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科研三年规划

2022-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学校教育科研三年规划

教育科研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

科研处

**市**学校现有教职工45人,本科学历教师29人,专科学历14

人,中专2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县级骨干教师1人,县级准骨干教师2人,学校师资力量配置基本合理,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政治业务素质较强的教师队伍,全校教师爱岗敬业,严谨笃学。为此,未来三年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必须立足校情,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加强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进行理论学习,转变自己观念,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苦练教学基本功,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学习让教师从思想上重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让“科研兴校”的理念扎根广大教师心中,形成领导重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研究的氛围,选择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学校教科研工作,使我校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够站在全市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

2.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青年教师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带来了朝气,他们知识新、方法活,但缺乏教学经验,课堂应变能力差。为了实现学校“一年适应,三年达标,五年成为骨干”的新教师培养目标,积极实施教学支持制度,让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对帮扶与指导新教师,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落实继续教育,培养“学习型”教师,促进教育科研,培养“创新型”教师,着力培养名师,构建“名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合格教师”这一金字塔型的教师队伍。

3.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关乎着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事关学校的发展。要树立从教研中要质量、在教研中求发展的观念,重视、提升学校科研的档次,促进教研为教学服务,实现科研兴校。要以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以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主要内容,以校本教研为主开展科研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采用理论学习、专家讲座、外出学习观摩、教师论坛等形式,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倡导教师写教学后记、随笔、论文等,每位教师每学年在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一篇教研论文。每学期选定一个主题,每月组织一次校本培训,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发言人,通过研讨提高教师对教科研的认识,培养教师教科研能力;认真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明确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目的,精心准备,认真实施,力求每次教研活动都是教师有所收获;积极参与联片教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享教育经验。

4.做好教研课题的申报、推进、结题工作。

确立以课题研究带动校本教研的思想,认真做好省、市、县规划课题的申报及立题评审,组织好开题、中期论证及结题工作,加强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和档案管理。鼓励教师参与不同内容、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注重研究的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两个省级课题研究为龙头,积极推动教学研究,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面达到100%。构建骨干研究与全员研究相结合、专题研究与一般研究相结合的科研模式,逐步开创组组有课题,人人搞研究,项项出成果的“群学、群研、群绩”的科研局面。做好已经立项的五个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重视过程性资料的整理收集,阶段总结,做好区级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汇总及教研成果鉴定、验收工作。

5.确立德育为先的理念,挖掘学校各项工作的德育价值。

各学科在“课堂教学是德育主渠道”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建立学校数字德育体系,充分挖掘其德育功能。形成具有系统性、实效性、长效性的德育系列活动。重视德育队伍建设、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保证德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队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合力,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主动性、针对性。要在教师中开展教育思想的学习和讨论,不断提高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认识,努力创建具有特色的教育格局。

6.其他要求。

三年规划实施时间:2015年9月——2017年7月。每学年的工作计划应当是规划的分计划,二者应力求保持一致。对规划的各项任务,做到有专人落实、措施落实、完成时间落实,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学校实际情况,对三年规划可做适当调整。

第2篇:碧城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

(2015学-2018学)

为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积极推动科研工作,整体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引领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托全体教师,立足教科研组,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以普及性研究为主,加强有推广性的问题研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素质,锻炼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为师生成长服务,为学校教改与发展服务。

二、现状分析

(一)目前工作上的优势

我校现有高级教师2名,占教师比例的10.5%,一级教师9名,占教师比例的47.4%,小学一级教师8名,占教师比例的42.1%,50岁以上教职工5人,占总人数比例的26.3%,40岁以下青年教工7人,占总人数比例的36.8%。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10人具有本科学历,5人具有大专学历,获得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的78.9%(其中本科率为52.6%)。目前,学校利用经典诵读主题式校本研修,推动教师展开师生经典诵读的实践研究,教师研究意识的综合有了明显提高,教师研究能力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教师的学习研究习惯已基本形成,培训需求趋向于校本化科研培训,并与学校师训工作紧密结合,扎实开展着各项与教师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典型问题的排解研究。

(二)目前工作上的问题

目前科研工作上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获取优秀成果的比例偏低,优秀的文章太少;

2、校内还没有形成一批教育教学研究骨干,学校骨干教师大部分没有自己主持的研究课题,立项课题太少;

3、各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开展有目的教育教学研究意识还不够强烈,还没有意识集合组内群体的智慧去有计划地深入排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呈现出来的课型单一;

4、科研活动、奖励经费偏低,工作展开困难。

另外,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和成果的整理与提炼等这些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此,设想在推广原有好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突出教师研究前立项工作和研究过程管理的指导,积极引导教师将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数据积累、整理及提炼,强化教师的身边问题研究意识,鼓励一些有思想、敢创新、讲奉献的优秀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研究队伍,从而进一步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工作总目标

着眼于成就孩子的未来,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以教育科研引领校本研修,让每位教师在学校经典诵读课题的引领下,通过优化培训教师教育科研方法,指导教研组开展各项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更新育人观念,积极倡导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特色,营造健康快乐的教科研氛围,使大部分教师能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升学校科研知名度,学校在区里的科研综合实力有所上升。

四、预期效果

总体上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再上一个台阶。能较好地结合自己教育教学问题展开个性化的实践研究,大部分教师能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研究成果,且课例撰写和经验总结或论文撰写的质量有所提高。每年都有优秀文章在市级刊物上发表,学校“经典诵读”课题研究能取得好成果,提升学校科研知名度,学校在区里的科研综合实力有所上升。

五、阶段目标及具体措施

第一阶段:2013年3月-2014年2月

(一)目标

1、狠抓教研组及教师的课题立项工作,继续强化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意识,规范教研组课题立项工作,实行立项课题中期汇报制。

2、在“经典诵读”课题的引领下,优化教研组培训与指导方式,进一步完善教师课题引领下的“教学研究札记”,初步形成科研日常研究管理模式。

3、协商、制定学校骨干教师课题研究培训办法,规范骨干教师的课题立项和研究过程中数据整理与提炼,形成学校骨干教师经验集。

4、继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在课题引领下创新课例研究活动模式,积累成功经验。

5、在完善和推广“经典诵读”课题的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落实《小学生经典诵读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提炼并形成由其引发的学法指导及管理策略。

6、申报市级一般课题的研究成果,并有新立项市级课题,《烟台教育》杂志上有文章被选登。

(二)达成标志

1、能开展各项日常研究活动,执行 “教学研究札记”,初步形成科研日常研究管理模式。

2、协商并制定学校骨干教师课题研究培训办法及操作流程。

3、积累“经典诵读”行动研究案例,形成优秀案例集。

4、建立“经典诵读”行动研究的学法指导及管理策略,推行经典诵读课题的研究工作。

5、有新的课题被市立项,有老师被评为科研先进个人。

(三)具体措施

1、抓课题常规管理,确保教科研例会质量,强化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数据积累,实行立项课题中期汇报制。尝试实行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上建了课题记录电子袋管理。档案袋中上传的是教师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开题报告,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策略,研究分工,研究计划,研究总结,调查报告、研究论文、汇报课材料,音像资料,研究成果等等,

2、组织教研组长科研技能培训,继续执行教研组主题式校本教研日志和教师课题研究札记工作,积极推动教研组课题引领下的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营造健康快乐的教科研氛围。

3、积极开展多层次的课堂教学研究实践活动,创新课题引领下的“经典诵读”课例研究活动模式,尝试开展“同课异上”课堂教学研究模式,组织相关培训,凝聚教师集体智慧,实事求是、探索创新课堂教学质量,让教师们在教学探讨中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自我改进。

