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设计设计说明

2022-12-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餐饮设计设计说明

基于信息化手段的“设计说明”教学小议

【摘要】文章从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三个方面阐释将现代信息化手段融入“设计说明”教学的构想及实施过程。这种空间教学模式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应用写作 设计说明 信息化 教学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一所完全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我校的“应用写作”课程分为基本能力模块和专业能力模块,“设计说明”属于专业能力模块。设计说明写作能力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未来职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我校学生大多重设计,轻说明,能设计出色的作品,却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难以将艺术思维转化成写作思维。针对学情现状,笔者依托世界大学城云平台,将现代信息化手段融入“设计说明”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阐释教学思考,总结实施过程。

一、教学任务分析

1.教学目标

一是情感素质方面,引导学生转变重设计、轻说明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设计说明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二是知识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设计说明的概念,掌握作品命名方法和正文撰写技巧;三是能力方面,引导学生提高设计说明的撰写能力和修改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说明的教学重点在于达成情感态度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难点在于实现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二、教学设计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应用写作”课程加速改革带来了巨大契机。笔者发挥集成当今互联网大多数功能的世界大学城空间的信息技术优势,建设“应用写作”空间课程,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1.教学模式

依托“应用写作”空间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实施立体、互动、复合的空间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三结合,即空间上,课堂与课外相结合;时间上,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教学关系上,教师的空间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

2.教法学法

教师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等教法,学生采取空间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学习等学法,实现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

3.教学手段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将文字、图片、视频等融为一体,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提高课堂效果。

三、教学过程

依托世界大学城云平台,笔者建成了资源优质、便捷好学、开放互动的“应用写作”空间课程,每次课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安排相应的训练任务,并运用世界大学城的超链接技术等,制作了表格化学案、表格化教案,设计了在线测试题。“设计说明”的教学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

1.课前空间预习

课前要求学生进入空间课程中的“设计说明”表格化学案,从三个方面做好预习。一是了解“设计说明”的教学内容,获取学习知情权;二是思考教师布置的两道思考题,要求学生整理思绪,做好课堂发言准备;三是挑选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提交到教师指定网址,为顺利完成作业做好准备。

2.课中空间教学

教师依托空间课程中的“设计说明”表格化教案,精心设置了八个典型任务,开展空间教学。

任务一,创设情境,有奖竞猜。展示我校学生获得国家专利的作品,采用有奖竞猜的方式导入新课,凸显设计说明的重要性。

任务二,理解概念,储备必要理论。通过教师的讲述,要求学生掌握设计说明的概念、构成、特点等必备理论。

任务三,分析案例,掌握作品命名方法。笔者调用我校专业教师和长沙民政职业学院专业教师空间资源以及学院网站、恒生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网站、中国陶艺网等网站资源,精选设计作品命名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采用的命名方法,归纳出品种命名法、视觉形象命名法、视觉感受命名法、寓意命名法、特色命名法等五种常见的作品命名法。

任务四,分析案例,掌握作品命名标准。精彩的作品名称需达到“三性”标准,即明确性、概括性、联想性。笔者调用长沙民政职业学院专业教师作品和我校学生获得设计金奖的作品等典型案例,采用问答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分析典型案例命名的优劣,促使学生掌握佳名的“三性”标准。

任务五,分析案例,掌握正文写法。设计说明的正文需尽可能凸显作品的亮点与特色,笔者调用新浪网视频、我校师生空间资源、珠宝之家网站资源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设计理念、设计意图、设计主题、材质工艺、艺术形象、功能效果等方面作切入点,来突出作品与众不同之处。师生共同总结设计说明的写作技巧,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如在以艺术形象中的色彩运用为切入点撰写设计说明时,可以以色彩适用领域、象征意义、搭配组合效果等为着力点展开描述。

任务六,分析案例,掌握正文标准。优秀的正文须达到两化,一是准确化,二是形象化。笔者引导学生分析我校参赛资料、长沙民政职业学院和澧县职业中专专业教师空间资料等典型案例,把握优秀设计说明正文的写作标准。

任务七,创设情境,改写训练。笔者出示我校学生童琴同学的相框设计作品《甜蜜蜜》,该作品获得了第三届“恒生杯”相框设计银奖,并被恒生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做成了产品,推向市场。她受邀参加了公司的新品推荐会并做了发言。笔者要求学生根据童琴同学的发言稿,撰写设计说明正文。教师来回指导,并亲自下水,提供参考范例。

任务八,再次实训,互评互改。要求学生为自己的得意作品撰写设计说明,学生互评互改,教师巡视指导。以一位同学的设计说明作案例,现场诊断,当场展示修改结果。

3.课后空间自学

教师要求学生课后再次进入“设计说明”表格化学案,开展个性化拓展自学。一是以考试机制督促学生完成“设计说明”综合训练题并自行订正答案,巩固课堂所学;二是学生根据自身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自主学习教师微课视频《设计说明正文的写法》等,查漏补缺;三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主学习标志设计说明、景观设计说明等范例,开阔视野,满足部分学生深化学习的需求。教师则在线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基于信息化手段的“设计说明”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观、教学互动观,更符合“90”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教学效果。

本文为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信息化时代高职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ZJB2012009)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夏能权

第2篇:《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及说明

关键词:日战争,正义性,伟大性,史证

2013年11月1日,江阴市教研室、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联合举行“同课异构”(《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来自江苏全省的100多名历史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本人有幸受邀执教了这节课。现将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及意图做一简要说明。

在准备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如何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何对待和利用教材内容?如何面对抗战史研究中的焦点问题?如何以优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和历史认识逐渐深入?经过反复酝酿和修改,最终确定了本课的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设置认知冲突的情境,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抗战史上的几个焦点问题,并提升他们的历史研究素养和认识水平。”这与“课标”要求不相违背。“课标”对本课的内容目标描写为:“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在本课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中,这些内容都融入到了具体的“焦点问题”中(详见下文说明),设计力图使学生运用这些史实去演绎和理性分析“焦点问题”,而非按部就班地呈现和学习知识点本身。

随着人们对抗战史研究的深入,有些问题已经渐趋明朗并形成共识,但教材的叙述却没有跟进,比如中国抗战持续的时间问题,有的教材仍持“八年抗战”的观点,再如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等等,都需要给学生“真实的历史”。同时,为何日本右翼势力频频抛出反华言论、一再否认侵华历史?就要引导学生不能只是一味地仇日,更应寻找有力的历史证据予以理性地论证和驳斥。基于这样的考虑,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甄别、利用史料,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在对待和利用教材内容的问题上,主要考虑两点:一是直面教材中那些陈旧(甚至错误)的观点和“盲点”,设置能够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和史料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二是避免教学的简单重复,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了的不讲;学生经过自主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与本课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也不讲。这里关乎如何利用教材的问题。并非教材中的内容都是有价值的,也并非是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需经教师引导学生才能学会。出于教学目标的考量,要善于遴选和删减教材中的内容,还要根据需要,增添相关的教学内容,为此,本课补充了大量的辅助史料供学生学习选用。

