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毕业设计总结

2022-03-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过得很快,四季轮回的过程中,一年忙碌的工作时间结束。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大家通过工作,可学到更多方面的工作知识,也留下了众多的学习回忆。为记录这一年的成长,可编写一份年终总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子毕业设计总结》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电子毕业设计总结

电子设计大赛活动总结

2011-09-17出元件清单....2011-09-1706:11官网出题——比赛正式开始

从元件清单已经能猜到题目的大体轮廓,电子设计大赛活动总结比如烟雾传感器热释电等可能是跟家居环境监测有关。万用电桥测电容电阻等。

经过

3、4个小时的商讨我们决定做e题——三相多功能电表。任务是设计并制作一个能同时对三相工频交流电(频率波动范围为45-65hz)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三相有功功率、三相无功功率、总有功功率、总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网频率、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进行测量的数字式多用表。

对于这题首先要把很多概念性的东西搞懂,然后进行设计。我和大头感觉选这题真的很幸运,每当在某个技术问题上卡住的时候,我们总能有意或无意间解决问题,就像《人在囧途》中的那位——福将(“猴哥”,我是福将吧,硬件我可是没有出现问题哈,还算满意吧?哈哈)

从早上

7、8点起来,到晚上

2、3点睡觉,就这样

8、9天始终是这样的作息时间。饭的问题,由“海夫卡卡”解决,他每天到饭点就去帮我们买饭,这次海夫卡卡做的真不错,论文写的很有质量,我们基本没有修改,在制作过程中也帮了很多。睡觉就在隔壁实验室,有人问道睡在哪里?我说在试验台上,哈哈。我们真是睡在试验台上的,那种比较大的试验台。

在这些天感觉快乐要大于辛苦,“男人海洋”的搞笑头像以及言谈,我和大头(猴哥),在说话的时候,当提到他的时候,总是很难想到他的真实名字,而是他的网名——男人海洋。当大头调程序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会说“找男人(海洋)问问去”。猴哥也很搞笑,看着猴哥,你不得不开心,他脸上分明就写着一个字“笑”。与猴哥合作那么多次了,每一次,感觉都是很成功,即使有些时候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总是收获很多快乐。

言归正传,说说我们的设计制作——我们采用att7026c作为电能采集及数据处理芯片,由继电器组成控制电路对3个电压等级(100v/220v/380v)进行切换,对att7026输出数据由58单片机构成的主机进行处理,实现掉电存储、液晶显示、键盘控制以及485通信和红外传输等功能控制,从机负责信号的接收,实现远程抄表。

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就是校表,采用硬件和软件校表。由于实验室条件所限很多项目无法检验。调压器坏了,我们只能对220v电压下进行试验。由于压敏电阻没有买到相应的型号,ptc也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所以过载保护没有能很好实现。还有就是误差没法降低到最小。总之本次设计有很多不足,当然,我们也学到很多知识。

这次是去德州,从早上6点出发,下午1点到,然后准备答辩。由于e题测试较麻烦,我们组在晚上11点多才答辩好。回到青岛是早上5点多了。然后睡了一天。呵呵

就像男人海洋在回来的路上深沉说的一样,“此时(电子设计大赛)的感受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第二篇:电子设计竞赛总结报告

电子设计竞赛总结报告 前置部分写作的基本要求

1.题名

题名(题目名称)是选择的设计作品的名称,例如2009年赛题本科组有: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2009年A题),声音引导系统(2009年B题),宽带直流放大器(2009年C题),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2009年D题),电能搜集充电器(2009年E题),数字幅频均衡的功率放大器(2009年F题)。2009年赛题高职高专组有:低频功率放大器(2009年G题),模拟路灯控制系统(2009年I题)。

应注意的是:题名必须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发给的题名相同,不能改变。题名后面不能提供参赛设计者的姓名、学校的名称和指导教师的姓名,以及与参赛队有关的一些标记。

2. 摘要

摘要是设计总结报告内容浓缩的精华,应包含设计总结报告的全部信息。摘要是放在设计总结报告的前面,而摘要的编写则应在设计总结报告定稿后才能够进行。

在一般的科技论文中,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是摘要的四要素,设计总结报告的摘要也应包含有这四个要素。

注意:在电子设计竞赛的设计总结报告编写时,对四个要素所包含的内容应做适当的调整与删减,主要突出方法和结果,对目的部分对说明做什么、为什么要做、研究、研制、调查等工作的前提等内容,以及结论部分对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内容,可根据作品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删减。