4、利用教师业务学习的时间,在经典诵读课题的引领下,发掘校内外优质资源,培训教师教育科研方法与技能,让每位教师清楚地了解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积极尝试研究自己身边的教学问题,完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5、重点抓好学校市级重点课题的实施工作,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继续完善准备阶段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推广并实施成功经验。 (2)依托《小学生经典诵读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形成师生经典诵读具体的操作办法。

(3)诊断和积累各年级各层典型学生的经典诵读的个案,形成其相应的个案集。

6、围绕新课程改革,参考校级获奖论文,创造机会,确保学校每年至少有1项课题被立为市级课题。

7、搭建并创设科研交流平台,积极评价和推荐科研优秀成果,同时积极鼓励5%的科研新人发表其研究成果,申报市级一般课题的研究成果。

第二阶段:2014年3月-2015年2月

(一)目标

1、在实施 “教学研究札记”的基础上,提炼学校科研日常管理工作的特色经验。

2、继续推进课题引领下的“经典诵读”和“同课异上”两种课例研究活动模式,宣传成功经验,形成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典型个案集,并积极推广成功经验。

2、继续狠抓教研组及骨干教师的课题立项工作的基础上,深化立项课题的研究过程管理意识,形成学校骨干教师经验集。

3、确保学校市级重点课题正常开展研究活动,整理及提炼《小学生经典诵读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的相关研究数据,撰写经典诵读课题中期研究成果,确保研究质量。

4、继续寻找学校课题的研究点,组织教师申报多项市级课题。

5、《坍台教育》杂志上有文章被选登,积极准备申报市“十二五”教科研先进集体和个人资料。

(二)达成标志

1、初步形成“同课异构”研究活动模式,积累成功研究案例。

2、形成骨干教师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整理骨干教师经验集。

3、撰写学校经典诵读课题中期报告,形成《小学生经典诵读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管理策略的相关研究数据。

4、提炼学校科研日常管理工作的特色,形成相关管理工作经验。

(三)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全体教师教育科研研究意识和方法的培训,让每位教师在案例和论文的整理、提炼上有明显提高。

2、继续抓课题常规管理,确保教科研例会质量,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通过抓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教学研究工作的定期经验交流,提升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的科研素养。

3、积极发挥教研组的科研职能作用,继续执行教研组主题式校本教研日志和教师课题研究札记工作,积极调动教研组成员的群体力量,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4、积极开展多层次的教科研活动,在课题引领下继续开展“同课异上”课例研究活动,同时规范“同课异上”课例研究活动,宣传成功经验,形成不同层次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典型个案集。

5、创设各种交流互动平台,分析并尝试解决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所形成的心理困惑,积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学习心理疏导等方面所形成的学生教育教学个案。整理并分析在运行“分层跟进式”学习平台过程中所采用的学法指导办法,分析分层跟进训练和学生学习心理跟进疏导的“双跟进”管理策略。

6、重点抓好学校经典诵读课题中期研究成果的整理及提炼工作,撰写课题研究中期成果,确保研究质量。

7、以教育科研引领校本研究,围绕新课程改革,带动学校科研骨干,发掘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筹划并撰写多项市级课题申报意向。确保学校每年至少有1项课题被立为市级课题。

8、搭建科研交流平台,积极评价和推广科研优秀成果。同时积极鼓励5%的科研新人发表其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15年3月-2016年2月

(一)目标

1、在完善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落实并积累学校运行调控的有效机制,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申报课题研究成果。

2、在继续狠抓教研组及骨干教师课题立项工作的基础上,每学期重点改进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项具体问题。

3、反思与完善教科研管理制,总结研究工作中的问题现象,提出改进办法,从而有力的保障学校教科研运行工作环境。

4、分析教育教学现状,筹划新的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初步展开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5、《烟台教育》杂志上有文章被选登,积极申报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和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成果。

(二)达成标志

1、运行《小学生经典诵读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的调控策略,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申报课题研究成果。

2、改进教研组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项具体问题。

3、完成新的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

4、经典诵读课题研究被评为区二等奖以上成果奖。

5、形成成熟的学校科研日常管理工作特色,初步形成科研管理工作的新特色方案。

(三)具体措施

1、在继续认真实施经典诵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和研究成果申报工作。做要落实完成以下工作:

(1)调研实施后研究数据的变化,分析课题研究效果。

(2)在《小学生经典诵读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指导过程中,研制并整理各阶段关于推进、管理和保障的实施方案。

(3)分析和总结学校在管理层面上运行和形成的有效调控机制,整理并形成有效经验文章。

(4)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并申报研究成果。

2、抓课题常规管理,在继续狠抓教研组及骨干教师的课题立项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争取每学期重点改进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项具体问题。

3、继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研组的科研职能作用,丰富教研组活动形式,积极调动教研组成员的群体力量,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4、回顾三年教科研工作,反思与完善教科研管理制,总结研究工作中的问题现象,提出改进办法,并展开积极尝试。

5、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发掘学校品牌文化,筹划新的学校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初步展开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6、以改善学校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方向,利用一年一度的市级课题申报机会,确保学校有课题被立为市级一般课题。

9、搭建科研交流平台,积极评价和推广科研优秀成果。同时积极鼓励5%的科研新人发表其研究成果。

五、保障机制

1、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每学年的科研工作依据学校发展规划,以服务教师教育教学发展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2、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原则。引领并倡导校本教研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题研究的问题为主题,大力开展以课题引领下的主题式校本研究和学习培训活动。

3、课题研究与教研组教育教学典型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培训教研组长,让他们能确立组内课题研究内容,指导课题研究一定是当前教研组课堂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典型问题。

4、课题研究与教师成长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课题研究,结合教师成长的规律,个性化地组织本校教师参加培训与实践研究,加快推进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工程。

5、调整教师科研奖励措施,明确每位教师必须有自己课题的实研究义务,并增加教师研究过程管理与考核的制度保障。

碧城小学 2015.02

第3篇:碧城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

(2015学年度-2018学年度)

为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积极推动科研工作,整体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引领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托全体教师,立足教科研组,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以普及性研究为主,加强有推广性的问题研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素质,锻炼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为师生成长服务,为学校教改与发展服务。

二、现状分析

(一)目前工作上的优势

我校现有高级教师2名,占教师比例的10.5%,一级教师9名,占教师比例的47.4%,小学一级教师8名,占教师比例的42.1%,50岁以上教职工5人,占总人数比例的26.3%,40岁以下青年教工7人,占总人数比例的36.8%。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10人具有本科学历,5人具有大专学历,获得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的78.9%(其中本科率为52.6%)。目前,学校利用经典诵读主题式校本研修,推动教师展开师生经典诵读的实践研究,教师研究意识的综合有了明显提高,教师研究能力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教师的学习研究习惯已基本形成,培训需求趋向于校本化科研培训,并与学校师训工作紧密结合,扎实开展着各项与教师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典型问题的排解研究。

(二)目前工作上的问题

目前科研工作上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获取优秀成果的比例偏低,优秀的文章太少;

2、校内还没有形成一批教育教学研究骨干,学校骨干教师大部分没有自己主持的研究课题,立项课题太少;

3、各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开展有目的教育教学研究意识还不够强烈,还没有意识集合组内群体的智慧去有计划地深入排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呈现出来的课型单一;

4、科研活动、奖励经费偏低,工作展开困难。

另外,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和成果的整理与提炼等这些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此,设想在推广原有好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突出教师研究前立项工作和研究过程管理的指导,积极引导教师将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数据积累、整理及提炼,强化教师的身边问题研究意识,鼓励一些有思想、敢创新、讲奉献的优秀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研究队伍,从而进一步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工作总目标

