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为了更好地保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本文主要总结了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特征,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最后重点讨论了高层建筑中防火工作的具体措施。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论文 篇1: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现存问题及改善策略研究

摘要:目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到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维护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旦出现火灾,会影响到人员安全疏散的及时性。对此,需要在了解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完善防范措施、加强消防设计、明确消防安全责任等形式,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针对性。文章由此出发,在分析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几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改善路径。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楼层高、建筑功能复杂、综合性较强,且在建筑装饰装修中包含大量的可燃性材料,当发生高层建筑火灾问题时,会出现火情短时间蔓延等情况,因此,对其进行良好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是十分重要的。要通过设计最安全有效的建筑消防安全疏散出口,降低人员疏散和灭火的难度。

一、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存在的不足

(一)消防安全建设有待完善

目前,在高层建筑建设的过程中,为节约建筑成本或着眼于眼前利益,部分企业会采用不完善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方式进行施工,在加大消防安全施工力度等方面也存在不足,甚至个别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不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设计等问题,造成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工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部分企业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未能合理优化安全疏散的走道和走廊,没有及时审核消防系统、安全疏散系统等形式,阻碍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工作的有序发展。

(二)疏散路线布置缺乏合理性

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需要结合相关建筑规定,正确布置疏散的路线,这样才能保证发生火灾时快速、有效进行人员疏散。从当前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都会结合相关的建筑规定布置疏散路线,但是部分高层建筑建设单位仍然存在没有按照要求施工的问题,在有效设计避难层空间、提升避难效果等方面存在着很大问题。而个别时间较为久远的高层建筑,在消防通道设计方面也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不利于人员疏散的及时性、有效性。

(三)安全出口设计不合理

以办公作用为主的高层建筑产权所有单位较多,在进行安全出口设计以及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等方面容易出现协调问题,如果企业不加以重视,那么建筑物消防安全在出口设计等方面很容易出现不够规范的现象。对此,要在考虑人员进出问题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安全出口的有效设计,进一步实施和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无论是产权所有单位还是高层用户单位,都要进一步了解加强安全出口设计以及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要杜绝出现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拥堵的现象。

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改善策略

(一)优化安全疏散通道

在布局、优化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过程中,可以结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计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创造出安全疏散通道设计的便利条件,同时要加强宣传,着力提升居民和企业负责人对于消防安全疏散工作的重视。在优化安全疏散通道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障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可以让受困者在短时间内安全撤离。具体而言,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通道设计可以结合房间的外廊式和内廊式走道,尽可能地发挥消防安全通道在本建筑内的实际作用;对于办公与旅游为主的高层建筑,可以设计环形走道或者双向走道,有效预防和应对火灾。良好的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可以给予受困者更多逃离的机会,这对于保护高层建筑中相关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二)正确规划疏散路线

安全疏散路线本质上就是当高层建筑内部发生火灾时,人员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快速救援和撤离,且也是其他紧急疏散情况的有效路线。疏散线路越短,人员逃生的概率越高。具体而言,在规划疏散路线的过程中,一方面,在紧急疏散受困人员时,要有更具安全性的公共通道,因而,在疏散路线的规划中,要设计出转移至室外环境或者其他室内环境的安全区域,这样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消防安全,最大程度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规划疏散路线环节中,要重视疏散楼梯的位置,要让相关路线更加临近电梯,这主要是考虑到人的思维惯性,当有火灾问题发生时,人们首先想到的会是常用路线和紧急使用路线,而将常用路线与紧急使用路线有机结合,能够达到快速、安全疏散人员的目标,从而有力强化疏散线路应用的实效性。此外,为避免出现疏散人员和消防人员流线交叉和混乱的情况发生,要有效区分疏散人员与消防人员进出的相关通道。另一方面,可以根據高层建筑实际情况,设计出一条最短的安全疏散路线,并通过对火灾知识的宣传和预警等,提升相关人员对于安全疏散工作的正确认知。同时,相关单位一定要在安全疏散路线设置显眼的箭头标志等,帮助人员有效明确疏散方向,也可以将疏散平面图放在高层建筑的显眼位置,帮助受困人员识别方向、寻找安全出口。高层建筑每一楼层的布置都要具有简易、明确的疏散特征,要有力保障安全出口设计的醒目、实用。