摘要编写的一般格式如下:

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注:在(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括号及括号内的文字不出现在摘要中。

在设计总结报告中,也可以将结果与结论合并在一起,编写的格式如下:

摘要:(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为了强调设计总结报告的结果,四要素也可以按结果、结论、目的、方法顺序排列,格式如下:

摘要:(结果)×××××××××××××××××××××××××××××××××××××××××××××××××××××××××。(结论)×××××××××××××××××××××××××××××××××××××××××××××××××××××××××。(目的)×××××××××××××××××××××××××××××××××××××××××××××××××××××××××××××××××××××××××××。(方法)×××××××××××××××××××××××××××××××××××××××。

设计总结报告要求有与中文摘要相应的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编写的一般格式如下:

Abstract:(Purpos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

应注意的是,而对于“目的”的英文用词,有Objective, Aim, Purpose 3种用法,国家标准对此也没有规定,在各期刊上的用词可能会不一致。

(3)摘要写作的一些基本要求与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写作的一些基本要求与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在设计总结报告中,摘要的位置是固定的,它位于设计总结报告的题名位之下。

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

要字数可以略多。

摘要的全文不分段落,应当结构严谨,首尾连贯,语气流畅,表述简明,一气呵成。

摘要的内容应该繁简适度。摘要的内容过简,可能会忽略摘要四要素中的某些要素

的表述。当然,摘要内容也不能过繁。如果撰写的内容超过四要素的要求,如在摘要中解释专业名词,有的把过多的实验数据写入摘要之中等等,就会出现摘要内容过繁的问题。

摘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使用“本人”、“作者”、“本文”、“我们”、“我们课题组”、

“我们研究小组”等作为主语。

摘要一般采用的是省略主语的句型,如:“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报道了„„(研究对象)现状”,“进行了„„(研究对象)调查”等表述方法。

摘要中应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一些新术语可用原文或外文译出后加括号注明。

摘要中的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能清楚理解以外,在首次出现

处应加以说明。

摘要中应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一般不得出现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

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

号和术语。

摘要应采用简短陈述的风格,应不加注释和评论,一切不实之词、自我夸张词语都

应删除,如:“最先进„„”;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等。

3. 关键词

关键词也是设计总结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表示论文的主题内容以及文献标引的功能。在国家标准GB 7713-87中对关键词有明确的定义。应注意的是,关键词不能够写成关键字,词与字是不同的,在此不能混用。

关键词在科技论文内的位置是相对固定不变的,安排在设计总结报告的摘要的下方。

关键词的选择:应包含论文的核心思想和主题内容,应具有专指性,数量为3~8个。关键词的排列应当是有序的,而不应是无序的堆积。

题名是关键词的词源之一。在拟定关键词时,可从论文的题名中选取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研究目标等单词或专业术语,作为关键词。关键词可以从层次标题的题名中选取。

4. 目录

目录包括设计总结报告的章节标题、附录的内容,以及章节标题、附录的内容所对应的页码。应注意的是:虽然目录是放在设计总结报告的前面,但它的成型和整理确是在设计总结报告完成之后进行。

章节标题的排列建议按如下格式进行: 1 ×××××××××(第1级)

1.1 ×××××××××(第2级)

1.1.1 ×××××××××(第3级)

(1)×××××××××(第4级)

① ×××××××××(第5级)

×××××××××(第6级)

„„„............。 注意:在目录中,只需要列出3级标题。 【活跃】小 2015/7/27 20:07:05

有点多建议保存下来电脑看

【活跃】小 2015/7/27 20:07:13

@huikai 20:09:03 【吐槽】huikai 2015/7/27 20:09:03 OKv 【活跃】小 2015/7/27 20:09:35

我这些哥们还是挺靠谱的

电子设计竞赛 设计总结报告写作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 图的运用

图是工程师的语言,是一种简明的、形象的、直观地表述论文内容的方法,是设计总结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有着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图包括系统方框图、电路图、流程图等。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在设计总结报告中,图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复杂的系统结构,一些电路,其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往往很难直接用语言表述清楚,而采用图来显示,往往可以“一目了然”,有“一图胜千言”之功效。

