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2022-1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给新人职教师的发展建议

9月,一批刚入职的新教师在顺利通过各项测试与评价,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得到校方聘任后,首次以教师身份进入学校。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胜任新岗位,获得有效的专业提升,是新教师关注的问题,更是教育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专业与非专业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有无入职所必需的职业标准。目前,发达国家大都有适用于本国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据了解,为了指导和规范教师职业发展,我国教育部已经委托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研发适用于中小学的“教师标准”。“新教师”作为一类特殊而又重要的专业群体,在各国的“教师专业标准”研发中备受关注。

一、国外“标准”对我国新教师的启示。

当今世界,“教师标准”研制起步最早、质量最高、最具国际影响的国家当属美国。1992年,美国出台了专门针对“新教师”的《InTASC模式新教师核心教学标准:一项国际对话的资源》;2011年4月又修订推出新版本——《InTASC模式核心教学标准:一项州际对话的资源》(简称《InTASC’s标准》)。由于这份标准最初的对象就是“新教师”,且在时间上又是一份最新的“教师标准”,因此,用于分析当前教育改革对“新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最具代表性。

1.与新课程理念保持一致。

任何国家的“教师标准”都与本国的课程改革相呼应,在教育理念上保持内在一致,即注重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强调探究和动手做;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例如,《InTASC’s标准》内容和评价指标的设定上重点考核教师探究教学的能力;在基本术语的使用上,也转换了关注的视角。如改用“学生”(students)为“学习者”(Iearners)一词,以体现从学生主体出发反向思考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素养要求。衡量“教师标准”质量和水平的不仅是标准本身所推崇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标准以何种方式和手段来实现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即标准要能够清晰准确地告知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InTASC’s标准》明确指出,要从知识(Knowl-edge)、倾向,性向(Disposition)和绩效(Performance)三个维度来评价新教师各个方面的专业发展。

目前,国际上“教师专业标准”研发越来越注重不同发展阶段教师专业要求的内在一致性和标准的连续性。《InTASC’s标准》的修订意味着新标准不仅针对“新教师”,也适用于新教师转换为“优秀教师”的发展。

2.注重教师“内容知识”的储备。

美国各类“教师专业标准”都非常注重教师的知识储备,尤其注重对新教师知识构成情况和达标程度的考查。目前国际上基本从三个方面来制定教师的知识标准。第一,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教师的知识储备“不仅包括一系列特殊的信息,还包括组织信息的框架和处理信息进行工作的过程”。第二,从教师的专业属性出发,认为教师应具备“教学内容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PCK是教师“将教学内容与有效教学策略,尤其是教授学科知识的教学策略整合在一起的知识体”。PCK是独具教师个性特征的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核心表现。第三,从跨学科的视角对教师提出知识要求:教师应当具备将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的能力,应具备新领域和跨学科领域知识获得的能力和意识。如能够全面地理解并培养学习者的“公民素养”、“环境素养”和“全球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跨学科地使用探究工具;深入了解探究的内容;能将探究教学与现实世界的情景有机结合。总之,就是要求新教师能够“将自身的专业特长融人内容知识,并将内容知识与学生的需要相结合,以确保所有学生在高水平上进行学习和活动”。

3.关注教师的发展性向。

即评价教师在专业成长各方面的发展趋势。这种评价通常选取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性向”作为评价的指标。我国极少使用性向评价。教师发展性向评价,实质上评价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习惯。其目的是通过“性向评价”来引导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学行为习惯。这对于教师而言至关重要。教师的专业行为和道德准则集中表现在教师日常教学的行为习惯中。教学行为习惯是教师所秉持教育理念的集中表现,更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外在行为方式。不同的教学行为习惯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新教师刚步入教育岗位,可塑性强,处于教学行为习惯养成最佳阶段,把握此阶段教学行为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

4.评价教师的教学绩效。

标准通常有两种作用:一是指导,二是评价。在《InTAsc’s标准》的三个评价维度中,最重要的是“绩效评价”。由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丰富多样,因此,对教师发展性向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价通常要持续若干天,以观察和评估教师教学实践中各方面的表现,目的在于帮助改进教学,为专业发展提供指导。对新教师的绩效评价通常与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相结合,是一项常规评价。例如,《InTAsC’s标准》要求“新教师对自身和学生做个人和群体的常规绩效评价,以设计和改进教学,进而有效地满足学习者在认知、语言、社会、情感和身体等各个领域发展的需求,从而建构下一水平的发展”。

二、新入职教师常见问题。

其实,“新教师”不仅仅是迈出校门初登讲台的教师,还有更宽泛的内涵。国情不同,对于“新教师”的界定也不相同。美国通常认为3年以下教龄的教师都是新教师。我国则有一些学者认为,一名教师由新手转为熟手至少要5年,因此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都算新教师。教师成熟的时间长度与教师所处的教学环境和自身素质密切相关。有的教师3年便能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岗位,有的教师则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新教师专业成长往往存在一些共性的困难和问题。

1.角色转换难,易产生职业倦怠。

各国“教师专业标准”都将教师对身份的自我认同作为教师入职的一个前提。新教师最大的困难,就是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角色转换的本质是权利和义务的变化。新教师完成角色转换意味着要承担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新课程要求教师包括新教师,要实现由传统传授式教师到探究式和研究型教师专业身份的转换。对于新教师,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首先,新教师强烈希望被同行认可、被学生认可、被家长认可、被校方认可、被社会认可,最后实现自我认同。然而,教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由于缺乏经验,新教师处于职业发展最弱势的阶段。从教学效果来看,往往事倍功半,因此多数伴有强

