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谈美有感

2023-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读谈美有感

读谈美有感

读《谈美》有感

很久不曾这样静静地坐下来读一本书,读一本好书。总觉得很忙,忙着赶作业,忙着兼职,忙着实习,忙着处理人际关系„„闲暇的时候,总是打开电脑,看看电影,或者写写日记,看得最多的刊物就是报纸和杂志,好像在这样忙碌焦躁的时代,让人焦躁得完全静不下心来,静静地读一本好书。曾经强迫自己去看一些好书,但是每次不是无疾而终,就是看完之后觉得索然无味。

当我翻开朱光潜先生的《谈美》的时候,我正坐着公车去兼职。在那样喧嚣的环境下,我却能看得津津有味。原来我觉得美学可能是一门挺艺术化,挺高深的学科。可是,朱光潜先生却把美学的各种深沉的道理,用生动浅显的话语表达出来,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他说的道理。

看一本书,不得不看的是它的前言。这本书的开场白中,朱光潜先生就表明了自己写这本书的目的。他希望通过谈美,教会人们如何去“怡情养性”,去“免俗”,最终达到净化心灵,拯救社会的作用。虽然这本书的年代已经相去甚远,但是我觉得对于现在我们的社会和生活还是有很多借鉴意义。现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成名已经成为了一件很简单的事。类似“凤姐”这样的以其不同常人的思想和行为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这样粗俗的卖点竟然也可以达到这样大的影响力和关注度,我想人们确实需要学习如何去“免俗”。这个世界应该有很多好的东西等待我们去欣赏和关注。“免俗”了之后,我们的心灵就被充实了,被净化了,社会也就更和谐进步了。

这本书分为十五章来谈美,每一章其实都教会了我很多,我最喜欢的或者说感悟最深的就是第二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第四章“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第十四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十五章“慢慢走,欣赏啊!”下面我就简要谈谈对这几章的感悟。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我们会说的一句话,朱光潜先生用这句广为人知的话,告诉我们对于艺术的欣赏和创造,都需要一定的距离。很多人都有不平凡的经历或者见闻,但是只有少数人可以将这种不平凡的经历或者见闻转化为一种艺术。艺术的创造不光需要一种感情,还需要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观赏。而对于任何事物的欣赏,我们都要也都需要适当的距离。当你身在其中时,或许你会被很多实际的需求、欲望或者其他种种因素制约,而蒙蔽了你去发现美的眼睛。“艺术都是主观的,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在生活中,我觉得自己是个有些理想主义的人。与人相处,距离近了,我就会发现别人身上各种缺点,然后对一个人的印象就慢慢变差。假若是隔着一定的距离,那么我了解和看到的就只是别人的一面,至于其他的一些面,我就可以把它们想象成我理想的那样。所以,要保持美感,我想人和人之间还是需要一定的距离。但假若那种距离必须消失,就好像恋爱和婚姻,那么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个由“美”到“不美”的转变。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实际上是朱光潜先生的一个十分微妙的比喻。希腊女神雕像在这里就代表着艺术的美感,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就代表着快感。英国19世纪的一位著名学者罗斯金曾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的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很多人把快感和美感混为一谈。朱先生认为,美感有两个要素:

1.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也有一种适当的距离;2.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好看,帅气一般都是快感,而非美感。真正的美,应该像希腊女神雕像一样让人在欣赏的时候沉浸进去,完全忘了自己是在欣赏,更不会知道自己是否喜欢。等到这个过程结束后,才回想起刚才的欣赏过程很愉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们常常勉励自己努力学习的一句话。在这里,朱光潜先生引用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创作的灵感也是从功夫中出来的。很多人认为天才就是遗传和环境造就的,和本身的努力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不然。凡是取得成就的天才虽然有遗传和环境的巨大影响,但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这就告诉我们,只要肯下功夫,即使平凡的人也可以创造美,创造艺术。但是下功夫不光是指在书本上,还应该注重在各个领域的拓展。我们做任何事,不光是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都是一样的。假若没有一定宽度和一定深度的见识,只专注于工作上的小范围的提高,仍然很难得到很大的突破。所以不妨在闲暇的时间,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见识,读书、看报、上网、旅游,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去做的一些事。

“慢慢走,欣赏啊”其实也是朱光潜先生对读者的一个忠告。人生中处处都有艺术和美,我们对于人生要抱着严肃的态度,认真地对待生活,但是也不应失了豁达的情怀。生活在当代的人们,特别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大多为了房子、车子和票子不断地拼搏。但是有多少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呢?虽然整天忙成一团,但是忙乱之后,伴随而来的就是精神上的空虚。要想获得情趣丰富的幸福生活,我们就应该偶尔停下脚步,站在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立场,去观察我们的生活,去挖掘生活中的美。艺术是情趣的活动,当你懂得欣赏艺术的美,你的生活也就会瞬间变得情趣丰富。

我想对于一本书的参悟,只此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希望三年、五年以后,重新拾取这本书,我可以有更深刻的见解。

广电803班

200820940525张瑜

第2篇:读谈美有感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作者在此段中谈及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美的东西需要人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去想,如只讲实用,那么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如果说人类历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再次引用朱先生的话:“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先生在此明确的指出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该也是其中道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不同艺术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同京剧有唱、念、坐、打。相声有说、学、逗、唱。等其有规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式,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规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同实际生活的距离,而其内容又不脱离生活。

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这个段落里朱先生引用《庄子。秋水》里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人的美感经验的道理,即:美感经验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人的认知有时是伴随人的主观情趣来判断事物的。那么这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映射到身边的事物中去。这种移情作用是同美感经验息息相关的。如同朱先生讲到在欣赏古松时,除却古松的外形引起的造型美感还有个人对古松的内心欣赏情趣也会使古松的美感里含有欣赏者的个人认知经验在里面,这也是人们看到某某事物时会说:我认为如何如何,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其实人们在对事物赋予个人的某种情趣的定义同时人们也在不经意中模仿着事物本身的一些属性。也就是说人的美感经验不是单独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主观情趣独立产生,因为事物的物理属性,因为人的移情作用,两种属性的结合造就了人的美感经验。这就是宇宙的人情化所在吧。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 美感与快感

其实美感和快感无时无刻都冲斥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但究其出发点就又产生了前面朱先生讲的不同态度的问题。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而快感是处于实际应用的目的。如同口渴了喝了水就会产生快感,要解手排泄了也会产生快感,但这些都不会有美感。雕像和英国姑娘一个是雕塑艺术品一个是活生生的人,如果单从实用角度出发那还是英国姑娘比雕塑似乎更有用。在这里朱先生告诉我们明确美感和快感的不同,对于美的欣赏要不带功利和实用的心态去看去理解。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美感与联想

我姑且如此解释朱先生的这段文章。联想是偶然的、杂乱的、无序的,而美感的东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结构的、抽离出来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谐状态的东西。美感经验可以使人产生对事物的联想,而单纯的联想不能算做美感经验。朱先生提到:美感是一种直觉。一瞬间的感受。而联想会带着思考,这种思考会把事物引到其他不相干的事物中去,无法直接单纯的欣赏一件事物本身,而会产生浮想联翩的心理活动,所以美感经验同联想是有不同含义的两种概念,不能混淆。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 考证、批评与欣赏

这段文章可以看出对一部文艺作品所持的不同态度,考证更接近科学家的方式,批评更接近哲学家或政治家的态度,而欣赏更多的是有艺术情趣的艺术家或一部分人的行为。考证、批评不等同于欣赏,但欣赏需要了解艺术作品的一些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欣赏。证多是伴随对作品的年代、背景、作者、版本、野史等等做历史判断,过于理性,少了对艺术作品欣赏时的直觉感性反映,所以它不能算是欣赏。而批评就更加抽象的把一些主观的规矩或一成不变的框子来规范艺术作品。我个人认为批评家如果不客观的评论艺术作品那他的文章将一无是处。这也是朱先所推崇的:欣赏的批评。不能把原有的美丑标准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同一而论,要把自己放到作品当中去,反复品味其中然后有感而发。

朱先生最后讲到考证和批评都不是欣赏,而欣赏需要有考证和批评在其中,欣赏需要有考证基础和批评的态度,这也是辨证法的观点对待事物。就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

—— 美与自然

美是什么?言论不一。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的人情心理活动对事物产生的一种态度。单独有自然物理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也无从产生。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美和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一种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就无从产生,而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来。对于美我们应从两方面来看,美不是凭空产生的。

八、“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德拉克洛瓦

这里又可以提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朱先生在此提到的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虽略有分别但究其观点都是“模仿自然”。我们常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艺术的美是以自然为内容,以人的情趣及一种形式而表达出来的,单纯的自然是无法定义其美还是丑,因为有了人的感受或说移情作用,才有了自然美这个概念。理想主义虽说自然中有美有丑,但它要的是经过理想化后的一种固有的共性模式化的东西。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模仿自然。艺术的美是要高于自然的,自然不过是借境抒情、借物俞人的元素,人是主体,自然融入了人的感受、人的情趣才变得美,这种美也是人的一种再创造,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推崇的模仿自然的美和我们讲的艺术美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形象丑陋的元素经过艺术家的重新排列组织它就会变得和谐,变得有美感,简单的说人以自然为元素,不同的情趣会创造出不同的形态,就形成了不同方式的艺术美,而只模仿自然是无法感受到真正的艺术美的。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艺术家创作作品时多是有感而发,这里的感也可以释为感受欣赏,然后有了感觉便把他表现一番,或诗或画或唱或书等等。创造不是凭空出来的,好的作品一定是有感而作。朱先生在本章中提到“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其实可以这样理解,游戏的过程包含着纯粹的自由状态,既是游戏便可天马行空般的来去自由,包含着大量的人的想象、情绪、感觉,就是再创造一种状态,它以自然生活为载体,是玩家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方式,这游戏的行为是没有社会性的、不具备传达创作人的情感的,它同艺术还是有区别的,艺术要有社会性因为作品的评定有一半儿还要社会中的大众来参与才算完整。那么如果一个艺术家既有奔放自在的艺术表达方式,又不失其一颗童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么他的作品一定是打动人的。

