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鼠的危害

2022-05-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幼儿园老鼠的危害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摘要:本文从幼儿园实际出发,谈论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危害;应对措施

以幼儿为本,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是幼儿教育的根本规律。但是,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中,有的幼儿园还存在着“小学化”倾向。为此,我园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和探索。

在行为规范方面,许多幼儿园的“幼儿在园行为细则”都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严格遵守规则,如要求幼儿对教师绝对服从,驯顺听话、不顶嘴、不辩解,课间不追逐打闹、不跳跃奔跑、不大声说话,等等。在集体活动时,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正襟危坐、认真听课,课堂活动中没有演示和游戏,只有单纯的知识灌输;个别幼儿园还进行像小学生一样的测试,完全是严格的知识教育。在园所活动方面,则设有过多的对活动内容的复习和竞争性项目。在教师的绩效考核上,更是根据幼儿的竞争性测试结果来评价教师。凡此种种,皆是对幼儿的过度强调规范、过度注重竞争、过度讲究服从、过度知识传授,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一、危害分析

(一)过度强调规范,限制了幼儿探索精神的发展

幼儿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自主和合作的游戏能够很好地促进幼儿探索精神的发展,不同游戏背景的创设对幼儿主动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幼儿自主发挥、合作游戏,不能过度强调规范,否则会限制幼儿探索精神的发展。

(二)过度注重竞争,阻碍了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

在各种各样自主游戏的活动中,孩子们往往就会暴露出多种弊端。例如,幼儿户外活动时,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幼儿因为没法自主换下衣服而号啕大哭,而那些自主能力强的幼儿会积极想办法或寻求他人帮助。对此,幼儿教师应多采取一些鼓励性语言,减少对孩子的限制性要求,营造出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推动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

(三)过度讲究服从,损害了幼儿主体精神的发展

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是主体的发展。3~6岁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发展和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常常被动等待教师来分配角色,而不是自主选择;在集体活动中,幼儿会完全按照老师的意图来表达与思考;甚至在一些生活活动中,有的幼儿会表现出消极被动的一面,连饮水、如厕等都要老师允许才会去。

(四)过度传授知识,约束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在传统观点中,儿童的玩耍是毫无意义的,是浪费时间的,幼儿家长也倾向于早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管束起来,让孩子认真学习知识。但是,过度地注重知识传授,会使幼儿失去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幼儿缺少游戏过程中丰富情景的刺激,其想象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教育要顺乎天性,幼儿教育更应如此。上述“小学化”的危害表现归根结底都是违背孩子的天性,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都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幼儿教育去“小学化”,本质上就是要求教育回到孩子的天性和规律上来,顺乎天性,符合规律。

二、加强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要想去“小学化”,幼儿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师资培训是去“小学化”的关键环节,就现阶段来说,职业进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我园特别强调以教研为抓手,积极研究教育部门颁发的文本文件,提高教师的去“小学化”观念和行为,让参训教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进行透彻的认识。我园还积极拓宽了教师们的视野,帮助教师找到各年龄段去“小学化”的具体抓手和突破口。

此外,幼儿园还要合理指导教师选好学习内容,科学做好“幼小衔接”。例如,我们会对大班的教学内容适当做一些调整和变化,由于小学以分班教学为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截取一些适合大班孩子学习的内容,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教学的改變。经过我们不断的实践与探索,现已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幼小衔接”方案。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

(一)一日生活游戏化

我们在一日常规流程的设计与安排上,围绕游戏化目标,分别对保育员、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教师们积极与一日生活游戏化进行衔接,营造出游戏化氛围。在重要的节庆日,我们还组织幼儿与家长、教师一起上台表演节目,加强幼儿园的游戏氛围,既让幼儿轻松地度过一日生活,又把游戏化氛围渗透到家庭中,可谓一举两得。

(二)集体教学游戏化

根据游戏化的要求,我们的教室和活动区域装饰需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各领域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必须充分引入游戏的因素,体现出相应的游戏氛围。我们还邀请有兴趣、有能力的幼儿家长参与游戏化教学,和教师一起加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游戏化的氛围和游戏化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孩子们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享受到学习活动的快乐和幸福。

(三)非游戏活动游戏化

幼儿园还有着大量的非游戏活动,包括一些教学活动、亲子活动和师幼交往沟通场景等。这些环节的游戏化不够深入,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非游戏活动对于幼儿来说缺乏吸引力,必须由教师设计,然后加入游戏活动的因素,其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的交往活动和学习活动更具主体性。所以,非游戏活动强调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处于主体地位,是否感受到了活动的真正意义,是否对活动充满兴趣,教师是否充分发挥了主体的能动性,是否挖掘到了幼儿的兴趣点。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关键点在于游戏对幼儿的真正价值,而不是表面的游戏形式与游戏数量。

四、家园协作,促进家长转变观念

为有效促进家长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我园给每位家长发放了一份指导手册,手册分别从认知篇、准备篇、适应篇、沟通篇、习惯篇等方面推动家长更深入、专业地了解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的不同。家长在孩子入园前需要做哪些心理准备?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入园心理焦虑?如何减少幼儿入园后的不适应?如何做到与孩子有效沟通?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行为习惯?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诸如此类问题,我们都与家长进行了具体交流。与此同时,我们还定期设置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活动咨询等,接受家长的随时咨询。此外,我园还定期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向家长推荐科学的育儿方式,让家长了解“小学化”对幼儿健康发展的危害,教会家长科学育儿,避免出现“小学化”倾向,最终实现家园同步教育。

通过不懈努力,我们的工作产生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一些大班毕业生的家长特别向我们反映:他们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后表现非常优秀。这印证了我们的做法,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鼓励。幼儿园不仅要做到整体氛围游戏化,还必须要做到一日生活游戏化、集体教学游戏化、非游戏活动游戏化,如此才能真正提供给幼儿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环境,化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难题。

参考文献

[1]王桂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分析及现实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6).