着眼于成就孩子的未来,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以教育科研引领校本研修,让每位教师在学校经典诵读课题的引领下,通过优化培训教师教育科研方法,指导教研组开展各项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更新育人观念,积极倡导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特色,营造健康快乐的教科研氛围,使大部分教师能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升学校科研知名度,学校在区里的科研综合实力有所上升。

四、预期效果

总体上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再上一个台阶。能较好地结合自己教育教学问题展开个性化的实践研究,大部分教师能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研究成果,且课例撰写和经验总结或论文撰写的质量有所提高。每年都有优秀文章在市级刊物上发表,学校“经典诵读”课题研究能取得好成果,提升学校科研知名度,学校在区里的科研综合实力有所上升。

五、阶段目标及具体措施

第一阶段:2013年3月-2014年2月

(一)年度目标

1、狠抓教研组及教师的课题立项工作,继续强化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意识,规范教研组课题立项工作,实行立项课题中期汇报制。

2、在“经典诵读”课题的引领下,优化教研组培训与指导方式,进一步完善教师课题引领下的“教学研究札记”,初步形成科研日常研究管理模式。

3、协商、制定学校骨干教师课题研究培训办法,规范骨干教师的课题立项和研究过程中数据整理与提炼,形成学校骨干教师经验集。

4、继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在课题引领下创新课例研究活动模式,积累成功经验。

5、在完善和推广“经典诵读”课题的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落实《小学生经典诵读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提炼并形成由其引发的学法指导及管理策略。

6、申报市级一般课题的研究成果,并有新立项市级课题,《烟台教育》杂志上有文章被选登。

(二)达成标志

1、能开展各项日常研究活动,执行 “教学研究札记”,初步形成科研日常研究管理模式。

2、协商并制定学校骨干教师课题研究培训办法及操作流程。

3、积累“经典诵读”行动研究案例,形成优秀案例集。

4、建立“经典诵读”行动研究的学法指导及管理策略,推行经典诵读课题的研究工作。

5、有新的课题被市立项,有老师被评为科研先进个人。

(三)具体措施

1、抓课题常规管理,确保教科研例会质量,强化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数据积累,实行立项课题中期汇报制。尝试实行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上建了课题记录电子袋管理。档案袋中上传的是教师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开题报告,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策略,研究分工,研究计划,研究总结,调查报告、研究论文、汇报课材料,音像资料,研究成果等等,

2、组织教研组长科研技能培训,继续执行教研组主题式校本教研日志和教师课题研究札记工作,积极推动教研组课题引领下的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营造健康快乐的教科研氛围。

3、积极开展多层次的课堂教学研究实践活动,创新课题引领下的“经典诵读”课例研究活动模式,尝试开展“同课异上”课堂教学研究模式,组织相关培训,凝聚教师集体智慧,实事求是、探索创新课堂教学质量,让教师们在教学探讨中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自我改进。

4、利用教师业务学习的时间,在经典诵读课题的引领下,发掘校内外优质资源,培训教师教育科研方法与技能,让每位教师清楚地了解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积极尝试研究自己身边的教学问题,完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5、重点抓好学校市级重点课题的实施工作,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继续完善准备阶段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推广并实施成功经验。 (2)依托《小学生经典诵读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形成师生经典诵读具体的操作办法。

(3)诊断和积累各年级各层典型学生的经典诵读的个案,形成其相应的个案集。

6、围绕新课程改革,参考校级获奖论文,创造机会,确保学校每年至少有1项课题被立为市级课题。

7、搭建并创设科研交流平台,积极评价和推荐科研优秀成果,同时积极鼓励5%的科研新人发表其研究成果,申报市级一般课题的研究成果。

第二阶段:2014年3月-2015年2月

(一)年度目标

1、在实施 “教学研究札记”的基础上,提炼学校科研日常管理工作的特色经验。

2、继续推进课题引领下的“经典诵读”和“同课异上”两种课例研究活动模式,宣传成功经验,形成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典型个案集,并积极推广成功经验。

2、继续狠抓教研组及骨干教师的课题立项工作的基础上,深化立项课题的研究过程管理意识,形成学校骨干教师经验集。

3、确保学校市级重点课题正常开展研究活动,整理及提炼《小学生经典诵读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的相关研究数据,撰写经典诵读课题中期研究成果,确保研究质量。

4、继续寻找学校课题的研究点,组织教师申报多项市级课题。

5、《坍台教育》杂志上有文章被选登,积极准备申报市“十二五”教科研先进集体和个人资料。

(二)达成标志

1、初步形成“同课异构”研究活动模式,积累成功研究案例。

2、形成骨干教师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整理骨干教师经验集。

3、撰写学校经典诵读课题中期报告,形成《小学生经典诵读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管理策略的相关研究数据。

4、提炼学校科研日常管理工作的特色,形成相关管理工作经验。

(三)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全体教师教育科研研究意识和方法的培训,让每位教师在案例和论文的整理、提炼上有明显提高。

2、继续抓课题常规管理,确保教科研例会质量,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通过抓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教学研究工作的定期经验交流,提升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的科研素养。

3、积极发挥教研组的科研职能作用,继续执行教研组主题式校本教研日志和教师课题研究札记工作,积极调动教研组成员的群体力量,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4、积极开展多层次的教科研活动,在课题引领下继续开展“同课异上”课例研究活动,同时规范“同课异上”课例研究活动,宣传成功经验,形成不同层次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典型个案集。

5、创设各种交流互动平台,分析并尝试解决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所形成的心理困惑,积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学习心理疏导等方面所形成的学生教育教学个案。整理并分析在运行“分层跟进式”学习平台过程中所采用的学法指导办法,分析分层跟进训练和学生学习心理跟进疏导的“双跟进”管理策略。

6、重点抓好学校经典诵读课题中期研究成果的整理及提炼工作,撰写课题研究中期成果,确保研究质量。

7、以教育科研引领校本研究,围绕新课程改革,带动学校科研骨干,发掘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筹划并撰写多项市级课题申报意向。确保学校每年至少有1项课题被立为市级课题。

8、搭建科研交流平台,积极评价和推广科研优秀成果。同时积极鼓励5%的科研新人发表其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15年3月-2016年2月

(一)年度目标

1、在完善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落实并积累学校运行调控的有效机制,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申报课题研究成果。

2、在继续狠抓教研组及骨干教师课题立项工作的基础上,每学期重点改进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项具体问题。

3、反思与完善教科研管理制,总结研究工作中的问题现象,提出改进办法,从而有力的保障学校教科研运行工作环境。

4、分析教育教学现状,筹划新的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初步展开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5、《烟台教育》杂志上有文章被选登,积极申报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和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成果。

(二)达成标志

1、运行《小学生经典诵读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的调控策略,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申报课题研究成果。

2、改进教研组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项具体问题。

3、完成新的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

4、经典诵读课题研究被评为区二等奖以上成果奖。

5、形成成熟的学校科研日常管理工作特色,初步形成科研管理工作的新特色方案。

(三)具体措施

1、在继续认真实施经典诵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和研究成果申报工作。做要落实完成以下工作:

(1)调研实施后研究数据的变化,分析课题研究效果。

(2)在《小学生经典诵读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指导过程中,研制并整理各阶段关于推进、管理和保障的实施方案。

