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班级文化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辅导员助理是一个专业的、具有很强执行力的团队,是帮助辅导员定制规划、设计方案、完善布局、培养人才、处理事务的团队。辅导员助理培养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为详实、方法更为科学,有助于班级日常管理服务事务积极高效处理,有助于辅导员思考班级文化建设发展长远走势,更有助于辅导员助理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辅导员班级文化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辅导员班级文化论文 篇1:

医学类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之班级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张馨尹(1987.-),女,重庆涪陵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摘要: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改革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也逐渐壮大,出现年轻化趋势,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前线,并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班级建设中的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探讨学生学习态度、职业道德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好的促进班级建设。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有形文化;四shu 五jing;无形文化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可知高校辅导员不仅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长期从事德育工作,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便利条件和自身优势,进行班级建设与学生管理,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在严格要求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班级精神、班级制度、班级活动、人际关系和班级环境布置等方面融合而成的文化综合体,也是班级成员认可且充分体现于其思想、行动、言论的价值取向、思想导向、行动准则和公共舆论的总和。[2]可见,班级文化分为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班级文化的整体。[3]

班级文化是所有班级成员在共同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约束班级成员的行为规范。班级文化作为一个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文化环境,它承担着育人的作用,班级文化在育人方面的特点有:广泛性、主动性、持续性。[4]由此可见,班级文化所起的作用是直接的、广泛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

二、班级无形文化建设——医学生的“四shu五jing”

古人云: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古人集智慧于一身,凡古今能成大事者,莫不以艺贯之,以礼待之。学者集礼仪于一身,凡古今能有学问者,莫不勤学勉励,箪食壶浆。古人育子,常以四书五经为要求,不学无以立人,无以立世。我们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可以效仿古人育子的做法,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班级文化。

(一)四shu,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牢固掌握专业知识。

1、书。所谓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因此,作为医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医学知识,牢固掌握书本理论。同时,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丰富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艺术知识等,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熟。学生学习专业,熟悉课本知识是基础,熟练掌握技能操作是根本,学生在学习时,要做到温故而知新,做到熟而不惑。

3、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秉承校训学则恒心,医则仁心,牢记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严格要求学生学好专业知识。

4、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思想、行为对人类发展、社会进步有多大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二)五jing,端正学习、工作态度,培养高尚职业道德。

1、精。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作为医学生,将来是要成为济世救人的医者,而不是断送人性命的“刽子手”,所以必须精通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正如古人言: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凡读古人书,应先胸有识见,引伸触类,融会贯通,当悟乎书之外,勿泥乎书之中,凭善书之人,方位医者。

2、警。当今紧张的医患关系,为医学生们敲响了警钟,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注重良好医德的培养。正如古人所说:“医之道最微,微则不能不深究;医之方最广,广则不能不小心。行医者,必有一把敬尺,小心谨慎,才能避祸之源,方用医者横之。”

3、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任何事情都需要静下心来才能做好,学生学习、医生行医都是一样的。

4、净。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作为学生,心灵要纯洁、透明,作为医生,更要守一方净土,远离尘嚣,才能保持清醒,求得心灵安宁。

5、敬。敬业、敬人。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爱岗敬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此,才能获得别人的尊敬。

三、班级有形文化建设

班级有形文化包括:班规、班纪、奖助学金、评优评先评选细则等,与班级无形文化共同组成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应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而定,特别是班级有形文化的建设,更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辅导员在制定班级相关制度、规范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制度的教育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班级,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一个基层组织单位,它有着自己的文化内涵与特点,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班级文化建设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一方面,需要学校协调各方资源,建立交流平台,让辅导员互相借鉴经验。另一方面,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积累好的工作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班级文化建设规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从而推动班级建设。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赵海龙.关于高校青年辅导员班级管理的几点思索[J].教育时空,2011,4:170-171

[2][4]倪建英.坚持以人为本,开展班级文化建设[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19,(2):53-56

[3]胡纯华.高职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2

作者:张馨尹

辅导员班级文化论文 篇2:

加强辅导员助理培养发展 推进班级文化建设新思考

辅导员助理是一个专业的、具有很强执行力的团队,是帮助辅导员定制规划、设计方案、完善布局、培养人才、处理事务的团队。辅导员助理培养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为详实、方法更为科学,有助于班级日常管理服务事务积极高效处理,有助于辅导员思考班级文化建设发展长远走势,更有助于辅导员助理综合素质能力提升。

