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第一集演讲稿

2022-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演讲稿分为多种写作格式,有的演讲稿是以工作总结的方式,有的演讲稿是以主题的方式。你知道如何写出主题明确的演讲稿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平语近人第一集演讲稿》,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1篇:平语近人第一集演讲稿

平语近人演讲稿新

读读喜欢的书 说说七五的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是职工教培中心的李伟,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读书感悟,感到很开心,当我接到“关于开展“评语”近人读书分享活动的通知”的时候就很高兴,给了我与大家一起交流沟通的机会,能让我与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分享是快乐的 !生命因分享而充实,因分享而充满激情,因分享而多姿多彩。白居易曾经说过:“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说的正是分享的道理。在这里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刚刚读完的一本书,陈锡喜老师著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平语”近人,我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词语,应该说这人太有才华了,“平语”近人,四个字就概括、形象出了我们习主席的“习式风格”。也正是《平易近人》这本书的精髓。是的,我们的习主席,语言平实中蕴含着大智慧,通俗中揭示着大道理,不仅亲切近人,而且语句中迸发出透彻,直指人心的力量。给人一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

语言是一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个人能力与道德境界的综合反映,我们的习主席有如此的语言魅力正是来源于他有着7年下乡生活;担当过各个层级领导职位;任职区域从中国的西部到东部,从南部到北部,从地方到中央的丰富经历。语言魅力正是他“以百姓心为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一心为民,勇于担当的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是他“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

习主席的话语是如此的亲切近人,如此的接地气。“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七五煤矿的每个人时刻践行着这句话。300多个日夜的付出和努力,现在的七五煤矿处处迸发着活力,时时书写着恢弘篇章。“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股劲”的职工队伍;“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矿山环境;井下质量标准化,生产文明化,安全智能化各项建设齐头并进。实现了安全体系扩值增量,涵养了环境美、人气和、风气正的发展强势,作为七五人,我们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 “开弓没有回头箭”进入2018年,(自接管以来一年多的时间),(年轻的)七五煤矿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瞄准新的“三年三步走”战略,围绕建成发展更优、实力更强、后劲更足、环境更美、职工更满意的“五更七五”,加快“一提双优”建设,推进矿井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三全四化”经营管控品牌,创新360°管理人员四层级考核,实施党员干部“铸魂补钙”工程,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竞相攀升,较好地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矿井呈现出安全形势稳定、产销深度协同、党建优势凸显、政治生态清明、职工幸福感明显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如此骄人的局面离不开我们的“日行万步”的“当家人”李昭水矿长。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功成不必在我”一名共产党人的素养,在2018年的安全工作会上,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月至少跑一遍井下所有的迎头、采面以及各重要岗点。他除了坚持领导带班下井等规定动作,一有时间就下井,而且下井时间以中夜班居多。中夜班是矿工最容易精力不集中的时候,也是安全薄弱时段。每次下井,李矿长至少要转上4个多小时,至少巡看3个不同的作业区,每个作业区至少检查3名以上工人的岗位流程操作情况。正是有了这样的当家人、领头羊,我们青年职工中涌现出来了像冯建、王林等一批批模范标兵。这些都是我们“撸起袖子,加油赶超!”的人。

分享是短暂的,但是书中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却在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通过本次分享我将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重新审视自己的档案管理,让七五煤矿的安全培训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让我用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来结束我的体会: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谢谢大家!!!

第2篇:“平语”近人[最终版]

“平语”近人——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这些论述,你还记得吗?

2016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这样阐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习近平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多次从治国理政大局的高度阐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定位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明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1 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

2 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

创新、融合,构建现代传播体系

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 3 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 2016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到中央新闻单位调研。这是习近平在新华社观看新闻信息产品展示。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1

2016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到中央新闻单位调研。这是习近平在新华社观看新闻信息产品展示。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习近平要求媒体不负重托

【习近平重视媒体,明确要求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把中央主要媒体和各级媒体越办越好。】

致信祝贺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开播

2016年12月31日,在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开播之际,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致以热烈祝贺。

习近平在贺信中强调,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新闻立台,全面贴近受众,实施融合传播,以丰富的信息资讯、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

4 中国声音,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展示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良好形象,为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致信祝贺新华社建社85周年

2016年11月8日,在新华社建社85周年之际,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向新华社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新华社是我们党创办和领导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镇。85年来,新华社坚持党指引的方向,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社,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新华社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不移跟党走,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锐意改革创新,加快融合发展,扩大对外交流,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更好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不负党和人民重托。

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

2015年5月,习近平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习近平在批示中指出,30年来,人民日报海外版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宣介中国发展变化,在外宣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希望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创刊30年为起点,总结经验、发挥优势、锐意创新,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

习近平对新闻工作者寄予厚望

【习近平一直关心新闻工作者,曾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社等中央媒体视察调研,留下许多和新闻工作者在一起的难忘瞬间。】

看望获奖者,要求新闻工作者坚持“四向”

在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习近平亲切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他充分肯定新闻工作者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作出的重大贡献,深情地说“同志们工作很辛苦、很有成效,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他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四向”: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

6 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党和人民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宣传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的奋斗和取得的成就,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坚持正确新闻志向,提高业务水平,勇于改进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

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一句话,就是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与新闻工作者座谈,阐释四个“者”五个“要”

2016年2月19日下午,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深刻阐释了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对全国新闻工作者提出具体要求和殷切希望,强调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习近平提出,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7 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

