Tyulenev.Translation and Society [M].London:Routledge,2014:18.

[5]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6]陳实惠.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中国传统节日名称英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3.

[7]边立红,陈实惠.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中国传统节日英译现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8]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M].上海:书海出版社,2006.

[9]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作者:张悦 胡晓红 臧桂营

第2篇:不愁风雨近重阳

廖仲安先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就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活跃人物,只是最近几年,因为年事已高,在一些古典文学研究刊物上很少见到他的身影了。如果您要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古典文学研究的开端与演变,关注陶渊明、唐诗、杜甫、韦应物、《水浒》等问题研究,还是要读一下他的《反刍集》和《反刍集续编》的,因为在这些领域,他都有新的开拓。

一、新中国第一代古典文学研究者

如果将近六十年的古典文学研究分为三代的话,廖仲安是第一代的代表人物。与他差不多同龄的活跃在古典文学界的还有胡念贻、蒋和森、曹道衡、王运熙、陈贻焮、陈毓罴(二陈与廖先生大学同班)、郭预衡、冯其庸、袁世硕等等,他们可以说是新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拓疆者,现今许多已经作古。

作为开拓者是很艰难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上弥漫着的风气是与旧社会彻底决裂。这与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大破四旧”“大立四新”不同,后者是当政者有意推动、或说煽动不太懂事的年轻人的一种狂躁与偏执;而前者却是社会上许多进步人士感受到的社会进步要求。新社会建立了,旧社会的一套不时兴了,许多人对它们也很厌恶,希望新社会要有全新的景象,但具体到各个领域如何去做?大多数人还是迷茫的。因为它没有从长袍马褂改成列宁装那样简单。

古典文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说都是旧文化,它们在中小学教材中大量存在,大学文科更是以其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何评价古典文学的价值是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些学者认为古代文化中只有劳动人民的文化才有价值,贵族文化、地主文化都是腐朽的、反动的,要坚决否定和剔除。还有人编写了一本《劳动人民文学史》,与传统的文学史打对台。在如何对待古典文化上,社会上弥漫着一股左的空气。从北京师范大学编纂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一九○五——一九七九)一书可以见到,一九五五年之前古典文学研究的论文极少,那时人们对于“古”避之唯恐不及。第一代研究者大多也是从一九五四年以后才活跃起来。而廖仲安从一九五○年初就开始发表谈古论今的文章了。

北平解放前夕,廖仲安作为北京大学的地下党员,被秘密转移到解放区接受训练,北京解放后又回城在教育系统做接收工作。他热爱古典文学,新中国成立不到半年就开始关注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词的价值问题了。他在《文艺报》(第一卷七期)发表了《关于接受中国旧文学遗产问题》。当时北京二中学生樊平君来信说他“喜欢旧文学、旧诗词,觉得旧诗词有很高超的技术”,问《文艺报》是否正确?引起了讨论。有的学者不仅否定古典文学内容,连对于“旧诗词有很高超的技术”也予以否定。而廖仲安热情肯定了古典文学中的人民性、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及其在当代文化生活中的意义。他不相信在建设新的人民文学的技巧形式时“诗词的传统就可以一笔抹杀”。

一九五一年他又发表了《谈杜诗》,文中对杜甫做出高度评价,他说:“站在今天的现实需要的高度来谈杜诗时,首先我们应该学习这个‘诗圣’的政治态度、生活态度、创作态度。他的取舍爱憎是异常分明的。正是这种严肃的人生态度使他比其他同代诗人体验了无量数更深更广的现实。”他还很动情地说:“当我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时,我感到杜甫心里沸腾着改变这个使千万人冻饿的世界的自发的激情,是如何地需要政治觉悟的支持啊!但历史终于无情地给他的愿望做了悲剧的结论。”当时这篇文章使许多热爱杜诗和古典诗词的人感动,因为不管杜甫在过去多有名、多么受到尊重,而新社会几乎把他忘了。这是新中国学术文献上第一篇研究杜甫的文章。一九六二年纪念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出版的《杜甫研究论文集》二辑(共有三辑),即以此文开篇。

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激进的政治氛围中是被视为“右”的。当时廖仲安仅二十四五岁,正是现今许多“愤青”的年龄,但其所持的稳健平实的态度超过当时一些老“左派”(如叶蠖生先生长他二十多岁)。这与“西南联大”学风的熏染是分不开的。那些学风笃实的老师如闻一多(一九六○年廖先生还写过以闻一多为题材的电影剧本《拍案颂》)、朱自清、萧涤非等对他有很深的影响。廖仲安是带着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朴素感情和联大的朴实学风走进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这也注定了他将是多灾多难的。