抗战史研究中的焦点和认识分歧的问题很多,要悉心研究、选择合适的问题进入到高中生的学习视野中。这涉及两个目的:一是尽可能为学生还原相对真实的历史,一是要学生养成“论从史出”“孤证、伪证不立”的证据意识。为此,本课选取了“抗战持续的时间”“抗战的主力”“抗战的正义性”和“日本败亡的原因”四个焦点问题。

关于本课的“问题”设计。优质“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逐渐深化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查阅了网络上流传的课件,笔者发现在“问题”的设计上,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俗套和凌乱。绝大多数课件都是从背景、主要战役、进程、日军暴行、国共合作、胜利意义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这既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也缺乏主线的统领,相对散乱。为此,本课从课题《伟大的抗日战争》出发,首先提出一个具有统领意义的“母问题”——“为何称抗日战争是伟大的?”随着思考的深入,渐次辐射出几个更为具体的“子问题”。以“母问题”为核心,以“子问题”为辅枝,学生的思维渐次展开,逐渐深入。这样,就实现了学生思维的聚合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教学离不开有效的史料。笔者认为,有效的史料不应是对教材内容的复原和变相复述,而应是对教学所需内容的弥补、扩展和深化。为此,本课给学生提供了相对丰富的史料,帮助他们深化理解相关的学习内容。

步骤一:要求学生利用教材内容,并结合所提供的史料,从战争的规模、性质和影响三个方面论证“为何称抗日战争是伟大的”?

设计说明:在起始阶段,呈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完成上面表格,论证“为何称抗日战争是伟大的”这样一个核心主题。这是统领全局的“问题”。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和思维的导向。这是依据“内在联系”进行的深度整合,从“规模”“性质”“影响”等三个领域和“战场范围”等八个角度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提示”,也是基于高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而设定的。在每个“角度”中,都有相关的“问题”或史料进行链接,既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开放,也能有效地避免学生思维的凌乱。

步骤二:利用PPT地图,渐次展示日军侵华路线和中国军民抗日的进程,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理清这场战争席卷的范围及重大(“节点”)事件的概况(时间、地点、经过、影响等)。

设计说明:地图可以清晰、动态地展示战争进程和战场变化的轮廓;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文字叙述进行说明,重在培养学生重视利用地图、促进图文信息相互转化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为后面的“持续时间”“参战力量”等“问题”的分析做了铺垫。关于“节点”事件,枚举一例:“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沈阳,1932年在长春建立起‘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我国东北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与此同时,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人民,开展了英勇的抗日斗争”。将日军的侵华过程与中国军民的反抗过程交织进行叙述。

步骤三:就抗战“持续时间”设问:“蒋介石在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中说:‘我们中国在黑暗和绝望的时期中,八年奋斗的信念,今天才得到了实现。’同年春天,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1931年就开始了。’你如何认识二者在抗战起点和时限上的差异?”然后让学生结合PPT呈现的“形势图”展开讨论。

设计说明:这是一个存有争议的问题。相当长的时期内,“八年抗战说”颇受认可。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界定了中国抗战开始的时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二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认定,中国的抗日战争应该为14年,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战犯的战争罪行也是从1931年开始追究的。在这里,不是要学生探究抗战到底持续了多少年,而是要深究为何会出现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前者是史实的问题,后者是历史认识的问题。我引导学生思考:“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人民及部分爱国军队即开展了英勇的抗日战争。此后,伴随日军的每一步进犯,都遭到了中国军民的强烈抵抗,这在前面的“形势图”中已有过阐述。难道这不是抗战吗?!如果不承认中国的抗战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那么,“七七事变”以前东北、华北、上海人民的抗战,以及十九路军的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绥远抗战等,都会被排除在抗日战争之外,这既不符合历史实际,也是非常不公平的。既如此,蒋介石为何不承认这一点呢?在“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的6年中,国民党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抗战的准备,但总的来说还是“攘外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即使“七七事变”之后,国民党高层在对日和战问题上仍不无踌躇,也曾对大国调节、介入有过期望,但在这一期间的重大关头,蒋介石最终克服了动摇和干扰,在领土和主权问题上表明了严正立场,确立了战时体制。①由史实分析可知国共两党在抗战起点和时限上的认识差异,其实质就是二者抗战与否、抗战力量(人民、政府、军队)等的认识分歧,也是能否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和不同政治立场的问题。

步骤四:呈现涉及“参战力量”的一幅漫画、一个“问题”和几则史料。如下:

问题:“关于谁是抗日的主力问题,流传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国军是抗战的主力,共军游而不击’,一种是‘共军是抗战的主力,国军消极抗日’。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史料一 “七七事变后”毛泽东、蒋介石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发表的声明和合作见证(图片略)。

史料二 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其中发挥的协作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的游击战……八路军的将士应该感谢直接间接配合作战的友军,尤其应该感谢给予自己各种善意援助与忠诚鼓励的友军将士。

——《毛泽东文集》第2卷

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牵制日军约达四个师团之兵力,并使平汉路方面之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对徐州会战及尔后之武汉会战协力甚大。

——蒋纬国《国民革命史》

史料三 在1938—1940年底这段时间里……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与1937至1938两年的伤亡人数大体相等,这也是国民党在这一阶段抗战较为积极的一个表现。……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国民党虽然进一步依赖外援,但并没有停止对日作战。在这之后的很多战役仍然是打得很坚决的。

——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

史料四 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五日电:华北军发表昭和十八年(1943年)度综合战果,充分说明了过去以重庆军为对手的华北军,在今天已完全转变为以扫共战为中心的事实……敌大半为中共军……交战回数一万五千次,与中共党军的作战占七成五,交战的二百万敌兵力中,半数以上都是中共党军,我方收容的十万九千具敌遗尸中,中共党军约占半数。

——《朝日新闻》(日)

史料五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

——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设计说明:设计本题是为了让学生在解读史料中获取真实的历史认知,弥补教材叙述的不足。“跑不快的原因”的漫画讽刺了国民党内的错误论调:认为是共军拖了国军抗日的后腿。其实,在这幅漫画中已间接地阐明了正确的观点:抗战胜利是国共两党两军联合作战的结果。设置的“问题”也是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这些史料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这一问题。笔者希望借助“史料一”中的两幅图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国内局势探讨国共合作的重要意义;“史料二”更有力地佐证了国军与共军相互协作抗日的意义,国共两党都对对方的有力配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史料三”和“史料四”分别证明了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国军并未“积极投降”,而是仍在“积极抗日”,共军也未“游而不击”,而是成为了敌后战场抗日的主力;“史料五”是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总结和认定,明确提出国共两党两军都是抗日的主力,只是在不同战场执行着不同的作战任务而已。可以说,二者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继而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偏颇的。

步骤五:就抗日战争的“正义性”设问:“日本军国主义者否认这场战争的侵略性,认为这是‘确保东方的和平,为世界人类的安宁和福利作出贡献’(《国策基准》),也有人否认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日本右翼势力田中正明著《虚构的南京大屠杀》)。为此,你将选用哪些证据驳斥这些反动论调、揭示怎样的历史真相?”所提供的史料:

史料六 唯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1927年7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

