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方案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改革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程改革方案范文一

为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课程改革工作的质量,根据汉中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展评活动的通知》(xxxx)和洋县教育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展评活动实施方案》(xxxx号)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组织领导:

为扎实搞好我校的展评活动,成立金水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展评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活动目的

通过对课改实施八年来课堂教学、校本研修、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所取得成果进行集中总结、交流评价和展示,推出一批有效教学的新模式、课程新秀、课改先进单位和个人,打造省市县校相街接、覆盖所有学科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完善教学成果评审、科研兴校明星学校创建和评审制度,促进各学校课程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原则

全面动员,全员参与,以校为主,

集中展评,研究提升,推进教学。

四、参加展评的作品类型

(一)教育教学成果

1.文本类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教研负责)

(1)课题(题目)(2)研究报告科研论文

(3)教育研究专著(4)学科教学设计和课例

(5)教学经验总结(6)教育叙事和教学案例

(7)调查报告(8)学校课改特色活动

2.网络、多媒体和教育电视节目类成果

(1)多媒体教学课件(CD-ROM)(2)网络课件、网络课程教材

(3)专题学习网站、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软件

(4)电视教学节目(5)教育电视栏目

(6)教育电视专题片

3.自制教具类成果

(1)自制教具(2)自制学具

4.校本课程开发类成果

(1)校本课程规划或方案(2)校本课程教材(含多媒体形式)

(二)优质课展评:由语文组、数学组和英语组各推荐一名成员设计一节优质课的展评。

(三)新课程环境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成果展评(由学校校委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奖惩制度进行整理并上报)

(四)课改先进集体和个人事迹展评

(1)学科带头人、课改名师和课改新秀事迹展评

(2)科研兴校明星学校事迹展评

(3)课改先进工作者事迹展评(包括优秀校长、优秀教研员)

(4)课改工作先进单位事迹展评

五、参展条件、要求

(一)参展人员及学科

各个学科所有教师全员参与,学科包括义务教育初中段15个学科大类,即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等。推荐学科不限。

(二)参展要求

1.各人推荐的教学成果应是2001年以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符合教学成果评审办法要求的成果。已在2006、2007、2008我县组织的有关评奖中获得省级奖励的,可参加省上的展示,不再参加评奖;如在原有基础上又取得新突破、新进展的,也可推荐参评。

2.各教研组拟推荐一名参加优质课参评的教师,其教学设计必须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特点,理论上有探索,实践中有创新,并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特色。

3.教学成果展评采取展板、实物和多媒体演示等方式进行,并与2009年度教学成果评审工作合并进行。

4.坚决制止网络下载、抄袭、剽窃他人成果,违者将向全县通报,并三年内不得参加各类成果申报,不得参与评优晋级。

(三)课改先进个人评选条件

(1)、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有良好的师德,注重教书育人。

(2)、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教学行为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课堂教学能较好地体现课改精神,教学方法先进,课堂教学效益高,教学成绩优秀的一线教师。

(4)、课程改革以来,在县级或县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将;在县级或县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有课改文章;在县级以上的有关会议上进行过典型经验介绍;在县级或县级以上的示范课,公开课、优质课活动中获得过奖励。

五、展评的程序:

第一阶段:动员培训(5月底)。召开教师会,进行校级骨干教师培训。

第二阶段:成果征集(5月底至6月10日)。

1、各教师整理自己八年来的教育教学教研资料,填写《金水初中课改成果登记表》交各教研组长进行统计,并将自己的资料按照参展类别分类发送给教研组长集中保存。

2、布置能反映学校新程改革成果的展板(五面),由教导处统一确定版面设计及内容,完成后在学校公开展出。同时布置学校整体课改成果展板一面,推荐县上参展。

第三阶段:展评上报(6月11日至6月20日)。在全面动员,全体参与,认真组织梳理总结、研究提升的基础上,学校于6月20日前组织全校教师集中就每个人员的成果进行现场展评,确定出向县上推荐展评的成果。

课程改革方案范文二

一、活动内容与相关准备

(一)展示总结大会组。责任科室:教研室

时间:一天,具体时间以市局通知为准。

会议内容:主题报告、典型发言、表彰先进、专家讲座

参加对象:区教育体育局领导及有关科室负责人,全体教研员、中小学校长、部分教师代表、受表彰的单位及个人代表。

工作要求:

1.课改总结

教体局:完成我区六年课改工作总结报告。总结报告电子稿10月30日前上传至qzjysyyz@

学校:于10月10日前将课改特色工作总结电子稿上传给教研室方志仙老师。教育局将对各校课改特色工作汇编成集,进行交流。

2.根据市局要求组织与会人员参加会议。

(二)课改经验交流暨专题论坛组。责任科室:教育科

1.课改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评选。

教体局:组织区级课改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评选,并于10月15日前将推荐市级课改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的材料上报市课改办。

学校:推荐区级课改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并于10月10日前将推荐区课改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的材料上报教育科,区级课改先进集体自愿申报,区级先进个人每校推荐一人。在此基础上,区教体局推荐市级课改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具体要求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举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工作的通知》(衢市课改办[2009]2号)。

2.课改经验交流暨专题论坛

时间:半天,具体时间以市通知为准。

会议内容: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分会场举行,每个会场各安排2位校长、2位教师和2位家长、2位学生发言,每位校长和教师阐述的时间为20分钟左右。

参加对象:部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及家长和学生代表。

我区参加发言的校长和教师代表:根据市局安排我区小学、初中各推荐2位校长、2位教师发言(是否在大会发言由市课改办横向比较过材料后统筹安排)。发言材料10月15日前上报市课改办。

(三)课堂教学展示组。责任科室:教研室

时间:1个月,11月确定为课堂教学展示月。设主会场和分会场。

会议内容:课堂展示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核心,重在展示“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过程。

参加对象:相关学科教研员;部分相关学科的教师。

工作要求:承担主会场或分会场任务。教研员做好展示课的相关工作。部分学校承办展示课活动,具体工作由教研室另行安排。

(四)课改成果汇编组。责任科室:教研室

1.编写学科优秀成果集。一个学科编写1本,筛选近六年来学科优秀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由各学科教研员在10月30日前完成。

2.完成各校课改特色工作汇编。10月30日前完成。

3.承担市分配的学科优秀成果集和综合类专题集编写工作。

(五)课改成果展览及宣传组。责任科室:办公室

工作内容:用展板、文本材料、实物等多种方式展示课程改革的成果

工作要求:

1.展板:

教体局:制作20块左右展板,重点展示观念转变、管理改进、制度创新、校本教研、地方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研修、评价改革等方面的成果。展板制作要精心设计,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图片、文字内容自行设计排版,尺寸统一为120cmΧ90cm。展板电子稿10月30日前上传至qzjysyyz@。展板由市教育局统一制作。

学校:选送能反映本校课改以来特色亮点工作的图片及文字说明(可从观念转变、管理改进、制度创新、校本教研、地方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研修、评价改革等某一块或几块或其他方面去梳理,)。材料要精心设计,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在10月10日前将图片及文字说明电子稿上传局办公室。

2.文本材料、实物:

教体局:负责大会期间将文本材料、实物在主会场展示。

学校:文本材料、实物提供清单,10月10日前清单电子稿上传局办公室,市课改展示期间局统一安排展示。

3.教育科安排1人,教研室安排2人、信息中心安排1人协助做好此项工作

(六)后勤保障组。责任科室:计财科

根据需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二、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研室。

工作职责:负责协调展示活动相关工作

三、活动基本要求

1.在活动组织管理上,做到领导有力,部署周密,保障有力。要把总结交流活动作为促进全区基础教育发展提高的有利契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保证人、财、物力投入,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2.在活动组织形式上,全员参与,全面总结,自下而上,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全局进行总结。各科室、学校要密切配合,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精心设计策划,集中精力实施。以展示活动为契机,全面总结课改经验、特色和亮点,提升和推广典型经验,高质量地完成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工作经验交流暨成果展示活动的各项工作。认真做好课改实验经验交流和总结表彰工作。

3.在活动推进过程中,注意抓住反思、研讨、归纳、整合、展示、宣传、交流、推广等环节,防止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编造材料,敷衍塞责等情况发生。

4.要努力发现和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通过课改总结与经验交流以及配套宣传工作,进一步坚定全区教育系统和全社会的素质教育信念,为打造*全面高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上一篇:考核评奖方案下一篇:期末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