就辅导员助理团队成立两年来看,发现了其培养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主要呈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工作目标不够明确。事务性目标、服务性目标、培养提升性目标定位不明确,导致辅导员助理处理的工作较为混乱,出现交叉性质工作无人匹配的问题,甚至在班级形成“干杂活”“少参与”“少贡献”的假象。日常管理服务性工作类目十分丰富,涵盖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缺乏“人与事”直接对接机制,造成“多人处理一事”或“一人处理多事”的局面,既降低了辅导员助理的工作效率,还不利于关键事情、重要事情的“专业”处理;服务性目标设置不清,辅导员助理更多是从“管理”角度思考问题,服务性意识和思维很难得到持续提升,很难提出针对班级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培养提升性目标存在空缺,素质能力提升还未与该目标进行有效对接。区别于班委干部的直接为学生服务,辅导员助理更多的是在工作目标导向下为辅导员直接提供协助,工作的侧重点会放在从大局上为学生服务、完善班级管理体制机制、为班级文化建设的贡献等内容上。

二是培养方向不够清晰。辅导员助理培养发展的项目比较零散,欠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主题设置,定向培训和指导方面十分不足。即便有一些常规的子项目培训,但仍不能使他们完全了解培养目的,难以将培训所得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更为重要的是,辅导员助理培养方向直接影响到人才协同问题、工作经验转化为成果集聚、工作成果转化为应用问题。这导致辅导员助理难以在工作中形成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三是培养力度不够强大。辅导员助理培养往往停留在班级日常管理服务事务范畴,如资料汇总、表格收集、数据统计、格式审查、信息核对等,培养力度直接影响到辅导员助理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数据分析、问题分析、特点归纳、观点论证、内容整合、对策拟定、规划定制、成果集聚等。

基于此,提出以下五点对策建议。

一是明确阶段性、层次性工作目标。在阶段性工作目标上,要分年级、分学期进行设定。大一年级要重点指导日常管理服务事务,帮助辅导员助理高效、准确、及时完成具体工作,同时要分学期进行集中总结和归纳,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不足提出思考和建议,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在关键问题、重要问题下要多次进行集中培训和学习;进入大二年级,要固化工作经验,实现“人与事”的直接对接,尤其在关键问题、重要问题方面,如某助理直接负责班级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议工作,就从材料申报、时间设定、材料审核、流程把控、名单公示等方面进行统筹,最后形成对应的工作成果,既用于学习交流,也用于下一次工作。同时,要与主要班委干部进行协同,把学期主要问题、关键问题中的新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形成《班级建言》;大三年级要持续在《班级建言》上发力,按照学期时间划分开展选题设计,每个月提交一份建言成果;要从自我发展视角考虑选题,如此建言成果就与自我发展有效对接,提升工作、學习、生活自信;要从专业角度思考选题,积极应对专业上发现的难题,激励同学持续学习;大四年级要注重对工作的全面梳理,尤其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进行综述,学会对内容资源的充分整合,挖掘未来工作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是廓清工作边界,定位关键工作。辅导员助理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边界要逐步划分,规避“一事多人重复做”的混乱局面产生。要有序分配工作,定位关键工作,形成处理关键问题、重要问题的能力,如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学生党员发展、评优评先事宜、国家助学金评议等专人专项负责,尽量每名辅导员助理定向负责2-3个关键工作,并熟悉工作要求和流程,按项目分配关键工作的责任人,再进行指导配合,并在工作成果的牵引下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同时,在一些交叉工作中,可以遴选2-3人定向处理,待工作结束后回归原位;在一些攻关工作中,可以集中所有辅导员助理的力量,集中策划,分步落实。当然,在辅导员助理的关键工作中,必不可少需要辅导员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进行指导。

三是优化培养方案,明确培养方向。通过培养方案,辅导员助理团队能清晰认识到未来发展方向,在完成一个个阶段目标中需要具备和修成哪些技能也比较熟悉。辅导员助理培养方案应按学年优化,积极总结和归纳良好经验,反思不足,力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培养方案中不仅要有较为宏观的描述,凸显正向价值和意义,体现具体目的和目标,更要有具体的实施路径,尤其是从“周读书会”“子项目培训”“观行人活动”“组织生活会”“进书店活动”“班级建言撰写”“专业论文撰写”“牵手学习”“寝室学习角计划”等方面入手。

四是完善团队组织,加强团队协作。加强团队工作的联系深度,每人的工作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本班级的内容,例如“班级建言”的撰写可以采用两人一组负责单个题目,在题材与细节内容上进行不同思考的讨论与互补。或每月组织一次辅导员助理团队的交流讨论会,通过选题现场进行思辨、现场分享读书心得等方式,来增强他们之间的熟悉度与联系度;要加强团队的协作程度,例如开展班级表彰大会、班级协商大会等,可以设定2-3名辅导员助理共同策划构思,丰富会议内容,落实各项细节,提升辅导员助理团队协同实效;或在“牵手学习”中将相邻两个班放在一起,两个助理分别负责几个科目的考勤、学习进度以及学习效果的记录,既减少了单人的工作量,又增加了“牵手学习”活动的落实度与有效度。

