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汽车公司排名

2023-03-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世界汽车公司排名

世界500强企业 十大制药公司排名

进世界500强企业并没有那么难,看看世界十大制药公司排名

对许多制药企业而言,2005年是一个过渡年。这一年,他们不仅要面对药品安全性问题的频发,而且要妥善处理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问题。然而,人口的老龄化发展和药品研发链的不断充实却是全球药品市场增长的强劲推动力,同时也为制药企业带来了希望。

据IMS报道,2005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达6020亿美元。虽然市场规模可观,但其增长率却为1998年以来最低,仅为7%。一方面,“重磅炸弹”产品继续支撑制药巨头主导全球医药市场格局,另一方面,品牌药的专利到期阻碍了制药巨头的快速发展。目前各国政府普遍都在进行医疗体制改革,以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同时,由于研发费用不断上升,新药开发难度加大,药政管理更趋严格,未来全球医药市场的增长将进一步放缓,逐步进入稳定增长期。据IMS预计,未来5年内,全球医药市场将以5%~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分析连续2年的福布斯排行榜,可知:由COX-2抑制剂安全性问题引起的药品召回对制药巨头的影响依然存在。辉瑞公司(Pfizer)虽然在2005年继续荣登福布斯制药企业排行榜的首位,但其全球企业排名从2004年的第23位下滑至2005年的第33位,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缩水”。2005年美国默克公司(Merck)的福布斯制药企业排名为第7位,全球企业排名为第123位,分别下滑了1位和16位。

由法国制药企业赛诺菲-圣德拉堡公司(Sanofi-Synthelabo)和安万特公司(Aventis)合并而成的赛诺菲-安万特公司(Sanofi-Aventis)显然是一匹不可小觑的“黑马”,2005年一举闯入福布斯制药企业排名第3的位置。而在上年位列制药企业第

3、

4、

5、6位的葛兰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诺华公司(Novartis)、罗氏公司(Roche)和默克公司,则因此而纷纷顺移一位,2005年分别位列第

4、

5、

6、7位。具体请见表

1、表2。

表1 2005年福布斯制药企业全球十强排名(亿美元)

制药企业排名 全球企业排名 公司名称 国家 销售额 利润 资产 市值

1 33 辉瑞 美国 513 81.1 1,175.70 1,920.50 2 57 强生 美国 505.1 104.1 565.7 1,715.10

3 58 赛诺菲-安万特 法国 322.8 74.9 1,024.30 1,193.70 4 82 葛兰素史克 英国 372.2 80.6 429.3 1,474.20 5 83 诺华 瑞士 305.8 58.2 543.3 1,257.30 6 97 罗氏 瑞士 269.6 43.9 513.6 1,275.10 7 123 默克 美国 220.1 46.3 438.3 766.2 8 154 惠氏 美国 187.6 36.6 358.4 669

9 167 阿斯利康 英国 226.9 44.6 237.2 727.4 10 192 百时美施贵宝 美国 192.1 30 256.1 452.1

表2 2004年福布斯制药企业全球十强排名(亿美元)

制药企业排名 全球企业排名 公司名称 国家 销售额 利润 总资产 市值

1 23 辉瑞 美国 525.2 113.6 1236.8 1979.9 2 63 强生 美国 473.5 85.1 475.9 1946.8

3 70 葛兰素史克 英国 390.8 82.6 433.4 1403.9 4 74 诺华 瑞士 306.2 62.5 522.8 1220.7 5 81 罗氏 瑞士 274.3 58.3 500.3 1079.9 6 107 默克 美国 229.4 58.1 405.8 703

7 145 阿斯利康 英国 223.6 39.8 256.2 647.4 8 149 雅培 美国 196.8 32.4 267.2 716.2

9 169 百时美施贵宝 美国 193.8 23.9 262.4 487 10 182 惠氏 美国 173.6 12.3 297.3 544.6

对比一下中国企业在2006年度世界500强中的排名情况:

排名 公司名称 主要业务 营业收入亿美元

23 中国石化 炼油 987.84 32 国家电网 电力 869.84

39 中国石油天然气 炼油 835.56 199 中国工商银行 银行 291.67 202 中国移动通信 电信 287.77 206 鸿海精密 电子 283.50 217 中国人寿 保险 273.89 255 中国银行 银行 238.60 259 和记黄埔 多元化 234.74 266 中国南方电网 电力 231.05 277 中国建设银行 银行 227.70 279 中国电信 电信 227.35 296 宝钢集团 金属 215.01 304 中化集团 贸易 210.89 331 国泰金融控股 保险 194.68 377 中国农业银行 银行 171.65

441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工程建筑 152.93 454 广达电脑 计算机 149.00 463 中粮集团 贸易 146.53 470 一汽集团 汽车 145.10 475 上汽集团 汽车 143.65

485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工程建筑 141.38 486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工程建筑 141.22

再看看宝洁公司:2006年销售额近682亿美元,在全球“财富五百强”中排名81位。

第2篇:2014年中国十大专用汽车公司排名

近几年来,国家近年来持续扩大内需,迅速繁荣的商品运输促使厢式运输类专用车的需求快速升温,加快了物资的流通。高速公路用专用车、市政专用车、生活服务类专用车等市场前景广阔的产品,各车企也在加快发展自主品牌专用车零部件,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拥有核心技术,同国民经济一道实现同步发展。在2010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编制完成了中国《专用汽车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指出,随着中国专用车行业产能的急剧扩大,发展外延经济,寻求国际市场突破,是消化中国专用车过剩产能的有效途径。虽然“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仍将处于调整期,但随着中国专用车综合性价比的提升,出口总量有望增加,非洲、中东、东南亚、东欧等地区仍将是中国重要的专用车出口市场。

我国专用车市场经过2011和2012连续两年的下滑后,2013年的产销量均呈恢复性增长,尤其是罐式车和自卸车系列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13年我国专用车产量为124.39万辆,同比增长48.22%。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年中国专用汽车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十大专用汽车企业排行榜如下: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迪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第3篇:2014年中国十大汽车租赁公司排名

目前,中国的汽车融资租赁业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幼稚期”。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管理技术和服务水平上都有很大的差距,都难以与国际汽车融资租赁企业相抗衡。《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出台后,给汽车租赁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规划》提出以安全、节能减排和服务质量为重点,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对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和从业人员的诚信考核。建立驾驶员培训、机动车维修、汽车租赁业的服务质量监测和考核体系,逐步建立全国汽车维修质量检测及汽车配件质量保证和追溯体系。

根据前瞻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2005-2013年,我国汽车经营租赁市场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25.125%。2012年,汽车经营租赁市场规模约24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率为9.09%。而与美国240亿美元的市场相比,我国汽车经营租赁市场仅为美国的16.67%。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中国汽车租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十大汽车租赁公司排行榜如下:

深圳市至尊汽车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一嗨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神州租车控股有限公司

安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首汽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今日新概念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强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白云出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银建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瑞致(广州)租车有限公司

第4篇:世界各大汽车公司旗下品牌

世界各大汽车公司旗下品牌:大众汽车: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也是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商之一的大众集团的核心企业 .旗下主要十大品牌:大众,奥迪,兰博基尼,宾利,布加迪,西亚特,斯柯达,保时捷.斯堪尼亚,MAN.大众汽车集团包括作为主体的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和德国奥迪汽车公司(Audi)。德国大众汽车商用车公司(Volkswagen Nutzfahrzeuge)、意大利兰博基尼汽车公司(Lamborghini)、英国宾利汽车公司(BENTLEY)、法国布加迪汽车公司(BUGATTI)、西班牙西亚特汽车公司(SEAT)、捷克斯柯达汽车公司(Skoda)。大众汽车集团业务分为两大,品牌群,在集团下,奥迪与大众各自管理其品牌体系,其中奥迪品牌群管理奥迪、西亚特和兰博基尼,大众品牌群管理大

通用汽车公司(GM),是一家美国的汽车制造公司,总部在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通用汽车主要股东:美国财政部,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加拿大政府.旗下主要品牌: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欧宝(Opel),大宇.1929年,欧宝(Opel)被通用汽车收购,成为通用汽车在欧洲最大的品牌。2000年奥兹莫比尔品牌退出.2008年底抛弃土星(Saturn)、庞蒂克(Pontiac)、萨博和悍马(Hummer)四个品牌。2010年1月出售萨博给世爵汽车公司,,2010年11月1日通用汽车旗下品牌皮蒂亚克

(Pontiac)由于通用汽车与皮蒂亚克经销商的合约到期,10月31日宣布正式倒闭.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mpany)是一间生产汽车的跨国企业,美国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福特、通用与克莱斯勒被认为是底特律的三大汽车生产商。这三家公司统治着美国汽车市场.旗下主要品牌:福特、林肯(Lincoln)与水星(Mercury),马自达。自1979年开始,已先后收购了日本的马自达(收购33.4%的股票)、英国的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捷豹(Jaguar)、路虎(Land Rover)以及瑞典的Volvo(汽车分支)(Volvo)。2007年,Prodrive老板大卫-理查兹以9.25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手中购得阿斯顿-马丁。2008年3月26日,出售捷豹和路虎(Land Rover)两大汽车品牌给印度塔塔集团.出售马自达的20%持股.2010年3月28日出售沃尔沃汽车给中国吉利.

