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道德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学术道德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如何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提高学术敏感性、强化学术公正感、养成学术道德行为习惯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一篇:学术道德论文

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研究

摘 要:研究生学术道德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域下以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将有效提升研究培养质量,促进高校科学研究事业的良性发展,加快规范培养长效机制的建立。本文从学术道德教育体系、考核指标和监督体系、教师队伍建设、学术环境等多角度,为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提供有效路径。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体系

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和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研究生是国家科技人才队伍的后备军。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不仅是高等院校学风的集中体现,而且关系到未来我国科技人才素质的高低和经济文化软实力的厚度。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从多个维度共同发力,探索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有效路径。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的理论阐述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内涵

研究生就学期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学术研究,所以厘清学术研究以及学术道德的基本内涵,更有助于从本质上了解学术道德的基本要求。从理论角度而言,学术一般是指科学研究与学术创造,而道德一般指的是道德规范及社会伦理价值。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国内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基本内涵,其一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目标是培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学术精神,业务理论扎实,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研究生学术队伍,为研究生创设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制度环境。其二,要求研究生追求真理,探索科学规律,自觉树立严格自律的学术精神和道德准则,维护科学的学术尊严和国家、学校、自身的学术名誉。其三,研究生学术道德主要指的是研究生在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中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民主,坚持严格、严密、严谨、严肃的治学态度和自律准则,自觉与学术研究活动中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作斗争。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特征

根据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涵以及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可以将研究生的道德教育特征归纳总结为以下方面:

其一,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在意识方面上更具有自律性。这也是研究生与本科生等其他层次的学生相比较而言的重要特征之一。该特征主要体现于通过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使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与学术活动有内化于心的基本价值观念和标准,进而使研究生養成严谨高尚的,学术精神与道德品质。

其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在规范层面上也具有一定的客观他律性。这一特点是指通过对于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建设及规制,进而提升受众的学术道德意识,使学术道德内化于心的同时外化于行,进一步实现道德在具体学术活动中得以实现,进一步引导和约束研究生的学术活动,符合学术道德标准及要求。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以及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都受到了广泛关注。因为诚信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科研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推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以及高校学术学风建设的相关问题上,党与国家教育部门高度强调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加强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并采取了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多次召开会议等多种举措。但是在科研活动蓬勃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譬如学术失范现象屡禁不止,学术规范认识较为模糊,学术失范行为较为普遍,而引发公众对研究生教学教育质量的质疑,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日益严重。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规制体系初步建立

针对高校学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行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以期建立有效的学术道德教育保障体系。《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进一步强化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声誉。《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明确了学术委员会的定位和职责,强化其作用与权利,真正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校管理中的效用。《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对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案件的受理、调查、认定、处理等内容做了全面规定,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制度举措。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及成因剖析

其一,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体系有待完善,学术道德教育理念内涵亟需更新。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从发展初期就主张培养理论型人才, 在落实研究生人才培养实现过程中,存在“智育”比“德育”更受重视的情形,这也导致部分高校一味追求科研成果和学习成绩,也有部分高校对于研究生的自我管控与自我约束较为相信而降低对于研究生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和重视。除了高校教育体系存在问题外,研究生群体中部分人对于学术研究教育的认识也存在偏差。

其二,教育队伍综合能力有待提升。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灵魂之所在,研究生导师及高校管理人员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一定要引导研究生把握好学术道德的风向标。一名合格的导师应当具备仪表端庄、德行高尊;严师传道、授业求新;立德树人、专业精深等优秀品质,以为研究生养成治学精神树立榜样。但是从目前各高校的情况来看,因为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相比较而言自由程度更大,许多导师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存在“放养”的情形,导师的督促监督职责呈现淡化趋势,对于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缺乏持续性和贯穿性。少数导师自身综合能力素质有待提升,创新科研能力不足,对学术诚信不够重视、学术规范知识掌握不够系统。

其三,监督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如果仅仅凭借高校及导师等相关人员的管控和教育来保障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水平,使研究生群体能够坚定严谨治学的科研,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是存在困难的,这时便急需学术监督保障体系通过外在的行为约束进行管控。就目前各高校的诚信保障体系机制建设而言,部分高校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也能看到监督保障机制,在制度的结构设计上及具体的实施办法上也需要健全和完善。学术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对于研究生群体而言,学术考核评价最能够体现出其在研究期间的,学习科研状况也能够体现出其科研态度以及科研成绩。而当前各高校的学术考核评价标准极为单一,仅从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数量等方面进行考核。大多忽视了对研究生群体的思想状态以及综合素质的评价,监督管理机制效果不尽人意。

其四,学术环境亟待优化。马克思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所以人的思想形成与发展必定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优良的学术氛围能够激发研究生对于学术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而恶劣的学术环境只会使研究生学术目标变得模糊不清,最终走向错误的方向。当前高校多以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构成的传统的二元化权力结构方式进行管理,長此以往会直接导致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利,甚至出现行政权力干涉学术管理的情形。部分高校会采取行政命令方式,处理学术研究的问题。这种不良的风气也会导致学术环境的污染。在如此环境的蔓延之下,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更注重获得多少经费,完成多少项目而不是以踏实钻研的精神去进行学术活动,个人本位急功近利的思想在行动上表现为将他人的论文改造或拼凑变为自己的投稿、托关系或支付金钱发表论文、伪造注释等。

三、提升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的对策

为了使高校研究生能够潜心治学,注重诚信,勇于创新,也为了高校内能够营造出更为严谨更为纯净的学术环境。必须从提高研究生自身的自律能力、改革高校的学术道德教育机制、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队伍综合能力、建立健全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培养模式可能会相应的进行调整,对于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关注力度更应提升,在这个过程中, 社会、高校、教师队伍以及研究生群体本身都应当正视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路径。

(一)加快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体系的完善步伐

为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体系,必须要遵循的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将培育重点放在对于研究生的显性教育上,高校应当设置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相关课程,并将此类课程划分至必修课之中,阶段性计划性的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内容,包括与学术道德教育有关的理论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可以在其中融入讨论协作等内容,加深学生对于学术道德的认知。也可适当提高学术道德相关课程的学分,以此来反向提高学生对于此门课程的重视,另外对于此类课程的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教案的编写都应当结合当下的热点问题实施案例以及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展开讲解,且可以通过翻转教学的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体,以及在校内网站上上传微课视频等方式来提升研究生学生参与热情,学生对此类课程由学习到理解,简单掌握到铭记于心,提高学术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教学相融合。

(二)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制定

如果说对于学术道德教育体系的完善是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的前提,那么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完善则是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保障。所以自上而下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必须要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该规范的完善必须要结合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举措、新方法、新路径,规范必须要与当前研究生的教育特点相符合, 并且该规范必须要具有可操作性,以期实现该规范的具体化和体系化,使该规范能够贯穿研究生教育的始终。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规范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完善。首先是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惩处罚则必须明确清晰,其次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学生与导师之间的规范要求要合理,再次,针对研究生学术成果是否符合诚信道德以及创新应当作出明确的指示。此外应当加强对学术道德规范中学术道德价值观念的内涵的诠释,真正弘扬严谨科学的学术精神。

