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祖国60华诞征文

2022-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献礼祖国60华诞征文

献礼祖国60华诞诗歌征文

坐落在春天之上的祖国,请允许我

替您打开心底深埋的记忆和一片泪水积淀的废墟

大地一般的肤色曾经历了多少折磨和热烈

五千年的脊梁承受了多少灾难与压迫

一条长河满载或深或浅的烙印

展开它的身体,展开了它盘旋向上的曲折

呵,祖国!

抚摸着结疤的伤痕,还有什么比得上您的长途跋涉

多少命

运用灾荒和租息说话,多少饥饿和流离被战争逼迫

多少山河的争夺,让一条条边界被鲜血诱惑

多少外来的侵略,把一个个生命与和平踏破

多少数不清的多少呵,

一支单薄的笔怎能描绘得出那么多的沉痛和惨烈

黄土的胃消化了这一切

炎黄子孙的骨节支撑了这一切

一个民族的胸怀和博大包容了这一切

该保持怎样的姿势和敬意,

该盛开怎样的花朵和赞誉

该铺展怎样的感恩和诚挚

掩上卷册幽深的叹息,掩不住泱泱中华的繁盛

大禹治水的决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精神

四大发明的辉光,领跑了多年的风采

咬紧山海和嘉峪两道牙关,长城挥鞭抗击侵略

泵活无数朝代,长江黄河变迁了多少沧桑无奈

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波澜

龙的图腾让华夏展开一路沉重又飞翔的歌声

太多的荣耀闪亮如同白天

太多的灾难沉重好比黑夜

历史就这样一页页翻过来

我们谁都无法忘记那样一群人

他们衣服缀满补丁,思想通红

他们平凡的身体里有着伟大的理想

他们在一座大山、两座大山、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说要革命

他们没有枪、没有炮、但要敌人给他们造

他们锻打出铁锤,在自己的旗帜上绣出金黄的麦穗

其中有个湖南口音最为嘹亮

他说枪杆子里出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他说农村包围城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他领着这样一群人,砸开了束缚这块土地几千年的锁链

他们的镰刀斧头所向无敌

他们用红旗点燃了中国的神奇

一九四九年的一声霹雳惊天动地,中国人的精神不再弯曲

地球上所有目光感觉到东方的重量

饱经创伤的祖国终于可以恢复休养

一大片一大片废墟上盛开了同志的光芒,

五十六朵团结的向日葵围着太阳

人们挽起袖子,夯实了无数个计划

一个个宏伟蓝图树起了框架

忙碌的眉毛上挂着喜悦的金黄

到处充满了建设四化的力量

但不幸又一次降临

人们聚集所有的钢铁炼出了一个“浮夸”的神话

内心的良知被天大的收成淹死

“海瑞罢官”罢出一场十年的黑暗,冤屈反而像阳光一样普遍

幸亏一位个子不高的人站了出来

他用实事求是的语气,告诉人们检验真理的标准

他借一九七八年的春风,催活了经济

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土壤上,放大了丰收的标准

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就让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先富起来

他把科学技术当作第一生产力,把教育放到新的高度

他在沿海圈点出颗颗明珠,还把紫荆、白莲移入祖国的花圃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

就这样驾驶着黄肤色的大龙船进入了崭新的时代

三个代表挥动着最广阔的民心

与时俱进的号角吹响了整齐的迈进

洪浪滔天,高不过精诚团结的中国心

非典肆虐,敌不过众志成城的民族魂

万水千山只等闲,密密麻麻的交通网车速飞快

可上九天揽月,星罗棋布的新楼群高耸入云

数不清的风流看今朝,割不完的金黄在田野

一望无际的祖国呵,一望无际的收获

谁能说,听不到您飞翔的歌声

谁能说,看不到您天翻地覆的变革

谁能说,触摸不到您强有力的脉搏

今天,在您的第六十个生日里

请允许我微不足道的声音在一首诗里飘荡

请允许我们打开一千个春天的绿叶,让您永远生机勃勃

请允许我们打开所有的嗓子,打开嗓子里虔诚的黄金

请允许我们打开一片泪水上升的天堂

打开天堂里一条河流奔涌的青春

让长江黄河的纤绳,拉动浩瀚的文明

拉动每一寸国土上的阳光和繁荣

请让十月的声带,在九百六十万公里的音域上

激荡出一首澎湃昂扬的盛歌

让五十六个民族的山坡,带领十三亿的森林

演奏出一场鸟语花香、百凤朝圣的热烈!