丰田汽车公司:总部设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市和东京都文京区的汽车工业制造公司,属于三井财阀。旗下主要品牌:TOYOTA(丰田) CROWN(皇冠)LEXUS(雷克萨斯)SUBARU(斯巴鲁)大发.菲亚特FIAT:是意大利著名汽车制造公司,成立于1899年,总部位于意大利北部都灵。旗下的著名品牌包括:菲亚特、蓝旗亚(Lancia)、阿尔法·罗密欧(Alfa Romeo)和玛莎拉蒂(Maserati)。法拉利也是菲亚特的下属公司,但它是独立运作的。另外,生产商用车辆的依维柯(Iveco)公司与著名汽车零组件大厂Magneti Marelli亦同样隶属于菲亚特。菲亚特汽车集团一共得过12次欧洲Car of the year(菲亚特9次,Alfa Romeo 2次,Lancia 1次),是所有车厂中获奖最多次的。一手创立并长期掌控菲亚特之阿涅利家族,在二次大战时与当时墨索里尼政府有密切关系,并提供大量军用车辆予墨索里尼军队。因此墨索里尼倒台后,1946年阿涅利家族被新政府赶出菲亚特。然而在1963年,乔瓦尼·阿涅利之孙吉安尼(Gianni Agnelli)成功取得菲亚特控制权.2009年4月30日,陷入困境的克莱斯勒公司发表声明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菲亚特集团正式宣布入主。克莱斯勒原母公司、私募基金Cerberus放弃克莱斯勒股权,联合汽车工会(UAW)、菲亚特、华府和加拿大政府将分别持有新公司股权55%、20%、8%及 2%。倘菲亚特满足个别目标,如在美国引入节能发动机等,持股量可增至35%,如果新克莱斯勒能够偿还华府贷款,预期菲亚特到2013年持股量更可增至51%.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美国汽车制造商,现有意大利商菲亚特入股投资。旗下主要品牌:克莱斯勒(Chrysler),道奇,吉普(Jeep),老鹰(Eagle).1987年克莱斯勒买下美国汽车公司(AMC)获得该公司旗下的著名厂牌吉普(Jeep).1987年克莱斯勒设立新品牌老鹰(普利茅斯与老鹰品牌后来在产品整合中取消.),并买下意大利跑车厂兰博基尼,协助让主力跑车兰博基尼Diablo更符合实用,但1993年又将兰博基尼转卖给印尼公司MegaTech。1998年,克莱斯勒与戴姆勒-奔驰合并为戴姆勒-克莱斯勒.2007年5月14日,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宣布,克莱斯勒的80.1%股份被出售给博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009年4月30日,陷入困境的克莱斯勒公司发表声明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来意大利汽车制造商菲亚特集团正式宣布入主。菲亚特将持有新成立的克莱斯勒集团20%的股份;如果能达成特定的运营目标,则将把所持股份增加到35%,届时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旗下的工会退休员工医疗保健基金将持有克莱斯勒集团55%的股份,是该集团的最大股东。美国政府则将持有该集团的8%股份,加拿大政府则将持有2%。

韩国现代起亚汽车集团(Hyundai Kia Automotive Group)是由一系列附属公司以复杂的控股方式组成的的集团公司,集团的实际代表是现代汽车公司,集团的前身是现代汽车集团.现代起亚汽车集团目前是世界产量第五大的汽车生产商。旗下主要品牌:现代Hyundai.起亚Kia.起亚汽车是现代起亚汽车集团的子公司,也是韩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总部位于首尔.起亚在1997年破产,导致起亚51%股权被转手到其国内对手──现代汽车。后来现代公司重组,目前现代汽车公司已拥有起亚40%股权。

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的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旗下主要品牌:梅赛德斯-奔驰,迈巴赫,Smart,AMG,乌尼莫克.三菱扶桑.迈凯轮McLaren股份.戴姆勒公司原本是由多个家族企业构成的,其中主要有1883年卡尔·本茨建立的世界上首家汽车厂:奔驰莱茵燃气发动机厂,以及1890年由戈特利布·戴姆勒建立的戴姆勒发动机公司。这两位发明家尤其在19世纪末作出了众多创新:奔驰开发了第一辆大客车,戴姆勒开发了第一辆载重汽车。 1902年,“梅赛德斯”获得专利保护,这两家公司得到迅速发展。直到20世纪20年代德国爆发经济危机期间,两家公司被迫合并,并在1926年形成了总部设在斯图加特的戴姆勒-奔驰股份公司。有意思的是,这两位创始人在其有生之年并未互相见过对方,事实上,他们分别创立的车厂,在当时可说是在商场上互相竞争的对手。1998年5月7日戴姆勒公司(即著名的梅赛德斯-奔驰生产商)的总裁于尔根·施伦佩和克莱斯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罗伯特·伊同在伦敦宣布两家汽车生产商合并。由此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商。 2007年5月18日,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证实,他们已将美国子公司克莱斯勒集团80.1%的股份,转让给了私人资本运营投资公司Cer-berus资产管理公司,因此形同戴姆勒及克莱斯勒两集团再度分家。2010年4月7日雷诺日产(Renault-Nissan Alliance)与戴姆勒(Daimler)合组全球第三大汽车联盟,交叉持股3.1%,戴姆勒将发给对方共3290万股,占总股权比率3.1%,总值高达11.7亿欧元(16亿美元),由雷诺、日产平分,戴姆勒则同时获得雷诺新股与日产现股各3.1%。

本田技研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日本跨国企业,以制造汽车、摩托車、卡车和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为主,同时也制造引擎,一年约生产1400万台引擎,是世界最大的引擎制造商。目前本田公司的总部位于东京.旗下主要品牌:本田Honda,讴歌ACURA,

BMW,正式全称为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德文: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是德国一家世界知名的高档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商,总部位于慕尼黑。BMW经常被昵称为“Bimmer”,BMW在中国大陆、香港与早年的台湾又常称为“宝马”.旗下主要品牌:宝马BMW、MINI、劳斯莱斯

Rolls-Royce.BMW公司最初是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BMW的创始人卡尔·斐德利希·拉普(Karl Friedrich Rapp)在1913年时,利用一慕尼黑近郊原本是制造脚踏车的工厂厂房,设立了拉普引擎制造厂(Rapp-Motorenwerke),从事航空用引擎之制造。在同年,古斯塔夫·奥图(Gustav Otto)也在附近创立了古斯塔夫奥图航空机械制造厂(Gustav Otto Flugmaschinenfabrik),古斯塔夫事实上就是著名的尼可劳斯·奥古斯特·奥图(Nikolaus August Otto)、四行程汽油引擎(奥图循环引擎)发明者的儿子。古斯塔夫·奥图稍后与人合资,在1916年3月7日创立了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Bayerische Flugzeugwerke,BFW),并且将自己创立了三年的工厂并入这家新厂。同年,拉普也获得银行家卡米罗·卡斯提李奥尼(Camillo Castiglioni)与马克思·弗利兹(Max Friz)的资助大幅扩张规模,但却因为评估错误过度扩张导致营运不善,致使拉普在1917年时黯然离开。他的合伙人找到奥地利的金融家佛朗兹-约瑟夫·帕普(Franz-Josef Popp)合作接下了引擎厂的业务,在1917年7月20日将工厂改名为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Bayerische)

第5篇:世界十大汽车公司及旗下品牌(精选)

1.通用汽车公司 http:// (别克、凯迪拉克、雪弗兰、GMC、奥兹莫比尔、土星、考维特、庞蒂克、萨博、欧宝、悍马 )通用汽车公司与菲亚特、铃木、五十铃、富士重工汽车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关系。

2.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http://

3.福特汽车公司 http:// (福特(Ford)、林肯(Lincoln)、水星(Mercury)、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捷豹(Jaguar)、马自达(Mazda)、沃尔沃(Volvo)和陆虎(Land Rover)。)

4.丰田汽车公司 http://

8.本田汽车公司 http://

1.通用

通用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年工业总产值达1000多亿美圆。其标志GM取自其英文名称(General Motro Corporation)的前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它是由威廉杜兰特于1908年9月在别克汽车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立于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现总部仍设在底特律。

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最大五百家企业中居首位,在世界最大工业企业中位居第二。它在美国及世界各地雇员达80万人,分布在世界上40个国家和地区,通用家族每年的汽车总产量达900万辆。

通用汽车公司是美国最早实行股份制和专家集团管理的特大型企业之一。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典型地表现了美国汽车豪华、宽大、内部舒适、速度快、储备功率大等特点。而且通用汽车公司尤其重视质量和新技术的采用。因而通用汽车公司的产品始终在用户心中享有盛誉。

通用汽车公司与菲亚特、铃木、五十铃、富士重工汽车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关系。

2.福特

福特汽车公司由亨利·福特先生创立于1903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一共达到了1,500万辆,缔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福特先生为此被尊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1999年,《财富》杂志将他评为“二十世纪商业巨人”以表彰他和福特汽车公司对人类工业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亨利·福特先生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尽力了解人们内心的需求,用最好的材料,由最好的员工,为大众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好车。