(3)分析和总结学校在管理层面上运行和形成的有效调控机制,整理并形成有效经验文章。

(4)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并申报研究成果。

2、抓课题常规管理,在继续狠抓教研组及骨干教师的课题立项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争取每学期重点改进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项具体问题。

3、继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研组的科研职能作用,丰富教研组活动形式,积极调动教研组成员的群体力量,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4、回顾三年教科研工作,反思与完善教科研管理制,总结研究工作中的问题现象,提出改进办法,并展开积极尝试。

5、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发掘学校品牌文化,筹划新的学校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初步展开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6、以改善学校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方向,利用一年一度的市级课题申报机会,确保学校有课题被立为市级一般课题。

9、搭建科研交流平台,积极评价和推广科研优秀成果。同时积极鼓励5%的科研新人发表其研究成果。

五、保障机制

1、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每学年的科研工作依据学校发展规划,以服务教师教育教学发展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2、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原则。引领并倡导校本教研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题研究的问题为主题,大力开展以课题引领下的主题式校本研究和学习培训活动。

3、课题研究与教研组教育教学典型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培训教研组长,让他们能确立组内课题研究内容,指导课题研究一定是当前教研组课堂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典型问题。

4、课题研究与教师成长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课题研究,结合教师成长的规律,个性化地组织本校教师参加培训与实践研究,加快推进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工程。

5、调整教师科研奖励措施,明确每位教师必须有自己课题的实研究义务,并增加教师研究过程管理与考核的制度保障。

碧城小学 2015.02

第4篇:教科研三年发展规划

最新中小学教科研三年发展规划

分工作目标

起始目标(第一年):校级骨干教师人人有课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论文评比活动。进一步加强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关注教师的随堂课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及个别辅导的有效性.骨干教师教学质量在校名列前茅,努力实现四科教学质量均衡。探讨和制定各学科相应的拓展型课程的学习内容。

递进目标(第二年):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使教师们学会合作,学会分享,更好的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关注随堂课的质量,帮助青年教师寻找困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开展教师结对活动,促进教师间的和谐发展,业务能力的互补和提高。

达成目标(第三年):总结过去的工作,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与其他学校教师互动,学经验,促行动。加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管理与培养,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比赛。各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水平达到上等水平,做到稳中有进。

实施策略:

1.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①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立足学校实际,面向全体教师,围绕有效教育教学,开展有效培训。科学安排培训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培训效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训任务,力争参加全体在职参训的教师人人都合格。通过培训,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探索多途径培训:(1)请进专家培训。有条件可以请专家到校进行培训;条件不足可以购买专家讲座光盘,通过观看专家讲座进行培训。

(2)

外派骨干培训。选派一定量的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培训。这些派出培训的教师是学校教育理念更新的前卫一族,是最佳的校本培训资源。他们参加培训后结合教学实际开讲座,培训其他教师;在学科教育教学中带头、示范;承担相应教育科研任务。

(3)

利用资源培训。利用各种培训机会(观摩活动、竞赛活动、培训活动)、利用各种教育刊物、网络等多种媒体资源和信息资源学习、培训。

(4)通过校际之间的师资交流,来培训。

②加强校本培训。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1)校本培训形成联动。继续加强调研力度,使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成为教师讨论的热点,坚持学校组织培训和自主参与省平台培训有机结合。开展重自主,讲实效的校本培训,要求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交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上一堂观摩课,参加一次论坛,点评一节功课,撰写一篇教学论文等。

(2)打造校本研训特色。深化校本研训工作,打造校本研训示范校。加强对各教研组的校本研训工作的管理与指导;进一步完善、规范校本研训博客建设。

(3)固定教研组活动时间,定时、定点、定主题内容开展教研活动,并且为教师合理安排时间,让教师有更多时间思考。学校将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将教师的一人一课活动与“互联网+”活动结合起来,不折不扣地将“互联网+”活动进行到底。希望借助这个大平台,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成长。

(4)通过随堂课、公开课、研讨课、评课、说课、讲座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教学效益。以教师发展为本,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注重差异,突出个性,满足教师发展需要。

(5)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评比工作,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每学年形成一、二本教案精选集和教学案例集。

(6)每学年全体在职教师校本培训不少于30学时。建立配套制度,完善激励机制,逐步实现校本培训规范化与特色化发展。

③继续开展校际联谊教研活动。反思总结近年来校际联谊教研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挖掘内涵,突出主题,活化形式,拓展创新,探索规律,发挥强校的优势资源,促进各学校的共同发展。

④“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继续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名师、新秀、骨干的示范课、说课及互动式研讨、微格反思、典型案例与课例剖析及有关学科优质课评比等形式,发扬“师徒结对”的优良传统,切实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各学科要确定有潜力的年轻教师进行长期培养,抓住一切机遇,让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各学科教研组要做好本学科教师的梯队建设,做好“传、帮、带”工作,努力培养一批课堂教学基本功过硬、教学效果优秀的年轻教师成为各级名教师和教坛新秀,使我校名师、教坛新秀的比例逐年提升。已经评为名师、教坛新秀和骨干教师的优秀教师要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使全体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加深对新课程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的业务素质。

⑤强化教育科研的核心地位,提高课题研究水平。构建群体意识,形成科研合力,达成只有研究才有进步,只有创新才有发展的共识。抓重点、创品牌,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督促各教研组做好各级教科规划课题的申报与结题工作。组织发动教师参加教育教学论文、教育叙事和案例评比活动,使教师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每学年形成一个市、县、校三级课题研究体系,形成一两个课题报告和一本论文集。使广大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自觉反思总结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⑥逐步实现教学信息化,学校将继续完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之江汇平台和钉钉网盘),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及教学资源共享。

2.探求“有效教学”,提升办学质量。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能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没有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就谈不上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升学率的提升也是空话。总之,课堂教学是学校的命脉之所在,一切教育方法的改革,最终必须落在课堂上,这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而内涵式核心的发展,是教师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是课堂质量的提升。关键途径是打造精品课堂。学校要全力实施打造精品课的工程,要想尽一切办法、措施,多出精品课,努力在三年内课堂教学结构有大改变,教学质量有大提升,核心竞争力有大提升。措施是:

(1)为教师提供优质资源,激活教师打造精品课的意识。方法为:推出一批优秀教师课堂案例供大家学习;供大家观摩。在学习别人的课例后,要撰写心得体会。

(2)教研组要积极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如“同课异构”法、“同课持续改进法”,比较、切磋、打磨,达到课堂最优化。

(3)鼓励教师课前反思,做好充分准备,既写教案又写学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督促教师课中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善于掌控学情,教学行为符合规律;倡导课后反思,发现新的教学契机,为以后改进提供方向。

(4)学科带头人、教务处、校领导要推门听课,及时了解最真实的课堂情况,通过研究、分析、诊断,提出优化建议。

(5)

跳出课堂看课堂,鼓励教师读书看报,丰富人生、丰富情感、磨炼意志,提高自我综合能力。

(6)

逐步建立并完善校园网络,上传资源,进行资源共享。

3.规范对教科研组织管理

①明确教研组与备课组的管理规范。教研组主要承担学科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包括公开课、论文、课题等)的计划、实施记录与总结,并领导教研组的工作。