第2篇:电厂献礼祖国60华诞七律征文

(一)

日出韶山耀苍穹,

砥柱中流仍从容。

雄才韬略擎天柱,

一代伟人毛泽东。

旗帜永恒笑西风,

沧桑巨变九洲同。

鹍鹏凌云书锦绣,

扶摇直上戏长空。

(二)

神韵彰显诗词中,

大气磅礴贯长虹。

著作思想立国本,

根基永固锦图宏。

六十庆典

华夏颂,

全球瞩目亚洲龙。

领袖风采昭日月,

山河盛誉东方红。

第3篇:市民献礼祖国60华诞优秀征文

嗬!姚老太又搬家了!

屈指算来,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姚老太这是第六次搬家了。这一回,姚老太搬进了140平米的大房子里,窗明几亮,简约的装修仍不失家境的殷实和生活的富足,姚老太心里那个欢畅啊简直写满了脸上的菊容,每一条皱痕里都溢满了欢喜,用他老人家自己的话说:“我这个搬家啊,一次比一次心里舒坦,一次比一次心里敞亮。”

姚老太可是有故事的人。单不说她那97岁的高龄,足以作为一个世纪的见证。就是姚老太的几次搬家的经历,也足以让人悲喜交集,感慨万千。

姚老太的家庭是一个革命家庭,她的丈夫做了八路,离家一走杳无音信,在战乱年代里姚老太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东躲西藏,颠沛流离,没有一个安定的住所,曾经因为丈夫的缘故蹲过监牢,受尽磨折,从此落下了夜不能眠的毛病。“那个年代啊,有个窝窝藏就不错了。”姚老太每每说起来,长吁不已。她最大的遗恨就是丈夫不知下落,“别人都有信了,就是他没有,都怪我把结婚的被子送了人,要不——”说到这里她就不再往下说了,于是在场的人都劝她:“您老(本文来自中 http:// 转载请注明!)这不是好好的吗。儿孙混得都不错,可都是党员啊,老一辈的事业可是代代相承呢!”

听到这些,姚老太自豪地笑了。可她还是谦逊地说:“都是党领导得好呀,我这个老太婆沾了共产党的光呢。”解放后老人被定为烈属,她一直没有再婚,住着几间破泥屋,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两个孩子,大男孩考取了大学,入了党,当了教师,直至做了教授,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优秀党员。女孩子学习比哥哥还要好,可是那年代家里穷,女孩子自动放弃了上学,这让老人一辈子歉疚,总觉得对不起女儿。

儿子在城里工作,姚老太带着儿媳孙子在乡下居住、劳作。期间老人搬了两次家,住的好了些。八十年代按政策规定儿子可以带全家入住城里,享受城镇户口,姚老太第三次搬家。刚进城里时,没有专门的家属楼,和儿子同样的还有几家,大约四五户吧,大家都住在一排大教室改装的“家”里,一个教室住一户,这一住,就是十年。好在大家都是吃惯了苦的人,邻里和睦,倒也满足。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步伐日渐明快,国民经济日渐富强。儿子单位也因此第一次盖家属楼,姚老太第四次搬家,第一次住进了楼房,房子不足百米,还是一楼,但是带个小院,姚老太把历次搬家必带的“光荣人家”的牌子端端正正地安放在院门上,心中想:这一辈子总算有个着落了。搬家那天,一家人欢天喜地,祭了死者,放了鞭炮,还邀请了乡下的老亲旧戚。那时的农村,还没有多少小楼别墅,农民们还向往着城市户口。姚老太她们算是过上了农村人艳羡的城里人生活。