十、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既是创造就会有生活中的元素和作者想象的因素融合再一起。作者在创作时有些时平时观察的印象再现,但这种单纯的自然还是杂乱无章的,需要从中进行提炼,不足的或是原素材不足以表达其情感时,想象就是作者的另一次创造,敢于创造的想象,能够用平时所看所得经过重新组合,把不存在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就是创造的想象,当然这些需要积累和对生活的沉淀。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朱先生讲:艺术的任物是在创造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这里谈到的情感就是有感而发的状态,创造需有饱满的情绪才能做到有感而发,一挥而促。艺术是具有社会性的,作者在表现的同时也在传达其特有的情绪,引发观者的共鸣,作者的喜怒哀乐都会通过其作品隐隐或直接表露出来,或让人痛心或让人高兴等等。情感可以说是创造的原动力,因为有情感才有了表达的欲望,创作也由此而生。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我理解朱先生说的格律就是不同艺术表现的某种特有的形式。艺术要创造、又要有格律岂不是有些矛盾?其实这句“从心所欲,不逾矩”真真切切表达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既能随心所欲的表现有不会跳出一种表达的方式。即――格律。这种境界是经历无数困惑及磨砺,历练而成的,它可以在有限的规范内表达无限的内容。因为艺术是有一定规范的具有社会性的一种情感表达,规范在真正的艺术家哪里不是束缚而是一种事物共性的展示,而其中的才气或是天才或是迂腐将表露无疑。格律不能成就庸人,也不会牵绊才子,合理的利用它为我们服务才是根本。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齐白石老人教育学生时的话。同朱先生其说不谋而和。其实创造与模仿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创造中有模仿,而模仿中也带有创造的成分,艺术创作应该有作者自己真实的情感流露,有感而发必能有所成就,这里的“感”是别人无法模仿得来的。创造与模仿只要把我好一个“度”才好。大多艺术家都从模仿开始逐渐磨砺技巧,进而进行随心所欲的创造境界。模仿应该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阶段,创造才是艺术家的目的。

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能力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才有灵感。朱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要踏踏实实用足功夫,笔下才有神韵。心中才有灵感,灵感可以映射出一个天才,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文章结束,对于朱先生说的人生的艺术化在本节中已经分析的及其透彻了。不需多言,读完此书,更见朱先生对美、对艺术理解的功力。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活是可以艺术化的,谁知道如何把握一种“度”,谁懂得“和谐”的规律谁就能艺术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那是一种驾驭生活的本领,要辛苦要勤奋,有所得有所失,得失来去全赖一种心境,心多宽路就多宽,豁达乐观的心境就是艺术,因为那是一种精神境界,是积极生活的态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经意的一个灵感,细细体味心境、宇宙、斗转星移,日月流转的变化,有情趣的生活、带一颗感激的心珍惜生活。“慢慢走,欣赏啊!”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再次向朱先生致意,精神再次被梳理了一番,深感收获颇多。

(一) 朱光潜把自己写于1932年的《谈美》称为“通俗叙述”《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文艺心理学》我是还没有读过,但是这本小书的确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著作,在我曾经读过的书库当中很难有一本可以与她相媲美,因为朱光潜先生把枯燥、复杂的理论变得平易近人了。倘若如今“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们看见七十多年前朱光潜先生的作为,不知道他们是否会赧颜。 《谈美》全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她就像一个耐心的长者又像一个亲切的朋友在与你交谈。读罢此书恍然大悟:美学也是一个很好玩很有意思的东西。 以下概括《谈美》各个章节的大意—— 《开场话》开门见山地表述了先生写这本书的目的何在。医治社会腐浊、人心俗不可耐的良药是“无所为而为”的艺术活动,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作者用明白晓畅的话语使读者体验“美感”,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广到人生世相的方面去。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由木商、植物学家、画家三人对一棵古松的三种不同态度得出结论:个人所见事物的形象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木商的实用的态度偏重利害、意志,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偏重事物的关系、抽象思考,画家的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是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因此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艺术作品可以流芳百世。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推而广之,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存在一种适当的距离。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它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把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叫作“移情作用”,也叫“宇宙的人情化”。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而已。人不但移情于物,而且极易模仿物的形象。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艳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享乐主义的美学错误地将“快感”等同于“美感”,“快感”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所以不带占有欲。作者把弗洛伊德派心理学也纳入享乐主义。“美感”过后伴随着“快感”。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大多数情况下是散漫飘忽、偶然的。美感源于某事物能唤起甜美的联想,但是联想所伴的快感不是美感。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内容而在形式。 《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考证、批评都不是欣赏(美感),但欣赏却要有考据学、批评学作基础。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美是外物、人心婚媾后所产的婴儿,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但是事物也要本来就有可综合为整体的可能性。 《八 “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都错误地承认自然中本来有“美”,它们以为艺术的任务在模仿。通常所谓“自然美”指事物的常态,“艺术美”是把自然加以人情化和艺术化了。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创造和欣赏都是要见出一种意境,造出一种形象,都要根据想象与情感,但是创造却须再进一步,把这种意境外射出来,成为具体的作品。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但是因为艺术带有社会性,须留有作品传达情思于观者,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 《十 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想象多半是再现的,即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想象也有创造的,创造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创造的想象又可分为两种心理作用:分想作用和联想作用。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有选择时就已经是创造。联想可分接近联想和类似联想,类似联想又有“拟人”“托物”两种结果。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情感的阴驱潜率使诗人对于出于己者跳出来视察,对于出于人者须钻进去体验。旧经验的新综合的原动力就是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协调,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原来似散漫、重复的意象也可以变成不散漫、不重复。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借用写诗词必须受格律约束的道理,说明艺术的前规大半是先由自然律变而为规范律,再由规范律变而为死板的形式。第一流艺术家大半都是从格律中做出来的,后来都做到脱化规律的境界。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因袭格律的技巧可以分为两项说,一项是关于传达的方法,一项是关于媒介的知识。传达的方法在于练习和模仿,绘画和作文均是如此。关于媒介的知识的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的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凡是艺术家都必须有一半是诗人,一般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遗传和环境对于天才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是这只是一种本钱,个人还有努力的余地。灵感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的,它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为广义的艺术。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就广义说,善就是一种美,恶就是一种丑。不但善与美是一体的,真与美也并没有隔阂。 纵观全书,先生博学多才的本事已经领教过了,无论是古典诗词、传说典故,还是艺术流派都信手拈来。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

十、十

一、十二章,因为先生系统地阐述创造与想象、情感、格律的关系时竟然把王昌龄的小诗《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优带昭阳日影来。”分析得令人叹为观止:王昌龄使用接近联想写到“团扇”,“寒鸦”是拟人的手法隐喻赵飞燕,“昭阳日影”象征皇帝的恩宠,长信宫四周的许多事物之中只有带昭阳日影的寒鸦可以和弃妇的情怀相照映,只有它才可以显出一种“怨”的情境。《长信怨》前两句拆开来看本很平凡,精彩全在后两句,但是如果没有前两句所描写的荣华冷落的情境,便显不出后两句的精彩。《长信怨》的意象是王昌龄的独创,但是“七绝”这种格律却不是他的特创,他以前和以后也有许多诗人用它。 这忽然给我一个启示,通过心理学和美学的分析,原来唐诗如此值得玩味啊,原来文章也可以这样作。

(二) 读《谈美书简》有感 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毫无意外地,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确切答案。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虽然这个答案不一定正确,但至少比毫无头绪要高明许多。 许多人都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但所有的这些都比较浅显的,而深入研究,又是望尘莫及的事了。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也有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我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 这本书是以信件的方式组成的,大多都是给读者的回信。(这一点,书中也有提到过)因此也就比较浅显易懂。在“知识链接”一栏中,编者提到了许多有关学术方面的美的知识。这让我们也提前了解了一些有关美的知识。 虽然此书不是一本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帮助。 例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此段有些摘录于原文)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在此也就不一一详谈了。 朱光潜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委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这很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养”的问题,我们都会问:如何培养美感呢?朱光潜通俗而又深入的进行了论述。他点明: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眼睛是要逐渐养成的。作者在谈到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实用性;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科学性;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他用审美的态度,尝到了美的味道。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所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的特点,说明人异于其他动物,除了生活需求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光潜先生就明确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 ”,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应该也有这个道理。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能力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才会有灵感。朱光潜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要踏踏实实用足功夫,笔下才有神韵。心中才有灵感,灵感才可以映射出一个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这第13封信,通俗易懂,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识。语言是那么亲切自然,知识在这种脉脉温情的态度中传达出来,其间没有美学中那种概念的堆砌,却使人们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美丽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态度,所以,我想每个人都应读一读这第13封信,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语言,会让你喜欢上这第13封信,读完后,一身轻爽,净化了心灵,提升了精神世界。它会对你有所启示的。

以前读书时候随手记下来的,在电脑上敲出来,也算是对自己的交待吧。我早想整理一下手边那一大堆看书时兴致所致记下的文字,哎,真是乱七八糟,扔的到处都是,又舍不得丢掉。

1、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泛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2、毫厘之差,微妙所在。 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

把这种生命流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

把它流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3、“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在此,生活的妙处也在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的情趣,便出现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4、他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

5、伟大的人生和伟大的艺术都要同时并有严肃与豁达之胜。晋代清流大半只知道豁达而不知道严肃;宋朝理学又大半只知严肃而不知豁达。

6、老实说,我对许多哲学家的话都很怀疑,但是我觉得他们有趣。我以为,穷到究竟,一切哲学系统都只能当作艺术品去看。哲学与科学穷到极境都是要满足求知的欲望。 每个科学家和哲学家对于他所见到的一点真理都觉得有趣味,都用一股热忱去欣赏它。

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一美感对象了。

7、科学家去寻求这一类事实,穷到究竟,也正是因为它可以摄魂震魄,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不但善与美是一体,真与美也并未隔阂。

8、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9、微笑是一种不动的笑,是一种看不尽的笑;

缘分是一种不可求的联系,是一种不能断的关系;

觉悟是一种不清醒的感知,是一种不可说的透彻。

10、真正的科学家,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具有纯真的爱和天赋的善!