2. 表的运用

表也是一种简明的、形象的、直观地表述论文内容的方法,通常用来表述观察、测试、统计、计算的一些数据,也是设计总结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表应有自明性。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

在设计总结报告中,表也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的测试数据、元器件参数等往往很难直接用语言表述清楚,而采用列表方式,往往可以清楚的表述。

3. 数字的使用 在国家标准GB/T 15835-1995中对数字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具体请参考相关文档。

如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的使用,时间(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 物理量,非物理量,多位整数和小数,概数和约数,代号、代码和序号,引文标注等。

4. 数学、物理和化学式 数学、物理和化学式的表示方法的一般要求如下:公式一般另行或录排在文稿的中央(居中放置)。公式的序号可以分篇、分章独立编写,也可以全文统一编号。公式的序号用圆括号括起,一律写在公式同行的右端。

5. 量与单位

在设计总结报告中,为了表述设计的过程和成果,往往会涉及量与单位,正确使用量与单位是论文规范化的基本要求之一。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以下简称法定单位)包括:

(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5)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6)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

法定单位的定义、使用方法等,由国家计量局另行规定。

6. 打印规范

设计总结报告以A4标准页面排版(21×29.7cm2),1.5倍行距,建议的字体、字号等要求如下:

一级标题:小二号黑体,居中占五行,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

二级标题:三号标宋,居中占三行,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

三级标题:四号黑体,顶格占二行。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

四级标题:小四号粗楷体,顶格占一行。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

四级标题下的分级标题的标题字号为五宋。

标题和正文中的英文字体均采用Times New Roman体,字号同标题字号。

7.装订顺序

① 封面页:首页为封面,题名写在封面上;

②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页:摘要的字数在200至300字之间,关键词在3~8个之间;

③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页:根据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翻译;

④ 目录页:应有小节对应的页码,目录列出第3级标题;

⑤ 正文页;

⑥ 参考文献页;

⑦ 附录页。

8. . 页码

设计总结报告的前面部分的中英文摘要页、目录页用小写ⅰ、ⅱ、ⅲ、ⅳ顺序编页。正文必须打上页码,页码格式为“第X页,共X页”;居中打印(5号宋体)。

电子设计竞赛总结报告 前置部分写作的基本要求

1.题名

题名(题目名称)是选择的设计作品的名称,例如2009年赛题本科组有: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2009年A题),声音引导系统(2009年B题),宽带直流放大器(2009年C题),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2009年D题),电能搜集充电器(2009年E题),数字幅频均衡的功率放大器(2009年F题)。2009年赛题高职高专组有:低频功率放大器(2009年G题),模拟路灯控制系统(2009年I题)。

应注意的是:题名必须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发给的题名相同,不能改变。题名后面不能提供参赛设计者的姓名、学校的名称和指导教师的姓名,以及与参赛队有关的一些标记。

2. 摘要

摘要是设计总结报告内容浓缩的精华,应包含设计总结报告的全部信息。摘要是放在设计总结报告的前面,而摘要的编写则应在设计总结报告定稿后才能够进行。

在一般的科技论文中,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是摘要的四要素,设计总结报告的摘要也应包含有这四个要素。

注意:在电子设计竞赛的设计总结报告编写时,对四个要素所包含的内容应做适当的调整与删减,主要突出方法和结果,对目的部分对说明做什么、为什么要做、研究、研制、调查等工作的前提等内容,以及结论部分对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内容,可根据作品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删减。

摘要编写的一般格式如下:

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注:在(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括号及括号内的文字不出现在摘要中。

在设计总结报告中,也可以将结果与结论合并在一起,编写的格式如下: 摘要:(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总结报告评分标准和组成

1.设计总结报告的评分标准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品由基本制作部分、发挥制作部分和设计总结报告3部分组成,总分150分设计总结报告是电子设计竞赛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总分的1/3,即50分。注意:从2007年开始有一个变化,不同赛题的设计总结报告的评分项目和评分标准是不同的。从2007年开始,竞赛分为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分别出题进行比赛,高职高专组的设计总结报告为20分。具体评分要求可以参考历届赛题。

设计总结报告的评分是一个独立环节,评分过程是在作品通过专家测试后进行。学生的设计总结报告是以密封的形式提供给专家组,专家参照由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提供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设计总结报告的评分项目由方案设计与论证、理论计算、电路图及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数据、结果分析、设计总结报告的工整性等六个方面组成。

