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方案

2022-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方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方案

利用共享角色游戏提高中班幼儿交往能力

交往能力是一种养成教育,一方面来自幼儿的天赋,但更多的是对幼儿后天的培养。角色游戏是促进幼儿交往的重要途径,而幼儿在共享角色游戏中能认识更多同伴,有更多角色之间的交往与交流的机会,能体验到不同角色的沟通,吸取更多有效的交往经验,从而实现交往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我园中班幼儿交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共享角色游戏对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共享角色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利用共享角色游戏提高中班幼儿交往能力。

中班幼儿交往欲望与技能是在矛盾冲突中得到刺激和提高的,因此,在中班阶段开展幼儿交往能力培养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探索和创新更有效的方法和模式,有利于幼儿交往能力的提升。本园利用园所环境优势,可以有足够的场地进行共享角色游戏的开展。共享角色游戏即打破班级界限的楼道共享角色区域,全年级组幼儿共同参与的角色扮演游戏,在公共的角色游戏场所,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本文是针对4~5岁中班幼儿进行的研究,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游戏主题丰富,角色意识较强,但是不稳定;幼儿在游戏中会经常更换角色,他们希望与人交往,但因缺乏交往技能,常与同伴发生矛盾和纠纷。幼儿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社会交往的技能,从而运用到游戏中,比如,在游戏中能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学习分享,谦让和合作;在交往中与同伴出现问题,尝试解决;在游戏中学习做选择、计划和决定,并能执行和表达;有初步的责任感。

一、我园中班幼儿交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班幼儿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发展,脱离了小班阶段的独自倾向,有与周围人交往的需要,也具备了一定交往技能的条件。通过调查,了解幼儿现阶段社会交往水平,并有针对性地分析幼儿在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诊断成因并初步形成对策。我园中班幼儿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并居住在高层建筑中,幼儿与同伴之间交往的空间越来越少,再加上很多家长因为自己需要安静而不想花费太大力气管教幼儿,利用电子产品的介入或包办代替的方式教育幼儿,导致很多幼儿胆小、孤僻,在交往中不合群、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使用礼貌用语、不会解决问题等现象,缺乏交往能力。

二、共享角色游戏对培养中班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在一日生活中,中班幼儿有交往需求,但是在游戏中因没有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会发生争抢、吵闹等冲突,所以培养中班幼儿交往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丰富幼儿园角色游戏模式

众所周知,角色游戏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而共享角色游戏是近年来幼儿园区域活动导入的一个新概念,它可以通过不同班级幼儿游戏活动经验的相互学习,不同班级教育资源的及时分享等多种区别于普通角色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共享角色游戏凸显的不仅是空间共享,更多的是材料、经验、计划、时间的共享,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因此通过共享角色游戏,可以让中班幼儿体验不同角色之间的沟通,从而实现幼儿沟通交往能力的提升,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教师可以多找寻一些和幼儿实际生活有联系的游戏活动,将生活化作为游戏活动的主题,使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在每一个主题中,让幼儿饰演不同的角色,把实际生活表演出来。在整个过程中,幼儿之间会相互交流、互动,深深地体会到不同角色的性格以及所需承担的责任等。教师在设计生活化主题活动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内容:购物、帮妈妈做家务等。这些主题幼儿几乎天天都会经历,他们身在其中,更容易进行沉浸式学习。其中,购物这一主题,教师可将幼儿划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扮演售货员,以此为幼儿创建去商场买东西的场景,并提供相关道具。小组内成员可以相互探讨角色的分配,有人扮演家长,有人扮演路人等。随着活动的进行,扮演不同角色的幼儿之间也会进行交流。

(二)促进幼儿间的交往,培养中班幼儿交往能力

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交往环境以及幼儿间的交往机会。在共享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与陌生同伴共同学习做选择或决定游戏方式和计划,并能执行和表达,有初步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活动结束后愿意与其他班级同伴共同收拾整理玩具材料,建立规则意识,在与陌生同伴间的互动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教师能提供促进幼儿间交往的游戏材料和玩具,通过学习如何独立解决问题、如何帮助别人、如何与同伴合作,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进行交往。

(三)增加幼儿间的互动,提高中班幼儿交往能力

在共享角色游戏中,幼儿与陌生同伴能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技能加入同伴游戏。在游戏中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习用轮流、分享、谦让、互助与合作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与同伴和成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除了以上提到以生活为主题的游戏内容,教师还可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开展带有竞技性的游戏。因为此类游戏能充分代表一个团队,此类游戏常常需要多人合作,其中一定会有团队合作、竞争等,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此外,教师在对此类游戏进行筛选的过程中,需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这样就能有效培养每一个幼儿的交流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在开展幼儿教学活动时,针对三岁幼儿,教师可以进行控球游戏:主要是把球交给幼儿,让两名以上的幼儿玩同一个球,教师自由放球,就会有多名幼儿自行组合,分享同一个球,这其中就充分体现了自主组合以及集体竞技,对幼儿的交往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在六岁左右的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二人竞技性游戏,如棋类。教师可让幼儿自行组合获得伙伴,紧接着围绕游戏进行合作。在整个过程中,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幼儿,都能参与游戏。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在这期间一定会出现矛盾,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多要求,教师应努力做好协调工作,及时解决幼儿交往之间的问题,从而使其可以重新回到快乐的合作游戏中。

(四)完善教师在共享角色游戏中的指导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師要正确引导幼儿进行交往,在游戏中,尝试运用有效的指导策略和方法,逐渐引导幼儿走进交往世界,使幼儿成为一名小小的“社会人”。教师在参与共享角色游戏活动时,不仅是幼儿与同伴间交往的观察者和引导者,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所以不管是对幼儿的发展还是对本园教师的发展来说,都是很有意义与价值的。

三、共享角色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在共享角色游戏中,教师应运用有效的指导策略,比如,做一个幕后的观察者。教师适时介入,鼓励幼儿在遇到冲突后尝试解决问题等,在发展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同时,促使师幼间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一)实施前的游戏情境创设

1.物质环境

根据每个班级的特色活动制定课题,实施环境创设,年级组整合资源,创设适合中班幼儿角色游戏场景。本园中班有五个班级,每个班级又会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中一班幼儿探讨到周边的小吃街,所以想要开设小吃街,如CoCo奶茶店、沪溪河、串串香等幼儿所熟知的店铺;中二班门口的大走廊摆放了娃娃家的场所,而从娃娃家到达小吃店有一段距离,幼儿又想到了家门口的有轨电车,在走廊尽头创设了可以带着乘客到每个游戏场所的电车;中三班幼儿探讨出购买物品需要钱,而钱又要从银行取,还需要存折和银行卡,那就需要有挣钱的行业支撑着,要不然没有办法取到钱;中四班幼儿讨论出娃娃家宝宝会生病,需要医院;中五班的幼儿则想要小舞台展示表演,而表演者需要装扮,就需要服装店跟首饰店。每个班的幼儿需求不一样,想法也不一样,将幼儿想法综合整理,创设不同的与幼儿生活密切相连的游戏场景。根据场地大小将创设的场景设计出示意图,幼儿从家里带来游戏场景中需要的材料,或在百宝箱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制作而成。让同年级组幼儿进行共享角色游戏,幼儿可以自主走进共享区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玩伴和游戏方式进行活动。在共享角色游戏中,幼儿能接触更多的玩伴,这时个体在群体中的角色便有了奇妙的变化,情感体验也变得丰富多样,从而获得更宽广的空间。通过共享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幼儿主动并喜欢参与游戏。