一九五六年以后古典文学逐渐被重视,其研究也日益热火(与苏联影响有关)。廖仲安从党政机关调到新建的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古典文学。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实事求是的朴实学风是不见容于主流的意识形态的,持这种态度的研究者三天两头受到敲打和批判。尽管如此,第一代学者包括廖仲安等还是为新中国的古典文学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标志就是在老一代学者指导下,以他们为主力编写了两部文学史。一是科学院文学所的《中国文学史》三册,二是高校联合编纂的文学史。高校这本是在游国恩、萧涤非、王季思、季镇淮等老一辈专家指导下一些中青年教师共同撰写的。廖仲安先生脱产参加写作,主要负责唐代。它被用作高校教材(我读大学时读的就是这部),也向社会普及了古典文学知识,影响很大。

二、在苦难中挣扎

尽管前三十年对于古代文化评价不高,但那时频繁的政治运动却往往发难于古典文学或历史研究领域。这里举几个比较昭著的。如五十年代初批判电影《武训传》、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五十年代后期的批判“厚古薄今”,提倡“厚今薄古,古为今用”以及“拔白旗”“插红旗”(在文史研究领域最为激烈);六十年代批判忠王李秀成的“忠王不忠”和批判吴晗的京剧剧本《海瑞罢官》等等都与古典文学密切相关。这个时期每个知识分子,特别是从事与文史有关工作的知识人更是心怀惴惴,怕写文章、怕被人抓住小辫子、怕犯错误等,也给一些善于“成人之恶”的小人以绝好的出风头、攀高枝的机会。他们眼如雷达,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四处搜寻对象。于是在研究领域的批判、否定和空论日益增多,实事求是的研究日益减少。

廖先生说这一个时期是“知识分子三灾八难的年月”,一点不假。不会看风转舵、不趋时,总带着一些理想主义的知识人更容易动辄得咎,免不了要经历“挨整、挨批、受处分”的苦难,廖仲安也是这样。

近几十年的政治运动无不以改造思想、推动社会进步相标榜,但廖先生的感受是“运动、批判并没有使怀疑减少,而且往往更增多了怀疑”。可悲的是,文章可以少写或不写,但老师不能不讲课。讲课中如何评价作家、作品成为最敏感的问题。领导强调在这些问题上要“把好关口”“别出修正主义”。那时“修正主义”就是阶级敌人的代名词。当然这对于“无可无不可”、毫无学术良知的人好办,社会通行“宁左勿右”一套,只要把古人一概骂倒,这样安全系数最大(当然上世纪七十年代如果骂到秦始皇、法家头上结果也不美妙)。而廖仲安不能,他说“我们这些身临讲坛,在同学们十目所视下的教书人,不能不紧张地关注着校外的‘风’和校内的‘浪’”,更不能昧着良心胡说。那时有些学生在社会风气熏染下、以革命自居,向党委校方举报告发老师“放毒”也是常有的事,做教师成了高危行业,不久“文革”就证明了这一点。廖仲安心里还是有一杆秤的,他尽量本着学术良知去做,这就不能不与外界环境发生冲撞。我们从《反刍集》许多文章中可见其内心的挣扎,比较典型的是六十年代所写评价曹植、苏轼作品的文章和七十年代写的《水浒浅谈》。

评价作家和作品是敏感问题,那么评价苏轼及其作品就是敏感中的敏感。苏轼是“千古一人”,是位全能作家,诗、词、文都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传世;但他有个致命问题就是反对王安石新法。建国前谈论苏轼这不是问题,王安石被称为“拗相公”,其继承人是蔡京,新法祸国殃民几乎是公论,反新法是具有正面价值的。新中国成立后,价值观变了,何况王安石变法又曾被列宁肯定称赞,于是王安石就成了政治正确的坐标。苏轼这一类反新法“元祐党”人,轻则被评为保守,重则斥为反动。过去评论诗词文学,往往不涉及作者的政治态度,政治归政治,文学归文学。严嵩、阮大铖的诗歌清新流利,照样有人赞美。新中国成立后,意识形态主导,政治文化一体化,因此再评论苏氏文学作品时,政治态度就成了不能回避的问题。

