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库建筑设计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大众对汽车的需求,城市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停车压力也成为每个城市面临的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车库建筑设计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车库建筑设计论文 篇1: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常见问题讨论

【摘要】伴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快速的发展,我国如今正逐渐进入城市化的脚步中,城市规模化的发展开始壮大起来,城市汽车在近几年时间里增长的速度异常的迅速,使得人们开始考虑了城市空间问题。当前在进行城市建筑项目中表现出复杂的特点,作为建筑项目必不可少的地下车库建筑设计是值得重要分析的问题,地下车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的空间问题。当前地下车库建筑设计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受到了设计条件的限制、不能够达到合理的规范水平、设计人员缺乏经验等因素,需要进行不断的改善与提高,本篇文章从车道的宽度、转弯半径、防火、结构形式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分析,并且选择优秀的设计方案,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案。使设计的地下车库更加合理、经济、高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要求水平。

【关键词】地下车库;常见问题;建筑设计

1、车道宽度设计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及改进措施

在车道宽度设计中,设计人员对于国家规范车道宽度尺寸不够了解,导致出现了不能合理的设计宽度且车道宽度过宽,设计的面积要比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极大的浪费了地下车库的面积。有些施工方在设计双车道宽度的尺寸为8米,单车道宽度尺寸为5米。而国家规定的要求是:小型车辆汽车的双车道宽度为5.5米、单车道宽度为3米。这就意味着地下车库本可以容纳更多的车辆,但由于设计尺寸上的失误,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导致降低了地下车库容纳车辆的数目。

改进措施:施工设计的人员需要不断的学习,听从国家的指挥,熟练掌握国家对于汽车库建筑设计的数据以及规范要求。最后能够为地下车库设计出合理的车道(包括车口)及相应的宽度。

2、车库出入口的设计

设计车库出入口出现的问题中表现在,有的车库本可以设计一个单车道出入口时,却设计了双车道出入口,有的车库本可以设计一个单车道出入口,但就是要设计两个床车道出入口。由于地下车库出入口所需大量的面积,所以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地下车库的车辆数,根据车辆的数目对车库出入进行合理的设计。地下车库出入口设计还要考虑入口处的位置与车库外道路要有一定合理的连接,有些设计人员车库在设计时考虑的因素较少,出现了车辆经常出现交叉现象,车辆出入车库的视线不好,这样的设计使地下车库有一定的危险因素。所以在设计时要尽量减少车辆的交叉。合理安全的出入路线,车库车入口应该具备好的视线角度,保证入口2m处拥有不小于120°角的视线开阔度,并且在这个范围里,边线外不小于7.5m不能放置影响视线的障碍物。

3、转弯半径的设计

当前地下车库在转弯半径设计上出现的问题是将汽车的转弯半径与车道的最小内径的概念等同了。国家规定小型汽车的转弯半径不能够小于6米,而设计人员将这个6米看作了车道的最小内径。由于车道的最小内径与小型汽车的转弯半径相差很多,所以在转弯半径设计时出现了车道的内径过大,浪费了大量的车库面积。

4、地下车库排水系统的设计

在对地下车库排水系统进行设计时出现的问题更多是由于地下车库特殊埋深环境造成的。使用中十分容易出现渗水、积水。而且由于地下车库拥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启动时,地下车库需要考虑的是收集喷出的水以及对其进行合理的排放。面对地下车库这种情形,需要将对地下车库进行合理的排水系统设计,采用国家规定的地下车库排水尺寸。其中暗沟排水系统是需要设计的一个方面。根据暗沟排水系统的特点需要对暗沟排水的宽度、深度、盖板的材料选择等进行合理的分析设计。暗沟排水系统设计的宽度在300mm左右,其深度不能低于250mm左右,盖板的需要采用铸铁材质的盖板,并且盖板应该平衡的放置。这样的设计方便排水系统的清扫,方便行驶车辆的通行。当前设计地下车库的面积总的来说是非常大的,排水系统的排水沟贯穿整个地下车库的地面,现在出现的问题是由于设计沟盖的位置不合理,使得行驶的车辆在长期碾压下,减少了沟盖的使用寿命,带来的是对沟盖维修的成本的损失。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改变沟盖设计的位置,设计沟盖时尽量避开车道,车辆不能够对沟盖进行碾压,也就增加了沟盖的使用寿命。

