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受灾损失情况报告

2022-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关于受灾损失情况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关于受灾损失情况报告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情况的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是一项关系民生的基础工程,也是一项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省人大常委会一直十分关心、支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近年来颁布实施了相关地方性法规,提出了许多议案,加强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监督与指导,有力地促进了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这次省人大常委会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列入专项监督计划,是对政府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有力促进。下面,我代表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近年来我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有关情况。

一、我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部署,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步伐,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和“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为主要抓手,逐步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了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了逐步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我省通过创建文化先进县、东海文化明珠、文化示范村(社区)等途径,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新建和改建了一大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十五”期间,全省对农村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逐年增长,省财政累计安排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达6500万元,各地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配套资金达10.05亿元。全省农村文化事业费年均增幅达19.74%。“十一五”以来,进一步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省财政每年安排“两馆一站”建设专项资金3800万元,从今年开始提高到5800万元。2007年4月,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文化工作会议,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省财政每年至少安排1.09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建设,2008年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已增加到1.45亿元。省财政累计安排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专项资金1.59亿元。2007年底,省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下发《浙江省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实施意见》,省财政拨付1.06亿元补助资金用于工程建设。

截至2007年底,全省有省级文化先进县36个,其中全国文化先进县20个;县级以上文化广场、文化中心285个;县级文化馆87个、县级图书馆79个,覆盖率分别达96.7%、87.8%,平均建筑面积分别达2442、3528平方米,超过国家一级馆馆舍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挂牌有建制的为1483个,其中有站舍的972个,覆盖率为66%;有485个乡镇(街道)被命名为“浙江东海文化明珠”乡镇;70%左右的行政村因地制宜建成了村级文化活动室。全省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83家,已建成覆盖城乡的有线广播电视光缆17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达1007万户。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截至2007年底,全省1215个乡镇和32976个行政村的有线联网率分别达到99.5%和95%。其中,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衢州等6个市和52个县(市、区)基本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均为100%的“双百”目标。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有序开展,今年力争完成总建设任务的40%以上。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断丰富。近几年,我省紧紧围绕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文化需求,采取多种手段,不断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一是广泛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活动。“送1万场演出、10万场电影、100万册图书”的文化下乡“三万工程”,连续几年被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省政府还专门拨款为31个欠发达县(市、区)配送了流动舞台表演车。2007年,各地送演出到基层15621场,送电影超过20万场,送书籍达194万册。省新闻出版局从2005年起,先后向农村工作指导员联系点、农村图书室、贫困山区小学等捐赠各类出版物60余万码洋。2005年7月成立的“钱江浪花”艺术团,已先后在全省400多个乡村演出733余场,观众近175万人次,被中宣部等14个部委评为“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获文化部“文化创新奖”。二是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日益繁荣。2007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和乡镇(街道)组织以农民群众为主体、规模较大的文化活动1次以上。县级文化馆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6728次,乡镇文化站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33160次。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落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三是农村有线电视节目内容更加丰富。我省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已全部实现了新闻节目的日播,不断提高自办节目能力,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广播电视节目层次化服务、专业化分工的格局。积极开办对农栏目,各市县播出机构共办有广播对农栏目139档、电视对农栏目101档,所有县级台每周分别开办1档以上广播和电视对农栏目,近2/3的县级台广播对农栏目达到每周3档以上,对农栏目开办率走在全国前列。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不断创新。随着科技进步、投入增加、资源整合和设施队伍的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得到不断创新。一是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06年,我省被文化部列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省。在实施过程中,我省稳步扩大工程覆盖面,努力使更多的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能够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从2006年开始,省财政每年投入7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该工程基层中心的设备设施补助、网络建设和资源建设,2008年已增加到1000万元。目前,省中心已拥有电子图书50多万种、电子期刊1万多种,开发建设了资料库、数据库;各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已建有市级支中心11个、县级支中心80个、乡镇基层点1334个、行政村基层点30272个,覆盖面达85%。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稳步推进,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目前全省有农村数字电视用户20多万户。二是广泛开展农民“种文化”活动。在各级政府和乡村组织的推动、扶持下,许多地方的农民群众成立了腰鼓队、舞狮队、秧歌队、舞蹈队、民间乐队等,自己制作乐器,自编、自导、自演,因地制宜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去年,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和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联合临安、嘉善等61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民“种文化”百村竞赛活动,反响热烈。今年,在全省开展的“千镇万村农民种文化”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形式多样的农民自办文化,对满足各年龄段农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起到积极作用。三是加强农村广播电视节目的无线覆盖。各级广电部门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无线广播电视的资源优势,稳步推进辖区内中央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的建设任务。这项工程涉及56个

广播电视台(58个发射点)、127部无线发射机的新建、安装和改造,总投资额为5668万元。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我省目前已基本完成工程建设任务,验收后准备试播出。四是推进服务“三农”出版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从2006年开始,省新闻出版局连续三年组织实施“百种服务‘三农’重点出版物出版工程”,共组织出版了357种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服务“三农”出版物,《农民维权300问》、“效益农业技术问答丛书”等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农业部列入向全国推荐的优秀“三农”图书。同时,省新闻出版局还深入丽水、衢州、舟山三个欠发达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摸清农村备类图书阅览室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有关意见,搞好规划,整合资源,积极拓展农村图书市场,稳步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目前,全省19395个建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的行政村中,已有8440个建立了图书阅览室或“农家书屋”。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不断加强。启动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对全省从事文化、艺术领域工作的骨干和乡镇文化员、村级文化管理员分层次进行培训,组织农民文艺汇演,提升农村文化活动的水平和质量。2007年,全省各级文化部门组织培训图书馆长、文化馆长、乡镇文化站长、乡镇文化员及农民文化骨干共计31670余名。目前,全省各县(市、区)共有文化馆从业人员1469人、图书馆从业人员1257人、乡镇(街道)文化站专兼职工作人员3269人。拥有电影放映队近2000支,业余文物保护队伍1万余人,省级文化示范户4000户。此外,全省农村还活跃着400多家民营剧团、24600余支业余文体队伍,集聚了51万余名业余文体骨干,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成果突出的群众文艺创作群体。这些农民业余文体团队,紧紧依托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文化阵地。积极开展活动,丰富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成为繁荣农村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涵不断拓展。随着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的加大以及公共文化服务手段和服务队伍的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也得到了拓展和延伸。一是农村演出市场进一步繁荣。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农村民营剧团长年活跃在山区、海岛、乡镇,每个剧团一年演出200到600场。以越剧之乡嵊州市为例,2006年共有民营剧团101个,其中常年演出的剧团30多个,季节性演出的剧团50多个,临时性演出的剧团近20个,从业人员3600余人,全年演出16000场左右,收入约5000万元。二是广播电视“低保”工程正式启动。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将广播电视“低保”工程列入“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省广电局先期进行了广泛调研,并在龙游、武义、青田等3个县开展试点,研究制定了通过减免网络初装费来保障广大农村“低保户”家庭基本文化权益的工作方案;2008年度省财政专门为这项工程建设编列了预算。同时,为配合这项工程的顺利开展,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向农村困难群众捐赠电视机的大型募捐活动——“彩虹行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目前,全省各地捐赠的6万多台电视机。已陆续发放给低保户家庭。三是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根据2006年修订的《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在各县市成立了文物监察中队,加大了对农村地区文物保护的力度。各地每年举办“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努力把继承传统文化和建设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建立了覆盖全省的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省政府先后两批公布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05项,有44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根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政府补贴。备地纷纷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机构,杭州市和25个县区已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二、我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广大农村特别是欠发达乡镇的文化建设还很薄弱,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与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一些地方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考核机制缺乏。由于对基层政府农村文化工作缺乏有效考核监督机制和具体考核措施,一些地方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认识不足,领导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都还不够,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相对薄弱,有些地方黄、赌、毒和封建迷信等现象还比较严重。

