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课钢铁长城教案

2023-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是教师组织教学必备的教学文件,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更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以下是小编收藏的《15课钢铁长城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15课钢铁长城教案

第15课《钢铁长城》教案

【学习目标】

掌握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及其发展壮大的史实;新时代的强军措施。 【教学重点】

现代化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新时代强军之路。 【教学难点】

“钢铁长城”的理解、科技在人民军队中的作用和人民军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视频播放。这是2017年建军90周年的阅兵视频,整齐强大的阵容,恢弘磅礴的气势,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展示了人民军队的军威,就是这支英雄的人民军队筑起了我国新时代的钢铁长城。今天,我们一起满怀敬意地走近他,学习他,了解我国的国防建设。

讲授:(展示图片)这幅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生: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凌晨,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诞生。山河为碑,历史作证,从长征路上前赴后继到敌后抗日浴血奋战,再到解放战争以弱胜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到201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走过了91个春秋。90多年的时光,人民军队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有哪些新发展呢? (展示材料)阅读材料,思考: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阅兵到50-*/周年阅兵,中国陆军有什么变化?(生:从“步兵为主”到“多兵种合成”。)

教师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比较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经历了从“步兵为主”到“多兵种合成”,从“小米加步枪”到“铁甲雄风”,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力量。

过渡: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陆地大国,保持强大的陆军是国防建设、保卫家园的需要。同时,我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从北到南,我国有长达1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可是近代我国的海防力量如何呢?

展示图片,1840年6月,危机从海上而来,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危机再次从海上而来,英法侵略者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清国的都城沦陷,留下火烧圆明园的奇耻大辱;1894年,危机依然从海上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号称世界第

六、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未能御敌于海上,最终全军覆没。新中国成立后,这些血的教训历历在目,建立强大的海军迫在眉睫。

1949年4月,蒋介石集团土崩瓦解,有一部分国民党海军宣布起义,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投诚。于是第一支人民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了。此后不断地发展,建国以后又有了北海、东海、南海三支舰队。这是建国之初的战舰,50年代我国从苏联购来的,到了90年代以后,中国海军已成为一个多兵种组成的武装集团,现役兵力约24万人,以舰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力为主体,其中海军陆战队是一支能在近海进行水陆两栖作战的特种部队。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的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极大地壮大了我国的海军力量,核潜艇的诞生使中国有了第二次核打击力量,成为大国的象征。目前世界上能制造核潜艇的国家只有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它是我国的镇国利器。

更值得骄傲的是,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开始服役,它的出现弥补了中国远洋作战能力的空白,使中国的海军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洋作战。

就在前不久,4月12日,中央军委在南海举行海上阅兵,48艘战舰铁流澎湃,76架战机振翅欲飞,10000余名官兵雄姿英发。这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

过渡:在海军获得强劲发展的同时,我国空军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空军是在陆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最初的情况简陋而艰苦。1949年11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人民空军正式诞生。然而,空军刚刚诞生,空军刚刚成立面临着什么重大考验?(参考答案:抗美援朝。) 面临抗美援朝的的考验,不足一岁的中国空军航空兵勇敢地登上了 空战舞台。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在朝鲜空中战场投入飞机1200多架,当时中国空军作战飞机不足200架,美军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1000小时,多的在3000小时以上,志愿军飞行员飞行时间最多不到100小时,志愿军飞行员刚刚会飞,没有打过仗,美军飞行员大都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斗出动平均在300次以上。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空中角逐。然而,空战结局令世界震撼:年轻的人民空军先后投入10个航空师、2个轰炸师,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航空英雄。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精神成为空军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们继续来看人民空军建立以后,其发展状况如何,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更多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教师:回顾前面,比较人民空军和海军的发展历程,说出两支军队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点?