呈给昭和天皇的《田中奏折》

应充实所必要的国防军备。扩充……陆军军备,以对抗苏联于远东所能使用的兵力为目标,特别应充实在满洲与朝鲜的兵力,使在开战初期即能对其远东兵力加以一击。……应配备和充实兵力(海军军备),足以对抗美国海军,确保西太平洋制海权。

——《国策基准》(1936年8月7日

广田弘毅内阁通过)

史料七 据《新闻晚报》报道,一部名为《陆军登户研究所》的纪录片近期在日本上映并引起较大反响,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处秘密武器研究所重新置于公众关注下。这处研究所不仅制造过企图袭击美国的炸弹,还伪造过中国货币配合对华“经济战”。

——东方网2013年10月18日消息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也作过报道)

日本学者中野胜也在《东北史地》2004年第10期发表了《秘密战基地“陆军登户研究所”》一文,其中有下列内容:“在日本国内曾更有系统地更大规模地进行过包括生化武器的特殊武器的研究。其基地就是我这里所提的‘陆军登户研究所’……制造假币可以说是经济谋略。主要是中国币,制造总额达45亿元以上,相当于当时中国币印行量总额的0.7%。1942年夏季送到上海每月1亿到2亿元,其途径如下:①民华公司②广州的松林堂③杭州的梅机关④对日本海军的贷款。”

史料八

左图为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罗瑾冒死保存下来的日军残杀中国平民的照片之一。右图为南京市民被日军捆绑刺杀的情形。

史料九 (1937年)12月18日阴寒冷。举行慰灵祭。山田旅团处置了15000名俘虏,其中我方一名士兵也与俘虏一起被机枪射杀。

——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部作战课课长

西原一策的《作战日志》

1937年12月21日。中山路上的最高法院,是一座灰色大建筑,法院前有一辆破烂不堪的私人轿车翻倒在地。不知从哪儿拉来一个支那人,战友们像小孩玩抓来的小狗一样戏弄着他。这时,西本提出了一个残忍的提议,就是把这个支那人装入袋中,浇上那辆汽车中的汽油,然后点火。于是,大声哭喊着的支那人被装进了邮袋,袋口被扎紧,那个支那人在袋中拼命地挣扎着、哭喊着。

——《东史郎日记》(日)

1937年12月16日——我开车到下关去勘查电厂,中山北路上都是尸首……城门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样……到处都在杀人,有些就在国防部面前的军营里进行。机枪声响个不停。12月24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个老百姓眼珠都烧出来了……整个头给烧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头上。

——约翰·拉贝(德国汉堡人)的《拉贝日记》

史料十 单个的和二三人一组的日军士兵,在(南京)城市中出没,到处杀人、强奸、掠夺和焚烧,为所欲为。他们在大街上见到中国人就杀,不管是男人、女人或儿童,不需要任何理由和借口。有几条大街和弄堂,遍地都是中国人的尸体。根据另一个目击者的证词,中国人像野兔一样被日军当作猎物射击。只要看见有活动的中国人,他就会被打死。在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头两三天中,至少有12000名非武装人员的中国男性、女性和儿童,死于日军的屠杀中。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

设计说明:提出该“问题”,选取这些史料,用意有两点:

第一,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题目中明确要求学生选用史料对否定“战争侵略性”和“南京大屠杀真实性”的两种论调进行“驳斥”,并“揭示历史的真相”,这既能培养学生解读、甄别史料价值的意识和方法,也能提升他们的历史论证能力。“史料六”呈现了日本的两个侵略方案,《田中奏折》确立了日本以满蒙为侵略扩张基地进而征服整个世界的战略,《国策基准》进一步提出了扩军备战、打击美苏、称霸世界和海洋的具体策略,是日本侵略计划的具体化和公开化;“史料七”用不可辩驳的事实进一步证实了日本“陆军登户研究所”对中国的军事和经济侵略,这些史料能够有力地佐证日本的对华战争就是一种赤裸裸的“侵略”,而不是被其美化的和平。“史料八”是两幅历史照片,就史料的真实性而言,无可撼动;“史料九”中有两份日军参战士兵的作战日记和一份德国人的亲历日记,这些都是时人的见证,也可相互印证。“史料十”是“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的内容,进一步证实了南京大屠杀的残酷性,尤其是史料八、九、十中的内容相互印证,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足以证实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存在。通过对这些史料的分析,使学生同时明晰了中国抗战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正义性。

第二,发挥“史鉴功能”。通过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价值观渗透,但不是简单、直接地激起学生的点滴义愤情绪,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多角度的证据,来有力地驳斥日本右翼势力肆意歪曲历史真相、否认侵华罪行、煽动侵略情绪的丑恶行径,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侵略战争是日本政府制定的侵略政策的产物,进而敦促当今日本的右翼势力,要彻底反省历史,制定和平发展的国策,不能再重蹈历史的覆辙。这是更深意义上的情感教育价值。

步骤六: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抗日战争的另一性质“世界性”。

设计说明:该内容比较简单,在教材中有明确的界定,也没有争议。中国的抗战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总结出抗日战争的双重性质。这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点,不需展开和深入,只是为后面分析抗战的世界意义做铺垫。

步骤七:就抗日战争的“结果”设问:“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在《终战诏书》中称‘虽然敌人已经用原子弹向我们发起了挑衅,但为了减少战争伤亡,避免种族灭绝,我们不应该继续奋起抗争。’认为日本‘终战’于美国投放的原子弹。请结合下列史料,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史料十一 1945年2月,前日本首相近卫文■上奏给日本天皇,在内容中主张日本政府应该要向同盟国投降,否则持续战争的结果有可能导致最后日本遭到苏联军队的占领。同时在备忘录中也提到如果战争继续下去的话,也可能会让皇室面临更为危险的国家内部革命之处境,甚至最后日本只能因为这样而结束整场战争。

——贺伯特·毕克斯《裕仁天皇与

现代日本的形成》

到了6月21日,由于日军部队于冲绳岛战役中再度战败,使得天皇开始对日本是否能够达成军事胜利的想法失去信心,同时也了解到驻守在中国的关东军、日本海军以及负责保卫本土岛屿的陆军并无法有效阻挡盟军的攻势,以及国内正面临着石油与粮食短缺的问题。

——理察·弗兰克《覆亡:日本军国主义帝国的

结束》

设计说明:运用上述史料有两个意图:第一,对“日本败于原子弹”这一观点客观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十一”,说明在美国投放原子弹之前,日本国内某些政治力量甚至天皇本人都表现出了投降的倾向,这既摄于盟军的进攻和国内政治经济危机,也惧于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和有力牵制,由此看来,日本是败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性战争和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力量,而原子弹只是加速了日本法西斯势力灭亡的进程。借以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第二,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认识水平。当今日本右翼势力仍在不断地挑衅中国,图谋称霸,也是有历史根源的,这与《终战诏书》的内容有关。诏书中没有“投降”的字样,而是用“终战”一词和“减少战争伤亡,避免种族灭绝”冠冕堂皇地喻示战争结束,不仅对其发动的侵略战争没有丝毫反省和悔过之意,反而成为日本洗刷战争罪责、规避战败、护皇应变、图谋军国再起的开脱之辞。这就将历史与现实进一步理性、深刻地结合起来了。