(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经费不足,设施不全。一些地方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缺乏制度约束和连续性。一些地方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偏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更少。不少乡镇文化站没有经费预算,事业建设、业务活动和日常办公等基本经费不足。据统计,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占全省1/4的经济薄弱村,普遍缺乏农村文化阵地和文化活动器材,影响了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全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平衡。主要是地区间不平衡,不少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如宁波市建有村级文化室的比例为92%,比丽水、衢州市建有村级文化室的比例各高出73、68个百分点。同时,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中,农村文化明显滞后于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步伐。

(四)乡镇文化站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人员队伍不够稳定。一些乡镇对文化工作不愿管,县文化主管部门却管不了,影响了乡镇文化站作用的发挥。全省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文化员)缺编较多,平均缺编比例为22.6%;“挪作他用”与“专职不专用”现象比较普遍,兼职比例超过90%;不少地方的乡镇文化员为招聘人员,有些待遇落实不到位。乡镇文化队伍知识和业务结构不合理,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不到20%。

三、下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打算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全省各级政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按照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面向群众、公益服务、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为重点,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成绩。

下一步我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农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县有图书馆、文化馆。2/3的县有专题博物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85%左右的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初步实现“一乡一站,一村一室,一人一册”的建设目标。农村现有文化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农村文化队伍不断壮大,农民自办文化更加活跃。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初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布局比较合理、设施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备、服务比较便利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围绕上述总体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发挥多种主体作用,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合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面比较广,需要发挥政府机构、各种文化服务机构和社会力量等多方面的作用,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1、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统筹协调的作用。县、乡两级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主导者,要切实担负起资源统筹、规划协调、政策制订、组织部署和督促检查等职责。县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要根据现行文化政策与发展规划,着眼当地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积极有效地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工作。

2、充分发挥执行机构直接服务的作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执行机构,如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单位以及非营利性广播电台、电视台和乡镇文化站、广电站等,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力量,要全力投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直接服务广大农民群众。原来一部分属于文化事业性质的单位转为企业或准公益性质单位后,尽管身份发生变化,仍然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要继续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

3、充分发挥非营利性机构的补充作用。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举办的非营利性文化服务机构,如文化基金会、文化团体等,其主体力量逐步增强,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可以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我省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丰富的优势,广泛发动和吸收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基础,全省各地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文化基础建设,确保完成“十一五”文化设施建设目标,逐步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1、完善县级文化基础设施。以文化先进县建设为抓手,推动县级文化设施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实现全省45%的县(市、区)成为省级文化先进县,其中全国文化先进县的比例达到26%的目标。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面积分别达到一类地区不低于国家二级馆标准(1500平方米),二类地区不低于国家一级馆标准(2500平方米),三类地区适当有所提高。因地制宜建设县(市)综合性的文化艺术中心,具有独特地方文化资源的县(市)可建设特色博物馆。

2、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快建设集图书借阅、宣传教育、文艺娱乐、科普培训、信息服务、体育健身和青少年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一、二类地区乡镇文化站建筑面积分别不低于500平方米、1000平方米,中心集镇及三类地区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发达地区省级东海文化明珠相应硬件标准(1500平方米)。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省35%的乡镇(街道)成为“浙江东海文化明珠”,其中欠发达地区达20%。为推动该项工作,省政府将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出台相关文件,并召开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现场会。

3、积极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室。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闲置校舍、旧礼堂、旧宗祠等,采用多种方式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的村级文化活动室。三类地区要推进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室)标准化建设;因机构改革被撤销的原乡镇政府所在村,要充分利用原乡镇文化站站舍;经济薄弱村要按照配备最基本的文化活动设施、保障最基本文化活动经费的标准,进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通过努力,争取到“十一五”期末,全省85%左右的行政村建成能正常开展活动的文化活动场所。其中不低于1/3的行政村建成适应群众需求、功能基本健全的文化活动中心。加快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创建省级文化示范村300个。

4、高质量完成面向农村的文化网络建设任务。优先安排和落实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村村通”、“村村响”、无线覆盖、广电“低保”等文化项目,基本实现有条件的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各行政村建有广播室,有线广播农户收听覆盖率达到80%左右。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始推行或实现农村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出版发行网络覆盖到乡镇一级。

(三)进一步增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不断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做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关键是要有队伍、有产品、有活动,不断提高基层文化造血功能,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涵,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实施全省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高计划。到“十一五”期末,系统培训各文化馆、图书馆干部,乡镇文化员及各艺术门类骨干,切实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通过组织知识竞赛、技能比赛、作品展示等,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激发他们的文艺创作能力。依照有关规定。对乡镇文化工作人员实行从业资格制度,开展试点工作。充分发挥村文化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逐步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村文化员队伍,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人才支撑。

2、繁荣农村文艺创作。把农村题材更多地纳入舞台艺术生产、电影和电视剧制作视野,加大群众文艺人才培养和精品创作的扶持力度,通过举办农村题材的小戏、小品比赛、展演、评奖等活动,不断推出新人新作,为农村文艺舞台注入生机和活力。在全省乡镇、村落、社区、街道建立以特色项目和创作群体等为载体的种文化基地,通过县级文化馆的指导、辅导,不断繁荣农村文艺创作,生产更多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3、积极引导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创新文化活动理念。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唱主角。鼓励有条件的县、乡组建业余文艺团队,面向农村开展经常性的巡演活动。引导扶持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各类文化活动,对在农村文化活动中贡献突出的农村各类文艺团队给予一定奖励,以充分调动农村文艺骨干的积极性。“十一五”期间,全省各乡镇(街道)每年组织一次以上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文化展演活动;各县(市、区)精选一批优秀的民间文艺节目,每年组织一次农村文艺汇演;在县级文艺汇演的基础上,选拔一批节目,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两次省级文艺

汇演。

(四)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按照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努力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1、全面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和中小学远程教育等网络,开展农村社区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十一五”期间,建好国家中心资源浙江镜像站和省、市、县三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技术服务平台。积极建设本地特色资源库,实现所有的县建有分中心,大部分的乡镇、行政村建有基层服务网点的目标,让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广大群众,能够就近、方便、低成本地享受和利用网上公共文化资源。

2、继续开展送戏、送书下乡活动。根据“三贴近”的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农民喜欢的文艺节目下农村,努力解决偏远地区、欠发达地区农民群众看戏难的问题。全省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或业余文艺团队下农村。每年举行公益性文艺演出活动1万场以上。县级组织的下农村演出,每年每个乡镇平均不少于6场,基本保证每个乡镇每两个月能看一场演出,演出覆盖面达到100%以上,受益行政村达到50%以上。积极组织送图书下农村。在省级统筹指导下,采取图书流动车送书下乡、送书上门和定期更换图书等方式,充实“农家书屋”,满足农民群众看书需求。同时,在县级图书馆设立图书配送中心,在乡镇文化站设立图书配送分中心,通过分中心向村流通站(点)配送图书,实现城乡图书信息资源的流通和共享。争取到“十一五”期末,全省1/3的行政村建立流通站(点);配送中心的藏书不少于2万册,分中心的藏书不少于5000册;每个流通站(点)的图书每季度更换流通一次,努力解决农民看书难的问题。

3、全面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按照《浙江省农村电影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全面推进我省农村电影“2131”工程的实施。通过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和组建新型农村社区电影院线、数字放映队,积极探索“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新路子。建立多种所有制、多种主体和多种发行放映方式相结合、公共服务和市场运作相协调的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体系,形成覆盖全省农村的数字电影发行放映网络。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每个中心村每个月放映1场电影的目标,努力解决农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

