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打油诗

2022-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材料打油诗

打油诗

沁园春(考试)

考场风光,千里纸飘,万里眼瞟。望教室内外,风景甚好,交头接耳,互打手势,

欲与考官试比高; 需来日,看试卷成绩,互喜互贺。

惜八股取士,摇头晃脑。死记硬背,甚是苦恼。一代天骄,时代骄子,考试作弊出高招,俱往矣,数风流高手,还看今朝。

江城子·考研

十年寒窗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还要考研,无处话凄凉。纵使本科无用处,思考研,亦惶惶。 夜来幽梦忽中榜,镜妆前,整行装,梦醒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考研族,归家后,心更伤。

樱桃好吃树难栽,恋爱好谈口难开,青春一过没人爱,抓紧时间谈恋爱,百花过去下年开,时间过去永不来,祝你今年桃花开.

1岁出场亮相,10岁天天向上,30基本定向,40处处吃香,50告老还乡,60打打麻将,70晒太阳,80躺床上,90挂墙上。

涨停几时有,把酒看K线。不知中国股市,还能牛几年? 我欲清仓归去,又恐明年万点,踏空不胜寒。与其储蓄负利,不如股市去玩。少追涨,勿杀跌,夜安眠。不应有恨,获利总在无意间。月有阴晴圆缺,股有横盘涨跌,此事股难全。但愿人长久,我等共赚钱。

浓茶泡着,香烟叨着;摇椅躺着,报纸看着;手机挂着,小车坐着;音乐赏着,小秘陪着;补药吃着,小酒喝着;肚皮鼓着,时装穿着;桑拿涮着,舞厅跳着;小姐搂着,麻将搓着;私房住着,情人养着;宠物喂着,景点转着;亲朋护着,后门开着;外债借着,公款花着;小辫留着,尾巴藏着;警车叫着,心坎揪着;手铐戴着,监牢蹲着;苦水咽着,悔泪滴着。

你来匆匆一回头,立马吓死一头牛。 你来匆匆两回头,贝克汉姆不进球。你来匆匆三回头,罗那尔多拍篮球。你来匆匆四回头,山崩地裂水倒流。你来匆匆五回头,傻子会背顺口溜。 你来匆匆六回头,三好学生也挨留。你来匆匆七回头,大头儿子变小头。你来匆匆八回头,发现你就是大头!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得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都有;又想娇容美妾妻,娶得美妻生得子。恨无田地少根基;置下田地多广阔,出入无车少马骑。槽头栓下骡和马;叹无官职受人欺,人生若有知足日。除非南柯一梦夕。

《如梦令》一首:常记股市日暮,郁闷不知归路。等待全线飘绿,终日惶惶如鼠。抛出,抛出,愁掉鬓发无数。

人有七情:令人反感的是矫情,令人心动的是爱情,令人感动的是友情,令人痛心的是绝情,令人温暖的是亲情,令人寒心的是无情,哈哈,令人激动的是——偷情!

大学生活有味,聊天游戏不寐,飞车跑的不累,电话打到欠费,恋爱经常崩溃,上课都打瞌睡,学习成绩倒退,钱财用的干脆,大学生活万岁!

最近挺紧张,月月工资光。今日店开张,明日搬新房。天天收请柬,周周赴宴请。貌似挺风光,其实心发慌。

网上岁月如飞刀,刀刀无情催人老。革命身体最重要,上网不要熬通宵。为把身体保养好,两点以前睡觉觉。

车撞树上了交警罚款,你撞猪了肯定没人管,头撞晕了看着蓝天,以为自己见了神仙,其实你就是简单生活的乐天派。嘻嘻,祝你笑口常开!

读书烦,读书累,读书又要交学费,谁知学费那么贵,不如加入黑色会,有钱有权有地位,不会有人再喊累!

上班真是苦,很想去跳舞,上班真是累,做梦也想睡,上班不细心,很想去溜冰,上班真是烦,不能出去玩,上班真难过,都是没钱惹的祸!

第2篇:打油诗

打油诗万岁!

今天谈一谈打油诗的问题。

首先做一下自我批评。我曾在一个帖子里对打油诗进行了讥讽。因为是在和网友论辩时匆匆写就的,当时没有考虑那么多,现在看来,我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这与我一贯的文艺主张并不符合。不过这也暴露了我反精英主义文化观之不彻底。我应该向打油诗道歉,向打油诗人们道歉!