2. 设计总结报告的组成

设计总结报告是每个参赛小组都必须提供的文件。

电子设计竞赛的设计总结报告由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部分3个部分组成。

① 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目录

② 主体部分包括:系统方案比较与设计,理论分析与计算,单元电路设计与计算,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结论,参考文献

③ 附录部分包括:系统操作说明,元器件明细表,仪器设备清单,电原理图,PCB图,程序清单

第三篇:电子设计大赛参赛总结

历时5天时间的吉林省“迪瑞杯”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终于圆满结束。在院系领导的关心、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和组里成员的合作努力下,我们组取得了自己预期的成绩——成功参赛奖。

此次电子设计大赛从9月4号开始培训到9月8号结束,共历时4天。我们以前的课程学习的单片机是80C51系列的,虽然51单片机应用广泛,但考虑其处理速度及系统的实用性,我们开始决定选择430单片机。这就意味着我们一切需要从头开始,这增加了我们学习和实验的难度。在最开始,我们主要是学习430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在利用试验箱做了几个基础试验,包括I/O口输入输出、AD转换、串口及各个模块的综合实验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以便我们更好的掌握430单片机的编程方法和思想。但是由于对430单片机的使用经历甚少,而且参赛时间很短,所以在第三天决定改用51单片机。

在跟各位51单片机大神的交流后,对51单片机有了深刻的理解,我们组员之间在交流合作中也有了很深的默挈。9月4号试题单出来后,在段清明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分别针对题目,选择了A题——程控直流稳压电源,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进行了测试,因为规定要8号早晨交报告,时间非常紧张,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个试题的综合报告,我们在实验室里连续奋战了几天。在这期间,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不过在老师的指导和我们组员之间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终于克服了种种难关,终于没有辜负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心血和希望。

当然,在这次的比赛中,我们受益匪浅。不用说我们在其中学到的新知识是多么有价值,也不用说它拓宽了多少我们的眼界,只是说它让我们的能力得到的提高就已足以成为我们努力付出的回报。首先,它增强了我们查阅资料的方法技巧,更是大大的提高了我们自学的能力,“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这为我们以后学习新的知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这才是我们最值得高兴的获得。其次,它还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理论与现实总是用通过实践联系起来的,我们在这次比赛中不再是局限于课本或是参考资料中的理论知识,而是把所有的实验都按部就班的做过,并通过实验结果对所理解的知识进行了加强巩固,更是对原来的理解偏差进行了改正,使我们对所学的51板理解的更加透彻。而且我们自己动手焊接了不少硬件电路,用到了大量的基础知识,还把实习中学到的焊接技术,PCB技术等用上了派场,对以前的知识进行了一次整合。再来,它增强了我们的沟通能力。合作精神是一个团队成立成长的根本所在,我们组的队员从第一个合作项目起就十分的团结,大家各有分工,共同讨论,使别人理解自己的意思成为最基本的要求,这无形当中就加强了我们的表达能力,也为我们日后的工作能力打下了基础。

电子大赛给予我们的还有很多,比如遇到那么多志趣相投的同学,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互帮互助,增强了合作意识等等。我们的这些受益都要感谢院系领导给予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是给了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得到成长,更是在环境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帮助,让我们能够顺利的完成这次学习,而且多次在精神上鼓励我们,给我们了很大的动力,使我们坚持下来。还有我们的老师悉心的指导我们,在我们遇到难题时,给我们很多实用性的建议;在我们有疑惑时,给我们不厌其烦的讲解。同时也在生活上关心我们,使我们学习坏境的条件尽量完善。他们一直尽心尽力的陪伴我们走到最后,他们让我们感觉老师不再仅仅是一个指导者,而是像一个家长带领我们成长,让我们跟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紧密,让我们对老师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尊敬。在这里我们衷心的感谢院系领导和我们的指导老师们!