第3篇:读《谈美》有感

卡桑

美,何谓美?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由得感叹某些事物或者人“美”。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们所想的并不是真正对的呢?

读了朱光潜的《谈美》之后,才对“美”有了真正的认识。

这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即便是对于我来说,内容和结构都不是那么晦涩难懂。 在这书的开篇,朱光潜用平和的语句来引导读者,让人们融入这本书,塌下心来认真读下去。这无疑使我感到温暖,作者并没有摆架子,全然是和气的。

还记得我读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时候,满篇的慷慨激昂的句子把我搞得头昏脑胀,只得一字一句地认真解读。如此看来,作者的书倒像是周国平的风格,用那温润平和的语句将深刻的道理解释得更加易于接受。

整篇文章给人一种轻松的氛围,许多言论的提出,都伴随着许多比喻和例子。不但有典籍中的,还有贴近生活的这使得整本书所适应的年龄段大大的地扩大了。

另外在结构上,他也体贴地把问题都摆出来,为人们一一解答。

以前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看过这本书的时候却变得犹豫了,甚至是为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有点愧疚。

一、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当我看到西藏那独有的韵味时,我就被迷住了。那湛蓝的天空,玄妙的天葬,浓郁的桑烟,凶猛的秃鹫,纯美的佛教,虔诚的朝圣……无不使我心驰神往。就开始幻想有一天离开家乡,到西藏去,爬上最高的佛塔,抵达离天国最近的地方。

可是在看到第二章时,我犹豫了。

难道离开家乡奔赴异地,真的那般美好?

我们将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生存,固然幻想中的都会实现,但是实现的前提中,有一项就是生存。连生存都无法做到,还谈什么实现梦想?

当我们站在事实面前的时候,会被打击得一无所有。因此,艺术是艺术,实际人生是实际人生。

把目光调试到合适的位置,坦然而憧憬地面对每一天。

二、宇宙的人情化

“子非鱼。”

这句话从小就听老人们说过,但是成长至今我都不信,以为那只是骗小孩子要听话的表现。还有一点促使我否定这种观点,那就是换位思考。

许多人教导小孩子,都要求他们会换位思考。可这难道不与“移情作用”这种说法相违背吗?

仔细读了朱光潜的分析,我才有所分辨。

“移情作用”是将自己的想法无恶意的加于它物之上,自己的情感和物体的情感相互融合,达到美的平衡。这虽然不尽是出于理智的,但是达到的效果是和谐的。

“换位思考”是一种反省的方式,把自己放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达到的效果也是好的。

作者用“宇宙的人情化”来概括这种移情作用,很是富有人情味。

三、“人生的艺术化”

在郊区还感觉不到什么,但是无数次的去北京体验生活,让我感觉到城市中的生活节奏已经比郊区快了近乎一倍。

谁都愿意奋斗,为自己或者珍视的人赢得驾驭生活的资格。殊不知,在忙忙碌碌的生活

中,已经失去了很多次这样的机会。

何谓“驾驭生活”?是的,奋斗是必要的,但是在奋斗的同时不能忘记为生活曾添情趣。比如在堵车的时候听听相声,在烦躁的时候抄抄诗文,不都能使自己过得好受一点么?

没必要跟生活像对仇人一样,生活是公平的,有得必有失,那何不享受一下呢?不要对自己太残忍,在一定限度内的放松有助于更好的提升。当然,是放松而不是放纵。

我用了半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的第一遍,隔了一天再读了一遍,并且在摘抄之后又读了一遍,三遍之后,才敢提笔写读后感。并不是晦涩难懂,而是尊重这本书。在其中不仅可以找到美学的知识,心理学、逻辑学也有所涉及,并且通俗易懂,这书是值得读一生的好书。

人生漫漫,多学了一些道理,便有了更大的资本去享受美。

第4篇:读朱光潜的《谈美》有感

张利梅

朱光潜(1897—1986),安徽铜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其中只读过朱先生的《谈美》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先生以朋友名义写给全国青年的十二封信,话题宽泛随意,生活气息浓厚,亲切自然。一直都很想读朱先生的《悲剧心理学》,可是总是被这样那样的理由耽搁下来。“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朱先生对于现代青年的毛病,曾这样慨乎言之,每每读此倍感惭愧,是啊,说的就是像我这样的青年啊。好了,下面就重点谈谈读朱先生的《谈美》的一点感想吧。

读朱先生的《谈美》,宛如与一睿智老人在林荫小道上静静的散步,享受着文字带来的清新美妙的感觉。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感觉这部书不像是在谈深奥的美学,而更像是一部介绍美、鼓励年轻人去发现美、创造美的书。朱光潜先生在这部书里面所提到的美,也并非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审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讨自然美、艺术美、人生美,这些我们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美的事物。

在朱先生的《谈美》有这样一段描述:有人问圣奥古斯丁:“时间究竟是什么?”他回答:“你不问我,我本来很清楚地知道它是什么;你问我,我倒觉得茫然了。”世间有很多东西都是如此,“美”就是其中最显著的一个,谁都知道“美”,每天都会用到它,但问起“美”究竟为何物的时候,我们都会显得有点茫然了。究竟美是什么呢?朱先生在这部著作中从“无言之美”、“美学妙语”、“美的境界”、“美学散步”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朱氏美学构架里的“美”。

朱先生开篇就开始谈如何发现美。究竟美在哪里?究竟什么是美?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正如书中提到的关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的问题所展示出来的,画家认为是美的古松,在植物学家与商人眼中却只不过是一株客观实在的,实用的植物。按照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所说,正是因为植物学家与木商不能够跳出他们的专业的实用范畴,才不能发现古松自然的“盘屈如龙蛇的弦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因此,美,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

发现美,学会欣赏美,这是朱先生在《谈美》中反复提到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如果想要懂得如何去创造美,就要大胆的、大量的去欣赏美。对于创作而言,朱先生提出,极重要的灵感就是出自持续不断的,广泛的审美所积攒下来的潜意识活动。虽然艺术的门类繁多,但我们对于美的感受却是相通的。只有多去欣赏美,我们才能在潜意识里面积累足够多的情思,从而碰擦出宝贵的灵感火花。

朱先生的《谈美》中,最喜欢的有一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通过《庄子.秋水》中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来说明了美感经验中的一个极有趣味的道理,也就是移情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感到,自然风景是不变的,可是人与人对它的感受却千差外别。这种对于事物的审美差异,正如朱先生书中所说,始于我们在欣赏时的“移情作用”的差异。我们之所以对于同一审美对象有着不同的审美感受,首先是因为我们由于不同的心境和经历,对于物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活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心情愉快时看秋风扫落叶或许会对自然的变化赞叹不已,而当我们心灰意冷时恐怕再见此情此景只会徒增心中的悲凉。根据书中的观点,我们的移情作用往往是带有无意的模仿。我们听舒缓的音乐感觉舒缓;听雄壮的节拍会感觉心潮澎湃。我们之所以会因为不同的音乐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不是因为音乐本身有高低、长短、急缓、宏纤之分,而是因为我们在聆听舒缓的音乐时心思不由自主的模仿曲调节拍进行舒缓的活动,进而勾起了我们记忆里面某种舒缓的人生体验,从而让我们产生了所谓的“共鸣”。

总之《谈美》,这本书,让我对美有了些认识,美就在身边,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美对于我们都是不一样的。最后用朱先生的话结尾吧,慢慢走,欣赏啊!

第5篇: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朱光潜(1897—1986),安徽铜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二十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其中只读过朱先生的《谈美》和《文艺心理学》,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称赞。以下罗列每一章节的精彩之处,略赋个人拙思主观之感,引以对朱先生之《谈美》的敬意。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作者在此段中谈及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美的东西需要人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去想,如只讲实用,那么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如果说人类历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再次引用朱先生的话:“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先生在此明确的指出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该也是其中道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不同艺术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同京剧有唱、念、坐、打。相声有说、学、逗、唱。等其有规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式,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规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同实际生活的距离,而其内容又不脱离生活。

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这个段落里朱先生引用《庄子。秋水》里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人的美感经验的道理,即:美感经验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人的认知有时是伴随人的主观情趣来判断事物的。那么这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映射到身边的事物中去。这种移情作用是同美感经验息息相关的。如同朱先生讲到在欣赏古松时,除却古松的外形引起的造型美感还有个人对古松的内心欣赏情趣也会使古松的美感里含有欣赏者的个人认知经验在里面,这也是人们看到某某事物时会说:我认为如何如何,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其实人们在对事物赋予个人的某种情趣的定义同时人们也在不经意中模仿着事物本身的一些属性。也就是说人的美感经验不是单独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主观情趣独立产生,因为事物的物理属性,因为人的移情作用,两种属性的结合造就了人的美感经验。这就是宇宙的人情化所在吧。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美感与快感

其实美感和快感无时无刻都冲斥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但究其出发点就又产生了前面朱先生讲的不同态度的问题。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而快感是处于实际应用的目的。如同口渴了喝了水就会产生快感,要解手排泄了也会产生快感,但这些都不会有美感。雕像和英国姑娘一个是雕塑艺术品一个是活生生的人,如果单从实用角度出发那还是英国姑娘比雕塑似乎更有用。在这里朱先生告诉我们明确美感和快感的不同,对于美的欣赏要不带功利和实用的心态去看去理解。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美感与联想

我姑且如此解释朱先生的这段文章。联想是偶然的、杂乱的、无序的,而美感的东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结构的、抽离出来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谐状态的东西。美感经验可以使人产生对事物的联想,而单纯的联想不能算做美感经验。朱先生提到:美感是一种直觉。一瞬间的感受。而联想会带着思考,这种思考会把事物引到其他不相干的事物中去,无法直接单纯的欣赏一件事物本身,而会产生浮想联翩的心理活动,所以美感经验同联想是有不同含义的两种概念,不能混淆。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考证、批评与欣赏