打油诗,据说是唐代一个姓张的打油人最先创作的,有其相对固定的格式,典型的如“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后来泛指那些平仄、押韵不合“规矩”、比较口语化的诗歌。若从这意义上讲,打油诗的历史要悠久得多,也许历史上的第一首诗就是打油诗。而张打油,无非是其中最有名的代表罢了。

不合律与口语化是构成打油诗的基本要件,两者缺一不可(这是我的观点,可以商榷)。因诗歌语言有其比较特殊的地方,有时是名词或现象堆集,有时是语序拆分或颠倒,典型的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我余因之梦吴越”,“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等,之所以这样,有的是为了平仄压韵,有的则是为了增强诗歌的感染力。所以,有些不合律的诗并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归为打油诗,而应该归为古风一类。杜甫从律最严,但有时也会下意识地作些古风一类体裁的诗歌。同样,有些看上去非常口语化的诗,因其合乎格律,所以也不能归为打油诗。所以,要判断是否打油诗,应当同时看它是不是合律和是不是口语化这两点。老百姓称打油诗为“顺口溜”,我认为是再贴切不过了。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共有多少首打油诗,已无从查证,但想必数量绝不会少,三百篇、汉乐府中许多都该算作是打油诗(这也是我的看法,不一定确切)。劳动人民是打油诗的创作主体,虽然他们被剥夺了基本的受教育权利,虽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识字,或识字不多,他们不懂得什么音律,不懂得什么平上去入,东冬董肿,宫商角徵,不懂得什么一三五,二四六,什么粘对拗救,扇面蜂腰,但他们还是可以歌,可以唱的,正如他们虽不懂得之乎者也,但还是要说话而且还能把话说得非常明白一样。所以,尽管倍受圣贤们的奚落,尽管自汉乐府以降的典籍中几乎再也找不到它们的影子(我是个大外行,这一判断全凭印象,不知道确切不确切,希望方家指正),但打油诗还是顽强地存在了下来,比如各地的民歌、山歌中就有大量的打油诗。记得毛泽东在给陈毅的一封信中曾说过:新诗要发展,还非得从民歌中汲取营养(大意如此)。这是深具历史眼光的。可惜我们的许多大诗人们不明白这一点,以至诗路越走越窄,除了自己,已没人愿意读他们的诗。

毛泽东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式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以往颠倒的历史被颠倒了回来,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文学史教材中,张打油及打油诗就被赋予了应有的历史地位。同时,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推动下,各地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赛诗会等方式,唤醒了劳动人民被压抑了几千年的文化主体意识,澎湃昂扬的时代精神又激发了他们空前的创作热情,从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农民诗人、工人诗人等民间诗人(现在许多腰缠万贯威镇一方的文化精英主义者称自己为“民间人士”,我感到忒滑稽,正如地主要争着当贫农一样滑稽),涌现出了浩如烟海的打油诗篇,从而写就了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当然,这一页已被我们的新文化精英主义者用解放牌大剪刀给剪了下来,剪得在主流文学史中已见不到什么痕迹,但在我们劳动人民的帐簿上可是永远也抹不掉的。这些帐簿上还清清楚楚地记录着那些声音,那些历史上第一次掌握了自己命运的奴隶们发出的战天斗地的声音:

“天上没有玉皇, 地下没有龙王, 我就是玉皇, 我就是龙王,

喝令三山开道,五岳让路: 我来了!”

“高山顶上修条河,河水哗哗笑山坡: 昔日从你脚下走,今日从你头顶过。”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工人阶级力量大,天塌下来也不怕。”(这首曾被收进过初中语文教材)

在文化精英主义者看来,这些诗篇当然是太他妈打油了,太他妈不朦胧,太他妈不半推半就了。不过,我宁愿读这些浅得可以却透着本真的东西,而绝不愿意去看那些曲里拐弯却不知道是什么的煌煌巨著,正如我宁愿去拣一块光达达的石头,而绝不愿意在乱草堆里扒来扒去最后却扒到一堆牛粪一样。

