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景观设计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路景观设计是指公路线型及其构造物的造型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形成优美自然环境的画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路景观设计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公路景观设计论文 篇1:

公路景观设计手法浅析

摘 要 景观设计在公路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既可以缓解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还能够建立安全的行车环境,提升公路工程的建设效益。基于此,根据公路景观设计理念,以义兰公路为例,阐明公路规划原则以及公路景观设计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公路景观;设计理念;设计手法

在公路设计中,景观设计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通过景观设计,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景观主要包括森林、河流等,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人文景观主要为构筑物、公路和桥梁等。公路景观设计期间,设计人员需要应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确保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协调性,确保公路沿线环境的长久发展,提升行车环境的安全性与舒适度。

1 公路景观设计理念

1.1 安全理念

公路景观设计必须遵循安全理念,采用景观设计手法,联合公路防护措施,减少公路安全隐患,全面维护行车安全。当人员长期处于驾驶状态时,单一的道路景观会加剧视觉疲劳,且驾驶者视力范围缩小,容易产生错觉,从而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应将安全理念应用到公路景观设计中,全面分析行车的安全性。1)景观设计必须考虑驾驶者的视觉特点,掌握公路结构特点。2)景观设计必须弥补线性设计不足,以免影响驾驶者的视觉敏感度,通过公路景观营造良好视距。例如,曲线路面设计中,可以采用小型景观设施,种植矮小树木,同时设置标识牌。景观设计必须考虑到泥石流、山体滑坡对行车安全的影响,选择适宜的植物设置缓冲带,以此降低行车危害。3)景观设计必须与公路防护设置相协调,如警示牌、护栏与照明设施等。在公路隧道洞口位置种植植物,既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缓解光线明暗变化,减少视觉冲击[1]。

1.2 生态理念

在公路景观设计中,也应当遵循生态理念,解决公路建设所致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在开展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时,为了全面满足公路使用要求,会改变公路原有景观面貌,对区域生态平衡影响较大,还会污染周边环境。为了避免出现该类问题,必须将生态保护理念应用到景观设计中,具体措施如下。1)景观设计期间,合理应用自然资源与生物资源,避免人工构筑物破坏自然环境,维持原有水体和山体状态,确保公路交通和周边环境的和谐。2)景观设计需要补充自然景观,合理打造人工景观。例如,在自然景觀良好区域,维持原有生态系统;在自然景观较差区域,打造人工景观,建设绿化带,确保公路环境的美观性。3)景观设计必须应用植被栽种方式,尽快恢复公路环境破坏路段,确保景观修复效果和原有景观相协调。4)景观设计选择造景植物时,优先选择乡土植物,注重物种多样性,确保植物配置的合理性[2]。

1.3 文化理念

文化理念在公路景观设计中也具备重要作用,利用景观设计展现出地域文化特点,注重地区民俗风貌,延续文化脉络。景观设计内含历史文化,特别是建设时间长的公路,会跨越多个地区,因此公路景观能够展现出不同区域的文化面貌。因此,将文化理念融入公路景观设计中,遵循地域文化保护原则。1)在公路景观设计中,避免破坏具备特殊文化内涵、历史意义的路段,包括名人故居、村落和古建筑等。2)公路景观设计必须深入挖掘区域文化特点,明确区域历史更替演变、民众心理与传统风俗等,确保公路景观可以继承历史面貌,展现出时代特征[3]。

1.4 经济效益理念

公路景观设计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公路长久发展期间,能够降低建设成本投入,保证景观设计可以获得经济效益。1)公路景观设计需要应用自然景观,降低人工造景的成本投入,建立自然、和谐的景观。2)公路景观设计必须考虑公路沿线设施,增加景观功能作用,如应用公路排水设施收集雨水,将雨水处理后用于景观植物灌溉。

2 公路景观设计的实践分析

2.1 项目概况

义兰公路是义乌西部与兰溪东北部接壤的公路,不同于绕城公路,而是穿城而过,与所穿越的城镇景观相融合,原有自然山、水、田、村的肌理保留较为完整,沿线田园、山坡、溪流相伴,自然田园风景优美,宋濂文化、孝义文化底蕴深厚,利于打造木、花、石、地形、文化景观链。