烈的挫折感。这对于新教师的成长很不利。其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教师是一个很辛苦的行业,但收入却不高。在同伴比较中,新教师往往没有心理优势。第三,教师是教育供需矛盾集中的焦点。我国是人口大国,大班化教学现象在中小学非常普遍,教师难以关照到每个学生。因此,班级内、学科中对于教育机会争夺的矛盾就集中到教师身上,新教师往往疲于应对。种种因素,容易使他们产生职业倦怠感。

2.业务提升慢。专业发展滞后。

新教师业务提升缓慢重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难以驾驭课堂探究教学;二是面对自身专业发展困境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不知道如何获取资源来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由于无法自如驾驭教学过程,许多新教师倾向于选择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减少,甚至避免教学互动,以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新教师这种自我保护的应对方法,虽然可以避免被“挂在黑板上”的尴尬,但却与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相背离,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从而在教学初始阶段就养成不良的教学习惯。

3.缺乏个人职业规划。

各国“教师专业标准”都非常重视教师对自身专业和职业发展规划的意识和能力要求。“教师职业规划”是教师对自身的教育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系统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三部分内容。由于我国教师专业地位确立时间较短,对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教师缺乏主体意识,专业发展被动,职业发展无科学规划,业务水平提高缓慢。尤其是新教师,常常伴有“挫折感”和“无力感”现象,这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新教师产生“无助感”,即缺乏解决困难的能力,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获得资源,应对危局。

新教师普遍存在对职业困难估计不足的现象。许多人缺乏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知如何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由于业务提高缓慢而常伴有严重的职业倦怠,教师队伍中新教师弃教所占比例很高。这无疑是很大的师资浪费。

三、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新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专业发展和职业进步既需要尊重中国国情,又要借鉴国际最新教师专业发展前沿态势,为我国培养世界一流师资打基础。

1.树立职业理想,加强师德建设。

新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爱岗敬业的前提。没有理想的教师没有灵魂,不想做优秀教师的新教师不是好教师。有理想的新教师必将关注自身职业道德的建设。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发展,德育为先”。德育工作,师德建设为要。我国新一轮教师绩效评价中,同样将师德放在评价的首位。世界各国也非常重视师德建设。如加拿大安大略省从5个领域评价新教师:“对学生及学生学习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持续专业发展。”其中,师德建设放在首位。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基础是“理解与尊重”。要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为学生多样化发展提供机会。“爱学生”就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即使是大班化教学,也要尽可能地关注到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和哲学家西塞罗说过:“公正是各种美德中享誉最高的美德。”只有做到公平、公正、理解与尊重,新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热爱。这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最有力的保障。

2.明确专业发展方向,清晰规划职业生涯。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命题是教师专业发展,根本路径是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是指“教师能够独立于外在的压力制订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有意愿和能力将制订的目标、计划付诸实施”。作为专业发展的主体,新教师需要明确自身专业发展方向,基于对自身专业基础的正确分析,制订合理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并能够通过横向比较和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来提升专业素养和水平。新教师专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是: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缺乏明确的问题诊断能力,无法把握自身专业发展方向,难以制订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各国教师专业标准往往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作为评价的主题。如美国《InTASC’8标准》评价(新)教师的主题有:合作、交流、创造,创新、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文化竞争、英语语言学习者、家庭/社团、个体差异、跨学科主题、领导力、多视角、专业教学、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教师责任、技术、使用数据支持教学等。这些评价主题对于我国新教师设计和规划自身的专业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只有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容与方向,新教师才能够在纷繁芜杂的教学现象和忙碌的日常教学工作中理清头绪,明确自身发展的问题,制订合理的发展目标,有效地管理时间,坚持实践,实现业务提升。

3.注重教学反思,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实现可持续发展。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认为,勤于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即教学是实践的学问,经验是反思的基础,反思是实践的升华,是教学提升的灵魂。

新教师在个人成长反思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反思什么,如何反思”。新教师需要重点反思的是自身专业发展的性向,核心问题是养成良好的教学行为习惯。例如,新教师要致力于养成尊重学生的习惯。尊重的首要条件是“了解”。新教师要能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优势和需要加以利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再如,新教师要努力形成一种习惯:致力于掌握学生常见的错误观念;并能够利用“学生错误观念”设计教学方案,制造认知冲突;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究;从而使其自主修订原有的观念,形成新的正确的概念。只有主动形成的知识才是牢固和稳定的。

新教师要致力于不断提升自我的反思能力。只有不断反思,在反思基础上不断实践,才能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人手:一是坚持日常反思。能够按照“新教师专业发展主题”自制“个人专业发展反思量表”,明确自我发展反思的目的和方向,实现自我反思科学化。二是广泛阅读,不断学习。中外教育家都强调教师要广泛地阅读。如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阅读使人丰富,丰富的知识为反思提供养分。三是新教师要致力于提升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新教师要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气质,以便应对复杂多变的教学过程,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郭元婕

第2篇:给高一数学教师教学的几点建议

高中数学相较于初中数学,知识量大、知识面宽、更抽象、应用性强,常用的方法更多,对思维品质的要求更高,数学思想要深入大脑并能应用于解题之中。因此,刚升入高中的新生,普遍感到数学难学。基于此,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高一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刻苦勤奋

(一)树立自信,不怕数学

有的学生在初中就害怕数学,到了高中,就更怕了,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恶数学的“情结”,甚至就放弃了。其实,只要有一定的初中基础,高中数学完全可以学好,取得好成绩肯定不在话下。