于是廖仲安写了《论变法与苏氏作品评价的关系》力图解决这个问题,文章中在肯定了苏轼与新法无关的许多佳作之后,提出就是反新法的作品也要进行分析,他认为苏氏有些作品虽写于实施新法时期,但确实反映了人民苦难,表达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如《和子由蚕布》等;有些批评了新法,但确实反映的是现实,例如《吴中田妇叹》。另有一类则是“表面看来也有现实性,实际上完全是在顽固保守的政治思想支配下彻头彻尾歪曲现实的作品”。对于这些廖先生是完全否定的,举的例子是《山村即事》: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眼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文章中说,在俵散青苗钱时虽然存在官府利用娱乐演戏等手段诱使借贷青苗钱的农民花钱的现象,但第一这不是普遍现象,第二这只是执行的问题,不是新法的毛病,第三青苗法从总的倾向上看是对人民有利的,并指出青苗法即使有缺点,也不能像苏轼这样“用的完全是一种冷嘲热讽的调子,显然不是什么积极的建议和批评”。在当时政治氛围下,这已经是对苏氏作品最大的善意了。但现在看起来仍有可訾议之处。比如,既然承认有缺点,作为文学家为什么不能“冷嘲热讽”?

说到底那时公正的文学批评是不能做到的,因为有几个大前提是不能碰的,如“政治标准第一”(“第一”往往便成“唯一”),评判作家先要经过政治过滤器。苏轼政治倾向先天不足是既成事实,谁也改变不了。另外王安石变法是先进的社会运动也被视为定论,是不能怀疑的。于是廖仲安只能在划定的圈子转。其实我们放下这些,从另一个角度想,很好解决。就算变法百分之百正确,没有任何瑕疵,全为贫困百姓着想(当然这不可能),难道它在推行中也会完美无缺?如果有些缺点,哪怕就是万分之一能不能写?文学创作不是政治家写条陈,要注意态度和可接受性。文学家考虑的是写得好不好,感人不感人;想通了这些,就会觉得苏轼一些批评新法、青苗法的诗写得很俏皮,非常精彩,他的确是写讽刺诗的高手。

《水浒浅谈》写于“文革”中(一九七二——一九七三),本是军宣队和革委会分派的任务。那时林彪刚倒台,社会上一度批判极左,局势稍稍稳定。但“文革”的反复折腾,大多数知识人是满怀恐惧的,屡经劫难的廖仲安更不会例外,但分配的任务又不能不做。廖仲安是文章快手,但这本四万字的小册子,他写了半年多。他说:

在写作过程中,虽然对《水浒》这本小说以及有关的资料研究得很不够,但是对毛主席和鲁迅谈论到《水浒》的话,却是做了比较认真的搜集工作,凡是在公开的文献上能找到的材料,不敢说毫无遗漏,也敢说十得八九。

历经种种被批斗的苦难之后,第一次又拿起笔来写作,怎么能不吸取点教训!他心怀惴惴,怕犯政治错误,本来廖先生是非常注重文本和参考资料的,此时文本、资料都可以放一放,个人看法(有些与我聊过,如对宋江形象的认识等)更不敢写入,尽量采用学术界比较一致的意见。用大量的时间收集毛主席的指示与鲁迅的论述,并加以消化。这是在为此书上政治保险。历史仿佛爱跟老实人开玩笑,这两项保险突然不灵了。在此以前,毛主席从来没有否定过《水浒》,他非常爱读《水浒》,直到晚年还让服务人员替他找《水浒传》的“金圣叹批本”。到了一九七三年底,突然传说毛主席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一九七五年这个文件还作为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在《人民日报》上刊布,成为评法批儒、评论《水浒》的依据,乃至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先导。

按照道理讲,《水浒浅谈》写作在前,“最新指示”刊布在后,连法律都不追诉立法前违反该法律条款的行为,可是《水浒浅谈》仍然难逃罪责,因为“最新指示”就是要掀起最新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有《水浒浅谈》这样好的靶子,怎么能不利用呢?勤奋工作就换来这样的结果!廖马上成为“右倾翻案风回潮”的典型,作为阶级斗争新动向的箭靶子,再遭整肃,再度被下放。注定受难,再挣扎也没有用。