4、积极开展文化“低保”工作。全面实施广播电视“低保”工程,进一步扩大农村广播电视覆盖面,推进城乡广电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从今年开始每年安排600万元的困难群众文化活动经费,着力改善困难群众的文化生活。下一步将逐步扩大“文化低保”覆盖面,如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添置必备的文化设施。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

(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保障。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出发。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组织和保障,努力推动我省农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上一个新台阶。

1、完善工作责任机制。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建立科学的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切实承担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相关责任。

2、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公共财政对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省财政按照省政府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助欠发达地区和鼓励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下乡活动、农村文化队伍培训和各类农村文化重点工程的实施。各级政府在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的同时,要相应设立当地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以购买和补贴公共服务的方式,加大对直接面向农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

3、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采取有效调控手段,把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增强农村文化创新能力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农村文艺调演和举办洽谈会等方式,搭建文化贸易平台,积极引导文化消费,扶持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努力使广大农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分、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加强对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演出、娱乐、网吧、文物流通等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加强执法力量,加大监管力度。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为做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4、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结合我省农村实际,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农村自办文化的市场准入门槛,鼓励企业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建立高效、透明的文化捐赠渠道,支持企业和企业家以冠名、建立文化基金会等形式,为农村文化基础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捐款捐物、为农民购买戏剧演出等公共文化产品,积极引导非营利组织等社会成员为农民组织文艺演出、提供文化辅导培训等,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的积极性。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作者:葛慧君

第2篇:关于我省科技自主创新情况的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这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我省自主创新情况的报告,充分体现了省人大对我省科技事业特别是自主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现将我省近年来自主创新工作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几年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其成效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营造良好环境。这几年来,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综合实力由2001年的全国第9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7位,区域创新能力由第7位上升到第5位;专利授权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2位;知识获取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4位。我省“两院”院士已达29名,其中2002年以来新增8名;2005年,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5.78万人,比2001年增长57%;其中研究与开发(R&D)人员80116人年,比2001年增长105%。2002—2006年,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6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44项、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自然科学二等奖6项。

(一)加强领导,依法兴科,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2002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全国较早地提出实施科技强省战略,2004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创建科技强市和科技强县活动。2002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修订了《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浙江省技术市场条例》、《浙江省专利保护条例》,制定了《浙江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省政府修订《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出台《浙江省企业技术秘密保护办法》等政府规章。2006年,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全省自主创新大会,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若干意见》和《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省政府从2006年起新增4亿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大科技项目和平台建设。各地、各部门迅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全社会形成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热潮。2006年全省全社会科技投入达405亿元,是2000年的3.9倍,居全国第5位;其中R&D投入210亿元,是2000年的5.7倍,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4%;地方财政科技投入5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居全国第3位;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3.7%。全省已有36个科技强县(市、区)、14个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67个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7个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区)。

(二)重大科技专项顺利实施,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十五”期间,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业电子化、纳米技术应用、生物技术示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重大科技专项和1208项重大重点科技项目、2000余项火炬计划项目。去年,省政府制定《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实施先进制造业、农业与农村、生态省和循环经济、科技兴海、社会发展领域、现代服务业、基础研究、软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八大科技创新工程”,26个重大专项,30项优先主题。同年启动实施了其中的24个重大科技专项和10个优先主题585个重点项目,省本级计划投入财政科技经费5.87亿元,当年投入2.3亿元,带动市县和企业科技投入137.6亿元。同时,去年还争取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677项,扶持经费8.8亿元,比上年增长70%。

重大专项和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据省财政厅组织的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四个专项绩效评价的不完全统计,共实现销售收入916.6亿元,利税163.64亿元,创节汇13.8亿美元;获专利1584项,其中发明专利357项。“十五”期间共取得一类新药批文10个、二类新药批文19个,投产后年新增产值100多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426亿元,是2001年的3.4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01.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3.4%上升到2006年的10.08%。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档次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目前我省拥有驰名商标125件、省著名商标1580件,均居全国第一。2005年工业劳动生产率73294元/人年,比2001年增长43%;农业劳动生产率11201元/人年,比2001年增长65%;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50%、45%和85%;单位GDP能耗0.9吨标准煤/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2吨标准煤/万元),居全国第4位。2006年启动实施的585个重点项目,预期完成后能解决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849项;申请专利或获得登记软件著作权1749项,其中发明专利656项;开发重点新产品634个,新增产值584亿元,新增利税94.6亿元。

(三)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区域科技创新条件进一步优化完善。

这些年来,我省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重点科研院所、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重点科技中介机构等“六个一批”创新载体建设。目前,全省已有国家及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4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6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9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62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5家;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64家,孵化面积136万平方米,其中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9家、国家级孵化器lO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72家,其中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8家。省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支持高校20个重中之重学科建设。创新载体的建设强调以企业为主,目前我省企业科技投入、科技人员、研发机构、承担的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申报和获得授权的专利均占总数的80—90%,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十五”期间,68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共承担省部以上课题2489个,获省部以上奖励328项、专利599项;49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共承担省部以上项目2434项,获省部以上奖励266项、专利355项,13家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在“六个一批”的基础上,坚持体制机制创新,跨单位整合科技资源,强化公共服务,构筑公共科技基础、行业和区域三类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以股份制构成核心层,理事会构成紧密

层,会员制构成服务层,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目前全省已有18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投入运行或启动建设,其中2006年启动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实验动物公共服务等3个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软件产业、环保装备、水稻育种等13个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我省行业与区域的创新能力和公共科技服务能力。2004年创建的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承担了国家863、省部委等科研项目18项,与企业合作攻关技术难题37项,申请发明专利12项,为企业节约开发成本5000多万元。2006年启动的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已整合了全省85%以上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标准专利等领域的文献资源,总量超过1000万册;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已整合全省大型科学仪器各类分析测试仪器设备400多台,总价值超过35亿元。

(四)引进大院名校战略深入实施,国内外科技合作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2003年以来,我省积极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累计引进共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先进制造业研究所等创新载体343家,总投资超过40亿元,集聚高素质科技人才7450人。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和嘉兴中心都已形成近百人的研发团队。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西门子、印度塔塔等跨国公司相继在我省设立了研发机构。省政府加强与中科院、工程院的全面合作,台州飞跃集团通过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开发嵌入式软件,年新增收益2000多万元。实践证明,引进大院名校有利于构筑高层次创新平台,有利于引进团队式人才与核心技术,是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稳步发展。2002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截止2006年底,通过网上技术市场累计发布技术难题4万余项,签约项目1.4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17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交易正式签约2000余项,合同成交金额62亿元。联合共建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取得新进展。2003年,沪苏浙签订共建创新体系协议,联合组织实施了一批长三角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同时,加强与美、欧、日等国的科技合作,巩固发展与俄罗斯、乌克兰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2002—2006年共组织实施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多项,争取科技部重点项目近10项。

(五)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省委、省政府对知识产权工作十分重视,2004年将知识产权局机构升格为副厅级,2005年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杭州专利代办处。目前全省11个市都设立(增挂)了知识产权局,85个县(市、区)也设立(增挂)了相应机构。今年4月,省政府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知识产权工作,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十一五”知识产权规划纲要》和《浙江省“十一五”专利发展规划》。知识产权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大力推进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认定省级专利示范试点企业191家,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试点企业、试点园区工作,杭州、宁波等6城市列入国家级试点城市,万向集团等7家企业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2006年专利申请量52980件、授权量30968件,分别是2001年的4.1倍和3.7倍,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8333件、授权量1424件,分别是2001年的7.6倍和8.2倍。专利行政执法工作得到加强,“十五”期间全省共受理专利纠纷案件954起,结案802起。大力发展专利中介服务,目前全省专利代理机构数已达34家、专利代理办事处22家,共代理专利申请26873件。