(三)大力提升教育队伍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的首要负责人。所以要求导师在教学和科研指导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和强化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遵纪守法的精神。不仅要在学术论文的写作以及科研活动的开展方面予以指导,更要对研究生在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方面严格要求。帮助研究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一旦发现有学风不正的情况出现,要及时批评指正,并长期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班主任和辅导员也要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任务,并肩负起监督工作的使命。如果教师队伍出现失职行为,那么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接受相应的惩罚。当前正值新冠疫情防控的重要阶段,各大高校也纷纷顺应疫情防控政策展开了网课教学,这对于研究生与教师队伍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为了保障学术道德教育的质量,各大高校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更应当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帮助学生在家完成部分科研任务,同时传播学术道德的精神和价值观,共度时艰。为了让教师教育队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得以保障,要加强对于教师教育队伍的监督和考核,对于不负责任的导师及相关责任人员要严惩不贷。只有通过导师自身向研究生群体传递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正能量,才能使研究生真正树立良好的道德学术标准。

(四)营造严谨的学术环境使道德信念内化于心

良好的学术环境氛围,能够帮助以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才观,使研究生能够意识到自身应当具备的是不轻言放弃的创新精神,对于自身的发展要有明确的标准。如何营造严谨的科研学术环境?在日常的培养过程中,要不断的通过宣传的教育方式使研究生养成博学善思的理想信念,通过阅读,培养研究生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使其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鼓励学生之间互助互爱,通过团体协作提升学术科研能力。同时要严厉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心浮气躁,研究生更要重点关注,长期监督。避免他们走上错误的道路。导师及相关管理人员更要承担起研究生培养的重任, 认清职责鼓励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做好日常的沟通交流,把握研究生思想动态,及时与研究生群体分享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学习内容。与研究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学术研究氛围更为融洽。

〔参 考 文 献〕

〔1〕刘竹青.研究生学术失范的根源、成因、解决对策分析〔J〕.戏剧之家,2020,(04):186-187.

〔2〕刘杰.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林区教学,2019,(12):14-17.

〔3〕徐建龙.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实践回归〔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100-103.

〔4〕王蕾,崔木子,张国印,王俊红.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促进学风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9,

(06):254-256.

〔5〕张雪,苗凤华,尹致键.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必要性的 SWOT 分析〔J〕.智库时代,2019,

(33):169-170.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苗绘 于惠冰

第二篇:高校学术期刊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探析

摘要:文章从分析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现状与特点入手,阐述了高校学术期刊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示范与引领、宣传与教育、鉴评与惩戒的重要作用,并从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建立期刊质量保障体系、主动开展学科服务三方面提出了以

高校学术期刊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工作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术道德;学术期刊

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是当前困扰科技界和教育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正日益受到管理层、社会舆论和科技工作者自身的高度关注。理论工作者就此问题从学术道德建设的成因、与外部社会的关系、制度建设、解决途径等多方面以不同角度展开了深入探讨。中国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还不到10年时间,现有研究和实践缺乏对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的探讨和论述,同时,高校学术期刊在该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较少涉及。而高校学术期刊是展示学术成果的重要窗口,是培养和教育青年科研人员的重要阵地,是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学术期刊这一平台不同程度地存在有违学术道德的现象,而高校主办学术期刊占全国学术期刊总量的50%,因此,高校学术期刊工作直接影响学术道德建设质量,是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高校学术期刊理应在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现状与特点

高校是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机构,同时,高校也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阵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同时,胡锦涛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也赋予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新的职能。高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堡垒,主要通过培养优秀人才影响社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提升创新能力逐渐成为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而创新要求求真、求实,容不得半点虚假。因此,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不仅是高校自身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观需求,也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传播先进文明的现实需要。

和国外20世纪80年代就有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做法相比[1],中国起步较晚,直到21世纪初才逐步重视学术道德建设。以高校而言,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术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高校任何教学、科研、管理活动都围绕教师和学生开展,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也毋庸置疑。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更重要的是,高校教师应该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学术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同时,高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该有其基本的道德责任,学术道德就是其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责任。高校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是高校中最具创新潜力的群体,是学术事业的后备队伍,是未来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传承和弘扬科学精神的主要团体,其学术道德的风气和水准也应格外重视[2]。

(二)发挥机构与制度建设的保障作用

学术道德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声誉,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2007年,中国科学院制定了《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2009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从2006年底开始,部属高校纷纷成立了学术道德委员会或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独立于行政体系之外开展相关工作。截至2008年12月,75%以上的部属高校都设立了专门机构,初步建立了工作网络,并出台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北京大学先后制定和发布了《北京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方案》《北京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北京大学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北京大学本科考试工作与学术规范条例》《北京大学学术道德委员会工作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这些建章立制工作为加强学校学术道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3]。

(三)发挥多部门协作的集合作用

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既是一个基础工作,又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高校内部来看,人事部门从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考核、晋升、评价及奖惩等角度开展学术道德建设工作,科研部门从学术规范、科研成果、科研评价等角度开展学术道德建设工作,教务和研究生部门从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学籍管理等角度开展学术道德建设工作,学工部门从学风建设、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等角度开展学术道德建设工作,宣传部门从正面典型事例宣传和典型人物的塑造等角度开展学术道德建设工作,纪委和监察部门从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查处、申诉等角度开展学术道德建设工作。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多部门协作,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合力,产生集合作用,共同促进学校各项学术道德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二、高校学术期刊在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原中科院院长卢嘉锡院士非常重视科技期刊[4],他曾经指出:“对科技工作者来讲,科技期刊工作既是龙尾,也是龙头……从一个角度看,科技期刊反映和积累了科研成果,是科研工作结束的一个阶段,所以可以说它是科研工作的龙尾。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它及时提供了有关信息,交流了新的思想,所以它又是科研工作的先行。科技期刊工作对于科研工作的进行、发展和进步都是必不可少的。” 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公报,2007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 468种。武汉大学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课题组将其中6 170种中文期刊界定为“学术期刊”。另据统计,截至2004年4月,中国高等学校共办期刊2 712种[5]。从总体上看,学术期刊约占国内期刊总数的2/3,高校学术期刊约占国内学术期刊总数的1/2。因此,加强高校学术期刊工作对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示范与引领

示范是与失范相对的概念,当前研究比较关注学术期刊失范现象,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学术期刊出于经济利益考虑而没有坚守职业操守,纵容或放任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但对大多数学术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术期刊来说,更为看重的是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学术道德是学术期刊生存的底线,质量是期刊的生命,不遵守学术道德和没有质量的学术期刊必然会在优质稿源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被淘汰或边缘化。高校学术期刊是展示高校师生学术成果的重要窗口,理应在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以展示学校和科研工作者的风采,树立良好形象。高校管理层也应高度重视学术期刊工作,保障其必要的人、财、物资源,以有利于学术期刊健康发展。

创新性是高校学术期刊选择稿件的首要条件,学术规范是高校学术期刊刊登稿件的必要条件。学术论文如果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观点、事实和结论,就会出现剽窃、抄袭、篡改、伪造等学术不端现象,对学术期刊的学术声誉产生不良影响;学术论文如果不重视学术规范,就得不到学术同行的检索、认可和引用,容易出现署名不当、伪造注释、侵犯他人著作权等学术不端现象,对学术期刊在业界的学术影响产生负面作用。而创新性和学术规范也是学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学术道德建设的实质与精髓。因此,高校学术期刊必然成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引领者,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宣传与教育