第四篇:电力电子专业课程设计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电力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在是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如果把计算机控制比喻为人的大脑,电磁机械等动力机构喻为人的四肢的话,则电力电子技术则可喻为循环和消化系统,它是能力转化和传递的渠道。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电气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十分重要。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电力电子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能综合运用相关关课程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学会和认识查阅和占有技术资料的重要性,了解专业工程设计的特点、思路、以及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掌握专业课程设计中的设计计算、软件编制,硬件设计及整体调试。通过设计过程学习和管理,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以期达到提高学生设计能力。

从理论到实践,在专业课程设计持续的日子里,可以培养学生学到很多东西,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教育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随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同时会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整了个设计过程对很多学生而言可以说是困难重重,譬如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不会查阅资料,觉得无从下手等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通过互动指导,教育学生一步一步的制定并依次实施计划,并在设计计划执行过程中教会他们查阅资料,鼓励他们克服心理上的不良情绪,不断的学习和解决难题,不断磨练炼学生意志的过程。总结本次课程设计,根据设计过程学生表现以及实习报告,本次课程设计有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并使学生得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实际局部设计从收集资料、方案比较、软硬件设计及整体调试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工程设计中分析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做必要的准备,并为毕业后的工作学习提供了借鉴思路,。

第五篇:电子课程设计总结(模版)

河南科技学院机电学院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比赛倒计时设计

专业班级:应用电子技术教育091 姓

名:

王艳杰

号: 20110325124

时 间:2013.12.9 ~ 2013.12.27

指导教师:张 伟 邵 锋 杜留锋

完成日期:

2013 年 12 月

21 日

目 录

1.引言………………………………………………………………………………1 2.总体设计方案……………………………………………………………………1 2.1 设计思路………………………………………………………………………1 2.2 总体设计框图…………………………………………………………………2 3.设计原理分析……………………………………………………………………3 3.1 60秒计时器 …………………………………………………………………4 3.2 秒脉冲发生器…………………………………………………………………5 3.3 译码显示电路…………………………………………………………………7 3.4 控制电路………………………………………………………………………8 4.总结与体会………………………………………………………………………9 参考文献……………………………………………………………………………9 附录1………………………………………………………………………………10 附录2………………………………………………………………………………11

2

比赛倒计时器设计任务书

1.设计目的与要求

设计一个倒计时牌。准确地理解有关要求,独立完成系统设计,要求所设计的电路具有以下功能:

(1)设计的倒计时牌,能直接显示时间; (2)能同时实现60秒计时,9秒暂停倒计时;

(3)60秒计时结束有声音提示,9秒计时结束有灯光提示。 2.设计内容

(1)画出电路原理图; (2)元器件及参数选择; (3)电路仿真;

(4)搭接所设计的电路完成设计功能。 3.编写设计报告

写出设计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总结体会。 4.答辩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叙述并回答问题。

3

比赛倒计时器

摘要:本电路通过555与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输出标准的秒脉冲信号,送往倒计时电路,计时电路的秒计时、分计时。输出则送往译码显示电路,显示出当前时间。 关键字 :计数器;555定时器;七段数码管;发光二极管 继电器等

1、引言

电子课程设计是我们学习电子课程系列中的一门设计课程,其目的是锻炼我们综合运用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以及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使用集成芯片及调试电子系统的能力,同时了解基本逻辑单元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今后进行复杂的综合型电子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打下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计时器,如在一些体育比赛中经常使用这类计时器来计算时间,它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并具有报警功能,具有提醒作用、安全措施中的定时报警器、游戏中的倒计时、维持秩序的交通信号灯、红绿灯、交通信号控制机、闹钟等等......因此计时器在现代社会中是很重要的。

2 、总体设计方案

通过分析设计目的和要求,该比赛倒计时主要可由报警电路、控制电路、译码显示电路、计数器、秒脉冲发生器五部分组成,其中计数部分为核心电路,在设计电路时考虑到元件的限定,因此,在给出元件的范围的条件下,完成电路的设计。另外,计数器完成60秒倒计时的功能。在60秒计时结束时报警电路会出现声音提示,9秒计时结束时会有灯光提示,这一部分有报警电路实现。而电路的启动、暂停或将继续等功能由控制电路实现,此外控制电路还要实现电路的清零功能,在设计控制电路时,应正确处理各个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在操作直接置数开关时,要求计数器置数,数码显示器显示60。译码显示电路主要由两个七段数码管显示60至00的循环。

2.1设计思路

比赛计时器的主要功能是实现60秒倒计时,在考虑到限定的元器件的范围内没有74LS192,可由74LS193实现六十进制的加法功能,然后通过一些逻辑门电路(主要有74LS00和74LS20)实现倒计功能。然后将其输出通过译码器CD4511接至数码管,从而显示60至00的时间循环。计时结束时会有灯光提示,由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实现。使用555构成多谐振荡器发出1HZ的脉冲波接入到CD4013芯片的脉冲端,从而开始进行秒60倒计时功能。