作者:唐芳

第2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以幼儿为本,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是幼儿教育的根本规律。但是,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中,有的幼儿园还存在着“小学化”倾向。为此,我园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和探索。

一、现象观察

在行为规范方面,许多幼儿园的“幼儿在园行为细则”都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严格遵守规则,如要求幼儿对教师绝对服从,驯顺听话、不顶嘴、不辩解,课间不追逐打闹、不跳跃奔跑、不大声说话,等等。在集体活动时,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正襟危坐、认真听课,课堂活动中没有演示和游戏,只有单纯的知识灌输;个别幼儿园还进行像小学生一样的测试,完全是严格的知识教育。在园所活动方面,则设有过多的对活动内容的复习和竞争性项目。在教师的绩效考核上,更是根据幼儿的竞争性测试结果来评价教师。凡此种种,皆是对幼儿的过度强调规范、过度注重竞争、过度讲究服从、过度知识传授,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危害分析

(一)过度强调规范,限制了幼儿探索精神的发展

幼儿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自主和合作的游戏能够很好地促进幼儿探索精神的发展,不同游戏背景的创设对幼儿主动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幼儿自主发挥、合作游戏,不能过度强调规范,否则会限制幼儿探索精神的发展。

(二)过度注重竞争,阻碍了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

在各种各样自主游戏的活动中,孩子们往往就会暴露出多种弊端。例如,幼儿户外活动时,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幼儿因为没法自主换下衣服而号啕大哭,而那些自主能力强的幼儿会积极想办法或寻求他人帮助。对此,幼儿教师应多采取一些鼓励性语言,减少对孩子的限制性要求,营造出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推动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

(三)过度讲究服从,损害了幼儿主体精神的发展

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是主体的发展。3~6岁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发展和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常常被动等待教师来分配角色,而不是自主选择;在集体活动中,幼儿会完全按照老师的意图来表达与思考;甚至在一些生活活动中,有的幼儿会表现出消极被动的一面,连饮水、如厕等都要老师允许才会去。

(四)过度传授知识,约束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在传统观点中,儿童的玩耍是毫无意义的,是浪费时间的,幼儿家长也倾向于早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管束起来,让孩子认真学习知识。但是,过度地注重知识传授,会使幼儿失去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幼儿缺少游戏过程中丰富情景的刺激,其想象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教育要顺乎天性,幼儿教育更应如此。上述“小学化”的危害表现归根结底都是违背孩子的天性,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都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幼儿教育去“小学化”,本质上就是要求教育回到孩子的天性和规律上来,顺乎天性,符合规律。

三、加强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要想去“小学化”,幼儿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师资培训是去“小学化”的关键环节,就现阶段来说,职业进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我园融合教师教育的新理念,把教师的教育分成三个阶段:职前教育、入门教育和在职教育。这三个阶段是一个连续递进的过程,为此,我园确定了循序渐进的教师培训制度。首先,幼儿园根据不同教师的性格及特长,推荐给教师适合各自专业发展的方向。其次,园所采用系统递进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此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提高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园所培训还会积极配合教师的带班时间,让教师学以致用,实现专业学习与教学实践的整合。最后,幼儿园结合网络研修社区,运用互联网资源对教师进行混合式培训。

我园特别强调以教研为抓手,积极研究教育部门颁发的文本文件,提高教师的去“小学化”观念和行为,让参训教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进行透彻的认识。我园还积极拓宽了教师们的视野,帮助教师找到各年龄段去“小学化”的具体抓手和突破口。

此外,幼儿园还合理指导教师选好学习内容,科学做好“幼小衔接”。例如,我们会对大班的教学内容适当做一些调整和变化,由于小学以分班教学为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截取一些适合大班孩子学习的内容,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教学的改变。经过我们不断的实践与探索,现已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幼小衔接”方案。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我们必须严格遵循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准绳,科学制订保教工作计划,去除幼儿教育“小学化”。为此,我园各项保教工作必须做到一日生活游戏化、集体教学游戏化、非游戏活动游戏化。

(一)一日生活游戏化

我们在一日常规流程的设计与安排上,围绕游戏化目标,分别对保育员、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教师们积极与一日生活游戏化进行衔接,营造出游戏化氛围。在重要的节庆日,我们还组织幼儿与家长、教师一起上台表演节目,加强幼儿园的游戏氛围,既让幼儿轻松地度过一日生活,又把游戏化氛围渗透到家庭中,可谓一举两得。

例如,中班区域游戏“我来当医生”,活动的主要流程包括:找出主题,讲出故事;小朋友当体检医生或被体检人;了解常规的体检项目;开始角色扮演。经过一系列游戏过程,幼儿了解了到医院需要体检的基本项目,萌发了对他人的关爱,了解了医生需要做的一些基本工作和任务,更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