这时候,姚老太的孙子也上了大学,在学校里就入了党,姚老太经常教育孙子们:“可要好好学习,听老师、领导的话,可不能忘了本,给祖宗丢脸。”邻居们对这个革命家庭更是赞不绝口:“瞧人家老太太,真是教子有方啊!”话自然会传到老人耳里,姚老太对这个社会更是感恩和满足,当然,也是无比的自豪和欣慰。

斗转星移,转眼进了21世纪,社会发展更是蒸蒸日上。儿子单位又盖了一次居民楼,论资排辈,姚老太跟着儿子又搬了一次家,这次住的房子比原来的大了不少,大概有120平米。姚老太也是90多岁的人了,老家不时有人来看望她,不过他们这时候不再眼馋姚老太的生活了。姚老太听说这家盖了五间大厦屋,那家盖了两层小别墅,这个办工厂,那个跑运输,反倒是姚老太称叹不已,她不再为老家人担心生计了。姚老太很想回老家看看,可家里人怕她年老体衰,于是老人就央求老家人多来看看她,说说庄里乡亲的变化。人哪,生活在外无论多么舒适,总是那么叶老思根啊。

姚老太欣喜故乡日新月异的同时,也欣喜着祖国的繁荣昌盛,在自家明亮宽敞的客厅里,姚老太足不出户从电视里观看了香港、澳门回归,三峡水库建设,西藏铁路通车,神舟飞船上天……姚老太很关心国家发展,她觉得自己虽是风烛残年,可是那颗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社会大家庭,总是和时代的脉搏一同跳动……中国人是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的,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也拥有这般赤子之心。

如今,姚老太第六次搬家了。儿子已光荣退休(本文来自中 http:// 转载请注明!),孙子也成家添丁,四世同堂,共享天伦。在新居里,姚老太在儿孙们的陪伴下,2008年又从屏幕上欣赏了北京奥运,目睹了“嫦娥”奔月,也看到了国人众志成城抗击震灾的荡气回肠,老人更坚信党领导人民会度过一切大灾大难。

到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就六十周年了,姚老太这个97岁高龄的老人和所有中国人都怀着一个赤诚的祝愿: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第4篇:工业系统祖国60华诞献礼征文:《江岸漫步》

初夏的清晨,迎着东方的晨曦,我漫步在高港的江岸。

微风吹拂着我的衣襟,脚下是一条沥青铺就的大道,道旁是整齐的树木和花草,不远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亭阁, 清新的空气沁入心肺,使我恍若置身于风景秀美的园林之中。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高港的江边,是一条望不到头的芦苇滩,伴随着滔滔江水绵延至远方。脚下的这道江堤,当年只是低矮

的泥坝,却承担着江边百姓沉重的期待和欲望。每当雨骤风急浪高之时,百姓们就得提心吊胆彻夜难眠,随时提防江堤缺口。只要听见一阵锣响,家家就要卸门板、扛铺板,赶快去抢堤。那时候,江堤缺口冲走房屋淹死人畜是很平常的事。解放以后,党和政府狠抓水利建设,不断加高堤坝。1991年,当几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来时,30多公里的高港长江大堤硬是没有撕开一道口子。**大市及高港新区成立以后,又砌建了石驳护坡,建成了堤上公路,并且进行了绿化美化,不仅使我们的江堤达到了抗击百年一遇大洪水的能力,还建成了一条绮丽的江边风光带,岸边人民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安居乐业了。