今天的福特汽车已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它的总部位于美国密执安州迪尔伯恩市,业务遍及六大洲200多个区域市场, 更有325,000名员工、110个工厂遍布全球。作为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今天的福特汽车依然坚守着亨利·福特先生开创的企业理念:“消费者是我们工作的中心所在。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想着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拥有八大汽车品牌,包括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福特(Ford)、捷豹(Jaguar)、路虎(Land Rover)、林肯(Lincoln)、马自达(Mazda)、水星(Mercury)和Volvo。此外,福特汽车公司还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信贷企业——福特信贷(Ford Motor Credit)、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赫兹(Hertz)以及著名汽车服务品牌 QualityCare。这些驰名世界的品牌对于福特、对于全球的消费者来说都蕴含着非凡的价值。

3.戴姆勒-克莱斯勒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是美国第三大汽车工业公司,创立于1925年创始人名叫沃尔特·克莱斯勒。该公司在全世界许多国家设有子公司,是一个跨国汽车公司。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底特律。

1924年沃尔特·克莱斯勒离开通用汽车公司进入威廉斯·欧夫兰公司,开始生产克莱斯勒牌汽车。1925年他买下破产的马克斯维尔公司组建自己的公司。凭借自己的技术和财力,他先后买下道奇、布立格和普利茅斯公司,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

随着经营的扩大,克莱斯勒开始向海外扩张,先后在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巴西建厂和收买当地汽车公司股权,购买了意大利的马沙拉蒂公司和兰伯基尼公司,从而使公司成为一个跨国汽车公司。在30年代它的黄金时期,曾一度超过福特公司。本世纪70年代,公司因管理不善濒于倒闭,著名企业家李·雅柯卡接管该公司。雅柯卡上任后大胆启用新人,裁减员工,争取政府资助,并把主要精力投入市场调研和产品开发上,并在产品广告上出奇制胜。在80年代初,克莱斯勒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继续排在世界前5名汽车大公司 行列。

进入90年代,因日本汽车公司的进攻,克莱斯勒再次陷入困境,它在汽车公司排名中一降再降,甚至降到日产美国分公司(美国市场)之下。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有道奇、顺风、克莱斯勒轿车部以及道奇载 重车、零部件部等。现行汽车新产品则有“行可达”轻型货车、“太阳舞”轿车以及“幽灵”和“道奇600”、“顺风快帆船”等汽车产品。

第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将展出在中国首次亮相的奔驰新款C级车,此车为全面革新的新车型,于今年5月刚在欧洲上市。同时精心挑选S、E、M级各款奔驰车型与中国的观众见面。除此之外,还将展出共轨型CDI发动机。

4.丰田

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日本最在的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现在已发展成为以汽车生产为主;业务涉及机械、电子、金融等行业的庞大工业集团。

丰田公司早期以制造纺织机械为主,创始人丰田喜一郎1933年在纺织机械制作所设立汽车部,从而开始了丰田汽车公司制造汽车的历史。1935年,丰田AI型汽车试制成功,第二年即正式成立汽车工业公司。但在整个数30年代和4 0年代该公司发展缓慢,只是到了二战之后,丰田汽车公司才加快了发展步伐。它们通过引进欧美技术,在美国的汽车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先进的汽车生产和管理技术,并根据日本民族的特点,创造了著名的丰田生产管理模式,并不断加以完善提高,大大提高了工厂生产效率和产品汽车在本世纪60年代末即大量涌入北美市场。1972年,该公司累计生产汽车1000万辆。

70年代是丰田汽车公司飞速发展的黄金期,从1972年到期1976年仅四年时间,该公司就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年产汽车达到200多万辆。进入8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的产销量仍然直线上升,到90年代初,它年产汽车已经超过了400万辆接近500万辆,击败福特汽车公司,汽车产量名列世界第二。 丰田汽车公司60、70年代是日本国内自我成长期,80年代之后,开始了它全面走向世界的国际战略。它先后在,美国、英国以及东南亚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并将汽车研究发展中心合建在当地,实施当地研究开发设计生产的国际化战略。

丰田汽车公司有很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而且十分注重研究顾客对汽车的需求。因而在它的发展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创出不同的名牌产品,而且以快速的产品换型击败美欧竞争对手。早期的丰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车名噪一时,近来的克雷西达、列克萨斯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丰田汽车公司总部在日本东京,现任社长丰田章一郎。年产汽车近500万辆,出口比例接近50%。

丰田汽车公司与韩国的现代汽车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关系。

5.大众

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创建于1938年德国的沃尔斯堡,创始人是世界著名的汽车设计大师波尔舍。大众汽车公司经营汽车产品占主要地位,是一个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汽车活动的跨车汽车集团。大众汽车顾名思义是为大众生产的汽车。1934年1月17日,波尔舍向德国政府提出一份为大众设计生产汽车的建议书。随之,建议被批准,后来由波尔舍组建了一个由34万人入股的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年产量为100万辆。

在沃尔斯堡的“大众汽车城”里,第一批“甲壳虫”问世,但仅仅生产了630辆就因二次世界大战而停产。二战后,大众公司划归西德政府,汽车生产又逐步恢复。由于“甲壳虫”车价格低廉,这种汽车很快风靡德国和欧洲,1955年“ 甲壳虫”出口到100多个国家,1981年“甲壳虫”停产时,已经累计生产2000万辆,打破福特T型车的世界纪录。随着“甲壳虫”的畅销,大众汽车公司也成长为一个强大的 世界汽车生产集团,它在西班牙、墨西哥等许多国家都建立起汽车生产厂和销售公司。

继“甲壳虫”后,大众公司在1980年实现四轮连续驱动水客车大批量生产,推出80年代世界最畅销的高尔夫汽车,从而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商。

大众汽车公司总部曾迁往柏林,现在仍在沃尔斯堡,现有雇员26.5万人。在全世界有13家生产性子公司,海外有7个销售公司,23个其他公司。国内子公司主要是大众和奥迪公司,国外有西班牙、墨西哥、斯柯达、桑塔纳、帕萨特、柯拉多、奥迪、奥迪科贝等。整个汽车集团产销能力在300万辆在右。

6.本田

本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汽车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1948年创立,创始人是传奇式人物本田宗一郎。公司总部在东京,雇员总数达11万人左右。现在,本田公司已是一个跨国汽车、摩托车生产销售集团。它的产品除汽车摩托车外,还有发电机、农机等动力机械产品。

本田公司的经营方法十分灵活。在美国设立的本田分公司,1991年在美国市场上的销量已超过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名列第三。本田的雅阁和思域汽车历年来被用户评为质量最佳和最受欢迎的汽车。在欧洲,本田也在英国建立了分公司。本田公司汽车产量已高达约300万辆。

该公司素有日本汽车技术发展的排头兵之称。在技术开发和研究上,创始人本田宗一郎舍得花大本钱,因而科技成果颇丰。本田的电子导航仪是世界上最先应用在汽车上的导行装置。它可以在荧光屏上显示地图以及行车路线,还可确定汽车的位置。四轮防侧滑电子控制器、自动控制车身高度电子装置和复合涡流调整燃烧发动机都是世界上汽车高技术的领先成果。同时本田汽车也是日本第一个达到美国标准的汽车公司。

本田公司的摩托车产品种类繁多,运动车、赛车和普通车在世界摩托车市场占有绝对优势,总产量达1000万辆左右。约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本田公司车队也是赛场上实力强劲的运动队。无论在汽车赛场还是摩托车赛场,本田车队每年都要拿几个世界冠军。本田公司主要汽车产品有雅阁、思域、时韵、City以及本田NSX、S2000等。摩托车产品则有拥有从50cc到1800cc等各排量,各级别的产品。同时动力机械产品则包括发电机、通用发动机、耕耘机、舷外机、草坪机、除雪机等等各领域的产品。

7.日产

日产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是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第一家开始制造小型Datsun轿车和汽车零件的制造商。几十年来,日产汽车公司的技术与产品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喜爱。

自从1972年第一辆公爵王出现在北京街头以来,日产汽车公司和与其产品一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的一部分。日产汽车公司通过在郑州设立合资公司生产皮卡车,又与风神汽车合作,完成了风神蓝鸟II型的市场导入。除了在中国制造生产的事业以外,日产汽车公司还从日本进口风度、阳光等普及型汽车到中国。 1998年,在进口车中首获北京市废气排放标准合格证的“风度2000CC”,博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

日产汽车公司承诺设计和制造满足客户需要的汽车,积极致力于解决在汽车社会中从交通安全到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目前,装配有日产汽车公司自行开发的车线自动保持辅助系统的汽车,混合燃料型汽车和电动汽车均已投入市场,燃料电池汽车也正在进行道路实验。日产汽车公司通过全球运作,在全世界17个国家有21个制造中心,年产总量约240万辆汽车,在全世界191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汽车。

1999年3月,日产汽车公司和与法国雷诺汽车公司签订了一个全面的联盟协定,旨在加强日产汽车公司的财政地位,同时获得双赢的发展。在对全球业务战略具有关键意义的各种运作中,双方之间的这种联盟允许最佳的和互补的产量,包括销售、产品和生产活动。日产汽车公司和法国雷诺汽车公司一直作为全球伙伴密切合作,同时保持各自的身份和公司战略。这种联盟旨在加强品牌知名度,使这些品牌具有明显的能力和特点,而且能够在21世纪的全球市场上有效地参加竞争。

