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下初中政治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初中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帮助和促进初中生成人成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政治教育的魅力,帮助学生快乐成长,是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要面临和思考的课题,本文对此进行浅谈,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传统文化下初中政治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文化下初中政治论文 篇1:

传统文化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探究

摘 要:为提升初中政治教学质量,本文对传统文化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传统文化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价值,然后介绍了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传统文化碎片化融入政治教学、传统文化集中式融入政治教学、传统文化延续性融入政治教学、传统文化拓宽学生知识面这几个应用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 政治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4.052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构建思想观念框架,传递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对教学资源进行丰富,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传统文化,是由文化演化和汇集成的,能够反映出民族的风貌与特质,整合了民族历史中的多种观念形态与思想文化。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出传统文化的价值。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关键阶段,通过应用传统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多样化手段,灵活应用传统文化,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传统文化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价值

1.有助于学生吸收积极元素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仍然具有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依法治国知识点时,引入传统文化中的商鞅变法内容,强调和现代社会与依法治国的融合,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中法的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新时代法治精神,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成长。

2.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传统文化经过上千年的沉淀,具有多方面价值,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例如,在讲解生产资料时,引入传统文化中的分封制、井田制等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代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然后根据现代国家经济制度,帮助学生了解集体制经济的优势,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单一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初中政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普遍的一个问题是教师教学习惯较为传统,缺乏创新理念,以至于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无趣,教学思想单一滞后,这非常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主体,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学习较为被动。因为受到应试教育、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新《课标》要求,教学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学思想较为保守,师生之间很少进行互动,缺乏信任感,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有待完善

在新课改背景下,大部分教师都在慢慢地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进行改善,进而顺应新《课标》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和理念仍然具有较大的差异。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理念创新和改革,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此外,部分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添加一些和教材无关的内容,尽管会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但是教学内容优势没有充分凸显出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仍然需要优化和改善。

3.忽视政治课程教育

现阶段,很多初中学校都把语数外作为重点课程,加之部分学生和家长对于政治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忽略了政治学习。此外,部分初中政治教师存在认知偏差,不注重课程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政治教学目的存在较大出入,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严重阻碍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传统文化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传统文化碎片化融入政治教学

碎片化教学模式,有助于传统文化和政治内容的融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课堂反应和学习实际情况,有针对、有计划地引入一些传统文化内容,促使学生可以在传统文化的帮助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初中政治教材中,涉及很多知识概念,若遇到象征标志类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网络中进行搜索和下载,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可以直观学习与认识知识点。利用该种碎片化的知识,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内涵。与此同时,引入传统文化,能够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日后学习政治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2.传统文化集中式融入政治教学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通过集中式融入的形式,把传统文化和重要知识点进行融合,在该过程中,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历史人物、事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引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加深对政治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传统文化中大禹治水的内容,帮助学生对整个治水流程进行了解,对农业文明中生产工具的演变与发展进行了解。在传统文化的引入下,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认知,促使学生扎实掌握生产力的概念。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集中式引入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能够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在对历史文化进行详细学习的同时,了解我国的整体发展情况,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传统文化延续性融入政治教学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师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知识点,可以利用延续性融入传统文化内容的手段,把传统文化元素和政治知识进行联系,进而有效辅助教学顺利开展。在延续性融入传统文化模式下,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例如,在讲解政治制度时,教师可以通过延续性方法对传统农业文化进行引入,指引学生在了解农业发展中掌握政治制度体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土地所有权、农业工具等内容,利用农业社会发展资源,对政治有關内容进行整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掌握政治发展趋势,加深学生对政治概念、经济制度的理解,还可以通过传统文化展现政治环境,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对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进行满足,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4.传统文化拓宽学生知识面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指引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还可以提升学生实践水平,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一些政治实践活动。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传统文化和实践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指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体会和感受,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思想,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例如,在讲解爱国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过零丁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在和平年代,我们可以利用哪些方式报国?紧接着,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个爱国活动,要求活动突出爱国理想。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对传统文化的实质进行深入了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还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目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初中政治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是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氛围无趣。想要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把传统文化和政治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价值,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 魏光《传统文化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37期。