循着江上停泊的巨轮,我走进了杨湾港区。杨湾港是万里长江中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之一,日本帝国主义早在侵略中国之前,就曾偷偷测绘长江的水文,窥知了杨湾具备建设内河深水大港的条件。但是,**港自从1902年开埠直到解放前,只有龙窝口一个小小的码头,连一座简单的栈桥都没有,只能用小划子向大船上送人送货。解放以后,**港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港口建设更是日新月异,不但高港港区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还建成了杨湾深水港,迎来了十万吨级以上的远洋巨轮。同时还新建扩建了永安港区、七圩港区、过船港区、各大型企业专用码头以及江中作业区,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港港口群。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港成为国家对外开放一级港口,成了对外开放的国门!望着这塔吊林立的港区,望着这巨轮云集的港湾,自豪之情我油然而生。

跨过南官河向东南折转,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厂房。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开始了由农业弱国向工业化强国的进军,这亘古的江滩可以作证。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首先来到江边的是英勇的扬子江人,他们在这芦花遍地的江滩上艰苦创业,在短短的三十多年中,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业绩,成了全国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与之毗邻的中航船舶、三福船业,他们由造小水泥船、小铁驳起家,现在已能建造十万吨级以上的巨轮,出口到西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沿江开发的重大决策以后,海螺水泥、益海粮油、梅兰化工、海企仓储以及国泰电厂等许多大型企业纷纷前来抢滩,江边的建设更是如火如荼。这些企业产值动辄十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 一个堪与德国莱茵河畔鲁尔工业区相俪美的现代工业走廊正在这里形成。这简直是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奇迹!

那高耸入云的铁塔上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机器的轰鸣声远远的传来,**大桥工地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远眺大桥工地,不禁使我思绪连翩。“一桥飞架南北”,自古以来就是两岸人民的梦想,但在大江上造桥谈何容易! 1957年当长江上出现第一座大桥武汉大桥时,那还是在苏联援助下建成的。其后,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长江上建造了几十座桥梁,一座比一座雄伟,一座比一座漂亮!**长江大桥是世界上首座三塔两跨千米级悬索桥,将揭开世界桥梁史上新的篇章。现在,这道绚丽的彩虹即将雄跨大江,交通更便捷了,家乡更美了,我们怎能不感到骄傲?

遥望江流,在水天相连的天际,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扬子江畔顿时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之中。高港的江岸啊,你只是一扇小小的窗口,但是我却从这窗口里,看到了我们伟大祖国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5篇:公务员献礼祖国60华诞优秀征文

1962:与母亲同歌



一片雪,一片纯洁的雪,忽然从天空降落在枝头的高处。



早春二月,川东一隅。



天空一片阴霾,酝酿更大的雪意和更多的苦难。中国大饥馑!



一缕雪光!照亮我母亲青春的额头和潮湿的内心。



我瘦瘠的母亲,我孱弱的母

亲,我痛苦不堪的母亲,我兴奋不已的母亲,做了堂堂正正的母亲!她把那对干瘪的乳房,那两口闪烁圣洁之光和无比慈爱的粮仓,献给一双伸向天空的小手,献给在饥寒中苦苦寻觅温饱的孩子。



这个生错了时间和地点的土地之子,这个在苦难中得到幸福的人子,一边享受甜蜜的琼浆,一边哼唱苦涩的歌谣:“苦啊,苦啊……”



2009/3/29



1976:与祖国同悲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天地颓,燕山裂,人心灭……



红日西坠,大厦将倾……



4月5日的祭奠在悲痛与怀想中继续演绎,滴滴答答的苦雨浸淫着中国大地。一场又一场比苦雨更深的伤痛,风暴一样,击打中国。



唐山大地震!中国大灵堂!



一种信心,几根脊梁,一一摧毁!



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斜挎书包,歪戴帽子,在蜿蜒的山路上踽踽独行,若有所思。这个曾经顽劣的学生,从此郁郁寡欢,默默不语。



2009/3/29

1979:与一辆开往远方的车同行



一辆车,从山外开进来,带来春天的花讯。



菜花,桃花,李花,杏花,桐花,都要自由开放了!



开车来的司机,花的使者,据说是一个永远击不倒的四川老者。



去年春天,他在东南沿海用手一指,就在一张960万平方公里的大纸上绘了一幅蓝图,并给10亿中国人一人一张进入富裕的入场券。



今年春天,他在随车带来的邮包里面一摸,就给了几百万学子一人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附带一张通往神秘远方的车票。



在这堆涂满春色的纸张里,其中一张属于我!