8.标致--雪铁龙

标致汽车公司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法国最大的汽车集团公司。创立于1890年,创始人是阿尔芒·标致。1 976年标致公司吞并了法国历史悠久的雪铁龙公司,从而成为世界上一家以生产汽车为主,兼营机械加工、运输、金融和服务业的跨国工业集团。标致汽车公司的总部在法国巴黎,汽车厂多在弗南修·昆蒂省,雇员总数为 l l万人左右,年产汽车220万辆。

标致公司创始之初以生产自行车和三轮车为主,1891年开始涉足汽车领域并取得成功。由于不断采用新技术,公司的产量与日俱增。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产量已超过法国所有的汽车生产厂家,达到一万两千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阿尔芒·标致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使标致公司在战争中发展起来,1939年年产汽车即达4.8万辆。标致公司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是二战后的50、60年代,汽车产量在20年间猛增十几倍,一跃成为法国第二大汽车公司。

1976年,标致公司以自己的经济实力收购了经营不善的雪铁龙公司60%的股份,从而扩充了自己的实力。汽车总产量超过雷诺汽车公司而居法国第一。标致公司拥有92家国内公司和84家海外公司,海外公司以商业公司为主,工业公司不多,其中最大的海外工业公司有英国塔尔伯特和西班牙塔尔伯特汽车公司。

本世纪80年代,标致公司和中国合作在广州建立合资企业,将标致50

4、505型汽车输入到中国。标致汽车产品从微型到豪华型都有,最受欢迎的是中型汽车。标致汽车的特点是寿命长质量好,它的205及309型汽车在历年的汽车拉力赛中独占整头。

9.菲亚特

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菲亚特汽车公司始建于1899年7月意大利都灵市,创始人是乔瓦尼·阿涅利。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微型车的汽车生产厂家。这家公司的全称是意大利都灵汽车制造厂,菲亚特(FIAT)是该公司缩写的译音,FIAT也是该公司产品的商标。菲亚特集团总部设在意大利都灵市,现任董事长是创始人的长孙,和他同名,也叫乔瓦尼·阿涅利。汽车部雇员27万右,在100多个国家有子公司和销售机构。其轿车部门主要有菲亚特、法拉利、阿尔法和兰西亚等公司。工程车辆公司有伊维柯公司。菲亚特汽车集团是意大利最大的综合工商金融企业集团,它是所有汽车公司中涉足其他领域最多的汽车集团。在意大利它几乎垄断了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飞机制造、生物工程和土木工程、能源工程等许多技术生产领域,并在全世界开办了许多分支机构。

10.宝马

宝马是驰名世界的汽车企业,也被认为是高档汽车生产业的先导。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幕尼黑。80 年来,它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生产厂发展成为今天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越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20名。宝马也被译为“巴依尔”。宝马公司的全称是"Bayerische Motor en Werhe AG",BMW就是这三个单词的首位字母缩写。

宝马作为国际汽车市场上的重要成员相当活跃,其业务遍及全世界120个国家。1997年生产各种车辆120万辆。宝马汽车主要有

3、

5、

7、8系列汽车及双座蓬顶跑车等。目前,宝马正处于事业兴盛时期:欧宝和福特汽车公司购买它的6缸柴油发动机;劳斯莱斯集团不仅采用它的12缸发动机及电子设备,还与其共同研究生产新的航空发动机;1994 年宝马集团收购了英国陆虎汽车公司(RoverGroup);1998年,宝马集团又购得了劳斯莱斯汽车品牌;宝马在美国南卡罗来那州的新厂也落成投产,这是在美国的第一家外国高档汽车生产厂。

宝马公司历来以重视技术革新而闻名,不断为高性能高档汽车设定新标准。同时,宝马十分重视安全和环保问题。宝马在“主动安全性能”和“被动安全性能”方面的研究及其FIRST(整体式道路安全系统)为公司赢得了声誉。

宝马公司致力于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在高科技应用方面的发展。1994年4月,宝马公司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

第6篇:案例: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2007年,丰田汽车的产销量达到935万辆,终于超过通用汽车成为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第一次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在汽车行业内,打破了77年的记录超过了通用汽车。

丰田汽车公司简介

丰田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1918年1月,丰田开山长老丰田佐吉在东京创办丰田东京自动纺织社。1926年11月,丰田佐吉在东京创办丰田东京自动纺织公司。1933年9月,丰田佐吉在东京自动纺织公司内设置汽车工业部。1935年8月,第一辆GI型号卜车研制成功,同年10年确立公司的基本信条。1936年4月,开始生产AA型轿车,同年5月,KARIYA装配工厂开始运转,同年6 月,设立SHBAURA实验室。1937年8月,丰田汽车公司成立。1947年其产量超过了100,000辆,1950年4月,丰田汽车销售公司成立。1957年2月,丰田汽车销售公司曼谷总部成立,同年8月,第一辆标有"日本制造"的轿车出口美国。现在几乎一半的丰田汽车在美国生产和销售,其生产的花冠轿车享誉全球,创单一品牌最高销售纪录。70年代是丰田汽车公司飞速发展的黄金期,从1972年到期1976年仅四年时间,该公司就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年产汽车达到200多万辆。

2007年10月31日,万圣节(亦即西方的“鬼节”)前夕,丰田迎来了进入美国市场的 50周年纪念日。丰田美国的金婚回忆1957年丰田在加州成立美国销售公司时,通用汽车正红极一时。当时的GM不单是一家汽车企业,更是美国文化的最佳诠释。

其一进入美国市场就碰了钉子——到1958年底,该公司才售出287辆Toyopet 和1辆陆地巡洋舰。惨重打击差点就此把丰田送回老家,但是以隐忍精神见长的日本汽车狂人们并未气馁,他们将一肚子改进理念带回国,花了7年时间仔细研究美国消费者需求和美国路况,并于1965年推出了新车Corona并卖出 3.2万辆 Corona,由此树立了一定知名度。

1968年,丰田推出卡罗拉,该车一直热卖至今。当时丰田还排在德国大众之后,是美国的第二大进口车品牌。直到1975年下半年,丰田超过大众成为美国最畅销进口车品牌。1989年,丰田创立豪华高端品牌雷克萨斯,雷克萨斯LS400 和ES250初次登场亮相。此次,丰田巧妙地通过一次召回事件确立了品牌形象,雷克萨斯成为美国最畅销的豪华系列车型。

时至今日,丰田已经超过通用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占到 16.1%的市场份额,仅次于通用的25.1%(2007 年10 月份数据)。今天,丰田全球35%的销量和43% 的运营利润来自于北美市场。

早期的丰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车名噪一时,近来的克雷西达、凌志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丰田公司的三个椭圆的标志是从1990年初开始使用的。新商标是将三个外形近似的椭圆环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标志中的大椭圆代表地球,每个椭圆都是以两点为圆心绘制的曲线组成,它象征用户的心与汽车厂家的心是连在一起的,具有相互信赖感。中间由两个椭圆垂直组合成一个T字,代表丰田公司。它象征丰田公司立足于未来,对未来的信心和雄心。

在中国,丰田与一汽集团合作,在天津、成都、长春建立了4个整车生产工厂2个发动机生产工厂,至今已经推出了8款深受中国用户喜爱的车型;与广汽集团合作项目的车及发动机工厂也已经建成,且于2006年5月推出国产CAMRY凯美瑞;此外,LEXUS雷克萨斯在中国的进口车事业也在顺利开展,目前已经建成了12家特许经销店。丰田已在中国5个省、市设立了17家合资、独资公司,有近2万名中国员工。

丰田生产方式是丰田汽车公司积累多年经验而形成的思想体系,目的在于降低成本,生产高质量的产品。透视丰田生产方式,会发现三位杰出的人物:丰田佐吉、其子丰田喜一郎和一名生产工程师大野耐一。

丰田汽车集团的创始人丰田佐吉是自动纺织机的发明者。1902年,他发明了一种纺织机: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只要有一根断线,织机就会自动停下来。他的发明打开了自动纺 1 织业的大门,使得一名操作者可以同时看管几十台纺织机。而正是这种"一旦发生次品,机器立即停止运转,以确保百分之百的品质"的思考方式,形成了今天丰田的生产思想的根基。

1937年,汽车部宣告从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独立出来,作为一家拥有1200万日元资本金的新公司,"丰田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从此踏上了自己崭新的历程。1947年1月,第一辆小型轿车的样车终于试制成功。1949年,丰田的事业终于驶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

喜一郎的办法是,在装配生产线的各工序,只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必要数量的必要零件。因此,每一道工序只是在下一道工序需要的时候,才生产所需种类和数量的零部件。生产和输送在整条生产线上,同时协调进行,在每一工序中和不同工序间都是如此。除此之外,丰田于1954年在管理方面引进了一系列的全新生产方式,并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将其逐步演变成今天众所周知的"看板方式"。