(六)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管理新体制初步形成。

加快科技计划体制、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的改革创新,推进政府科技管理工作的“五个转变”。一是由重项目管理向重综合管理转变,加强科技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逐步形成科技部门抓总、各部门分工配合、省市县参与联动,专家咨询与行政决策多方协调的科技管理新体制。二是由重审批向重培育转变,加快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三是由被动受理向主动设计转变,集中力量突破重大科技问题。四是由重前期立项向重全过程管理转变,建立健全科技项目立项、评审、中期评估和结题验收等有关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实行科技项目常年申报、常年受理、网上申报、网上评审和评估验收公示制度。建立动态的项目库,扩充完善专家库,充实省外专家和企业专家,专家库专家增加到6000多人。五是由重经费分配向重使用绩效转变,努力提高科技经费使用绩效。调整优化科技经费使用结构,改革财政科技经费拨款方式,对具有直接经济效益、企业投入为主的科技项目实行事后补助制度包括以奖代补、风险补偿和贷款贴息制度。2006年三批重大专项重点项目中实行事后补助的161项,贷款贴息的95项。加强对科技项目与经费的审计与绩效评估。推动科技金融合作,与建设银行签定合作协议,建行承诺未来三年安排科技开发贷款300亿元。

2003年我省开始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2005年在全省1279个乡镇全面推开。2003—2006年,共分四批向欠发达地区选派了633名(次)省级科技特派员。几年来,科技特派员共引进新品种4680个、推广新技术2230项、实施成果转化项目508项,增加农民收入3.7亿元,科技特派员工作深受欠发达地区广大农民的欢迎,科技部、人事部向全国推广我省经验,并列为联合国UNTP科技特派员试验区。

二、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这几年我省自主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自主创新的动力不够强,特别是企业研发投入仍然偏低。长期来,我省企业主要依靠机制灵活和市场先发优势,习惯于低成本、粗放型外延扩张。特别是中小企业,更加追求“短、平、快”的即期增长,自主创新意识相对比较淡薄。目前,还有不少企业认为靠模仿甚至仿造仍能赚到钱,科技创新的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因此对科技特别是自主创新的动力不强,没有真正把自主创新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企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我省科技投入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2005年我省科技活动投入居全国第6位,科技活动人力和财力投入水平均居全国第5位,与我省综合实力在全国的排序相比仍然偏低。特别是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_34%),居全国第8位;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77,居全国第9位。

(二)科技基础条件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由于历史的原因,浙江缺乏大院大所和大企业,科技物质基础和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相对缺乏。2005年我省科研物质条件指数为

43.8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第17位;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为277.02人/万人,居全国第ll位;科技人力资源指数为59.43,居全国第12位。虽然我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但重大发明专利数量不多,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国第6位。2006年我省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量的比重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占专利授权量分别为15.73%和4.6%,低于全国36.6%和21.6%的平均水平;2005年万名R&D活动人员科技论文数为2163.14篇/万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第23位。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仍不够强,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和外向度还比较低,2005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63%,居全国第14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6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为7.4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1个百分点。自主创新能力还远远不能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等兄弟省市还有不少差距。

(三)科技项目管理有待改进,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在分配激励机制、人员业绩考评、职称评聘等方面,存在注重经济效益、注重论文等现象,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不够。造成一些科研人员的大量精力花在科研项目争取上,不能潜心投入研究开发,科学研究中的浮躁和学术不端行为依然存在;一些科研人员注重论文,对科研项目经济效益和产业化不够重视;科技宏观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不够。

三、今后一个阶段加强自主创新的主要目标和措施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不断突飞猛进,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省要突破能源、资源、市场和环境的制约,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加强自主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要更好地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为目标,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紧紧围绕节能降耗增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战略重点,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主力军作用,深化改革,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加快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构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培养引进创新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全社会自主创新的浓厚氛围。

加快科技进步,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不仅仅是科技部门、科技系统的事,而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把科技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继续抓好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完善和考核工作,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不动摇。积极开展创建科技强市、强县活动。结合浙江实际制订和修订国家有关科技法律法规的实施办法,及时总结、规范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整个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根据国家出台的自主创新配套政策细则,结合浙江实际,研究制定和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激励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让各界群众增加获得科学知识的机会,为创新文化的建设奠定扎实的群众基础。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自主创新,参与自主创新的热潮。

(二)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把自主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战略。

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一是全面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翻两番”行动计划。围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现代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高新技术领域,组织实施和滚动实施半导体照明、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应用、数字音视频等重大科技专项和项目,努力获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和知名产品;办好杭州、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其他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强化辐射和带动作用;做强做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更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知名品牌。二是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计划。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纳米技术攻关及示范应用、现代纺织加工技术及装备、绿色生产等重大科技专项和项目,突出节能降耗减排增效,重点改造和提升纺织、服装、机械、家电等传统支柱产业的产品设计、材料材质、生产制造和营销管理水平,加强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再创新,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提升区域经济技术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快农业农村科技进步。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农业生物技术与产业化,农产品、食品加工技术及产业化,农业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等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项目。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完善和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入实施星火计划和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四是强化资源、环境和健康安全等社会领域的科技工作。围绕建设生态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组织实施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置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继续抓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抓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和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建设。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加快公共科技基础条件、行业和区域三类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新建汽摩配、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皮革等一批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加快已建的18个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在支撑发展、资源整合、成果应用、机制创新上下工夫,努力使创新平台成为科技要素集聚高地、科技创新高地和科技成果转化高地。二是深化改革,做大做强重点企业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重点科研院所、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重点科技中介机构等“六个一批”创新载体。鼓励和支持以企业为主新培育一批创新载体。三是加快建设“科技信箱”,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科技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互动和资源开发共享。继续建设和繁荣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强化服务,完善功能,做强做大专业市场,服务区域块状特色经济。

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激发发明创造动力,推进专利成果产业化。研究编制必须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产品目录和应对策略。把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作为科技计

划立项和验收的重要指标,纳入科技管理全过程。鼓励和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力开发、申请、拥有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特别是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权。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充实加强专利执法队伍,建立健全专利预警、维权援助机制,建立完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制和行业自律机制。加强国际、国内标准发展动态和全省标准化战略研究,研究制定跨越壁垒的技术标准,逐步形成若干先导型的标准化体系。继续推进技术标准战略试点工程,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技术标准优势的企业。大力推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创立自主品牌。培育发展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做大做强企业品牌,支持和鼓励发展农产品品牌和服务业品牌,打造区域品牌,推进品牌大省建设。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五个转变”。进一步完善科技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省市县集成联动的科技管理新体制。改革财政科技经费拨款方式,对具有直接经济效益、企业投入为主的科技项目实行以奖代补、风险补贴和事后补助制度。继续推行和完善科技项目的主动设计、公开征集、招投标和课题制、科技评审和项目管理具体事务委托制。建立完善统一、滚动的项目库和专家库。建立完善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对重大科技项目实行监理制。建立健全科技信用制度,加强科技信用管理。完善科技评价、奖励和分配制度,引导和支持广大科技人员大力宏扬奉献精神,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反对学术腐败,加强团队协作,克服浮躁心态,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三)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快集聚各类创新要素。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自主创新,关键还是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要采取有效措施,把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真正向企业倾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要加快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和民营资金创办科研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博士后工作站,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承担重大科技项目。鼓励支持主动面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寻求智力支持,集成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相关力量,开展产学研合作。要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对整个行业的带动力。要增加企业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在科技立项、项目评估、技术预见等科技决策中参与的比例。要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打破一切不利于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的政策限制,大力支持企业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自主品牌的塑造,让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的主体。