在这里,我愿意学一学咱们现在一些大诗人们常用的手法,把“高山顶上修条河”这首诗给去去油味: 我匍匐在你的脚下

我数着白云飘过的日子 如死亡一般漫长啊

我甚至还清楚地记得始祖鸟的咳嗽 我已经习惯得麻木

只有你骄傲的影子落下来的时候才能给我一丝安慰 终于

十月后的一天

我爬上了你的肩膀 原来并不宽阔啊 于是

我真的笑了。

这样的东西,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外人写的,修水渠的农民弟兄们是绝对不会这样来写的,太假了! 也可以稍加该动几个字,使其大致能算上绝句,比如题目就叫做《吟红旗渠》吧: “开山凿石引漳河,河水哗哗笑满坡: 昔日从君脚下走,看今从你头上过。”

这样虽然合律了,但却没有了原作的浑然天成,也没有了原作的感染力。所以,如果要写这样的东西(不必专门),平均一天不说几十首,十几首是根本不成问题的。为什么?因为不需要感情在里边,不需要真的东西在里边,只要变着花样把文字颠来倒去,弄一弄玄虚,把大家都明白的事搞得最后连自己都犯糊涂就行了。当然也就不会打动人。

现在来说一说所谓毛主席一些诗词打油的问题。

在说以前,我还是要再罗嗦一下,那就是我在许多帖子中一再强调的:之所以说毛泽东是个杰出诗人,从文学史意义上讲,是由于他的诗歌营造了一种前人诗歌中所从来没有过的新境界,这个新境界就是“雄壮”。所谓孟德悲凉,太白飘逸,东坡旷达,稼轩豪迈,润之雄壮,虽同属豪放一脉,然差异亦大矣。何谓雄壮?高度与力度的完美结合是也。

如果还不明白的话,我把以前帖子中的一段话再放到这里:

王国维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境界有阔狭,有大小,但并没有通常意义上的优劣之分。比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是一种境界,“古道西风瘦马”也是一种境界,谁能说李白的就一定比马致远的高出许多?同样是古战场的题材,王昌龄是“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而纳兰容若则是“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你也许更加喜欢其中一个人的,但你能明明白白地说出二者的高下吗?

“境界”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景物)的再创造,是人格化了的景观(仅就诗歌而言),是情、景、语的有机统一。所以,在一般人的眼中,比如,中秋夜,把门窗打开,月光洒进室内,直观的感受是很美,但说不出更多;三流诗人也许会拼凑几句什么“月亮,象处子燃烧的眸子,照亮了我暗夜的心灵”或“月亮代表我的心”之类的东西。但在大诗人的笔下,就完全是另外一种境界了:“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月吟苦。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或者是“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因此,对成熟的诗人来说,有什么样的人格(广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感受,就有什么样的诗,同是吟月,李白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老杜则是“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而在恬淡闲适的摩诘笔下,则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等等;同样,对同一个诗人来说,不同的处境和感受,对统一题材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李白不是有许多关于明月的诗篇吗?但篇篇主旨不同,何也?处境、心境、感受不同是也。早年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有上下求索的意思,晚年却是“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表现出一种莫大的无奈。

境意浑一是最高的境界,以意胜境或是以境胜意则是二等境界,至于什么“义理诗”,则等而下之矣。东坡有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入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种诗,你说能有什么诗味?李白是咏月的大家,他的《问月》中有这么一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可谓发人深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也同样有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但通篇比较起来,李白的《问月》显然要逊色不少。何也?仅达到“以意胜境”的境界,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达到了高度的境意浑一。

梁启超曾说过,大意是诗歌创作,第一,要有新意境,第二要有新语言,第三要很好地吸收古人的手法。为什么我们说毛泽东能称得上诗人?因为,按照梁氏总结出来的三点,毛泽东是完全做到了这一点的;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杰出诗人?因为毛泽东的多数作品都达到了“境意浑一”的境界,同时这种“境意浑一”,不是小我浑小境,而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格神与天地浑一的境界。所以,我说毛泽东创造了“雄壮”的新的诗词境界,绝不单单是从风格角度讲的。从他的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何谓“雄壮”?高度与力度的完美结合是也。