学术期刊是以刊登新观点、新方法、新假说为主,有相对稳定和高度专业化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周期内连续出版,及时刊发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追踪发展趋势,是知识创新体系的最佳载体,是科研工作的重要源泉,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认同[6]。而知识创新的主体在高校,高校学术期刊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同样也主要在高校,因此,高校学术期刊理应成为展示高校学术成果、宣传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窗口。高校学术期刊对学术道德的宣传工作做得好不好,体系是否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的水平和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高校学术期刊首先应抓好自身的学术道德建设,尊重学术规范,通过出版更高质量、更符合规范的学术作品来宣传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实效。

对优质学术期刊来说,作者群一般以专家、教授为主,他们绝大部分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学术训练,也比较重视学术道德对自己学术声誉的影响。而对大多数学术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术期刊来说,作者群主要为高校青年教师。因高校学术期刊的栏目设置、对本校作者科研状况的熟悉程度以及沟通交流信息的方便性等因素,高校青年教师首发学术论文往往选择自己学校学术期刊

,高校学术期刊见证了高校青年学者逐渐成长的过程,因此,高校学术期刊是教育和培养青年学者的重要阵地。青年学者在与高校学术期刊编辑的交流和沟通中,逐渐学会了如何跟踪学术前沿、遵循学术规范、提高写作和发表技巧、正确引用和标注参考文献,通过这些基本的学术训练,得到了学术道德意识、方法、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鉴评与惩戒

高校学术期刊是学术道德的维护者,同时也是学术道德的把关者[7]。高校学术期刊刊登学术产品,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审稿制度和出版程序。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实践中,高校管理者时常会遇到如何鉴定和评价学术不端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等情况,高校学术期刊此时应该有责任、有能力、有条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鉴评,为学校学术道德建设作出自己专业化的贡献。目前,高校学术期刊主要通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同行专家评价、资深编辑组成奖惩委员会等途径参与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工作,发挥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鉴评作用。

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高校也纷纷表明了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建立了一系列保障学术道德的相关制度,但是,由于学术不端行为表面上属于学术范畴,其实质则是有关人的评价,这就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敏感,再加上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有关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细则,相关法律也没有覆盖到学术道德领域,使高校管理者较难把握处理尺度,相关制度“流于形式”。高校学术期刊对惩戒学术不端行为也积极回应,采取如“撤销论文,并网上公示”、“建立学术不端作者黑名单”等措施补充了高校惩戒学术不端行为的形式和内容,但如何更加合情合理、有理有据地惩戒学术不端行为,仍是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高校学术期刊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工作建议

高校学术期刊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期刊学术质量,主动开展学科服务,融入到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主流,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发挥更大作用。

(一)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编辑队伍是高校学术期刊的核心支撑,也是高校学术期刊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编辑队伍建设包括两个方面:思想素质与业务能力。与学术道德建设相关的思想素质主要是编辑的文化修养、职业责任感、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等。与学术道德建设相关的业务能力主要有编辑的稿件处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学术鉴别能力等[8]。这就要求高校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制度建设、继续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等多种措施加强编辑队伍的建设。

(二)建立学术期刊质量保障体系

学术质量是高校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高校学术期刊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工作的主要环节。保证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首先要遵循学术道德规范,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以高校学术期刊内部来说,应该建立科学的期刊学术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建立组约稿制度,开设特色栏目,科学运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严格执行同行评审、三审制和主编终审制,全文信息网络公开评议等[5]。

(三)主动开展学科服务

学科服务是高校学术期刊提高自身在学校影响力的有效举措,也是高校学术期刊融入学校学术道德建设主流工作的重要途径。高校学科服务工作一般来讲,是由图书馆牵头完成。但是,以学术前沿跟踪和学术论文写作、发表的过程来看,高校学术期刊比图书馆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在学术规范掌握的专业化程度和学术规范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学术期刊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高校学术期刊可以通过聘请期刊专业人员来校开展学术讲座、制作学术规范课件、编印学术规范工作手册等多种形式提高作者论文撰写质量,积极参与学校学术道德建设工作,以贡献促发展,实现期刊质量的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军英.国外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4):5-8.

[2]金俊岐,杨上上. 试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三个要素[J].中州学刊,2011(4):134-136.

[3]王天兵,杨大伟. 关于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7):33-35.

[4]谢淑莲. 作好“龙头、龙尾”工作 为科研工作服好务 [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5,6(2):1-2.

[5]游滨.高校学术期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J].评价与管理,2009,9(3):46-49.

[6]刘晓萍. 学术期刊在知识创新中的特殊作用[J].编辑学报,2001,13(3):135-137.

[7]陈婉华. 学术期刊如何在学术诚信建立中发挥更大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210-211.

[8]孙咏梅.论科技期刊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J].河南社会科学,2011,19(6):190-192.



Analysis on the functions of academic journals sponsor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constructing academic mor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AO Feia,b,ZHANG Xiaoqianga,SHI Qinc

(a.Social Science Research Division;b.Journals Department of Chongqing University;c.Managing Committee of Huxi Campus, 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 P. R. China)

(编辑 周 沫)

作者:姚飞 张小强 石琴

第三篇:道德心理学视阈下的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如何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提高学术敏感性、强化学术公正感、养成学术道德行为习惯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以“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为依托,结合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状况调研,从明确学术道德认知、促进学术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营造积极健康的学术氛围三个角度,对提高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道德心理; 学术道德; 行为习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文化、道德建设,不仅是涉及“兴国”之策的大问题,也是“立人”的根本性问题,高瞻远瞩地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道德价值论。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和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人才,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直接引领我国未来学术思想的发展方向,与整个学术界的道德建设互为前提和条件。所以,调研研究生学术道德认知及状况,结合心理学及教育学理论基础,建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框架体系,在高等学校倡导并形成崇尚诚实守信、鼓励科研创新、遵循学术道德、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对于保护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有着重要作用。

一、道德心理学的引入

学术道德是研究者在学术自由思想引领下,在追求科学真理的过程中,所必须恪守的去伪存真、尊重原创的道德准则,是科学精神之本,是学术生命之源。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学术道德是研究者在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过程中所表現出来的尊重他人创新性和知识求真性的心理约束。从教育学角度来理解,学术道德是约束科研工作者,保持科研的纯正性和创新性的准则和底线。大学生群体在学习与实践中通过交往、互动,不断调适自身的文化价值结构以顺应大学文化价值规范,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是实现学生对大学文化价值认同的一项重要内容。[1]针对学术道德教育的特征和紧迫性,本文引入道德心理学概念,将规范伦理学与实证心理学在哲学层面相结合,从新的视角理解人的道德行为,对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