2.交往环境

为幼儿创设幼儿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能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幼儿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喜欢的场所进行游戏,在熟悉的场所可以主动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这个游戏场景创设的由来或材料制作的过程;对不熟悉游戏场所的幼儿,可以通过自己探索或与同伴交流的方式进行了解。循序渐进增加幼儿自主提出的游戏项目或材料,幼儿在面对陌生的游戏场景和同伴时,愿意相互了解和交往,积极主动、自主选择、自由结伴游戏,并形成常态。

(二)实施过程中的策略

游戏前的调查。利用线上调查表的方式了解家长对中班幼儿交往能力的了解;通过谈话法了解中班幼儿社会交往的现状以及在共享角色游戏中与同伴交往时遇到的困难、矛盾、如何解决等情况,进行现状调查,作出比较客观和科学的分析。

游戏中。A.循序渐进:首先每个班开放2~3个有班级特色的角色游戏,待幼儿充分释放对游戏的好奇心后,再半班交互,让不同班级幼儿有相互了解和交往的机会,最后全面开放。

B.根据幼儿的需求,增加幼儿自主提出的游戏项目或材料,进行场地、场景的更改,与幼儿共同制订游戏计划与规则,并鼓励幼儿设计表扬墙,表扬遵守规则、自主收拾玩具材料的幼儿等。

C.对幼儿共享角色游戏进行观察,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指导。

游戏准备。关键经验的准备,利用参观、教学等方式针对游戏主题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材料的准备:场地、预约牌及挂牌、百宝箱和多样的低结构的游戏材料。游戏前的谈话内容:游戏问题的讨论、游戏角色的分配、游戏场地的摆放、游戏情节的开展。教师要注意談话的时间不要过长,要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保障游戏顺利、深入、自主开展。

游戏中通过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在共享角色游戏中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情况,并进行记录、跟踪、分析,并指导幼儿解决游戏冲突,观察幼儿发生纠纷的起因,以游戏者身份平行介入或交叉介入游戏;指导幼儿掌握规则和交往技能,利用礼貌交谈、协商、合作等方式,逐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游戏后评价:通过讨论、分享、观看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开展游戏分享,增加游戏经验,更好地帮助幼儿总结交往的方法和策略,促进交往能力的提高。

(三)实施后的反思

每个月同年级组在规定时间集中讨论:梳理幼儿游戏中出现的交往问题以及教师指导策略;定期撰写观察记录,记录幼儿社会交往中的表现以及教师的指导策略;定期整理幼儿游戏中的照片和视频。通过对个别幼儿进行跟踪培养观察,了解记录其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全年级组教师进行商讨:查阅理论知识,针对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并定期对观察学习到的经验进行记录,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

(四)家长资源

年级组教师会根据自己所在区域,每次游戏时都会抓拍幼儿游戏的照片,为了能保证让全年级组幼儿的家长都能看到自己孩子在共享游戏中的照片和视频,教师建立了共享相册,教师会定期上传共享游戏的照片,年级组的每一位家长都可以看得到幼儿在园的游戏情况。在教师的熏陶下,家长也慢慢开始熟悉共享的模式,他们看到了幼儿的变化,所以平时所需的游戏材料、幼儿需要掌握的生活经验,家长都会给予最大的支持。在家园共同合作中,年级组教师平时会请家长多鼓励与住得近的同年级组小朋友一起玩耍,并根据角色需求,适当体验社会性角色,比如,体验超市收银员、简单了解医院看病的流程、与父母共同体验取寄快递等,增加社会经验,为共享角色游戏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游戏过程中,幼儿并不对别班同伴有很强的陌生感,只要在一起游戏,他们就会很快融入角色。在共享角色游戏这样开放性的环境里,幼儿每一次游戏都会结交到共同游戏里新的伙伴,在与陌生同伴游戏过程中,懂得了轮流、谦让有序地进行游戏。幼儿运用沟通、交换、协商、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和问题。通过共享角色游戏,幼儿亲身体验在不同场所与不同同伴交往的乐趣,在游戏中更快、更好地找到良好交往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幼儿获得初步的社会认知、交往技能,为提高幼儿交往能力起到了有效作用。

(宋行军)

作者:李叶俊

第2篇:儿童本位下的幼儿园中班区域游戏 实践活动方案分析

摘要:儿童本位下的幼儿园中班区域游戏实践活动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本文将围绕幼儿园中班区域游戏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案进行阐述,明确活动情况,根据当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目标,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旨在保证区域游戏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儿童本位;幼儿园中班;区域游戏实践;活动方案

一、 前言

幼儿园中班区域游戏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美工区、阅读区、益智区、表演区等多种区域,可以根据幼儿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以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出来,使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 儿童本位下的幼儿园中班区域游戏实践活动开展重要性

儿童本位下的幼儿园中班区域游戏实践活动开展意义显著,是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幼儿园教育工作,要求教师人员在实际的活动教育环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儿童有计划、有顺序地开展实践教学,儿童思维活跃,对游戏的吸引力较大,根据当前中班幼儿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儿童营造趣味性的课堂,并与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借助区域游戏实践活动的形式,为儿童制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方案,根据儿童的兴趣特点创设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并在课前的准备阶段,收集相关的实践教学资源,将教育目标与自主游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儿童可以在区域游戏环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有助于培养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将课堂交给学生,寓教于乐,实现区域游戏实践活动的真正价值。

三、 儿童本位下的幼儿园中班区域游戏实践活动目标

第一,在开展区域游戏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激起儿童的活动积极性,引导儿童充分参与进来,真正感受活动的意义。第二,区域游戏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是要制定完善的游戏规则,并要求儿童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活动,以此保证有序进行,将游戏方法向儿童简单的讲解,掌握优秀实践技巧,有效地应用在具体的活动中。第三,游戏实践活动内容的设置要符合当前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实际特点,引导儿童将自身具备的知识应用在实践操作的环节中,可以自主设计游戏方式,与同伴进行合作,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第四,游戏的主题要体现出教学价值,帮助儿童在游戏实践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针对在活动中表现较为优秀的儿童给予一定的表扬,通过小组评价的方式进行,培养儿童之间的团结凝聚力。

