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效率分析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整个银行业也面临着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兴起的新挑战,因此,如何在新环境、新挑战下提高银行效率和竞争力,是当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将基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近年来的数据,利用数据包络法对其效率进行分析,并结合当下新形势为提高银行效率提出相关建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商业银行效率分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商业银行效率分析论文 篇1: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分析

摘要: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DEA模型法,分别从经营能力、获利能力和资本利用方面对2010年中国主要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测算与评价。结果表明:一方面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商业银行普遍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同时扩大信贷量,于2010年普遍出现规模收益递减。另一方面经营能力效率高的银行在获利能力和资本利用效率方面不一定就高;在经营和获利能力效率方面,国有银行相对不足。

关键词:商业银行;DEA;效率分析

銀行效率,即银行在业务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它反映银行的资源配置能力与整体运作能力,是衡量银行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主体,其运作效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金融业本身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整体也有重大影响。尤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提高银行业的效率也是防范金融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DEA方法,分别从经营能力、获利能力和资本利用等方面对2010年中国主要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测算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改善效率的一些对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

1.DEA模型法。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即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衡量相对效率的边界分析方法。在1978年由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W.W.Coope和E.Rhodes首先提出。DEA理论主要是利用包络线来代替一般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将生产中的各种有效率的组合形成边界。DEA模型将所有的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 ,DMU)的投入产出投射在几何空间中,给予所有DMU最优的权重,从而寻找出最大产量或最小投入的包络线,即效率边界。落在边界上的DMU,其投入产出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而不在边界上的DMU则被认为是DEA无效的,该DMU与包络线的距离可求出其相对的效率指标。

DEA有两个基本的模型:CCR模型和BCC模型。CCR是假设DMU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但是这个假设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Banker,Charnes和Cooper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模报酬可见的DEA模型,即BCC模型,这样由CCR计算出来的技术效率(TE)被分解为纯技术效率(PTE)和规模效率(SE)。

2.中介法。根据中介法的定义,将银行视为金融服务的中介者,从投入产出角度衡量银行生产效率,观察其对各项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该方法适合整体金融机构效率的评价[1]。为了找出各家商业银行相对比较优势所在,本文分别从经营能力、获利能力以及资本利用效率三方面考察了银行的效率。获利能力是银行赚取利润的能力,是银行的营销能力、收取现金的能力、降低成本的能力及回避风险等能力的综合体现。资本利用效率是从银行资本的杠杆作用和保持合适的流动性角度衡量银行效率。而获利能力效率和资本利用效率对银行的经营效率都是有影响的[2]。

二、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

1.指标选取。本文研究的是中国14家商业银行的生产效率,其中包括4家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10家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样本中的银行及其分支占中国银行体系的大多数,可以代表中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状况。将这14家银行看做为DMU。根据数据可获得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原则,选择2010年各银行的投入产出值进行评价,用固定资产净值、存款(投入指标)以及贷款(产出指标)衡量银行经营能力效率;股本(投入指标)以及利润总额(产出指标)衡量银行获利能力效率;总负债、投资(投入指标)以及所有者权益和资产收益率(产出指标)衡量银行资本利用效率[2]。

2.数据来源与计算。指标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实证分析结果应用DEAP2.1软件处理数据得到,结果(见下页表1)。

3.经营能力效率评价。处在经营能力效率前沿面上的银行为:兴业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这两家。处在纯技术效率前沿面上的银行有:兴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6家。可见14家银行中纯技术效率损失的有8家,少多数银行的纯技术有效率。由表1可以看到兴业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规模收益不变,其他银行规模收益递减。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虽然技术效率达到最高,但其规模效率相比较较低。可见规模效率是制约经营能力效率的原因之一。

比较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营能力方面的平均效率可发现,就整体而言,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上都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4.获利能力效率评价。处在获利能力效率前沿面上的只有兴业银行。整体来看,14家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差距比较大,最小的中国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只有0.10。对此,银行应该考虑,适当减少支出,提高利润。

比较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获利能力方面的平均效率,发现国有商业银行获利能力效率之所以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在于其获利能力方面的规模效率太低。

5.资本利用效率评价。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这6家处在资本利用效率前沿面上,说明这些银行的资本利用程度高。其中华夏银行的效率值偏低(低于0.700),这说明华夏银行资本的杠杆作用和资本的流动性不好。而华夏银行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都处于14家银行的末位,说明华夏银行要想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既要提高纯技术效率,又要提高其规模效率。交通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相对于规模效率低很多,说明两家银行应当着重提高自己的纯技术效率。兴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规模效率相对于纯技术效率低很多,说明规模效率是制约其效率的原因之一。由于两家银行都是规模报酬递减的,因此可以考虑如何减少负债和投资,适当限制规模以提高银行的资本利用效率。