言归正传。我们知道,毛泽东的古典文化修养极深,从他十几岁时的《商鞅徙木立信论》,22岁时的《挽易昌陶》及26岁时写的《祭母文》等可见一斑。有一次他说道:感谢袁大胡子(他在湖南一师时的国文老师),需要的话随时还可以写一手漂亮的古文。对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旧学功底,从入私塾就开始习诵《笠翁对韵》之类声律启蒙读物而又有着过人天资的人,我们不必怀疑他在诗词格律方面的修为(声律课是私塾里的必修课)。 当然,毛泽东诗歌中确实是有打油诗的。在可以确认的六十余首诗词作品中,还真就有那么一首,即《好八连》。这很好理解。之所以用诗的形式而不是题词或写表扬信,当然主要是为了增强效果,之所以用顺口溜的方式而不是按所谓的规矩来作,自然是考虑到它的读者群。假如硬要显示高明,按念奴娇、沁园春或贺新郎来填,那就闹了天大笑话。毛泽东毕竟是毛泽东,不是书呆子。 在毛泽东早期的诗词作品中,文人气还是相当重的,虽然已显露了不凡的革命家气质,但仍可以归入文人诗一类(包括标志着毛早期诗歌最高成就的《沁园春 长沙》)。开始起重大变化的是《西江月 秋收起义》。这首词浅白直露(“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要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连同后来井岗山、瑞金时期的作品,多数都比较浅露(除了《清平乐 会昌》,这首词是毛在极度苦闷的心境下写的,可归入文人诗类)。这应该是不难理解的。因为毛这时是割据一方的革命战争领袖,写诗填词除了抒发革命豪情和记录工农红军英勇奋斗的史实外,还有着激励士气的作用。所以是坚决不能朦胧的。据说鲁迅当年在见到毛的一些诗作时,曾说有“山大王气”,后来毛知道后,曾哈哈大笑。从长征路上的《娄山关》开始,毛的诗风较前有了质的变化,实现了对早年文人诗和井岗山、瑞金时期“山大王”诗的超越。而《雪》的问世,则标志着毛体诗的全面成熟。

总的来说,在现已公开的毛泽东诗词作品中,抒发情怀或与朋友们唱和的要相对“朦胧”一些,记述类的要浅白一写,题词类的最浅白(如《仙人洞》《为女民兵题照》《八连颂》),这是颇耐人寻味的。

至于有人说毛的一些诗词韵脚不合韵书的规定,从而把这些作品也归为打油诗,则是不确切的,是属于一知半解的说法。毛的一些诗词如《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冬云》、《和柳亚子》等都不是一韵到底,而是有邻韵通押,《西江月 井岗山》则用方言押韵。其实这些在诗词创作中都是允许的。在李白、杜甫那里,邻韵通押的例子不胜枚举。苏东坡有名的《大江东去》第二句的韵脚“三国周郎赤壁”之“壁”字还走韵了呢。历史在发展,各地方言也在演进。唐时、宋时的官话现在是没人听得懂的,拿唐宋时的标准来要求现在,是非常荒唐的。其实早在二百多年前,大名鼎鼎的姑苏才女林黛玉同志就语重心长地指出:词句究竟是末事,首先要立意,若意趣真了,连词句都不用修饰。至于平仄粘对之类,则更不必拘泥。当然,有人认为林姑娘这样的说法是最低层次的诗论也未可知,谁让林姑娘整天躲在大观园里,不到德国去留学,不到强国来进修呢?其实最近几十年来一直有人主张(包括一些语言学家)现代人写格律诗,平仄固要从严,但用韵可以放宽,不必死搬过去的韵书,照现在的普通话读大致和谐即可。我认为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历史总要前进嘛!不过文化精英主义者正一心要复古到唐、宋或孔老时代也未可知。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写什么文章,说什么话,要看对的是什么人。把人人都明白的道理说得人人都不明白然后再申请注册个“理论”“主义”之类的名号是大学问家们梦寐以求的境界;而把被大学问家们搞成一盆糨糊的东西沉淀过滤,让目不识丁的老太太也能明白,则是毛泽东这样的人民领袖的追求。毛在延安时的一次讲话中曾针对某些人在写标语时把工人的“工”字中间的一竖打个拐、把“人”字一捺上加三撇的现象进行了批评,说他们是存心不让老百姓看懂。谁知道过了几十年,这样的人竞越来越多,越来越理直气壮了。看看学术界,这样的大师还少吗?还有这论坛上那些高明的诗论家。