三、拨乱反正与探索

粉碎“四人帮”后,文化教育都是重灾区,拨乱反正的任务尤重,古典文学研究也是如此。许多中青年研究者(知识界认为中国被耽误了二十年,大家都减二十岁,廖仲安被视为中年)成为拨乱反正的积极参与者,廖就是其中的一位。一九八○年古典文学界研究期刊《文学遗产》以大型研究刊物形式(“文革”前只是《光明日报》的副刊)复刊,他被聘请为编委。《反刍集》中的文章大半写于一九七七年后十年,有的就发表在《文学遗产》上。他不仅批判“四人帮”与极左思潮对于古典文学的歪曲如《晴雯的新冤案》、《孔子文艺思想漫谈》、《“剔除”与“吸收”》、《漫谈杜诗中的忠君思想》等,更重要的是他在研究上有反思也有探索。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古典文学研究上,鉴赏作品一窝蜂,从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出版后,许多出版社纷纷效颦,许多古典文学研究者也被卷入,而廖仲安更注重考证和对作品思想艺术的探索,并将两者结合起来。《穷源溯流的指导思想》一文中指出:“文学史,是人类精神文明历史中最生动、最丰富的组成部分。”要把这些人文之美展示出来,绝不能只局限作品本身,更要对当时社会背景、文化氛围有深入的理解。从许多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在这方面的努力。如《再评宋江》针对《水浒》研究中都把宋江称作“小官吏”这一现象,指出在宋代“官”与“吏”有很大区别。官属于士人系统,是官人,犯罪了,脸上也不能刺字;吏是庶民,称公人,犯罪了脸上可刺字,而且吏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比一般庶民又低了一层)。从这个考订来分析宋江形象的实质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宋代胥吏社会地位极低,但实际权力极大。侵官病民,根固窟穴,缔交合党,很有神通。吏胥与“盗贼”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愈是胆大冒险,敢于逾越这条界限的人,在江湖上就愈有威望”。宋江就是一个脚踩黑白两道的人。这篇论文给《水浒》研究一个重要提示,不要老在农民起义上纠缠,梁山一百零八将中没有什么农民,应该多考虑一下像宋江这样的社会边缘人的问题。可惜这篇论文早在八十年代就发表在《文学遗产》上,但引起的关注并不多,一谈宋江还是“小官吏”,对别人的研究成果视而不见是近些年来学术界的重要盲点。

廖仲安还关注清代文化专制统治,清统治者属于少数民族,其统治期间注重防范汉族臣民,有一套办法。为此廖写了《读〈名教罪人〉有感》、《〈红楼梦〉与清代政治管见》、《龚自珍与〈红楼梦〉》、《沈德潜诗述评》等篇都涉及文化专制。清代的专制统治不仅较历代严酷,而且是通过民族歧视与压迫来实现的,因之,它不仅关系文艺创作,更涉及近代民族性格的形成。清代是离我们最近的皇权专制王朝,破解清代的统治秘密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廖先生几次提到鲁迅在这方面的工作及其期待:

鲁迅很希望有人能从《东华录》《御批通鉴辑览》《上谕八旗》《雍正朱批谕旨》等等书中,将其中的关于驾驭汉人、批评文化、利用文艺之处,分别排比,辑成一书,从这些材料里,不但可以看出清代统治者那策略的博大和恶辣,而且还能明白遗留至今的奴性的由来。

实际上这是直至今日也尚未完成的任务。

《反刍集续编》中许多文章涉及其他文化领域。如《鸦片战争以前的“西学”偶谈》、《“阎罗王”与“开天圣”》、《野蔬充膳甘葵藿》、《辨味、烹调与美学质疑》、《衣食与中国文化小议》、《诗经印谱》等都是从古典文学的角度引发的感受。

四、廖仲安先生为人

我是在一九六二年底上文学史课时第一次见到廖先生的,当时他已经很有名了。上课铃响了,他穿一件蓝棉布大衣,戴一顶长毛绒的帽子迈着持重的步子走进阶梯教室,缓缓地脱下大衣,用一只手提起头顶上的帽子把它轻轻地放在讲台上,然后不慌不忙地开始授课。当时,廖先生还不到四十岁,我们这些比他小不到二十岁的学生,觉得他已经很老了,是位渊博的老先生。听讲唐传奇沈既济的《枕中记》给我印象最深,卢生得仙人吕翁瓷枕,一梦之中享尽人间富贵,当他醒来时,逆旅主人蒸黄粱饭尚未熟。分析完这个故事。廖先生忽引《随园诗话》记载的邯郸黄粱梦某穷书生的题诗:“四十年来公与侯,虽然是梦亦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与先生借枕头。”他感慨此人无慧根,人家已经告诉你是梦,你还要尝试!