(四)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主力军作用,加快培养引进各类创新人才。

全面实施“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鼓励企业培养、引进创新人才。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科技人员的职称评定、成果奖励、分配激励政策。改革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体制与绩效考核办法,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把获取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作为技术职务晋升、业绩考核、奖励分配的重要指标。

深入实施引进大院名校战略,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大院名校的全面合作。鼓励各地结合实际,积极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和大企业共建研发机构等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载体。积极开展以俄罗斯、乌克兰、欧美、日韩为重点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我省与港澳台的科技合作机制。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根据我省科技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从我省优势学科和人才条件出发,选择已有一定研究基础、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重大的领域,加强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衔接,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等进行重点科技攻关,争取重点突破。

这几年来,我省科技工作特别是自主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省委高度重视、省人大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的关心、支持和监督下,尽心尽职做好工作,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茅临生

第3篇:关于全省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听取和审议我省教育专项工作报告,是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的依法监督,也是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全面检查和推动,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自觉接受监督,积极做好配合工作。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的有关要求,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教育工作,请予审议。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近年来,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在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着力加强教育的内涵建设,努力让全省适龄儿童少年“念上书”、“念好书”。

(一)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继上世纪提出科教兴省战略后,2002年和2005年相继作出了建设教育强省和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并于2006年印发了《浙江省教育强省建设与“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07年6月,赵洪祝书记到浙江工作不久,就专题调研科教兴省工作,明确提出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在省十二次党代会上,赵洪祝书记再次指出“教育是发展的基石”,“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吕祖善省长多次深入基层就农村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进行调研,主持研究有关重大问题,并亲自进行动员部署。

按照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省政府先后统筹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为加快农村教育发展,2004年召开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本届政府要下大决心把农村教育搞上去,让所有的农村孩子都念上书篇:好书”;2005年召开全省农村教育工作现场会,部署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2006年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实施“六项行动计划”,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开展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补助43亿元化解省属高校的建设债务,并于2007年召开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推进高校加快工作重心转移。为促进教育公平,省政府积极强化政府责任,2006年在全省范围内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2007年起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省政府还通过教育法律法规普及宣传、依法行政执法检查等措施,推进各级政府、各类学校提高法制意识,加强依法治教。

(二)促进教育事业实现“两大跨跃”。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全省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并实现了两大跨跃:一是实现了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跨跃。在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2004年,我省在全国省区中率先宣布基本普及学前三年到高中段15年教育,目前全省15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5.4%。二是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跃。通过加快高教园区和新校区建设,努力扩大高等教育容量,大力改善高校办学条件。目前普通高等学校达到77所,各设区市基本形成“一本一专”或“一本多专”的高校设置布局。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78万人,普通高考录取率自2002年以来每年保持在70%以上。还积极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广播电视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目前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8%,比2002年提高18个百分点,在全国省区中列第一位。这两大跨跃,标志着我省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全面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实施德育导师制,修改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取消了开除、勒令退学等惩戒条款。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实现规模办学,提高办学效益。2002年—2007年,小学校数从8962所减少到4813所,减少46.3%;校均规模从384人提高到697人,提高82%。初中从2173所减少到1801所,减少17.1%;校均办学规模从928人提高到997人,提高7%。推广名校集团化、城乡共同体等做法,以多种形式提高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的办学水平。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重点,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广“订单式”、“模块化”培养,实行“双证制”教育。在开展“高等教育质量年”活动基础上,2007年省政府决定四年内投入27.7亿元实施“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

(四)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和开放。在管理体制改革上,建立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并在“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框架下,努力激发设区市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在办学体制改革上,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民办教育成为全省各级各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省民办本专科学生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29.5%,民办普通高中在校生占总数的22.9%,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总数的16%,民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总数的61.8%。在考试制度改革上,深化了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免试就近入学,按照高中新课程的要求制定了新的高考方案。在对外开放上,我省主动适应教育国际化要求,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举办了中外合作的宁波诺丁汉大学。提供优惠政策吸引留学生来我省就读,目前全省高校招收的留学生已超过7000人。省内高校到国外举办了8所孔子学院。

二、坚持教育统筹发展,重点加大对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

着眼于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省政府在统筹发展各类教育的同时,重点加大了对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

(一)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教育投入。

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省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体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努力做到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

1、不断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逐步建立了以财政为主体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机制。2007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706亿元,是2003年的1.8倍,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440亿元,占总投入的62.36%,是2003年的1.96倍。预算内教育经费38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21.25%,是2003年的2倍。积极争取财政部支持,按“三税”(即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的5%征收地方教育费附加。拓展教育投入渠道,按照成本分担原则确定了非义务教育学校收费政策;规定土地出让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教育事业发展;通过落实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捐资助学或参与办学。

2、认真落实“三个增长”的法定要求。从2003年到2007

年,全省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别增长19.5%、22.3%、15.5%、19.6%、23.5%,分别比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高4.6、6.0、1.9、4.3、7.2个百分点。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也实现了逐步增长。2003-2007年预算内生均事业费支出,高等学校增长24.7%,职业高中增长100%,普通高中增长68.6%,初中增长129.6%,小学增长109.5%;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支出,高等学校增长6.5%,职业高中增长138.4%,普通高中增长66.7%,初中增长220.6%,小学增长214.1%。我省生均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水平在全国省区中名列前茅。2003-2007年教师人均年收入,高校增长38.4%,职业高中增长47.1%。普通高中增长46.4%,初中增长43.5%,小学增长36.6%。

3、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在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着力加强经费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财政收入和教育投资项目,分别划分为3类或5类地区,省级财政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给予不同比例的补助。对重点项目专项资金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并把绩效考核情况和资金安排挂钩。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控。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和“校财县管”制度,各市、县(市、区)成立会计集中核算机构,把辖区内各校的经费收支统一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管理,规范教育财务行为。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学校各项收费全部纳入财政专户。全面取消义务教育学校代办服务和办班收费。

(二)着眼教育均衡,重点扶持农村教育发展。

省政府把教育支持政策的重点放在农村、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和困难群体上,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加快提高农村教育水平,逐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1、以创建“教育强县”为抓手,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加大“教育强县”创建力度,激励县级政府强化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和投入责任,提高县域教育发展水平。目前全省76%的县(市、区)已成为“教育强县”,83%的镇(乡)成为“教育强镇”,教育强县人口覆盖率达80.6%。为促进区域间的教育均衡,省政府从2002年起组织杭州等8个市本级和34个教育强县(市、区)对口支援25个欠发达县(市、区),五年内支援地区累计向受援地区捐赠资金6271万元和一大批教学仪器设备。2007年又启动了第二轮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计划四年内组织落实超过6900万元的教育对口支援资金,重点帮助受援地区开展教师培训、改善办学条件及资助贫困学生。

2、以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为契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2005-2007年全省投入34亿元,其中省财政投入11.8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全省拆建、改造、新建学生公寓和食堂285万平方米,使农村中小学寄宿学生实现了1人1床,生均食堂面积达到1平方米,共惠及1000余所农村学校、200多万名农村学生。着眼于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省政府从2004年起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农村中小学建设计算机教室和音像播放点,把优质教学资源辐射到农村。2007年起省政府出资实施“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去年共向全省2800多所农村中小学配送了141.7万册图书。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生均办学条件差距逐步缩小。

3、以开展“标准化建设”为载体,促进校际均衡。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从2003年开始,我省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对中小学校的办学规模、校舍面积、用地面积、规划设计、结构安全、通风采光、校园配套、环境绿化及体育活动设施等提出了具体建设要求,使校际间向资源配置、办学水平大体平衡。目前全省已有2994所中小学建设成为标准化学校,占学校总数的45.3%。