(三)提升安全出口设计合理性

在高层建筑消防疏散通道设计中,要确保设计的合理性与事后人员的疏散速度相统一。在安全出口的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坚持严谨的态度,结合相关要求精准设计,要确保安全出口的距离、宽度以及通畅性等。针对医院、写字楼等高层建筑的安全通道,可以设计不少于两个的不同方向的安全出口,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确保突发情况下人员及时撤离。同时,要加强安全出口宽度的合理设计,根据使用人数科学推算出所需宽度,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此外,安全出口的设计要在满足日常工作需求的前提下,尽量贴近外墙布置,当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可以利用外墙开启窗户,将自己的受困位置等情况及时通知消防人员,从而达到安全疏散受困人员、及时灭火和救护伤者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在安全出口设计中,还要优化安全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的距离,确保安全出口与安全疏散距离之间的合理性,防止在被困人员撤离和消防人员救援过程中出现干扰问题,确保救援的实效性,保障受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三、结语

对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工作而言,不同类型的高层建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而,相关单位要结合高层建筑的性质和特征等,有针对性地优化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推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工作的高效发展,有力保障突发情况下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许翔.采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消防界(电子版),2019,5(21):65-66.

[2]张锦.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19,45(07):49-50.

[3]钱旭.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17):195-196.

作者简介:

李怀果(1988—),男,汉族,山东临沂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消防监督管理。

作者:李怀果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论文 篇2: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及防火监督探索

摘要:为了更好地保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本文主要总结了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特征,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最后重点讨论了高层建筑中防火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防火监督;火灾特征;防护措施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人口的增长,为了更好地规划城市用地,展现良好的城市风貌,高层建筑逐渐受到城市及人民的喜爱并以非常迅速的态势出现在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高层建筑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是由于其过高的居住密度也会对导致其相较于低层建筑存在更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因此,为了进一步保障高层建筑的居住安全,有关人员一定要充分做好防火监督工作并了解高层建筑的火灾发生特征,为人民带来舒适生活的同时更好的保障生命与财产安全。

1.实际案例阐述

在此以上海市中心胶州路靠近余姚路的某栋公寓楼火灾事故作为案例,结合该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始末及原因等为基础,探究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的特征,并以本次事故的公寓楼情况探究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从而针对性地结合高层建筑具体布局及消防设施安置等情况,提出几点保证高层建筑防火工作顺利开展完成的有效措施。

本次事故发生在2010年11月5日,是一场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事故造成58人遇难,7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火灾产生主要原因是在大楼装修过程中,有2名电焊工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操作标准进行作业时存在违规操作的行为,从而导致尼龙网、竹片板及泡沫等易燃物品被点燃,此时楼内存在很多易燃物质,这对于消防灭火工作带来重大挑战,导致火灾无法在第一时间被扑灭,再加上风势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便导致火灾密集爆发,即使全力救火但最后仍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2.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特征

2.1火灾因素复杂

高层建筑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利用较小的土地面积,为人民群众带来较大的居住空间,但是在保证居住空间的同时也相应导致较高的居住密度。因此,在高层建筑中,通常聚集了较多的生活或办公物资,而在火灾面前,这些较为密集的物资都有成为燃烧物的潜质。同时,高层建筑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其水、电、燃气等生活能源的配套安装密度也相对较大,相较于普通高度的建筑而言,其本身容易引起火灾的可能性也会相应较大。而在火灾发生时,面对火情最为重要的即是掌握对应的火灾因素完成相应的火情扑救,但是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层建筑中能够引起火灾的因素较多,在火灾蔓延过程中,不断有未知的燃烧物加入,这为消防救援人员对于火灾因素的分析产生严重的阻碍。故火灾因素复杂是当下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的特征之一[1]。

2.2火灾扩散较快

高层建筑为了更好地保证自身强度,需要相对复杂的结构来满足建筑要求。为了给居住者带来良好的居住体验,还要相应设立电气井、水电井、通风管道等竖向敞开空间。除此之外,在个人装修的过程中,墙体内部也会安装相应的电路管线,来保证自身的便利生活。而在火灾发生的过程中,上述因素都可能成为导致火灾扩散的主要因素,且该类因素由于自身的管线连接,并不会由于自身燃烧殆尽后便使火势减小,而是会由于自身的连接结构导致火灾的扩散速度变快,从而引发更加严重的火灾事故。故火灾扩散较快是当下高层建筑相对明显的火灾特征之一。