放下读破的书卷,放下生锈的镰刀和锄头,放下父亲母亲紧紧拽住的视线,踏着晨露,迎着曙光,吮着芳香,我——义无返顾地上路,奔向远方!



2009/3/29

1983:与一曲歌和一首诗一起出发

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



一曲《康定情歌》,就像爱情本身,吸引着无数美和爱的追求者。李家大姐,张家大哥,你的情哥哥,你的情妹妹,我来也!



在情歌的故乡,不唱歌,枉来康定一趟。



在青春的年华,不写诗,枉来人世一遭。



纯净的天空和白云,圣洁的雪山和河流,神秘的草原和森林,淳朴的牧民和醇厚的牧歌,是诗!红军与长征,牧人与爱情,酥油与糌粑,美酒与骏马,是歌!



一对情侣在歌唱。



一个诗人在吟哦:



“以酥油茶和青稞酒的名义/干杯吧!朋友/撕一片蓝天和白云/揩揩嘴,干杯/我们不要都市的色彩/不要!听自然的音籁/在牛马的背脊酿造古朴的情感/山雀儿唱起轻快的歌儿/一个弱女子/唱起牦牛的歌。”



——献给:为了祖国民族地区建设和民族团结而奉献青春的有志青年们。



——献给:我的青春和人生。



2009/3/29

1986:像爱情一样幸福



爱情像春风一样刮过来,令我躲闪不及。



爱情像雪片一样击中我,先是融化,而后浸透全身。



爱情像阳光一样,抚遍我的心灵。



爱情,像我培养的祖国的花朵一样,笑容满面。或者爱情就是笑容,温暖和煦。



面朝蓝天,心旌荡漾。我不由发自内心的呼喊——《阳光真好》!



“当我第一次看见你,温柔的雪,纯洁的雪,优雅地栖居在落英缤纷的山腰,一段小路深入山间,我便梦见我心地善良的妹妹。妹妹就在山脚下。她仰望雪的姿势和眼神,让我激动。我感到,春天就在此山中。这时候,我似乎理解了爱情的真谛,并且说:阳光真好!”



2009/3/29



1997:在广安缅怀小平



风乍起,吹落一树花瓣,吹皱一池春水。



我抑制着感伤的泪雨,缓步走进中国广安,走进小平故园。青青河边,一口被写

第6篇:国庆征文:我伟大的祖国--为祖国60岁华诞献礼

国庆征文:我伟大的祖国--为祖国60岁华诞献礼

有一个眼神

让我们忘怀一生

深邃、执着、无坚不摧

那是一个孩子

一个花朵般的婴儿

初生的第一次睁眼

第一次看到母亲时的喜悦和开怀

有一种关爱

让我们感慨一世

广博、伟岸、晶莹剔透

那是一场震荡

一场来自心海深处的奔涌

一束和煦阳光沐浴的情感交流

千万颗平凡内心应运而生的感恩与祈福

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一种不屈的精神

一种从容刚健的风度

一种誓死保家卫国的气慨

一种……

凝聚成一份任何力量无以匹敌的震撼力

点燃中国革命的圣火

华章溢彩,光芒无限

放眼神州、展望全球

愿橄榄绿和和平鸽

早日赶走硝烟与战火

杀戮,还有死亡

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那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呵!我伟大的祖国

长江滚滚,黄河涛涛

雪山、草原、丛林、沟壑……

和谐的浪花翻山越岭

文明的薪火亘古流传

汇成中华民族流不尽挖不绝的血脉之源

呵!那优美的音符咧

从石缝间钻进我们的心窗

掷地有声地

叩响至诚的祝福

伴随祖国锦绣前程的铿锵步伐

一路高歌

一路凯旋

璀璨文明永不灭

长征精神永不倒

上一篇:年述德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值日班长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