学生:由最初的仿制逐渐走向了自主研发阶段,现代化科技含量不断增加;我国自主研制的武器不断增多。

过渡:除了陆海空三军外,中国还有一支长期鲜为人知的军种,你知道它的名称吗? 20世纪50年代末,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形势十分严峻,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而世界并不太平、局部战争不断,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受到各种敌对势力的威胁与挑战,特别是西方阵营的军事封锁和肆无忌惮的“核讹诈”。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审时度势,决心创建中国自己的战略核力量。为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我国决定建立自己的战略导弹部队。1966年7月1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告第二炮兵正式成立。当时出于保密的需要,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第二炮兵”,后来它被世人称作中国战略导弹部队。

1966年7月1日,第二炮兵正式成立。当时出于保密的需要,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第二炮兵”,后来它被世人称作中国战略导弹部队。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阅兵,是第二炮兵成立以来首次参加的国庆阅兵,也是首次向世人公开展示我国自行研制的战略核武器。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日大阅兵,是第二炮兵展示武器型号和数量最多的一次,,各种形式的导弹系列应有尽有,现已形成液体与固体并存,核导弹与常规导弹兼有,近程、中程、远程、洲际导弹齐备的武器系列。

教师补充说明: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由陆军附属兵种成为与陆海空三军并列的第四个独立军种。

过渡:十八大以来,人民解放军面对强国强军的新时代要求,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队主建的新格局。 【小组合作,探究辨微】 材料一:

问题1:第二组图片与第一组图片相比,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变化? 预设:图片类题目,从前后两组图片的变化,学生能够得出我国武器装备更先进,国防力量更强的结论。大家观察得很细致,总结的比较全面,能够通过两次阅兵武器装备的对比了解科技的作用,可见大家已经认识到了科技强国的重要性。

材料二: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先后爆发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告诉世界:霸权主义依然是世界和平的重大威胁。在此背景下,我国在1985年裁军100万、1997年裁军50万、2003年裁军20万、2015年宣布再裁军30万。 问题2:我国为什么要裁军?

生:我国的军队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不再需要以人数致胜。裁军后可以更好地集中人力财力进行现代化建设。 师:大家刚刚的发言非常精彩。结合课本知识拓展的内容,从不同角度提炼分析出我国裁军的原因,可见大家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有进步。

材料三:中国维和部队,是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一个分支机构。中国自1990年开始,每年向联合国派遣军事观察员执行维和任务。1992年4月至1993年9月,中国先后派遣军事工程大队两批800名官兵,参加柬埔寨过渡时期联合国权力机构的维持和平行动。这是中国政府派遣第一支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部队。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作用是阻止局部冲突扩大化,或防止冲突再起,并帮助在战争中受害的平民百姓,为最终解决政治冲突创造条件。 问题3:我国派遣维和部队说明了什么?

生:支持联合国维持和平的工作,防止冲突、战争扩大,同时也是作为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义务。

师:大家从各个角度阐述了我国参与维和部队的作用和出发点。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事务,正说明了我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愿意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材料四:1998年抗洪抢险斗争,是抗美援朝以来最大的一次非战争军事行动,也是渡江战役以后长江流域最大规模的兵力集结。当时长江、嫩江、松花江共投入兵力36万人,动用车辆23.68万台次、舟艇3.57万艘次、出动各型飞机(含直升机)1289 架次。广州、南京、济南、成都、沈阳、北京六大军区和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都直接参与了抗洪抢险。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救援,全军和武警部队共投入兵力13.4万余人,民兵预备役人员7.5万人,动用车辆32.6万台次,出动各型飞机(含直升机)4549架次,空运、空投物资6731吨。灾情过后,各部队踊跃捐款捐物救助灾民,并派出人员、车辆、机械和医疗队帮助灾区重建工作,为夺取抢险救灾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问题4:你从此则材料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战时打仗保家卫国,和平时期除了维护国家安全以外,还有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师: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岁月静好的和平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都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师: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 “钢铁长城”包含哪些含义? 教师:大家通过探究案的几个题目可以分析出,新时期构筑的钢铁长城,不仅是国防现代化,而且还包含了人民军队为人民幸福筑起钢铁般的长城,更体现了中国军队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了力量。

最后,我们再通过一个视频,对我国历次阅兵进行回顾,感受人民解放军的军威!

