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报道分析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分析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角色与作用的相互关系,科学明确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角色与作用,以期为我国政府科学定位新闻媒体的角色与作用、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借鉴。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突发事件报道分析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突发事件报道分析论文 篇1:

高校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主导传播价值及社会承受力分析

内容提要:在新媒体语境下,媒介生态环境呈现多元化,我国新闻舆论环境日渐宽松,突发事件报道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步。随着高校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高校作为典型的公共领域,其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事关重大。本文通过分析探讨我国高校当前突发事件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舆情引导;危机公关

很多人都把高校比作是“世外桃源”,一是因为浓郁的学术氛围,活跃开放的思想碰撞,高校的确是学子们的精神乐土。再者是因为高校内部组织稳定性高,外部因素侵入较少,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公共领域。可是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频发,高校“平安梦”已被打破。所谓高校突发事件,通常指那些发生在高校内,或虽未发生在高校,却与高校中的人或事有着相当联系的事件。此类事件是由于受到高校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及其他原因引发的。高校突发事件按性质来分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2、刑事、治安灾害类突发事件。3、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比如集体中毒事件。4、高校管理类突发事件。包括罢课、闹事、破坏公物等行为。5、教学类突发事件。如重大考试作弊事件。6、校园网络的突发事件。7、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發公共事件。

一、高校突发事件报道的数量和社会影响力剧增

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事出突然,令校方难以提前预警,给高校现有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造成干扰或冲击,具有一定危害。就其报道形式,目前呈现以下趋势:

(一)从网络传播扩大到主流媒体

(二)从个体事件发展到社会热点

(三)从学生、教师为报道对象转入教育机构和制度设置

(四)从社会现象认识上升到民族未来预期

二、高校突发事件报道形成的高校危机公关

(一)高校危機公关的特性。高校突发事件是公共危机事件的组成部分,高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仅具有公共危机事件的共性——突发性、危害性,还有自己的特性——扩散性、敏感性、潜在性。

(二)高校危机公关有别于其他危机公关的社会影响

1.高校神圣社会印象的破碎对社会观念价值的破坏。社会价值观念是人类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尊重生命、文明、法治、自由、等。然而随着高校投毒、群体殴打、学术抄袭等犯罪的频发,使得高校的良好形象在公众心中由正趋负。高校的负面影响也对处在思想观念认识形成阶段的学生的价值观塑造产生了消极作用。

2.高校的社会广泛性使产生的负面影响多层传播,对多层次公共关系的破坏。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成大众教育,高校招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学校原有基础设施建设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矛盾。学校周边环境日益复杂,各种问题、矛盾、纠纷不断突现。大学生生活相对集中,贫困生增多,加之大学生年轻气盛、情绪不稳、心理波动大等“隐性”危机,时有转为“显形”的突发事件。高校应对危机事件要及时防止传播真空,发布准确信息,公开诚实,承担责任,引导舆论,化解危机。高校在面对社会发布有关危机事件信息的同时,应争取主动,积极引导舆论向有利于学校的方面发展。

三、高校突发事件报道的社会意义和舆情引导

作为新闻媒体,面对频发的高校突发事件应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

(一)发挥媒体的预警功能。普利策将传媒喻作瞭望塔,体现了传媒对社会的预警和监督功能。众所周知,公共突发事件的潜伏期就是解决事件的预警期,但常常由于没有特殊表征而不被察觉。新闻媒体在这时候应当肩负起“环境监测者”的职责,发挥其社会预警功能。记者通过深入高校进行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不稳定因素的信息,告知相关部门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这有助于把潜在的高校公共突发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或者即使事件发生也可以让高校和社会有心理准备,有提前做好事态控制的准备,尽量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提升“抗震”能力。

(二)强化媒体的认知功能 。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前期阶段,各种社会舆论导致事件的信息真假难辨,加之事件发生后,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必然有所变化,心理上也会产生一定压力,对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相对降低,对事件失去了清醒的认识正确判断。如果新闻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快速反应机制就能在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做出反应,通过来自现场的画面和声音,带给学生真实——生动——具有说服力的信息,消除各种不负责任的流言或小道消息造成的负面影响,确保对事件的正确认识。

(三)展现媒体的抚慰功能 。我们知道,每次高校突发事件之后,由于事态的发展出乎意料,学生固有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就会突然消失。新闻媒体在积极引导师生的情绪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利用网络的互动性特点,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疑虑做出正面的解答和说明,引导舆论向有利于该事件解决的方向发展。另外,媒体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图片来报道。比如救援人员在事发现场的奋力救助,政府、校方领导亲临现场的积极作为,好心人的关心与捐助……这些都能使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情,给人以莫大的抚慰。

