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

2022-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

混凝土梁板后浇带施工通病治理措施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混凝土后浇带施工通病治理措施,他由外因和内因组成影响漏水和裂缝,内因是结构本事应力突变引起,而外因是各个工序等引起。如何加强后浇带施工质量,就必须从后浇带的各个工序各个工艺等进行逐一分析研究透彻,找出病症根源,根据分析病症的根源进行逐一加强治理措施,通过治理措施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基于治理措施提高后浇带结构安全性和使用性,值得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后浇带;治理;措施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6.123

随着建筑业蓬勃发展,推进建筑业科技进步。房屋越建越高,每建的建筑物都建有地下室。由原来地下室一至两层发展到四层甚至更深,而且所建的地下室都是超长和超宽结构,地下室基本上都设有后浇带,后浇带是整个结构最薄弱位置,后浇带容易产生裂缝和漏水,直接影响整个结构使用年限。本人在工程实践中得出后浇带的施工通病治理措施进行叙述,对设计及施工等具有一定意义价值。

1、后浇带裂缝和漏水原因分析

目前地下室后浇带漏水和开裂非常多,一般常见时间段漏水和开裂以下几种,地下室后浇带刚浇捣完成就漏水和开裂,混凝土浇捣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漏水等开裂。后浇带裂缝有以下几种的形状、不规则的裂缝、规则裂缝、顺着后浇带两侧开裂等。漏水种类有以下几种、裂缝通透式漏水、无规则渗水、针眼式渗水等。根据以上漏水和开裂进行逐一原因分析,基本归纳以下几点,模板安装、后浇带剔除、混凝土施工、钢筋安装、后浇带保护、设计方面等引起开裂和漏水。针对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如下几点。

1.1模板方面原因分析

后浇带模板安装时没有编制专项方案,支撑体系没有采用独立支撑。在拆模时对后浇带模板松动或直接拆除后加支撑等引起混凝土开裂和漏水。后浇带两侧安装不到位引起漏浆混凝土不密实等引起混凝土开裂。

1.1.1后浇带模板安装及支撑体系不规范造成开裂原因分析

地下室顶板大多数模板安装没有根据后浇带的宽度进行安装模板,模板支撑按照满堂搭设方法没有设置独立支撑体系,在拆模过程时松动后浇带模板造成后浇带两边梁板下坠,造成裂缝原因。后浇带模板实际与两侧一般混凝土结构有一定的空隙,因为两侧混凝土已经达到设计强度,所以混凝土与模板之间不在受模板的约束所产生的空隙,如果没有进行二次加顶和加固就产生裂缝。部分属于模板支撑及龙骨等安装不符合要求在浇捣混凝土由于支撑等承受不了上部荷载造成模板下沉引起开裂之一。

1.1.2后浇带两侧模板安装不到位造成开裂原因分析

后浇带两侧模板安装不到位,钢丝网片安装不牢,造成混凝土在振捣时漏浆造成后浇带两侧混凝土不密实。在剔除后浇带混凝土不加以注意造成混凝土开裂和漏水等。

1.1.3后浇带人为造成开裂原因分析

一般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后开始拆模,部分由于模板没有按照独立体系在拆除过程引起后浇带模板松动造成开裂。部分属于在拆除过程没有进行交底和监控措施造成混凝土开裂。部分剔除两边后浇带清理卫生时,部分工人为了好清理卫生把模板拆除,然后在安装模板,造成裂缝原因。

1.2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剔除的原因分析

部分后浇带开裂和漏水是在后浇带交接处,属于后浇带混凝土剔除原因引起开裂和漏水,由于后浇带接触面剔除不干净,混凝土剔除达不到密实位置,在剔除混凝土达不到粗糙表面,由于以上问题造成混凝土粘结不牢等原因造成后浇带裂缝和漏水。

1.3混凝土施工时引起开裂和漏水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不规则开裂和漏水原因为混凝土在浇捣时水灰比太大,在初凝前没有二次加压,混凝土浇捣完成没有及时覆盖养护以及振捣等原因引起。后浇带两侧开裂和漏水主要原因为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及后浇带两侧接触面不足等引起。针眼式渗水主要原因为振捣不密实等引起开裂和漏水。

1.3.1后浇带混凝土水灰比太大引起开裂和漏水的原因分析

后浇带在混凝土浇捣时塌落度太大,造成强度等级达不到要求,再加上天气温度变化等引起收缩裂缝。

1.3.2后浇带养护等不到位引起开裂和漏水原因分析

在后浇带混凝土浇捣过程由于天气下雨没有及时薄膜覆盖措施,引起混凝土离析等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浇捣完成没有及时覆盖养护,浇水次数不足或浇水不到位和养护时间不足等都会引起混凝土开裂和漏水。

1.3.3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降水不到位等引起开裂和漏水的原因分析

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基本上地下室四周都已经回填土至地下室顶板位置,由于回填土地下水的水位上升,如果后浇带周边没有设計降水井就造成地下水上升引起开裂。在后浇带施工时降水不到位也会引起后浇带开裂。

1.3.4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积水引起开裂原因分析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部分积水清理不干净,造成混凝土水灰比太大和混凝土离析等现象,造成混凝土漏水和裂缝。

1.3.5混凝土振捣等引起开裂原因分析

后浇带混凝土浇捣振捣不到位部分漏振或且振捣不规范等,混凝土不密实引起裂缝和漏水。混凝土浇捣后初凝之前没有进行二次加压,由于温度变化引起混凝土混凝土不规则裂缝和漏水等。

1.3.6钢筋安装不规范以及保护层不到位等引起开裂

在钢筋安装时对钢筋间距不均匀或钢筋绑扎不牢,造成钢筋间距大小引起混凝土开裂。在钢筋安装时由于保护层垫块太大或且漏垫等,引起钢筋受力不均衡引起开裂。特别二排钢筋马镫强度等级以及间距太大也会影响钢筋受力,混凝土浇捣时没有工人看管由于在混凝土浇捣时部分钢筋踩踏没有及时加固等引起保护层偏大引起钢筋受力。在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对后浇带没有保护措施引起重物砸下造成保护层达不到要求,钢筋保护层太大等影响结构受力引起的裂缝。

1.3.7后浇带没有及时保护引起开裂原因分析

由于地下室顶板或底板等混凝土浇捣后,后浇带施工一般等主体封顶后才能施工后浇带,底板后浇带没有及时进行保护措施,后浇带长期处于污水腐蚀所产生的发霉等影响混凝土粘结。顶板后浇带没有及时保护钢筋等处于露天情况下,在上部施工等杂物掉入后浇带造成钢筋变形等都会影响后浇带。

1.3.8后浇带设计问题引起开裂原因分析

特别在地下室底板套用图集上不符合本地下室施工要求,部分地下室板厚太薄存在钢板止水以下空间不足,无法满足清理和振捣要求。地下室顶板上没有考虑到温度应力作用产生裂缝,因为后浇带两边混凝土等级已经达到标准混凝土已经受温度应力伸缩等,而后浇带强度等级还没有达到就参与受力造成混凝土开裂原因。

2、后浇带治理措施

根据后浇带原因分析的病症,针对病症的进行逐一治理措施,从编制施工专项方案、施工工艺等进行着手之一加强治理措施,在每一个工序上工艺上进行加强措施,才能行之有效控制。具体治理措施详见以下几点。

2.1模板安装方面的治理措施

在地下室施工前先对地下室模板支撑进行编制专项方案,方案编制的内容特别把后浇带模板支撑的在平面图中对立杆进行布置、模板的龙骨布置以及一般模板与后浇带模板拼接等进行布置。模板的支撑体系必须为独立支撑,对一般模板拆除与后浇带模板不能出现悬空现象,必须保证后浇带两边模板有支撑到位,避免一般模板拆除导致后浇带两边松动影响混凝土开裂。

2.1.1模板立杆支撑体系的治理措施

在模板安装时必须根据后浇带的宽度每边加300MM设竖向钢管立杆,后浇带必须设计为独立支撑体系,然后中间支撑间距根据计算进行设置钢管立杆。一般立杆间距为600~900MM。扣件式钢管扫地杆为200MM,步距1.8M,顶托外露长度不大于200MM,并在两端设竖向剪刀撑。

2.1.2模板及龙骨的治理措施

模板的板安装宽度必须以后浇带每边加400MM,模板纵横向龙骨由计算进行设置,一般纵向龙骨为后浇带宽度相反方向间距为300MM,纵向龙骨规格如果采用钢方管50*50*3也可以采用木龙骨,龙骨规格不小于50*100MM。横向为主龙骨如果采用钢方管必须采用两根合并规格为50*50*3,也可以采用木龙骨的规格为100*100MM。

2.1.3模板增加清碴口的治理措施

在模板安装时必须考虑后浇带混凝土残渣垃圾预留口便于清碴,清碴口间距一般为1.8M预留一个,规格一般为200*300MM,采用后插口方式进行预留便于清碴和模板封堵等作用。

2.1.4后浇带两侧模板安装及加强监管治理措施等

后浇带两侧采用定制模板根据钢筋位置锯槽安装上下保护层加线条加装达到不漏浆为止。由于后浇带模板安装完成必须经过一段时间,部分是人为破坏或且安装时间太久也会对模板引起松动影响,如果在后浇带混凝土浇捣前必须进行二次加顶和加固使后浇带模板紧贴于混凝土面。在混凝土等级达到后拆除一般模板时必须派专人负责看管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并对工人进行交底和奖罚制度。

