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爱卫工作总结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针滴滴答答,流逝的是光阴,在季节轮回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留下了成绩证明。每周、每月、每个季度的我们,在工作方面都有着独特表现,获得成绩的同时,也有着众多的难忘时刻。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我们,是该写一份工作报告,记录我们的工作之路。为便于大家更好的编写工作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度爱卫工作总结范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度爱卫工作总结范文一:

XX年年度爱卫工作总结

XX年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爱国卫生工作二十四字方针,实行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机关卫生面貌和绿化、美化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观,全民健康教育和除害防病工作不断巩固,卫生管理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连续8年被市政府评为卫生先进单位。现将我局XX年年度巩固创卫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我局坚持把巩固创卫成果摆在党组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的爱卫工作领导小组,以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配备有与工作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分析形势、查找不足、修定措施、解决问题,做到了爱卫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评比、同奖惩,确保了爱卫工作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问,有效地促进了爱卫工作顺利开展。

二、丰富教育形式内容,培养文明卫生习惯

我局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知识,在局机关设立了无烟会议室、无烟办公室,在醒目处张贴有卫生保洁宣传用语和标志,有效地培养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文明卫生习惯。还通过开展“六讲”(讲科学、讲清洁、讲健康、讲秩序、讲整洁、讲文明)卫生活动,进行“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内容的教育,提高了我局干部职工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增强了文明公德意识,培养了文明市民素质。通过问卷调查,我局干部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为90%。

三、完善卫生制度,严格落实责任

坚持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承包制。我局自连续8年被市级以上单位评为卫生先进单位称号以来,先后制定和完善了《院内管理制度》、《卫生检查制度》、《卫生考核通报奖惩制度》,认真履行《门前三包》、《院内四自》责任制。工作中通过定岗、定人、定区域,坚持每日小扫除,每周大扫除,每月检查评比,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打分并通报,年终纳入目标考核,有效杜绝了乱堆、乱倒、乱丢现象发生,确保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各项责任落在人头。

四、狠抓环境建设,塑造良好形象

一年来,我局始终把“改善办公环境、提高办公效率、塑好单位形象”摆在首位,在单位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局党组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挤出足够的经费,新建办证大厅、装修办公楼、定期购置厕所清洁剂、除垢王等卫生洁具,备有扫帚、拖帕、毛巾、垃圾娄等环卫设施,新建成水冲式厕所,更换办公桌椅,改善工作环境;添购花木美化花园,购买花坛装饰办公楼,种植草皮93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4.86%;购置亮化办公楼街面设施,做到维护措施落实,管理有专人,新设置垃圾集中收集点,做到定期消毒,按时清运无积存。我局环境设施建设达到了“绿化、净化、美化、亮化”总要求,在辖区内保持了我局良好的窗口形象。

五、狠抓除“四害”工作,预防传染病发生

对除“四害”工作采取“随时发现、随时消灭”的原则,及时灭鼠灭蚊灭蝇。按照“五统一”的标准和要求,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法,在局办公区内组织了两次灭鼠防病活动,禁止使用各种剧毒药物,防止人、畜中毒事故的发生。春、秋两季度共购买毒饵8kg,做到单位不漏室,居民不漏户,使鼠密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以内,确保了除“四害”工作落实,有效预防了传染病发生。

一年来,我局爱卫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干部职工文明卫生习惯得到明显改变,机关办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业务经费欠缺,基础设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改善;二是干部职工的创卫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今后我们将始终不渝地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爱卫办的统一安排,进一步搞好文明卫生工作,为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和巩固“创优”成果做出新贡献。

度爱卫工作总结范文二:

2016爱德曼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的信任度指数达到历年最高点,并高居此次调研函盖的28个国家与地区的首位。在中国,82%的有识公众和73%的所有受访者对政府、企业、媒体以及非政府组织表示信任,相较2015年,中国所有受访者对四大组织机构的信任度均有上升:企业(上升12个百分点),非政府组织(上升17个百分点),媒体(上升9个百分点),政府(上升4个百分点)。尽管中国整体信任度较高,公众认为企业及其领导者参与社会与经济事务的程度仍然有提升的空间。

爱德曼北亚区CEO高伯乐先生(Bob Grove)表示:“中国的信任度在经历去年的下滑之后再度回升,在这其中,我们特别注意到,公众对企业及非政府组织的信任度出现了大幅增长。这无疑是一个正面的信号,表明公众更愿意让这些组织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同时,更高的信任度也意味着更高的期待,公众希望看到这些组织能够突破其传统职责。那么,对于那些尚未做好准备的组织来说,这也将带来很大的挑战。”

尽管中国的信任指数呈现两位数的增长,中国80%的有识公众和70%的所有受访者对于企业的信任度仍然是四大组织机构中最低的,这表明企业通往信任的征途还远远没有走完。在今年的调查中,通过对比公众对企业的期望与企业实际表现的差距,得出了企业可以改善的领域。调查显示,公众认为差距最大的两项分别是企业开展有道德的商业活动(24个百分点)和通过实际行动保护和改善环境(22个百分点)。此外,关于企业是否将客户置于盈利之上的实际表现与公众期望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21个百分点)。

“公众对于企业的信任短板只能通过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并致力于解决更广泛的社会事务来加以弥补,其中,企业的CEO们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爱德曼中国企业传播业务董事总经理王哲先生认为:“企业领导必须行动起来,亲自参与到那些与公众息息相关的社会事务中去。同时,充分展示其个人的价值观和理念,加强同客户和员工之间的直接沟通,让CEO们有特色有共鸣,这势必最终为企业获得更高的信任度!”

调查显示,中国公众普遍信任CEO(80%),并且认为CEO是继“我的朋友和家人”(90%)之后,排名第二位的受信任社交内容创造者(78%)。这样的信任度与影响力,让CEO们成为企业提升信任度的最大助力。

2016年爱德曼信任度调查其他主要发现包括:

中国有识公众与普通公众对机构的信任度存在显著差异(11百分点)。

在中国,所有行业的信任度相较2012年都有所回升。同比增长最大的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16个百分点)、医药(15个百分点)和日用消费品(11个百分点)。

相较于总部设于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市场的企业,公众对于总部设在中国的组织机构的信任度仍旧较低(33%)。

在中国,上市企业仍然是最受信任的企业类型(79%),高于国有企业(73%)和家族企业(59%)。

在中国所有受访者中,传统类型的媒体仍然是信任度最高的新闻资讯来源(76%),略高于搜索引擎(75%)和纯网络媒体(72%)。较不受信任的两个新闻资讯来源分别是社交媒体(69%)和自有媒体(64%)。

关于爱德曼信任度调查

2016年信任度调查是爱德曼公司连续第16年进行的,年度关于信任及可信度的调查。本次调查由Edelman Berland调查公司完成,调查采用在线问卷的形式。20分钟的调查问卷于2015年10月13 日至11月16日,在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2016爱德曼信任度调查报告调查了超过33, 000 名受访者。美国和中国的受访者各有1,150名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普通公众,各包括500有识公众。其他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有识公众样本量达200名。有识公众占所有受访者的15%。“有识公众”指受过高等教育,家庭年收入在该国家该年龄组前25%,有阅读或观看商业新闻习惯,并持续关注新闻中的公共政策信息的人。

上一篇:税费改革法律探讨论文下一篇:农村地区网络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