在将丰田生产方式化为完整框架的过程中,大野耐一是最大的功臣。但当他1956年访问美国时,他才得到了关于准时生产的全新观念。大野到美国是为了参观汽车厂,但他在美国的最大发现却是超级市场。

经过一代代的改进,丰田生产方式基本上有效地消除了企业在人力、设备和材料使用中的浪费。管理者和雇员不但学会了对生产中的每一个工序的动作、每一件物品的堆放,还会对人员、材料或设备的等待时间的必要性进行精确的计算,从而消除了这些和其它一些方面的浪费。

1895年,丰田喜一郎出生于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机械专业。1929年底,丰田喜一郎亲自考察了欧美的汽车工业。1933年,在“丰田自动织布机制造所”设立了汽车部。1934年,丰田喜一郎决定创立汽车生产厂。1937年成立了“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社”,地址在爱知县举田盯,初始资金1200万日元,员工300多人。

1936年底至1937年初,丰田制造的卡车因质量差销售一直不景气。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后,陆军大批采购卡车,丰田公司的所有库存车一售而空,丰田公司赚了大钱。

丰田的产品范围涉及汽车、钢铁、机床、电子、纺织机械、纤维织品、家庭日用品、化工、建筑机械及建筑业等。

目前丰田已经在全球26个国家建立了52个生产基地,并且依靠以北美为核心,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为重点的全球战略布局,一举在2007年成为世界最大的也是最赚钱的汽车企业。

丰田公司有三大精髓。首先是众所周知的“以人为本”,第二个就是“质量第一”,最后一个是“节约”。

按照日本丰田的安全管理规则,车行道和人行道是严格分开的。尤其这是汽车制造厂,随时都会有汽车来往,为了保证人身安全,行人禁止走车行线,这在丰田已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即便是休息日没有汽车往来时,他们也自觉走在步行道上。据说丰田许多老职工由于几十年“循规蹈矩”,在偌大一个工厂里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地方。

丰田的精益思想是其在北美市场制胜的最大法宝。精益思想实际是从丰田生产方式(TPS)中研发出来的,是创始人大野耐一在美国超市的思想启发下产生的一种没有浪费的流程假设。精益的10条准则可概括为:消除浪费;使库存最小化;加速流动;由顾客需求拉动生产;满足顾客需要;把事情一次性做好;授权给工人;使设计适应快速的变化;与供应商结成伙伴;创造持续改进的文化。

丰田的品质圈活动 (QC Circle)即企业鼓励工人利用下班时间聚集起来,就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质量管理、生产效率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寻找解决办法。

丰田注重人的因素的成果十分显著。据悉在上世纪 90年代,丰田员工的离职率几乎为零。丰田创造持续改进的文化体现在对员工和供应商的关系方面。丰田对员工进行持续的培 2 训,尤其花大力气对中层领导进行提升,并对基层员工长期灌输精益思想和团体工作及责任意识。

大野耐一是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建者与倡导者,被日本人称为:“日本复活之父”、“生产管理的教父”、“穿着工装的圣贤”。大野耐一其实生于中国大连。1932年毕业于名古屋高等工业学校(现名古屋工业大学)机械科后,旋即进入丰田纺织工业株式会社。1942年丰田纺织解散,大野耐一第二年转到丰田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为丰田创始人丰田佑吉之子、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效力。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原则是准时化和自働化。 首先是生产线的整流化:大野耐一学习福特的流水线工作方式,将“以设备为中心进行加工“的生产方式改变为“根据产品的加工工艺来摆放设备”,形成专线生产,并计算出每个产品的节拍时间。所谓节拍时间,即如生产A产品,一天需要480个,一天的劳动时间是480分钟,那么就可以计算出,生产一个A产品的节拍时间是1分钟。有了这个节拍时间概念,生产线只要按节拍时间持续流动生产即可。节拍时间是TPS中最重要的概念。

其次是拉动式生产。TPS之前的生产方式是生产计划部门把计划发给各个工序。由于各个工序发生故障时间不同,导致有的工序生产的部件多,有的生产的部件少,不仅导致生产线运转不流畅,而且循环往复地造成库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野耐一从美国超市的取货受到了启发——他开始产生了一种没有浪费的流程假设。基于这种假设,大野耐一创造了后工序到前工序取件的流程,从而使推动式生产变成了拉动式生产。最后一道工序每拉动一下,这条生产绳就紧一紧,带动上一道工序的运转,从而消除了库存。

以前的织布机在织造过程中,如果一根经线断了,或者是纬线用完了,必须靠人巡回检查发现停车处理,不然就会出现大量的不合格品。1901年,丰田佐吉开始研制自动跳闸的织布机。耗费了整整25年的光阴,终于在1926年研制成功了具有类似人的“智能”的自动织机。大野耐一受丰田佐吉的启发,想到了把传感器装到机械上。然而虽然传感器装上了,却不知道哪里的机械停了,这下组长可忙坏了,来回在生产线中奔跑。这时,大野耐一又想出了一个办法,装了一个灯光显示板——指示灯,这个指示灯与各个机床相连接,放在一个地方,哪里发出异常可以马上知道,大大地提高了组长及修理科的工作效果,有效地保证了生产正常进行。

大野耐一总是爱在车间走来走去,停下来向工人发问。他反复地就一个问题,问“为什么”,直到回答令他满意,被他问到的人也心里明白为止——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五个为什么”。

在丰田生产方式中,很重视现场数据的收集,但最重视的还是事实。如果发生了问题,找出的原因不充分的话,解决的对策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丰田在处理这种情况时,一般都是把5W1H(译注:5W指what when、where、who、why/H指How)中的“5W”全部转换到“为什么”,反复问为什么为什么。多次探究之后,就会开始思考“怎么做好”,此时便接近了问题内部的真正原因。

如果有五个螺栓,应该完全拧上,但是作业人员贪图省事就只拧上四个,或者虽然拧了五个,却都没拧紧,这种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全部做就叫做怠工。

昭和四十六年(1971),丰田的口号是“减少浪费,提高能率”。丰田生产方式的目标是彻底排除浪费。一般说来,在所有作业现场最常见到的就是过快地推进工作。本来是工间休息时间,但是却做完了其后的工作,所以工间休息也就消失了,如果重复这样的情况,在其后的生产线运行过程中,就会持续出现库存,搬运这些库存物品,一定要安排重新放置的“工作”,那么浪费也就越来越难以被重视。这种现象在丰田生产方式中叫“生产过剩的浪费”,他们认为这是在各种浪费中,最不该出现的。所谓待工的浪费现象,就是指机器在自 3 动化运行时,人只是站在机器的旁边,毫无实际作用,即使人想工作,但是机器都可以代劳,自己反而无法插手。

而在经济低成长期,过多生产就是罪恶。彻底消除浪费,是丰田的生产方式之一,也是它收益的源泉。丰田的终极目的是通过降低成本获得收益。丰田生产方式中所说的成本不止是制造原价,还包含销售费用、一般管理费和资本费。丰田生产方式的目标是彻底地排除浪费以降低原价,并且提高生产性。

而及时生产,就是在必要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必要物品供给各个工序。及时生产这个词,是由第一代社长丰田喜一郎君想出来的。丰田要求每一个作业人员都能控制生产线的停止与开始,要是认为哪儿稍微不妥当,就立刻停止生产线。

自动化的理念不仅仅是指机械设备自动化,还包含了组装线上人员的作业。人、机器或生产线,一旦发生异常就马上停止操作的系统,这就是丰田在总体上所命名的生产方式:“自动化”。所谓的人性化自动是在发生异常的情况下,自己进行判断并停止机器的运转。

为了形成视觉管理的方法,在丰田的各个现场,正具体地实施着如下做法。

①规定产品、零件的放置场所,仔细认真地在布告栏上记入所在地。由此,就能很快地知道是库存管理、制作的顺序、进展状况或是搬运作业等哪一方面出现了异常。

②生产线停止指示板(指示灯)的设置——能够明了生产线的工作状况、设备出问题的地方、对策状况等等。

③将布告栏悬挂在生产线的上方——可以清楚现在正制作什么、下一个制作工作的准备是否完成、这条生产线的负荷状况是多还是少、是否需要加班等等。

④布告栏的提示——可以看清楚生产周期、工作的次序、标准待工等等。

布告栏是作业的指示信息,这是布告栏的第一个功能。也就是说,它是自动出示“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生产什么、怎么搬运比较好”等信息的自动指示装置。

所谓的管理,就是在顺利的情况下不用看管,一旦有什么异常,则尽快地察知并采取措施。前面所说的视觉管理,目的就是以异常状况作为中心进行管理,这种丰田的生产方式被称作“异常管理”。

检查员所做的是工序外的工作,原本不产生附加价值。返工本来是不该出现的。工序外的检查和返工人员越增加,工序的附加值比例越低,产品的成本也就越上升。检查员的工作目的不是找出不合格产品,而是如何把不合格产品的数量变为零。他的价值也要由此来评价。

大野耐一在丰田工作了一辈子,在屡经挫折和失败之后,创造了一套完整的、超常规的、具有革命性的全新生产方式——丰田生产方式(TPS)。他于1990年去世。

1990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沃麦克写的《改变世界的机器》,是全球第一本由西方人深入探讨丰田汽车管理模式的书籍,是198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筹资500万美元的研究项目,是美国人第一次把丰田生产方式定名为Lean Production,即精益生产方式。

在丰田眼里,没有消极的员工。只要方法正确,员工都能焕发活力。丰田做的事很简单,就是真正给员工思考的空间,引导出他们的智慧。员工奉献宝贵的时间给公司,如果不妥善运用他们的智慧,才是浪费。

美国的核心思想是20%的员工是优秀的,是社会的精英。日本是反二八理论的。丰田认为:至少80%员工都是优秀的,10%是最优秀的,10%是笨的。但即使那10%的笨,原因也是在领导身上。

《哈佛商业评论》如此评论:丰田最可怕的是一种原则的力量,一种追求极致的思维,而不是生产工具与方法而已。日本经济新闻也说:丰田有着向极致企业挑战的改革基因。 显然,丰田生产方式的这种极致原则是受益于日本民族的国民性。

在丰田现场,你可以体会到精益主义;在日本商场,你可以体会到精美主义,随处可见 4 绚丽迷人的包装。日本的传统文化有其精致细腻的美学价值。

这种极致,曾经让这次随《中外管理》出访日本的北大国际MBA学院美方院长杨壮极度迷惑:为什么日本女人能那么虔诚、认真地一遍一遍地跪擦地板?