[2] 许艳《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以〈道德与法治〉为例》,《才智》2017年第21期。

[3] 李中平《关于初中政治教学渗透德育的思考》,《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S1期。

[4] 胡宗山《传统文化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第22期。

[5] 朱晶《传统文化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赤子》2016年第22期。

[6] 丁源源《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资源的应用分析》,《读写算》2019年第4期。

作者:王丽

传统文化下初中政治论文 篇2:

浅谈政治教育

【摘 要】初中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帮助和促进初中生成人成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政治教育的魅力,帮助学生快乐成长,是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要面临和思考的课题,本文对此进行浅谈,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初中 政治教育 研究

一、初中学生与政治教育

初中生相比小学生而言,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特点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随着其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不断发育成长,加上其接触外界事物信息量的不断增多,所以,初中生阶段,学生个体将逐步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一阶段属于“意识形态的雏形”阶段,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因此,要加大政治教育的力度,通过政治教育积极帮助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和意识形态。

二、初中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在实践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会产生各种关于教学和学生的抱怨,“现代的中学生越来越难教”“政治教育工作不好开展,难度较大”等等抱怨,这主要是由于影响初中政治教育的因素发生了改变,给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阻碍。作者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化社会思想意识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思想意识形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在这些思想意识形态中,有消极的思想,也有积极的思想,这些极大的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氛围,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间接的也影响了初中生的思维和意识。

2.政治教育教学水平有待于提高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国很多中学在政治课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政治课教学枯燥无味、说教形式主义较重,课时较少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初中政治教育的开展。

3.学生自我意识叛逆性较强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家庭的过分溺爱,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以及自身等因素,一些初中生的自我个体意识较浓或形成了亚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得这部分学生往往为人处世总以自我为中心,处理事情极端化,身上的各种不良习气较多,对于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认为政治教育往往只是说教,甚至产生很强烈的抗拒心理。

三、关于提高政治教育的几点建议

要真正的发挥政治教育的魅力,更好地实现教育传道育人的目的,引导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者认为在初中生中开展政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结合初中生特点,科学制定教案

在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政治课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实际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影响政治教育的因素等,结合实际,科学的制定自我的政治教育教学教案,使得教学计划、教案更加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避免简单枯燥乏味。

2.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注入新鲜活力

传统的政治教育往往给初中生的感觉就是满堂灌,枯燥无味,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课堂教育教学的效果不佳,如何更好提高政治课课堂教学质量,作者认为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力量,为政治课程注入新鲜的活力,如:人教版初中政治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主要讲解的是认清基本国情,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三方面的内容,因此,讲解这一课程中,如果光靠课程讲读的话,往往容易形成学生听得“空”,教师上得“累”的状况,因此,作者认为在此章讲解之时,可以充分利用PPT、制作简单的FLASH、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关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影像资料等,通过这些声响音频的作用,让学生更感性的认识我国的国情,往往将会达到更好的实际效果。

3.政治教育与社区教育相互结合

政治教育与社区教育相互结合有利于政治教育教学目的的实现,利用社区的各种力量,让初中生能够感触到身边实际情况和状况,对于初中生政治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将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人教版初中政治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在一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社区的力量,组织初中生走出课堂,走入社区,共同参与到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如:组织学生铲除街道社区电线杆上的“牛皮癣”、帮助社区除草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感悟感知,通过实践参与,逐渐领悟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和真谛。

结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初中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更多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初中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激发和调动广大初中学生愿意学习,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政治教育工作者一直思考的课题,本文结合初中生的特点、政治教育影响因素等,并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即结合初中生特点,科学制定教案,利用多媒体网络力量,注入新鲜活力,将政治教育与社区教育相互结合,对于提高政治教育的质量,更好发挥政治教育的作用等都具有一定实践参考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开芝.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2]汪凡.浅析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山东教育学院,2011.