②完善教研组工作评价方案,促进教研组的更健康发展为了使我校的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加强教研组职能,健全对教研组的考核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教研组是推进教学改革,进行教育科研,探讨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提高效率,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组织;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是教学活动和教育科研的直接参与者。根据《平阳县萧江镇第一小学教研组长岗位职责》及《平阳县萧江镇第一小学学科教师职责》。旨在通过评价,对其工作业绩进行确认与反思,为教研组的考核及评先提供依据,最大限度地调动教研组长和组内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研组的评价内容包括师德建设、队伍建设、常规管理、工作绩效及特色四个方面,重点以教研组的建设、管理、发展潜力来评价教研组的工作业绩,同时关注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与需要。师德建设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其核心是爱: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爱生活。队伍建设指的是教研组的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及后备力量的培训;常规管理指的是教研组的过程管理、细节管理等。绩效指的是教研组集体或教师个人所获成绩或荣誉、教科研成果的价值、参加各类比赛成绩及论著发表情况,同时包含学生的培养。

教研组的考核评价每学期进行2次,由教研组长如实填写评价记录,校长室、处室组成由管理者、教师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小组,充分收集多方面信息资料,进行考评,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公平性。

教研组的考核评价先由教研组长按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对本教研组的师德建设、队伍制度建设、常规管理、工作成效及特色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反思。教研组长自评仅下一环节评价的参考依据。

评价结果给教研组发展提供一种方法,使其能不断地分析及评估团队的长处与短处,以促进团队的健康发展;给学校提供一种方法,使评者和被评者能合作地分辨教研组的长短处,同时找出扬长避短的途径;帮助改进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将积极的学习经验提供给各教研组,鼓励教研组在教育教学、科研中尝试与创新;评价为教研组长绩效奖金发放、教研组的评先等提供依据。

③每个教研组一学期在全县或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大型、有特色的校本教研展示活动。

4.完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

逐步健全以专题推动、过程评价、成果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规范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强化教育科研过程管理,营造崇尚研究的教育科研氛围,激发教师的教育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校教科研质量与教科研效益,更好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①专题推动机制。学校以专题的形式推动各类课题研究与学校教科研工作,确定专题负责人,具体负责该专题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教务处提供专业的指导与服务,负责专题的督导与检查。根据《平阳县萧江镇第一小学教科研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学校对立项的专题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各类专题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②过程评价机制。根据教育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的规律,对学校科研工作、专题推进的过程进行科学规范地管理与评价,并及时提供过程的指导与服务。修订《平阳县萧江镇第一小学教科研管理条例》、修订《平阳县萧江镇第一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管理办法》等文件并遵循文件开展工作;调整完善《萧江镇第一小学教师教科研工作评价量表》,对教师的科研工作给予发展性评价;加强科研课题管理六环节,即“确定课题、定人定责、指导督查、研讨完善、审核验收、总结推广”,规范有序地推进课题研究;寻求专业机构与专家的支持,为学校专题研究提供指导,以保证专题研究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

③成果激励机制。为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学校对教师取得的科研成果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修订《萧江镇第一小学教科研成果奖励方案》,对学校教育科研做出重大贡献的老师给予奖励;对在一年一度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奖的老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科研潜力大、积极上进的教师提供考察、进修等机会;对科研工作成果突出的教师在年终评优、职称晋升等评比中适当予以政策倾斜。努力通过成果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实现良性循环,使学校教育教学研究这条思想之河生生不息。

第5篇:教科研三年规划全解

紫坊初中教科研三年规划

一、加强校本教研,抓好新课程的实施工作

1、要抓好新课程的全员培训工作,加大培训力度。在省、市、县培训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搞好校本培训。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力求在理论培训、教材分析、问题研讨、课例探究中收到好的效果。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要充分发挥各类课程资源的使用价值,特别是远程教育资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通过教师反思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核心,以全体教师为依托,构建同伴互助的平台,营造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专业引领”的氛围,力争在案例分析中突破,在反思提炼中发展,在调查研究中改进,在互动交流中提升,真正达到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使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树立新课程的新理论,了解新课程的新要求,把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并进一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2、抓好校本教研,提高教研的实用性。认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实现四个结合;即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相结合,自主学习和集体研讨相结合,个性需求与分层组合相结合,多维解读和课堂实践相结合。切实加强学校教研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的枢纽地位,从近、小、实着手,扎扎实实把教研活动开展起来,采取“互动式”、“参与式”、“实践式”教研活动的方式,使“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旋律。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网络学习。

为了帮助教师汲取前沿鲜活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网络学习。本期,我校12教师正在参加“国培

计划”甘肃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网络培训”, 6名教师参加了教师交流轮岗培训。力争三年内使全校主科教师能外出学习培训一次,参加远程培训两次以上。

二、扎实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加强业务理论学习,要引导老师学习认真学习新教育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用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来指导教学实践,努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由实干型向专业型转变。每个教研组都要有一定时间组织好教师的业务学习,每学期每个组要举行一次学习经验,学习新课程理论讲座,每次完成后要有材料、有记录、有心得。

2、扎实开展“三课”活动。“三课”活动即老教师、骨干老师上好示范课、观摩课,中青年教师要上好创新课、优质课、新老师、薄弱教师上好过关课、达标课。根据教务处安排,本学期要在教研月活动期间,对每一个教师的课都要听一次,促进教师全面掌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本期计划和齐家楼初中举行一次校际间观摩“研讨课”,举行一次教学开放周活动,与兄弟学校开展观摩研讨活动,建立多种形式的教研共同体和教学合作组织,为老师们创造实践平台。

3、继续搞好公开课教学活动。每次活动由教研组长带领全组成员共同研究,活动时同学科教师全员参加。“公开课”活动不但要听课、说课、评课,并且要检查教案及有关记录,交流体会,介绍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本期每个教研组公开教学不得少于2节次。

4、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每三年开展一次校级教学能手或骨干教师评选活动;每年开展一次优质课评选;每学期开展一次优秀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育故事评选,每年举行一次说课竞赛、试题设计和课件

制作评选活动。要通过评选先进教学经验,树立榜样,促进教师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6、实施精细化管理,抓好常规教学的落实。教务处要尽快出台紫坊初中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并建立专门的教学常规落实档案,定期对每个老师常规的落实情况及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在常规教学中要强化课堂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找准新教材知识的突破点,变教案为学案,写好教学反思,做到针对性强、实用性高、有效性大。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达到“授之以渔”,终生有益。要强化效率意识,要引导学科老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到“三减一增”(减轻过重的作业负担,减轻过重的记忆负担,减轻过重的心理负担,增加思维能力训练);坚持“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要强化领导意识,校长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做到健全机制抓落实,反复不断抓落实,以身作则抓落实;要有一抓到底的狠劲,常抓不懈的韧劲,一丝不苟的严劲。领导要深入课堂和教研组,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本期从第三周开始,学校班子成员进行推门听课活动,每人每期听课40节以上,教研组长每人每期听课次数30节以上,一般教师每人每期听课次数在25节以上,随听随评,使得每位老师的课堂都最少要接受一次指导点评。通过听课活动,要求全体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实现课堂由“讲堂”向“学堂”的转变,学习方式由灌输学习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转变,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

每个教研组每月进行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分析和一次单项分析,对备课、上课、作业设置、学困生指导、质量调研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每

周要进行一次“课堂会诊”,探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分析、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明确教科研的主攻方向。校长、主任还应坚持“巡课视导”,对在巡视中发现的教学问题,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对在巡视中发现的好方法,及时进行推广 。教务处要尽快出台高效教学课堂评价标准,做课的教师就有了具体可循的教研目标,听课教师和校领导就有了科学准确评价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客观依据。

7、做好学科教学质量调研,抓实教学质量监控。为加强教学质量过程性管理与监控,每期语数英三科要进行四次教学质量检测活动,常识课进行一次教学检测活动,以此来衡量各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监测与评价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鼓舞广大教师的士气和工作积极性,使监测与评价有利于教学、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通过科学的评价,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改革教法,提升水平,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形成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风气。

