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论文

2022-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园林景观工程可作为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有效改善城市自然环境,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人们的需求,应做好园林景观工程的植物配置,结合植物配置的要求和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原则,应用植物配置技术,做好园林工程植物配置的整体规划,推动园林景观工程快速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论文 篇1:

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探究

摘要:在园林景观设计和打造过程中,植物发挥着关键作用,科学的植物配置可以凸显出景观的特色,并强化景观的生态功能发挥。但实际上很多园林景观在配置植物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植物配置的效果。对此,需要遵守园林景观建设时植物配置的原则,科学进行植物品种选择和配置方案的设计,并做好养护保养工作,更好的发挥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的作用。

关键词:植物配置;园林景观

1引言

在新时期进行城市建设工作中,园林景观的打造必不可少,部分城市甚至打造出独特的园林景观体系,表现出自己城市特色的风土民情。比如云南省一些城市,打造的就是热带雨林风。在园林景观建设期间,植物的选择十分关键,植物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对于景观效果有直接影响,甚至会影响到生态功能。本次就对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2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置原则

在园林景观中配置植物,首先应当遵循的原则就是适宜性原则,也就是说选择的植物需要适宜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生长,保证与本地的温湿度、冷热天气变化、光照、土壤条件等适应;同时还要与周围环境整体协调,这一点需要从全局入手进行设计景观模式,然后选择合适的植物。其次是考虑绿化植物的性质与功能,因为城市在设计园林景观时,都有一定的功能要求,也有主体的植物类型,需要明确主题,然后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搭配,将树木与花卉配合种植,比如洛阳的牡丹园,主要就是牡丹,但也种植一些树木。而且要注意选择本地区的景观建设要求进行植物的选择,如果是城市主干道,道路周边可以选择行道树,配合种植一些生长要求不高的花卉。最后是考虑绿化效果进行植物配置,与周边的固有景色搭配,比如高层建筑之间就需要种植一些高大的树木,树下则可种植一些花卉,与河流、山石等相互衬托。

3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3.1盲目选择植物

个别城市在打造园林景观时,存在盲目选择植物的问题,既没有考虑当地的气候地质条件的要求,也没有考虑植物是否能在本地区成功生长,也没有与周边其他景物相协调。这使得选择的植物的生长环境会影响其他一些植物的生长。比如南方要多种植水系植物,因为南方降雨量大,耐旱植物生长可能不适宜;而北方地区,则要更多的选择耐旱植物的使用。另外,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部分设计师过于主观,按照自己的想法和个性进行设计,不考虑植物的环境和经济性,单纯考虑美观,导致最终的设计结果不太理想。

3.2植物配置比较单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多的是追求精神需求。同时城市之间的竞争压力也很大,需要凸现出本地区的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尤其是旅游城市。这意味着进行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依靠植物的配置打造出独属于城市的风俗民情,展现出不一样的风貌。

3.3植物品种较少

园林景观的规划大部分是依靠植物进行模式设计,要想表现出良好的景观,最好选择多样化的植物。同时这样也是考虑很多园林景观的设计可以形成一个区域小气候,而物种多样性对于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有积极作用,所以需要尽量丰富植物的品种。但实际上在进行园林规划时,安排的植物品种较少,这一方面是出于经济性考虑,另一方面也是设计人员思维的局限性。因为过去进行园林绿化大部分选择的是灌木和乔木,所以后期人们设计也是遵循这个标准,甚少选择其他品种的植物,所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美观度和效用。

4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置合理方案及养护管理措施

4.1合理方案

一是重视植物配置的内涵。设计人员在开展工作前需要对园林景观和植物配置知识进行学习,了解当地的人文特色,掌握气候环境特点,然后考虑城市规划的要求,明确景观设计的主题,之后在合理选择植物。要注意植物的选择需要符合当地群众的审美,并且可以展现出当地的人文特色,尽量不要与其他城市相似,建立起自己的特色。这要求设计人员深入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長特性、形态、颜色等,并设定一定的灵活调整区域,这样可以在初步建成之后结合周围环境的整体情况,增添辅助景观,保证整体环境的一致性。比如花镜设计,就可以按照“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的诗词进行设计,建立起带状自然的花卉形式。