三、结论与建议

金融危机给中国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在经营方面,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商业银行普遍扩大信贷量,并于2010年普遍出现规模收益递减。同时,各个银行纷纷着手于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此外,研究发现经营能力效率高的银行的获利能力效率和资本利用效率不一定就高。在经营和获利能力效率方面,国有银行相对不足。主要是受规模效率递减的影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庞大,网点众多,人力财力雄厚且有国家政策支持,依靠扩大规模中增加收益的空间已经不大,反而给内部管理机制带来压力,造成经济效率的降低。股份制银行的机制相对灵活,内部信息沟通较好,主要限制在于资本和客户方面[3]。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商业银行应该深化改革,调整经营规模与经营模式,继续加大如ATM机、POS机和网上银行等技术上的进步与创新,进行信息化建设,优化金融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全行业的生产效率[4]。同时加强监管,使监管跟上金融创新的脚步,促进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和谐发展[5]。

作者:杨长昱

商业银行效率分析论文 篇2:

基于数据包络法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整个银行业也面临着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兴起的新挑战,因此,如何在新环境、新挑战下提高银行效率和竞争力,是当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将基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近年来的数据,利用数据包络法对其效率进行分析,并结合当下新形势为提高银行效率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DEA方法  商业银行  效率

一、绪论

在古典经济学中,效率表示为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当效率概念应用于企业时,效率指的是投入一定的生产资料而产出的最大值。银行效率与一般企业效率既有共性又有所区别,因为无法对商业银行的投入产出值做统一量化。数据包络法(DEA)无需任何权重假设且不必确定投入值与产出值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因此本文将基于数据包络法(DEA),对我国的13家上市商业银行(5家国有银行和8家股份制银行)2010-2018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进行数据分析,并据此提出一定的建议,同时也希望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二、DEA分析方法与指标选择

(一)DEA分析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简称 DEA 分析法,该理论建立在“相对效率评价”的基础上。企业逐渐将其应用到生产领域当中,主要对生产效率进行评定,这种方法也是当今在效率评定方面比较权威和前沿的方法之一。

DEA 分析法主要是对投入、产出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对效率前沿边界进行确定,同时,根据效率前沿边界与 DMU 之间的距离来确定 DEA 中的 DMU 是否有效。在运用 DEA 对效率前沿边界进行计算时,拥有两种主要措施:其一导向投入,其二导向产出。在金融层面,控制投入难度要远远小于控制产出,因此,为了满足现实需求,在并购效率分析方面,应该以导向投入为主对其进行探究。BCC/CCR 是 DEA 分析法的两种主要模型。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规模报酬可变为基础,对 DEA 效率进行探究。所以,本文在对 DEA 进行分析中,主要采用BCC 模型。

BCC模型主要探究的是在规模变化基础上,对应对象效率情况,其具体表达如公式所示:

在上述公式中,主要代表的是决策单元,其中X表示的为投入,Y表示的为产出。DEA模式其实探究的是线性规划问题。

如果,那么DEA有效;

如果,那么DEA有效,j则弱;

如果,那么DEA有效,j非DEA有效。

(二)投入产出指标选择

本文的分析对象为13家上市商业银行,包括5家国有银行和8家股份制银行。为保证样本量的个数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选取2010年~201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均来源wind数据库。在指标选择方面,在考虑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后,将投入指标定位员工人数、固定资产和营业支出,产出指标定为贷款(扣除不良贷款余额)、存款和净利润。

三、实证分析

根据选定的投入与产出指标,利用DEAP2.1软件,选取DEA模型中的以产出为主导型的BC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并进行了相应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一)技术效率(TE)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从表1中看出,2010-2018年间我国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之间相差并不是很大,都达到了 0.9 以上。2012—2018年,国有银行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普遍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值,2012年以前则相反。说明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发展,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和金融“脱媒”加剧,国有银行加快转型发展,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其综合技术效率。

(二)纯技术效率(PTE)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从表2可知,我国国有银行纯技术效率都比较高,特别是工商银行2010年至2018年的纯技术效率几乎都为1,同时根据财报数据计算,工商银行2018年营收增速为7%,进一步说明工商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处于国内银行业前列。而农业银行在五家国有银行中纯技术效率相对较低,说明农业银行相较于其他银行还有不足,需要加快市场化改革提高现有的业务创新能力。股份制商业银行纯技术效率也相对较高,与前沿面的差距不大,说明我国股份制银行执行的管理制度及经营方向是适应于市场的。