(二)集体教学游戏化

根据游戏化的要求,我们的教室和活动区域装饰需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各领域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必须充分引入游戏的因素,体现出相应的游戏氛围。我们还邀请有兴趣、有能力的幼儿家长参与游戏化教学,和教师一起加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游戏化的氛围和游戏化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孩子们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享受到学习活动的快乐和幸福。

例如,我们常做的大班体育活动“快乐爬虫”,该活动主要培养孩子积极大胆地参与,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负重爬行的方法(姿势、动作),并能在狭窄的通道里控制身体、迅速爬行,以克服游戏中的恐惧心理。活动中,教师会把若干个大号可乐瓶装满水作为炮弹,再准备4张网和4根平衡木。首先,教师带着孩子们跟着音乐一起做自由运动,也可以让两个小朋友在前面做示范;然后,老师引导幼儿:“我们家里的娃娃被老鼠偷走了,听说娃娃就藏在‘山洞’里面,我们赶快找‘弹药’,把‘弹药’运送过去吧!”小朋友们开始寻找散落在各处的‘弹药’,然后抱着找到的‘弹药’快速穿过重重障碍,把‘弹药’运送到指定的地点。教师也可以在中途增加一些难度,如设置独木桥、跨越网桥、翻越障碍物等。“战斗”结束后,小朋友获得了游戏的胜利,成功地解救了娃娃,并将其送回了家。

(三)非游戏活动游戏化

幼儿园还有着大量的非游戏活动,包括一些教学活动、亲子活动和师幼交往沟通场景等。这些环节的游戏化不够深入,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非游戏活动对于幼儿来说缺乏吸引力,必须由教师设计,然后加入游戏活动的因素,其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的交往活动和学习活动更具主体性。所以,非游戏活动强调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处于主体地位,是否感受到了活动的真正意义,是否对活动充满兴趣,教师是否充分发挥了主体的能动性,是否挖掘到了幼儿的兴趣点。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关键点在于游戏对幼儿的真正价值,而不是表面的游戏形式与游戏数量。

五、家园协作,促进家长转变观念

为有效促进家长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我园给每位家长发放了一份指导手册,手册分别从认知篇、准备篇、适应篇、沟通篇、习惯篇等方面推动家长更深入、专业地了解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的不同。家长在孩子入园前需要做哪些心理准备?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入园心理焦虑?如何减少幼儿入园后的不适应?如何做到与孩子有效沟通?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行为习惯?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诸如此类问题,我们都与家长进行了具体交流。与此同时,我们还定期设置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活动咨询等,接受家长的随时咨询。此外,我园还定期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向家长推荐科学的育儿方式,让家长了解“小学化”对幼儿健康发展的危害,教会家长科学育儿,避免出现“小学化”倾向,最终实现家园同步教育。

通过不懈努力,我们的工作产生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一些大班毕业生的家长特别向我们反映:他们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后表现非常优秀。这印证了我们的做法,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鼓励。

幼儿园不仅要做到整体氛围游戏化,还必须要做到一日生活游戏化、集体教学游戏化、非游戏活动游戏化,如此才能真正提供给幼儿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环境,化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崔丽莹.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与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2010,(4).

[2]孙云晓,赵霞.中国儿童想象力危机报告[J].少年儿童研究,2009,(22).

[3]于珺.重读先哲皮亚杰[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

作者:郑琴

第3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阶段融入了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侧重于知识讲解,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造成幼儿学习负担过重,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很不利。小学化的幼儿教育强调知识讲解和知识灌输,强调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性学习,忽视了对幼儿思维能力、行为习惯、社交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特征不符,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对策

幼儿教育的工作愈来愈重要,但是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为现象也愈来愈严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会造成阻力。本文主要就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详细探究。

一、什么是幼儿教育小学化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阶段融入了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侧重于知识讲解,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造成幼儿学习负担过重,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很不利。小学化的幼儿教育强调知识讲解和知识灌输,强调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性学习,忽视了对幼儿思维能力、行为习惯、社交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特征不符,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首先,幼儿教育小学化与幼儿身心发展特征不相符。幼儿的神经系统功能、认知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等,尚未发育完善,片面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势必会造成幼儿对教育活动不感兴趣,使得他们长时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丧失了自主思维能力。

其次,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很不利。《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该强调从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入手,重点引导幼儿锻炼身体,培养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简而言之,幼儿教育需要关注幼儿各方面能力和兴趣的培养,而不能过于强调知识点的灌输。幼儿教育小学化则直接忽视了对幼儿创新思维能力、探索兴趣、社会交往能力、自主思维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再次,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幼儿过早接触了小学阶段的内容,使得他们在日后进入小学校园时,会接受到重复性的内容。虽然这能够让他们轻松地拿到高分,但这种机械式的学习思维,会让他们在进入中学校园之后,一下子不能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得以发生。