第2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钢铁长城教案

第15课 钢铁长城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作战企图;当前我军的重大改革内容

2、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3、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了解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新动向。 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长城图片

当初统治者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抵御外族的掠夺和屠杀,保卫国家安全。)如今我们不再依靠长城来保卫国家的安全,古老的泥土城墙被现代化装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座钢铁长城所取代,但长城仍是国防的象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怎样成为钢铁长城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陆、海、空军的建设 (一)陆军

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何时建军的?

提示:1927年8月1日。

2.新中国成立后,陆军的新发展。

新中国建立的时候,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比较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3.陆军是人民军队中最早建立的军种,那么其后建立的军种是哪一个?

(二)海军

1. 200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成功地举行了人民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多国海军阅兵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海军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海军阅兵式为什么要选在4月23日进行?

提示: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4月23日,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建立了哪几支海军?

提示: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3.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

提示: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4.近代我国也曾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请问这支海军是什么?最后结局如何? 提示: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

5.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提示:旧中国国力很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侵略,曾先后败于法国和日本等。新中国制度先进,能够有效地集中国力投入国防建设,建成了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6.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不但在海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而且在空军建设上也有重大突破。 (三)空军

1.我国空军装备的飞机走上了国产化的道路。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的飞机,空军现代化建设有了新飞跃 3.建立人民空军的基本情况。

提示: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4.人民空军建立后经历了什么战争的考验?

提示:朝鲜战争。

5.人民空军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提示: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导弹部队的发展

1.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是何时建立的?它主要承担什么任务?

提示: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组建于1966年,它主要承担核反击的任务。 2.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的基本情况。

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开始创建于1957年12月,时属炮兵建制。1959年6月决定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教导大队第一教导营扩编为地地导弹战斗营,这是我国第一支地地导弹部队,也是今天战略导弹部队的“种子部队”。1966年6月,中央决定组建第二炮兵,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原地地导弹部队划归第二炮兵建制。同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被命名为“第二炮兵”。2015年12月31日,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 新时代强军之路

1..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哪些方面做了调整。

提示:(1)军种建设上,出现了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 (2)战区建设上重新划分为东、南、西、北、中部五个战区。 (3)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2..我们陆、海、空、二炮四个军种,现在变成了五个军种;原来我们是七个军区,现在是五大战区;而且对各自的职能作出了相应的安排,为的只是建设更加强大的人民军队。另外,我们人民军队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特别注重政治工作,课本中强调政治工作是新形势下能为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课堂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保卫祖国边疆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维护我国安全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钢铁卫士。

四、作业:课后活动,《伴你学》 。

第3篇:第15课钢铁长城教学设计

第15课 钢铁长城

【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作战企图;当前我军的重大改革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收集课外资料、观看影像资料等,说明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历史,培养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坚固的国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了解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新动向。

教学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这就是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万里长城,当初统治者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保卫国家安全。

教师:对,如今我们不再依靠长城来保卫国家的安全,古老的泥土城墙被现代化装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座钢铁长城所取代,但长城仍是国防的象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怎样成为钢铁长城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陆、海、空军的建设 (一)陆军 1.图片展示:

某重装陆军部队

2.教师提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何时建军的?

提示:1927年8月1日。

3.教师讲述:新中国成立后,陆军的新发展。

新中国建立的时候,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比较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4.教师过渡:陆军是人民军队中最早建立的军种,那么其后建立的军种是哪一个?(学生回答)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有关海军的内容。

(二)海军

1.播放2009年4月我国海上阅兵式的视频。

2.教师讲述:200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成功地举行了人民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多国海军阅兵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海军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海军阅兵式为什么要选在4月23日进行?