(二)要下工夫

人们常说:“小学养习惯,初中学方法,高中靠勤奋。”在初中,可能凭着小聪明就能应对那些卷子,但是在高中,不下点工夫是不行的。衡水中学的学生平时吃饭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今年考上清华的一个聪明女生,高考前三个月节省一切时间,其勤奋可嘉。

二、引导学生,深钻细研,深刻理解

(一)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本要钻进去

在高中,25%需要教师引导,75%靠自己,绝不能等着教师“灌”,要学会主动学习。当然,数学内容比较枯燥、文字艰涩,但开始也要硬着头皮钻进去,形成习惯就好了。在预习中,要划出自己的难点、盲点,以便于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去听课。

(二)要深钻细研,绝不可停留在识字层面

有些学生一学数学,就打开课本,一分钟翻几页书或眼神呆呆地盯着那一页书,其实,这叫“识字学习”。书本内容要精读,要深刻理解,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公式的适用范围及推广等等都要搞清。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话语表达事物,同一个概念,在不同学生的头脑中存在的形态不一样。因此,理解是个体对外部或内部信息进行主动地再加工过程,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另外,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认知网络,对某一部分(如函数)或某一章节(如数列一章)的知识点、常见题型及解决思路、涉及的数学思想罗列清楚,不要照抄教师总结的或资料上的。

(三)课上要认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毕竟课前自己的预习,对课本挖得不够深、理解不全面;教师对教材内容把握非常到位,哪里是重点、难点,怎么掌握和突破,教师会引导完成。因此,建议大家,课上不要另行一套(特别在高一、二年级),而要不折不扣地跟着教师的思路去听讲和积极地参与互动。

三、强调要求,习题应用,深入思考

(一)学好数学,必须做一定量的习题

学习,包括学和习,学一次习一百次。做习题是思维的体操,做题是初步的实践。要掌握课本内容,达到灵活运用,就必须做一定量的题去巩固。有的学生光看书、听讲,不做题,一考试可“傻”了,成绩可想而知。还有的家长反映,学生能听懂教师讲的,就是不会做题,这就是不训练或训练少的缘故。做题前,建议大家再复习一遍课本内容,不必一上完课就做题。“见多识广,熟能生巧”,但要适可而止,题要教师或自己精选,要做不同类型的题,不能一味重复同一种题,否则会掉进“题海”和“苦海”中。

(二)做题中,忌浅尝辄止,宜深入思考

我在常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一看题,感觉不会就放弃或马上问别人。在讲解卷子过程中,常常听到学生在下边小声说:“我要继续做的话,这个题能得满分。”这种现象表明,不少学生缺少深入思考的勇气和耐性,没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因此,建议大家,在做题过程中要“思考,思考,再深入思考”,由不习惯变为习惯。当冥思深想出结果后,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巨大的成就感。

四、高效学习,质疑讨论,反思总结

(一)“学,贵乎疑”

课前、课上、课后的学习中,要有自己的认识、疑问,或者不同于课本和教师的见解,能提出来,敢于挑战课本和教师的权威。只有这样,才能改进和发展、创新,形成独立批判的精神,这也是新課标的要求。

(二)多进行数学交流

有了疑惑,想不通、琢磨不透,就要多问、多讨论。有些学生耻于问他人,不会装会,有虚荣心,也有性格的缘故。希望这些学生认清:谁最后能力高了,成绩高了,才是真英雄。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我反对一个人死学,这样反而成绩不理想的例子太多了,他们很用功,“起早贪黑”,但效率很低,成绩不见长。因此,我强烈建议大家多问教师,多与同学讨论。第一,可以开阔解题思路,多几种方法;第二,培养双方或多方的思辨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第三,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三)要善于反思总结,并形成习惯

在做完一道题后或学完一个章节后,要做反思和总结。在这里,重点谈一下题后的反思和总结。

反思总结什么?第一,命题者的意图,如考查什么知识点、什么能力、用到什么方法、什么数学思想等等。大家在做中考模拟卷时,某套题对口味,某套题不对口味,就在于能否把准出题者的意图。第二,解决这类题的整体思路是什么,具体操作对策如何?第三,解题过程中,自己认为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失败的教训又是什么,最后如何克服的,以后碰到类似的“障碍”怎么顺利地消除它。第四,变式训练。把这个题的条件变换一下,问题变一下,把数换成字母,组成新题后,再去做一做。做题如人生历程,要多悟,及时调整自己、改进自己,才能完善自己。

总之,学数学,不仅在于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更在于培养思维品质和生活经验、意志毅力。希望以上建议能对高一教师有些许借鉴,对高一新生有所帮助,不当之处请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责编 赵建荣)

作者:赵立波

第3篇:给初中数学教师上课的十条建议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于教学方法的认识和界定见仁见智。经过三十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与实践、听评课与研讨,我认为有下列一些数学课堂教学的规律至关重要,它们是有效教学、优质教学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法则、法定。把这些规律或方法总结出来,与数学同行们共勉。

一、要把“先学后教”当作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布鲁纳提出:“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通过先学后教的过程,学生在面对全面的数学知识时必须依靠自己认真观察分析、详细推导论证来独立寻求答案。正是由于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探索、求知、发现的过程,才能不断的培养自身的创新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从而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先学”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学习,在“先学”过程中保持自己思维的独立性,通过思考和实践来找出问题所在并寻找解决的方法;同时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平臺,培养他们共同协作、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先学后教”的学习方式几个重要环节,一是老师出示教学目标; 二是教师对学生预习要有具体的要求,即自学指导;三是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查,防止自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程度,发现和聚焦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四是针对学生预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五是进行针对性教学,凡是他们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就要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最终兑现“教是为了不教”。