四、 儿童本位下的幼儿园中班区域游戏实践活动准备

儿童本位下的幼儿园中班区域游戏实践活动类型较为丰富,充分结合当前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区域游戏实践活动,要以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第一,从阅读区活动角度进行分析,教师需要做好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根据幼儿认知水平的实际特点将图书资源展示在幼儿的面前,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设置与阅读相关的小游戏环节,以此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从美工区活动角度进行分析,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提供各种成品以及半成品,逐步培养幼儿画、剪、贴以及折等技能,并在美工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多动脑筋,发展幼儿的智力。

第三,从建构区活动角度进行分析,此时要保证建构区内道具的完整性,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之间要保持合作,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提升幼儿手指肌肉的发展。

第四,从表演区活动角度进行分析,在实际表演的过程中,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方式应用其中,主要是引导幼儿通过模仿来实现的,将涉及表演资源准备好,逐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从音乐区活动角度进行分析,在活动前期的准备阶段,要求收集与幼儿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资源,并通过演示的方式与幼儿一同合作,将游戏的作用应用其中,在音乐教育中做到寓教于乐,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五、 儿童本位下的幼儿园中班区域游戏实践活动内容

(一)区域游戏实践活动中的阅读区活动

在开展阅读区域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人员需要精心布置活动区域,要保证图书摆放的整齐度,实时对图书进行更新,需要明确读书教育的实际价值,传递给儿童积极的信息,根据儿童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找准指导契机,注重提升阅读区的指导频率,适当的延长对阅读区的观察时间。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到阅读区区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并给儿童时间让儿童去阅读,此时为了激发幼儿的阅读注意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阅读,看哪个小组成员最先读完,儿童们纷纷进行閱读,当儿童阅读完成之时,教师人员可以深入到儿童中间,进行适当的引导,向儿童提出问题:“你读的这本书都出现了哪些人物、动物以及植物?”组织儿童进行分享,针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鼓励。

(二)区域游戏实践活动中的美工区活动

在开展美工区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保证该区域色彩鲜艳,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根据儿童的兴趣点实时更新材料,积极鼓励儿童对该区域进行装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美工区可以为儿童留出部分空白面积,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想象空间,将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展示,针对创作有新意的儿童进行表扬,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创作兴趣。圣诞节马上来临,教师与儿童一同为圣诞节活动做准备,引导儿童到美工区进行剪纸,要求儿童剪出圣诞树,儿童先剪出几个三角形,并将其涂上绿色,而部分儿童表明不喜欢绿色,想涂上别的颜色,此时教师人员需要耐心地向学生讲解圣诞树是绿色的,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人员要及时为儿童提供不同的颜料进行上色,以此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

(三)区域游戏实践活动中的建构区活动

在开展建构区实践活动的环节中,注重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教师可以为儿童布置不同的主题场景,及时更新新道具,儿童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创作。例如:在建构区可以适当地布置花园、娃娃以及钢琴等道具,丰富儿童的视觉体验,并引导儿童将自己的作品放在建构区由大家一同分享,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儿童之间的互动频率,教师在此环节中可以进行三次指导,主要包括直接介入指导、提供材料指导以及参与游戏引导。在搭亭子活动时,教师将搭亭子的步骤以图片的形式发放到儿童的手中,此时部分儿童会产生一定的困惑,教师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究意识并没有直接将搭亭子的方法讲给儿童,而是采用示范的方式进行操作,引导幼儿与老师一同操作,并将安装好的亭子进行拆卸,由儿童自主完成。

(四)区域游戏实践活动中的表演区活动

儿童本位下开展表演区角游戏设计是保证中班幼儿快乐活动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进行中,根据现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特点,创设表演区的游戏自然情境,在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结合教育目标的实际情况引导幼儿激发与周围环境的兴趣,提升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教师组织幼儿表演《小小餐厅》,引导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要学会用礼貌用语进行交流,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出示多媒体的画面,幼儿仔细观察,将视频中出现的食品道具展示在幼儿的面前,要求幼儿模仿视频中餐厅中的情境,通过分组的形式对角色进行模仿,以此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表扬,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表演自信心,全身心地投入表演活动中,增强对表演区角游戏的兴趣。

(五)区域游戏实践活动中的益智区活动

开展中班益智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在益智活动中提升自身的操作以及判断能力,有助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当前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在幼儿中班区域游戏实践教学活动也是如此,通过自主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可以设计《自制泡泡水吹泡泡》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感知泡泡的大小、形状与色彩,将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展示在幼儿的面前,用细铁丝弯成各种形状,准备好清水、盆、各种容器、儿童沐浴露以及洗手液,在此环节中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材料以及性质,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尝试,并在实践中进行对比,仔细观察哪种材料较为适宜吹泡泡。教师简单的讲解操作步骤,引导幼儿自主选择与操作,积极鼓励幼儿分工、合作与协商,以此保证幼儿获取相应的技能与经验。

(六)区域游戏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区活动

开展音乐区活动,逐步引导幼儿在音乐中感受人物的动态,组织不同形式的音樂主题活动,全方位的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在音乐区活动中感受音乐的节奏以及强度的变化,使幼儿体验到音乐区活动的快乐。例如:组织开展《搬新家》活动,在实际教学的环节中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劳动的场景,首先出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此时教师与学生一同跳律动操,随即出示幼儿作品,引出搬新家,此时教师播放音乐,和幼儿一起跟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劳动的情景,在多媒体上出现搬家卡车画面,引出搬家情景,此时当搬大大、重重的东西时,播放相对低沉、缓慢的音乐;当搬小小、轻轻的东西时,播放轻快、跳跃的音乐,以此调动幼儿的情感体验,为了增强幼儿的印象,教师表演舞蹈,要求幼儿之间相互讨论,在表演的基础上连贯地表演,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整地感受舞蹈语言的魅力。

六、 结论

儿童本位下的幼儿园中班区域游戏实践活动中,教师人员需要注重与儿童进行交流与沟通,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引导儿童感悟区域游戏实践活动的真正内涵,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调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以此满足当前幼儿发展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心湄.论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价值实现[J].成才之路,2017(28):76.

[2]刘艳玲.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开发与利用情况研究:以X幼儿园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0):226-227.