4、以政府资助为主体,促进各类人群受教育机会的均衡。2006年秋季开始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交学杂费;2007年初步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2008年春季开始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全省实现了由政府供给的义务教育。2003年开始加大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以“教育券”形式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子女、列入农村五保供养范围的未成年人、由社会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农村残疾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小学到高中的免费教育。2005年起把义务教育阶段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扩大到低收入家庭,比例从4.9%扩大到9%,并建立免费供应的爱心营养餐制度。2007年资助面又扩大到14%。各地还采取优惠加分等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率。促进特殊教育向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延伸。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努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2008年春季开始对符合条件的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能顺利完成学业。

5、以提高素质为目标,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我省有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18.7万人,占全省中小学专任教师的55.1%。省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按国家有关规定,全面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执行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不断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加强农村教师培训,2005-2007年投入近2亿元,完成了所有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工作。不断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实现了教师工资县级财政统发制度,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工资、县及以上政府出台的津贴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等项目,均列入工资统发范围按时足额发放,未发现拖欠教师工资情况。我省还规定:对在乡镇(不含城关镇)及以下中小学工作的教师,从2006年7月1日起,实行浮动一级薪级工资,浮动工资满8年后予以固定,固定后继续浮动。对退休时浮动工资时间未满8年,但在符合享受浮动工资条件的学校满20年的,可将浮动的薪级工资作为计发退休费的基数。对于到乡镇以下中小学工作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实行直接转正定级,并在此基础上高定一级薪级工资。今年,省政府又出台了农村教师任教津贴政策,对在农村任教的教师给予平均每月200元的津贴。实施教师支教制度,鼓励在县域内开展城乡教师支教,并规定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时,必须有在农村或欠发达地区任教一年的经历。省政府每年集中从教育强县选派100名骨干教师到欠发达地区及海岛县支教。城乡教师的学历、职称差距逐渐缩小。

(三)加强政策引导和调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省政府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服务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了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努力构建适应我省经济社会

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6-2007年全省投入48.2亿元(其中省财政投入4.2亿元),实施了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

1、加强骨干职业学校建设。坚持政府导向、多元筹资、集中财力、择优扶持原则,要求市、县两级教育费附加地方可用部分安排不低于30%的比例用于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不低于普通高中,所有的县建成1-2所骨干职业学校。省扶持100所县级骨干职校增强办学能力,重点扶持欠发达县(市)建设1所骨干职业学校。目前,全省有中等职业教育(包括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校544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95所,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182所。

2、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省政府积极扶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并给予50%的经费补助,其中对每个先进制造业实训基地按不超过200万元、每个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实训基地省级补助不超过150万元进行省级补助,对列为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的省级补助再追加100万元。全省已建设了30个国家级实训基地、82个省级实训基地、10个省级公共实训基地,职业教育的实训条件有所改善。

3、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开展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培训,重点培养一批既有教师资格又有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对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进行单独评审,激励职业教育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已有4000多名职业学校教师获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有15名教师获得“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为49%。

4、加强职业教育学生助学奖学工作。在政策导向上鼓励学生报读职业学校,并在奖助学金方面对职业学校学生给予倾斜。保持普职招生的适当比例,促进初中毕业后学生合理分流。扩大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规模,2006年开始对农村年人均收入15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000元以下(含低保)家庭子女等5类学生减免学费和代管费,资助比例达到10%,还把经济困难的中职学生纳入爱心营养餐资助范畴。设立大中专院校农业种养技术类专业助学金,对就读省内大中专院校农业种养技术类专业本省籍学生免除学费。2007年通过完善资助体系,对未列入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的一、二年级学生,给予每生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

5、加强以校企合作为重点的职业教学综合改革。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推动职业教育思想转变,促进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通过“3+2”等教学模式,搭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通道。推行学分制、分层教学,更加突出职业素养的培养。积极探索以“基础课程+核心课程+项目教学”为基本内容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全省共建立了250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中职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还建立了一批由校企共同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引导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在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6、加强劳动力素质培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积极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分层分类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积极鼓励用人单位优先招录经过职业教育拥有职业资格的人员。认真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对被征地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农村富余劳动力、企业务工农民和专业农户,广泛开展以农业专业技能、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和务工农民岗位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2003年以来已培训近1000万人次。从2006年开始,政府出资对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6个月到1年的职业技能培训,迄今已培训22万余名农村预备劳动力。

三、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省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念好书”的要求与时俱进,并上升为人民群众的主要教育诉求和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此,我省教育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不足。

(一)教育投入仍然相对不足。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教育投入水平还有提升空间。过去5年中,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分别为2.44%、2.47%、2.36%、2.29%、2.34%,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分别为20.5%、21.2%、20.5%、21.2%、21.3%,这与法律规定教育经费“两个提高”的要求还有差距。部分县(市、区)财政教育拨款在个别年份没有达到法定增长要求。近年来增加的投入,用于惠民减免的“替代性”支出较多,用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投入增加不多。教育投入用于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装备和职业教育不够。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日常公用经费标准还不高,地区之间投入不平衡,2007年最高的地方小学580元、初中800元,最低地方小学230元、初中330元。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不够规范,一些地方存在教育经费预算不到位、拨款不及时甚至截留、挪用现象。各级各类教育都存在较大的偿还基建债务压力。

(二)农村教育仍是薄弱环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差异仍然较大。目前全省城乡小学生均仪器值比例为1.58:1,初中为1.35:1;小学高学历专任教师比例为1.16:1,初中为1.19:1;小学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为1.05:1,初中为2.48:1。农村教师收入水平、住房条件等与城市学校教师差距较大,农村教师编制偏紧,使农村学校优秀教师难进、难留现象突出。全省还有6个班以下的村小和教学点555所,基本办学条件急需改善。

(三)职业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全省就业准入制度还未得到严格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待规范。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相对滞后,未能充分体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配套衔接不够。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还未能跟上生产实践、技术进步的变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还比较薄弱,日常运转经费比较困难,学生的实践教学欠缺。“双师型”教师不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入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还存在身份、编制、社会保障等体制性障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缺乏互动双赢、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一些地方对职业教育仍然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关的支持政策落实不够,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一线技术工人的收入水平还相对较低,劳动收入分配制度还不利于技术性人才的成长,相当一部分群众对职业教育还存有偏见。

(四)素质教育还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些地方和学校重分数、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仍然存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人格品德教育的有

效性、针对性不强。课程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还有待深化,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没有明显解决。以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做法比较普遍,“择校热”还未降温。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的部分指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耐力素质下降明显,6-22岁学生近视率为63.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五)一些新矛盾新问题需要解决。人民群众:对接受15年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学龄流动儿童少年大幅度增加,目前已超过90万人,使城市教育资源供给面临严重短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民办教育配套制度落后,社会力量对教育的投资趋缓。社区教育还缺乏有效的平台和抓手,终身教育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氛围和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上述情况和问题,反映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需要我们各级政府依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促进教育发展。