二、要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数学阅读能力,应该达到八个字:读通、弄懂、理清、学会。读通是指能通览全文,大致了解全文的基本内容。弄清是理解概念、法则、定理,明确算理,掌握解答方法以及整个内容。理解是指能够分清段落,找出重点和难点、基本知识和解题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学会是指能够掌握例题所提供的解题思路和分析方法,运用学过的概念和知识进行思考辨析,并用正确的语言表述出来,能对某些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简单地概括数学阅读,要达到五个要求:①读一读,读懂读通;②想一想,这一段讲什么;③画一画,段中相关的关键词和数学符号;④问一问,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⑤议一议,小组交流解决。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常规训练,抓住课前预习指导读、课上研究深入读、课后复习全面读这三个重要环节,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课前预习指导读,是引导学生读书入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措施,教师要出示预习提纲,初步教给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基本方法。课上研究深入法,是帮助学生读书入门、教会学生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教师根据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导,适时地设置一些易混易错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待他们暴露各种问题后再让他们阅读课本有关内容,进行议论评判,使他们对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课后复习全面读,是促进学生读书入门、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重要方法。一次阅读往往不能提取到教学中的全部信息,因此要重视复读。复读,就是在一单元或一章的内容学完后,教师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性阅读,目的是使学生既温故又知新。通过阅读,把本章节或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按若干类别加以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概括化,以形成纲要或图表,更好地理清关系,加强记忆;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还能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习题的审题、解题思路的形成,以及解答数学习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学的方式 、教的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核心。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有效地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之上,小组合作学习是个人独立学习的深化、延伸、表现、展示、提高。教师将优秀生与困难户“搭配”坐在一起,组成学习小组,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事实证明,一帮一,“兵”教“兵”活动不单能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能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学优生能在学习上有紧迫感,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这种“兵”教“兵”的作用,化整为零,分散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小组一般以四至六人为一组,学习效率更高。

四、自学检测题多以判断题、选择题为主

学生自学效果如何,可以通过完成自学检测题来验证。教师要精心设计检测题,编排题目时一定要针对性强,避免形式化,按照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分层次设计,题量要简而精。基础题题型多以判断题、选择题为主,这两类题型可以将模凌两可、易混易淆的基础知识或概念、性质、定理中的关键点融入题目中,学生通过思考或小组讨论来解答习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要点、关键点的理解,达到熟练地、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有利于数学解题技能的提高。

五、课堂上要多让学生出彩

余文森教授说:“真正的好课,不是教师出彩,而是学生出彩。简而言之,出彩要出在学生的身上。”数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出彩呢?

一是要多让学生上黑板板演。学生上黑板板演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让答对的学生当众体现成就感;同时,也可以遏制“南郭先生”的产生,让每个学生都懂得不能混日子,要认真学习,有一种学习的紧迫感;还可以充分让学生暴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视为一种教学资源,从学生的问题中寻找教学契机,以学生的问题定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学定教,顺学为教。学生上黑板板演时,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基础的学生,解答不同层次难易度的习题,让学生多产生成就感。

二是课堂上要多让学生点评。学生通过点评别人来提高自己,点评他人的过程既是帮助他人,也是提高自己的过程。学生点评重在质疑、发现、锻炼、合作,它有利于教师的点评,教师点评重在引导、启发、点拨、鼓励,采用的主要方式是追问和点拨。因此,课堂教学中既有教师点评,也有学生点评,应先让学生点评,多给学生点评机会。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点评难易度不同的解答,让学生学会点评,更让学生学会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解题技能。

三是课堂小结要多让学生完成。通过学生的课堂小结,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形成解题思路,得出定理、性质、公式、法则的结论,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形成教学思想与方法。

六、课堂上要留“空白”给学生

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能让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要给学生适当留些“空白”——思维的空间和平台。由于教师留下“空白”,出现学生学习效果提高的现象,叫作“空白效应”。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教学中留下“空白”有以下好处: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学空白”可以使学生从中得到积极休息,消除疲劳,避免“分心”现象;从记忆原理看,“教学空白”使学生较少受到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学习内容容易记忆;从创造和想象原理来看,留下“教学空白”的课更容易使学生荡起想象的浪花,留下创造的思维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下面几个环节中留出“空白”;在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处留“空白”;在提问后留“空白”;当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感到模糊时留“空白”;在概括结论之前留“空白”;在出现错误之后留“空白”等等,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

七、要培養学生问题意识

有效教学针对性原则要求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前阅读和思考中存在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然后围绕问题进行互动教学,切实解决问题。挪威渔民为了不让捕获的沙丁鱼在长途运输中死去,在鱼舱中混杂了几条鲇鱼。鲇鱼混入鱼舱中,四处游动,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避免了因窒息而死亡,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鲇鱼效应”。沉闷的课堂无法达成有效教学,教师需要不时地找一些“鲇鱼”,让平静的湖面泛起美丽的涟漪。这些“鲇鱼”即一个个问题串,是课堂旋律中的一个个鼓点,一个个音断意连的休止符。教学中要给学生营造一种适度紧张而有趣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思维活跃的环境中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课堂提问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给学生善于提问的方法;二是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从而获得知识。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八、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常见的数学思想有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整体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比较思想、数学建模思想等。初中常用的数学方法有换元法、配方法和待定系数法三种。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若把数学知识看作一幅构思巧妙的蓝图而建筑起来的一座宏伟大厦。那么数学方法相当于建筑施工的手段,而这张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外,还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注重对思想方法的渗透,将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教学中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反之,如果单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忽略表层知识的教学,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难以领略深层知识的真谛。因此,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与整个表层知识的讲授要融为一体。