2.3疏散困难

火灾的发生会严重影响电力工作的稳定性,故在火灾发生时,高层建筑中的任何电力系统都需要进行关闭或停止使用。而这一特性的产生对于发生火灾的高层建筑而言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特别是普通电梯无法正常使用,这会很大程度上延误居住在高层的居民逃离火灾现场,从而为现场疏散的顺利进行带来很大困难。另外,高层建筑由于自身原本的高度过高,即便消防救援人员从外部对居民进行疏散,也会产生较大的阻碍,甚至造成额外风险,故高层建筑在火灾发生时,疏散问题存在很大的挑战,也是需要相关人员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

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

3.1设计环节重视不足

为了更好地帮助高层建筑提高消防可行性,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有关人员一定要在建筑的设计环节给予其足够的重视,遵循科学设计原则,以设计优势来减轻火灾问题所带的影响,并加强消防结构设施重视程度,在消防结构的设计与应用过程中合理分配设计成本,严禁为了节约成本而在消防设计上偷工减料。基于此,有关设计人员要根据消防要求设计相应的高层建筑消防连廊,并在设计完成后要求具有相关消防资质的三方机构对设计进行审核,力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便将火灾隐患发生率下降至最低[2]。

3.2施工环节把控不严

当前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部分环节把控不严的问题,这对于后续的建筑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其中防火材料的应用和施工现场管理是重点内容。原本高层建筑中火灾便是存在严重威胁的事故隐患之一,因此严格把控装修、装饰、施工等材料的质量,做好施工现场管理至关重要。但当前建筑材料市场管控宽松、材料真假参半、鱼龙混杂,施工现场管控指标不达标,施工现场管理专业型人才缺乏、人员人手不足、能力难以达到施工现场管控工作标准要求等情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概率。

3.3使用环节意识不够

除了设计不合理、施工管控不严等因素外,高层建筑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也是导致火灾隐患存在的主要原因。例如居民素质不足,在生活中用火用水用电用气过程中,消防安全意识不强,這都是以往火灾事故留下的前车之鉴。另外居民忽视建筑设计科学性问题,在装修过程中随意改变房主结构布局,或者随意改装管线等,也会埋下消防安全隐患,例如为了扩大生活空间而破坏前室等。

4高层建筑中防火工作的具体措施

4.1提升管理单位消防安全履责意识

消防工作的落实是减少火灾隐患的重要措施,为此,不仅单位管理层要严格履行消防安全责任,一线具体负责人员更要拿出有力措施。故有关人员需要针对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制定更加合理的管理模式,合理渗透到每一个对应的环节,保证在实际监督与管理过程中能够令消防工作起到实际作用,从而消减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4.2提高高层建筑安全检查频次

火灾问题的发生通常都是由于隐患检查不到位产生的,随着消防安全知识及防火防灾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日常生活与工作过程中,人们基本养成了一定的安全消防意识,故为了更好地降低高层火灾发生的风险,有关人员需要更好地对高层消防措施与隐性火灾隐患进行高频次的检查,从而真正意义上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

4.3建立高层建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最后,消防工作离不开监控与监督。当下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火灾的监控也可以从人工监督进步到电子监控,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监督的连贯性以及准确性,为此有关方面可以合理设立相应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帮助高层建筑将火灾问题更好的扼杀在摇篮中,从而真正意义上保证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的消防工作对于居民安全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关人员要充分意识到设计、施工、监管对于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完善消防工作的监督管理,从而不断提升高层建筑使用者的安全保障度。

参考文献

[1]张惠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及防火监督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3):204-205.

[2]冯博.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分析与防火监督管理工作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1,7(14):78-79.