2.2后浇带剔除的治理措施

后浇带剔除时在止水钢板下方必须剔除成上小下大的形式,大小头尺寸约50MM尺寸,在止水钢板上方剔除成上大下小形式,大小头尺寸约为50MM,后浇带两边外加剔除300MM便于后浇带搭接。后浇带剔除必须采用小型剔除机,严禁采用大型机械剔除。必须全部剔除一层成全新的混凝土粗糙表面,因为后浇带混凝土时间久混凝土表面有一定的污垢。必须清除混凝土密实混凝土为止。最后用钢丝刷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干净,达到洁净为止。具体如图1所示。

2.3混凝土施工的治理措施

根据以上混凝土引起开裂和漏水的原因进行逐一进行加强措施,从混凝土等级、混凝土水灰比、混凝土振捣以及设计等方面进行加强措施,来确保混凝土不裂补漏。具体治理措施等详以下几点。

2.3.1后浇带混凝土等级的治理措施

由于后浇带两边混凝土已经达到设计强度,两边混凝土已经跟着温度等进行变化,而后浇带混凝土还没有浇捣,混凝土浇捣后由于温度等应力等变化引起混凝土还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就受到两边混凝土等外力影响混凝土开裂,所以后浇带混凝土必须比一般混凝土高二级,在施工时必须考虑天气以及其他原因在混凝土等级上必须加强,也就是设计加两级施工还有加一级。

2.3.2后浇带混凝土加入外加剂的治理措施

由于后浇带两边混凝土等级以及达到设计强度,两边混凝土基本不会变形,而后浇带混凝土容易收缩和变形,所以混凝土必须有一定微膨胀来消除混凝土收缩和变形。在混凝土搅拌前按规定掺入膨胀剂,使混凝土起到微膨胀达到混凝土密实不开裂。

2.3.3加强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板厚和钢板止水带做法的治理措施

后浇带是结构最薄弱位置所以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厚度必须比原结构加100MM,在后浇带的面部增加抗裂配筋,后浇带每边加宽300MM形成骑扣后浇带,然后调整止水带向上弯曲主要便于混凝土密实作用,因为钢板的下方是混凝土振捣最不密实的环节。增加混凝土密实性,达到不漏不裂的效果,具体如图2所示。

2.3.4地下室底板加厚的治理措施

底板后浇带在设计上必须考虑到在止水钢板下方的后浇带混凝土有一定操作空间便于混凝土剔除和清理,建议底板后浇带止水钢板下方留300MM的空间便于剔除操作和浇捣混凝土振捣密实,调整钢板止水带做法是钢板止水带位置混凝土能够密实。具体如图3所示。

2.3.5混凝土塌落度控制措施

必須根据天气温度来确定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建议后浇带混凝土不宜采用泵送混凝土,混凝土塌落度最佳控制在30~50MM之间。

2.3.6后浇带两侧结合处的治理措施

在后浇带两侧清洗完成立即将(水泥、砂、膨胀剂、胶水然后加一点水经过搅拌成胶糊状)涂于表面上,涂刷必须均匀,涂刷的酱料不能太长最好涂刷一段混凝土浇捣一段,有利于新旧混凝土粘接牢固。

2.3.7混凝土振捣治理措施

混凝土在浇捣时必须先用振动棒先振捣,然后等混凝土表面有一点干燥时进行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为止,特别在后浇带钢板下部必须采用振动棒斜插,直到混凝土没有大的气泡为止达到混凝土密实。振动棒插点一般为300MM为一点,插点必须均匀,使混凝土在止水钢板下方达到密实为止。混凝土浇捣完成在初凝前进行二次加压,使混凝土达到密实和不开裂。

2.3.8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降水等治理措施

底板后浇带在底板浇捣时必须考虑底板后浇带清理和抽水,后浇带下面在5M~8M之间留有一定小坑大约深度在50MM之间,便于在清理时水用自吸水泵抽着,剩下水无法抽着用海绵吸着。在后浇带处必须设降水盲沟和集水井,盲沟必须比后浇带结构的底面500MM,宽度和高度为800*500MM,用碎石铺填到盲沟面下100MM然后用砂铺填,面上在盖无纺布,在地下室外设集水井,集水井底必须比盲沟底更深1000MM,用钢护筒引至室内标高,钢护筒钻孔直径3MM孔间距100*100MM外包钢丝网,在钢护筒内安装污水泵抽水,把地下水降至后浇带底面下500MM。降水必须等后浇带完成20H后停止抽水。

2.3.9后浇带养护的治理措施

后浇带浇捣完成后立即进行用无纺布覆盖,然后每天浇水保持无纺布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2.4钢筋安装及保护层的治理措施

在安装后浇带钢筋先在模板上根据设计间距先划线,然后逐根进行弹线,根据弹线的位置摆放钢筋,后浇带的钢筋绑扎铁丝宜采用18#进行绑扎,必须采用满绑扎方式,绑扎必须交错捆绑的方法进行。钢筋保护层根据钢筋直径大小来确定间距,保护层垫块必须采用混凝土成品并达到C20以上的强度等级。一般保护层的间距不大于0.6M,二排钢筋马镫间距一般不大于0.6M,马镫钢筋必须根据上排钢筋的同等直径,马镫钢筋一般不小于直径10MM。特别在后浇带两侧设通长马镫钢筋网采用焊接形成网状,一个用于绑钢丝网二个用于固定钢筋位置,钢丝网必须绑扎二道。

2.5后浇带保护的治理措施

地下室顶板或底板混凝土浇捣完成后,立即将后浇带两边用120MM宽高60MM砌筑,在后浇带外围采用1:2水泥砂浆进行抹灰,交接处用水泥砂浆抹成圆弧状,主要起周边的水不会流入也能保护钢筋。然后用模板或钢板等材料进行封堵。封堵下方必须采用龙骨一般间距300MM,封堵必须严密和牢固,封堵模板等材料必须等后浇带开始施工进行拆除。

2.6后浇带从设计上加强治理措施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设计必须考虑后浇带水压力影响,因为后浇带在浇捣时地下室四周基本都回填,在后浇带处有大量水出现,对后浇带施工有一定影响,对后浇带特别在地下室底板套用图集上不符合本地下室施工要求,有部分地下室板厚太薄存在钢板止水以下不足造成施工无法满足清理和振捣要求。地下室顶板上必须考虑到温度应力作用产生裂缝,增加温度应力配筋防止混凝土开裂。

3、加强管理的治理措施

对后浇带施工每一项进行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根据编制后浇带专项方案等进行交底,班组签订合同上明确后浇带保护措施,并签订责任状和奖罚制度。派专人负责和跟踪检查监督工作,对后浇带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关,并进行每一个工序进行验收把关制度。把好每一个环节,在每一道工序施工前必须先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保护措施等等),交底内容必须详细,做到人人认识后浇带的做法和重要性,必须做到一次成效才能达到设计等要求。

结语:

后浇带是体现的是房屋结构寿命年限,要想使后浇带不开裂和不漏水,必须围绕着人、机、料、法。环上加强治理措施,在开工前必须针对每一个工序进行制定各项专项方案,执行先交底后施工和监督的办法,认真组织施工,把好每一个环节,加强管理、加强监管力度、认真总结施工经验、时刻体现后浇带结构安全的意识,才能保证后浇带不漏不裂。

参考文献:

[1]王淮北.如何保证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质量[J].建筑工人,2014,35(03):7-8.

[2]张建涛,魏琳,李霞.后浇带施工通病的产生和预防[J].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2):54-55.

[3]林玉棠.后浇带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J].福建建筑,2009(10):133-134.

[4]张劲松.后浇带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J].河南建材,2010(04):123.

[5]魏燕飞,张国平,张前进,张群.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大型构筑物中的应用[J].中州煤炭,2004(02):43-48.

作者简介:

陈龙花,女,1978年出生,本科,土木建筑专业,高级工程师,为福建省高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工程管理研究及房屋建筑通病治理和新产品研发。

杨洛河,男,1975年出生,本科,土木建筑专业,高级工程师,经营科科长,专业装配式研究及房屋建筑通病治理和新產品研发。

周孙平,男,1971年出生,本科,土木建筑专业,高级工程师,专业装配式研究及房屋建筑通病治理和新产品研发。

作者:陈龙花

第2篇:浅析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措施

摘 要:在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对自身的结构安全产生了直接影响,更加危害到了我国人民群众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究竟应该怎么样在最大限度上将混凝土质量通病消除,进而保证混凝土工程自身的结构安全,这已经成为了我国工程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本文中,笔者就对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进行探析。

关键词:混凝土 质量 安全 通病 防治 措施

近些年来,社会得到了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人们不断提升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对建筑行业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我国建筑行业和建筑领域中,出现过很多混凝土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危害了我国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降低导致我国建筑行业不正当竞争的出现,而建筑行业不正当竞争的出现导致混凝土工程质量越来越低,如此往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我国建筑工程质量越来越低,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够保证我国建筑行业的质量和安全,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探析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措施。

1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要保证原材料质量

在建筑行业中,对于原材料的选择必须要保证过去传统的原材料性能指标必须要对规范要求以及设计要求进行满足,对原材料关键的技术指标以及有害物质含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加强建筑行业钢筋(钢绞线)、水泥以及集料等等实施进场检验工作,只要发现不合格的建筑工程原材料,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立刻对原材料进行退场,并且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对原材料使用、原材料保管以及原材料存放等等进行严格规范。