2.2 公路规划原则

2.2.1 功能性原则

公路的主要功能是供车辆行驶,始终把公路的功能性原则放在首位,要充分考虑公路自身的特点,以满足公路的交通功能为首要宗旨。义兰公路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主线上设有辅道方便村民通行。

2.2.2 自然优先的原则

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遵循自然优先的原则。

2.2.3 以人为本的原则

随着公路城镇化,沿线的非机动车和行人有了共享路网的需求,设置通向各个村庄的非机动车道,结合道路设计连续的道路景观带满足村民的需求。

2.2.4 可持续性原则

在国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公路景观设计也要遵循此原则,把道路景观这个由多个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进行多层次设计,使整个道路系统的结构、格局及比例与研究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使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协调同步发展。

2.2.5 因地制宜彩化原则

充分保护规划场地原有的村落景观,并对原来的乡土景观进行利用和创新,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彩化,使得整条公路的乡村韵味更浓厚,环境更加优美。

2.3 公路景观设计的具体内容

2.3.1 场地特性

沿线乡村规划背景丰富,缤纷小镇总体规划(沿华村-古塘下-前山村-西坞村)以美丽乡村为载体,以乡土传统文化为核心,打造“游缤纷之旅,享田园之乐”的多规合一乡村建设。萧皇塘村“萧皇岩下织锦绣”,逐渐形成一幅“徽色吸引人,红色感染人,绿色留住人,金色打动人”的立体型山水画卷。

2.3.2 文化图腾

1)山。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脉络,共同孕育着上溪这片肥沃的土地。义兰公路两侧放眼望去起伏的山林,不仅为上溪创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也创造出根植于上溪本土的山林文化。2)水。潜溪的泉水由山涧汩汩而下,流经溪口水库交汇而成潜溪,顺地势向南接慈航溪,汇入义乌江。这条不甚醒目的短小水系,以其独有的灵性滋养了一方丰饶的土地。3)村。义兰公路两侧村庄散落在山边平坦的土地上,乡村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拥有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晗故居、吴店烈士陵园、沈约公园、抗日根据地、黄山八面厅等人文资源。

义兰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线形狭长,绵延,期间多处与其他道路交叉,绿地被隔开为数段,呈路两侧碎片化分布。设计阶段注重整条路的景观连续性,通过各个景观构成要素的应用创造融合性、连续性的景观效果。

2.3.3 设计要素

1)文化的连续性。建设“彩色人文之路”,落实新农村改造建设,形成不同特色的村落,彰显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2)植物的连续性:植物是景观绿地中占比面积最大的景观要素之一,也是构成绿地空间的基础成分,其连续性表现在绿地中基调树种的应用、地被标准段的重复出现以及四季景观植物的分布,统一的绿色底蕴,协调的植物景观点缀以彰显野趣的色彩,形成绿色生命的连续性。3)设施的连续性:设计根据道路两侧绿地性质及景观结构,以乡村、艺术、特色、人性化构思设计为出发点,确保功能性、景观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形成有节奏、有韵律的景观序列[4-5]。

义兰公路景观线形和谐,景观节点融合,避免形成过于强烈的视觉效果,但保有其特有的观赏性,力求美观大方,并注重地方特色以及生活习俗相互协调统一。根据不同的场地空间布局采用“显、露、透、藏、补”的设计手法,丰富空间层次,保持景观的自然野趣特征,增加公路景观的自然野趣。

3 结语

公路景观设计属于重要工程,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景观设计学、植物学与生态学知识,全面处理公路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以此展现出公路工程价值,避免由于公路工程破坏和影响周边环境。公路景观设计必须融入安全、生态、文化与经济理念,确保行车环境的安全性与舒适度,全面提升公路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曼雪.交旅融合背景下的公路景观设计研究:以德昌至会理高速公路为例[J].工程技术研究,2019,4(9):204,212.

[2] 王芳.淺谈低碳理念下山西省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绿化树种的选择[J].山西交通科技,2020,25(2):97-99.

[3] 施楠.论农村公路景观营造:以启东市吕四港镇农路景观设计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9,16(34):248-249.

[4] 陈钒,陈晓杰,潘思彤,等.地域文化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中开高速公路为例[J].大众文艺,2019,22(18):94-96.

