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布置要求

2022-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剪力墙布置要求

论底框结构剪力墙的布置原则和方法

摘要:剪力墙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所产生的水平剪力的墙体。底框结构剪力墙主要结构是框架,既由梁柱构成,很小一部分是剪力墙,墙体全部采用填充墙体。底框结构因其特殊的建筑形式,目前在一些中小型城市抗震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探讨了底框结构剪力墙设计中布置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底框结构 剪力墙 布置原则 方法

0 引言

越来越多的剪力墙结构小高层住宅楼拔地而起,这些剪力墙结构小高层住宅楼在质量上还存在着一些通病,主要表现为剪力墙板混凝土成型质量差、混凝土实体回弹检测强度不高等。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为主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对于12~16层的小高层建筑结构,采用既可以保证结构的刚度、位移,又可以使室内空间方正合理。所以剪力墙结构得以普遍应用。底框架结构中的剪力墙既是承担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又是承担水平力的主要构件,在地震中起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所以在设计时要考虑底部剪力墙承担100%的水平地震作用,而框架只承担小部分的地震力作为安全储备。下面就谈谈底框结构剪力墙的布置原则和方法。

1 剪力墙及其结构的内涵

剪力墙是利用建筑外墙和内墙隔墙位置布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墙,属于下端固定在基础顶面上的竖向悬臂板。竖向荷载在墙体内主要产生向下的压力,侧向力在强体中产生水平剪力和弯矩,因为这类墙体具有较大的承受水平力(水平剪力)的能力,固被称为剪力墙。即能抗住水平力(剪力)的墙(混凝土结构)。剪力墙不能随便拆除,剪力墙任意拆除会带来建筑物的安全隐患。剪力墙常见于10层以上的建筑物,特别是电梯间的墙,还有楼房边角处的较为完整的墙体(门窗洞口较少),10 层以下的建筑,一般没有剪力墙。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体构成的承重体系。剪力墙结构指的是竖向的钢筋混凝土墙板,水平方向仍然是钢筋混凝土的大楼板搭载墙上构成的一个体系。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剪力墙结构抗侧刚度较大,发生的变形基本为弯曲型变形。此种变形由正应力引起,变形时一侧受拉一侧受压(框架结构抗侧刚度较小,层间变形随层高上升而减小,发生的变形基本为剪切型变形,由剪应力引起)。剪力墙结构的必要条件:抗震设计时,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2 底框结构剪力墙的布置原则

剪力墙结构是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建筑物的竖向承载体系。由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就是框架结构。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就是剪力墙结构。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就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底框结构是我国现阶段经济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结构,具有“头重脚轻”、上刚下柔、的特点,为保证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用不倒”的抗震原则,在我国内地及广大中西部地区临街建筑中普遍采用。《建筑设计抗震规范》(GB50011-2001)明确规定了底层框架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比,6、7度时不能大于2.5,8度不能大于1.5,且均不能小于1,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底部框架中布置一定数量的的抗震墙。

2.1 “一”字形平面布置

在剪力墙抗震设计中,应尽可能设计简洁、规则的建筑平面,建筑结构的刚心与质心相一致,并用来减少地震作用下结构产生的扭转效应。剪力墙结构中所有竖向荷载和水平力都由钢筋混凝土墙体承受,所以剪力墙应该沿着平面主要轴线方向布置。由于底框结构的剪力墙属于低矮墙,抗剪刚度很大,墙肢的布置较长、平面形式复杂多样,经常出现局部刚度过大,受力过于集中的现象,有时会出现只布置极少的剪力墙就满足上下层抗侧刚度比限值的情况。所以,剪力墙的方案布置、墙量的多少、墙片的大小应该符合要求。剪力墙以处于受弯工作状态时,才能有足够的延性,所以剪力墙应当是高细的。剪力墙如果太长时,会形成低宽剪力墙,就会由受剪破坏,剪力墙呈脆性,不利于抗震。剪力墙要沿两个正交的主轴方向依次布置,坚持“均匀、对称、周边、分散”的原则来布置剪力墙。墙片高宽比1.5左右为宜,墙片平面不要采用提高抗侧刚度的“L”“T”等平面形式,而是应该采用“一”字形布置。因为只有弱化每一单片剪力墙的刚度,才有可能实现均匀分散多道设防的抗震目标。