在使用水泥的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根据使用位置不同,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者低碱硅酸盐水泥,水泥凝结的时间、水泥烧失量、水泥氯离子、水泥三氧化硫等等指标必须要对要求和标准进行满足。对粉煤灰、水泥以及硅灰的细度进行控制。水泥必须要存放在七天以后才能够进行使用,以便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水泥自身的质量稳定以及质量均一。建立健全水泥进场材料台账的制度,以便能够保证所使用的水泥处于合格状态中。

2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要明确模板

在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过程中,要求工程施工人员必须要对模板刚度、模板厚度、模板材料、模板材料以及模板尺寸等等做出一个明确的要求,这样能够保证建筑行业混凝土施工自身的外观质量。混凝土结构施工是否能够达到混凝土工程整体和美观所提出的要求,模板制作质量和安装的质量十分重要。混凝土自身的色差度、光洁度以及平整度都和模板具有十分直接的关系,比如说模板不平顺、模板板缝严密、模板发生渗水以及漏浆现象,甚至会出现模板变形、模板跑模等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导致混凝土外观粗糙以及不良,因此,必须要明确混凝土的模板施工,保证提升模板工程的质量。

3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要满足配合比要求

想要保证混凝土质量就必须要保证其满足水泥用量的配合比要求,将混凝土自身模内养护期延长,或者将水泥用量加大,这样就有利于增强混凝土表面自然度以及光洁度。建筑工程混凝土砂石百分率除了和混凝土级配、孔隙率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更加和砂自身粗细的程度相关。最佳的含砂率就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砂石骨料级配自身规定条件之下,选择那些能够对混凝土质量以及混凝土异性要求砂最佳的含量,为了使混凝土自身达到均匀密实质量,从本质上改善混凝土自身拌合物和易性,要求必须要使得混凝土里面细骨料的含量和通常情况下相比的最佳含量还要大。在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外加剂进行慎重选用,对于氯离子含量必须要严格控制,不得掺用氯化钠以及氯化钙等等氯盐,对于混凝土工程质量以及混凝土自身耐久性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那些外加剂要禁止使用。要求施工人员必须要根据不同功能以及不同部位的要求进行聚丙烯以及微硅粉等等外加剂的掺加工作,同时对掺加剂用量进行准确的控制。对于那些具有外观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必须要实施塌落度的计算,其塌落度往往减少一厘米到两厘米之间,这样就能够使混凝土拌以及物又黏又稠,从而增强振捣的效果,这样十分有利于混凝土自身的外观和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以及生命安全,促进建筑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4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要保证保护层质量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钢筋保护层进行控制已经成为了对混凝土工程进行评定的又一个重要的指标,为了保证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能够达到合格率,要求制定一个严格的质量保证的措施。想要制定严格质量保护措施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质量,因为混凝土钢筋保護层自身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结构物受力情况以及结构物自身耐久性。针对钢筋保护层自身厚度合格率比较低这一种情况,必须要制定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工序检查以及工序验收的程序,对混凝土施工的工艺以及保护层施工的工艺进行改进,加强混凝土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强化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控制,以便能够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结构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对规范以及要求进行满足。

5 结语

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要保证原材料质量、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要明确模板、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要满足配合比要求以及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要保证保护层质量这四个方面对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措施进行了浅谈。

参考文献

[1] 王庆华,李艳芹.浅析浇灌混凝土过程中的几种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2).

[2] 杜玉彪,邓程来,卢武成,等.浅谈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施工技术—— 以北海富丽华大酒店(白金五星级)工程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12(11).

[3] 李洋,赵静怡.浅谈国内建筑业筒体液压自动爬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

[4] 尚静媛,陈倩,文超,等.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检测方法实验对比分析[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2(4).

作者:付强

第3篇:浅谈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

摘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质量通病很难根治。在施工时只能进行防治。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文献标识码:B

1 前言

混凝土质量通病主要包括裂缝、蜂窝、麻面、露筋和混凝土强度波动过大等。本文结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从混凝土的配合比、支模、浇筑、温度控制及养护等方面阐述了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和控制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 裂缝

2.1形成裂缝原因分析:混凝土的裂缝有温度裂缝、沉陷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干缩裂缝等。每种裂缝形成的原因和表象不同。(1)温度裂缝是因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形成内外部较大的温差,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实践证明当混凝土本身温差达到25-26℃时,混凝土内便会产生大致在10MPa左右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的中后期。(2)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模板刚度不够,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3)塑性收缩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当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4)千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的程度不同而导致不同的变形结果。千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

2.2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措施:

2.2.1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入适量的减水剂: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

2.2.2选用收缩量和发热量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

2.2.3防止因模板变形产生裂缝,要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在松软土、填土地基在搭设支模架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防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地基被清洗模板和养护用水浸泡:

2.2.4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者潮湿的草垫、麻袋等,保持混凝土终凝前表面湿润,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等进行养护;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混凝土表面应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

2.2.5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在传统的三冷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二次风冷新工艺,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2.2.6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中配置少量的钢筋或者掺入纤维材料,将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2.2.7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

3 蜂窝

3.1形成蜂窝的原因分析

蜂窝是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蜂窝形成的主要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3.2控制混凝土产生蜂窝的主要措施:

3.2.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3.2.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膨胀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4 麻面

4.1形成麻面的原因分析:麻面是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形成麻面的主要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4.2控制混凝土产生麻面的主要措施:

4.2.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千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用胶带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4.2.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5 露筋

5.1形成露筋的原因分析:露筋是混凝土内部主筋、负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产生露筋的原因:(1)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5)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5.2控制混凝土产生露筋主要措施:

5.2.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校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5.2.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6 混凝土强度波动过大

6.1混凝土强度波动过大的原因分析:(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4)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重;(5)混凝土试块制作来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6.2控制混凝土强度不均匀的主要措施:

6.2.1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期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可避免遭受冻结;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上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6.2.2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应加固或补强措施。

7 结语

要减少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少产生质量通病,只有严格按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施工,选取合理的施工配合比,在施工工艺上不断地进行改进,对实际操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

作者:冷水涛

第4篇: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

混凝土质量通病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制约结构工程质量的突出问题。按照江北大道城市化改造工程指挥部文件 宁路江北【2012】18号“关于转发南京市交通局《关于印发南京市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为很好的配合指挥部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结合我标段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活动实施方案:

一、成立领导组织机构

项目成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亲身挂帅,项目总工主持全面工作:项目部各部室,及协作队伍负责人具体负责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的实施工作。 组

长:赵军 副组长: 漆波 朱勤

员:朱英明 刘伟 姚俊鹏 徐明辉 王雷 郭尤康及各协作队伍负责人;

二、治理目标

通过混凝土通病治理,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有效使用。

(1)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离散性。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的1.5倍以内。

(2)采用商品混凝土,优先采用比设计强度等级高一等级的混凝土。

1

(3)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在钢筋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工后抽检合格率达85%以上。

(4)加强工艺控制,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显著减少,混凝土外观质量综合评分有明显提高。

(5)形成一批较为先进、成熟的混凝土质量有效控制的工艺和工法加以推广应用。

二、治理范围和重点 2.1治理范围

本项目的桥涵(通道)、混凝土防护工程。 2.2治理重点

1.管理通病:质量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设计管理不到位;合同有关质量条款履约不到位;两创三比活动开展不够深入;试验检测及管理工作不规范;检查验收不规范、不严格;工地实验室不规范;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等。

2.施工工艺通病: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控制不严,商品混凝土未检测或检测频率不够;模板制作和安装质量差;混凝土浇筑、振捣和养护不规范;混凝土工艺要求不符合施工条件;保护层垫块制作工艺落后;

3.实体质量通病: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裂缝超限;钢筋布设偏差超标;保护层厚度偏差大,合格率低;蜂窝、麻面及露筋;小型预制构件外型尺寸控制不严,合格率偏低。

三、治理要求及主要措施 3.1强化体系,执行到位

2

1.根据所承担的工程特点,明确治理目标和环节,细化治理措施,落实治理责任,制定严格制度和有效的激励制度,及时总结治理经验。

2.施工管理精细化

(1)从实用性、指导性出发,科学、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层层落实责任人,认真落实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上道工序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坚决不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确保不留质量隐患。

(2)推行“三个集中、两项制度”,采取集中拌和、工厂化预制,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

(3)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治理质量通病并层层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提高具体实施人员治理质量通病的意识和技能。

(4)加强对模板制作安装及混凝土拌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对混凝土的振捣方式、振捣方法与时间、养生方法与时间等都要制定详细具体的措施,并严格落实。

(5)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发生变异的数据进行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6)开展文明工地建设达标活动,重点加强混凝土浇注现场的规范化管理。

(7)开展工地试验室管理达标活动,规范开展各项混凝土质量技术指标检测。

3.2精细管理,保证效果

3

1.商品混凝土运至浇注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塌落度不符合要求,混凝土厂家应按退货或规范规定处理,如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得使用。

在混凝土运输时,必须考虑各种情况,在施工要求的时间内到达现场。混凝土运输车的数量、规格应满足混凝土浇筑的要求。

2. 现场验收

在混凝土运输车到达现场后,应先核对混凝土出厂通知单进行核对,核对内容包括工程名称、部位、强度等级、塌落度、原材料的检验合格情况等,在核对无误后,由厂方试验人员与施工方试验人员及在监理旁站的情况下对每车混凝土进行和易性、塌落度等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如混凝土不能满足相关要求时,应将该混凝土退回厂方处理。