四、按照“创业创新”总要求,推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

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教育工作,促使我们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按照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切实把发展教育的理念加快转变到科学和谐上来,把教育的工作重心加快转移到内涵建设为主上来,把育人模式加快转换到培养一切孩子和孩子的全面发展上来,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一)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切实做到“三个优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依法落实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责任,检查督促各地财政教育拨款切实做到法定增长。优化支出结构,努力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2009年最低标准达到小学350元/生、初中达到550元/生,并逐步提高。提高“爱心营养餐”标准。在清理核实债务的基础上,争取到2009年全部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债务。努力增加中小学教师培训、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的投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发展教育事业。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控制和逐步消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负债。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努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二)继续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更加关注和保障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权,致力于教育制度的公正、教育权利的平等、教育机会的均等。继续把教育支持政策的重点放在农村、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和困难群体上。完善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对现有的小规模学校进行撤并或调整,对地处偏远山区、海岛,交通不便、需要保留的280所左右村小(教学点)进行改造,使其达到基本的办学条件,并通过结对帮扶、合作办学等方式,保证其教学质量。继续因地制宜地推进标准化建设工程,5年内完成3500所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启动第二轮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继续抓好“书香校园”工程。认真落实第二轮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进一步改进民工子女教育,省财政对流入地给予一定的补助。重视和改进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改善特殊教育学校的康复和训练设施,使“三残”儿童少年能够接受良好教育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把学前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出台加强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坚持多元办园,强化政府主导,努力办好镇(乡)中心幼儿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督促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浙政发[2006]41号),加快整合各方面的政策资源,重点是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待遇和地位,探索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落实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责任,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继续保持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积极扶持有利于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有利于学生就业的专业,扩大工科类专业招生比例。加快建立中高职相互衔接配套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质量标准。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技能培养,强化实训教学,强化职业精神和道德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组织实施新一轮“六项行动计划”,进—步提升职业学校的基础能力。创造条件吸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完善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大幅度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继续运用职业教育资源做好农村预备劳动力和农民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双证制”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城乡人均受教育水平。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为人民群众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四)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师收入分配制度、职务评审制度、绩效评价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等都有利于鼓励优秀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着力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用3年时间为农村中小学培养一批骨干教师、骨干德育教师和骨干校长。进一步优化农村教师结构,调整完善城乡学校编制标准。根据国家统—部署,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贴补贴制度。督促县、乡两级政府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不断改善其工作、生活条件。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研究落实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

(五)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按照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把教育工作的重心从外延扩张为主向内涵提高为主转变,把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育的着力点从数量向质量转变。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建立一系列推进创业、创新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创新”实践。进一步推广“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建立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的评价体系。改进完善教材设置和供应工作,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逐步把示范高中招生名额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初中。积极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建立学生体质状况监测和公布制度。加强对素质教育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违规办学行为。

(六)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开放。加快建立学前教育“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办学积极性。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并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的办学责任。研究建立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完善民办教育的产权、人事监管等制度,加快形成“积极鼓励、大力扶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办法,扩大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试点,努力使考试评价更有利于遏制升学竞争加剧的势头,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更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继续提高教育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进一步规范各类办学行为。把校园安全稳定放在突出位置,抓好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和高校稳定工作。

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之后,省政府将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对教育工作的审议意见,并积极研究整改,努力使我省的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郑继伟

第4篇:关于蔬菜受灾情况的报告

关于申请×××合作社蔬菜大棚因风受灾

补助资金的报告

×××镇人民政府:

×××镇太阳村为积极响应县政府促进农民自主创业,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村委会支持鼓励村里有为青年陈星组建了×××县×××蔬菜专业合作社,带来广大村民从事种植大棚蔬菜。于2011年建设了20个蔬菜大棚,共占地近30亩,每个大棚投资近2万元。在村支两委的支持和鼓励下社员积极性空前高涨,呈现出喜人的发展态势。

大棚种植主要以反季节辣椒、茄子、韩国萝卜等蔬菜为主,预计棚产效益在10000元左右,目前蔬菜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合作社准备于2012年继续投资建设20个蔬菜大棚。但是,春节期间气温骤降等因素,蔬菜生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2012年2月2日,突如其来的大风(风级估计在七级左右)将××××××合作社×××镇基地蔬菜大棚大面积摧毁,大棚内辣椒、茄子等蔬菜全部被冻毁,造成了2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在灾情发生后,县农委、镇政府和村支两委相关领导冒着大风到达受灾现场指导作业,合作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剩余蔬菜大棚进行防牢加固,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

×××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现有

社员60人,主要从事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服务等。合作社抢抓机遇,充分利用×××镇优越的土地资源,积极流转农村土地,组织建设蔬菜大棚,提高农村土地的产值和产出,引领农民发家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面对灾情合作社社员们没有灰心,村支两委也没有灰心,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思想没有动摇。合作社积极组织重建工作,决心把蔬菜大棚产业培育壮大,把新农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起来。为了扶持和鼓励×××镇太阳村×××合作社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的大力发展,现向镇政府申请菜农受灾补助资金,望予以批准。

×××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二〇一二年二月六日

第5篇:关于雨雪冰冻受灾情况的报告

省联社:

从元月11号以来在xx先后出现了四次降雪,xx的灾情较为严重,全市共有xx万人不同程度的受灾,将近有xx万亩农田受到灾害的影响,倒塌房屋xx多间,冰雪灾害给全市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虽无一人死亡,但导致130多人受伤。全社上下众志成城,把抗灾及春节期间保开门、保服务、保安全及支持抗灾救灾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并积极组织员工开展了自救。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辖内受灾网点情况 全社共有营业网点52个,虽然营业房屋没有出现倒塌现象,但部分网点及员工家中水管水表冻裂,有的员工家中地板、墙面不同程度受损,信用社和员工蒙受和承担了经济损失。

二、灾后及春节期间“三保”工作情况

(一)高度重视“三防”工作。市联社及基层信用社及时成立了防灾、防冻、防事故工作专班,实行了“谁主管、谁负责”工作责任制。制定了xx联社“三防”工作紧急预案,落实了应急措施。

(二)强化安全意识。利用短信平台,发送警示信息,提醒全员时时注意安全。以信用社为单位召开了安防会议。

(三)注意行车安全。严格按照省联社有关规定,加强车辆管理,在雨雪天气和春节期间,除值班和运钞车处所有车辆一律封存,并对出行车辆在年前进行了一次检修,为出行车辆安装防滑链,严禁领导自驾和外勤人员骑摩托车外出,消除安全隐患。

(四)尽量减少各类会议和培训。

(五)确保营业网点安全。对条件相对较差的分社及储蓄所强化火灾隐患意识,营业室内一律不允许生明火取暖,对电路组织了一次全面检查,对照明电和工作用电严格分开,人员下班后,工作用电由专人负责关闭。 及时转发省联社《关于认真做好春节期间防案保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xx农信办[xx]11号),确保了灾后及春节期间未出现安全事故。

(六)搞好便民服务。各营业网点从强化雨雪天气期间的服务措施入手,做到了营业室内勤拖地、勤打扫,营业室外勤铲积雪。在营业室内外显眼处张贴温馨提示,门槛前后铺上防滑垫,防止客户跌倒。

三、支持抗灾、救灾情况

制定下发了《xx联社xx年信贷工作意见》,召开了信用社主任会议及分管信贷工作副主任专题会议,对支持农民、农户抗灾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雨雪天气结束后,全社200多名信贷员即背包下乡,开始走村串户所有贷款户及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企业进行了全面摸排,掌握了一手资料。 特此报告。

第6篇:关于雨雪冰冻受灾情况的报告

省联社:

从元月11号以来在xx先后出现了四次降雪,xx的灾情较为严重,全市共有xx万人不同程度的受灾,将近有xx万亩农田受到灾害的影响,倒塌房屋xx多间,冰雪灾害给全市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虽无一人死亡,但导致130多人受伤。全社上下众志成城,把抗灾及春节期间保开门、保服务、保安全及支持抗灾救灾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并积极组织员工开展了自救。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辖内受灾网点情况

全社共有营业网点52个,虽然营业房屋没有出现倒塌现象,但部分网点及员工家中水管水表冻裂,有的员工家中地板、墙面不同程度受损,信用社和员工蒙受和承担了经济损失。

二、灾后及春节期间“三保”工作情况

(一)高度重视“三防”工作。市联社及基层信用社及时成立了防灾、防冻、防事故工作专班,实行了“谁主管、谁负责”工作责任制。制定了xx联社“三防”工作紧急预案,落实了应急措施。