作者:王自重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论文 篇3:

分析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目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

1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高层建筑的使用特征也逐渐变得多元化。因此,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再进行装修的时候,建筑物中大多使用的原材料为可燃物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风险。由于高层建筑物距离地面的距离较高,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浓烟和火势就会从管道井、楼梯间、电梯井向上燃烧,进行人员疏通时就会浪费较长的时间。如果不设计消防安全疏散同道,那么在疏散时就会发生混乱多的状态,导致更多人的被困于火灾现场。而高层建筑内消防设备有时会因为压力不足,无法拥有充足的水来救火,从而导致火灾得以迅速蔓延。

2.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消防设施管理问题

根据现下的高层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可以发现,在管理体制上还存在这较多的管理问题,由于相关负责人员对消防设备缺乏科学更合理的管理,导致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配备情况不太理想,日常生活中对消防设备的检查和维修也不到位,一旦出现火灾消防设备会出现无法正常投入使用,从而扰乱了高层建筑消防疏散工作的正常运行。

2.2 消防安全疏散路线设计不科学

由于部分建筑消防设计人员对疏散路线缺乏深刻的认知,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根据不同的意外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疏散路线设计,对消防救援工作的设计也缺乏相应的合理性。例如:在设计消防通道和等高低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只对其中的一种进行设计,而忽略了另一种。在等高场地设计的时候由于考虑救援问题不够全面,造成设计出的登高场地质适用于某些特定型号的救援车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2.3 人员疏散的距离

疏散距离与疏散的时间呈正相关,因此,合理的疏散距离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发生火灾时,如果疏散时间较长就会导致受困者出现心理恐慌的现象,从而对疏散救援工造成一定的困难。

3.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计对策

3.1合理设计疏散走道

由于高层建筑的用途各异,因此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根据建筑物的主要用途、特征,保障设计的环形走道、双向走道、“人”字型走道以及无尽端房间的走道科学性与合理性[1]。对上述疏散走道进行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保障平时使用的便利性。②一旦发生火灾,可以让被困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撤离。设计高层办公和酒店建筑疏散走道时一般会采用双向走道或者时环形走道,设计高层筑住建宅疏散走道时通常会采用无端房间内廊式或外廊式走道。

3.2 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路线

消防疏散路线越短越安全,因此在进行疏散路线设计时,一定要遵循此项设计原则。要加强对消防知识的宣传工作和预警工作,同时还要做好安全疏散路线的定制工作,并在每个楼层的平面布置涂上用显眼的标识明确表示安全出口的方向。一但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就可以按照平面示意图先从火灾发生的区域跑到公共楼梯间,然后在共楼梯间进安全疏散楼道,最后安全抵达室外。在进行安全疏散路线布置的时候还应当注意疏散路线的楼梯不要和消防楼梯公用一个前室,会导致疏散人员与消防人员相互干扰,严重影响疏散工作和救援工作。一般疏散楼梯的位置设置在临近电梯的位置,因为电梯位置时发生火灾时人们第一反应能够想到的逃离路线。

3.3 安全出口以及楼梯的设计

安全出口和楼梯是高层建筑物中的主要的安全疏散通道,因此在进行射击的时候一定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设计的合理性才能保障被困人员的疏散效率和救援效率。一定要对安全出口以及楼梯的数量和宽度进行严禁的设计,在设计时可以参考以下标准:如果非高层建筑时人口密集的建筑物,例如医院、写字楼等,就必须保障设计的安全出口一定要在两个以上,并且要求方向不同,还要考虑安全出口的设计宽度,其宽度时根据使用的人流量进行科学的设定,以保障可以满足人员疏散的正常需求。疏散同道的设计美景良设置在靠外墙的位置,这样方便窗户进行排烟,进一步保障疏散人员和救援人员的安全。

3.4 设置合理的安全距离

为了保障疏散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一定要设置合理的安全距离。为了便于人员疏散工作,安全出口的们事宜选择平开门,这样开门时不会占用空间,保障安全出口的宽度,在設置房间安全距离时要进行全面性的综合考虑,房间的占地面积不易过大,并且从房间最远位置到道散通道的距离应当在30米之内,房门口的距离到疏散通道的距离应当不超过15米[2],这样才能保障火发生时人员可以及时的进行疏散通道。

4 .结束语

高层建筑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以的同时也存在这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在进行射设计疏散线路的时候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因此,为了保障高层建筑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重视对消防安全疏散的设计工作,设置合理的疏散路线、走道、安全出口、楼梯以及安全距离,保障疏散的速度和距离。

参考文献:

[1]张世成.浅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2):3094—3094.

[2]赵亚轩.分析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29):86-87.

作者:陈哲宇

上一篇:出纳实习计划下一篇:教师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