这段文章可以看出对一部文艺作品所持的不同态度,考证更接近科学家的方式,批评更接近哲学家或政治家的态度,而欣赏更多的是有艺术情趣的艺术家或一部分人的行为。考证、批评不等同于欣赏,但欣赏需要了解艺术作品的一些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欣赏。证多是伴随对作品的年代、背景、作者、版本、野史等等做历史判断,过于理性,少了对艺术作品欣赏时的直觉感性反映,所以它不能算是欣赏。而批评就更加抽象的把一些主观的规矩或一成不变的框子来规范艺术作品。我个人认为批评家如果不客观的评论艺术作品那他的文章将一无是处。这也是朱先所推崇的:欣赏的批评。不能把原有的美丑标准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同一而论,要把自己放到作品当中去,反复品味其中然后有感而发。

朱先生最后讲到考证和批评都不是欣赏,而欣赏需要有考证和批评在其中,欣赏需要有考证基础和批评的态度,这也是辨证法的观点对待事物。就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与自然

美是什么?言论不一。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的人情心理活动对事物产生的一种态度。单独有自然物理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也无从产生。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美和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一种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就无从产生,而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来。对于美我们应从两方面来看,美不是凭空产生的。

八、“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德拉克洛瓦

这里又可以提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朱先生在此提到的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虽略有分别但究其观点都是“模仿自然”。我们常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艺术的美是以自然为内容,以人的情趣及一种形式而表达出来的,单纯的自然是无法定义其美还是丑,因为有了人的感受或说移情作用,才有了自然美这个概念。理想主义虽说自然中有美有丑,但它要的是经过理想化后的一种固有的共性模式化的东西。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模仿自然。艺术的美是要高于自然的,自然不过是借境抒情、借物俞人的元素,人是主体,自然融入了人的感受、人的情趣才变得美,这种美也是人的一种再创造,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推崇的模仿自然的美和我们讲的艺术美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形象丑陋的元素经过艺术家的重新排列组织它就会变得和谐,变得有美感,简单的说人以自然为元素,不同的情趣会创造出不同的形态,就形成了不同方式的艺术美,而只模仿自然是无法感受到真正的艺术美的。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艺术家创作作品时多是有感而发,这里的感也可以释为感受欣赏,然后有了感觉便把他表现一番,或诗或画或唱或书等等。创造不是凭空出来的,好的作品一定是有感而作。朱先生在本章中提到“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其实可以这样理解,游戏的过程包含着纯粹的自由状态,既是游戏便可天马行空般的来去自由,包含着大量的人的想象、情绪、感觉,就是再创造一种状态,它以自然生活为载体,是玩家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方式,这游戏的行为是没有社会性的、不具备传达创作人的情感的,它同艺术还是有区别的,艺术要有社会性因为作品的评定有一半儿还要社会中的大众来参与才算完整。那么如果一个艺术家既有奔放自在的艺术表达方式,又不失其一颗童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么他的作品一定是打动人的。

十、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既是创造就会有生活中的元素和作者想象的因素融合再一起。作者在创作时有些时平时观察的印象再现,但这种单纯的自然还是杂乱无章的,需要从中进行提炼,不足的或是原素材不足以表达其情感时,想象就是作者的另一次创造,敢于创造的想象,能够用平时所看所得经过重新组合,把不存在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就是创造的想象,当然这些需要积累和对生活的沉淀。

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朱先生讲:艺术的任物是在创造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这里谈到的情感就是有感而发的状态,创造需有饱满的情绪才能做到有感而发,一挥而促。艺术是具有社会性的,作者在表现的同时也在传达其特有的情绪,引发观者的共鸣,作者的喜怒哀乐都会通过其作品隐隐或直接表露出来,或让人痛心或让人高兴等等。情感可以说是创造的原动力,因为有情感才有了表达的欲望,创作也由此而生。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我理解朱先生说的格律就是不同艺术表现的某种特有的形式。艺术要创造、又要有格律岂不是有些矛盾?其实这句“从心所欲,不逾矩”真真切切表达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既能随心所欲的表现有不会跳出一种表达的方式。即――格律。这种境界是经历无数困惑及磨砺,历练而成的,它可以在有限的规范内表达无限的内容。因为艺术是有一定规范的具有社会性的一种情感表达,规范在真正的艺术家哪里不是束缚而是一种事物共性的展示,而其中的才气或是天才或是迂腐将表露无疑。格律不能成就庸人,也不会牵绊才子,合理的利用它为我们服务才是根本。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齐白石老人教育学生时的话。同朱先生其说不谋而和。其实创造与模仿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创造中有模仿,而模仿中也带有创造的成分,艺术创作应该有作者自己真实的情感流露,有感而发必能有所成就,这里的“感”是别人无法模仿得来的。创造与模仿只要把我好一个“度”才好。大多艺术家都从模仿开始逐渐磨砺技巧,进而进行随心所欲的创造境界。模仿应该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阶段,创造才是艺术家的目的。

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能力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才有灵感。朱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要踏踏实实用足功夫,笔下才有神韵。心中才有灵感,灵感可以映射出一个天才,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文章结束,对于朱先生说的人生的艺术化在本节中已经分析的及其透彻了。不需多言,读完此书,更见朱先生对美、对艺术理解的功力。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活是可以艺术化的,谁知道如何把握一种“度”,谁懂得“和谐”的规律谁就能艺术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那是一种驾驭生活的本领,要辛苦要勤奋,有所得有所失,得失来去全赖一种心境,心多宽路就多宽,豁达乐观的心境就是艺术,因为那是一种精神境界,是积极生活的态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经意的一个灵感,细细体味心境、宇宙、斗转星移,日月流转的变化,有情趣的生活、带一颗感激的心珍惜生活。“慢慢走,欣赏啊!”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再次向朱先生致意,精神再次被梳理了一番,深感收获颇多。

第6篇: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土木四班1005010121 梅成

19世纪物理学的三项最高成就是热力学、电磁学与统计力学。其中统计力学奠基于麦克斯韦、波耳兹曼与吉布斯的工作。波耳兹曼曾经说过:“一位音乐家在听到几个音节后,即能辨认出莫扎特、贝多芬或舒伯特的音乐。同样,一位数学家或物理学家也能在读了数页文字后辨认出柯西、高斯、雅可比、亥姆霍兹或克尔斯豪夫的工作。”对于他的这一段话也许有人会发生疑问:科学是研究事实的,事实就是事实,哪里会有什么风格?关于这一点我曾经有过如下的讨论:让我们拿物理来讲吧,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的美和妙的地方。而各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这个结构的不同的美和妙的地方,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位工作者就会发展他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也就是说他会形成他自己的风格。

92. 作者:倪丹丹 日期: 2011-12-22

《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观后感

杨振宁老师在视频中提到了物理学之美,其中着重在介绍物理学结构之美时,提到了每个学习物理的学者对于物理学认识不同,从而研究方向不同,导致研究方法也有所差异,故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其中举了狄拉克的例子。狄拉克在20世纪时用一个简单的方程式轻松解释了为什么电子会自旋的难题,发现了电子带有负电这一当时让人们不敢相信的结论,但他出于对物理学的热爱,对追求真相的执着,他不畏强权,靠自己的独特思维,终于向世人论证了这一研究结果,从而使物理学迈向了新的纪元。还有同一世纪量子力学的诞生也让今天的科学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杨振宁老师对于物理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如果一个物理学家有眼光,能坚持;而又有很大的力量,那么我想他的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杨振宁先生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不仅时刻关心着祖国的科技事业,而且深深思考着祖国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他对物理教育提出的许多真知灼见,发人深省,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吸取。

一、物理学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的科学

杨振宁先生认为虽说“四大力学”是物理学的骨干。不过,物理学不单只是骨干。只有骨干的物理学是一个骷髅,不是活的。物理学需要有骨头,还需要有血、有肉。有骨头又有血肉的物理学,才是活的物理学。

二、推崇通才教育

杨振宁先生认为确实有许多人,他们的成就,就是因为没有人做过的,是从前的人所没有做过的。既是从前没有人做过的,那就代表今天根本没有这些专业,把学生们都限制到狭窄的既有专业中是很不好的。”像费根邦这样的才能,在一个专业体制的大学教育之下很难发挥出来。因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非常之多,同一个学科里面就会分出来很多分支。物理学中大约有15个很重要的枝节,这15个枝节之中,有很多都是在30年前不存在的,这就表示科技正在蓬勃地向新的领域进展。所以,通才教育是科学综合化的必然要求。

三、倡导渗透性学习方法

他把学习方法划分为“推演法”(有时也称“演绎法”)和“归纳法”。他说,在西南联大,他跟吴大猷研习分子光谱学与群论之间的关系,研习的方法主体是推演法,即是从数学推演到物理的方法。而泰勒着重的是归纳法,是从物理的现象引导出数学的表示。归纳法的起点是物理现象,从这个方向出发,不易陷入形式化的泥坑。他曾说过:“在联大我有了一个扎实的根基,学了推演法。到了芝加哥受到新的启发,学了归纳法,掌握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两个地方的教育都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决定性的作用。”

四、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动手创造能力

杨振宁先生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有不少学生,确实被引导到一个死的物理学、旧的物理学以及跟实验完全没有关系的方向去了。”他一再强调,物理学是一个多方面的学科,是一个活的学科,而不是一个死的学科;是一个新的学科,是一个跟实验非常接近的学科,而不是整天在公式内打滚的学科。他在中国科协2000年年会上谈到世纪之交的科学发展趋向时,认为新的学问与旧的学问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今天面临着以后30—50年的发展,整个世界知识的重心是从爱因斯坦的传统的知识渐渐地向爱迪生所要求的知识方向转移”。所以,随着科技的转型,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大。

93. 作者:施玮玮 日期: 2011-12-22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杨振宁教授的这场名为“谈美与物理学”的讲座是杨教授为了庆祝母校九十周年而回到清华进行的。