[5] 梁千浩.公路景观设计探讨:以S18张掖至康乐段公路景观设计为例[J].现代园艺,2019,16(10):119-120.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楼华

公路景观设计论文 篇2:

以驾驶员视觉习性与植物为基础的公路景观设计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景观设计越来越被重视。公路景观是重要的景观分支,公路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安全問题,而且要从美观、人性化的角度来进行设计。文章以驾驶员在驾驶过程当中的视觉习惯与特性为基础,分析北方地区公路景观设计当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特性,将植物在公路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与驾驶员的视觉习性相结合,设计出既具有美感又人性化且安全的北方地域特色的公路景观。

关键词:驾驶员;植物配置;视觉特性;公路景观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也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命。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公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随着人类审美水平与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越发凸显。公路的主要使用者为驾驶员,影响驾驶员驾驶状态的除了公路本身以外就是公路的绿化情况,而植物景观的配置会受其本身性质以及自然环境的制约。以北方公路与气候为例,将适合公路种植的植物与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态视觉特性相结合,能在保证行驶安全性的前提下呈现出既美观又人性化的公路景观设计。

一、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的视觉特点分析

在驾驶过程中随着行车速度的加快,驾驶员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心理压力与精神压力逐渐上升。科学研究表明,人将自己的目光放在可视物体上所花费的时间是0.4s,辨认可视目标花费的时间是1s,在车速过快的情况下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无法清晰分辨周边一闪而过的物体。由此可见,在公路景观当中设置复杂的细节驾驶员是无法感知的,那么在用植物配置公路中央分隔带、机非分隔带、路侧植物景观、边坡绿化以及隧道口植物景观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一特点并进行合理设计。

在车辆行驶过程当中行车速度不断加快,驾驶员的空间感是很微弱的,当行车速度持续攀升时车外景物与车子本身的相对速度也持续增加,驾驶员的视觉敏感度也随之下降,景物在人视线当中所起作用的时间也减短。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对于事物的反应需要时间,车速过快相较之下会导致驾驶员反应不及时,驾驶员一般在小于0.15s的时间内无法辨认与发现物体的存在。

驾驶员对于周边事物的感觉随着车速的增加而逐渐变得迟钝,而驾驶员对于车速的快慢判定是根据目光所能及的事物的尺寸变化以及与他自身位置的相对移动速度,这样自然就会导致驾驶员警惕性与敏感度持续下降。这是由于驾驶员在行车当中将注意力集中在车辆的远处,感受不到自身的速度变化,另外周边车辆以相差无几的速度同时前进也会降低驾驶员自身对于速度的评估水平。

驾驶员的视野范围会伴随着行车速度的提升而变得狭窄,随着车速的增加驾驶员会更加关注前方细节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其所能观察到的范围会缩小。因此,为了驾驶员注意力能够更加集中,公路两侧的景观设计要和谐、稳定、融合、静态且颜色明度要低,这样的公路景观设计主要是为了服务于主视线轴,保证在高速行进当中不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

二、植物配置在北方地区公路景观中

呈现特性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景观越发得到重视,在大力发展公路景观设计的同时部分地区存在违背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与生物特性,在不合时宜的地区进行不合理的搭配,过分追求美感而忽略了因地制宜原则的问题。

由于北方地区独特的气候,很多植物在秋冬季节无法展示效果,如果在这两个季节想要有更多的植物绿化景观那么就需要提高栽植常绿植物的比例,这样就导致公路植物景观当中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的配置比例失调,因季节更替而产生的自然景观变化减少,公路植物景观单一。

观叶与观花植物在公路景观当中栽植的比例较小,所以季相变化较小,驾驶员感受到的景色有限,容易产生疲劳。

三、结合驾驶员视觉特性的北方地区

公路景观植物配置

由于驾驶员在行驶过程当中的视觉特性,在公路景观设计当中要保持原有景观生态的完整性,要在视觉上保持有序并且完整,公路内部的景观生态要与外部保持统一性。

(一)遵循一定的秩序感

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要与公路外环境保持一定的联系,这样的公路环境才能与外环境相融合。在这个前提下公路环境设计就需要遵循一定的秩序感,使高速公路景观的内在秩序与自然景观的内在秩序和谐统一 。存在于自然景观中的秩序是专属于某一地区的地区秩序,是在地理作用之下形成的,所以种植北方本土植物是符合北方地区景观自身的逻辑。例如红叶杨、金叶槐、垂直银毛椴、矮紫薇、银杏、金叶榆、元宝枫等植物在季相变化上是非常明显,而且也比较适应北方地区的气候,不仅有利于构建北方地区公路的自身秩序,也可以在季节更替时丰富公路景观,符合驾驶员的视觉特性要求。