8、实行“青蓝帮扶结对工程”。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构建高效课堂,学校青蓝帮扶结对工程。学校建立了学科教师由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阶梯式培养模式,将课堂教学分为低效课堂—合格课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魅力课堂五个层次。要强化发展意识,围绕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这一长远目标,重点实施“扶一把、推一批、优一群”的工作策略,完善帮扶工程,促使青年教师长技能,中年教师增经验,优秀教师出成果。

四、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促进课堂教学形成特色

1、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学校制定紫坊初中校本教研三年规划,成立中心教研组和名师工作室,

教务处要尽快建立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集体备课制度、上课制度、作业设置与批改制度、学生辅导制度、学生评价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制定详细的工作任务要求,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在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科研中的传帮带作用。

⑴中心教研组: 组

长:张文智 副组长:白俊乾

郝锋

成员:周鑫、张利东、徐生霞、白能玲、王霞、朱妍蓉 业务主办:石景瑞 职责:

1、指导本校教研组开展正常教学研究活动。对教师进行具体、细致的业务指导,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掌握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组织讨论并明确各年级的教学要求,认真制订每学期的教学计划。

3、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把握教育教学改革方向。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和课题研究,研究如何更好地执行本学科课程标准、完成教学任务,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

4、要进行调查研究和教学指导。通过听、评课和座谈,发现和培养典型,并总结、推广典型的经验;通过召开教研会议,交流教师的各类教研成果,对与会的教师进行集中指导;通过撰写教学指导性质的文章,对教师进行广泛的间接指导。

5、要定期举办专题教研活动或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通过集体备课,

进行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辅导等进行全员性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教师基本功、优质课评比,发现和培养骨干教师典型。

6、组织教师学习业务,开展组内相互听课评课活动,组织好教学研究课、展示课、公开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通过“老带新”、“结对子”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⑵名师工作室: 组

长:白俊乾 副组长:郝

成员:周

鑫、徐生霞、白能玲、杨

丽、朱妍蓉 业务主办:石景瑞 职责:

①、提高师德修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②、提高理论素养。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探讨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和前沿动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③、引领团队发展。建立学员档案,负责对学员的考核、评估工作。有计划地引领工作室的学员提高师德修养、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综合素质。

④、注重实践探究。定期开展灵活有效的研讨活动,针对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与方法。

⑤、注重成果提炼。总结提炼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升

理论,形成高质量的教学成果,鼓励个人或合作出版著作。

⑶课题实施: 总负责人:郝锋

①语文组课题负责人:徐生霞

成员:王霞、王占花、杨富举、赵宾霞、赵海媛、 课题名称:

完成时限:2014年11月-2018年7月 效果:县市立项,力争通过市级签订验收。 ②数学组课题负责人:白俊乾

成员:张利东、董

鹏、白能玲、王学虎、杨 丽、冯小龙、 课题名称:

完成时限:2014年11月-2018年7月 效果:县市立项,力争通过市级签订验收。 ③英语组课题负责人:张文智 成员:周鑫、朱妍蓉、白

俐、白雪梅 课题名称:

完成时限:2014年11月-2018年7月 效果:县市立项,力争通过市级签订验收。

2、广泛开展教育教研活动,做好课题研究立项审报工作。通过研究唤醒教师的教育意识,引领教师进入研究状态,帮助教师改善教育教学,丰富和提升其“实践智慧”,所有立项课题要重视过程性研究,要融入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做到有规划、有措施、有实验、有分析、有结论,并及时做好结题工作。学校制定了“问题和困惑就是课题,思考和实践就是研究”教研工

作的思路,实行教研目标精细化、具体化。语、数、英每个教研组要根据自己半期来的教学实际,各自确定一项校级课题,上交教导处审查备案,力争在三年内有三项校级课题,一项市组课题,两项县级课题。尽早争取市县立项,达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辐射各科的目的,通过教研活动,使教师切实转变了育人观念,树立起了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为提高教学质量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3、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促进课堂教学形成模式。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要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本学期要以“高效课堂年”活动为载体,结合我校教学实际,研究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进而建立符合各学科特点的具体的学科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学校引导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转变教育观念,遵行“低、小、多、快”四字方针。(即“低起点”:摸清学生相关储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小步子”:教学的步子要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把产生挫折事件的频率减至最低程度,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发现。“多活动”: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注意力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概括能力差的特点,改变教师大段讲解的倾向,使师生活动交替进行。“快反馈”:在每一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讲”,也有学生的“练”,还有教师的“查”)。从关注失败转向关注学生的成功,善于在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评价激励,使学生体验到天天有进步,处处有成功,人人争做成功学生,享受成功的幸福。

5、积极进行六九年级备考,确保明年六九年级质量稳中有升。

学校加强宣传工作,让毕业班老师认清形势、克服麻痹思想,自加压力,增加动力。学校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负主要责任,学校业务领导小组要扑下身子,深入一线,摸清底子,查清不足,制定对策;制定毕业班工作计划,计划要依据客观现实,要有可操作性,整体把握全局,要切实可行,主要领导要包班负责,最大限度地提高各位毕业班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毕业班学生的拼搏精神;及时了解考试动向,捕捉考试信息,后勤服务必须保证毕业班工作,学校要制定毕业班奖惩方案,召开两次六九年级教师会分析短腿学科和后进生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二是包级领导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中的错误思想及懈怠情绪,为学生的中考冲刺鼓劲加油。三是六九年级包级领导坚持抓常规,抓过程。学校对六九年级师生高标准,严要求,对教学过程抓得细,抓得实。

紫坊初中名师工作室

一、指导思想

以华池县教育局“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为指导,以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堂观摩、博客研修、主题沙龙、专家引领为主要的研修 9

形式,通过成员自主研习和集中研修,切实提高工作室成员的个人修养和专业素质,努力培养成员逐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并努力建设充满灵性教育智慧的名师工作室团队,为我校教师发展做出贡献。

一、领导机构: 组

长:白俊乾 副组长:郝

成员:周

鑫、徐生霞、白能玲、杨

丽、朱妍蓉 业务主办:石景瑞

二、主要职责:

(1)、提高师德修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提高理论素养。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探讨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和前沿动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3)、引领团队发展。建立学员档案,负责对学员的考核、评估工作。有计划地引领工作室的学员提高师德修养、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综合素质。

(4)、注重实践探究。定期开展灵活有效的研讨活动,针对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与方法。

(5)、注重成果提炼。总结提炼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升理论,形成高质量的教学成果,鼓励个人或合作出版著作。

三、名师工作室目标

通过三年为一个周期的工作计划的实施,有效地推动名师工作室成 10

员的专业成长,力争形成在市、县内有较大影响的、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中小学骨干教师群体。

具体专业发展目标:

1.具有较高的个人师德修养,能够积极投身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在市县小学数学教学领域有较好的口碑。

2.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逐步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

3.主持的课题能够顺利结题并获得好评;每年至少有1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在省、市新一轮的论文评比中至少有2人次获奖

四、主要工作措施

1.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工作室成员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出本人的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今后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步骤。

2.强化教育理论学习。工作室主持人将向成员推荐教育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每位成员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相应的读书计划,每年完成不少于100万字的读书量。

3.打造专题网站。通过网络传播和在线互动,有效地使工作室成为动态的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的生成站。

4.加强教育教学交流。定期集中开展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同时在网上进行读书、教学感悟等各种研修的交流活动。