道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准则采取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也称为品德或道德品质,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组成。[2]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在其著作《论学者的使命》中认为,学者“应当成为他的时代道德最好的人,他应当代表他的时代可能达到的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3]。美国心理学家雷斯特认为,个体的道德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个体社会价值观,个体的道德根植于社会环境,也根植于其自身的发展。它与社会大环境下个体之间协调一致,也与解决个体间的种种利益冲突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雷斯特在明尼苏达大学有关学者的大量研究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该模型将道德心理过程分为解释情境、作出判断、道德抉择、实施行为四个阶段。过程一为“解释情境”,指个体面临特定的具体情境时,必须能够理解情境特征,估计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行动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和后果,是以“道德敏感性”为主要表现形式。过程二为“作出判断”,建立于“解释情境”基础上,个体在各种可能的行动中决定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决定,此过程以“公正感”为核心主导决策,它引领个体对社会情境产生积极反射,作出道德上正确的判断。过程三是“道德抉择”,即一个为决策赋值的过程,当个体对某种道德判断选择的赋值超过所有其他的观念价值,通过赋值比较形成抉择并付诸行动,此过程取决于个体价值观在价值体系中的地位。这一过程是判断与行动、认识与行为之间的必要环节。过程四是“实施行为”,即将在解释情境基础上,依据判断将道德抉择转化为道德行动。雷斯特的上述四个过程组成的模型就是这样勾画了个体从面临道德情境到形成并采取道德行动所经过的心理历程。

二、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状况分析

学术道德是研究生教育教学和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为准确了解在校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状况,充分挖掘影响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因素,有效构建学术道德教育体系,本文针对2012—2013年度在校研究生开展了学术道德现状问卷调查,从学术不端行为频率、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原因、学术道德教育的方式及途径、学术不端行为教育及监督机制等17个方面进行调研,全面地了解在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45份,回收有效问卷1078份,其中985院校668份,211院校154份,其他类型高校256份,参与调研的硕士研究生占81.91%,博士研究生占18.09%。

结合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状况调查问卷和目前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开展状况,依据“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对在校研究生学术道德进行分析,发现随着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师生提高了对学术道德的重视。但是,目前在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状况存在如下问题:

1.学术道德敏感性较低

解释情境是雷斯特“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的第一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道德敏感性”起到决定性作用,道德敏感性是新科尔伯格取向的重要概念,是道德行为发生之前逻辑上的心理初始成分,是对情境的道德领悟与解释,典型地反映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相互作用。[4]学术道德敏感性表现在学术道德认知、学术道德情感、学术道德问题识别三个层面。

调查显示研究生学术道德认知较模糊。研究生认为“考试作弊、打小抄、传小条”、“学位论文、课程小论文、学术报告等拼凑、抄袭”是在校园里最常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57.8%的研究生不明确“替他人撰写论文或请他人代写论文”、“利用人际关系或送礼等干扰奖学金评定或项目评审”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情感和对学术道德问题的识别存在偏差。部分研究生曾经有过“引用他人研究成果而未加标注”、“伪造或篡改实验、调研、统计数据”、“学位论文、课程小论文、学术报告等拼凑,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对“利用人际关系或送礼等干扰奖学金评定或项目评审”、“为申请到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经费,伪造申请者和主要成员”、“一稿多投”也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界定模糊。曾经有过不同程度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生是从没有过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生累积百分比的近2倍,调研表明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敏感性较低,在研究生中仍然存在着相当数目、不同程度的学术不端行为。而造成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对于学生开展学术道德的教育不足,对于学术失范行为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缺少明确的界定和警示。

2.学术道德公正感较弱

道德公正感是个体重要的道德心理感受,对个体的道德判断、行为有重要影响。而学术道德公正感,即个体将学术道德指标作为判断和行为标准,是做出行为选择的内在原因,它以学术道德敏感性为基础,以违反道德标准可能出现的风险为约束,受到社会或他人学术道德认知及行为影响。在“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原因”调研中,有66.32%的研究生认为“学术水平低,写不出论文,怕不能正常毕业”等自我学术自信缺失是导致学术不端行为高频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为了获得更高的奖学金或其他荣誉”、“学习目的功利,缺乏科学精神和专业兴趣”等功利思想严重干扰了学术道德在研究生学术研究中的主导作用。“社会风气浮躁,周围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研究生课程中,缺乏详细的学术规范细则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也是导致该行为的重要原因。“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部分研究生存在投机和侥幸心理”,道德失范风险较低,是导致学术道德公正感较弱的原因之一。而导致这类学术道德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社会规范不严,学生受到部分功利行为和浮躁心理的影响,坚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的个体自觉没有被激发出来。

3.学术道德行为习惯尚未养成

学术道德抉择,即一个对学术道德决策赋值的过程,除与学术道德公正感密切相关,也受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并对行为习惯有较强的依赖性。调查将导师对学术道德的教育分成四个层次,“严肃认真,并举例详细讲解了学术道德重要性和具体要求”、“教育过,并告诫学生认真学习学术道德规范”等导师给予研究生学术道德明确指导和要求的达到调查比例的82.4%,说明目前,在学术道德行为养成中,绝大部分导师重视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但是仍有部分导师对学术道德教育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在调查中,对于“论文查重等学术规范制度的观点”,37.5%的同学认为应该在日常课程和考试中开展论文查重工作,“要体现出小论文的价值,使同学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避免老师不重视、学生撰写不認真情况的出现”,但仍有24.9%的同学对日常查重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缺少日常学术活动中的学术规范警示。问卷调查了在校研究生对学术规范教育的期望频率,24.9%的研究生认为应该每个月接受学术规范教育,51.1%的有效调查者认为至少应该每学期接受学术规范教育。可见,研究生存在较强的学术道德意识,对于学术道德教育也有着较高的需求,而导师在研究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应起到示范和监督作用。

综上,各类学术道德问题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术道德问题的社会规范不足,高校缺少针对学术道德的系统和完备的教育,导师对于学生学术行为习惯养成的督导不足,部分功利性的个体行为影响等都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建议

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调查,清晰地展现出在校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认知、识别、判断、决策等情况,对于发现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用“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指导学术建设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净化社会学术道德环境,完善道德行为规范

根据道德心理学理论,人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影响,如果急功近利、无视、践踏学术道德的行为经常出现,将严重污染在校研究生的道德净土;如果坚持追求真理、恪守学术道德的行为成为社会的主流,将净化研究生的道德心灵、筑牢学生的道德标准。所以,净化整个社会的学术道德环境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将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教育部门不但要在政策、规章层面严肃道德行为规范,更要从严处理道德失范行为,在舆论方面积极呼吁关注学术道德建设、宣扬恪守学术道德的科学故事,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

2.科学开展高校学术道德教育,明确学术道德认知

近年来,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受到了国家和高校的普遍重视,学术道德教育也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相关教育广泛开展,但仍存在教育方案不系统、教育设置不合理、教育实施不到位等问题。学术道德教育的科学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则成为道德敏感性的关键因素。借鉴英美国际知名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理念,掌握时间节点、与培养过程紧密结合,则成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关键因素。学术道德教育应与研究生培养过程各环节紧密结合,注重学术道德教育有效时间节点,建立系统的学术道德教育体系对于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哈佛大学在研究生手册的第一条中明确规定:学生在准备所有论文和其他书面作业的过程中,应该总是谨慎地把自己的思想、知识与其他资料中获取的信息区分开来,这必须成为一种习惯。学术道德教育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开展,通过专家讲座、导师引导、知识普及和氛围营造使研究生清晰地了解为什么要遵循学术道德、违背学术道德会产生哪些危害。调查显示,研究生期待通过学术道德教育建立学术道德认知。并在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和日常作业评价等环节中加入学术道德讲座等内容,使研究生在心中建立学术道德底线,划清学术道德警戒线。