(二)公路景观内部区域与外部自然环境相交融

在设计公路景观过程中不能单纯考虑内部景观的规划,这样会使得景观本身过于孤立,在整体自然环境中显得突兀,根据“利用地形,巧于结合外因,冶内外于一炉,纳千里于咫尺”,将外部自然环境也引入公路内部景观当中,通过增减植物数量或改变种类的配置,改善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的视野变化,遵循“俗则屏之,嘉则收之”的原则。

在外部自然风景优美的路段,公路景观可以配置高度较低的植物进行收景,例如马莲花,是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根茎短粗,肥壮。此花按植株高度不同可分3种类型,矮株型仅18cm~25cm,中株型高25cm~70cm,高株型可高达120cm。常见的花有蓝色与黄色,在边坡、路堤等处栽种成活率极高,非常适合用来丰富公路景观,使驾驶员既可以感受到马莲花的独特,又能领略到公路以外优美的自然环境,以达到缓解视觉疲劳、舒缓心情的功效。能够起到类似景观功能的植物还有紫穗槐、迎春花、矮紫薇、木槿、胶东卫矛等。在自然环境不甚理想的状况下,公路内部的植物配置可以选用高度较高的乔木类来遮挡驾驶员视线,起到舒缓心情、缓解视觉疲劳的作用,例如金叶国槐、元宝枫等。

(三)景观序列的连贯

驾驶员在行车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周边景观的变化与节奏,公路景觀的色彩交替、明暗变化以及视线范围面积的大小、路况的好坏等都会对驾驶员的视觉感受产生影响。随着行驶速度的加快,驾驶员对于周边景观环境的节奏变化会有更清晰的体验。因此,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应该在保证安全与经济的前提下,注重公路两旁景观更迭的设计,设计不同种类的景观,使用段落性的排布方式,着重处理好变化与统一的关系。

在形态为长直线的公路中,可以利用植物在平面上采取曲线的方式配置,或者在直线公路两侧布置不同的景观样式,每一个景观样式的变化由当中的植物高低、种类、材质以及色彩的变化来丰富,这样能够有效缓解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视觉疲劳。具体来说,就是可以综合运用乔、灌、草、花,科学地将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观花观叶植物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与木本、藤本植物结合在一起,有效地丰富公路景观。在曲线路段考虑到安全因素适宜配置高度较低的植物,可以选择低矮灌木以及花卉植物等,这样不会遮挡驾驶员的视线,还会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

(四)合理安排植物色彩

黄色系与红色系是比较明亮与艳丽的色系,人的视觉能够在众多色彩中灵敏捕捉到这两种鲜艳的色系,并且没有距离的限制,给人以拉近空间距离之感。在绿化当中穿插红色与黄色系的植物能够有效缓解驾驶员的视觉疲劳,例如大丽花、鸡冠花等。在路况复杂或需要多加注意的路段可以配置色彩鲜艳的植物,在视觉上给驾驶员以警示,缓解驾驶员因视觉疲劳带来的精神不集中,缩短其辨认事物与空间所需的反应时间,使其在通过复杂路段时可以集中注意力。

冷色系里蓝色与白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与红、黄色系截然相反,给人营造的感觉是周遭空间与距离的增加。随着蓝色逐渐变淡,此空间给人带来的深邃遥远之感会越发强烈,物体的距离感也会随之加强。在阳光直射的环境中,阳光对于冷色系所产生的视觉影响相比暖色系来说没有那么明显,所以冷色系在阳光的作用下也会产生视觉上拉远距离的效果。因此,在比较拥挤的路段或者盘山公路等面积比较窄小的空间,可以选用冷色系植物来丰富公路景观,在视觉上给驾驶员造成空间放大的错觉,缓解由于空间局促给驾驶员带来的神经疲劳。在公路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当中要结合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利用植物色彩表现的效果来进行科学设计。

四、结语

公路景观设计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初始阶段,实际施工当中会有许多因素制约着公路景观设计概念的落实。驾驶员作为使用公路的主要人群,结合其视觉需求进行景观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对于此方面的设计研究也会相应变多。本文为公路景观设计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但公路景观设计本身还有许多其他的方面,可以针对这些方面进行更加丰富、科学的公路景观设计研究,从而形成更加立体、全面的公路景观设计体系。

参考文献:

[1]齐风超.利用植物季相变化营造多彩北方公路景观方法分析[J].绿色科技.2019(12).