九、要培养学生速度意识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适时适度地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训练,提升思维的敏捷性。数学思维的敏捷性,主要反映了正确前提下的速度问题,数学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考虑训练学生的运算速度 ,另一方面要尽量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原理的本质,提高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因为所掌握的知识越本质,抽象程度越高,其适应的范围就越广泛,检索的速度也就越快。另外,运算速度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理解程度的差异,而且还有运算习惯以及思维概括能力的差异。因此,数学教学中,应当时刻向学生提出速度方面的要求,加强技能方面的训练,还要使学生掌握速算的要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数学习题,让学生限时演算;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一定的速算要领和方法;设计一些竞赛题目,让学生积极抢答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方法,强化技能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十、要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适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分层递进教学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核心内容就是因材施教。新课程从课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价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分层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是: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测试、分层评价。学生分层是指将不同性格特点、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男女性别、兴趣爱好等有差异的学生编成学习小组,便于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教学目标分层是指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分层施教一是指提问、答问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不同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易度的问题,对于差生还要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二是练习和作业要分层设计,一般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三类,内容由易到难,由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到综合技能训练的提高;三是指辅导分层,对于差生,教师要多给予指导,他们的作业要面批面改。分层测试是指测试的题目要视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分层完成。分层评价是指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回答问题情况、考试成绩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评价要求。总之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学有所得,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思考教学的每个设计、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每个活动,都要追问它的有效性,能让学生得到什么。高质量的数学教学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好奇与求知欲,让他们拥有对数学学习的良好感受和丰富难忘的数学活动体验,经历难忘的数学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逐步养成用数学思维来认识和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作者:李向东

第4篇: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近日,我细细品读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发现其中既有生动的教育、教学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那闪光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师来说,依然受用.以下就几条给我印象最深的建议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我们也可以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教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他们才有可能学,才有可能学好。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快乐的围绕着老师身边,和老师交谈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这就是学生喜欢你课的表现.

当我读到第六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时,颇有感受。“后进生”,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相对于一般的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的不久而且不牢固的学生。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

而在这里,我却了解到苏霍姆林斯基这个伟大的教育家是怎样教育和引导他们学习的。我想很多教师认为:“后进生不用读那么多的书,只要把基础知识学会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完全正确的。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生涯里却认为,应该加大他们的阅读量。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曾试用过许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是的,必须使这些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些书。”苏霍姆林斯基给每一个“后进生”挑选一些供他们阅读的书籍和文章,这些书刊都是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揭示各种概念、概括和科学定义的含义的。应当让这些儿童的头脑里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来问他,--这是对他们进行智育的十分重要的条件。

在平时的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成绩差、纪律差的同学,我们称之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时,作为教师

应该摒弃冷眼和偏见,用真情去浇灌,用爱心去培育。教师要及时发现,准确把握每个学困生的优点,使他的优点得以升华、特长得到发展,使他感到“我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我也有自己的优势”,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教师还要善于给他们创设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和空间,正确地加以引导,让他获得成功,只要有一次成功就有改变后进面貌的可能。所以赏识在转化学困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很形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比作一根丝线。他在带领孩子们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课后这样写道:“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围拢来看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这根很细的丝线把孩子们都栓在我的身边来,这就好比是一根无形的缰绳,只要一个儿童的注意力转到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丝线就断了,于是我给他讲的和所指给他要看的东西,他就再也不看,不听了——思想开了小差。”

我在教育教学中体会到,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要连通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这根“丝线”,使用好这根

“缰绳”,而且要在课堂内外连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根“丝线”,通过这根“丝线”来培养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在彼此信任的氛围中教学相长。

《给教师建议》 让我爱不释手,是因为它真正能够让我掩卷沉思时反省自己,使自己看到不足。

第5篇: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协和学校: 邓双强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的很多教育思想都已经深入每个教育者的人心,其中《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给我的感触最深。

书中不但有生动的实际案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而且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可谓案例经典、分析精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育名著。书中主要论述的是教师、学生、阅读及家庭教育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一谈我对这几方面的一些感受 :

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一、教师应该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教育素养首先是指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而其重要特征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 那么 ,这就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底蕴。

面对当今教育新课改的形势,面对新世纪的学生,要做一位好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需要我们老师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呢?很简单,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与书为伴,不断汲取书中的营养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要上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照本宣科,那你就要读书,坚持不懈地读书。

教师,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因此,对教学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读书读书再读书。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广博的知识,创新的思维。然后才能教出具有丰富的知识,能力突出的学生来。俗话说“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也就是这个道理。

我记得我刚来到学校工作的时候,任一个班的语文科目老师,班上的学生,大都活泼好动。特别是班上有几个思维活泼的学生,经常问一些老师都答不上来的问题。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一次语文课上班上一位同学问我:“老师,你知道由三个一样的字组成的字有哪些吗?该怎么念?”这个问题,可能好多老师都没有仔细地去查阅过相关资料,这时 ,我只有搪塞过去。但是,课后怎么都不是滋味, 1

心想,为什么不早一点去了解呢?大家想一下,如果一名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每次都是敷衍塞责,搪塞过去。无疑会让学生觉得这位老师的知识水平是多么的有限。从而,也打击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比如说,书籍、报刊、网络。有的东西,学生知道,而我们的教师却不知道。我一有空就坐下来读读书,做一做笔记。无论是哪一方面的书,我都要读,我想只要通过努力,多读书、多看书。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增长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