作者简介:

田华,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第二幼儿园。

作者:田华

第3篇:“三唱”策略,凸显中班区域角色游戏中家长参与式指导

摘 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建立、健全家园关系是幼儿园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本文旨在借助区域角色游戏这个平台,通过区域角色游戏中家长“参与式指导”,提高幼儿角色游戏的能力和质量,并建立一种适合本园的、新型的家园合作体系。

关键词 区域 角色游戏 家长 参与式指导

《纲要》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又指出“家长的参与教育活动是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邀请不同职业、不同爱好、特长的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借助家长的职业、经历、爱好、特长等资源配合幼儿园教育”。

区域角色游戏中的“参与式指导”是一种新型的家园合作模式,即体现了以游戏为主的教育理念,又体现了家园合作的理念。区域角色游戏是指班级区域活动中的角色游戏角,家长参与区域角色游戏是指家长作为一个活动的独立体和幼儿一起游戏,在某个角色区扮演某个角色,同时在游戏中根据游戏主题和情节的变化,又作为一种角色的行为指导者,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式的指导,以游戏指导游戏。以下是我园在中班年段实行的区域角色游戏中家长“参与式指导”的一些感悟。

一、幼儿自主唱,铺垫游戏经验

自主唱是指幼儿自主地进行游戏活动。幼儿的自主游戏往往情节较简单,游戏中会出现许多矛盾体。我们在游戏的第一阶段,并没有请家长进行“参与式指导”,因为孩子对角色充满渴望,都想进入角色区进行游戏,如果这时候请家长来进行“参与式指导”势必会造成主次跌倒的现象。孩子没有玩尽兴,爸爸、妈妈却抢占了他们的地盘,势必会出现一种游戏滞待效果,孩子参与的兴趣和游戏的创造想象力都会相应减弱。所以,我们让孩子先进行自主游戏,前期有一个游戏经验的铺垫。

二、家长幕后唱,丰富游戏材料

这里的幕后唱是指家长资料的建立和游戏材料的增添、改进。我们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班级实际情况在中班年段分别创设了超市、肯德基、麻辣烫、小小交通岗等角色区。在创设角色区的同时,我们对中班的家长资源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排摸工作,发放家长信息资料卡,建立了中班家长“参与式指导站”的名册和个人信息。在幼儿自主唱阶段,我们首先分批邀请“参与式指导”站的家长前来熟悉、观摩幼儿的角色游戏活动,教师向家长介绍角色游戏的特点、指导要素、指导目的及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观摩后家长大胆感言,对我们角色区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家长本身的职业特点促使他对本职业有着特殊的、丰富的经验,我们的角色区正是一个小小的社会模拟区。做护士的妈妈给我们提供了更多专业方面的知识;理发店的老板给我们的一些自制理发用具取了专业的名字,比如:衮梳,卷发杠,平梳等;超市收银员妈妈们还和我们一起收集废旧材料,制作超市的条形码扫描仪;卖麻辣烫的妈妈向我们提供了专门烫麻辣烫的漏勺,我们根据漏勺的特点用大的雪碧瓶一起制作了游戏专用的麻辣烫漏勺……

三、亲子互动唱,拓展游戏情节

亲子互动唱是指家长参与并指导,也是家长“参与式指导”的核心部分。有了前期的幼儿游戏经验铺垫和家长的观摩、了解,家长就能轻松的参与指导游戏。

(一)家长本色参与,提高了幼儿游戏的兴趣和能力。

在角色区中根据家长的不同职业特点,邀请家长参与游戏。家长自身的职业特点给指导活动带来了便利与深入,使我们的活动开展得更加鲜活。幼儿在这种轻松的游戏体验与润物细无声的指导下,更容易进入角色,增强角色意识。

家长“参与式指导”无疑给游戏注入了新的促进剂,赋予游戏新的活力。经过几次的“参与式指导”活动,孩子们已经能自如掌握各方面的细节,在角色交往中还学到了难能可贵的人际交往技能,对一些社会角色,职业特点更加有兴趣地去了解,在生活中会更多地去观察和关心各行各业的人们。

(二)家长交互参与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想象和情节变化。

交互参与是指家长可以跨越自己职业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爱好或特长在“参与式指导”站中自愿报名选择角色。家长的交互参与给游戏增添了更多的人文元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他们在角色原有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对这一角色的实践与创新,他们的这种实践与创新拓展了幼儿的思维,激发了幼儿的想象与创造。

四、收获与反思

(一)家长“参与式指导”提高了幼儿游戏的兴趣,增强了幼儿的角色意识,发展了幼儿人际交往的技能,提升了人际智能。幼儿在快乐、自由的氛围中逐步提高了游戏技能和游戏质量。

(二)家长“参与式指导”提升了家长的教育能力,更新了家长的教育观念。进一步让家长了解了幼儿教育“寓教于乐”的理念,更加理解、支持幼儿园的工作。

(三)家长“参与式指导”使教师从家长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中获得帮助,从他们独具一格的创新中得到启示,从他们参与指导工作的热情中获得释然,激励自己的工作热情,同时提升了自己指导游戏的能力。

区域角色游戏中家长“参与式指导”是一种值得探索与挖掘的家园合作新模式。家长、教师在家园合作体活动中既是学习者,又是教育者,两者在互助中得到各自不断地发展。在收获的同时我们也在进行着新的思考,如何让家长工作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使幼儿园更多的家长也主动参与到这个“参与式指导”站中,让这个“指导站”来推动整个幼儿园的发展?这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研究、探索。

作者:陈波 华燕萍

第4篇: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方案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9月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东昌幼儿园丽苑部中二班 陶莉芳、尤晓霜

一.设计方案

(一)幼儿游戏现状分析

在上学年的游戏中,我观察到随着孩子们的游戏主题的展开,他们的游戏情节开始复杂起来,游戏经验也得到了不断积累。孩子们的交往也摆脱了对现有游戏玩具的依赖,开始与同伴进行言语的交流。他们游戏角色越来越逼真,游戏行为也形象具体起来。其次在每次游戏前孩子们也从原先挣抢角色到开始互相讨论、协商各自的角色,如孩子们会表示以换班的办法轮流担任角色,或是角色谦让给没做过的一方来做。他们绝大多数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浓厚兴趣,能主动地投入,并能按事先商讨好的角色的任务去游戏,有时还会创造性地发展一些。随着角色间交往的增多,孩子们产生了对于货币的需要,于是投入了货币及消费卡等游戏材料。

(二)新增游戏材料与环境准备 1游戏主题:河马医院 材料投放:听诊器、盐水袋 2.游戏主题:旺旺食品店

材料投放:薯条(幼儿自制)、收银机、货币、消费卡

(三)近阶段游戏目标

1、鼓励幼儿乐意参加各种游戏,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2、巩固幼儿对角色游戏玩法和规则的掌握,逐步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3、鼓励幼儿积极动脑,能主动利用一些替代物进行游戏,并根据游戏自由想象活动的情节,对积极创造游戏情节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

(四)教师观察要点

1.在游戏开始前幼儿能否商量着决定自己的角色。 2.幼儿能否以游戏行为和语言反应生活经验。

3.幼儿在交流时的语言是否完整。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二.游戏观察记录

(一)观察记录:

今天医院的“病人”怎么这么多呀。突然,一阵争执声,打破了和谐的气氛。“你拿错药了。”“没有,医生开的是咳嗽的药呀!我是按照医生开的药方拿药的。”我听到争吵声,赶快过去。只见刘婕和刘妤已争得面红耳赤。刘婕说刘妤拿错药了。我拿过药瓶子一看,确实是。原来是“药”的品种太多了,而“医生”只简单的在药方上作了记号,所以就出现情况了。我温和地问:“为什么会拿错药呢?”幼儿一听,马上讨论开了:“药太多了,医生开的药方没有写清药名。”“但医生不会写字呀?”“我们有很多字还不认识呢?”“那怎么办?”幼儿都把目光转向了我,我笑着说:“小朋友对字宝宝不认识,那我们可以用数字宝宝呀。”幼儿一听,个个欣喜万分,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而且刘妤还提议先给“药”分分家。于是,他们给“咳嗽药”的药柜贴上三角形符号,给“感冒药”的药柜贴上圆形符号,还给其他类型的药柜贴上正方形符号。分好后,又把每种药柜里的“药”编上序号,用“1.2.3.……”表示。这样,护士就不会拿错了。看着幼儿个个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我不失时机地问:“那能不能告诉病人,药一天吃几次?一次多少颗呢?把它记录下来,行吗?”幼儿一听又开始忙开了…… 观察分析:

观察是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尊重游戏的主体——幼儿。教师要随时发现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以满足儿童的需要。 活动调整:

观察是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尊重游戏的主体——幼儿。教师要随时发现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以满足儿童的需要。活动中尽量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思考,不急于提供答案。师生互动、亲切融洽,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适时更换活动材料。

(二)观察记录: 旺旺食品店

我以顾客身份介入游戏,“我也想买这种面包,可以吗?”

“可以,请问你要多少呢?”服务员黄心宜不再理会之前的顾客,来招待新顾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客。

“我也要四个,和刚才那位顾客一样。请问需要多少钱呢?”

“嗯„„6块钱。”服务员思考了下回答。

“6元就可以了吗?可是我刚才好像听到那位顾客我我买了一样的东西,要80元呢!为什么呀?是不是他的东西比我的好呀?”教师问。

服务员郭杨熠马上解释说:“不是的不是的,是因为刚才涨价了。”

教师很意外服务员给出的答案:“怎么会突然涨价的呢?”

服务员有点语塞地说:“嗯„„就是因为„„那个„„东西都贵了。”看来服务员是理由充分,我便开始与峻峻爸爸沟通,“爸爸,你这个饼干是买给谁吃的呀?”

爸爸急忙说:“我是买给我娃娃家的宝宝吃得,还有妈妈和阿姨一人一块。”

“真是位关心家人的好爸爸。”老师努力调整峻峻的心情,“那么你有没有把你买面包的理由告诉服务员呢?说不定他会愿意给你便宜一点。”

峻峻显然认同了老师的说法,马上迎到服务员面前说:“我是买给我娃娃家的宝宝吃的,你可以便宜一点吗?”

服务员看看爸爸,再看看老师,略有不情愿地说:“好吧,就给你便宜一点吧,8块!”这时峻峻爸爸脸上露出了笑容,马上付钱买了东西走了。 分析调整:

中班孩子已经积累了不少关于钱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物品的价值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所以就会产生案例中这样的情况,有时幼儿往往会把一样东西的价钱定得很高。而两个孩子的分歧也恰恰说明了,他们对于同一件物品价值的判断是不同的,这正是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顾客与服务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出现问题之后,孩子们开始脱离自己的角色,出现非角色的语言和行为。这正是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之一,角色意识还不是最稳固,遇到困难情境时可能就会脱离角色。所以我选择在这个时机介入游戏,并引导孩子重新回到角色中,并以自己的角色身份解决问题。

游戏当下的矛盾是解决了,但是其中的服务员最终还是感到有些不满的,可能她并没有完全认同这样的解决方法。

教师在游戏的交流分享中可以再来解决,利用集体的经验先来判断“80元是否贵了?”如果孩子们都觉得是合理的那么就没有去解决的必要,应该反过来做爸爸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的工作。而如果集体的经验都认为“80元贵了”那么用大家的经验来说服服务员来的更有效。

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尊重幼儿的经验,不将孩子禁锢在成人的思想之中,认同他们的认知水平,让他们有了经验之后再向前推进。

第5篇:中班幼儿角色游戏计划

“”

中一班向家长开放角色游戏计划 活动目的:

1、 在教师帮助下,进一步完善游戏规则,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2、 让幼儿学会以物代物或一物多用地进行游戏,由此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 游戏后会归类整理玩具,养成爱惜玩具的行为

4、 学习社会角色的良好品行。

活动内容:娃娃家、幼儿园、餐厅、医院、戏院、理发店

活动准备:

一、娃娃家的用具、餐具等若干;餐厅、理发店的玩具、用具若干;幼儿园的铃鼓、小黑板、玩具钢琴、笔、纸、体育活动玩具等;戏院用的服装、头饰、雨伞、手帕、花等。

二、用纸盒制成医疗箱,用废旧物品制成听诊器、针筒、体温计。搜索药瓶,用泡沫、硬纸板、橡皮泥制成药丸。 指导要点:

一、 引导幼儿回忆上周玩医院的游戏时,谁做医生?谁当病人?医生是怎样给病人治病的?

二、 教师根据上周游戏情况,提出新的游戏要求:

1、 病人除了会发烧以外,还会有哪些疾病?表现出怎样的诊状?

2、 医生除了给病人测体温外,还要做些什么检查?

3、 小朋友在游戏中可以大胆按意愿选择角色。

4、 其它区的幼儿要注意发展情节,注意交往。

三、

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角色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 重点指导幼儿根据意愿选择游戏主题、角色,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游戏。

2、 提醒幼儿在游戏中坚守岗位,不随意离开岗位,到处乱跑。

四、 评议游戏情况:

让幼儿说说自己参加了什么游戏?在游戏中谁玩的比较好,为什么?

第6篇: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

活动内容:

角色游戏《超市、银行、幼儿园》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按意愿独立地确定游戏主题的能力,主题鲜明而稳定。

2、让幼儿学会协商分配角色,与同伴积极交往,友好合作。

三、活动准备:

1、超市、银行、幼儿园等主题游戏玩具。

2、让幼儿了解超市、银行的工作性质、内容。

四、活动过程观察及调整:

1、教师出示超市、银行、幼儿园等的主题游戏玩具,直接引入游戏。师说 “今天我们来玩角色游戏,这些玩具可以玩什么主题的游戏?”

2、师幼一起回忆上次游戏情况,指出游戏中的不足,提醒幼儿在这次 游戏中改进。

师:小朋友也发现了游戏时我们有些地方做得不够,这次游戏时我们更要改 正了,做个讲礼貌、爱护玩具的好孩子,好吗?