日本是弹丸之地,几乎不产原材料,工业原料的95%仰赖进口;又多天灾,地震、飓风、海啸;人口稠密,食物缺乏,实在可称为赤贫国家。这使日本人骨髓里深刻地蕴涵着危机意识与悲剧情结。因此,他们大到能同仇敌忾、发愤图强,小到能体察微细、节约成性。

北京中产连主任丁汝峰指着沙盘演习期间代表团吃过的盒饭说:“看,这些盒饭捆得如此井井有条,不泄一点汤汁。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传递了这样一个关键信息:一个公司的许多竞争优势不是由公司内部决定的,而是来源于公司之外,即来源于公司所在的地域和产业集群。丰田公司之所以能取得众多成就,不仅得益于精益生产,还得益于丰田汽车产业集群。

丰田创业史

1896年美国的社里埃兄弟制造并出售13辆以汽油为燃料的四轮汽车,汽车很快就成了时尚的宠儿。1908年,美国就有了485家汽车制造商。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已经实现了汽车的流水线生产。1928年通用公司雪佛兰汽车的年产量就达到了120万辆。然而,1986年丰田公司的创始人丰田佐吉刚刚发明了“丰田式木制织机”。1930年。丰田佐吉儿子丰田喜一郎刚刚开始汽车发动机的研究开发,1933年9月,才在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设立汽车部。1936年9月,丰田AA型(Toyota Moder AA)轿车才初次问世.1937年,也就是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成立的那一年,丰田公司的汽车产量只有4000辆。 丰田佐吉是丰田公司的奠基者. 1887年,日本正处在明治时代的中期。当时,日本的纺织技术还相当落后,只是各家各户的农妇使用中国纺织之祖黄道婆发明的木制手工织机织一些条格布。

“当时,纺织业不象现在这样发达,不过是各家各户婆婆们在家里织一引起手工条格布。在我们那个全是农民的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一架手动织布机。可能是那种环境的影响,我的思路渐渐集中到了这种手工织布贡上。有时,甚至整天整天地站在那里看着附近的婆婆们织布。渐渐地,我清楚了织布机运转状况。织出的棉布慢慢地卷起来,觉得越看越有意思。兴趣也就上来了。”

正值20岁的丰田佐吉面对这种原始的如何布机和笨重的劳动,立志要造出轻便、先进的织机。具有强烈革新意识和顽强创业精神的丰田佐吉经过苦心钻研,终于有了收获。1890年11月,他研制成功了可以比传统木制织机提高工效一半以上的“丰田式木制人力织机”。一年之后。他为自己的发明的这台织机申请了专利。

1894年,丰田佐吉又开发了自动回线织布机。

由于丰田佐吉的努力,他在29岁那年又发明了日本历史上的第一台铁木混合结构的机械动力织布机——“丰田式汽力织布面”。丰田佐吉的一系列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织布业的发慌,使日本织布业跃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06年他打破原有的常规,发明了“环状织布机”,因此丰田佐吉被誉为“织布面大王”而名闻天下。

1901年,丰田佐吉在不断改进织机的基础上,萌发了发明看去织机的想法。以前的织布机在织造过程中,如果一根经线断了,或者是纬线用完了,必须靠人巡回检查发现停车处理,不然就会出现大量的不合格品。能不能给设备赋予类似人的“智能”,给它装上判断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的装置,使这在出现上述情况时自动停车,从而提高劳动效率有减少不合格品?在当时的条件下,丰田佐吉既没有顾问也没有助手,既没有专门的研究室又没有参考资料,他有时连续几天从早到晚把自己关在居室里,仰视着“塌塌米”,沉静地苦想、切磋琢磨,耗费了整整25年的光阴,终于在1926年研制成功了具有类似人的“智能”的自动 5 织机并在这一年的11月成立了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株)。

丰田佐吉在长期的时间里,不断对现有织布机进行改良并搞了许多发明创造。他使织布机实现从手工织布机到自动织布机的转变;实现了从木制织布机到铁制织布机的转变,从平面织布机到环状织布机的转变。在他63年的生涯中,共获得了84项日本专利,提出了35项实用方案,在国际上也获得了9个国家的专利。

汽车于19世纪末问世。1900年,纽约的麦迪逊广场举行了第一次汽车展览会。1901年,奥尔兹汽车工厂生产了425辆奥尔兹比尔汽车。1908年,T型福特汽车问世并连连不断地出现在市场上。汽车制造业,步入了蓬勃举起的时期。恰逢此时,1910年丰田佐吉第一次远涉重洋来到美国。在美国逗留的4 个月中,汽车这一新鲜事物强烈地激荡着这位发明大王的心。

丰田佐吉的儿子丰田喜一郎(1894~1952)从东京帝国大学(现在的东京大学)毕业后,进了丰田自动织布机制作所。

在纽约,他看着汽车像洪水一般冲入视野,一股强烈的冲击震撼着他。回国之后,躺在已经躺在病床上的丰田佐吉让他详尽地报告了美国和欧洲汽车的情况,并将此次把丰田织布机专利权给普拉特公司得到的100万日元充当汽车的研究经费。世前留下遗言:“我用织布机为国家尽了力,你一定要制造出汽车为国家效力。”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丰田喜一郎发誓齐头并进:“要用毕生的精力制造出不亚于美国的轿车!”

当时日本的汽车市场,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后,一直被福特和通用汽车所垄断。福特公司于1925年在横滨建立了汽车组装厂,其生产能力迅速上升到每年8000辆汽车,所有零部件都是从美国海运到日本。通用汽车公司在1927年也紧跟着投资建厂并且把筹码下得更大,它的大阪工厂每年可以生产10000辆汽车。而在1929年,日本仅余的3家制造商总共才生产了436辆汽车,而且都是手工制造。

作为日本国产汽车之父的丰田喜一郎懂得生产汽车的核心与灵魂是制造发动机,所以他从1930年3月就开始着手研究小型汽车发动机。

1932年4月的一天,丰田喜一郎托人买了一台雪佛兰发动机,把它搬进那个仓库的房间里。在这以后一年半多的时间里,丰田喜一郎和那个买发动机的职员对这台雪佛兰发动机进行了拆卸、测绘并整理了试制的全部资料。

到了1934年9月,丰田公司第一台实用的汽车发动机——A型发动机制造成功了。最大功率可达65马力。

为了真正开始汽车制造,丰田喜一郎建立了制钢厂、机器制造厂、仓库、材料试验室。在发动机、汽车骨架、车身等有关的部件上以美国雪佛兰车为参考设计。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廉价地大规模生产出形态优美的车身了。在这方面,丰田参考了当时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大众汽车流水线车型,并投入了巨大力量进行研究。1935年十月,丰田完成搭载A型发动机的“A1型”轿车的试制工作。在“A1型”试制车的基础上,丰田喜一郎进一步研制开发了AA型轿车。1936年4月,AA型轿车开始投产,它的外观比“A1型”轿车更简炼。丰田喜一郎决意要给他的新汽车设计一个新标志。

1936年9月,丰田公司在东京举办了“国产丰田大众车写成纪念展览会”。展示车辆共有15辆,其中包括4辆原来的“TOYODA”改为“TOYOTA”。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动:“DA”在日语中是浊音,改为清音“TA”后去浊留清,音韵上悦耳动听,字形上也更美观,读起来朗朗上口,看上去过目难忘。改动后的新商标一直延用下来,成了世界著名的商标。到了1936年底,生产出AB型旅行车。

1937年8月,自动车部从丰田自动织布机制作所分离出来,正式成立了丰田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TMC),简称丰田自工。1938年11月,新建立的丰田自工举母工厂开始生产了。举母镇(现在的丰田市)位于名古屋市附近,当时是一片严重缺水的不毛之地。丰田喜 6 一郎在举母镇镇长的帮助下,以每坪(1坪等于3.30538平方米)两角线的低价买下了60万坪(约为198万平方米)的土地。