4

2、2总体设计框图

图一:倒计时设计总体框图

它包括秒脉冲发生器、计数器、译码显示电路、报警电路、辅助时序控制电路(简称控制电路)五部分组成。该设计中用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来代替报警电路,二极管发光或蜂鸣器响即代表报警。秒脉冲发生器产生的信号是电路的时钟脉冲和定时标准,但本设计对此信号要求并不太高,故电路可采用555集成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构成。控制电路完成计数器的直接清零、启动计数、暂停/连续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显示与灭灯、定时时间到报警等功能。

3、设计原理分析

3、1 60秒计数器

60秒倒计时电路主体部分在时钟脉冲的输入情况下工作,下面进行具体分析。电路开始实现倒计时功能。使用74LS193分别做个位(低位)和十位(高位)的加法计数器计(六十进制),个位可由十进制实现,十位可看成六进制。当在给个位CP1一个脉冲时,CD4013开始计数,个位从0到 9循环,直到下一个CP1秒冲到来后通过两个与非门将“1010”送给十位的CP1脉冲,十位开始计数,实现5进制记数,因此完成了60进制正计数器,然后将60进制的计数器送到下一级74LS00与74LS20,通过逻辑转换实现60进制正记数到60进制倒记数,从而实现倒计的功能。

CD4013芯片其内部是有两个D触发器组成,所以可用两块4013芯片实现十进制

5

加法的功能,十位可设计为六进制的加法器由设计目的和要求可知需要从始时的“60”倒计到“00”然后停止,所以,还需要在加法计数器的基础上将其该成六十进制的减法计数器。再有后面的CD4511数码管驱动电路送给数码管,从而显示60秒倒计的数字。具体电路如图

(二)所示

VCC5VJ3VCC5X3Key = Space18 2.5 V23VCC5VU10AU1A74LS00D&0CKU11A674LS00D114VCC5437126U33~EL~BI~LTBCD/7SEGDADBDCDDOAOBOCODOEOF1312111091514ABCDEFGU34274LS00DU24AU4R01&R02CTRU14A1674LS00D13U3A74LS00D8U21A74LS00D474LS00DU13A&14DIV2INAQADIV8QB1298111112U6B&368OG51525354555657R2585960616263641INBQCQD74LS00DU23A74LS00D4511BD_5V2X8DIP360 Ω 74LS00D0U1565BUZZER200 Hz Q174LS93DJ4VCCKey = SpaceVCC5VVCC5VU8A&67R32kΩ662N1132AVCCVCC74LS20DVCCJ1XFG2Key = Space15U7023R01&R02CTRU26A&U17A19&74LS00D5V3634U2A224069BCL_5V40U5A74LS20D0VCC5VCKU27A&2393514DIV2INAQADIV8QBU18A&2829VCCU31543712~EL~BI~LTBCD/7SEGDADBDCDDOAOBOCODOEOF1312111091514ABCDEFGU321298114069BCL_5VU5B4069BCL_5VU5C1INBQC2074LS20DU28A&2474LS00DQDJ274LS93DVCCKey = SpaceVCC5V74LS20DU19A&25&U20A6312174LS00DU22A4069BCL_5V&74LS00D26U25A&OG33373839414243R1444546474849504511BD_5V302X8DIP360 Ω 74LS00DU29A32&2774LS00D74LS20D

(二) 60秒倒计时电路

3.2 秒脉冲发生器

555定时器是一种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相结合的中规模集成电路。该电路使用灵活、方便,只需外接少量的阻容元件就可以构成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等,因而广泛用于信号的产生、变换、控制与检测,因此可利用利用555构成的多谐震荡电路给CD4013计数器提供一个时序脉冲信号,使其进行加计数。电路如图三所示。

当接通电源后,电容C被充电,当vc上升到2Vcc/3时,使v0为低电平,同时放电端导通,这时,电容器C通过电阻R2和D端放电,电容C放电所需的时间为 :TPL=0.7R2C.当放电结束时,截止Uc下降到三分之一Vcc时,Vo跳变到高电平,电源

6

Vcc又通过R1和R2向电容C充电。所需时间TPH=0.7(R1+R2)C.当vc上升到2Vcc/3时,电路又翻转为低电平如此循环,振荡不停电容器C在三分之一Vcc和三分之二Vcc之间充电和放电,于是在电路的输出端就的到一个完整的周期性矩形波。利用振荡频率f=1/TPL+TPH=1,可确定电阻R