2.2 满足高度和层数的限值

纵向抗震墙应在外纵轴布置开窗洞的抗震墙或剪力墙,这样能够增强横向抗倾覆的能力,避免剪力墙边柱产生过大的压力和拉力。底层框架剪力墙间距要满足最大横墙间距限制,2001版《规范》中有明确规定,6、7度时不应大于2.5,8 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接近,第三层和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0,8度时不应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0。控制剪力墙的最大间距,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室内外高差大于0.6米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适当地增加,但不要超过1米。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和内框架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4.5m。同一轴线上的连续剪力墙过长时,应用楼板或小连梁分成若干个墙段,每个墙段的高宽比应不小于2。每个墙段可以是单片墙,小开口墙或联肢墙。每个墙肢的宽度不宜大于8.0m,以保证墙肢是由受弯承载力控制,充分发挥竖向分布筋的承重作用。计算内力时,不考虑墙段之间的楼板或弱连梁的作用,每个墙段作为一片独立剪力墙进行计算。

2.3 底层框架柱网的设置方法

框剪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够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框架结构的水平力,底层为框架形式,在底层内柱纵、横轴线的内、外墙中均设柱,纵横两向形成框架。底部框架结构的柱网在7.5m左右,框架梁上悬墙数目不应超过一道。控制框架梁上仅设有一道悬墙,柱网过大会使梁断面及配筋出现异常现象,限制框架梁上的悬墙数目,柱网尺寸。

3 底框结构剪力墙的布置方法

首先考虑建筑物的周边,可以从四角到四边均匀布置,然后考虑楼电梯间,再考虑一些平面转角处,最后看看剪力墙间距较大的位置中间点缀一两片墙。剪力墙宜短不宜长,在开始布置时只要满足一般剪力墙的最小长度即可,后面可以根据计算要求逐渐加长。剪力墙应沿2个主轴方向都有布置,使之形成直角更好地发挥抗震作用。底框结构剪力墙的设置应与上部砌体结构相协调,抗震设计的原则是沿楼层间侧移刚度应均匀变化,而不允许各层间发生突变。底部框架-剪力墙部分为两层的砖混底框结构,可以通过开设洞口的方式形成高宽比大于2的若干墙段。剪力墙结构的楼盖结构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平板,可不设梁,这样可节约层高。

总之,随着城市化发展以及建筑用地的紧张,高层建筑将日益增多。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考虑正常使用时的竖向荷载、风荷载外,还必须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做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有足够剪力墙或有核心筒的建筑,对维持整体稳定有利,并很大程度上减弱框架的受力,对一般建筑尽可能做框剪结构,避免做纯框架结构,以节约建筑材料。

参考文献:

[1]张晓辉.浅淡底框结构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25):200-202.

[2]姜牛.底框结构剪力墙设计中的若干问题[J].民营科技,2010,(11):326.

[3]刘新波.建筑结构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J].住宅产业,2010,(12):59-61.

作者:何钢

第2篇:剪力墙布置

(1)逢角必布墙

(2)楼梯、电梯处必布墙

(3)6度、7度区剪力墙间距为6~8米

(4)8度区剪力墙间距为4~6米

(5)尽量多布置成L形、T形剪力墙

(6)尽量不用短肢剪力墙

(7)剪力墙尽量对直成线

(8)当剪力墙长度大于5米时,在刚度有富裕时可设置结构洞口

(9)6度区,剪力墙底部厚度约8n(n为结构层数)

(10)7度区,剪力墙底部厚度约10n(n为结构层数)

(11)8度(0.2g)区,剪力墙底部厚度约13n(n为结构层数)

(12)8度(0.3)区,剪力墙底部厚度约15n(n为结构层数)

第3篇:总结出高层住宅剪力墙布置

广州老庄结构院通过工程实践和培训教学总结出高层住宅剪力墙布置的一般经验如下,可供设计同仁参考(经验不具有绝对性,使用时请谨慎)。转载请注明出处。(1)逢角必布墙;(2)楼梯、电梯处必布墙;(3)6度、7度区剪力墙间距为6~8米;(4)8度区剪力墙间距为4~6米;(5)尽量多布置成L形、T形剪力墙;(6)尽量不用短肢剪力墙;(7)剪力墙尽量对直成线;(8)当剪力墙长度大于5米时,在刚度有富裕时可设置结构洞口;(9)6度区,剪力墙底部厚度约8n(n为结构层数); (10)7度区,剪力墙底部厚度约10n(n为结构层数);(11)8度(0.2g)区,剪力墙底部厚度约13n(n为结构层数);(12)8度(0.3)区,剪力墙底部厚度约15n(n为结构层数);