作者简介:段虹冰(1999-),女,重庆万州人,重庆财经学院会计学院2018级会计十班辅导员助理。饶孔红(2000-),女,重庆巴南人,重庆财经学院会计学院2018级会计十班班长。李文宇(1998-),女,重庆丰都人,重庆财经学院会计学院2018级会计十班团支部书记。

基金项目:重庆财经学院2019年辅导员工作室“正浓学风工作室”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段虹冰 饶孔红 李文宇

辅导员班级文化论文 篇3:

残健融合背景下将班级文化建设纳入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

【摘要】本文在残健融合教育的背景下,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基础上,结合以往的辅导员评估体系,分析了辅导员在文化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上的重要作用,提出将班级文化建设纳入辅导员工作评估体系的构想。

【关键词】残健融合 班级文化建设 辅导员 评价体系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课题,课题编号PJHYZD17083。

随着习近平主席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观点的提出,各高校越发重视文化建设。我校是从事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高等专科学校,在“残健融合”教育模式的大趋势下,本着让残疾人融入社会、让社会接纳残疾人的原则,让残健学生增进沟通、相互促进。在文化建设的要求既迫切又严峻的背景下,对辅导员的工作评估就应该将班级文化建设纳入评价指标。本文旨在结合课题“残健融合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研究——以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来探索文化建设在辅导员评估体系中的参考价值。

一、残健融合:班级文化建设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我校是招收残疾人的职业高等院校,那么在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无疑增加了针对残疾人特殊状况的工作内容,主要体现在面对残疾人工作方式的创新性上,也体现在更多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上。在残健融合的职业教育方面,对于学生社会道德、职业道德等文化层面的培养也是辅导员工作的内容。文化足以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所以,推动文化建设和发展,是提升民族整体精神境界的必要举措。建设班级的文化,利用文化熏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残健融合:班级文化建设对残健学生的重要性

当代高职的学生不可避免一些问题:其一,健全的高职学生大多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没有积极的动力,也没有适合的学习方法。对身边的事物不重视、不珍惜。沉迷于网络。其二,残疾的高职学生多数存在自私心理,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得失。加上各方面给予他们的帮助使他们产生了理所应当的心理,缺少自立意识和感恩之心。这些问题多数来自生活中的文化环境,并不是通过几堂德育教课就能够改正的,他们需要在生活中确实的去经历、去体会。文化氛围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荣辱观、价值观,我校残健融合的教育形式,更需要通过文化的建设去教育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残健融合:辅导员工作评估体系班级文化建设的缺失

工作评估也可理解为考核评价,是按照工作要求或绩效指标用科学合理的一套办法,去评判辅导员的工作效果、工作职责践行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情况,以此来考核辅导员是否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综合以往的评估体系,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其一,考核视角片面、考核反馈片面。在辅导员工作中最为关键核心——学生并没有加入评估体系,片面视角会导致评估结果不能突出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成果。考核反馈的片面也忽略了辅导员工作的特殊和复杂,会导致辅导员岗位流动量大。其二,量化工作指标考核辅导员工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这种评价模式也促使辅导员将工作重心放在行政工作上而非文化建设上。辅导员肩负学生的思想工作,关注几百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状态,有时还要担负教学任务、科研任务等,评估往往看到的是辅导员做了很多的工作,但工作对于学生的教育却没有实际作用,学生的思想状态依旧模糊不清,文化建设依旧朦胧不明。

四、残健融合:亟需将班级文化建设纳入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

综合来看,辅导员对于学生思想上的指导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成效的,需要有效的手段和时间的积累,而良好的方式积累下来就将变成优秀的文化。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和熏陶功能,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能够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乃至思想状态都起到稳定提升作用。这是一个长久的工作,不是眼前一个环节的工作内容能够衡量的。所以单纯从工作的量来考核辅导员的工作不仅不能提升辅导员工作上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工作上的创新,更不利于学生的教育。所以,在职业院校中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势必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环节。虽然高尚的道德与和谐的精神层面的心态文化并没有切实准确的评价依据,但是,班级是否形成了良好的制度文化,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是否形成了良好的行为文化,这些是能够通过物质作品、实际行为表现、学生的日常量化考核结果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是可以用于辅导員工作评估的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许双博(1986.02-),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本科,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辅导员。

葛媛媛(1986.09-),党员,女,汉族,辽宁盘锦人,研究生,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辅导员。

作者:许双博 葛媛媛

上一篇:詹天佑教案(精选2篇)下一篇:思想品德教案(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