3.混凝土取样,试件制作、养护和试验

3.1混凝土试样在混凝土浇注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满足:每100M3。但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 M3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3.2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试件,应按国家标准进行成型、标准养护和试验。并建立相应的台帐。

4.混凝土质量评定(最终验收质量评定)

混凝土厂商应对每次浇注的混凝土提供原材料质量证明和抽样检验试验报告资料,以保证原材料质量合格。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厂商必须提供商品混凝土质量合格证明,在合格证明书上须有原材料情况和检验报告编号,混凝土R28抗压强度值及其试验报告编号。混凝土的质量评定,按混凝土质量评定标准(GB107-87)要求执行,并提供质量评定资料。并建立相应的台帐。 5.确保施工工艺规范

模板制作质量符合要求,安装必须牢固,对于支架支撑浇筑混凝土期间,设专人按时检查支架、模板有无变形和位移,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4

钢筋加工与安装要规范,严格控制钢筋位置。混凝土振捣要规范,合理控制浇注厚度,避免过振、松顶和漏振。加强混凝土保湿养护,养护时间必须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加强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垫块的材料和形状科学合理,易于施工控制;视结构部位特点合理布置保护层垫块,在变截面部位和主筋布置部位适当加密;采取对预应力筋张拉机具、张拉、孔道压浆等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实行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强度和龄期双控,确保孔道压浆密实。

6.重点加强大体积混凝土和冬季、高温、雨期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混凝土浇注前要做好周密安排,保证混凝土浇注的连续性,大体积混凝土浇注要加强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控制。冬季、高温、雨期混凝土现场施工应要密切关注施工环境,做好气温突变的应对工作,认真制取相同数量的试件与结构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养护,检查试件强度以指导施工。在重视大型结构物施工的同时,不忽视小型预制构件制作,做到精益求精,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7.及时开展实体工程质量检测。加强混凝土强度指标的无损检测,在每一混凝土构件到达龄期后进行回弹法强度简易普查,核查处理到位,并做好相应的检测记录,使整体混凝土构件强度得到保证。加强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查管理工作,对于大于C30等级商品混凝土,加强浇注成品构件的强度无损检测,强度检测值低于规定值及时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

8.加强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培训和施工技术交底。深入落实层层设计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把通病治理的责任明确落实到施工一线。同时,切实加强一线参建人员的针对性岗位业务培训,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

5

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施工工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一线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能力,夯实通病治理基础工作。同时依托典型示范工程,探索和总结质量管理经验,组织交流与推广,以点带面,推进质量通病治理工作上台阶,使通病治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四、具体环节施工技术措施 4.1桩基混凝土施工措施

在灌注混凝土全过程中,应认真、细致地量测混凝土面高度,以决定拆管长度。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桩柱高度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适当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为确保桩顶混凝土质量,桩体混凝土灌注要比设计高1.0m以上。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 4.2大体积砼施工温控措施

1.大体积砼的浇筑尽量选择在一天温度最低时进行,按照下述方法控制砼水化热温度。

(1)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加混合料、掺外加剂等方法减少水泥用量。

(2)采用水化热低的矿碴水泥、粉煤灰水泥。 (3)减少浇筑层厚度,加快砼散热速度。

2.夏季砼在浇筑前的砼温度不超过32℃,并采取如下措施以保证砼温

6

度不超过32℃。

(1)集料及其它组成成分的遮荫或围盖或冷却。

(2)在生产及浇筑时对配料、运送、泵送及其它设备的遮荫或冷却。 (3)喷水以冷却集料。

(4)用制冷法或埋水箱法或在部分拌和水中加碎冰以冷却拌和水,但在拌和完后,冰要全部融化。

(5)与砼接触的模板、钢筋在浇筑砼前冷却至32℃以下,其方法有盖以湿麻布或棉絮、喷雾状水,用保护罩覆盖。 4.3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1.麻面预防措施

将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模板接缝要严密,如有缝隙,用玻璃胶或透明胶带封堵严实,防止漏浆。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2.蜂窝预防措施

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拌和站的计量器,保证材料计量准确。砼拌和均匀,颜色一致,其持续搅拌最短时间大于90s。砼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如超过,采用串筒辅助下料。混凝土进行分层振捣,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移动距离不大于1.5倍振捣半径,每次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不小于10cm。

3.孔洞的预防措施

(1)砼浇筑速度不能过快,以免混凝土分层过厚,使振捣不及时造成孔

7

洞。

(2)对于钢筋密集处,在进行钢筋绑扎时注意保证钢筋质量,上下钢筋对齐以便振捣棒能顺利地从上插到需要振捣的部位。

(3)对难以振到的倒角部位,用钢筋或钢管导振或者将模板割洞口,以便振捣棒能进行振捣。

(4)振捣工人必须控制好振捣间距和振捣时间,振捣间距不能大于1.5倍振捣半径,单个点振捣时间不能小于20s。但也不能过振,合适的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再冒气泡、混凝土表面平坦出浆、将模板各个角落填满即可停止振该部位。

(5)砼配合比需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不能太干,墩身和T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0±20mm,以免砼难以振捣。

(6)当混凝土下落高度超过2m时,用串筒进行导流,以免混凝土发生离析。

(7)避免混凝土中混有杂物。 4.露筋的预防措施

(1)钢筋班准确加工钢筋,避免成形钢筋过长或过短,过长易造成钢筋挨到模板而造成露筋。

(2)进行钢筋垫块垫放时,必须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3)混凝土浇筑速度不能过快,以免分层厚度过厚而不利于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振捣时注意保证质量,防止漏振或振捣不到位。

(3)派专人对内外模板不间断地检查,对于变形过大的模板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时纠正。

8

(4)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接缝进行处理,防止漏浆造成露筋。 (5)当混凝土浇筑下落高度超过2m时,用串筒导流,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

(6)已浇筑的混凝土,在强度不足前避免踩踏,以免露筋。

(7)避免过早拆模,注意混凝土试块的强度,在进行模板拆除时,避免模板碰撞结构本身造成露筋。

5.缺棱掉角的预防措施

(1)对模板接缝及时进行处理,以避免漏浆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被物体碰撞造成掉角。

(2)现场需按试验室的通知开工,避免在混凝土强度不足时过早拆模,易造成结构物表面及棱角损伤。

(3)冬季砼灌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

(4)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

(5)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砼阳角,拆模后要用槽钢或木板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

6.施工缝夹层的预防

(1)在模板侧面和底面开口,将施工时产生的杂物冲洗干净。 (2)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砼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在砼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灌注。

(3)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灌注砼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

9

子或软弱砼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的砼。 4.4混凝土施工防裂措施

1.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准确牢固,在浇筑砼过程中不得有明显变形和跑模。墩身、防撞栏等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必须切实保证,防止垫块布置过稀、箍筋凸出、扎丝外露而产生砼露筋、开裂的现象。

2.配合比

(1)为防止收缩裂缝和过大的徐变,规定:C10砼水泥用量不超过1050Kg/m3,C50砼的水泥用量不宜超过1090Kg/m3。

(2)大体积砼时,应对碎石进行洒水降温。

(3)承台、墩身等大体积结构,砼中可掺入粉煤灰以降低水化热。 (4)外掺剂的选型、掺量应在试验后采用。外掺剂可在骨料拌和过程中掺入,不宜在拌和前掺入。

3.振捣

梁的转角、预应力锚固区及其它钢筋密集处是振捣的重点,注意砼布料厚度与振捣振动深度的配合,防止振捣不足或重复振捣而过度。空间小的部位应使用小型振捣棒。在现浇梁的过程中,对容易开裂的部位可在砼浇筑后一定时间内进行二次振捣。

5.养护

墩身、梁底板和腹板等部位应使用氧化剂养生(有自动喷水雾装置的除外),桥墩、梁顶和砼桥面可使用湿麻袋覆盖、塑料薄膜或养护剂养生。湿麻袋养生时,必须覆盖全部砼表面,保持连续湿润,不得形成干湿循环。

第5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根据云南省交通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结合我项目工程实际情况,综合治理,防范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为适应交通运输事业大发展的新形势,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落实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必须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夯实混凝土通病治理基础工作。

桥梁建筑物,不仅要受到车辆荷载的复杂力系作用,而且又受到各种复杂的恶劣环境的影响,所以用于公路与桥梁建筑的材料,既要具备一定的力学性能,又要保证在各种自然条件下,综合力学性能不会下降。水泥与集料配置的水泥混凝土是桥梁建筑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材料,它是由水泥、水和粗细集料按适当比例,加入各种外加剂配合、拌制成拌合物,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较好的耐久性。但其也存在着抗拉强度低、受拉时变形能力小、容易受温度湿度变化而开裂、自重大等缺点。因此混凝土原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优劣及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及其性能。对原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首先,水泥是混凝土的胶结材料,混凝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泥的质量和数量,在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应尽量节约水泥、降低工程造价。首先应根据工程特点,气候和环境条件,正确选择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检测水泥细度、水泥净浆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物理性质,将水泥强度富余量、强度标准差、初终凝时间、对外

加剂的适应性和经对坍落度损失率等技术指标相结合,综合评价水泥质量的优劣,实行优胜劣汰,选择水泥供应商(厂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水泥质量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及调整的依据。选用水泥强度等级应与要求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适应。如水泥强度等级选用过高,则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过低,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反之,水泥用量太多,非但不经济,而且降低混凝土的某些技术品质(如收缩率增大等)。