5、地下车库防火区的设计

如今我国开始逐渐重视安全问题,其中包括对防火、防爆的重视。地下车库的同样如此,能够合理的对防火去设计是地下车库特别重视的。因为在地下车库引发火灾带来的损失是很巨大,严重的能够导致爆炸的发生,从而使地面上的楼房收到威胁。所以地下车库很需要进行地下车库的防火设计。我国地下车库的防火分区的面积目前不能超过2000平方米,防火区需要设计自动灭火系统,需要设计自动喷淋系统。还有设计自动排风系统,这个设计是极其重要的,它能够排放汽车尾气和出现火灾时的烟气,解决了人员疏散的问题。为了能够使人员更好的进行疏散,需要在防火区设计楼梯间,楼梯间的设计距离地下车库最远的距离不能够小于60米,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能够让处于地下车库的人们在进行疏散时跑到安全的位置,增强了地下车库的安全性。地下车库防火区的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对人的疏散,还需要对车辆进行疏散,车库应该设计两个车辆的疏散口,提高车辆疏散的稳定性。

6、地下车库坡道的设计

对于地下车库坡道的设计首先要对坡道的类型进行分析考虑,直线类型与曲线式类型都是可以采取的,具体采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还有一些车库设计时可以将直线式与曲线式类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坡道位置的设计也是设计坡道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可以在车库外设计坡道或者车库内设计坡道,具体要根据地下车库的所处的具体位置来进行合理的设计。坡道的角度同样也是设计坡道时考虑的因素,合适的角度能使车辆舒适的进出车库,而且还能够保障车辆出入的安全性。

7、柱网、结构形式和层高的设计

我国在地下车库建设中,既要考虑车库的安全舒适型,还要考虑设计的成本问题,选用经济实用的材质结构能够减小地下车库设计的成本。其中车库的柱网以及结构形式的选择上是设计上一定要考虑的因素,为了能够最大化的提高车库车位,需要选用比较经济的柱网和结构形式。柱跨之间设计三个停车位,将柱的尺寸设计在0.6米以内,就能够使停车位的空间非常的宽敞,车辆进行行驶时能够更加的方便。柱网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上部建筑结构的功能,了解停车位的尺寸与汽车的尺寸能够更好的对柱网进行设计。车库的层高受结构高度等影响的。管线的高度设计需要考虑排烟通风系统和消防水系统,所以要对消防水系统的高度,排烟通风系统的高度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来进行合理的设计层高。

结束语:

地下车库的建筑是当前国家非常重视的建筑行业,地下车库经常出现问题代表了我国地下车库建筑还需要更加的改进,由于很多问题出现在了设计上尺寸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浪费了地下车库的面积和降低了地下车库的安全性,所以建筑师的素质还需要不断的提高,加强对建筑职业的学习,对国家规定地下车库的尺寸进行详细的了解,设计出非常合理的地下车库。所以建筑师以及地下车库的管理者需要为了让人们能够拥有舒适的、安全的地下车库,为了能够提高我国地下车库建筑事业的发展,将我国地下车库建筑事业迈进世界的行列上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周志远.地下车库的建筑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6,(01).

[2]武宗良,韩爱红.某大型地下车库建筑设计优化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5,(06).

[3]刘玉霞.城市既有建筑下建设地下车库应注意的问题[J].四川水泥,2015,(03).

[4]丁来军,等.地下车库的结构优化设计[J].中国房地产业.2015.11

作者:周益萍

车库建筑设计论文 篇2:

高层地下车库建筑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大众对汽车的需求,城市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停车压力也成为每个城市面临的问题。因此,在地下车库建筑设计中,就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加强对设计规范理解,明确一些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采取合理的设计措施,从而有效实现地下车库设计的合理性及高效性.