5.开展各种专题研修。定期集中(每月一次)就各自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课例研讨、评课沙龙等活动,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6.自主教学实践。组织开展工作室成员研讨课、交流课等活动,每位工作室成员每学期至少要有1节县级以上公开课或观摩课,或在县区内开设1次专题讲座。

7.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室成员可以围绕主持人的课题,承担一个子课题研究,也可以在主持人的指导下自主立项课题进行研究,确保每年有一篇质量较高的研究论文在市级以上的刊物发表。

8.外出观摩学习。有计划地安排工作室成员外出培训、观摩、考察学习,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担任工作室导师,进行指导

五、名师工作室工作制度

(1)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与工作室每个成员签订《名师工作室成员 工作协议书》,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价办法。

(2)工作室负责人为工作室成员制定具体进步计划,安排培训过程。

(3)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带、教培训工作,完成工作室的学习、研究任务,并有相应的成果显现,努力实现培养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4)工作室成员的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教学设计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具体要求

1.会议制度

(1)每学期召开2次工作室会议,期初讨论本学期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的活动安排等。期末召开一次工作室成员的总结会议,展示研究成果、分享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等。

(2)根据工作室计划,每学期至少安排1次阶段性工作例会,督促检查学习、研修、课题的实施情况等。

2.学研制度

(1)按时学习:工作室成员平时学习以自学为主,另就某一研究方向 12

的主题集中学习,同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2)按需学习:工作室成员的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根据目前及今后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在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有选择性的学习。

(3)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

(4)工作室建立“每月一主题”研讨制度。由工作室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月集体研究一次。

3.考核制度

主持人根据《“华池县名师工作室”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考核,主要从思想道德、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

紫坊初中中心教研组建设实施方案

紫坊初中中心教研组旨在发挥学校骨干教师集体力量,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贯彻落实县局教育界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我校教学教研工作的新内涵、新思路,加强我县学科中心教

研组建设工作,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书育人为根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以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以本学科教师教学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研究,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优秀教育科研新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形成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团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组织机构与管理

1、机构组成 ⑴中心教研组: 组 长:张文智 副组长:白俊乾 郝锋

成员:周鑫、张利东、徐生霞、白能玲、王霞、朱妍蓉 业务主办:石景瑞

2、机构性质

中心教研组隶属县教研室管理,在县教研室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属于兼职性质的学科教学研究组织,对上为县教研室负责,对下为全校各学科教研工作服务。

3、工作职责:

(1)、指导本校教研组开展正常教学研究活动。对教师进行具体、细致的业务指导,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掌握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组织讨论并明确各年级的教学要求,认真制订每学期的教学计划。

(3)、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把握教育教学改革方向。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和课题研究,研究如何更好地执行本学科课程标准、完 14

成教学任务,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

(4)、要进行调查研究和教学指导。通过听、评课和座谈,发现和培养典型,并总结、推广典型的经验;通过召开教研会议,交流教师的各类教研成果,对与会的教师进行集中指导;通过撰写教学指导性质的文章,对教师进行广泛的间接指导。

(5)、要定期举办专题教研活动或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通过集体备课,进行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辅导等进行全员性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教师基本功、优质课评比,发现和培养骨干教师典型。

(6)、组织教师学习业务,开展组内相互听课评课活动,组织好教学研究课、展示课、公开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通过“老带新”、“结对子”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工作任务

中心教研组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对教学教研工作提出建议。对全校各学科的教研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指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参与教学常规管理。研究制定本学科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常规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具体抓落实。对全校的教学常规进行指导和评价;对校本教研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积极承担有关教学工作考核、教学质量检测等任务;加强学科评价研究,做好学科考试的命题、阅卷和试卷分析工作。

3、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要围绕“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测评”、“教学反思”等教学要求,开展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集体备课、教学研究、质量分析、教学反思交流、教学论文评比、教学基本功竞赛等活动。活动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要求、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15

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

4、做好资料存档工作。设立中心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本,每次活动要有专人记录。注意做好各项教研活动材料、教学参考资料、统计资料等收集工作,学期结束时分类整理并交县教研室保管,逐步建立本组的教学资料档案。

5、强化学习意识。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标准、新课标教材,认真分析教学案例,撰写读书笔记、教学随笔,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把中心教研组建成名符其实的学习型组织。

四、保障措施

1、切实抓好中心教研组的管理。教研室要明确各中心教研组活动要求和各成员工作职责,保证工作真正落实到位。中心教研组要经常深入教师、深入课堂、深入学生,通过听课、查资料、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深入地了解校级教研组工作情况。

2、改善中心教研组工作条件。各学校要给每个中心教研组订阅一定数量的学科专业报纸或杂志,配备必需的工具书、参考资料等,供中心教研组保管和使用。

3、保证中心教研组工作必要的资金投入。县局及教研室为中心教研组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并对兼职教研员的兼职工作给予适当补贴,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紫坊初中校本教研三年规划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 根据教育的“三个面向”方针, 大力开展校本教研,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不断增强学校在省市的影响力。

2、 校本教研以学校为本,以教学为基础, 以优化育人方向为目标,一切为了学生。依靠教师,基于学校。努力体现“人本化”、“主体化”、“多元化”、“灵活化”。

3、 新课程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创办特色学校的重要支撑,是保证新课程实施与推进的新策略。

4、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新课程理论,并及时发现、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以教研促教改。

5、 校本教研要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学生的发展, 特别是要关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需要与体验。

二、校本教研的组织机构和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

(1)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文智

副组长:白俊乾 成员:周

张利东

徐生霞

(2)校本教研工作指导小组 组

长:白俊乾 副组长:郝

成员:

张利东

徐生霞

白能玲

霞 金

虎 杨

石景瑞

2、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因校制宜,建立健全以下制度: (1)《校本教研制度》 (2)《校本教材开发计划方案》 (3)《各级课题研究方案》

(4)《校级骨干教师评选方案》 (5)《教学科研奖励办法》 (6)《教研组活动制度》 (7)《优质课、公开课审报制度》

三、校本教研的整体思路

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是校本教研的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因此,要搞好校本教研,就必须立足本校,依靠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在充分学习课程改革理论的基础上,加强课堂教学及教学行为的自我反思,要切实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我的课堂上发生了什么问题?我的教学行为应该怎样转变?等等),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集体讨论,通过同伴互助,共同研究解决,共同提高发展,并逐步形成专题性研究。

四、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

1、 重视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加强教学反思, 对教学中的问题及时交流, 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2、 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如示范课、展示课、观摩课、研究课、汇报课等。

3、 切实发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的作用,重研讨,讲实效, 提高教师教学及备课的质量与效益。

4、 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指导,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5、对专任教师实施基于网络条件下的在职教育、使教师具有获取和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的能力,具有利用多媒体编辑工作制作课件的能力。

6、 积极主动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7、 加强学科评价研究。

五、实施措施

1、 教务处在前三年计划成果的基础上,每学年下达校本教研计划,有主题、有重点,有目标、有要求,有目录 ,以规范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且把校本教研纳入教师的考核中。

2、各教研组要根据本组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本组计划,并且要突出实际运用研究中。

3、 教师本人要根据教务处及教研组计划,结合实际,制定各学期校本教研计划,分析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确定自己学期校本教研的主要活动内容。