提示: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4月23日,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3.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建立了哪几支海军? 提示: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4.史料展示:

1970年12月,中国自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服役后,加快了研制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步伐。1983年8月,中国自行研制、建造的第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正式服役。1988年9月27日,中国的战略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自己的海上核反击力量。

5.教师提问:读材料和教材,说说20世纪70年代,我国海军有了什么新的发展。 提示:陆续装备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

6.教师继续提问: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

提示: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7.引导学生思考:近代我国也曾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请问这支海军是什么?最后结局如何? 提示: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

8.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提示:旧中国国力很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侵略,曾先后败于法国和日本等。新中国制度先进,能够有效地集中国力投入国防建设,建成了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9.教师小结、过渡: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不但在海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而且在空军建设上也有重大突破。 (三)空军 1.史料展示:

“1956年国庆阅兵过程中,当飞机经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检阅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

2.教师提问:毛泽东这句话说明我国的空军有什么新的发展? 提示:我国空军装备的飞机走上了国产化的道路。 3.图片展示:

中国新型战机歼20 4.教师讲述:上图是中国最新型的战斗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的飞机,空军现代化建设有了新飞跃。

5.引导学生回答:建立人民空军的基本情况。 提示: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6.教师提问:人民空军建立后经历了什么战争的考验? 提示:朝鲜战争。

7.教师继续提问:人民空军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提示: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目标导学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1.图片展示:

早期DF-21中程弹道导弹

2.教师提问: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是何时建立的?它主要承担什么任务? 提示: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组建于1966年,它主要承担核反击的任务。 3.教师讲述: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的基本情况。

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开始创建于1957年12月,时属炮兵建制。1959年6月决定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教导大队第一教导营扩编为地地导弹战斗营,这是我国第一支地地导弹部队,也是今天战略导弹部队的“种子部队”。1966年6月,中央决定组建第二炮兵,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原地地导弹部队划归第二炮兵建制。同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被命名为“第二炮兵”。2015年12月31日,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

目标导学三:新时代强军之路 1. 多媒体展示图片:

中国建军90周年阅兵现场

2.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图片之后有何感想? 提示: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同学们都表达了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日新月异的进步感到自豪和欣喜。这一方面与我们的军事装备的进步有关,还与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密切相关,那就是对军队的组织编制作出了特别的安排,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0页的内容,说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哪些方面做了调整。

提示:(1)军种建设上,出现了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 (2)战区建设上重新划分为东、南、西、北、中部五个战区。 (3)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教师总结:同学们总结得很对,原来我们陆、海、空、二炮四个军种,现在变成了五个军种;原来我们是七个军区,现在是五大战区;而且对各自的职能作出了相应的安排,为的只是建设更加强大的人民军队。另外,我们人民军队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特别注重政治工作,课本中强调政治工作是新形势下能为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看来一支拥有强大战斗力的部队是需要全面建设的。

三、课堂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保卫祖国边疆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维护我国安全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钢铁卫士。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引导学生在新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问题要求重新归纳本课知识,并回忆所学相关知识,以深入理解和掌握本课知识。还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需要加强的方面是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这需要加强在情感领域的引导。

第4篇:15课教案

第15课 水上飞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两条绿线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为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为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时间 】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飞机”,齐读一遍。

你能说说飞机在哪里飞行?

2、板书“水上”,连起来齐读一遍。

3、怎么读把这种飞机和其他飞机不同的地方读出来? 4读了课题,你是怎么想的?你想了解什么? 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子? 水上飞机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对课题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注重引学生感受感悟,吸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字。

1、范读课文,了解内容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学生自学 海鸥 货轮 喂 救护机 迅速 救援 佩服 森林 谈话 4指名分节朗读,思考提出问题 5检查思考情况,交流讨论研究

【设计意图】读课文有个要求,眼到、心到、口到,通过朗读把学生心里的想法读出来。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些什么?

2、了解学生朗读思考的情况 (1)告诉我们水上飞机的样子。

(2)告诉我们水上飞机是最新科技成果。

3“两个大翅膀”这形状与普通的船根本不同,你们有没想到相关的一些词语啊?(与众不同,截然不同)

4文中也用了一个词(奇怪),相机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突出“奇怪”) 5小海鸥看到这条奇怪的船,你觉得它心里会感到怎样?(好奇)它为什么会“好奇”呢(突出“啥样,长翅膀”等)相机指导朗读。 6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究竟”

(1)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这里的“究竟”你懂吗?能不能换个词语,意思不变(清楚、明白)本来不知道,现在要搞个明白叫“究竟”。