只有自己的知识丰富了,学生提的问题也多了,那么学生从教师身上学的东西也多了,那么,他们就会获得对知识的渴望,也树立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很多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大海.即使很多教育大家也都源自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大量的积累。

二、教师应该读专业之书,提高教育素养。

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必读的书就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通过学习,教师要懂得各个阶段的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的状态、性格特征以及记忆的规律,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来教育这些学生,更不用说教育素养。

就拿我班上的学生为例 ,所教的是三年级的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获得成功体验,但又很矛盾,甚至具有攻击性,常常会发生打架斗殴的事情。如果学了教育心理学的就会相应采取有效地措施来教育。也就是多表扬,多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奖励的满足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学效果达到最佳。

三、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平。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教书育人的传统形象已不适应现在的学校教育了。新课标中的老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既是学生的朋友,也是学生的父母;既是领导者,也是合作者。

因此,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无限的关爱。特别是农村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大都在外地打工,一年都难得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所以,被

视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叫留守儿童。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就是他们的父母,给予他们关爱,当是自己的孩子一样。

教育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一、教育首先应该培养出思想素质好、道德高尚的学生(德育放在首位)。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谈到“我的教育理想就是:让孩子们去观察、思考和推论,体验劳动的欢乐和为自己创造的东西而感到自豪,为别人创造美和欢乐并在此中找到自己的幸福,欣赏自然界、音乐和艺术的美,以这种美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心别人的痛苦和欢乐,像关心自己的事情一样关心别人的命运。”他所说的正是和我们现在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那么,我的理解就是,这里的德育放在首位,应该是首要的目标。

我们经常会在报刊或网络上看到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杀死了自己的父母的悲剧。最近,我就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出悲剧:一名留学生从日本留学归来,母亲一早就在机场久久地守候着。没想到留学生一见面就开口向母亲要钱,本来家庭就不宽裕,见母亲拿不出钱来,留学生竟然残忍的将母亲杀死。谁也没有想到苦苦守候儿子回家的母亲等来的却是这样的结局。悲哀!悲哀!

每当看到这样的悲剧,心理有一些莫名的不安。发生这样的悲剧,难道是我们老师对学生教育的缺失?想到这些,作为一名老师的我心理有一些愧疚,难道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竟是这样的“人才”!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连养育自己母亲都敢杀的人还算是人才吗?

由此,我想到了,这名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就有一些坏毛病,恶习。由于没有引起老师、家长的重视,也没有得到纠正,这样恶性循环,不良习惯就积少成多,最终变成了大恶。

因此,首先,我们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养成教育抓起,加强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这就要靠我们老师在工作中多与学生沟通,深入学生,去发现他们的不良习惯,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防微杜渐。

其次,我们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以自己的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素养。

语文教学应当重视什么?

答案是阅读。书中指出:“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阅读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是因为人在赞赏英雄人物的道德美和努力摹仿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自己,用一定的道德尺度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为人。阅读和面对书籍思考,应成为学生的智力需要。这一点对于培养思维素养也是极其重要的,没有思维素养,也就不可能有对学习的渴求和不断掌握新知识的愿望。”

林语堂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别人却替你晒不来。这意味着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就十分重要。阅读兴趣从何而来?主要来自学校教育的影响。

因此,这就要提醒我们的教师,又特别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多让学生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从阅读中去认识感受美好的东西,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内敛自己的道德素养并将其转化为道德行动。

现代的孩子应该需要什么的家庭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这样写道:“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的确,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书中写道:“我们办的“家长学校”已经活动了15年多。它的任务是不断地提高父母们的教育修养水平。讲清楚儿童是怎样受到家长影响的,这也可以促进家长的自我教育。家长知道了儿童的摹仿能力很强,就会经常检点自己,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行为。他们不再把儿童的教育看成是采取一连串的“非常措施”的事,而看成是一种不断的、非常细心的劳动,看成是使自身的行为完美起来”。

我相信,“曾子杀猪”这个故事就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典范。这个故事是说古时候一个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却要哭着闹着要跟着去,这时候,曾子的妻子就哄骗孩子说赶集市回来后会杀猪给儿子吃,孩子一听说要杀猪,就立刻不跟着去了。曾子得知后真的将猪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人要诚信,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曾子妻子后回来没有杀猪,就是欺骗,不诚信,这样的后果会让孩子也变得不诚实、不守信用。这无疑会对孩子产生极坏的影响。

因此,家庭教育无处不在:例如,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温馨就是在培养孩子用过东西放回原处以及爱劳动的良好习惯;阳台上的花草虫鱼,也是悄悄给孩子美的享受,使孩子热爱环境,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小小的学习园地,既赞扬了孩子,又给孩子无声的鞭策……这些细小情节都构成了家庭环境,都在默默地帮助父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能够传递社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不仅仅是父母的语言和行为,父母的心态、家庭的实物环境、心理环境、人际环境等都是影响少年儿童行为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有些家长太过溺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也就是说只有物质环境,缺乏良好的精神环境。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家庭里,父亲成天讲的是吃喝玩乐、吸烟喝酒、赌博成瘾; 母亲热衷于涂脂抹粉、穿金戴银,家中经常是麻将声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样糟糕的家庭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无疑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最后,我想对家长们说的是: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在家中,你们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孩子,给他们树立好的榜样。让我们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茁壮成才一起努力吧!