(四)深化媒体的反思功能。在一次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即将归于消解的时候,关于事件能否避免发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处置过程失误在哪里、事件的后果等问题必然提上议事日程。此时,新闻媒体利用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推动高校和全社会积极进行总结和反思。一方面,激发高校的管理部门对原有的制度设计进行思考,比如说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到位,事发后处理方式是否恰当等,并督促其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继续事件的后续报道,监督校方乃至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总结经验,警戒后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高校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社会承受力及人文诉求

(一)报道选择与人文关怀。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对事件中参与者与受影响者的报道角度和语言使用。在报道高校类突发事件时,既要满足大众的知情权,也要考虑这个特殊群体的情绪和感受。在2016年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有的媒体对于在此事件中不治身亡的复旦大学杜某进行大篇幅报道,违背新闻专业主义原则,大量曝光杜某生前的私人生活并对杜某周围的同学进行采访报道。对事件中逝世同学的家属及亲友的情感诉求“习惯性忽略”,没有感同身受之情。媒体在报道高校突发事件时不能枉顾社会效应和受众感受,本着适度原则,充分合理地展现人文关怀。

(二)报道价值破坏及不良社会后果。有的媒体在“灾害本身就是新闻”的价值取向下,为了提升新闻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报道时运用了大量的文学表现手法配以触目惊心的图片进行过分渲染。这种对于故事性的过度追求,会造成报道的负面效果。在校园凶杀案报道中,有学生逃生的具体细节、凶手的表情和动作,有学生充满恐惧的心理描述。这种写作手法,尽管真实和客观,但几乎与商业电影中的枪战片并无二致。在对盗窃事件的报道中,有大量高科技作案工具的详细介绍,对罪犯“高明”的作案过程也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这种新闻报道,使得有犯罪倾向的人受到了更多的情境刺激、有了更多的模仿对象,这无疑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种新闻报道手法仍在继续,有谁能断言此类报道不会成为下一次校园恶性事件的模版。

(三)热点反思中的理性原则与主导传播价值。面对高校突发事件,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虽然各有优势,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網络媒体以其更快捷、信息容量大、互动性强等特征见长。网络媒体时时发布新闻,致使求证和思考的时间相对较少也就出现了把关不严的问题。在采写编一体化的现状下,对新闻报道的把关缺失,容易产生片面的思考和判断。 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认为:“网上新闻的速度竞争是造成网络假新闻的重要原因。过分追求速度而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准则,必然会导致网民对网络新闻的不信任。” 因此,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要严格把关,给广大学生提供全面充分的值得信服的事实真相,这样才能真正树立其公信度,增强在广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从而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的发展。

这几年,我国的新闻媒体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我们还必须加快建立健全高校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新闻工作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在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中不断演练,积累经验,做出调整,不断提高突发事件的报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诗堂,冷树清.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

[2] 安春元,武宇坤.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法律运用刍议[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

[3] 赵萌.新媒体场域下高校突發事件舆情传播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16(17) .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作者:郭瑜奚 艾维依

突发事件报道分析论文 篇2:

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角色与作用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角色与作用的相互关系,科学明确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角色与作用,以期为我国政府科学定位新闻媒体的角色与作用、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闻媒体;突发事件;角色;作用

(一)信息处理作用

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新闻媒体能够第一时间获得相关资料和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对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处理,将突发事件客观地、真实地、及时地、有效地呈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具有对公共危机信息传播功能。如果新闻媒体的工作者不能准确地对处理信息时进行角色定位,就会使得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缺乏权威性和客观性,导致信息混乱,进一步而言很有可能对突发事件带来救援工作的严重影响。所以,如何对新闻媒体在处理信息的时候科学地进行角色定位,准确地发挥公共危机的信息传播功能,保证信息的权威性和客观性,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二)综合沟通平台