二是提高植物配置的合理性。景观和植物配置之间应坚持合理性,一方面要了解植物的功能,明确景观建设的主要目的,然后围绕相关功能与目的开展工作,但也要注意控制生态平衡,保证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设计时要注意将生态学理论与景观设计知识相结合,在当地已有的植物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比如王维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就描写出不同景色和植物的颜色搭配起来,更加好看。同时,可以适当引入外来植物,丰富物种多样性。但是考虑成本和成活率,最好是推广乡土种植树木,这可以减少对区域气候、土壤条件和水文条件等的不适应性。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主要是植物的生长特性有很大的区别,在当地进行园林景观设计,选择的植物需要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能够在当地成活和生长,从而保证景观始终存在,这也是控制成本的要求之一。还有一点就是设计景观也要选择合适的区域,要保证允许植物生长,并且不会破坏本身周边环境的美感,之后确定职务之后选择合适的时间种植,可以提升成活率,控制成本。

四是实现多层次配置。这是为了丰富景观的色彩,要实现植物的多层次配置,利用各种类型的植物打造层次性的景观。包括地表植草、灌木、花卉、乔木等。而且很多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一样的形态和颜色,这样就会使行人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提升景观的美观度。

4.2养护管理措施

在配置好植物之后,还要进行养护管理,需要定期灌溉和施肥,确保植物顺利成活,尤其是夏季要增加灌溉量,而冬季要注意保暖。对于死亡的植物要及时清理并进行补充,尽量控制在一周内完成,以保证景观植物的长势一致性。另外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升抗病能力,科学使用化学药物、物理方法等,减少病虫害的出现。

5结语

在园林景观中科学配置植物可以丰富景观的美观度,并产生生态和社会效益。所以要遵从一定原则,科学选择和配置植物,提升园林景观的功能性。

参考文献

[1]段元敏,周静.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19):143-145.

[2]任溥.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林副特产,2021,(03):116-118.

作者:雷宏伟

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论文 篇2:

对现代园林景观中绿化植物配置技术的探究

摘要:园林景观工程可作为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有效改善城市自然环境,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人们的需求,应做好园林景观工程的植物配置,结合植物配置的要求和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原则,应用植物配置技术,做好园林工程植物配置的整体规划,推动园林景观工程快速发展。

关键词: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配置

前言

在园林景观中,园林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部分,其不仅可以为园林景观增添独特的魅力,又可以优化景觀环境,促进园林的生态开发建设。因此,园林植物的配置合理度直接会对园林景观的功能与展示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要求

植物是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关键因素,植物配置效果对于整个园林景观工程生态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设计应结合工程的实用功能、构筑物、地形地貌等将情况以及气象、水文、气候条件,根据不同植物果、花、叶、枝的形态,全面考虑到植物的果期、花期、病虫害、阴阳性,有计划、有目的合理安排植物数量和物种,科学设计园林景观工程,丰富植物的空间层次,引导植物朝着预先设计的方向和形态生长。

二、园林景观工程中植物配置原则

2.1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是指在适宜的环境中栽种合适的植物,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合适的物种,使园林景观工程低植地生长环境和植物生长习性相适应,实现生长环境和植物的统一,使植物健壮的生长,因此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设计必须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设计,尽量选用当地的树种,一方面当地树种成活率较高,另一方面减少植物运输费用,在适地适树原则基础上在进行艺术性的配置设计。

2.2满足园林景观功能要求和绿地性质

园林景观工程的植物配置设计应满足园林的功能要求和绿地性质,以此为重点展开配置设计,例如,城市街道旁边的园林景观主要发挥交通、蔽荫、美化市容等作用,配置和设计植物时,应全面考虑到这些功能作用。而城市综合性的园林景观工程应结合其功能性质,多设计可以遮阴的乔木和大面积草坪,以供人们休息娱乐,或者设计颜色丰富的花灌木,以及以供人们休息的疏林、密林等。

2.3选择合适的物种

选择合适的物种是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设计的核心内容,应结合园林景观工程当地的实际情况、绿地艺术要求和应用功能,科学选择不同物种。例如,山地植物应和山地景观相统一,尽量选择耐旱型植物,设计观形、观果、观叶、观花的物种; 绿篱植物应选择可组成屏障、耐修剪、枝叶茂密的植物; 行道树应充分发挥遮荫功能,尽量选择耐烟尘、耐修剪、适应当地环境、生长快、易成活、树干高的植物。

2.4物种多样性

植物可以分为树形奇特、三季彩叶、冬枝干、冬果、冬叶、秋花、秋果、秋叶、夏果、夏花、春叶、春花等不同类别。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设计,应坚持物种多样性原则,综合选择地被层、灌木层、乔木层,从立体层次、平面构图等多方面、多角度实现园林景观效果。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园林景观化工程物种越丰富,配置设计效果越好