关键词: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地下车库柱网;地下车库层高;防火卷帘门

1地下车库柱网

在地下车库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与上部建筑功能结合布置选择柱网,即考虑地下车库的停车,也考虑到经济性和上部建筑功能的适用性。要确定地下车库柱网首先要了解停车位的尺寸及汽车的尺寸,从现有资料分析,中档车(车宽为1.7m左右,车长为4.5m以下)的车型所占小型车比例比较大。而高档车(车宽为1.8m,车长4.8m左右)只是少数。故小型车的尺寸可取为1.8m×4.8m。按照规范规定,车与墙间纵向的间距不小于0.5m,车与车横向之间不小于0.6m,可以确定停车位的尺寸:停车位后侧有墙2.4m×5.3m,停车位后侧无墙2.4m×5.05m。根据停车位的尺寸,可以推算一般停3辆车柱网净距=车柱间距0.3×2+车宽1.8m×3+车与车间距0.6×2=7.2m。一般多层及高层建筑柱子截面尺寸为0.6m至1.2m,因此一般地下车库柱网选择7.8m至8.4m。超高层建筑由于柱子截面尺寸大,也可用9.0m的柱网。

2地下车库层高

在地下车库层高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包含地下车库净高、结构梁高、地面垫层厚度、设备管线高度,与地下室设备用房层高要求协调。

1)地下车库净高:一般情况下,在地下车库设计中只考虑微型车和小型车存放,在JGJ100-9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中微型车和小型车车体总高分别为1.8m和2.0m,地下车库净高等于汽车高度加0.5m,车库室内最小净高应不低于2.2m。

(2)地面垫层:按照常规设计底层地下车库地面垫层的厚度为0.25~0.35m。当工程地下水位较低,且地下室底板防水混凝土厚度大于0.5m,可考虑在结构底板上部设置0.25m(最薄处)~0.35m的滤水层。地下室排水明沟可设置在垫层内。

(3)结构梁高:通常影响结构梁高的因素包括柱网尺寸、覆土深度、消防车及人防荷载等等多方面因素,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柱网尺寸。按前面确定柱网尺寸,柱间停三辆车,结构主梁高是一般为柱网尺寸的1/10~1/12,梁高1.0m~0.65m。

(4)设备管线高度:地下室的管道通常包括排烟、喷淋、电缆桥架等,设备管线布置时应尽量避开主车道,减少地下车库高度高度,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设备管线常用计算高度:排烟管道尺寸较大,一般为0.30~0.40m,其中包含0.05m安装支架高度;

喷淋管线需要的最小高度0.2m(喷淋需要0.15m,预留0.05m高的找坡高度);

电缆桥架需要的最小高度0.1m。

5)地下车库的层高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之一,据统计地下车库层高每增加0.1m,综合工程造价增加约20元/平米,因此控制层高是在设计工作中重点关注的指标。

地下车库一般与各类设备用房布置在同一层,高低压配电、制冷机房的净高一般都在4m以上,应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来满足两种不同层高要求的功能。一种方法是降低设备用房部分的标高,这种情况必须处理好设备用房集、排水设施构造措施;另一种方法则是在有上部建筑的平面位置设置地下室设备用房时,可以提高首层的标高,满足设备用房需求有效控制层高.

地下车库在停车位最大化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最经济的结构柱网及结构形式。小型车位按2.4米的宽度计海柱跨设计三个停车位考慮柱尺寸不超过0.6米时柱间尺寸一般为8.0米x8.0米或8.2米x8.2米后者较宽松行车方便,设防火墙也方便不受方向限制,但经济成本加大不易被建设单位所采纳。前者尺寸紧张投防火墙后更显得紧张但相对经济易被建设单位接受。如果能设计为8.0米x8.2米也就是平行通道的柱距为8.0米垂直通道的柱距为8.2米在8.2米方向加设防火墙时没有影响担受到车位布置方向的限制加果项目有条件允许这样做时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3行车通道