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

时代风云的记录者

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五个“要”:

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

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

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保持一身正气;

要深化新闻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新闻舆论工作者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

第3篇:观平语近人有感

观《平“语”近人》有感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十九大闭幕之后,总书记和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总书记在讲话当中,引用了这两句诗。

现今,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六集节目从总书记所引用的这句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拖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

本集主要围绕“共产党员的修身”这一主题展开。第一,什么是修身;第二,为什么修身;第三,怎么做到修身。

第一什么是修身:总书记引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儿内自省也”为切入点,通过讲述严以修身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修课来阐释中国共产党人要不断锤炼党性修养。与此同时,反面的警示和反省也非常重要,这都是严以修身的内在要求。

第二为什么修身:总书记引用“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为切入点,通过讲述总书记的两张伙食费收据的故事来阐释党员干部严以律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无愧于人民。要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并不是说我们不要原则,甚至没有底线,我们还是要讲原则,还是要讲党性,还是要有底线。

第三怎么修身:总书记引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为切入点,通过讲述领导示范、用人导向、制度保障来阐释党员干部如何做到修身。如何把践行“三严三实”贯穿于全部工作生活中,严以修身是建设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的必要条件。

“修身”之路,虽然路途艰辛,但只要我们每个人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就会不断向梦想前进,就能不断锤炼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4篇:平语近人观后感心得

平语近人观后感―心得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风格清新质朴、内涵深刻,其深入简出的言语,不但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真心话、大实话,这也让"习式语言"风靡网络。语言的力量,有一种穿透的魔力,在当今中国,习近平所提出的"打老虎,拍苍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等理念,妇孺皆知,真可谓是“平语”近人。

习近平总书记常用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阐述深刻的道理,用大白话、大实话等俗文俚语来释疑解惑,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来提纲挈领、纵横捭阖。对老百姓来说,“平语”使得那些阳春白雪"高大上"的治国施政理念,变得非常"接地气",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脚下踩有多少泥土,心中便饱含多少真情,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之所以能够“平语”近人,正是因为他经常深入人民群众中间,常和人民群众坐一条板凳,吃一锅饭,善于听取人民群众的语言,所以懂得如何说人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这值得全党同志去用心学习,用心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过一句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

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而这也揭示出何以“平语”近人的道理。

“平语”近人,不仅仅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为民之道。只有心中时刻怀揣百姓,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心中饱含真情,真正将为人民服务几个字刻进心里,那么“官架子”自然会消除,当没了“官架子”,党群关系自然更加天然亲近,只有真正到人民群众中去,多同人民群众一起,那时你才会明白,何止是“平语”近人,中华民族你我皆是兄弟。

第5篇:“平语近人”观后感 文档 (3)

“平语近人”观后感

我认真收看了“平语近人”,这是一部深得民心的教育片。《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推出第四集《国之本在家》,本集集中阐释总书记和家风有关的思想,选取了总书记常用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典故来切入主题。

没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建设修身为先。打铁还需自身硬,完善个人修养,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延续,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承。修身一方面是提高个人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魏征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我们应将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思想深深烙入脑海,淡化个人得失,在为民务实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家风建设重在传承。中国传统教育讲究言传身教,教育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还是道德修养的映射。在家风建设上,古语说,母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优秀的个人修养是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感染下一代的。

家风正,影响给孩子骨子里的正气和正义是必然的,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释放出来的自然是正气,面对歪风邪气乃至破坏党风政纪的贪腐投机行为,便有一种本能的拒斥。

家风的形成,靠家庭世代沿袭,靠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才能形成。家风好,受世人称赞,家庭成员也感到自豪,家庭的社会地位自然也高。

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责无旁贷应该担当起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给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给力伟大的“中国梦我的梦”的实现;千万个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力量。

通过对“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风”的学习,我将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求真务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评语近人”!

第6篇:2018年平语近人之感悟力量

2018年“平语近人”系列之

----从“平语近人”感悟力量

书记常提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德”具有强大力量,精神文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走向强大的根本支撑,“德”在我们的生活中看似无形,实则不可或缺。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就是在强调修养、品德对于国家治理、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书记十分重视立德的问题,多次提到党员干部要立政德,作为奋进在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来说,尤其应“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自觉以更高的标准约束自己,将“德”之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释放以道德为载体的精神力量。

作为党员干部,必先守住作为内心精神指引之“德”,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向心力”,发挥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强化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感召力。“仁厚遵家法,忠良报国恩”,党员干部明大德,就是要坚守信仰,立一颗忠于人民、忠于党的衷心,立一颗新时代伟大事业的必胜的信心,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一路前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特有的公德。“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真抓实干是砥砺品德、检验政德的最好方式,党员干部要始终担当为民,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第一位,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民生情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担当精神,用实干的脚步叩响民心,用过硬的实绩检验公德。

书记提出,一个人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品质与习惯。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才能固然重要,但在“人才”二字中,人在才前,如果无视道德、不守规矩、缺乏内心涵养及个人修养,那即使八斗之才,也难成真才,唯有高尚的道德,才能做好事、做成事。严私德是一个漫长的蓄力过程,需要每一名党员干部坚持不懈、始终如一,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醒意识,不断见贤思齐、自我净化、砥砺品行,便能为成长蓄内在助力,为事业蓄精神动力,为民族蓄进步合力。党员干部应以身作则,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断涵养崇德尚德、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奋斗!

上一篇:板式家具设计生产流程下一篇:六年级英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