3.发挥导师示范和教育作用,养成健康的学术习惯

导师作为研究生科学研究和德育教育的主要引导者,要率先垂范,尊重、遵守学术道德。要注重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调研结果显示,仍有17.6%的导师在学生日常指导中没有进行任何与学术道德内容相关的教育和要求,这也是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要在导师中大力宣传学术道德,导师对研究生开展学术道德教育提出内容和时间上的要求,将学术道德教育作为导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发挥导师对于学术道德教育的作用。只有导师以身作则,才能对研究生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只有导师对学术道德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引起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重视。同时要要加强氛围营造,通过学术道德讲坛、学术道德标兵评选、搜集整理学术研究领域道德失范现象的案例,为研究生提供警示等活动,发动所有研究生,在研究生课题组的日常讨论和学术报告中相互监督,以坚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反学术道德为耻。所以,切实发挥导师的示范和监督作用,是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学术习惯的关键因素。

4.加强日常学术道德监督与评价,促进学生个体自觉

建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系统不仅需要有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更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与评价机制,要将研究生学术道德评价作为道德评价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个体自觉。特别是在研究生的日常学术活动中,要大力推进课程作业、小论文等教育环节的查重工作,将学术道德教育向常规化推进。可结合学生课程培养及科研过程,设置可量化的学术道德评价指标,建立学生学术道德档案,将研究生学术道德表现与奖学金评选、学术资助申请、德育评比等内容挂钩,突出学术道德评价作用。商讨、制定违反学术道德的处理意见,对于日常各类学术失范行为给予严肃认真的处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促进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的个体自觉。

研究生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学术环境的纯洁性和学术发展的质量。所以,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要开展科学系统的学术道德教育、明确学术道德认知,从学术情感界定、学术问题识别等维度入手建立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敏感性和公正感。加强日常学术道德监督与评价,明确学术道德动机,促进行为习惯养成,发挥导师学术道德教育的作用,营造健康积极的学术环境,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品性。

参考文献

[1] 赵秋静.大学文化价值认同与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92-95.

[2] 吴荣先.道德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J].长沙大学学报,2006(5):64-66.

[3] 王学风.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45-47.

[4] 郑信军,岑国桢.道德敏感性:概念理解与辨析.心理学探新[J].2009(1):62-64

[责任编辑:庞 达]

作者:王宏 徐晶 李岳

第四篇:论研究生学术环境对其学术道德教育的影响①

摘要:现存的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术道德的教育仅以“说教”为模式,并没有真正触动研究生的心灵深处,使其真正领悟到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该文探讨了研究生导师、辅导员以及研究生会成员的学术行为会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学术道德思想,从而建构当代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和自主性,避免学术抄袭,学术腐败等不端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研究生 学术环境 学术道德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促使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学术创新却没有随着人员数量的增加而剧增。究其缘由,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比较突出,违规行为较多,剽窃,抄袭现象较常见。现存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现代的、行之有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较死板,以教材、教师为本位,学术思想政治教学以“说教”为模式,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没有让他们真正意识到学术政治思想的严肃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学术道德失范问题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高校中的学术道德失范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只有通过提高研究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重塑正确的学术价值观,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才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学术创新就会不断增加。

1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也在飞速发展,研究生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当培养大批人才时,学术道德的问题也出现在我们面前。当前出现的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现状分析如下。

1.1 编造或篡改科研、实验数据

这是研究生科研活动中最主要的学术不良行为。据学者调研指出研究生为拿到学位选择修改实验数据实际比例应远远超出33%,问题很严重。[1]研究生为了让自己的科研课题或是学术论文到达实验预期的目的,却不肯踏踏实实的做实验,妄想不通过努力就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对实验记录进行篡改,或者不经过实验直接编造、捏造实验数据等进行学术造假,从而轻松完成科研任务或者获得学位证书。

1.2 剽窃、侵占他人的研究成果

由于当今就业压力增大,研究生急于在就业中突出自己的专业成果,增强自己就业实力,就会采用抄袭、剽窃的他人的研究成果来完成个人多出成果的愿望。他们利用当今强大的网络搜索功能,采用多篇文章进行重新组合,经过二次加工,拼凑完成一篇自己的学术论文。尤其是咋处理专业课导师布置的课程论文,完全不去理会导师介绍的参考书籍,草草地总结相类似文章的综述署上自己的名字就算完成任务,甚至有些研究生直接把国外一些文章翻译成汉语后就直接交给导师。虽然这些文章不会发表,但是研究生这种不端的学术态度应当引起导师的关注。

1.3 雇佣或充当枪手完成研究成果

枪手对于当代的研究生都不陌生,有的学生还从事这一“职业”。研究生往往在不劳而获的思想驱使下为了获得研究生学位或者达到科研指标就雇佣枪手,或者在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利益充当枪手为其他同学代写论文。据一份网络调查,假如有人提出给您3000元的报酬,您是否愿意替他完成一篇论文,回答不愿意、愿意、不知道的分别占66.5%、13.2%和20.3%,说明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在学术上禁不住金钱的诱惑。[2]尽管这种学术不端行为所占比例还较少,而且多存在于在职研究生中,但是这种已存在的科研不端行为会对那些无暇自己科研,又妄想获得学位的大众研究生产生影响,掷千金交换学术论文完成学业。

2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影响因素

2.1 环境因素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但与之相应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各种不诚信行为在各个领域大量出现。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是整个社会诚信缺失在校园的反映。高校教师对名利的过度追逐导致学术规范的边缘化,传统学术道德的约束力日益削弱。学界抄袭造假、粗制滥造、权学交易、学霸威慑等现象屡见报端,院士、教授学术不端触目惊心。研究生最为崇敬的研究生导师的这些学术不端行为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崇尚与追求,削弱了他们的学术诚信意识,诱发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

2.2 制度因素

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是促进研究生遵守学术道德的保障。对于研究生的学业评价,学校制定硬性的统一的量化考核标准,规定研究生论文发表的等级决定奖励的等级。如:以发表论文数量成为能否参加毕业答辩的必要条件;以论文发表刊物的等级及数量作为研究生奖学金及奖励评定的依据。当然,适当的提出科研数量标准是有利于学生学术的发展,但是,如果把量化考核绝对化,就未免显得简单化、机械化和模式化了。有的研究生怕不能完成制定的量化指标,就会置学术道德而不顾,随便抄袭、东拼西凑,粗制滥造,造成学术文章泛滥没有创新。目前,虽然有不少高校取消了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但高校学术规范制度不健全,惩戒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同时研究生为了获得教学金、顺利毕业以及更好就业还是决定铤而走险,置学术道德于不顾。

2.3 个人因素

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活动包括资料收集、数据整合和分析,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等。在这些学术活动中,有的研究生千方百计地走捷径,出“成果”,肆无忌惮地投机取巧,获得学位,有的学生受一些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学习目的不端正,不是为了取得真才实学,而是为了镀金拿学位。这就造成当前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频发,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论文写作时擅署他人名字、擅署基金支持;一稿两投或多投;自己杜撰参考文献或实验数据;请人代写论文等。