步骤八:要求学生结合下列史料和教材内容,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史料十二 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华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存则同存,亡则同亡。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大公报》上的文章

日本人的暴行和残酷,有助于中国各界人士民族主义思想的加强,现代中国的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同感。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苏4国领衔,世界上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是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与签署的有关国际事务的重要文件,它初步确立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此后,美、英两国正式废除了在华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英籍海关总税务司权等项特权,废除了1901签订的《辛丑条约》。后又陆续废除了与比利时、巴西、挪威、瑞典、荷兰、法国、瑞士、丹麦等国类似的不平等条约。1945年,世界上50个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制宪会议上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的大国地位通过联合国宪章得到了国际法的正式确认。

——百度文库

史料十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两国首脑确立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罗斯福曾对他的儿子说过:“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向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罗斯福见闻秘录》,李嘉译

设计说明:尽管抗日战争的影响和地位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鉴于内容相对简单易学,教材中也有明确的阐述,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基础了,所以,这里不再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探究。“史料十二”是对中国的影响,“史料十三”是对世界的影响,从中也能培养学生解读和概括史料信息的能力。

步骤九:回到初始页面(表格),让学生进行总结“抗战是伟大的!”

设计说明: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整体关照、前后呼应、聚合思维的意识。如“规模”可以概括为“参战人数之多(双方总兵力1000万人)、持续时间之久(14年)、波及范围之广(长达5000公里的正面战场和130万平方公里的敌后战场)、激烈程度之巨、伤害之重,可谓二十世纪中外战争史上之最”。

【作者简介】王生,男,1967年生,黑龙江望奎人,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兼职导师,主要研究高考命题及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责任编辑:王雅贞】

作者:王生

第3篇:基于信息图形的使用说明书创新设计

摘 要: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创意手法以及设计语言,当代信息图形设计对传统各类设计都产生了综合影响。表现在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设计领域,以信息设计、信息可视化为出发点的创新设计思考变得必不可少;文章从使用说明书的基础概念入手,重点对其信息构建原则、信息可视化方式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信息图形设计;使用说明书;创新设计;信息架构;信息可视化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Creative Design of Instruction Book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Graphics Design

ZHANG Jian, CAI Xin-yua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Key words :information graphics design; instruction book; creative design;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使用说明书概述

使用说明书(Instruction Book,Manuals,Instructions)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通常是指生产者向消费者全面、明确地介绍产品名称、用途、性质、性能、原理、构造、规格、使用方法、保养维护、注意事项等内容而编写的简明准确的文字材料。关于其标准指称,我国2012年《消费品使用说明》(GB5296)国家标准里提到了“消费说明”这一概念,并指出使用说明书是消费说明中的一个重要子部分。而消费说明(Instruction for Use)是指“向使用者传达如何正确、安全使用产品以及与之相关的产品功能、基本性能、特性的信息。它通常以使用说明书、标签、铭牌等形式表达。它可以用文件、词语、标志、符号、图表、图示以及听觉或视觉信息,采取单位或组合的方法表示。它们可以用于产品上、包装上,也可作为随同文件或资料交付。”并进一步注明,“使用说明书通常是一面传达产品信息的一种使用说明表现形式”。①因此,产品说明书可被理解为一种以有效规范、传递产品使用信息为主旨的媒介,一种长期为设计领域所忽略的信息设计类型。

使用说明书通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标题由产品名称或品名介绍构成,通常位于说明书第一行;正文是产品说明书的主体部分,包括产品特征、性能、使用方法、保养维护、注意事项等内容。但不同类型说明书内容会有所不同,如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第九条规定,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包括药品的品名、规格、生产企业、药品批准文号、产品批号、有效期、主要成分、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中药制剂说明书还应包括主要药味(成分)性状、药理作用、贮藏等。落款为消费者进行必要的联系提供方便,包括生产者、经销单位名称、地址、电话、邮政编码、Email等内容。

使用说明书的种类很多,仅在2012年版的国家《消费品使用说明》里即规范出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玩具使用说明、家具使用说明、体育器材使用说明六个类别。此外,还包括食品标识说明和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范的“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及“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三个类别。

总体来说,使用说明书是产品交换和消费两个商业环节间的重要联接,是对不同类型专业知识、科技等的大众普及教育及运用引导,由此构建起科学技术和社会大众间的沟通路径,通过公众对产品的正确、有效使用来实现产品在商业市场中的有效流通。

二、使用说明书的信息构建原则

由前我们发现对使用说明书的设计缘起于信息需求,使用说明书设计的目的是传达信息,构成使用说明书的文字、符号、图形、表格等属于各类信息内容。它不仅满足人们对新产品的信息需求,而且指导用户安装、操作、维护产品。作为信息媒介的使用说明书形式由繁到简依次包括如活页资料、手册,乃至录音带、光盘等的随同文件或资料;附着于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产品说明标签(即简述式说明书);设备操作器(键、钮)上的说明、设备操作中的电子显示说明等。传统使用说明书的设计着重于写作,通常强调用户阅读的需要,以对语言的要求为主,辅以一定的插图、表格元素。而当我们从信息设计的角度来审视使用说明书时,它的设计主旨发生了新的转变。

(一)清晰的信息架构

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是指对某一特定主题里的信息内容进行统筹、规划、设计等一系列有机处理,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便于使用者寻找与管理。信息架构是信息设计的前提,信息设计师首先要对信息进行结构、组织方式及归类的设计,然后才谈得上对信息内容的可视化表达。

因此,信息图形设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基于理性及逻辑思考前提的视觉化表达。对使用说明书进行设计的第一步即是对所需表达内容的逻辑梳理,基于客户需求进行信息架构设计。按照标题、正文和落款的三段式框架,依据原始材料内容的主次关系进行罗列、分类、筛选,形成基于信息层次的整体框架;然后,对其中难于理解或文字阐释不明的部分进行可视化定位,确定其适合的图形表述方式;与此同时,可通过对产品性质、使用对象等的分析,来确立该说明书的整体风格。从信息图形设计的角度来说,使用说明书的设计是一个从信息到图像,再从图像到信息的还原设计过程。在此过程中,说明书中的各类信息按需求的主次进行层级序列、详略转译等处理。

(二)简明的设计语言

使用说明书不仅包括产品特征、性能,也包括产品安装、操作、保养、维修等众多信息内容。设计语言的简明是保障使用书易用性的前提,其主要通过语言的简略性、通用性和可视性来实现。

简略性。说明书的文字内容或图示内容等从逻辑理解上一定要尽可能直观易懂,文字宜语义简单,篇幅短小,语句精短;图示图解等更应强调第一眼的直白性,剖析视角易于核心信息展示、流程步骤准确达意等。如直接贴在产品或包装上的食品、化妆品标签等产品说明标签作为一种简述式说明书,即很好地体现出这种简略性原则。如图1中关于疾病的血检化验单设计,作为对常规化验单信息呈现专业表达有余而通识性不足的矫正,这张化验单经过精心的信息提炼与优化设计,变得简略而易懂,对信息的接收从困惑到明晰只在一瞬间。