其次,混凝土所用粗细集料应采用级配良好(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材料。加强原材料的检测频率(包括集料的强度、级配、粒径、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等的检测),减少能使水泥水化、或能降低集料与水泥石粘附性,以及能与水泥水化产物产生不良化学反应的有害物质。

最后,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慎用外加剂,可在不增加用水量和水泥用量的情况下,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同时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选用混凝土外加剂以其减水率、保水性和保塑性为主要指标,在进行质量控制时,除对外加剂的常规指标进行检验外,同时对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掺加的组分进行复试,掌握其质量特性。在不增加用水量的前提下,使商品混凝土具有大坍落度、不离析、不泌水、坍落度损失小等性能的外加剂作为优选产品。

合理的选用和堆放原材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核心环节,它是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和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通过计算和试配调整,确定出满足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用量,它的设计应满足:结构设计强度的要求;施工工作性的要求;环境耐

久性的要求;经济性的要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确保工程所需的耐久性,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增强对钢筋的保护作用。混凝土配合比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动态控制,动态控制在基准混凝土配合比基础上进行,由试验室掌握,根据工程情况、设计要求、气候变化、运输距离、原料状况等因素,结合实践经验进行调整,同时加强过程检测,当班人员除随机抽样检测外,还应该在出厂前目测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如果有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坍落度及和易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站,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强度的离散性,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的1.5倍以上。

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提高具体实施人员治理质量通病的意识和技能。加强对原材料拌合、运输、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发生变异的数据应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规范开展各项混凝土质量技术指标检测,它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手段。强化原材料、混凝土质量检验应做到:(1)把好五关、做到三个不准:即原材料检验关、配合比设计关、计量关、混凝土搅拌时间关、坍落度及强度关;不合格材料不准使用、计量不准的设备不准生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站,确保混凝土符合质量要求。(2)做好事前控制,预防质量事故,通过原材料和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及时掌握混凝土的质量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预防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使混凝土的质量处于稳定状态。(3)加强信息反馈,通过对检验资料的分析整理,掌握混凝土的质量情况和变化规律,为改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保证混凝土质量、充分利用外加剂性能、加强管理等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从根本上减少和预防下列通病的发生。

一、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1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1)严格按照图纸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预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梁板混凝土上预埋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

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1-2 标高偏差 1.现象

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度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2.原因分析

(1)桥梁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 (3)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 3.防治措施

(1)每桥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2)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3)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

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模板。

1-3 结构变形 1.现象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现象。 2.原因分析

(1)支撑间距过大,模板刚度差。

(2)组拼小钢模,连接件未按规定设置,造成模板整体性差。 (3)墙模板无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4)竖向承重支撑在地基土上未夯实,未垫平板,也无排水措施,造成支随部分地基下沉。

(5)模间对撑不牢固,易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被挤偏。

(6)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达大,或未夹紧模板,或对拉螺栓配备数量不足,以致局部模板无法承受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 (7)浇筑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度。 3.防治措施

(1)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自得及浇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2)梁底支撑间距应能够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沟,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3)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

计要求设置。

(4)梁、柱模板若采用卡蛤时,其间距要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5)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6)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不下料,严格控制浇灌高度,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7)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1-4 接缝不严 1.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无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模板变形未及时修整。 (3)模板接缝措施不当。

(4)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3.防治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图纸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细部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2)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杠外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

(3)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 (4)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1-5 脱模剂使用不当 1.现象

模板表面用废机油涂刷造成混凝土污染,或混凝土残浆不清除即刷脱模剂,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等缺陷。 2.原因分析

(1)拆模后不清理混凝土残浆即刷脱模剂。 (2)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涂,或涂层过厚。

(3)使用了废机油脱模剂,既污染了钢筋及混凝土,又影响了混凝土表现装饰质量。 3.防治措施

(1)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的混凝土残浆后,再刷脱模剂。 (2)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应为: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选用的材料有皂液、滑石粉、石灰水及其混合液和各种专门化学制品脱模剂等。

(3)脱模剂材料宜拌成稠状,应涂刷均匀,不得流淌,一般刷两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

(4)脱模剂涂刷后,应在短期内及时浇筑混凝土,以防隔离层遭受破坏。

1-6 模板未清理干净 1.现象

模板内残留浮浆残渣、碎石等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 2.原因分析

(1)钢筋绑扎完毕,模板位置未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扫。 (2)封模前未进行清扫。

(3)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 3.防治措施

(1)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板内垃圾. (2)派专人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

(3)梁柱接头处未留清扫孔,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严。

1-7 封闭或竖向模板无排气孔、浇捣孔 1.现象

由于封闭或竖向的模板无排气孔,混凝土表面易出现气孔等缺陷,高柱、高墙模板未留浇捣孔,易出现混凝土浇捣不实或空洞现象。 2.原因分析

(1)墙体内大型顶留洞口底模未设排气孔,易使混凝土对称下料时产生气囊,导致混凝土不实。

(2)高柱、高墙侧模无浇捣孔,造成混凝土浇灌自由落距过大,易离析或振动棒不能插到位,造成振捣不实。 3.防治措施

(1)墙体的大型预留洞口底模应开设排气孔,使混凝土浇筑时气泡及时排出,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2)高柱、高墙(超过3m)侧模要开设浇捣孔,以便于混凝土浇灌和振捣。

1-8 模板支撑选配不当 1.现象

由于模板支撑体系选配和支撑方法不当,结构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变形。 2.原因分析

(1)支撑选配马虎,未经过安全验算,无足够的承载能力及刚度,混凝土浇筑后模板变形。

(2)支撑稳定性差,无保证措施,混凝土浇筑后支撑自身失稳,使模板变形。 3.防治措施

(1)模板支撑系统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模板类型来选配,以便相互协调配套。使用时,应对支承系统进行必要的验算和复核,尤其是支柱间距应经计算确定,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3)钢质支撑体系其钢楞和支撑的布置形式应满足模板设计要求,并能保证安全承受施工荷载,钢管支撑体系一般宜扣成整体排架式,其立柱纵横间距一般为1m左右(荷载大时应采用密排形式),同时应加设斜撑和剪刀撑。 (4)支撑体夭的基底必须坚实可靠,竖向支撑基底加为土层时,应在支撑底铺垫型钢或脚手板等硬质材料。

(5)在高处施工中,应注意逐层加设支撑,分层分散施工荷载。侧向支撑必须支顶牢固,拉结和加固可靠,必要时应打入地锚或在混凝土中预埋铁件和短钢筋头做撑脚。

二、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 1-1 蜂窝

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混凝土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造成蜂窝。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形成蜂窝。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1-2 麻面

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1-3 孔洞

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高度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1-4 露筋

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负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产生的原因:

(1)在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

筋。

1-5 缝隙和夹层

现象: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夹层。产生的原因: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未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凝土浇灌高度过高,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1-6 缺棱掉角

现象: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产生的原因:

(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在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在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 1-7 强度不足,均质性差

现象: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产生的原因:

(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4)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陈。

(5)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1-8 骨料显露,颜色不匀及砂痕

现象:混凝土外表面有石子显露称为骨料显露。拆模几小时后,表面颜色各处差别很大为颜色不匀。表面没有光滑的水泥砂浆层而是显示砂的痕迹为砂痕。这样使混凝土面不光洁,颜色不匀产生混凝土表面色调不均,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产生原因:主要有模板内表面材料过分柔软,或为高致密材料;混凝土拌合物砂率低,用间断级配,骨料干燥或多孔,粗骨料过多,过振,均产生骨料显露。施工时温度低,拌合物泌水性大及细骨料中砂不足,空气含量低,浇注速度过快,均会产生砂痕。钢筋或钢模锈色污染混凝土表面造成颜色不匀。

1-9 混凝土裂纹

现象:灌注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日照、温度、湿度变化,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降,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 1-10 外形尺寸偏差

表面不平整,整体歪斜,轴线位移。产生原因:模板自身变形,有孔洞,拼装不平整;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模板变形;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放线误差过大,结构构件支模时因检查核不细致造成的外形尺寸误差。

二 、防治及处理的措施

2-1 蜂窝的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 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处理方法: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 1:2 或 1:2.5 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等级的豆石混凝土捣实,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加强养护。对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2 麻面的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严密;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混凝土入模后,混凝土浇注要分层、均匀,振捣要密实,不漏振不过振,配合人工插边。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

(2)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可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1:2水泥砂浆加工厂107胶抹平。如果是大麻面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

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2-3 孔洞的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2)处理方法: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2-4 露筋的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当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 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处理方法:表面露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 1:2 或 1:2.5 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2-5 缝隙和夹层的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 2m 应设串

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 50~100mm 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2)处理方法:当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 1:2 或 1:2.5 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2-6 缺棱掉角的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 1.2N/mm2 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

(2)处理方法:将缺棱掉角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用 1:2 或 1:2.5 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用比原来高一等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2-7 混凝土强度不足的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上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2)处理方法: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应加固或补强措施。 2-8 骨料显露,颜色不匀及砂痕的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振捣方式及操作要适当。严格控制砂、石材料级配。振捣时,应配合人工插边,使水泥浆进入模板的表面。对骨料显露和砂痕,均可用水砂布打磨,涂抹素水泥的胶溶液进行外观处理。

2-9 混凝土裂纹的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合理设计浇筑方案,埋设冷却水管等,避免出现施工缝;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只要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重点,就能有效地防止裂纹的产生。