2011-4-28

第6篇: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为了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于是选择了读书。在大师们的引导下,自己的确收获很多。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被作者的许多话所打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我的读书经历使我认识到,阅读的过程就是自我受到教育和感动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我读了阿尔伯特·哈伯特写的《致加西亚的信》一书,触动很大。书中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美西战争期间,美国总统急需求得在古巴丛林中反抗西班牙军队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的合作,然而,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加西亚到底在哪里。有人对总统说:“或许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于是,总统把罗文中尉找来,把致加西亚的信交给他。尽管罗文也不知道加西亚在什么地方,但他接过这封信,什么也没有说就出发了。三个星期后,他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历尽波折,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勇气终于找到了加西亚。

事实上,触动我的并非这个浅显的故事本身,而是它所传达的那些精神——敬业、忠诚、勤奋。“把信送给加西亚”,已演变成一种忠于职守、信守承诺的象征。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现在重提“忠诚”“敬业”“服从”之类的话题未免有些落伍。可事实上,转型期的社会对这些基本精神的渴求更加强烈,人们总在感叹到哪里寻找到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在充斥着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做事态度的现状下,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就显得弥足珍贵。

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我从事教师职业的可贵;我深深地认识到,唯有做好本职工作,才是最踏实和安心的。正因为有这么深的体会,我才领略到了“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语)的真谛。

所以说,我们还是来听听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话吧:“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1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这里的问题还不仅在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叙述、演讲)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

在读书中成长应该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当教师的人应当记住:对于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不管他已经被耽误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应当让他在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脚。我们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这样一种专业,它不仅是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自尊感。”

第7篇: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聆听经验·反思经历·分享财富

龙街中心完小 王燕

古人云:“开卷有益”。于是,我借假期的闲暇,认真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书中鲜活的实例阐述、精辟的理论分析娓娓道来,时而让我茅塞顿开、时而让我拍手叫绝、时而让我柳暗花明、时而让我冥思苦想……

众所周知,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生前留下了40多部成果著作,600多篇论文,1200多篇儿童小故事。他的教育思想历经千锤百炼,浮现如玉瑰宝,已经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内心世界,他的名字在人们心中无疑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教师职业中走向成功的典范。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我认为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一颗颗干渴的灵魂。《给教师的建议》攫取了他教育教学思想和策略的精华,给了我们一线教师切实可行的一百条建议。书中许多思想、许多教育方法、教学策略,让我产生了共鸣,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

书中让我感触颇深的是“怎样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问题。大家老师平时都会说:我们要一视同仁、善待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大家老师平时也会说:我们要因材施教;大家老师还会说:我们不能歧视后进的孩子。说归说,要做到确实很难,但是我们依然得努力做到才行。聆听苏霍姆林斯基的第一条建议——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让我懂得了,做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同时,不要对学习能力弱的孩子抱怨,不要对他们说某某人行,你为什么不行?这样会伤了孩子的自尊。而是要让他们跟自己比,鼓励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不仅让他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让他知道,全班的人都看到他的进步,并为他的进步喝彩。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无愧我们口中的一视同仁和因材施教,才真正做到善待每一个孩子、不歧视每一个孩子。“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赏识每一个个体”,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这一思想不仅仅体现在这第一条建议中,而是贯穿于整本书中,激励着每一位教师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有个性的学生。未来的教育阵地上,我一定努力学会赏识每一个学生,让我的每一个学生在赏识中成长、进步。

书中让我幡然醒悟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的必要性。也许我们曾经以为:我们小学教师,不就是孩子王嘛,教教他们,现在的学识储备已经绰绰有余了。“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苏霍姆林斯基一语道出了教师成长的秘诀——读书。如今,“教师要多读书”这个观点已越来越为大家接受。可我有时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备课、上课、批作业、补差等已忙得我焦头烂额,哪有时间读书呢?只有在写论文、写计划、总结或上公开课时,才觉得自己有点黔驴技穷,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长此以往,周而复始,使得我不阅读也心安理得。然而,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第18条、第19条建议和后边的相关建议后,我深深感受到读书的必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后进生所读的书籍里,在他从周围世界里所遇到的事物中,应当经常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用惊奇、赞叹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正像用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肉的萎缩一样……在儿童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大脑,迫使它加强工作。”对于学生而言,读书竟有此奇特的功能,那于我们教师而言定也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吧!再者,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我们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素养,读书是条实惠而必要的途径。我相信每个教师都渴望自己才学渊博,上课旁征博引,学生身临其境。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与平时自己对书籍的广泛涉猎是息息相关的。专业书籍的阅读、领会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对于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会有裨益;非专业书籍的阅读同样重要,它会从另一个角度来拓宽我们的思路,更加广阔地增加我们的智慧。我会牢记书中所说“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显得像识字课本一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你才可以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的。”我懂了,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贵在持之以恒,贵在养成习惯。今后的人生,我定要求自己与书为伴,让自己始终与时俱进,让自己始终在进步。

品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仿佛亲耳聆听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之谈,让我在聆听中不断反思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经历,使我在反思中悟出了许多教育教学的真谛,它将成为我教育阵地上享用不尽的财富!