(2)这“奇怪的大船”到底是船?到底是什么?就是要刨根问底,弄清楚事物的本来情况。

(3)可以用“究竟”说一两句话吗? 7朗读体会水上飞机的样子,小海鸥的好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词理解句段,并逐步进行朗读的训练,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内容。

四、作业

一、抄写词语(课后第三项)

二、组词

援( ) 护( ) 讯( ) 森( ) 暖( ) 炉( ) 迅( ) 林( ) 难 nán( ) nàn(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

2、过渡: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它是怎么问?那条奇怪的船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2至7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2至7自然段

1、自由小声练读

2、请人分角色朗读第2-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你从对话中知道了什么?

3、教师检查思考情况

(1)小海鸥怎么跟水上飞机打招呼的?你可以看出什么来? (2)从水上飞机的回答,你读懂了什么? (3)加动作练读,体会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其语感。从中体会小海鸥和水上飞机真是非常懂礼貌。在引导学生理解的过程中安排了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深刻了解水上飞机的种类和主要用途。

4、学习课文第4-7自然段

(1)小黑板出示:“我还有很多兄弟。有的„„;有的„„;还有的„„ ①自由读

②海上救护机有许多兄弟(文中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介绍了它们的本领)

③你能给它们取个合适的名字吗?(学生边说边上台附板书)

海上战斗机[参加战斗] 海上运输机[输送物资] 海上灭火机[扑灭大火] ④师小结指导朗读

A、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许多具有各种作用的水上飞机)

B、思考:如果让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 C、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评议(名称、用途)

D、小结:刚才我们让飞上飞机发挥了那么多新的作用,其中有一些水上飞机已经拥有了,还有许多新型的水上飞机只要大家从小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本领,长大以后就等着你们去实现。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既是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也是拓展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

5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

6总结:通过水上飞机与小海鸥的对话,我们知道水上飞机有许多种类,还有许多特殊的用途。我们来看水上飞机在海上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三学习课文第8-9段

1、学生自读第8-9段

2、四人小组内汇报、交流自学所得 海上救护机{救援船只}(教师板书) 设备先进,救护速度快捷。

3、出示:“水上飞机渐渐地离开海面,向遥远的天边飞去。” “渐渐地”是什么意思?生答后,师“这不是与‘迅速’自相矛盾吗?表示海上救护机离开水面时有一个过程,慢慢上升,飞行时比在水面滑行更快。

4、指导用“渐渐”造句

5、指导朗读

四读写结合,加深认识

1、揭示话题:联系课文,说说水上飞机有哪些本领?如果让你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请将设计水上飞机的名字,用途写成一段话

2、四人小组交流

3、以“我是水上 飞机”为题写一段话

4、学生习作

5、组织交流 作业设计:

三、近义词

救援( ) 佩服( )

四、反义词

迅速( ) 降落( )

五、造句 究竟„„ 渐渐„„

六、填空

1读了课文《水上飞机》,我知道了水上飞机有(海上救护机),有(海上战斗机),有(海上运输机),还有(海上灭火机)它们的作用分别是(救援船只)、(参加战斗)、(输送物资)、(扑灭大火),从而激发我(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向)。

2通过课文的学习,我想造水上(

)飞机,它可以(

)。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紧扣课后习题,把握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内化知识点。

板书设计: 种类 用途

海上救护机 救援船只 15水上飞机 海上战斗机 参加战斗

海上运输机 输送物资 海上灭火机 扑灭大火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力求简洁,体现文章结构脉络。同时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有参与的愿望

第5篇:15课教案

《放小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 教材说明:

本文叙述的是我放飞小鸟的事,告诉我们鸟是人类的朋友,表现出少年儿童爱鸟的童心。全文共四段。第一自然段讲“我”看到小鸟在笼子里不吃不喝,非常着急。第二段讲“我”听到鸟妈妈在叫唤。第三段讲“我”决心放小鸟回家去。第四段讲小鸟飞走时向“我”道谢!本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童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喜欢!)