行车通道宽度主要需要考虑车型和停车方式,规范规定单行车道时为最小宽度为3m,但这只考虑行车需求,未考虑由车道进入停车位,因此建议车道两侧增加500mm,最小宽度为4米较为合理。规范规定双行车道最小宽度为5.5m,5.5m为垂直式后退停车时最小尺寸,但考虑防火要求时一次出车的车道宽度设为6.0m较为合理。

现在部分设计师将规范规定的小型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6m,错误的理解为是车道的最小内径,导致车道的内径过大,浪费了车库的面积。

规范规定的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汽车最小转弯半径与环形车道内半径的关系详见图2所示。

从图1中可看出小型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为6m时,环形车道内半径r应小于6m;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第4.1.10条的计算公式,可算出小型汽车环形车道最小内半径取3.5~4.2m即可。

4地下车库防火设计

地下车库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应注意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用房、非机动车库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为1000平方米。当地下车库中同时设有设备用房、非机动车库等其它功能时汽车库与设备用房、非机动车库等其它功能应分别单独设置防火分区。

5地下车库出入口防火卷帘门设置

防火卷帘门的依据是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5.3.3规定:坡道的出入口应采用水幕、防火卷帘或设置甲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停车区隔开[1]。当汽车库和汽车坡道上均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可不受此限。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3.3规定: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3]。地下车库汽车出入口两侧空间是不是2个防火分区,显然地下车库汽车出入口通往室外,它的外面是开敞空间,这个出入口不能定性为防火分区之间的间隔。因此地下车库汽车出入口建议不不必设置防火卷帘门,可以设置防盗、防风、防寒折叠式速降车库门,但注意在火灾时联动升起而不是落下。

结束语

地下车库建筑的设计虽然是建筑师日常工作中比较常见的设计项目,但在设计的过程中依然会有一些错误认识,因此作为职业建筑师和建筑项目的主导专业,应该加强对规范条文和向其他各专业学习,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董智年,鲁大伟.住宅小区的地下车库设计[J].四川建材,2011,卷缺失(3):50-51,53.

[2]罗志如,郭海涛,刘峥,等.地下车库出入口防火卷帘门的设置[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卷缺失(5):47-48.

作者:马芳

车库建筑设计论文 篇3: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的教学与理论研究

【摘要】地下车库是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其设计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常常与实际工程的设计有很大出入。因此,在教学中应联系实际工程进行理论的讲解与分析。地下车库的设计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停车需求和地上建筑的功能布置。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地下车库的优化设计与对策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柱网布置 地下车库 优化设计

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拥有私人汽车的家庭越来越多。同时,地下车库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首先,现阶段,地方政府对住宅小区停车的比例要求大幅度提高,停车位的数量进一步增加,这进一步增加了地下停车场的建造成本;其次,如何让用户感到停车舒适、愉快,并为用户提供人性化的公园环境,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相关设计者必须考虑具体的技术条件作为设计优化的起点,在保证地下车库设计的科学性的同时,也要全面提高其盈利能力和可行性,确保用户出行的便利性和速度性。因此,在地下车库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上要考虑以上问题,才能够理论与实践结合。基于以上原因现对地下车库的建筑设计进行分析研究。

1.地下车库建筑设计的重点内容

1.1柱网选取

在地下车库施工中,柱网的选择是一项主要技术。尽管根据车库设计规范,停车场的大小和车道宽度都是固定的,但是标准停车场一般是2.4m到5.3m,以及5.5m的轨道宽度。不过,柱网跨度的宽度有很多种选择,包括两辆车一起使用跨宽,三辆车一起使用跨宽,四辆车一起使用跨宽等。一般情况下,对长柱网来说,主梁高度将较高,板厚较大。若净高要求一致,则梁高、板厚会增加地面高度,地下室埋深直接影响开挖量的增加。土方开挖、基坑标高会增加,这会使工程造价增加,经济性不足。在柱网小、地面高度低、埋深浅、开挖量少的情况下。如果柱网较小,将会有多个柱子,柱下基柱的数量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小柱网是否经济取决于特定的项目。基于工程的地质条件,将会发现柱网和基础形式结合是比较经济的。柱网跨度的不同,对地下室的美观程度也有一定影响。小柱网柱子比较多感觉非常密集、不舒服,且在停车场的周围很容易刮碰到。只有少数几根网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段,让人感觉稀疏,给人一种开放感。所以,对于项目,一些开发商持不同立场。有时候,他们愿意增加成本,选择给人一种宽泛感的网线。有些发展商会选择更为经济的小柱网来使他们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大柱网的停车性能略高于小柱网。教师在授课时应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进行分析讲解。