通用性。通用设计通常与易接近、易适应、无障碍、超时代等概念相关联,意味着与最大范围内人群间的兼容。对于说明书来说,其使用者通常是无相关专业知识的社会大众,所以必须根据大众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及接受度、惯常性的话语体系等进行设计语言的组织。如服装与消费者的对接与沟通,通常通过一个简短的服装标签即可解决(图2)。其前提就是基于通用性话语体系,公众对相应标识符号体系有着良好的认知性。日本“药物合理使用协会”主导在药品说明书中配上服药插图, 方便不同文化程度、语言背景的患者正确理解与使用。

可视性。视觉的特点是直观、具象、易懂。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可配以插图、表格等,使抽象说明变的具体直观,复杂结构变得简明易见。帮助使用者准确、快速而又轻松地理解所要说明的内容。如图1-3的乐高儿童玩具拼装说明书,针对文字识别能力也许还不十分完善的儿童用户,它的说明书全部以插图和阿拉伯数字为主进行表达。相较于文字方式,其层级间的逻辑关系更为直观清晰。

(三)明确的专业风格

何谓专业?专业是指长期从事某一具体业务作业规范,同时对某个领域或事情有深入的理解、规范的执行。对于使用者来说,建立起“专业”的概念意味着信任、依赖感的可投射性。由使用说明书所体现出的专业性,标示出产品“如其所示”的表征,对使用者来说是一种对产品的积极、良好体验。

不言而喻,说明书的设计要体现出专业性。而这种专业性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一种对“专业”的情感体验,即使说明书“看起来”很专业。因此,对于设计师来说是利用说明书来塑造一个“专业”的阅读或沟通氛围。这种专业风格的塑造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其一,行文修辞应正式。“专业”要素的体现不仅表现为对专业术语的准确运用,还应在行文修辞方面遵循书面、理性、精炼几个关键词。这意味着一种规范及正式情景感的带入,使用户在第一时间意识到这是一个认真的场合与概念,由此形成对说明书的尊重与认同感。

其二,图示的表达应“形式追随功能”。说明书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表格、图形、图解等图示内容,图示不仅具表意功能,也是塑造产品形象、优化产品体验的重要媒介,但要注意过犹不及的问题。专业性的体现在于设计在处理图示时对“形式追随功能”原则的遵循,在粗略乏味和华而不实间谨慎取舍、 达成平衡。

其三,突显行业特征。“专业”还可以通过对不同行业通用形式的运用来呈现专业风格。即从信息逻辑上遵从官方规范,从视觉沟通上在行业典型特征基础上创新等。如上述图3中的儿童玩具和图4打印机说明书中的卡纸处置说明,一个活泼生动 ,一个理性简洁,使消费者很容易与其各自行业间建立起匹配关系。

三、使用说明书的信息可视化方式

信息图形设计的视觉化工具包括:图解(Diagrams)、图形符号(Pictogram)、图表(Charts)与表格(Tables)、统计图(Graph)和列表(Lists)等,信息图形就是经由它们来组织和视觉化信息。对于使用说明书来说,将上述工具与文字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信息表达是一种非常重要及有效的手段。

首先,每种信息图形的视觉化工具都可根据其话语特色来进行信息表达的组织和运用。其中,图解通常被用来表达某系统的结构、运作原理,或一个表明逻辑关联的组织关系图,一个表明连续进展的系统流程图等;图形符号以高度概括和简约的造型、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诠释信息,可被视为信息“快照”;图表与表格通常用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集中的梳理、表达;统计图可以迅速展现出数据间的逻辑及规律;列表则是信息图形设计中的基本工具,是信息条目状的基础存在。

其次,在实际的使用说明书设计中,通常都是对上述视觉化工具的组合运用。其组合主要包括层级关联、结构剖析、操作流程这三种逻辑化信息呈现方式。

(一)层级关联。使用说明书的文本设计通常包括条款直述式和自问自答式两种。前者将要说明的内容分成不同类别逐一陈述,后者将要说明的内容分成若干问题,再逐一作答。其间可以穿插利用文字、列表、表格、图表等工具进行无序内容逻辑化、模块化的建构,形成数量不等但彼此互补的信息层级,并共同构成对该产品理解的完整性信息。以某电饭煲的说明书为例,其即包括安全注意事项、美味炊煮、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煮饭方法、标准保温、保温状态下的再加热、时钟的调整方法、报知音的种类及切换方法、定时预约煮饭、食谱、清理、认为故障时、出现此现象时、规格等十四个主要信息模块。同时,信息模块彼此间又形成逻辑的层级关联,形成对该电器的有效全方位认知指南。当然,也可以运用图形方式对上述层级关系进行表现。如图5中某品牌相机关于“拍摄图像”功能的介绍,从大的信息构架上分为“1、打开相机”、“2、旋转模式转盘以选择拍摄模式”和“3、拍摄图像”三个模块。其中模块2又包括快门介绍图解和拍摄模式选择列表,模块2又包括“拍摄照片”、“选择快门速度”等若干信息内容。其层级关系多样、系统、清晰而整体。

(二)结构剖析。在对功能复杂的产品进行视觉化解释时,往往涉及到对其的结构剖析。从设计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内部结构一览无遗、完全敞开的产品能有效排解使用者内心潜在的对未知技术等的恐慌。而图解是对产品结构、运作原理等进行解释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一种反映事物运转方式的可视模型,而且是一种激发设计师潜在创造、思考力的重要工具。对内在结构的想象、发挥,对正确视角的选择意味着对封闭内容的有效分解、演绎,图解能够轻易地在使用者与产品间建立起一种快速的对话路径。在图6中关于某品牌电饭煲的图解案例中,复杂的机械结构被一个精心组织的视角与洗练的语言描绘、表现出来。其不仅结构清晰,而且充满了精妙的艺术感染力,是对复杂专业信息的简洁、愉悦呈现,易于使用者理解与接受。

(三)操作流程。操作流程属于流程图的一种,主要是指对某一工作过程的具体步骤(如产品的安装过程、使用过程等)的可视性、直观性表述,它强调对特定逻辑关系的精炼说明。从操作流程的具体设计来说,它不仅包括便于使用者准确把握事情演进步骤的主线;而且往往也对使用者在每一个可能产生信息疑虑的节点进行了答疑预设,帮助使用者正确判断与操作。图形、符号、插画、图解等都可以结合文字来进行操作流程的表现。图7是关于某品牌榨汁机的安装流程图。通过直观清晰的图解,配合相应的正确、错误、警告、旋转、下压等符号,通过五个步骤的演示,使其安装即便是脱离了文字也能顺利地完成。图8是乐高积木一款战车的拼装流程图。从步骤“1”中的两块长条积木开始,一步一步地用图解方式引导儿童进行战车的拼装,持续32组图解即32个步骤,最终实现无人辅助的自我探索与实践。不得不说是从信息图形设计的维度对产品使用说明书及儿童脑手综合协调能力提升的巧妙结合。