3 学术文化氛围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影响

对研究生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养成的制约因素分析,学者们通常会从广义的环境范围来阐述,往往忽略了研究生身边环境对其的影响,即与研究生密切接触的三类人员:导师、辅导员以及研究生会成员的学术行为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思想的影响,本文意欲分析这三类人的学术行为如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学术道德思想,从而建构当代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和自主性。

3.1 重视导师自身学术道德的直接影响

导师是研究生的第一任责任人,责任是不容置疑的,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说明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和学业的成长中起着非常核心的作用。导师以身作则的学术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着研究生。然而有的导师本身就是应付,对学生不负责任,更不要提对学生的学术道德的提高。这样的导师学校要坚决制止。只有导师学术水平和道德水平真正的提高,名师出高徒!严师出高徒!才不是一句空话。所以强化导师的学术道德,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学术思想教育方面的责任是高校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因此,学校要发挥导师们的专长,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学校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术科研研究紧密结合,形成以“院士论坛”、“院长论坛”、“知名学者论坛”、“知名校友论坛”和研究生学术沙龙等学术文化活动,搭建研究生学术创新的平台,鼓励学术思想交流。[3]让研究生们亲身感受大师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因此师者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是研究生学术思想健康发展的引导人。即导师在指导学生中,不仅要指导课题,也要引导学生学术态度,让研究生和导师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进步。

3.2 加强辅导员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

由于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育模式和培养重点的不同,这就对研究生辅导员有更高的要求,南开大学在《关于加强研究生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积极选拔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研究生专职辅导员,鼓励专业教师兼职担任研究生班主任,新聘任的青年教师须兼职从事1至2年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将其工作情况作为职务晋升和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之一。[4]辅导员作为研究生生活和思想教育的负责人,要时常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例如可以在院系中开展以反对学术腐败为主题的各种活动,让研究生身临其境体会学术文化建设的纯洁和严肃公正性,让研究生意识到学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明白“要做学问,先做人”的道理,努力促进学校的学术风气向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3.3 重视研究生会学术道德影响力

学科的学习都会有入门的培训指导,但是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的培养还不到位。研究生会是研究生自己参与管理的团体组织,成员来自研究生中,生活在研究生中,代表着每个研究生的心声,也是连接学校和研究生的重要桥梁。因为研究生会成员更了解普通研究生的所思、所想,以及很明白他们的急需,所以研究生会成员的学术态度直接可以影响大众学生的态度,他们在学术思想政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研究生会开展各种活动,如创办学术简报,收集学术交流材料,开展研究生课外学术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接近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可以直接满足他们所需,更容易也更有力度地直接促进研究生学术素质的提高。学校应加大对研究生会的支持力度,做好每届研究生干部队伍的选拔。

综观以上,高校要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让学生在其环境下很自然地懂得学术道德不仅仅是关系到学校的名声,更是与个人自身相关。这不仅仅要求学校关注整个学术环境和校园环境的建设,而且是更应该强调对研究生身边的导师、辅导员和研究生会的关注,通过这些关键人物的自身修养和学术态度的积极引导,潜移默化地影响高校研究生,使他们真正懂得如何严谨地从事学术研究,提高当前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 江新华.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表现、教育根源与治理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3).

[2] 劳俊华,段利强.研究生学术规范素养的调查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南开五项措施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DB/OL].2009-03-26.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156/201004/86573.html,

[4] 高雪芳.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其改善途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作者:张瑜 沈玉洁

第五篇:学术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当前学术道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内涵认识不足、教育内容存在结构性缺陷、教育过程碎片化等。重新审视和提升学术道德教育,利用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多学科的视角寻求其实践模式的创新路径,使得学术道德教育嵌入高校学生质量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是提升学生学术道德修养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学术道德;学术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创新路径

作者简介:郑安云(1963-),女,山东青岛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学;郭雨(1991-),女,山西临汾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学术道德是学者们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共同遵守的准则,包括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发扬,学术规则的约定和遵守,学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践行等。布鲁贝克(John S.Brubacher)在探讨学术道德时,认为“理论上,除了学者,再也没有什么人能够检验学者的道德”,“只有学者自身的正直和诚实才能对他们的意识负责”[1]30。因此,学术道德教育并不只是规则与准则的学习,而是教育学生自觉自律,在学术活动中提升道德判断意识,帮助其实现成熟、理性、稳定的道德判断水准。

当前,国内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类型主要有:课堂宣讲、网络宣教、导师引导、示范教育等等,学校期望通过这些形式的教育促进学生学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形成。然而,学术不端现象依然蔓延,难以防治,如为迎合研究结论仅选择“有用”数据,而不是“有效”数据;在学术团体中“搭便车”①,共享研究成果;由一个“无心之失”导致一系列的差错,又没有耐心寻找错误的源头,索性决定忽视“无心之失”;在“论文买卖市场”中购买“原创论文”等等,不胜枚举。那么学术道德教育怎样才能深入人心,帮助学生在学术研究活动中秉持学术精神、承担学术责任、坚守学术原则、践行学术规范呢?本文试图从学术道德教育模式入手,为改进学术不端问题提供思路。

一、当前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困境

(一)学术道德教育属性存在争议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学术道德教育在学界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下,学术道德教育也有其特殊性。首先,它是一种道德教育,是一种针对学术活动的规范性教育,那么其教育过程应该遵循道德养成的一般规律,即学术道德教育是培养学术道德认知、陶冶学术道德情感、锻炼学术道德意志、养成学术道德行为的教育[2]。同时它也是一种思想教育,是一种帮助学生端正科学研究的意识的教育,是“在‘教——学(知)’和‘行’之间嵌套了一个内化的过程”[3]。其次,学术活动的内部影响力规定了学术道德教育内容、方法和路径以及发展趋势,与行政权力关系日渐式微,不能简单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4]。此外,学术道德教育的特殊性还体现在教育对象的唯一性,它面向“知识分子”群体,关注研究人员科研活动的思想与品德,规范其学术行为。综上所述,学术道德教育是有其特殊属性的。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学术道德教育依然停留在一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没有单独的培养方案,没有抓住学术道德教育的本质和特点,也没有专门的指导性文件,从而使高校中现存的学术道德教育多流于形式。

(二)学术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

有学者指出学术道德教育内容包括学术精神教育、学术责任教育、学术规范教育、学术创新教育[2]。还有学者指出学术道德的教育内容应该添加其他辅助性教育内容,如文化传统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5]。然而,如何组织和建构教育内容,却没有严格统一的规定。有学者将学术道德教育规范的内容划分为“不准”“应该”“提倡”三个层次[5]。所谓“不准”指的是准则和规范,“应该”是学者们的责任义务,而“提倡”则是学者们的精神。还有学者将学术精神教育、学术责任教育归属为学术道德价值、思想和思维的教育,而学术规范教育属于实践层次的教育[2]。中科院研究团队曾做过“教育对研究生科研道德行为认知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教育对科研不端行为问题的认识没有显著影响,而对科研活动的问题行为认知有显著影响[6]。这说明学术道德教育应该加强对科研活动中问题行为认知的关注,即教育应在实践层面上发挥效力。综上所述,學术道德教育的内容结构不仅包括道德理念、伦理思想渗透,还应该包括道德心理、道德行为引导。