2、为什么?(我的爸妈为我买很多的学习用品,还有许多的好吃的东西! 我的爸爸妈妈每天送我上学、接我放学回家„„)

3、是啊,有爸爸妈妈在身旁是一件多幸福的事啊!有一只小鸟总喜欢跟着妈妈到森林里去玩,瞧,它们来了,(听音乐,看图片)它们是多么幸福啊。可是有一天,小鸟因为贪玩不小心迷路了,找不到妈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还不小心被别人抓住了,被一个小男孩的姑妈买到了,送给了那个小男孩,小男孩可喜欢这只小鸟了,可是小男孩最后却把这只小鸟放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4、今天让我们来学习《放小鸟》这篇课文。(板书 放小鸟)齐读课题。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瞧,小鸟来了。(出示小鸟)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非常可爱)

2、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 ”划出写小鸟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颜色、动作,随着学生回答出示: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指导朗读。我听出来了,这只小鸟的羽毛特别漂亮,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啊,这只小鸟的嘴巴特别好看„„它的小眼睛多亮呀„„)

3、男生和女生比一比,看谁读得好。男生先来。女生来。要把它的可爱读出来,注意重点的词。(出示句子: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老师和小朋友一样也喜欢这只小鸟,我们一起来读,好吗?齐读。

4、这只可爱的小鸟是谁送给小男孩的?(姑妈送的)板书:送

5、小男孩和小朋友一样特别喜欢这只小鸟。他为小鸟做了很多事情,仔细读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说说他都为小鸟做了些什么?

6、学生自读后回答。(关进笼子里,给它食吃„„)出示图片。 1)、作者为什么要把小鸟关起来呢?(因为它害怕小鸟飞走了,如果飞走了,他就再也见不到小鸟了!他不想让小鸟离开自己,想天天都看到小鸟!„„) 2)、那小男孩将小鸟放进笼子里,是不是就不管了?(不是,他把小鸟放进笼子里,给它水喝,给它食吃,可它一动也不动!) 3)、小作者害怕小鸟飞走,给他拿来笼子,让他睡;害怕它饿着端来食物给它吃;又担心它渴了,送来水喝,精心的喂养小鸟。(板书养)可是小鸟对于他做的这些事情喜欢吗?它是怎么做的?(它没吃也没喝。它不吃也不喝。)课文中是怎么说的?(一动也不动!) 4)、小鸟为什么不高兴呢?它在想什么呢?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想什么?同桌之间可以讨论讨论(它在想妈妈!它想和妈妈一起飞回自己的家。飞回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才是它们真正的家!如果我是小鸟,我就会想:小朋友啊,你怎么不理解我的心呢,我想飞回大自然中啊!„„)

总之一句话,小鸟感到很难过,所以它才会——一动也不动。(出示:一动也不动)哪只小鸟来读。(这只小鸟真难过呀!„„)如果小鸟一直这样一动也不动,它会怎么样呢?(饿死)

7、可是小男孩明白小鸟的心思吗?(不明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谁来说一下) 还有这么多小朋友不知道,没关系,你只要读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三句话就知道了。 (学生自读。)是不是很着急,出示:(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8、是啊,这可怎么办呢?它一动也不动,不吃也不喝,眼看就要饿死了,能不让人着急吗?让我们一起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齐读!

(出示句子:我把它放进笼子里,给„„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注意重点词。)

9、大家看一下小男孩给小鸟说请你。。。。。干什么?

10、这是一只(

)的小鸟。(伤心、孤独、可怜)

三、教学第

二、第三自然段。

1、正当我急得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赶快读读第

二、第三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2、指答。(我知道了,窗外飞来了一只小鸟!出示图片:鸟妈妈来找小鸟了 。我知道了小男孩把小鸟给放了。„„)

3、小作者那样的喜欢小鸟、害怕失去小鸟,他怎么会放了小鸟呢?(因为鸟妈妈来了。小作者不忍心看小鸟和妈妈分离。„„)