1.2层高选择

根据规范要求,车库净高2.2m,承重板结构必须大于0.25m,梁结构高度一般大于0.8m;对于7.8m的大柱网,顶板覆土厚度1.5m时,结构的梁高度约为1.2m左右,对于5.4m的小柱网,结构的梁高度约为0.8m左右。如果没有梁的板柱结构,也是7.8m的大柱网,板厚度通常为0.4m左右;对于5.4m小柱网,板厚通常为0.25m,因此,不同的方案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经济、美观的地下室层高,所以不能单从一个方面考虑层高问题。

1.3防火分区划分

每个消防房应具有两个紧急出口;每个疏散点到紧急出口的距离不应超过45米,配备自动灭火系统的疏散路线不应超过60米,只要按照本规范原则共享。事实上,并不是那么简单。根据上述原则划分的消防室,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1)机房未与地下车库一起划分为单独的区域,或者划分为单独的区域后没有独立的紧急出口。例如,以下配电室未划分为单独的区域并分散到车库中。

(2)紧急出口分布混乱,如车库与车库、车库与设备用房共用紧急出口等。

(3)疏散路线的直线符合规范要求,但实际路线超出规范要求,甚至被车辆阻塞。

(4)停车效率不如单面停车高。

1.4细部节点设计

防水是地下车库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地下车库与地表水直接接触,容易受地表水压力的影响,且容易受地表矿物的侵蚀,所以防水工作十分重要。其主要内容是:地下车库内防水和外防水施工。室外防水包括在结构构件外形成另一个防水层,地下车库防水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防水质量等级定位不准确、防水结构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合理、不经济的工程水位及水压。取而代之的是,他们都是按照标准图集的惯例设计和建造的,这在很多情况下会导致资源浪费。举例来说,在很多情况下,地表水的含水量远远低于地下室底板,也就是说,地下室非常干燥,没有水压。对于地下边墙的密度是否下降,防水层是否变薄等这些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到,这种做法常常比较浪费。在地下车库施工中,进排气井施工是一个难点。地埋式地下车库,通风效果差,只能用机械设备来完成内外空气流通,而通风系统包括进、排风、排烟系统,难点在于机房位置的选择及风道的合理性布置。

1.5照明设计

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地下车库的亮度分布必须均匀,避免眩光。机动车辆泊位的照度不小于30 Lx、车道照明不小于50 lx、疏散道路照明不小于10 lx、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室等应设置备用照明灯,保证其在发生火灾时,仍能正常工作。在疏散通道上可以设置蓄电池作为紧急照明和疏散标志的备用电源,但其连续使用寿命不得小于30min,以确保安全疏散车辆及人员。

1.6人防工程设计

地下车库往往还需要带有人防功能,对于战时有人防功能的地下车库人防工程应符合有关防空部门的具体意见和要求,包括人防职能、抗力水平、功能、防火和保护水平、剂量限制、人防面积(人数)、适当划分地下室主体(掩体)、入口和出口位置以及参考辅助设施。具體应参照城市地下人防工程施工规范及人防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因此,人防部分的设计内容还需单独给学生讲解,之后两者结合进行实例分析。

2.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设计现存的问题

2.1规划布局和平面设计不合理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土地流转面积呈下降趋势,停车需求呈上升趋势。多数情况下,居住区地下车库建设具有开挖充分、底盘大的特点,而地下车库不能与主楼完全分开,因此,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从整体观出发,但一般优先考虑社区的日照、绿化率、容积率等,而忽略建筑间距对停车场布局的影响,规划批后,在后续车库的进一步设计中,由于楼层规划的限制,地下车库平面布置受到严重影响。停车泊位的大小往往不能满足相关要求。