三、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因素

(一)学校

1.幼儿园

(1)提高幼儿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修养。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幼儿行为和思维习惯的直接影响者。教师本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成果。组织幼儿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幼儿教师的思想得到转变,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让广大幼儿教育掌握科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2)重视对幼儿园日常工作的指导。有些幼儿对于玩具或者游戏活动不感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则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引导。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幼儿阅读一些感兴趣的内容,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从幼儿的兴趣点入手,逐步引导他们发散思维、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能盲目地追求办学质量,而需要坚定最初的办学理念。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严格按照山东省省编教材组织开展教育活动。每一个教育主题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各学科内容相互渗透,在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过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3)探索游戏化学习。所谓游戏化学习指的是,为幼儿创设一种游戏环境,使得幼儿能够“在玩中学”。当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时,他们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将知识融入到游戏情境中,既杜绝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又让幼儿实现了知识视野的拓展。例如,在班级内部,教师可以设置图书角,供幼儿随时翻阅;益智区内拼图等开发智力的材料;生活操作区内投放串珠、插花等材料,引导幼儿在材料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发散思维,强化想象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

2.小学

据了解,现在小学一年级的上课进度很快,如果完全没有接触一年级知识的幼儿学习起来是非常吃力的,所以,严格实行“零起点”教学,教学进度不得提前,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二)家庭

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在教育孩子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家长与教师应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教师可以在日常活动中,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力度,争取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例如,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对《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内容有所了解,引导家长充分把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让家长了解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向家长讲解一些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家长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共同引导幼儿实现健康成长。

为幼儿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充分尊重幼儿的现实需求,尊重他们的感受,引导幼儿实现个性化发展和健康成长。家长应该摒弃传统“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注重对幼儿行为和思维习惯的培养,而不能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对于幼儿一些比较奇怪的想法,家长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鼓励他们朝着合理的方向大胆探索,让幼儿的思维得到有效锻炼。在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加入到幼儿的探索活动中,与幼儿共同成长,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社会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社会中一些辅导班、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壮大,而他们也似乎明白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思想。如此,就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趋势日益明显。所以,我们要尽可能杜绝报名辅导班、培训班,减轻幼儿的压力。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清楚地意识到,幼儿教育不应该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应该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得幼儿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鉴于此,我们应该抱着求真务实的态度,突破幼儿教学障碍,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燕.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和纠正措施.幼儿教育[J],2002.

作者:郝倩颖

第4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老鼠的皮鞋车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体会图片中小动物的心理活动,能讲述图片的大概内容。

2.会用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达图片内容。

3.懂得只要开动脑筋.废旧物品也可以做成有用的东西。

活动准备

图片四幅,及小兔、小松鼠、小老鼠的插入教具。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出故事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夏天的草地是怎么样的?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讲一个发生在草地上的故事。

森林里有一大片草地,可是不知是谁在草地上扔了一个东西。(出示图一:草地上有一只旧皮鞋)

(1)这是什么?在什么地方?是一只什么样的皮鞋?

(2)如果是你遇到了,你会怎么样?(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不同的想法)

2.演示教具,启发提问,引导幼儿讲述

(1)出示插入教具小兔

①看,谁来了?

②小兔看见了这只破皮鞋是怎么样的?它说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兔的表情,讲述小兔的动作,并请幼儿做一做自己体验“脏”的动作及表情。

(2)出示插入教具小松鼠

①小兔蹦蹦跳跳地走开了,谁又来了?

②小松鼠看见了这只破皮鞋是怎么样的?它说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松鼠的表情,讲述小松鼠的动作,并请幼儿做一做自己体验“臭”的动作及表情。

(3)出示插入教具小老鼠

①小松鼠慢悠悠地走开了,这时候谁又来了?

②小老鼠看见了这只又脏又臭的皮鞋是怎么想的?它又是怎样做的?

(4)出示图二

提问:请小朋友说一说,你自己的鞋要是破了会怎么办?脏了会怎么办?是怎么弄干净的?

①观察小老鼠是怎样打扮这只破皮鞋的,先干什么,然后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把这只破皮鞋变成了什么?

②帮助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整理句子。

(5)出示图三

教师:转眼间到了秋天,秋天是瓜果丰收的季节。

①小兔喜欢吃什么?小老鼠开着皮鞋车帮小兔干了什么?小兔说了什么?

②小松鼠喜欢吃什么?小老鼠开着皮鞋车帮小松鼠干了什么?小松鼠又说了些什么?小兔和小松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3.请1~2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完整讲述一遍

4.老师示范讲述一遍

5.讨论

(1)为什么小老鼠能把又脏又臭的破皮鞋变成一辆皮鞋车呢?

(2)小朋友应该向小老鼠学习什么呢?

小结:小老鼠是一个既肯开动脑筋又勤快的小动物。有些破旧的东西还可以利用,不要随便丢掉,我们小朋友也要像小老鼠那样,做个既聪明又勤快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

小朋友利用废旧的饮料瓶、废纸盒、旧本子、旧的书面等,自己做一做,然后把自己的制作过程介绍给小伙伴。

活动反思

全园老师要做示范课展示,最好的一节课将参加全州观摩课展示。为此,我花费了许多心思,找资料,制作课件,设计了一个自认为优秀的语言活动,通过借班试讲,效果很好,唯一让我担心的是我将给未接触过的孩子们上课,不知道孩子们的配合情况会怎么样。整个活动下来后,我觉得虽然比起借班试讲中活动已有些改进和完善,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活动过程的设置比较机械,在活动中缺少创新意识,不敢大胆吸收各种新的教学元素,有技巧地引导幼儿回答或提问,让幼儿动用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并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