第8篇: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乌兰布统小学 魏雪梅

几乎所有一线教师都在感叹,现在的书越来越难教了,我想这也的确是实情。教学中一些孩子的行为和表现确实常常令人困惑:为什么对我们精心背出来的课无动于衷?为什么不能专心致志地学习40分钟?为什么老是的苦口婆心转眼就忘的一干二净?为什么连起码的认真规范书写都做不到?细细翻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来感受书中的确涉及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许多道理,使我又看到了教育的曙光。事例大部分是建立在教授小学生之上的,但其中蕴涵的道理是处处可见的。如在开篇第一章‘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时,他谈到: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其实就是提醒我们老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要尽其所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并变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快乐的过程。再如书中还谈到了思考的重要性: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P11)。同样,在第48条建议‘要思考,不要死记!’中也提级了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性。是的,教师的任务是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自己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啊,这一点是我平日里试图努力尝试的,可操作起来需要花费心思,由于受一定惰性思想

1 的影响,自己在平日里所下的工夫还是不够的。书中像这样的教学故事及案例所蕴涵的教育思想比比皆是。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很形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比作一根丝线。他在带领孩子们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课后这样写道:‚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围拢来看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这根很细的丝线把孩子们都栓在我的身边来,这就好比是一根无形的缰绳,只要一个儿童的注意力转到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丝线就断了,于是我给他讲的和所指给他要看的东西,他就再也不看,不听了——思想开了小差。‛我在教育教学中体会到,教师这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做到教书育人、持续稳定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要连通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这根‚丝线‛,使用好这根‚缰绳‛,而且要在课堂内外连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根‚丝线‛,通过这根‚丝线‛来培养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在亲切、和谐、彼此信任的氛围中教学相长。

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了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而我呢?自从工作后,似乎就懒得拿起一本书细细品味,有的只是看看小说杂志等闲散作品,大多数时候还是忙着批改作业、上课、备课,有多少时间经常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杂志在阅读呢?一个成功的老师应该是一个会读书会思考的人,我想今后我要从繁重的教学中抬起头来,多看,多想,多实践。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只有当老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大纲宽广得无

2 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P412)他还说道;真正的教学能手知道的东西,要比学校里学习的东西多得多,以致于有经验的教师注意的中心是教育过程,而不是教材内容。的确,要达到这种地步,是要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书中还谈到: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教育素养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有关教师素养的论述,让我深刻理会一名好老师的身后所凝聚的自身人格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归纳的有关教师的教育素养方面的看法,字里行间体现了对教师素养的深刻理解。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大教育家对教育事业的拳拳之爱,殷殷之情,告诫我们的是更贴近实际教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他是一生都在做教育啊!教育的学问与艺术永无止境,教师的魅力在于不断的孜孜以求。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启迪着我重拾书本,重温那股墨香!

第9篇: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嘉善第二高级中学 李广

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其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建议,汇聚成一条广阔的河流。今天读来,仍然历久弥新。他给我们的建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如何提高自己,另一方面是怎样对学生更好。笔者把这两方面的所得所思总结如下: 一 若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不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必然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最佳的办法就是阅读。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如果你„„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在阅读中,积累教学素材,开阔眼界。

当然,阅读的优点不仅在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充分激情地为我们描述的那样:“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叙述、演讲)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通过知识的积累和阅读中思维的锻炼,必然能使教师的教学技艺达到炉火纯青。从而,学生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心灵就能获得永不枯竭的“活水”的浇灌。

二 调动学生思维,活化知识

我们每天都在教授学生知识,到底什么是知识?知识难道仅仅是一段段的文字、一连串的数字或者一道道的题目。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了一个全新的解释:“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从这个简单的定义中我们发现了最具启发性的词汇“思想”和“激趣”。能够占据人的思想首先要是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并且使能够支撑人思考的活性知识;能激发人兴趣意味着是人们需求的、对人有用的内容。

现实是,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是“死”的知识,并且以不科学的手段大量塞到学生的脑袋里。就比如说儿童对词汇的学习,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淡、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最终,学生也不会使用这些词汇,更不会热爱词汇学习。如果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就应注意“ 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

那到底怎样把知识变活呢?苏霍姆林斯基对次进行了详细地论述。

第一,激发疑问。“获取知识„„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人都是由好奇心的,只有提出真正吸引学生的问题,最好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才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第二,填补“真空”。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可能一个学生记住了所学的东西,而另一个学生却有所遗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得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使每一个学生在听讲解时,都能按照自己的路子,从意识的仓库里把所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而如果在意识的仓库里的某个地方正好是个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处断了线,那教师就得补充讲解,填补这个空白,克服思路脱节的现象。

第三,鼓励阅读。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教师的工作就越来越容易了。

第四,给予指导。比如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而这一点正是顺利地学习和整个智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学生思考着读过以后,能够清晰地领会对象的整体和组成部分、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约性。

这里又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如何思考?思考对活化知识有什么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事实的思考,同时也就是对概括的逐步的识记。思考和熟记的统一表现得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这里的思考涉及到对知识的抽象能力,学生能在思考事实、现象的过程中掌握抽象真理,用思维把握住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事物、事实、情况、现象和事件,学生“学会了思考各种因果的、机能的、时间的联系”。因此,思考就是对知识的抽象化,通过抽象知识掌握其本质内容。比如,学生会不会对算术应用题的条件进行思考,正是取决于他是怎样掌握抽象概括的。那些没有思考过足够数量的事实而单纯背诵抽象概括的学生,就不会思考应用题,不能用思维把握住各个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反地,如果学生在脑力劳动中对抽象真理的识记是以深入思考事实为基础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识记,那么他在算术应用题里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数字,而是各个数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学生把应用题的条件读一遍,先撇开数字不管而对它进行思考,先不进行具体的算术运算,而是先设想一个总的解答步骤。

通过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活化知识,就会使学生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压在他肩上的学业落后的负担就越轻,他的思想对于以后再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准备就越充分,他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就越好。

读过《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感觉收获颇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再接再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上一篇:崇尚科学内容下一篇:目标管理责任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