以上我们对基于“信息设计”这一概念的使用说明书设计进行了基本框架的探讨。就目前而言,我国设计界对使用说明书设计的重视还远远不够。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娱乐活动的日益繁荣,生产、生活中将产生更多品貌繁多的产品和消费品;同时,随着更多高新科技元素的导入,这些产品、消费品中隐含的科技魅惑将更为加剧对公众消费心理的困扰。综上所述,如何使专业的产品信息能够更为通俗易懂?如何在公众与专业科技间铺设起轻松交流的平台,实现彼此间的有效、愉悦沟通?我们应将使用说明书作为当代信息设计的拓展领域之一,强化从信息时代的思维方式、创意手法及设计语言出发,从信息图形设计的维度对其进行新的思考、诠释与设计。

注释:

①参见2012年《消费品使用说明》国家标准(GB5296)第1 部分: 总则(QB/5296.1-2012)。

参考文献:

[1] (日)木村博之著,图解力:跟顶级设计师学作信息图[M].吴晓芬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 (日)田中直人著.通用标识——设计手法与实践[M].胡惠琴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 (美)杰森·蓝戈等著.视觉咨询的力量[M].简美娟,译.台北:大写出版,2013.

作者:张健 蔡新元

第4篇:餐饮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餐饮空间设计说明 本设计方案不单单只表现中餐这个概念,而是多元化的,多方面的结合,形成自身的一种风格。 用餐环境如同餐饮业的包装工程,本方案针对中小城市特色餐饮空间设计定位及手法研究,力求使中小城市特色餐饮空间在满足人们用餐需要的同时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餐饮空间的主题设计是整个设计的灵魂,主题式设计定位和设计内容表现的第一要素,是一个文化的诉求,空间艺术的主体性不仅创造了精神财富,还能引导和转变人们的审美观念,提升设计文化品位。让人们在充满丰富消费情趣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精神愉悦和升华。 本餐厅设计以中国传统设计元素为主题是人们能意识到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底蕴是企业立足的基础。大厅以金色为基调铺上古代仿古地砖,木质的装饰,餐桌上铺上浅色的餐布等等,这些装饰元素都在营造特色餐厅的气氛。一味地体现古文化,将会略显沉闷,因而采用现代的装饰材料协调搭配:天然的石材与具现代感的金属材料、自然的墙画纹理与精致的艺术玻璃、原木的雕刻与现代的水晶珠帘等等。

整个设计在体现古代文化的同时,又具有时代感。 从个人角度出发,我比较喜欢大大的落地窗,不管怎么样的天气我都能在室内了解的一清二楚。当吃着当地的特色的美食,再加上不一样的美景,我想那才是设计餐厅最原始的目的。我给此餐厅取名为LOFIER餐厅他最原始的意思就是自身风格,崇尚的代表。 从餐厅的外墙面我们便可以看出餐厅的设计没有根据中国的的传统对称布局,但给我们的感觉不是很“花”也不“妖艳”而是一种神秘另类的传统,他有自身的个性与特点,简单的装饰,普通的材料更能显示他的宏伟,高贵。我们也借鉴了一些西方的元素,如白色的窗台,百叶式的窗户和透明玻璃,主要是为了强调这面墙和内部的功能,区域的划分,也为墙在形式上增加了对比,给人的感觉就是新鲜,浪漫。并有浓浓的诗情画意,也是为了与整个外墙的材质,形式上的统一,而真正醒目的是大门上方黄色的字体,有点画龙点睛之意喻。

第5篇:餐饮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对一种文化的理解与追求,会逐渐影响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并改变人们的行为状态。在半山中餐厅设计案例中,浓浓的中国风是隐藏于室内装饰背后的灵魂,是设计所追求的精神世界。

半山中餐厅位于一座半坡上,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绿化丰富,环境优雅舒适。餐厅坐南朝北,北面可直面珠江,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仅一层就可同时容纳373人同时就餐。餐厅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开创了一块室外平台,供顾客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可领略来自羊城的别样风情,享受一场从视觉到味觉的饕餮盛宴。半山中餐厅共三层,负一层为餐厅厨房区,二层为雅座区,三层为豪华包房区。

一、二层错落有致。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上,秉承中式餐厅的设计风格,将徽派建筑马头墙以及苏州园林的框景手法融入其中。室外的白墙黛瓦、清爽风情与室内的曲线深黑、宁静幽雅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其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在进行这个酒店方案的设计中,积极的在创新与实际空间功能之间寻求平衡,并着墨与“透”,“隐”,“逸”的方法整理空间。空间中刻意摒弃了酒店的模样,而将焦点放在各个层次空间造型细节上,使主题呼之欲出。风雅尊尚展现了一种创新的酒店空间设计,也为消费者塑造了前所未有的生活态度和感受。 风雅尊尚酒店既有繁华闹市的前影,同时又兼容时尚优美的酒店风格,隐约的带出一点“Hip style”的味道,目的是为了露出一种崇尚现代,追求品位的氛围。

枝头光影动,闲静透窗来

通过木格通花的设计,来达到空间上的延伸感,简单的造型中搭配现代中式的家具,使其展现出一种淡淡的中式优雅气质

假酒店。西安自古为天子之城,有十三代古都的辉煌历程,有着浓厚的中国情节,沉淀着古之醇香。所以在照明设计上尊崇它的历史风采,加入了多种中国元素,例如红灯笼。追求一种厚重奢华的气质,而在细节之上又不失灵动的情致。

酒店大堂方格天花在灯光下,错落出明与暗,华丽的金黄与重影交叠,辉映着墙壁与地板,仿佛一位绅士,沉稳、高雅,也不失明快……

大堂走廊明暗有序的灯光,为空间增添些许的神秘,让夜色更加的恬静与温柔,让人不禁暇想:那一抹优雅的鲜红,是她披着的华裳;那一点灵动的光亮,是她顾盼的水眸……

特色餐厅又一次诠释着中国风。辉映出的那一片酒红。与镂空的木质屏风,是否让您感觉高贵已穿越时空?

中餐包房不再让每个地方都亮起来,这样会撞破夜晚沉静的美丽。而只突出重点,用尽量少的能效,来追求实用、简洁、舒适与雍容华贵

客房里,当灯光藏在编织的丝竹里,透露出丝竹的质感,是否添了一层情趣?闪闪识识的那一点,像个偷看的娃娃,又有一缕,调皮的爬上枕头,是否多了一重灵动的欢愉?当结束一天的忙碌,夜晚静静的降临,或伏于几案沉思,或枕在麻头欢言,这里是绝对的私人空间, 带您的思绪愉悦的飞扬……

第6篇:餐饮空间设计说明

本设计方案不单单只表现中餐这个概念,而是多元化的,多方面的结合,形成自身的一种风格。

用餐环境如同餐饮业的包装工程,本方案针对中小城市特色餐饮空间设计定位及手法研究,力求使中小城市特色餐饮空间在满足人们用餐需要的同时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餐饮空间的主题设计是整个设计的灵魂,主题式设计定位和设计内容表现的第一要素,是一个文化的诉求,空间艺术的主体性不仅创造了精神财富,还能引导和转变人们的审美观念,提升设计文化品位。让人们在充满丰富消费情趣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精神愉悦和升华。