在教具制作方面,在《老鼠的皮鞋车》中,幼儿误把修补好加上轮子的皮鞋当做现今在甘南孩子中最流行的旱冰鞋,这样的歧义出现,让我很是吃惊,一时间竟有点脑空的感觉,这使我对自己制做教具时考虑不全面很是自责。对幼儿的评价语太少。我曾在《学前教育》上看过一篇关于内隐学习的文章,意识到教师评价对幼儿心理的影响。虽然在活动中我对孩子也会有表扬,但也只是像流星一样,更多的是忽视幼儿渴望教师肯定的眼神。

以上几点,让我认识到了我在幼儿活动中的不足,但我一定会努力改进,让草原格桑花生长的土地更有营养。

点评

对于一个成功的语言活动来说,教师的语言魅力是很重要的。朱老师在教学中生动而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教学目标方面来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所选内容以及整个设计过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而且活动过程紧紧围绕着目标,环环相扣,较好地完成了目标。

从教学策略方面来看,《老鼠的皮鞋车》的选择富有童趣,契合孩子的生活经验,能够激起孩子们的兴趣。本节课教学图片的准备与利用充分、有效,顺应故事情节,逐幅出示,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满足了幼儿学习的需要。教学中,教师能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的细节,引导幼儿多方面发散思维,如,“小兔看见了这只破皮鞋是怎么样的?它说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答案。在教法上采取了由浅入深的方法,将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引入故事教学,让幼儿体会小动物的心情,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学习语言,让孩子们对学习的内容更有兴趣,留下愉悦的情感体验。最后,教师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把故事中的寓意和教育意义在无形中传递给幼儿,通过最后的讨论环节教育幼儿有些破旧的东西还可以利用,不要随便丢掉,要变废为宝。

第5篇:幼儿园小班教案《机灵的小老鼠》

小班教案《机灵的小老鼠》适用于小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克服困难后的成功感,学习弯腰蹲跑的基本动作,增强下肢肌肉力量,通过这次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机灵的小老鼠》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弯腰蹲跑的基本动作,增强下肢肌肉力量。

2.体验克服困难后的成功感。

3.通过这次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老鼠头饰15个,猫头饰1个,大小不等的粮食包15份。

2.用铁圈6只上绑宽紧带制成地道3条--各高25厘米、30厘米、35厘米,上面可挂铃铛增加游戏性。

3.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一、快乐鼠。

1.指导语:走,老鼠妈妈带着小老鼠门到树林里去玩喽。

2.重点指导:准备操。

上、下肢--"左看看、右看看,转个圈儿洗洗脸。"

腹背运动--"吃大米,真好吃;吃松子,真好吃;喝点油,吃饱了。"

全身运动--"游啊游,游啊游,跳到岸上看一看;游啊游,游啊游,跳舞到岸上闻一闻。"

跳跃运动--"跑过小沙滩,条=跳过小土坑。"

下蹲运动--"去打猎,去打猎,啪啪啪啪,耶!胜利了!"

二、小老鼠钻洞。(引导幼儿弯腰半蹲跑)

1.指导语:这里有一条又低又长的地道,怎样通过地道,又快又不让猫发现?

2.指导要点:引导幼儿 排成队自由探索过地道的办法,教师注意提醒幼儿 弯腰。

三、游戏"机灵的小老鼠"。

(幼儿鱼贯弯腰半蹲尝试体验跑过不同高度的地道)

1.游戏玩法:教师扮演"花猫",躲在不远处,小老鼠们又轻又快地通过一条条地道,到花猫的音乐响起时,花猫出现去抓小老鼠,小老鼠只有快速通过地道往前跑才能不被猫抓住。

2.指导要点:幼儿鱼贯地在一长串地道中弯腰半蹲跑动,加快通过的速度。并增加难度练习,要求每个幼儿与观念弯腰半蹲跑过三个不同高度的地道。

四、小老鼠休息日。

鼓励表扬勇敢、机灵的"小老鼠",整理,休息!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全世界约有三千多种老鼠,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

第6篇:花树下的老鼠幼儿故事

老鼠大声地咆哮:“滚!滚!讨厌的猫,你滚得远远的!”

洞里的老鼠很生气,一会儿摔文具盒,一会儿踢凳子。因为他太讨厌猫的声音了。

老鼠洞太深了,所以没有人能听到他的声音。

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来参观熊爸爸门前神奇的花树的动物越来越多。熊爸爸的家成了接待站,家里每个人都是导游。

熊爸爸接待自己的朋友,熊妈妈接待自己的好姐妹,熊孩子接待自己的小伙伴。

老山羊捋着胡子,笑呵呵地对熊爸爸说:“啊呀,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如此神奇的花朵啊!”

熊爸爸赔着笑脸,一个劲儿点头:“是的是的,谁说不是呢。我也是第一次见。”

老山羊突然很好奇地问道:“这棵神奇的树是怎么来的?”

熊爸爸说:“哦哦哦,谁知道呢,就那么一棵普普通通的小树,慢慢长起来了,我们谁也没注意呢。谁知道它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一棵树,怎么可能开出很多种颜色的花呢?”

这是熊爸爸一家人订好的条约,谁也不许说出这棵树的具体来历,也不许说出这些花朵的神奇之处。倒不是他们自私,他们是害怕这些花朵被坏人利用了,那样,麻烦会很大的。

那一只兴奋的猫,始终伴随在熊孩子的左右,因为他差不多是第一个发现这些花朵的。虽然花喜鹊也发现了,但花喜鹊毕竟是在黑猫之后的。所以,他觉得自己像半个主人似的,不时发出惊喜的叫声。

小白兔蹦蹦跳跳的,不断地发出惊叹:“啊,太美了,太美了。这样的花朵,一定是属于小仙女的!”