(2)处理方法:当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后,用水泥浆抹补;如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并用水冲洗干净,用1:2.5水泥砂浆抹补。此外,加压灌入不同稠度的改性环氧树脂溶液补缝,效果也较好。

2-10外形尺寸偏差的防治及处理措施

(1)预防措施:采用整体模板;模板加固体系要经计算,保证刚度和强度;支撑体系也应经过计算设置,保证足够的整体稳定性;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变形和位移要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模板;浇筑混凝土前,对结构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核对。 (2)处理方法:无抹面的外露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可增加一层同配比的砂浆抹面;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较大时,需经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结语:水泥混凝土施工首先要严格控制原材料和配合比,从模板加工和制作、钢筋的加工和制作、浇注、养护等工序严格控制,提高质量意识,施工精细化,才能保证质量。总结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经验,总结成熟的工

艺、工法,全面提高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有效使用。

茂名市交通建设工程总公司

二0一0年三月

文天二级公路文山过境段 1-8 合同段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华盟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二0一0年三月

第6篇: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3.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的目标

通过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全面提高本项目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有效使用。

3.1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离散性。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的1.5倍以内。

3.2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钢筋、水泥、砂、石、外加剂、锚夹具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3.3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在钢筋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打到90%以上,保护层厚度工后抽检合格率打到85%。

3.4加强工艺控制,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显著减少,消除露筋现象,混凝土外观质量综合评分有明显提高。

3.5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超限裂缝等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6形成一批较为先进、成熟的混凝土质量有效控制的工艺和方并加以推广应用。 4.治理范围和重点

4.1治理范围

本项目的桥梁、通道、涵洞、挡土墙。

4.2治理重点

4.2.1管理通病:质量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试验检测及管理工作不规范;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流于形式;检查验收不规范、不严格;工地实验室不规范;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等。

4.2.2施工工艺通病:原材料存放不规范;钢筋锈蚀;钢筋绑扎成型施工刚度不够;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施工控制不严格,计量不准确;模版制作和安装质量差;混凝土浇筑、振捣和养护不规范;混凝土施工缝处理不规范,混凝土工艺要求不符合施工条件;保护层垫块制作工艺落后;预应力张拉龄期控制不规范;孔道压降不实等。

4.2.3实体质量通病: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裂缝超限;钢筋布设偏差超标;保护层厚度偏差大,合格率低;蜂窝麻面及露筋, 预埋件位置偏差大;小型预制构件外型尺寸控制不严,外观粗糙等缺陷。

7.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的岗位职责

7.1质检科

7.2.1负责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检查、监督工作。

7.2.2质检员对每个工序进行抽查,做好施工记录,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程,报项目经理或总工批准,有权责令其返工或停工整改。

7.2实验室

7.2.1进行各种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并及时报审。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和优化,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离散性。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的1.5倍以内。

7.2.2根据规范要求的频率对水泥、外加剂、砂子、石子、钢绞线、钢筋和锚具等进行抽验试验。检测合格后方能用于实体工程,不合格材料坚决清理出场。

7.2.3加强砂石料含水率的检测频率,以确定施工配合比,指导混凝土的拌合。

7.2.4定期对拌和站进行校验,减少拌和机自身误差对混凝土的影响。

7.3施工处

7.3.1拌和站的料池做好分隔,防止掺料。

7.3.2拌和站严格按照实验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拌合,严禁随意修改施工配合比,以便于混凝土的浇筑。

7.3.3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罐车的数量满足两次混凝土浇筑的时间差。

7.3.4钢筋做到下垫50cm,上面覆盖彩条布,防止钢筋生锈。

7.3.5加强对劳务队的技术交底和质量教育,5质量意识每个人,严禁流于形式。

7.4模板组

7.4.1钢模板使用前必须打磨修整,消除表面蜂窝麻面,大面平整度大于5mm。竹胶板的周转次数不得大于6次。

7.4.2模板脱模剂应涂抹均匀,做到无漏现象,无流淌现象。

7.4.3模板间连接紧密,宜夹橡胶条等以防止漏浆。模板加固应牢固且有一定刚度,防止变形、鼓膜。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加强对模板监控,及时堵漏,防止跑模。

7.4.4支架要验算其强度、刚度和承载能力。模板、支架和拆除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7.5钢筋组

7.5.1当多根钢筋的机械接头位于不大于35倍钢筋直径范围内时,应视为接头处处于同一连接范围,该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需要在高压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同一连接区内三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25%二级接头的街头率不应大于50%。

b)设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应采用一级或者二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c)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d)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7.5.2电弧焊

在构件任一有钢筋焊接接头的区段内,电弧焊接头的钢筋面积,在受拉区不应超过钢筋总面积的50%,上述区段长度不应小于35d(d为钢筋直径)且不小于500mm。同一根钢筋在上述区段内不得有两个接头。

7.6混凝土组

7.6.1混凝土建筑钱检测坍落度,若坍落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严禁施工。

7.6.2混凝土由高处落下的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2m的应采用导管或溜槽,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以防止混凝土离析。

7.6.3混凝土浇筑采取合理顺序、合理的分层浇筑厚度、有效的振捣方式,振捣及时、充分、规范,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混凝土的振捣采取专人负责制。

7.6.4对墩身等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适当措施,将振捣后产生的水泥浆、水及时清出,防止在立柱等四周出现大量水痕、气泡;分段浇筑的混凝土施工缝应平顺、无错台,且必须对前次混凝土面进行凿毛处理,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的结合。

7.6.5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尽快覆盖土工布和洒水养生,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混凝土的养护由专人负责确保养生措施应到位,保证养生效果。 8.混凝土质量通病缺陷与事故处理

8.1质量缺陷的现场处理

在施工过程或完工以后,项目部或监理工程师如发现工程存在着技术规范所不容许的质量缺陷,应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按如下方式处理:

8.1.1当因施工而引起的质量缺陷处在萌芽状态时,项目部将及时制止,并要求立即处理(如更换不合格资料、设备或不称职的施工人员,或要求立即改变不正确的施工操作方法)。

8.1.2当因施工而引起的质量缺陷已出现时,项目部立即组织相关人员采取能足以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并对质量缺陷进行正确的补救处理,同时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8.1.3当质量缺陷发生在某道工序或者单项工程完工以后,而且质量缺陷的存在将对下道工序或者分项工程产生严重影响时,项目部将和监理工程师对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作出判

定,并确定了补救方案后,再进行质量缺陷的处理或者下道工序或分项工程的施工。

8.1.4工程完工后,发现工程质量缺陷时,将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修补、加固或者返工处理。

8.2混凝土质量通病缺陷责任的判定

项目部对质量缺陷判定:认真召开质量缺陷分析会,全面审查有关的施工资料及施工过程,必要时还应进行现场检测,在分清技术责任的同时,还应明确质量缺陷处理的费用金额。以便按照项目部有关规定办理。

8.3混凝土质量通病缺陷的修补及加固

8.3.1对因施工原因而产生的质量缺陷的修补与加固,项目部对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并提出修补和加固方案,必要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对因其他(非施工单位)原因而产生的质量缺陷,按照由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共同提出处理方案,油施工单位进行修补。

8.3.2修补措施及方案应不降低质量验收标准,并应在技术规范所允许的范围内。

8.3.3如质量缺陷的严重程度危及安全和使用要求,必须推倒重来,彻底返工,并按质量事故进行处理。 9.混凝土通病奖罚

9.1对混凝土通病质量管理工作做出特殊贡献,或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重大质量事故发生的人员,项目部给予重奖。

9.2在总监、业主及以上有权单位组织的混凝土工程质量抽检中,收到口头表扬的,奖励施工处长(或分管副处长)1000元每次,收到书面表扬的,奖励施工处长(或分管副处长)2000元每次。

9.3项目部的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查中所有检查项目均合格,奖励施工处长500元。工程质量综合考评为合格,奖励施工处长(或分管副处长)1000.

9.4由于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不善,致使监理处向我部下达暂时停工指令的,视情节轻重,项目部对负有责任的职能部门负责人|、施工处长(或分管副处长)罚款1000~5000元。

9.5项目部的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查中若有不合格项目时,对施工处长罚款100元每项。工程质量综合考评为不合格,对施工处长(或分管副处长)罚款1000元。

9.6若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或其他责任事故,给项目部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对事故责任人按现行法规、规章及相关管理办法进行处理外,并按下列情况给予罚款。

1)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000元以上10000元一下的事故,对主要负责人处以200~2000元罚款。

2)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的事故,对主要负责人处以2500~12500元的罚款。

3)发生直接经济损失5~10万元的事故,对主要责任人处以15000~30000元的罚款。

第7篇: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

广乐高速公路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实施方案

目录

1. 治理目标 2. 主要措施

3. 常见的混凝土通病及处理措施 4. 总结及表彰

深圳路桥广乐T19标项目经理部 1 广乐高速公路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实施方案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提升年行动纲要精神和“双标管理”的要求,全面提高广乐高速公路项目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安全、可靠,根据粤广乐工[2011]9号要求,特制定本标段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一、治理目标

通过质量通病治理,全面提高本标段工程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有效使用。

㈠ 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离散性,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的1.5倍以内。

㈡ 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集料、钢筋、水泥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㈢ 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模板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工后抽检合格率达85%以上。

㈣ 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显著减少,消除露筋现象,混凝土外观质量综合评分有明显提高。

㈤ 预应力孔道压浆、超限裂缝、隧道衬砌厚度等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㈥、形成一批混凝土质量控制有效、较为先进的工艺和工法。建成一批内在可靠、外观精美的混凝土工程,培养一批优秀的混凝土工程施工队伍。