本餐厅设计以中国传统设计元素为主题是人们能意识到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底蕴是企业立足的基础。大厅以金色为基调铺上古代仿古地砖,木质的装饰,餐桌上铺上浅色的餐布等等,这些装饰元素都在营造特色餐厅的气氛。一味地体现古文化,将会略显沉闷,因而采用现代的装饰材料协调搭配:天然的石材与具现代感的金属材料、自然的墙画纹理与精致的艺术玻璃、原木的雕刻与现代的水晶珠帘等等。整个设计在体现古代文化的同时,又具有时代感。

从个人角度出发,我比较喜欢大大的落地窗,不管怎么样的天气我都能在室内了解的一清二楚。当吃着当地的特色的美食,再加上不一样的美景,我想那才是设计餐厅最原始的目的。我给此餐厅取名为风尚他最原始的意思就是自身风格,崇尚的代表。

从餐厅的外墙面我们便可以看出餐厅的设计没有根据中国的的传统对称布局,但给我们的感觉不是很“花”也不“妖艳”而是一种神秘另类的传统,他有自身的个性与特点,简单的装饰,普通的材料更能显示他的宏伟,高贵。我们也借鉴了一些西方的元素,如白色的窗台,百叶式的窗户和透明玻璃,主要是为了强调这面墙和内部的功能,区域的划分,也为墙在形式上增加了对比,给人的感觉就是新鲜,浪漫。并有浓浓的诗情画意,也是为了与整个外墙的材质,形式上的统一,而真正醒目的是大门上方黄色的字体,有点画龙点睛之意喻。

这个方案不单单只表现中餐这个概念,而是多元化的,多方面的结合,形成自身的一种风格。

用餐环境如同餐饮业的包装工程,本方案针对中小城市特色餐饮空间设计定位及手法研究,力求使中小城市特色餐饮空间在满足人们用餐需要的同时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餐饮空间的主题设计是整个设计的灵魂,主题式设计定位和设计内容表现的第一要素,是一个文化的诉求,空间艺术的主体性不仅创造了精神财富,还能引导和转变人们的审美观念,提升设计文化品位。让人们在充满丰富消费情趣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精神愉悦和升华。

本餐厅设计以中国传统设计元素为主题是人们能意识到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底蕴是企业立足的基础。大厅以深蓝色为基调铺上地砖,木质的装饰,餐桌上铺上浅色的餐布等等,这些装饰元素都在营造特色餐厅的气氛。自然的墙画纹理与精致的艺术玻璃、原木的雕刻建筑与现代的水晶珠帘等等。整个设计具有时代感。

从餐厅的外墙面我们便可以看出餐厅的设计没有根据中国的的传统对称布局,但给我们的感觉不是很花也不妖艳而是一种经典传统的墙面,他有自身的个性与特点,简单的装饰,普通的材料更能显示他的宏伟,高贵。我们也借鉴了一些西方的元素,如白色的窗台,百叶式的窗户和透明玻璃,主要是为了强调这面墙和内部的功能,区域的划分,也为墙在形式上增加了对比,给人的感觉就是新鲜,浪漫。并有浓浓的诗情画意,也是为了与整个外墙的材质,形式上的统一。

第7篇: 餐饮空间设计说明

本案设计的是中餐厅的一种,但是却不是单单只表现中餐这个概念,而是多元化的,多方面结合,形成自身的一种风格。

用餐环境如同餐饮业的包装工程,本案针对中小城市特色餐饮空间设计定位及手法研究,力求使中小城市特色餐饮空间在满足人们用餐需要的同时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餐饮空间的主题设计是整个设计的灵魂,主题是设计定位和设计内容表现的第一要素,是一个文化的诉求,空间艺术的主题性不仅创造了精神财富,还能引导和转变人们的审美观念,提升设计文化品位,让人们在充满丰富消费情趣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精神愉悦与升华。

本餐厅设计以中国传统设计元素为主题是人们能意识到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底蕴是企业立足的基础。大厅以金色为基调,铺上古代仿古地砖,木质的装饰,餐桌上铺上浅色的餐布等等,这些装饰元素都在营造特色餐厅的气氛。一味地体现古文化,将会略显沉闷,因而采用现代的装饰材料协调搭配:天然的石材与具现代感的金属材料、 自然的墙面纹理与精致的艺术玻璃、 原木的雕刻与现代的水晶珠帘等等。 整个设计在体现古代文化的同时,又具有时代感。

从餐厅的外墙面我们便可以看出餐厅的设计没有根据中国的传统对称布局,但给我们的感觉不是很“花”也不“妖艳”而是一种神秘另类的传统,他有自身的个性与特点,简单的装饰,普通的材料更能显示他的宏伟,高贵。我们也借鉴了一些西方的元素,如白色的窗台,百叶式的窗户和透明玻璃,主要是为了强调这面墙和内部的功能,区域的划分,也为墙在形式上增加了对比,给人的感觉就是新鲜,浪漫。并有浓浓的诗情画意,也是为了与整个外墙的材质,形式上的统一,而真正醒目的是大门上方黄色字体,有画龙点睛之意喻.

一种是目的性强的消费,他们主要针对在现在社会竞争压力下的事业人群,给他们一个轻松惬意的活动场所:另一种是目的性较低的消费,满足一般人群追求品质生活的心理。

历史人文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餐饮文化

川菜是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也是最有特色的菜系,民间最大菜系,同时被冠以“百姓菜”。

起源于四川、重庆,以麻、辣、鲜、香为特色。川菜原料多选山珍、江鲜、野蔬和畜禽。善用小炒、干煸、干烧和泡、烩等烹调法。以“味”闻名,味型较多,富于变化,以鱼香、红油、怪味、麻辣较为突出。川菜的风格朴实而又清新,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著名代表菜品有:鱼香肉丝、回锅肉、麻婆豆腐、水煮鱼、夫妻肺片等等。

即四川菜系,分为以川西成都乐山为中心的上河帮,川南自贡为核心的小河帮, 设计说明书

以及川东重庆为中心的下河帮。四川菜系各地风味比较统一,主要流行于西南地区和湖北地区,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川菜馆。

川菜风味包括成都、乐山、内江,自贡等地方菜的特色,主要特点在于味型多样,即复合味的运用。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是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配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糖醋、鱼

泡椒鸡脚香、怪味等各种味型,无不厚实醇浓,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各式菜点无不脍炙人口。川菜在烹调方法上,有炒、煎、干烧、炸、熏、泡、炖、焖、烩、贴、爆等三十八种之多。在口味上特别讲究色、香、味、形、兼有南北之长,以味的多、广、厚著称。历来有"七味"(甜、酸、麻、辣、苦、香、咸),八滋(干烧、酸、辣、鱼香、干煸、怪味、椒麻、红油)之说。川菜系因此具有取材广泛、调味多样、菜式适应性强三个特征。由筵席菜、大众便餐菜、家常菜、三蒸九扣菜、风味小吃等五个大类组成一个完整的风味体系。在国际上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其中最负盛名的菜肴有:干烧岩鲤、干烧桂鱼、鱼香肉丝、廖排骨、怪味鸡、宫保鸡丁、五香卤排骨、粉蒸牛肉、麻婆豆腐、毛肚火锅、干煽牛肉丝、夫妻肺片、灯影牛肉、担担面、赖汤圆、龙抄手等。川菜中六大名菜是: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回锅肉、东坡肘子等。