黑猫纠正说:“不对不对,是熊孩子的!”

小白兔不喜欢大黑猫,不知道为什么,他一见黑猫黑色的衣服,心里就像压了一块石头。

小白兔说:“知道,我知道,你难道不能让人家幻想一下吗?”小白兔离开了大黑猫,去找小狐狸去了。

小狐狸是聪明的,他早问过熊孩子了,就像老山羊问熊爸爸一样。不过,小狐狸心里打的小算盘,和老山羊是不一样的。

小狐狸悄悄问小白兔:“哎,你没问熊孩子吗?”

小白兔说:“问什么?”

小狐狸说:“比如说,这棵树是怎么来的,比如说,这花朵有什么神奇的魔力没有。”

小白兔不喜欢刨根问底,所以他回答小狐狸道:“干吗要问这些呀,你看看这些花多美呀,你闻闻这些花多香呀。”

大黑猫叫了一声:“妙呜,小白兔说得对,累不累呀!”

第7篇: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题,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1. 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而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 ,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写不好算不对还不行,家长会认为孩子上了一天的学什么也没学到,教师在家长的这种想法的支配下,要努力地教,好让孩子学会,让家长满意。但是,大家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金坑一年级事例)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

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但我更是一位母亲。我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告诉大家:孩子上小学就开始受累了,所以,还是让孩子在幼儿园多玩玩吧!

3.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

4.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孩子是不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引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否培养了孩子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否帮助孩子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否教孩子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孩子学

会探索、学会合作等等。而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键期在学前,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所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孩子学会认识、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5.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许多家长不懂得学前教育应该教孩子学什么,而是提前把上小学才学的知识硬填给孩子。学前阶段的孩子无论智力和能力都够不上,所以必定学不好,其结果是使孩子扫兴和反感,再加上家长的责骂和老师的批评,孩子厌学是必然的。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是对孩子极大的伤害,无异于拔苗助长。有的孩子即使勉强学了,但入小学后成绩也未必好。到了小学再学就等于留级一年,孩子似懂非懂,毫无新鲜感。无味枯燥的重复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容易因自己懂了而不专心听讲,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反而影响了所有学习任务的完成,成了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差生”,从而使孩子产生对学校、对学习的厌恶情绪。许多家长总是埋怨孩子不学习,不争气,其实最该检讨和受到责备的正是我们家长自己。我从教十五年,一共教过六个一年级,接到手的孩子都会算题,会写字,但有的却连昨天今天明天分不清,有的自己的名字用普通话说不出来,还有的自己父母的名字都不知道,而会算的题会写的字在一年级还要重学。所以,我想说的是,孩子本来是棵

好苗,却被你急功近利的做法给“拔”得“蔫”了甚至“枯”了,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正好是“起了个大早”却送孩子“赶了个晚集”。

总之,学前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务必引起各级领导,幼教工作者,尤其是幼儿家长的关注。

第8篇: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我首先给家长们讲一个成语故事,古代宋国有一个农夫,是个急性子的人。他每天总是起早睡晚,辛勤地劳动,他盼着禾苗快快成长,今天去量量、明天又去量量,可是一天、两天、三天、五天,他总感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未见长,心中十分着急。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他一直在想: 怎么能帮助禾苗长高呢?

想着想着,想出办法了,于是美滋滋地睡着了。

第二天他早早起来,跑步到田地里,头顶着炎炎的烈日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高。从早晨干到中午,又从中午拔到太阳快要落山,把田里的禾苗一棵棵全都拔了一遍,他干得精疲力竭,累得腰酸腿痛,可是,他心里非常高兴,以为这办法非常高明。

他拖着啤惫的双腿,摇摇晃晃回到家里,顾不得擦干身上的汗水,兴奋地告诉家人: “你们等着瞧,今年的庄稼,哪家也比不过我。”

妻子问他:“你有什么好办法?”

他骄傲地说:“今天我帮助禾苗快长,都往上拔了拔。”

他的儿子听了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马上跑到田里去看,糟了,田里的禾苗全都枯萎了、死了。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拔苗助长”这句成语,比喻不顾事物的本来规律,凭自己愿望做事,急于求成,反倒把事情办糟了。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 ,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这是游戏本质所决定的。因为游戏是活动者内在动机的活动,不受活动以外的目标控制,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活动本身,因而是自由的;游戏是活动者自主的活动,它不受活动以外的他人控制,因而它是符合自己意愿的一种活动;游戏是注重过程体验的活动,它不受结果评价的制约,因而它营造的是一种轻松安全的氛围;游戏是在个体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活动,它无须承受过于超越自己能力的行动,因而游戏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表现;游戏是个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在操作物体的动作中建构经验,因而它同时是一种自发的学习,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游戏的发展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感发展的价值,二是认知发展的价值。 从情感发展来看,其发展的功能首先表现为情感补偿,游戏的象征意义使孩子在游戏中能满足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其次表现为情绪宣泄,孩子在现实中压抑的情绪能在游戏中得到排解。因为游戏是幼儿自己的世界,幼儿在自己的世界里,已经从一个被动的承受者转化为主动的执行者。所以前苏联的阿尔金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从认知发展来看,其发展的功能首先表现为自发探索。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