1、R2和电容C的取值。

LED2105V7Vs510kΩ510kΩRRRSTVCCOUT0R810kΩ9J5RL11nHVDDKey = JVDD5V1311R121kΩR1010kΩ15220uFC65DISTHRTRICONGND5VVs12kΩR122kΩR234220uFC10nFCfRSTDISTHRTRICONGNDR910kΩVCCOUTJ6A12Key = A 10nFCf0555_VIRTUALTimer555_VIRTUALTimer0

图三:秒脉冲发生器 3.2.1 芯片NE555 NE555是时基集成电路,它在应用和工作方式上一般可归纳为3类。每类工作方式又有很多个不同的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单一品种的电路外,还可组合出很多不的内部功能原理框图和内部管脚图

同电路,如:多个单稳、多个双稳、单稳和无稳,双稳和无稳的组合等。下图四是NE555。

7

图四

3译码显示电路

该部分电路由两个CD4511译码器和共阴极七段数码管LED显示器组成,通过计数器的输出加到译码器的输入,从而实现共阴极七段LED显示器从60递减到00的计数功能。

图四:译码驱动电路

3、4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要完成以下功能:

1)开关J6在电路图中起到启动的作用,闭合启动开关J6,计数器完成置数功能,

8

数码管显示60秒字样,计数器开始进行递减计数。

2)开关J2在本设计中起暂停/连续作用,当启动开关闭合后,计数器进行递减计数。若闭合开关J2,则计数暂停,控制电路封锁时钟脉冲信号CP,显示器上保持原来的数不变,当开关J2断开,计数器继续累计计数。

3)当计数到零时,两数码管输出均为零,将十位74LS93的9脚和11脚及个位的74LS93的12脚和17脚通过74ls20与蜂鸣器接在一起。实现60秒计时结束有声音提示的功能。(电路图如图五所示)

0U1565BUZZER200 Hz Q1662N1132AVCCVCC5V

图五

5V7Vs510kΩ510kΩRR8R1010kΩ6220uFC3RSTDISTHRTRICONVCCOUTU8A&67R32kΩ74LS20D

R810kΩ9J5RL101nHVDDKey = JVDDLED254R121kΩ5VGND10nFCf555_VIRTUALTimer0

图六

4)利用5V的继电器和555的延时九秒暂停的功能,正常情况下继电器处于常闭状态,当开关接与电源相接时,后面的555将没有脉冲给计数器,同时发光二极管导通实现九秒暂停,并有灯光提示的要求。(电路图如图六所示)

9

4、总结与体会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在大学中,我们许多的时间都是在学习理论知识,很少参与实践操作,对于电子技术的学习更是这样。这次课程设计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将我们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从元件芯片的了解,电路设计,模拟仿真,安装调试,每一步的进行,都给我带来受益非浅的感悟。同时,我对555芯片、74LS00、74LS20 等芯片加深了认识,也巩固了对它们的使用。对于数字、模拟电路的综合运用则是有了更深一步理解,我想这次课程设计一定会为我以后的电路分析和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次的课程设计是我们小组一起完成的,,我们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运用书本上的知识以及自己查阅的资料,首先和同学一起分析研究此次电路设计任务和要求,然后按照分析的结果进行实际连接操作,检测和校正,再进一步完善电路,最后与同组的同学一起完成了60秒倒计时器。在其中遇到一些不解和疑惑的地方,还有出现的一些未知问题,我们都认真分析讨论,然后对讨论出的结果进行实际检测校正,对一些疑难问题我们也认真向老师同学请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分工明确,进度有序,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这个任务。

同时通过这次对计时器的设计与制作,让我了解了设计电路的程序,也让我了解了关于计时器的原理与设计理念,要设计一个电路总要先用仿真仿真成功之后才实际接线的。但是最后的成品却不一定与仿真时完全一样,因为,再实际接线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着。而且,在仿真中无法成功的电路接法,在实际中因为芯片本身的特性而能够成功。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两者的差异,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

通过写课程设计的总结报告,初步训练我的书面表达能力、组织逻辑能力,这些技能应用性强,对我的将来就业和进一步发展帮助较大。同时也加强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使我们做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收获很大,并且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激发了我的自学能力和应对挑战能力。