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新闻媒体除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获得第一手资料外,还是一个综合沟通交流的大平台,具备了沟通政府、社会、公众、同行这四个方面的作用。报道一般事件的时候,只需要考虑社会和公众两个报道对象;但是报道突发性事件的时候,它需要沟通的对象和范围相对而言比较广,需要考虑社会、公众、政府、同行四个报道对象。如果新闻媒体在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时不能准确地定义好综合沟通平台的角色和作用,所沟通的对象不够全面或有遗漏,那么就会对参与突发事件的救援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参加救援工作的政府、社会、工作、同行相互之间关于危机事件的信息资料传递滞留,获取信息的方式较为困难,失真度较高,信息不能及时地、准确地进行反馈,从而造成救援工作执行度低,决策不准确,就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所以,如何准确地定位新闻媒体综合沟通平台的作用,在面对报道突发性事件的时候首先要与政府各个相关级别的部门沟通好,保证所发布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使得民心得以稳定;然后同社会相互沟通,向政府各级及时地传递最新的决策方案;其次还需要沟通好公众,让包括灾民在内的所有公众能够即时地了解到灾区的具体情况和政府、社会各个方面的最新救援工作的开展进度,增加公众的自信心,提高自救能力,共同与灾情做斗争;最后与新闻媒体的同行也要进行沟通,进行资料信息共享,确保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传递和反馈,最大程度上发挥救援的每一份力量。

(三)舆论引导人

只要新闻媒体工作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将突发性事件客观真实地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让他们不被虚假的信息所误导,打破流言,将真实的情况准确客观地展现出来,公众在了解了灾情真实情况之后,就会对自己的安全进行判断和自救,合理地做出应对措施,不慌乱,不听信,不盲从,稳定住自己的情绪。

其次,对于舆论的引导除了上诉所讲,还需要加强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政府对于突发性事件作出的最新应急措施和安排,将这些真实地报道给公众,引导社会舆论,稳定公众的情绪,以免情绪波动导致其他严重后果。而舆论监督就是新闻媒体工作者对于自身的监督,保证所报道的文章真实可靠,还有就是对政府、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的救援工作的跟踪和监督,确保救灾工作不仅能够顺利开展,还具有很高的效率。

(四)社会责任承担者

在新闻媒体面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角色和作用就是承担社会责任,将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危机意识进行放大。新闻媒体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具体主要展现在四个方面:让公众拥有对社会危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人道主义救助以及危机社会反思,后两个方面最为重要,人道主义救助可以让新闻媒体将灾情实际情况展现在国内外社会各界,能让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到公众生命和经济方面的损失,集中国内外各界的力量,抢救灾情;而危机社会反思是对已经部署的救援工作进行反思,取长补短,针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提高救助工作的效率和能力,还能够预防之后再次发生类似情况,从各方面将损失降到最低。

相关部门要充分地将新聞媒体的角色和作用发挥至最大程度,制定科学的应急部署方案,科学、有效地面对突发事件。

作者:尚苗苗

突发事件报道分析论文 篇3:

西方媒体涉华突发事件报道消息来源分析

【摘 要】2013年10月28日吉普车撞击金水桥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而西方媒体更是连续对此事件进行报道。本文以西方媒体涉华突发事件报道的消息来源为研究对象,分析西方媒体微观实践中的叙事框架特征,以期为当下西方媒体报道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方媒体 消息来源 突发事件

消息来源,也称新闻源或信息源,是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由谁提供。新闻写作历来都十分重视交代和说明消息来源,“尤其是报道一些影响广泛的突发事件、重要事件揭秘、原因分析、评价事实、预示前景、认知改变等等,交代和说明新闻来源成为新闻报道的关键节点,不仅可以令人信服也能增加客观性。”①消息来源还可以理解为“报道者引述的话语的发出者,是转述言语的逻辑主语。”②报道者选择使用谁的声音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这通常反映报道者的态度。通过对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消息来源的分析,可以一定程度的确定西方媒体的态度,进而分析西方媒体利用消息来源表达立场的“策略”与框架。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由于突发性事件具有一定的突然性,媒体在首次报道中无法进行全面的报道,往往通过后续报道的方式来补充信息。本文选择了10月28日至10月31日期间《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路透社、《洛杉矶时报》等媒体对于中国“吉普车撞天安门金水桥”事件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其消息来源的呈现。检索得到10篇报道,其中《华盛顿邮报》1篇、《华尔街日报》2篇、路透社1篇以及《洛杉矶时报》6篇,这四家媒体皆为西方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媒体,其在西方媒体中拥有一定的地位,能够一定程度上代表西方媒体。

二、消息来源的结构分布

本文根据不同主权国家与组织进行分类,将四家媒体的消息来源分为中国信源、外国信源与其他社会组织。统计方法为:报道中每引用一条独立的言论记为一次。如果一篇报道从A信源转引B信源,则A、B两个信源各记一次。