三、现代园林中植物配置技术

3.1注重园林植物配置的体形美

园林景观工程中的观赏植物除了应具有色彩美,还应凸显体形美,使形状和色彩相互衬托。在植物配置设计时应植物体形艺术,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和植物的形体美,例如匍匐形的常春藤、沙地柏,垂直形的垂直梅和龙爪槐,开张形的观花小乔木杏、李、梅、桃等,卵圆形、半球形和球形的黄杨,圆柱形的箭杆杨和意大利杨,尖塔形的松柏等。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设计应合理进行人工修剪,做好造型艺术,使植物生长成预期的艺术体形,突出自然美和人形体美。

例如亭子,阁楼,石板路以及雕塑等的形态与造型,将植物种植在其的周围,共同烘托出园林建筑的美。当然在配饰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要确保各种植物之间的生态型与整体性,切不可将两株习性相克的植物配置在一起,这样就会对园林的植物生态圈造成一定的损害,要做好植物的保养与健康检查的工作,确保植被的生命力以及张扬力。

3.2应用植物色彩艺术

随着四季变化植物色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利用植物四季的律动性丰富园林景观工程的观赏性,赋予园林景观生命的韵致。

首先,树皮色彩,人们的视平线和乔木树干想接近,人们在树林中漫步,最先看到是植物的树干,因此应重视树皮之美,很多地区的园林景观工程引入紫色或者红色树皮的悬铃木、榔榆,白色树皮的白杨和白桦等。

其次,叶片色彩,按照不同色彩变化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整个生长期植物叶片呈现不同色彩,或者绿色叶片上生长块状、条状、点状的花纹,如金叶皂荚、紫叶小檗等; 另一类是在生长季植物始终呈现绿色,在落叶前和发新叶后变为将其它颜色,如枫香、银杏、七叶树等。

最后,花的色彩,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设计应注意花色变化,按照开花高矮、花色或者开花季分,草本花卉色相丰富、色彩艳丽,但是寿命短,如石竹、百日草等,还可配置木槿、稠李、白玉兰等具有观赏性的木本植物。园林景观工程中的植物配置设计,配置的植物色彩应和周围环境协调起来,突出植物形态和尺度,例如,以某植物的形态或者大小作为配置设计主景时,还应考虑到其色彩变化。植物配置设计应尽量采用中间绿色,其它色彩作为辅助,重点考虑冬季色彩和夏季色彩,丰富植物色彩,实现植物配置设计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3植物配置要主次分明

一个环境内的植物配置,必须依照树形的高低、大小、常绿或落叶等情况合理设置,主次层次分明。如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混合种植,除了不要妨碍某一树种固有的特性之外,还要注意必须突出其主题,围绕 1 种或 2 种进行设置,防止千篇一律。常绿树种四季常青,庄严深重,但由于缺少变化。落叶树种色彩比较丰富,冬季会萧条落叶,为使落叶乔木展现出鲜明的色调,配置常绿和落叶树种时,常绿树种一定要低于或高于落叶树。各种灌木高矮有一定的差距,灌木群体根据自然地形情况,使用叠砌阶梯的办法展开配置,形成错落有致的画面。

3.4景观植物的趣味配置

园林景观工程中的植物应尽量引起人们的自然趣味,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效果主要取决于设计人员如何将这些看似平淡、分散的山石花木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在园林景观的空间透视、色彩、造型等方面突出艺术性,引入乡趣和野趣,一些仿造自然水景和自然地形比较成功的园林景观工程,都充分体现出植物配置的乡郊野外趣味,引入当地的特色植物和野生花卉,四季不间断的特色植物和花卉为园林景观工程增添了更加丰富的韵味,并且应疏密相间合理布置花木,使灌木和乔木错杂相间,突出天然野趣。

另外,园林景观工程也可引入异国情趣,结合异国情趣,合理配置植物,选择合适物质,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吸引人们自由游园,增加园林景观工程的异国情趣。例如,园林景观工程想要营造亚热带风情,可配置设计色彩绚丽、颜色丰富的花灌木,热带景观植物和棕榈科植物; 若想设计巴厘岛风情,可在园林景观工程中设计美轮美奂、错落有致的温泉、瀑布、泳池、人工沙滩、热带乔木、园林小径等。

结语

园林景观建设在城市规划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要想促进城市全面的协调发展,就需要对园林景观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与配置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对于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工作。

参考文献

[1]尹锋.园林植物优化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3 -04 -07.

[2]吴苏平,徐同冰,张峰玲.园林植物配置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 - 04 - 13.