第4篇:寒假作业布置要求

光明中学寒假作业布置指导意见

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度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同时又能通过自学有所收获,达到“巩固旧知探究新知”的目的,根据《焦作市教育局关于全市中小学放寒假的通知》的精神,特制订寒假作业布置指导意见。

一、时间:放假时间总计四周28天,要考虑到春节、元宵节的风俗

习惯,实际作业时间按15---20天计算。

二、作业量:年级组长与备课组长结合,协商分配各学科作业量,然 后年级组长汇总各学科的作业,统一印制寒假作业。

三、作业分层布置:实验班和普通班的作业要有所不同,根据学生层

次不同,布置不同的作业。

四、作业布置四要素:作业布置做到四点:完成作业的时间、作业内

容、行动方式、检查方式。

五、作业内容四结合: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相结合,复习旧知与探究

新知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六、学习计划:各班要根据《年级寒假作业》制定出学生每天的学计

划,如每天学习的时间、学科顺序、行动内容、检查方式。学生 根据班级计划修改制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班主任核查。

七、检查落实

1.班主任要通过校讯通提醒家长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在作业的相关位置签字。

2.各班可以根据家庭住址就近成立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按时向班主任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3.开学第一天班主任(任课老师协助)要将本班的寒假作业收齐,交由任课教师评阅,统计各类数据(未交、未完成、基本完成、完成较好),并将作业全部上交教务处。教务处复查后对各班作业完成情况作出整体评价。

八、评比表彰:教务处对各班作业完成情况作出整体评价后,对寒假作业完成较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对批阅认真的任课教师、对作业整体完成较好的班级(班主任)进行表彰和奖励。

教务处 2016年元月

第5篇:作业布置的基本要求:

作业有五种基本形式:(1)阅读材料和参考书,如预习教材、阅读有关资料等读物。(2)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如复述、朗读和背诵等。(3)书面作业,如演算习题、作文、绘制图表等。(4)操作性作业,如测量、观察、实验、制作等,还可以留分层作业、必做和选做作业、自留作业等。不管是哪种形式的作业,作业的内容要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作业的分量要适宜,难易要适度;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在必要时提示作业的做法。(5)倡导布置开放性的作业。

课上作业要有典型性,多维性,能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掌握课上所学内容。课后作业要精选,分量要适当,不留惩罚和机械重复性作业。

第6篇:语文作业布置和要求

语文作业布置及批改要求

宣化镇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

2017年9月

宣化镇中心小学语文作业布置及批改要求

教师要注重作业的反馈功能,及时批改作业,从中获得教学信息,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问题,并及时向学生反馈,改善教学行为。可采用要点指导和评语激励等作业批改方式,对学有困难或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激励。

一、布置(方向性总要求)

1、作业书写:指导学生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学生书写整洁、独立思考、及时检查、订正错误的习惯。对学生作业的书写应有明确要求,字体端正,字迹清楚,书写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分别给以教育帮助和指导。教育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眼睛一样对待作业本。

一、二年级使用HB且有轮廓的铅笔,便于纠正执笔姿势。

三、

四、

五、六年级使用钢笔,墨水选择蓝黑或黑色碳素。

2、作业设计:内容精选,安排目的明确,难易度适度,容量合适。提倡根据学生认知不同程度,分层次设计相应类型的作业。主意作业要力求有针对性、基础性、全面性、科学性和发展性。力求多样化、趣味性强。除书面作业外,结合实际布置一些活动性、阅读性、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等多种形式的作业。

3、作业收发:作业本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批改要认真、及时,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有针对性地给予评价,收集整理学生作业中的优秀个案,并给予展示和分析。 4.作业讲评:认真做好作业讲评,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对学生作业中有创见的解答或典型错误,要做好摘录,作为教学资源备用。

二、批改(方向性总要求)

整体要求:因为各班级学生人数比较少,因此所有作业必须全批详改。使用红色墨迹的笔进行批改,严肃认真,书写工整,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杜绝错该、漏改现象。该增添的增添、该删除的删除。不能单独地、大大地打“√”、半“√”、“×”、“阅”、“日期”等符号,要让学生明白教师批改书写符号的意图。