有个故事,说是从前有一个秀才,家里快断粮了,被老婆逼着,上山打了几天柴,堆在院里,本要拉到集市上去卖,却又感到太失身份。后来想了个招,就找了几张纸,写成这样一个告示:

秀才居室鬻薪

咨尔庶黎!仆者,茂才公是也。因志于孔孟之道而疏于稼穑。今缶瓮将罄,簋中早荒,稚子嗷嗷,思之凄惶。乃效隐者之举,买斧采山,今已累累矣。公若爨下有缺,尚祈枉驾至箪食瓢饮之巷,见有凤凰鸣栖之木卓然而立者,即仆居也。轻扣荆扉,仆即出也!切切。

告示贴到集市以后,两天过去了也没见人来。秀才急得团团转。邻居有个小孩,得知原由后,自告奋勇,说保证改天有人来。果然,第二天不到晌午,院里的一大堆柴都卖掉了。秀才问小孩用的什么招,小孩找来一张纸,秀才拿过来,只见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

各位乡里乡亲!镇西头颜家胡同赵秀才家快揭不开锅了,孩子饿得哇哇大哭。赵秀才前几天去砍了一大堆柴准备卖,现堆在他家院子里。如果谁家柴禾快用完了,可到他家去买。算行行好了!他家荆条扎的大门,院子里有棵大桐树,可好找了。

秀才看过之后,脸色铁青,过了半天,憋出来一句话:有辱斯文!不可雕也。 最后,愿意套用一首毛泽东的七绝,为打油诗伸张一下: 千载长天起大云, 中唐俊伟打油人。 平平仄仄去他鸟, 万马齐喑叫一声。 打油诗万岁!

第3篇:打油诗

售楼部的美女,工程部的汉, 项目部的光棍满街串! 财务的花,预算的草, 施工队的和尚到处跑! 食堂的饭,宿舍的床, 搞工程的女人吓死郎!

个个都说工地好,个个都往工地跑! 都说工地伙食好,青菜里面挂青草 都说工地环境好,宿舍蟑螂满地跑! 天天上班天天愁,不知何年熬出头

好女不嫁工程郎,一年四季到处忙,

春夏秋冬不见面,回家一包烂衣裳!

我是一个工程郎,背井离乡在外闯,

白天累得腿发软,晚上仍为资料忙;

铁鞋踏破路还长,测量仪器肩上扛,

晴天烈日照身上, 雨天泥地印两行;

思乡痛苦心里藏,四海漂泊习为常,

长年累月在外奔,不能回家陪爹娘,

终身大事无心管,亲戚朋友摧喜糖,

心中有苦说不出, 回答只能笑来搪;

工资一点泪成行,怎能买起商品房,

压力大得气难喘, 前途在哪路迷茫;

恋人分别各一方,妹盼大哥早还乡,

相思之苦妹难咽, 距离拉得爱情黄;

好女不嫁工程郎,一年四季守空房,

家中琐事无暇想, 内心愧对爹和娘;

朦胧月色撒地上,兄弟把酒聚一堂,

后悔走上这条路, 同舟共济把帆扬。

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苍桑;成就难有,郁闷经常;比骡子累,比蚂蚁忙;谨比民工略强 。

第4篇:庙会打油诗

(第一首)元夕灯园闹夜宵,江城逐浪赶春潮。

熙风拂柳绿池岸,锦舸犂波临石桥。

庙会龙狮腾禹舞,戏台词曲伴虞韶。

碧山亭榭骚朋聚,诗咏神州尽舜尧。

------

(第二首)

春节十五会如潮,各路绝招试比高。

演唱舞龙秧歌队,祭神悟道拜寺庙。

南北产品凭人选,新旧奇物任客挑。

早起晚归游个遍,美如仙子度逍遥。

------

(第三首)

红红火火闹春潮,关公观音庙堂高。

舞狮舞龙齐上阵,唢呐秧歌锣鼓敲。

风味小吃糖葫芦,元宵佳节好热闹。

皮影杂耍二人转,人山人海乐逍遥。

------

(第四首)

岁至今时市井嚣,京城庙会涌人潮。

一街奇货争相选,满树红灯兀自飘。

观舞孩童肩上乐,祭神香烛念里销。

忽来假面窈窕女,疑是天仙下鹊桥。

------

(第五首)