[3]黄桂凤,刘玉勇.浅谈园林植物优化配置[J].资源与环境,2014 -06-27

作者:刘艳

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论文 篇3:

艺术性与实用性在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方法中的应用

[摘 要:在进行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时,运用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思想,实现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植物配置方法的核心就是创造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生态环境,不仅要满足目前的生态理念,提高生态园林提高景观的观赏价值和使用寿命,同时也体现其重要价值。本文主要探讨艺术性和实用性在生态景观配置中的应用,以推动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景观植物;艺术性;实用性]

一、植物配置体现其艺术性

在植物配置时,不仅需要达到人们的审美需求、呼吸到新鲜空气,还要遵循多样性、统一性、协调性、比较性这些多种特点相融合的艺术原则,注重合理的植物布局和种植的密度,将其与桥梁、山体等建筑景观相互结合运用,让植物景观能在色彩、形态和明暗等方面通过对比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体现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衬托出协调的艺术表现力,还要重视植物自身的文化特征与环境的融合程度。

景观设计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要普遍达到人们的审美要求。一个完美的景观设计既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它既满足了植物与环境的生态适应性,又从艺术构图的原则出发表现了植物本身与群体的形式美,让人情不自禁地会感受到生产经营之美。

园林景观最重要的是通过其色彩吸引人们的目光,进而表现出自身的芳香、听觉、形体等方面。景观的主要颜色一般是绿色,然后再与其他颜色的花、叶、果实等一起搭配。

色彩本身带有其自身的情感效果,通过搭配不同的色彩给别人带来不同的感受。正确认识和掌握色彩情感并将其准确的运用到景观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植物配置中,灵活运用色彩的情感效果能更准确地表现出园林景观的艺术性。

景觀是由植物景观材料的特性和周围环境构成的。其中,植物景观材料主要由色彩、体形和质地等元素组成。在进行景观建设时,应遵循景观艺术的基本规律,即对比性、和谐性、稳定性、均匀性、尺度性、节奏性和变化性。

创建优美的景观不仅关系到植物本身的观赏性和植物的形状、大小、质地、颜色等一些艺术特征的美学组合,还关系到植物群落理论和植物对场地环境的要求。要充分发挥植物配置在景观中的艺术效果,不仅要考虑美学原则,而且要认识到景观植物是具有不同生态习性和自身生长发育规律的生命有机体。下面例举几种植物配置:

二、景观实用性

景观实用性指在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使以人为本的原则与绿地功能要求相适应。植物配置时,需要精心设计、合理选择,在实现绿地多功能服务的同时,还要体现植物的多样性。在植物配置中,要进行合理的布局绿化种植、科学的设计,了解植物的特性,选择适宜的种植环境,充分发挥绿地的功能效益。

因为种植的密度过大,草地的面积也相应的有所减少,导致人们选择休息和玩耍的地点也就更少了。水景附近茂密的灌木丛也使一些喜欢玩水的人避而远之。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可以培植观赏性植物或药用植物来增加趣味性,如壁虎等攀援植物种植在木架附近,以达到舒适环境的效果。真正的实用性是坚持节约、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植物配置中,可持续发展和节约是主要原则,选择成活率高、寿命长的植物,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资金。

植物景观的配置需要根据特定的生长条件及不同季节来设置,并保证景观的观赏性和美观性。在景观配置过程中,根据植物的自身特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同时也要避免密度过大,还有植物的不同形状、颜色等其他特点进行合理组合,使植物与周围的环境能有效结合,达到融洽的效果。

在植物配置时,艺术性与实用性合理运用,是以经济实用、以人为本、生态平衡及审美为前提条件,再结合各种植物的不同特点,提高园林植物配置的合理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在景观植物配置方法中的合理应用,既达成了人们对生态园林景观的更高标准,也符合节能、生态、环保的理念,并充分发挥了植物自身的功能,让生态景观的植物配置方法更加实用。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对生态园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配置形成景观,反映了植物配置的重要性和植物是景观中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在植物配置过程中,既要体现其艺术性和实用性,又要遵循经济、平衡、美观、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于提高合理配置植物生态园林景观具有重要意义。设计者需要对景观的艺术性和实用性有一个较为透彻的了解,再进行植物的合理配置。现在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就是要改善目前的生态环境,关键是创造景观,同时也表现出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琳琳.园林植物设计思路及色彩的运用探究[J].现代园艺,2017(04).

[2]刘方磊.试析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16).

[3]刘国华.园林植物造景[J].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04).

作者:付知

上一篇:路政员年终总结下一篇:三下乡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