2.2细部空间价值挖掘不充分

地下车库的设计包括停车场、设备间、人防、塔下、贮藏间、自行车库、工具室、斜坡等。停车场内作为车库的必要功能,其设置必须高效合理。在塔楼下部,如能安排停车位,必须先安排停车位置。在无法提供停车空间的情况下,对机舱、民用机场入口、储藏室、自行车车库、工具室、消防队等应进行有效利用。停车场占用空间较小,车库荷载较大,在后续深化设计过程中,需要深入挖掘细节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但是,目前地下车库施工中存在着较严重的细节空间挖掘不充分问题,致使地下车库不能被充分利用。

3.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设计质量的优化措施

3.1地库规模

目前市场上的私家车种类各不相同,需求也各不相同,在地下车库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电控墙的位置,在不改变车库大小的情况下,设置一定的电动停车场和微型停车场。

3.2地库轮廓

居住小区地下车库,在设计时最好保证其外形为方形,避免狭长设计,同时相应面积越大、尺寸越大,总成本也就越高,所以施工必须从实际出发,避免锥体、锐角、圆弧,避免无效空间,同时针对相应的维护结构,最好与塔楼原有的竖向构件一致,以减少蓄水成本投入,对塔楼与地下室的蓄水成本进行对比,针对相应的维护结构,最好与塔楼原有的竖向构件一致,以减少蓄水成本。对于塔楼与地下室合建或分建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应采用合建或分建的方式,对塔楼与地下室的基础进行不同的比较,以减少施工成本。

3.3平面模块

地下车库设计时,停车场总体状况基本如下:第一,车辆处于垂直向后至两侧停车场的状态;第二,车辆垂直靠墙停放在两侧;第三,车辆处于单侧停车状态,其背部垂直面向墙壁;车辆不时处于平行单侧停车状态;在拐角处停车。相关分析表明,这种平面布局中,单边停车最差的是平行单边停车。所以,这种现象必须严格控制。而一般情况下,单边停车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可在转角处设置设备间,提高车库的整体利用率。双侧停车泊位的效率比单边垂直泊位高得多。所以,在整个停车结构中,应避免这样的停车方式,地下车库的纵向侧必须是主体,停车位必须尽可能布置,车道的垂直方向必须被理解为设计标准,以避免设计平行轨道。与此同时,停车位必须沿着一条主干道布置,以避免两条或多条主干道(下转第89页)

(上接第86页)

表示杂乱的车库道路。另外,单侧泊位的布置方式也是为了提高停车效率,车库的坡道应该位于车库的边缘,坡道不应该在车库中间的有效停车区域内。

4.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同时人们对地下车库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在地下车库的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不仅限制了车库本身的功能,而且对用户们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应对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另外,要不断优化住宅地下车库的设计,全面提高设计质量,使地下车库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进一步降低地下车库的建造成本。最后,结合课本内容联系实际工程实例给学生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更贴近实际工程。

参考文献:

[1]邓伟涛,姜晓萍.浅谈高层建筑地下车库消防设计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34)

[2]王琛,董石鑫.试析小区地下车库建筑设计优化关键点[J].门窗,2017(5)

[3]张东光,茆荣军,许耕昕.地下车库技术经济优化设计探析[J].中华建设,2017(4)

[4]苏剑琴.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建筑设计思路与实现[J].四川建材,2020(6)

[5]葛林林.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建筑设计要点 [J]. 中国住宅设施.2020(1)

作者简介:

张微(1981年3月-),女,汉族,辽宁沈阳人,高级工程师,硕士学位,结构工程专业,研究方向:岩土与地下工程。

张丽(1978年4月-),女,蒙古族,辽宁盖州人,高级工程师,硕士学位,结构工程专业,研究方向:钢結构设计。

刘洋(1979年7月-),女,满族,辽宁兴城人,高级工程师,学士学位,土木工程专业。

作者:张微 张丽 刘洋

上一篇:泥鳅养殖技术论文下一篇:书画艺术创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