1、中国信源占消息来源的绝大多数

从表1中可以看到中国信源在94个信源中就占据了77个,由于此事件的发生地为中国,所以西方媒体在进行报道时根据中国信源来进行报道的建构,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可以看到:

(1)官方信息受到重视。四家媒体共采用了21条“中国官方”的信源,占中国信源总数的27.27%。究其原因,应该是此次事件为中国突发性事件,当外国媒体派记者来到现场时,中国警方已经将现场进行了保护,寻找目击者变得十分困难。中国官方通过发布的文件、北京警察发布的信息成为其重要的消息来源也在情理之中。

(2)中国媒体发布的信息被大量引用。从77条中国信源中可以发现有30条是来自于中国媒体的报道,其中以新华社与《人民日报》为主。虽然无法判断该四家媒体的记者是通过中文还是英文从中国媒体获取消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各类中英文媒体是四家媒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3)官员采访较少,重视事实呈现。在77条中国信源中只有一条是对中国官员的采访,而该官员作为信源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出现并用其来证明事件伤亡人数。西方媒体对于此类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领导者基本没有进行建构,事实的呈现成为首要的任务。

2、外国信源占比不高,但基本平衡

由于事件本身的性质,外国媒体难以从本国媒体上获取可信的信息,所以数量比较少,但是其涉及的群体比较全面,不仅有外籍当事人国家大使馆的信源,也有与其同国的游客的信源。虽然菲律宾方面的来源相较于其他国家更多一些,但是数据没有大的差别,总体比较平衡。

3、其他组织信源使用的片面性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只有一条信源来源于非政府组织,但是该组织信源表达为:“many rights group”这是匿名来源,这条信源的使用是针对中国在此事件中的人权问题,这与报道事件本身的事实无关,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三、消息来源的叙事功能

消息来源能起到特定的叙事功能,而西方媒体对于消息来源的使用更是一种叙事策略的体现。所谓叙事策略,“即新闻写作者在对被叙述对象整体观照之后所进行的主观营造”③传播者通过有意识的提供消息来源,组织稿件,形成一个个围绕核心事件的信息点,使受众最大可能地了解更多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甚至是“背景的背景”,新闻叙事也便在此基础上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人类对不能亲临现场目睹事情的发生有一种莫名的焦虑,而通过叙事的了解可以消除这种焦虑,因此,叙事对于不在场有补偿作用。”④可见,运用叙事策略,通过组织构建信息框架有助于还原新闻现场,对受众的不在场达成有效补偿。总的来看,西方媒体在消息来源的呈现中,通过话语角色的任务分配、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差异性使用、匿名来源的暗示性呈现体现了叙事的意图。

1、话语角色的任务分配

本文按照信源本身的话语角色性质进行分类,将消息来源分为:人物话语(除去权威人士)、机构话语、权威人士话语。

(1)人物话语的使用分析。人物话语是指在报道中引用的人物声音,“它表达提醒读者这是来自某个人物或群体思想观点的对话性声音。”⑤

在此次事件的报道中,四家媒体都采用了相对较多的人物声音,在94条来源中占34%,这些人物声音多起到呈现事件、补充事实的作用。记者借助人物的声音来传达信息,将自己的话语倾向弱化,拉开自己与读者的距离,使用事件当事人、相关人的话语同读者交流,在确保客观性的同时,也让读者更易接受事实的呈现。

(2)机构话语的使用分析。这里所指的机构话语主要是指“消息来源引用政府部门、组织团体和企业公司等集体归属的对话性声音。”⑥

在本次事件中机构话语是占比最多的,达到了56.38%,一部分原因是事件本身的性质,这在上文已经提及。另一部分原因,则可从文中索引的内容以及《洛杉矶时报》连续5天对此事件的报道可以看出,归结为西方国家普遍将此事件看成可以引起广泛关注的中国群体性事件,这就使得西方媒体需要借助相对权威的、能够代表群体意志的集体归属性质的机构话语来传达。

(3)权威人士话语的使用分析。其实权威人士话语是包含在人物话语里面的,这里单独将其列出是因为那些由机构领导、政府官员、行业专家等构成的消息来源代表一种精英类型的话语传达。

事实上,西方报业长期以来,担当消息来源作用的最显著的人物以及新闻行为者并非其他人而主要是政府首脑、地方官员、部门和职业管理人等知名人士,他们是普通人士消息来源的4倍。⑦不仅因为其代表了一种更具有说服力的权威对话,也更具有新闻价值。