参考文献

1.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部分 (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 (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王毓银.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0

附录一

图七:实物图

11

附录二:

VCC5VJ3VCCKey = Space5U423R01&R02CTRVCC5VU10A18U1A74LS00DU14A1674LS00D13U3A74LS00D4&0CKU11A674LS00D114VCC5437126U33~EL~BI~LTBCD/7SEGDADBDCDDOAOBOCODOEOF1312111091514ABCDEFGU34274LS00DU24A74LS00DU13A&8U21A74LS00D14DIV2INAQADIV8QB1298111112U6B&368OG51525354555657R2585960616263641INBQCQD74LS00DU23A74LS00D4511BD_5V2X8DIP360 Ω 74LS00D0U1565BUZZER200 Hz Q174LS93DJ4VCCKey = SpaceVCC5VVCC5VU8A&67R32kΩ662N1132AVCCVCC74LS20DVCCJ1U26A&U17A19&74LS00D5V15Key = SpaceU7R01&R02CTR3634U2A224069BCL_5V40U5A74LS20D0VCC5VCK23U27A&2314DIV2INAQADIV8QBU18A&2829VCCU31543712~EL~BI~LTBCD/7SEGDADBDCDDOAOBOCODOEOF1312111091514ABCDEFGU321298114069BCL_5VU5B4069BCL_5VU5C351INBQC2074LS20DU28A&2474LS00DQDJ274LS93DVCCKey = SpaceVCC5V74LS20DU19A&25&U20A6312174LS00DU22A4069BCL_5V&74LS00D26U25A&OG33373839414243R1444546474849504511BD_5V302X8DIP360 Ω 74LS00DU29A32&2774LS00D974LS20DLED2072R121kΩ75735VVs12kΩR1172kΩR279220uFC7010nFCfRSTDISTHRTRICONGND5V7Vs510kΩ510kΩRR77R1010kΩ76220uFC71RSTDISTHRTRICONGNDVCCOUTR810kΩ78J5RL11nHVDDKey = JVDD5VR910kΩVCCOUTJ6A74Key = A 10nFCf555_VIRTUALTimer0555_VIRTUALTimer0

图八:总体电路图

第六篇:4、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总结

总结

转眼间,一周多的课设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顺利完成了,原本对课程设计的盲目也已消失。本次课程设计是完成一个串联型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首先在Multisim软件环境下进行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和绘制,然后对电路中的各个部分进行调整修改,按照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完成准确的仿真,最后得到设计要求的输出波形。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发现课程设计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完成老师规定的实验任务,而是让我们清楚地认识了解并掌握课程设计的总体意义。此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对我们的总体电路的设计的要求更严格,需要通过翻阅复习学过的知识确立了实验总体设计方案,然后逐步细化进行各模块的设计;其次,在电路仿真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细心解决,所以这周下来,我对电路故障的排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再次,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我对设计所用到的Multisim软件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的帮助都很有用处。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这也清晰地说明,所学的课本知识以及平时积累的通信、计算机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设计不仅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也是我们的动手能力、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等方面的综合检验。

课设的过程是个自我探索、自我学习的过程,其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的知识,也提升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通过这次课设,我对通信电子线路的掌握比以前熟练了很多,尤其是石英晶体振荡器的有关知识。同时我也学会了严谨的治学态度。本次课设,就是一个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完美结合的典范,课设让我们知道了所学的知识大有用武之地,从而更加激发我学习通信电子的热情。在这期间,我有艰辛的付出,当然也有丰收的喜悦。首先,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信心都得到了提高。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不仅对理论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还培养了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即学会了使用Multisim软件,也掌握了一些有用的知识,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非常的有帮助,也使得我们对自己的总体知识水平有了一个了解。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性。使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收集、归纳相关资料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对自己应用计算机的水平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改善。

我们都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通信电子线路的概念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作为通信专业的学生,掌握通信电子线路的知识是必须的,所以,本次课程设计对于我们通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锻炼。

在此,我对我的指导老师——石鲁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老师对我的细心指导,这一周时间里,蒋老师每天都陪着我们进行我们的课程设计,不辞辛苦。在此期间,我的同学们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对他们的帮助,我也表示深深的感谢。 本次课程设计,让我感觉到作为一名通信人是一件很满足的事。

上一篇:电工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电力环保施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