(三)学术道德教育过程碎片化

道德教育过程是指道德教育者依据道德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宜的教育方法,引导教育对象形成相应的道德素质的过程[7]。影响学术道德教育过程的要素主要有教育者(相关组织机构、导师)、受教育者(学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介体)、社会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环体)。从目前来看,我国学术道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新生入学学术规范教育、网络宣传教育、专题讲座和座谈会、导师引导、课堂教学、网络在线教学,其特点表现为自我学习、示范学习和课堂渗透,呈现出不系统、不完整、碎片化的状态。以学术道德教育教材为例,可以看出多年来教材不统一,内容不规范,学术形式浅层化(如表1)。

二、学术道德教育的重新定位

(一)学术道德内涵的多维解读

首先,学术道德是学者在治学过程中的“自我立法”。很久以来,学界惯用学术行为结果来评价研究人员的学术道德水平,这种“目的论”②关注的是行为结果造成的影响,因此特别强调学术规范的作用。黑格尔对此进行了批判,“任何建立在单独引用原则和规范基础上的道德体系都是无法长久的。”[8]2在科学研究的实际中,制约和影响研究者行为的不仅仅是“准则与规范”,还有“道德价值和判断”,很多行为无法全包含于学术不端,如“无心之失、判断差错”等“不负责任”③的科研行为,“原创论文买卖链”的隐匿行为等。因此,“道德原则能够成为人的道德规范,必须纳入人们生活的群体特征所筑构的文化中。”[8]13必须强调道德行为动机、道德主体的情感体验。对研究人员的道德约束也应该纳入这一群体所筑构的文化中,研究人员“需要靠自己的道德判断做出决定和行动来解决问题”[9]。因此,学术道德是学者在治学过程中的“自我立法”,学术道德水平与学者对学术研究的态度、行为动机和学术研究过程中从各类活动中获得的情绪体验密切相关。

其次,学术道德水平提升是一种智力训练。除了对学术活动进行规范性准则约束和学术道德思想熏陶,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学术道德水平呢?威尔逊(WilsonL 1952)指出学者道德的第一条准则即在学者社团中的所有成员都必須在高等教育的某一表1相关部门出版的道德教育的教材

时间主要内容开发形式对象与学习形式来源2007-2009年《如何撰写和发表论文》《如何查找文献》国外引进研究生新生;自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科研诚信只是读本》国内研发研究生新生;自学科学技术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2010年《科学精神是什么》国内研发研究生新生;自学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年《科研诚信: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教程与案例》国外引进研究生新生;自学、研讨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2013年“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数字化课程国内研发研究生新生;网络学习、专题讲座、研讨会天津大学2016年《研究生学术道德案例教育读本》国内研发研究生新生;自学、专题讲座、研讨会复旦大学出版社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上述资料自行整理而得。领域经过长期的训练,而这种训练通过精细的智力工作而不是学徒的方式[10]。精细的智力工作其实是训练智力的过程。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帕金斯(Perkins 1995)的真智力理论,我们可以认为在学术部落中,学术道德与智力训练有关,换言之,衡量学术道德能力水平的两个指标主要体现在研究者在学术研究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自我管理和监控的能力上。

再次,学术道德转化为职业伦理是每一位学术研究者的职业使命。布鲁贝克指出,“学者应保持献身精神,即保持理智上的彻底性和精细的正确性。”[1]135学者个人的价值观、偏好、诉求都不应该影响学者的学术研究,这是一种治学要求的献身精神,也是学术道德的应有之义。以学术为业是学者的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了学术共同体中的契约精神:信仰的契约、理智的契约、人格的契约和学术自律的契约[11]48。因此,学术道德若化身为职业伦理,学者要有职业使命感,能够承受一切在科学工作中的风险,同时对其外部环境也应该足够包容,追求理智化的进步。

(二)学术道德教育的着力点

其一,基于伦理学意义上对学术道德的理解,学术道德教育不能等同于学术规范教育,它应该为学生提供可以改变其情感体验的知识和经验。不仅包括道德价值和伦理思想教育,还应该有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的引导[7]112。

其二,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学术道德,应该加强训练的是研究者的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即学术研究中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以及学生在学术活动中行为选择时的决策能力、积极参与学术研究的思考能力和对自己学术行为进行自我监控和管理的能力。

其三,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学术道德,学术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保持清明,帮助学生理解学术工作的特性以及学术人的职业使命,相应地,对学生的培养应该给予宽松的成长环境。帮助学生“保持知识上的诚实,以学术为业的生活态度”[11]49,是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转向。

三、学术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创新的启示

由上述学术道德教育的着力点出发,推进学术道德教育改革的途径是学术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教育模式具有层次性、独特性、多样性、中介性、稳定性与发展性等方面的特性[12],围绕这些特性可有以下启示。

(一)实现目标导向行为向目标行为转向

目标行为理论认为,目标行为的实现有赖于目标导向行为的养成[13]。在学术道德教育中,培养学术责任和契约精神、获得学术动机和情感体验、训练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是为了达到学术道德教育所追求的目标而引发的一系列的具体行为,虽然不是目标行为但属于目标导向行为,是实现目标行为的前提。如何实现这一转向呢?首先,训练好扎实的目标导向行为。目标行为仿佛一个金字塔,学术活动实践经验的积累,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自我监管的能力,位于金字塔的底端,是学术道德教育的重点和根基,此过程注重学生的智力训练,提升其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学术道德动机和情感体验的获得注重抓住学生的体验和反馈,培养学生的学术规范,处于金字塔的中心地位,是学术道德教育的主体内容;学术精神、责任的培育致力于职业伦理的养成,是学术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是其顶层设计,位于金字塔的顶端,强调秉承学术场的精神,发扬其自由、争鸣与创新的优良传统。其次,学术道德教育方法的选用要配合上述内容结构的呈现,加强沟通和对话,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加大科学实践训练的力度。再次,学术道德教育过程注重科学的系统性和动态连续性,摒弃之前教育模式的短时效、粗放型的特点,扎实地完成学术道德教育多目标的任务。

图1学术道德教育目标行为的实现(二)优化学生、导师和组织机构在科学场中的位置

优化学生、导师和组织机构在科学场中的位置,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知识生产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科学场中的学术资本和权利资本的分配是历史积累和社会机制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调整优化这一结构应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入手,营造宽松的学术共同体环境。理顺行政关系,放权学术管理,让导师及其团队有更大的自主权来管理其科研及其成果的发表,实现学术资本最大化。

(三) 形成良性的、具有人文气息的教育氛围

传统的学术道德教育模式注重形式,忽视内在体验的形成,学术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必须立足于学生在实际的科学研究活动中的真实体验,如可把体验式教学程序嵌套入学术道德教育中,将“学术道德教育课程”和“学术道德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注重在科研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生活观和世界观。同时,为了实现学术界的“自我立法”,学术道德教育要注重教育氛围的人文性:第一,弱化学术规范标准的统一要求,强调多元评价的灵活性;第二,重视学生在学术活动中的非理性和情感体验;第三,倡导学术共同体之间的关心和互爱,营造“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的学术人际氛围。