从表2中可以发现,权威人士的话语占比非常少,这不仅与事件性质本身有关,也是记者判断出人物与机构的话语比权威人士话语新闻价值更高的一种报道取向。

2、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使用

(1)直接引语的使用分析。在人物新闻以及反映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现场报道、新闻特写中,最重要的和最有感染力的内容,常常就是有分量的、精彩的直接引语。由于直接引语被转述的一般认为是被转述者的直接言辞,忠实于原转述话语的形式和内容⑧,所以显得客观真实和更为可信。

而正是这种相较于间接引语更为客观的直接引语却在此次事件报道中使用得非常少,《华尔街日报》中14条消息来源中只有3条为直接引语,这对报道的客观性有一定的影响。

(2)间接引语的使用分析。关于新闻间接引语的最重要事实是它允许新闻记者不仅对原文本进行释义,而且还以某种方式进行压缩和删改⑨,使用间接引语,新闻记者可以用更少的词语概括文本,仅对要点给予精炼的表述。而这种方式则是对采访者话语的重塑,使得其形成一种新的话语方式,将其放入新闻报道中,使其产生新的新闻价值与内涵。

这种引语使用会一定程度的弱化客观性,读者与记者的距离相较于直接引语来说更近。而在此类突发性事件的事实报道中,读者对于两种引语的接受程度其实相差不大,这就使得间接引语能够让记者传达更多的信息。

3、匿名来源的暗示性呈现

匿名消息来源指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具体交代新闻来源的姓名、住址和职位,通常采用“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据权威人士称”等模糊表述作为消息来源。⑩消息源的真实性对报道的真实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源头确保新闻真实, 就是消息源一定要真实。”⑾记者对于匿名来源的使用普遍采用谨慎的态度。

通过分析四家媒体的匿名来源使用情况可以看到:匿名来源数量占比大:32条人物话语中有21条是匿名来源,占比65.63%。同时,通过对中国信源与其他信源进行比较发现:21条匿名信源中15条为中国信源,6条为外国信源;实名信源中中国信源为2条,外国信源为5条,网络来源为2条。

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看到,西方四家媒体对中国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出人意料地大量使用了匿名来源。其中,中国的人物消息来源普遍没有提供可靠的身份,其中两条实名来源则为维吾尔族的一位经济学家。

在报道中,记者反复强调,被采访者不愿提供姓名,害怕中国政府的迫害,以及突出记者想要联系相关部门,却被拒之门外的事实,或许匿名来源的使用还有起到一种暗示性的作用。这种暗示性的作用被巧妙的运用在报道的“客观性”呈现的包装下,使得读者更为“顺其自然”地接受。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四家媒体《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路透社以及《洛杉矶时报》对中国金水桥事件报道的消息来源,发现西方媒体普遍采用消息来源进行事件的呈现。而基于他国突发性事件的性质本身,四家媒体普遍采用中国的消息来源特别是中国媒体的声音。同时,直接与间接引语的使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合理,具有绝对压倒式数量的间接引语使得报道中的暗示性信息增加,在读者对事实接受度相当的情况下,记者向读者传达了更多的主观信息,匿名来源的使用也体现了西方媒体对建构暗示性报道的“高端策略”。无论是间接引语的使用还是匿名来源的使用都是西方媒体“客观化”策略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①马颖,《浅谈消息来源》[J].《新闻世界》,2011(10)

②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③白贵、周正昂,《网络时代报纸深度报道的“整合”叙事》[J].《当代传播》,2006(2):26

④聂庆璞:《网络叙事学》[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7

⑤赖彦:新闻话语的复调与对话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107

⑥赖彦:《新闻话语的复调与对话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109

⑦Bell,A.1991.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M].Oxford:OUP

⑧Coulmas,F.1985.Direct & indirect speech:General problems and p-roblems in Japanese[J].Journal of Pragmatics 9:41-63

⑨Waugh,L.R.1995.Reported spee-ch in journalistic discourse:The r-elation of function and text[J].Text15(1):129-173

⑩肖叶飞,《对匿名消息来源的法律思考》[J].《新闻世界》,2009(4)

⑾蔡华东、陈书华,《以信源为起点维护新闻真实》[J].《新闻前哨》,2007(10)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级新闻学本科生)

责编:姚少宝

作者:余婷

上一篇:网店运营策划书下一篇:创业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