4、鸟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它非常的着急:顾不得吃饭、顾不得喝水、赶忙去找自己的孩子,大树上没有、小溪边没有、草地上也没有,一天、两天,找了好几天都没有看见自己的孩子。现在终于找到了,(放课件:鸟妈妈在窗外向笼中的小鸟焦急的叫着!)却发现孩子被关进了笼子里,鸟妈妈急不急?(急)课文中用哪个词表示的?(焦急)听,鸟妈妈在叫小鸟呢!它的叫声是那样的?(着急、焦急)

5、焦急,什么意思?(非常着急)谁来做一做这只焦急的鸟妈妈?(指读: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

6、这时,如果你就是小鸟的妈妈,你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如果你就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又渴又饿,见到了妈妈,却不能和妈妈一起飞走!这时,你又会怎么做?对妈妈说什么?同桌的小朋友,一个做鸟妈妈,一个做小鸟,互相说一说。(想想自己如果放学回家找不到妈妈会怎么样,妈妈下班回来,见不到你又会怎么样?)(孩子,你怎么在这儿,妈妈找你找的好苦啊。孩子,你吃饭了吗?那个小男孩对你好不好!孩子,你不用担心,我一定会想办法救你的!孩子,几天不见,你都瘦了呀!„„妈妈,我想你,快想办法救我出去吧!妈妈,我很害怕,我想跟你在一起!妈妈,我不想在笼子里,我想回到咱们的家!„„)

7、出示填空指答。(我是鸟妈妈,我对小鸟说:“

。”我是小鸟,我对妈妈说:“

。”)

8、那么,如果你是站在一旁的小男孩,看到小鸟和妈妈虽然见了面却不能在一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小鸟真可怜。我一定要放了小鸟,让它和妈妈一起飞回美丽的大自然!飞到属于它们的家!„„)

9、是啊,没有妈妈的孩子,多可怜呀,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只有妈妈好„„”集体合唱!

10、小鸟和妈妈的感情真让人感动啊,我听懂了小鸟的话,我明白了小鸟的心思。我爱小鸟,(板书 爱)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使小鸟失去母爱、失去自由、失去欢乐!我要让小鸟和妈妈在一起,我要送小鸟回到大自然、回到属于他们的家!我看了看笼子里的小鸟,决心怎么样?(放它回家去!)

11、现在让我们用心的读一读课文的第

二、三自然段,体会一下孩子爱妈妈,妈妈爱孩子的感情,体会一下,“我”爱小鸟的感情。出示段落齐读。

四、教学第四自然段。

1、小男孩把小鸟放了吗?(放了。)

2、瞧,(课件:小鸟和妈妈一起飞走了,小男孩高兴的拍起手来!)

3、小男孩把小鸟给放了。(在题目位置小鸟的前面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描一遍:放!)

4、一起把这篇课文的题目来读一读。齐读题目。

5、小鸟飞出笼子,就要跟着妈妈飞走了,他会对小男孩说什么话?(“谢谢!” “我一定会回来看你的,再见!” “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你才是真正的爱护我们鸟类的人!”„„出示:小鸟对小男孩:“

。”)

6、总结:小鸟的自由,小鸟的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多么美好的一幕啊!如果人人都能捧着一颗爱心!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就会变的更加美丽!(板书:画心,)跟老师说“爱小鸟”。(多说几遍)出示段落让我们带着祝福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小男孩把小鸟放了,因为他明白了爱小鸟就要给它——自由!

2、小鸟是益虫,上学期我们学习的《护林军》大家还记得吗?出示:一起来读一遍!

3、小朋友,你们想看看那些可爱的鸟吗?(想)下面我们就来观看一些鸟类的图片。(放各种可爱的小鸟图片,。)

教师简介: 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他们给自然界带来了生机,给人类增添了乐趣。许多益鸟还为生态平衡做出了贡献。 布谷鸟:被称为“报春的使者”。一只布谷鸟一年能吃掉5万多条松毛虫。 猫头鹰:又叫“捕鼠能手”。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能吃掉1000多只田鼠。 啄木鸟:大家都知道啄木鸟是“树木的医生”。一只啄木鸟可以保护500多亩森林。 山雀:人们称它为“果园里的卫士”。它一天捕食害虫的重量和自己的体重差不多。 燕子:被人们称为“吉祥之鸟”,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以吃8000多只虫子。