1、课堂作业:作为巩固所学新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力求当堂批改,及时纠正。从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设计。

2、家庭作业:作为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环节,教师要设计出有较强针对性的作业,不能让学生简单重复机械地抄写。可适当地布置一些预习作业,目的、任务和要求也必须明确,不能敷衍地读课文了事,也不能在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完成不能做的预习任务。能否完成家庭作业,也是学生完全自主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次日必须完成批改和检查过程,及时地掌握学生完成情况。

3、习作:(1)建议:一二年级看图写话写在课堂作业本上,三至六年级,必须有单独的作文本。大作文、小作文(周记),都可以即兴或誊抄在作文本上。每个本子的第一篇留出空白,作为目录页,写一篇即在目录页写出习作的题目。根据教材单元而定,一般在8篇以上。提倡修改后的习作也誊抄在作文本上,学生进行对比朗读,体验一改、再改的成功喜悦,写出简要的后记。一期结束后进行总评奖励,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2)批改:从书写、语句、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批阅。尽量使用“增、删、调、改”等修改符号进行批阅。要有眉批、旁批、寄语以及等级或分数。寄语要根据当次习作要求书写:字书写是否正确;字体是否规范美观;用词是否得当;语句是否通顺连贯;标点是否准确;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说的是想说的话,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内容是否充实;;主体是否突出;中心是否明确……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进行长篇或大段的修改,以改变学生的主观习作意识。

4、试卷:完成每个单元的学习之后,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掌握各个单元的知识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进度。要求:详细地批改。按百分制计算出成绩,进行登记,进行比较详细的试卷分析。提出改进和弥补方案。不得以分数进行先后排名。半期测试和期末调研按照教育资源中心和学校具体要求进行。

三、作业布置和批改(分年级、分阶段的特别要求)

(1)家庭作业时长:一二年级基本不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不得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不得超过1个小时。 (2)课堂作业:

1.一年级:中字作业。重点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顺规则,每次4行,每周4次,等级为优良差三个等级,余下半张用于个别字指导书写批号;

2.二年级:中字作业。每次5行,每周4次,等级优良差三个等级,余下半张用于个别字的具体指导。 3.三年级:

(1)小字。每周两次、每次半页。等级优良差三个等级,余下半张用于个别字的具体指导。

(2)作文。两周一次,一个学期不得少于8次,好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病句用直线标示出来。 4.四年级

(1)小字。每周每周两次、每次半页。等级优良差三个等级,余下半张用于个别字的具体指导。

(2)作文和周记。作文和周记间周一次,作文必须由教师认真批改,批语要有针对性。每学期的作文和周记都不得少于8次。好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病句用直线标示出来。

5.五、六年级:

(1)小字。每周每周两次、每次一页(空余两行留作批改和个别字的指导)。等级优良差三个等级。

(2)作文和周记。作文和周记间周一次,作文必须由教师认真批改,批语要有针对性。每学期的作文和周记都不得少于8次。好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病句用直线标示出来。

以上,为宣化镇语文教研组研究决定的总的方向性的要求和具体到各年级各阶段的具体的要求,请各位语文教师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布置并批改作业,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问题,并及时向学生反馈,改善教学行为。

第7篇:学校教室布置要求(精选)

中学学校教室布置要求

教室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传递学校教育理念的重要场所,是形成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教育资源,为此,特制定本规范:

一、国旗和校训悬挂于教室黑板正上方。

二、教室正面黑板旁张贴框固定张贴课表、作息时间表、值日表和通知栏。

三、教室后墙上方张贴奖状,下方张贴学生习作类美文共赏、学生倡议、我的格言、老师寄语等激励学生健康向上的内容以及张贴班级活动类图片。不得张贴学生检讨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

规格为4米x1.2米。

四、教室左侧张贴名言警句。

五、教室右侧张贴学生行为规范竞赛表等。

六、讲桌必须保持干净、无灰,粉笔应使用封闭式容器。

七、拖把、条帚、墩布等物品应摆放在教室后门角落不显眼的地方。教室使用统一垃圾桶。不得摆放有碍观瞻的物品,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八、景观植物。景观植物应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种,太小或太大的景观植物不宜在教室布置。

上一篇:农信社企业培训心得下一篇:供餐协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