3、幼儿自选主题,合作布置游戏场景。

4、引导幼儿分配和协商角色,可用“自报公议”、“猜拳”的方法解决。

刚开始幼儿还在争吵着当同一个角色,在老师的建议下,学习着用谦让、猜 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5、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启发幼儿各游戏主题串起来玩。

6、结束游戏: (1)、组织幼儿独立地、有条理地归类摆放玩具和整理游戏场地。 (2)、让幼儿自评各自玩的游戏情况。

活动内容:角色游戏:健康医院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并认识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

2、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预防疾病。

活动准备: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医院标志,白大褂。

活 动 指 导

1、课前谈话,引起幼儿对医院的兴趣,并提出游戏的要求。

(1)、人生病了怎么办?到哪儿去看病治病?

(2)谁看病?谁护理病人?

(4)、认识医院标志,认清大夫听诊器、体温表,并看清使用方法。

2、请3~5名幼儿游戏,按自己的意愿协商分配角色(医生、护士、病人)。

3、医生、护士戴上帽子,等待病人进来,请几名幼儿去看病,鼓励小朋友勇敢地与医生密切配合。

4、游戏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医生按一定的程序给病人"看病"。

(1)、先给病人挂号、排队。

(2)医生热情地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仔细地用听诊器等为病人诊治。

(3)护士护理病人,教育幼儿不把打针看成可怕的事,了解护士的辛苦。

5、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其他幼儿进行观摩,并轮流进医院游戏。

6、游戏结束时,教师对服务好的医生、护士给予表扬。

活 动 反 馈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情况,认识了一些医疗器械,个别小朋友对医院的恐惧感逐渐消除。在活动中,个别幼儿会一直忘记自己手中的仪器是干什么的,教师适当的给予提醒。还有部分幼儿说到打针就怕即使是假的,通过这次活动,部分幼儿觉得打针也不是很恐怖。幼儿通过这次活动也加深了预防疾病的意识,目标基本完成。

第7篇:中班角色游戏方案2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10月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东昌幼儿园丽苑部中二班 陶莉芳、尤晓霜

一.设计方案

(一)幼儿游戏现状分析

进入中班后,小朋友对游戏的规则和游戏角色又有了更高的认识,游戏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几个平行游戏,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丰富了,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现一些游戏情节,能够与同伴合作进行游戏,解决一些简单的小问题。但是由于年龄的特点,小朋友在游戏中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孩子比较专横,自己拿到的物品不愿与别人分享;幼儿生活经验不足,造成幼儿游戏情节比较单一;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需加强;游戏时声音较大;对不同游戏的玩法还没有很好的体现;游戏中小朋友之间的相互沟通太少;游戏规则意识记忆游戏结束物品的整理还需加强;游戏过程中幼儿自己加工的物品太少,小朋友不能以物代物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本学期制定了一些新举措,力求使幼儿的游戏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新增游戏材料与环境准备 游戏主题:巧克力梦工厂

材料投放:各色美工纸、报纸、铅画纸、水彩笔、蜡笔、胶水、剪刀等

(三)近阶段游戏目标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深化游戏主题, 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遵守游戏的规则,收放、整理玩具时做到迅速、有序、整齐。评价时能安静倾听老师对游戏的讲评,不随意插嘴,下次的游戏活动中能主动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游戏。

3、通过游戏促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手部肌肉,自我协调和控制能力,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言语交往的能力。

(四)教师观察要点

1、幼儿是否在游戏中学会分工和合作,知道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离开岗位。

2、学习交往,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和同伴沟通,是否懂得使用礼貌用语。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二.游戏观察记录

(一)观察记录:

游戏刚开始,就传来哭声,连忙赶去“救火”,原来是郭杨熠掉金豆豆了,询问原因。当爸爸的冬冬马上说:“因为她来家的时候没有摁叮咚叮咚,爷爷就打她了。”“哇,今天谁当爷爷呀,这么厉害?” 冬冬一指杨世维。“杨世维,你一定把她打疼了,她哭得多伤心呀,快给她揉揉,说对不起。” “郭杨熠,你到娃娃家做客吗?”摇头。 “那是想也来玩游戏的?”点头。 “可今天娃娃家的人都满了呀。”我说,希望郭杨熠能自动退出。但她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拉是拉不动。 “我们家还缺个奶奶。” 冬冬帮我解围。 “你愿意当奶奶吗?”我想尽快解决问题。大家都同意了,而郭杨熠也终于点头。 观察分析:

孩子慢慢大了,逐步有了性别意识,这一点在游戏的体现已经越来越明显了,看来,他们已经不像小班宝宝那样好“糊弄”了。从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反应来看,他们已经开始有了比较明确的角色意识,并有不随便让人进屋的意识。因为中班孩子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在游戏中也更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 活动调整:

因此老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还是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自己尝试着解决问题,以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对于“陌生人”随便进屋的问题,可以在游戏结束后提出并引导幼儿讨论,适时的进行安全教育。

(二)观察记录:

角色游戏开始了,娃娃家里传来了吵闹声,原来是“女儿”和“爸爸”吵起来了。我走过去询问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女儿”伤心地说:“爸爸又懒又凶,我不喜欢他。”别的小朋友听到了,也谈论起来。

“我爸爸可懒了,他自己的臭袜子让我和妈妈洗。”

“我爸爸有一个优点,就是每天回家都洗手,爸爸还会做玩具。”

“我爸爸很懒,总睡觉。”

“我爸爸要抽烟,我们就把他赶到阳台上去。”

“我爸爸爱看报纸,不干活。”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我爸爸的脾气可大了,爸爸和妈妈一吵架,爸爸就摔东西,谁劝也不行。” 观察分析:

在教育过程中,家庭环境因素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作为父亲在孩子心目中应以什么样的形象存在,对孩子有什么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能有些家长都没有认真考虑过,所以会有以上孩子们的谈话内容。 活动调整:

为了树立父亲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对以上问题有一个解释,我对孩子们说:“每个人的爸爸都有工作,你们谁知道爸爸在工作单位都做些什么?都有些什么本领?”问到这个问题,班里没有一个孩子能说明白爸爸怎样工作,于是我请每个幼儿都当一回“小记者”,回家采访爸爸妈妈。

第8篇:中班角色游戏方案3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11月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东昌幼儿园丽苑部中二班 陶莉芳、尤晓霜

一.设计方案

(一)幼儿游戏现状分析

在之前的游戏中,我观察到随着孩子们的游戏主题的展开,他们的游戏情节开始复杂起来,游戏经验也得到了不断积累。孩子们的交往也摆脱了对现有游戏玩具的依赖,开始与同伴进行言语的交流。娃娃家游戏中“爸爸”、“妈妈”会想很多相似于成人在家庭中所做的事来模仿,如买菜、烧饭,招待客人。