杨教授是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教,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这是我们所了解到的杨振宁。

从杨教授的讲座中我们可以看到,杨教授严重的物理学是充满美学的,这个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实验领域、唯象理论和理论架构。杨教授学习物理并不是一开始的决定,起初其父建议他学习化学,好为中国发展做贡献,但是杨振宁教授在完全没有接触过物理的前提下,学习了一个月的物理,发现了物理的美,发现物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 就是这个对物理领域的求知欲和这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杨教授能在物理学这条路上走得如此出色,如此长久。无论是牛顿的运动方程,麦斯威尔方程还是爱因斯坦的侠义与广义相对论方程等等,在我们眼中枯燥乏味而难懂的物理学知识,在杨振宁教授眼中却犹如莫扎特、舒伯特的音乐般美丽。

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为什么平时我们一学习物理就觉得物理难,觉得不会做题,就是我们看待物理的心态不对。杨教授把物理当做自己的兴趣,自己的工作,尤其是那些繁琐的公式,在杨振宁教授眼中更是存在着别有一番滋味的魅力;而我们只是把它当做一门必须要过的课程,差异可想而知。

学完这个学期,我们的大学物理课程已经告一段落,从中学到现在,不说时间长,但也已经好几年,但是我们却依旧没有将这门课程学习好,就是因为一直抱着“物理是难学的,物理是无聊的”的心态,在这场讲座中,杨教授最后那几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杨教授觉得学习物理的人会觉得那些方程都是像诗一样的,对他们的没的感受是既直接而又十分复杂的,它们的极度浓缩性和包罗万象性以及其产生的巨大影响都是无法估量和丈量的。

有句很俗套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一直都懂得这个道理,却一直没有把这个道理实用起来,所以俗套也好,真心也好,向杨振宁教授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他的知识渊博,更是学习他身上那种对物理学的热情和坚持。

94. 作者:乔乔 日期: 2011-12-22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水工5班 乔乔 1002010503 闲暇时刻看了《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这个视频,的确是个很不错的视频。 物理学固然不是美学,但物理学中包含着美。由于物理学所反映的是自然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及规律性,因而它也就同时展现了自然界在结构上的对称、和谐与韵律美。由于科学理论的首要目的是表达人们发现的自然界中存在的和谐。所以,我们一眼就能看到这些理论具有美学价值。对于一个科学理论的成功与否的衡量,事实上就是对它的美学价值的衡量,因为这就是衡量它给原本是混乱的东西带来了多少和谐。

杨振宁介绍,今天来看物理学理论构架,里面有八九十个方程式。这些方程式所描述的是宇宙的秘密,大到可以讨论星云群里面的现象,小到讨论粒子内部的结构;时间长可以讨论到10亿年,短到10的负27次方秒。

这样包罗万象的东西的解释都建筑在几个基本结构里面,用非常浓缩的语言,了解这几个基本的结构,无疑是造物者的诗篇。这样浓缩的语言及浓缩的符号,因为它们的内涵往往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产生出新的内涵,这是方程式创造者当年完全没有想到的意义 。

由此可见,杨振宁教授对物理的热爱,我们也应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物理。

95. 作者:刘思妤 日期: 2011-12-22 水工五班 刘思妤 1002010501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正如某位哲人所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物理的世界并不是枯燥的,当你发现她的美后,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这宇宙的一切,才能真正懂得这些物理规律。

“美与物理学”,虽然我的道行很浅,但是还是有着这样一种基本的模糊的感觉,物理,作为一门学科,自然科学,与自然界的大条规律、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史一致的,相互协调,并于协调中变幻出独有的美。

美是自然,美是世间万物,美是思维。

杨振宁教授为庆祝母校90周年校庆回到清华,从而进行了一场题为“美与物理学”的演讲。教授的母亲只是一个念过几年私塾、没有受到过任何新式教育的中国妇女。但是杨振宁从她那里学到3000个汉字更重要的是使得他了解到有坚强意志的信念,是有无比的力量的。他是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用他的一生讲述着物理这个感性的词语,他也不止一次的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前人所没有完成的创举,他是当之无愧的伟人。他以自己的体会深入浅出的谈论了物理学的种种美的所在。

他主要讲了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狄拉克。狄拉克最了不得的工作是1928年发表的两篇短文,写下了狄拉克方程。这个简单的方程式是惊天动地的成就,是划时代的里程碑:它对原子结构及分子结构都给予了新的层面和新的极准确的了解。另一方面,他于1928年以后四年间不顾玻尔、海森伯、泡利等当时的大物理学家的冷嘲热讽,始终坚持他的理论,而最后得到全胜,正合“风骨超常伦”。

第二方面是海森伯。海森伯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杨振宁教授说海森伯所有的文章都有一共同特点:朦胧、不清楚、有渣滓,与狄拉克的文章的风格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海森伯的文章则完全不同。二者对比清浊分明。你甚至想不到有什么诗句或成语可以描述海森伯的文章,既能道出他的天才的独创性,又能描述他的思路中不清楚、有渣滓、有时似乎茫然乱摸索的特点。

第三部分他从物理和数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狄拉克和海森伯的文章和研究是不同的。他还把数学和物理的关系比喻为两片重叠在一起的树叶。这也是物理学美的一个体现。

第四部分为核心,就是美和物理。他说物理学的方程和诗一样:它们的内涵往往随发展而产生新的、当初所完全没有想到的意义。他觉得人们对于物理的美的认识应该是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最终极的美。

在我看来,杨振宁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他对于物理的美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能把物理学的美,同我国的传统文化诗句联系在一起。他对于物理学美的理解是其他人所无法比的。可以说,只要我们真正放下心来研究物理学,我们会发现,其实它是很美的。

96. 作者:沈莹华 日期: 2011-12-21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港航一班 沈莹华 1003010135

通过阅读<<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我了解了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与物理充满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美。比如说庐山瀑布,无数年被人们所欣赏,赞叹,歌颂,人们惊叹它直下三千尺跌宕,但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它之所以形成的原因不正是地球引力吗,因为地球引力,所以水往下流,瀑布才可以形成。由此可见,美的出现离不开物理。我认为,物理的本质是研究这个世界的规则,无数物理学家发现各种现象,而后通过现象发现各种定律,而这些定律就是这个世界万事万物所要遵守的规则。何为物理,发现万物的规律为物理,发现世间的规则为物理,而发现美只是其中的一点附带罢了。

97. 作者:张帆一 日期: 2011-12-21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港航四班 张帆一 1003010435

4月26日,杨振宁为庆祝母校90周年校庆而回到清华,进行了一场题为“美与物理学”的演讲。

一本科普书带给12岁杨振宁诺贝尔梦

杨振宁的启蒙老师是他的母亲,她只是一个念过几年私塾、没有受到过任何新式教育的中国妇女。杨振宁从她那里学到3000个汉字和坚强的意志,这种意志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童年的他是一个淘气的孩子,至少是一个不守规矩的孩子。1929年,在他7岁时随父亲来到清华,开始在清华园内读小学,自称“清华的每一棵树都爬过,几乎每一棵都研究过。十二三岁在崇德中学(现在的北京第31中学)念书的时候,喜欢东看西看。有一天发现一本“神秘的宇宙非常有意义,书中讲述了20世纪到当时为止,世界上所发现的一些物理学的现象和理论。他回家就和父母开玩笑,说将来要得诺贝尔奖。

为什么身为著名的数学家之子,没有读数学呢?杨先生解释,因为父亲杨武之认为,中国必须尽快地把实际的事情搞上去,所以建议他读化学。在报考大学之前,由于中学没有学过物理,杨振宁于是闭门一个月自修物理,竟然发现物理十分有意思,进入西南联大以后,就转到物理系学习。

在西南联大读完大学和研究生课程,又教了几年书,随后决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杨振宁之所以选择这所大学,不仅仅因为是他父亲的母校,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费米在那里教书。

每一个科学家都有独特的治学风格

在介绍科学家的风格之前,杨振宁先给大学生介绍了统计力学创始人波耳兹曼曾经写过的一段话:搞音乐的人,在听到几个音节以后,就能辨出莫扎特、贝多芬或者舒伯特,同样一个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在念了几页文字以后,就能辨出柯西、高斯、雅可比、亥姆霍兹或克尔斯豪夫的作品。杨振宁对此的理解和解释是,每一个画家、作家、音乐家,都有他自己独立的风格。

也许有人认为,科学与文艺不同,科学是研究事实的,事实就是事实,怎么可以称之为风格?杨振宁以物理学为例来说明科学家是有风格的。

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的美与妙的地方。而各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结构不同的美与妙感受有不同的了解。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个工作者就会发展他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也就是他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同为20世纪大物理学家,狄拉克和海森堡的风格就不相同。狄拉克方程式奠定了今天原子和分子的基础,解释了无数的物理化学现象。

杨振宁认为,20世纪的物理学家中,风格最独特的就数狄拉克了。

狄拉克的特点:话不多,而其内涵有简单、直接、原始的逻辑性。一旦抓住了他独特的、别人想不到的逻辑,他的文章读起来便很通顺,就像“秋水文章不染尘”,没有任何渣滓,直达深处,直达宇宙的奥秘。读了他的文章,你也会惊叹他的独创力,同时却觉得他似乎已把一切都发展到了尽头,没有什么再可以做下去了。

杨振宁引用高适《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方程和反粒子理论。一方面狄拉克方程确实包罗万象,而用“出”字描述狄拉克的灵感尤为传神。另一方面,他于1928年以后4年间不顾已是著名物理学家玻尔、海森伯、泡利等当时的大物理学家的冷嘲热讽,始终坚持他的理论,而最后得到全胜,正合“风骨超常伦”。“性灵”恰巧是狄拉克方程之精神。“非从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又正好描述了狄拉克的独创性。