四、“五位一体”学术道德教育体验模式设计

学术道德教育注重分层次培养学生的目标行为,加强学术共同体的自主性,优化学术氛围的同时,要形成可操作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程序。笔者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体验式的学术道德教育模式。

(一) 体验式模式与学术道德教育的适切性

进一步探讨体验式教学与学术道德教育的适切性,来说明体验式模式的可行性。第一,体验式教育与学术道德教育主体和目标具有同一性。体验式实践模式主要是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情景,让学生用亲身经历的体验去感知、感悟、理解、验证理论知识[14]。该模式要求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让学生感悟过程,并在实践中应用、证实并创新,从而使学生获得认知、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它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注重学生自身实践体验,从具体活动中获得、领悟、创造、应用知识。而学术道德教育也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培养学生在具体科研活动实践中的道德判断行为习惯。同时,二者皆以“自由”为目标。道德教育为实现意志自由,即“理性主体能够为自身立法,并始终按照自己所制定的普遍化法则去行动”[15]。学术自由是高校科学研究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学术道德教育旨在研究者可以自己为自己“立法”,而体验式实践模式强调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关注,通过情绪体验获得认同,最终内化于身。因此,体验式模式的运行机理契合学术道德教育目标实现机制。

第二,体验式教学与学术道德教育的教育过程相互联系。学术道德教育过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学术态度转变,最终自我说服,改变其学术行为。而体验式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情绪体验,改变了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④,促进了学生态度转变。

此外,体验式教学流程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按照“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的轨迹,是一种可循环的认识过程。而学术道德教育过程也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

(二)体验式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我国著名学者刘惊铎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其《道德体验论》一书中指出,“体验具有明显的多方面的道德教育价值,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存在方式,是道德教育的本体。”这里的体验不是靠逻辑推导,而是强调直觉领悟,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强调“个体的存在实践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整体性、通融性的思维活动,其中将认知和情感等因素整合起来,发挥整体的领悟功能”。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通融性体验”,即个体与周围的关系世界发生含有价值判断的通融性体验,领悟到自己应当采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道德体验的深度取决于个体对周围关系世界的领悟程度,最终目的是达到万物与个体内心世界和谐、互惠共生的状态。 智德统一,道德教育责权才能真正统一,对于学术道德教育而言,丰富独特的学术氛围、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充分尊重和张扬师生个性人格的教育才是充满创造性的道德教育[16]。学术道德教育注重学生在具体科研活动中的情绪体验,根据其真实的体验来自主地学习学术道德规范,体验学术生活,培养学术精神,逐渐掌握学术生活的准则,实现学术道德教育从“隐性”的不可教状态到“显性”的具体训练过程继而进入“隐性”的内化状态。

(三)体验式模式的构建程序

刘惊铎教授还在《生态体验德育的实践形态》一文中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践:全息体验、互动陶冶、群集共生。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五位一体”的体验式教育模式。“五位”指学术道德教育体验式实践模式从“塑造教育情境、探究动情、实践移情、情感互动、评价析情”五个维度展开,“一体”指整个教育流程与科学研究活动整体展开,强调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

塑造教学情境是唤醒和引发学生道德体验的起始步骤,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积极、相对自由的学术研究的空间,帮助学生进入道德体验的心境。教育内容主要为道德价值、伦理思想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内容,如净化学术环境,传扬大学学术精神,教育过程中保持精神价值的高度统一;探究动情是进一步借助外力激励唤醒学生的学术道德体验,改变原有态度,教育内容主要是国内外学术道德案例,教育过程关注学生的间接体验的获得;实践移情是体验式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因为这一阶段是体验的自因性诱发,即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在学术活动中对实际问题进行道德判断,获得满足和愉悦的情绪体验,自然而然选择学术道德行为;情感互动是进一步深化学生上一阶段获得的体验,强调互动体验给学术带来的改变,如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经验描述,导师和学生开放性对话等形式展开,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之间、导师和学生保持相互理解,平等、互惠的交往关系;评价析情是“体验之思”,是对上述各阶段学生获得各种体验的反思,以求最后学生获得正向的道德体验,最终自觉规范其行为。此外,学术道德教育的过程应该贯穿整个学术活动始终,上述流程需反复进行,不断深化。如下图,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尝试设计契合道德教育的培养模式。

(四)“五位一体”体验式实践模式的优势、前景和可能的不足

体验式实践模式在教育内容上具有层次性培养的特点,学术道德教育不仅是学术伦理规范的教育,同时还是学生经验智力和反思智力的训练,更是传承学术精神和责任的载体;该模式综合利用课堂教学、案例示例、网络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情感获得为主要目标,保证了教学方法的实效性;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在学术规范要求和学术研究活动中的情绪体验,通过获得愉快、积极的情绪体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行为,且体验式实践模式强调连续性和持续性,保证了学术道德教育的长效性;最后,在教育评价中,體验式实践模式强调以学生实际的情绪体验为调查对象,能及时有效地反映真实的教育效果。

体验式实践模式摆脱了伦理规范的局限性,从学生实际的学术活动中帮助学生获得真实体验,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学习,形成习惯,完成道德的自律过程,在未来,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此外,体验式教育模式能够契合学生的培养和管理方式,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更好的实现高校科学培养、服务社会等职能,体验式实践模式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然而对情绪情感的过分关注,就会忽视规则的力量,宽松的学术氛围之下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这又将形成新的难题,如何治理这些行为有待进一步实践检验和理论探讨。图2“五位一体”学术道德教育体验式教学方案操作程序图注释:

① 搭便车:经济学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奥尔逊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提出,指不付出成本就坐享他人之利。在经济学领域中“搭便车”现象会导致市场失灵。在学术研究领域,指因为各种原因而共享科研成果。

② 道德“目的论”:西方伦理学中两个基本派别之一,另外一个派别为道德“道义论”。典型代表派别:功利主义。

③ 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是相对于美国学界提出的负责任的科研行为的一个概念,即这类行为没有构成重大学术不端问题,但却是科学研究的重大隐患。

④ 卷入程度:卷入是一种动机状态,它指向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态度,卷入越深,态度改变越难。其中角色扮演是卷入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它可以有效改变人们某些顽固态度,而角色扮演就是一種激烈的情绪体验。

参考文献:

[1]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学风.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45-48.

[3]冯涛,常媛.共识与共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5-108.

[4]贾超翔,张新民. 论大学学术权力的性质、结构与权能[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6-9.

[5]彭江.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内容、层次、原则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1)∶16-21.

[6]刘红,翟辛睿. 教育对研究生科研道德行为认知的影响——基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与科研道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7,39(5)∶107-114.

[7]王玄武,骆郁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87.

[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9]麦克里那.科研诚信——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教程与案例[M].何鸿名,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

[10]Wilson,L.Academic Ma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2.

[11]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2]冷全.教育模式的生成与创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25(4)∶32.

[13]胡宇辰.组织行为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12(1)∶34.

[14]江雯斐.道德与法律课程体验式教学研究[J].江西社科学,2014(8)∶253-256.

[15]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2、13.

[16]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7.

【责任编辑:梁钧】

作者:郑安云 郭雨

上一篇:本科生结业论文下一篇:博士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