(三)规模效率(SE)的计算结果和分析

根据表3、4中数据可以看出:第一,2014~2018年,我国国有银行的平均规模效率不断提高,这说明我国国有银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采取控股、兼并等一系列方式,将业务范围向信托、基金、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为其规模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依据。第二,2010~2013年,股份制银行的整体规模效率明显高于国有银行,2014~2018年,国有银行的整体规模效率明显高于股份制银行,这说明2013年以后国有银行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向规模经济靠拢,并且国有银行自身资产规模的积累以及政府在政策和资源上的倾斜,使得国有银行的规模效率进一步得到突显,而股份制银行较国有银行而言资产规模与业务范围相对较小,所以其规模效率增长的空间有限,其规模效率上的劣勢也变得明显。第三,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均存在投入冗余的情况,即员工人数、固定资产和营业支出处于过剩状态,因此需要国有银行根据市场变化,减少相关投入,以便达到最大效率,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股份制银行在用足用好各项政策的同时,也应积极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产品竞争力、普惠性和适应性。如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审贷流程,提升审批和发放效率,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短小急频”的资金需求特点。

四、结论及建议

(一)优化内部结构

在观察期内,我国上市银行会出现 DEA 无效状态,即投入冗余,产出不足,资源配置不均。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管理尚不成熟,导致经营能力有所降低。针对这些情况,我国各银行必须要不断优化内部结构,通过内部调整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

(二)维持纯技术效率

我国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整体相对较高,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多年的纯技术效率值大多都处于前沿面上,说明我国上市银行现在的经营管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市场化运营机制也在稳步推进。因此,我国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及技术开发水平。

(三)提高规模效率

从规模效率上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近年来整体是上升的,这说明我国国有银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采取控股、兼并等一系列方式,将业务范围向信托、基金、证券、保险等领域进行了扩张;但是从规模收益这一栏来看,不难发现我国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出现了规模收益波动状态,规模递减出现较多,这说明其规模的有效利用还存在不足。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在原有市场规模上,扩大经营领域,构建集团营销模式,推动客户、业务之间协同发展。

(四)抓住政策机遇

2020年初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运行、金融体系运转都产生阶段性影响。本次疫情冲击是检验近年来高质量发展的一块“试金石”,也是行业转型发展的“催化剂”。本次疫情影响了居民生活方式和企业经营模式,将成为商业银行新一轮战略布局的起点。商业银行面对新一轮的转型发展和发展机遇,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一是全面做好实体经济的服务。本次疫情中,新消费习惯的培育、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新消费生态的形成,将成为新兴产业提速发展的契机;二是加大直接融资服务。从疫情冲击来看,优质企业更多依赖于投放方式获得融资机会,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解除机会较少,传统商业银行应坚持表内表外分离,探索更积极作为的投行运行模式;三是服务于财富迁移的新趋势。我国居民财富总资产规模已接近500万亿元,疫情结束后我国居民将加大向优质金融资产迁徙,我国居民的财富迁徙和资产重配置将加快。

参考文献:

[1]张之恒.基于应用DE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研究[J].现代商业,2018(33):60-61.

[2]金春红.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经营效率比較研究[J].学理论,2014(14):62-63.

[3]祝婧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研究[J].北方经贸,2014(11):131-133.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作者:冯雅琪

商业银行效率分析论文 篇3:

不良贷款约束下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分析

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和支撑,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尤其是自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多家外资银行以各种形式加快了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步伐。为了应对来自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国内银行或是通过国家注资来补充资本金最终达到上市的要求,或是依靠增发派股等方式来补充资本,国内上市银行之间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因此,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国内上市银行只有明确自身的效率和生产率处于何种状况,积极提高效率才能增强其竞争力。

后金融危机时代商业银行更加注重经营的安全稳健性,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银行经营安全性的主要指标。根据银监会披露的2012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截止3月末,商业银行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保持了20%左右的增速。但不良贷款余额连续两个季度反弹,总体不良贷款余额却上升至4382亿元,较去年末的4279亿元增幅达2.4%。我国高昂的不良贷款将影响商业银行效率和经营安全。因此,本文将在不良贷款约束下,测算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作者:张进铭 廖鹏 谢娟娟

上一篇:公司人事管理制度(3篇)下一篇:食品公司实习报告(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