海森堡于1925年夏天写了一篇文章,引导出了量子力学的发展,成为20世纪物理学几个重要发展之一。

38年以后科学家库恩访问他,谈到构思那个工作时的情景。海森堡说:“爬山的时候,你想爬某个山峰,但往往到处是雾。你没有地图或别的索引之类的东西。知道你的目的地,但是人堕入雾中,不知道该向什么方向走,然后你忽然模糊地只在数秒钟的工夫,自雾中看到一些形象,你于是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大石头。整个情形自此而发生了突变。因为虽然你不知道你能不能爬到那块大石,但是那一瞬间你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了。必须爬近那块大石,然后就知道该如何前进了。”这段谈话生动地描述了当年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上摸索前进的情形。

海森堡和狄拉克的风格为什么如此不同,主要原因是他们所专注的物理学内涵不同。海森堡从实验与唯象理论出发:实验与唯象理论是五光十色、错综复杂的,所以他要摸索,要犹豫,要尝试了再尝试。狄拉克则从他对数学的灵感出发,数学的最高境界是结构美,是简洁的逻辑美。

物理学有三个层面的美

杨振宁认为,物理学有3个领域,每个领域有不同的美。第一是实验的领域,第二是唯象理论,第三是理论架构,与数学比较接近。

从一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启示。小时候看虹和霓,只是感觉很美,长大以后会做实验了,可以测量出虹是42度角,霓是50度。再后来继续观测,虹是红在外紫在外,霓正相反。这个非常美好的现象是实验的美。

进步到唯象理论,你又可以知道,为什么会有虹与霓?因为太阳光在水珠里面有全反射的原因,一次全反射产生虹,两次全反射产生霓。根据全反射的计算,同样可以得出虹是42度角,霓是50度角的结论。这是唯象理论的美。

任何学生第一次计算出这样的结果以后,不可能没有一个非常深的感受,认为这真的是妙不可言。可是仅有这个还不够,为什么会有折射,为什么会有全反射?这些要到理论架构,到了麦克斯韦方程式出现以后,知道为什么会有折射,为什么会有全反射,把它的根源找出来,这是更高级的美。

能准确描述复杂现象才是物理学的美

杨振宁介绍,今天来看物理学理论构架,里面有八九十个方程式。这些方程式所描述的是宇宙的秘密,大到可以讨论星云群里面的现象,小到讨论粒子内部的结构;时间长可以讨论到10亿年,短到10的负27次方秒。

这样包罗万象的东西的解释都建筑在几个基本结构里面,用非常浓缩的语言,了解这几个基本的结构,无疑是造物者的诗篇。这样浓缩的语言及浓缩的符号,因为它们的内涵往往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产生出新的内涵,这是方程式创造者当年完全没有想到的意义。

例如爱因斯坦在1916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时,并未完全了解到里面的含义。只是近三四十年以来,通过宇宙学研究人员的发展,比如说黑洞,里面有新的、现在还没有了解、非常深邃的内涵。这个与诗一样。10岁时读的诗往往到20岁时还不完全了解。

描述一个学物理的人在了解一个基本结构的时候,其感受最好能用诗来描述。犹如200年前的这样一段话: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穷无尽握于手掌,永恒应非是刹那时光。

牛顿故去时,一个大诗人蒲柏写了一段悼词,杨振宁将它翻译成:自然与自然规律为黑暗隐蔽,上帝说让牛顿来,一切遂真光明。

这些用诗人的语言来描述物理学的美,当然很好,可是不够。

杨振宁说,对于物理学的基本结构有所了解,知道将那么复杂的现象进行准确的解释,还有一些感受,这个感受是诗人没有写出来的,这是一个光明感,是一个神圣感,是一个第一次看宇宙秘密时候的味觉感,犹如高飞克设计师在设计时所要歌颂的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和最终极的美。

98. 作者:耿亮 日期: 2011-12-21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港航五班 1003010529 耿亮

众所周知,科学活动中的想象与审美活动中的想象有本质区别。但它们是可以相通的。审美活动离不开想象。科学想象(比如科学假说)往往是充满激情的想象,是超越逻辑的想象甚至是幻想。科学实践也表明,某些重大的科学发现与发明,都与科学家丰富的、充满激情的想象力是分不开的。真正伟大的科学家某种程度上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杨振宁介绍,今天来看物理学理论构架,里面有八九十个方程式。这些方程式所描述的是宇宙的秘密,大到可以讨论星云群里面的现象,小到讨论粒子内部的结构;时间长可以讨论到10亿年,短到10的负27次方秒。这样包罗万象的东西的解释都建筑在几个基本结构里面,用非常浓缩的语言,了解这几个基本的结构,无疑是造物者的诗篇。这样浓缩的语言及浓缩的符号,因为它们的内涵往往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产生出新的内涵,这是方程式创造者当年完全没有想到的意义。例如爱因斯坦在1916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时,并未完全了解到里面的含义。

99. 作者:何才炯 日期: 2011-12-21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风动1班 何才炯 1005050144

物理学的美感,有点带拟人化的说法,却给物理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正如杨老先生所言,物理学是具有美感的,接近它,你会发现它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带着你不但的深入、研究。

杨振宁先生认为,物理学有3个领域,每个领域有不同的美。第一是实验的领域,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不同的启示。光有不同的神奇的变化,从最开始的,人们能用肉眼看见、触觉感觉到的的太阳光到我们所不能看见的红外线、紫外线,都能给我们制造出不一样的美感:彩虹、霓虹……不过,我更喜欢的是有关于原子、中子、电子等的现象,它们的微小、不可察觉,却又无处不在,裂变、聚变、跃迁…它们有自己活动的领域,神奇又特别。

第二是唯象理论,似乎每一个现象都可以通过各个理论来解释,可以通过精密的计算来知其所以然,找出它的根源,而在找寻这些原因的过程中,你又会体会到一种叫做“妙不可言”的感觉和兴奋,这就是物理更高级的美。

第三是理论架构,与数学比较接近。杨振宁先生介绍,今天来看物理学理论构架,里面有八九十个方程式。这些方程式所描述的是宇宙的秘密,大到可以讨论星云群里面的现象,小到讨论粒子内部的结构;时间长可以讨论到10亿年,短到10的负27次方秒。这样包罗万象的东西的解释都建筑在几个基本结构里面,用非常浓缩的语言,了解这几个基本的结构,无疑是造物者的诗篇。这样浓缩的语言及浓缩的符号,因为它们的内涵往往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产生出新的内涵,这是方程式创造者当年完全没有想到的意义。

深入地了解物理,你会发现它如诗一般美丽,那一沙一世界中,蕴藏的,是自然的美,物理的美,自知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企及到那个高度,但是,物理那妙不可言的美感值得我们一步步地探讨、深入。

100. 作者:林天宇 日期: 2011-12-21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港航2班 林天宇 1003010225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

在讲座中,杨振宁通过对大物理学家---狄拉克的对于电子和反粒子研究的经历开始,说明了物理探究到被大家慢慢接受中的一步步过程和坎坷。科学就是经历不断的探究,完善才能够铸就更为伟大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在研究过程中,也要注意很多的细节之处,比如,狄拉克的文章就没有很多的弯弯道道,而是简单、直接、通俗、易懂。这样才能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清楚明白的表达出来。

当时,狄拉克为了自己心中的理念,不顾其他科学家的冷嘲热讽,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努力地去证明它,而最终的现象也证明了他的理论是对的,如果当时狄拉克没有无视这种无形的压力而放弃的话,今天的历史上就会少了这光辉的一笔。

另外,还有海森伯这位20世纪的大物理学家,而他的重要贡献,就是使量子力学这项伟大的发现和创造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向着从前从未有过的方向走,需要多么大的决心和毅力!在这方面,海森伯就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表率,在大家迷惘的时候,他做出了一篇文章,将研究推向了量子力学这个独特的、崭新的领域。 所以,观看了这场讲座之后,我发现,物理是美丽的,不仅仅是它那一个个简单、完美的自然规律,更加是历史上对于物理做出杰出贡献的一位位科学家。

任真 土木5班 1004010502

4月26日,杨振宁为庆祝母校90周年校庆而回到清华,进行了一场题为“美与物理学”的演讲。出于对杨教授所谈的话题的好奇,我观看了相关的视频。

演讲中,在介绍科学家的风格之前,杨振宁教授先给大学生们介绍了统计力学创始人波耳兹曼曾经写过的一段话:搞音乐的人,在听到几个音节以后,就能辨出莫扎特、贝多芬或者舒伯特,同样一个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在念了几页文字以后,就能辨出柯西、高斯、雅可比、亥姆霍兹或克尔斯豪夫的作品。杨振宁对此的理解和解释是,每一个画家、作家、音乐家,都有他自己独立的风格。也许有人认为,科学与文艺不同,科学是研究事实的,事实就是事实,怎么可以称之为风格?随后,杨振宁教授就以物理学为例来说明科学家是有风格的。

同为20世纪大物理学家,狄拉克和海森堡的风格就不相同。 杨振宁认为,20世纪的物理学家中,风格最独特的就数狄拉克了。狄拉克的特点:话不多,而其内涵有简单、直接、原始的逻辑性。一旦抓住了他独特的、别人想不到的逻辑,他的文章读起来便很通顺,就像“秋水文章不染尘”,没有任何渣滓,直达深处,直达宇宙的奥秘。读了他的文章,你也会惊叹他的独创力,同时却觉得他似乎已把 一切都发展到了尽头,没有什么再可以做下去了。在演讲中,杨振宁引用高适《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方程和反粒子理论。一方面狄拉克方程确实包罗万象,而用“出”字描述狄拉克的灵感尤为传神。另一方面,他于1928年以后4年间不顾已是著名物理学家玻尔、海森伯、泡利等当时的大物理学家的冷嘲热讽,始终坚持他的理论,而最后得到全胜,正合“风骨超常伦”。“性灵”恰巧是狄拉克方程之精神。“非从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又正好描述了狄拉克的独创性。

另一方面,海森堡于1925年夏天写了一篇文章,引导出了量子力学的发展,成为20世纪物理学几个重要发展之一。海森伯所有的文章都有一共同特点:朦胧、不清楚、有渣滓,与狄拉克的文章的风格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读了海森伯的文章,你会惊叹他的独创力,然而会觉得问题还没有做完,没有做乾净,还要发展下去。