[2]徐志修,彭辉.基于驾驶人视觉特性的公路景观设计研究[J].公路工程.2008(5).

[3]程华.公路工程中植物景观设计探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3).

[4]俞红强.中国三北地区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及利用研究[D].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5]希白.驾驶员的视觉特性[J].汽车实用技术,2003(1).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 艺术学院景观设计系

作者:郭嘉宝

公路景观设计论文 篇3:

论公路景观设计理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及生活环境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人们的出行不再是单单满足于空间的转移,而是要求在出行的同时能体会到轻松的感觉。为此,公路建设尤其是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在注意道路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耐久性的同时,要引入环保、美化、人文的概念,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要把公路景观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考虑。本文以公路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公路景观设计基本理论,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景观设计;人与自然;公路交通

1引言

公路景观设计理论框架是研究公路景观问题的基石,在景观理论中具有特殊地位,因此在研究公路景观相关问题之前,必须构建合理而且尽可能完整的理论框架,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公路景观的细节具有重要意义。

2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的基本含义

公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图1)。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公路的需求从运人载物转变到保证安全条件下的出行,而目前正向追求满足设施与自然和谐情况下的乘车舒适方向发展。正是这一功能需求的改变,公路景观设计才日益被重视起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越來越多的人开始用生态的眼光关注生活的环境,在这种生态意识影响下,人们对景观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也应随之扩展,不应再把它当作仅供人们欣赏的视觉关照对象和毫无生机的地表空间景物,而应认为它是由地貌过程和各种干扰作用(特别是认为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生态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的宏观系统。它体现了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的约束,是一种文化与自然的交流。在此背景下,以公路景观设计理论为话题进行研究。

3理论的基本框架

公路景观设计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如表1所示),它是以视觉原理、色彩学、美学等学科为基础的,主体包括公路线形、公路景观的表现手法、景观地域分异规律、公路景观构成、公路景观序列和公路景观评价等内容,其中待研究的可以量化的指标有多个,除了公路合理的线形外,其他基本的还有顺直路段单一景观最佳长度、路侧结构物距路边的合理距离、立交桥空间尺度,对于路用绿化植物,例如中央分隔带,植物的高度、冠径、间距等都可以而且需要进一步量化。各部分的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4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原则

高等级公路的景观设计必须考虑保持长期的自然经济效益,尽量避免破坏自然环境和原有风景,保护各种动植物和名胜古迹。必要时可修改道路设计和施工方案以保全原有风景。在保护原有风景的同时,作为现代化的高等级公路,它的设计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要体现时代主旋律。公路沿途景观要具有时代感、速度感,要使高等级公路活跃起来,明亮起来,绿起来,成为现代化的时空走廊。因此,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原则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4.1功能性原则

公路首先是供车辆行驶的,进行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始终要把公路的功能性原则放在首位。要充分考虑公路的特点,以满足公路的交通功能为首要宗旨。

4.2自然优先原则

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尊重自然,正视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原始自然保留地、历史文化遗迹、植被、湖泊等,他们对保持区域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及保存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进行高等级公路景观规划,必须考虑自然景观资源。

4.3可持续原则

景观的可持续性可认为是人与景观关系的协调性在时间上的扩展,这种协调性应建立在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和维系景观生态整合性之上,人类的基本需要包括粮食、水、健康、房屋和能源;景观生态整合性包括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土壤和水源。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也要遵循可持续的原则,把道路景观这个由多个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进行多层次设计,使整个道路系统的结构、格局和比例与本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谋求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5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公路景观设计理论,介绍了公路景观理论包含的内容,并对各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公路景观的涵义、设计原则等,为相关的公路景观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熊广忠.论公路美学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公路学报.2014(1):40-46.

[2]刘景星,邢军.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12,30(1):95-100.

[3]薛锋.城市道路相关设施景观设计要则研究[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3.5: 23-53.

[4]蔡志洲.论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2,3(12) : 43-45.

作者:李慧

上一篇:司法鉴定工作论文下一篇:现代社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