新建成的举母工厂(即现在的公司本部工厂)是一片钢架结构、锯齿形屋顶的建筑群。这是日本最早建成的一座可以进行连续作业的汽车总装厂。当时该厂拥有资本1200万日元,设备3300台,员工5000人。为了纪念丰田公司的成立,丰田公司将11月3日定为公司成立的纪念日。丰田公司从这一天起。正式步入了汽车王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转入战后经济恢复期。当时作为丰田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社长的丰田喜一郎大声疾呼:“用三年时间赶上美国!”当时,日本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九分之一到八分之一。

当时担任举母工厂制造系系第二机械工场主任的大野耐一认为:这并不是美国人付出了日本人10倍的体力,一定是日本人在生产中存在严重的浪费和不合理现象。只要消除了这些浪费和不合理现象,劳动生产率就应该成为现在的10倍。这种理念,最后成了超常规著称于世的最具有革命性的生产管理方式——丰田生产方式的出发点。也就是说,丰田的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是彻底消除浪费,而支撑这种思想的两大支柱是“准时生产”和“自动(带人字旁)化”。

到了1950年,丰田公司的汽车总产量回升到了12000辆。具有戏剧性的是32年后,到了1982年,与美国通用公司相比,劳动生产率的比例被完全颠倒过来了。这一年,通用公司人均生产6辆汽车,而丰田公司却达到了人均生产55辆的水平。从人均创利来看,这一年通用公司人均利润为1400美元,而丰田公司人均利润为14000美元,正好是通用公司的10倍。

1955年元旦,丰田公司正式推出了“皇冠(CROWN)”。实现了丰田佐吉“领导潮流之先”的丰田喜一郎“要把质优价廉的小轿车挤进世界行列”的诺言。“皇冠”轿车自投放市场以来,销售势头一直很旺。

1958年9月,丰田公司决定另建新厂。丰田喜一郎的儿子丰田章一郎当时负责建设新厂。他专门去欧洲考察刚落成的法国雷诺汽车工厂并以此为模式筹建新厂。新厂定名为“元町工厂”。预计投资25亿日元,采用当时世界一流的生产技术,设备以月产5000辆为配备,厂房规模以月产10000辆为基准。建成后生产“皇冠”和“光冠”两种车型。1959年8月,元町工厂建成投产。

1961年,日本通用省提出了汽车大众化的构想。作为大众车的“花冠(COROLLA)”从该年着手研制,于1966年10月开始生产。该车物美价廉,使不断改型后的“花冠”在日本受到消费者的厚爱。它的产量年年递增,自1974年以来长期独占世界轿车产量的头位。它被誉为“日本大众国民车”,也是丰田公司在20世纪开发的主流车型。

从1967年10月30日开始担任丰田公司社长长达15年之久的丰田英二。丰田英二,1913年9月12日出生在爱知县。他是丰田公司创始人丰田佐吉的侄子,是丰田喜一郎的堂弟。当丰田英二20岁时,他考入了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丰田英二毕业后就进入了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受丰田喜一郎之命在东京芝浦创办了研究所。

丰田英二就任社长的第二年2月,丰田公司累计生产汽车已达300万辆。此后在不过几年的时间里,丰田公司就生产出超过丰田利三郎、丰田喜一郎、石田退

三、中川不器男四人任社长期间所生产的汽车数量的总和,并且从1980年开始,每年平均生产300万辆汽车。

1959年,丰田公司在巴西建立了首家海外合资汽车制造企业,开了海外生产的先河。丰田公司已先后在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0余家海外生产企业。

1982年7月,丰田章一郎继任丰田公司社长。上任伊始,他就飞往美国,与通用汽车公司总裁罗杰、史密斯谈判一项在世界两大汽车公司历史上堪称空前绝后的合作事宜。1982年底,经过长达几个月的谈判,合资企业的框架基本定型。1983年2月14日,两个公司原 7 则上同意在美国联合生产小轿车。1984年4月,名为“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New Motor Manu—facturing, Inc)”,简称NUMMI的合资公司经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核准成立。

在NUMMI公司获得成功后,丰田又于1986年在位于肯塔基州北部的斯科特建立了丰田肯塔基汽车制造公司(TMMK)。1998年12月,丰田印第安纳汽车制造公司(TMMI)开始投产。

丰田汽车英国制造公司于1992年12月开始投产,生产的汽车是“卡丽娜E型”的后继车“阿本西斯”和欧洲版的日本“花冠”车。

【1985年5月,德国最大的企业集团戴姆勒—奔驰与美国三大集团之一的克莱斯勒,进行了大规模的合并,成立了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大众在与对手宝马的竞争中获胜,收购了英国名车劳斯莱斯。2000年3月27日,世界两家著名的汽车公司不约而同地迈出了向全球扩张的重大一步。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以21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日本三菱汽车公司34%的股权,从而搭起了向亚洲市场进军的桥梁。德国大众公司以32亿马克收购了瑞典著名载重汽车“斯堪尼亚”18.7%的股票,获得了34%的股权,实质上成了其最有影响的股东。】

1995年8月,奥田硕就任丰田汽车公司社长。奥田硕是近30年来第一位来自丰田家族之外的社长。

丰田公司的经营理念

1、“为了人类,为了社会,为了地球”

在汽车的质量管理上,丰田公司靠世界一流、独具一格的质量管理保证每一辆丰田车的质量。他们不允许一辆有毛病的车流入市场。当凌志(LEXUS)车刚刚在美国上市时,新车市场的启动非常顺利。销售价格远远低于竞争对手梅塞德斯,汽车杂志的记者们对凌志的品质大为惊叹。底特律的一位汽车杂志主编心里暗暗盘算应该给凌志车写点什么,因为他认为它的性能完美无缺,凌志轿车没有任何缺陷和不足。但是这些称赞有些失实,新车投放市场仅几个星期,就发现后轮制动有毛病。这个问题并不太严重,在常规检修时就可以解决。但是负责销售的东乡行泰坚持要收回这批汽车。车主们被告知如果他们同意的话,丰田公司将派人把汽车开走,一夜的时间就可以修理完毕。第二天车主们发现,检修后的汽车刚刚清洗一新,油箱内加满了汽油。当地的新闻媒体全都主动报导此事,称赞回收汽车是件好事。车主们也认为丰田公司的办事效率值得称道。这种招回修理服务,过去在美国从未有过,而丰田公司却在国外建立了能够快速满足顾客希望与要求的销售网络及售后服务体系。在丰田公司的装配线的出口,人们会看到醒目的标语:“带着顾客第一主义的意识奋力拼搏!”丰田自动车贩卖株式会社社长神谷正太郎有名的“销售理论”的精髓也是“用户第一,销售第二,制造第三。”丰田公司正是靠着“顾客第一”和“为了人类”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至高的商誉。

2、以人为本

丰田公司有一句全员皆知的口号:“丰田既要造车,也要造就人。” 为了造就丰田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材,丰田英二于1981年4月创办了丰田工业大学。1984年又成立了丰田工大研究院。1960年,丰田集团中的丰田自工、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日本电装、爱机精机、爱知制钢、丰田工机、丰田通商等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了丰田中央研究所,专门从事技术开发和发明创造。1982年丰田公司又成立了国际研究所,专门从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与丰田工业有关的前瞻性战略研究。

3、“尊重人格”,提倡“自主管理”,是丰田公司管理的一大特色。

在丰田公司,作为充分体现员工“自主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持之以恒的QC小组活动和合理化建议制度。全体员工都参与某一个QC小组,包括间接部门在内,67000多名员工都参加到几千个QC小组当中,自主而持续地开展质量、降低成本、设备保全、保障安全、消除产业公害、研究替代能源等方面活动。与QC小组活动密切相关的是合理化建议制度, 8 在丰国公司叫做“提案制度”。“提案制度”在丰田公司已经有整整50年历史了。1950年6月,丰田英二参观考察福特公司,将福特公司的“建议制度”引入丰田公司,石田退三又将它逐步完善,形成目前丰田公司广泛深入开展的富有日本特色的“提案制度”。

4、永不停步的“改善”

当人们走入丰田公司的办公室或生产现场,会听到一个最流行、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改善(Kaizan)”。丰田合成的根本正夫社长有一句座右铭,就是“改善、改善、再改善”。

走进丰田公司的生产现场,到处都可以看到醒目的“改善看板”。看板的内容分成两部分。一边是改善前的状况,一边是改善后的状况。改善的课题、改善的着眼点、改善的措施、改善之后的效果、效果产生的经济效益、改善承担者的姓名及得到的奖励都写在看板上公布于众。而且,“改善看板”更换的速度很快,一项改善的成果刚刚公布几天,新的改善成果又换了上去。

丰田公司成功的秘诀

1、超常规的丰田生产方式

美国MIT(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在20世纪80年代曾实施了两次国际汽车问题研究计划。在1985年开始的历时5年进行的第二次大规模汽车产业调查中,MIT指出:丰田生产方式是一种不做无用功的精干型生产系统,并命名为“精益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在兼具手工生产与大规模生产方式优点的同时,双着眼于克服两者的不足(手工生产的成本较高,而大规模生产的灵活性较差)。

2、“准时生产”体系

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人——大野耐一总是爱在车间走来走去,停下来向工人发问。他反复地就一个问题问“为什么”。直到回答令人满意,被他问到的人也心里明白为止。

有一个为许多人熟知的小故事。这就是关于大野耐一问“5个为什么”的事情。

问:“机器为什么停了?”