海森堡和狄拉克的风格为什么如此不同,主要原因是他们所专注的物理学内涵不同。海森堡从实验与唯象理论出发:实验与唯象理论是五光十色、错综复杂的,所以他要摸索,要犹豫,要尝试了再尝试。狄拉克则从他对数学的灵感出发,数学的最高境界是结构美,是简洁的逻辑美。

通过观看视频,我渐渐了解到杨教授所想传达的有关物理学与美的含义:

物理学是自表面向深层的发展。 表面有表面的结构,有表面的美。譬如虹和霓是极美的表面现象,人人都可以看到。 实验工作者作了测量以后发现虹是42高漫楚A红在外,紫在内;霓是50高漫楚A红在内,紫在外。 这种准确规律增加了实验工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美的认识。 进一步的唯象理论研究使物理学家了解到这42侦P50升i以从阳光在水珠中的折射与反射推算出来,此种了解显示出了深一层的美。再进一步的研究更深入了解折射与反射现象本身可从一个包容万象的麦克斯韦方程推算出来,这就显示出了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

通过杨振宁教授的讲解,枯燥乏味的物理也让人产生了一种亲切生动的感觉,懵懵懂懂的感受到了教授最后所说的物理学有如筹建哥德式教堂的建筑师们所要歌颂的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最终极的美。

102. 作者:罗甜甜 日期: 2011-12-21 假如有人问你物理美吗?我们多数不会认为物理美。如果你看过杨振宁教授的讲座,你遍会理解原因。

带着这些问题,我看了杨振宁教授关于美与物理的讲座视频。看完讲座视频之后,我对杨振林教授口中的"物理学的美"有了初步的认识。比如,在讲座中,杨教授通过一些例子说明了物理学中的方程的对称美,来勾画物理学的外貌,像狄拉克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等,这些方程很完美地表达了物理的内涵。之后,杨振宁教授又说到这些美的深层的含义。 物理的内涵通过极其浓缩的数学语言写了出来,深刻地反映了这样一个哲理:“一沙一世界”。简简单单一个方程,描写了空间中一个波的运动,从而我们可以在认可空间中求取其中的波运动。海森堡的贡献同样伟大,而爱因斯坦更加懂得享受物理的美,他思考物理时喜欢一边听着音乐。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音乐,我就没有灵感,也就是说他不能捕捉物理的美感,只有音乐能够刺激他的脑神经,刺激他的美神经,从而发现新的理论”。因此,我们不得不说,物理是美的,探索物理学也是美的!

103. 作者:杨施敏 日期: 2011-12-20 《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观后感

终于在考完试后,有时间看这些视频。在看这段视频之前,我是真的没有想过物理学有什么美可言。从初中到如今,对于物理,我所拥有的记忆也就是做题和考试而已。有时甚至感觉它的严肃,它的不近人情。看完这段视频,我发现我错了。美不是看出来的,而是感受体会出来的。有一句话说得真好: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杨振宁教授在这篇演讲中以狄拉克和海森堡两位大物理学家的工作为例,说明了物理学中美的来源。他把物理学分为三个领域,即实验,唯象理论和理论架构,唯象理论是建立在对经验现象的直觉领悟上的,而理论构架是建立在对数学结构的直觉领悟上的,这两者都可以达到物理学研究的最高境界。但物理学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统一的数学理论构架,这种美是“最终极的美”。

在整个视频中,给人深刻印象的是一组彩色酒杯破碎的画面。一支乘着红酒的透明高脚杯,在空中横向静止着,从杯中飞出的红酒在空中凝固,晶莹剔透。眼前的世界静止在了那一刻:水晶变得浑浊,钻石变得易碎,黄金不再有光泽,玫瑰也不再鲜艳。我们不去猜测它为什么横在了空中,不去想它的下一刻会是怎样。我们只需暂停理性的思维,沉浸在这美妙之中„„而另一支乘着红酒的蓝色酒杯,从空中跌落在桌面上,杯底已然破碎,透明的蓝色玻璃碎片向四处飞散开来,它们不会再变化了,它们已经被定格在了那里,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是壮美。杯中的红酒由于惯性,将自己洒向高处,极富张力的凝固在空中——磨灭与永恒尽在这一刹那,仿佛凤凰在血红的烈火中燃烧了自己并获得重生„„我脑海里的词藻都变得暗淡了,只留下那流光溢彩的永恒画面。

现在想来,文化和科学犹如一服服精神抚慰剂:放松神经,抚摸灵魂。每当静下心来,去享受精神上的指引,回忆曾经拥有过的最美好时刻,憧憬灿烂未来时,会感到那些个人的市俗的烦恼、忧愁是多么的淡漠和渺小。它折射出生活原本的颜色。凄切、惨痛的不是生活,而是我们看世界的心态。我们的眼睛放大了凄切,却没能放大美好„„生命其实就像那精致的玻璃酒杯,常常经不起人生的撞击而粉碎成一地的璀璨,我们为什么不去凝视那璀璨,而却盯着那一地狼藉呢?

104. 作者:华晨光 日期: 2011-12-20 水工4班 华晨光 1004010407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杨振宁先生作为一位富有名望且站在科学发展前沿的物理学家,以其生动却易懂的语言、具体而真实的例子、饱含热情而又有独到见解的讲述,深入浅出地向观众完美阐释了物理学的美,令我读后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作为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能深入浅出地向听众完美地阐述物理学之美,实属难得。在杨先生讲述过程中,我深深陶醉在文中主要的两位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和海森伯的各自的工作风格中。他们在达到物理学的最高境界时所写出的两个方程:海森伯方程和狄拉克方程,无不展现出物理学之美,物理学之妙,就犹如自己在学习物理之初所碰到的牛顿第二定律F=ma一般给人以美的享受。想这样的“造物者的诗篇”,我的高中班主任兼物理老师曾说:对一个学过物理的人来说,是要记忆一辈子的。这一点我完全认同,并在此刻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通过杨振宁先生亲切的讲述,我对现代物理学有了宏观上的认识。当然,我以后一般不会从事纯物理学的研究工作,但是能了解物理学的脉络,对于以后有能力保持对物理学发展的关注,是不无裨益的,想必也会在无形中给我的生活添加更多的乐趣。 其实,不单单物理学是美的,所有所有的知识,体现人类智慧和发展的知识,都是美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学习者缺乏发现美的眼光。

当年,布鲁诺在真理面前半步也不后退,甚至不惧死亡,或许他是执着于更加接近真理的美吧;在20世纪初期所形成的哥本哈根精神,或许也是一种向知识之美自由追求的一种体现吧;甚至于沙俄时期的十二月党人,他们不贪图已有的荣华富贵、温饱安逸,毅然决然地为了千万劳苦大众向沙皇“开炮”,最终都被流放寒冷的西伯利亚而惨死,或许也是他们对“人人生而平等”的社科类真理知识的美的一种追求吧。

我们不谈伟大,不谈历史,让我们回到现实中,让我们审视一下自己。 然而,在中国却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知识是美的,但在中国的学生眼里,更多的时候,知识却并不显得那么美,甚至一点不美。

当我们在为小学时期的自己思维能力不足而无法体验到知识之美而无奈,为中学时期广受束缚而无法体验知识之美而烦恼,那么,到了大学,我们又是否做好了体验知识之美的准备,现在进入大学的我们是否又在实践这一种体验?

知识是美的。无论你是先认识了知识之美,还是先体验到了知识之美,不过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不变的是,知识是美的。意识先于体验,还是体验先于意识,都是学习达到“知识是美”认识境界的可取之途。所以,努力吧,当代大学生们。

105. 作者:赵旭妍 日期: 2011-12-19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土木4班 赵旭妍 1004010405

上大学之后,明白好多讲座、演讲都有凑观众的嫌疑。但听过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我相信在场的各位不是被要求过来的,而是都是被吸引过来的。

第一位被提到的物理学家是狄拉克。狄拉克是个“话不多,而含有简单、直接、原始的逻辑性”的人。或许要像杨振宁那样懂狄拉克的人,才能欣赏他的风骨与独创性。第二位被提到的是“极好胜”的海森伯,他的风格与狄拉克的截然相反,给人“朦胧、不清楚、有渣滓”的感觉。

以前对数学老师称某函数图象是“美丽的”无法理解,现在有点明白了,那是热爱、了解数学的人才能发现的美。杨振宁把美与常规观念中单调枯燥的物理学联系在一起,也许是对物理的热爱、探索、发现使他在物理中发现了美的存在吧。

此外,杨教授在演讲中引用到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也使我印象深刻。人文素养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是为表达锦上添花,还能指引一个人立志、明理。再看看我们现在对语文等人文学科的忽视,教育改革之路还很遥远。

106. 作者:牛渐金 日期: 2011-12-19

数学一班 1010210121 牛渐金 杨振宁说,对于物理学的基本结构有所了解,知道将那么复杂的现象进行准确的解释,还有一些感受,这个感受是诗人没有写出来的,这是一个光明感,是一个神圣感,是一个第一次看宇宙秘密时候的味觉感,犹如高飞克设计师在设计时所要歌颂的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和最终极的美。数学和物理,犹如两个大多不重叠的树叶。杨振宁认为,数学与物理犹如两个树叶,一个向这边,一个向那边。两个叶子大多不重叠,只是末端有一小块重叠,只占每个领域的5%、10%。重叠处比较奇怪,它是这两个领域享有的共同观点,所以讲数学和物理在根源上的关系十分密切。

可是,虽然数学和物理有如此密切的关系,但是数学和物理并未因此有更多的共性,因为他们有各自的目的、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传统。在最基本观念的层面,它们令人惊讶地共享某些观点,即使在这一领域中,这两个学科的生命力按各自的脉络成长,一个向这边,另一个向那边。落实到对研究生的建议,杨振宁认为,学习物理,必须对其根源有所了解。此外,还要了解它的前途和价值观,否则会走到另一个方向。当然,在数学上同样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但是毕竟与做物理学家的初衷相反。