一九六四年大学毕业时我被整肃,被发到南口农场劳动,一九六八年底又被接回北师院。这时虽在“文革”中,但热闹的造反已经过去,革委会把学生与教职员工编在一起搞“斗批改”。此时学生仅有一九六五届(此年入学),我就插在这些学生当中,与老师一起参加运动,从而与廖先生有了许多接触。后来因战备下放到东方红炼油厂(现在的燕山石化)、顺义良种场、平谷关上、大兴陈各庄劳动不必像在学校正襟危坐谈学习心得体会,都放松了。也是我没改造好,不能忘情“封资修”,有的青年教师觉悟高,不免制止或批评一下,而廖先生却有兴趣,这样就慢慢熟了。离校之后,因与廖先生住家相距不远(他住宣武门内未英胡同,我住菜市口),徒步只需二十分钟,于是便常去他家,向廖先生请教学习。使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

岁月、外部力量似乎很难在廖先生身上镌刻下痕迹,几十年了,除了发福一些,有点白发外,还是我初见到时的样子。他为人谦和,从无疾言厉色,脸上仿佛总是泛着一丝笑纹。“文革”当中,挨批斗时,他也是这个样子,小将愤怒了:“我们批斗他,他还笑!”廖先生无奈地说:“我就是这个样子,怎么办?”走路仿佛是在踱步,我没见过他跑步,不知他跑步是什么样子。他永远是那样不紧不慢地走,我想大约这合乎古礼的规范。然而,他绝对不是儒者,尽管许多人称他“廖夫子”。他很早就受到“五四”的启蒙,虽然家乡西昌地处偏僻,但其兄长曾在北京读书,回乡做小学校长,带回了鲁迅的书和《新青年》,他很快就接受新文化导师们的思想理念。抗战末,他考上了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后来转入北大,积极参加学生民主运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秘密加入地下党。但他没有那些激进人士的外露张扬,更无唯我独革的做派。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他都能兼容并包,胸襟开阔,愿意也能够倾听别人讲话,不说他人的坏话。如果没有外力的播弄,他与上级、同事、下级(包括学生)都会有很好的关系。十七年间(指“文革”前十七年),政治运动不断,廖先生虽然常常挨批,但没有受过实质性的处分(如划右派、右倾等),而且还有几次升级。人们开玩笑说,廖夫子是福将,一有运动就挨批,但没有耽误涨工资。这说明北京教育界和学院的领导对他有好印象,认为他是老实人,分配给他的工作无不勤勤恳恳去完成,从不讲价钱,正像他自喻的老黄牛(《反刍集》的名字即源于此);文艺界领导周扬也知道他,有次讲话就说到:“谁说共产党内没有秀才?廖仲安不就是一个吗?是党的‘红秀才’。”这句褒扬在“文革”中给他招来无数麻烦。小将们说:廖仲安不仅是北京黑市委教育战线的干将,还是文艺黑线的干将。专案组费了好大劲调查他,除了一般的组织关系外,没有发现他与北京旧市委和中宣部领导有任何特殊关系。朋友、老学生也都是与他保持了几十年的友谊的。有一次他与我提起他的老师朱自清的话“几十年了,朋友就是那几个,老婆就是那一个”。我笑起来,心想“这真是夫子自道”。他的朋友,不管我见过没见过,大多耳熟能详。因为他每每言及他们。今年春节,我去看他,问及他找我要的“赵俪生回忆录”收到没有。他说:“收到了。挺好看的。我叫人给刘国盈送去了,他住养老院了,很闷。”刘国盈是我上大学时的系主任,也是他北大老同学、师院的老同事。他的几个老学生我也大多认识,为《反刍集续编》写序的李华就是一九五九届的毕业生,不幸他已经于几年前去世。连他的家庭都是值得羡慕的,四个孩子都是“文革”当中长成的,都被动乱耽误过,但他们学历最低的也读到硕士,在国内外不同领域取得骄人的成绩。有一次我问起,您是怎么教育的。他说我谁都没有教育过,他们自己长成的。我说您这是垂拱而治。