作者:刘家伟

传统文化下初中政治论文 篇3:

时事热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便捷,将时事热点与初中政治教学实现有效融合,提升学生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能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本文在分析初中政治教学中引用时事热点事件必要意义的同时,对如何更好实现两者融合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时事热点;初中政治教学;运用

初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将时事热点运用在初中政治教学课堂中,有助于学生在生活化的热点事件下对理论知识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时事热点的必要意义

(一)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一些初中政治教学课堂,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传授知识,注重点有所偏差。初中政治课本上的知识逻辑性较强,在这样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氛围往往乏味死板,学生无法提起对政治的学习积极性。时事热点是指时事政治中的热点事件,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这种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案例若能够与初中政治教学实现有效融合,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也能够发挥理论知识与时事热点相结合的价值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水平,适应教育发展需求

当前社会与国家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政治教学要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有效引用时事热点,帮助学生剖析时事热点事件本质的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筛选、判断是非能力,培养学生时刻关注时事热点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与此同时,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可以依托科技资源迅速了解到时事热点事件的一些有效信息,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政治学习视野,也能够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使政治教学课堂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发展需求。

(三)提高学生政治敏感度,养成时刻关注时事热点的习惯

时事热点可以看作是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辅助教学资源,它为初中政治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契机。有部分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时,由于教学方式的机械化,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学习课堂之中。教师若可以有效结合时事热点,在政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时事热点的本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觉去关注时事政治中的热点事件,从而提升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能力。时事热点反映了时事政治中的实时动态发展方向,学生利用时事热点事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其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督促学生时刻关注时事热点,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辅导,布置一些有关时事热点事件分析归纳的作业任务,以便提高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能力。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时事热点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时事热点教学课题,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利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理论传授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教育发展的脚步,无法满足现阶段政治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定时开展时事热点教学专题,将抽象化的政治知识转变为生活化的具体实例,使学生在分析学习时事热点事件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师在开展时事热点教学专题的同时,要考虑到时事热点事件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学生可能会因为信息的瞬息万变理不清思路,找不出规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时事热点进行整合分类,发挥时事热点在政治教学中的意义价值。

比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一带一路、疫情期间物资捐助等都是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的表现。通过时事热点的专题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时事热点事件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成效。

(二)根据课本内容,合理引用相关时事热点事件

教师要根据所学课本的内容选择合理的时事热点事件,不能跟课本教学内容有较大的偏差。通过对时事热点的合理剖析,帮助学生提高课堂专注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政治教学顺利进行。与此同时,教师要学会丰富政治教学形式,不拘泥于课堂的黑板教学,可以依托多媒体技术引用一些视频短片、经典影片对学生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政治教学课堂的趣味性,营造活跃积极的氛围,也可以在愉悦学生身心的同时学到有价值的政治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实现政治理论知识与时事热点的充分融合。

比如,在学到《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引用一些新闻片段,给学生展示当前党和国家的政策以及所走路线,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所以,教师要合理引用合适的时事热点事件,通过生活化的案例教学使晦涩难懂的逻辑知识变的通俗易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发挥良好成效。

(三)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热点的良好习惯

初中政治科目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理论性,教师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可能会日渐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对政治学科厌烦的消极情绪。时事热点事件作为一种特殊性质的政治教学资源,不仅可以高效集中学生的课堂专注度,也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关注时事新闻的习惯,使学生在这种良好习惯的推动下,掌握正确的学习规律,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到《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拓宽途径,通过网络资源、书籍查阅等方式搜集相关的民族时事热点,并举行有关“中华民族”的主题班会,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发表自己对民族关系的看法观点。有的学生可能会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入手,给同学介绍展示相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的学生会从“精准扶贫”工作入手,给同学展示介绍当前党和国家关于精准扶贫制定的政策和实施进度,有助于学生对“精准扶贫”知识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在学生进行集中展示交流的时刻,教师不能置身事外,要及时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评价和补充,这样可以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结语

时事热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将初中政治教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教师根据课本内容,合理引用相关时事热点事件,配以讲解引导,可以开拓学生的政治学习视野,提高思考能力与政治敏感度。通过时事热点的教学引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木跃.时事热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9(09):30.

[2]王超.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运用好时事热点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17):13+15.

[3]陆军.时事热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讀与写,2020,17(1):22.

作者:郭桂荣

上一篇:建设局半年工作总结范本下一篇:测试员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