(二)强化安全意识。利用短信平台,发送警示信息,提醒全员时时注意安全。以信用社为单位召开了安防会议。

(三)注意行车安全。严格按照省联社有关规定,加强车辆管理,在雨雪天气和春节期间,除值班和运钞车处所有车辆一律封存,并对出行车辆在年前进行了一次检修,为出行车辆安装防滑链,严禁领导自驾和外勤人员骑摩托车外出,消除安全隐患。

(四)尽量减少各类会议和培训。

(五)确保营业网点安全。对条件相对较差的分社及储蓄所强化火灾隐患意识,营业室内一律不允许生明火取暖,对电路组织了一次全面检查,对照明电和工作用电严格分开,人员下班后,工作用电由专人负责关闭。

及时转发省联社《关于认真做好春节期间防案保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xx农信办[xx]11号),确保了灾后及春节期间未出现安全事故。

(六)搞好便民服务。各营业网点从强化雨雪天气期间的服务措施入手,做到了营业室内勤拖地、勤打扫,营业室外勤铲积雪。在营业室内外显眼处张贴温馨提示,门槛前后铺上防滑垫,防止客户跌倒。

三、支持抗灾、救灾情况

制定下发了《xx联社xx年信贷工作意见》,召开了信用社主任会议及分管信贷工作副主任专题会议,对支持农民、农户抗灾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雨雪天气结束后,全社200多名信贷员即背包下乡,开始走村串户所有贷款户及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企业进行了全面摸排,掌握了一手资料。

特此报告。

第7篇:受灾情况报告

村民受灾情况报告

尊敬的招商局领导:

2012年7月17日,无情的暴风雨引起的洪灾,摧毁了我家里无数物资。霎时间,只见家里东西往上漂浮。许多物品随洪水漂走。见此情况,我忙叫村里表兄把牛拉走,剩下一头怀胎3个多月的母猪和两头架子猪只能眼真真看着被淹没, 还有十几只鸡也被冲走。然后我赶忙关门,全家只能在床上过夜,家人连吃的都没有,只能饿着肚子坐到第二天,正准备为父亲逝世百日烧包日子也没有得到尽孝。

在次日6点20分时须,水已经淹平了家里的床铺,我看见情况越来越严重,赶忙打电话给村支书申请救助,虽然村领导离我家不到一里路,可想到怕进水救不了烈火,我赶紧把年老的母亲、年幼的女儿、姐姐及妻子一一背着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那时门外的水位已淹到我的肚脐。到了9点许,村副主任到家对面的邻居家门前照了张相就走了,吕支书几次赶到我家询问观察灾情。

到了19日下午,我们给父亲烧百日包回来在邻居家准备吃饭时,村吕支书带领县招商局两位领导,冒着大雨,绕着危险的山路徒步到我家查看受灾情况,可由于水位还深,(连供饭都是在水里了,那是心理的感受是多么的凄凉)无法看到家里的情况。只能在安全处查看。领导的安慰,领导的关心,令我及家人感动不已。真是灾难无情人有情啊!

连续几天的强降雨,导致家里淹了四天五夜水才小消退平家里,家里的浮泥有5厘米左右,外面院坝都还有30厘米左右的水位,也打乱了家里的正常生活。但毕竟还是要生活,我就和家人及叫来两个亲戚帮忙把家里清理。

忙了一整天算是清理了,可看到家里的损失,自己觉得太心寒。家里受灾严重。其中:

电器:一台电脑、一台电视机、一台冰柜、一台平车机、一台饮水机、两台洗衣机、粉碎机一台,电转两套、电磁炉两台、电饭煲两台、报废,预计造成经济损12000元左右。

牲口;母猪一头、鸡十几只无法挽回,架子猪两头受损。预计造成经济损6000元左右。

家具铺盖;沙发四个,茶几一个、电视柜一个、大组合柜一套,席梦思一张,小床四张,被柜两个,橱柜一套,棉被17床。毛毯39床等发霉腐烂,预计造成经济损18000元左右。

粮食;菜籽4300斤左右,谷子7000斤左右,玉米1500斤左右,豆芽黄豆两百斤等,预计造成经济损失9000元左右。

其它;80多个平方的0代天麻繁殖培育种种植绝收,造成经济损13000元左右,1400多个平方的地膜白菜种植绝收,造成经济损6000元左右,两套老木栅子发霉腐烂造成经济损5000元左右,四包尿素,一包复合肥融化,造成经济损610元左右,水稻受灾面积2.6亩,预计减产4成,预计造成经济损失1000元左右。玉米受灾面积6亩,预计减产8成,预计造成经济损失2600元左右,其他粮食预计造成经济损失500

元左右。

以上灾情;已造成经济损失七万余元。

此次受灾我家在猫营镇最为严重,物资损失较多较大,由于地质环境因素,排水沟出现严重性人为破坏,每年的水灾都要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房屋安全结构受到严重性的损伤,墙面出现裂缝漏水,屋面出现炸裂漏水,瓦房木梁断裂几根,墙面出现偏移。需要重新维修,我无力及时解决。特写此报告,希望上级领导伸出援助之手,解决我的燃眉之急、救于为难之中。我及家人将感激不尽。

紫云自治县猫营镇黄土村湾字组村民

周付文

2012年07月25日

第8篇:受灾情况报告[1]

金凤山学校受灾情况报告

尊敬的区教育局及中心学校领导:

2013年4月18日下午4点30分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夹杂着冰雹的暴风雨袭击了我镇,当时风力达到9-10级,只见树倒枝折、瓦片横飞。我校受灾特别严重。我校领导当即向教育局和中心学校领导电话汇报了灾情。并组织学校行政人员进行了安全排查,对危险区域进行了暂时警示处理。

4月19日上午,局领导到我校查看了受灾情况。

经初步统计;有教学楼,储藏用房,厨房,厕所大约500平方米的屋面受损。

学校至少50米围墙受雨水冲刷,已经明显倾斜,摇摇欲坠。

学校铁门、不锈钢旗杆被狂风刮倒,都已经断裂变形。 以上设施如不及时修缮,将危及师生的生命安全。要得到修缮,需要维修资金30000余元,我校无力解决。 特写此报告,希望上级领导解决我校的实际困难。

金凤山学校

2013年4月21日

第9篇:新开村受灾情况申请报告

关于新开村干旱受灾情况的申请报告 八堡乡人民政府:

新开村位于八堡乡南部,辖区12个村民小组,共1102户4160人,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2292亩(田100亩),人均耕地面积0.56亩;全村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油菜、辣椒、马铃薯为主。由于今年持续干旱影响,我村受灾面积达50%(其中绝收的100亩,干田40亩),全村村民出现饮水困难问题;我村为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核桃种植,引导村民致富,种植核桃1000亩,由于干旱严重,造成大部分核桃育苗枯萎,损失相当惨重。

经村两委班子实地考察,各村民小组可利用资源汇报如下:

1、大坡组马桑树湾子、五合一组和新开组土地丫口后面均有水源点,可以挖掘开采利用。

2、寨中组坝子处可往地下打井取水,具体请求政府领导一同实地考察,对其勘测进行实施。

3、寨中和水箐沟的管道破裂,需进行修缮后方可畅通。

4、建议新建大山水库,保障我村蔬菜种植基地的供水和辖区内人畜饮水。

为了解决我村干旱受灾村民的生活、生产和饮水问题,进一步推动我村新农村建设发展,我村两委班子和广大村民想尽一切办法生产自救自找水源解决当前实际问题,但资金缺口较大,请求党委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新开村全体村民表示衷心感谢!

特此报告!

新开村党支部新开村村民委员会二○一一年九月十七日

上一篇:调度录音系统维护下一篇:含有反义词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