前两年首师大给刘国盈先生和廖仲安先生庆寿,把我也找了去,共叙这几十年的变迁。我想起一九七一年国庆节,第一次去廖家,他也刚从大兴陈各庄“五七干校”回来,拿出一首《鹧鸪天》让我看:

渠水初干岸柳黄,天堂河畔再经霜。八方秋熟银镰动,十里风来金稻香。

新月上,谷登场,不愁风雨近重阳。“五·七”指示千秋计,回首风波意味长。

四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廖先生寿登耄耋,精神矍铄,我也年近古稀,还能写点浅近的文字,再读这首词不免会有许多新的感受。

作者:王学泰

第3篇:王重阳审美教育思想研究

[关键词] 金元;全真教;王重阳;审美教育

[摘 要] 王重阳在道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全真教的创始人,他有着丰富的审美教育思想。其审美教育思想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一、独特的艺术意象;二、因人施教,各适其材;三、绘画、诗歌是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他不仅用这种审美教育方法直接点化了马钰、谭处端等弟子,而且这种审美思想也被其后继教徒李道纯、吴镇等继承。

[

[文献标识码] A

[

作者:申喜萍

第4篇:关于重阳节的习俗-关于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的6大习俗 全国各地重阳节习俗

关于重阳节的习俗-关于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的6大习俗 全国各地重阳

节习俗

重阳节,又称“踏秋”,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那么,你知道关于重阳节的习俗和来历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的6大习俗

重阳习俗1.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

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重阳习俗2.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

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关于重阳节的习俗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重阳习俗3.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重阳习俗4.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

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重阳习俗5.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关于重阳节的习俗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 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

杏 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第5篇:重阳节的习俗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

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

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

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

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

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

,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

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

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

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

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

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

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

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

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

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

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

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

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

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

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

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

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

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

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

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

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

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

尚品德。九九重阳节的习俗,由巨人高考网提供。

关于重阳节的相关文章>>

重阳节手抄报英文版资料

重阳节的资料:离不开菊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资料大汇总重阳节手抄报图片大全重阳节手抄报内容:重阳诗句

关于重阳节的习俗介绍关于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古诗九九重阳节诗句大全(二)重阳节手抄报图片重阳节的习俗关于重阳节的诗句15首重阳节活动方案

更多资料尽在高考网

第6篇:重阳节的习俗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据枟易经枠“以阳爻为九”,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是两个阳数相重,故名“重阳”。战国时,重阳日已被视为吉日。汉代时,在重阳日过节渐成风习。重阳节活动内容主要有登高、赏菊,因而重阳节亦称 “菊花节”,喝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阳糕。在描写重阳登高的诗篇中,唐代诗人王维的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枠久负盛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如今,每逢重阳节,人们登山远足,进行野餐。政府把重阳节定为 “老人节”。这一天,单位要开展敬老活动,向老年人表达敬意之情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全国许多城市在重阳节前后举办菊花展。造型奇特、色彩纷呈的菊花展,吸引了无数爱菊、赏菊的市民。眼下菊花酒已不多见,但醇香爽口的菊花晶、菊花茶等,则颇受广大顾客的青睐。

第7篇:重阳节的由来及习俗

九九重阳,最早见于《易经》,《易经》把九列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日,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节。屈原曾写过“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说明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已形成风俗。

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据史料记载,重阳节吃的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父母把糕放在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此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灯)高”的意思。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直接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第8篇: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

一、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二、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三、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四、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第9篇: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十一之际,重阳节也就即将来临,中国的传统节日,你对重阳有着哪些了解呢?你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重阳节是怎么回事呢?来看看小编为大家做的介绍吧。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有很多说法: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

唐代诗人沈佺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诗:“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旧唐书·王勃传》记载: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写出来的。当时王勃的父亲担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视父亲,九月九日路过南昌时,洪州州牧阎伯屿正在重修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他想夸耀女婿吴子章(孟学士)的才气,便事先拿出纸笔请宾客动笔作序,所有的宾客都知道他的用意,没有人敢作。却不料王勃事先并不知道州牧的用心,于是毫不谦让接过纸笔。州牧原本心中十分生气,立即派人在旁边看王勃书写,谁知道王勃才气不凡,蓄积已久的心情完全发泄出来,文章越写越好,当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词句时,忍不住拍案叫绝!王勃从此一举名震诗坛。

上一篇:助学金申请表填写下一篇:劳务派遣用工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