他们会带娃娃去看病,在家中还会开生日会等。爸爸还会穿上工作服煞有其事的去上班。他们游戏角色越来越逼真,游戏行为也形象具体起来。 其次在每次游戏前孩子们也从原先挣抢角色到开始互相讨论、协商各自的角色,如孩子们会表示以换班的办法轮流担任角色,或是角色谦让给没做过的一方来做。他们绝大多数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浓厚兴趣,能主动地投入,并能按事先商讨好的角色的任务去游戏,有时还会创造性地发展一些。如在牛奶棚游戏中,孩子们会分配好营业员、服务员等这些角色。但在游戏中也逐渐出现幼儿解决困难的能力较薄弱,游戏的独立性还不够。

(二)新增游戏材料与环境准备 游戏主题:牛奶棚

材料投放:彩泥、皱纸、餐巾纸

(三)近阶段游戏目标

1.激发幼儿了解自己的扮演的角色的角色行为 2.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互相交流,推动游戏情节发展。

(四)教师观察要点

1.幼儿是否能够形象的模仿社会角色的语言、行为,并且反应角色的职责。 2. 幼儿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情况,是否推动游戏情节发展。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二.游戏观察记录

(一)观察记录:

角色游戏开始了,孩子们纷纷涌向自己喜欢的区域。各个区域的职员各司其职,只是客人很少。仔细一看才发现,娃娃家里挤满了“小客人”。

师:“这里怎么有这么多小客人哪?” 生1:“是我先来的,我是妈妈。” 生2:“我带着围兜,我才是妈妈。” 生3:“我在烧饭,我是爸爸。”

生1:“他不是爸爸,最早来的是旺旺,他在照顾宝宝。” 其他的孩子分别说自己是姐姐、妹妹亦或是客人。 一群“家长”们自顾自地在家里做家务。

师:“可是娃娃家的人太多了,外面的医院、牛奶棚、理发店为了招待你们展出了许多好玩的玩具呢。”

钱姿伊听了,拎起宝宝往医院赶。

薇薇是妹妹,她听后拿起菜篮子就“离家出走”。 刘婕是妈妈,她说,“那我去理发店看看。”

师:“爸爸妈妈是主人,他们都出去了,谁在家照顾客人呀?”

主人和客人听了,哈哈大笑。

观察分析:

这是给孩子划清区域、材料摆放与角色分配后第一次不加教师提醒的角色游戏。孩子们虽已分清了游戏区域、游戏材料与角色。但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思维依然处于具体形象阶段,之前详实的经验梳理与情景示范帮助他们记忆了区域但没有有效理清其角色经验。

他们是在真实的情景中看到了区域摆放、角色分配以及教师对于角色行为的示范,但由于没有集体主动尝试角色行为,所以部分能力弱的儿童对于角色行为并没有足够认知。

中班孩子的经验终究有限。他们都做过客人,也做过主人。但对成人待人接物的方式与语言没有深入观察。对于做主人,他们缺乏前期经验。此外,本班孩子角色分配能力与欲望并不强烈。孩子们还没有分配角色与人数的意识。

活动调整:针对这些情况我做了以下调整:利用情景教学模式。在讲评时,老师可将娃娃家内的部分用具拿到孩子面前进行讲评,邀请对于娃娃家较有经验的孩子与他们一起示范,共同表演。在此过程中使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具体的角色行为,使教学情景化。

此外,我还梳理经验,建立规则,情景暗示。系统梳理娃娃家内的角色经验。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作为主人的职责与待人接物的正确礼仪。如:问候、礼貌语、端茶送水、告别。为娃娃家制作门、门铃与脚印。提示客人进门先按门铃。帮助孩子用公平的手段分配角色。如轮换、讨论与猜拳。而调整后的角色分配与角色行为我将进一步观察。

(二)观察记录:

游戏实录:

角色游戏开始了,穿上了美发师的工作服,拿起了电吹风、各色发夹、彩带招呼着跟前来回走过的小伙伴“快来美发呀!我们的美发技术是一流的,保证你满意。”在她的宣传下果然有几个“爱美一族”的姑娘受不了诱惑走了进去尝试一下。

“我想做个新娘头,”翻开了桌上的美容书,指着其中的一页说。刘妤马上热情相迎,并像模像样的拿起吹风机为她塑造发型,用橡皮筋扎了个马尾,选了几个彩色发夹固定发型,最后插上了彩色绸带,西西满意地点了点头。此时一旁的王奕嘉急着说:“我也做一个发型,但你要做得和美容书上一模一样,头发也要彩色的。”刘妤一时为难起来,说:“这里没有染发剂,我给你戴上两个假发圈吧,也很好看的。”王奕嘉一看说:“黑色的我不要,还有好看点的假发吗?”当得知没有时只好失望地离开了美发店。刘妤又接待了几个客人后生意显得冷清了一些。虽然仍在热情地招呼着,但生意似乎不太理想。 观察分析:

从美发店游戏中可看出,中班孩子的角色游戏的主题扩展,情节得到了发展。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起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情节要复杂。美发师能向客人作介绍且会用语言招呼客人,能用语言与同伴交往。再者,中班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能认真扮演角色,并且还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随便离开岗位的现象少了,因为他们在游戏前就分配好了各自的角色,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识。从游戏过程中我也发现了现有的游戏材料已不能满足幼儿游戏情节发展的需要了。而材料投放是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的;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在美发店中的小道具显然显得有点贫乏。 活动调整:增加一些美发工具和装饰品。

第9篇:中班下角色游戏方案2

中浪花班四月角色游戏方案

一、 设计方案

(一) 幼儿游戏现状分析

进入中班下学期后,幼儿对游戏的规则和游戏角色又有了更高的认识,游戏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几个平行游戏,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丰富了,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现一些游戏情节,能够与同伴合作进行游戏,解决一些简单的小问题。但是由于年龄的特点,小朋友在游戏中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孩子比较专横,自己拿到的物品不愿与别人分享;幼儿生活经验不足,造成幼儿游戏情节比较单一;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需加强;游戏时声音较大;对不同游戏的玩法还没有很好的体现;游戏中小朋友之间的相互沟通太少;游戏规则意识记忆游戏结束物品的整理还需加强;游戏过程中幼儿自己加工的物品太少,小朋友不能以物代物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本学期制定了一些新举措,力求使幼儿的游戏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 游戏材料与环境准备

1、游戏主题:宝宝医院:

环境和材料----外科、内科,配药处、挂号处各种材料,服饰和帽子

2、游戏主题:超市:

环境和材料---糖果专柜、玩具专柜、蔬菜专柜、水果专柜、收银员等

3、游戏主题:小作坊:

环境和材料----装设糖果、动物穿花衣(弹珠滚)

4、游戏主题:小小书吧:

环境和材料----自制可爱的动物书、动物串串连

5、游戏主题:娃娃家:

环境和材料----燥台、油烟机、微波炉、盥洗台、化装台、小电脑、淋浴房、小拖把、抹布、水桶、成人鞋子、衣服、熨斗、围兜、自制荷包蛋、自制青菜、配菜图片、幼儿操作图片、各类碗碟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挂牌。

6、游戏主题:迷你理发屋:

环境和材料----动物造型理发台、假发、躺式洗头台、理发工具、小夹子、围脖、挂牌

7、游戏主题:建筑乐园:

环境和材料----各类积木、作品展示架、操作步骤图、建筑师帽子、挂牌

8、游戏主题:我型我秀:

环境和材料:舞台背景、小动物头饰、环保服装、动物指偶、音乐、各类乐器

(三) 近阶段游戏目标

1、鼓励幼儿积极动脑,能主动利用一些替代物进行游戏,并根据游戏自由想象活动的情节,对积极创造游戏情节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

2、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深化游戏主题。 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遵守游戏的规则,收放、整理玩具时做到迅速、有序、整齐。评价时能安静倾听老师对游戏的讲评,不随意插嘴,下次的游戏活动中能主动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游戏。

(四) 教师观察要点

1、鼓励幼儿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积极主动的与同伴进行一些协商。

2、引导幼儿在合作时,能具有初步的团队意识,不擅自独行。

3、鼓励幼儿在观察事物后能大胆、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具有一定的主见。

二、 幼儿游戏活动记录

(一)

案例背景:

角色游戏是中班孩子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可以满足孩子们的模仿欲望,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孩子了解社会,了解成人世界的一个平台。由于是中班,考虑到孩子的游戏能力,我们根据主题、孩子的兴趣和实际发展水平,角色游戏中开展了“邮局”等主题游戏。

案例实录与分析:

1、谈话:回忆参观经验,丰富建构内容。

观察分析:教师力求让幼儿的建构内容更加丰富,但幼儿仍旧是对邮车、柜台内卖的手机和一个很旧的池塘印象深刻。对于较细致的内部机构没有太深的印象,这也许是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所致吧!

2、根据上次游戏情况对本次游戏提出要求: 1)规划要整齐,不拿太多的玩具。

观察分析:由于上次参观过大班幼儿的建构作品,教师力图让幼儿模仿大班哥哥姐姐的建构和规划,但在谈话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少数幼儿有参观印象,我想:如果有录象就更直观有效了。

2)学会商量与合作,分工要明确。 3)巧妙地利用材料。

观察分析:没有直观的照片或录象,我发现我的要求提出来后幼儿没什么反应。只好在指导时再通过互动渗透要求了。

3、幼儿分组游戏,师根据各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

观察分析:虽然在分组活动之前,我根据幼儿能力的强弱将各组幼儿进行了调整,但是各队的建构作品还是出现了因为年龄和能力差异所带来的明显不同。

1)蜜蜂队和蜻蜓队有好几个年龄较小的幼儿,喜欢将花片、积木等不加任何搭建地洒满桌面,小队长劝阻也不听。

2)金龟子队的幼儿较老练,他们建构的作品错落有致,还能互相商量,合理利用废旧物品。

3)金龟子队和蝴蝶队有几个能静下心建构一个完整物体的幼儿,因此他们的作品较丰满。

我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有了规划的场地和丰富的材料之后,许多幼儿的精力都放在了“摆”和“放”,而不能静下心来真正地“建”和“构”。

4、收拾整理,互相参观各组的作品。说说:你觉得哪组的邮电局建得最好?为什么? 反思:

主题建构“邮电局”是结合我们的课程单元活动《给你一封信》开展的。第二课时的活动就建构作品来说,比上次游戏有了一定提高,作品较完整,规划也较整齐合理。所以说,幼儿建构水平的提高是要靠一次一次的积累的,不能操之过急。最重要的是我发现了有着年龄差异、能力差异、性格差异的幼儿在建构活动中的不同表现,这将让我的下次活动要求和指导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二)

背景:

在《常用工具》主题中,我们根据幼儿及班级情况增添了分主题交通工具。在分主题中,我们带着幼儿去马路上观察各种车子,观察它们的声音、外形、颜色等等。在活动前我预设了三条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马路上的各种车子,了解汽车在马路上行驶的实况。

2、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及口语表达的能力。

3、培养幼儿初步的交通安全与意识。 案例实录:

1、观察活动前组织谈话,引起幼儿参观的兴趣,并告诉幼儿到马路去看什么,怎么去,并提出注意事项。

2、带领幼儿步行到马路边进行观察活动。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马路上种来来往往的车子。

看看自己认识哪辆车?它叫什么名字?它的样子是怎样的?外形大小怎样?颜色怎样?有什么用?车子是怎样在车道上行使的„„

(2)引导幼儿观察红绿灯、人性横道线及当时车辆、行人过路口的情景,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3、鼓励幼儿大胆的将自己观察到的所见所闻和同伴、老师、家人交流分享。

4、活动后,我们请幼儿将自己的喜欢的车带到幼儿园,结合在马路上的观察进行交流分享。 案例分析:

1、让幼儿拿自己的车向别人介绍,也许是孩子的天性,一拿到车子,他们会交换来玩,从孩子的语言交流中多数围绕:车子怎样玩?有什么功用?所预设的问题只有在教师的提示下,有的会回答,有的不会回答。

2、孩子之间根据自己的车子的类型、颜色,进行区分。从他们语言、手势看得出,孩子很了解自己的车子,能主动向别人介绍。潜移默化中促进孩子之间的交往能力有了提高。

3、所提的问题是孩子不理解的,于是拿颜色来示范分类,是示范过后,孩子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有按车轮的数量分;有的按车门打开与不打开„„在活动中,孩子发现几个人一组进行归类好玩一些,其中有一个人做主持、裁判,玩起来公平些,可以各抒己见,学会包容。

4、孩子要通过答问题,都聚精会神的听,每听到一个问题,他们马上找相应的卡片来抢答。看来他们对车子有一定生活体验,所以喜欢,感兴趣。

这个活动预设中,幼儿可以彼此交换车辆来玩,他们会找平时好伙伴来分享。也使得一些遥控车、轨道车在孩子的介绍中,彼此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培养孩子有玩具大家玩的意识。 反思: 在给车子分类时,有孩子提出按颜色分类;按车子的用途来分„„,还学会几个一组,看来孩子们渐渐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个活动成功在于是幼儿所熟悉的、喜欢的,他们在活动就表现积极主动,会的帮助不会的孩子,从中学会互相帮助,互相体验成功的喜悦。也使我感到孩子喜欢内容,课就上得得心应手,常规就好。所以,课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更易提高幼儿与教师的能力。

上一篇:企业行为规范主题活动下一篇:上海市公安局110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