魔术相声数来宝,秧歌空竹耍大刀。

吃喝玩乐千家店,城乡贸易大促销。

秉烛求神除瘴气,祈福延年病灾消。

丰收锣鼓喧天闹,共贺新春乐趣高。

------

(第六首)

未到山门已满人,十元门票我留存。

大雄宝殿难朝觐,佛祖金身易礼尊。

宝鼎七级舍利塔,功德廿四孝图临。

信仰失落信迷信,精神寄托胜犯浑。

------

(第七首)

喧喧闹闹游春庙,信女善男香纸烧。

阔佬夫人齐祈愿,高僧禅语木鱼敲。

手工杂货招宾客,群艺歌台越树梢。

满场彩红围寺院,声声叫卖漫空飘。

------

(第八首)

石径千阶人涌动,山门几寺地显灵。

磕头礼拜还心愿,浇酒香飘不了情。

------

(第九首)

火火红红春浪潮,观音圣阁庙香烧。

绣球狮舞来乡镇,鼓乐龙飞跃得高。

小吃摊档迎顾客,大餐盛汇诱人瞧。

春游胜景风光好,自在迎新逍乐遥

------

(第十首)

日丽风和瑞气流,长街十里笑声稠。

召门殿外人丁旺,寺院堂前钟鼓悠。

小贩摊边凭客问,顽儿灯下唤娘留。

蛋雕艺者刀旋处,一片春光醉眼眸。

------

(第十一首)

风和日丽荡春潮,庙会空前热度高。

接踵擦肩游客乐,舞龙斗狮社火烧。

传统大餐任宾选,风味小吃随客挑。

待到酒足饭饱后,又观焰火冲云霄。

第5篇:天涯打油诗

诗歌一:又一春又一春 眼前 景灿烂,

看南雁 北来 落日圆。

黄河水 千古 流不息,

慨人生 匆匆 多苦短。

诗歌二:小憩春色

樱花残损暖阳起,

百害渐苏春梅俏。

抬手四眺皆生机,

不再雾遮天下势。

万物现生机

人行见花溪

百花绣春色

蔓枝铺石梯

山林有景正春色,

临海渔家渐日忙。

中华九州多山河,

只叹难得同福泽。

泽分寰宇内,

功可为第一。

常把张良赞,

思来心实悲。

诗歌三:鱼恋水

青山碧秀池,

倩影藏幽鱼。

但愿婵娟梦,

相还故里居。

鱼恋水来水恋鱼,

一路雨歌到湘楚。

各位人士留一留,

帮忙新客建建楼!

帮忙新客建建楼,

顺便可捞三分油。

一举两得牛不牛?

欢欢喜喜上高楼!

诗歌四:黄河公园游记

河堤新柳秀姿柔,

自在娇莺啼不休。

碧水霞影飞小舟。

好春光,

一半儿消磨一半儿游。

诗歌五:春满涧河

朝霞红烂漫,

碧波映蓝天。

春潮绿浸涧河畔,

喜云绕南山。

娇香竞芳妍,

莺啼柳带烟。

闲情美景醉流连,

人在画中间。

第6篇:午夜打油诗

推窗凭栏江风吹,大河东流水思绪随那江流去,苦叹无人陪

本想把盏邀明月,一杯再一杯

只奈阴晴圆缺事,扰我千钟醉

八月入诗塾,阳光正明媚

群主抒鸿发,邀来师姐妹

信誓旦旦不相弃,但求长相随

高山流水觅知音,午夜人不寐

曾记得,多少次,起社不推诿

唱童谣,咏华章,吟诗赞红梅

与君采菊东篱下,情趣联诗对

静听夜雨落窗檐,墨香沁心扉

许多事,从来急,百炼需千锤

放眼无碍时,古道长风吹

书生气,冲云霄,一路豪情挥

大步越目标,奋力直起追

飒爽英姿鱼之乐,巾帼新一辈

喜看竹君摇凤尾,古柳绽新蕾

大漠孤烟仙人掌,也把诗情坠

一曲高歌赞诗塾,悲喜交织泪

劝君再尽一杯酒,豪情化春晖

诗塾满园群英聚,芬芳淡飘飞

再赞春色正旖旎,花开天南与地北

窗外霓虹正辉煌,荧屏再现世界杯

上一篇:乡镇领导个人整改报告下一篇:创新创业中心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