川菜文化从战国末到南宋末,四川共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移民。第一次移民是秦灭蜀以后对巴蜀地区的秦国移民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迁六国贵族到四川定居;第二次移民是东汉末**里,先是刘焉,后是刘备带领的中原世族进入四川;第三次移民是唐末**中,四川接受了大批避难的中原世族。三次移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移民的高文化水准并把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进四川,因而促进了四川文化的进步和繁荣,而饮食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得到了体现。

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产鱼盐和茶蜜;蜀国则“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代节熟,靡不有焉”。当时巴国和蜀国的调味品已有卤水、岩盐、川椒、“阳朴之姜”。在战国时期墓地出土文物中,已有各种青铜器和陶器食具,川菜的萌芽可见一般。川菜系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到三国鼎立之间。当时四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移向成都。

第8篇:中式餐饮空间设计说明

通过对餐厅整体布局的把握,传达出对生活的重视和对怀旧的留念。

谈到中式餐厅,我们不得不从中国的传统文化谈起。古代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由于讲究礼节,常常是一家之主用餐,其余的人只是侍奉的角色,包括妻妾和晚辈;或是将餐饮分门别院派送,由各院自行用膳。直至近代,小家庭逐渐兴起,彼此间的尊卑阶层划分逐渐被相互尊重取代,

加之房院形式缩小,渐渐的家中开始设有餐厅以供家人用膳。受近代设计的影响,原本属于内堂的餐厅或与客厅相连接,或注重用餐情调,在设计上也更加得到重视。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精致与实用兼具,更希望通过对餐厅整体布局的把握,传达出对生活的重视和对怀旧的留念。

中式餐厅的设计,离不开桌、椅、条案、柜子这些基本元素。下面就向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这些物品在中式餐厅中的位置及作用。

桌:中式餐厅中的桌子一般呈方形或长方形,以体现用餐人之间的尊卑等级关系。依据大、中、小三种规格,分别称为“八仙”、“六仙”、“四仙”,“仙”指人数,取其吉祥之意。将餐桌摆放在餐厅的中心位置,方正的造型显得与四周环境相融合,亦有取意“正中人和”的说法。

椅:现在我们所见的中式椅子的形式,多为明清时代流传下来的款式,样式繁多,风格呈现简 中式餐厅设计说明通过对餐厅整体布局的把握,传达出对生活的重视和对怀旧的留念。

谈到中式餐厅,我们不得不从中国的传统文化谈起。古代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由于讲究礼节,常常是一家之主用餐,其余的人只是侍奉的角色,包括妻妾和晚辈;或是将餐饮分门别院派送,由各院自行用膳。直至近代,小家庭逐渐兴起,彼此间的尊卑阶层划分逐渐被相互尊重取代,

加之房院形式缩小,渐渐的家中开始设有餐厅以供家人用膳。受近代设计的影响,原本属于内堂的餐厅或与客厅相连接,或注重用餐情调,在设计上也更加得到重视。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精致与实用兼具,更希望通过对餐厅整体布局的把握,传达出对生活的重视和对怀旧的留念。

中式餐厅的设计,离不开桌、椅、条案、柜子这些基本元素。下面就向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这些物品在中式餐厅中的位置及作用。

条案:形状窄而长,体积不大,适合靠墙而立。无论是“平头案”还是“翘头案”,在餐厅内依墙放置,摆上鲜花、盆景、精致的艺术品或是常用的小家电,都是不错的组合。

约与华丽两派。餐厅因起身坐下动作频繁,因此“靠背椅”是适用的款式。单一靠背或呈梳背,雕刻精致、古朴典雅,适当的弧度符合现代人体工程学。省略两旁扶手,更便于活动。

第9篇:餐饮VI设计 餐饮品牌设计案例

商业时代,任何一个企业若想谋取长足的发展,形成自己的品牌,拥有自己的特色是关键,纵观当今各行业拥有良好口碑的企业皆是如此。就餐饮行业而言,好的餐饮VI设计,独具特色的餐饮品牌设计,被认为是一个优秀餐厅是否真正叫响市场的标志。笔者走访了杭州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几家餐厅,罗列他们的餐饮品牌设计案例,希望对有志开餐厅的朋友有所帮助。

西溪里米线案例欣赏

西溪里米线标志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篆体“米”字,以聚焦“米线”品类;作为品牌发展之初,符合先突出品类,做强品类的战略定位;标志设计既有米之字眼,又有线之神韵,加之以富有斑驳古朴时间感的基底作为视觉和文化的衬底和依托,更彰显出西溪里米线对于“云南过桥米线”这个中华传统美食的百年传承之决心与信念;标志设计以简洁明了的线条为表现方式;以见素抱朴为其审美态度;寓意西溪里米线既要传承百年美食文化,又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先锋时代精神!

巧哥湘粉馆案例欣赏

巧哥湘粉馆标志设计风格清新隽永,颇具现代审美,而含东方韵味。该标志的设计灵感来自:

1)巧哥的经营理念: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2)巧哥的服务理念:快乐用餐·笑语盈盈;

3)巧哥的所属公司:杭州我享我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缘一锅羊蝎子案例欣赏

缘一锅羊蝎子标志的设计灵感来自古代"羊"字的象形文字,在古代"羊"字的象形文字基础上,进行象形提炼和艺术加工,融入了"美"、"善"、"祥"、"義"、 "鲜"、"羡"、"¥"("羊字符"——丰收与财富的象征)等文化内涵。整个标志造型浑圆饱满;色彩吉祥喜庆;主体图形简约时尚;文化内涵丰厚而独特,实乃羊文化本身的浑然天成。该标志体现了杭州缘一锅羊蝎子继承羊文化的深厚底蕴,继往开来,勇往直前,为成为杭州乃至全国优秀的餐饮公司而努力奋斗。

嗨漾自助美食案例欣赏

嗨漾自助美食的品牌形象以自助餐里经常品尝到的美食剪影作为视觉基础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嗨”字的英文首写字母“H”的字形之中;其品牌形象设计大气生动、富有极高的视觉营销动力,辨识度极高,必将在杭州的餐饮界竖起一面品牌旗帜。

品劲道番茄牛腩面

品劲道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绿色健康的美食,为加盟商搭建最具成长的发展平台。2013年3月, “品劲道私房面”第一家门店主打产品为手擀面,被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和当地居民所喜爱。 经营不到半年,该门店当年就实现纯利近百万。截止2013年10月,公司旗下的“品劲道私房面” 仅杭州市场就有30多家直营店和加盟店,且每个门店都处在火爆盈利状态。2014年6月,公司成立苏州分公司、开拓江苏苏州市场,目前苏州第一家直营店也在火爆盈利中。

上一篇:学校党建工作制度一下一篇:工作计划实施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