4、 开展丰富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

(1) 县级获奖的教师每学期上1节示范课。 (2) 校级骨干教师每学期上1节研究课。 (3) 新调入教师每学期上2节以上汇报课。

(4) 县级骨干教师等荣誉获得者每一学年上展示课1节并进行专题讲座1次。

(5) 学校安排统一时间与不定期相结合,互相听课、互相观摩,开展教学咨询与指导活动。

(6) 定期观看研究优秀课堂实录录像。

(7) 专业引领,定期邀请县教研室和各学校的名师来校讲学、指导。 (8) 隔周一次业务学习。

5、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之一, 以教研组为主要的组织管理,学校领导对教研组实行包干。同一年级,同一学科设立备课小组,小组成员轮流承担主备课人。主备课人要在集体备课前准备好所讲授内容的课时教案。集体备课时,由主备课人逐课讲述备课的思路,主要特点,备 19

课小组成员在备课人发言的基础上,对教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集体备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资源共享的最好途径, 在使用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做必要的充实完善, 坚决反对不切实际、不加修改的盲从作风,教师要对集体备课进行再创新,以此作为教师教案质量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6、 专任教师要掌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努力学习教学课件制作,资源合理选购使用。信息技术教师要承担随时指导的任务。

7、 大力开展“七个一”活动。

(1)每学期上好一节优质课或研究课。

(2)每星期应有一篇教学反思;

(3) 每学期上交一篇反映自己教学水平与特点的教案、教学设计或一个优秀课件。

(4) 每学期上交一份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试题。 (5) 每学期读一本理论书籍, 写一篇读书心得。 (6) 每学期上交一篇反映自己学术水平的教学论文。 (7) 每学年要申报进行一项校级课题研究。

8、 开展全方位的学科性、发展性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及评价形式的研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各教研组要认真总结本学科评价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改进学科评价方案。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 努力弱化评价的甄别功能,强化改进功能。近三年的学科评价研究重点放在有针对性的个性评价研究上,尽量少用统一的评价工具对学生进行一刀切的评价。

9、 加强对教师的分类指导。根据教师教学年限与教学水平分成若干类, 并分别有不同的要求, 如新教师的培训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对特别 20

需要加强指导的教师,各教研组要确定1—2名骨干教师,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等。

10、 每月由学校组织一次校本教研工作会议, 及时了解情况,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全面记录。

六、预期成果

1、学校在市县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教学技能竞赛方面取得一些成绩。

2、 教师教学科研气氛浓厚,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3名教师成为市县教学骨干。

3、 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取得成绩,并积累一定的教研活动经验,编写出符合本校教学实际地校本教材,并使用于教学。学科教师在县级会考中获奖励人数逐年有增加(进步)。

4、 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较好,学校的社会形象进一步提高,社会声誉好。

5、 将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校本教研取得一定效果,而且也促进学校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发展。

21

第6篇:xxx小学教科研三年发展规划

一.规划制定背景

xxx小学现有学生226名,教职员工16名。在过去的几年中,学校教育科研在学校领导、全体教师的一致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xxx小学毕竟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以农村子女为主,在学校发展规模、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办学条件、实施策略等方面还较为薄弱。随着《学校现代化达标》工作的日益推进和《校长三年责任目标》工作即将全面实施,我们总结前期的工作,从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科研管理还不够规范。从学校层面对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尚不够健全,虽然每学年一次布臵教育科研论文撰写与评选已经成为常规工作的一部分,但学校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指导、督促还不能令人满意,教师教科研工作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有些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还不够高。虽然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已经被绝大多数教师所认同,但也还有一些教师存在观念上的问题,这需要我们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从思想和制度两个方面为教师参与教学科研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3、教育科研的实效性还需进一步彰显。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节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教育科研的选题还没有完全围绕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展开,一部分教育科研的选题只是盲目跟随的子课题,显得过于抽象和空泛,缺乏实践性;

第二,研究的过程不够规范,一般教师制定个人课题后,到学年末上交一篇教学论文的做法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无法显现。

第三,一些好的教育科研成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和推广,没有形成理想的教育科研交流氛围。

如何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开创教育科学研究的新局面,成为摆在学校领导和老师面前的共同课题。

依据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了《xxx小学教育科研三年规划》。

二.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教学以教科研为先导,教科研必须服务于教育教学,落实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思想,积极地、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形成高效、有序的科研管理体制为切入点,以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及教育技术手段更新为制高点。充分发挥学校教科研在提升学校整体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形成“深化改革、研究课堂、敢于创新”的教科研氛围,通过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探究,改进教师的教学和管理行为,促进教师科研意识、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三提高”。

三.工作总体目标

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制订和完善教育科学研究管理制度,发挥教育科学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三年间使xxx小学教育科学研究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四、阶段目标:

2010年9月----2011年6月

1、加强对教育科研的领导。学校工作计划把教育科研放在突出位臵,领导好教育科研规划和实施,加强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工作效率;

2、继续做好现有课题的深化研究工作;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申请一个区级或区级以上教科研课题。

4、完善科研工作管理机构建设和教育科学研究管理制度,为教育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制度上的准备;

5、结合学校自主发展专题,每位教师自主制定一个个人研究课题。 2011年9月---2012年6月

1、校级课题的调研、立项、开题工作。

2、聘请教科室领导进行教科研讲座,努力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吸取其中的精华,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3、搞好横向联系,与兄弟单位开展信息交流,经常向他们学习、取经,做到优势互补。

4、做到教研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提高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的质量。

5、编撰出版《xxx小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集

(一)》。

6、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十二五规划,申请新的科研课题。

7、丰富学校网站中《教育科研》板块的内容和质量,使其成为内外交流的平台。

2012年9月---2013年12月

1、校级课题按计划实施,最终结题。

2、加强科研组织建设,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实行制度化管理,教科研工作走上规范化发展之路。

3、举办一次全校性或全镇教师间的“教师论坛”活动。

五、实施措施:

(一)教师方面:

1、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理论学习,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一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求教师能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每年读书笔记在5000字以上;听课20节以上(指35岁以下教师),看2盘优质课教学录像。

2、更新教育观念,规范教学行为

要求教师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民主、充满个性、充满人性,让课堂活起来;

40岁以下教师每学年必须写至少一篇论文平参加评选,教科室在初评后,预以推荐发表或选评。35岁以下教师的公开课必须先“说”后“上”。

3、自觉参加课题研究

每位教师均可以到教科室申请课题立项。40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一项课题研究或教改实验。

4、提高反思能力

教师要加强课后备课(有效的反思),写好课后反思。每学期末出版校级反思集

(二)管理方面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管理,形成科研网络

成立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教科室—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组成的科研网络。教科室要制定好学校教科研的中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充分发挥其管理,咨询、研究、协调、指导的职能。

2、重视制度建设与创新,加强课题的规划与管理

教科室将进一步完善《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教育教学评价制度》规章制度,积极推进各科教学模式的建构;突出对科研过程的管理,重视科研成果的评价与转化,在实验课、研究课中树立“只求突破,不求完美”的思想。

3、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以“校本培训”为主,争取通过几年的时间建设一支由“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组成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加强理论学习,完善“师徒结对”工作

每学期师徒互相听课20节以上。师傅要给徒弟以指导, 徒弟要向师傅虚心学习。

六、保障机制

组织保障:完善组织机构,形成由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教科室—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的四级网络系统,为科研室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机制保障:建章立制,运行有序,遵照制定的《教科研管理制度》,使教科研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经费保障:学校每学期专门拨出经费用于培训教师和各种教科研活动的开支。课题的研究、论文的获奖、校本课程的开发都有经费的保障。

后勤保障:学校后勤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

《xxx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它的实现还需要学校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学校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xxxxxxxx小学 2010年9月

xxx小学教科研三年发展规划

xxxxxx小学 2010年9月

上一篇:思修课感悟下一篇:行政助理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