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总之,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幼儿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务必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工作者,幼儿家长都应高度关注。

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上传: 李爱梅

更新时间:2013-1-7 20:50:04 江西省幼儿教师网络研修为我们幼儿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在本次学习活动中,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三个月的学习活动总结如下:

一、勤勤恳恳,积极研修: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二、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一)网络研修使教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网络研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教改的深入和网络教研的蓬勃开展,网络研修项目已成为推动教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动力,成为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手段。网络研修是借助于积累了巨量课程资源的网络平台,与不特定的教师就彼此感兴趣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的过程。如果我们把没有参与教研的教师比喻成“徒步者”,把使用传统教研的教师比喻成“骑马者”,那完全可以将使用网络教研的教师比喻成“驾乘者”。“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一些高质量的教研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是众多一线教师的心里话。他们已开始意识到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正在形成。

(二)网络研修使教学和研究充盈着成功的喜悦

网络研修跨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专家、教研员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性,使普通教师与异地的同行、专家们一路同行。专家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一线教师的理论与一线教师的实践相互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一线教师之间的经验和优势能得到互补。

网络研修模式中的学习,一改传统的、呆板的传授模式,科学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静态资源,另一方面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利用专家讲座、在线答疑、讨论板、感言等多种交互媒体提供动态助学,通过案例学习、问题探索、交流研讨、自我评价等方式帮助教师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自主学习的文化,最终形成学习共同体。

网络研修为教师打开一个敞开、明亮的世界,让教师畅谈教育的心得体会,议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让教学更有效的对策。

三、继续努力,力求完美:我的研修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待加强和完善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网络研修是良师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的一大基石。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懵懂天真的孩子,要想办法教育他们、灌输知识给他们,需要我们老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而这次远程教育学习就给了我一次提升的好机会,使我受益良多。

一、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要尊重幼儿,作为朋友坐下来与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些说起来是一些很容易的话,看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要做起来却是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包括幼儿自己的权利,所以我们做什么都不要强制幼儿去做,可以去引导幼儿动做。教师以亲切的话语,温柔的抚摸,让他们喜欢去做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既拉近了师幼关系又使我们目标得以实施。

二、幼儿教师要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适应孩子的求知需求,我们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充电。如果只靠原来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日积月累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对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过去,我们是领着孩子在学习,现在我们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知识的海洋装满,怎么才能满足孩子那一条条求知欲旺盛的小河?教师的业务素质很重要, 现在的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很高, 琴棋书画,歌舞情乐,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更适用这个岗位。所以,我给自己规定,每天至少学习一篇教学方面的文章,每天练练基本功,让自己在幼教领域不至于落后。

三、抓住幼儿的闪光点。 让幼儿充满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师应多鼓励幼儿,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对他们进行赞美,他们定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如果小朋友发音清准,我益不断纠正,只要他有点进步,我们就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四、幼儿教师培养职业幸福感当我们每天都重复同样的工作的时候, 当我们面对不讲道理的家长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孩子调皮的软硬不吃的时候,当我们付出努力没有回报的时候,职业倦怠感多多少少都会浮现在心头。可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是离天使最近的人,面对那一张纯真幼稚的脸庞,我们怎么忍心不负责任?我们怎么忍心伤害他们?所以,我们要调整心态正确面对职业倦怠。首先,摆正心态,调整欲望。因为欲望过高当我们达不到的时候总是会烦恼和疲倦,保证一颗平常心,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随遇而安好了。其次,珍惜拥有。我们只所以痛苦那是因为我们只看到失去的,从来没有认真审视过得到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上帝是公平的,当你的世界也许大雨倾盆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不会现出美丽的彩虹?总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在教学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保证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通过学习。我由衷感谢教育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每位教师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确实感到受益非浅。 这次远程项目的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国培计划中有幸倾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 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培训给我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老师。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 首先,教育学生,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孩子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平时表现比较差的孩子,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 其次,如何使我们的教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一名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教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 最后,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活动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 一节好的活动课,要做到两个关注: 一是:关注孩子,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孩子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 二是:关注教学活动:抓住活动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教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孩子

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使孩子真正体验到爱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活动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 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教学 方法,体现此活动课的 灵魂。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 法。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 视野,还丰富了我的 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教学有了更新的 认识,更加热衷于 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 一份力量。

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通过学习。我由衷感谢教育部为所有教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在这段远程培训学习中,不仅观摩了优秀教师的优秀案例,而且聆听了专家对优秀案例的评析,还学习了各位专家分别从幼儿园的健康教育领域、语言教育领域、社会教育领域、科学教育领域、数学教育领域、音乐教育领域、美术教育领域等十几方面的讲座。这次培训充实而富有意义,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谈谈自己的几点学习心得:

一、爱是教育之源。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无论是健康教育,还是语音教育,哪怕是科学、数学方面的教育,都始终由爱贯穿,教师的爱孩子是可以感觉得到的,并且只有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身心健康的孩子。

二、幼儿教师要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不断更新。为了适应孩子的求知需求,我们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充电。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知识的海洋装满,如何满足孩子那一条条求知欲旺盛的小河?