深圳路桥广乐T19标项目经理部 2 广乐高速公路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实施方案

二、主要措施

㈠、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1、明确工作目标、内容和责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项目部成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黄伟强

成 员: 张宏奇 陈清伟 李孔多 张勇

领导小组主要对混凝土通病治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及时总结经验和成熟工法,形成长效机制。

㈡、强化体系,执行到位

1、施工管理要精细。项目部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层层落实责任人。水泥拌和站、预制场要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加强对原材料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精细管理。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发生变异的数据应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开展文明工地建设达标活动,重点加强混凝土拌和站和混凝土浇注现场的规范化管理。开展工地试验室管理达标活动,规范开展各项混凝土质量技术指标检测。

2、认真落实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上道工序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坚决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确保不留质量隐患。二是推行集中拌和、工厂化预制,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三是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治理质量通病并层层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提高具体实施人员治理质量通病的意识和技能。四是要加强对原材料、模板制作安装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五是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发生变异的数据应重点分析,查深圳路桥广乐T19标项目经理部 3 广乐高速公路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实施方案

找原因,及时整改。六是开展文明工地建设达标活动,重点加强混凝土拌和场地和混凝土浇注现场的规范化管理。七是开展工地试验室管理达标活动,规范开展各项混凝土质量技术指标检测。

㈢、精细管理,保证效果

1、确保原材料质量

集 料:对于进场的砂石材料经检验合格,拌合站的场地必须硬化、做好排水设施,集料堆放用2m的砖砌墙隔离,预防集料串仓。

水 泥:水泥全部采甲供材料;

外掺剂:选用外加剂要熟悉其品种性能,经检验确认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必须准确控制掺加剂量,严禁使用对工程质量和耐久性有不利影响的外加剂;

严禁使用锈蚀严重的钢筋(钢绞线); 拌制混凝土用的水应满足规范要求;

加强水泥、钢筋(钢绞线)、集料等原材料进场检验,建立原材料进场台帐和检验台帐,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立刻清退出场并做好记录。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

规范原材料存放、保管和使用。集料全部采用雨棚进行遮盖。

2、严格控制配合比

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搅拌站的计量装置安装后即应请技术监督局予以检定,以保证计量准确。试配时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材料、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配合比调整、报批。加强混凝土拌和管理,保证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防止离析。拌合站具有电子精确计量的设备,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砼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范规定。

深圳路桥广乐T19标项目经理部 4 广乐高速公路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实施方案

慎重选用外加剂。选用混凝土外加剂要熟悉其产品性能,所用外加剂必须是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现场监理单位应组织对每批产品进行抽检,经检验确认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对工程质量和耐久性有不利影响的外加剂。同时,要做好外加剂材料的物理防护工作,应按规定在使用前复验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掺量,对于失效产品坚决不准使用。

严格控制配合比。雨天施工应增加对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次数并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材料、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配合比调整、报批。加强混凝土拌和管理,确保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防止离析。

3、确保施工工艺规范

①、模板制作质量符合要求,安装必须牢固;钢筋加工与安装要规范,严格控制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振捣要规范,合理控制浇注厚度,避免过振松顶和漏振;混凝土保湿养护要加强,养护时间必须达到规范要求。尤其要加强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变截面部位和主筋布置部位应适当加密;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在砼浇筑、振捣过程中不发生较大变位。

②、混凝土工程必须使用钢模板,制作安装必须牢固,选用合适的脱模剂,制定合理的支设方案,注意模板接缝的处理;钢模首次使用前要打磨、除锈,周转使用前要将表面残渣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脱模剂。对于支架支撑浇筑混凝土期间,设专人按时检查支架、模板有无变形和位移,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③、钢筋加工与安装要规范,采用搭建钢筋加工棚,方便钢筋加工,同时钢筋不露天堆放,防止锈蚀,严格控制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垫块的材料和形状应科学合理,易于施工控制;视结构部位特点合理布置保护层垫块。

深圳路桥广乐T19标项目经理部 5 广乐高速公路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实施方案

④、预制场预制梁板底模采用钢板,厚度应符合施工要求;采用焊接钢筋头固定钢筋骨架位置,确保保护层厚度。

⑤、混凝土振捣要规范,合理控制浇注厚度,避免过振松顶和漏振,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防止振捣棒触及钢筋、模板;混凝土保湿养护要加强,养护时间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⑥、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要加强对钢材、水泥、集料、锚夹具、连接器、外加剂、波纹管等进场检验,加强对预应力筋张拉机具、张拉、孔道压浆等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张拉机具应按有关规定定期标定,使用超过规定次数应重新校验,应由专人管理、记录使用台帐,张拉机具应与锚具配套使用。穿束前应认真检查垫板和孔道,孔道内应通畅、无水分和杂物。预应力筋张拉应坚持“双控”工艺和龄期控制,张拉及放松时应填写施工记录备查;必要时应对锚具和孔道摩阻损失进行测定;对在张拉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后方可继续。孔道压浆工作要及时进行,对压浆采用的水泥浆重要技术指标(强度、水灰比、泌水率、膨胀率、稠度等)应进行检验;孔道压浆应缓慢、均匀进行,不得中断,压浆后应从检查孔中抽查压浆密实情况,压浆过程应填写施工记录。灌浆用的水泥应是新出厂的,标号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灰浆的配合比,必须结合施工季节、使用材料、现场条件等灵活选取,并通过试配试验确定。灌注前应检查灌注通道的管道状态是否通畅,对孔道应在灌注前用压力水冲洗。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压浆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每孔道应一次灌成,中途不应停顿。

4、试验检测工作要规范

组织好试验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试验检测技术学习,全面提高试验检测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试验检测技术水平,严格工地试验室检查和考核,确保现场试验室人员深圳路桥广乐T19标项目经理部 6 广乐高速公路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实施方案

数量和资质、试验环境、设备满足要求,同时相应母体试验室应加强对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和指导,确保现场试验检测工作规范有序。积极推广先进的试验检测技术和方法。保证检测工作及时、客观、科学、准确,通过数据动态分析,掌握混凝土质量状况,并对下一阶段的施工提供指导。

5、加强现场作业人员培训和施工技术交底

要深入落实层层设计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把通病治理的责任明确落实到施工一线。同时加强一线参建人员的针对性岗位业务培训,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施工工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能力,夯实通病治理基础工作。

三、常见混凝土通病及处理措施

㈠、蜂窝

1、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产生的原因

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②、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③、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④、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⑤、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⑥、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深圳路桥广乐T19标项目经理部 7 广乐高速公路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实施方案

3、防治的措施: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㈡、麻面

1、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2、产生的原因

①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②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③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④模扳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⑤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3、防治的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㈢、孔洞

1、 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深圳路桥广乐T19标项目经理部 8 广乐高速公路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实施方案

2、产生的原因

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②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③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④混凝土内掉入机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3、防治的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㈣、露筋

1、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2、 产生的原因

①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②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③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④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⑤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3、防治的措施: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深圳路桥广乐T19标项目经理部 9 广乐高速公路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实施方案

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㈤、缝隙、夹层

1、现象: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

2、产生的原因

①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②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③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④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3、防治的措施: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㈥、缺棱掉角

1、现象: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2、产生的原因

①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②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深圳路桥广乐T19标项目经理部 10 广乐高速公路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实施方案

③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④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

3、防治措施: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

㈦、表面不平整

1、现象: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2、产生的原因

①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租糙不平; ②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③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3、防治措施: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开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㈧、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1、现象: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

2、产生的原因

①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深圳路桥广乐T19标项目经理部 11 广乐高速公路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实施方案

②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③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④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陈;

⑤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3、防治措施: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上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四、总结及表彰

总结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经验,总结成熟的工艺、工法,加以推广,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对在质量通病治理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工区、个人予以表彰。

深圳路桥广乐T19标项目经理部 12

第8篇:2009年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

2009元丰路与苏胜路对接工程项目在苏州市交通局和昆山市交通局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苏州市交通局文件苏交质监字[2009]13号《关于印发《苏州市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交质监字[2009]17号《关于明确我市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典型示范工程及相关要求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依据昆交质[2009]112号文件要求,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从强化管理措施、加强施工工艺以及严格控制实体质量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治理活动,现将本项目的治理活动总结如下:

一、 管理措施

在接到关于开展混凝土通病治理专项活动的相关文件后,我监理组即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以从制度上保证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有效进行。

1、 联合项目部一起成立了元丰路项目的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领导小组,给参与建设的每位管理和技术人员明确职责,定岗定人,通过岗位责任加强质量管理,并定期不定期组织混凝土施工控制的培训等。

2、 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每个月一专题,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制定专项通病的治理计划。

3、 混凝土施工中试验检测工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监理组针对试验室,要求相关的仪器设备定期排查、维护,并及时登记试验台帐,确保试验检测工作能如实反映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二、 施工工艺

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每个月一专题,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制定专项通病的治理计划,即通过对混凝土供应商、保护层厚度、通过水化热的控制以达到减少或是避免砼裂缝、预应力孔道压浆控制以及冬季施工保障措施等几项施工工艺的防治来对本项目的混凝土施工加以控制,具体如下:

1、 混凝土供应商

1) 从源头控制,和项目部对其包括进料途径、料场备料、运输距离及高温天气下保证混凝土工作性的措施等方面进行多次考察论证。

2) 组织召开混凝土供应专题会议,确定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混凝土供应方案。

3) 监理组全程参与项目部的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工作,强调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分层等几个关键点,并要求现场监理全过程旁站,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2、 本项目桥梁施工中钢筋工程量较大也很密集,在模板安装完毕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由此监理组要求项目部制订专项方案,并做到以下几点:

1) 钢筋绑扎完毕后模板安装前,对钢筋进行调直。 2) 不得采用变形、破损等存在明显缺陷的模板。

3) 采用垫块等必要手段以保证保护层厚度(按设计要求不小于4个/m2)。

3、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1) 在高温下进行混凝土施工,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考虑因高气温高蒸发引起拌合物的塌落度损失,适当增加用水量,但为了避免混凝土强度下降,添加适当的高效减水剂,添加避免混凝土速凝的缓凝剂,但掺加任何外加剂都不应增加水泥的水化热。

2) 因砂、石材料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所占比例很大,在酷暑高温下采取遮阳、洒水等措施,以降低使用温度,同时保证配合比中水灰比的准确性。搅拌、运输等施工设备避免暴晒,并在操作前洒水降温。

3) 夏季高温期间,在烈日暴晒下的砂和石子表面温度有时高达60°C以上,砂石材料在混凝土中所占比例很大(80%左右),如不采取降温措施,很容易引起混凝土在搅拌或运输中出现速凝,影响正常施工,因此要求砂石料在酷暑高温下必须采取遮阳、洒水等措施,一降低其使用温度。

4) 将浇注混凝土所接触的模板,在施工前采取洒水等方法,降低表面温度。

5) 在夏季进行水泥使用及混凝土施工时,尽可能安排在夜间,混凝土施工需紧凑,连续进行,混凝土振捣一定要密实。

6) 在浇注好的混凝土结构及时进行二次抹面和表面收光,以防止和减少微细裂纹产生,如仍在塑性状态出现裂纹应及时进行抹压或用水泥粉或水泥砂浆涂涮处理。

7) 高温天气、干燥热风吹在混凝土结构表面使其水分蒸发很快,加强对混凝土养护工作,一般气候下普通混凝土浇注后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但夏季高温季节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开始浇水养护时间要提前,养护时间要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4、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控制 1) 选择水化热相对较低的硅酸盐水泥,同时在满足配合比的情况下选用料径大、级配良好的集料,并适当添加减水剂。

2) 加大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控制力度,严格按配合比进行配料拌和。

3) 分层分次浇筑,以错开混凝土水化热高峰时间,必要时采取夜间浇筑,以把混凝土的水化热影响降至最低。

5、 预应力孔道压浆

1) 加强水泥浆施工配合比控制。 2) 压浆前对孔道进行检查,冲洗干净,锚具周围的间隙和孔洞应封填,防止冒浆。

3) 控制好压浆的密实度,压浆前后48h内,结构混凝土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有保温措施,当气温高于35℃时,应在夜间施工。

4) 将梁端的砼凿毛后再浇封锚混凝土,其强度需符合设计规定,一般不宜低于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0%。

5) 对张拉设备的使用频率进行核算,超过6个月或200次以及在千斤顶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重新校验。

6) 加强压浆用水泥浆的配合比控制。

6、 冬季施工 1) 预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各项设施、材料要提前采取防雪、防冻措施,并制定施工安全措施;

2) 钢筋焊接,最低温度不应低于-20℃,焊接后不应立即接触冰雪,冷拉钢筋温度不应低于-15℃,采取安全措施后不得低于-20℃,双控时,应力控制值不得大于30Mpa,张拉预应力钢材时温度不应低于-15℃。

3) 混凝土用各原材料的温度要满足混凝土拌和物所需的温度。当需对原材料加温时,应首先对水温,其次为集料,水泥不得加热,一般加热温度不超过60℃。冬期搅拌混凝土,搅拌时间应延长50%,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

4)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采取保温措施,浇筑时应控制混凝土温度不低于规范要求。

5) 混凝土接缝要有5℃以上的温度,湿接缝保温必须使混凝土强度达75%。

6) 混凝土的养护采用蓄热法、蒸汽加热、暖棚加热或电加热等方法。各种方法养护混凝土时应符合规范要求。

7) 模板的拆除要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符合拆模规定时方可拆除。混凝土拆模后,采取相关措施使混凝土缓慢冷却。

我监理组通过以上控制措施,元丰路工程项目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良好,未发生一起质量事故,并经质监站检测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我监理组将继续以高标准、高质量要求自己,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控制,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以达到争创“扬子杯”的目标。

江苏燕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驻昆山元丰路与苏州工业园区苏胜路道路

对接工程项目监理组 2009年12月

第9篇:南通市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

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省交通厅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公路水运工程领域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治理目标

通过质量通病治理,全面提高我市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有效使用。

(一)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离散性。混凝土强度必须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的1.0~1.5倍范围内。

(二)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钢筋、水泥、砂、石、外加剂、锚夹具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三)公路水运工程保护层厚度在模板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工后抽检合格率达到85%以上。

(四)蜂窝、麻面、裂缝等显著减少,消除露筋现象,混凝土外观质量明显提高。

(五)预应力孔道压浆、超限裂缝等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六)建立一套成熟、有效、先进的混凝土质量控制工艺,建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混凝土工程,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混凝土工程建设人才队伍。

二、治理范围

1.在建干线公路工程项目的桥涵(通道)、混凝土支挡工程; 2.在建船闸、航道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工程。

三、治理内容 1.管理通病

质量意识薄弱、质量责任制不明确、落实不到位;设计审查、交底、现场服务、变更管理不到位;试验人员数量、资质,检测设备、频率,操作过程、台帐资料等检测及管理工作不规范;合同有关质量条款履约不到位,人员变更率高、流动性大,监理持证率、培训率不满足规定,分包等无审批手续;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处理不规范,整改结果不闭合;“两创三比”活动开展不够深入,实施细则流于形式,未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位人员。 2.施工工艺通病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控制不严,随意改变配合比、未根据砂、石材料含水量进行调整,未对外加剂、商品混凝土进行检测;混凝土生产、浇筑、养护不规范,计量不准确,分层层厚过大、振捣不到位、保护层垫块不合格、通道沉降缝控制不严,养护不及时不规范;预应力施工不规范,张拉机具未标定,工序安排不合理,张拉强度、弹性模量不明确,孔道压浆不及时、不密实。 3.实体质量通病

质量技术指标合格率低,钢筋布设偏差超标、保护层厚度偏差大,桥梁立柱轴线偏位、竖直度超标,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混凝土外观存在蜂窝、麻面、露筋、色差大,轮廓线不顺滑、边角破损,通道沉降缝歪斜、裂缝超限等质量存在缺陷;原材料堆放场地未硬化,砂、石材料混堆或杂质过多,钢材、水泥保管措施不到位,造成钢材锈蚀、水泥变质。

四、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09年6月底前)。

各县(市)交通局、市公路处、市航道处等单位进行动员和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地区或本单位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并于2009年6月25日前报市局质监站备案。

各单位应重视典型引导,抓点带面。各县(市)交通局相应确定1个干线公路项目,市公路处确定1个干线公路项目,市航道处确定1个船闸(航道)项目为通病治理典型示范项目。各典型示范项目应确定1个合同段作为项目的典型示范标段。

各单位应将典型示范工程和合同段于2009年6月25日前报市局备案。市局结合实际情况确定221省道海安段改建工程、吕四船闸技术改造工程作为我市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典型示范项目。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

各县(市)交通局、市公路处、市航道处等单位要按照省厅治理方案及所管工程特点,负责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内容,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组织检查。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要按照实施方案和各自职责,提出具体可行的治理措施,并认真加以落实,确保质量责任到人,通病治理取得实效。 上述单位对确定为质量通病治理典型示范的项目每年应组织不少于2次专项督查;市交通局对确定为我市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典型示范项目将组织不少于2次专项督查,并对其他示范项目组织适当抽查。

上述单位应分别于2009年、2010年12月底前将本单位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报市局质监站。

(三)第三阶段:总结表彰(2011年4月至2011年6月)。

各县(市)交通局、市公路处、市航道处等单位要总结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经验,总结成熟的工艺、工法,加以推广,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各单位应于2011年4月底前将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总结报市局,市局将进一步加以总结,视情况对各地区、各单位成熟的工艺在全市范围加以推广,并根据各单位质量通病治理实际成效,对在质量通病治理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项目和单位、个人予以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内容和责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及时总结经验和成熟工法,推广典型示范工程先进经验,以点带面,形成长效机制。

(二)强化体系、执行到位。

要完善工作联动机制,把通病治理与招投标、实施过程、工程验收结合起来。精细设计,深化勘察、优化设计,从设计角度提出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和质量要求;精细施工,细化施工组织设计,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并落实责任人;强化监理职责,细化监理实施细则,加强全过程监理,坚决采取有效措施;规范试验检测,严格工地试验室检查考核,保证检测工作及时、客观、科学、准确,通过数据分析,掌握质量状况,指导混凝土施工。

(三)精细管理,保证效果。

加强现场作业人员培训和施工技术交底,确保原材料质量,慎重选用外加剂,严格控制配合比,确保施工工艺规范,及时开展实体工程质量检测,重点加强大体积混凝土和冬季、高温、雨期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四)做好总结,信息畅通 各单位要建立定期研究分析会制度,做好混凝土通病治理活动总结,定期以月报等形式通报治理工作总结,传递经验,协同配合,实现信息共享。

上一篇:颂党恩方案下一篇:学名师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