答:“机器超负荷,保险丝断了。”

问:“为什么会超负荷?”

答:“因为轴承润滑不充分。”

问:“为什么没充分地润滑呢?”

答:“因为润滑油供油不足。”

问:“为什么会供油不足?”

答:“因为泵轴磨损已经摇晃了。”

问:“为什么磨损呢?”

答:“因为没加过滤器进去了粉屑。”

连问五遍为什么,每一遍都接近问题的实质,这是大野耐一的一种思维方式。他说:“也可以说丰田生产方式也是靠积累和发扬丰田人的重复五次为什么,不断接近科学的态度而形成的。”

丰田喜一郎有过这样一种构想,他说:“像汽车生产这种综合工业,最好把每个必要的零部件,非常准时地集中到装配线上,工人每天只做必要的数量。”大野耐一把丰田喜一郎这个思路应用到汽车的生产现场,形成了一套严谨成熟的“准时生产”体系。“准时生产”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另一大支柱。

经过几十年的持之以恒的研究和探索,在屡经挫折和失败之后,大野耐一创造了一套完整的、超常规的、最具革命性的全新生产方式——丰田生产方式(TPS)。这套生产方式,震动了整个工业界,成了“改变世界的机器”。

3、为了降低成本消除一切浪费

大野耐一认为:为了降低成本,必须彻底消除企业中的一切浪费,也就是消除企业中所 9 有的不合理现象,实现“零浪费”。“减少一成的浪费就等于增加一倍的销售额”。

大野耐一把生产现场中的浪费归纳为以下七种:

A:生产过剩的浪费。

B:停工等待的浪费。

C:搬运的浪费。

D:加工过程本身的浪费。

E:库存的浪费。

F:动作的浪费。

G:制造不良的浪费。

在七种浪费中,大野耐一认为其中第一种浪费——生产过剩的浪费是最大、最严重的浪费。这是所指的生产过剩有两种:一种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生产了数量过剩的产品,一种是比规定的时间提前完成了生产任务。从市场角度考虑,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域内产品的生产速度超过了商品的销售速度。按传统的生产经营观念分析,这可能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是在丰田人看来生产过剩却是万恶之源。

丰田人认为第一层次的浪费是存在着过剩的生产能力,即存在着多余的人员、多余的设备和多余的库存,这不仅需要付出多余的劳务费、折旧费和利息,而且会产生第二层次的浪费——生产过剩的浪费。生产过剩的浪费必然会产生第三层次的浪费——过剩的库存。过剩的库存,除直接增加利息支出加大成本之外,还需要更大容量的仓库、更多的搬运工、更多的运输设备、更多的仓库管理人员、质量维护人员和管理用计算机。这样就产生了每四层次的浪费——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和间接劳务费。总的结果是,层层加大了成本。

为了消除这些最基本的浪费现象,丰田公司创造了“准时生产(Just In Time)”、“零库存”、“一个流生产”以及赋予设备以类似人的“智能”的“自动化(带人字)”等先进的生产管理手段。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称为丰田生产方式两大支柱的“准时生产”和“自动化(带人字旁)。

4、准时生产

准时生产(JIT)的概念,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在需要的时候,仅按所需要的数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准时生产的思想是丰田喜一郎最早提出的。

实现准时生产需要一个与之配套的信息手段——看板管理。看板通常是一张塑料袋里的长方形卡片,上面详细记载着零部件的名称、存放地点、领取或生产数量等信息。通过看板把生产线与生产线之间、总装厂和零部件厂之间以及丰田公司和它数以百计的外协厂家之间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自律运转的准时生产系统。

1962年以后,丰田公司所有的工厂都应用了看板方式并于该年开始应用到外协厂家。1970年丰田公司应用看板管理的外协厂家达到了全体折60%。1982年,丰田公司将外协订货看板应用到了外协厂家的98%

5、自働化

“自动化”是与“准时生产”相并列的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之一。“自动化”是思想源于丰田佐吉的“赋予设备以类似人的智能的思路。他要使设备具有“如果出现异常,就立即自动停止工作,让人将其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的功能。在丰田汽车公司,实现100%的合格或者不合格为零是质量管理的目标。在丰田汽车公司专门的质验员早就下降到员工的5%以下。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专门质验人员的情况下保证不合格率为零,就必须让承担制造的人员和制造工序本身在质量管理中负起责任,而作业人员和制造工序确保高质量的控制手段就是“自动化”。在丰田公司就是“装有自动停车装置的机械”。在丰田公司的任何一座工厂,无论是新设备还是旧设备,都装有自动停车装置。。

丰田生产方式

丰田生产模式基本介绍

丰田生产方式最早萌芽于1947年。当时,创始人大野耐一听到美军总司令部说美国人的生产效率是日本的8倍,他就想到人的能力不该有8倍的差别,是不是制造方法不同呢?观察一下车间,他发现公司车床上干活的工人总是抄着手等在那儿,就开始让这个工人再干一台机床。从使人和机器适当地配合生产开始,丰田公司逐步创造出了1974年公布于众的TPS. 丰田汽车公司历经四十多年的努力尝试,从消除企业内部一切所有可能的「浪费、不合理、不均衡」开始,积极开发、进行各种以「改善」为核心的制造变革活动,而提升企业整体的经营体质与竞争力,能够依照市场需求制造、供应适时适量的高品质、低成本与多样化的汽车产品,充分缩短了从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到销售的时间,建立汽车产品在品质、价格及速度等各方面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丰田生产方式已经实施近60 年,以及时化及自働化两大概念所发展出来的合理化生产系统,从彻底排除企业内部所有一切的浪费,进行各种以改善为核心的降低成本活动。 看板管理

很多人都把丰田生产方式称为看板管理,其实这是错误的。丰田生产方式是产品的制造方式,是一种生产制度,而看板管理则是实现准时化生产的一种手段。看板管理,是对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生产活动进行控制的信息系统。通常,看板是一张在透明塑料袋内的卡片。经常被使用的看板主要有两种:取料看板和生产看板。取料看板标明了后道工序应领取的物料的数量等信息,生产看板则显示着前道工序应生产的物品的数量等信息。准时化生产方式以逆向“拉动式”方式控制着整个生产过程即从生产终点的总装配线开始,依次由后道工序从前进工序“在必要的时刻领取必要数量的必要零部件”,而前道工序则“在必要的时刻生产必要数量的必要零部件”,以补充被后道工序领取走的零部件。这样,看板就在生产过程中的各工序之间周转着,从而将与取料和生产的时间、数量、品种等有关的信息从生产过程的下游传递到了上游,并将相对独立的工序个体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均衡化生产

• 均衡化生产是看板管理和准时化生产方式的重要基础。

• 后工序在必要时刻从前工序领取必要数量的必要零部件。

• 丰田的均衡化生产要求的是生产数量的均衡和产品种类的均衡,即总装配线向各前工序领取零部件时,要均匀地领取各种零部件,实行混流生产。 • 总装线均以最小批量装配和输送制成品,以期实现“单件”生产和输送的最高理想。 • 把均衡化生产作为使生产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均衡化生产,任何生产线都不大批量地制造单一种类的产品。

• 各工序无须改变其生产批量仅需用看板逐渐地调整取料的频率或生产的频率,就能顺利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 缩短生产前置期,以利于迅速而且适时地生产各类产品。并缩短设备的装换调整时间,以便将生产批量降低到最小。

自动化

• 丰田公司的自动化自然包括“用机器代替人工”的技术,但它更主要是一种发现并且纠正产生异常的技术。更确切他说,丰田的自动化是一种发现异常和发现质量缺陷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当异常或质量缺陷发生时,能使生产线或者机器自动停止工作的技术装置。

• 丰田公司的自动化,即“自动化缺陷控制”,是通过三个主要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的,这就是:

11  自动化检测

 异常情况下的自动化停机  异常情况下的自动化报警。 实现精益生产的14项管理原则

原则1:管理决策必须以长期理念为基础,即使必须因此牺牲短期财务目标也在 所不惜 原则2:建立无间断的作业流程以使问题浮现 原则3:使用“后拉式制度”以避免生产过剩 原则4:使工作负荷平均(平准化) 原则5:建立立即暂停以解决问题、一开始就重视品管的文化 原则6:职务工作的标准化是持续改善与授权员工的基础 原则7:使用视觉控管,使问题无从隐藏

原则8:使用可靠的、已经经过充分测试的技术以支持人员及流程

原则9:栽培彻底了解并拥抱公司理念的员工成为领导者,并使他们能教导其它员工原则10:栽培与发展信奉公司理念的杰出人才与团队

原则11:重视公司的事业伙伴与供货商网络,挑战它们,并帮助它们改善 原则12:亲临现场查看以彻底了解情况(现地现物) 原则13:决策不急躁,以共识为基础,彻底考虑所有可能选择,快速执行决策 原则14:透过不断地省思与持续改善,以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

上一篇:慰问敬老院策划下一篇:初一上册期中考试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