三、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然后还要拥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情感,因为教师的仪态、表情、举止所表现出的情感可以直接激发学生的热情,亲其师而信其教,孩子们喜欢,所以才能调动起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观念和创新思想。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属性,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统一,这就是新的教育观。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教育延伸到相关联的现实生活中去,让孩子通过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从而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次培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我更容易把所以运用到课堂中去。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我愿意平凡的陪在孩子身边,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目标。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我非常清楚“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另外,网络学习让我和同行们走到了一起,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尽情的汲取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聆听着专家、教授们精辟的讲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相互交流,收获着知识,收获着喜悦,收获着友谊。回顾这段学习的日子,有艰辛,也有喜悦和欣慰。一路走下来,从开始的激动、不知所措到现在教学中问题的豁然开朗;从初上网时的应付学习到现在迫不及待地领略专家、各位老师授课、指导的风采„„这一切让我受益匪浅,我也对远程研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会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做好新课改工作,特备是新教材建构式教学理念,以及“学前教育指南”倡导的先进理念,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应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

出更多更优秀的孩子,感受工作的充实和快乐。

一、学习情况 在这次远程培训过程中,我认真学习了幼儿园必修所有课程,同时也很好的学习了选修课。积极参加课程留言,用心完成作业,倾听专家答疑,参与问卷调查,在进行学习的同时,我还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将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际进行对比,积极进行反思,同时和其他学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培训学习的收获, 1 、要 有 一 颗 平 常 的 心 态 。 就是 说 做 人 要 时 刻 保 持 一 种 冷 静 、 客观 、理 智 、忘 我 的 心 态 。我 们 拥 有 了 一 颗 平 常 的 心 态 ,在 尊 重 学 生个 性 的 基 础 上 不 急 不 躁 的 教 育 他 们 ,对 那 些 调 皮 捣 蛋 和 学 习 情 绪 低落 的 学 生 ,只 只 要 我 们 冷 静 客 观 的 去 对 待 ,理 智 的 分 析 出 现 问 题 的原因,并作出恰当的决策,我们就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2、 要 有 一 颗 宽 容 的 心 。 每 个 人 都 有 自 己 的 不 足 , 人 不 完 人 , 我们 的 天 职 是 敬 业 求 实 , 为 人 师 表 。 虽 然 我 们 的 知 识 、阅 历 经 验 都 比 但 我学生丰富, 回头想想, 们每个人都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也 并 不 完 美 , 那 为 什 么 要 强 求 教 出 完 美 的 学 生 呢 学 生 毕 竟 年 纪 、知 识 、 阅 历 很 少 , 犯 了 错 误 也 是 很 正 常 的 ,正 因 为 他 们 比 我 们 容 易犯错,所以才存在我们这些教育者和引导者。 另外,远程培训让我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远程学习的形式多样,视频、课程简介,与专家、同仁互动式的交流等深深地吸引着我,朴素、真实的交流与评论,让我感动,得到启发。 而且,远程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的平台。在这些培训的日子里,我观看了专家讲座的视频: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更加贴近了课改的课堂;使我体会到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根据学科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学中该注意什么,怎样因材施教,怎样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培训心得体会 在短短的远程培训学习过程中,让我受益匪浅。 这次学习,我也对远程研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会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做好新课改工作,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充分应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孩子,感受工作的充实和快乐。

第9篇:幼儿园优质公开课 小班综合课件教案《老鼠阿姨的礼物》

小班综合《老鼠阿姨的礼物》

(本教案有配套视频,教学PPT)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对故事充满期待与好奇,感受正确地待人接物。

(2)知识目标: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等器官的作用。

(3)能力目标: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回顾五官与手功能的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故事 ppt课件、礼物盒、眼罩人手一个、卡片、沙锤铃鼓和碰铃各一个、葡萄干、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1、说说自己收过的礼物,激发兴趣

(1)说说自己是否收到过礼物,是什么礼物。

(2)今天也有人来送礼物了,会是谁呢?引出故事《老鼠阿姨的礼物》。

2、看ppt显局部,仔细观察

(1)老鼠阿姨会把礼物送给谁呢?(引导幼儿从动物的特征去猜测) 提问:这是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它们是怎样去拿礼物的?

(3)教师配乐讲故事。

3、作体验,再识感官

(1)教师:眼睛是很有用的,它可以用来看东西(出示“眼睛”图片)。今天用其它的办法来猜猜礼物盒里是什么?你有办法么?

(2)教师出示眼罩和乐器,请1名幼儿上台戴上眼罩,听指令找出铃鼓在哪里。

提问:你用了什么办法?出示“手”图片。

(3)引导幼儿不用眼睛、不用手,用其他的办法找出碰铃在哪里。

提问:你是靠什么听出来的?出示“耳朵”的图片。

(4)教师:老师这里有一盒好吃的东西。如果不用眼睛、手、耳朵,还有办法猜出来吗?请2~3名幼儿利用鼻子闻、嘴巴尝的办法猜猜是什么食物。出示“鼻子”“嘴巴”的图片。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身上有好多器官都是有用的,要好好爱护它们噢。

(5)继续观察图片

小兔---耳朵---听;小猪---鼻子---闻;小松鼠---手---摸;小青蛙---嘴巴---尝。

4、测礼物,感受快乐

(1)出示礼物盒,教师发给幼儿眼罩,请幼儿通过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的办法猜猜盒子里到底藏的是什么礼物,并记录幼儿的猜测。

(2)结合PPT,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3)游戏:变魔术。师幼共同分享盒子里的礼物。

上一篇:物业员工安全责任书下一篇:落户介绍信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