4、这些鸟儿多可爱呀,可是现在一些人的乱砍树木,使许多鸟儿失去了家园,还有更多的小鸟正面临着灭亡的危险。讲到这儿,小朋友,你们想对那些乱砍乱伐,破坏鸟儿家园的人,对那些抓鸟、卖鸟的人说些什么呢?(出示:我想对破坏小鸟家的人说:“ 。”我想对抓鸟、卖鸟的人说:“ 。”)

5、是呀,再也不能让他们肆意破坏,随便乱抓鸟儿了,为了能更好的保护鸟类,1981年9月25日,国务院规定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一个星期为爱鸟周。

7、多么可爱的鸟儿,多么可敬的人,让我们向他们学习,植树造林,爱鸟、护鸟,还小鸟一个美丽的家!

第6篇:15课《猫》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谁能说说你对猫的印象?(可爱、淘气、有趣、贪玩„„)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他是一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也很爱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什么样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我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师:想要顺利完成学习目标,需要自学指导来帮忙

二、研探展评

【自研共探一】 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独学:

(1)我能把课文读()遍,做到读通顺,标出自然段。

(2)我能迅速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并把它画下来读两遍。

性格、任凭、贪玩、尽职、稿纸、梅花、变化多端、跌倒、开辟、的确、解闷、踩印、小蛇、撞伤、屏息凝视、枝折花落、没完没了、挠痒痒

(3)认真观察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和笔顺笔画,难写的字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对学:我能把上面的词语以及生字“乖、凭、职、痒、淘、辟、勃”给对子读两遍。

组学:

1、小组内交流难写字的写法。

2、组内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时间 10分钟) 【自研共探二】 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独学:我能把课文读流利,并画出能概括猫的特点的句子。 对学:对子交流、猫的特点是什么?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猫的特点? 组学:小组内练习朗读课文。(时间 7分钟) 【学情展示】

展示方案一 我是识字小能手

1、我会读生字词语(提示:选择齐读、接龙读、赛读等方式)

2、难写易错的生字我提示(提示:要求会写的生字,选择合适的识记方法) 展示方案二 我是读书小能手(提示:选择1-2个自然段,用喜欢的方式朗读)

展示方案三 猫的特点我来说(可以概括、可以读课文,说出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猫的)

组长抽签决定展示主题。组内分工预展。3分钟后展示。 【展示我最棒】 【评价补充】 后教预设:

1、师相机板书并强调易读错的字。 如:凭pínɡ不要读成bínɡ。 “屏息凝视”的“屏”在这里应读成bĭnɡ。 “枝折花落”中的“折”在这里读shã。 师范写易错字。“凭”上面的“任”的最后一笔稍短;“贪”上面的是“今”不要写成“令”,“辟”字的左半部不要写成“启”。

2、作者介绍猫的性格特点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呢? (性格古怪、可爱淘气)

师:你又是从哪里知道的呢?(课文开头写到“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第四自然段开头写到“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这些句子起到总说的作用。)

三、归纳总结

我掌握了( )

老师总结:学习要有方法,要学会抓住文章的重点来学习,你们做得很好!课文前三自然段主要写了猫的古怪,第四自然段写了猫的可爱淘气。下节课我们具体了解老舍笔下的猫和老舍先生语言的特点。

四、当堂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xìnɡ ɡã rân pínɡ tān wán jìn zhí zhuā yǎnɡ ( ) ( ) ( ) ( ) ( ) ɡǎo zhǐ cǎi yìn mãi huā diē zhuànɡ kāi pì ( ) ( ) ( ) ( ) ( )

2、补充词语。

生气( )( ) 枝( )花( ) 变化( )( ) 温柔( )( ) ( )( )多腔 粗细( )(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猫》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笔下的猫性格有些(古怪),满用的小猫(淘气、可爱),整篇文章表达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15、猫

古怪 满月时的小猫很可爱

上一篇:学校重阳节活动总结下一篇:学习经验交流会策划书