对于数学和物理的差异,一生对于二者都作出了很大贡献的爱因斯坦晚年有这样的分析,“在数学领域,我的直觉不够,不能辨解哪些是真正重要的研究,哪些只是不重要的题目。在物理领域里,我学到很快找到基本理论来下工夫。”

杨振宁认为,爱因斯坦之所以26岁时写成3篇震惊世界的文章,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引导了物理学的革命,的确与他对物理学的直觉分不开,历史上只有牛顿可以与之相比。

107. 作者:安晶晶 日期: 2011-12-19

物理世界的美

——观看 <<杨振宁谈美学与物理学>>有感

安晶晶 土木五班 1004010504

每次去做物理实验,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在实验室外除了各种仪器的用法之外,还有许多美轮美奂的挂图。没错,那些都是在物理世界中发现的美丽。我惊叹于纳米技术下的微观世界,更沉醉于五彩斑斓的色彩之中。

看过杨振宁先生关于美与物理学的视频,我更是被物理这门学科的奥秘深深的震撼,被杨先生的学识深深折服。我觉得物理学的美一方面是指它所研究的世界的美妙,还有一方面的它学科本身的美。我们之所以觉得物理无聊和烦躁可能是我们根本没有体会到它的美丽所在。

杨振宁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他对于物理的美有着独特的理解。人们赞扬在理论物理前沿度过了半个世纪的诺贝尔奖得奖人杨振宁是一位坚忍不拔、具数学天才的科学家。他致力于揭示自然的对称性,而这些对称性常常是隐藏在杂乱的实验物理结果的后面。 他能把物理学的美,同我国的传统文化诗句联系在一起。他对于物理学美的理解是其他人所无法比的。在我们看来,物理学的方程仅仅是一堆数字和符号的组合,毫无美感,甚至是极其无聊和乏味的。我们之所以感觉无聊,是因为我们接触到的仅仅是物理的表面,而不是其真正的精髓和灵魂。我们对于物理学的理解仅仅是我需要用到其中的定理来结题,来获得我们的分数。我们甚至于会抱怨,为什么当时的物理学家要研究出这么复杂,这么难以理解的方程式。但是,在物理学家看来,这些方程的提出和验证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因为,就是这些简单的方程,可以解释许多深奥复杂的物理现象。即使是我们也会觉得,很多复杂深奥的东西仅仅用数字与符号的组合就可以解决了,这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杨振宁认为,20世纪的物理学家中,风格最独特的就数狄拉克了。

狄拉克的特点:话不多,而其内涵有简单、直接、原始的逻辑性。一旦抓住了他独特的、别人想不到的逻辑,他的文章读起来便很通顺,就像“秋水文章不染尘”,没有任何渣滓,直达深处,直达宇宙的奥秘。读了他的文章,你也会惊叹他的独创力,同时却觉得他似乎已把一切都发展到了尽头,没有什么再可以做下去了。

杨振宁引用高适《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方程和反粒子理论。一方面狄拉克方程确实包罗万象,而用“出”字描述狄拉克的灵感尤为传神。另一方面,他于1928年以后4年间不顾已是著名物理学家玻尔、海森伯、泡利等当时的大物理学家的冷嘲热讽,始终坚持他的理论,而最后得到全胜,正合“风骨超常伦”。“性灵”恰巧是狄拉克方程之精神。“非从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又正好描述了狄拉克的独创性。

教授的思想境界很高,可能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现在能达到的,但是,我觉得,教授的这种治学态度很值得我们思考,学习,是真正静下心来好好想想。物理,众所周知,是大学里一门比较难的学科,但是,大家是不是更多地把学不好物理归咎于“本身的难”,而不是“尚未静下心来潜入物理世界里去好好感受,认真思索”呢?

物理世界的美正等着我们静下心思,慢慢的去体味。只要怀揣着对物理的喜爱和欣赏的心情,认真感受物理世界,我们不仅会发现物理世界的美丽更能收获到学习物理的快乐。

108. 作者:陈珊 日期: 2011-12-19 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观后感 交通工程2班 陈珊 1004090210

他说每一个科学家都有独特的治学风格。

在介绍科学家的风格之前,杨振宁先给大学生介绍了统计力学创始人波耳兹曼曾经写过的一段话:搞音乐的人,在听到几个音节以后,就能辨出莫扎特、贝多芬或者舒伯特,同样一个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在念了几页文字以后,就能辨出柯西、高斯、雅可比、亥姆霍兹或克尔斯豪夫的作品。杨振宁对此的理解和解释是,每一个画家、作家、音乐家,都有他自己独立的风格。

物理学有三个层面的美

杨振宁认为,物理学有3个领域,每个领域有不同的美。第一是实验的领域,第二是唯象理论,第三是理论架构,与数学比较接近。 美似乎与物理学关系不太,但是在杨振宁的眼中物理的美是有层次的,是具有层次性的,这也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明的,美是初象的同时也算具有逻辑的,这给我很大的启示,也让我很敬佩。

109. 作者:陈文伟 日期: 2011-12-19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土木一班 陈文伟 1004010133

第一次接触物理学的时候还记得是在初二吧,那时候懵懵懂懂的我还不知道物理学是干嘛的,但是发现书上的图片比文字还好看,那时候还不知道为什么自然界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竟然都跟物理有关,于是就开始对物理感兴趣,开始还学得不错,不过自从上高中以致到大学,自己的物理成绩越来越不好,可能是自己学业不精吧。不过我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前不久看到了关于《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更加认识到了事物之间总是联系的。在物理学中也存在着美好的事物,它并不只是对一些自然界的规律的解释或者计算,它还孕育着一些人类尚未发掘出的美好的东西,即美与物理学是紧密联系的。我也上网找了一些关于杨振宁的资料。了解到杨振宁是世界上最出类拔萃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的研究工作是数学的威力和漂亮形式的结合,他对理论物理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数学物理等领域。在理论原则和唯象分析等方面他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杨—米尔斯场论、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提出及杨—巴克斯特方程是他对物理学和数学的不朽贡献。物理学的美和艺术界的字画美是有关系的。杨振宁说,我是学物理学的,物理学有3个领域,每个领域有不同的美。一是实验的领域,二是唯象理论,最后一个是理论架构。 杨振宁从物理学角度出发,阐述了理论架构之美。他举例说,1905年,爱因斯坦当时只有26岁,那时研究物理学的人很少,爱因斯坦在获得博士学位后,找不到工作,后来经他一个朋友介绍,在当时的瑞士专利局找了个事情做,然而,由于局里的工作比较轻松,于是爱因斯坦在闲暇时间继续研究物理学,最后他准确描述出了相对论中的复杂现象,发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这一时刻的到来,就是一种理论架构之大美。

能准确描述复杂现象才是物理学的美。杨振宁认为,无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方程,还是牛顿的运动方程,以及麦克斯韦方程、狄拉克方程、海森伯方程都是物理学理论架构的骨干。它们都达到了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它们以极度浓缩的数学语言写出了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它们是造物者的诗篇,是天地之大美。

在杨振宁讲座期间,在场老师及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可谓受益匪浅。美与物理学,就像鱼和水一样,彼此离不开谁。真想杨振宁教授也能亲临河海来给我们一个精彩绝伦的讲座。让我们能进一步踏入神秘莫测的物理世界。

110. 作者:张诚 日期: 2011-12-19 <<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观后感

港航四班 张诚 1003010417

今天观看了<<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这段视频,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物理的唯美。

杨振宁以物理学为例来说明科学家是有风格的。在介绍科学家的风格之前,杨振宁先给大学生介绍了统计力学创始人波耳兹曼曾经写过的一段话:搞音乐的人,在听到几个音节以后,就能辨出莫扎特、贝多芬或者舒伯特,同样一个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在念了几页文字以后,就能辨出柯西、高斯、雅可比、亥姆霍兹或克尔斯豪夫的作品。杨振宁对此的理解和解释是,每一个画家、作家、音乐家,都有他自己独立的风格。

杨振宁认为,20世纪的物理学家中,风格最独特的就数狄拉克了。杨振宁引用高适《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方程和反粒子理论。狄拉克话不多,而其内涵有简单、直接、原始的逻辑性。一旦抓住了他独特的、别人想不到的逻辑,他的文章读起来便很通顺。读了他的文章,你也会惊叹他的独创力,同时却觉得他似乎已把一切都发展到了尽头,没有什么再可以做下去了。海森堡于1925年夏天写了一篇文章,引导出了量子力学的发展,成为20世纪物理学几个重要发展之一。海森堡说过:“爬山的时候,你想爬某个山峰,但往往到处是雾。你没有地图或别的索引之类的东西。知道你的目的地,但是人堕入雾中,不知道该向什么方向走,然后你忽然模糊地只在数秒钟的工夫,自雾中看到一些形象,你于是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大石头。整个情形自此而发生了突变。因为虽然你不知道你能不能爬到那块大石,但是那一瞬间你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了。必须爬近那块大石,然后就知道该如何前进了。”这段谈话生动地描述了当年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上摸索前进的情形。

海森堡和狄拉克的风格如此不同,主要原因是他们所专注的物理学内涵不同。海森堡从实验与唯象理论出发:实验与唯象理论是五光十色、错综复杂的,所以他要摸索,要犹豫,要尝试了再尝试。狄拉克则从他对数学的灵感出发,数学的最高境界是结构美,是简洁的逻辑美。

杨振宁认为,物理学有3个领域,每个领域有不同的美。第一是实验的领域,第二是唯象理论,第三是理论架构,与数学比较接近。

杨振宁说,对于物理学的基本结构有所了解,知道将那么复杂的现象进行准确的解释,还有一些感受,这个感受是诗人没有写出来的,这是一个光明感,是一个神圣感,是一个第一次看宇宙秘密时候的味觉感,犹如高飞克设计师在设计时所要歌颂的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和最终极的美。

物理世界的美值得我们去细细的品味。

上一篇:铁山训心得体会800字下一篇:户外婚礼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